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小学民间体育活动的课题研究方案结题(精选)

时间:2019-05-15 06:0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充分发挥小学民间体育活动的课题研究方案结题(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充分发挥小学民间体育活动的课题研究方案结题(精选)》。

第一篇:充分发挥小学民间体育活动的课题研究方案结题(精选)

《充分发挥小学民间体育活动的课题研究方案》课题主体报告

王宇明

一、课题的提出:

1、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国家正式颁布的体育新课标“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加大了教学内容的弹性和选择性,增加了选修教材的授课时数比重,从选修教材的内容看,不仅包括韵律活动和舞蹈、小球类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加深,以及扩大民族、民间的体育内容,新大纲的说明中还明确提出“我国各地区各民族蕴藏着丰富的体育健身方法和体育项目。教材改革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民间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综观世界各国学校体育教学,无一不把本国民族民间的优秀体育活动项目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加以继承和弘扬。体育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共同财富,是没有国界的。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民族民间的传统体育内容所占的比重较少,也不被教师所重视。我国是一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既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又简便易行,特别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但是,许多民间体育活动只是通过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身教言传”而“代代相传”的,缺少文字记载与资料,更缺乏研究。为继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我们有责任去重视它,搜集和研究它,让其焕发出时代的光芒。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对民间体育课程的开发利用作了研究和尝试,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但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体育教学尝试不够。民间传统体育资源运用于本课题总的研究目的是使我们对民间传统体育在小学体育中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具有创新性和推广价值

2.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试行)》指出:“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是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当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3.地方特色的需要

体育是一种世界性的通用文化,给予人类健身、娱乐、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功能,未来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的前进和可持续发展更加依赖于人的知识与智慧,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主体发展的需求,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从今后学校体育发展的眼光看,娱乐体育的内容必将大大加强,将与健身体育一起成为学校体育的支柱。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笔者结合本校本地区实际提出了本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中国民间体育文化是现代体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课题主要挖掘了存在于我们身边、同学中间的部分易于在学生体育活动中广泛开展的民间体育活动,将这些民间体育活动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中。本文将从民间体育活动的概念界定、民间体育活动的表现形式、小学体育课中渗透民间体育活动的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民间体育活动的阐述。

三、研究的目标

1.我国的民间体育,是各族人民在历代生产和生活斗争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是用来强身娱心的重要手段。一般都有悠久的历史,健身的内容简单而易行。各地有各地的风采,各族有各族的特色。城乡工矿、机关学校、男女老幼,都有人参加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2.民间体育的根本在于它扎根于特定的民俗土壤当中,总是和特定的民俗精神相连。这些竞技或娱乐活动当初首先是一种谋生手段,后来演化为民俗活动,再后来又从民俗活动中分离出去。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民间体育是由特定的经济模式、民俗精神决定的

四、研究的内容

1.研究如何发挥本校优势,营造良好的民间体育活动教育环境 如果说体育是一种游戏,那么它是“形式化的游戏”,是没有具体利益内容的竞争。从生存生产活动、民俗活动中脱胎出来之后,它便成了一种符号,是一种象征。但它依然极其简洁地浓缩着人类竞争的天性。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曾创造和发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色民间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在强壮筋骨、自卫抗暴、防病健身和丰富文化生活方面起到了有效的积极作用,成为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正是由于它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不少民间体育活动,至今仍在城镇乡村中喜闻乐见。

2、民间体育活动的表现形式

我国民间体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它往往与民俗民风、文化艺术结合在一起,既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又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体育资源,并使之发扬光大。由于民间体育项目内容繁多,特点也不同,我们通过访问、查资料、问卷调查等方式,我们搜集到了诸如放风筝、打秋千、抢四角、翻油饼、捉迷藏、踢脚板、跳绳、跳皮筋、踢毽子、拍三角、打弹珠、滚铁环、打陀螺、爬竿、过云梯、跳房子、抓子、徒手游戏、扔沙包、滑滑车等各种各样的民间体育游戏,这些游戏在当地广泛流传,不仅小孩子爱玩,连一些大人也乐此不疲深受群众欢迎。

五、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原则、基本策略

1.研究对象:我校有44个教学班,学生2500人,是桐乡市名牌学校,本课题组成员均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来自一线的优秀教师,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学管理人员。他们实验作风优良,研究细致认真,每年都有论文在市级获奖、专业刊物发表,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2.研究方法:

试验法:异质分组、性格不同分组等验证教学的行为及其产生的结果。

(1)、实验班与对照班生理机能、五项身体素质均值差异比较。

(2)、实验班施前、施后生理机能、五项身体素质指标均值差异比较。

(3)、样本平均数显著性的程度差异检验。

(4)、实验班与对照班生理机能、五项身体素质程度差异比较。

(5)、样本平均数程度差异检验。

(6)、实验班与对照班生理机能、五项身体素质均值差异比较。

行动研究法:民间艺人、教师二者结合,研究与学生实际结合。

3.研究原则:

(1)、实用性原则。

民族传统体育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深刻挖掘古老民族体育运动的魅力和实用性。增进学生健康的同时促进学生协调全面发展。

(2)、创新性原则。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从小起步,学生们的思维活跃期也正处在这个阶段。师生互动,让学生沉浸在悦目、悦耳、悦心的情景中,播入创新的种子,留下创新空间,绽放创新灵感,点燃学生创新之火,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开放性原则。

一是给学生开放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在活动中去尝试,并大胆想象、实践、激发创新的火花。二是课堂教学开放,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环节等必须具有开放性,使学生们的潜能得到巨大发挥。

(4)、层次性原则。

不同个性表现的过程反映出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层次性,在某种程序上,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教师在张扬学生个性同时,要注意学生发展的层次性,也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层次的最优发展。(5)、激励性原则。

让学生的主体得到充分尊重,在自由活动中获得合作学习的快乐,感受民间体育运动的魅力。

六、研究的基本策略:

在筛选的基础上进行再分类:按活动场所分;按适用范围分;按使用工具分;按活动方式分┅┅。例如:在我们搜集到的本地诸多民间体育活动中,经过筛选,确定跳绳、跳皮筋、踢毽子、拍三角、打弹珠、滚铁环、打陀螺、爬竿、过云梯、跳房子、抓子、徒手游戏、扔沙包等13个项目为我们引进的活动内容。这13个项目中,既有雨天在室内进行的游戏(抓子、踢毽子、拍三角、跳房子、徒手游戏)又有适合冬季开展的户外活动(跳绳、跳皮筋、滚铁环、打陀螺、扔沙包),既有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的游戏,如拍三角、打弹珠、滚铁环、跳房子、徒手游戏等等,又有适应高年级学生开展的富有挑战性的项目,如爬竿、过云梯、扔沙包等。按活动方式,如小学体育教材内容中,主要围绕走、跑、跳、投掷、攀爬、滚翻等几大块。

1、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民间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未来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的前进和可持续发展更加依赖于人的知识与智慧,依赖于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我们应以素质教育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爱体育,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从今后学校体育发展的眼光看,娱乐体育的内容必将大大加强,将与健身体育一起成为学校体育的支柱。”素质教育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属。《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使课程有利于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特点之一,是加大了教学内容的弹性和选择性,增加了选修教材的授课时数比重,从原来的30%增加到40%。从选修教材的内容看,不仅包括韵律活动和舞蹈、小球类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加深,以及扩大民族、民间的体育内容。新大纲的说明中还明确提出“我国各地区各民族蕴藏着丰富的体育健身方法和体育项目,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增选或置换体育教学内容”。《体育课程标准》和“新大纲”的灵活性与选择性为发展本地区民间体育活动提供了可能。

2、教材改革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民间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民间体育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共同财富,但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民族民间的传统体育内容所占的比重较少,也不被教师所重视。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既有利有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又简便易行,特别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当前,许多民间体育活动只是通过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身教言传”而“代代相传”的,缺少文字记载与资料,更缺乏研究。为继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我们有责任去重视它,搜集和研究它,让其焕发时代的光芒。

3、小学体育课中渗透民间体育活动的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正是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及心理状况的不同,他们的兴趣与爱好也有所不同,因此再选择活动内容上也表现出不同。我们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选择一些符合各年龄段的学生特点的项目穿插进去,既活泼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学生兴趣,同时还有效地学会了体育基本技能。如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的体育课中,我们引进了跳房子、徒手游戏、拍三角、打弹珠、滚铁环、跳皮筋等游戏内容,而在四至六年级学生的体育课中,我们可引进一些具有挑战性而且活动量较大的游戏,如爬竿、过云梯、扔沙包等项目,使学生的游戏过程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4、根据不同的季节及气候情况安排相应的活动内容

江南的气候四季分明,并伴有梅雨季节。以往在雨天由于缺乏游戏内容体育课大多改为自修或以下棋、讲故事等来应付,而引进民间体育活动后,我们可以在雨天上体育课时同样让学生开心、愉快,并且能学到知识,如雨天室内课,可安排学生玩拍三角,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己完成三角的折叠,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合群、友爱精神,在拍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身体灵活性合协调性。还可以在室内踢毽子、抓子、做做徒手游戏等。春冬季节,天气寒冷,为了使学生能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我们安排了一些趣味性强但运动量不是很大的民间体育活动,如滚铁环、打陀螺、跳绳、跳皮筋、扔沙包等,改变以往冬季学生怕冷不爱动的局面,学生们兴高采烈地玩耍,既开心又学到了抛、跳、躲、闪、挥臂、抽打等动作技能,达到体育课预期目标。夏秋季节,天气干燥晴朗,学生的衣服穿得少了,身上的束缚少了,玩起来特别轻松。因此,我们可以安排一些诸如打弹珠、爬竿、过云梯、拍三角等活动内容,让学生在广阔得户外场地中感受运动与游戏的快乐。

5、根据课前、课中、课后的运动量,安排适宜的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课前适应小运动量,以热身为主,为此,我们可以选择诸如跳皮筋、踢毽子、武术等活动,既活动了关节,又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而整堂课运动量最大的课堂过程中,又将较剧烈的活动与体育项目相结合,如跳绳、拔河、大陀螺、爬竿等,既具有较大的运动负荷,又易于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根据整堂课的运动发展要求,课后是放松全身的过程,我们可以配合适当的如跳房子、扔沙包、滚铁环等情趣放松活动,整理全身,以保持身心的均衡发展。

6、民间游戏活动的调控。课堂教学活动中引进民间活动应进行适当的控制:遵循科学性、普及性、趣味性原则,注意不超越课程目标要求;不减缩必要的教学内容;适当控制课时;适当组织较大规模的集体活动等。

7、引进民间体育活动应注意安全教育

我们引进的13个民间体育活动中,大多数内容简单易学,危险性较小,但也有几个内容如爬竿、过云梯、扔沙包、抓子、踢毽子等,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强调安全。像爬竿和过云梯这两个项目,对身体的上肢力量要求较高,低年级的学生不适合,要强调学生不要去模仿,以防跌落受伤;而在做扔沙包游戏时,应注意沙包的大小,重量及沙包周边的缝线有没有裂开,防止沙子飞溅伤到眼睛;抓子和踢毽子,本身没有什么危险性,如果在玩的过程中,不注意身边的人或物,很容易伤到别人或自己被什么东西划伤、碰伤(倒),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讲清楚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强调安全第一。

七、成果分析

(一)实验的民间体育活动内容受到学生、体育教师、学校领导的普遍欢迎。

1、学生对民间体育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对事物的态度、兴趣是他们重要的价值取向。从两表统计中看出∶94.5%和93.4%的学生认为实验项目好玩,希望学校开展此项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欲望;其中 68.7%的学生有自备器材;有57.4%和62.8%的学生在课后和校外参加该项目活动,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并能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养成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体育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

2、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民间活动内容的论证给予肯定的评价 整理和创编的民间体育活动内容能否适合小学体育教学是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从民间性、科学性、普及性、层次性、趣味性和安全性等因素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组织体育教师和学校领导对每项内容独立进行可行性评价,实践证明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大多数符合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能够在教学中应用。

2、实验学校的教师对今后在教学中运用充满信心 为了进一步了解实验项目在学校实验的情况,我们分别对实验学校的全体体育教师及班主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体育教师认为实验项目有必要推广和准备在体育课中运用的占94.44%;持否定观点的仅占5.56%。班主任反映,84.62%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提高,并对其它学科的学习无影响。大多数学生家长对开展此项活动给予支持。因此,调查表明实验学校的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对民间活动项目的开展给予肯定和支持。

(二)、开展民间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有明显效果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男、女生生理机能、五项身体素质均值差异明显,经过实验,实验班男、女生生理机能、身体素质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班。实验班通过一年的正常体育教学,身体机能和五项身体素质的增长也很正常。实验取得了预定的效果,反映出实验班学生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的提高十分显著。

七、反思

1、从实际出发。选编民间体育教材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和可能,把那些便于开展的项目选人教材。突出地方特色。选编民间体育教材要把具有本地区传统的、民间喜闻乐见的项目选人教材,以突出地方特色。突出思想品德教育。对于一些表达爱情等情感的民间体育项目,要结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进行筛选或改编,使其达到既锻炼身体,又使学生受到良好教育的要求。

2.民间体育项目的教学既要考虑满足学生的兴趣,又要做到对学生有专门的教学要求。如拔河、踢毽、跳绳等项目教学,不要单纯迎合学生的兴趣进行比赛,而一定要坚持有练有赛,重视基本技术的掌握,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增加比赛激烈程度和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3.注意教学安全卫生,尽量避免出现伤害事故。如摔跤、荡秋千等项目教学,要注意踝、膝、髓、腰等身体部位的准备活动,练习中要注意擦伤、摔伤,不可麻痹大意。

4.结合民间体育教材内容,适当穿插一些身体素质练习,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发展。如举石担教学时,可以穿插安排一些诸如仰卧起坐等腰腿肌力量的练习,以使学生身体各个部位得到均衡的锻炼。民间体育活动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受到学生的喜爱,得到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的支持,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增强体质的目的。经研究、整理和改编后完全可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小学体育教材体系服务。

分享到:0

第二篇: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研究方案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课题的现实背景:

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增强幼儿的体质,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户外活动锻炼幼儿的各方面能力,促进其身心的和谐发展。户外活动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培养充满朝气、健康活泼的幼儿是学前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也需要加强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加强幼儿身体锻炼。户外体育锻炼,可以为孩子提供增强互相协作能力和促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机会,是幼儿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幼儿期是人的身体发展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的身体活动能力是在实际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发展身体活动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为孩子创设一个积极、主动参与的活动环境,鼓励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户外体育活动中来。但目前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体育教学活动单一;体育活动形式不符合幼儿的年龄和学习特点;体育活动不能满足幼儿的兴趣等等。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

这一课题的研究立足于改变我园幼儿户外游戏的现状,增强幼儿的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自主快乐的游戏。同时,也更新教师组织活动的理念,拓展老师的思路,增强教师的观察和总结能力,促进教师向有力的支持者、智慧的引导者发展。幼儿园《纲要》“教师是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帮助者和引导者”这一理论依据,让幼儿创造性的运用投放的材料而进行的户外体育游戏。在孩子们玩这些物品的时候,教师将给予什么样的支持呢?如何让孩子们这样的户外游戏中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教师干涉活动的尺度是多少?孩子现在的游戏还处于无目的,无规则状态,因此,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户外建构是的体育活动,研究目的是:让孩子们能自发的合作,将投放的废旧材料自主的整合利用,发挥孩子的创造性来组合这些材料达到有趣的游戏,有目的的锻炼。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更需要充分的户外游戏活动。然而,孩子的户外活动内容单一,对孩子肢体和动作的训练也缺乏针对性、系统性,难以达到锻炼的目的。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园开始了对幼儿户外活动的探索。

2、研究意义

1)户外活动是幼儿与丰富的活动材料、充足的空间、时间相互作用,促进其动作、思维、意志等方面发展的活动,也是培养、发展幼儿创新能力的一项活动,对幼儿将来的成长大有好处。因此,教师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

2)在户外活动中,幼儿的活动空间是室内的好几倍,互相间的干扰很少,自由活动的空间非常大。幼儿处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中能充分发展个性,激发出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了广阔的户外活动环境,就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3)课题中的户外体育活动具有选择的自主性、环境的开放性、人际交往的频繁性、内容的丰富性、创新性等特点。是满足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需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在和孩子的玩耍之间,教孩子学会观察,学会适应,掌握新知,建立自信,是最受孩子欢迎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4)户外活动中运动能使骨骼强健,肌肉发达,促进身体健康发育;运动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为大脑提供高质量的营养,使头脑更灵活,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对幼儿园中班户外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对利用户外体育活动提高幼儿运动能力的方法进行积极、大胆的实践研究,试图打破原有的体育教育模式,创设一个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特点的充满情趣化的教学环境。希望对幼儿身体的发展和各方面能力的形成教育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幼儿园小班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研究。遵循幼儿园体育活动原则,根据本园幼儿的情况,活动的不同内容,幼儿不同的活动方式及环境等条件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适宜的材料、多样的组织形式,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锻炼效果,从而提高幼儿运动机能,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总结出适合本园幼儿身心特点的体育活动的教学策略,形成体现本园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

2.小班幼儿身体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对我国幼儿园小班幼儿的身体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基础。3.幼儿园对开展幼儿小班户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研究。该部分调查研究主要包括:小班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活动形式和途径等,使本课题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的研究之上,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

4.影响小班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幼儿园的管理规范的影响、幼儿教师素质的影响、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影响等。

5.制定幼儿户体育活动的策略研究。这部分研究内容是本课题的核心内容。提出优化户外体育活动提高小班幼儿身体运动能力的有效措施,挖掘户外体育活动的教育价值,探索小班幼儿户外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以期对不同幼儿园小班幼儿身体素质提高的研究提供现实的参考和指导。

三、研究方法设计及预期目标:

(一)研究方法的设计:

1.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实践、观察、反思、调整、修正方案、调整目标,使研究更富成效。

2.文献资料法:学习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及游戏理论知识,了解有关幼儿课间游戏的专业知识,并分析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现状与动态,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3.个案研究法:对幼儿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典型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系统地分析。

4.经验总结法:对教育实践工作及时的回顾、反思、总结、调整工作思路

(二)研究的预期目标:

1.幼儿目标:通过实践研究,构建“户外体育活动的优化方案”,促使幼儿更有兴趣地参与到户外体育活动中并与户外环境产生有效互动;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愉快、自由、合作的环境里感受大自然的熏陶,促进全身心的健康成长。

2.教师目标:

探索出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方式以及有效管理的原则;根据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探索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和策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5年12月)

(1)对搜集到的相关理论资料进行梳理和归纳,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并向上级有关部门上报该课题。

(2)对课题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对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进行修改并最后确定本课题的研究。

2.实施阶段(2016年1月--2016年5月)

(1)对我国幼儿园小班幼儿的身体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找出导致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到其他小班对幼儿体育能力教育的状况进行了解,学习先进的经验,写出学习心得。(2)遵循幼儿园体育活动原则,根据本园幼儿的情况,活动的不同内容,幼儿不同的活动方式及环境等条件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适宜的材料、多样的组织形式,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锻炼效果,从而提高幼儿运动机能,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总结出适合本园幼儿身心特点的体育活动的教学策略,形成体现本园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

(3)对得出的阶段性的研究结论及时总结,形成阶段性读书心得和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总结。

3、结题阶段(2016年6月—2016年7月)

本阶段是课题形成研究成果的阶段,主要是对各种研究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形成研究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本课题对于研究资料开展书籍期刊与网络知识相结合,认真研读国内外关于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研究,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理论结构,以我园的学生生活状况为研究积极进行调查问卷,形成初期的资料研究。

本课题分阶段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形成分阶段成果和最终研究成果,当然这一切的成果离不开上级领导和学校对这一课题研究的经费支持。领导的指导关心、研究课题人员的努力、经费支持等,本课题一定会达到预期目标,形成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指导理论体系和幼儿园对于户外体育活动的指导模式。

第三篇:小学信息技术课题结题

《小学信息技术“游戏教学法”的研究》

结题报告

邳州市议堂镇中心小学 王志玲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关键是在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激发创造性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只有对某事物感受兴趣,才能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挖掘学习潜力。

怎样使学生在信息技术枯燥的理论知识和看似繁杂的操作步骤中学习得有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如果能把游戏与我们的课堂教学尽可能地结合起来,那么我们信息技术课堂中教与学的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与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所谓“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甚至是在刺激和上瘾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或者学到了学生们力所能及的课外知识技能。“游戏教学法”即是“游戏”和“教学”二者巧妙的结合体,它能把客观的认知活动转化为浓厚情感色彩的信息技术活动,推动学生由实用型人才向创造型人才转化,让学生在游戏中实现对新知识的掌握,逐步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与兴趣。

(二)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游戏与课堂教学如何结合

2、如何设置游戏激励机制

3、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避免学生沉迷于游戏当中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1、游戏与教学结合的模式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游戏与教学最完美的结合点是将教育教学的内容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游戏中去。(1)选用健康益智的游戏软件

(2)将教学形式变为游戏方式

2、游戏教学法激励机制的设置

针对小学生的好胜的心理,教学中可以经常采用比赛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实现激励机制。每次比赛结束后,都应该表彰获胜者,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意避免游戏教学法的弊端(1)力求明确游戏目的

游戏教学不同于娱乐游戏,游戏教学的目的是“教学”,手段是“游戏”,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因此,每一个教学游戏的设计都必须服从教学的需要,服从教材的需要,把抽象的甚至于枯燥无味的知识与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要充分体现知识的特点,又必须充分具备游戏的特征。

(2)切忌游戏运用泛滥

游戏教学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整节信息技术课都要充满游戏,以游戏为主;也不意味着每一节信息技术课都非要安排游戏不可。不同内容的课中,不同游戏所运用的时机本身也就不同。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具体情况巧妙安排,灵活运用。

(二)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谈话等形式,了解研究对象喜欢什么样游戏的学习方式。

2、观察法:通过课堂教学,观察学生在游戏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或外显行为,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3、文献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关注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4、个案研究法:通过个案研究,由点及面,明晰教师的研究思路,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

5、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积累资料,分析教育现象,形成理论知识。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一)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2月)主要工作:

1、确定研究内容,确定研究方法,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

2、认真学习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3、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阶段成果: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2009年1月---2009年10月)

主要工作 :

(1)按实施计划进行实验。

(2)自己搜集相关文献作为学习的理论依据。

(3)进行游戏教学法设计,撰写教学案例分析,教学随笔,读书心得体会。

阶段成果:案例分析,读书心得体会,教学随笔。

(三)总结阶段(2009年10月---2009年12月)

主要工作 :

(1)撰写研究报告。

(2)为完成课题实验,完成各项成果资料工作,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和成果论证工作。

阶段成果:研究报告和完成结题工作。

五、研究过程

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围绕课题的开展积极阅读相关的理论书籍,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修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尤其是阅读相关的学习策略方面的书籍,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深入思考,撰写心得体会。在系统地阅读相关理论书籍的同时,还要积极地阅读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杂志,并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撰写教育随笔。

六、研究成果

(一)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孩子的天性是玩,从学生的天性出发,有利于教学过程中上学生保持浓厚而长久的兴趣,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主动学习,所有的知识在被快乐而积极参与的吸收并且被灵活的运用。

2、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游戏教学法”注重学生参与性,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课堂气氛随着游戏的介入显得更加活跃、灵动。在教学中很多游戏的介入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轻松的学会信息技术的知识。因为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个个都是主角,他们每个人都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从而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游戏教学法中,有很多游戏是需要很多人去完成的,所以必须要有团队的协作才能完成任务。在学生好胜心的驱动下,他们就会团结起来和其他小组进行竞争。因此学生在游戏教学中逐渐锻炼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

4、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他们有着丰富的模仿才能和创造潜能。游戏教学法在最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视觉、听觉,最大程度地解放了学生的手、脑,从而学生的身心也得到了全面解放,其创造性也会被最大限度的激发,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游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利用游戏进行课堂导入教学,营造学习环境,激发学习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导入新课”在一堂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导入新课要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运用游戏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在课堂导入时,让学生感到新鲜、好奇、有悬念、有学头,使他们愿意学,喜欢学,老师就会顺其自然地把学生带到知识的海洋中去了。在新课的一开始引入游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2、利用游戏进行新授示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的操作,我们往往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不管学生是否有需要,必须要统一接受学习,虽有较好的学习效果,但长期采用此法,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此时,如果能在操作教学中利用游戏动画,使学生边看动画边学操作,或边操作边看动画,使动画游戏与操作具有一定的联系,又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是否需要学习。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记忆,又使课堂教学显得更加轻松活跃。

3、利用电脑游戏进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练习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择不同的游戏进行操作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既可进行竞赛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适当改变练习软件,让学生在枯燥的练习过程中建筑“快乐”的学习体验。教师可适度地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评价、讲解,从而促进游戏化练习的效率,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4、利用游戏创设故事情境,使课堂更富有情趣

在课堂教学前,先对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挖掘,生成一条“暗线”,再设计一个合理的故事情节作为“明线”,最后动手制作一个或内个游戏,作为整个课堂学者学的衔接点,把各部分串成一条主线,从而引导学生学习。

(三)在游戏教学中做到“收放自如”

1、要精神挑选游戏,游戏的篇幅不能太长,太大。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学生可以掌握游戏的基本操作,而这些基本操作要能与我们教学的技能目标相符合。

2、在学生进行游戏前,要说明游戏的规则,规定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游戏任务。这个时间规定是用于把学生的游戏时间控制住,而不是让学生整节课都在游戏状态之中,当游戏时间完了之后,教师应首先对能完成任务的同学进行表扬,保持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提问在游戏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哪些技巧,学到了哪些知识。务必让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地从游戏转移到课堂中来。

3、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堂小作业,让学生在游戏结束后做一个总结性作业。

4、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小组合作或小组竞赛等机制,使学生始终处于课堂互动的氛围当中,而不至于过分沉迷在游戏当中。

(四)随笔和案例

在这近一年的研究过程中,本人不断总结经验,写了不少与课题相关了随笔和案例。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信息技术(案例分析)、游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随笔)等一些随笔和案例。

七、研究的体会和经验

实践证明:游戏教学法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1、游戏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游戏教学法就是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孩子天性爱玩,在课堂上让每个孩子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异常高涨,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求知欲,让学生每个学习段段都有一个小小的奋斗目标,而且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练习兴趣浓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2、在教学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提高很快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中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游戏中,教师只要在操作中适时引导、分析、归纳、总结,学生就可以在玩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操作经验,提高操作技能。当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抓住机会,希望学生在课下能够摸索出提高游戏成功率的机会,并应该提醒学生:我们在课堂上安排游戏,并不是鼓励大家课后任意玩那些不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游戏,我们需要的是对大家有帮助的益智游戏,大家应该将学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这一年的教学实践中,虽有收获,但也遇到了一定困难,现总结一下经验:

1、合理分配游戏时间

即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游戏的时间,有目的、有节制地进行了一些益智性游戏操作。要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合理分配游戏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例。

2、选择的游戏要讲究多样性、趣味性

3、要准确把握游戏的尺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上一定要把握游戏的尺度,不能过度依赖于游戏,要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掌握知识,而不是单纯地玩游戏。课堂之余,也要引导学生选择思想内容健康、知识丰富的游戏,有节制地安排一守时间进行操作。

4、游戏教学后要及时给予评价。游戏结束时,应给予准确的评价:评出胜负,表扬先进,指出不足,及时改正意见措施。

读书笔记: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育游戏的的教学策略》

读《电脑游戏对教学的启示》有感

读书笔记——《游戏化教学初探》

案例分析: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信息技术》

《动物王国音乐会》 《用word编一份小报》案例评析

《键盘输入》教学设计

以上八篇我认为质量比较好

第四篇:小学课题研究方案

《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研究方案

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师生对教学资源的渴望越来越热切,人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数学教育,就必须整合数学课程内容,优化数学教学方法,开发出一套与数学教学紧密联系的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教学资源。

研究表明,开发出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实施新课程,深化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充足而富有个性的教学资源可以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方式多样化,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自主的学习,并形成“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等。

当今社会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很多城镇学校都把它作为数学课程与教学的重要资源,加以开发与利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师面临的课程教学内容不会减少,而会不断增长。我们必须寻求现代社会的最新信息与课堂教学方式的最佳结合点,开发出一套完整的优质的数学教学资源,帮助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般地,教学资源并不能给教师的教学带来直接的利益,因为教学资源的增多,意味着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的余地加大,机会增多。这样在满足教学的多种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学决策的难度。因此,教学资源的利用研究正是要解决师生、教材、教参、网络信息等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以及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生动形象的事例,往往通过科学的设计,巧妙的计算以及有趣的图象认识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位置关系,这就决定了他们对现实世界中直观、生动形象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联的事物感兴趣。

而生动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它可以将一个个知识点转化为一个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的生动活泼的事例,为学生喜闻乐见,从而开阔学生视野,降低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

2、教育学依据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组合。它首先表现在师生心理的最佳组合。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把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教材进行有机结合,可以调动学生的认识,情感和意向的行动,使学生与教师心理更趋同步,相互沟通,产生共鸣,在师生双边愉悦地交流中达成教学目标。

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地动口、动手、动脑,配合教师的教学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显著标志。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有助于教师灵活地处理教材,丰富教学方法,从而促成师生最有效的活动,扩大知识容量,缩短教学任务完成的进程。

教学中巧妙地使用教学资源,能树立学生的创造意向,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创造才干的发挥,使学生心理实现“想学要学”的质的飞跃,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13、系统学依据

系统不是各组成部分的机械相加,而是体现各组成部分在系统中的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及教学资源等要素,只有诸要素的组合结构达到优化,整个系统的功能才能优化。

教学资源的恰当使用,能有效调整教学系统要素之间内容结构关系,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状态。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努力开发出数量充足,能与教学实际紧密相连的“合时、合用”的优秀的数学教学资源。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开展对“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研究水平,提高有效教学的达成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开发与课程标准以及实验教科书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数学教学资源网站,以及教学资源DVD光盘等等,力求为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专业支持,使他们能更好地把握新课程理念组织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对教学资源促进有效教学进行研究

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范式变化而不断扩展、变化。实际上,有效教学是人们在特定教学价值观支配下,依据教学研究的成果所描述的一种理想的教学愿望。因此,新课程导致的教学观的变化也必然会导致有效教学理念的创新和变化。

以本为本的单一的接受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是低效的,丰富的教学资源需要有一种相应的高效教学模式的创建。

3、发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养成的各方面能力

教学资源的开发、拓宽了学生视野,扩大了知识容量,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抉择判断能力。什么样的知识以什么样的方式易使学生掌握,这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的课题,这个课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情感、行动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

4、应用课程教学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同时利用互联网等参与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贡献自己的教育成果并与广大同行交流、分享。通过课题的研究,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有效利用数学课程资源,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课题研究方法

我校课题组在《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文献法、调查访谈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

1、文献法:我校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资源包的开发时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料,广泛查找校内、外图书著作、报刊杂志等多方面的资料,有效利用我校影象资料库各类教育教学

光盘、电教资料和教育软件,充分发挥我校“东北师大理想信息”网络平台的优质资料,将收集和开发的资源的各类资源,整合到教学资源包。

2、调查访谈法:在课题研究时调查访问课题内容相关的现任教师、老教师和中学教师,了解课程改革的过程及相关因素以及中小学教学衔接内在联系及差异;针对我校课题内容对学生进行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与情景,收集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故事和案例等。

3、实验法:将资源库的资源及研究的结论形成实施方案应用到该年级或相关年级的各个班级的课堂教学中,以同课异构形成,进行教学,开展实验研究,发现问题,记录、反思,并及时进行集体研究分析修正。修正后形成新的方案再实验,直至达到学生收获多,效果好,专家认可。

4、行动研究法。即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其主要环节包括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措施

(一)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计划三年完成,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等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7年3月(我校为后加入课题组学校,正式参加课题研究活动是2007年3月)。

(1)成立课题实验研究小组,确定成员及实验的老师。

(2)选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3)确定课题研究成员以及担任实验的老师。

(4)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制定实施细则。

(5)对课题组成员、实验教师进行培训,学习有关教学资源开发的理论以及实验方案,落实研究经费。

2、实施阶段(2007年4月至2008年7月)

第一步(2007年3月至2007年8月)

阶段目标:

(1)探索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方法与途径,写出研究论文。

(2)根据课程标准与实验教材,开发建设校园数学教学网站、数学博客、数学教学资源库;开发省课题组分配的一、二、三年级的数学教学资源文本与“教学资源包(电子版)”。

(3)积累材料为课题研究中期评估报告作准备。

第二步(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

阶段目标:

(1)在全面总结中期评估经验的基础上,对实验方案进行修订调整,使方案不断充实完善,进行下一步实验。

(2)探索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写出研究论文和教学反思。

(3)开发建设校园数学教学网站、数学博客,数学教学资源库;开发省总课题组分配的四、五、六年级的数学教学资源文本与“教学资源包(电子版)”。

(4)写出课题研究中期评估报告。

3、总结阶段(2008年9月至2008年12月)

阶段目标:

(1)做好课题实验的论证,总结及成果整理汇编工作,写出研究报告与结题报告,对实验进行终结性评估。

(2)进行实验的信度、效度分析,以决定如何进行第二轮实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学校建立课题研究经费,以保障必要的经费开支。

2、对课题实验进行目标管理,每学期制订课题研究工作计划与实施细则。

3、每学期按时参加省总课题组课题实验研究工作会议或者学术经验交流研讨会。

4、每月召开一次课题实验研究交流工作会议。

5、建立信息资源平台:(1)建立一个公共邮箱;(2)建立数学博客群;(3)办一个内部刊物《研究通讯》。

六、实验研究的成果表述

1、课题结题研究报告、论文、典型案例或调研报告3-4篇。

2、2007-2009年课题研究大事记;课题研究方案;美文赏析。

3、课题研究期间各个学期以来,每个学期的课题计划、总结以及课题研究中期评估报告。

4、开发数学教学网站与数学教学资源库。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数学课题研究小组:

1、由管教学工作的吴佐棠(数学专业,本科)同志负责主持课题研究组工作。

2、课题组成员由下列人员组成:

⑴数学组老师:刘艳华(教研组长)、黄珺(负责课题组的档案与会议记录工作)、焦胜华、何红梅、李淑萍、马庚发、陆果、王红礼、吴淑英、周国生、王时香、董礼美、申红艳、金丹。

⑵吴佐棠(管教学的副校长)、于凯君(管教学的教导主任)、廖雄伟(信息技术研究室主任)

第五篇:幼儿园民间游戏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

幼儿园民间游戏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美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当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发展和追求。美育作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潜在力量,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民族音乐,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并且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接受的内容。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中有鲜明民族特色,内容健康向上的精品对幼儿进行熏陶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永春地处闽南中部,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鼓队舞、高甲戏、南音、木偶戏、布袋戏、山歌等。然而,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至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

因此,我们试图通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为主线,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内容,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现实的。而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注重形成园本化音乐课程。

二、理论依据

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法、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领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标、内容:

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内容。

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

四、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3.1-2003.3)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曹冰洁、李晋媛音乐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观。

2、制定课题计划,确定研究小组成员并进行分工。

3、研究小组成员搜集材料并进行研讨。

4、课题组成员共同制定前测的测量指标。

(二)具体实施阶段(2003.4—2005.5)

1、对实验班进行前测。

2、进一步收集有关本地区民间音乐的教育资料,学习许卓娅的音乐教育理论。

3、制定教育目标,根据目标选择活动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初步了解并感受本地区的民间音乐。

4、探索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5、针对幼儿水平设计记录表并进行跟踪记录。

6、能大胆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7、请高甲戏团、木偶剧团的演员来园表演。

8、建立学园小戏团、木偶团。

(三)总结阶段(2005.5-6)

1、整理成果资料,分析相关数据。

2、汇编成果集(反思记录、活动设计、民间音乐教材、主题活动方案、自编儿歌等)。

3、参加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组研究成果交流。

六、研究成果

下载充分发挥小学民间体育活动的课题研究方案结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充分发挥小学民间体育活动的课题研究方案结题(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结题

    各位领导、专家: 您们好!岁月流转,时光飞逝,转眼2017年度的教育教学与教研工作又画上了句号。今天,我代表课题组成员,就曾家小学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方法研究》课题研究工作,进......

    课题结题

    一、课题概述 1、课题研究的背景: 20世纪初分层教学被引入学校教学以来,将班级进行分层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从1916年开始,对分层教学的研究也大量展开。 美国教......

    课题结题

    结题报告 学生英语学习‘掉队’原因及其对策初探 罗泽兰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不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拦路虎’,当难点太多,他们难以跳过时,成绩就开始下滑。不同的困惑出......

    课题结题

    一、课题概述(你要研究这一课题的原因与意义,字数1000字)(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二)相关研究的概述(别人研究本问题的进展)(三)研究的现实意义(研究问题的解决所获得的效......

    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

    篇一:小学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是县级一般课题,在县教研室的关心、支持、指导下,于2013年5月启动,已进行了一年多时......

    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 简介 一、标题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 二、序言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音乐课题结题报告

    篇一:如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结题报告 《如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课题结题报告 1.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课 审美情趣 关键词界定: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课题 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课题是本人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顺利的完成了预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