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的奇思妙想》教学反思
《我们的奇思妙想》教学反思
西坝小学 覃宁
我的授课内容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次口语交际《我们的奇思妙想》,上完课感觉有喜有忧,小结如下:
一、需要坚持的方面
教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愉悦的交流环境。课前谈话,拉近老师与孩子们的距离。小游戏,让学生在快乐中反思,明确听和说的要求。引入联系生活,课件新奇有趣,又贴近生活。以发布会的形式开展交流,宽松自然。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开始兴致勃勃,课中的跃跃欲试,下课时的意犹未尽。
抓住语文的特点训练表达,1、训练说,要求学生不光要想的奇妙,还要说得精彩,集思广益提炼说清楚的方法。
2、训练听、训练评。要求听明白,开展活动组内评比谁说得精彩。并在班内交流前向孩子们提问思考:听不明白怎么办?有说得特别精彩地方怎么办?你边听边想,能想得比他更妙怎么办?让学生不仅仅注重自己的表达,更学会听,学会评取长补短。
我能注意到课堂上的生生交流,有意识的把话语权抛环给学生,尽量只当主持人。在“其实妙想发布会”上,发言人发言完毕后,老师不急着说话,让学生们去提问,补充,争辩。努力营造原生态,平等的,全体互动的对话环境。
二、问题
本单元以科技为线索,让孩子畅想未来的科技发明还会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在奇思妙想这个环节中,个别学生出现了漫无边际的神话幻想,片面重视奇幻的功能无限地简单地堆砌,而轻思考,轻设计。教学时怎样引导让孩子思考的更有价值,更贴近生活,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交流的时候,为了开阔孩子的思维,提高孩子交流的积极性。没有提太多交流的要求,而是希望通过和谐平等的谈话完成对学生的引导。后来在授课中才体会到要完成好这个任务确实很难。当课堂上孩子有时候没有往希望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就需要老师机智巧妙的引导,临场激发孩子的思绪说出精彩。我做的还不够,还要苦练内功,进一步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第二篇:《奇思妙想》教学反思
《奇思妙想》课后反思
上湾小学 巴瑞兰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也是本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一部分。艺术家常以超常的方式进行构思,把生活中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一些事物梦幻般地组织在画面上,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思。这些奇思妙想极大地丰富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孩子们的世界,也是诡秘幻化的世界,他们在这个世界里追求理想、探寻未知、渴望美好。在大师作品的启发之下,老师要引导学生的超然想象,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所以,我在设计《奇思妙想》这一课的教案时,我除了引用书中的范画,还利用课件图片资料和实例给学生展示。通过对高年级学生的观察了解,我发现他们的想像力没有低年级学生的想像力那么天马行空,稀奇古怪,但他们有的是更多的生活经验,并且已渐渐学会对事物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所以根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更有利于发挥六年级学生的特长,使学生释放思维,展开想像的翅膀。教学过程中,我还运用了有创意的广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幅图片了解事物的创新过程,学习奇思妙想的方法和原理,训练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最后是学生创作,我先是让学生想:什么物体能进行结合?结合出来的新物体会有些什么新功能呢?你想到什么办法去美化画面呢?讨论完毕就开始绘画创作,总体的创作时间是25分钟。整堂课为了使学生敢于创新,我不断地竖起我的大拇指,积极肯定每位学生的“闪光点”,这些对于学生而言,如同兴奋剂一般,源源不断注入孩子的心田,使他们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因为赞赏而把学习活动当作愉快的享受。从学生的课堂反应来看,学生能从容地总结创新绘画的方法并能找出一些应用的事物。由于学生很好地理解创新的方法,都能轻松地为自己的想法而绘画,作业表现比较出色,能基本表现自己的特点,虽然在绘画形式上有些稚嫩,但都非常真实、有趣。虽然仅靠一节课要培养起学生多高的想象能力是不太现实的,但能唤起大家的这种意识,我想就基本达到目的了。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也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篇:奇思妙想教学反思
《奇思妙想》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按照“导入——提问——探究欣赏——展评”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符合小学美术新课标的要求,在课中很好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效果显着。
1、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利用课件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展开思维,为教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学生的回答后,我及时的小结及补充。
2、创意作品欣赏——提升学生的思维。
在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的时候,更是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图片分析、探讨,找到奇思妙想作品中的表现方法,把学生的创作热情提升起来。
接下来的作品欣赏,同龄人的作业设计,将不同事物进行巧妙的构思、设计、重组,激发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兴趣。
3、学生作品欣赏——开拓学生的眼界。
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大胆地表现,作品不拘一格,在造型上、创意上都让人耳目一新。
在作品展示的环节里,我让学生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描述和评价,并抓住学生描述时的亮点加以肯定;随后,请一些学生评出最为奇妙有趣的作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后及时的进行反思和总结,反复的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使其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第四篇:《奇思妙想》教学反思
《奇思妙想》教学反思
凤岗五联德恩学校 钟赵红
《奇思妙想》是岭南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十课的内容,原教材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把生活中所见到的物体用组合的方法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一幅有趣的富有想象力的线描作品。我于12月8日在益田小学借班上课运用了改变大小、空间变化、组合三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本节课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要求,设计了奇思妙想线描创作,设计中从多种作品多种创作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同时尊重学生的想法,以体现学生为中心。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造型能力,对线描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越高年级的学生思维具像,想象力反而被限制。因此这节课不仅要学习三种方法,更多的是如何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大胆的奇思妙想激发学习兴趣。在上完这节课我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我认为成功的地方:
1、导入新颖,能第一时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视频中的大量作者奇妙的想法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挑选出视频中出现的图例,让学生分析图例小组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再以铅笔为题让学生展开想象能够把铅笔变成什么,以此来开阔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进行奇思妙想创作做了铺垫。
2、巧用图片,有效学习。
通过改变大小、空间变化、组合三种方法让学生能够把自己的奇思妙想用线描的形式表达出来。(我用马格利克的《听音室》与《树上的人》,让学生对图片进行探讨分析,对比两张图片与我们正常生活中看到的有什么不同,有哪些共同点。引导学生挖掘出改变物体的大小创作出新颖的画作。最后再以两个图例让学生以改变大小的方法展开想象如何组合在一起会更独特美观。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及巩固所学知识。)用这样的方法有效的结合,通过案例启发学生的思维。
3、创作多元化,有效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本节课运用了线描的创作方法以课堂所学的三种方式把生活中所见到的物体发挥学生的奇思妙想用线描的形式进行创作。先以学生最常用到的文具盒为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再让学生分享之后来如何创作的想法介绍给其他同学,做到开阔学生的思维。最后介绍了我范画的创作思路(老师有一天在马路散步时发现有个被砍掉的木桩,这是路过以为面带笑容的老人,老师发挥了奇思妙想把老人与树桩组合在一起并担心老人孤单画了两只小动物陪老爷爷玩耍。)与展示学生作品并与学生一起分享作品的创作思路,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与开阔了学生的创新视野。
4、展示作品,互评促提高。
举办502班奇思妙想画展,做到欣赏每一位学生并把所有学生画完的作品展览出去,对于没画完的学生鼓励他完成且承诺完成后进行展览。关注每一位学生不区别对待。让学生先自评(其中有一位学生的自评让在座的同学与评委老师都很感动,他画了一串葡萄与人组合的画面,解释说一粒粒葡萄就像我的一个大家庭,大家庭里人人都非常团结永远在一起,相亲相爱永远不分开。)再让学生指出画展中最喜欢的作品说出为什么喜欢,最后我从三个方向去点评绘画中遇到的问题。在作品展示与总结中及时把遇到的问题展示并讲解以免学生出现同样的错误。
5、学了这节课让学生明白,想象力与创新能力对生活的影响并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飞机是对鸟飞行的模仿而发明出飞机改变我们交通工具对生活产生巨大改变为例使学生明白奇思妙想对生活的作用。
通过这次的借班上课我觉得这节课还存在者需要努力的地方:
作为新老师在整个课堂的教态不够自然放松,开始的时候过于紧张导致上得非常的拘束。语言表达的不够精炼,在传达意思浪费较多时间。比如课堂上那位学生富有爱心把一个大家庭想象成葡萄的作品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我却没有“借题发挥”把作品创作的思想提高到更高的思想层次上来。在本节课中对怎么样设问使教学更高效。这些问题是我还须思考之处。
作为一位美术老师,肩负使孩子们勇于发现美、创造美和敢于表现自己的责任,所以,美术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这一堂课还只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第五篇:奇思妙想教学反思
《奇思妙想》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册,第八课的内容。原教材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把生活中的物品用写生的形式或者记忆的方法进行巧妙的组合,创作一幅有趣的富有想象力的线描作品。我的这节课在原教材的基础上作了调整,我这节课就是以手工创作为主,即立足教材,又跳出教材,即遵循教材,又不囿于教材。
这节课依据新课程的精神,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要求,设计了本节课的奇思妙想艺术创作。设计力求从多种作品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给学生自由的想象空间,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是六年级的一节课,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造型表现能力,对线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往往年级越高,思维越具象,想象力反而被限制。所以本节课不仅挖掘知识的内涵,更多的是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和激发兴趣。
新课程要求: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时间活动,直到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因此,本节课地一个指导原则就是:放开手,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时间去想象,去创作。能教给学生的时间就交给学生,能让学生想的就让学生去想,能让学生去做的就让学生去做。教学中体现以下几方面:
1、师生互动,多种形式开启学生的思维。
导入时,我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以装饰有特点的葫芦为主,师生互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欣赏分析作品过程中,也以学生想象为先导,对画面进行想象,对作品进行想象。由此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发挥,学生的思维得以启迪,为学生自己进行奇思妙想创作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2、小组合作,相互启发,协作,展示学生的想象。
传统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看看作品说一说,然后自己开始绘画或者开始创作。学习形式单一。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创作的热情被磨灭。本节课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孩子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再集中,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再分工,然后集体创作。让学生在讨论,探索,想象,合作,创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展示每个同学的个性,集思集体的智慧,体验协作带来的成功。
3、教师作为欣赏者,欣赏每一位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欣赏者,去欣赏每一位学生的想象,每一组学生的作品。对于创作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出,比如:粘贴,固定等。
4、多媒体的恰当利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赏析作品时,利用了多媒体,展示了不同构思方式,不同表现形式,简洁明了,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超常的构思方式进行经物品巧妙组合,展示自己的想象。
学生的作品有的材料相近,但作品各有创意,我进行教学时考虑到了这点,但是只要学生利用从身边找到物品材料,通过想象进行创作,就达到了目的。不是让学生找遍所有的材料、物品来进行想象创作。
我的这节课只是从一个角度去考虑的,存在诸多问题,希望在座的专家、同行提出宝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