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创新讲堂建设 推动理论宣讲
以讲堂建设为助力推动理论宣讲创新
王景辉
在推动理论宣讲创新工作中,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党工委思路明确,行动迅速、特色鲜明,机制完善,着力办好“市民百科讲堂,为推动政策理论宣讲工作走出了一条特色路子。
一、加大投入办讲堂,搭建理论宣讲平台。
兴安街道自2009年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理论宣讲阵地建设。首先投资80余万元,在各社区建立了文化讲堂、百姓站台、党建专列、议事厅、求知堂等特色教育阵地,为社区党支部宣传居民、教育居民、服务居民搭建了平台,使党员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各种教育。2010年又投资13万余元,建设了街道“市民百科讲堂”,配备了桌椅70套,电脑一台,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音响设备两套。总面积80平米,最多可容纳80人同时学习,整体环境温馨自然具有亲和力。市民百科讲堂为党工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为干部理论学习教育、为市民求知求乐、为传播党的声音、为宣传典型经验搭建了一个实用型学习的平台。
二、明确宗旨办讲堂,指导理论宣讲方向。
为了适应宣传思想教育工作的需要,适应拓展社区服务职能的需要,满足居民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求的需要。市民百科讲堂以“办理论课堂,办服务课堂,办百姓课堂,办百 科讲堂”为宗旨。以“提高干部理论素养,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服务市民科学生活,服务城市发展大局”为目标。基于这一宗旨和目标,使得街道党工委在开展理论宣讲工作中思路宽了,形式活了,内容新了,覆盖广了。理论宣讲内容更贴近形势需要,贴近工作需要,贴近居民需要。
三、突出特色办讲堂,构建大宣讲格局
为了完善阵地服务功能,使市民百科讲堂不仅在理论宣讲工作中发挥作用,而且在街道各项服务工作中发挥作用,兴安街道在讲堂运行中注重走办特色讲堂的路子,使得市民百科讲堂呈现出五个特色:即包容性、规划性、服务性、开放性、亲和性。
包容性体现在四个方面:从功能上具有包容性,市民百科讲堂既是理论宣讲阵地,也是兴安街道创新“117”党建工作机制着力打造的七个服务站之一,数字社区服务站的主阵地,在数字社区服务站不仅接通宽带网,为讲堂利用网络课堂宣讲提供方便。而且通过光缆传输,将辖区的平安信息工程、全员人口管理信息库、企业信息库等管理工程都纳入到了数字社区服务站。从授课对象上具有包容性,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社区党员干部是讲堂授课对象,而且辖区全体居民都是这个讲堂的学员。上至80岁的老人,下至幼儿园的孩子都在这里接受过不同形式的服务和教育。从师资队伍上具有包容性,兴安街道党工委组建的讲师团队伍,既有具备深厚理论功底的专家学者,也有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共有包括市委党校在内的25个行政事业单位和19家 企业,为讲堂提供了师资,而且都是志愿服务。既有政策理论、思想道德方面的讲师,也有涉及居民衣食住行等生活百科知识方面的讲师。从授课内容上具有包容性,兴安街道市民百科讲堂课程安排有方针政策方面的,有法律法规方面的,有道德规范方面的,有生活常识方面的,有生产和就业技能方面的知识,是名副其实的百科讲堂。
规划性体现在把讲堂建设纳入到创新117党建工作机制大局中进行安排部署。制定了实施方案,组建了教务委员会,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年度课时安排和具体课程表。
服务性体现在授课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服务。方针政策理论法律法规方面的内容,服务于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决策能力,服务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执行力,服务于各级党组织的公信力。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服务于青少年教育和居民素质教育。涉及居民衣食住行的百科常识性知识,服务于居民个性化需求。技能培训等充电课程,服务于工作,服务于民生。
开放性体现在开放办讲堂和讲堂的对外开放两个方面。在自治区委宣传部张太平部长的指点下,兴安街道党工委在办好主讲堂的同时,把一些功能延展到社区到家庭作为第二课堂,即面向全街居民讲,也面向某个社区讲,同时还针对一些特殊问题单独面向家庭讲,真正体现个性化需求。把讲堂授课形式从室内讲课延展到室外宣传活动和典型的评比创树,建设“邻家课堂”。从使用权限上开放,这个讲堂不仅是街道社区使用,而且面向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 3 开放使用,在资源共享方面率先做出表率。正是因为讲堂的包容性、服务性和开放性,把原来很多没有来往的单位企业联系起来,拉进了街道与这些单位的距离,因此具有亲和性。
四、完善机制办讲堂,确保理论宣讲的长效性。为了保障市民百科讲堂的长期有效运行,兴安街道党工委构建了“三个经典两个注重”的办学机制:
组建经典教务委员会,市民百科讲堂有人管。为切实发挥好市民百科讲堂的阵地作用,街道党工委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主任,分管副书记、社区联合党委副书记为常务副主任,党工委委员、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各社区企业党支部书记为教务委员的教务委员会。负责制定教学计划、组织师资力量、安排课程和组织学员等具体工作。改变了理论宣讲工作街道社区唱独角戏的局限性,让驻辖区单位党组织也参与进来,为构建大的宣传思想工作格局打下了重要基础。
打造经典教师队伍,市民求知求乐有人讲。为把市民百科讲堂办成有针对性服务的课堂,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和社会工作志愿者协会的作用,积极整合一切可用资源,为办好讲堂储备师资力量。一是整合辖区的市委党校、公安、检察院、建委、土地等行政执法单位、松山区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街道职能部门的人力资源,组建了具有丰厚理论功底的政策理论讲堂讲师团。今年主要组建了行政管理、平安社区建设、法制社区建设、社区服务政策、社区建设理论等政策理论讲师团五支。这些讲师团讲学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引用政策和方针解说,面向党员、干部授课,提高了街 居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服务能力。二是整合辖区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教育资源,以及辖区的老干部、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组建了思想道德讲堂讲师团。今年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主要组建了学校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两支讲师团。这些讲师注重用优良传统和鲜活典型讲学,面向青少年授课,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道德观。三是整合社区科普大学、市民学校,辖区餐饮、汽修、美容美发、医疗卫生保健、花卉公司、保险公司等服务性单位的资源优势力量;整合居民中擅长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手工艺、居家绿植等各类特长的人才资源,组建了生活百科讲堂讲师团。今年针对居民需求,主要组建了养生保健、文明礼仪、私家车养护、家庭绿植栽培、家庭理财、声乐舞蹈、胎教幼教等生活百科讲堂讲师团七支。这些讲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面向居民授课,注重提供实践经验,满足居民个性化的服务需求。现有讲师团队伍14支,有讲师89人。
科学设置经典课程,做到讲堂授课有规划。为让市民百科讲堂真正成为百姓课堂,今年年初,组织教务委员专门对党员干部和居民需求进行了详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今年市民百科讲堂的总体课程分为三大类、27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安排43个课题、86课时。
理论武装类共涉及形势政策教育、民族政策理论、业务能力素质教育等6个方面内容,总计安排了20次课,每周五下午定为理论讲堂授课时间。到目前已经组织理论宣讲14 5 次,党员干部接受教育1932人次,主要宣讲了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七一讲话精神、《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等。
思想道德教育设置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心理健康等7个方面内容,总计安排了21次课,主要利用节庆日和主题日授课。
生活百科类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共安排装饰装潢、厨艺、美容保健、汽车保养、摄影、声乐舞蹈、花卉养植、安全用电、防火防盗防骗、家庭理财、育儿等14个方面的内容,总计安排45次课,根据学员数量,不定时进行授课。
注重实际实用实效,确保讲堂授课与工作有对接。与街居工作有对接,如党员干部参与学习的周末理论讲堂,定期开展热点问题分析、政策形势教育、前沿理论学习。通过“讲堂”平台,宣讲普及新出台的政策、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介绍本单位的工作职能等,增进与市民的沟通交流,争取市民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与满足居民需求有对接,生活百科类涵盖教育、卫生、科技、环保、健康等日常生活实用知识,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是居民素质教育的四季百科讲堂。如今年以来举办的居家绿植、文明礼仪、婴幼儿教育、私家车保养、家庭理财、健康饮食、养生保健、消防知识培训、法律维权、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系列讲座,都得到了居民的高度认可和好评。与保障民生有对接,如充分发挥117党建工作机制中七个服务站的职能作用,通过第二课堂为下岗失业无业人员举办计算机、十字绣、工艺品制作技术等“充 6 电”课程,既满足了居民就业再就业的需求,也落实了街居干部惠民生工作任务。
注重形式灵活多样,确保讲堂授课有效果。室内教学灵活多样。在集中授课过程中,把说教式讲座、案例分析、观看录像资料、幻灯片课件、课堂互动、发放小册子、知识点提纲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调动了学员积极性,增强了教育效果。第二课堂竞相绽放。在举办室内讲座的同时,注重社会宣传教育,把课堂拓展到社区到街面。一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如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会工作志愿者协会以及七个服务站成员单位,每月第一个周六共同开展“星期六党旗飘扬在社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成为街道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的开放式课堂。二是建设社区讲堂,延展第二课堂。如吉祥社区的市民文化讲堂、社区科普大学、天骄诗词学社等都成为经典第二课堂。诗词学社七一前夕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盛世清吟》,其中的448首诗词,都是辖区的“文化管家”以讴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讴歌社区主义、讴歌改革开放三十年伟大成就为主要题材亲自撰写的。三是开展丰富的文体娱乐活动,活跃第二课堂。如吉祥社区的天天吉祥文化活动、各社区的文化节体育节等都以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着文明、传播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邻家课堂”应时而生。为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了“感动兴安人物创树”和“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形成以身边典型为师的“邻家课堂”。对评选出的道德典型郭兆鹏、奉献典型张兴勇、7 青少年教育典型杨凤芷等各类典型,通过图片展、表彰会、新闻媒体等途径进行大力宣传,用他们的真实事迹感动兴安、影响兴安,以典型的力量鼓舞市民、塑造市民。
兴安街道市民百科讲堂投入使用以来,共举办各种形式的室内宣讲67次,组织开展开放课堂和宣传教育活动45次,受众学员9000余人次。市民百科讲堂的建设和运行有效地推动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动了理论宣讲工作格局的创新。
第二篇:打造乌海讲堂品牌 推动理论政策宣讲
打造乌海讲堂品牌 推动理论政策宣讲
王建民
理论政策宣讲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乌海市委宣传部按照自治区在全区开展的‚百团千人万场‛理论政策宣讲活动要求,依据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加快城市转型和经济转型、建设自治区西部中心城市这一核心任务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工作,以推进理论政策宣讲下基层为突破口,打造乌海讲堂品牌,拓展乌海论坛载体,使经常性的理论宣讲工作成为践行‚三贴近‛,推进理论宣传基层化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了理论宣讲在统一思想、化解矛盾、凝聚力量、促进发展上的积极作用,为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生态乌海,努力实现转型与富民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形成理论宣讲常态格局
乌海市的理论政策宣讲由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统一领导,建立了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宣讲网络,整合有关单位的人才资源,负责本部门、本地区的宣讲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机制。为深入开展理论下基层活动,各部门单位分管领导亲自抓,确定本单位的理论骨干为宣讲员,加强对党的理论政策和相关行业知识政策的学习,并纳入全市宣讲体系进行宣讲。同时,要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及时将理论宣讲课题、宣讲人员及宣讲对象等情况上报市委宣传部,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理论宣讲长效机制,已形成常态理论宣讲格局。全市各区、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将宣讲工作纳入自己的宣传工作中,涌现出了许多深受干部、群众喜爱和认可的宣讲骨干人才,产生了许多先进宣讲典型。在强大的宣讲力量带动下,乌海市的理论宣讲人才越来越多,理论宣讲范围越来越大,理论宣讲氛围越来越浓。‚经济转型、城市转型,打造自治区西部中心城市;魅力书法城、激情‘十二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十城联创新目标‛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超市、社区村落、家家户户广泛传颂,理论宣讲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影响也越来越大。
二、打造乌海讲堂品牌,创造性地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活动
根据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要求,我们在全市范围内规范对各类形势政策报告会、讲座的管理,并成立了‚乌海讲堂‛,作为乌海市理论政策宣讲的长效机制和宣讲品牌。所属的三个区相应地成立‚阳光海勃湾大讲堂‛、‚和谐乌达大讲堂‛、‚活力海南大讲堂‛。市直及三区宣讲团在各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以讲堂为载体,广泛开展理论政策进机关、企业、社区、军营、校园的活动,深受干部群众和老百姓的欢迎。海勃湾区充分利用‚阳光海勃湾大讲堂‛开展‚三请三讲‛活动,构建三级宣讲体系。‚三请三讲‛即请领导讲形势,请专家讲理论,请典型人物讲事迹,做到形势宣讲到位,政策宣讲到位。各镇、街道办事处充分利用‚市民学校‛,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社区书记讲党课‛活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主动性。乌达区创新思路,打造了‚和谐乌达‛理论学习大讲堂品牌,已经做到了互动式理论政策宣讲,别开生面的讲座深受基层群众的欢迎,也真正为老百姓解答了政策上的难题,理顺了情绪,化解了矛盾。海南区弘扬人文精神,发展公共文化,提升城市品位,理论宣讲讲堂定位为‚活力海南‛,并充分利用辖区各种有效资源,依托市民学校、远程教育平台,采取各种形式开展系列形式政策宣讲活动,把最新理论成果和惠民政策传达、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让理论真正起到服务基层、指导实践、上情下达的作用。乌海市以‚乌海讲堂”为载体,在全市市直部门单位、企事业、社区、学校、军营等宣讲市情、区情、国情,书法城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等‚十城联创‛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乌海讲堂”这一宣讲品牌的打造与推广,乌海市的理论宣讲影响力大增,理论政策宣讲凝聚人心、团结力量、促进发展的作用在乌海得到切实体现:2008年,乌海被命名为‚中国书法城‛,2010年4月,凝聚了几届领导心血的黄河水利枢纽工程破土动工,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产业升级加快,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三、拓展载体,增强理论政策宣讲的层次和深度
2009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个盟市率先开办的《乌海论坛》,为全市各界建设乌海、发展乌海、宣传乌海提供了一个多功能研讨平台和宣讲阵地,乌海论坛开辟了‚乌海〃中国书法城建设高峰论坛‛,宣传扩大了乌海在全国的影响;‚乌海论坛〃2009生态和旅游论坛‛,讨论和研究了乌海市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事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我市还作为受邀典型,参加了 ‚2009中国(北京)特色文化街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去年,我们下大力气办好关于乌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论坛研讨,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与国际书法文化论坛。2010年,在全市理论工作安排中开展‚大调研、大思考、大讨论‛活动,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两个转型‛、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环境保护、‚十城联创‛、建设内蒙古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等重要课题,以及影响和制约我市科学发展的其他根本性问题组织中心组成员和部门负责人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各区、各部门结合重点工作和部门实际,有针对性地确立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推出一批有创新意义、有决策参考价值的应用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适时召开《乌海论坛》研讨会。乌海论坛平台的搭建,活跃了针对我市市情的研究探讨,也极大地增强了理论政策宣讲的深度,提高了理论政策宣讲的层次和水平,为理论政策的宣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注入了不竭的动力,也为乌海市实现两个转型搭建了多功能的宣讲阵地。
四、明确任务,讲求实效,扎实推进理论宣讲工作
(一)明确任务、提前策划、措施得力,宣讲工作有政策理论支撑、有计划、有准备、有落实。高度重视理论宣讲的前期铺垫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为‚百团千人万场‛理论政策宣讲活动创造宣讲条件。加强宣讲员自身的学习,要求宣讲成员紧跟形势抓紧自学,为他们创造和提供开会培训、外出学习的机会,以提高认识能力和宣讲水平。同时,按照上级党委宣传部的要求,围绕形势政策,编写宣讲提纲,为干部群众提供最前沿的理论动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到各项事业中,收到了良好的实际效果。在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全年的理论工作安排意见中明确宣讲工作任务,并纳入年终思想理论武装工作考核范围。四大班子领导在中心组学习中带头讲课,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成员亲自宣讲,特别是三区区委班子成员精心准备专题报告,以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的形式在全区干部中宣讲,对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执行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为了理顺情绪,推动工作,我市的市长针对分管工作正在开展面向市民的‚市长讲堂‛政策宣讲工作。各部门单位也在积极地寻找对策,搭建宣讲平台,起到了通过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推动各自工作的作用。
(二)联系实际,理论宣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效果明显。今年的政策宣讲工作重点突出‚四个结合‛,着眼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宣讲同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相结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讲同提高干部群众综合素质相结合;形势政策宣讲同市情区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宣讲同全市中心工作同惠民政策的宣传相结合,使理论宣讲工作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三)理论宣讲工作求“深”、求“新”、务“实”。一是宣讲内容上求‚深‛。围绕后金融危机以来我市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两个转型的问题,经济形势与民生问题,国情、区情、市情的再认识展开宣讲。二是宣讲形式上求‚新‛。我市及三区已经开始采用菜单式‚1+X‛模式开展宣讲。‚1‛是形势政策宣讲的必讲部分,‚X‛是不同宣讲人员针对不同宣讲对象的选讲部分,切实做到因人、因地、因时宣讲。同时,非常注重宣讲形式的灵活性。在理论进社区、进校园的宣讲中,乌达区已经能够做到现场提问,当场解达,宣讲气氛非常活跃,真正做到了根据宣讲对象的理论需求、联系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市情和区情实际开展宣讲,并逐步加以完善和推进。三是宣讲效果上务‚实‛。理论宣讲工作要坚持正面宣传、团结稳定鼓劲的方针,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努力使形势宣传教育的过程成为解疑释惑、凝聚力量、化解矛盾的过程,成为改进工作、解决问题的过程。
五、强化媒体作用,培育载体,扩大宣讲的声势和效应
我市各级新闻单位依据政府的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加快城市转型和经济转型、建设自治区西部中心城市这一核心任务,通过开辟专题、专栏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媒体理论宣传,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理论氛围。特别是我市‚百团千人万场‛理论政策宣讲活动开展以来,市属主流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积极为理论宣讲造势,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乌海日报》全方位、多角度,积极推进理论宣传工作向纵深开展。广播电视聚典型、推经验,深入宣传了各部门、各单位联系实际学理论情况。《乌海新闻网》创新思路,多渠道、多手段积极参与理论政策宣传工作,扩大了理论政策宣讲的声势和覆盖面,增强了宣传效果和社会效应。
六、整合资源,形成宣讲工作网络,为宣讲提供人才保障
从市直、三区抽调理论骨干,构建基层理论宣讲网络。紧密结合中央、自治区党委和乌海市委出台的重大政策,组织理论宣讲员深入机关、学校、社区、企业、村居等基层单位,通过专题讲座、座谈问答、个别走访等方式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和形势政策教育。积极选派宣讲团成员分别参加各级各类专题辅导班、报告会和全区宣讲工作备课会,使宣讲团成员能够及时学习领会中央各次会议精神,为做好理论宣讲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证。建立了全市理论研究骨干、理论宣讲骨干人才、专家数据库,以培养和发挥现有骨干人才作用为重点,把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培训、调研、学习交流等多种方式创新骨干人才的培养工作,特别是在学习培训方面开辟新的途径,丰富学习培训方式,充实培训内容,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增强理论宣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为更好地适应理论宣传工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增强了理论宣讲工作的活力。
(作者单位:乌海市委宣传部)
第三篇:板桥街道四项举措推动“道德讲堂”建设成效显著
板桥街道四项举措推动“道德讲堂”建设
成效显著
抓好“道德讲堂”建设是今年《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中明确的重点工作之一。连云区板桥街道为把此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多次召开班子会、专题研究会、走访基层干部群众,另辟蹊径,精心筹划,落实场所建设、推荐评议好人好事、听故事谈感想、共同作道德承诺四项举措,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是加强“道德讲堂”场所建设。鉴于街道所辖5个村居办公用房都不太宽裕的现实情况,街道领导积极与驻辖区单位沟通协商,达成资源共享协议,使得辖内各村居的“道德讲堂”活动场地得到了保障。各讲堂都设有“道德讲堂”标识、背景、迎宾壁挂等,营造了良好的德、善、礼、信、廉的视觉氛围。此外街道加大经费投入,为讲堂添置了讲台、桌椅、电脑、投影仪等设备。
二是开展推荐评议身边好人好事。为把每堂活动搞丰富、做精彩,街道积极发动村居干部、企业职工和广大群众推荐评议身边好人好事,凡是爱老孝亲、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以及敬业奉献、敢做善成方面的好人好事都可以向所在的村居和单位提名推荐,经核实情况后作为“道德模范”分批次请到讲堂为参与群众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感
人事故。一时间从街道到村居、从干部到群众,全面掀起了评好人、讲好事的活动热潮,平时埋头苦干、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为社区集体捡拾垃圾的张大妈、二十多年无微不至照顾婆婆的李大姐、长期帮助邻居打扫店铺卫生的王大爷、志愿献身基层的志愿者们等等,一个个平时司空见惯的“无名英雄”在群众的评议中纷纷“浮出水面”,“学好人、讲好话、走好路、做好事”也在街道上下蔚然成风。
三是引导听众朋友听故事谈感想。街道对所辖村居的“道德讲堂”主持人也进行了精心培训,使每名主持人善于抓好每个道德故事的关键环节和“感人至深”的情节,努力挖掘故事的“精髓”,发动群众听故事、谈感想,然后旁征博引,让每个道德故事源于生活、超越于生活,升华精神,使每名听众都能受到教益。经常有一些居民朋友听完故事后或泪流满面、或沉思不语。
四是号召基层群众共同作道德承诺。每个听众朋友经过唱道德歌曲、看道德短片听道德故事、颂道德经典等环节后,心灵都会有所触动和反映,主持人便把“谈体会感言”、“作道德承诺”作为每堂课的关键,引导大家把感想和承诺当众说出来并写到纸上,由于自己的言行举止日后将接受群众的评判和监督,于是大家都自觉把“做一个勤劳善良的连云人,做一个文明有礼的连云人”和“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的道德理念铭刻于心,从而达到慎言、慎行、慎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理想效果。
(刘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