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常规
一、来园活动
A:幼儿常规活动
1.能衣着整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能向老师问早、问好,能与家长说再见。
2.能接受晨检,按号数插好自己的晨检牌。
3.不带危险品、零食入园。能将外衣、帽子等放在固定地方。
4.学习双手轻拿轻放小椅子,愿意进区游戏。
5.玩桌面游戏时,能保持安静,不随意走动,不影响别人。
B:对教师要求:
1.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
2.做好室内外清洁卫生工作。
3.接待幼儿,与家长做好交接手续,检查幼儿外套,帽子的放置。
4.观察幼儿来园精神状况,如有异常及时与保健医取得联系。
5.组织幼儿桌面游戏,提醒幼儿做好简单的自我服务性劳动。
6.清点人数,作好点名记录。
7.作好幼儿生活用品的安放及毛巾、水杯等的消毒工作。
8.准备好幼儿一日饮水,保证幼儿随时有温开水喝。
二、盥洗活动
A:幼儿常规活动
1.能按老师的要求有序进入盥洗室,不推不挤,排队如厕、洗手。
2.逐渐掌握洗手、洗脸、漱口的正确方法。
3.饭前、便后、手脏时能主动洗手。
4.大小便能基本自理,有困难的能及时跟老师说出大小便的要求。
5.盥洗时不把水洒在地上,能保持地面干爽、清洁。
B:对教师的要求
1.指导幼儿进行正确盥洗的方法。
2.允许幼儿按需要随时大小便。饭前、外出、入睡前提醒幼儿上厕所。
3.提醒幼儿手脏洗手。提醒幼儿节约用水。
4.幼儿入厕,要观察并给予帮助
5.盥洗后及时清洗厕所、水池,消毒毛巾。
6.保持地面干爽、防滑。
三、饮食、饮水活动:
A:幼儿常规:活动
1.餐前能先轻轻转好小椅子后洗手,小手开花,安静入座。
2.正确使用勺子,能正确舀起饭菜,送入口中。
3.进餐时不讲话,细嚼慢咽,专心吃完自己的饭菜,不挑食,不剩饭菜。
4.注意桌面、地面整洁,注意衣服整洁。
5.吃完后能按要求把碗和勺子放在指定的地方。
6.餐后用小餐巾擦嘴、倒温开水漱口。
7.自己取水喝水,学会排队等待。
8.吃好午餐能按要求进行安静游戏,不乱走乱跑,不做有危险的动作。
B:对教师的要求:
1.餐前组织安静活动。
2.组织盥洗,指导用正确的方法盥洗。
3.清洁消毒餐桌,准备餐具。
4.向幼儿介绍饭菜,使其简单了解食物中的营养,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5.根据幼儿饭量大小随时添饭,不催食,指导语:“你添饭了没有?”。
6.照顾好体弱儿以及特殊幼儿,有需要的要喂好饭。
7.组织幼儿餐后散布、文学艺术欣赏等安静、轻松的活动,提醒幼儿按老师的要求活动,外出时不推挤,不做剧烈运动 8.整理餐具、地面、桌面等的清洁消毒工作。
四、睡眠活动:
A:幼儿常规:活动
1.保持寝室安静,自己在床铺前有序穿脱衣裤、鞋袜。整理好自己的衣物等,放在指定位置。
2.安静入睡,睡姿正确,不玩物品,不和别人讲话,不影响别人。
3.起床时,在教师的帮助下穿好衣服、鞋袜。
4.起床后安静到教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随意到户外玩耍。
B:对教师的要求:
1.提供安静、通风、整洁的睡眠环境。
2.指导、帮助幼儿穿脱衣服,提醒穿脱的顺序与方法。
3.帮助幼儿盖被子,纠正不正确睡姿。
4.随时检查睡眠情况,安慰入睡困难幼儿。
5.特别注意睡眠期间起床入厕的幼儿安全保护。
6.帮助幼儿整理衣裤鞋袜,梳理头发。
7.等幼儿吃完点心后清洁消毒寝室。
五、游戏活动
A:幼儿常规活动
1.轻拿轻放玩具材料。
2.游戏中注意自身安全,不伤害伙伴。
3.学习物归原处。
B:对教师的要求
1.为幼儿准备安全无毒、清洁卫生的游戏材料与玩具。
2.加强安全教育,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幼儿游戏安全。
3.指导幼儿学习自己收拾玩具、清理场地。
4.每周定期清洁消毒玩具。
六、户外活动
A:幼儿常规:活动
1.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2.遵守户外活动纪律,在指定范围活动;
3.能按老师的口令做相应的动作,不乱跑、不推挤、不做危险动作,不伤害自己和别人。
4.锻炼前后及进行中,能在老师的提醒下增减衣服。
B:对老师的要求:
1.注意活动场地和运动器械安全。
2.检查幼儿着装安全,准备好干毛巾,帮助出汗儿童擦汗。
3.注意幼儿锻炼中的保护,避免事故发生,若发生意外立即报告并妥善处理。
4.根据幼儿身体素质、季节特征,掌握幼儿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
5.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进行自我保护。
6.对体弱儿童注意观察护理。
七、教育活动:
A:幼儿常规活动
1.坐姿自然、端正,阅读姿势、握笔姿势正确。
2.能集中注意力参与活动,愿意开动脑筋举手发言。
3.说话、唱歌不大声喊叫,说话前先举手。
4.能安静倾听同伴讲话,不乱动,不影响别人。
5.不把学习用品等放入口中。
B:对老师的要求:
1.选择好合适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控制好时间,避免幼儿大脑疲劳。
3.提醒幼儿坐姿、阅读姿势、握笔姿势正确。保护幼儿视力、骨骼、肌肉等不损伤。
4.注意幼儿说话、唱歌的声响,保护幼儿声带。
5.教具、学具等材料安全无毒。
6.注意让幼儿安全地学玩具操作,避免造成外伤。
7.提醒幼儿注意操作时的衣着整洁。
八、社会实践活动:
A:幼儿常规:活动
1.在教师带领下,排队走路、遵守规则。
2.外出活动能注意安全(乘车安全、走路安全、在指定范围活动,不乱走动等)。
3.按要求统一行动,不远离集体,不单独活动。
4.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等。
B:对老师的要求:
1.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幼儿外出活动。
2.事先安排好线路,实地考察,准备好应急预案。
3.检查幼儿衣着,带好外出必需品。
4.尤其要注意不同场合有不同安全要求,时时提醒幼儿自我保护。
5.外出活动中经常清点人数,去包无忧而走失。
九、离园活动:
A:幼儿常规:活动
1.收拾好玩具,能将脱下的衣帽带回家。
2.能等成人来接,走时能跟老师和同伴说再见,不独自离园。
3.在家长来接后能及时离园,不在园玩耍逗留。
4.不乱吃小摊贩上的东西,不乱扔垃圾,讲究卫生。
B:对老师的要求:
1.组织好幼儿安静活动
2.收好接送卡,认真与家长交接,简单交流幼儿在园情况。
3.提醒幼儿回家前整理好玩具,放好小椅子。
4.提醒家长将幼儿衣服、帽子带回家。
5.要求家长及时离园,不买小摊贩上的食物给幼儿吃,讲究饮食卫生。
6.提醒幼儿和家长不乱扔垃圾,保持幼儿园环境卫生。
7.整理活动室环境卫生,按要求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8.检查水电安全,关锁好门窗,做好防盗安全。
小班常规教育 小手真干净
活动目标:1。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2.养成幼儿饭前,便后,手脏时洗手的卫生习惯。活动准备:关于洗手顺序的图片,脸盆,水,肥皂,毛巾。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引出课题。
1.教师:“请小朋友们伸出你的双手来,如果小手脏了怎么办?”(引导幼儿说出小手脏了应该去洗手)
2.教师:“谁能说说我们应该怎样洗手?”(请个别幼儿讲讲,也可以让幼儿小组讨论后再回答,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教师小结,适时的给幼儿鼓励。二:教师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1.教师拿出关于洗手的操作图片,幼儿边看老师贴上的图片顺序,边听老师讲解。
湿手——擦肥皂——搓手——冲洗干净——毛巾擦干
2.教师将图片打乱,请个别幼儿上去按顺序将图片挂好(进一步巩固洗手的正确方法)三:教师示范:
1.教师将准备好的一盆水端来,让幼儿说出洗手的顺序,然后一步步的根据这个顺序洗手,让
幼儿更真切的感受到小手是这样洗的。
2.教师总结
3.教师提问:“什么时候我们要洗手?”(启发幼儿说出:饭前,便后,手脏时要及时洗手。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四:活动结束:
1.教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都知道了洗小手的方法了,让我们一起去将我们的小手洗干净吧!2.将幼儿带出场。
小班——小花狗
原创
活动名称:语言活动《小花狗》 活动引发:
小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小动物,所以我一有空便会给孩子们看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有一次,在看图片时有一位小朋友在自言自语的说一首关于小狗的儿歌,在课后我便问:“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的儿歌么”?他们说:“想”。后来经过反思我明白幼儿需要学习一些与我们生活相关的东西。于是我设计了本节语言活动。活动目标:
1.让幼儿大胆的复述儿歌,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2.理解儿歌,学说儿歌,感受儿歌的活泼和欢快. 3.随儿歌即兴表演,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录有儿歌《小花狗》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复习儿歌《小白兔》
1.教师带动幼儿大胆说,鼓励幼儿大胆表演。2.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讲儿歌。
(二)欣赏儿歌《小花狗》 1.放录音,幼儿欣赏儿歌。师:听听录音机里都说了些什么? 2.教师复述,幼儿再次欣赏。
(三)结合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观看幻灯片学习儿歌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动物? 幼:小狗
师:那你们喜欢小狗么?
幼:喜欢
师:那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关于小狗的儿歌,你们想学么? 幼:想
(四)活动结束,引入游戏。
师:那我们学习了儿歌《小花狗》,那你们知道小狗喜欢玩什么玩具么? 幼:骨头、皮球……
师:小朋友说了很多,那我们来玩一个小皮球的游戏吧!做游戏然结束 活动延伸:
制作一些小狗卡片放在区域角或语言区中,让幼儿多了解动物,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
小班活动:有趣的小脚丫
活动要求:
1、通过看、摸、捏、闻等感知活动,了解自己的小脚丫及其简单的功能,初步懂得要保护好它。
2、初步培养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并能产生愉悦的情绪。
活动流程:
1、回忆上次活动:引导幼儿回忆上次活动,说说自己的小手是怎样的?
2、观察小脚:引导幼儿通过数数、捏捏、动动、比比脚趾大小、闻闻脚的味道等活动,感知自己的小脚丫,了解其简单功能,并初步懂得要保护好它。
3、给小脚拍照:通过踩脚印的活动,激发幼儿继续观察、感知自己小脚的兴趣。
使幼儿体验到踩脚印活动的乐趣。
4、延伸:将幼儿的脚印图布置于教室中,鼓励幼儿邀请自己的父母猜猜、找找自己的小脚丫。
第二篇:小班常规儿歌
小班常规儿歌 餐前环节: 《小手小脚》
我伸出小手去,我收回小手来,我伸出小手摆一摆,小手手回来。我踢出小腿去,我收回小腿来。我的小腿踢一踢,荡呀荡起来。我伸出小脚去,我收回小脚来,我的小脚跳一跳,跳呀跳起来。
《比小手》
小手小手洗一洗,小手小手搓一搓,小手小手擦一擦,小手小手拍一拍,小手小手伸出去,比比谁的小手白。
《大家来上幼儿园》
小猫来上幼儿园,看见老师笑眯眯。小鸟赖上幼儿园,唱歌跳舞做游戏。小狗来上幼儿园,排队走路一二一。
我也来上幼儿园,朋友多呀真开心,真开心。
《手指操儿歌》
大门开开进不来,二门开开进不来,三门开开进不来,四门开开进不来,五门开开我进来。
《五指歌》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看见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手指谣》
大拇指是爸爸,爸爸最爱开汽车,滴滴滴;二拇指是妈妈,妈妈最爱织毛衣,喳喳喳;中指是姐姐,姐姐最爱打电脑,嗒嗒嗒;无名指是哥哥,哥哥最爱踢足球,砰砰砰,小妞妞就是我,我最爱上幼儿园。
《我是一个大苹果》
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请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
穿衣环节
《穿衣歌》
我的小手真能干,自己事情自己办,穿衣服,穿鞋子,勤劳聪明人人爱。
盥洗环节 《洗手歌》
哗哗流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讲卫生。小肥皂,搓呀搓,搓出沫沫不生病。哗哗流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讲卫生。
你也洗,我也洗,看谁洗的最干净!
《洗手》
清清水,水清清,洗洗小手讲卫生,手心手背手指头,手腕都要洗干净。
喝水环节 《喝水歌》
我的小手真干净,杯杯清水保平安。你一杯,我一杯,多喝水身体棒。
《洗手喝水歌》
天气变冷嘴边干(口渴),赶紧洗手
第三篇:小班常规成册
小班常规的培养与养成活动方案及计划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幼儿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在新环境中对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常规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小班的核心课程之一,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
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包括:坐姿、走姿、入厕、喝水、洗手等十多个环节。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他们不能像中大班的幼儿一样提醒自己遵守各项常规,因此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分为了几个阶段: 小班上学期的培养目标制定为:
1、能愉快的入园。
2、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衣服的穿脱,叠放。
3、掌握正确的坐姿及走姿。
4、能独立的上下楼梯。
5、如厕后能主动的提裤子。
6、如厕时不推挤,你先我后不着急。
7、正正确的搬放椅子。小班下学期培养目标制定为:
1、科学活动中常规的养成。
2、能自觉的喝足量的水,知道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3、喝水时不将水洒在地上。
4、会正确的洗手。
5、学会用自己的毛巾擦手,能将毛巾放回原处。
6、能积极的参与户外活动。
7、能遵守户外活动的常规。每月工作安排 八月份
1、召开新学期幼儿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小班常规的培养目标、小班教育教学目标和需家长配合的工作内容。
2、各班教师向家长调查幼儿在家的习惯,为开展教研活动做铺垫。
3、各班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学期教研课题研究活动计划。
4、开展第一阶段教研活动(商讨良好常规养成的方式、方法,以及所涉及的范围)。九月份
1、进行小班教师培养小班幼儿常规专题教研活动第一阶段经验交流。
2、各班尝试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常规培养活动。了解班级幼儿的常规现状。
3、各班开展第二阶段的研究活动:培养来园常规(打招呼、主动换鞋等)。十月份
1、对照《纲要》,针对活动进行第二阶段活动的分析、交流与反思。
2、进行各班教师互相观摩幼儿一日常规培养的活动情况,如来园、洗手、游戏、集体活动等环节。
3、各班开展第三阶段的研究活动(坐姿、走姿常规)。十一月份
1、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进行统一指导。
2、总结第三阶段的研究活动。十二月份
1、交流入厕方面的交流
2、进行期末小班教研专题工作总结,各班教研成果展示。三月份:
1、科学活动中常规的养成
2、科学活动中教师的评价 四月份:
1、喝水、洗手环节的讨论交流,提出问题,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本月进行强化培养。
2、进行常规方面经验文章的学习。五月份:
1、展示常规教育的体会,进行经验交流。
2、对喝水、洗手环节的反思。
六月份:
1、喝水、洗手环节的再次回馈
2、户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户外活动中的目标定位 七月份:
户外活动常规的回馈,有关户外活动的形式。
来园的常规:
来园常规包括:与老师问好 签到 换鞋等 1 创设情景,给幼儿以模仿的参照物。
晨间入园,请能力强的幼儿与老师合作,表演有礼貌的孩子是怎么做的,重点使用“老师好” “老师,再见”。其他幼儿模仿他人做法,既增强幼儿的自信,又培养了幼儿互相帮助的精神。不爱护签到用具的孩子,为孩子创设“印章哭了”等拟人情景来教育幼儿爱护用具。示范展示,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请能力强的幼儿表演穿脱鞋,教师给予表扬,激发起幼儿效仿的欲望,适时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3 细心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
老师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幼儿的细微变化和进步,及时肯定,表扬孩子。家园协作,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1)提醒家长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玩游戏识字,增强亲子感情,熟悉签到工作
(3)父母做好孩子的榜样,来园主动与老师及小朋友问好。5 练习经常化,使之内化为习惯。
由于孩子年龄小,总是边识记,边遗忘,甚至遗忘的速度快于识记,而且以无意识识记为主,所以必须经常练习,让孩子不断强化,内化为习惯。成人的榜样作用。
(1)老师每天早上主动跟孩子打招呼,时间久了,孩子就会把跟人打招呼看成是很平常的事,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了。
(2)利用环境激励孩子,在家园栏的礼仪栏目中进行“礼貌孩子”的表扬。7 妙用儿歌
穿鞋:对对碰,对对碰,一对鞋子对对碰,碰错了扭扭头,碰对了做朋友。
穿鞋难:小鞋小鞋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朋友。小脚小脚快快来,住到我的肚里来。
(见到孩子穿反鞋,“快看看,你的好朋友都撅起嘴不高兴了,快让它们碰碰头吧。”)
穿衣歌:
开衫: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了。吱溜,吱
溜上房子。(两手抓住衣服的领子,将衣服顶在头顶上;两只手分别从袖筒中伸出,再从衣服下面向上扣上扣子。)
套头衫:抓边子,钻房子;小老鼠,出洞了。吱溜,吱溜上房子。(两手抓住衣服的边子,将头伸进衣服内;两手分别从袖筒中伸出,再将衣服的边子往下拉。)
脱衣歌:缩缩头,拉出你的乌龟壳;缩缩手,拉出你的小袖口。(手抓住衣服的后部,用力向上前拉,将衣服脱出,再拉住袖口一拽。)
叠衣服:关关门,关关门,抱抱臂,抱抱臂,弯弯腰,弯弯腰,我的衣服叠好了。(纽扣与纽洞一一对应,袖子对袖子向胸前叠加,衣服的上部向下部对叠。)
前两周,可让家长陪孩子一起完成换鞋,穿衣,叠衣的工作,而后家长逐步放手。
幼儿坐姿、走姿的常规:
1、儿歌引导
肩平背直头放正,两脚平放有精神。写字时候身坐直,眼离书本要一尺,手离笔头要一寸,胸离桌面要一拳。
2、示范讲解,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方法。
3、反复练习。
幼儿习惯的养成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动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练习。
4、一个跟着一个排队走
教师在引导幼儿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时,不妨先开展小组练习,然后再进行全班练习。
5、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教师在面对孩子时,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做到这一点,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孩子。
6、常规养成,贵在坚持。
两位老师对常规要求的一致性,时刻提醒孩子,并将其作为一个长期的目标。
如厕的常规:
1、在入厕之前,教师为幼儿提要求,或请幼儿自己提出要求。让要求来约束幼儿的行为。
2、尽量避开入厕的高峰期。
3、在等待幼儿排队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说古诗、儿歌。减少幼儿的消极等待。
4、平时多教育孩子谦让,和同伴友好的相处,不推挤幼儿。
5、教师之间的相互协调,一位教师组织幼儿排队,一位教师督促幼儿入厕,保证幼儿的安全。
洗手、喝水的常规:
户外活动的常规:
科学活动中的常规:
1、科学活动中若要做实验,应为幼儿准备好充足合理的用具,避免争抢的现象发生。
2、科学活动中要注意桌椅的摆放,照顾到每个孩子的视线。
3、活动中涉及有水的实验,要为幼儿准备抹布。
4、科学活动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格外的简练、准确,在每次幼儿操作之前,教师要把要求及规则向幼儿介绍清楚。而不是在出现问题时才去弥补。
培养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
新生入园是幼儿从家庭个体活动进入集体活动的开始,是他们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的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也明确提到:“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结合我园实验课题《“建立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研究方案》的开展,在这里谈谈自己对培养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首先明确小班阶段是常规教育的重要时期。
1、小班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大,模仿力强,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品德教育上处于他律时期,这一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
2、小班幼儿入园后由于改变了生活环境,在新的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习惯相对要容易得多。
3、小班的常规建立好了,会为以后中班、大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了解幼儿是做好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必要前提。
小班幼儿从各个不同的家庭来到幼儿园,受到的启蒙教育不尽相同。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礼貌,不懂得遵守集体规则,生活卫生习惯还没有养成。有的可能什么也不会做,有的可能乐于助人,有的可能大方、活泼,有的可能胆怯、孤僻……因此,教师要迅速了
解班上每个幼儿的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幼儿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
三、培养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途径。〈一〉 小班幼儿生活规则意识的建立。
1、抓住“入园”契机,为幼儿上好第一课。
新学期开学是小班工作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辛苦的一个阶段,但是,只要班上的老师齐心协力,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就会迎韧而解。为什么这样说呢?一般情况下,通常小班的孩子入园时会哭闹不止,轻微的一般是一周左右,严重的一般是二至三周,甚至个别特殊的有一个月左右。孩子在教室里面哭,有的婆婆、妈妈在教室外面泪汪汪,更有甚者,提出要将小孩接回去,过几天再送来……总之家长送孩子入园时站在教室外久久不肯离去。面对这样的一群孩子和家长,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孩子来一个就微笑着叫着乳名或“小乖乖”接过来,不要家长进教室,并劝说家长离开,尽管家长不理解,过后一段时间再给家长解释;然后,第一周的头三天,不给孩子编固定的座位(因为孩子们肯定会到处乱跑),第四天开始,把跑的孩子,不愿坐座位的孩子哄上座位,就连哭的孩子也是这样,让孩子心中形成一个概念——要坐座位。
2、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习惯,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的简单的管理。初入园的小班幼儿,对一切都感到陌生、新奇,也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要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习惯,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作为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更新自己的观念,抛弃以前那种将幼儿视为成人的客
观附属物或“小大人”的观念,应树立科学儿童观。即儿童身心各方面都需要合理地照顾和保护,儿童应有主动、自由和充分活动的权力,儿童在体、智、德、美等各方面应该协调发展。教师应该是幼儿健康和安全的保护者,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引导者,既不能把幼儿看成是“小大人”,也不能事事包办代替,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众所周之,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四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有的甚至还有保姆,所以,幼儿在生活自理上很差,有的可以说是一点也不会。因此,盥洗、解便、进餐、午睡等环节就成为小班我们工作的难点,同时也是我们生活常规建立的关键环节。于是我采取了以下的几种方法: ⑴巧设标志法。
小班幼儿不认识阿拉伯数字,更不识汉字,记忆的持久性较差,我就在毛巾架上贴上幼儿熟悉而又喜欢的各种动物图片,规定幼儿记住自己的一种,做到不随便使用别人的手帕。凡是要求幼儿人手一套的物品,我都使用此法。⑵目标定位法。
把班级常用物品按固定位臵摆放。如:毛巾挂在架子上,幼儿脱下的衣服叠好后放在玩具柜上,每种玩具固定放一个位臵等,这样使幼儿对班上物品的位臵产生深刻印象,养成了不乱拿乱放的好习惯。⑶榜样示范法。
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改变以往单一说教的形式,以及“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说教,采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如在进行晨间入园时和点名这一常规上,教师主动向幼
儿打招呼和请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做示范,其他幼儿模仿老师或幼儿的做法,既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又培养了幼儿互相帮助的精神。这样,幼儿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就很容易掌握一些生活常规。⑷儿歌运用法。
儿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极其短小精悍,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极受小朋友的喜爱。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时,我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就拿洗手来说吧,开学初,我们就利用劳动活动单独指导幼儿洗手,用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记住洗手的步骤:“左冲冲,右冲冲,手心手背搓一搓,洗手缝,洗手腕,甩甩小手毛巾擦。”洗脸时念儿歌:“小毛巾,对着揪,扯平放在手里头。洗眼睛,洗嘴巴,洗洗脸蛋笑哈哈,最后洗洗臭鼻子,看谁洗得最干净。”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之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逐步掌握了洗手、洗脸的方法。
在吃饭前,我利用餐前的时间,给幼儿念儿歌:“白米饭,香喷喷,右手拿好勺子,左手扶助小碗,大口大口吃饭,看谁吃得最快。”总而言之,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情况和各环节的情况,随机地编念一些儿歌,来帮助幼儿掌握常规环节。⑸游戏学习法。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开学初,我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自己的毛巾标记,并反复找出自己的标记,找自己的标记朋友,使幼
儿很快地记住了自己的标记,学会用自己的杯子和毛巾。我还通过智力游戏“猜猜我是谁”,加深幼儿对班上老师的认识,对小朋友的认识,增进与老师、小朋友的感情。再如:开学初,往往小班的孩子玩了玩具后容易乱扔、乱放,如果教师包办代替,替幼儿收拾玩具,势必违反了《纲要》中“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作为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自己学习逐步进行自我的管理。我就采取了“送玩具回家”的游戏,当幼儿玩了玩具后,在收拾玩具时,我就说:“小朋友,送玩具回家了。”如果,有些孩子动作较慢,或者还想玩时,我就以玩具的口吻说:“怎么我的风车宝宝还没有回家呢?”这时幼儿就会很快地将玩具送回来。通过这样反复的游戏,幼儿知道什么玩具该送什么地方,加深了幼儿玩具哪里拿,哪里放的常规习惯。⑹夸张比喻法。
在生活常规中,有时运用一定的夸张的表情、语气、比喻是非常有利的,它是促进常规管理的有效途径。就拿吃饭这一环节来说吧,吃饭慢是小班幼儿的通病,因此,常常很多老师都伤透了心,费了很多精神。大家都知道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仍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另外,小班幼儿还喜欢夸大想象,根据这样的年龄特点,我就采用了夸张的方法使我班幼儿在进餐上有较大的提高。在幼儿吃饭时,经过我仔细的观察,了解到多数孩子是咀嚼较差,不肯吞。于是,我就自己亲自示范,并夸张说自己是大老虎的嘴巴,狮子王的嘴巴,能嚼得很快,并还不时地鼓励不肯吞的孩子,要像吞药一样。自己一边说一边做,在巡视中,我还不停地说:“怎么听不到老虎的牙齿声音了”,其实,这也是在提醒孩子们要不断的咀嚼,不能包饭。经过我的老虎的牙齿,一会儿又是小兔的嘴巴,小狗的牙齿等夸张比喻,孩子们吃饭的速度大大的提高,包饭的现象减少了,逐步形成了较好的饮食习惯。
⑺ 适当的奖励机制,引导幼儿积极进取
为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激发幼儿在各方面的进步,只要孩子在某一方面做得好,做得出色我就用红花或五颜六色的不粘胶来鼓励,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进取心。渐渐地,我要求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用“我会XX”来向大家介绍自己在某以方面的长处,如:有的幼儿说:“我会自己吃饭。”有的幼儿说:“我会把玩具送回家。”有的说:“我会带玩具来和大家一起玩。”幼儿的自评活动一方面使幼儿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另一方面也使幼儿了解了别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了大家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良好愿望。⑻规则意识教育的随机性。
在常规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影响遵守常规的原因和幼儿生理、心理上存在的差异,而情绪、经验、疲劳或环境则是构成破坏规则的因素。教师要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进行教育。我们班上有一名幼儿叫雯雯,睡觉时总有个坏习惯,就是手里要拿着张小手巾才能入睡。经调查才知道,从孩子出生开始手里就一直拿着手巾,她显出对手巾的情有独钟,不时地闻它的气味。到了幼儿园以后,她的妈妈要求教师改掉她的这个坏习惯。开始时。老师不让她拿手巾,她中午简直无法入睡,后来,有一天我把她的手巾藏起来,然后对他说,手巾被老鼠吃掉了,渐渐地,她才改掉了这个坏毛病。午睡中,小班的孩子是容易流尿的,如不及时提醒爱流尿的孩子解便,孩子流尿后也很容易生病,给保育教师也带来工作的不便。在经过开学一、二周的观察后,我就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和家长的调查情况结合起来,在爱流尿的孩子的床前贴上标记,孩子中途是几点种解便一次,也便于提醒保育教师及时地请孩子解便。细心地做好这一工作,午睡环节就顺利地度过了。⑼检查督促法。
由于小班幼儿好模仿,各个幼儿又有其不同的个性特点,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规则意识处在形成阶段,为了使幼儿常规成为持久的、自觉的行为,我采取了定期检查、巩固幼儿已获得的规则经验。〈二〉小班幼儿教育规则意识的形成。
1、运用贴切的比喻方式,促进教学活动中的常规管理
由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小班幼儿控制力很差,思维的发展是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因此,幼儿理解能力往往是很直接很表面的,具体形象的。
在引导幼儿坐姿上,我就采取了很贴切的比喻,如:坐好了就说成是小脚关门了,小手粘上胶水了。形象的比喻幼儿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做到。
在对全班幼儿的分组上,通常小中大班是用数字1、2、3组等代替,而这种分组的方法用在小小班就是很难的,幼儿不能理解。我就
采取了水果分组法对幼儿进行分组。因为,水果是幼儿平常生活中常见的,又是幼儿喜欢的物品。所以,用水果把幼儿分成了香蕉宝宝、苹果宝宝、菠箩宝宝、西瓜宝宝等,并在幼儿的桌子上贴上水果标记,这样幼儿一看见自己的标记,就知道自己是什么组的,也便于教师有序的管理。
在美术活动中,常规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拿放笔盒的常规习惯。我就把水彩笔比喻成笔娃娃,笔筒比喻成娃娃的帽子,在第一节美术活动中,先教幼儿认识水彩笔盒,告诉幼儿笔娃娃在睡觉,拿出笔娃娃时,要用劲取出。并用取帽子和戴帽子的比喻,让幼儿反复练习拿放习惯。由于水彩笔的颜色较多,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增加颜色。开始时,教师提供可以是红、黄、绿、蓝四种,然后逐渐增加到6种色彩,最后用一段时间增加到12种。这样便于教师管理,幼儿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常规习惯。
涂色是小班的美术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幼儿学会顺着一个方向涂、涂满、不涂出线外,却是小班涂色的难点。我在涂色的活动中,就发现许多的孩子老是在一个地方涂,结果就把纸涂破了,有的孩子握笔不对,控制力差就没有顺序地乱涂。于是,我就教孩子握笔,把握笔比喻成“捉虫虫”,孩子们很快地掌握了握笔的姿势。在涂色的时候,我就比喻成手在走路,并配以儿歌进行:“涂涂涂,小手要走路,上边走了,下边走,每个地方都走完。”在涂色的教学中,我还采用了“我是一个粉刷匠”“给动物宝宝穿衣服”等的比喻,使孩子们较好地掌握了涂色方法和顺序。
2、运用情景式的教学规则。
由于幼儿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对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容易接受,并且接受很快,反之,幼儿就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影响教学的常规,甚至出现混乱的教学次序。
我在教学中就利用小班幼儿这一年龄特点,尽量采用情景式的教学,如在讲故事“大灰狼与小白兔”的过程中,以“扮故事中角色”的形式开始,然后采用游戏“兔妈妈和小兔捉迷藏”“兔妈妈赶大灰狼”结合歌舞“找朋友”等幼儿喜欢的游戏情景,幼儿在与教师的互动中、与同伴的互动中,生动有趣地学习了知识,教师忙而不乱地进行着教学常规管理。
尽管教育活动的途径、形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情景式教育管理是小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情景式的教学管理不光是在识字课中进行,还可以在体育活动、语言、计算等教学中进行。总之,采取情景式的教学管理方式在小班是非常适用的和有效的。〈三〉与家长密切配合,促进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建立。
家庭是幼儿的摇篮,在幼儿成长的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联系,向家长介绍幼儿园老师的做法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请求家长配合,在家中请家长的要求与学校同步,并能将信息及时反馈给老师,使老师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及时制止不良苗头。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极为重要。我们的做法是开辟家长园地,建立家园联系册,每月进行书面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请家长来园看半日活动;走访每个家庭,了解孩子
在家中的表现。通过密切家园联系,达到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形成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如我班小朋友小怡的妈妈非常关心女儿的发展,我就向她讲解新的教育观,《纲要》的要求等,使她明白幼儿阶段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规则意识的重要性,现在她妈妈可喜欢跟我们老师探讨女儿的教育问题了。
三、情感交流与肢体语言相结合,创造愉快、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常规管理声 情并茂。
大家都知道,在《纲要》中多个地方都涉及到,如“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对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的重视,同时这也是建构良好常规的基本前提。
小班幼儿年龄小,在他们入园以前,主要接触的是家庭中的人,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保姆等,当他们来到幼儿园,发现好多不熟悉的人和事物,便会产生一种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焦虑。他们会苦哭闹不止,或不接受老师的帮助等行为,这时如果用一些触、摸身体的语言如:抱抱他们、亲亲他们、与他们握握手,每天多和他们谈心交流,有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微笑,也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渐渐地孩子们就会从不接受老师——接受老师——喜欢老师——离不开老师。
通过这些与孩子们的情感交流,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你,有了感情的基础,同时也为我们常规管理打好了基础,做好了铺路石。培养孩子是长期坚持的事,作为一名教师,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去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孩子,在不断的、长期的、重复的坚持中,幼儿将获得良好的同伴交往技能以及良好的规则意识。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活动常规
榜样与行为练习相结合
众所周知,常规教育对于保证幼儿健康和良好的情绪,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常规教育进行得好,会使幼儿终身受益。
通过一年的教研及老师的多次实践,我们摸索出:榜样与行为练习相结合,是小班常规教育的好方法。
榜样示范就是运用正面或反面的榜样为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寓浅显的道理于榜样事件当中,其目的在于为幼儿提供正确的道德认识,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加上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说教的方法对于小班幼儿是很难起作用的。只有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提供给幼儿行动的具体方法,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及学习模仿的兴趣。榜样示范正是切中了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
行为练习的目的在于强化幼儿正确的道德认识,使幼儿的正确的道德转化为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常规教育的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性,常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常规变成幼儿实际的、自觉饿行动。因此,行为练习在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常规教育取得最佳效果,必须把榜样师范的方法与行为练习的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才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榜样师范能为幼儿提供正确的道德认识,却不能提供实践道德行为的条件;行为练习能使幼儿正确的行为得到练习、巩固,却不能给幼儿提供厚实的认识基础。两种方法只有结合起来,才能是幼儿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有机地结合、统一,并防止只会说、不会做或只会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及幼儿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现象。
如何运用榜样示范的方法?
一、榜样的取材
榜样的取材范围是十分广泛的。榜样可以是幼儿身边的,也可以是艺术作品中的。既有同伴间的,也可以有成人的。只要我们留心,可以说,榜样比比皆是。
1、同伴间的榜样。着类榜样是大量的,“瞧,伟伟的小手洗得多干净”、“看,明明把玩具放得多整齐”,如此等等,老师只要表扬了某个小朋友,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朋友纷纷模仿这个小朋友的良好行为。因此,老师应做到嘴勤,及时表扬幼儿中的良好行为。
2、成人中的榜样。着类榜样既包括先进、英雄人物的真事更包括经常性、直接性的榜样——家长和教师。因此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和家长必须首先做到。如要求幼儿有礼貌,教师首先待人诚恳,说话文雅;要求幼儿注意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教师和家长就要认真听完幼儿的讲话,而不能边听边做其他的事情。
3、艺术作品中的小动物形象。实践证明,艺术作品中拟人化的小动物形象是受幼儿喜爱的一个典型。生动的小动物形象将在幼儿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不妨用现成的或自编的童话。如《动物联欢会》、《森林幼儿园》等为幼儿树立起一个个活泼可爱而又有规矩的小动物形象,这是我们榜样去材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榜样运用的形式
1、故事讲述:如通过讲述《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
2、情景表演:以表演的形式把故事陈述出来,榜样也在此过程中得到展示,如通过让幼儿玩角色游戏《森林幼儿园》,让幼儿受到礼貌及小朋友友好相处的教育。
3、游戏:让幼儿进入到游戏角色中去,角色扮演的过程即幼儿学习榜样的过程。如带幼儿《到娃娃家做客》的游戏,通过幼儿与娃娃的对话、交往,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礼貌教育。
4、以大带小:让大班的幼儿来给小班的幼儿做榜样示范。我们可以带小班幼儿到大班,参观哥哥、姐姐是如何安静、独立的吃饭、穿衣、叠被,从而让幼儿受到教育。
以上大部分属于有声示范的形式,还有一种无声示范的形式,即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感知、观察而学习榜样的形式,如,墙壁的布臵就
是一种无声示范的形式,我通过图片《样样东西都爱吃》、《粒粒米来得不容易》来使幼儿受到不挑食、爱惜粮食的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我利用幼儿的无意注意的特点,由于幼儿观察的目的性差,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受到教育,还需要教师有意识引导幼儿去观察图片。
如何运用行为练习的方法?
行为练习可分为两种:自然环境的行为练习与特意创设环境中的行为练习。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在自然生活环境里进行行为练习的条件。如,在教幼儿洗手的方法和顺序后,可以马上带幼儿实地练习。如果有的幼儿由于不认真或其他原因而做得不够规范,我们还可以使其反复练习。
特定创设环境中的行为练习虽然没有前一种练习经常和方便,却能通过新异刺激(特意创设的环境)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我特意创设玩具混乱摆放的情景,让幼儿先体验到不愉快的心情,然后去动手收拾。通过这种行为练习,幼儿以后放玩具的不良行为就大大减少了。
榜样示范与行为练习相结合方法的运用,并不存在统一模式。大多数情况下是先榜样示范后行为练习,因为着符合幼儿的心理活动规律。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让幼儿通过行为练习体验出规则的意义,再用榜样示范强化幼儿的道德认识。
第四篇:小班常规计划
以《幼儿园班级管理》为指导,制订合理、科学的班务工作计划,并保证在日常工作中逐步落实,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班常规计划,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篇一:小班常规计划
小班幼儿缺乏一定的纪律性和组织性。如,东西乱堆乱放,不想要的东西随手乱扔,吃东西不洗手,想到哪里玩就到哪里玩,甚至于随地小便……小班幼儿存在着自控能力差,自理能力差,卫生习惯差,学习习惯更差的现象。然而小班幼儿在常规教育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大,我们要善于抓住时机,奠定基础,帮助他们迈好这人生的第一步.为此,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一日活动采用各种形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常规,保证孩子的基础素质全面发展。为此,我们为幼儿制定了相应的常规方案,并争取在小班这个关键期抓紧常规教育,使本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
1、早上入园:教导幼儿主动与晨检老师问好,配合老师做晨检工作,记得拿晨检卡,来到教室门口,主动问老师好,并自己插放晨检卡。
2、进入教室后,幼儿将自己的衣帽,书包放在衣帽处的相应位置。然后再搬椅子,小便,洗手,喝水,吃饭。
3、搬椅子要求幼儿用右手抓住椅子后背,将椅子插到桌子底下。
4、洗手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要摘下毛巾来擦手。
5、幼儿入园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座位、床位及用品的位置。而幼儿刚入园,对一切都很陌生,要想让他们尽快的记住自己坐在哪里,睡在哪里,毛巾是哪一块,茶杯是哪一只,就得为他们设计标记。这样幼儿就能正确地找到自己的床位、毛巾等,老师也能更快地记住幼儿的名字。办事的效率提高了,幼儿的情绪都稳定多了。
6、运用讲故事、看录象等方法,让幼儿了解有关卫生常识,从而主动的遵守良好的卫生习惯。
7、在不同的玩具柜上贴上相应的标记,以便幼儿在摆放玩具时,尽快找到相应的摆放处
8、利用活动区域为幼儿开设穿衣服、系鞋带、扣纽扣等活动,让幼儿在玩中练习,巩固技能。
9、吃饭时要告诉幼儿正确的坐姿,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喝水要求幼儿站在喝水线上。要求不洒水,可以用儿歌来引导幼儿。
严格要求,常抓不懈。训练常规是一个持续、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时紧时松,否则会使幼儿松懈,且无从适应。两位老师之间相互协商,以保证要求一致有针对性的要求家长配合,以取得家园一致。
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孩子们一定会在常规方面取得非常大的进步。
篇二:小班常规计划
一、合理安排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具体措施。
1、制定适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的教学计划和班务计划。
2、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充分利用环境创设这一资源,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3、根据幼儿对游戏的爱好,充分运用乐智游戏作为开发幼儿活思维动的基本形式,在对幼儿感兴趣的动手活动中训练小肌肉动作,手眼协调,同时帮助幼儿认识一些基本图形,并会尝试图形的匹配。
4、教师在活动实施前作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包括活动材料的准备,经验、知识的准备)。幼儿的操作材料根据能力强弱安排准备。
二、锻炼幼儿身体,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1、在组织一日活动中保证幼儿每天一小时的户外活动的时间。
2、每个幼儿能随着音乐愉快地、精神饱满地做早操。、注重平时的观察,让幼儿在走,跑,跳,平衡等方面有所发展和提高。
三、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形成良好常规;具体措施如下:
1、根据本班的情况,以《幼儿园班级管理》为指导,制订合理、科学的班务工作计划,并保证在日常工作中逐步落实,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运用标记,故事等形式让幼儿明确一日要求,继续养成良好的常规。
3、积极配合幼儿园任务开展各项工作。
四、安全教育
1、注意个体差异,鼓励个别胆小、缺乏主动性的幼儿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2、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一些体育活动器械,丰富幼儿体育活动内容的趣味性。
3、引导幼儿会根据天气的变化自动增添衣物,不在尖锐物边追逐,会注意安全。
第五篇:幼儿园小班常规
幼儿园小班常规
在幼儿园中,对幼儿的常规教育是无出不在的,从幼儿进入园内开始,具体包括三方面含义:
(1)遵守各种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及其顺序的规定;(2)遵守一日生活各环节具体制度规定;
(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大致上可以分成生活常规、教学常规、游戏活动常规三方面。幼儿园班级常规的建立,无论对于班级保教秩序,还是对于幼儿发展自身,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孩子从小班入园直至大班离开幼儿园,无时无刻都需要常规的制约,尤其是小班幼儿行为能力差,更需要老师从一开始就培养幼儿的良好常规。因此,以下着重全面介绍培养小班幼儿常规的管理方法。
一、打好开学工作的第一仗
新学期开学是小班工作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辛苦的一个阶段,一般情况下,通常小班的孩子入园时会哭闹不止,轻微的一般是一周左右,严重的一般是二至三周,甚至个别特殊的有一个月左右。孩子在教室里面哭,有的妈妈在教室外面哭,甚至有的家长敲门,要求进来给孩子喂饭,总之,家长们送孩子入园时站在教室外久久不肯离去,面对这样的一群孩子和家长,首先,孩子来一个抱一个,尽量不要家长进教室,有的家长不理解,过后一段时间再给家长解释;然后,第一周的头三天,不给孩子编固定的座位,孩子们肯定会到处乱跑,第四天开始,把跑的孩子,不愿坐座位的孩子哄他上座位,就连哭的孩子也是这样,使孩子心中形成一个印象,要坐座位。
二、利用标记挂牌帮助幼儿熟悉自己的物品及位置
幼儿入园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座位、床位及用品的位置。而幼儿刚入园,对一切都很陌生,要想让他们尽快的记住自己坐在哪里,睡在哪里,毛巾是哪一块,茶杯是哪一只,就得为他们设计标记。这样幼儿就能正确地找到自己的床位、毛巾等,老师也能更快地记住幼儿的名字。此外,在不同的玩具柜上贴上相应的标记,以便幼儿在摆放玩具时,尽快找到相应的摆放处。办事的效率提高了,幼儿的情绪都稳定多了。
三、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习惯,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的简单的管理
1、肯定激励法
对幼儿的良好品行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巩固其良好品行的教育方法。幼儿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
2、生活体验欣赏法
生活体验欣赏法是指经常组织幼儿进行生活方面的自我服务活动,在活动达到目的之后,组织幼儿观赏和评价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从中欣赏规范生活的美感和进行良好的情绪体验。当幼儿能够正确欣赏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时,不仅会对生活常规教育要求产生迎合的心理,而且能够使幼儿获得成功感,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3、行为巩固法
行为巩固法是指定期对幼儿的行为常规进行检查和评比,使其能够在生活常规的制约下自觉养成良好生活常规和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在行为巩固教育时,教师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来促进幼儿坚持良好行为。行为巩固法有定期检查、评比、值日生活动等等。
4、故事引导法
引导法实际上也是一种榜样教育,但这种教育方法主要是运用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向幼儿介绍遵守常规的典型,启发幼儿向文艺作品中的榜样学习,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教师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如利用餐前小故事促进幼儿进餐常规,每次餐前,教师根据幼儿昨天的进餐情况或者是当日的食谱,自编一个相关的小故事,当然还少不了必要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方法也能促进幼儿的进餐质量。
5、示范、模仿法
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改变以往单一说教的形式,以及“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戒律,采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如在学习折的常规时,采用“变魔术”的形式,先教幼儿擦完嘴巴后,再将正方形的手绢折成小正方形。请幼儿模仿 做法,一会儿就学会了折手绢。在进行点名这一常规上,请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做示范,其他幼儿模仿他的做法,既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又培养了幼儿互相帮助的精神。这样,幼儿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就很容易掌握一些生活常规。
6、儿歌的妙用
儿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极其短小精悍,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时,经常使用儿歌可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如在洗手的时候,边教幼儿一边洗一边念儿歌:“小朋友,来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洗手心,洗手背,洗手缝,洗手腕,看谁洗得最干净。”洗脸时念儿歌:“小毛巾,对着揪,扯平放在手里头。洗眼睛,洗嘴巴,洗洗脸,最后洗洗小鼻子,看谁洗得最干净。”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之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洗脸的任务。在吃饭前,利用餐前的时间,给幼儿念儿歌:“白米饭,香喷喷,右手拿好小勺子,左手扶助小饭碗,大口大口吃饭饭,看谁吃得最最快。”总而言之,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情况和各环节的情况,随机地编念一些儿歌,来帮助幼儿掌握常规环节。
7、在游戏中学习、练习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如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自己的毛巾标记,并反复找出自己的标记,找自己的标记朋友,使幼儿很快地记住了自己的标记,学会用自己的杯子和毛巾。如智力游戏“猜猜我是谁”,加深幼儿对班上老师的认识,对小朋友的认识,增进与老师、小朋友的感情。再如:开学初,往往小班的孩子玩了玩具后容易乱扔、乱放,如果教师包办代替,替幼儿收拾玩具,势必违反了《纲要》中“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作为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自己学习逐步进行自我的管理。此时,可采取“送玩具回家”的游戏,当幼儿玩了玩具后,在收拾玩具时,就说:“小朋友,送玩具回家了。”通过的游戏,幼儿知道什么玩具改该送什么地方,加深了幼儿玩具哪里拿,哪里放的常规习惯。
8、个别教育
教师要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进行教育。我们班上有名幼儿叫陈昱锦的小朋友,睡觉时总有个坏习惯,就是手里要拿着奶奶的衣服脚上还要翘一个大枕头才能入睡。经询问才知道,从孩子出生开始手里就一和奶奶睡,显然表现了他对奶奶的依赖和想念,不时地闻它的气味。到了幼儿园以后,她的妈妈要求教师改掉她们的坏习惯。开始时。我们不让他拿那件衣服,他中午简直无法入睡,后来。有一天我对对他说,奶奶的衣服被老鼠吃掉了,我把他们的他的大枕头也藏起来,渐渐地,他们改掉了这个坏毛病。午睡中,小班的孩子是容易尿床的,如不及时提醒爱尿尿的孩子解小便,孩子尿床后也很容易生病,给我们也带来工作的不便。在经过开学一、二周的观察后,我就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和家长的调查情况结合起来,中午提醒孩子解小便。细心地做好这一工作,午睡环节就顺利地度过。
9、做个“勤”老师也能促常规
小班的幼儿虽然已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但是毕竟自控能力比较的差,不能较好地遵守规则,会给老师的工作带来一些安全的隐患。为此,教师就要勤字当头,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当发现幼儿不能按要求来完成时,可以反复地练习、讲解,直至幼儿能遵守相应的规则为止。
总之,管理班级常规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能始终贯穿在我们的一日活动中,能善于观察,教师与教师能密切地配合,一定能促进班级幼儿的常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