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个儿子》教学案例分析
《三个儿子》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二、教学过程 与设计意图: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复习生字、词语。
2、真诚地表扬:哎哟,小朋友们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可以顺利解决了,真了不起。
3、创设生活的情境: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吗?(学生自由表达)
4、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学生自由表演)
5、导入
新课: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设计意图』:在复习生字的时候,给孩子们带去的是枯燥的,乏味的信息,但是,利用老师真诚的表扬,通过联系生活,回忆妈妈的夸奖,马上就使孩子们从枯燥中走出来,进入兴奋的状态,为后面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是孩子们表达真实感情的需要。同时,在回忆妈妈的话,讲述妈妈的话的同时,提高要求,让孩子们把妈妈的动作和神态也表现出来,经过这样的加工,一个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骄傲的妈妈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二)、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夸奖自己的孩子的,请你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2、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在自读的基础上,找到了学习的内容:三个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在自悟的基础上,把自己就当成妈妈来读,读出妈妈的语气和神态。
4、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学生相互交流)『设计意图』:“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自读自悟的条件下,博采众长,吸取别人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新课程下学习方式从接受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体现。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指名生读)
1、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现好的话,我要好好表扬他!生: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生: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
2、交流提高:
师(面带微笑):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学生练读)
师: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同桌相互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把自己转化成妈妈的角色,读了以后访问同学,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然后再自由练读,提供练习提高的空间,试图把“授之以鱼”转换成“受之以渔场”。交流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大家也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指名学生朗读)
2、朗读、评价。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
师:那你能帮助他来改善一下吗?(生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眼神)。
生:我认为他的话还可以说得更慢一些,那样别人可以听得更清楚,感觉这个妈妈也就更骄傲了。
师:哦,你的想法很棒,你能来读读吗?(生自信地朗读)
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由收到放的过程。第一个妈妈的话,老师和学生一起把情感的电点滴滴都挖掘了出来,孩子们也读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那么第二个妈妈的话只要稍加点拨,他们就能把妈妈的心情用朗读来表现。学生还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会有更多的收获。
交流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说很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2、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
3、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设计意图』:三次和文本的交流,把三个妈妈做了比较,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反应是多元的。对同样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他独特的体验,在不磨灭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就是非常必要了。我设计这样三次交流,除了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含义进行表达以外,还设计了一个从“收”到“放”再到“收”的过程,让孩子学会了学习方法,能根据方法自主学习。
(四)、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1、自读发现: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自己去读读课文的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反馈:师:读了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水很重)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
3、朗读提高。
『设计意图』:自主发现是这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这样一个内容,经过快一年的实践,感觉到孩子们的观察发现能力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这里设计了一个通过自主发现,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的环节,从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更进一步发现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请你去读读书,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五)、体会感悟,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
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孩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呀?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为了尽快展示出课文中具有人文性的思想。我在这里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通过读书,体验,感悟,然后到了抒发自己想法的境界。这里的想法,主要是指孩子们真实的想法,不是虚假的,空浮的,鼓励说真话,说自己心里想的话,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六)、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1、自由表演: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指名两个组来表演。
随即采访: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4、拓展练习: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设计意图』: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过同桌之间的相互合作,我主要想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角色,对感情朗读课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自由朗读以后,请两个小组来表演,让大家都来体会别人是怎么读的,自己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最后升华文章的主题: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全班讨论,共同提炼出中心思想。
最后给课文补上空白,进行了一个拓展练习,同桌两个人续编对话,让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也能深切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要成为必须孝顺父母,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孩子。同时,课堂上的闪光点也由这个环节而显现出来,成为整节课的高潮。
(七)、小节课文,读读议议。你认为该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 你觉得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
说说你是怎么样帮助父母做事情的?
『设计意图』:我设计第一个问题,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解三个儿子都很优秀,但是只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儿子”,在学生心里激起思维的火花,引导进行小小的辩论。设计第二、三个问题,出于联系实际的生活,激发孩子们孝顺父母的心愿,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
三、教后反思: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 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 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她的动作和表情是怎么样的?”从而导入
课文“这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2、阅读教学自主化。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通过自读自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而交流研讨是培养和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交流研讨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研讨的能力。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读自悟的环节以后,我都要设计一个交流的环节,用教师生动有效的课堂评价,学生充满个性化,充满生命活力的的语言,挖掘学生心灵深处想法,对文本的主题进行升华,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时间,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3、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最后几个环节的时候,学生争论哪个孩子更好,向谁学习时,教师的引导地位没有很好地显示出来,在续编故事时,教师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等等。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 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实现这样大幅度的转变,教师的角色需要至少发生这样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让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015年1月
第二篇:《三个儿子》案例
等一等,等到了花开
——《三个儿子》教学案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远比教师给予答案更重要。
——题记
背景说明
《三个儿子》是二年级下册六单元的一篇文章,故事浅显易懂。学生颇喜欢文中三个可爱的儿子,对他们的表现,大家各抒己见,煞有“百家争鸣”的精彩。我曾经多次上过此文,也聆听过其他教师对本文的教学。独有这次,面对不同的学生,走进熟悉的字里行间,却收获着从没有过的一份惊,一份喜。“老师,等一等,我发现书上错了。”“老师,我也有不同的看法。”“等一等,我还有补充。”〃〃〃〃〃〃同一篇课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我,面临着前所未有挑战、尴尬。学生不愿跟着我预设的思路走,是将预案进行到底,还是大大方方地顺着学生提出的问题前行?这是新课堂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选择题。当下课的音乐响起,看看孩子们的笑容,听听还不肯罢休的讨论,我为自己的做法鼓掌,为课堂意外的精彩鼓掌。就因为这“等一等”,让我欣赏到了花开的绚烂。
案例描述
上课的音乐响起,这节课该上23课《三个儿子》。带着早已滚瓜烂熟的课文,怀揣着倒背如流的预
案,引领着学生顺利地读、思、答,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正准备进行下一环节写字练习时,“意外”出现了〃〃〃〃〃〃
等一等!“拎”错了
一向答非所问,既爱哭又爱告状的一个小男孩阳阳又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我瞥见了,没有搭理他,因他的闲话常让人哭笑不得,影响大家,(课上,曾经也举手站起来说:“老师,你好高哟,比我爸爸还高!”“老师,你的衣服真漂亮!”〃〃〃〃〃〃)。
老师:请大家翻开小字本,现在我们〃〃〃〃〃〃
阳阳:老师,等一下嘛。(他似乎不罢休,索性站了起来,扯开了嗓门气呼呼地说。)
老师:大家不约而同地望向了他,我朝他点点头。
阳阳:我发现书上有错!
大家:有--错---(惊愕)。
阳阳:第7自然段的“拎着水桶”的“拎”字用错了。我认为该用“提”。
(教室很安静!大家都看着我,等着我的决断。我感到特意外,吃惊。脑子里快速闪过:难道这俩
字有区别?)
老师: 这两个字〃〃〃〃〃〃〃(我收住了“意思一样,只是为了用词丰富”这几个字。)这两个字被阳阳盯上了,请你说说!
阳阳:两个字的意思都有同样的动作,但“拎”提的是较轻,并且是相对于静止的东西。从课文第8自然段写的内容可以看出,一桶水特别重,提起来肯定晃来晃去的。所以应该用“提”.(孩子一口气说完,如释重负地坐下了。又喜滋滋地望着我。)
老师:(课堂上开始有窃窃私语的声音了)同学们,您们同意阳阳的说法吗?(零星的小手举了起来,但不够自信,又缩了回去。)那我们去请教无声老师吧!(大家不那么紧张了,迅速地抽出了字典,埋头翻阅起来。)
生1:我不同意阳阳的说法。字典上说两个字可以互换。
生2:我觉得阳阳说得对。如果一位大力士来提这桶水,肯定很轻松,就可以用“拎”。而妈妈们提起来很吃力,就不该用“拎”.〃〃〃〃〃〃
老师:大家都说得有道理。老师为你们各自的看法感到高兴,为你们深入探究问题感到骄傲!老师再去查查更权威的资料,问问专家们,何时该“拎”,何时该“提”。
有了一就有二,大家一点儿没有写字的意思,翻着课文在交头接耳地说着什么。我知道,一场“纠错”的好戏将续演。这时,我不再惊慌,而是急切地等待着、巴望着一朵朵花簇拥着开放。
展示才艺有错吗
生:老师,文中13自然段老爷爷说的话似乎在批评前面两个孩子,难道展示才艺有错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热闹起来了。)
生:(抢着说)对呀,你们大人常说,要爱好广泛,要多才多艺,并且要勇于展示自己。
生:(迫不及待地说)况且,课文并没有说展示才艺的两个孩子没有去提水,可能表演完了就去帮妈妈。
生:(跑向讲台对着话筒说)就是呀!说不定那两个孩子刚才在一旁练习,现在跑去主动接受妈妈的检查呢!不让妈妈操心。哪来错呀?
生:老师,我有看法,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唱歌的可能身体差,力气小,提不动一桶水;翻筋斗的只是很灵活,手臂力量也弱,也提不动。你不是说要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吗?理所不能的别去做,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生:有道理!所以13自然段应该改一改。
生:等一等!我很疑惑:老师,你不是说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吗?难道第三个孩子在他妈妈心目中就没有优点。
生:不是没有优点,是第三个妈妈不善于表达而已。其实呀,文章主要就孝敬父母方面来说的。生:看来呀,我们应该给书的编辑写一封信,谈谈我们的看法。
(这时,我感觉我的角色是多余的了。我不忍心去打断他们的讨论,不忍心去增添一点点细枝末节,这意外本身就是最完美的精彩!下课的音乐响起,大家都不愿起身。我欣慰地向同学们投去了最美的微笑。)
案例评析
“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灵动鲜活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课改中最响亮的口号与孜孜不倦的目标。二年级的孩子特别爱问问题,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而且,他们的问题奇怪极了!但很多时候,一个“天外飞星”似的提问,正好引发、激活、构筑了课堂的华彩乐章。成龙在壁,能否破壁而飞,使得一堂平平淡淡的课立即焕发异彩,关键在于老师是否踏着课改的节拍,能否融汇贯通课改的精神,能否机智巧妙地利用“意外”,引导解决问题。
在课上,老师们极力避讳的学生不跟教学走、插嘴、唱反调等麻烦无一例外地出现在我的课堂上了,预案搁浅了。当时,阳阳的发难的确让我既惊又恼。然而庆幸冷静帮了我的忙,我没有扼杀他求知的火花,而是尊重他的体验(不管这种体验是对,还是错),把权力交给了同学们,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好一个“等一等”,阳阳的执着才创造了机会让同学们深入字典、课外书、生活实际去探究是该“拎”,还是该“提”?
闻到“花香”的我带着一种期盼等待着好戏的续演。
孩子们的质疑大胆起来了。走进文字,走进人物心灵,用自己真实的感受去与他们对话,敢想敢说,不迷信教材与教师,难能可贵!“好精彩的续集!”是啊,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独特的心灵世界。他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解读课文,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诠释发现。而这一切,也许会让我们大人的眼睛迷茫,甚至不屑,但这是最真实可贵的。我们要小心地呵护他们的发现,让每个孩子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记住:“等一等,等到花开!”
〃
〃
第三篇:三个儿子教学案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第23课《三个儿子》
作者及工作单位
曲阳县燕南小学张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的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自主化的学习,因为生活化情境是富有乐趣的学习,能使生活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灵活,拥有很大的成就感,甚至能让人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通过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自读自悟,体验、发现阅读的乐趣,获得读后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设计充分尊重学生,致力于把“授之以鱼”转变成“授之以渔场”,真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让孩子们的心灵在真实体验的天空下自由翱翔。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76人,全班大部分学生喜欢语文这门学科,由于低年级学生爱说、爱动、爱跳、爱模仿,这篇课文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课堂上,让孩子们采用多种形式把妈妈的动作、神态表现出来,给学生提供练习提高的空间,试图把“授之以鱼”转换成“授之以渔场”,从而达到学生愿学、乐学这种学习氛围。
☆教学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任务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二、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四、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五、体会感悟,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
六、指明中心,升华主题思想。
七、小结课文,读读想想议议。
1、复习生字、词语。
2、真诚地表扬:哎哟,小朋友们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可以顺利解决了,真了不起。
3、创设生活的情境: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吗?
4、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学生自由表演)
5、导入新课: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夸奖自己的孩子的,请你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2、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4、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
1、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2、交流提高: 师(面带微笑):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得更自豪一点吗? 师: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交流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大家也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
2、朗读、评价。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 师:那你能帮助他来改善一下吗?
师:哦,你的想法很棒,你能来读读吗?
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交流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2、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
3、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1、自读发现: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自己去读读课文的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反馈:师:读了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
3、朗读提高。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
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孩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呀?想说些什么?
1、自由表演: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指名两个组来表演。随即采访: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3、拓展练习: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你认为该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 你觉得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
说说你是怎么样帮助父母做事情的?
(学生自由表达)(学生自由表演)
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朗读三个妈妈的话。(学生相互交流)(指名生读)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现好的话,我要好好表扬他!生: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生: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学生练读)
(同桌相互读这句话)(指名学生朗读)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生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眼神)。
生:我认为他的话还可以说得更慢一些,那样别人可以听得更清楚,感觉这个妈妈也就更骄傲了。
(生自信地朗读)自由练读 学生自由发言 感情朗读
学生自读7、8小节 生:水很重 读课文相关句段
读读书,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学生自由交流)自由表演 上台表演
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编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
在复习生字的时候,给孩子们带去的是枯燥的,乏味的信息,但是,利用老师真诚的表扬,通过联系生活,回忆妈妈的夸奖,马上就使孩子们从枯燥中走出来,进入兴奋的状态,为后面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是孩子们表达真实感情的需要。同时,在回忆妈妈的话,讲述妈妈的话的同时,提高要求,让孩子们把妈妈的动作和神态也表现出来,经过这样的加工,一个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骄傲的妈妈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孩子们在自读的基础上,找到了学习的内容:三个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在自悟的基础上,把自己就当成妈妈来读,读出妈妈的语气和神态。
在自读自悟的条件下,博采众长,吸取别人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新课程下学习方式从接受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体现。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把自己转化成妈妈的角色,读了以后访问同学,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然后再自由练读,提供练习提高的空间,试图把“授之以鱼”转换成“授之以渔场”。这是一个由收到放的过程。第一个妈妈的话,老师和学生一起把情感的点点滴滴都挖掘了出来,孩子们也读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那么第二个妈妈的话只要稍加点拨,他们就能把妈妈的心情用朗读来表现。学生还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会有更多的收获。
三次和文本的交流,把三个妈妈做了比较,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反应是多元的。对同样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他独特的体验,在不磨灭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就是非常必要了。我设计这样三次交流,除了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含义进行表达以外,还设计了一个从“收”到“放”再到“收”的过程,让孩子学会了学习方法,能根据方法自主学习。自主发现是这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这样一个内容,经过快一年的实践,感觉到孩子们的观察发现能力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这里设计了一个通过自主发现,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的环节,从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更进一步发现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为了尽快展示出课文中具有人文性的思想。我在这里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通过读书,体验,感悟,然后到了抒发自己想法的境界。这里的想法,主要是指孩子们真实的想法,不是虚假的,空浮的,鼓励说真话,说自己心里想的话,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过同桌之间的相互合作,我主要想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角色,对感情朗读课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自由朗读以后,请两个小组来表演,让大家都来体会别人是怎么读的,自己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最后升华文章的主题: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全班讨论,共同提炼出中心思想。最后给课文补上空白,进行了一个拓展练习,同桌两个人续编对话,让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也能深切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必须孝顺父母,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孩子。同时,课堂上的闪光点也由这个环节而显现出来,成为整节课的高潮。
设计第一个问题,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解三个儿子都很优秀,但是只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儿子”,在学生心里激起思维的火花,引导进行小小的辩论。设计第二、三个问题,出于联系实际的生活,激发孩子们孝顺父母的心愿,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
☆板书设计
23、三 个 儿 子
贴图 贴图 贴图
孝
翻跟头 唱歌 提水 敬 ? ?(好儿子)
父
母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课堂学习评价表
学校:班级:学号:姓名: 项目
A级
B级
C级
个人评价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认真
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参与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有阅读课外读物
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没有阅读课外读物
自信
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
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
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
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思维的创造性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
同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同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她的动作和表情是怎么样的?”从而导入课文“这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2、阅读教学自主化。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通过自读自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而交流研讨是培养和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交流研讨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研讨的能力。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读自悟的环节以后,我都要设计一个交流的环节,用教师生动有效的课堂评价,学生充满个性化,充满生命活力的语言,挖掘学生心灵深处的想法,对文本的主题进行升华,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时间,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3、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最后几个环节的时候,学生争论哪个孩子更好,向谁学习时,教师的引导地位没有很好地显示出来,在续编故事时,教师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等等。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实现这样大幅度的转变,教师的角色需要至少发生这样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让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四篇:三个儿子教学
一、激趣导课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3课:三个儿子(板题)
2、大家想不想认识这三个儿子?(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3、边上的老爷爷也说话了,一起来看他说了什么?(出示老爷爷的话)
4、咦,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呢?相信大家学完课文就会明白的。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请同学们拿出笔快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
三、研读文本
1、(指课题)一起再读课题。这三个儿子在妈妈的眼里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6自然段,边读边用“----”画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
2、请同学们对照大屏幕上话检查自己画的是否正确。指名读。
前两句读出骄傲、自豪、得意、神气的语气。指导神态、动作。第三句读出平和、谦虚的语气。分角色读
4、转眼间,三位妈妈打好了水,开始往回走,从井边到家可真远!她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为什么? 指名说
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水很重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妈妈提的这桶水吧!(出示句子:一桶水可重啦,、、、、)指名读。从他的朗读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从哪个词可以感受到?(直晃荡、走走停停、痛、酸)
“晃荡”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你感受到什么?(辛苦)你试着读一读。老师范读,请大家认真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不停地捶背、气喘吁吁、水的晃荡声)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什么?再次体会妈妈的累。齐读。赛读。
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你们对自己妈妈的那份浓浓的爱,假如这三个妈妈中有你的妈妈,此时你最想做什么,最想说什么?(是呀,妈妈最需要你们的帮助)
四、角色互换,回报母爱
1、文中的三个儿子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的9—11自然段,用“~”画出三个儿子的表现。
2、指名交流,出示句子,练习朗读。
3、那文中的哪句话能让我们感受到这桶水是“沉甸甸”的?指名读。
4、面对这沉甸甸的一桶水,你最欣赏哪个孩子的做法?
5、第三个孩子是怎样帮的?谁再来读?老师把跑改为走,你们觉得怎样?(出示句子)从跑字感受到什么?这么重一桶水妈妈都提得这么辛苦而他却二话不说提着就走了,此时他心里面想什么?(帮妈妈,孝顺,分忧)
6、大家说得很好,原来对于老爷爷来说(出示)只有孝顺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从大家的话中,老师听到一个共同的心声: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五、拓展: 师:三字经中有这么一句:香九龄,能温席。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读故事《黄香扇枕温席》。
生:边看边听故事。
师:说说黄香为父亲做了些什么?
生:夏天,黄香为父亲扇枕,冬天,黄香为父亲温席。
师: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像这样的故事还有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孝,如:仲由为亲负米、刘恒亲尝汤药、寿昌弃官寻母等。希望同学们课下收集相关的故事读一读。因为他们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引导学生诵记。
六、总结、作业: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要做孝敬父母的孩子,那就从现在开始,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情。让我们成为父母心中真正的最优秀的孩子。
第五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 铁路坝小学王盈颖
一、复习导入
1.检查识字情况——开火车读词语、齐读。相机正音:沉甸甸,在此读作一声
2、师:真诚地表扬:哎哟,小朋友们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可以顺利解决了,真了不起。
创设生活的情境: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吗?
(学生自由表达)
3、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学生自由表演)
4、导入新课: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请你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二、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孩子的,请你仔细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三个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
2、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3、师:就当是你的妈妈在表扬你,试着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4、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学生相互交流)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交流一:
(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指名生读)
1、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预设(生1: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生2: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现好的话,我要好好表扬他!生3: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2、交流提高:
师: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学生练读)师: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同桌相互读这句话)交流二:
(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大家也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指名学生朗读)
2、朗读、评价。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
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三:(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说很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2、什么叫做“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
4、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四、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1、自读发现: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自己去读读课文的7、8自然段,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反馈:
师:读了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水很重)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1)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水______,三个妈妈_____,胳膊都了_____,腰也了______。(2)你从填上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水桶里的水很满,三个妈妈提着水很吃力。)(3)假如是是你拎着这么重的水桶,此时你在想什么?(真想有人来帮忙„„)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
3、朗读提高。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 请你去读读书,用横线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5.指名回答。
6.朗读三个句子,体味“一个„„一个„„另一个”的用法。你能试着用“一个„„一个„„另一个”说话吗? 师: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跑向操场,一个同学„„一个同学„„另一个同学„„(生自由说话)
你还能用“一只„„一只„„另一只”说话吗?
例:卡罗尔家的小猫真是太可爱了,一只„„一只„„另一只„„
例:公园里的荷花池中的荷花都开放了,一朵„„一朵„„另一朵„„
五、体会感悟,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
师:小朋友们,看了这三个孩子的表现,你喜欢哪个孩子?为什么?(学生自由交流,答案多种多样。)预设:
1:我喜欢第一个孩子,因为他力气很大;
2:我喜欢第二个孩子,他的歌声真好听,能让妈妈开心;
3:我喜欢第三个孩子,他虽然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但他能够在妈妈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妈妈提水。
六、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1、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2、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用行动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完成填空。“三个儿子?” 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 用行动孝敬父母的 孩子。” 3.你想对前两个儿子说些什么吗?给他们提提建议,让他们也成为好孩子。
(生自由谈话)
七、提出要求,付诸行动
1.师:第三个儿子的行为使老师不禁想起了我们先前学过的《三字经》: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齐读)
2.介绍《黄香温席》的故事。黄香,东汉人,少年时就善于写文章,当时的人称颂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但黄香最难能可贵的,还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亲。黄香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冬夜,天气寒冷。黄香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趟一会儿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夏天,夜里很热,黄香就手执蒲扇,对着父亲的枕席使劲扇着。《卧冰求鲤》:晋朝王祥对待自己的后母依然像对亲身母亲一样,在冬天为继母捕捉新鲜鱼。这个卧冰求鲤的故事被推为“二十四孝”之首,影响十分深远。
2.师: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对爸爸妈妈说吗?
生:从今天起,我要做__________。
师:那么,心动不如行动吧,其实,孝敬父母并不困难,(音乐起)就像此时我们听到的音乐,是来自著名钢琴家理查德克里德曼的《给妈妈的信》,把他对母亲的爱融入到音乐中。
就像第三个儿子一样——(齐读)孝敬父母就是提一桶水这么简单。
说话训练:联系图片回答——
孝敬父母就是炎热的夏天里妈妈看书的时候,„„(为妈妈扇扇子„„)孝敬父母就是妈妈下班回到家里的时候,„„(为妈妈递上一杯热茶„„)孝敬父母就是妈妈辛苦了一天的时候,晚上„„ 孝敬父母就是在妈妈的节日里,„„ 孝敬父母就是在妈妈做饭的时候,„„ 孝敬父母就是吃过晚饭后,„„
孝敬父母就是妈妈坐在沙发上休息的时候,„„
孝敬父母就是在妈妈生病的时候,„„ 孝敬父母就是在爸爸满头大汗的时候,„„ 孝敬父母就是当妈妈买回你爱吃的水果时,„„ 孝敬父母更是在妈妈熟睡的时候„„
3.让我们一起大声对爸爸妈妈说出:
妈妈,我爱您!爸爸,我爱您!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板书设计: 23.三个儿子
1.聪明、有力气 翻跟头 2.好嗓子 唱歌 3.没有什么特别的 提水
用实际行动孝顺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