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复习题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上作业小学教育(本)
1、简述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留下了哪些宝贵遗产。
孔子提倡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孟子主张专心有恒,由博而约;韩愈强调学必有师,文以载道;朱熹赞成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王夫之提出学思并重,知行结合等。
2.语文课程有哪些功能?其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包括工具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3.语文课程的发展功能涵盖哪些主要内容?
培养以思维为核心的包括注意、观察、想象、记忆在内的一般认识能力;培养以理解语文学习过程为基础的语文自学能力;培养互助合作学好语文的能力;培养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内涵包括:首先,这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它涵盖了思想性、文化性、审美性、发展性、创造性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而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具有的特殊性,是与其它课程相区别的特点,也是绝对不容许忽视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学生是在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的;反过来人文素质的提高又促进对语文工具的掌握。第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语文包涵两个方面: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和它所负载的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等内容方面,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语文课程把表达形式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重要目的之一,这是它与其它课程在性质上的区别。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将形式和内容,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在一起,不能偏重某一方面。第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对语文课程来说,每一篇教材都只是一个学习的案例,应当先从识字辨句到了解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进而研究用词造句、篇章结构等表现技巧,通过表现技巧的分析,必须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请结合实际。
5.简述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素养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6.语文教学过程如何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的语文实践过程。语文教师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沟通课堂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不仅从书本中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努力体现出语文的实践性特点。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其次,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语文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方法”的教育,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点拨、示范和在实践中体验,不需要讲授一套又一套有关方法的知识。第三,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重视个性差异,善于引导,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
得到发展。
7.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首先要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教育方式。语文课程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语文学习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切实把握教材等教学资源中的情感因素,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同时要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一方面要看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决不是外在的、附加的任务,而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语文课程中的教育要因势利导,要结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贯穿在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中。
8.比较并简述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与历年的语文教学大纲的重要区别。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相比,主要在对语文课程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上有进一步深化。两者的重要区别具体表现如下:(1)更加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综合性学习”就突出地体现了这种思想。此外,还特别而具体地强调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2)更加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学习体验 从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的理念出发,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把学生发展置于课程的核心,十分关注学生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如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中,醒目地增加了“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维度,使得语文课程从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两大目标维度改变为三大目标维度,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语文实践,注重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更加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价值观念、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种影响决不仅仅限于思想品德方面,仅以“思想性”是无法完全涵盖这种丰富深厚的人文内涵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以“人文性”取代了原大纲中的“思想性”,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要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4)更加关注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连贯性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作为一个整体,完整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的目标和课程实施的建议。在课程目标中把九年义务教育分为四个学段,分别提出了四个学段的阶段目标。这样的结构组合,既能够反映语文课程阶段性,又能够加强其一致性与连贯性,对落实语文课程总目标是非常有利的。
9.如何理解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
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而不是长期以来所认为的语文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具体来说,课程资源大致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后者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等。
10.谈谈你对多渠道开发并利用母语学习课程资源的认识。
(1)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2)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语文能力,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3)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4)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将富于生命活力的环境作为课程资源之一,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发展。(5)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第二次教学研究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1.分析下面的教学案例,回答所提出的问题。(以下二题中选择一题作答)
1.识字教学案例
阅读并分析下面的识字教学案例,并回答问题:
问题1:这个教师的教学主要运用了什么教学策略?运用得是否合理,为什么?(30分)问题2.这个教学片断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特点?(60分)表达和字数10分。
识字教学片断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中,《识字四》有这样四组词: 观察
采集
昆虫 田野
树林
花丛 螳螂
蚂蚁
蟋蟀 蝴蝶
天牛
蜻蜓
一位教师在教这一课时有这样一组镜头: 师: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树林、花丛是属于植物类的。
师:你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小朋友再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你还能发现—— 生:我发现第三、第四行的字都带“虫” 字。生:不对,“牛”字不带“虫”字。师:真好!除了“天牛”,其它的字都带有“虫”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生:(异口同声)因为它们都属于昆虫。
师:真棒!咱们现在来玩个猜字游戏,好吗? 生:(兴奋地)好!(课件出示小篆“虫”、“牛”)
师:咱们现在看到的这两个字是古汉字,古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猜猜看,这两个古汉字会是什么字呢?
生:右边一个是“牛”字。师:为什么?
生:因为“牛”字的上半部很像牛角。(有的学生边说边用手在头上比划出牛角的模样。)师:好,我们来看看谜底。
(在篆书“牛”字旁边出现了它的楷书和一张笑脸,学生们一齐欢呼起来。)生:左边一个我猜是“虫”字。生:是“虫”字。一定是“虫”字!师:凭什么说它是“虫”字呢? 生:它很像一条长蛇。
(在这个字的篆书旁边出现了它的楷书。学生们再次欢呼。)
师:恭喜大家都猜对了。小朋友知道吗?古代蛇就叫长虫,写成这个样子。现在“虫”指的是昆虫。不少古汉字就是这样根据物体的样子造出来的。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给我们留下了世上独一无二的汉字。
2.阅读教学案例
阅读下面的阅读教学案例,结合案例具体分析并回答问题: 问题1:这个案例突出地体现了新课程什么样的思想?(30分)问题2: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哪些值得赞赏和借鉴的特色?(60分)
表达和字数10分。《苦柚》教学片段
(教师在执教《苦柚》的过程中,设计了请学生夸一夸小姑娘的环节,这时,却出现了下面一个意外的小插曲)„„
师:伯父被小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打动了,掏出一百元钱给小姑娘,但小姑娘是怎样做的呢?
生1:小姑娘头也不回地走了。师:周围的人是什么样的反应呢? 生2:他们发出了啧啧的称赞声。
师:大家设身处地地想想,周围的人会怎样称赞小姑娘呢?你也能夸一夸她吗? 生3:这个小姑娘真不错,是个好孩子。生4:世上多些这样的孩子该多好啊!
生5:这个小女孩是我们的骄傲,学习的榜样!师:讲的好,还有吗?
生6:她可真是一心为别人着想啊!生7:(犹豫地举起手,又放下,再举起手来。)老师,我认为在我们身边没有像小姑娘这样卖东西的人了。如果一个人出去卖东西,肯定是为了赚钱,伯父给她一百元钱,做生意的谁会有钱不要呢? 生8:(马上站起来。)老师,我认为小姑娘可以收下这一百元钱。(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各抒己见,议论纷纷。)师:(犹豫了一下,笑着说)现在,如果你是这个小姑娘,你会怎样做呢?同意小姑娘做法的同学站到左边来,同意小姑娘收下一百元的站到右边来。
孩子们略微思考后,分左右两边站好,但明显可以看出赞成小姑娘做法的同学占大多数。师:让我们来开个小小辩论会,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看看小姑娘到底该不该收这一百元,好吗?
生:(齐)好!
生左,我们同意小姑娘的做法,这样更能体现出小姑娘是个诚实、善良的人。
生右:既然伯父是归国华侨,那么他一定很有钱,而小姑娘还在读书,就要出来卖柚子,这说明小姑娘家里一定很穷,她完全可以收下这一百元钱作为她的学费。生左:如果小姑娘收下了这一百元钱,不证明她是个贪小便宜的人吗?
生右:我认为不,小姑娘出来卖柚子,有可能她妈妈正生病,卧床不起呢?如果这一百元钱刚好能给小姑娘的妈妈治病,难道说小姑娘是个贪小便宜的人吗? 生左:如果小姑娘下次又出来卖柚子,她虽然还是告诉别人这柚子个儿大,但里面的肉不多,而且味道有点苦,别人假如也被她的诚实所打动,买下她的柚子,那她心里会不会想,这次别人又会给我一百元钱呢?
生右:我认为小姑娘可以看买柚子的人的情况,如果他有钱,可以收下这一百元钱,然后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那不是更好吗? „„
(在辩论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从左边跑到右边,或从右边跑到左边,自然地又开始辩论„„)师:(小结)刚才的辩论会可以说是精彩极了,大家唇枪舌战,谁也不让谁,到底小姑娘该不该收这一百元钱呢?我认为,小姑娘不收这一百元钱的做法更好一点。作为一个学生,我们不应该贪小便宜,这是一个人最根本的品质问题。如果你要帮助有困难的人,可以通过其他的办法来解决困难呀!相信小姑娘的诚实、善良,也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她确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答案提示及评分标准案例
1.答案提示:问题1:主要运用了“寓识字于游戏之中”的教学策略。(10分)在这堂课的这个教学片断中运用此策略是合理而有效的,因为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尚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用“猜字”游戏可以利用儿童不随意注意的规律来刺激和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10分)同时在初学生字阶段,这样的游戏可以帮助儿童迅速熟悉生字,巩固识字效果。(10分)问题2:主要特点:第一,自觉地体现了汉字的文化性。由汉字组成的汉语系统是宝贵的文化宝库,识字教学的任务不光是教会认字,识字的过程应该成为文化积累的过程。出示两个字的篆书,不仅有助于学生抓住字形特点识字,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热爱之情。(20分)第二,具有趣味性。“猜字”游戏的引入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利于调动并保持学习积极性,同时猜字的过程需要利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归类、联想等积极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开发孩子的识字潜能。(20分)第三,具有审美性。游戏使情绪变得轻松,篆字优美生动的字形启迪想象,而好奇心的满足、成功的愉悦、教师积极的评价都使得学习过程变得趣味盎然。(20分)表达规范;(5分)字数达到600字。(5分)注:答出大致要点即可,不必要求表述与提示完全一致。
2、案例2:答案提示:问题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诊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个案例中教师没有一味按照自己设计的教学环节走,而是随着学生的质疑,敏锐而不失实机地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思辩,学生们积极思考,学得很主动,收获的是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答出以上要点20分,能够结合案例进行具体分析10分)问题2: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不压制不同意见,注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15分)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主动思维。(15分)教师注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既落实阅读课的任
务,又注重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15分)(能够举出案例中的例子进行具体分析15分)表达规范;(5分)字数达到600字。(5分)注:答出大致要点即可,不必要求表述与提示完全一致。评分标准60分以下:不能根据要求进行分析,观点不明确,表达混乱,字数不够60分(含)—74分(含):基本能根据要求进行一定分析,观点不够明确,表达不够准确,字数达到要求75分(含)—84分(含):能根据要求进行比较具体的分析,观点较明确,表达清晰,字数达到要求85分(含)—100分:根据要求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观点明确,表达准确、清晰、流畅,字数达到要求。
第三次教学研究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1.设计教案(简案)(以下二题中选择一题作答)
1.根据小学四年级的作文教学目标,设计一份小学四年级的观察作文课简明教案,时间为一课时。
要求:第一,至少必须有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第二,字数不少于500字。
2.根据小学二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设计一份小学二年级的口语交际课简明教案,时间为一课时。
要求:第一,至少必须有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第二,字数不少于500字。
评分标准60分以下: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清楚,教学环节不具体,表达不规范60分(含)—74分(含):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内容不够清楚,教学环节不够具体,表达比较规范75分(含)—84分(含):教学目标比较明确,教学内容清楚,教学环节比较具体,表达规范85分(含)—100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清楚,教学环节具体合理,表达规范
第四次教学研究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0 分。)
1.在中年级主要采用观察作文的形式来发展儿童语言功能的依据是什么?
中年级主要采用观察作文的形式来发展儿童语言功能,既顺应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客观需要。(4分)首先,小学作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儿童“虚构”,而且要教会他们表达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当儿童已经初步具备在头脑中产生表象和安排表象结构的心理机制,其观察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就必须根据作文教学的性质、任务,教会他们通过观察去准确地摄取周围世界各种真实的形象,并用文字把由这些形象产生的表象和真实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3分)其次,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用文字概括和交流周围世界比较复杂的信息,即掌握“构段”的基本思路。学生通过写观察作文能比较顺利地掌握“构段”的基本功。因为语言的条理性是观察的周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的具体体现,边观察边思考,有助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阅读作文训练体系包括哪几个类型? 包括:(1)摘录精彩的句段。这类训练主要是为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它是必备的作文的前奏。(2)根据原文编写故事。这类训练通过让学生联想,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3)写出文章提要。让学生掌握作者写作思路,从中学习表达方法,并发展抽象思维能力。(4)写心得体会。即把阅读后的收获感想写下来,这是阅读作文的重要训练形式。以上四点各2。5分。
3.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开发创造潜能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意识和逐步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2分)应该实现两个“贯穿”:第一,贯穿在整个小学作文教学序列之中,即和各学段语言交际功能和思维能力的训练重点紧密结合;(4分)第二,贯穿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即和命题、取材、指导、评价等各个环节紧密结合。(4分)
4.简述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主线和辅线
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主线是言语功能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这是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根本依据。(3分)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表明,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如何运用口头语言准确、恰当、得体地完成各类言语功能,而完成各类言语功能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是密切不可分的。(2分)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辅线是语意教学和语境教学,这是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重要依据。(3分)因为如何将教学内容系统地、有层次地、有步骤地展现出来,是口语交际教学应当考虑的核心问题。(2分)
5.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动机?
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活动情境,满足学生的交往需要;选择开放的口语交际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设计挑战性任务,满足学生的启智需要;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以上四点各2。5分。
6.应该如何制定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计划?
第一,要按学段或学年来制定(至少要按学期来制订)。(1。5分)第二,一般采用“主题学习”的形式(也可称“问题学习”或“项目学习”),每项主题学习一般包含几次学习活动。(2分)第三,学习的主题可以来源于教材,但更要采纳学生的建议。(1。5分)第四,主题学习要根据课程标准对各学段提出的教学目标,确定比较明确的教学要求,尤其要确定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要求以及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要求。(2分)第五,主题学习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尽量让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1。5分)第六,主题学习可按学校组织,也可按年级和班级组织。(1。5分)
7.英、法、美、新、日等国开设的综合性课程有哪些共同的价值取向?
这些国家开设的综合性课程尽管名称各异、结构和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它们的价值取向和宗旨却有共同之处,即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分)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团结合作,(3分)强调学习和生活的密切结合。(3分)
8.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有什么作用?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其主要作用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是否有进步、有无学习的困难。(4分)诊断性评价是针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学习内容或知能
上的障碍作进一步诊断,作为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据。(3分)形成性评价则侧重所教过的内容,随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发现学生的潜质。所获信息有利于学生和教师根据需要采取恰当的调适措施。形成性评价可以迅速找出简单的困难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严重的困难则留待诊断性评价的分析与处理。(3分)
9.简述编制双向细目表的操作步骤?
首先,按知识要点进行纵向设计;(3分)其次,按能力水平进行横向设计;(3分)再次,将双向设计合计总分,根据各知识点的内容进行再分配。(4分)
10.哪些问题是语文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学理念问题;(2分)课程问题;(1。5分)教学组织形式问题;(1。5分)教学方法问题;(2分)教学评价问题;(1。5分)师生的发展问题。(1。5分)
第五次教学研究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围绕下面的话题参加网上讨论:
话题: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深入研究过课堂教学,他曾就课堂交流说过这样一句话:“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这个观点对我们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间的有效交流有什么启示?请发表你的看法。
讨论内容 要求:第一,在考核时间内登陆电大在线,从首页进入《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络课程,围绕上面的话题到“热点讨论”栏目发帖;第二,每个学生有效帖不少于2帖;第三,每帖除标题外,正文字数不少于100字;第四,围绕主题发言,观点要明确,表达应规范。
评分标准:
60分以下:不能围绕主题开展讨论,观点不明确,表达混乱,帖数、字数不够 60分(含)—74分(含):基本能围绕主题开展讨论,观点不够明确,表达不够准确,帖数与字数达到要求
75分(含)—84分(含):能围绕主题开展讨论,观点较明确,表达清晰,帖数与字数均达到要求
85分(含)—100分:紧密围绕主题展开讨论,观点明确有新意,表达流畅清晰,帖数与字数达到要求。
元和小学红十字新会员代表发言稿
朱丹娴
同学们,今天我们迎来了我校红十字会新会员的入会仪式,此时此刻,我和每一位同学一样,既感到十分激动,又为自己终于成为一名红十字会员而倍感自豪。
起初,懵懵懂懂的我和许多同学一样,以为“红十字”只是和医院有关,红十字会只是专门从事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人道救援组织,印象最深刻的或许就是在战火硝烟的白衣天使如何营救奄奄一息倍受枪林弹雨侵害的伤员。
当我从红十字宣传员那里了解了红十字的基本知识之后,我才体会到了红十字的更多内涵。一百多年来,由亨利杜南先生树立的红十字旗帜跨越了种族、疆域、信仰和时空,飘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飘扬在水火横行的灾区,飘扬在渴望帮助的人们心里,深受人们的崇敬与爱戴。一百多年来,国际红十字运动因“关爱生命,倡导和平”的宗旨,得到了全人类的认同和信赖。因为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人道主义组织,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甚至不同宗教已经取得了共识的呼唤。
同学们,今天当我举起右手,站在白底红十字前庄严宣誓的时候,一种神圣的、快乐的感觉袭遍了我的全身。因为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十字少年,我将用我的实际行动去实践红十字精神。也许,我将为饥饿的小鸟送上一撮栗米;也许,我将给流泪的眼睛送上一方毛巾„„因为我知道——如果你认为帮助别人是自己应该做的,那么,博爱、奉献的精神会在你的心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同学们,让我们向亨利杜南先生学习,学习他那无私奉献、关爱别人的精神吧。我相信,我们会时刻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无私的援助之手。因为,红十字的旗帜将在我们的心中永远飘扬!
红十字会入会仪式上的发言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世界上有一面旗帜,不分国籍、不分种族,哪里出现天灾人祸、哪里出现危害人类共同利益的事件,哪里就有一面旗帜高高飘扬。这面旗帜就是“红十字”会旗。
“红十字会”是一个国际性组织,与联合国、国际奥委会并列为国际三大组织之一。全世界170多个国家有红十字会,会员总数3亿
人。中国红十字会有13万基层组织,1900多万会员,其中青少年会员960万人。
“红十字事业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千百年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在战争和灾难的陪伴下,一步步走向文明与昌盛,人类为了减轻战乱、天灾、人祸而进行的拼搏和抗争从没有停止过。红十字会所信奉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加入到红十字组织中来,关心自身和别人的健康,树立为他人服务的思想,发扬团结互助的友爱精神,承担起未来公民应该承担的义务,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让我们成为中国红十字会强有力的后备军。
同学们,“红十字”是崇高的,“红十字”是福泽全民的,做好这项工作,我们责无旁贷。希望每个红十字会员能做到“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使红十字奉献、博爱的精神在我校发扬广大。
同学们,大声回答,你们愿意吗?
红十字会旗虽然不是天天飘扬在旗杆上,但我们要让她永远飘扬在我们心中。为此,我提议:今天让我们全校师生同时举起右手,站在红十字前庄严宣誓:
我志愿加入中国红十字会,自觉遵守《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坚持弘扬红十字运动的人道宗旨,为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尊
严,促进友谊、合作与和平,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用真情和爱心凝聚起周围的人,为了家乡美好的明天共同奋斗。
红十字发言稿
红十字会是志愿的救护、救济团体,在世界上被认为是一个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非政治、非宗教的人道主义团体。初创时旨在在战时照顾伤员,后成为一般地预防灾难、救济难民的机构。
每年的5月8日为世界红十字日,这是1948年国际红十字会第二十届理事会确定的。
我们学校为了纪念世界红十字日,特地确定这次升旗校会的主题是“人道、博爱、奉献”。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沐浴在真正的爱之中,从小有伟大的母爱所笼罩;长大后渐渐被友谊之爱、师生之爱、社会之爱所推动、所鼓舞。而我们也需要用自己的爱去回报我们周围的人和这个社会。古话说:“人定胜天”,面对自然的力量人类的生命却是如此脆弱。发生在我国的5.12地震和玉树地震就是明显的例子。当这场悲剧已经发生,时间结局已不可挽回。当我们面对灾难,不是后悔,也来不及后悔。我们所要做的是把我们的爱心付于行动,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获得帮助。而今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灾区的人们正在重建着自己的家园。爱就是这么简单却又伟大。让我们用一颗赤诚的爱心,去抚慰一颗颗受伤的心灵,去托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人道、博爱、奉献”这面旗帜的指引下,用自己生命的光和热,温暖千千万万的人,就像一颗颗平凡的石子砌成万丈高山,一滴滴水珠汇成浩瀚的海洋。一颗颗爱心牵挽在一起,就会擎起快乐幸福的晴空,一份份善举聚集在一起,就会让所有的困难逃遁无形。让我们伸出热情友爱的双手,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让红十字的光辉映照得更高更远!
我相信每一个有爱心的人都是天使,每个人都可以搭起播洒仁爱的桥梁,每个人都能成为传承仁爱的纽带,一个和谐美满的社会就在我们的眼前。
2010年5月8日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一、针对案例《送别组诗教学实录》中教师运用教学策略的效果撰写600字评析文章。
1、多读
阅读教学中最大量的活动应是学生自己的阅读,因为阅读技能只有在阅读实践中才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体验、感悟也只有在读中才能实现。阅读教学要求真务实,必须坚持以读为本,课堂上不仅要保证学生读的时间,还要有一定的质量,注重读思结合。
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读的时间,教师要少分析,少提问,包括关于“怎样读”的谈话也不宜多,而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那种过去在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一问到底“或”一议到底“的做法都是应该避免的。另一方面,实施新课程也应防止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过多,而与文本对话过少;非语文活动过多,语文本身的活动太少的倾向。
2、多悟
古诗教学要让小学生通过阅读作品,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认知发展正处于感性阶段,大多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情感体验胜于理性把握,直觉顿悟优于分析推理。小学阅读教学应当增强形象感受,减少理性分析,适当地创设情境,通过品读和想像、联想,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感悟是一种顿悟。学生在阅读中触类旁通,豁然开朗,突发奇想,幡然醒悟,是一种突变和升华,它不是借助反复训练可以实现的。但是,思想的交流碰撞有助于这种突变和升华。所以,在阅读过程中适时开展师生、生生对话,有助于学生的感悟。
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不是教师把统一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学生运用自己先前的知识去构建自己对新内容的理解。这就意味着不同的学生对同一内容的理解可以各不相同。所以,感悟必然是个性化的,要注重个体的独特感受。
3、积累
古诗 从重理解到重积累,也是古诗阅读教学观念的一大转变。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很难立竿见影,一蹴而就。
重积累,就是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进而多读多背,而不需要“讲深讲透”和“问个不休”。有的句段和篇章学生一时一知半解也没有关系,应当允许他们随着阅历的增长去逐步加深感悟。
重积累,还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在这个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要求:一是扩大阅读面,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1—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复述有助于把课文语言转化成个人语言,是积累语言的有效手段。复述有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等种类,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
组织形式多样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练习,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词句。
二、当前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
(一)评价过程不科学
一次规范的小学语文书面考试过程,应包括决定考试目的、制定考试大纲、编制双向细目表、编拟试题、组合成卷、试测、施行及评分、分析考试结果、解释分数等这些步骤。但是目前学校组织的单元考试、期终期末考试,或市区统一命题考试,有的由题库组合成卷,较多是临时组织教师或任课教师凭经验主观命题,无双向细目表,对题库中的题目也不经试测、校正就直接施用,对考试结果不作质量分析,一些基本问题如信度、效度等也无法作科学的回答。
(二)评价内容不全面
目前小学语文考试卷结构有二种。一是由三部分组成:基础知识、阅读分析、作文。二是由单项测试和综合测试两部分组成。这二种结构的试卷都无法反映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能体现现代社会对人际交往之高要求,再加上命题作文无法准确真实地反映学生写作能力,使语文评价的可靠性下降。此外,评价内容中有关学生语文学习态度和兴趣、习惯的缺失是一种普遍现象。
(三)试卷编制技术不规范
小学语文考试卷中常有干扰学生正确答题的技术性问题,包括语法性、知识性错误,导语不明确,各类题型的编制不符合题型要求。如判断题本身蕴含暗示性词语,选择题的选项形式不一致或少于三项,填充题的语境不完整等。
(四)评分和分数解释缺乏客观性
现行的小学语文评价中,尤其是一些学校自编考题中评分标准有误时有发生。同时,对评价结果即分数的意义的认识也存在偏差。考试分数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量化指标。语文评价从内容来看有不同层次,如有考知识的内容,有测试能力的内容,因此分数是各层次内容的综合代表值。但是每一次评价不可能兼顾每一种知识、每一种能力水平能面面俱到,所以一次评价的分数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
目前,对评价结果的认识和应用存在的问题有:一是认为语文分数绝对地代表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映了他们口语交际、读、写技能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也就是把考试分数价值绝对化;二是在将分数绝对化的观念驱使下,语文分数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的,追求高分无形中成为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三是不顾具体需要、具体条件,任意扩大语文分数的应用范围,造成分数的滥用,产生消极后果;四是评价结果的利用率低。在评定学生语文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中,往往容易只看重一次评价的结果,而忽略对以前评价结果的利用。1.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针对“知识为中心”或“知识能力为中心”,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既要形成知识和能力,又要掌握过程和方法,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针对“复现为中心”,提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强调通过熏陶感染和语文实践,提高学生感悟、体验、积累、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教师为中心”,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针对“课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倡大语文教育观,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使课程资源由“窄”变“宽”,由“死”变“活”。
2.如何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发展功能? 语文课程具有发展功能,包括培养学生以思维为核心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注意、观察、想象、记忆在内);培养以理解语文学习过程为基础的语文自学能力;(2分)培养互助合作学好语文的能力;培养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的特点即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感,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着眼点和归宿处。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加强感悟,加强体验,加强积累,加强运用。
3.语文教学过程如何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的语文实践过程。语文教师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沟通课堂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不仅从书本中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努力体现出语文的实践性特点。
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
其次,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语文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方法”的教育,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点拨、示范和在实践中体验,不需要讲授一套又一套有关方法的知识。第三,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重视个性差异,善于引导,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如何理解语文课程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关系?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是这个基本特点的内涵之一。语文包涵两个方面: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和它所负载的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等内容方面,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语文课程把表达形式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重要目的之一,这是它与其它课程在性质上的区别。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将形式和内容,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在一起,不能偏重某一方面。
4.如何理解“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一理念? 这一理念基于现代阅读学中的对话理论。对话理论认为阅读过程中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将“对话理论”延伸到语文教学之中,主要意义在于强调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教学应该成为师生思想感情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5.语文教材有哪些功能
语文教材是课程目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
6.如何有效地开发并利用好母语学习的课程资源?
(1)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
(2)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语文能力,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3)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4)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将富于生命活力的环境作为课程资源之一,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发展。(5)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57.为什么应该重视写字教学?
(1)写字教学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写字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积极影响。
(3)写字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写字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5)写字是巩固识字的有效手段。
8.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简化识字教学要求的目的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将识字教学要求由以往的“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调整为会读、会写、了解意思、能在读写中运用,这种调整体现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认字,降低难度的精神。这样可以加快学生识字进程,既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识规律,给教师们创造了灵活的教学空间。
9.我国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识字教学策略主要有哪些主要的识字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六种:根据音形义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简化字形记忆的心理过程;调动多种器官识记生字;字义教学以了解课文中的意思为重;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寓识字于游戏之中。
10.在什么样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有效阅读? 读者要知道这些书面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读者要熟悉语言组合的规则;读者要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读者具有一定的认知策略。
11.阅读教学中运用“注重人文熏陶”的教学策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熏陶是通过优秀作品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隐性的、长效的、综合的,不能指望立竿见影、一蹴而就。
(2)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既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的有个性的体验和感悟,同时也要清楚地意识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社会所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其中。
(3)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要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必须十分注意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审美的感化,心灵的感动,使学生在接触文本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震撼、人格的提升。
(4)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要发挥语文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5)让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决不能游离于语文之外。阅读能力的培养重点是阅读感知、阅读理解(预测和体验)、阅读欣赏和阅读评价这四种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的策略阅读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帮助学生获取文本所表达的主观感受,体验作者所流露的内心情感,理解和转化文本所展现出来的个人见解和智慧,最终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而要使学生有感悟有体验,教师自己必先有对文本充分的感悟与体验。要使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顺利进行,必须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人文熏陶,加强语言实践(多读、感悟、积累、运用),倡导自主学习,建设开放课堂。阅读教学模式要掌握基本型(综合型)模式:创设情境,自读自悟;读读议议,披文入情;质疑问难,合作探究;联系生活,积累运用。同时要因文而异,灵活运用基本型模式的各种“变式”。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包括形象感、意蕴感、情味感和节奏感。语感是多种心理因素的组合,其中主要是想象和联想,还有情感和思维的参与。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必须让儿童积累生活经验,并在阅读时多联系已有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确切把握词义的基础上揣摩比较;把朗读和想象结合起来,在朗读时激起鲜明的内心视象和情感体验。阅读教学的重点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使学生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也要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并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阅读的对话理论。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是具有个性特点的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把阅读教学看成对话的过程,是对传统阅读教学观念的冲击和重构。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学生分别与文本的对话,二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关于文本的对话。在四种对话形态中,教师都得转变观念和方法,才能有所作为。具体地说,第一,教师要用整个心灵去感受文本;第二,要引领学生与文本直接、深入地对话;第三,要实现教师和学生关于文本的平等对话;第四,要推动学生与学生关于文本的互动对话。
12.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改革面临哪些具体任务? 转变教育思想,正确地确定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根据马克思主义个性心理学原理和系统论的方法,科学确定小学作文训练的序列;根据现代心理学和教学论的研究成果,合理地制定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根据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序列及策略,运用各种科学研究方法,大胆改革传统小学作文教材体系,科学地制订小学低、中、高年级的教学目标、训练内容、训练形式以及训练方法。
2.为什么说创造型的想象作文是低年级儿童的最佳作文训练形式。
首先,从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来看,是具有具体形象性和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儿童此时的思维主要是依赖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关系来进行,并不主要依靠对事物的内化本质或关系的理解,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他们开展形象思维活动的心理过程主要是想象,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研究和解释这个世界。其次,从低年级学生学写作文的特殊心理规律来看,产生文章思想内容能力的心理机制是有意地重现表象的活动,包括头脑中有目的地产生丰富的表象,确定表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积极地变换表象的结构。因此,发展低年级儿童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的最佳的作文训练形式是创造型的想象作文。
3.中年级学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作文形式来进行思维能力训练?为什么?
在中年级应主要采用观察作文的形式来进行思维能力训练,发展儿童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
(1)小学中年级学生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概念思维趋向平衡。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是他们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概念思维均衡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中年级,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和概括性都有较大的增长。主要采用观察作文的形式来发展儿童思维符合此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2)对中年级学生进行观察作文训练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客观需要。首先,小学作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儿童“虚构”,而且要教会他们表达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当儿童已经初步具备在头脑中产生表象和安排表象结构的心理机制,其观察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就必须根据作文教学的性质、任务,教会他们通过观察去准确地摄取周围世界各种真实的形象,并用文字把由这些形象产生的表象和真实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其次,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用文字概括和交流周围世界比较复杂的信息,即掌握“构段”的基本思路。学生通过写观察作文能比较顺利地掌握“构段”的基本功。因为语言的条理性是观察的周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的具体体现,边观察边思考,有助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小学高年级应该主要学写各种实用作文的依据是什么? 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是:抽象概念思维开始成为思维的主要形式,这为他们进行各种实用作文的训练提供了充分的思维能力保证。同时,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此时期人际联系逐渐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也迅速增强。为了发展他们根据不同对象施加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语言功能,必须教会他们写各种实用作文,包括写简单的记叙文、各种常见应用文和读书笔记,初步学习运用抒情、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阅读作文训练体系包括哪些类型?
(1)摘录精彩的句段。这类训练主要是为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它是必备的作文的前奏。
(2)根据原文编写故事。这类训练通过让学生联想,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3)写出文章提要。让学生掌握作者写作思路,从中学习表达方法,并发展抽象思维能力。(4)写心得体会。即把阅读后的收获感想写下来,这是阅读作文的重要训练形式。
5.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开发创造潜能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包括创造性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要激发创造意识和逐步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如主动、好奇、自信心、独立性、变通性、独创性等)。
首先,培育创造力的要求应贯穿在作文教学序列之中。比如低年级作文教学着重发展学生初步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中年级作文教学着重发展学生比较系统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高年级作文教学则着重发展学生个别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语言功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念思维能力。第二,培育创造力的要求应贯穿在作文教学过程之中,和命题、取材、指导、评价等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包括: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自由命题,半命题,假想性命题,过渡性命题,作文指导要求开阔学生思路,让学生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写作中选材求异、体裁求异、立意求异、结构求异、遣词造句求异。作文评改要求以鼓励为主,并引导学生自我修改或互改。.概略总结建国以后特别是1978年来我国对小学作文训练序列的各种探索的主要特点。注意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例如先放后收的训练和读写结合的训练);注意吸收现代心理学和教学论的研究成果,将发展语言同发展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例如作文分步训练和作文素描训练);开始运用系统方法分析问题,既博采众长,又创造自己的特色,并且注意把训练计划细目化,实现训练项目的可操作化。构建科学的作文教学序列要构建科学的作文教学序列,必须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着眼点,以分析学生的活动为着眼点,以学生语言交际功能的发展为主线,综合学生语言文字知识技能提高、思维能力发展和思想内容积蓄的年龄特征。语文教学研究设计包括基本环节语文教学研究设计包括选择研究课题、进行文献检索、确立研究假设、拟订行动方案、撰写研究计划等五个基本环节。语文教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语文教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课堂观察研究、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在实际研究中,常常存在多法并用的现象。语文教学调查研究的问卷设计提好问题,即:对课题进行分析,提出理论假设;将假设中概念具体化,分析概念中包含的变量;确定衡量变量的指标;根据指标编制问题。确定问题的形式采用开放式还是封闭式、半封闭式。后者包括是否式、选择式、排序式、划记式、表格式和后续式。考虑问题的提出符合合理、科学、艺术的标准,并安排好问题的顺序。语文课堂观察记录的方法常用的记录方法有编码体系、记号体系、等级量表、描述体系、图式记录和工艺学记录等。
6.语言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首先,根据卡纳尔和斯温对语言能力的定义,语言能力即是语言获得能力,包括语音获得、语义获得和语法获得,是通过学习,实现语言系统的内化过程,其结果表现为能发出一定意义的音,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能说出结构正确的句子。而言语交际能力不是指语言获得,不是指识字能力、解词能力、造句能力以及通过发音,能说出一个词的意思和说出结构完整的句子,而是指通过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其次,语言能力只包含主体与语言两个因素,言语交际能力则包括主体、客体及语言三个因素。这里的主体指的是言语的活动者,包括言语活动的发出者和言语活动的接受者,客体指的是言语的内容。语言能力处理的是主体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是主体与语言关系在主体身上形成的一种心理特征;而言语交际能力则处理的是主体与语言、客体之间的关系,是主体与语言关系,主体与客体关系在主体身上形成的一种心理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言语交际能力内在地包含了语言能力。
7.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运用口头语言及非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它体现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用知识、认知能力及情感态度的融合。
78.口语交际教学的作用有助于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助于书面交际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结合实际理解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教学策略。
口语交际教学策略主要体现在教材设计、动机激发、情境创设和教学途径几方面。
口语交际的教材结构采用课本和辅助教材相结合的“双线式设计”,并且注意采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语言知识和交际知识两类知识并重。
动机激发通过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活动情境,满足学生的交往需要;选择开放的口语交际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设计挑战性任务,满足学生的启智需要;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
情境创设指提供真实的言语交际环境,使学生产生真实的言语交际活动,促使言语主体形成言语积淀。要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活动情境,就需要将生活中的某些要素引入课堂,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沟通,变课堂为口语交际的场景和处所。教学途径包括独立口语交际课教学、其他课型中的口语交际教学、作文课型中的口语交际教学、活动课型中的口语交际教学等。
8.国外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主要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关注口语交际的社会性内涵,重视学生口语交际策略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重视媒体运用及学习的综合性;在教学评价上,重视过程评价。9.为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综合性学习? 打破传统的封闭型的语文教学模式,沟通课内外联系,实现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整体优化;活动涉及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特别提倡学生自由选择活动内容,自主设计活动程序,倡导学生个性凸显和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生成和发展;综合性学习涉及面广,吸纳的信息量大,对指导教师的要求高,有利于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
10.近年来我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索有哪些主要形态? 开发教材内容,组织综合性学习;进行学科整合,组织综合性学习;选择合适的主题,组织综合性学习;结合社团活动,组织综合性学习。
11.当前小学语文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最大限度避免将分数功能绝对化,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功能,充分利用语文评价的反馈信息,调节语文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的语文课程评价观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新的语文课程评价观的价值取向是突显了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认为语文教学评价的有效内涵和意义在于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
13.如何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怎样才能真正发挥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认为语文教学评价的有效内涵和意义在于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这是新的语文课程评价观所凸显的价值取向。要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首先应坚持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语文学习目标的程度,而且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二,从评价内容和评价领域突出语文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第三,注重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和灵活性。第四,关注评价主体,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同时提倡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14.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有什么作用?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其主要作用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是否有进步、有无学习的困难。诊断性评价是针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学习内容或知能上的障碍作进一步诊断,作为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据。形成性评价则侧重所教过的内容,随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发现学生的潜质。所获信息有利于学生和教师根据需要采取恰当的调适措施。形成性评价可以迅速找出简单的困难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严重的困难则留待诊断性评价的分析与处理。.综合性学习的评价重点是什么?应从哪几方面来进行评价?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重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程度,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参与提出目标学生自己制定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学生积极参与与他人的合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并参与教学评价过程。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是小学教育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考生运用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进行教学与研究的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这门课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研究成果,着重研究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等的基本理论和教学实践,揭示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研究的问题,从理论的高度作出科学的解释。
本书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指针,注重反映和吸收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成果,紧密结合我国大多数地区小学教育的实际。力求科学性、新颖性和可读性。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书的学习,使考生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动态和趋势,能独立地从事小学语文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同时,强化小学语文教师的科研意识,培养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是小学教育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与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教学论等许多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
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主要任务及内容;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方法;理解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主要任务。(识记层次)
2、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并举例说明如何应用。(应用层次,重点)
3、结合实际分析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作用。(理解层次,次重点)
第一章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准确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了解语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认真把握并落实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识记层次)
2、确定语文课程目标的依据。(识记层次)
3、语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识记层次,次重点)
4、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应用层次,重点)
第二章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中国小学语文课程演变的历史以及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发展的线索,明确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通过分析新课程标准熟悉新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等内容,把握新课程背景下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了解“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三套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内容框架和编排特色。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何异同?(理解层次,次重点)
2、自从新中国成立到新世纪初,我国先后颁布过哪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识记层次)3、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理解层次,重点)
4、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四个特点)。(识记层次)
5、谈谈你对语文课程目标十条总目标的理解。(理解层次,次重点)
6、小学语文教材选编原则。(一般了解层次)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认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把握小学语文教学原则的内容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学会编写小学语文教学教案、学会说课,并尝试进行小学语文的模拟教学及教后的反思和调整。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教学设计的含义。(识记层次)
2、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三大环节。(识记层次)
3、小学语文教师备课时应遵循的基本理念。(理解应用层次,重点)
4、说课的含义、类型、内容。(识记层次,次重点)
5、小学语文教学原则的含义。(识记层次)
6、小学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理解层次,重点)
7、拟写一份小学语文教学说课稿。(应用层次)
8、编写一份小学语文教学教案,并尝试进行模拟教学及教后的反思和调整。(应用层次)
第四章
识字写字教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目标和识字写字能力培养的一般途径,掌握识字教学的规律和写字教学的基本方法;了解识字教学的两大流派和近年来一些可资借鉴的改革实验的主要做法及其主要特点;认识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辅助工具作用,掌握汉语拼音教学的基本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明确识字教学、写字教学的意义。(理解层次)
2、明确识字教学、写字教学的目标。(理解层次)
3、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识记层次)
4、汉语拼音教学的方法。(理解应用层次,重点)
5、简述识字教学两大流派各自的特点。(理解层次,次重点)
6、举例说说三种以上识字教学改革实验的做法和特点。(理解层次,次重点)
7、简述识字教学的一般规律。(理解应用层次,重点)
8、写字教学的基本方法。(应用层次)
9、以一年级课文《小小的船》为例,确定识字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应用层次)
第五章
口语交际教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口语交际教学产生的历史与现实背景,理解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地位和作用,明确其目标和任务;掌握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自觉运用口语交际教学的一般规律;认识口语交际能力的系统构成,了解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走向,学习运用其教学策略;研究口语交际教学课堂设计,借鉴范例,举一反三,形成并逐步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谈谈你对2001年7月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口语交际”的理念的理解。
(理解层次,次重点)
2、简述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地位和作用。(理解层次)
3、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类型。(识记层次)
4、口语交际教学的一般规律。选择其中一条规律,结合口语交际的实际进行阐述。(理解层次,重点)
5、简述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理解层次)
6、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走向。(理解层次,次重点)
7、简述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策略。(理解应用层次,重点)
8、根据口语交际课堂设计的思路,从生活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话题,设计一堂口语交际课的教案。
(应用层次)
第六章
阅读教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小学阅读教学的意义和目标,了解阅读教学的过程;掌握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了解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构成,探究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掌握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教学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明确小学阅读教学的意义和目标。(理解层次)
2、了解整个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过程。(理解层次)
3、了解一篇课文教学的过程。(识记层次)
4、课文教学常用的程序变式。(识记层次)
5、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理解层次,重点)
6、阅读能力由哪些因素构成?(识记层次)
7、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用层次)
8、阅读教学的常用方法。(理解应用层次,重点)
9、从小学语文课本中任选一篇课文,根据阅读教学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并试教,在此基础上反思从设计到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应用层次)
第七章
习作教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小学习作教学的意义、目标和任务;了解小学生习作的过程及其特点;理解小学习作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环节;掌握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构成和培养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小学习作教学的目标。(识记层次)
2、小学生习作过程的双重转化对小学习作教学的两点重要启示。(识记层次)
3、小学生习作过程的心理特点。(理解层次)
4、论述小学习作教学的一般规律。(理解层次,次重点)
5、结合实际分析小学习作教学的基本环节。(理解应用层次,重点)
6、简述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构成。(理解层次,重点)
7、简述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的方法。(应用层次,次重点)
第八章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理解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概念的内涵以及各阶段的目标;掌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要求以及活动指导的有关策略;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结合时代发展和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试述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解。(理解层次,次重点)
2、正确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的规定。(理解层次)
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要求。(理解层次,重点)
4、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设计一则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写出反思和总结。
(应用层次,次重点)
5、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选择策略。(理解应用层次)
6、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指导的策略。(理解应用层次)
7、能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案例,从主题、目标、要求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应用层次)
第九章
小学语文课程评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意义、功能和特点;理解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掌握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课程评价经历的几个时期。(识记层次)
2、谈谈你对小学语文课程评价功能的认识。(识记层次)
3、简述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识记理解层次,次重点)
4、简述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理解层次,次重点)
5、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程评价观。(理解层次,次重点)
6、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分析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理解应用层次,重点)
第十章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状况,掌握其发展趋势;了解信息技术应用理论的发展,理解认知建构主义理论等现代教育理论的要义;理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并能用来指导应用实践;掌握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形式,学会将这些形式灵活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识记层次)
2、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趋势。(识记层次)
3、掌握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形式,并能将这些形式灵活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
(应用层次,重点)
4、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原则。(识记理解层次)
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正在各个学科课堂教学中深入开展,你如何理解“整合”这一概念?
(理解层次,次重点)
第十一章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道德的意义,掌握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道德的具体内涵;识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概念,掌握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特征;理解在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专业人员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交往、课程建构中的角色定位;比较高校为本、学校为本、专业发展学校等几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现模式;阅读一篇(部)小学语文教育名家的代表论著,了解他们的专业成长历程,理解他们的主要学术观点,并能结合实际进行独到的评价。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谈谈在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专业人员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交往、课程建构中的的角色定位。
(识记理解层次)
2、论述一个优秀或成功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专业素质?并说说小学语文教师的各种专业素质对教学的意义。
(理解层次,重点)
3、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能力?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
(理解层次,重点)
4、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从其对自我专业发展所关注的重点与所达到的水平两方面,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并说出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理解层次,次重点)
5、试评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种不同的实现模式。
(理解层次)
6、识记几个重要概念:
(识记层次)①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具体内涵(四个方面的结构内容)②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具体内涵(四个方面的能力)
③小学语文教师专业道德的具体内涵(专业道德构成的三方面的核心内容)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含义
7、阅读一篇(部)小学语文教育名家的代表论著,了解他们的专业成长历程,理解他们的主要学术观点,并能结合实际进行独到的评价。
(理解应用层次)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使用教材
《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王守恒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二、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列入本考纲考核知识点的,作为考核范围。
三、关于考试大纲中能力层次的说明
本课程的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其具体含义为: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 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高层次的要求。
四、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本大纲所列的考试知识点均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覆盖到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本课程采用书面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本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分值比例大致为:“识记”为10%、“理解”为30%、“应用”为60%。
本课程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值比例大致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应当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不是同一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的试题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切勿将二者混淆。
本课程考试题型举例: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教学案例分析题、综合运用题等。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填空题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从动态角度分析由三大环节构成,即
。(答案: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反思与调整)
二、单项选择题
1、课程评价的理念几经变换,评价思想不断更新。“形成性评价”、“目标游离性评价“、“内在评价”等理念是在 时期形成的。(C)A、测验和测量时期
B、描述时期 C、判断时期
D、建构时期
三、简答题
简述小学语文说课的基本内容。回答要点:说教材(说课题、说教材内容、说课程标准、说教学重点难点)
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理论根据。
四、教学案例分析题
请分析《画风》这篇课文在教学目标设置上的特点。《画风》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中三位小朋友是怎样开动脑筋画风的,体会他们画风前的疑惑和画风时的高兴心情。
4、通过学习课文,懂得要勤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要多动脑,善于合作,敢于创新。
五、综合运用题
1、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设计一则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
2、以一年级课文《小小的船》为例,确定识字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摘要: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在提高,生活方式在改变,生活理念在不断更新。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纭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世间,使其身心得以健康成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掘。因此,语文教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讲述:
一、语文教学的现状;
二、语文教学早读的思考;
三、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思考;思考与建议
目录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1
二、关于早读课的思考———————————————————————1-3
三、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3-7
(一)、语文是一门基础人文学科
(二)、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1.语文学科在让学生学会做人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2.语文学科最有利于让学生学会求知
3.语文学科最适宜于引导学生学会生活。
4.语文学科对学生学会审美至关重要。
(三)、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阅读教学方面
2.作文教学方面
3.课外活动方面
4.语文测试方面
(四)、中小学语文教育必须改革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作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3人。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大有进步。不少学生基本上能按习作要求去做,但也不容乐观,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内容不够具体,语言和标点不够规范,词不达意等。这主要是训练不够扎实形成的。在这一学期的作文教学中要扎扎实实加强各方面的训练。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次习作教材共安排了8次习作,以“乐生、实际”为宗旨,内容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采用多种呈现形式,可以进行多元选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习作,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欲。
三、教学基本要求:
1.能留心周围的事物,继续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交流。
2.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和做过的表述清楚。
3.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4.要重视“读”与“写”的结合,例文不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照搬照抄,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的方法。5.以例文为样式,主要是片断练习,根据每次习作的要求,例文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角度,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模仿。
四、教学采取措施:
1.重视对课文范文、写作方法及要点的领会,学习。
2.利用好看图写话,上好看图写话课十分必要,它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认真观察和思维的好习惯。
3.教育学生要多看,多思,多想,坚持写日记。
4.通过剪贴小报、图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5.认真上好阅读课,在阅读教学中,重在教给学生学习写作的方法,把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
6.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7.多读、多练、多思。提高写作水平。
8、关心差生,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及时指导,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
五、习作训练安排:
习作
1、看图写一篇习作。
要求:
1.看图,读例文,学习例文的写作方法。
2.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点指导,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习作的方法。
3.根据练习要求,采用学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习作。
4.乐于把自己的习作与他人交流。学习修改习作中明显错误的标点和词句。重点:怎样把事例写具体、写清楚。难点:抓住细节把事情写具体。
习作2、为别人画一张像,然后写一篇习作。
要求:
1.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2.按一定顺序写并配上自己创作的图画。重点:抓住人物的特点写。难点:能按一定顺序写并配上自己创作的图画。
习作
3、写写自己的新发现。要求: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寻找新的发现,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2.能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3.学着大声朗读、修改自己的习作,能发现有明显错误的语句。
4.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体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重点:通过具体事例把人物写具体。
难点:抓住典型事例,把人物写具体,从而打动别人。
习作4、看图写一段对话。
要求:
1.读懂例文,了解其主要内容。弄懂“反哺”的本义及其引申义。
2.借鉴习作范例,在三幅图中任选一幅,展开想象,正确运用冒号、引号、问号等标点符号,用对话的形式进行仿写,记叙一个有意义或有趣味的故事。
重点:如何合理地使用提示语和引号、冒号。
难点:展开想象写一段对话,注意正确使用标点和提示语。
习作
5、写一篇黑板报稿。要求:端午节的来历(习俗)
1.通过阅读资料,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流行地区和民间习俗。
2.能根据内容或需要,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能根据需要组合有关材料,写成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的短文。
重点: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难点:能根据需要组合有关材料,写成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的短文。
习作
6、写一篇发表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的文章。
要求:
1.通过阅读例文,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运用有力的事实和数据,把自己的观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
2.通过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件发表个人的看法,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的良好品质。
3.能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有关材料,写成一篇观点清楚、说服力强的短文。重点:能把自己的观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难点:能写成一篇观点清楚、说服力强的短文。
习作
7、写一篇日记。
要求:
1.通过阅读例文,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2.读懂例文要求,了解日记的格式、内容以及日记的好处。
3.根据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仿照例文选择一件最有意义的事写成日记,并逐步培养写日记的习惯。
重点:学会按照一定顺序细致观察。难点:能按一定顺序写生活中的事情,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内容写清楚、写具体,做到真实具体。
习作
8、编一个童话故事。
要求:
1.通过学习例文,激发编写童话的兴趣,初步学习编写童话的方法。
2.能根据自己的认识,选用合适的图画,编一个童话故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及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叙述清楚。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不挑食、不偏食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重点:能根据自己的认识,编一个童话故事。
难点:能把事情的经过及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叙述清楚。
教师要久久为功地指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请学生摘抄好词、好句、好段,注重积累,争取尽快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