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3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3.3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课题:校园“碰碰车”
教学目标:
1.即时目标:让学生明白宽容、谅解、互让是解决小矛盾的好方法。
2.长远目标:期望今后会以宽容、谅解、互让的态度去对待同学之间的小矛盾,甚至能把宽容、谅解等心理品质迁移到更广泛的生活情境中去。
辅导准备:
1.课件。
2.音乐磁带。
3.碰碰车(画片)
4.“话筒”三个
5.碰碰车驾驶技术提升站站牌三个
6.教室布置:桌子移去,在教室左右后三方各放10张椅子,三方分别为三个小组)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戏开“碰碰车”:调动参与热情
1.组织游戏
(30个学生靠墙坐,组成一个游乐场)大家喜欢开碰碰车吧,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开碰碰车。两人一组,一人在前,另一人把两只手搭在前面这个人的肩上,这就是你们的碰碰车。大家要随着音乐的节奏时快时慢。(放音乐,游戏开始)
2.承上引导
开碰碰车是很快乐的事情,可小明和小平开“碰碰车”,差点打起来,这是为什么呢?(会有人插嘴:一定是„„)别急,先请大家看小品“校园碰碰车”
(出示课件:做早操时一学生踩了另一学生一脚„„)
二、抢答“碰车”事:引入辅导主题
1.承上引导:
看完小品了,平时发生过这种“碰车”事件吗?(课件)
2.组织抢答
三个小组自由抢答,在规定时间五分钟内哪组说得多,哪组优胜,奖碰碰车(图画)一辆。
生:排队去做早操时,军军老踩我的脚后跟,说他,还笑,但没多长时间又把我的鞋后跟踩着了。
生:上课时,我不小心把脚伸到前面的座位。他发现了,就用力地踩我的脚,踩得痛死了。
生:他桌子中间画了一条线,我做作业时不小心伸到他的那边,他就打我。我也生气了,他到外边去玩,要经过我的座位,我也规定:如果走出去时,碰到我的人,我也要打还。
„„
3.发奖品(鼓掌)。
4.启下引导
接下来我们要接受小记者采访,请大家作好准备。
三、采访“小司机”:回忆“碰车”感受
1.3个小记者手拿话筒分别到3个组去采访“小司机”。
2.采访话题:与他人相碰撞时心里感受。
3.一共采访6——9人。
4.小结与启下:与他人相碰的事情,换一种说法就是与人产生小矛盾。其实我们生活在几十个人的班集体中,几乎天天会发生这种小矛盾。如果我们处理不好这种小矛盾就会天天不快乐,经常不快乐。那我们有没有办法不发生小矛盾呢?(没有)。那有没有办法,相碰了也快乐呢?有。只要找到三把快乐钥匙,就可以打开快乐之门。好,下面我们就要去找这三把钥匙了,请大家先听一个寓言故事。
(相碰概念还是转换一下好,这样概念外延会更广泛一些)
四、听寓言故事:寻找快乐钥匙
1.讲故事
2.谈感想
听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用以下的形式表达(课件):
我想对狗说你太厉害了,态度好点就可以吃到肉
我想对猫说你让一点就好了
我想对自己说以后不能太汹了,不然自己吃亏
小结:猫和狗两个互不相让,结果不但吃不到肉,而且还生了一场闲气。要是它们相互之间能够宽容和谅解,能够让一让,那自然能吃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3.找钥匙
课件:猫和狗两个互不相让,结果不但吃不到肉,而且还生了一场闲气。要是它们相互之间能够宽容和谅解,能够让一让,那自然能吃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请大家从投影片上找出三把快乐钥匙(提示:两个字为一组)
学生找到:宽容、谅解、互让。
课件:出现三把大钥匙(各写:宽容、谅解、互让)
小结:宽容、谅解、互让是解决小矛盾的金钥匙。当小矛盾发生时,使自己不生,且不吃亏的最好方法是宽容、谅解、互让。
4.启下连接
下面我们还有一个活动:自编自演小品。
五、演生活小品:初练“宽容”技术
1.宣布规则
小品编、演原则:体现宽容、谅解、互让精神。
2.编小品
分第1、2、3三个组,分别选下面对应情境编小品、演小品。
1)毛毛在打旋转球时不小心把乒乓板打在旁观的锋锋脸上,锋锋痛得大声嚎叫。
2)早上跑步时,小强无意撞倒了小庆。
3)上课时,小明不小心把小红的书弄到了地下。
3.演小品
4.引导:宽容、互让、谅解带给我们什么?快乐。
我们大声说:““快乐”三次。
第二篇:心理健康教育3
浅谈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山东滕州市滕北中学邢芳敏
中学时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各种危机的时期,中学生正处于从家庭走进学校又即将迈入社会的时期,那么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就成为学校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重视、研究与探讨。本文从中学教育的角度,对目前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如何消除心理障碍和加强维护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初步看法。
1.中学生心理障碍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也随着新课标提倡对学生情感价值的重视和对每一位学生的人文关注,学校教育教学迈开了新的步子,值得探索研究的是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的问题和新的特点。据估计,目前我国初中生心理不健康的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中学生存在心理障碍的状况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心理障碍之一是厌学,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出现厌学情绪;据有关资料报道中学生中厌学的有30%,有的地区甚至高达60%。心理障碍之二是上网成瘾,调查显示:我国中学生“网络成瘾症”发病率高达15%。心理障碍之三是青春期焦虑症,如:情绪焦虑、性格孤僻、神经衰落、嫉妒、早恋等。这些心理障碍严重地影响了部分青少年学生的正常学习,使学校学生的辍学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也使学校对学生的正常教学变得难以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不良影响的因素,也有家庭缺乏有效教育的因素,又有学生个人意志不坚定的原因。下面主要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几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进行初步探讨。
2.1厌学、上网成瘾
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其表现为讨厌学习,对学习激不起兴趣,每天在应付中度过,考试成绩差,又加重厌学的心理。一方面,有的学生因为某一学科学得不好或感觉很难学,因而对这一学科产生厌学心理;有的则是因为讨厌某一学科的老师,就对这某学科产生厌恶心理。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出现了焦虑,产生了厌学。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成瘾症”已成为青少年新的精神疾病,网络成瘾症主要表现为:对网络有心理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快乐和满足,下网后感觉不快;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过度上网常常会导致青少年出现情绪障碍和社会适应困难等现象。在心理方面会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持久、记忆力减退,对其他活动缺乏兴趣、情绪低落。
2.2青春期焦虑症、早恋
焦虑症即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青春期是焦虑症的易发期,这个时期个体发育加快,身心变化处于一个转折点。随着青少年学生第二性征的出现,个体对自己在体态、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会产生一种神秘感。诸如,女孩由于乳房发育而挺胸,月经初潮而紧张不安;男孩出现性冲动、遗精、手淫后的追悔自责,这些都将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情绪及行为带来很大的影响。往往由于好奇和不理解会出现恐惧、紧张、羞涩、孤独、自卑和烦恼,还可能伴发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眩晕乏力、口干厌食、神经过敏、情绪不稳、体重下降和焦虑不安等症状。这类病症在精神科常被诊断为青春期焦虑症。
早恋指的是青春期或青春期以前的少年出现过早恋情的现象。一方面多与环境因素引起早熟性兴奋和性萌发有关;另一方面与孤独、空虚和心理上缺乏支持有关。陷入早恋之中的少年男女学生因受到相互的吸引、互相爱慕,互相支持,导致早恋。青少年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情感处于主导地位,通常缺乏理性,因而造成学习方面出现问题,课后作业往往是应付的,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则放在谈情说爱上,结果学习成绩明显比以前下降很多,严重的可能会引发厌学心理。
2.3孤独、嫉妒
孤独,又称闭锁心理,把因此而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离、孤单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由于中学生自尊心的增强,个人隐私的范围逐渐扩大,往往担心自己的某些方面会被人耻笑,于是便小心地在心中构筑起一道篱墙,锁闭自己内心的秘密。独立意识是一种向外的力量,自我意识是一种向内的力量,它们与青春期生理、社会性发展的不平衡相互作用,导致青春期特有的闭锁心理,并因此而产生出孤独感。深沉的孤独感会产生挫折感、寂寞感和狂躁感等,严重的甚至厌世轻生。表现为性格孤僻、害怕交往,封闭了自己的内心。在中学生中一般体弱多病者、成绩佼佼者、学习成绩较差者容易陷入孤独的心境。
嫉妒是对他人的优越地位而心中产生的不愉快的情感,它俗称“红眼病”,是对别人的优势以心怀不满为特征的一种不悦、怨恨、恼怒等感情。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工作优秀的班干部往往成为嫉妒的对象,因为这些学生所具有的优势,常直接与评“三好生”、评优秀干部、评奖学金相联系,也与科任教师、班主任的赏识有关,而这些方面处于弱势的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其中一部分学生能正确对待,但也有部分学生会心生不满、怨恨,甚至充满敌意。
2.4毕业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1)过度焦虑、烦恼的情绪
(a)学习与前途:表现为对某一学科不感兴趣;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常忧虑自己考不上理想中的高一级学校。(b)人际关系:首先是与父母的关系存在显而易见的矛盾冲突,父母的监护和学生的独立要求,父母的保守倾向和中学生的冒险意识,常常成为他们之间关系失调的原因。其次,进入青春期的学生都强烈地渴望友谊,非常在意自己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被朋友接受,对同学和朋友的言语接触很敏感,容易产生嫉妒或争夺别人关心的现象,感到人际关系紧张、孤独。
(c)生活单调枯燥:每天都是一样、生活单调;没有兴趣整天穿校服;不能玩游戏。
(2)敏感、缺乏自信和恒心
他们对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产生动摇。注意力不能持久,经常做白日梦,临近毕业,一方面由于升学等烦恼的事情多,注意力很难集中;另方面他们有富于幻想,胸怀远大的理想,对未来充满向往。想驾驭别人,不服从,易激动。随着思考方式的改变,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喜欢质疑和争论,居功自傲,盛气凌人;自以为已经长大了,强烈要求自作主张,竭力摆脱家长的管束,在思想言行的各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独立性,喜欢“对着干”,情绪易激动,难控制。
(3)考试焦虑
由于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实际上升入大学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感到学习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也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4)神经衰落症
神经衰落是由于大脑长期过度紧张而造成大脑兴奋与抑制机能的失调。不少中学生由于学习负担过重,生活挫折,与同学关系紧张等容易引起神经衰落。如:准备高考者,将高考的成败看的很重,考前突击做题,因而心理负担过重,情绪高度紧张,一旦超过本人心理负荷时,就会出现心理疲劳和脑力下降。这时,如能适当休息,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计划,合理分配学习、休息及娱乐放松的时间,很快可以恢复。但这些患者由于自身素质及社会、家庭的压力,又急于投入到有效的学习中去,即使休息时间也念念不忘学习,导致休息不好,休息不好又引起学习成绩和脑力均在下降,越下降,越着急,越着急越睡不好,如此恶性循环,就形成了神经衰落。
3.中学生心理障碍消除的对策
针对中学生存在心理障碍的现状及原因,学校教育必须采取相应对策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以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具体分述如下。
3.1对策一:关于厌学
(1)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再难的学科也要把它简单化、易懂化、不故作高深,及时给学生以辅导和答疑,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考试成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2)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让学生慢慢喜欢教师上的课。要对学生的智力、学习成绩、兴趣有个客观正确的认识,不要把青少年的业余时间泡在各种培训班里;要教会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活动,注意用脑卫生,保证休息和睡眠。
3.2对策二:关于上网成瘾
上网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需要通过药物和心理配合治疗;建议家长多与孩子沟通,要求孩子的上网时间要有所节制,一般每天不超过2小时,且中间要休息15分钟。
3.3对策三:关于青春期焦虑症
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也可以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主要宜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暗示疗法
自信是治疗青春期焦虑的必要前提。焦虑症患者应暗示自己树立自信,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有处理突发事情和完成各项学习的能力。通过暗示,患者每多一点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些,同时反过来使自己变得更自信。这种良性循环将帮助青少年患者摆脱焦虑症的纠缠。
(2)深度松弛疗法
患者在深度松弛的情况下去想象紧张的情绪,首先出现最弱的情境,重复进行,患者慢慢回在想象出的任何紧张情境或整个事件过程中,都不再体验到焦虑。
3.4对策四:关于早恋
教师要耐心地和早恋的学生私下里谈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指出他们自认为认真的恋爱的不现实性和可能引发厌学心理的严重性,劝其应当以学业为重,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至于感情,两人应该把这种感情升华为互相帮助的情感上。
3.5对策五:关于孤独
教师应当及时发现班级里较少言寡语的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孤独的心境,主要的方法是教育他们:(1)开放自我,真诚、坦率地把自己交给别人,主动亲近别人,关心别人,扩大社交面,融洽人际关系;(2)尽量缩小为同代伙伴之间的差异,既不自傲清高,也不自卑多虑;(3)尽量增进两代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成年人要对青少年多一些理解、体贴和帮助,青少年也应了解、多学习成年人优点和长处,并相互尊重和体谅。
3.6对策六:关于嫉妒
(1)应让中学生明白嫉妒是种“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才能的反感”,常导致害人又害己的不良后果,教师一经发现就应当及时教会学生处理嫉妒心理。
(2)应当正确看待人生价值,摆脱一切私心杂念,心胸开阔,不计较眼前得失,去做一些对自己有价值的事,就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嫉妒他人的成功了。一个一心追求事业的人是无暇顾及别人的事的。
(3)发挥自我优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个人自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某些方面不如人,但可能在另一些方面做的更好。要学会全面认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正视自己的差距,扬长避短,发现并开拓自身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力求改变现状,开创局面。
3.7对策七:关于考试焦虑
在无法改变教育结构不合理现象的前提下,只能通过学校的宣传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家长要正确地对待某些高一级学校的选拔考试,不要在升学上盲目攀比;各次考试不应该排名,更不能在学生中公示,以此来降低学生考试焦虑的程度。
3.8对策八:关于神经衰落症
对神经衰落症的心理调适与治疗,要以预防为主,改变不良习惯,加强锻炼,生活宁静而有规律。对于睡眠习惯不好的,要请求父母协助给予纠正,或指导进行自我纠正。施以心理治疗法,克服紧张焦虑情绪,树立起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把消极情绪变为积极情绪。对于真正的失眠性神经衰落,可适当辅以药物治疗。
3.9对策九:关于毕业班学生心理障碍
(1)教师要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知心朋友,师爱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进行升学心理疏导,减缓学习压力。班主任要召开毕业家长会,指导家长正确地对待某些高一级学校的选拔考试,要对自己孩子的智力、学习成绩、兴趣有个客观正确的认识,不要逼青少年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考试,不要把孩子的业余时间泡在各学科培训班级里。
(3)指导人际交往,促进个性全面健康发展。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学习人际交往,使他们处理好与父母、老师、同学及异性的关系,体会父母老师的一片苦心,选择品行皆优的朋友相处,在自尊、自爱、真诚友善的基础上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
(4)教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保持良好心境。班主任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主动调整自己的心境、情绪、感情、意志乃至学习能力,达到心理卫生和生理预防的目的。如通过思想、语
言进行自我暗示。面临紧张的考场,反复告诫自己“沉着、沉着”;在荣誉面前,自敲警钟“谦虚、谨慎”;在挫折面前,安慰自己“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气”等。在学习自我暗示时,要训练学生坚强的意志,让他们对自我暗示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坚持在实践中锻炼。
4.中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措施
4.1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同时可进行实际训练操作,其实际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通过相应的活动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方法。
4.2设立悄悄话投递信箱
实践证明,设立信箱能够有利于教育者与学生进行沟通。这种方式为一些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提供了方便,也使有些碍于颜面的话可以比较自由轻松地在书信中交流,这样可以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4.3设立心理咨询室
由于中学生对提高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咨询室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改教育教学的新要求,显示出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少数中学生的要求,也是一种时代的趋势。总之,学校教育应当重视当前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了解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学习掌握消除心理障碍的教育方法,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心理健康的维护,帮助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克服障碍,走出不良心理的阴影,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让青春之花自由绽放,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身心健康地去面对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第三篇:心理健康教案3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内心的困惑,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难而是静闭的内心世界,没有人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让我们的心灵洒满阳光,拥抱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心理健康教育课,来探讨研究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同学之间如何交往。先来看情境表演:
(二)情境表演 1.《跳皮筋》
小欣、小芳、小英和小红跳皮筋,怎么玩呢?小芳说:我不和小英一组,她那么胖,笨死了!”听到小芳说自己笨,小英顿时火了,他指着小芳的鼻子:“你才笨呢!你又胖又蠢,活像一个小母猪!”小英听到小芳骂她,伤心地跑到一边,哭了起来。
师:小芳她们为什么玩不到一块?小英又为什么会哭呢?谁来说说?(生充分说)生:小芳不合群,说别人。因为小芳说她,嘲笑她,她受不了。师:面对这种情形,应该怎样解决呢?
生:小芳不应该说别人的缺点,同学之间应该和和气气。(生充分说)
师小结:这几个同学说得很对,同学之间就应该友好相处,不要嘲笑同学的缺点。要学会尊重别人,不侮辱他人,这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原则。接下来请大家继续看情境表演《上课铃响了》。
2.《上课铃响了》: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快进教室!王小燕和同学们从外面拥挤着走进教室,这时一位同学不小踩到她的脚后跟,王小燕大叫一声:“哎呀!踩我的脚干什么,你的眼睛长哪去了?”同时跺着双脚,大发脾气,用双手捂住眼睛哭泣,那个同学再三向她说对不起,其他同学都劝王小燕别哭了,王小燕不予理睬,继续发脾气,直到教师从外面走进来,王小燕才停止哭泣,回到座位上,还在生气。
师:孩子们看完了表演,大家来说说,王小燕做得对不对?为什么?(生充分说)生:她爱生气不好,对身体有害。
生:那个男同学已经说对不起了,她还生气,谁愿意和这样的同学玩呢!
师小结:是,我们应该有宽容之心。同学之间遇到了矛盾,不要斤斤计较,要有宽容之心原谅他人,即使别人有做得不当的地方,在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你到了歉,我们就应该原谅他,更何况,常生气对身心健康没有好处,只有与同学和谐相处,你才能拥有更多的快乐。下面(出示)我们一起来看以下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的正确做法,老师给大家的建议是:(1、师读、2、生齐读、3、男女生读)
同学之间
学会友好,不嘲笑缺点。学会尊重,不欺小凌弱。学会宽容,不斤斤计较。学会理解,不撒娇任性。
师:同学们每天生活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有了上面的原则,遇到下列情况,你又该怎样做?相信你会正确处理。(出示)
(三).说句心里话
(1)你的同桌要在桌子中间画一条“三八线”。
(2)考试时,你的同桌没带橡皮,可是昨天你跟他借笔,他没有借给你。(3)选班长时,你的好朋友当选,你却落选了。生: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这样做: 生: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这样做:
师小结:是呀!同学之间就应该友好相处,你对别人友好关爱,别人也会还你一份友好关爱,奉献一份,收获十份,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奉献着,相信你也会快乐着!下面,请看(师读)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来,一起读:同学之间:
学会关爱热情大方 学会体贴细致入微 学会调节消除嫉妒 学会激励互相进步
过渡:接下来,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校园短剧《糖葫芦的故事》,边看边想,你有什么感触?(放视频)
(四)校园短剧:视频:《糖葫芦的故事》 讨论:看到上面内容此时此刻你想到什么? 生充分说:(不要爱慕虚荣„„)
师总结:虚荣之心也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在生活当中,老师希望大家(出示)面对普通 不盲目攀比 面对平凡 不爱慕虚荣 面对困难 坚强应对 面对挫折 顽强拼搏
过渡: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道有趣的检测题,通过这个检测游戏,主要自我评价以下,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在A.B.C.三项中进行选择,希望大家实话实说。(出示检测题)
(五)、检测题:
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问题,选择答案。
(1)、当你与同学在班级发生矛盾时,你采取的解决办法是:
A、谈话解决B、找老师解决C、用武力解决
(2)、每天出入教学楼,能谦让小同学,给他们提供方便吗
A、能谦让 B、有时能做到C、不能谦让(3)、当看到同学有困难能主动帮助吗? A、能 B、有时能 C、不能
(4)、你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吗,并在活动中力争为集体争光? A、愿意参加,并能为集体争光 B、有时愿意参加C不愿意参加
(5)、星期六,小丽要和爸爸妈妈去亚武山游玩,可是学校安排,周六要举行“学雷锋”活动,如果你是小丽,你该怎么办?
A、参加“学雷锋”活动B、和家人一起去亚武山(6)、你经常为学校或班级做好事吗? A、经常做 B、有时做 C、没做过
(7)、课间上下楼你是否能自觉靠右行,为其他同学提供方便? A、能做到 B、有时能做到 C、做不到(8)、你能主动捡拾学校或公共场所的垃圾吗? A、一定能B、有时能C、不能
(六)、评价
选A得24分选B得16分选C得8分
选A:人际关系协调,具有合群、同情、爱心、助人的精神;
选B:人际关系有待改善,需要向具有合群、同情、爱心、助人的精神方面努力; 选C:加强学习,多交朋友,多向别人请教人际交往的知识。
师小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理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疾病,这不要紧,关键是要有战胜自我的勇气,这样才能拥有健康。过渡:最后,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这样更能调整你的心态,使你拥有健康的人生。
(七)、出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1)具有良好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心态意识;(2)能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愉悦、平静;(3)能承受挫折;
(4)能较正确地认识周围的环境,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5)人际关系协调,具有合群、同情、爱心、助人的精神;(6)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7)思维发展正常,并能激发创造力;
(8)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道德观、价值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八)、师总结:
同学们,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尊重,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份自信,就多一份健康。让我们都拥有健康的心理,学会相处,学会交往,拥有更多的朋友,相知、相伴。请欣赏歌曲《永远是朋友》。
(九)、欣赏歌曲《永远是朋友》
教学反思:目前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都很自我,加之现在的集体活动不是很多,很多孩子都不会合作,在集体生活中不考虑集体的利益,只顾个人喜好,不会与人友好相处,共同完成事情。即使在合作中,有时也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是因为孩子们在生活中缺乏与人合作的经验,缺乏“团结合作力量大”的认识。还有一些孩子内心中很渴望与人交朋友,愿意和别人共同完成事情,但是不知道怎样与人合作,缺少这方面的认识,也缺少这方面的指导。因此,本节课就以此为出发点,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活动的平台,在活动中认识、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与人交往能力,体会合作成功的快乐。
第四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3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体工作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师一个人的事,是所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学校成立了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坚强支撑。本,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师资质认证。同时,将适时举办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缓解班主任心理压力,提高班主任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收集整理,定期以板报、广播等形式向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2.全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要更新观念,要高度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广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必要途径,是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围绕市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是“和谐、阳光、快乐、健康”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要进一步加强问题学生的结对帮教制度,落实帮教措施,建立结对帮教档案。
3.加强制度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学校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研讨;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情况纳入学校教育德育工作的考核之中,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评比活动;设立网上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咨询辅导,设立心理信箱,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集体辅导。班主任利用心理健康课,根据本班的实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地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另外,每月一次,利用国旗下讲话,对一些共性问题,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集体心理健康辅导。
(2)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建设的环境布置考虑到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考虑到了儿童的审美特点,让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每周二~周五的中午12:30~13:
10、下午的14:40~15:40开放心理咨询室,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由心理辅导老师负责。在心理咨询室内门外设有“心理咨询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进行咨询。
(3)个案教育。以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作为个案对象,以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两种方式研究。采用跟踪研究,合作的方式进行。
(4)博客互动。在我校网站上,心理辅导老师建立自己的博客,在博客中另开心理专题,欢迎学生、老师、家长等的咨询,这一形式的推出,可架起心理互动的桥梁,拓展心理咨询的对象、时间、空间,更为便捷、互动,有一定的实效性。
5.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重视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小学生心理健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我们的工作终极目标。
第五篇:心理健康教育讲稿3
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时间:10月19日 地点:学校操场 参加人员:学校全体师生 主讲人:李学敏 教育内容: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
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
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人际关系和谐
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 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 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标志是:
①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都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 ②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③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的支配自己的行为;
④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二、心理健康新概念
近年来,国外心理学家们仿照智商,提出了“情商”的新概念。所谓情商,是测定和描述人的“情绪情感”的一种指示。具体包括情绪的自控性、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挫折的承受力、自我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情商与智商同样重要,是个人迈向成功的一个要素。
美国心理学家高曼综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认为,情商与智商不同,它不是天生注定的,而是由下列 5 种可以学习的能力组成的: 1.了解自己的情绪。能立刻察觉自己的情绪,了解产生情绪的原因。
2.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安抚自己,摆脱强烈的焦虑、忧郁,以及控制刺激情绪的根源。.激励自己。能够整顿情绪,让自己朝着一定的目标努力,增强注意力与创造力。.了解别人的情绪。理解别人的感觉,察觉别人的真正需要,具有同情心。.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够理解并适应别人的情绪,维持融洽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认为,这些"情绪特征不仅是生活波折的动力,从而让智商发挥更大的效应,而且还是影响个人健康、情感、人际关系的重要的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情商为人们开辟了一条事业成功的新途径,它能使人们摆脱过去只讲智商所造成的无可奈何的宿命论态度。告诉人们只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调整,正确面对情绪的变化,同样有开创美好前景的机会。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主要特征
大量实践证明:人的身心发展和成熟与他生活的家庭、集体、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既依赖于良好环境的熏陶与引导,更需要各级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的积极措施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成为适应未来所需要的建设者。
至于心理健康标准各国专家有不同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标准,而我国根据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应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八个方面:
一、智力正常
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头脑清醒,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的问题、困难和矛盾,既不回避也不空想。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与想象力以及各种操作能力等等。
二、情绪反应适度
情感表现乐观而稳定,心胸开阔,对一切充满了希望,既不为琐事耿耿于怀,也不冲动莽撞,能保持平常心,以愉悦的情绪去感染人。
三、意志品质健全
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有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制力,既不刚愎自用,也不盲从寡断;在实践中注意培养自己的果断与毅力,经得起挫折与磨难的考验。
四、自我意识正确,有自知之明
在集体中自信、自尊、自重,少有自卑之心,也不傲视他人;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正确的评价与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开发自己的潜力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
五、个性结构日趋完善
个性是一个人经常的、本质的和别人相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包括心理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意志、人生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等)。人的生活条件、受文化教育影 响、从事的生产与社会实践越是优越、丰富、完善,人的个性结构的日益完善也就有了保证。目前整个教育系统都在进行着全面的改革,重视把青少年从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这就为人的个性结构的日趋完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六、良好的人际交往
乐于和善于与人交往,能和大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视友谊也不拒绝别人的关心与帮助。与人相处时积极态度(如热情、坦诚、尊重、信任、宽容、融洽)多于消极态度(如忌妒、冷漠、怀疑、小性、计较);在新环境中能很快地适应,与他人打成一片。
七、行为得体,生活态度积极
珍惜一切学习与工作的机会,行为上表现出独立自主,不以他人的好恶作为个人行为的依据,既不盲从,也不受诱惑,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八、反应适度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和活动效率是积极、主动而富有成效。不冲动、毛躁、也不敷衍塞责。
以上是心理健康表现的众多方面,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但是青少年出于各自的年龄、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和具体生活条件、文化教育程度各方面存在的差异,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