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滑轮教学反思
滑轮教学反思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本节课的引入我作了如下安排:瘦子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反而自己被重物提了起来。学生的情绪一下高涨起来,在情不自禁地笑起来时不仅会有疑问:瘦子为什么会被提起来?滑轮到底有什么作用?情景的创设是比较成功的。
学生带着这样的兴趣开始学习滑轮的知识。先认识了生活中的滑轮,升旗仪式,建筑工地上的吊车,小区里的健身器材,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事物,熟悉而亲切(升旗手就是自己的同学),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知识,平时要懂得去观察和发现,同时对滑轮的使用有了直观的认识,为下面组装滑轮起了一定的铺垫作用。再通过自主活动探究总结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滑轮这节课,也贯穿了杠杆平衡的思想,通过对教具的观察和课件的模拟,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把杠杆知识迁移到滑轮,学生从杠杆平衡的角度去理解定滑轮的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个省力杠杆。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知识的能力。最后分析一开始的动画情景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作这样的思考:为了充分发挥定滑轮和动滑轮各自的优点,能否将它们组合起来综合运用。达到知识的拓展。
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经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去体验,通过观察收集信息,合理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概括得出结论获得知识。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相结合,培养了学生分析观察概括的能力、动手能力、团结合作的精神、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节课尽量使课堂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身需要,并使之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现。
第二篇:滑轮教学反思
《滑轮》教学反思
1、把课堂演示为主的实验改为学生探究为主的实验.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要求,为了让学生更确切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单靠教师在课堂演示,学生很难体会到这一作用.因此,安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读取数据,分析修正,让学生自己得出滑轮特点,在探究中拓展了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精神.这比单纯教师演示效果要好些.。
2、对比演示,让学生一目了然
在分析和区分动滑轮和定滑轮时,我先引导学生组装出两种滑轮使用方式,并进行对比演示工作过程,提出明确的观察目标,在学生认真分析观察的基础上给这两种滑轮命名.轻松地区分出定,动滑轮,并使学生体会到叫定滑轮或动滑轮并非是滑轮结构的区别,而是使用方式的不同,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暗示学生认识事物要抓本质,既要研究共性,又要重视差异性。
3、层层追问,使结论自然呈现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是本课的难点之一,为了达到突破的目的,在得出动滑轮省力一半结论之后,不失时机的让学生分析提起重物及动滑轮的绳子段数,这为分析滑轮组的绳子段数做了铺垫.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组装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分析得出由两段绳子承担物重及滑轮重,得出拉力F=1/n(G+G动),此时我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追问:“如果有3段绳子承担滑轮及物重呢 4段呢 ……n段呢 ”学生很自然得出拉力F的表达式,继续追问到:“如果忽略动滑轮重及磨擦,拉力F的表达式会是什么样呢 ”通过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培养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突破了教学难点.。
第三篇:《滑轮》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教学内容来看,知识容量相对不是很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作为一门探究性学习为主的科学课,更注重的是科学探究过程。所以本人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 和认知特点,积极展开探究性教学,让学生基本能够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准确的操作实验,并能够得出准确的数据。也让全体学生能够参与活动,体现了教育要 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使全班同学都能够学到知识,提高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虽然耗时多,显得慢,但本人认为值得的。
从 教学过程来看,在研究“滑轮特点”实验中,对定滑轮探究时,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就是不一定要竖直向下,这对研究力的关系影响不大,但在动滑轮试验中拉力的 方向必须是竖直的,否则会影响实验,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注意方向,但不深入探究原因,因为这与后面杠杆力臂大小有关。在研究“动滑轮是否省力”的实验 中,当重物只为一个钩码时,重物的重量最好也算上动滑轮的重量,尤其是那种铁质的动滑轮,不然会产生较大的实验误差而误导学生。在这个实验中,钩码数越 多,直观认识中的省力效果越明显。
在教学的最后本人利用“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结束,即是对本课教学的总结,也是为下节课做的铺垫,我认为不能走过场,应让学生在充分讨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从 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来看,滑轮在生活实际应用比较广泛、普及。教学中联系生活的问题很多,学生也愿意思考,思维活跃。教师应在课堂中多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 际。学生有生活经验,有了理论基础以后,愿意解决实际问题,而实际问题又有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中应引导: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讲解、学生结 论。引入竞争机制、奖励机制,也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
从自身素质角度来看,本人还需要加强教学基本功,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在教学中自己还有很多缺点存在,教学形式还不完善,要不断学习,克服问题。板书形式、语言艺术、教学仪态、思维结构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再一步提高。既完善自己,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
另外,在这节课中要使用弹簧测力计。教师课前应好好检查一下弹簧测力计能否正常使用,不然将极大影响课堂学生实验活动的开展。
第四篇:《滑轮》教学反思
教学滑轮这一课的时候,我在课上发现许多的问题。我进行很长时间的思考,我想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下面的问题——多鼓励我的学生。学生的在活动研究的过程出现许多的问题,有很多的我没有预料的到的。比如象滑轮的轮槽穿线,使用测力计方法等。我想出现这些的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没有接触过,动手的能力不好。一开始学生出现这些问题是可以理解的,在这个的时候,老师应该多加的给予鼓励,这样学生就会有兴趣和信心的进行进行探究活动。但是我当时发现学生在我演示了一遍之后,还是没有学会方法,我非常的生气,进而训斥了几个学生。然而这一训斥的后果出现了,学生对于活动就比较的懒散了,没有兴趣进行操作及探究。
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我应该注意自己的教学心态,在心态上进行磨练自己。从而更好的进行学习和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的积极的兴趣。对于学生在活动和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予以谅解和鼓励,这才是比较正确的处理方式。教学和学习,就是学生在错误中,在失误中进行探究,进行学习知识和技能,进行积累经验,进行磨练学习心态,进行提高学习兴趣的。
我想学生在学习中,一些简单问题和事项,他们不会操作或者是不知道,还是因为他们有个别的同学没有认真去听。因此我想在学习中,我要再引导学生进行听的方面进行想法设法的进行引导。
第五篇:滑轮教学反思
《滑轮》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3.会根据要求组装滑轮组。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和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应用。2.对实际中的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
5.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用探究式学习法来认识滑轮的特点,并进一步熟悉用观察和对比的方法来研究问题。
教学用具:
滑轮2个、细线、200克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杠杆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举两个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实例。
二、新课 1.引入: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漫画,说说漫画的意思。2.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出示实验器材,提出问题:你能利用我手上的滑轮把钩码提起来吗?你怎样设计呢?
(1)学生在讨论后举手来讲台上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组装,并把设计的方法画到黑板上。
(2)学生利用弹簧测力计观察定滑轮、动滑轮拉钩码匀速上升时的示数,和钩码的重力进行对比。
(3)学生利用米尺来观察定、动滑轮拉钩码匀速上升时钩码移动的距离和拉力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3.认识滑轮组
(1)提出问题:谁能把这两个滑轮组合起来再把钩码提起来呢?要求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演示,注意观察、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在黑板上画出绕线方法。
(2)提出问题:两次示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拉动钩码的绳子段数不同。
(3)提出问题:你能数出有几段绳子吊着钩码吗?学生观察、讨论后进行回答。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数绳子段数的方法是:数绕在动滑轮上和固定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拉力就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动滑轮的重力不能忽略,所以在实验中得出的拉力并不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而是稍大于这个值。4.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在黑板上画出段数分别是2、3、4、5的滑轮组的绕法图,让学生数数是几段绳子吊着物体。
学生观察四个不同的绕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得出关于绳子绕法的结论:奇动偶定。并且进一步总结出拉力移动距离和物体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观察生活、生产中有什么地方用到什么样的滑轮、滑轮组。
教学反思:
这节课按照新的设计方案实施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少同学觉得这种学习方法很好,他们不仅动手进行了实验,并且自己通过探究得出的规律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但是课堂中也存在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课堂时间不容易把握,有的学生想象能力不够,他们很容易想到定滑轮的绕线方法,但是在设计动滑轮绕线时,接连几个学生上来设计的方法都还是定滑轮,这样就浪费了一些时间,幸好后来有一个学生设计出了动滑轮的拉法,这样才避免了冷场。第二个不足是只有个别学生上台动手操作,大部分学生还不能亲自探究,如果把这个实验搬到实验室中,我想课堂效果应该更好,但是由于受其他因素的限制,没有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实验,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