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案

时间:2019-05-15 06:34: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案》。

第一篇: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目标:

.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3.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教学时间:一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两年高考作文题,就是以本文的开头的图形为题,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二、阅读文思考问题:

.事物的正确答案为什么不止一个?

因为事物是丰富复杂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2、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是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阐明这一事理的?运用这一论证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作者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这一道理。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反对比,使说理全面,而双透彻,增强了说服力。

3、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又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论证的?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作者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而又确凿地阐明了事理。

4、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三、阅读3-6段,回答问题。、第五段中的“这种情况”、“当事人”“它”分别指什么?

这种情况: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当事人:富有创造性的人。它:新的创意。

2、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有什么危害性?

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3、选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段,请指出是哪一段?并说说其作用?

第四段,承上启下,使层次分明,又结构严谨。

4、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创造性的思维”所必需的“要素”。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四、小结

本文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论证了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点。

五、作业:完成后练习

第二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案

教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合江南滩中学

汪晓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议论文阅读是中考的一个重点,在中考中占较大分值,学生是首次接触议论文,所以对议论文的知识应重点强调。

2.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并学会运用。

(2)把握本文的论证方法,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3)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做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3.学习重点:

(1)准确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指出本文的论证方法 4.学习难点:

(1)快速寻找本文的论证方法,训练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2)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学生怎样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二、教学策略:读、思、写相结合,自主、合作学习。

三、教学计划:一课时

五、教学内容

(一)情景导入

1.大家还记得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他的老搭档范伟的一部小品《卖车》吗?其中有这么一段:赵本山出题:“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范伟答:“1+1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2”。高秀敏纠正:“1+1在答错的情况下不等于2。” 赵本山问:“你们家养了一只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 范伟答:“因为我们家小狗讲卫生。” 赵本山:“错。媳妇答。” 高秀敏答:“因为狗只能生狗。” 赵本山问:“一

教案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汲取 锲而不舍 ②掌握下列词语的含义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汲取 持之以恒 推敲 不言而喻

锲而不舍 2.初读课文,回答问题。本文的结构如何划分的?

【析】结构:总——分——总。文章先用四个图形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提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重要性,以及创造性思维必备的要素;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三)课文学习研讨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并自读课文,边思考下列问题,边圈画出相关的语句。1.文章开头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作者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2.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来阐明这一事理的?

3.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这里又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证?文章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简析。

4.区分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研讨交流(注意让学生读与思密切结合)【析】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3题意在引导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方法的辨析,并不断认识到,为了增强说理的效果,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的道理。

第2题:第一问:第三段中“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第二问:作者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这一道理。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再

教案

[第四环节:延伸训练。此题设计得好,融思维能力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于一体,相当新颖。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课堂的气氛异常热烈,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六)、畅谈收获

同学们,上完这节课后,你们有何收获? 学生回答交流

教师归结: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同学们,一位哲人说得好:“人的天职在于探索。”让我们放飞创造性思维的风筝,大胆探索,积极投身于创新的洪流中吧!(掌声热烈)[第五环节:学后反思。看似节外生枝,体现全新理念。——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七)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同学们对议论文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八)课外拓展(作业)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答:“旷野里长着野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该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心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教案

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之尹前,岛具对所得词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2.关于“锲而不舍”的出处: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关于本文结构: 应注意下面的两点:

第一,第5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在文中的过渡作用; 第二,末段在全文中的总结作用。5.关于本文的中心论点:

要点: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段落和一道习题:第7自然段和第14自然段(末段);习题二。

6.关于本文的论证方法:

(1)例证法: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第8自然段);罗兰·布歇尔的事例(第9自然段)——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

(2)引证法: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第三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执教:蔡信山

教学目的:

1、读懂课文,理清本文写作思路。

2、学习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和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文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以及运用事实和道理论证的写法。

难点:把握文章的中心论题,明确中心论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句包含着怎样的哲理?(同一个事物,角度不同,答案不同。)今天我们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我国已故科学家钱学森在2005年与温家宝总理谈创新时,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一度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本文作者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将教会大家怎样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边思考,并在书中标记答案

1、你认为作者围绕一个什么中心问题在论述?这个问题论述后得到什么结论?

2、得到这个结论前,作者提出了哪些小问题?以什么特殊问句提出?这种问句的好处是什么?

三、探究思路

(一)由这些问题怎样展开分析论述的?

2、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是否任何人都具有创造力,富有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

这些话题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层层深入地论述。

四、学以致用

1、文中的观点很多,你最欣赏哪个观点,请仿照例子作简单地论述。(可以引用名言、诗句等道理论证,也可以列举典型事实举例论证)

如1: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是要保持好奇心。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法朗士曾经说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看来好奇心真的魅力很大,是创造力的源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好奇心。(引用名言,道理论证)

如2: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根据之一,是看他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住院期间,从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偶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非常吻合,特别是南美洲巴西东部突出的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他想南美洲和非洲大陆曾经连在一起,后来才裂开,漂移开。在他去世后30年板块构造学说席卷全球,人们承认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举例论证)

2、创造性思维训练。

任选26个字母中的一个,展开想象,仿写句子。

例:A 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颗联结在一起的心.是友谊。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D是一把竖琴,是快乐。0是一轮大阳,是朝气。S是一条曲线,是优美。

五、教师寄语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全民族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发挥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愿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在创新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一名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之才!

(板书):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论题: 怎样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小问题:找出性质不同的来(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有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话题之间有内在逻辑关系

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

结论: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第四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汇并学会运用;

2、了解议论文的相关文体知识;

3、了解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常会有不同结果的道理,认识本文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独辟蹊径,富于思辨色彩的特点。

能力目标:

1、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联系,理解评价作者的观点;

2、把握本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争做一个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人。

二、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程序

情景导入

大家还记得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他的老搭档范伟的一部小品《卖车》吗?其中有这么一段:赵本山出题:“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范伟答:“1+1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2”。高秀敏纠正:“1+1在答错的情况下不等于2。” 赵本山问:“你们家养了一只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 范伟答:“因为我们家小狗讲卫生。” 赵本山:“错。媳妇答。” 高秀敏答:“因为狗只能生狗。” 赵本山问:“一位80岁的老奶奶上了公共汽车,车上没一个人给他让座,为什么?” 范伟答:“因为车上的人不讲文明礼貌。” 高秀敏纠正:“因为车上有的是空座。”大家边看边想:范伟答错了吗?为什么范伟的答案跟高秀敏的不一样呢?

再让我们来看这个题目:10-1=?

看来,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

模式,就会“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

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①你认为作者通过开头的材料分析提出了什么观点?

②“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方式危害性在哪里?

③想要寻求更多的答案,需要具备哪些创造性思维的要素?

④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什么?作者为了证明这一点举了哪两个人物的例子?

⑤创造力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⑥作者最终借此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

精读课文,共同研讨上书问题,理

清论证思路,明确作者的观点,把握论述的中心。①你认为作者通过开头的材料分析提出了什么观点?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②“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方式危害性在哪里?

——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③想要寻求更多的答案,需要具备哪些创造性思维的要素?

——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即: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积极尝试。

④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什么?作者为了证明这一点举了哪两个人物的例子?

——如何运用知识

——约翰 · 古登贝尔克创造印刷机和排版术和罗兰 · 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电子游戏

⑤创造力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结论:每一个人都具备有创造力的潜质

——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例举两个创造性思维的典范:

曹冲称象——在如何称象这个问题上,人们想到的只是秤,因为自古以来,称小物用小秤称大物用大秤,已是人人皆知的常理,当时没有足以称起大象的大秤,因而无法计算。这是习惯性思维的必然结果。曹冲则不然,他利用船的吃水深浅,用石头代替大象,化整为零,终于称出了大象的体重。

司马光砸缸——在儿童落入水缸

之时,其他儿童想到的是怎样从水缸上面将落水者救出,这也是一种习惯性思维,司马光救人成功,正是由于他突破了这一点,从而出现了破缸救人的壮举。总结: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一道选择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提出问题创造性思维的要素

怎样区别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总结:作者最终借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练习:

1、“0”的断想

2、从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板书: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积累知识

创造性思维的要素:运用知识

积极尝试

留意灵感

第五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汇并学会运用;

2、了解议论文的相关文体知识;

3、了解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常会有不同结果的道理,认识本文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独辟蹊径,富于思辨色彩的特点。

能力目标:

1、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联系,理解评价作者的观点;

2、把握本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争做一个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人。

二、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

大家还记得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他的老搭档范伟的一部小品《卖车》吗?其中有这么一段:赵本山出题:“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范伟答:“1+1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2”。高秀敏纠正:“1+1在答错的情况下不等于2。” 赵本山问:“你们家养了一只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 范伟答:“因为我们家小狗讲卫生。” 赵本山:“错。媳妇答。” 高秀敏答:“因为狗只能生狗。” 赵本山问:“一位80岁的老奶奶上了公共汽车,车上没一个人给他让座,为什么?” 范伟答:“因为车上的人不讲文明礼貌。” 高秀敏纠正:“因为车上有的是空座。”大家边看边想:范伟答错了吗?为什么范伟的答案跟高秀敏的不一样呢?

再让我们来看这个题目:10-1=?(9或1;十进制和二进制的区别)

看来,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模式,就会“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①你认为作者通过开头的材料分析提出了什么观点?

②“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方式危害性在哪里?

③想要寻求更多的答案,需要具备哪些创造性思维的要素?

④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什么?作者为了证明这一点举了哪两个人物的例子?

⑤创造力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⑥作者最终借此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

(可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包括需要积累的词语、引发思考的警句、文章的关键词、设问句等。)

(三)精读课文,共同研讨上书问题,理清论证思路,明确作者的观点,把握论述的中心。①你认为作者通过开头的材料分析提出了什么观点?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②“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方式危害性在哪里?

——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③想要寻求更多的答案,需要具备哪些创造性思维的要素?

——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即: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积极尝试。

④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什么?作者为了证明这一点举了哪两个人物的例子?

——如何运用知识

——约翰 · 古登贝尔克创造印刷机和排版术和罗兰 · 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电子游戏

⑤创造力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结论:每一个人都具备有创造力的潜质

——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留意灵感)。

例举两个创造性思维的典范:

(1)曹冲称象——在如何称象这个问题上,人们想到的只是秤,因为自古以来,称小物用小秤称大物用大秤,已是人人皆知的常理,当时没有足以称起大象的大秤,因而无法计算。这是习惯性思维的必然结果。曹冲则不然,他利用船的吃水深浅,用石头代替大象,化整为零,终于称出了大象的体重。

(2)司马光砸缸——在儿童落入水缸之时,其他儿童想到的是怎样从水缸上面将落水者救出,这也是一种习惯性思维,司马光救人成功,正是由于他突破了这一点,从而出现了破缸救人的壮举。总结: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一道选择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提出问题创造性思维的要素

(知识、运用、尝试)

怎样区别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

(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总结:作者最终借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五)练习:

1、“0”的断想

2、从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板书: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积累知识

创造性思维的要素:运用知识

积极尝试

留意灵感

下载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教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3.理......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教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3,学习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4,帮助学生确立理解“事物的正确答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案

    教学目的]: 一、了解创造性思维的要素 二、了解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鼓励学生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教学设想]: 1、本文为一篇难度较大的议论,而初一学生......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课前准备: 1. 课前预习,比如自学生字词、找出成语、熟悉课文内容等。 2. 3个回形针,一张卡通信纸。 3. 准备大作本。 教学目的 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教材分析】 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多数课文是阐述求知问题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丰富他们的文化素养。 《事物的正确答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四《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两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3.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4. 帮助学生确立理解“事物的正确......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词汇并学会运用; 2、了解议论文的相关文体知识; 3、把握本文的论证方法,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二、教学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九年级三班 黄全贵 【教学目标】 1. 明白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道理。2.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 初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