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识教案--大班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树
常识教案- 大班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树
活动目标:
1、了解认识树的种类,掌握几种常见树的名称,寻找它们不同的特征。2喜欢和树交朋友,懂得如何保护树木,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活动准备:
1、提供各种有关树的书籍,以及各种可以让孩子表征的材料:皱纹纸、报纸、剪刀、橡皮泥、插花、积木、各种花布和一些辅助材料。
2、联系家长,了解主题内容,同幼儿一起积累各种资料。活动过程 : 活动
一、认识树
1、早餐后,请幼儿自愿分成若干组,由三位老师分头领着幼儿到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去观察幼儿园的树。
2、鼓励幼儿想出统计树木数量的方法,尝试数一数幼儿园里共有多少棵树,有多少种树,多少落叶树,多少常绿树。
3、谈话。
你在散步时看到了什么树?
你在散步时发现了哪些树的秘密?
4、鼓励孩子把自己发现的树的秘密画下来告诉大家。延伸:把此活动的意义告诉家长,让家长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认识树,知道树的名称和用途,观察树的外形特征,看会有哪些新发现。活动
二、我与大树交朋友
1、与树交朋友,能主动关心自己喜欢的树。
幼儿园里有许多树,你喜欢哪一样?为什么喜欢?你想怎样照顾它?
2、领养小树。
请每个幼儿领养一颗小树,为小树起名字,记录小树的生长变化,要求孩子像妈妈一样照顾好树宝宝。
3、认识年轮。
幼儿园里有一些树桩,上面有一圈一圈的圆圈。“老师,这是什么?”引起幼儿的好奇。“你们猜猜!”有的幼儿回答:“是不是从树桩的圆圈儿上可以看出树几岁了。”“对!这些圆圈就是年轮,你们数数看,树桩上有几个圆圈儿,就说明这棵树几岁了。”幼儿了解到大树的年龄可以用年轮来计算。活动
三、给大树照像
1、提供各种材料,启发幼儿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树的印象,如:绘画、粘贴、制作、拼插和立体造型等。
2、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表征树。
把意图向家长说明,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树。第二天,孩子们拿来了用多种办法“制作”的树。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讲述着和家长“制作”大树的情景,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功感。
3、展示成果。
把幼儿的作品进行分类,在征求幼儿意见的基础上,定下几个标题:《我知道的树》、《我心目中的树》、《我做的树》。布置完后,请家长参观幼儿表征的作品,幼儿对自己表征的作品作介绍。
在活动中体验自己学习的乐趣 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指出,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幼儿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跳出教材的框框,以全新的理念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让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动脑、动手、动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我设计了主题探究活动《各种各种的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尝试。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幼儿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大胆地想像和创造。如在《认识树》的活动中我们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发现树的不同,他们兴趣很高,提出了很多问题“梧桐树的叶子大,塔松的叶子像针一样,很细。”“树干为什么都是圆的?”“松树不落叶吗?”“树是怎样长大的,它吃什么?”“大树会不会说话,它有没有眼睛、鼻子、嘴?”孩子始终饶有兴趣地观察发现。“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因此,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感觉自己的发现有价值,这样更能激起幼儿发现的兴趣。启发幼儿不会的问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向大人请教等方式解决,这种重其意而不拘其形,重其趣而不求其法的教学模式能使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爱好、情趣,能让他们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二、创设自主探索空间。
儿童一般好动喜欢玩,对世界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好奇感。因此,对幼儿教育的第一步就是玩,玩中求乐,玩中长知识,玩中激发学习主动性。如开展《我与树交朋友》活动中,幼儿始终沉浸在兴奋、探索、激动的情绪中。我适时引导他们对身边的树从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引导他们运用语言、图象对收集到的信息加以整理。活动结束时,每一组的孩子对自己观察的树进行讨论总结,并自己发明了记录树的生长变化的方法,如金字塔记录法,太阳记录法,楼梯式记录法等。虽然这些纪录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从表中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种树的不同的生长变化过程。这是孩子在记录方法上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孩子们的那种兴奋、骄傲、欣喜和愉悦是很难用言语来表达的。同时,通过认领树,与树交朋友,增强了幼儿的责任心,也激发了他们不断探索的进取心。
三、创设幼儿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们的教学方法应把从“教”为主转化为以“幼儿活动”为主。每个活动都要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探索,想像。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开展活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应该配合并适时引导幼儿主动观察。如观察樱花树是先开花还是先长叶?园中最高的梧桐树梢上有那么多小球球,那就是它的芽吗?为什么松树冬天不掉叶子等。在引导他们观察时所提要求力争做到具体,有针对性和富有启发性。
活动《给大树照相》是要幼儿在认识树了解树的基础上学会表征各种树。孩子们兴致勃勃始终处于积极创造的亢奋中,还不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树朋友,有的画了粗粗的树干上有深深皱纹的“树爷爷”,有的画了树叶一团团的“树妈妈”,音乐树,电灯树等。通过这一表征活动,幼儿对树的了解更多,更全面了,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更培养了幼儿用多种方法表征物体的能力。我始终做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幼儿创设了想做、敢做、愿意做的宽松环境,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十分高涨,从而激发出更加丰富的想像,同时,这种活动确实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到“我能行”。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主体性,不仅要为幼儿提供一个丰富的物质环境,更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视其为独立的人,活动的主体与幼儿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平等相处,孩子才能自由自在表达心智和自己的情感,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篇:大班主题活动:树
大班主题活动:树
大班主题活动:树
预设主题的缘由:
xx生态岛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植树栽绿,很自然地进入了孩子们的视野。怎样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来了解保护生态的重要意义,感知做一个护绿小使者的光荣?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城镇里,有多少可以利用的社区资源呢?如何打破学科界限,设计组织孩子们的活动呢?……这些正是我所思索的,预设活动之一:远足:抱一抱瀛洲古树
组织形式:集体、小组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古树的外形,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测量、记录树杆的周长。
2、培养幼儿小组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纸张、3米钢皮卷尺、30米塑料卷尺、塑料直尺、记录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愿望,引出主题:(集体)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去一个好玩的地方,因为那里有我们xx的宝贝,你们想知道吗?想去吗?告诉你们,我们今天要去看的是几棵树,说它们是我们xx的宝贝,是因为它们长了好多年,是我们xx年龄最大、树杆最粗、长得最高的树。想知道这些树到底有多高、树杆有多粗吗?有什么办法知道呢?如果想要知道一棵树有多粗,有什么好办法呢?(引导幼儿积极地用自己的方法来猜测、估摸。可能幼儿会想到某些测量工具,那么老师就一一出示这些测量的工具,并适当演示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分头准备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和测量工具。(小组、个别)
师提醒幼儿别忘了准备纸和笔,因为没有记录很麻烦的。
三、安全教育:
过马路要小心,走路要靠右边……
四、教师介绍:
这几棵都是银杏树,秋冬季节会落掉叶子,春天的时候又会长出新的叶子。所以它属于落叶树。看地面上的标牌可以知道这几棵银杏树都已经长了350年了。(可以用小朋友的年龄和大树作比较,让幼儿感知大树已经很老了,有350岁了。)银杏树全身都是宝:叶子可以做药、果实可以吃,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滋补品、它的树干可以做家具……。
五、实地测量:(小组)
1、试一试,用我们准备的工具给大树量一量,行不行?
2、用哪种尺测量比较好?(直尺、钢皮卷尺、塑料卷尺)哪个更加好?为什么?
3、除了用尺,我们还能用什么来测量树干有多粗呢?
(启发幼儿用自己的双手相连、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来测量、适当做记录。)
活动二:介绍植树节、了解植树节
组织形式:小组
活动准备:
1、大日历(上面的3月12日是红色的字)
2、事先录制3月12日的《上海早晨》。
活动过程:
一、出示日历牌,翻到3月11日,让幼儿看看日历牌上的11日和12日有什么不一样?
1、引导幼儿说出上面的字颜色不一样。
2、猜测为什么今天的日期是红色的?而昨天和前天都不是红色的呢?
3、再看看星期六和星期天是什么颜色的?
4、教师有意识地把日历翻到春节的那几天,告诉幼儿这几天是红色的是因为过春节了。
5、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说出原来今天也是节日。
6、师告诉幼儿今天是植树节。是3月12日。
二、收看早晨事先录制的《上海早晨》
三、说说自己看到的新闻
为什么下雨了陈良宇书记还要拿着铁锹参加种树?
四、讨论:种树有什么好处?
活动三:组织形式:小组
活动内容:比一比(在幼儿园里比较树干的粗细、树的长短、树叶的大小、颜色等)
活动四:组织形式:集体
制作活动:剪贴大树
活动五:组织形式:集体
歌曲:爱护小树苗
活动六:组织形式:集体
看图讲述:小苹果树请医生
第三篇:大班主题活动 教案
大班主题活动——中国食物
一、主题的产生:
在制作节日挂历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中国的食物有一定的了解,也比较熟悉。比如:一些孩子讲到了小笼、馄饨、饺子、粽子等。还有的孩子讲到了外出吃饭时看到有的菜五颜六色的很漂亮、有的菜可以作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等。结合我班水彩画教学,可以使他们对中国的特色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而且食物是他们每天都要接触的,所以我决定以次开展主题活动。
二、主题网络图:
包馄饨 制作 包包子 中国特色点心 中国食物 中国菜肴 参观饭店 制作拼盆
三、活动过程:
活动一:
目标:
1、结合图片或食物,让幼儿初步感知中国食物的特色,激发爱国情感。
2、提高幼儿探究的兴趣。
条件提供:图片(或实物)
活动设计:
1、出示图片或食物:
你们在哪里看到过这些食物?
吃过吗?
2、组织讨论:
这些东西国外有吗?
是怎样做出来的?
3、回去问问父母。
观察记录:孩子们在看了一些菜谱的照片后展开了
讨论:
朱颖:我到饭店里吃过鱼、虾和点心。
王嘉晨:我还吃过蟹和小粽子。真实的菜单、菜谱可以帮
张鑫昕:我吃过粥。助幼儿回忆,幼儿在不知
潘华玺:我在火车上吃过菜。不觉中说出了许多,包括
朱颖:我在“鸭王”吃过鸭皮。一些中国的特色菜。
李佳斐:我吃过“小绵羊”火锅。
邓越:我在“小绍兴”吃过鸡、粥。
施轶恒:我吃过快餐。老师:那么你们知道那些菜是中国特有的,国外没有的?
张鑫昕:粥。
邓越:小笼包子。
潘华玺:馄饨、饺子。
邓燕飞:螃蟹。孩子们一边看菜单一边讨
瞿峰:粽子。论着,我让他们看一看自
王嘉晨:汤团。己制作的节日挂历是否有
李佳斐:重阳糕。点启示。
反思:孩子们对吃的东西比较有兴趣,再加上前几天在制作挂历的同时,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及食物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能讲出许多中国食物。但讲的点心较多,因此就从点心先开始。
活动二: 目标:
1、在动手包馄饨的活动中,进一步对中国点心感兴趣。
2、品尝自己制作的点心,有参与的愿望。
条件提供:皮子、馅
活动设计:
1、出示一只包好的馄饨。
2、幼儿边看边讲: 馅是怎么进去的?这是中国特有的吗?
3、老师示范讲解包馄饨的要领。
4、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做。
5、吃馄饨。
观察记录: 今天,正好孩子们中午吃馄饨,我从厨房取来了皮和馅,孩子们看到这些东西一下
兴奋起来了:牛啸天:我会包馄饨的。朱颖:我也会的。
王嘉晨:我知道的,这就是中国菜。
邓越:这不是中国菜,是中国点心。我顺势接着邓越的话问:还有那些中国点心?
瞿峰:有饺子。
施轶恒:汤团、春卷。
张心辰:大饼油条。
潘华玺:馒头、包子。幼儿一下讲出了许多特色点心,老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包馄饨好吗?
孩子们自发分成几组开始包馄饨,在实际
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馅放得太少、有的皮破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馄饨包
好了。
朱颖:我已经真的学会了。
王嘉晨:我还不会,但我会做馒头。
邓越:我想快一点吃这些馄饨。
反思:结合上次的活动,我把中国点心和中国菜肴分开来进行认识,先从制作点心开始。这次的活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可能是平时较少接触这些东西,有的幼儿从未做过,有了实际操作经验,他们对中国点心有了新的认识。
活动三:
目标:1、尝试用刀切发好的面团,初步学习搓、捏和做包子的方法。
2、在操作活动中激起探究的兴趣。
条件提供:面团、馅、刀
活动设计:
1、谈话:关于中国点心。
2、制作包子:请厨房的阿姨发好面团,进行示范。
3、幼儿操作。
4、吃包子。
观察记录:
孩子们对动手操作很有兴趣,有了上次包馄饨的经验,这次做包子似乎顺利多了:
邓越:我只会吃包子,不会做。男孩子似乎更“懒”一些,张鑫昕:我也是。上次包馄饨也是如此。我请来了厨房的阿姨来示范,他们看得可认真了。
邓燕飞:大妈妈的本领真大,这些小馒头多漂亮!李佳斐:我会用面粉做小白兔。
朱颖:上次我在公园门口看见有人用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我还买了一个。其实,这也算是中国民间工艺品的一种。
瞿峰:我妈妈说这些东西还要出口到国外去。老师:为什么要出口?
瞿峰:因为国外没有的。
王嘉晨:我知道了,这也是中国特有的。孩子们边讨论,便开始做包子了,虽然做得不算漂亮,但很认真。
反思:在孩子们的一问一答中,我发现他们对用面团制作各种造型产生了兴趣,而且有些家长对我们的主题活动有所了解,开始丰富孩子有关的知识,所以他们才会产生文档仅供参考
问题,并学着解答问题。本来,打算带领孩子们去“绿波浪”看一看中国特色点心,但由于经费问题,只能放弃。
活动四:
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菜肴的主要特色:色、香、味、形,观察拼盆的特点。
2、对中国菜感兴趣。
条件提供:书、图片
活动设计:
1、幼儿自由翻看书或图片。
2、讨论:
你看到什么?
你喜欢那个菜?为什么?
你认为那些菜漂亮?为什么?
你在那里看见过这些菜?
3、幼儿介绍自己喜欢的菜。
观察记录;
今天的活动是从由我在“绿波浪”带回
文档仅供参考 的菜单引起的:
邓越:是上海点心的广告。老师:你们看看我们的墙
吴雯娟:是图画,吃的。壁上多了什么?
牛啸天:有各种点心。老师:什么点心?
邓燕飞:由糕、春卷。老师:你们知道是从哪儿来的?
李佳斐:是发来的。
吴雯娟:是画出来的。
邓越:不对,如果是蜡笔画的,上面会有一 邓越是个观察力很强的孩
粒粒的东西,这肯定是从广告纸上剪 子,非常细心。
下来的。老师:为什么要做广告?
潘华玺:饭店里的人要介绍他们的东西。
罗逸菲:专门买点心的地方做广告。
曹宁:我在饭店里看到过的。老师:饭店里除了点心还有什么?
张心辰:我吃过许多好吃的菜。
高怡宁:饭店里的菜很漂亮。老师:为什么很漂亮?
邓越:像花一样。
施轶恒:他们用西瓜做成桥。
孙婷怡:用萝卜做成蝴蝶。
罗逸菲:青菜做成小花。
曹宁:胡萝卜切成丝,用牙签串起来就变
成菊花了。
单伟栋:萝卜刻成一条龙。
高怡宁:黄瓜做成树叶,蛋黄做成树干。
李佳斐:青菜做成花瓣,蘑菇作花心。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出邓燕飞:用黄瓜且成一块块,放在盆子的 了许多中国菜的特色。
周围,当中放菜。
吴雯娟:当中放黄颜色的菜好看,因为绿 的和黄的放在一起漂亮。好聪明的小姑娘!不知不觉中将到了中国菜的“色”。老师:真的!这样配好看多了。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菜的照片,想看
孩子们一边看菜单,一边议论:这是鱼片、吗?
这是青豆、这时青椒……
反思:这次活动给我感触很深,孩子们的观察力越来越敏锐,观察得越来越仔细,而且现在变得很喜欢讲,包括一些平时比较内向的孩子,今天也讲得很热闹,无意中讲出了中国菜的主要特点:形、色。
活动五:
目标:
1、通过外出的参观活动,结合厨师的介绍,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中国菜的不同制作方法及选用的材料。
2、用多种途径提高孩子们的探索兴趣。
活动设计:
1、参观饭店:请厨师介绍菜肴。幼儿可向厨师提问。
2、看一看菜谱。
3、讲一讲自己学到了什么本领。
观察记录:
今天,我们联系了“万家灯火”酒店带
领孩子们去参观,我们请了饭店的厨师长为 在看的过程中,我发现孩
孩子们介绍了陈列出来的各种菜肴,孩子们 子们能讲出一些蔬菜的名
兴趣很高。字。老师:刚才厨师叔叔
为我们介绍了许多菜,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王嘉晨:请问这个菜边上的花是怎么做的? 吗?
邓越:这个宝塔是用什么做的?
吴雯娟:这个孔雀的头是不是用黄瓜做的?
王嘉晨指着“松鼠鲑鱼”说:这是用鱼头和薯条做成的!(鱼肉切成长条用油炸一下确 在厨师的介绍下,孩子们知实很像薯条)道了“松鼠鲑鱼”的制作方法。
回到幼儿园后,孩子们又继续讨论了起来:
邓燕飞:饭店里的菜比我们做的好看。
王嘉晨:当然啦,人家培训过的。
邓越:要学好几年了。这时,孩子们提到了菜名,于是我问:是不是每个菜都有自己的名字?
瞿峰:有“孔雀开屏”。
朱颖:有“脆皮鸭”。
邓越:有“菊花饼”。老师:下次我们也来学做小厨师好吗?
反思:外出活动确实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面,许多孩子知道了菜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用刀切几下就可以改变形状,而且他们也敢于提问了,虽然刚开始有点胆怯,但在大家的鼓励下,慢慢地放开了。下次的活动,我打算让孩子们尝试用刀切菜。
活动六:
目标:
1、熟悉各种菜的形状,在成人的指导下学习用刀切菜,并能切出不同的形状。
2、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条件提供:刀、菜
活动设计:
1、回忆:
上次我们参观了哪里?
你们看到些什么?
2、今天请小朋友来学做小厨师:
先训练你们的刀功。
3、指导幼儿分组进行切菜练习。
注意安全。
4、展出幼儿切好的不同形状的菜。
5、下次,我们制作拼盆:
想一想,你想和谁一起制作?你需要什么菜来告诉老师,可以帮你们准备。
观察记录:
有了上次外出参观的经验,孩子们对菜
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讲起菜来也头头是道,今天就让他们试着切菜,老师先示范了好几
遍,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王嘉晨:手不能伸直的。切菜时手怎么放?
邓燕飞:我看妈妈切菜时手是弯弯的。
邓越:妈妈不让我切菜,说很危险。老师:你们想不想切菜?
孩子们兴奋地跳了起来。由于缺少实际经验,在操作时我仍采用分组进行,避免危险。
张心辰:黄瓜很好切,一下就切好了。
施轶恒:番茄里面有很多水。老师:对呀,水流倒桌子
李佳斐:下次用盆子接住就好了。上怎么办?
在活动中,孩子们什么菜都想切一下。有了经验,该让他们学着如何与同伴合作。老师:上次在饭店里看到的菜这里有
王嘉晨:有番茄、土豆。吗?
单伟栋:有黄瓜。
应圣悦:刀豆这里没有。
老师:现在我们找朋友商量一下,下次做菜的时候需要一些什么原料,来告诉老师帮你们准备好吗?
孩子们自由结伴3—5人一组,纷纷定起菜
单,不一会儿,需要的菜都记录下来了。
反思: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我这次主题活动的感受。由于有了实际经验,孩子们对活动的兴趣越来越高,并能根据在饭店里看到的菜来设计自己喜欢的菜肴,而且从他们定出的菜单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对菜的种类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在配色中有的孩子采用了茄子皮来配色,也为下次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七:
目标:
1、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2、结合操作活动,能对中国才有更深的了解,尝试从色、形等方面进行表现。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条件提供:刀、菜、盆子、电视机、投影仪
活动设计:
1、厨师在饭店里拍的照片,组织讨论:
这是在哪儿?
你们看到什么菜?怎样做的?
想不想自己做菜?
2、幼儿结伴合作做菜:
根据自己制订的菜单倒老师这儿领菜。
自己分工:切菜、配菜、介绍等。
最后为自己的菜取名字。
3、展示幼儿作品并介绍。
4、延伸至制作菜谱。
观察记录:
活动前,大家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马
上进入了正题,我先让孩子们看在饭店里拍的照片:
朱颖:这是在“万家灯火”里拍的照片。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王嘉晨:有各种各样的菜。
邓越:有好看的菜。
吴雯娟:有厨师叔叔给我们介绍。我又拿出一些菜肴的照片,问:认识这些菜吗?
邓燕飞:这个菜是用牛肉和金针菇做成的。
李佳斐:这个孔雀的头是用黄瓜做成的。
王嘉晨:这个是“松树鲑鱼”,以前我以为
是薯条,后来厨师叔叔说是鱼切
成一条一条的,我才知道是用鱼 正因为有了观察、提问,孩做成的。子才有如此的成果。
老师:你们想自己来做菜吗?
孩子们高兴地说:“想!” 我拿出了孩子们上次自己定菜单,让他们来领菜。没想到事搁很久,他们对自己定的菜记得还很清楚。在制作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根据制作情况不断在改变设想好的菜式。
王嘉晨:萝卜不能用了,改用黄瓜吧。
朱颖:当中加一点樱桃更好看。
吴雯娟:蘑菇太大了,怎么办?
邓燕飞:树干用什么好呢? 见状,我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我们用黄瓜试一试好吗?”文档仅供参考
他们采用了我的建议。菜做好了,孩子们开始互相观看并介绍与同伴合作做的菜肴。
老师:下次我们要开一个
邓越:客人还要看菜谱。饭店,想一想除了菜还缺少什么?
老师:“对了,我们下次一起来制作菜谱,好吗?”
反思:这次活动非常成功,孩子们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由于是第一次用真的菜来制作,所以活动前我心里也没底,但在活动中我观察到孩子们非凡的表现能力,他们不仅能表现,还能根据实际操作情况不断地改变,这也是外出参观活动带给他们的活力。
四、活动反思:
在设计这个主题活动时,我主要考虑的是内容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以便活动顺利地开展,同时也对活动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设想,并根据情况及时改变。在这个活动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孩子们能走出园门,投入到实际生活的环境中,仅这一次的外出活动,使我和孩子们受益匪浅,他们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也有了事半功倍的感觉,使我对主题活动有了更深的理解。
[元宵节主题活动方案]:欢乐元宵节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参与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体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2、指导幼儿学习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在做元宵、煮元宵的过程中感知滚动、沉浮等生活、科学常识。
3、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习俗及元宵的来历、品种等。
[活动准备]
1、做元宵需要的材料: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锅等。
2、教师、幼儿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间习俗的资料。
3、音乐《喜洋洋》等。
4、布置好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以喜洋洋音乐为背景音乐)
(教师和幼儿站立在前面)尊敬的各位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大三班教室里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因为我们马上就迎来我们的元宵节,孩子们,你们高兴吗?为了迎接我们元宵节的到来,我们一起给他们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
二、(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请大家送给他们一点掌声,好吗?)孩子们请坐,老师知道你们不仅节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节在什么时候?(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有什么习俗?(吃元宵、打灯笼等)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补充材料:元宵的来历
三、小朋友们看,今天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礼物,(教师展示几种元宵)问:这是什么? 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锅等)孩子们,元宵这么漂亮,课前我们准备好了这些材料(展示做元宵需要的材料)你想用这些材料来做元宵吗?
四、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谁知道元宵分几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怎样把元宵做成圆的呢?(把它捏圆了、用滚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后放在手里团)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现在就开始做元宵。
五、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进自己面前的小盘子里。呆会儿把你自己做的元宵煮给你吃,谁做得多,谁吃的多。
幼儿开始制作,教师给以适当的辅导和帮助。(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六、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现在,小朋友们都已经做完了,我们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快乐恰恰恰“时间。请各位小朋友吃自己的元宵。老师统计好个数,给小朋友煮元宵。(老师动员做的多的小朋友让给做的少的小朋友。)
七、煮元宵、吃元宵。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元宵在煮熟前后有什么变化?(元宵煮前沉在锅底,煮熟后浮起来了。元宵煮熟后比煮前大一些)小朋友们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善于观察了。好,现在我们就来享受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八、教师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在一起渡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我们不但知道了元宵节吃元宵,还知道了怎样去做元宵。小朋友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观察。只要我们平时稍加留心,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地方非常的奇妙,值得我们我们去看。
本次活动到此结束。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第四篇:大班美术教案《树》
大班美术教案《树》1
一、教学内容:大班美术活动《正在落叶的树》
二、教学目标:
1.喜欢参加绘画活动、体验参加绘画活动带来的乐趣。
2.能用丰富的色彩和弯曲的线条表现落叶时的情景。
3.学习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不同的方法表现树叶飘落时的姿态。
三、教学准备:
1.有树枝摇曳和树叶飘落的情景的视频。
2.油画棒、水彩笔等多种绘画工具。
3.“正在落叶的树”范画。
4.幼儿用书《正在落叶的树》。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用丰富的色彩和弯曲的线条表现落叶时的情景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谈话讨论法、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现在这是什么季节?在这美丽的秋天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看到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你有什么感觉?这些树叶是怎样从树上飘落下来的?像什么?树叶落到了哪里?地上变成什么样了? 回答相应问题 通过提问,激发小朋友对美术的热爱。
(二)出示范画,引导小朋友讨论表现正在落叶的树的方法,为绘画创作做准备。
1.引导小朋友讨论表现正在落叶的树的方法。
教师:怎样表现这些正在落叶的树呢?需要画些什么?怎样表现树摇摆的样子?怎样表现树叶从上而下飘落的样子?除了空中有树叶,还有什么地方会有树叶?怎样表现一地的落叶?怎样表现这些树叶色彩的变化?涂色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2.请个别小朋友上台表现正在落叶的树。
3.出示范画,小朋友观察范画中的表现方法。
4.教师:要表现树叶飘落的情境,可以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表现画面,也可以用弯曲的线条表现树的动感。
5.思考问题且回答问题
6.小朋友示范正在落叶的书 通过出示范画,讨论应该如何表现正在落叶的树,做好绘画准备。
(三)小朋友们分组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发放材料,教师讲述作画要求。
2.小朋友们作画,教师指导。 小朋友作画 通过作画,锻炼孩子画出正在落叶的树的样子。
(四)展示小朋友们作品,鼓励小朋友们相互欣赏和交流。
教师:大家来欣赏一下自己和同伴的作品,看看谁的画面最能表现树的摇曳和树叶飘落时的动感。
小朋友们欣赏画作 通过欣赏画作,能够吸取各自的优点,弥补不足。
七、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通过一步步提问,幼儿回答问题,加深对这个活动的理解。同时通过这一步步的铺垫,幼儿能对接下来的作画有个准备,再加上相应的指导,幼儿能画出令人满意的画作。
大班美术教案《树》2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四季中的秋季有哪些季节特征。
2、让孩子们知道树的成长过程。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一大张纸, 颜料, 盘子, 干的树叶, 绿茶粉
活动过程
[导入]
1、 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秋天。
- 它是四季中的一个季节。
- 它是夏季的下一个季节,在这个季节里你能看见枫叶,它是什么季节呢?
[展开]
1、谈谈关于秋天你有什么经历。
- 说到秋天的话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 大家在秋天里干了什么?
2、谈谈秋天。
① 谈论一下秋天有什么特征。
② 秋天里能看到什么?
③ 讨论一下随着季节的变化树木有什么变化,秋天的树是什么样子的呢?
④ 讨论一下树木给了我们什么帮助?
3、用手掌来表现出大树的样子。
① 把整张纸铺开。
② 画出大树的枝干。
③ 在盘子里准备好颜料。
④ 用手掌蘸上颜料在纸上印出树叶的形状。
4、 观察活动纸- 这上面画了什么?
5、用活动纸准备的材料表现出大树的样子。
① 把干的树叶掰成碎片,用绿茶粉或草茶粉代替也可以。
② 在树的枝干上面图上胶水。
③ 撒上掰好的树叶表现出秋天的树的样子。
[结尾]
①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②总结活动[出示图片]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虽然观察了小树林里各种颜色的树叶,不同形状的树木,有了情感的体验,充分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但是在动手操作用落叶来装饰树干的时候,有一些幼儿把树叶贴反了,我发现幼儿对树叶的认知经验还有所欠缺,这方面我所忽略,需要加强。
大班美术教案《树》3
相关知识:最早出现在古罗马,近代起源于德国,是用灯烛和装饰品把枞树或洋松装点起来的常青树。逐步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成为庆祝圣诞节中最有名的传统之一。
活动背景:随着圣诞节的到来,幼儿园的大厅里摆上了漂亮的圣诞树和许多漂亮的挂饰,班级里也布置了与圣诞有关的各种装饰品……这些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经常会站在圣诞树旁边看着,久久不愿离去。为了满足幼儿对新事物的渴望,我设计了本次主题活动,使幼儿感受到圣诞节的节日气氛。
活动目标:
1、知道圣诞树上有各种圆形的装饰品,感知圣诞树装饰的形状及色彩。
2、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图形或线条装饰圣诞树。
3、体验圣诞节浓浓的节日的气息,喜欢动手制作。
活动准备:________
经验准备:知道圣诞节和认识圣诞树。
环境准备:装饰教室,具有浓浓的圣诞节气息。
物质准备:音乐《铃儿响叮当》、已经定好的圣诞树、蜡笔、贴纸,各种图形色纸
活动流程:________
1、观察圣诞树,激发兴趣。
(1)出示圣诞树,幼儿观察。
导语:这是什么呢?圣诞树上有什么?有哪些形状?
(2)根据幼儿回答,在黑板上出示不同的形状。
(3)小结:圣诞树真漂亮,上面有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装饰品,有圆形,有三角形,还有五颜六色的彩条。
2、示范装饰圣诞树,学习装饰。
(1)出示圣诞树,认识并学习装饰圣诞树的方法。
导语:我想挂个大大的糖果,圆圆的,是橘子味道的呢,真好吃!我想挂个大大的彩球,里面藏了好吃的!(提示幼儿根据原先的形状来进行)
(2)请个别幼儿尝试装饰圣诞树。
导语:还可以把什么礼物挂在圣诞树上?谁来试一试?
3、幼儿个别操作,教师巡视。
导语:请小朋友们都来试一试,贴一棵圣诞树带回家吧!完成的快的小朋友还可以将桌上彩色的贴纸来装饰圣诞树哦。
4、幼儿作品展示。
(1)教师引导幼儿评价作品。
教师:你喜欢那一棵圣诞树,为什么?
(2)小结:今天我们在圣诞树上把自己的想要的礼物画了下来,我们把这棵圣诞树带回家,看看今天晚上圣诞老公公是不是真的就给你送来了礼物!
活动延伸:教师可在美工区放置圣诞树,让幼儿继续练习用棉签点画装饰圣诞树。
活动反思:结合圣诞的气氛,我准备了这个活动,主要是想让孩子尝试自己装饰圣诞树,用这个学期学过的各种图形线条来装饰。所以在示范的时候也只是点了一下,具体还是要孩子自己去画。孩子们很感兴趣,但是圣诞树页数太多,装饰的时候有些孩子就不愿意再往下画了。如果下次还要进行同样的活动,我觉得我会选择水粉,点画后压印,符合这个树的翻页,也比较容易出效果。
大班美术教案《树》4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观察、对比三棵的不同与共同的特征。
2、引导幼儿根据大树的特征,自主创造作画。
3、培养幼儿观察力、创造力、审美力。
活动流程:
一、 初步观察幼儿园三棵大树
1、小朋友,这三棵大树是怎样的?
2、你喜欢哪棵?为什么?
二、 引导幼儿观察大树的不同和共同点
1、这些大树都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2、有什么地方是不同的?
三、 引导幼儿作画
1、你喜欢画那棵大树,还想为大树画上什么?
2、还能给你的画编成一个故事吗?
3、教师示范编一个故事。
四、 请幼儿作画编故事
1、请你们选一棵你喜欢的树来作画,你自己想出来的大树也可以。
2、画好大树,再画上其他的东西编成一个故事。
五、请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六、欣赏作品,并讲述故事
1、请把自己的画拿起来介绍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请幼儿根据其他幼儿的作品,创办成一个故事。
大班美术教案《树》5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所讲故事的内容画连环画
活动准备
1、实物投影仪、录音机、钢琴曲磁带
2、每位幼儿一本绘画练习本,上有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等字样。
活动过程
1、故事,用提问帮助幼儿记忆故事内容。
老师富有表情生动的讲述故事:“离我们很远,有一个奇妙的花果山,那里长着一种奇妙的树,会变的树。这种树种下去第一天,就会长成一棵大树,树上只有一片树叶。第二天的时候,这种树就开始变了,它会一下子长出各种形状的树叶:有的叶子象圆圆的苹果,有的象弯弯的月亮,有的象圆圆的轮子,有的象芭蕉扇,有的象葫芦,有的象小朋友张开的手……颜色也变的丰富多彩,红的象火,黄的象金子,绿的象青草,蓝的象天空……真是美极了。到了第三天,你猜,这种会变的树上会发生什么事呢?”幼儿议论后教师继续讲述。
“每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树叶精灵,有的象在哭,有的象在笑,有的两片叶子靠在一起,两片树叶精灵手拉手好象在做游戏……到了第四天,这种树还会变下去,每天都会变出新模样。”
提问:“这种树叫什么树?它第一天是怎样的?第二天、第三天是怎样的?”
2、幼一起讨论绘画方法
组织幼儿讨论:“现在请你们把这个
故事画下来,你认为该怎么画?”
幼儿个别讲述。
师幼一起小结:可以把第一天树的样子画在写有第一天字样的纸上,依次类推。
3、师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画自己想出来的树,涂色要均匀。
4、用投影仪展示幼儿作业,并让幼儿相互评价。
5、孩子的讲述能帮助教师发现、理解他们的创作意图及创造性表现,也使其他小朋友学到同伴的优点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画自己听过的故事或创编的故事。
大班美术教案《树》6
活动意图:
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我们的孩子处于好奇心和探究欲旺盛的时期,周围的事物、环境,小小的变化即能激发他们什么都想知道,问题也没完没了。所以,开展了此次活动《树的朋友》。引导幼儿探索树的朋友的秘密,让幼儿可以了解和树有密切关系的事物,也增进对树的了解。
活动目标:
1、了解和树有关的事物。
2、画出树的朋友。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范画一张,油画棒,活动手册美术第9页。
活动过程:
一、孤独的大树
1、出示活动手册中的大树,给大树找朋友。
2、大树有哪些朋友吗?
3、互相交流,用简笔画形式在黑板上记录。
二、树的朋友真多。
1、为什么说它们是树的朋友?
2、出示图片,观察树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3、了解与树关系密切的事物。讲解示范:太阳和树、雨水和树、有鸟窝的树、藤条缠在树上、松鼠蹲在树上吃松果等。
三、幼儿操作
1、作画要求(保持画面清洁,绘画的完整性)
2、分发幼儿活动手册,油画棒。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添画小草、小花、太阳等。
5、对幼儿的作品给与肯定。
活动延伸:
给大树找到更多的好朋友。
活动反思:
幼儿由于年龄特点决定,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活动交流环节有动有静,这样,既满足幼儿想动的欲望,而同时也是让幼儿由抽象的想象升华到表演,从而进一步了解和树有密切关系的事物。
大班美术教案《树》7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衍纸的方法,合作完成各种各样的树。
2、感受色彩搭配的美。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衍纸制作树。
难点:渐变的搭配。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价值:以情境引出街心花园里的树)
1、(出示背景)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街心花园,街心花园里有些什么?
2、除了这些,花园里还会有什么?
3、你知道街心花园里会有哪些树?
:街心花园里种上你们说的树肯定会很漂亮,空气会更加新鲜。
二、制作衍纸树(价值:尝试运用衍纸来制作渐变的树)
1、今天我们用衍纸来做树。
2、要求:
(1)三人一组,商量谁来画树,谁来准备材料。
(2)合理搭配色彩,装扮小树。
(3)音乐结束时我们就要完成作品,一组选一个代表,把完成的小树贴在展示板上。
3、讲评:
(1)你觉得那棵树最漂亮?
(2)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棵树,你们觉得这棵树哪里最漂亮?
(3)我的树叶用了渐变的方法,树叶使用了三种颜色深绿色、浅绿色和黄绿色。
4、幼儿操作。
三、欣赏(价值:欣赏衍纸作品的美)
作品贴在背景上
:我们的街心花园里种上了各种树,让我们的花园变得更漂亮了。
大班美术教案《树》8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绘画活动、体验参加绘画活动带来的乐趣。
2、能用丰富的色彩和弯曲的线条表现落叶时的情景。
3、学习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不同的方法表现树叶飘落时的姿态。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有树枝摇曳和树叶飘落的情景的视频。
2、油画棒、水彩笔等多种绘画工具。
3、“正在落叶的树”范画。
4、幼儿用书《正在落叶的树》。
【活动重难点】
用丰富的色彩和弯曲的线条表现落叶时的情景。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教师:现在这是什么季节?在这美丽的秋天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看到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你有什么感觉?这些树叶是怎样从树上飘落下来的?像什么?树叶落到了哪里?地上变成什么样了?回答相应问题通过提问,激发小朋友对美术的热爱。
二、出示范画,引导小朋友讨论表现正在落叶的树的方法,为绘画创作做准备。
1、引导小朋友讨论表现正在落叶的树的方法。
教师:怎样表现这些正在落叶的树呢?需要画些什么?怎样表现树摇摆的样子?怎样表现树叶从上而下飘落的样子?除了空中有树叶,还有什么地方会有树叶?怎样表现一地的落叶?怎样表现这些树叶色彩的变化?涂色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2、请个别小朋友上台表现正在落叶的树。
3、出示范画,小朋友观察范画中的表现方法。
4、教师小结:要表现树叶飘落的情境,可以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表现画面,也可以用弯曲的线条表现树的动感。
(1)思考问题且回答问题
(2)小朋友示范正在落叶的书通过出示范画,讨论应该如何表现正在落叶的树,做好绘画准备。
三、小朋友们分组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发放材料,教师讲述作画要求。
2、小朋友们作画,教师指导。小朋友作画通过作画,锻炼孩子画出正在落叶的树的样子。
四、展示小朋友们作品,鼓励小朋友们相互欣赏和交流。
教师:大家来欣赏一下自己和同伴的作品,看看谁的画面最能表现树的摇曳和树叶飘落时的动感。
小朋友们欣赏画作通过欣赏画作,能够吸取各自的优点,弥补不足。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通过一步步提问,幼儿回答问题,加深对这个活动的理解。同时通过这一步步的铺垫,幼儿能对接下来的作画有个准备,再加上相应的指导,幼儿能画出令人满意的画作。
小百科:落叶是一种自然现象,一般秋天,大部分落叶植物、树木开始落叶,叶子枯黄、卷曲,从树上落下,随风飘舞,也代表深秋后,冬天即将到来。
大班美术教案《树》9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想象并表达自己良好的心愿。
2.学会用简洁的线条、鲜明的色彩画出事物的主要特征。
3.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一张画有树轮廓的“心愿树”背景图、《新年好》音乐磁带、录音机。
2.幼儿作画工具、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1.组织讨论:在新的一年里,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鼓励幼儿能大胆表述自己心里的想法,如:我想得到一样新玩具、我想唱出好听的歌、我想得到一件新衣服……
2.和幼儿一起种“心愿树”,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1)出示“心愿树”,引起幼儿的兴趣。
(2)提出“种树”的要求:幼儿可以画出自己的心愿,然后贴在“心愿树”上。
3.动手画,教师及时指导。(播放背景音乐《新年好》)
(1)提醒幼儿画出事物的主要特征,能清楚表达自己的心愿。
(2)注意色彩鲜艳、丰富。
(3)画好后沿轮廓剪下,在背面涂抹少许胶水,布置在“心愿树”上。
4.欣赏“心愿树”。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心愿。
(2)数一数全班一共有多少个心愿。
活动反思:
1、创设愉快的气氛,鼓励幼儿在集体前大胆说出自己的心愿。
2、引发幼儿的同情心,懂得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人。
大班美术教案《树》10
【活动目标】
1、能结合生活经验画圣诞树并自由装饰圣诞树,发展想象力。
2、学习脱水画的画法,知道油画棒和水粉的色彩要互相衬托。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重难点】
发展想象,自由装饰圣诞树。
【活动准备】
1、范画一幅,油画棒、水粉笔、水粉颜料(几种颜色)。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圣诞节快要到了,商店里,马路上摆放了许多圣诞树,圣诞树是什么样子的?树上有些什么?
2、出示范画,引起幼儿作画的兴趣。
提问:看一看、想一想,这幅画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怎么画的?
3、教师演示。
先用油画棒在纸中间画一棵大大的树,树冠的形状呈三角形,再给树上画许多礼物,最后用水粉涂底色,把整张纸都涂满。
4、与幼儿讨论画法。
(1)提问:这种画法叫脱水画。为什么圣诞树沾不上水粉颜料呢?怎么样选择颜色让圣诞树更鲜艳呢?
(2)小结:油画棒是油性的,所以水粉颜料沾不上。使用油画棒时,要选择和水粉颜料不一样的颜色,这样才能互相衬托,圣诞树才更好看。
(3)教师今天,我们就用油画棒和水粉颜料来画一棵美丽的圣诞树。你们想在树上化作什么礼物
5、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把圣诞树画大些,引导幼儿用多种颜色画出各种形状的礼物,大胆涂底色。
6、请幼儿互相欣赏作品,介绍自己画的礼物。赞赏色彩鲜明、线条清晰、想象力丰富的作品。
【活动延伸】
幼儿制作一些圣诞礼物送给好朋友。教师和幼儿可以共同布置教室,欢度圣诞节。
【活动反思】
在圣诞节期间,我们开展了一个“过圣诞、迎新年”主题活动,目的是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一下过新年的气氛,我组织孩子们自己动手装饰美丽的圣诞树,既学到了技能又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我为小朋友准备了圣诞树、装饰用的各种图形,我让小朋友观察圣诞树,说一说圣诞树上有什么?小朋友说出了好多有圣诞老人、魔仗、铃铛等等。我拿出准备好的圣诞树请小朋友也来装饰,小朋友争先恐后的举手争着来装饰,在近20分钟的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而且,我还有一个意外的发现:孩子在做完以后,不是跟以前那样完成任务似的,直接交给老师说:“老师,我做完了”。现在,他们拿着自己装饰的圣诞树到处向同伴展示、比较,他们的神态、眼神和话语中流露出那么的自信和自豪!我觉得,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快乐,这是最重要的成功之处。
小百科: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它源自古罗马人迎接新年的农神节,与基督教本无关系。在基督教盛行罗马帝国后,教廷随波逐流地将这种民俗节日纳入基督教体系,同时以庆祝耶稣的降生。
大班美术教案《树》11
活动目标:
1.在欣赏中感受秋季树木摇曳、树叶飘落的动感,能运用语言、肢体等多种途径表达、模仿树叶飘落时的姿态。
2.大胆表现2~3颗正在落叶的树,并尝试用丰富的色彩和弯曲的线条表现正在落叶的树。
3.能耐心、细致地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进一步培养专注、投入的学习品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视频(有树枝摇曳和树叶飘落的情景);播放设备;各色油画棒、水彩笔;A4大小作业纸。
2.经验准备:幼儿秋游或散步的时候欣赏过树叶飘落的样子;了解不同树叶的特征,并在单片树叶的描绘有一定的经验。
3.幼儿操作材料:《正在落叶的树》。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视频,感受和表达欣赏秋天树叶飘落的情景。
1.教师播放视频,引导幼儿欣赏和交流。
2.教师:这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看到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你有什么感觉? 这些树叶是怎样从书树上飘落下来的?像什么?请你学一学。树叶的颜色有哪些变化?树叶落到了哪里?地上变成什么样了?
3.幼儿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欣赏的感受。
4.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秋天到了,秋风一吹,树叶摇动起来,像是在跳着优美的舞蹈,树上的树叶也纷纷飘落下来,有的在飞舞、有的在旋转……
(二)相互讨论如何表现正在落叶的树,为绘画创作做准备。
1.教师:怎样表现这些正在落叶的树呢?需要画些什么?怎样表现树摇摆跳舞的样子?树干怎么画?树枝怎么画?你想画几颗正在落叶的树?用什么样的线条来画呢?怎样表现树叶从树上飘落的样子? 除了空中有树叶,还有什么地方有树叶?怎么表现落在地上的落叶?地上落满了树叶怎么画?你想用一些什么样的颜色来表现落下的树叶呢?为什么?树叶画得这么多,在涂色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用什么样的方法能把颜色涂得又快又好呢?
2.幼儿大胆而自主地表达自己创作前的思考,为自己后面的创作起到构思的作用。
(三)在视频播放中,大胆自主表现正在落叶的树。
1.教师观察、鼓励幼儿进行大胆的绘画创作,并注意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幼儿在幼儿操作材料上自主表现树叶飘落的情景,耐心、细致地完成自己的作品。
(四)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和交流。
1.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互相交流。
2.教师:你画的正在落叶的树是什么样的?用了哪些颜色和线条来表现落叶和树的?
3.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并学习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伴的作品。
活动延伸:
在户外活动的时候与教师和同伴一起收集落叶,制作各种树叶贴画,并用幼儿制作的树叶贴画布置活动室。
大班美术教案《树》12
活动目标:
1、积极尝试用勾画手掌来形成树的轮廓,并通过各种线条、图案装饰树,激发对线描画的兴趣,增强艺术美感。
2、能主动地对同伴的作品作出较正确的评价。
3、培养幼儿探索树的能力,通过感官观察并记录树的样子。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电脑、电视机。
2、线描笔、画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师(点击课件,出示“树”):这是什么字?你认识吗?
(2)师:世界上的树有很多种,你知道的有哪些?
(3)师:树的种类多,形状也是各种各样,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点击课件)这些树象我们的什么?
(4)师生小结:这些树是我们的小手变成的,这些树有的树干粗、有的细;有的树冠大、有的小,有的树冠像三角形,有的像椭圆形,真是千姿百态、形状各异。
(5)师:我们到幼儿找一找各种各样的树。
2.讲解示范,掌握绘画要求
(1)师:今天我们就用线描的方法来画树,你想怎么画?
幼:用各种线条、图案……
(2)师:你们熟悉哪些线条?
幼:波浪线、螺旋线、锯齿线、长城线、斜线、直线、弧线……(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带领幼儿徒手练习各种线条的画法)。
(3)欣赏线描画范作,感受线条变化带来的艺术美感。
师:在这些作品中你发现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有什么变化呢?它们是怎样排列、组合的?
(4)师:不同的线条变化组合产生的效果会使画面更美,你们愿意来试试吗?你想怎么设计?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5)幼儿自由交流,介绍自己的想法。
(6)师(点击课件示范):如果添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一定会更满意,你喜欢什么图案呢?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要求:在电脑中选一棵或者是平时看到过的树,在纸上画好外形(轮廓),要画得尽量大,布局合理。
(2)幼儿作画,提醒先画好的幼儿写好名字,将作品贴在展板上。
4.讲评作品,结束活动
(1)引导幼儿互相欣赏,用贴五角星的方法选出“你最喜欢的树”
(2)请幼儿说说喜欢的理由,并请其他幼儿提点意见。
(3)介绍线描画,鼓励幼儿自由尝试创作。
小百科:手掌白而无血色,提示营养不良,贫血或病在肺脏;失血过多、术后体虚、产后体虚的手掌多呈白色无华。
大班美术教案《树》13
活动目标:
1.欣赏秋天的树林,学会用红黄、黄绿、红橙等色系表现秋天树林的色彩美。
2.学习合理构图,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地安排画面。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红黄、黄绿、红橙等色系表现秋天树林的色彩美。
重难点:学习合理构图,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地安排画面。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中班时,幼儿上过美术活动《树》,初步掌握了绘画树的形态。
幼儿上过美术活动《跳舞的树叶娃娃》,尝试过用接色的方法进行涂色。
物质准备:课件:秋天树林的图片若干、轻松的音乐;范画红*系的树若干、黄绿色系、红橙色系的树林各一幅;画纸、蜡笔幼儿各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秋天的树林,感受秋天树林的美丽。
1.播放轻松的音乐,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欣赏秋天的树林。
教师说:“秋天来了,秋天的树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引导幼儿欣赏图片。)
2.集中交流:秋天的树林美在什么地方,感知秋天树林的美。
当幼儿说到树的形态美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复习巩固幼儿对树形态的认识,如有的树干是粗壮的,有许多树枝,树冠像一朵花等。
当幼儿说到树的色彩时,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秋天的树上,有红色和*,有*和绿色,有红色和橙色,小结:秋天的树林颜色特别漂亮,一棵树上有红色和*,有*和绿色,也有红色和橙色。
如果幼儿能够观察到树林的布局,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如果没有发现,教师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
二、学习绘画秋天的树林。
(一)学会用红黄、黄绿、红橙等色系表现秋天的树林。
1.出示画好树干、树冠的一棵树,巩固对接色方法的运用。
教师说:“秋天的树颜色特别好看。我都忍不住要把它画下来了。可是它的树冠可以涂什么颜色,怎么涂呢?”
在幼儿简单讲述以后,教师在集体面前示范用红黄接色的方法进行涂色,引导幼儿徒手模仿,巩固幼儿对接色涂色的运用。
2.出示许多红黄颜色的树,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色系。
教师说:“老师用红黄颜色表现了一棵秋天的树,看,当我有许多红黄颜色的树时,就形成了一片红*系的树林。”
教师提问:“除了可以用红*系表现秋天的树林,还可以用什么色系表现秋天的树林呢?”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教师进行引导,如:红橙色系、黄绿色系等。
(二)学习合理构图,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地安排画面。
1.尝试将红*系的树布置在画纸上。
教师提问:“现在老师要把这些红*系的树布置在画纸上,怎么放?谁来试一试?”教师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摆放,其他幼儿观看、思考是否合理,为什么。
2.集中交流:“秋天的树林应该怎样构图,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出示黄绿色系以及红橙色系的两幅画,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构图时要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地合理布置画面。
3.再次请幼儿将红*系的树布置在画纸上,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地合理构图。
三、清楚要求,自主绘画
1.教师提出要求:“今天我们要在纸上来画一画秋天的树林,请先想好你的树林怎样构图,准备画什么色系的树林,想好后,请你开始动笔认真地画吧。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接色要自然哦。”
2.教师点击课件,循环播放画面,播放轻松的音乐。幼儿绘画,教师巡回观察,在幼儿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和技术上的支持与引导。
四、评价、交流
1.请先画的幼儿将作品给配班老师布置在展示板上,幼儿之间进行欣赏、交流。
2.组织幼儿集中讲评。
教师说:“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教师组织幼儿欣赏作品,引导幼儿围绕构图和色彩的合理与应用进行讲评,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学习。
活动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自然结束。
大班美术教案《树》14
【活动目标】
1、欣赏克里姆特作品《生命树》,感受不同曲线所带来的动感,探索运用不同曲线(螺旋线、波浪线等)表现舞动的树枝。
2、在欣赏的基础上,积累舞动的树的姿态表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肢体表现这些舞动的树的典型特征。
3、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有计划地进行创作。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树,有画简单树的造型的经验;欣赏过各种线条,表达过每种线条所带来的不同感觉。
2、克里姆特的作品《生命树》。
3、黑色卡纸,水粉笔,水粉颜料(黄色、橙色、金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树的图片,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
师:我们周围有很多的树,你看到的树干、树枝分别是什么样的?
2、出示克里姆特的作品《生命树》,进行比较观察。
(1)通过欣赏作品,引导幼儿两两交流开表达曰已刚感受。
师:你看到这棵树有什么样的感觉?它特别之处体现在哪里?螺旋的树枝会让你想到什么?你觉得这棵树像在干什么?
(2)幼儿表达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树枝。
师:原来,这些扭动的曲线会给人带来跳舞、运动的感觉。
(3)教师介绍画家创作背景。
3、教师启发幼儿思考并尝试表达自己的创作设想,尝试创作。
(1)通过教师启发式的问题,幼儿思考自己的创作设想。
师:你觉得还有哪些线条也能给你运动的感觉呢?如果让你来画跳舞的树,你想让你的树跳什么样的舞蹈?用什么线条来表现舞动的树枝呢?
(2)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4、幼儿欣赏作品,感受曲线表现的树枝所产生的舞动的感觉。
师:你是用什么线表现树枝的?哪棵树最像在跳舞?
活动建议:
1、活动延伸在幼儿学会运用多种曲线表现舞动树枝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重点欣赏舞动时树干弯曲的动态,并尝试用多种曲线表现树枝。
2、区角活动美术区:提供各种造型的树干底图,幼儿运用一些长短不一的毛线进行变形,创造性地粘贴树枝。
3、环境创设在班级布置一个以“树林”为背景的展示板,幼儿用曲线添画树枝。
【评析】
该活动重点是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曲线,通过想象表现出大树跳舞的姿态,体验不同曲线的质感。在评价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集体或同伴互相欣赏作品,启发他们大胆表述或评价。如教师可以问:“你感觉这棵树在跳什么舞?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螺旋线的枝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幼儿会自主地根据自己画面中所运用的线条来大胆想象。在评价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或同伴的作品,还可以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画面中舞动的树。
大班美术教案《树》15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所讲故事的内容画连环画
活动准备:
1、实物投影仪、录音机、钢琴曲磁带
2、每位幼儿一本绘画练习本,上有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等字样。
活动过程:1、 故事,用提问帮助幼儿记忆故事内容。老师富有表情生动的讲述故事:“离我们很远,有一个奇妙的花果山,那里长着一种奇妙的树,会变的树。这种树种下去第一天,就会长成一棵大树,树上只有一片树叶。第二天的时候,这种树就开始变了,它会一下子长出各种形状的树叶:有的叶子象圆圆的苹果,有的象弯弯的月亮,有的象圆圆的轮子,有的象芭蕉扇,有的象葫芦,有的象小朋友张开的手……颜色也变的丰富多彩,红的象火,黄的象金子,绿的象青草,蓝的象天空……真是美极了。到了第三天,你猜,这种会变的树上会发生什么事呢?”幼儿议论后教师继续讲述。“每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树叶精灵,有的象在哭,有的象在笑,有的两片叶子靠在一起,两片树叶精灵手拉手好象在做游戏……到了第四天,这种树还会变下去,每天都会变出新模样。”提问:“这种树叫什么树?它第一天是怎样的?第二天、第三天是怎样的?”
2、 幼一起讨论绘画方法组织幼儿讨论:“现在请你们把这个故事画下来,你认为该怎么画?”幼儿个别讲述。师幼一起小结:可以把第一天树的样子画在写有第一天字样的纸上,依次类推。
3、 师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教师提醒幼儿画自己想出来的树,涂色要均匀。
4、 用投影仪展示幼儿作业,并让幼儿相互评价。
5、孩子的讲述能帮助教师发现、理解他们的创作意图及创造性表现,也使其他小朋友学到同伴的优点活动延伸在美工区画自己听过的故事或创编的故事。
教学反思:
主要还是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善于提出问题。
选择好的场所让幼儿亲自去亲近自然,幼儿能自主的去观察一年4季的变化,同时能让幼儿了解树变化的同时,对环境保护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第五篇:大班树的教案
大班树的教案
大班树的教案1
设计意图:
深秋正是季节交替进行的时节,幼儿园里原先的一些树叶都纷纷掉落下来。在平时外出散步的时候,孩子们会在落叶的草地上打着落叶仗,观察着树的变化。因此,选择在这个时机进行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是再恰当不过了。
其次,这个活动内容选自新教材学习活动中的内容,在整合精神的引导下,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身边的直接可探索的材料,来激发孩子们的观察比较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在探索周围世界的过程中与优美的音乐和诗歌渲染成的一个有意思的活动。
活动的难点在于孩子们需要在具体的树叶间做对比的过程中,建立起一个下位概念--落叶树和常绿树两个特征的概括。我试图运用实物观察比较、同伴共同验证的方法帮助孩子区分落叶树和常绿树的明显的普遍性特征,在认识周围的世界的同时慢慢习得一些逻辑思维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关心树朋友的变化,学习比较、概括落叶树与常绿树的明显特征。
2、活动中能积极交流并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ppt、各种树叶
活动过程:
一、说说树朋友的变化
1、最近我们都在观察了解你的树朋友,那就说说你的树朋友吧!
(通过已有经验回忆,引导幼儿进入主题。)
2、诗歌小结(进一步帮助幼儿感受树朋友的变化及生活中的美景。)
二、议议两类树的不同
1、刚才有的孩子说树朋友落叶了,那你们的树朋友是不是都落叶呢?
(了解幼儿已有经验。)
2、听听落叶树和常绿树的话。
3、你能听出落叶树和常绿树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吗?交替是什么意思?
(关注孩子们的倾听理解能力。)
三、找找两类树叶的不同特征
1、这些树叶你们都认识吗?这三片落叶树和三片常绿树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2、观察要素:
关注幼儿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是否指向-----类的概括。
3、交流梳理落叶树和常绿树不同特征。
4、验证表述各自的想法。
小结:如果看到树叶比较薄、暗、脆的树叶可能是落叶树;比较厚、亮、韧的树叶可能就是常绿树。
(由于孩子们是针对具体的树叶进行比较,挑战点是对两类树种的主要特征进行归类概括。我试图运用实物观察比较、同伴共同验证的方法帮助孩子区分落叶树和常绿树的明显的普遍性特征,在认识周围的世界的同时慢慢习得一些逻辑思维的方法。)
四、延伸活动
你对树朋友还有什么想了解的?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提出问题,为以后进一步探索活动做好延伸。)活动点评金晓燕执教的集体活动《落叶树与常绿树》则激励幼儿调动多种感官,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角度深入观察、细腻体会、专注探索落叶树和常绿树树叶的不同,并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等高科技媒体将灵动的PPT、悠扬的散文诗作为手段激发幼儿大胆表达、深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精彩活动离不开多年的积累和磨练。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学前部主任、特级教师黄琼在点评中表示,看着金晓燕老师一路成长、成熟,今天又看到了金老师非常强烈的幼儿发展意识、课程意识和创新能力。整个活动让与会同行感受到孩子们专心、专注、倾听、善思和质疑等学习品质的不凡表现,折射出金老师平时对培养学习品质的关注。她说,优雅是一种境界,幽默是一种风格,金老师在活动中展现的是一个优雅中不失幽默的优秀教师形象。
大班树的教案2
设计意图:
深秋正是季节交替进行的时节,幼儿园里原先的一些树叶都纷纷掉落下来。在平时外出散步的时候,孩子们会在落叶的草地上打着落叶仗,观察着树的变化。因此,选择在这个时机进行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是再恰当不过了。
其次,这个活动内容选自新教材学习活动中的内容,在整合精神的引导下,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身边的直接可探索的材料,来激发孩子们的观察比较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在探索周围世界的过程中与优美的音乐和诗歌渲染成的一个有意思的活动。
活动的难点在于孩子们需要在具体的树叶间做对比的过程中,建立起一个下位概念——落叶树和常绿树两个特征的概括。我试图运用实物观察比较、同伴共同验证的方法帮助孩子区分落叶树和常绿树的明显的普遍性特征,在认识周围的世界的同时慢慢习得一些逻辑思维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关心树朋友的变化,学习比较、概括落叶树与常绿树的明显特征。
2、活动中能积极交流并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3、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ppt,各种树叶
活动过程:
一、说说树朋友的变化
1、最近我们都在观察了解你的树朋友,那就说说你的树朋友吧!
2、诗歌小结
二、议议两类树的不同
1、刚才有的孩子说树朋友落叶了,那你们的树朋友是不是都落叶呢?
2、听听落叶树和常绿树的话。
3、你能听出落叶树和常绿树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吗?交替是什么意思?
三、找找两类树叶的不同特征
1、这些树叶你们都认识吗?这三片落叶树和三片常绿树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2、观察要素:
关注幼儿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是否指向xxx类的概括。
3、交流梳理落叶树和常绿树不同特征。
4、验证表述各自的想法。
小结:如果看到树叶比较薄、暗、脆的树叶可能是落叶树;比较厚、亮、韧的树叶可能就是常绿树。
活动反思:
一次成功的活动,最主要是能吸引孩子积极参与,主动获得知识经验,体验快乐。引导孩子们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这正是科学教育的首要目标。
让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慢慢地习得一种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通过关注树木变化,初步形成常绿树落叶树的概念,知道“像柳树这样春天树叶都发芽了冬天树叶一下子都落光的树,我们叫它“落叶树”,一年四季都有叶子的,叫常绿树。”教学活动重过程、重情感体验、重能力的培养。
活动前要充分做好材料的准备,要充分考虑材料能在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以及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形式。那样孩子就能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收获。整个活动围绕着“叶子”,孩子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下学习、感知,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对他们能力的培养:如观察、比较、语言表达、倾听等方面都提出了挑战性的学习要求。
大班树的教案3
大班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树
活动目标:
1、了解认识树的种类,掌握几种常见树的名称,寻找它们不同的特征,大班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树。
2喜欢和树交朋友,懂得如何保护树木,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提供各种有关树的书籍,以及各种可以让孩子表征的材料:皱纹纸、报纸、剪刀、橡皮泥、插花、积木、各种花布和一些辅助材料。
2、联系家长,了解主题内容,同幼儿一起积累各种资料。
活动过程:
活动一、认识树
1、早餐后,请幼儿自愿分成若干组,由三位老师分头领着幼儿到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去观察幼儿园的树。
2、鼓励幼儿想出统计树木数量的方法,尝试数一数幼儿园里共有多少棵树,有多少种树,多少落叶树,多少常绿树。
3、谈话。
你在散步时看到了什么树?
你在散步时发现了哪些树的秘密?
4、鼓励孩子把自己发现的树的秘密画下来告诉大家。
延伸:把此活动的意义告诉家长,让家长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认识树,知道树的名称和用途,观察树的外形特征,看会有哪些新发现。
活动二、我与大树交朋友
1、与树交朋友,能主动关心自己喜欢的树。
幼儿园里有许多树,你喜欢哪一样?为什么喜欢?你想怎样照顾它?
2、领养小树。
请每个幼儿领养一颗小树,为小树起名字,记录小树的生长变化,要求孩子像妈妈一样照顾好树宝宝。
3、认识年轮。
幼儿园里有一些树桩,上面有一圈一圈的圆圈。“老师,这是什么?”引起幼儿的好奇。“你们猜猜!”有的幼儿回答:“是不是从树桩的圆圈儿上可以看出树几岁了。”“对!这些圆圈就是年轮,你们数数看,树桩上有几个圆圈儿,就说明这棵树几岁了。”幼儿了解到大树的年龄可以用年轮来计算。
活动三、给大树照像
1、提供各种材料,启发幼儿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树的印象,如:绘画、粘贴、制作、拼插和立体造型等。
2、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表征树。
把意图向家长说明,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树。第二天,孩子们拿来了用多种办法“制作”的树。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讲述着和家长“制作”大树的情景,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功感。
3、展示成果。
把幼儿的作品进行分类,在征求幼儿意见的基础上,定下几个标题:《我知道的树》、《我心目中的树》、《我做的树》。布置完后,请家长参观幼儿表征的作品,幼儿对自己表征的作品作介绍,幼儿教案《大班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树》。
在活动中体验自己学习的乐趣
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指出,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幼儿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跳出教材的框框,以全新的理念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让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动脑、动手、动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我设计了主题探究活动《各种各种的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尝试。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幼儿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大胆地想像和创造。如在《认识树》的活动中我们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发现树的不同,他们兴趣很高,提出了很多问题“梧桐树的叶子大,塔松的叶子像针一样,很细。”“树干为什么都是圆的?”“松树不落叶吗?”“树是怎样长大的,它吃什么?”“大树会不会说话,它有没有眼睛、鼻子、嘴?”孩子始终饶有兴趣地观察发现。“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因此,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感觉自己的发现有价值,这样更能激起幼儿发现的兴趣。启发幼儿不会的问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向大人请教等方式解决,这种重其意而不拘其形,重其趣而不求其法的教学模式能使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爱好、情趣,能让他们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二、创设自主探索空间。
儿童一般好动喜欢玩,对世界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好奇感。因此,对幼儿教育的第一步就是玩,玩中求乐,玩中长知识,玩中激发学习主动性。如开展《我与树交朋友》活动中,幼儿始终沉浸在兴奋、探索、激动的`情绪中。我适时引导他们对身边的树从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引导他们运用语言、图象对收集到的信息加以整理。活动结束时,每一组的孩子对自己观察的树进行讨论总结,并自己发明了记录树的生长变化的方法,如金字塔记录法,太阳记录法,楼梯式记录法等。虽然这些纪录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从表中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种树的不同的生长变化过程。这是孩子在记录方法上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孩子们的那种兴奋、骄傲、欣喜和愉悦是很难用言语来表达的。同时,通过认领树,与树交朋友,增强了幼儿的责任心,也激发了他们不断探索的进取心。
三、创设幼儿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们的教学方法应把从“教”为主转化为以“幼儿活动”为主。每个活动都要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探索,想像。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开展活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应该配合并适时引导幼儿主动观察。如观察樱花树是先开花还是先长叶?园中最高的梧桐树梢上有那么多小球球,那就是它的芽吗?为什么松树冬天不掉叶子等。在引导他们观察时所提要求力争做到具体,有针对性和富有启发性。
活动《给大树照相》是要幼儿在认识树了解树的基础上学会表征各种树。孩子们兴致勃勃始终处于积极创造的亢奋中,还不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树朋友,有的画了粗粗的树干上有深深皱纹的“树爷爷”,有的画了树叶一团团的“树妈妈”,音乐树,电灯树等。通过这一表征活动,幼儿对树的了解更多,更全面了,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更培养了幼儿用多种方法表征物体的能力。我始终做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幼儿创设了想做、敢做、愿意做的宽松环境,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十分高涨,从而激发出更加丰富的想像,同时,这种活动确实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到“我能行”。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主体性,不仅要为幼儿提供一个丰富的物质环境,更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视其为独立的人,活动的主体与幼儿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平等相处,孩子才能自由自在表达心智和自己的情感,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大班树的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千姿百态树的外形特点。
2、能用肢体表现不同树的形态。
3、能合作创造树的不同造型,感受合作的快乐。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重难点
了解不同姿态树的外形特点,能用肢体进行表现。
能合作创造不同姿态的树。
活动准备
经验:幼儿对不同姿态的树有一定认识。
材料:不同姿态树的图片,不同雨声的音乐,树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呀,我在外面看到一些小朋友在哭,原来是它们找不到妈妈了。教师出示树叶问:你们认识它们吗?知道它们的妈妈是谁吗?大树
二、感知不同树的外形特点
1、幼儿自由讨论树的形状,然后请幼儿用语言进行表达,并尝试用肢体表示出来,观察幼儿模仿的树的形状。
2、小朋友做的都很好,原来树有这么多不同的形状,那现在请小朋友跟我一起来看看树除了你们做的这些形状还有其他的样形状吗?播放图片幼儿欣赏。
3、我们今天看到了这么多形状的树,现在请幼儿想象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树,你希望自己长什么样子,并用肢体表现出来。我们现在是千姿百态的小树林,吸收充足的阳光和雨水慢慢的一天一天长大。播放下雨的声音,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大树在不同状态下的姿态。如:被风吹、被雨淋时树都有什么不一样。
三、合作创造树的不同造型
1、教师模仿大风的声音,将一颗小树吹倒。怎么会这样?幼儿讨论,原来是这棵树太小、太细了。那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让风吹不倒吗?幼儿讨论。
师幼总结:让小树变粗一点就不怕大风了,请几名幼儿合作变成一颗大树,教师再次模仿大风吹的声音,让幼儿感知粗壮的大树不怕大风吹,从而感受团结的力量。
2、分组活动,每个小组幼儿发挥想象合作表现一些树的造型,教师播放雷雨的声音,幼儿用肢体表现大树在狂风暴雨中的姿态,慢慢地风停了,雨也停了,一切又都平静了下来。
活动延伸
我们今天认识了很多形状不同的树,那我们下午在跟爸爸妈妈一起回家时,看看我们的身边还有什么形状的树,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一起用身体来做一做。
活动反思
树在我们的身边是很常见植物,对于每一个幼儿来说都非常的熟悉,本次活动通过幼儿平时对大树的观察以及播放一些图片,让幼儿对大树的形状有更多的了解,从而用身体进行模仿树的不同姿态,活动中穿插风雨声,让幼儿通过模拟感知合作、团结的力量。在这次活动中,我发现了自己许多的不足,首先在准备方面考虑的不是很周到,在课前检查时只检查了图片是否能放出来,忽略了下一步的操作,导致图片在活动中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健康主要是以幼儿为主体,教师起一个引导的作用,我在活动中只注重了怎样教,讲的太多,而让幼儿肢体表现的有点少,在本次活动的第二个目标没有完全达到。通过这次活动,我对主题活动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教学活动中的五大领域是相互联系但又有着各自的领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将自己这次所学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大班树的教案5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欣赏散文诗中对树的赞美,了解重叠词。
2.初步尝试朗诵散文诗,并试着创编散文诗。
3.体验感受生活中有大树的美好,懂得爱护树木和保护。
活动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欣赏散文诗中对树的赞美,了解重叠词。
活动难点:尝试朗诵散文诗,并试着创编散文诗。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散文诗课件、轻音乐钢琴曲《清晨》、各种树的图片ppt、大树道具
经验准备:观察生活中哪里有树,了解各种各样树木的好处
活动过程:
1、谈话交流,回忆树的好处与作用,产生参与活动兴趣
导语:孩子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新朋友,你瞧是谁?喜欢他吗?说说喜欢它的理由。
通过谈一谈喜欢树的理由,了解树的好处与作用,从而引出主题。
2、观看图片,初次欣赏诗歌,感知理解大树的美好。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引导幼儿依次观看六幅图片,尝试感知图片中大树的好处。
提问:图片里这些树都有什么好处?小鸟在树上干什么?风会怕树吗?小女孩趴在窗上看什么?这是谁在树下,它们在干什么?树除了带来绿荫还可以干什么?夜晚的树是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依次看图片,并尝试用完整的话说出树的好处,教师用散文诗中的语言及时帮幼儿梳理归纳。
3、结合课件,完整欣赏诗朗诵,感受散文诗的结构,萌发对大树的喜爱之情。
1.完整欣赏配乐诗朗诵,加深幼儿对散文诗的整体印象。
听后提问:刚才,你听到了什么?这首诗里反复出现最多的一句话是?
小结:这首诗里反复出现最多的一句话是树真好,也是这首诗的题目。
2.通过提问,幼儿大胆尝试朗听到的诗句,并引导幼儿尝试用诗歌中的语言表达,加深对散文诗的整体印象。
提问:这首诗里你听到了树的哪些好处?根据幼儿对诗歌的表达,及时出示道具大树的情景,引导幼儿说一说散文诗的诗句,进一步感受散文诗的结构。
4、尝试加入动作,有感情地完整朗诵散文诗,了解重叠词,再次感受散文诗的结构。
1.请幼儿每人选择一棵你最喜欢的大树,随着音乐,一起用响亮的声音和优美的动作来朗诵自己喜欢的那句诗。
2.填词游戏,帮助幼儿了解AABB式重叠词。
提问:诗歌中,小鸟怎样叫?叽叽喳喳是一只小鸟的叫声吗?叽喳也是小鸟的叫声,那诗歌中为什么不用叽喳,而是用叽叽喳喳呢?
小结:叽叽喳喳比叽喳听起来更可爱、更形象,好像很多小鸟在一起叫!像这样用相同的字组成的新词就叫重叠词!
3.引导尝试变化重叠词,感受重叠词的形象、生动、强烈,并再次朗诵有重叠词部分的散文诗句,体验重叠词的生动形象。
5、结合图片,尝试仿编诗歌,发散思维。
依次出示几副图片,引导幼儿结合图片中大树的好处大胆创编诗句,
教师及时给予梳理和肯定。
提问:除了散文诗中大树的好处,你还知道大树的哪些好处呢?
6、情感提升,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播放城市森林树木变化的视频,提问:通过城市中森林和树木的变化,你有什么想说的?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
小结:我们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做个环保小卫士!
课后延伸
引导幼儿课后探索树木更多的作用。请幼儿继续观察周围生活中树木的作用,和小伙伴们共同分享和交流,创编更多优美的诗句来赞美大树。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我都紧紧地贴近了活动目标,通过谈话、提问表演等方式最大限度的去碰撞幼儿的思维火花,达到最佳的学习境界。在活动开始部分,我通过大树的道具创设情景,并在轻松的谈话中巧妙的引入主题,同时为下面完成活动重点难点做好铺垫,但所欠缺的是幼儿朗诵时缺乏感情,需要我进一步指导。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我始终遵照以教师为主导,以幼儿为主体,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使他们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善于发现幼儿在活动偶发事件中所瘟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例如,在学习的过程我就创设情景,引导幼儿像小诗人一样创编“树的其他好处”,在熟悉了诗歌的基础上,根据图片孩子们能与已有经验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
在理解重叠词这一小环节,我通过提问,为什么不用叽喳,而用叽叽喳喳这一个小的问题,让幼儿了解重叠词的特点,并设置了填词游戏,加深自己对重叠词的认识。在一起朗诵散有重叠词的诗句时,孩子们都能找诗句的重叠词,也进一步加深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只不过在后面创编诗句的时候,如果我再能再深入引导幼儿将重叠词运用到诗句中那就更好了。
最后通过课件欣赏城市中森林树木的变化,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树的认识和增进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从而提高了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整个活动在美的意境中自然的达到了高潮,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本次活动中,我组织活动的语言还欠锤炼,不能达到精确、精简的标准,以后我一定在此方面多下功夫,带给孩子最有效、最科学的教育!在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大班树的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阅读,理解并积极帮助鸟先生和鸟太太想办法,尝试找出既能保住鸟窝又能保护小树苗的最佳办法。
2。继续学习逐页仔细阅读图画书,观察理解画面中的细节与情节。
3。萌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幼儿每人一本小图书;
活动指导:
1。师幼共同欣赏图画书封面(幼儿用书第1页)
(1)教师启发:
师:小朋友看看图画书的封面上画有什么?
师:你认为这本图画书可能会讲一个怎样的有趣故事呢?
(2)教师介绍书名,开放的问题激发幼儿想象的空间。
师:这本书的名字叫《鸟窝里的树》。你们见过鸟窝里的树吗?你们觉得鸟窝里的树会发生什么故事?
(3)幼儿自由观赏图画书封面,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4)幼儿自主阅读,熟悉图画书的主要内容与角色。
2。幼儿自主看书,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良好阅读习惯。
(1)教师设疑:图画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2)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①幼儿独立、安静进行阅读活动;
②逐页认真看书阅读;
3。播放PPT,师幼共同阅读,深入解读图画书的主题与细节。
(1)解读第2页师:鸟太太在孵蛋,鸟窝里居然孵出了什么?(播放动画)幼儿自由讲讲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2)解读第3—4页师:螳螂先生要砍小树苗,鸟太太同意了吗?
师:小朋友从哪里看出来的?为什么鸟太太不同意?
师:甲虫先生想了什么办法帮助鸟先生一家?
师:鸟先生愿意吗?鸟先生会怎么说?
(3)(略去第5页)解读第6页师:来了更多的小动物,大家想想好办法,小朋友能不能帮助鸟先生师:鸟太太一家想一个既能保护鸟窝又能保护小树苗的好办法?
师:幼儿自由讨论并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4)解读第7—9页①幼儿学习模仿画面中各种小动物搬移小树苗的动作师:小动物们怎样精心照顾小树苗成长?
师:看到这一页,小朋友有什么感觉?
②发散的问题,激发幼儿对图画书内容情节的大胆推想。
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③通过动作模仿体验小动物们小心翼翼搬移小树苗的内容情节。
四、师幼完整阅读图画书五、延伸活动幼儿谈谈对图画书阅读后的感受。
幼儿分享阅读经验。
观察与反思:
爱的教育始终是我们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在语言活动中运用的也很多,如何将爱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们从小就懂爱、有爱、会爱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当我看到故事《鸟窝里的树》,就被它巧妙的构思,温暖、关爱的基调上微微透出的一丝幽默而吸引。于是我借助了多媒体课件设计了此次活动。遵从简单、真实、自然、有效的教学原则,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幼儿学什么,怎么学。在活动中我主要体现以下几点:一、抓住阅读元素,突出故事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二、让幼儿循序渐进地体会关爱的情感。通过感知、理解、品味、感悟、积累、表达、运用等一系列活动,给孩子们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三、活动中关注孩子。观察孩子的反应,聆听他们的声音,带领孩子进入关爱的世界,体验爱的情感……创设和谐自然的活动气氛,层次分明的情感提升,在平等开放的提问中展现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与孩子的和谐交融、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是我所追求的教学艺术效果的最佳境界。
大班树的教案7
教学目标:
1、运用线条的疏密画重叠的树,知道颜色变化与远近的关系。
2、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引导幼儿观看树林的图片。
2、范画一张,油画棒、白纸若干。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运用线条来画重叠的树,并掌握线条的疏密与远近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观察法、提问法、示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范画,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出示范画)
师:这幅画画了什么?(树)
二、引导幼儿欣赏重叠的树,感受画中两棵树的线条的疏密、……
师:请你仔细看看这重叠的树,前面的树与后面的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前面的树线条疏,后面的树线条密)你还发现了什么不同的地方?(前面的树颜色深一点,后面的树颜色浅一点)重叠的部分是怎么样的呢?(颜色较深、线条较密)
教师小结:
三、教师范画,幼儿观察
四、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幼儿相互欣赏与评价作品
师: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呢?
师:好啦,拿着你的作品展示到五彩画廊里面吧,让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参观一下。
大班树的教案8
活动要求:
1,知道秋天候鸟的活动。
2,欣赏故事<<鸟与树>>,感受鸟与树的友情,懂得朋友之间要互守承诺。
活动准备:故事挂图一套.场景设置有;树桩,工厂大门等,鸟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教师扮鸟妈妈,幼儿扮小鸟.师:“秋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凉了,我们该怎么办呢?幼:“......”引导幼儿说出我们是候鸟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师:那我们去向朋友们告别吧。
幼儿和老师在活动场地飞一圈,坐下来。
二:欣赏故事<<鸟与树>>
幼儿听第一遍故事,教师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些谁?谁和谁是好朋友?他们是什么样的好朋友?
请幼儿再听一遍故事,同时出示相关图画。提问:小鸟飞走前对大树说什么?它做到了吗?它是怎么做到的?
请幼儿欣赏第三遍故事,结合图片,教师边讲边提问,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
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你是怎么想的?
三:表演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幼儿扮小鸟,在准备好的场景中动情的表演。可以分成几组来表演。
四:结束部分,让我们一起飞到南方去吧。
大班树的教案9
综合活动:有趣的树
一、设计意图
尝试让幼儿走进大自然中进行艺术教育,充分利用周围的教育资源,以幼儿为主体,通过“观察——体验——想象——表现——创造”来激发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二、活动目的
1)、欣赏各种树木的不同造型的美,并能大胆的创造,富有个性的表现。
2)、乐意与人交流有关“树”的想象,有条理的连贯的讲述。
3)、体验树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产生爱护树木的情感。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心理准备:告诉幼儿要到西湖公园,请幼儿入厕、整理仪表、饮水,并注意安全
2)、保育员需带:矿泉水、一次性纸杯、卫生纸
3)、纸皮、各种绳子、线、皱纹纸、广告纸、布、蜡笔、胶水、双面胶、剪刀、铺地用的塑料布等
四、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出发——西湖公园。
(二)、带幼儿到公园中的树林地带,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寻找、观察树的不同造型,体验乐趣。
1)引导语:你们喜欢哪棵树去摸摸它,互相讨论一下它长得像什么?在做什么?教师边倾听孩子们的讨论边把孩子们讨论的话记下来,并丰富词:造型、奇形怪状、千姿百态
2)引导语:根据它的造型帮它取个名字!
(三)组织幼儿讨论:这些有趣的树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哪些小动物跟树最亲近呢?为什么?
(四)、手工游戏《我是一棵树》
1)提供各种材料:布、各种纸、各种绳子、线等,小组合作,引导幼儿用贴、折、包等方法把自己加工成树干、树枝、树叶,启发幼儿想象增添小动物:谁最喜欢你们这棵树呢?
2)幼儿分组合作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摆出树的不同造型,教师为幼儿拍照,体验游戏的乐趣。
(五)、收拾用具,带幼儿回园
教学反思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是增长知识的手段,动手动脑是探索发现的途径。这次活动课,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性极高,不但知道了各种树木的名称,而且对其特点和功用也有了大致了解,更是满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有的幼儿对观察到的不能运用比较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还有待于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说多教多引导。
大班树的教案10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了解树的不同名称、种类、外形特征及作用,了解树与人类的关系。
2、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
3、能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树的特征,喜爱查找、观察、记录、制作各种不同的树。
活动准备
没有水果的果树图片、相应的水果图片、表格《我认识的树种》、图片(各种各样的树)、电子大书《树的世界》、教师自编故事《特别的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集体讨论。
——请幼儿说一说见过哪些树。
——师:小朋友见过哪些开花的树,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师:我们生活中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水果,请见过的小朋友说一说,见过的果树有哪些,简单描述一下它的特征。
2、常青树和落叶树。
——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见过哪些落叶树,并说出其名称。
——在什么地方见过从来不落树叶的树,说出其名称。
教师小结: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树,有些树到了秋天叶子就会变黄、落下,称为落叶树;常青树则是常年绿叶,叶子也比较厚,比较硬。
二、故事《特别的树》。
(教师自编关于特别的树的故事,只要能吸引幼儿的兴趣,能囊括书中的树种即可)
——请大家说一说刚刚故事中都讲了什么?
——有没有你见过的树?
——出示挂图,一起认识《特别的树》。
三、电子大书呈现各种各样的果树。
1、请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果树,并说出其特征和名称。
2、教师出示被摘下果子的树,并出示相应果树的水果图片,进行配对。
3、开心游戏《果实找树妈妈》。
(游戏规则:教师把没有果子的果树图片贴在黑板上,把相应的水果发给幼儿,让幼儿进行一一配对。)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树,请大家回家后跟爸爸妈妈讲一讲。
活动应变
农村的幼儿园可以让幼儿介绍周围发现的奇特的树,城里的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参观植物园,认识更多奇特的树。
活动延伸
美术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树。
区角活动
1、语言区:投放幼儿用书,引导幼儿阅读《树的世界》。
2、美工区:投放美术材料,鼓励幼儿画或制作自己喜欢的果树。
环境创设
教师把《奇特的树》的图片贴在主题墙上。
家园互动
1、请家长上网查询有关树的资料,和幼儿一起认识更多不同的树,例如:生活中常见的茶树等等。
2、协助幼儿寻找搜集树的图书、图卡。
3、引导幼儿随时观察身边的树的变化。
随机教育
常青树是指一年四季都不落叶的树,像松柏等。但在热带地区,因为天气原因,有些树木一年四季都是绿色。这些树不一定是常青树。
相关链接
视频《热带雨林的树》。
附录:《树》
王小凉
这棵树,
绝对是一棵好植物,
1个主干,
5个树杈,
每个树杈上又有若干个分杈,
分杈上各项几簇叶子,
有的叶子侧光,
有的叶子背光,
有的叶子顶光,
有的叶子向阳,
不管叶子的大小、新老、绿黄、厚薄,
这些叶子长得都比较精神。
风一吹都会摇晃、会碰撞,
在碰撞得哗哗响的时候,
叶柄免不了带动树枝,
树枝免不了带动树,
树一般情况下带动不了树干,
树干是比较粗的,
偶尔会有自行车停在树下。
大班树的教案11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内容,理解两棵树的纯洁友谊,感受两棵树的离别与重逢。
2、观察画面,大胆猜测、表述绘本故事的情节内容。
3、懂得正确对待身边的好朋友,珍惜朋友之间不可缺少的宝贵友谊。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
1、音乐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去找好朋友吧!
2、小朋友,你们找到好朋友了吗?你的好朋友是谁呀?和好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快乐吗?
二、故事导入,认识两棵树。
1、认识这三个字宝宝吗?(好朋友)
2、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关于一对好朋友的故事,那这对好朋友会是谁呢?
3、讲述:是的,在花园里,有两棵树,他们是一对好朋友。
4、这两棵树长得一样吗?(大树高、鼻子长;小树矮、鼻子短)
5、看!这对好朋友在打招呼呢,猜猜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6、师幼扮演“大树”和“小树”,说说“好朋友”的话。
三、两棵树的友好与争吵。
1、一天又一天,大树和小树之间发生了许多的事情。究竟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会说些什么呢?请你们和好朋友看着图片说一说。(等我说完再播放课件5、播放音乐)
2、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个别幼儿说一说;“好朋友”演一演,感受两棵树的纯洁友谊。
3、为了比赛,大树和小树这样吵架,你们觉得它们对吗?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呀?
四、两棵树的离别。
1、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情呀?(大树和小树被分开了)
2、为什么大树的叶子会枯黄呢?(想念小树)
3、咦!这片绿叶会是谁的呢?
五、两棵树的重逢。
1、哇,大树和小树见面了吗?
2、小朋友,现在大树和小树它们的心情怎么样呀?为什么开心、快乐呢?
六、“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如果音乐停止了,再点击小喇叭播放音乐,直至活动结束)
1、小结:是的,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要相亲相爱,珍惜好朋友之间的宝贵友谊。现在,黄老师想对我的好朋友王佳慧说一句甜蜜的话:“佳慧,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
看!听了甜蜜的话,小鸟开心地飞来了!
2、你们想对好朋友说一句什么甜蜜的话呢?
3、现在让我们大声地喊出甜蜜的话:“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让更多的小鸟、蝴蝶、花儿都来和大树、小树做好朋友,好吗?
4、大树和小树好开心啊,这对好朋友的故事就在这本绘本书里,书的名字叫《两棵树》,现在我们和好朋友一起去看一看吧!
活动反思:
在让小朋友理解绘本内容,大树和小树分离和会和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添加一些适合情景的音乐,音乐对人情绪的感染有时候会超过语言,在音乐的渲染下,我觉得小朋友会更明白故事的内容。
在这次活动后,我一定要吸取别人身上的长处,更要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改正,为以后的工作做好良好的铺垫。
大班树的教案12
活动目标:
1、尝试看懂步骤图,用折剪的方式制作立体的松树。
2、关注冬季的自然现象,了解一些冬天不怕冷的树。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事先带领幼儿观察冬天不怕冷的树、松树的范例、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不怕冷的树——共享经验,了解冬天一些不怕冷的树
1、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是冬天不怕的树?
2、为什么这些树在寒冷的冬天不怕冷呢?(树叶很厚、像针的样子)
二、松树制作——引导幼儿学看步骤图,初步掌握松树的制作过程
1、教师出示松树制作步骤图:
(1)将长方形纸对折两次,成四个长方形。
(2)沿着中线画出半棵松树(引导幼儿注意开口与闭口方向)
(3)用剪刀沿着轮廓线剪下来,打开可以看到两棵松树一起完成啦。
(4)将两棵松树叠在一起,做成立体的松树,贴在纸上,然后在纸上添画出冬天的景物。
2、请个别幼儿操作个别步骤,有困难的教师及时帮助。
3、引导幼儿将手工纸对折时要对准边线,边与边对整齐,剪的时候小心剪断。
4、想一想冬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特征,把它画下来。
三、数数有几棵——在分享交流中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关注作品,再次激发幼儿的兴趣
大家共同布置成常绿树的主题公园,数数有几棵?还有哪些不怕冷的树?
大班树的教案13
活动目标:
1.运用观察、触摸等方法比较常绿树和落叶树叶子的基本特征,能初步鉴别两种树。
2.感受树的美好,感受诗歌的优美,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与热爱。
活动准备:
1.各种常见树种的图片PPT。
2.常绿树叶、落叶树叶若干,幼儿人手一片常绿树叶、一片落叶树叶。
3.散文《树真好》课件。
4.汉字“树”、“常绿树”、“落叶树”、“树真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常绿树和落叶树
1.师:老师给你们看一个字,(把“树”字贴到黑板上)认识吗?
(幼儿:树)
2.师:我们的周围哪里也有树呢?
(幼儿:学校大院;我家院里;森林;马路边;花园里;学校周围;植物园;广场……)
3.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么多的树当中,你认识什么树?
(幼儿:柳树、桃树、苹果树、槐树、松树、杏树、杨树、梨树、柏树、丁香树……)
师:你们知道的树真不少,比我知道的还要多,你们真厉害,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认一认吧。(给幼儿观看PPT)
4.师:原来周围有那么多树,孩子们,这是什么树?
(幼儿:柳树)
师:夏天的时候满树都是绿绿的叶子,可是冬天它是什么样子的?
(叶子全没了)
5.师小结:孩子们,像柳树这种春天的时候叶子会发芽,一到冬天叶子全掉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树枝的这种树,我们叫它(出示“落叶树”三个字并张贴到黑板上)看,认识吗?
(幼儿读出“落叶树”)
师:那有没有冬天不落叶的树呢?除了这种树,还有一种树它到冬天的时候叶子还是在树枝上的,而且叶子还是绿色的,那是常绿树(出示“常绿树”三个字并张贴到黑板上),认识吗?
(幼儿读出“常绿树”)
二、比较常绿树和落叶树叶子的基本特征
1.师: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叶子一样吗?
(幼儿:不一样。)
师:看,老师在周围的桌子上放了两种树叶,一种是落叶树的叶子,一种是常绿树的叶子,请你各拿一片(做出左手一片右手一片的动作语言),然后马上回来坐下。开始吧。(幼儿到身后的桌上去拿树叶,拿后回到原来的地方。)
2.师:请你摸一摸,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一片厚一点,一片薄一点)
师:除了薄厚不一样,我们来看看它的颜色,有哪里不一样?
(幼儿:一个颜色深,一个颜色浅)
师:还有哪里不一样,我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它的表面?
(幼儿:一片光滑,一片不光滑)
师:(教师在“落叶树”叶子上画上表示不光滑的曲线)为什么常绿树的叶子会亮呢?因为上面有蜡。
(幼儿:常绿树叶子的正面颜色深,正面和反面颜色不一样)
师小结:(指记录)孩子们,仔细看看,其实,常绿树和落叶树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常绿树的叶子表面非常光亮,叶子很厚,正面颜色深。我们在马路上看到好多树,即便我们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看它的叶子知道它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
三、阅读活动:儿童散文诗《树真好》
1.师: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树,那树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幼儿:给我们来带新鲜的空气)
2.师:树真好,那我们一起来听下关于树的儿歌吧。(同时出现汉字)
(幼儿:荡秋千,看书)
3.师:小朋友们听得真认真,原来树真好,那你喜欢在树下干什么?这个散文诗真好听,我们再来听一遍了吧。
4.师:那我们要爱护树,保护树。
大班树的教案14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懂得节约的重要性。
2、懂得节约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3、使幼儿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收集废弃的牙膏管若干。
2、生活中有关节约和浪费的多媒体视频。
活动过程:
一、以操作“挤废弃的牙膏管”引入,帮助幼儿发现废弃的牙膏壳里还有一些没有用完的牙膏。理解浪费的概念。
二、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讨论:你在生活中还看到了哪些浪费的现象?(请幼儿回答)
三、观看视频,引导幼儿发现身边的浪费现象,了解相关节约的方法。
过渡语:老师这有一些图片和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观看图片:餐桌上的浪费和饥饿的孩子。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要节约粮食?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到节约粮食?(幼儿讲述)
(二)观看图片:幼儿洗手和餐后漱口的情况和缺水的现象。
提问:他们是怎么洗手、漱口的?浪费水会造成什么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到节约用水?(幼儿讲述)
(三)观看图片:幼儿画画纸被丢弃在垃圾桶和砍伐树木。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样节约用纸?废旧物品可以如何再利用?垃圾要如何分类?(幼儿讲述)
(四)教师帮助幼儿提炼节约的三种方法。
四、运用节约统计表,强化幼儿的节约行动。
1、师介绍节约统计表,对幼儿的操作提出要求。
2、幼儿根据自己平时生活中的节约行为,进行操作黏贴。
3、教师对节约行为进行统计,小结。
大班树的教案15
活动名称:大班语言《神奇的树》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话内容,感受小刺猬对刺猬婆婆的爱。
2.知道九九重阳节是老人节,增进关爱老人和长辈的情感。
3.认识字词:刺猬、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
2.教师自制字词卡“刺猬、春天、秋天、冬天”。
活动过程(一)请幼儿看幼儿用书,引入主题。
教师:
1.你知道这是哪些季节吗?一年四季有哪些变化?
2.季节的变化真奇妙,四季的景色真美丽.可是,刺猬婆婆年龄大了,走不动了,只能天天坐在屋里了.后来,刺猬婆婆的屋子里面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
(二)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1.讲述故事,在结尾前插问:
(1)刺猬婆婆家中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
(2)你感觉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3)猜一猜这棵神奇的树是从哪里来的?
2.幼儿看图片完整地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小刺猬关爱老人的行为。教师出示字词卡。提问:
(1)小刺猬在春夏秋冬分别装扮成了什么树?为什么要装扮成这样的树?
(2)刺猬婆婆看到这些树感觉怎么样?看到刺猬婆婆高兴,小刺猬心里有什么感觉?
(3)这个秘密是怎么被发现的?
(4)刺猬婆婆发现了这个秘密会怎么想,怎么做?
(三)师生共同看图讲述一遍故事,边讲述边指认“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四)师生交流在生活中如何关心老人。
讨论:
1.小刺猬为满足刺猬婆婆的愿望,想办法装扮成各种树.小朋友们知道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什么愿望吗?你能帮助他们实现愿望吗?
2.你为身边的爷爷奶奶做过什么?你是怎么关心他们的?
3.你关心爷爷奶奶时,爷爷奶奶心里怎么想?你感觉怎么样?
4.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听说过重阳节?知道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吗?这一天你打算怎样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祝贺节日呢?(教师扮作老人,请幼儿练习向老人表达祝福)(五)教师分别出示字词卡,带领幼儿认读,然后请幼儿一一说出每个季节的特征。
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关心老人,经常为家中或社区的老人做一些事。教师请幼儿将自己的事画下来讲给全班小朋友听。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所做的尝试也是比较符合我班幼儿的学习水平的,因此,在以后的故事教学中,我会再次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并根据这次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调整和改进的。
4.大班语言树妈妈和树娃娃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早晨,瑶瑶的小朋友入园时,妈妈帮助她整理衣服、放小书包、抬小凳子,而瑶瑶呢木然的站在那里,看着妈妈为她不停的忙碌,我急忙走过去对瑶瑶说:“瑶瑶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妈妈为你做事应该跟妈妈说谢谢呀。”瑶瑶说:“为什么呢?不是我要她做的。”
一天下午,放学的时候,妈妈来接豪豪,刚走出教室,豪豪把小书包扔在地上就跑,妈妈在后面大声叫他拿书包,他头也不回地说“不要不要”,妈妈只好无奈的捡起书包背在自己的肩上。
孩子的行为让我大为震惊,不由得反思: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受到上两代人过度的保护和重视,以自我为中心,被动的、理所当然的接受着身边人的关爱,而自己却很少主动关心身边爱他的人,感恩之心严重缺失。而且从事例二中我也清醒的感受到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差,词不达意。我想通过《大树妈妈》的这个活动让孩子学会感恩,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欣赏和感受诗歌所表现的美妙意境,理解诗歌中的主要内容。
2、通过幼儿初步尝试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体验诗歌中大树妈妈与娃娃们相互关爱的情感,激发幼儿爱他人的情感,学习感恩。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欣赏和感受诗歌所表现的美妙意境,能够理解诗歌中的主要内容。
教学的难点:幼儿初步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知识的准备:教师在活动前利用散步、谈话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2、物质的准备:多媒体课件,大树妈妈的图片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谈话引题,幼儿猜想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爱你们吗?妈妈是怎么爱你们的?”引导幼儿回答。
第二部分:理解学习诗歌内容
教师出示大树的图片提问“大树妈妈一个人非常的孤单、寂寞,这该怎么办呢?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大树妈妈生活在森林里,小朋友请你猜一猜,还有谁会愿意做大树妈妈的娃娃?”(幼儿讲述)
幼儿观看课件,教师提问:大树妈妈喜欢娃娃,有谁愿意成为大树妈妈的娃娃?他们能给大树妈妈什么?大树妈妈有许多许多娃娃,有小鸟娃娃、星星娃娃、松鼠娃娃、小星星娃娃,还有许多树叶娃娃,大树妈妈是怎样喜欢娃娃的,娃娃们又是怎样爱大树妈妈的。
第三部分、欣赏和感受诗歌的意境,体验诗歌中大树妈妈与娃娃们相互关爱的情感。
教师配以优美的背景音乐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请幼儿欣赏,欣赏后提问让幼儿讨论:你觉得娃娃们喜欢大树妈妈吗?从哪些话里可以听出它们很爱大树妈妈?
第四部分:朗诵诗歌
教师带着幼儿一起朗诵诗歌,进一步熟悉诗歌的内容。
第五部分:拓展想象、仿编诗歌
教师示范:把小鸟换成蝴蝶,就是:蝴蝶说:“我来当你娃娃,给你唱歌”、或把唱歌换成画画、跳舞换成捶背·······,运用多媒体课件等方法让幼儿仿编。
第六部分:活动的延伸:
请小朋友想一想:大树妈妈爱娃娃,娃娃爱大树妈妈,谁最爱小朋友?小朋友又最爱谁呢?是怎样爱的呢?
附:散文大树妈妈
大树妈妈,喜欢娃娃,
小鸟说:“我来当你娃娃,给你唱歌。”
大树妈妈说:“好哇,好哇”
小熊说:“我来当你娃娃,给你跳舞。”
大树妈妈说:“好啊,好啊”
小星星说:“我来当你娃娃,晚上陪你说说话。”
大树妈妈说:“好啊,好啊”
大树妈妈有了很多娃娃。
小鸟娃娃,小熊娃娃,星星娃娃,还有许多树叶娃娃。
大树妈妈给娃娃讲故事,娃娃给大树妈妈唱歌,跳舞,说悄悄话。
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幼儿从小接触好的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及语言能力。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在语言活动中欣赏和感受诗歌所表现的美妙意境;培养幼儿的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使幼儿从中感受语言的美好,从而愿意用语言来表达,并体验诗歌中大树妈妈与娃娃们相互关爱的情感,激发幼儿爱他人的情感,学习感恩。
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我认为较为成功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的明确,让幼儿的兴趣跟着丰富有趣的活动环节走,学知识,学习中有快乐。活动结束后,幼儿精神愉悦,多种能力得到了锻炼。
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爱你们吗?妈妈是怎么爱你们的?”引导幼儿回答。中班的孩子年龄还小,对妈妈还是有着依恋的情感,所以在谈到自己的妈妈时,每个孩子都非常开心,快乐,就会自然而然地说出很多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话,还会从妈妈帮娃娃做的事情等方面进行讲述。
2、整个活动密度适中,形式多样,环节设计合理,层次分明,很好的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3、能够很好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准备充分,很好地辅助了教学。
4、整个活动师生互动配合默契,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自由的、大胆的说,尽情的想象,再加上教师的鼓励与肯定,幼儿的自信油然而生。
当然,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1、由于孩子初步学习创编诗歌,大部分幼儿感觉一定的难度不能大胆地想象创编,还有个别幼儿回答问题时表达的语句不完整。以后我还得加强语言方面的训练。
2、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切的感受到新教学法对教师的工作和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感到了自己教学机智和教学经验的不足,所以,我今后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积极地加强学习,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5.大班语言活动神奇的颜料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欣赏故事,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
2.使幼儿懂得:光有帮助人的好心不行,还要有帮助人的本领。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表现故事内容的图片或投影片。
2.请大班的幼儿表演故事。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请幼儿听老师讲故事《神奇的颜料》。
2.看表演请幼儿看大班小朋友表演故事。
3.讨论出示图片或投影片,请幼儿讨论:
(1)安德列给谁画了什么?结果怎样?
(2)要想帮助别人,怎样才能帮得上?
附作品
神奇的颜料:新年到了,新年老人送给安德列一盘颜料,说:“用这盒颜料画出来的东西,都能变成真的。”安德列给奶奶画了一块花头巾。奶奶戴上,啊呀,又小又难看。安德列给妈妈画了一条裙子。哎呀,妈妈穿不上。安德列画了把椅子,爸爸刚坐上,就摔倒了。安德列画了只小猫咪,邻家的小妹妹说:“这不是我家的。”安德列走进公园,看到一个盲孩子,正摸着走路。安德列画了一双眼睛送给盲孩子。盲孩子说:“谢谢您,就是眼睛有大有小难看极了。”安德列给城市画了一座楼房,只听“哗啦”一声,楼房倒塌了。安德列多么想为大家做好事,但都没做成,他很苦恼。又一个新年到了,安德列把神奇的颜料还给新老人,诉说了自己的苦恼。新年老人说:“要记住,光有帮助人的好心不好,还要学会帮助人的本领。”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