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授课教案三

时间:2019-05-15 06:14: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长学校授课教案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长学校授课教案三》。

第一篇:家长学校授课教案三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三)正确对待成绩 恰到好处的处理敏感问题

113班

教学目的:

1、通过家长学校授课,教给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

2、教给家长处理孩子早恋的策略,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协调一致。

教学内容: 各位家长,大家好!

今天在座的都是学生的家长,据我了解,大家目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问题,最担心的是孩子交异性朋友的问题,今天我就重点给大家谈这两方面的问题。(如果时间允许,再给大家谈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一、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力所能及的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在每次培训班上我都会对家长们说,厂长好当,科长好当,可是“家长”并不好当,尤其是今天作为独生子女的家长,从生下孩子的第一天起,就期待孩子成功,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因为对一个独生子女家庭来说,一个孩子成功了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一个孩子失败了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我们的压力很大。现在做家长的真的很不容易,我们都没有教子的经验,我们不可能像我们的父辈那样,这个孩子不成功,还可以指望下一个。我们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孩子,现在的社会竞争又是如此激烈,我们都感到输不起,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都担心自己的孩子失败。尽管现在大家都在喊素质教育,但是我们国家的升学就业形势仍然那么严峻,你考不上大学,甚至说考不上一个好的大学,工作都是问题,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为孩子的将来考虑,首先就感到压力很大,我们又把这种压力有意无意的传给孩子,特别是孩子进入初中以后,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家长的情绪往往也会随着孩子成绩的起伏而波动。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这是多少年分数教育下一句人人皆知的流行语。实际上,现在中国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大都属于分数教育,考试分数不仅成为孩子的命根儿,而且也成为家长的命根儿。

孩子考试分数高,家长心里非常高兴,当别人问起孩子的成绩时,家长的得意、自豪之情就会溢于言表,那种成就感、满足感比自己取得了什么成绩都强烈。孩子考试分数低,家长往往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感觉低人一等,感觉很没面子,感觉在人前抬不起头来,那种失落、那种无助、那种焦灼会让人寝食不安。

可以这样说,现在大多数家长与孩子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是考试成绩。应该说,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区,误区之一就是,我们往往把大部分的精力和兴趣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家庭教育应该包括做人教育、个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例如,有一对夫妻在讨论孩子成长情况时,爸爸说,这孩子不太懂礼貌,对大人和同学说话都没礼貌那怎么行呢?妈妈马上辩护说,只要孩子学习好,考试成绩好,礼貌不礼貌是小问题,有礼貌又怎么样呢?有礼貌考不好也没用,上大学看你分数,你过不了录取分数线再怎么礼貌也只能是落榜。这位母亲说,不要管太多了,管好他的学习最重要。

还有的家长说:“晚上看着孩子在台灯下写作业,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享受。相反,如果孩子和我一起看电视,我就心烦,担心孩子长大后还能不能有饭碗?”

这是不是大部分家长的心态?

作为家长,引导与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也是应尽的义务,但是,作为家长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教育孩子怎么做人,怎么发展自己的个性,怎么培养健康心理,怎么培养创新精神上。不能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都用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误区之二是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却忽视了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比如有些家长一看到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好就着急,就爱说:你看谁谁怎么样,你就那么笨,就那么不争气等等。这种方法不仅不解决问题,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并把孩子的自信心也给比下去。有一位学生就对家长说:“您再说别的孩子比我好,我对自己就没有信心了!”。

误区之三是不能接受孩子的失败,要求孩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孩子样样都成,样样都出人头地,希望孩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只是我们的愿望,实际情况不可能这样。每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都会有出错的地方,有失败的地方,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写东西写完后会发现几个错别字,特别是现在电脑打字同音字很容易打错,这不是常有的吗?我们把他改过来不就行了吗?

一个女孩在初中一年级时学习成绩一般,后来她在初中二年级考试排队又降了二十多名,受到她爸爸严厉的批评。她爸爸警告她初三一定要考好,结果这孩子在初三的期末考试中感到第一天的考试成绩不好,就喝了敌敌畏自杀。

家长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分数毕竟是学习状况的一种重要反应。作为家长,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应该告诉孩子,考多少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并与孩子一起分析,是题难不会做,没审好题,还是做题马虎,做的慢没做完。把问题了解清楚后再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这样就会取得良好效果。

但是,如果采取简单化的做法,对于指导孩子学习没有任何帮助。

请看一些简单化的做法:

“快考试了,好好复习,争取达到**分,考到**名,考好了有奖励。如果考不好,你什么也甭想。”

“把成绩单给我拿出来--就考这成绩呀!我看你越来越没出息!”

“你上次都比这次分数高,你是越来越倒退了!”

“从明天开始,你不许玩了,只能给我好好念书,什么时候分数上去了,什么时候再玩儿。” 除此之外,还有正颜厉色连训带骂的,甚至还有拳脚相加的。

第二篇: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如何正确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

授课目的:

通过家长学校授课,教给家长正确处理孩子之间矛盾的方法,从而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协调一致。授课重点:

通过本次授课,让家长们认识到正确处理孩子间的矛盾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授课过程 : 一:导入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你们好。首先欢迎你们参加家长学校培训活动。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二:引导家长交流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这个“老师”不是仅仅在知识层面上的老师,而是作为孩子的榜样,作为孩子做人的老师。那么,当你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发生矛盾时,你是如何处理的呢?请各位家长朋友来谈一谈你们以往的处理方法吧。

三:家长交流发言 四:案例分析:

从家长们的发言中,我把大多数家长的处理方法分为了两类。

1.其中一类家长是这样做的:当孩子与别人发生矛盾后,不分青红皂白就把责任全部推到对方身上,怒骂“谁欺负你了,老子帮你找他算账去。”“你没长手吗,你不能打他吗”等类似的话语。有的甚至找到对方的家长,对其进行辱骂,这些行为都是极不应该的。因为这样,孩子就会产“爸爸妈妈向着

我”的感觉,容易使自己的孩子滋长唯我独尊,蛮横无理的不良习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而另一类家长的做法这恰恰相反,为了表明自己的大度,不查明缘由,就把责任全部归咎于自己的孩子,这种做法也是不恰当的。这样会使自己的孩子蒙受委屈,对家长缺乏信任感,继而产生失望的情绪。五:如何正确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 1.家长首先要镇定自己的情绪

当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做父母的首先应该引导孩子如实地将事情的经过讲清楚,然后再问问班级中其他孩子或老师,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千万不要批评一方,而偏袒另一方。

2.分析事情的根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待事情真相大白以后,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发生的根源,先让孩子想一想该怎么办,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如果是对方错了,家长应该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有宽广的胸怀;如果是自己 的孩子错了,一定要明确指出来,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接着引导孩子向对方道歉。3.与对方父母沟通

孩子间发生了矛盾,双方父母最好能诚恳地交谈,彼此谅解,友好地解决问题。孩子是最敏锐的观察者,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并且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父母不要因为孩子间发生了矛盾就限制孩子与别人交往,而应该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增长与人交往的经验。

六.教育自己的孩子学会宽容

“宽恕别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很多时候,如果我们都能放宽容一些,就可以避免很多矛盾的发生。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宽容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幸福。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让我们都学会宽容吧!

第三篇: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发表时间:2009-12-21 21:10:24 [查看原文]

教学内容: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家长深刻领会责任心的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2、通过学习,让家长明白孩子缺乏责任心的原因。

3、学习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各位家长,你们好。今天,共同来探讨-------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在家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况:长辈对孩子关心倍致、疼爱有加,可是孩子吃东西时就忘了他们;长辈生病了,孩子却只顾自己玩耍,不去关心他们,有的甚至还吵着要求大人陪他玩。孩子报喜不报犹,在与别人产生矛盾时,先说别人的原因。

在学校,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或听到学生不负责任的事情。如:忘了带学习用品,作业没做完就去玩了;打扫卫生,扫把扔一地就不见人影了;笔、书本摊一桌子,抽屉塞得连书包都放不下等。甚至连语文、数学书也常有人忘带。每当老师帮助教育时,学生们都是一个理由“忘了”。那么是不是我们的学生记性不好,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得了健忘症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我们的学生没有被培养起责任心。

可见,当前小学生表现出学习马虎、做事不认真、生活草率、过分关注自我、心中无他人、做事不计后果等一系列责任意识淡薄的现象,责任心不仅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儿童的学习与智力开发,同时,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学会负责”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关键,也是当前我们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孩子责任心缺乏原因分析

家长都希望孩子有责任心,可孩子的责任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在一定的年龄自动出现。责任感需要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去经历和体会不同的情境下才能慢慢觉得的。造成孩子缺乏责任心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孩子没有独立负责的机会。我们给予孩子过度的保护,致使孩子没有机会独立做本该由他们负责的事,久而久之,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比如:孩子迟到了,家长解释迟到的原因是自己睡过了头,不愿孩子;学生完不成作业,有家长就打电话或者让学生带纸条解释完不成任务的原因,自己承担责任。许多父母把无限的爱都倾注到了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孩子衣服从来就没有自己洗过,吃完饭就把饭碗推到一边,玩过的玩具随手就扔,被子要让妈妈代叠,洗脚要让妈妈打好温水,写作业要让妈妈给念题目,上学时书包也要让妈妈给背„„孩子们就这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生活,本来是他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全都由家长代劳了,应该自己负的责任全都由家长承担了。如果小学生想帮家长干点什么,家长便会说把你的学习抓好就行了。父母对回报有错误的想法,认为孩子成绩好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回报。渐渐地孩子认为什么事都有与他们无关,唯有学习、读书才是正经事,只要书读得好,成绩好什么事都好说,否则------。因此,他们变得“一心一意,专心致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再关心别人,不懂得爱别人,不再“多管闲事”,以至于长大后,孩子们变得无情无能、无责任感、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周边的人为他们付出的再多,在他们的眼里也是理所当然的。说实在话,家长替小学生做得越多,照顾得越周到,小学生就越不会料理自己的事情。

第二,我们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对自己负责,如何对别人、对社会负责。父母是孩子终身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缺乏责任心,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其抱怨,不如采取措施,教会孩子对自己、对别人、负责。孩子的责任心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它需要我们细心呵护、耐心引导。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1、让小学生懂得什么是责任心

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成就伟大事业的人大都有强烈的责任心,责任心是事业的基础,也是许多高尚精神和良好品德的基础。良好的责任心不是一时一刻的事,不是成人后一蹴而就的,而是从小一点一滴养成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让孩子具备强烈的责任心。

2、让小学生明白有责任心的人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我们知道:一个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人,才会让人感到可信任;一个对生活、对事业负责的人,才会不断地进取;一个对民族、对国家负责的人,才会去献身、去贡献。所以,一个有责任心的小学生应该承担以下责任:

(一)对自己负责

1、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明确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学习,自觉认真完成作业,并主动复习功课和预习新课,养成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2、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健康是学习、成长、生活的基础,要认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健康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作为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包括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认真做好早操和眼保健操,不做危险的事。

3、对自己的意志、品格负责。做一个诚实、活泼、合群、谦虚、正直、宽厚、勇敢、自强、自信、自律、不任性、有同情心的人;不怕困难,主动参与有一定难度的磨砺;能恰当地面对各个方面的压力,遇事不过分紧张,能自我调适情绪;具有竞争意识,胜不骄、败不馁。

4、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学会自理、自立,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琐事无须他人督促,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5、对自己的时间负责。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过去的时间就不在属于自己。“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时间,把时间尽可能用在对知识的求索上,不要虚度光阴。

(二)对他人负责

1、礼貌待人,宽容大度,知恩图报,说话文明,不做伤害别人的事,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共同进步。

2、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诚实不说谎话,做事有始有终,不斤斤计较,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

3、懂得为他人着想,有同情心,乐善好施,不歧视弱是群体,能伸出热忱的手帮助他人,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

(三)对学校负责

1、知道自己是学校集体中的一员,要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学校形象,以学校为容,为学校争光。

2、尊敬老师,尊敬老师的劳动,勇于承担学校、老师教给的各项任务,并负责到底,做好老师的小助手,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3、在学校穿校服,举止文明,把学校、班级当作自己的家,积极创造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

(四)对家庭负责

1、知道父母的生日,孝敬长辈,关心父母,热爱家庭每一个成员,主动和父母沟通,多听父母对自己在各个方面的指导和建议,不辜负家长对自己的期望,在家做父母的好孩子。

2、作为家庭的成员要分担家庭的各种苦与甜,勤俭节约、不乱花钱,了解长辈的辛苦、劳累,有一颗感恩的心,主动帮忙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减轻父母的负担,懂得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人的培养。

(五)对社会负责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我是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争做“五好”小公民。

2、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有环保意识。积极参加社会的公益活动,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有困难的人,有一颗热爱、关心社会的心。

3、树立少先队员良好的社会形象,懂得“没有国家,哪有大家,没有大家,哪有小家”这个道理。

3、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途径(1)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给孩子理智的爱。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就要求家长放弃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去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让孩子去为自己多承担一些责任,比如玩完的玩具要自己收拾好,自己的房间要自己打扫,穿脏了袜子自己去洗干净,起床后要自己整理床铺,早晚洗漱要自己照顾自己,家庭作业要自己独立完成,自己说过的话不能食言。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手或许很笨,他的动作或许很不麻利,他做事情时或许会经常出错,这些都是很正常的,要不然他就不是孩子了。家长在让孩子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沉得住气,一定要学会等待,一定要能够容忍孩子的不完美,决不能因为孩子床铺叠的不整齐、收拾书桌不够利落、袜子没有洗干净、清扫地面丢三拉四而越俎代庖,要知道,孩子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体验才能逐渐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这里最重要的是孩子做事的过程,是孩子通过做事所得到的对“责任”的一种宝贵心里体验,只有这样的心里体验多了,孩子的责任意识才能不断地得到强化和提高。如果家长过于看重结果,势必就会在孩子做的不够快不够好的时候,对孩子进行埋怨和责备,或者忍不住地去取而代之,这一方面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给孩子留下逃避责任的可乘之机,因为有的孩子一旦发现自己事情做的不够快不够好的时候家长会及时出手,他就会故意表现得能力不足,以此来逃避本来该做的家务。(2)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

美国总统里根小时候踢足球损坏了邻居家的玻璃,他父亲为了使小里根明白要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不惜让他打了半年的工才把赔给邻居玻璃的钱如数还给父亲,在中国的家长看来,里根父亲的做法似乎对孩子太残酷了,然而后来里根回忆说,正是父亲的这种做法才使得他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应当要求孩子勇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论孩子有什么样的过失,只要他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就要让他去勇敢地面对,就不能让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大人越俎代庖。比如孩子损坏了别的孩子的玩具,家长就应要求孩子自己去帮人修理或照价赔偿;孩子一时冲动打伤了人家,家长就应要求孩子自己去登门道歉;孩子早晨磨磨蹭蹭上学要迟到了,家长也不用着急慌忙地送他,让孩子自己去面对老师的批评好了

(3)让孩子品尝一下苦果。

孩子尚处于成长之中,他对一些事情表现出没有责任感也是正常的,因为他许多时候的确不太清楚这样会有对他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品尝一下办事情不负责任的苦果,孩子如果一而再地受到了自然后果的惩罚,他自然就会提高警惕,下次做事情的时候自然就不再会马马虎虎、草率了事。比如孩子上体育课忘了穿运动鞋,他打电话央求你给他送去,这时家长就可以拒绝孩子的要求,尽管让他去挨老师的批评好了,孩子尝到了苦头之后就会多长点记性;如果一个孩子总是丢失自己的课本,那就不要再买新的给他,他自然会体会到没有课本是多么的麻烦,这种“麻烦的感觉”会让他认真对待自己丢三落四的坏毛病,从而自觉地加以改正;孩子平时东西喜欢乱拿乱放,提醒他多次也不起作用,某天孩子的作业特别多,而且又急需一本参考书,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家长这时不要顾忌影响孩子的作业而帮他找,尽管让他去费时费力地去找好了,反正作业总归是要完成的,他耽误的时间越长他就只能休息的越晚,给他留的印象也就会越深刻。在执行自然惩罚法则时,家长应注意言出必行,否则,会降低在孩子们面前的威信,对孩子的教育也会失去作用。如果一味地强调所谓的说服教育只能束缚自己的手脚,反而起不到教育作用。必要时,家长要“心狠手辣”,“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惩罚是应该的。要知道,一个良好的习惯会使他终身受益。一个孩子首先要对自己负责,然后才会对家庭、对社会负责。这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被许许多多事实所验证的真理。

(4)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

孩子有对自己喜欢和崇拜的人进行模仿心理倾向,而父母在孩子心目中一般都具有绝对的权威,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很难想象,一个对孩子、对长辈、对爱人、对家庭、对社会毫无责任感的家长,能够培养出具有很强责任心的孩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为了自己的逍遥自在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一二个礼拜才与孩子见上一面;有的家长在工作单位吊儿郎当,抓到机会就跑回家做家务、上网、看电视等;有的家长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爷爷奶奶生病住院了也不在医院看护,依旧与牌友在一起豪赌;有的家长缺少爱心,一遇到捐款、献血等就退避三舍,寻找种种借口为自己开脱;有的家长对自己的爱人一点儿都不负责任,经常在外面沾花惹草,桃色新闻不断。父母的这些所作所为,孩子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长期的耳渲目染不由得孩子不受影响,不由得孩子不去效仿,这样的父母即使想教育孩子做事要有责任心,孩子也会很不服气,也会很不以为然。不是有一则孝敬长辈的广告吗?“妈妈给婆婆端了一盆洗脚水,在一旁的儿子看了,也赶忙给妈妈端了一盆。虽然孩子端水时,走得慑慑怯怯,但脸上始终洋溢着欢笑。”从这则广告我们不难看出,要孩子学会诚心他人,我们当长辈的应该有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所以说,父母只有在生活中严以律己,给孩子做好表率,才能更好地去影响和教育孩子。

(5)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

家庭是孩子发育成长的最重要场所,是孩子日常生活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而且孩子每天在家里的时间要远远多于他在学校和户外的时间,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可以从家庭这块阵地入手,家长要增强孩子对家庭的主体意识,提升孩子在家庭里的主体地位,让孩子积极地参与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孩子感觉到他不是家里的客人而是主人,当孩子体会到了他在整个家庭里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他确实是被整个家庭所需要的时候,他对家庭的责任感便会油然而生。要做到这一点,家长首先必须转变观念,要把孩子当做是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而不能老把他当作什么事情都不懂的小孩子,家里的一些事情,无论是否与孩子直接有关,都可以让孩子发表一下意见,让孩子帮着出谋化策,对孩子提出的好建议好想法要积极采纳并加以表扬和鼓励;家里的家务活也要有一个明确的分工,每天爸爸应当做什么,妈妈应当做什么,孩子应当做什么都要事先规定好,当然孩子可以少承担一些,但决不能因为怕耽误孩子学习而大包大揽;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充当检察官的角色,对家里每个成员的行为进行监督,看看大家做事是否都有责任心;家长还可以在孩子寒暑假期间让他当一段时间的家,这期间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只要不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损失,都可以由孩子来做主,都可以由孩子来安排,孩子从自己当家长的经历中能够学到许多,也能够提高许多。

(6)要求孩子做事有始有终

良好的责任心是要靠坚强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态度来维持的,而这恰恰是许多孩子所缺失的,孩子往往好奇心很强,兴趣爱好也很广泛,但就是做起事情来却只有几分种的热度,不是虎头蛇尾就是半途而废,稍稍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不愿意再坚持下去,在别人看来就非常没有责任心。因此,为了增强孩子的责任心,家长平时就应当注意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负责到底的良好习惯,交给孩子去做的事情,不管是大是小,家长都要全程地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地纠正,决不允许孩子做到一半就随意放弃,要直到孩子从头至尾认认真真地把事情做完做好才能罢休。另外,为了使孩子能够更好地坚持把一件事做完,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些比较容易的任务,如果一下子就把孩子给吓倒了,他就不会再有信心去努力了;交给孩子的任务可以经常换换花样,要给孩子一定的新鲜感,不要老让孩子总是重复地去做一件事,那样孩子迟早会失去兴趣的。

(7)坚持正面教育,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批评。孩子的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另外,因为孩子毕竟年龄小,好奇心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些特点往往会妨碍他把一件事自始自终的完成,而当孩子完成一件事后,父母要给予公正及时的评价,并善于用语言的教育艺术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和转移过来,继续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任务。如说:“我相信你还会把事情做完做好的”,使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有责任承担,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做好,同时要教他今后还应该怎样做就更好,既使他看到自己潜在的能力,又看到不足之处,以利帮助孩子养成积极、认真、严谨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孩子对自己言行负责的态度。

人的一生是与人的责任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从幼儿时期起,在家里按父母要求去做,进幼儿园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小学生上学学习,回家帮助家长做家务„„就是培养一个人责任心的开始。它的训练起点,首先是在人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上。小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承担起了一种社会责任。学习是社会、国家与民族赋予他的一种历史责任,而承担起这一责任,就要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做起。从小培养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但要有始有终,而且要有恒心有自信;今天的事今天做,事事都要对人对己负责任。随着年龄的增长,责任心的范围日益扩大,责任心的含义也就更加深刻。

思考题:

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如何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第四篇: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课题:孩子是在生活中塑造的 内容:孩子是在生活中塑造的

(一)关注学生的家庭生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学校是集中、具体实施教育的场所,但教育的一贯性要求学生在学校和家庭都要有良好的教育环境,一致的教育要求,所以,学校有责任和义务指导家庭,搞好家庭生活,创造和谐积极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成长开创一片沃土。

(二)“平等、民主、交流”是良好家庭氛围建立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平等待人”这是现今社会人际关系的一条原则。它不仅适用于成人,更适用于成人与孩子之间,只有在平等的人际关系中,孩子才能获得真正的民主,家长应树立一种崭新的家长观:与孩子之间既有威、又有诚,让孩子有表达意愿,发表观点的空间,父母还应注意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样,你才能准确获取教育信息,掌握教育的主动权,凡事不要“以己度人”,应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他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只有定位在“平等、民主、交流”的原则上,家庭氛围才是和谐的,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这种和谐。

(三)丰富的家庭生活,促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做为家长,有为孩子安排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的义务,一家人可利用双休日,安排家人之间的亲情活动,或家庭间的,或外出游玩,让孩子既增长见识,有锻炼能力,有切身感受父母之爱,从而让其身心愉悦、健康地发展。

(四)参加家庭中的劳动,制订劳动岗位,是家长锻炼孩子最切实有效的方法。

人从劳动中演变过来,人类社会在劳动中不断发展,人们从劳动中锻炼了身体,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培养了细心的习惯,全局安排的能力,所以,从小参加劳动,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必要。

(五)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的几点:

1、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要有一定的要求,家长应明确提出要求,并落实检查,不要“事事说,事事空”

2、当孩子出现错误时,家长应戒躁,但也不可小而视之,应有一个客观的态度,细心地负责,把准脉,对症下药。

3、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行为规范,孩子来自各种家庭,他身上自觉地带着父母给他留下地烙印,家长当着孩子,尤其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能想说就说,想做就做,你可以对你的行为负责,但你无权对你孩子的一生负责,尽管他是你生的养的,但他最终属于社会。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授课题目: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 目的和意义: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人成长发展无法离开又不可缺少的。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教师。”正是通过家庭教育,家长把自己崇高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下一代,并将伴随孩子们走完全部人生旅途。而且家庭教育又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培育孩子按照国家和社会规定的目标成长。

原则上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教育内容上也是与学校教育内容相配合的。归纳起来,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如下六点: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一个孩子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李岚清副总理曾指出:“家长对孩子不能只注意在校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注意他们在社会上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否则好孩子也有可能变坏,有的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家长成天把孩子禁锢在家里学习,不注意开拓孩子视野,增长社会实践经验等,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品德的发展像涓涓细流,需要日积月累,成长中的孩子道路品质还没定型,需要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这个过程是由浅入深的。低年级的小学生只是初步掌握一些道德上的判断,知道了一些诸如公平、自私之类的概念,并且主要是依据家长、老师、小伙伴们以及各类传媒的种种言论和行为,来形成自己的判断。到了高年级,他们才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标准,对一件事情或一个人做出比较独立的评价。总体来说,小学生的种种道德上的表现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这就决定了道德培养的长期性和及时性,它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求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在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中不要怕麻烦,要反复地讲道理、举例子,以及自身经常的影响,才能有助于将道德观念在他们心中扎下根来,仅有言教还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父母的身教和结合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情境施教。孩子们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的,模仿是没有道德判断的,但通过模仿学到的不同行为方式,就是别人评价个体道德品质的依据。孩子们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面前要做到慎言、慎行,家长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对于一件小事的处理,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身教胜于言教,这句话用在父母对孩子的品德的教育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就家庭而言,要着重抓好孩子文明礼仪和健康思想观念的教育,这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用适宜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1重视文明礼仪教育

父母要教育孩子衣着得体,整洁朴素,美观大方。男孩子不蓄长发;女孩子不烫发,不化妆,不穿高跟鞋,不配戴成人的道饰。父母要教给孩子对长辈或初识者称呼“您”;对教师、社会工作人员称号“老师”“师傅”、“阿姨”“叔叔”等;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与人打招呼时要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要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得到帮助时说“谢谢”。要使孩子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一方面,家长必须在待人接物过程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让孩子有一本活的学习教材;另一方面,家长要创造机会让孩子随时随地练习,逐渐形成自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孩子在公共场所的文明举止,既显示出个人的修养,也反映出家庭的教育水平。所以,家长要特别重视并经常利用可能的机会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如电梯门口,看见先生给女士让路,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就是一种文明举止;饭店里,看见服务员举止优雅、热情大方地招待客人,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也是一种文明举止等等。

2、关注网络道德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网络文化,已开始走进我国社会的家庭。网络文化作为人类未来的一种生存方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虚拟性。即各种网络行为、形式没有现实社会行为的实体性、可感知性,是虚拟的、非真实的。二是互联、互动性。即网络传播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双向信息交流方式,并以此改变人们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人格。三是多元性。即文化传播的多元性和受众选择的多元性。前者指各种不同价值取向的文化共存于网络之中,后者指接受信息的公众可心得到全方位的信息。四是快捷性。即任何一种网民关注的现象,瞬间便可传遍世界。五是开放性与非中心全球性。即网络传播是开放的、无中心的,没有把关人的控制功能。任何网民都可以成为中心。六是自主性,即任何网民都可以自由、自主和不受约束地在网络上发表意见和吸取信息。七是创意性。即网络为所有人提供了各种潜能发挥的机会。八是交互式思维。即多元性和互联性的网络文化特点为网民提供了交互思维的条件。

网络文化的特点表明,它将对当今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孩子们可以在网上开拓视野、学到新知,也能受到网上错误的、不健康思潮的负面影响。因此,网络道德教育是家长们不可忽视的。这里主要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网络免疫力教育。教育孩子对网络色情、暴力、诈骗、犯罪等不良或有害信息的正确分辨、判断和选择,以免受到侵蚀、传染。(2)网络公德与自律教育。教育子女自觉遵守网络的有关法律、规则及公德,不危害网络,不制造传播非法及有害信息,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管理、自我引导网络行为,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人格、成为合格的网络社会公民。

(3)网外社会教育。加强子女网外社会生活、社会实践指导与辅导,引导子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活动,避免沉溺于网络,将人机交流模式带入现实生活,代替复杂的社会关系。(4)安全上网教育。家长要教育子女坚持以下准则:

1)在网上与朋友交谈或写电子邮件时,要保持礼貌的态度;2)邀请父母和自己一起上网,并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3)上网时间不超过一小时,以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4)不把自己和家长的照片、地址、电话等自然情况告诉对方;5)千万不要与从未谋面的网友约会、除非有人陪伴,见面地点一定要在公共场所;6)未经网站管理人员允许,不要任意使用站上的图片、文字,也不可随意张贴文章、图片等,以免侵犯他人著作权;7)收到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不要回信和保存,尽快删除后告诉父母;8)不要将自己网上使用的密码告诉别人,以免别人冒用;9)只要看到感觉不舒服的网站、点或邮件,马上离开告诉父母;10)当在公共场所上网时,离开后一定将浏览器关掉,以免别人有机会使用自己的个人资料。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孩子的学习中最强大的动力就是来自孩子自身的学习动机,如果孩子自己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那么他的自觉性、刻苦努力的程度都会很鲜明的表现出来,在学业上,子女是否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所得出的结果是大不相同的。有关研究表明:孩子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的要求。家庭长者对孩子学习的看法和学业的要求,对孩子的学习动机的形成起着巨大作用,尤其对于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良好的学习动机更多是来源于外部影响,家长对于学习动机明确的孩子要使他们维持下去,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维持具有短时性和易变性,很容易因为一件小事而改变。而对于缺乏明确学习动机的孩子,也可以巧妙应用奖励的策略,对于孩子在学习上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不管是多么微小,家长都应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还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不断地进行正面强化,这可以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促进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但要注意,对孩子的奖励一定要适度,过分的奖励反而会使孩子依赖于父母的表扬,或产生骄傲情绪,削弱良好学习动机形成的力度。

兴趣爱好是孩子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兴趣,学习才不会成为孩子的沉重负担,而是愉快、主动地投入学习当中去。学习兴趣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孩子主要对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如早上背起书包去上学,在课堂上一会儿念拼音,一会儿写字,一会儿做算术题。这些形式的变化让他们充满了兴趣。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为孩子安排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如先阅读一篇文章,再做手工。然后再学一会儿数学,听一段音乐,这样用不断变化和富有新意的学习内容充分刺激孩子的学习兴趣。一般从三年级开始,孩子就开始喜欢开动脑筋独立思考问题了。因此需要一些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内容。这时家长应帮助孩子制订一步步适当的学习目标,既让孩子感到新颖又具有挑战性还不会因为大难实现而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如鼓励孩子读一些有趣的数学读物,科普书籍,有适量生字和思想内涵较深刻的文章,以对孩子学习兴趣进行充分的调动与开发。一些孩子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对各个不同学科的兴趣分化,这和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天赋、家庭内的学习氛围和家长的期望都有密切的关系,不过这种对不同学科的兴趣,还不十分稳定,很容易发生变化。家长应鼓励孩子对特定学科的主动探索,尽量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充分发挥创造性,也许这就是一个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事业道路的开始。在培养孩子学习品质上,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发展孩子的智力优势

作为家长,应善于发现孩子的优势与弱项,注意发展孩子的智力优势,这样做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孩子的某一方面智力潜能最优化发展,而且更在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

发挥智力优势并不是对弱项不管不顾,而是帮助孩子把在优势领域获得和自尊心、自信心迁移到弱势智力领域中去。如家长可以这样试着引导幼儿:“如果你在学儿歌时能够像绘画那样,不走神,积极地动脑筋,不怕困难,你唱的儿歌一定会和你画的画一样好,来咱们试试。”

每个孩子都渴望认识世界。把孩子领出家门,让他多与外面的环境接触,有利于孩子开阔视野,健康成长。玩,有助于孩子智力发展,也有助于许多非智力因素的发挥。玩要满足了孩子们的欲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和同伴们一起玩耍,既完善了孩子的个性,又发展了相应的社交能力。善玩的孩子有许多优点,聪明、伶俐、乐观、愉快、朝气蓬勃,有幽默感,乐于与人交往,富于幻想,勇敢大胆,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倾向。

注意和孩子语言交流的方式。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时,请弯腰或蹲下,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孩子感受到重视和平等。多用直接的肯定句说出要求,不让孩子总是感到被否定。需要孩子做出选择时才用选择句,可避免某些情况的为难。不要同时给孩子多种指令,低年级的孩子无法理解复杂的、连续的命令。

(二)认识和了解孩子的长处

及时发现孩子的天赋,意味着及时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超常表现。你的孩子属于哪种脑功能类型

科学家根据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现象,即人类脑功能活动的特点,把人划分出三种类型:艺术型、思维型、中间型。艺术型的人脑功能活动的特点是具有直接印象的鲜明性、知觉和记忆的形象性、想象的丰富性;思维型的人脑功能活动特点是倾于分析和系统化,倾向于比较概括和比较抽象的思维;中间型的人,有的两种系统发展平衡但水准较低,有的两种系统发展平衡而水准较高,尤为重要的是,教育中间型的孩子,父母应按照科学的方法,开掘孩子的潜能,打破两种系统的平衡,使孩子被埋没的潜能得到迸发。关心和培养儿童的天赋

有天赋的儿童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很苛刻,他们经常用捣乱的方式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如果他们在家里或在学校里不能引起父母或老师的重视,那么他们经常会成为捣乱分子。强烈的好奇心经常会使这样的儿童把听来的东西付诸实施,所以很容易成为吸毒、或犯罪的牺牲品。如果成年人不知道如何对待这样的儿童,那么他们的天赋往往不能得到发展,以至最后完全泯灭。

(三)孩子需要创造教育

1、珍惜孩子的好奇心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的过程中,要特别珍惜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大胆思考。孩子的创造潜能靠发现,靠培养、靠挖掘,尤其是需要家长给他们创造宽松的、适宜他们成才的环境,并善于引导其正确的思路,在创造中享受成功。

一般来说,一旦孩子的好奇心受到家长的重视,孩子就会有更多的思考和大胆的提问。这种问题是大胆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所以可以会经常出现错误。碰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抛开平日里习惯于纠正孩子错误的意识,注意给孩子留有余地,启发其自己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珍惜和保持孩子不断探索的好奇心和创新的兴趣。如果纠正过多,管理过严,孩子在考虑问题时就会怕犯错误,久而久之,就会感到自己啥也不行,只有从成人那里接受现成的安排结论,使孩子丧失信心、自尊心和创新精神,从而阻碍儿童创造能力的发展。正确的做法是,家长以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大胆思考、勤于提问、勇于探索。如果是新奇的问题,即使是错的,也要给予鼓励,因为关键是孩子在思考。

2、珍惜孩子创造的萌芽

创造力是正常人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的一种普遍特征,孩子同样有与其自身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创造的萌芽,家长要加以珍惜,为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创造力打好基础。具有创造力的孩子大多表现出:兴趣广泛,对创造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质疑问题:目标专一,有顽强的毅力和坚韧性,做起事来一丝不苟,孜孜不倦,不达目的不罢休;自信心强,即使受到别人的嘲讽也不改变信念;想象力丰富,喜欢虚构和叙述;思维灵活流畅,主意多,喜欢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复杂的事物。

(四)多给孩子一些启发式指导

提出一些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思维。素质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是孩子进步的动力。人类创造智慧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

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正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核心即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要将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放在重要位臵上,对子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多采取启发引导的方式加以指导,以保护其创造的积极性。

21世纪是以信息为特征的社会,若要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求强大,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关键的课题。教育的重要性已不仅是知识本身,而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为此,要让孩子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积极培养自我训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积极性思维能力。

三、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李政道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做报告时说:“美国的孩子从小就有动手做各种用具、家具的习惯,动手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18世纪前,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中国人搞的,因此不会动手决不是中国人的传统。现在学生不重视动手,这显然是错误的。”我国的留学生与外国学生相比,动手能力远远不可,其主要原因,一是学校和家庭忽视实践能力培养,二是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尤其是劳动的机会太少。有统计数据表明,上学生每天参与家务劳动的时间,美国是1.21小时,泰国是1.1小时,韩国是 0.7小时,法国是 0.6小时,英国是 0.5小时,日本是 0.4小时,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呢,仅有 0.2小时。上海市家庭美德调查与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指出:只有31.2%的家长“每天要求女子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天津的一次对低年级小学生生活能力的调查显示:一年级小学生,不会洗脸的有49%,不会穿衣服的占37%,而不会整理书包的占90%以上,这样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得到锻炼,那就更谈不到家务劳动了;另一个调查显示,1/3的城市小学生极少参加家务劳动,更谈不上公益劳动和集体劳动了。这是孩子劳动教育严重不足的真实写照。有专家研究认为,学生劳动教育应作如下的划分:

低年级:穿衣服,系鞋带、洗手、洗脸、洗脚、叠被、洗手帕,洗袜子、整理图书和玩具,擦桌子、扫地、削铅笔、整理书包、作值日。中年级:洗小件衣服,收拾屋子,倒垃圾、钉纽扣、包书皮、帮家长买菜。

高年级:布臵房间、缝补衣物、刷鞋,打扫院子、打扫楼道,积极参加社区和学校组织的活动。

家长应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这些事情,以锻炼动手能力,还应指导孩子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而锻炼实践能力。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授课题目:做合格家长,育健康新人

授课目的:初二是一个关键时期,初二学生的成长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合格家长的培训是家长学校的首要任务,德育文化的要求。授课意义:家庭教育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直接关系着孩子一生的成长,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家长对学校教育要支持与理解,掌握必要的家教常识,以利子女健康成长。

培训重点:如何作一个合格家长,正确关注孩子成长的六大核心精神软件——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好习惯。

培训方式:用生动的事例解读家教内容。通过与家长的互动(含游戏)增强趣味性。授课内容:

一、初二学生的特点

1、学生与家长的心声:(1)孩子眼中的爸爸象监工孩子眼中的爸爸像监工。(2)孩子编的一首挨打歌:首次挨打战兢兢,两次挨打哭不停,十次挨打眉头紧,百次挨打骨头硬,千次挨打功夫到,孩子酣然对你笑。(3)讲述一孩子可怜其妈妈可恨其爸爸的原因。(4)家长心目中的孩子“人大性大,越来越不听话”。

2、初二学生的特点:课程难度逐渐增大,容量逐渐增多,学生易出现两极分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学校及任课教师熟悉,管理难度逐渐增大,学生逆反心理严重;本班学生基础较差,缺乏吃苦精神;部分家长对学生管理不严;初二开始进入青春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急剧变化,易产生早恋现象。学生迷恋网络现象较普遍;在此年龄阶段学生易离家出走与离校出走等等。

二、举例说明以下家庭教育常见的误区

1、一切事情包办代替,劳动教育太淡薄;

2、奉行“树大自然直”,对孩子放任自流;

3、长辈教育观点不一致;

4、居高临下,喋喋不休,不注重身教重于言教;

5、要求过高,甚至拔苗助长;

6、用成人标准教育要求孩子;

7、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8、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文凭,轻素质;重成才,轻成人。

三、合格家长应具备的素质: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四、怎样做一个更好的家长

1、重视六个培养

先和孩子做朋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做到不当“法官”,学做“律师”;、不当“裁判”,学做“啦啦队”;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把自己变小,与孩子一起玩耍——让孩子产生认同感

培养理智讲理的孩子: 定好家规。把定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地要求服从;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到已知的惩罚;规矩越少越好,才能做到启发的作用。当与孩子意见不一致时,不急于抛出家长的意见,最好说下次再定。

培养爱学习的孩子,引导孩子学会学习。一是要分析孩子厌学的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避免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等不明智的做法。二是要激发求知欲和学习潜能,培养孩子按计划完成、认真作业、思考读书、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助人、高效率考试、自由作文等良好习惯。三是通过“竖比”看到孩子的进步,少用横比以免带来消极影响。讲述成人间横比带来伤害的小故事。四是要营造家庭学习氛围——第一,创设必要的学习场所;第二,要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在固定的学习时间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 第三,要有必要的读物和学习资料。家庭应积极创设条件,添臵书籍,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少买玩具、多买书; 第四,家长应成为家庭中学习的主体,不仅要带头学习,为孩子做学习的表率,而且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只有继续学习,父母才能承担“教育者”的角色,与孩子共同成长;第五,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不要随意干扰孩子的学习;避免“过度教育”,对子女管教过多,监督过多,尤其是在子女教育上的要求过多。

培养自主独立的孩子:要教孩子“自己想办法”的习惯;要把选择权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多指导,少批评;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让他自己去试,失败也没关系;要信任孩子,信任比惩罚更能够激起责任心。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自己的孩子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要惩罚失败,失败是让人进步的学习过程;不要说教,如果孩子相信了你的说教,他可能失去判断力,如果孩子不相信说教,他可能叛逆或不信任你;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办代替,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不要过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务,剥夺孩子自己的选择权。

培养快乐感性的孩子: 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最重要的礼物就是“快乐的本领”。用一家长生病时记录的其他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对话,说明赏识的重要性,明白即使要使用批评的手段也要先等2分钟再说话,批评之前最好先表扬,夸他,要常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然后说但是……

培养自信积极的孩子。“自信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2、抓住教育孩子的11个好时机

新学期开始时,感受委屈时,享受成功喜悦时,老师来访时,有困难、失败时,有较大过失时,对某种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时,有较大的团体活动时,他人取得优良成绩时,做客或有客人时,家长向孩子学习时。

3、常反思,多学习,勤沟通

经常反思自己的育子方法,重视孩子的思想教育,理智爱子,写好人字文章。加强对家教理论的学习,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阅读家教周刊及其它书报等途径,学习先进的家教经验与方法,避免教育的盲目性,乃至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正确理解和履行父母的职责,家长主要责任虽说是赚钱养家,但不要忘记“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的义务”。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孩子的优良品德、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加强与学校的密切配合,要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加强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主动地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取得老师对家庭教育的了解和支持。加强与孩子和家庭成员的沟通,缩小代沟,形成育人合力。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主要议程:

一、学校领导讲话。

二、本班教师家长研讨 要求:1.不吸烟。讲卫生。有秩序。讲文明。

2.认真倾听(虚心、耐心、用心、会心),及时记录,积极讨论,开诚布公,切实落实

内容:

一、优秀学生家长介绍教子经验。

二、班主任介绍班级近况。

三、双方讨论交流。

班主任发言材料:召开此次家长会的必要性:期中考试成绩分析。阶段性总结。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做法。

1、考试成绩分析:总体: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地理 生物 政治

进步大的学生:(姓名)名列前茅的学生:(姓名)

分析:弱科;错因(课内外;全面),态度:可喜不可骄!可惜不可弃!态度决定动力,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塑造未来!

给家长的建议:

1、成绩好的需要鼓励和奖励,成绩不如意的更需要关爱和理解,需要恰当的压力和动力,需要持续的督促和帮助。

2、给孩子提供成功的条件:物质、情感、、气氛、环境、方法、习惯等 身教重于言教!

3、经常与孩子平等温馨的沟通,让孩子理解家长,明确他们的责任;自己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

4、经常与各科教师沟通,掌握孩子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等 阶段性总结

1、纪律:整体好转,个别学生差

2、卫生:教室干得好,保持不好;宿舍男生宿舍差,女生宿舍好。

3、安全:没发生安全事故,但存在隐患

4、活动:体育好,其他一般。存在的问题

1、学习上:学习风气不浓,不能坚持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好的做法,时好时差。

主动性不强,积极参与少,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不强。

部分学生抄袭作业现象时有发生,不诚实,掩耳盗铃,作业经常不交,长期落后不思进取。

心态浮躁,不扎实,骄傲情绪重,粗心大意,马虎、潦草、应付、拖拉 重死记硬背,轻思考理解,惰性思想重

2、纪律上:指望别人管,自制力差。个别学生经常性重复性错误,不当回事。抽烟、喝酒、侵犯他人权利、上网吧、随意旷课、逃学等

3、卫生上:个人卫生习惯差,随手乱丢垃圾,4、思想上:个别学生对教师的管理和批评抵触情绪大

5、交往上:个别学生交友不慎,或不正常交往。

今后的做法: 面向全体,平等待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爱心、细心、耐心、宽容心、狠心

1、加强思想教育和疏导。从“心”做起。

2、加强管理和监督,不留空白。

3、规范制度,人人有责,个个自觉

4、团结协作,耐心辅导,坚持帮教。对家长的要求:

正确理解教师的管理,积极配合。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

坚持良好的做法,改进低效的方法。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全身心地靠上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五篇: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授课人:王卫彬

授课题目: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

目的: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而发生并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亲属间的社会生活群体。家庭环境对中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其主要方面是性格特征、基本生活技能、道德情操、理想志趣。

意义:

鉴于家庭环境影响的深刻性和潜移默化性,家长对子女要精心培养,爱而不宠、尊重信任、严而不苛、民主平等,让家庭充满和睦、向上、愉快的气氛。

家教方法

一、怎样才能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天下的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栋梁?但很多家庭并不真正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成才。有的家庭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尽了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有的家长奉行“树大自然直”的信条,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的家长则一味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自己却从不看书、读报等待,这些均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家长提出了一些要求,希望能帮助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原则,走出教育“误区”。

1、加强对家教理论的学习

有些家长认为养育后代是连动物都会的事情,还需要学习吗?殊不知,家庭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得到家长的指导、帮助。家长只有掌握了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懂得孩子在不同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懂得儿童教育的方法和规律,才能为孩子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有针对性的帮助。因此,家长平时应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读书、看报等途径,有意识地加强家教理论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育的盲目性,乃至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2、正确理解和履行父母的职责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就是赚钱养家,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经济环境。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不仅要把他们抚养好,而且还要教育好。在我国的婚姻法中也明文规定“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的义务”。家庭是人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流传甚广的故事中,我们都能看到父母的教育对孩子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因此,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孩子的优良品德、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只有正确理解一履行父母的职责,才有可能抚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3、加强与学校的密切配合

孩子的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了。因此,家长要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主要地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取得老师对家庭教育的了解和支持。只有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双管齐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4、父母要作孩子的好榜样

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近之人。不论父母自身是否意识到,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不仅需要具备科学和家教知识,还要处处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家长学校教案

为子女树立榜样,率先和垂范。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沉湎于电视节目中,而要使孩子信奉读书比看电视更重要,更有益处,这实在是难为了自己的孩子。父母在注意言教的同时,还要注意身教,身教和言教并重,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家庭生活困难的时候怎样教育孩子

现在,社会上有一股攀比风。不少人爱比吃、比穿、比派头。学校不是世外桃源,这股不良风气也侵蚀了学校,影响了孩子。有些孩子常与同伴比衣报、比学习用具,甚至比谁家有钱、谁的父母“官”大。在这种情况下,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家长应采取怎样的方式教育子女,使之真正顺应我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这句古话呢?

下面一些建议可供参考。1理解孩子的心情

中学生尽管自我意识增强,自我评价能力逐渐成熟,但仍然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被动性;外界的评价易造成孩子内心世界的波动。因此,家长若一看见孩子情绪低落就呵斥、责骂、不仅不利于调整孩子的低落情绪,反而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明智的家长应该是先容忍,待搞清楚原因后,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2、让孩子适当参与家政管理

家长可让孩子了解家长的经济收及支出状况,一起进行家庭收支记帐、核算等待。这样,既能让孩子体恤父母的辛苦,防止其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又为培养孩子勤俭、踏实、坚毅的品质提供了生活感性经验。

3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家长不要让孩子仅仅在满足了吃、穿、用时才产生愉快的情绪,而应同时让孩子在完成学习和劳动任务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心情。因此,家长应引导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并指导孩子做些简单的事情或家务劳动等等。孩子的生活充实了,就易形成积极的情绪,增强自信心,相反,一味地让孩子自我封闭,容易使他们精神状态不佳,再加上因家庭生活困难而带来的自卑感,孩子极易形成消极的心态。

4、鼓励孩子多向名人学习

让孩子多读有关名人成功的书籍,尤其是让他们了解那些曾被家庭生活困难所困扰,后经不懈努力奋斗而成功的名人事迹,从中获得克服困难的信心,进而鼓励自己、集中精力,发挥所长,矢志不渝地达到目标。这样,自卑心理也就会不驱而散。

5、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因为父母无意识情绪的流露也会影响孩子的精神面貌。所以家长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对生活的消极和不满情绪,更不要因为生活条件差而争吵,甚至离异;而应当用自己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来影响孩子。

三、父母离异后怎样教育孩子

父母离异后,常会导致家庭经济条件变差,孩子失去应得的爱,心灵遭受创伤,产生诸如自卑、内向、敏感、冷漠等心理健康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杜威曾说过:“家庭关系的失调是产生精神和情绪病态的肥沃土壤。”为此,离异父母应该特别注意履行自己为人父、为人母的职责,加强对孩子的关怀和引导。

1、要和孩子真诚地讲述家里发生的事情

在夫妻双方的婚姻挫折问题上,忽视孩子是不明智的。什么也不告诉孩子,会增大孩子窥视大人隐私的欲望,或对大人产生种种怀疑的心理。而告诉孩子太多,又会使他处于为父母忧

家长学校教案

虑的状态。较好的方式是,自然而又恰当地表述你们当前关系的变化。你可以这么说,“我和你爸爸之间有些矛盾,不过我们正在着手解决。”更重要的是,你还要真诚地对孩子说:“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将永远是你的妈妈和爸爸,我们会永远爱你的。”

2、离婚后父母双言应继续关心孩子

离了婚的父母虽然已经不是夫妻,但仍是孩子的父母、妈妈,仍是孩子的监护人。有些离婚后,的父母觉得孩子成了累赘,是“拖油瓶”,不抚养孩子。勉强抚养孩子的一方往往也不真心爱护孩子,甚至经常拿孩子出气,随意训斥、打骂、这既违反了我国《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也不符合人之常情。我们知道,家庭在孩子心目中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家庭的破裂,对孩子来说已经是很大的不幸,如果离婚的父母双方再不关心爱护孩子,不仅会加剧孩子对爱的失落感,而且表碍于他们对人生道路的正确理解,或自暴自弃,或郁郁寡欢。如此,何谈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3、要满足孩子生活上所必需的物质要求

离异家庭,因为经济条件 下降,容易使孩子产生羡慕同伴生活条件的心态。若孩子的物质要求未能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嫉妒的与憎恨,甚至出现偷窃或其它违法乱纪行为。很多少年犯出自父母离异家庭,其原因即在于此。因此,离异后,作为孩子的父亲、母亲,应加位履行家长之责,尽量关心自己孩子的生活,使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同一般健全家庭的孩子相差不要太大。即使稍差些,也应该向孩子讲明道理,以消除其自卑心理和不良行为。

4、还应主动关心孩子的学业

家庭破裂常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家长平时应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并鼓励孩子多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使孩子从忧郁、悲伤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可使其孤独、内向的的性格在活动中和到矫正,促进其性格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5、尽可能加强与学校的密切联系

家长应主动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告诉老师家里发生的事情,让老师能针对孩子的情况因材施教,关心,爱扶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使他们感到处处有亲人,到处有温暖,以补偿所失去的爱。.

四、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作为家长,其主观愿望一般都是关心、重视子女教育的。那么,孩子放学回到家里,应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能顺利完成学业呢?

1、创设必要的学习场所

中学生是小孩子眼中的“大人”,大人眼中的“小孩”。这一时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希望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活动场所,因此为他们准备一张书桌、一个书架、设置一个固定的学习角,是非常必要的。这既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也便于学习。为增强学习气氛,家长和孩子还可以在墙上布置些激励学习的字画条幅、学习计划、课程表等。

2、不要随意干扰孩子的学习

只要孩子是在进行正当的学习,家长就不要轻易去打断孩子的思路。我们常看到这种情况:孩子在学习时,家长在一旁唠唠叨叨,教导不止,还自以为在督促孩子。珠不知,这种教育方针不仅破坏了安静的学习环境,更不利于的是孩子会因此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到以后家长的说服教育效果。

家长学校教案

还有的好心家长在孩子做功课时,喜欢给孩子去送吃、送喝,以为这样可以补充营养,提高学习效率。其实,这不光打断了孩子的学习思路,而且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也会在娇惯中给“吃”没了。

3、避免“过度教育”

所谓“过度教育”就是指父母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子女管教过多,监督过多,尤其是在子女教育上的要求过多。事实上每个人的天赋和成长环境不同,实在无法处处都顶尖拔萃。作为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比不上别人,当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但若再逼他,他只有是更沮丧而已,退而求其次,让他成为一个守本分而有信心的快乐人,实比让他成为一个压抑、自卑的人要好得多。因而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指导他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其学习成绩逐步提高,让孩子从中体味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这无论是对当前的学习,还是对将来的处世做人都极有好处。实事求是,是为人之道,也是家教之道。

4、长的榜样作用

常言说:“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爱学习的家长,其子女会有学习兴趣。其实,在工余时间,家长钻研业务,或通过读书,看报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不仅有益于自己,同时也有益于孩子。这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同时也给家庭营造了一种好学、向上的气氛,为孩子的学习带来促动力。须知,在一个天天行酒令、日日设牌局的家庭中,再聪明的孩子也难以成才。

5、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向上的家庭气氛

孩子进行了中学阶段,逐步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这时他们希望家长能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而不是“教导员”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会激励孩子的向上心理。这对一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若孩子整天生活在枯燥泛味、责骂不休的家庭里,只会滋长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何谈专心致志地学习?

五、怎样加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

现在很多家长有亮这样的感觉:孩子上中学后,似乎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甚至还和父母顶嘴;有什么事情也不爱和父母商量。家长们觉得越来越难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两代人之间有了一层隔阂。其实,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有了成人感,自尊心和自主性大大增强;讨厌父母喋喋不休的指教,不愿父母干涉他们的行为;内心的秘密往往不肯告诉家长等等。要想获得两代人之间自然、亲密的关系,就需采取适当方式加以沟通。下面一些建议,可供家长们参考。

1、必须在时间上有所投资

家长们常常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赚钱养家。其实对孩子来说,最需要的是父母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一个可以让孩子倾吐心事的朋友。要达到这种地步,非得平日有足够的时间沟通不可。建议大家平时多和孩子在一起聊天、看电视、散步、游玩等。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谈话才能渐入佳境,至于平时连回家吃饭都“没有时间”的家长,就不要太期望孩子会与你畅所欲言了。美国关总统布什夫人在美国一所著名女子私立学校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曾深情地说:“年轻的女士们,有一天当你们到了我这样年纪的时候(布什夫人当时已70岁)你们回顾你们一生,决不会因为曾经错过一次赚钱的机会、一笔生意的交易而感到后悔,你们却会因为没有好好花时间和你们的孩子、和他们的丈夫、和你们所心爱的人建立美好的关系而感到后悔不已。”布什夫人的肺腑之言,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2、跟孩子沟通必须讲究语言艺术

家长学校教案

沟通的意义绝不是“我有话要说”,更不是“大人说,小孩子听”。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当然不喜欢和你在一起。因此,父母与孩子谈心,若要取得好的效果,既要注意谈话主题,也要考究语言方式。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大人教育小人的“古训”,而“多读书才能实现你自己的理想”更符合当今儿童的语言特点,可能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3、话多不灵

孩子在学校听到的几乎全是教师滔滔不绝的教诲,一堂课接一堂课,天天如此。回到家里,要是父母还是喋喋不休地教导,孩子当然会反感、会顶牛。因此,建议父母的话要简练,准确,能带些风趣幽默更好。有些话可以只说一半,结论让孩子自己想出来。要是家长的话太多、太碎,孩子把耳朵堵住,那么,家长的话就成了没人收听的广播电台。

4、多鼓励、少批评

这个社会因为人多,竞争也厉害,家长对子女的期待也高。这样,家长与子女的对话就难免批评多于鼓励,强调孩子的不良习惯并与别的孩子相比,与自己的过去相比等待。其实这一比毫无积极意义,相反只有使孩子丧失处信,产生自卑和自弃感。倒是鼓励的话能让孩子有自我肯定感,激励上进心。

5家长需多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因此,建议家长诸一点有关书刊,了解一些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利于为两供之间的沟通提供科学性的指导,减少家庭教育的盲目性。

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授课人:葛海卫

授课题目:家长的基本职责 目的:

家庭是家庭成员赖以生存的区域,使每个家长明白自己应尽的职责,来共同维系自己家庭的稳定,履行在家庭中的各项义务。

意义:

是每个家庭得以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可以为家庭生活和子女学习提供保障,还可以根据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培养子女成长。

第一节 家长的基本职责

一、为家庭生活和子女学习提供保障

(一)提供家长的物质生活保障 1必备的物质生活保障是家庭存在的前提 2必备的家庭物质生活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需要 3家庭的生活保障有赖于家长的辛勤劳动 为此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2)勤奋工作,增加收入(3)勤俭持家,为子女着想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精神生活氛围 1家庭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1)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2)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3)为孩子营造和睦的心理氛围 2教育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带领孩子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

(三)当好子女的法定监护人 1经济生活保障 2法律执行保障

二、根据国家和社会需求培养子女成长

(一)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及对下一代的要求 1了解我国的教育方针

家长学校教案

2了解国家颁布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3了解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 4认同素质教育 5深刻认识课程改革

(二)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配合学校育子成才 1家庭教育及其特点(1)家庭教育的早期性(2)家庭教育的持续性(3)家庭教育的权威性(4)家庭教育的感染性(5)家庭教育的适时性(6)家庭教育的时代性 2学校教育及其特点(1)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2)学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教育(3)学校有经过训练的专职人员

(4)学校有专供教育人、培养人的教学场地和设施 3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1)功能得到强化(2)育人观的转变(3)出现新模式

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1)施教育的环境不同

(2)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不同(3)教育者自身的条件不同(4)确定培养目标的依据不同(5)教育内容不同

(6)教育的方法,途径不同(7)组织管理的形式不同 5配合学校育子成才

(1)家庭与学校配合的重要性

A、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孩子的成人和成才,离不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

B、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成人成才,必须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C、家庭还应该认识到,家庭教育一学校教育不同(2)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一致 A、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的思想

B、老师对孩子的意见,家庭要正确对待 C、对孩子的要求应与学校一致

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授课人:邱亚峰

授课题目: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 目的和意义: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人成长发展无法离开又不可缺少的。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教师。”正是通过家庭教育,家长把自己崇高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下一代,并将伴随孩子们走完全部人生旅途。而且家庭教育又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培育孩子按照国家和社会规定的目标成长。

原则上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教育内容上也是与学校教育内容相配合的。归纳起来,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如下六点: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一个孩子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李岚清副总理曾指出:“家长对孩子不能只注意在校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注意他们在社会上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否则好孩子也有可能变坏,有的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家长成天把孩子禁锢在家里学习,不注意开拓孩子视野,增长社会实践经验等,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品德的发展像涓涓细流,需要日积月累,成长中的孩子道路品质还没定型,需要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这个过程是由浅入深的。低年级的小学生只是初步掌握一些道德上的判断,知道了一些诸如公平、自私之类的概念,并且主要是依据家长、老师、小伙伴们以及各类传媒的种种言论和行为,来形成自己的判断。到了高年级,他们才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标准,对一件事情或一个人做出比较独立的评价。总体来说,小学生的种种道德上的表现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这就决定了道德培养的长期性和及时性,它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求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在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中不要怕麻烦,要反复地讲道理、举例子,以及自身经常的影响,才能有助于将道德观念在他们心中扎下根来,仅有言教还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父母的身教和结合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情境施教。孩子们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的,模仿是没有道德判断的,但通过模仿学到的不同行为方式,就是别人评价个体道德品质的依据。孩子们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面前要做到慎言、慎行,家长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对于一件小事的处理,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身教胜于言教,这句话用在父母对孩子的品德的教育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家长学校教案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就家庭而言,要着重抓好孩子文明礼仪和健康思想观念的教育,这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用适宜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1重视文明礼仪教育

父母要教育孩子衣着得体,整洁朴素,美观大方。男孩子不蓄长发;女孩子不烫发,不化妆,不穿高跟鞋,不配戴成人的道饰。

父母要教给孩子对长辈或初识者称呼“您”;对教师、社会工作人员称号“老师”“师傅”、“阿姨”“叔叔”等;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与人打招呼时要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要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得到帮助时说“谢谢”。要使孩子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一方面,家长必须在待人接物过程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让孩子有一本活的学习教材;另一方面,家长要创造机会让孩子随时随地练习,逐渐形成自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孩子在公共场所的文明举止,既显示出个人的修养,也反映出家庭的教育水平。所以,家长要特别重视并经常利用可能的机会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如电梯门口,看见先生给女士让路,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就是一种文明举止;饭店里,看见服务员举止优雅、热情大方地招待客人,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也是一种文明举止等等。

2、关注网络道德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网络文化,已开始走进我国社会的家庭。网络文化作为人类未来的一种生存方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虚拟性。即各种网络行为、形式没有现实社会行为的实体性、可感知性,是虚拟的、非真实的。二是互联、互动性。即网络传播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双向信息交流方式,并以此改变人们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人格。三是多元性。即文化传播的多元性和受众选择的多元性。前者指各种不同价值取向的文化共存于网络之中,后者指接受信息的公众可心得到全方位的信息。四是快捷性。即任何一种网民关注的现象,瞬间便可传遍世界。五是开放性与非中心全球性。即网络传播是开放的、无中心的,没有把关人的控制功能。任何网民都可以成为中心。六是自主性,即任何网民都可以自由、自主和不受约束地在网络上发表意见和吸取信息。七是创意性。即网络为所有人提供了各种潜能发挥的机会。八是交互式思维。即多元性和互联性的网络文化特点为网民提供了交互思维的条件。

网络文化的特点表明,它将对当今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孩子们可以在网上开拓视野、学到新知,也能受到网上错误的、不健康思潮的负面影响。因此,网络道德教育是家长们不可忽视的。这里主要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网络免疫力教育。教育孩子对网络色情、暴力、诈骗、犯罪等不良或有害信息的正确分辨、判断和选择,以免受到侵蚀、传染。

(2)网络公德与自律教育。教育子女自觉遵守网络的有关法律、规则及公德,不危害网络,不制造传播非法及有害信息,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管理、自我引导网络行为,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人格、成为合格的网络社会公民。

(3)网外社会教育。加强子女网外社会生活、社会实践指导与辅导,引导子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活动,避免沉溺于网络,将人机交流模式带入现实生活,代替复杂的社会关系。

(4)安全上网教育。家长要教育子女坚持以下准则:

1)在网上与朋友交谈或写电子邮件时,要保持礼貌的态度;2)邀请父母和自己一起上网,并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3)上网时间不超过一小时,以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4)不把自己和家长的照片、地址、电话等自然情况告诉对方;5)千万不要与从未谋面的网友约会、除非

家长学校教案

有人陪伴,见面地点一定要在公共场所;6)未经网站管理人员允许,不要任意使用站上的图片、文字,也不可随意张贴文章、图片等,以免侵犯他人著作权;7)收到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不要回信和保存,尽快删除后告诉父母;8)不要将自己网上使用的密码告诉别人,以免别人冒用;9)只要看到感觉不舒服的网站、点或邮件,马上离开告诉父母;10)当在公共场所上网时,离开后一定将浏览器关掉,以免别人有机会使用自己的个人资料。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孩子的学习中最强大的动力就是来自孩子自身的学习动机,如果孩子自己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那么他的自觉性、刻苦努力的程度都会很鲜明的表现出来,在学业上,子女是否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所得出的结果是大不相同的。有关研究表明:孩子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的要求。家庭长者对孩子学习的看法和学业的要求,对孩子的学习动机的形成起着巨大作用,尤其对于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良好的学习动机更多是来源于外部影响,家长对于学习动机明确的孩子要使他们维持下去,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维持具有短时性和易变性,很容易因为一件小事而改变。而对于缺乏明确学习动机的孩子,也可以巧妙应用奖励的策略,对于孩子在学习上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不管是多么微小,家长都应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还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不断地进行正面强化,这可以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促进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但要注意,对孩子的奖励一定要适度,过分的奖励反而会使孩子依赖于父母的表扬,或产生骄傲情绪,削弱良好学习动机形成的力度。

兴趣爱好是孩子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兴趣,学习才不会成为孩子的沉重负担,而是愉快、主动地投入学习当中去。学习兴趣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孩子主要对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如早上背起书包去上学,在课堂上一会儿念拼音,一会儿写字,一会儿做算术题。这些形式的变化让他们充满了兴趣。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为孩子安排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如先阅读一篇文章,再做手工。然后再学一会儿数学,听一段音乐,这样用不断变化和富有新意的学习内容充分刺激孩子的学习兴趣。一般从三年级开始,孩子就开始喜欢开动脑筋独立思考问题了。因此需要一些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内容。这时家长应帮助孩子制订一步步适当的学习目标,既让孩子感到新颖又具有挑战性还不会因为大难实现而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如鼓励孩子读一些有趣的数学读物,科普书籍,有适量生字和思想内涵较深刻的文章,以对孩子学习兴趣进行充分的调动与开发。一些孩子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对各个不同学科的兴趣分化,这和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天赋、家庭内的学习氛围和家长的期望都有密切的关系,不过这种对不同学科的兴趣,还不十分稳定,很容易发生变化。家长应鼓励孩子对特定学科的主动探索,尽量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充分发挥创造性,也许这就是一个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事业道路的开始。

在培养孩子学习品质上,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发展孩子的智力优势

作为家长,应善于发现孩子的优势与弱项,注意发展孩子的智力优势,这样做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孩子的某一方面智力潜能最优化发展,而且更在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

发挥智力优势并不是对弱项不管不顾,而是帮助孩子把在优势领域获得和自尊心、自信心迁移到弱势智力领域中去。如家长可以这样试着引导幼儿:“如果你在学儿歌时能够像绘画那样,不走神,积极地动脑筋,不怕困难,你唱的儿歌一定会和你画的画一样好,来咱们试试。”

每个孩子都渴望认识世界。把孩子领出家门,让他多与外面的环境接触,有利于孩子开阔视野,健康成长。玩,有助于孩子智力发展,也有助于许多非智力因素的发挥。玩要满足了孩

家长学校教案

子们的欲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和同伴们一起玩耍,既完善了孩子的个性,又发展了相应的社交能力。善玩的孩子有许多优点,聪明、伶俐、乐观、愉快、朝气蓬勃,有幽默感,乐于与人交往,富于幻想,勇敢大胆,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倾向。

注意和孩子语言交流的方式。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时,请弯腰或蹲下,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孩子感受到重视和平等。多用直接的肯定句说出要求,不让孩子总是感到被否定。需要孩子做出选择时才用选择句,可避免某些情况的为难。不要同时给孩子多种指令,低年级的孩子无法理解复杂的、连续的命令。

(二)认识和了解孩子的长处

及时发现孩子的天赋,意味着及时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超常表现。你的孩子属于哪种脑功能类型

科学家根据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现象,即人类脑功能活动的特点,把人划分出三种类型:艺术型、思维型、中间型。艺术型的人脑功能活动的特点是具有直接印象的鲜明性、知觉和记忆的形象性、想象的丰富性;思维型的人脑功能活动特点是倾于分析和系统化,倾向于比较概括和比较抽象的思维;中间型的人,有的两种系统发展平衡但水准较低,有的两种系统发展平衡而水准较高,尤为重要的是,教育中间型的孩子,父母应按照科学的方法,开掘孩子的潜能,打破两种系统的平衡,使孩子被埋没的潜能得到迸发。

关心和培养儿童的天赋

有天赋的儿童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很苛刻,他们经常用捣乱的方式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如果他们在家里或在学校里不能引起父母或老师的重视,那么他们经常会成为捣乱分子。强烈的好奇心经常会使这样的儿童把听来的东西付诸实施,所以很容易成为吸毒、或犯罪的牺牲品。如果成年人不知道如何对待这样的儿童,那么他们的天赋往往不能得到发展,以至最后完全泯灭。

(三)孩子需要创造教育

1、珍惜孩子的好奇心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的过程中,要特别珍惜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大胆思考。孩子的创造潜能靠发现,靠培养、靠挖掘,尤其是需要家长给他们创造宽松的、适宜他们成才的环境,并善于引导其正确的思路,在创造中享受成功。

一般来说,一旦孩子的好奇心受到家长的重视,孩子就会有更多的思考和大胆的提问。这种问题是大胆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所以可以会经常出现错误。碰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抛开平日里习惯于纠正孩子错误的意识,注意给孩子留有余地,启发其自己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珍惜和保持孩子不断探索的好奇心和创新的兴趣。如果纠正过多,管理过严,孩子在考虑问题时就会怕犯错误,久而久之,就会感到自己啥也不行,只有从成人那里接受现成的安排结论,使孩子丧失信心、自尊心和创新精神,从而阻碍儿童创造能力的发展。正确的做法是,家长以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大胆思考、勤于提问、勇于探索。如果是新奇的问题,即使是错的,也要给予鼓励,因为关键是孩子在思考。

2、珍惜孩子创造的萌芽

创造力是正常人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的一种普遍特征,孩子同样有与其自身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创造的萌芽,家长要加以珍惜,为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创造力打好基础。具有创造力的孩子大多表现出:兴趣广泛,对创造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质疑问题:目标专一,有顽强的毅力和坚韧性,做起事来一丝不苟,孜孜不倦,不达目的不罢休;自信心强,即使受到别人的嘲

家长学校教案

讽也不改变信念;想象力丰富,喜欢虚构和叙述;思维灵活流畅,主意多,喜欢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复杂的事物。

(四)多给孩子一些启发式指导

提出一些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思维。素质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是孩子进步的动力。人类创造智慧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

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正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核心即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要将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上,对子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多采取启发引导的方式加以指导,以保护其创造的积极性。

21世纪是以信息为特征的社会,若要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求强大,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关键的课题。教育的重要性已不仅是知识本身,而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为此,要让孩子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积极培养自我训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积极性思维能力。

三、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李政道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做报告时说:“美国的孩子从小就有动手做各种用具、家具的习惯,动手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18世纪前,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中国人搞的,因此不会动手决不是中国人的传统。现在学生不重视动手,这显然是错误的。”我国的留学生与外国学生相比,动手能力远远不可,其主要原因,一是学校和家庭忽视实践能力培养,二是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尤其是劳动的机会太少。有统计数据表明,上学生每天参与家务劳动的时间,美国是1.21小时,泰国是1.1小时,韩国是 0.7小时,法国是 0.6小时,英国是 0.5小时,日本是 0.4小时,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呢,仅有 0.2小时。上海市家庭美德调查与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指出:只有31.2%的家长“每天要求女子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天津的一次对低年级小学生生活能力的调查显示:一年级小学生,不会洗脸的有49%,不会穿衣服的占37%,而不会整理书包的占90%以上,这样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得到锻炼,那就更谈不到家务劳动了;另一个调查显示,1/3的城市小学生极少参加家务劳动,更谈不上公益劳动和集体劳动了。这是孩子劳动教育严重不足的真实写照。

有专家研究认为,学生劳动教育应作如下的划分:

低年级:穿衣服,系鞋带、洗手、洗脸、洗脚、叠被、洗手帕,洗袜子、整理图书和玩具,擦桌子、扫地、削铅笔、整理书包、作值日。

中年级:洗小件衣服,收拾屋子,倒垃圾、钉纽扣、包书皮、帮家长买菜。

高年级:布置房间、缝补衣物、刷鞋,打扫院子、打扫楼道,积极参加社区和学校组织的活动。

家长应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这些事情,以锻炼动手能力,还应指导孩子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而锻炼实践能力。

下载家长学校授课教案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长学校授课教案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二) 架起沟通的桥梁正确教育孩子 教学目的: 1、通过家长学校授课,教给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正确方法,从而配合学校作好对孩子的教育 2、教给家长一些教育孩子......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家长学校授课,教给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正确方法,从而配合学校做好对孩子的教育。 2.教给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策略,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学......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学府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谈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四二班 刘杨杨 2016/9/1 Thursday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高一年级授课人:叶君2013年6月17 日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首先欢迎各位家长牺牲休息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对此,我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感谢!我叫叶青......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讲授教师: 黄英 课题:教会说“真好” 内容:教会说“真好” 一、为什么要教会孩子说“真好”? (一)健康的心理深刻地影响着和制约着孩子诸方面素质地发展,渗透到......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长学校授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2010-2011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课题:和孩子一同过好“毕业关” 内容:和孩子一同过好“毕业关” 一、为什么说学生毕业时对家长也是一个“关”? 六年级的孩子是即将毕业的孩子,年龄......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家庭教育与家长素质》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使家长了解什么是家庭教育,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孩子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 2、通过实践生活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