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星星》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06:2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星星》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星星》教学设计》。

第一篇:《数星星》教学设计

《数星星》阅读导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了解故事内容。学着做一个勇敢和懂得爱的孩子。

2、3、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喜欢阅读、自主阅读。让学生学会与人分享阅读感受。

二、教学重点:

1、2、激发阅读欲望。掌握阅读方法。

三、教学难点: 学会评价书中精彩片段。

四、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

1、谈话:最近老师读过一本书,急切想跟大家分享,分享前请大家听一首曲子,播放歌曲《数星星》,听完大家有什么感受?(指名说说)在歌曲中,同学们找回了童年,也找回了童年的天真烂漫。而今天老师要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名就叫做《数星星》,但它的内容远远不是在夜空里数星星那么简单,想知道其中的故事吗?看了这本书就知道了。

2、质疑:(1)、当你看到朋友遇到困难和危险你会怎么做呢?

(2)、当你看到家人正在完成一项危险的任务,你会尽力相助吗? 大家看完这本书,一定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二)、交流读书方法:

1、同学们,转入四小的你们,是多么幸福,我们学校有图书馆了,班上也有图书角了,相信大家也读了不少书了。谁来说说你读过的哪些书?一般是怎么读的呢?(指名回答)

2、看看名人是怎么读书的?(齐读,交流体会)名人读书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老师们有什么阅读方法呢?老师总结了一下,有这些:(1)不断品味,随时记录。

(2)一卷在手,有始有终。

(3)边读边想,展开翅膀。

(4)专注品读,心静如兰。

(5)带着疑问,边读边思。

3、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三)、欣赏封面和底面,了解本书的价值。

1、我们看一本书要从封面读起。只要仔细观察,你会在封面上发现很多信息。仔细观察封面,你有什么发现?(一个黄色头发的小女孩,眼睛透亮,她似乎要告诉我们什么。)在这个女孩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你是否对此感到好奇?

2、底面的内容也很重要,告诉我们很多信息:(1)本书荣获多项大奖。(告诉我们这本书确实有读的价值,一定能带给我们很多惊喜。)(2)、还有两段评论(出示),指名读两段话,并谈谈你读懂了什么?(故事的主题、背景和主要内容)

(四)、欣赏序中的《勇气的力量》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的部分段落,有关本书的精彩情节部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读目录,猜情节

浏览这些目录,一共有十八篇,你对哪些标题感兴趣,猜猜这个小节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指名说,发挥想象猜故事)

(六)、走进故事,感受精彩片段。

1、安妮向窗口望去。窗口映现着天空的边缘,有树枝在风中轻轻摇曳。四周的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熟悉,那么舒服。危险只像是古怪的幻想,像吓人的鬼故事或妖怪故事一样,不可能发生。安妮感到很安全:她睡在自己的房间里,隔壁就是父母,她的好朋友就睡在她旁边。她打了两个哈欠,就闭上眼睛睡着了。

导读:自由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教师提示:这段话的描写已经暗示了危险即将到来,会有什么危险发生呢?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安妮松了一口气,放松了攥紧的右手。那只右手到这时候还攥着艾琳的项链。她松开手看看,手掌上竟然印出了那颗“大卫之星”的痕迹。

导读:指名读;学生质疑。

4、出示第十五节安妮和德国士兵对话的片段。导读:从段落中你认识了谁,你能感受到她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小结:从刚才几个片段的交流,我们能够感受到故事的动人和精彩,也能够感受到小安妮带给我们的力量,那是勇气和爱的力量,让我们捧起这本书吧,还有更多的收获等待着我们呢!

(七)、总结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段话: 阅读,终生的承诺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自己再累也要读书; 工作再忙也要读书; 收入再少也要买书; 住处再挤也要藏书; 交情再浅也要送书。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 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 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

第二篇:数星星教学设计(精选)

教材分析:

《数星星的孩子》是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实验教材第四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融描写人物、科学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优秀教材。课文讲的是我国汉朝的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认真钻研的精神,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同时,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童趣的画面,而在小张衡天真烂漫的求知故事里,却又蕴涵着深刻的成才之理。

全文共有6段。前五段具体写出张衡小时候如何爱好天文、细心观察天象,琢磨星星的运行规律,第六段主要讲张衡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课文紧扣题目用五段写张衡小时候的故事,重点突出,同时也告诉人们,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除了长大以后刻苦钻研以外,跟从小爱好天文是分不开的。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等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和活动所吸引,他们已能说完整的话,能配合老师在创设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懂得较少,需要在教学上涉及到这些知识。二年级上半学期学生已积累一定的学习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等,教学时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 认读9个生字,会写生字“数”。

2.正确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1、5自然段。教学重难点:

1.认读9个生字,会写 “数”字

2.学习比喻句,理解张衡小时侯怎样数星星。教学准备:

歌曲《小星星》、课文插图、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歌曲《小星星》;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星空。

一、激趣导题

1、师:知道课前听的那首歌唱的是什么吗?(板书:星星)

2、交流自己观察到的星星。

3、引出课题。师引:在这晴朗的夜空中,星星一闪一闪的,真多呀!平时我们说天上的星星多,是用哪些词语的?(结合学生回答,出示:“无数”“数不清”并正音“数”是多音字,齐读1次)你有没有数过天上的星星到底有多少颗?古时候有个孩子最喜欢数星星,而且把满天的星星数清楚了,你们想认识他吗?(想)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shǔ星星的孩子(板书)。齐读课题,正音:“孩子”的“子”读轻声。

2.学习“数”:出示卡片,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数”字?(根据学生回答,师范写,生书空。临写1个)

二、听故事,初步感知课文。

过渡语: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到底是谁?请同学们边听故事《数星星的孩子》边想。师朗读课文后生答,板书:张衡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师:那张衡是个什么人呢?请打开课文第29课,自己轻声地读,要求:(1)用序号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碰到生字宝宝就请课文下面的小动物来帮忙读准字音,并在文中圈出来,想办法记住它的字形。

(3)张衡是个什么人?在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2.学生自学 3.读后检查

(1)找到这些生字宝宝了吗?(卡片出示星星宝宝)sǎ yù yǎng shǎ jù zǔ chǔ héng hàn 撒 玉 仰 傻 距 组 楚 衡 汉 谁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小老师领读,指两名读,齐读)重点指导平翘舌音、后鼻音。

(2)这些生字宝宝感到很孤单,想请你们帮忙找个朋友,谁愿意?(学生为生字组词)师:这些生字宝宝很感谢你们为它们找到了朋友,拼音不见了,你们还认识它吗?(3)去拼音读(分组读,齐读)

(4)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给“撒 仰”做个动作。(5)开火车读 齐读

(6)让学生找出书上含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过渡语:大家把生字认识得这么好,老师相信你们书也一定读明白了,谁能说说张衡是个什么人呢?

1.指名答,出示最后一段(1)谁喜欢读这段话?指名读。

(2)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告诉老师。(3)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适度指导

教学汉朝:中国古时候的一个朝代,离我们现在有一千七八百年。教学钻研:非常认真、非常细心地研究,不怕苦,不怕难。

教学天文学家:研究天上的太阳、星星、月亮这些天体分布在哪儿,怎么运行的专家,叫天文学家。

(4)谁能给“著名”换个词? 2.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张衡不但在天文方面有非凡的贡献,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很出色,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四、学习第一段

(一)、过渡:这篇课文就是写张衡小时侯是怎样数星星的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段课文。学生默读课文,要求:

1.找出描写美丽星空的句子,用“——”画下来。2.张衡是怎样去数星星的,请圈出动词。

(二)、反馈 1.美读星空的奇妙

(1)找出描写美丽星空的句子(生答)出示: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男、女生读)你读懂了什么?(如: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文中“碧玉盘”指什么?

视情况随机指导:读出星星很多,很美,很亮。星星很多,从哪几个词语可看出来?(满天 无数)

小结:星星就像——珍珠一样美/亮;不仅是星星很美,夜晚的星空也很美,就像——碧玉盘一样。星星在碧玉盘一样的夜空下显得更美了。

(2)“满天的星星”还像什么?(生答)(3)那么美的星空,那么美的句子,谁能美美地读一读?指导朗读:“珍珠碧玉盘”要读的亲切、可爱。(指3名读,生评价谁读得好,齐读)

(4)谁还能用“像”来说一句话? 2.感悟张衡如何数星星(1)体会数星星的动作

师:小张衡看到这么美的夜空,多么喜欢呀!他是怎么去数星星的?(生答)1)表示动作的词有哪些?并圈出来。(生答)板书:坐 靠 仰 指 数

2)师:看看自己,这些动词都圈出了来没有?跟老师的对一对。课件出示句子: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师依次圈出来)

2)读一读句子,全班同学做“坐、靠、仰、指、数”的动作:

3)一个学生来表演张衡数星星,老师当奶奶——全班同学边读课文边按这几个动作数星星。(2)比较句子 对比读:

“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这两句有什么不一样?哪一句好?

让学生体会:用逗号停顿的时间较长,表示张衡一边数一边想,一边数一边记,小张衡数星星多认真呀!(分组读,齐读)

(2)让我们带着对张衡的敬佩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3.小练笔

(1)读着读着,你想对小张衡说点什么吗?(动笔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张衡的善于观察、耐心、细心、能干。)课件出示:

小张衡,我想对你说:“。”(2)反馈

五、总结过渡

同学们,多少个夜晚,小张衡就是这样仔细、耐心、认真、刻苦地数星星。奶奶、爷爷见了,又是怎么说的?小张衡又是怎样数星星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 数星星的孩子 ↓ 数

张衡 → 坐 ☆ 指 ↓ 靠 仰 天文学家

第三篇:《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师:一位老公公,有张圆面孔。有朝一日不见他,不是下雨就刮风。你大声说。生:太阳。

师:哎呀,真棒!你的反应最快。再听一个。师:初三初四弯又弯,十五十六圆又圆。一起说。生:月亮。

师:我就知道难不住你们,因为我们学过这几句谚语,一起读一读。

生:初三初四蛾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师:这北斗指的是: 生:北斗七星。

师:天上的星星不仅有趣,而且能告诉我们很多知识。一起学习数星星的孩子。出示多媒体

师:小朋友们,就让我们在这美丽的星空下开始上课。好吗?

二、教学过程:【上课时间】(师生问好)

师:2000多年前,就在这星空下,有一个数星星的孩子,小手伸出来(师板书课题,)跟我写课题。“数”右边的反文要注意,撇高高在上,横起笔要低,要短,这一撇要有弯度,捺要出脚。请一位小朋友读课题,请你读。生:数星星的孩子。

师:读得正确。再读一遍好吗?有进步,请你读。生:数星星的孩子。师:一起读。

生:数星星的孩子。

师:预习了课文,谁知道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什么? 生回答:张衡。

师:简介张衡。张衡是汉朝人,同学们一起读这个词。生:汉朝。

师:汉朝是一个朝代,距离现在已经2000多年了,再读。师:本课中有几个字你们还没学到,谁来借助拼音读一下呢? 师:出示生子。

生:学生读、领读。去音节读。

师:非常好。组成词语 谁会读呢?指名读。

三、学习课文

我们班的同学太有能力了,课文中这么多的生子你们都学的这么快,本课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请大家端起书读课文,自己读自己的。(学生朗读,齐读者多)

师:同学们的读书非常认真,下面小组内两两一组相互读,相互纠正。学生相互读。

师:老师很喜欢本课第一句话,谁来给大家读读本课第一句话? 师:指生读。(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的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师:小朋友,这无数的星星撒在夜空是什么样呢?咱们做一个“撒”的动作。来,准备好。生:做动作。

师:撒得再多一点。生:做动作。

师:撒得再远一点。生:做动作。

师:孩子们,星星被你们撒到夜空中去了,瞧,多美多亮呀!听我读。师:谁来读第一自然段第二、三句话。

生读。(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师:哎呀,我发现这两个小逗号你停顿得很好。让人感觉小张衡数了很长时间呢。谁能模仿孩子的动作再读读,让我们再次体会体会。生读。

师:奶奶笑着说,谁来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生读。(奶奶笑着说:“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你能数得清吗?”)

师:这个问号读得真不错,孩子说——谁接着读第三自然段。

生:读。(孩子说:“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得那么远。”)

师:你读得声音响亮,语句通顺。小张衡发现,这颗星和那颗星总是隔那么远,就是他们之间的什么没有变? 生:距离。

师:咱们看这个“距”字,它是个形声字。左边是? 生:足字旁。师:右边是 生:巨。师:哪个巨? 生:巨人的巨。

师:对,右边的笔顺可不好写了,伸出小手跟老师书空,横,横折,横,最后一笔是 竖折。再读这个词。

师:爷爷听了奶奶和小张衡的对话,他又说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爷爷的话,看爷爷说了什么。学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读爷爷说的这三句话,谁想读,请你读。

生读。(爷爷走过来,说:“孩子,你看得很仔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看起来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的,还给起了名字。”爷爷停了停,指着北边的天空,说:“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在转。”)

师:孩子,你读得字字响亮,句句通顺。仔细看,再请一位小朋友读。生再读。

师:你的声音真响亮。这北斗七星的形状像一个勺子,所以也叫七勺子星。师:伸出手跟老师写勺子的勺。撇、横折钩,点。师:爷爷说的话张衡相信了吗?请你读,生:读。(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师:这个小问号读得真好,谁再来读一下? 生:读。

师:哎呀,一个比一个读得好,齐读。生:读。

师: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这个孩子名叫—— 生:张衡。师:是—— 生:汉朝人。

师: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 生:天文学家。

师:小组内分角色读,待会儿分组表演。

师:喜欢奶奶说的话?那就练一练吧。都练一练,开始吧。学生自由读。

师:提示注意事项:

1、奶奶是笑着说的,你得笑着读。

2、带上动作读张衡的话。

师:奶奶说——生读。张衡说—— 生读。

师:多亲切的奶奶呀,小张衡也不错。还有谁想读。你想读谁?谁想读张衡。这样,你们都是奶奶。(师引读)奶奶说——张衡说——

师:小张衡不仅不傻,还发现了规律了呢?那这节课,我们就要练一练分角色朗读课文。

你们书读得越来越好了,这一课你们记住了哪些生字词语呢。分组汇报。

师: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不但聪明,而且细心,今天这节课能和你们一起学习,老师非常高兴。希望同学们下次能学的更好!师:下课!

第四篇:《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设计

桦甸十小

薛坤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会认9个字,会写12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通过集体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张衡从小勤于思考、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精神。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二、重点、难点:

重点:在愉快轻松的学习中掌握生字,记忆字形,并能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能正确、流利、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通过细读品味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热爱科学的好品质。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学习描写星空的句子

1.[出示星空图]同学们,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抬起头,就看见蓝天上有许许多多明亮的小星星,一闪一闪的,非常好看。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美丽的夜空。你看见了什么?觉得怎么样?

2.这星空真美啊!老师也送你一句很美的句子。

出示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谁来读读这句话。师:真棒啊,你把句中的两个生字都读准了。

出示:撒

碧玉盘

指名读,撒字平舌音

师:我们把生字放回句中,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师:真好,都读对了。

3.谁还愿意美美地读一读。

自己读,指名读。师:你读得真美,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美?

4.感悟星星很多,星星很美,星星很亮。

a.感悟星星美,星空也美。预设:生1:星星很美或很亮

师:是的,这里的星星就象--珍珠一样美/亮。生2:像无数珍珠一样

师:这里的珍珠指的是--满天的星星

师:你见过珍珠吗?什么样的?出示图片

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一样美,一样亮。

师:除了星星美,还有什么也很美?生:碧玉盘。

师:你见过碧玉盘吗?出示图片--用碧玉做成的盘子。

珍珠撒在碧玉盘里,那这里的碧玉盘又是指什么呢? 生:是天空。师:怎样的天空才算得上是碧玉盘呢?

师:是啊,睛朗的夜空碧蓝碧蓝的,就像是--(碧玉盘)

师:不仅是星星很美,夜晚的天空也很美。

谁能美美地读--指名读

让我们大家一起美美地读读这句话。

b.感悟星星很多

预设:师:星星除了美,你还读出了什么?(星星很多)

从哪几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来?(满天,无数)

师:请你来读读这句话。师:是啊,多得数都数不清了。

还有哪里让你感到星星很多?生:撒

师:谁能做做“撒”的动作?

师:嗯,做得好,字典上解释,“撒”是把颗粒状的东西分散地扔出去,所以“撒”字是“提手旁”加“散”,像这样,把星星撒出去,感觉星星特别多,到处一闪一闪的,真美!

谁能做上动作来读读这句话。

5.让我们一起来把星星“撒”满天空,读--(全班齐读这句话)

6.在这么美的星空下,有个孩子特别喜欢数天上的星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这个故事。[出示课题]

发现了吗?课题里藏着多音字“数”,还有一种读音读“shù”,刚才的句中就有一个词是“无数”,那什么时候读“shǔ”,表示数东西的时候,我们把它送到田字格里。

看老师把课题写完整,指导写“数”字。师:数是左右结构,左上是米字,一捺变成点,小女孩在数米,提不要超过撇。她反复数数不清,右边写个“反文旁”。

二、初读感知,再学习课文一、五段,随文识字。

1.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呢?赶紧去课文中找找吧。生字要读准,句子要读通,能干的孩子试着把课文读动听。

谁能说说这个故事写的是谁?

出示:张衡,谁来叫叫他?注意这两个生字都是后鼻音。

这“衡”字比较复杂,谁有好办法记住它。板书:张衡

2、学习课文最后一段,教学一部分生字新词。

(1)师:张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你从哪儿知道的?出示最后一段。我们也来读一读

师:老师挑出其中重要的词,谁来读一读,齐读。

出示:张衡

汉朝

刻苦钻研

著名天文学家

谁能用上这些词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张衡。

师:让这些词回到句子当中,一起来读。

(2)师:天文学家是研究什么的?

汉朝:中国古时候的一个朝代,离我们现在有一千七八百年。

著名的天文学家板书:天文学家

(研究天上的太阳、星星、月亮这些天体分布在哪儿,怎么运行的专家,叫天文学家。)

给“著名”找个近义词。

(3)师: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呢?(板书:刻苦钻研)

师:刻苦钻研是怎样地钻研?

非常认真、非常细心地研究,不怕苦,不怕难,一天到晚、忘记吃饭、忘记睡觉,遇到困难,他都想办法克服。)

教写“钻研”两个字。

给“钻”换偏旁,利用熟字记住新字;“研”一边范写,一边说“钻呀钻,钻呀钻,把石头都钻开来研究呢。”

生练习书写。

(4)师:张衡是天文学家,还发现了著名的地动仪呢。请看--

出示:地动仪是张衡发明的,可能观察天上日月星辰运动的,地动仪是张衡创造的世界上最早预报地震、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看来张衡确实是一个著

名的天文学家。

其实,张衡还是个著名的文学家、画家呢。

3.师:真了不起,那小时候的张衡又是怎么数星星的?请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句子,用“--”画出来(指名说)[出示2、3两句话]

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

(1)师:好,句子读对了。“仰”字读后鼻,谁有好办法记住它?(跟“迎”比较)

师:仰起头是怎样的,做做动作看。

师:有些同学只是稍稍抬起头,仰起头要抬得高高的。

(2)师:那像句子还有几个数星星的动作的词,你能圈出来吗?

反馈,找到了吗?指名说,点出五个动词

(3)老师读句子,请你根据这几个动词摆好姿势吗?师读句子,生摆动作。

师:从你们的动作中,我知道你已经理解了动作的意思,让我们做上动作和张衡一起数星星吧。

(4)师:一颗,两颗,我们再慢慢数下去,一颗,两颗,三颗„„(约20多颗)

指导数得慢一点,指出句中是用了“,”。

你知道为什么是慢慢数吗?

师:嗯,张衡是一边数,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呢。(继续数)

(5)指名问:“小张衡,你数了20多颗,感觉怎么样?” 预设:生:手痛

师:为什么手痛?你是怎么指的?

是啊,一颗一颗地指,要指准了 生:脖子痛

师:怎么会脖子痛?

仰着头,仰了那么久,当然痛了 生:腰酸了

师:是啊,张衡只是靠着,而不是躺着。

师:就这样,张衡数到了--几百颗。他会感觉怎么样?(生:手痛、脖子痛、腰酸„„)

那么累,中间有没停下来休息呢?(没有)你怎么知道?生:一直

(6)从这里,你看出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师随机板书:不怕累、认真、有耐心„„)

总结:像他这样不怕累、认真、有耐心地数星星,难怪说他刻苦钻研,也只有像他这样的刻苦钻研,才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呢。

(7)让我们连起来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拿起书来。

师小结:多少个夜晚,小张衡就是这样耐心、认真、刻苦地数星星。奶奶见了,说他傻,他真傻吗?爷爷见了,又告诉了他哪些天文知识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巩固字词

二、品读“祖孙三人议星星”。

1、品读奶奶与张衡的对话。

师:多少个夜晚,小张衡就是这样仔细、耐心、认真、刻苦地数星星。奶奶可心疼了,怎么说呢?齐读(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你能数得清吗?)奶奶认为数得清吗?(数不清)张衡是怎样回答奶奶的?齐读(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张衡认为数得清吗?(数得清)张衡回答奶奶的话时态度怎样呢?(坚定)谁能用坚定的语气读一读?指名学生读。

男女生读。

2、品读爷爷与张衡的对话。

(1)找出爷爷的话,自由朗读。

师:是呀,从张衡坚定的回答中,我们知道了张衡数星星怎样?(板书:认真)而且在数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还发现了,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是呀,注意到了星星的运行规律。爷爷听见了可高兴了,走过来告诉了张衡一些新的知识。是什么呢?请同学默读爷爷的话,用“——”划出爷爷告知张衡的新知识。

(2)指导用说话的语气朗读,质疑问难。

出示爷爷说的话:

孩子,你看得很仔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看起来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的,还给起了名字。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

指名读爷爷讲的话,一人读一句,用讲话的语气来读,向大家介绍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需要向老师同学提出疑问的?(让学生感受到北斗七星是以逆时针方向绕着北极星转的。在地球上看北极星,它几乎是不动的。北斗星绕北极星一圈就要用一天一夜的时间。)(3)品读张衡怎样数星星?

师: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心里是怎样想的呢,又是怎样做的呢?老师给你们开个头,“张衡听了爷爷的话.....”你们接下去读。

师:这里的“几次”起来看星星的“几次”能省掉吗?指点:一夜起来几次,他观察星星多么细致,多么有恒心啊!指导朗读:“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几次”要突出,这句后面还得停顿长些,说明张衡在仔细观察星星。“他看清楚了„„”要显出高兴的心情。

(4)学生有感情的齐读第四段。

三、拓展视野,激发兴趣。

师:张衡仔细观察,发现北斗七星和北极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于是又发现了好多星座,(出示天蝎座、狮子座、天鹅座、天龙座等等)

四、再次通读全文,体会张衡数星星与他成为天文学家的关系。

1、回读课文,再次体会张衡数星星的认真。

师:大家和张衡一样都爱星空,都对星星感兴趣。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细细读每一段课文,每读一次书,都会有一次新的感受,再一次注意张衡是怎么认真数星星的,并做上记号。

2、总结: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张衡数星星一直数了几百颗,说明数得认真;从奶奶的话说明他经常数星星;他自己说的话,说明他数星星,认真仔细。爷爷告诉他天文知识之后,他认真看,认真想,告诉我们张衡从小就刻苦钻研。正因为他从小爱好天文,长大后又刻苦钻研天文,所以在天文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这就是长大了的张衡。(出示,张衡头像。)还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

地震方向的仪器——地动仪。(出示地动仪的图片)。如果同学们小时候认真学习,长大了刻苦钻研,也许你们也能像张衡那样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五、写字指导:

六、实践活动

选一个天空晴朗但没有月光的晚上,到空旷的地方去观察一下浩瀚的星空。找找北斗七星、北极星,然后用笔把它们的位置画下来。

板书:

数星星的孩子

张衡-----------天文学家

认真、不怕累、有耐心

(刻苦钻研)

第五篇: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会认9个字,会写12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通过集体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张衡从小勤于思考、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精神。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愉快轻松的学习中掌握生字,记忆字形,并能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能正确、流利、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通过细读品味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热爱科学的好品质。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学习描写星空的句子

1.[出示星空图]同学们,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抬起头,就看见蓝天上有许许多多明亮的小星星,一闪一闪的,非常好看。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美丽的夜空。你看见了什么?觉得怎么样? 2.这星空真美啊!老师也送你一句很美的句子。出示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谁来读读这句话。师:真棒啊,你把句中的两个生字都读准了。出示:撒 碧玉盘 指名读,撒字平舌音

师:我们把生字放回句中,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师:真好,都读对了。3.谁还愿意美美地读一读。

自己读,指名读。师:你读得真美,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美? 4.感悟星星很多,星星很美,星星很亮。a.感悟星星美,星空也美。预设:生1:星星很美或很亮

师:是的,这里的星星就象--珍珠一样美/亮。生2:像无数珍珠一样

师:这里的珍珠指的是--满天的星星

师:你见过珍珠吗?什么样的?出示图片 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一样美,一样亮。

师:除了星星美,还有什么也很美?生:碧玉盘。师:你见过碧玉盘吗?出示图片--用碧玉做成的盘子。珍珠撒在碧玉盘里,那这里的碧玉盘又是指什么呢? 生:是天空。师:怎样的天空才算得上是碧玉盘呢? 师:是啊,睛朗的夜空碧蓝碧蓝的,就像是--(碧玉盘)师:不仅是星星很美,夜晚的天空也很美。谁能美美地读--指名读

让我们大家一起美美地读读这句话。b.感悟星星很多 预设:师:星星除了美,你还读出了什么?(星星很多)从哪几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来?(满天,无数)

师:请你来读读这句话。师:是啊,多得数都数不清了。还有哪里让你感到星星很多?生:撒 师:谁能做做“撒”的动作?

师:嗯,做得好,字典上解释,“撒”是把颗粒状的东西分散地扔出去,所以“撒”字是“提手旁”加“散”,像这样,把星星撒出去,感觉星星特别多,到处一闪一闪的,真美!谁能做上动作来读读这句话。

5.让我们一起来把星星“撒”满天空,读--(全班齐读这句话)6.在这么美的星空下,有个孩子特别喜欢数天上的星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这个故事。[出示课题] 发现了吗?课题里藏着多音字“数”,还有一种读音读“shù”,刚才的句中就有一个词是“无数”,那什么时候读“shǔ”,表示数东西的时候,我们把它送到田字格里。

看老师把课题写完整,指导写“数”字。师:数是左右结构,左上是米字,一捺变成点,小女孩在数米,提不要超过撇。她反复数数不清,右边写个“反文旁”。

二、初读感知,再学习课文一、五段,随文识字。

1.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呢?赶紧去课文中找找吧。生字要读准,句子要读通,能干的孩子试着把课文读动听。

谁能说说这个故事写的是谁?

出示:张衡,谁来叫叫他?注意这两个生字都是后鼻音。这“衡”字比较复杂,谁有好办法记住它。板书:张衡

2、学习课文最后一段,教学一部分生字新词。(1)师:张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你从哪儿知道的?出示最后一段。我们也来读一读 师:老师挑出其中重要的词,谁来读一读,齐读。出示:张衡 汉朝 刻苦钻研 著名天文学家 谁能用上这些词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张衡。师:让这些词回到句子当中,一起来读。(2)师:天文学家是研究什么的?

汉朝:中国古时候的一个朝代,离我们现在有一千七八百年。著名的天文学家板书:天文学家

(研究天上的太阳、星星、月亮这些天体分布在哪儿,怎么运行的专家,叫天文学家。)给“著名”找个近义词。

(3)师: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呢?(板书:刻苦钻研)师:刻苦钻研是怎样地钻研?

非常认真、非常细心地研究,不怕苦,不怕难,一天到晚、忘记吃饭、忘记睡觉,遇到困难,他都想办法克服。)教写“钻研”两个字。

给“钻”换偏旁,利用熟字记住新字;“研”一边范写,一边说“钻呀钻,钻呀钻,把石头都钻开来研究呢。” 学生练习书写。

(4)师:张衡是天文学家,还发现了著名的地动仪呢。请看--出示:地动仪是张衡发明的,可能观察天上日月星辰运动的,地动仪是张衡创造的世界上最早预报地震、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看来张衡确实是一个著名的天文学家。其实,张衡还是个著名的文学家、画家呢。

3.师:真了不起,那小时候的张衡又是怎么数星星的?请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句子,用“--”画出来(指名说)[出示2、3两句话] 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1)师:好,句子读对了。“仰”字读后鼻,谁有好办法记住它?(跟“迎”比较)师:仰起头是怎样的,做做动作看。

师:有些同学只是稍稍抬起头,仰起头要抬得高高的。

(2)师:那像句子还有几个数星星的动作的词,你能圈出来吗? 反馈,找到了吗?指名说,点出五个动词

(3)老师读句子,请你根据这几个动词摆好姿势吗?师读句子,生摆动作。

(4)师:从你们的动作中,我知道你已经理解了动作的意思,让我们做上动作和张衡一起数星星吧。

(4)师:一颗,两颗,我们再慢慢数下去,一颗,两颗,三颗……(约20多颗)指导数得慢一点,指出句中是用了“,”。你知道为什么是慢慢数吗?

师:嗯,张衡是一边数,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呢。(继续数)(5)指名问:“小张衡,你数了20多颗,感觉怎么样?” 预设:生:手痛

师:为什么手痛?你是怎么指的? 是啊,一颗一颗地指,要指准了 生:脖子痛

师:怎么会脖子痛?

仰着头,仰了那么久,当然痛了 生:腰酸了

师:是啊,张衡只是靠着,而不是躺着。

师:就这样,张衡数到了--几百颗。他会感觉怎么样?(生:手痛、脖子痛、腰酸……)那么累,中间有没停下来休息呢?(没有)你怎么知道?生:一直

(6)从这里,你看出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师随机板书:不怕累、认真、有耐心……)总结:像他这样不怕累、认真、有耐心地数星星,难怪说他刻苦钻研,也只有像他这样的刻苦钻研,才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呢。

(7)让我们连起来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拿起书来。

师小结:多少个夜晚,小张衡就是这样耐心、认真、刻苦地数星星。奶奶见了,说他傻,他真傻吗?爷爷见了,又告诉了他哪些天文知识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巩固字词

出示词语:撒满、无数、数不清、仰起头、张衡、碧玉盘、汉朝 刻苦钻研 齐读两次。

二、品读“祖孙三人议星星”。

1、品读奶奶与张衡的对话。

师:多少个夜晚,小张衡就是这样仔细、耐心、认真、刻苦地数星星。奶奶可心疼了,怎么说呢?齐读(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你能数得清吗?)奶奶认为数得清吗?(数不清)张衡是怎样回答奶奶的?齐读(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张衡认为数得清吗?(数得清)张衡回答奶奶的话时态度怎样呢?(坚定)谁能用坚定的语气读一读?指名学生读。男女生读。

2、品读爷爷与张衡的对话。(1)找出爷爷的话,自由朗读。

师:是呀,从张衡坚定的回答中,我们知道了张衡数星星怎样?(板书:认真)而且在数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还发现了,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是呀,注意到了星星的运行规律。爷爷听见了可高兴了,走过来告诉了张衡一些新的知识。是什么呢?请同学默读爷爷的话,用“——”划出爷爷告知张衡的新知识。(2)指导用说话的语气朗读,质疑问难。出示爷爷说的话:

孩子,你看得很仔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看起来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的,还给起了名字。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

指名读爷爷讲的话,一人读一句,用讲话的语气来读,向大家介绍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需要向老师同学提出疑问的?(让学生感受到北斗七星是以逆时针方向绕着北极星转的。在地球上看北极星,它几乎是不动的。北斗星绕北极星一圈就要用一天一夜的时间。)(3)品读张衡怎样数星星? 师: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心里是怎样想的呢,又是怎样做的呢?老师给你们开个头,“张衡听了爷爷的话.....”你们接下去读。

师:这里的“几次”起来看星星的“几次”能省掉吗?指点:一夜起来几次,他观察星星多么细致,多么有恒心啊!指导朗读:“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几次”要突出,这句后面还得停顿长些,说明张衡在仔细观察星星。“他看清楚了……”要显出高兴的心情。(4)学生有感情的齐读第四段。

三、拓展视野,激发兴趣。

师:张衡仔细观察,发现北斗七星和北极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于是又发现了好多星座,(出示天蝎座、狮子座、天鹅座、天龙座等等)

四、再次通读全文,体会张衡数星星与他成为天文学家的关系。

1、回读课文,再次体会张衡数星星的认真。师:大家和张衡一样都爱星空,都对星星感兴趣。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细细读每一段课文,每读一次书,都会有一次新的感受,再一次注意张衡是怎么认真数星星的,并做上记号。

2、总结: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张衡数星星一直数了几百颗,说明数得认真;从奶奶的话说明他经常数星星;他自己说的话,说明他数星星,认真仔细。爷爷告诉他天文知识之后,他认真看,认真想,告诉我们张衡从小就刻苦钻研。正因为他从小爱好天文,长大后又刻苦钻研天文,所以在天文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这就是长大了的张衡。(出示,张衡头像。)还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地动仪。(出示地动仪的图片)。如果同学们小时候认真学习,长大了刻苦钻研,也许你们也能像张衡那样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五、写字指导:

六、实践活动

选一个天空晴朗但没有月光的晚上,到空旷的地方去观察一下浩瀚的星空。找找北斗七星、北极星,然后用笔把它们的位置画下来。【板书设计】数星星的孩子 张衡-----------天文学家(刻苦钻研)

认真、不怕累、有耐心

下载《数星星》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星星》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数星星的孩子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shǔ]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的三个问题。 2、能按要求完成课后练习2,能说出课后练习3每组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3、......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孝感实验小学 彭沙沙 【教学思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张衡小时候数星星的故事,比较符合低年段儿童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我们当以字词教学为立足点,指导......

    数星星的孩子的教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课题:数星星的孩子 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理念:这篇文章内容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首篇课文,写的是张衡小时候数星星,善于观察,善于发......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锦田小学 吴凌云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距、离”2个字,同时习得识字、写字的方法。 2.学习并积累词语。如:无数、珍珠、汉朝、距离、清楚、钻......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29 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 9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并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积累词语“无数、珍珠、距离、著名、清楚、刻苦、钻研、......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打鼓泉小学——钟春莉 一、导入课题,学习“数”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大家齐读课题。师用手 指“数”字,这个字读几声?......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一、识字;要掌握的词语:总是、刻苦钻研、著名;句子:“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