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爱之歌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从乐曲的听赏中体会感悟作品的内涵与情感。
(2)能力目标:大胆自信地参与歌曲的演唱,能准确地表达音乐中的情感。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唱合作精神与充满爱心的情怀。
教学重点:欣赏并演唱歌曲,感悟人间真情,感受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使学生充满自信地将自己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出来。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引导、体验、欣赏、交流、讨论、合作 教具:
1、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CAI课件、Flash制作的MTV。
2、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爱的奉献》、《让世界充满爱》的光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情景导入,引入课题
歌唱《幸福拍手歌》导入,引出课题。
师:我们感到幸福,因为我们有爱的包围;我人感到快乐,因为我们有爱的感觉。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情感当中,为人朋友,我们感受着友情;为人子女,我们感受着亲情;在学校里我们又感受着浓浓的同学情,师生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真情的呼唤——爱之歌。出示课题。
(创设情境,学生通过表演唱释放愉快心情,调动表现欲,为新课教学埋下伏笔。)
三、新课教学
(一)欣赏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师: 爱是一种博大的情怀,首先想请同学们听一段感人的真实故事。
媒体播放Flash制作的MTV《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又名《丹顶鹤的故事》,这是一首动人心弦的叙事歌曲,抒情婉转的向人们诉说了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全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旋律深沉流畅,运用同音反复、级进的手法和口语式的音乐语言表达了歌曲的深沉意境。第二部分曲调的色彩变得明亮开阔,歌曲以拟人的手法、反问的语气谱写了一曲天地之间的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轻诉说。”歌曲的结尾处用“假声”演唱的华彩段,是流行歌曲中常见的假声应用方法,音色有一种晶亮透明的感觉。在这里表达了丹顶鹤为女孩伤心哭泣的悲痛心情,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的联系性、互根性,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因此整首歌曲充满了人性美,把无生命的自然景观视为有生命的整体,音乐在流动的音符中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曲作者解承强,祖籍山东,儿童时期学习唢呐,15岁考进战士歌舞团学习大提琴,1987年与毕晓世、张全复组成“新空气”乐队,参与了《程琳·87新歌》的制作,并活跃在各地演出舞台上。由他创作的《信天游》曾掀开了“西北风”的第一幕。他是大陆流行乐坛最有创造力和影响力作曲家之一,为大陆流行乐坛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生: 1.带着问题听赏
(1)谈谈听赏后的感想.(2)你联想到了什么?
2.交流听赏感受(让学生畅所欲言)3.老师激励评价
师: 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音乐感受力很强,想象力也很丰富.音乐在流动的音符中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乐曲中的动物丹顶鹤濒临灭绝的边缘,大学生因救援而献出年轻的生命,由此我们联想到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人类-----人类需要真情.(设计意图:从乐曲的听赏中体会作品的内涵与情感,为进一步的听赏与表现做以铺垫。)
(二)同唱歌曲《爱的奉献》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很有爱心,生活中爱无处不在,关爱使我们茁壮成长,说说你感受最深的爱的故事。
生:自由畅谈
师:有爱的地方就有阳光。
生:感悟“失落的爱”FLASH(从反例的图片中谈感受)
师: 是的,人类需要真情,有爱就有一切.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师:引导学生小结我们的社会需要爱心、同情、互助、爱的奉献…… 师生同唱 《爱的奉献》
(1)你认为歌词的精华部分是什么?(2)从图片与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奉献的源起.(4)情感的归纳
(以学生亲身感受的雪灾入手,真切感受大雪无情人有情,全国民众团结一心,抗击风雪,众志成城,共度难关的真情画面。)
(三)听赏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
师: 地震天不塌,在灾有大爱,灾难不能分担,苦难却能分担,面对灾难,我们的心是沉痛的,我们的爱却是滚烫的,因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播放《相亲相爱一家人》MV
(感受汶川大地震中地灾无情人有情,爱心如潮涌动的团结感人画面,为四川加油、奥运加油、中国加油,祈福明天!)
(四)学唱《让世界充满爱》的第二首歌
1.聆听歌曲
课件展示歌曲背景及曲作者郭峰资料
曲作者郭峰,1962年出生,四川成都人。生长在一个艺术家庭,6岁在父亲指导下学习小提琴,8岁改学钢琴,15岁考入四川省艺术学校专修钢琴。1978年,16岁的郭峰发表了他的第一首歌曲《月光》,从此走上了创作之路。他的主要作品有:《我多想》、《让我再看你一眼》、《道路》、《恋寻》、《让世界充满爱》、《心会跟爱一起走》、《有你有我》······
2.轻声唱曲
3.教师伴奏,学生唱歌词,要求学生饱含深情地去唱。
(设计意图:用歌声表达情感,使学生的情感在爱的旋律中被感染,被净化。)
(五)音乐舞台,吟唱爱心,放飞爱心
学生分组,以爱为主题歌曲比赛,1、师:刚才我们一起听赏学唱了四首歌,从爱动物到爱人类同胞到让世界充满爱,这一首首爱之歌,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懂得了真情的可贵,真情的伟大。现在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唱一支爱之歌获得一颗爱心,看哪一组获的爱心多,要有感情歌唱。
生: 讨论、编排,教师可参与到学生当中去进行指导。
2、学生的演唱。
3、对每一组的演唱进行评价,采取自评、他评。
4、爱心升华
师带学生激情演唱与手语表演《感恩的心》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活学生情感,为学生提供舞台,培养学生合唱合作精神与充满爱心的情怀。在愉悦中得到进步。渗透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保护全人类的爱的教育。)
(六)课堂小结
爱,人类永恒的话题,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这个地球,爱这个世界,让世界充满爱!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阳春三月》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能与他人一起运用人声、打击乐器以及其它音源材料表现《阳春三月》——第一乐章《春讯(Ⅰ)(Ⅱ)》、第二乐章《春雷》、第三乐章《春雨》的情景,并从中体验阳春三月带给人们的喜悦心情。
2、能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尝试设计《实验音乐——集镇的春节》,写出表现的图形谱,并与他人或小组进行表演与评价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像,用人声、口技、打击乐器等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进行音乐探索与演练,开展创编与与表现活动,以表现特定的情景,从而使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创造实践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方法:欣赏、交流、讨论、合作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情景导入
1、听赏:春讯(Ⅰ)
这节课我们先来听赏一段音乐,请同学们边听边想。
(播放音乐)(1)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2)你联想到了什么?
(3)你能为它取一个名字吗?
2、交流听赏感受。(让学生畅所欲言。)
3、老师激励评价。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音乐感受力都很强,想象力也很丰富。大部分同学所取的名字都很符合符合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充满了诗情画意。
三、探索与演练
1、朦胧的春意——人声演唱表现
练唱《春讯(Ⅰ)》的人声部分。考虑到学生水平和时间关系,只练第三声部的“6”音。
2、动物迎春——口技模仿(1)模仿布谷鸟、牛、小鸡、青蛙、鸭子、羊的声音,以宿舍为一组进行创作、练习。
(2)分组表演。
3、春天的雷雨——打击乐的演奏。
(1)引导学生借助打击乐器来表现春天的雷雨。(大鼓、沙槌、吊钹。)
(2)请二至三组的同学上来即兴演奏、点评。
四、创编与演练
(1)分组创编
(2)分组展示、评价、提高。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用人声演唱、口技模仿、打击乐器演奏等形式进行了一次有趣的音乐探索与尝试,让我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去不断发现和创造音乐吧!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上一节课听过的实验音乐——《阳春三月》。再让学生聆听一次,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
三、创造与表现
1、课本是说以《集镇的春节》为题,发挥你的想象,并尝试用有关声音组合来参与表现。
2、告诉学生可以用别的场景也行,例如:本地的春节花市,学校的课余活动操场上的热闹景象等等。
3、以宿舍为一组,自行进行实验音乐设计,设计格式可参照“春讯Ⅱ”。
4、教师对每组的设计进行辅导,与学生共同探索,创造与表现,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5、分组在全班进行表演展示,让同学们共同分享、评价。
四、课后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进行有趣的的音乐探索与表演,利用人声、口技、打击乐器等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让我们在创作实践中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从而使我们的感受能力和创造实践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艺苑风景线》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对音乐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2、能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积极探索探索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运用能力。
3、能用综合艺术手段对文艺活动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并大胆、自信地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对音乐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2)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
难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能将音乐与其他艺术进行综合表现。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方法:欣赏、交流、讨论、合作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音乐与意境”
1、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四幅画,每幅画表达了什么意境?获得初步印象。
2、听赏四段音乐,《晨景》、《嘎达梅林》、贝多芬《第三交响乐》第二乐章、《夕阳箫鼓》。
3、听赏完四个音乐片段后,让学生根据音乐中的意境,可创作散文、诗歌、并启发学生探索音乐与散文、诗歌之间的关系。师生可共同参与讨论。
二、音乐与人物形象
1、欣赏《天方夜谈》:苏丹王与舍赫拉查达
教材中的两个音乐主题选自庄严的序奏。第一个主题威严、狂暴,由全乐队奏出,代表凶残的苏丹王的形象。
紧接着,独奏小提琴奏出另一个充满幻想色彩的、优美的旋律,这是温柔的舍赫拉查达的主题,她仿佛在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着充满东方色彩的神秘故事。
2、听赏《两个犹太人》:一个富人、一个穷人
(1)先作乐曲简介
(2)表现富人的的音乐音调干涩、冷漠和僵硬、怪异的节奏,将富人冷酷、盛气凌人的形象入木三分地刻划出来。穷人的个性描写与富人正好相反,显得悲哀、怯懦。
三、表演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联系书本的图画,进行分组讨论,通过想象来设计人物形象,并上台表演。学生可依据音乐自行设计剧情、对白、形体动作等,但这一切内容必须与音乐结构保持一致。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一同参与表演。
四、课后小结
根据各班的不同情况,热情表扬学生们通过听赏音乐,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表扬学生在上一节课的良好表现。
二、导入新课“同主题的音乐与美术作品”
1、人民英雄纪念碑
(1)简介浮雕《人民英雄纪念碑》(略)
(2)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欣赏音乐《胜利渡长江》。
2、二胡独奏曲《战马奔腾》
表现了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奋勇向前的大无畏精神。
3、听赏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一边欣赏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4、欣赏《马赛曲》
(1)浮雕《马赛曲》简介。
(2)听赏《马赛曲》。乐曲是进行曲,情绪激昂,指导学生边听边跟着哼唱。
三、创作活动
设计两组活动。一组选取一段音乐片段,让学生为其选配同主题的美术作品;另一组是选取一幅美术作品,让学生为其选配同主题的音乐作品。也可鼓励学生即兴创作。
四、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同主题的的音乐与美术作品,音乐家善于把图画用声音体现出来。请同学有时间作一些这样的尝试。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电视栏目的片头音乐
1、让学生听赏几个电视栏目的音乐片断。
2、让学生讨论电视专栏音乐应在旋律、风格等方面集中体现专栏内容和特点之间的关系;电视专栏音乐应在旋律、风格等各方面体现专栏内容的特点,并能雅俗共赏;吸引观众。
三、电视剧的片头音乐
1、听赏《滚滚长江东逝水》(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头歌)
2、听赏《好汉歌》(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片头歌)
此歌学生较为熟悉,可引导学生跟着学唱,激起他们的兴趣。
3、听赏《枉凝眉》(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片头歌)
四、通过欣赏以上三首片头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三部名著的有关内容。然后,可组织学生从音乐风格和意境方面,探讨片头音乐与剧情的关系。
五、课后小结
通过本单元的三节课,让我们感受到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紧密联系,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民乐奇葩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热爱祖国的少数民族音乐艺术,能专注地听赏音乐。
2.能分辨七件少数民族乐器的音色,并知道哪件乐器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3.能分辨这些乐器所属的类别,如哪件乐器是弹拨乐器,哪件是吹奏乐器,哪件是拉弦乐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探究这些乐器与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密切联系。
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这些乐器与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密切联系。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方法:欣赏、练习、讨论、合作 教具: 配套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1.导语:同学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人民,都相亲相爱,爱我中华!
2.游戏竞赛
(1)看邮票,认民族
(2)看图片,认民族乐器
(东不拉—哈萨克族;马头琴—蒙古族;扎木聂—藏族;马骨胡—广西壮族。)
3.提出问题
刚才,同学们分别为这些民族选择了相应的乐器。为什么你们觉得这件乐器就属于这个民族呢?这些民族乐器跟这个民族的什么方面有密切联系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些少数民族自己特有的乐器。让我们在民族音乐的海洋里摘取几多民乐奇葩吧!(出示课题《民乐奇葩》)
三、新课教学
(一)哈萨克族—东不拉
1.相关文化介绍
2.认识东不拉:哈萨克族最流行的民间弹弦乐器,可用于独奏、合奏和弹唱。
3.参与表现
欣赏《白骆驼》(描写白骆驼在草原上尽情奔跑,歌唱的活泼愉快的形象)
(二)蒙古族—马头琴
1.相关文化介绍
2.认识马头琴:蒙古族最常见的民间拉弦乐器。
3.参与表现
欣赏《黄骠马》(歌颂内蒙古达草原的辽阔、美丽,表现蒙古族人民对大草原、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三)藏族—扎木聂
1.相关文化介绍
2.认识扎木聂:扎木聂意即藏语“美好的声音”,是藏族最有特色的弹弦乐器。
3.参与表现(音乐形象前部分有点朦胧,后部分却栩栩如生,是一首久听不厌的优秀乐曲。)
(四)壮族—马骨胡
1.相关文化介绍
2.认识马骨胡: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拉弦乐器。
3.参与表现
欣赏《喜调》(壮剧是有壮族民间音乐与说唱音乐发展而成的广西地方剧种,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四、讨论探究
通过刚才的学习,现在同学们是否可以告诉我:东不拉、马头琴、扎木聂、马骨胡这四件乐器跟其民族的什么方面有密切联系。
通过刚才的学习和探讨,我们发现民族乐器的产生与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五、总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四种民族乐器,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三个少数民族乐器。了解民族乐器跟这个民族的什么方面有密切联系呢?
2.游戏竞赛:看图片,认民族乐器(巴乌—云南省彝族、苗族、哈尼族;葫芦丝—傣族;芦笙—苗族。)
二、新课教学
(一)巴乌—云南省彝族哈
1.相关文化介绍
2.认识巴乌:云南省彝族、苗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经常使用的吹奏乐器。
3.参与表现
欣赏《渔歌》(是20世纪80年代前期在全国较流行的乐曲)
(二)傣族—葫芦丝
1.相关文化介绍
2.认识葫芦丝:亦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族、彝族、阿昌族等民族中。
3.参与表现
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三)苗族—芦笙
1.相关文化介绍
2.认识芦笙:是我国西南地区苗族、瑶族、侗族最常用的吹奏乐器,远在西汉王朝即已出现。
3.参与表现:欣赏《拉山号子》
四、讨论探究
通过刚才的学习,现在同学们是否可以告诉我:巴乌、葫芦丝、芦笙这三件乐器跟其民族的什么方面有密切联系?
通过刚才的学习和探讨,我们发现民族乐器的产生与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五、总结
每个民族不仅有自己特有的文化、音乐,还有独特的舞蹈,下面让我们在《月光下的凤尾竹》优美的乐曲中感受傣族舞蹈。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族人民创造了音色、形态各异的乐器。这些乐器与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特点鲜明、光彩夺目,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乐手的实验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能用竖笛或口琴视奏乐曲《凤阳花鼓》。
2.能与他人合作,为乐曲设计简单的打击伴奏,并为旋律加花添彩。
3.能与他人共同演奏乐曲,分享合作的愉快。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学会为乐曲选择乐器,为打击乐设计固定节奏,为旋律加花添彩。
难点:提高视奏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学习器乐的兴趣。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方法:启示、对比、练习、模仿
教具:电子琴
竖笛
配套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复习巩固竖笛的吹奏技巧。
1.集体吹奏音节
2.回顾学习过的乐曲,自由练习。
3.指名学生上台演奏
二、讲授新课
(一)试奏体验
1.介绍乐曲
《凤阳花鼓》安徽民歌。乐曲具有民间歌舞风格,旋律流畅,具有歌唱性。
2.吹奏《凤阳花鼓》
(1)集体视唱乐谱
(2)自己练习视唱乐谱;指名视唱乐谱
(3)练习试奏,教师巡回指导
(4)集体吹奏
(5)指名演奏
(二)实验与创造
在大家熟悉乐曲的旋律后,请同学们从乐器的选择、为打击乐设计固定节奏、旋律加花添彩三方面进行实验与创造。各小组分头协作,将进行比试。
1.乐器的选择
2.打击乐节奏设计
3.为旋律加花添彩
4.分组展示、评比
三、小结
同学们创造精神令老师非常佩服,所以,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音乐的海洋里徜徉!
四、布置作业
练习吹奏一首你喜欢的乐曲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齐奏《凤阳花鼓》
谈话导入新课。
(二)《凤阳花鼓》实验设计方案
1.各小组自主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2.各小组展示自主设计的方案,进行评比演示,3.选出最佳方案,全体练习。4.集体演奏。
三、拓展练习
视奏《朋友波尔卡》
四、小结
自己创作的乐曲,自己演奏,更有成就感!所以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大胆创作、大胆演奏。
五、布置作业
继续练习吹奏《朋友波尔卡》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世界民族之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桑塔·露琪亚》、《美丽的西班牙女郎》、《夜歌》、《小杜鹃》等欧洲民间歌曲;课前能主动搜集相关国家的历史、地理以及民俗风情资料在小组或全班交流,让大家一起分享。
2.能对歌曲的情绪与风格进行简单评述。
3.能独立或与他人一起参与《欧洲某个之旅》的表演,分享表演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认真听赏《桑塔·露琪亚》、《美丽的西班牙女郎》、《夜歌》、《小杜鹃》等欧洲民间歌曲。
难点:能独立或与他人一起参与《欧洲某个之旅》的表演,分享表演乐趣。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交流、合作、欣赏
教具: 电子琴、光盘、歌曲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情境导入
1.导入(以导游的方式导入课题)
师:大家好,欢迎参加欧洲民间歌曲旅行团!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到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和波兰四国,共同去领略那里优美的民间歌曲和风俗民情。
2.接龙游戏
在前往“意大利”的途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有关欧洲知识的接龙游戏。
(二)听赏与表现
1.意大利民歌
(1)导入
师:意大利就像是“伸入地中海的一致靴子”,美丽的海滩、绽放的礼花以及唱着小夜曲的意大利人……
(2)听赏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
(3)让学生选择出与歌曲意境最为符合的一种美。
2.西班牙民歌
(1)谈到西班牙你想到了什么?(2)导入本环节情景。
(3)听赏《美丽的西班牙女郎》
(4)让学生选择出最贴近与歌曲风格的一种美。
3.俄罗斯民歌
(1)导入俄罗斯的旅行
师:俄罗斯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在“前往柴可夫斯基博物馆的途中”唱一唱俄罗斯的民歌,并听赏俄罗斯民歌《夜歌》。
(3)让学生选择出与歌曲风格最贴近的一种美。
4.波兰民歌
(1)导入
师:波兰民间音乐是欧洲最古老、最丰富的音乐文化之一,素有“钢琴诗人”美誉的肖邦就是波兰人。
(2)听赏《小杜鹃》
(3)让学生选择出与歌曲风格最贴近的一种美。
三、结束活动
1.直接老师总结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
2.交流
四、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
协奏曲品茗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能哼唱《梁祝》的主部主题,并说出这两种演奏乐器的名称。能根据听赏的感受与体验,简述出《梁祝》的故事梗概。
2.在听赏格里埃尔《声乐协奏曲》(第二乐章)的过程中,能根据本乐章的结构图式,说出主题与两个插部各出现了几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听赏三首乐曲,感受乐曲的不同风格。
难点:感受、理解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方法:听赏、交流、合作
教具: 录音机
磁带
光盘
歌曲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一、导入(回忆式)
“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表演)下面老师为同学们演奏这首《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提问:“同学们欣赏过很多次这首乐曲,你是不是非常喜欢这首作品?为什么呢?”(学生回答)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作品创作背景简析
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s(《蝴蝶的爱情》)。
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两个人物呢?(讨论)
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梁祝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三、认识作者:参照书P43
四、知识点讲解:协奏曲概念(播放光盘)
五、乐曲的结构采用了欧洲古典传统的奏鸣曲式(见分析图—播放光盘)
梁山伯与祝英台(奏鸣曲式)
下面依结构图欣赏作品:
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
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再现部:由两部分组成化碟、传颂。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12 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动人的情节。下面我给同学们朗读一段“化蝶”的歌词。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六、总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这部绚丽多彩,抒情动人并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交响乐作品,在民族化、群众化方面作了大胆的创新与成功的尝试,被成为我们自己的交响乐。如今,这首《梁祝》成为飞进世界音乐之林,活跃在国际乐坛上的“彩蝶”了。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欣赏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片段)
一、介绍作者(播放教学光盘)
肖邦:伟大的波兰音乐家。年少成名,后半生正值 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一生不离钢琴,被称为“钢琴诗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二、乐章介绍:共3个乐章:
1.庄严的快板,E小调。形式是追随莫扎特确立的古典协奏曲形式,先由管弦乐合奏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由弦乐以E大调奏出。钢琴出现后,极尽技巧化而华丽地表现这两个主题,然后以管弦乐合奏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为C大调,钢琴从处理第一主题后半段始,此后诸主题在多种转调中发展。再现部调子改为G大调,最后以钢琴灿烂技巧发挥的激动达到高潮。
2.浪漫曲,甚缓板,E大调,有夜曲风格。主题如歌性格,由两部分构成。其后半段以B大调开始,间奏后进入激动的中段,以强音出现升C小调略呈灰暗的新主题。此主题奏完后以升G大调回到仍装饰得很复杂的主题后半段。尾奏使用序奏部材料,以音阶与琶音三连音轻快的动态装饰,然后像烟雾消失般结束。
3.回旋曲,甚快板,E大调。钢琴谐谑地诱导出第一主题,产生妙趣横生的反复进行,插入的方式极有莫扎特的魅力,结尾是华丽的尾奏,以钢琴奏三连高音阶性乐流结束。
三、欣赏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片段)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介绍格里埃尔
格里埃尔(1875-1956),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声乐协奏曲》、《第四弦乐四重奏》、舞剧《青铜战士》、《大提琴协奏曲》。格里埃尔的作品很久不见上演了,我们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但对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听古典音乐的人来说,听到这个名字很亲切。因为那时广播电台经常播放他的作品。
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格里埃尔已经以俄罗斯古典乐派继承者的面貌闻名于世。他先后担任了基辅音乐学院教授和院长、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之职。他的作品旋 律优美如歌,气息宽广悠长,感情真挚动人,富有高加索山的迷人气质,常常体现出俄罗斯传奇勇士和庄严的史诗形象。作品多次获俄国的音乐最高荣誉——格林卡奖。
二、介绍乐曲
格里埃尔的创作扎根于欧洲古典音乐的传统,其多数作品中充盈着友好而与世无争的态 度。作为二十世纪的作曲家,他的作品较少前卫性,不像肖斯塔科维奇充满开拓精神和反思内涵,也不如他的得意门生普罗柯夫耶夫那样标新立异。在其众多的作品 中,有两部重要的传世之作:一部是应大提琴家罗斯特洛波维奇的要求写的大提琴协奏曲,这是一块里程碑,是俄国(包括苏联)的第一部大提琴协奏曲。而更著名的则是作于二战中的1943年,被喻为“天国之歌吟”的《声乐协奏曲》。这是一部将花腔女高音当作独奏乐器的协奏曲。全曲没有歌词,歌者只是以“啊……” 唱出旋律,是真正意义的“无词歌”(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是由钢琴在唱歌)。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欣赏这首五歌词的《声乐协奏曲》。
三、欣赏乐曲
1、参照书P46“听赏与探究”进行听赏;
2、全班互动交流“听赏与探究”;
四、小结,再次欣赏乐曲。
当今世界乐坛演唱此曲最受赞誉的是被称为“法国的歌唱之莺”的娜塔丽·德赛。近年来我国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和迪里拜尔也多次献演此曲。由于歌者文化地缘、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的差异,运用歌喉又比驾驭乐器的自由度更高,加上格里埃尔也未在总谱上提供必要的固定换气提示,因此各人唱出的神韵和气质不尽相同。娜塔丽·德赛的吟唱能引发听者心灵升华,如入天界。而迪里拜尔在圆舞曲乐章中更善于挥洒自如地播撒欢乐。上海交响乐团最近携手韩国女高音曹秀美于上海音乐厅献演格里埃尔的《声乐协奏曲》,让我们再次得以领略这部声乐名曲的魅力。
教学反思:
上课前我先播放音乐《梁祝》,让学生在音乐中走进教师。导入时我提了个问题(刚才播放的音乐节选自哪部作品?)在点出课题后,我开门见山的简介了小提琴协奏曲及奏鸣曲式的概念,接着分析了第一部分主部。整节课都在我的计划中顺利地结束了。
课后我听了听课老师的分析,对这节课做了反思,这一节课一直在顺着我的思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整堂课的教学计划是完成了,但我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使得整节课成了一言堂模式,这是我《新课程标准》学习得不够深不够透彻的缘故。《新课程标准》就是要改变一亲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因此,我对此课作了以下修改:在导入时改问“我们刚才所听的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学生答完后再听一遍问“除主奏乐器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乐器了?”由此引出“小提琴协奏曲的概念”,再向外引申出“钢琴协奏曲”等等的概念。“奏鸣曲式”这一概念由于其理论性十分地强,因此把它放在第二课时,在“英台抗婚”、“化蝶”这两大部分欣赏完之后再介绍,在这一概念出现之前涉及到的“主部”、“展开部”等字眼都用“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化蝶”来替代。在完整欣赏“草桥结拜”前,又增加了主题音乐的学唱,由于有的学生会哼唱主旋律,所以他们的学习兴趣非常强烈。然后在分段欣赏的同时让学生根据我的提示分析了音乐的重要情绪及使用的主奏乐器等等。经过这一修改,在第二个班上时课堂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第二篇: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欣赏 评述)单元总目标:
1通过本单元各种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
2通过欣赏、评述活动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能进行判断、交流与评价。活动一 课
题
欣赏与评述
课
时 1--2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观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象、艺术语言的深层意蕴的内在含义。
2、充分利用课前所收集的有关历史文化资料和美术史料,与美术作品互相印证和对照,进行研究和讨论。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
欣赏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尽可能选择题材内容类型相近而意蕴各异,或形成风格不同但意蕴相近的作品。
学生准备学具
教材、自己收集的中外美术作品图片和文献资料。课堂学习
引导阶段
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可先选择题材类型相近而意蕴不同,或形式风格不同但意蕴相近的中外美术作品,以便于学生进行比较和鉴别。可以用谈话的形式,和学生共同讨论“怎样才算看懂了美术作品”或“应该怎样欣赏美署名做”这样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探究美术作品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的动机。3根据需要,介绍所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的资料,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4引导学生浏览和初步阅读美术作品,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兴趣,选择一些准备重点欣
赏和评述的作品。欣赏深入阶段
先选择感性形象特征比较鲜明的雕塑或绘画作品,如《跃马》、《柳牛图》、《杜甫》等,进行欣赏。引导学生感受与描述作品借助特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所创造的生动形象的具体特征,从而体会出艺术形象所蕴含的内在生气和生命活力。然后,再联系其历史背景来分析认识作品所表现的时代精神和思想感情。
2根据学生或小组准备的材料,分别对其他一些优秀作品进行欣赏和评述。3建筑、园林艺术的观念性、抽象性较强,应结合有关历史文化知识加深理解,但也不必介绍过多过深。
4美术欣赏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个别学习、分组学习、课堂讨论等可以互相结合;如有条件,也可以到博物馆、美术馆、雕塑园进行现场教学。
总结巩固阶段
可根据本课目标和具体情况设计总结方式和程序。
课后拓展
1鼓励学生可与自己选择其他美术作品,特别是和课本所选不同类型的外国美术作品或现代抽象表现性作品,尝试对其进行欣赏和评述。
2根据课内外欣赏的心得体会做进一步的思考,列出一些如“什么是审美意境”、“什么是文化内涵”、和“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美术作品有什么不同的意蕴和审美价值”等问题,或者自己发现的其他问题。以准备在课堂上进行研讨。
活动二、三、四 课
题
研究、讨论与体验 欣赏 评述 课
时 2--3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欣赏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以审美感受为基础并结合理性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欣赏,以加深对美术作品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与体验领悟 1本课学习的重点在使学生认识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而这些都与欣赏者个体的价值观念密切相关。因此可以在适当的活动阶段,和学生探讨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如人生价值、道德伦理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等的含义,引导学生在欣赏中能较好地理解作品并能使自己能够初步树立和形成必要的正确价值观念。
2本课的欣赏活动,包括分析与研究、讨论与解释、体验与评价等步骤,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的层次与重点、难点,以引导学生欣赏活动的逐步深入。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
欣赏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参考书或专业辞书。如有可能,也可准备少量原作或复制原作。学生准备学具
教材、自己收集的中外美术作品图片、准备的问题和查找的文献资料摘录。课堂学习
引导阶段
展示一些可能引起学生不同审美反映,即有人认为美,有的认为不美的作品,让他们进行欣赏和评述。
2通过谈话说明,理性知识基础或理性认知与感性知觉的紧密联系,从而指出美术欣赏中也要进行分析与研究,讨论与解释,才能有比较深刻的体验和比较准确的评价。
欣赏深入阶段
先选择《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最后的晚餐》等类作品,结合希腊神话和基督教《圣经》的有关知识,来分析和讨论作品通过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什么样理念和意蕴。
2选择《粉色的音调》和《苹果与橙子》等类作品,联系音乐的节奏、旋律、曲调和音色等要素,来分析和讨论作品以什么样的结构与艺术语言,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和意蕴。
3选择题材或艺术特色相近的中外美术作品,结合其民族文化传统进行讨论和比较分析,尝试解释其不同的审美意蕴和文化价值。
4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所选美署名做的欣赏体验和感悟,分别进行扼要的评价与论述。
总结巩固阶段
可根据本课目标和具体情况设计总结方式和程序。
课后拓展
1鼓励学生扩大自己的美术欣赏领域和视野,布局陷于课本和课堂,要关心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各种美术表现形式和视觉传达形象,运用所学习掌握的欣赏方法进行判断与
评价。
2选择自己最有欣赏心得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评述短文的练习。
装点我的居室 —(变废为宝
因材施教)
教材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工业的发展。我们原本的生活环境已受到由以上变化而带来的巨大变化。由此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垃圾和废旧材料。那么,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变这种现状呢?以同时达到培养学生从小就懂得注重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装饰画是以强调装饰表现形式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对材料作为形式美感因素的认识,让学生学会对材料的艺术处理和合理利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动手能力。学生分析:
初二年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能有意识地运用形和色对自已所感所想进行有个性地表现,并且有较强的动手制作能力,同时体验和感受生活环境的意识能力很强。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造型语言的要素和原理。
2、能力目标: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在学习中体验乐趣产生兴趣,并行成一定的价值态度。设计理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基础上,利用废旧材料创作自已喜欢的装饰作品,培养学生学会发现和利用废旧材料的美感因素去创造新的、美的造型。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并且使学生了解装饰画的特点,学会发现和利用材料的美感完成一幅装饰画。提高学生的形式感受能力和学习性趣。
教学用具:多种形式的装饰作品及相关的制作材料。
学习用具:(剪刀、胶水、颜料、旧挂历、碎布料、毛线、鸡蛋壳、小石块、泡沫塑料、木片、吸管、纸盒、铅笔屑、)等具有装饰性的废旧材料和绘画材料。教学预测:
一、感受身边的环境污染
通过身边的变化来的让学生充分认识环境受污染的危害性(石材厂、制衣厂、化工厂、鞋业制造、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污染大气、污染地下水、影响环境卫生。
二、废旧物的再利用价值与利用方式。
1、可以集中焚烧发电。(火电厂)
2、利用建筑垃圾填海造地(泉州拟建新的行政中心个别地段需要填海,单此一项就可节约资金1个亿)
3、可以利用其产生沼气。
4、压制新型建筑材料。
5、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创作装饰作品。
三、展示用废旧材料设计创作的装饰作品,让学生产生性趣。从而引入到装饰画和装饰工艺品的话题上来。
1、常在什么地方见过些什么样的装饰画?(家居、酒店、餐厅、车站、咖啡、等一些娱乐公共场所)
2、装饰画它有什么作用?(起着美化、点缀的作用)
四、材料的发现、选择、利用
1、丰富的想象力附予废旧材料以新的生命。如何善于留意周围有利用价值的废旧材料?
(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巧妙地运用旧自行车的车座和车把组成《公牛头》的造型。《公牛头》贵在艺术家发现了废旧材料的造型因素,利用这些因素创造了新的形态,既生动又活泼。)
2、根据题材的构思来选择材料。(动物、静物、人物、风景)
3、以“点、线、面”特征选择利用不同形状的材料来进行构思。
4、根据材料产生联想,构思画面(这种方法较便于学生学习创作)
五、装饰画、装饰品的创作:
1、构思。分析材料的美感因素,形状,色彩,肌理等,产生联想。
2、构图。可以简单定位,用材料试试看怎样选用合理。
3、材料组合。用最简便的手法巧妙用料,合理地组合。如:注意运 材料的肌理,色彩和前后层次,粘贴要干净平整。
六、作业要求:
利用材料的美感因素完成一幅装饰作品。要求构思新颖、美观,形象简练、明确,做工精细、灵巧,装饰效果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增一分活泼、添一分情趣――室内装饰小饰品的设计与制作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建立初步的设计观念,并通过设计与制作的实践活动,了解设计从创意到制作的全过程,增强动手能力,初步建立技术意识。
2、通过案头小工艺品的设计制作练习,发现和感知生活中的美,在动手实践中强化技术意识。
3、提高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师课前准备:
家庭居室效果图,室内装饰品的欣赏投影片数张,范画一幅,录音机,学生作品数件。
学生课前准备:
课本,相关装饰画资料,废旧材料
三、新课介绍:
(一)课程导入
1、教师引导性语言。
2、欣赏《家庭居室效果图》
同学谈欣赏感受
教师启发性提问:假如没有这些东西,房间会显得怎样?
学生交流:小装饰品对室内的装饰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请学生讨论并说出理由。
室内装饰品的作用非常重要,想不想知道是怎样制作的呢?
(二)导入课题:室内装饰小品的设计与制作
1、欣赏室内装饰品投影片、学生作品
学生评述,充分发表自己的欣赏感受
教师指导要点:造型、色彩、种类、材料
2、教师总结并板书: 表现形式:平面、立体等
装饰方法:绘画、雕塑、立体构成、刺绣、各种粘帖(绒线,米、果壳、蛋壳,火柴棒,布贴,纸贴)等。
装饰特点:自由生动,效果独特,造型色彩主观性强,具有广阔的思维空间。
3、出示教师作品
强调装饰品的制作方法很多,并非昂贵的材料才能做出美丽的画,我们身边有很多废旧的材料,只要我们去发现,去实践,充分利用,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4、实施活动一:
学生分小组讨论:为你家里的小房间设计什么样的装饰品?选用什么材料制作。(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材料)
5、实施活动二:
学生把想法告诉教师,并实现梦想,着手设计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讲评
交流展示作业,师生共同评述作业的优缺点,总结出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
(四)、课后拓展
1、留心观察各种人物、动物、植物等造型的装饰表现形式以及陈设环境,注意积累,记忆这些造型,作为今后创作的素材。
2、课外尝试用其它各种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室内装饰品,并注意考虑其实用价值。
3、三、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课业类别:工艺制作课
三、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教学内容:学习京剧脸谱知识、设计制作京剧脸谱。
2、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3、难点: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四、教学具: 留心观察我们的校园,看能否为校园某空地设计一个雕塑。
1、学生:第一课时:脸谱资料、铅笔。制作好的脸谱底板。第二课时:脸谱资料、水粉色、调色盘、毛笔。
2、教师:课本、京剧脸谱资料、图片、录像、CAI课件。
五、教学建议:
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中学七年级学生,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较强,对“时、空”观念也比较明确,理解记忆、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有一定的水平,有意注意占优势,并且能长久保持,兴趣稳定。模仿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京剧脸谱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不十分了解的知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教材分析及教法设计:
1、教材分析: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脸谱艺术历史悠久,它的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约有十余种谱式,净角主要有:“整脸”、“三块瓦(窝)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花脸”、“歪脸”等。丑角谱式较少有:“豆腐块脸”、“腰子脸”、“枣核脸”几种谱式。
京剧脸谱的颜色一般以某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成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每个脸谱至少用三种以上的颜色,各种色彩显示不同的作用与象征,可以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本课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且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京剧人物形象,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本课学习内容,能在理解教师意图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
2、教法设计:
本课教学属于 中学七年级工艺制作课,是学生在学习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对色彩知识掌握的延伸、巩固,并学习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作。针对学生特点在教法设计上采用:
观察理解法:七年级学生观察想象能力的比小学年级学生丰富,他们的感受能力很强,有耐心。在观察事物时能自己思考分析事物,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具有
积极性、主动性。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由模糊到清楚,帮助学生完成由抽象的主观认识发展到具象的理解认识。
分析比较法:、七年级学生有很强的观察理解能力,他们能够分析比较出不同物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来认识教学内容,理解教师教学意图。
指导制作法:教师要在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绘制京剧脸谱,但不能越俎代庖替学生选择谱式、色彩。让学生分组讨论后选择自己喜爱的谱式来绘制。
多媒体演示法:本课件采用网页制作,以小结件形式融于网页之中。美术课教学重要大量使用图片、范画,教师也要示范画给学生看,这需要大量的时间,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让学生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很快地进行范画演示,师生互动。可以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得到享受和乐趣,对教学内容更感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六、教学多媒体设计:
在本课教学中使用了CAI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包含有电影、声音、动画、演示过程等内容。CAI课件的使用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清楚、更快捷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也使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环节,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谱式 步骤一:导入新课
[播放]—京剧唱腔片断《铡美案》、《古城会》。
1、提问:哪位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你知道这是什么艺术? 为什么包拯、关羽、曹操脸上都有许多的图案和颜色? 学生回答:京剧,角色图案和颜色是用来舞台化妆用的。
2、教师总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
(板书:京剧脸谱)
[课件演示]:(出示脸谱资料)京剧——舞台化妆——脸谱
3、教师提问:如此美丽的脸谱,你们想不想把它表现出来? 学生回答。(略)步骤二:介绍京剧脸谱知识。点击:[课件播放]——古代面具——京剧脸谱资料。
1、起源:
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面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2、意义:
问:京剧中为什么要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脸谱是京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是用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人物的形象进行夸张,以突出、强化人物的生理特征——面貌及个性,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用来造成舞台的效果。
2、京剧脸谱的艺术价值:(请学生谈一谈京剧脸谱的美感)
教师总结: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妆,同时又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3、脸谱在京剧中的运用:
问:京剧中那些角色运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京剧中的脸谱通常用于“净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的化妆上。生、旦角很少用。
步骤三:京剧脸谱的谱式:
[课件出示各种谱式]学生谈各种谱式的特点。
教师总结: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约十余种,这是其中的五种。
介绍特点:
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而是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
从脑门顶至鼻子尖,用黑色或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子,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
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
色彩、构图不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丑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步骤四:
1、演示作业过程:[播放---演示课件] 在画好的脸谱外形上定出左右的中轴线。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
用铅笔勾画脸谱纹样,勾画谱式时注意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2、完成一副京剧脸谱的设计制作。
3、[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a、可以独立设计制作完成,也可以与邻近几个同学合作设计完成一套京剧脸谱作业,具体分工自己商议解决。如:水浒传、三国等。b、本课时完成谱式的铅笔稿勾画。c、注意事项:
1、自选谱式;
2、左右对称(歪脸除外)步骤五:学生课堂练习,教师巡回 进行辅导:
定中轴线、五官位置; 勾画谱式;
[课件同时播放勾画谱式过程] 步骤六:课堂总结
选优秀作业让作者自己点品;其余同学提出优、缺点;教师表扬优点,不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
步骤七:宣布下节课学生用具:
脸谱资料、水粉色、调色盘、毛笔。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色彩
步骤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京剧脸谱资料。步骤二:学习新知识——脸谱色彩知识
1、教师提问:那位同学知道京剧脸谱上的颜色是起什么作用的? 学生回答(略)。
2、教师讲解:在京剧脸谱上有许多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有一定的含义,不可以随便乱用。
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艺术家用红、蓝、白、黑、金、紫、银等颜色,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重在形、神、意三个方面,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3、你能说出各种颜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吗? 学生回答(略)
4、教师总结: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教师讲解同时课件演示-脸谱资料] 步骤三:着色方法 [课件演示---涂色过程]
1、先从白色入手,将所有白色涂满,2、再涂颜色,要从浅入深地顺序涂,3、最后着墨色。
步骤四:作业要求:[出示课件]
1、完成铅笔稿着色。
2、注意事项:
每个脸谱至少有三种颜色。着色时先勾边线再涂染。步骤五:课堂练习
学生分组完成作业——涂色。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完成。步骤六:点评学生作业
方式:学生将制作完成的作业戴在脸上,学生互相展示、观看、评价,教师鼓励学生认真完成制作,表扬有创意的作业。步骤七:宣布下课。
美术教案-泥塑鸡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师:你们喜欢看迪伲斯动画《猫和老鼠》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啊?
生:因为动画片拍的很好玩,笨猫TOM总是被聪明的老鼠打败 师:还有呢?
生:动画片的想象力很丰富,TOM有很多鬼主意(生十分高兴,气氛顿时轻松活泼)师:你们说的对,猫的形象是非常有趣,可是有一次啊当TOM在家睡觉时却发生了一件事…(演示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TOM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它被一阵声音惊醒,头脑出现“?”—— 这是什么声音)师:你们听出是什么声音了吗?
生:是天亮了,鸡笼里的鸡叫声生:有许多鸡,公鸡、母鸡、小鸡… 师:对!可是老师要考考你们,你们能把这些鸡画给老师看看吗? 生:能(充满自信的)(生开始在纸上画,师请两生上黑板表现)师:恩,画的很不错。
师:还有哪些同学愿意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同学们看一下(将学生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这幅画的怎么样? 生:他画的鸡形象很逼真
师:对,这位同学抓住了鸡的基本形和动态特征,所以很生动。那么你们知道鸡的基本形体特征吗?今天老师也请来了一只鸡,让同学们看一看(出示公鸡标本)(生很吃惊,接着非常兴奋,有几个还学着鸡叫)
师:你们仔细看一看鸡有哪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长的什么样。不清楚的同学还可以上来摸一摸,把你观察的结果告诉同学们(生纷纷举手上讲台,气氛异常活跃)生:我知道,鸡由鸡头、鸡身、鸡尾组成生:不,还有鸡冠、鸡嘴、鸡翅、鸡腿…(生大笑,“有点象在说卤菜了!”)
生:鸡的身体很大,头尾两头尖尖向上翘,羽毛很光滑,翅膀象扫把、腿上还有尖锐的爪子生:鸡嘴也很尖,它头上有冠和肉垂,上面有许多小点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既然你们都认识、了解了鸡,那么你们想用做陶的方法来表现它吗? 生:想!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捏塑:鸡)评析:老师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建立了一个轻松活泼、主动探索的教学氛围,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为使学生在自由中找到自我、发挥天性、真正提高各方面素质埋下伏笔。教师通过听一听、画一画、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来调动学生各种感觉,使学生真正了解鸡的特征,为进行下一步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让学生先画再看的确是一大亮点。
二、新授
师:在做陶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我们陶艺家和和我们同龄的学生自己制作的陶艺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去用陶来表现鸡这只动物的… …(多媒体演示鸡的陶艺作品,其中有陶胚、也有施釉烧制成功的作品)
师:我们每制作一件陶艺作品,都要先进行构思,之后再考虑用什么方法制作合适、怎样去制作!现在也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想做成什么样的鸡,怎样做的与众不同,又如何去表现每一部分。想好后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一下看法。还有、我们在制作时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采取同学、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生思考、讨论)
师:你们想好了没有?哪位同学愿意把你想的或讨论的结果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
生:我想做一只正在吃食的鸡,我首先用泥去捏鸡身体,然后再做鸡的嘴、冠、眼,这些我准备先做好最后后贴上去,鸡尾、翅膀我准备用泥条贴
师:想的真好,只不过老师要告诉你,贴时一定要用泥浆粘牢,还有我们在做时为了保证以后烧制的成功,一定要把里面——
生:挖空师:还有没有要说的生:我准备和他们两个人合作,做一只大母鸡带着几只小鸡玩耍,鸡翅我准备用修刀刻画
师:可以,只不过你们几个要商量好各做什么哟 生:我准备和同桌做两只正在抢吃蚯蚓的小鸡
生:我做一只骄傲的大公鸡,鸡腿我做成基座,这样才稳定,能站牢 师:你的构思真妙,了不起,希望你能成功
师:既然同学们都已想好,那就开始制作,注意开始要练泥(生开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适时推荐优秀做法和讲解注意事项)
评析:教学中让学生观察各种鸡的陶器,使学生了解鸡的不同做法,提高制作欲望;让学生构思再说不仅培养了学生动脑能力、开拓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创新意识,而且使学生明白艺术创作的过程,而学生为达到成功而克服种种困难作铺垫,也为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打基础。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进行自由交流,使他们在自由的空间里自主的选择创作主题、内容和形式。改变了以前那种课堂结构,打破了传统观念,教师与他们多方面交流和发展,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中学习知识,使他们在学习上有更多的自主性和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三、小结师:同学们完成了没有?
后记:教师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评价:评价自己、评价别人好在那里、还可以怎么做,这样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参加陶艺活动每个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不同思路、独特的审美观来做自己的作品。虽然每个学生做的作品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每个学生的作品都会有自己的特别之处,所以陶艺活动中的每个学生都是成功的,他们会因此而高兴,因此而自豪。从而产生成就感,就会对这一活动更加感兴趣、更加投入,因此会提高的更快。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是陶艺课的一大特点,这节课教师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看到学生作品哪怕是一点点闪光点都进行及时表扬和鼓励,肯定他们的成绩,与他们一起分享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使他们能产生更大的成就感!
美术教案-绳子粘贴画
绳子粘贴画
1、教学目标
2、(一)利用不同色彩、材料、粗细的线或绳子粘贴线画作品,制成具有装饰美的工艺品。(了解)
(二)通过“绳子粘贴画”的制作,培养学生创作新意识和动手制作能力,培养审美情趣。(练习)
3、课时安排 一课时
4、课前准备
5、硬纸板、各种各样线绳。示范作品
四、教学步骤
(一)展示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制作兴趣、揭题。
(二)介绍强子粘贴画制作方法。1.在硬纸板上先画出草图; 2.按设计在底版上涂底色;
3.按设计要求选择出相应色彩的线和绳; 4.按所描的线涂上胶水; 5.粘贴线或绳;
6.调整,7.使粘上去的线与所描的线吻合;
8.压上一本书或几本书在画面上,9.使粘上的线粘得牢固、平正。
10.待胶水干后,11.将盖上的书揭去,12.一幅“绳子粘贴画”便完成了。
(三)一幅作品的成功有诸多因素,但最主要的是两条:
一、作品的题材;
二、工艺质量。
如何指导学生选创作的主题,是辅导的重点;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实现从再造思想向创造思维的跃进,大胆地表现童心、童趣,创造出反映现实,充满精神美和形式美的好作品。
粘贴是工艺中的难点。不走样、粘得牢并保持绳与底版的洁净,这是件不容易做到和事。要在制作的过程中既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作风,又培养体味创造甘苦,锻炼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出色的表现能力,提高鉴别和审美能力。
(四)对制成的工艺品处理,也是教学过程 中不可放松的一环。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与智慧的结晶。
1、组织一次展览,2、互相学习;
3、将自己制作的作敬赠亲友,4、增进友谊;
5、用亲自制作的确良作品布置居室美化环境。
美术教案-折纸装饰画
课 题:折纸装饰画
教学目的 : :
1. 认知:学会用折纸形式创作
2. 内容新颖有趣色彩明快的折纸装饰画 2.情感:提高学生的折纸技巧和对装饰美的认识 3.能力:培养学生想象、创造的能力。重 点:折纸装饰画的制作方法。难 点:装饰画背景设计及制作技巧。教具:范画、多媒体、彩纸、胶水、剪子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 :
1. 听音乐想象音乐表现的优美画面。2. 学生说说你在音乐中看到了什么? 意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灵感。3. 教师出示范画,导入 课题。
二、讲授新课
1. 你会折动物吗?举行折动物比赛。请你告诉大家,你折的是什么动物。
2. 分组讨论,给同组同学折的设计场景和故事。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说说你设计的场景是什么色的?表达怎样的情感? 4. 你能总结一下折纸装饰画的过程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 师进行板书。
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播放音乐)
四、作业 展评
1. 学生介绍自己作品。2. 同学互评。选出“小艺术家”。
五、总结
在这节课里,同学们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精彩的作品。同时,也使我们对动物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要保护动物,做他们的朋友。<吹塑纸版画>教案
吹塑纸版画
教学目标:
1、学习吹塑纸版画的表现方法,了解吹塑版画的艺术特色。
2、学会印制吹塑纸版画。
3、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概括能力、色彩配置能力,养成耐心细致、有计划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
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
吹塑纸版画的艺术处理。教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学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吹塑版画,让学生掌握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教具:
吹塑纸、绘画纸、黑色印纸、复写纸、圆珠笔、铅笔、水粉笔、水粉颜料、拓印工具、夹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工具准备情况。
二、复习旧知识:
1、吹塑纸版画的特点:
吹塑纸版画是以吹塑纸作为底版材料,在吹塑纸面上以刻、划、剪、撕、镂等方法制作版面,然后拓印而成的版画。其特点是,制作方便,印出的线条流畅,画面肌理丰富。
2、说明本节课的任务是制版和拓印。板书课题:吹塑纸版画
三、新授课
板书:制作步骤(教师演示)
1、过稿:
用圆珠笔或铅笔把事先画好的底稿拓印在吹塑纸上。
2、刻版:
刻线法:用铅笔削尖后磨成圆头或圆珠笔在纸面上较重地刻划,刻划时注意线条要流畅要疏密结合,用力适当,不能太浅,也不宜划穿底板。其印制的效果酷似阴刻版画。
撕刻法:用双层吹塑做底版,把画稿复印上去,然后用平口刀或美工刀刻去不要的部分(仅挑去上面的一层)。结合刻线法会使形象内部更丰富。用油墨印制后的作品会带来如同木版画般的意韵。
3、拓印:
粉印法:底版用肥皂去油或在颜色里加点洗衣粉或洁净液,以增加水粉色的附着力。把制好的底版和准备好的黑色印纸用夹子固定一侧,然后用画笔沾水粉色在版式上局部着色,把印纸轻轻地盖在版上,用小瓶在纸背上轻轻滚动,版面上的颜色就会均匀地吸附在印纸上。但一次着色不要过多,分几次印完效果较好。全部印完后,要调整大的色彩关系,最后揭下印纸。
油印法:在制好的版面上用胶磙滚上油墨,蒙上白纸,用棕托压印(或用磨托磨印),揭开白纸,白纸上即印出了一张版画。
4、装裱签名
用前面讲的托裱或衬裱进行装裱,待作品干后签上姓名、时间。
四、作业练习
内容:选择一种方法创作一幅吹塑纸版画。辅导要点:
1、由吹塑纸面的质料决定,运用圆珠笔在纸面上以较重的划线塑造形象较为便利,效果也好,划线时要保持线条的流畅和力度,刻线不能太浅,防止印时模糊,也不宜划穿底版。
2、印刷用的水粉色不宜太稀薄,印纸不宜太湿,以防止颜色印糊。
3、注意保持画面的整洁。吹塑纸版画 制作方法与步骤
1、过稿
2、刻版
刻线法
撕刻法
3、拓印
粉印法
油印法
4、装裱签名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教学设计
(色彩、设计、实践、体验)课题背景:
课程的学习方式不只是传统方式的学习和理解,还必须能反映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课题的过程中参与知识的创新,教学活动也不是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和实验室的操作,还必须让学生到真实的世界中,去获得各种切身体验的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艺术教育资源,拓展艺术教育空间,丰富课程资源,使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感知生活空间,是当代教育对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课。活动目标和内容:
1、活动目标:
结果性目标
感受并理解色彩在生活空间的装饰效果方面所起的作用
从空间面积、空间装饰和空间设计等方面分析现代社会对空间设计的要求 掌握用线条、色彩等多种表现形式来描绘室内空间 体验性目标
感受美术创造力在创造生活空间的作用
感知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生活空间的异同 理解运用色彩的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的相互关系 信息资料的收集、检索、归纳、整理
利用绘画、设计、手工模型等形式进行具体操作体验 方法反馈、评价和选择
2、活动内容:
教材分析: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是新教材改革初中二年级的课题内容。色彩作为一种普遍的审美形式,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人们对色彩的选择完全按照自己的喜爱且不受室内外气温的影响来进行设计。色彩在居家环境中日益成为现代人重要的设计因素。
本课重点是要把色彩知识和家居色彩设计联系起来。
知识点:1。色彩的自然联想和
情感联想。2。色彩在家居设计的运用。3。色彩与家居设计的和谐统一。
学生分析:
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无处不在,她们宛如一道绚丽的虹,点缀着自然和生活。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又赋予居室鲜明的节奏和个性色彩。而我们的学生就和这些七彩的颜色一样各具特色,作为教师要把学生对色彩不断尝试和运用与学生自身联系起来,让学生把独特的色彩运用到生活中,让色彩和学生的生活一体化、具体化。学生才会有较佳的表现。
教学方法: 运用家居影片欣赏、自拍录像的形式、纹样的动画演示和墙面的直观装饰等形式。把设计、体验和实践融为一体。设计思路:
(1)
调动参与兴趣,激发学生的设计欲望
教学开始,首先播放学生拍摄的自己家庭居室的录像片段;并欣赏居室设计影片。引发学生体会生活中居室设计的色彩运用,与居室装饰材料的和谐点。促使学生从使用者和设计者的角度转化,激发学生们的设计思路。(2)
感受色彩在居室设计中的独特个性
色彩不同感受亦不同。不同设计风格中的色彩带来更多个性的体现。展开“我爱我家”的活动,学生讨论居室色彩的不同感受,总结色彩的不同联想。分析整体色彩设计,过渡到各居室的色彩设计。
a)不同色彩的联想(图)以红色和绿色为主来分析理解。
展示红色块,联想到太阳、红旗和红花等,到红色的情感联想---热情、喜悦、革命等等的象征。感觉比较温暖。
b)展示绿色调,看到绿色会想到春天和树叶,草地,给人青春,希望,和平的感觉。(3)开展“ 我爱我家”家庭居室设计活动
心动不如行动,学生用色彩展现独特个性的居室。
根据学生们的原有的色彩基础知识和设计能力,来设定由简单到复杂的设计任务。从墙面和地面入手,关注其他的色彩关系,注意点缀色的运用。。对学生设定合理又富有挑战性的设计内容,促使学生敢于想象,大胆想象。展现优秀设计师的思维方式。
教学准备:
色彩特点比较明显的生活图片和影像资料,色彩的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资料。和多种色调的居室设计作品。
预期效果: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于色彩的运用,会更加注重与生活的联系。采用的“我爱我家”设计活动,会让学生更大胆的表达自我。中间小组合作的练习,会提高学生的反馈、评价和选择能力。达到生活中有设计,设计中也有生活的设计思路。教学过程: 一.
呈现录像(学生自带的家庭装饰片段)
教师:请这位同学来介绍一个自己的家吧。并请学生讲解自己家庭居室设计的特点。
学生:同学观察其家庭居室的色彩变化。
教师总结:我们欣赏了生活中居室的色彩变化。也看到了美的居室需要用心去创造。才能有和谐温馨舒适的家。
(出示课题----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教师: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展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着人与建筑的和谐,人与生活空间的和谐统一。
(放映---家居设计录像)
同学欣赏艺术设计师在居室中对色彩的大胆采用。
教师:家庭居室的色彩是否合理是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生活的,也是最能体现家居设计的设计思路的。这里有设计师用色独特,设计大胆的作品。
(出示资料图片)
“我爱我家----名人说家”---英达的家-----刘欢的家
教师:请学生假设自己是《我爱我家》的英达导演,来分析英达家的装饰用色。
学生:假如我是英达导演,选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家具设计和装饰用色。
追求古香古色的风格。
刘欢的家装饰的色调比较重,用了别人很少用的黑色,时尚,大胆。
教师总结:家居色彩的独特魅力,是继承传统,是表达个性,是展现自己的一种方式。用色是和家居的整体设计相吻合的。
二. 色调与人的视觉心理
(出示图片资料---居室相同,色调不同)
师: 这是一组居室相同,但是色调不同的家庭居室设计。请同学找到色调搭配不合理的色彩组合。
生: 学生自由讨论。
最佳的居室色彩设计,色调不能乱。整个设计要有统一的色调。颜色杂乱会破坏人的视觉。色彩运用好,就可以有好的效果。
(出示图片资料---色调和人的视觉关系)
生: 主色调的居室。有红色调,黄色调,蓝色调,多种色调的组合,一种色调的组合。
教师总结: 居室的色调可概括为暖色调,冷色调,中性色调,对比色调,调和色调等等。
(出示图片资料----红色、绿色的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
师: 色彩运用的好,就需要了解颜色的各种变化。
红色:
生:(讨论析出)看到红色会联想到日出,太阳,国旗。给人以热烈,温暖的感觉。(出示图片---以红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
师:以红色调的为主的居室设计,温馨浪漫,卧室和客厅的方面比较多,如果能把色调的明度和纯度提高或者降低,色调的选择会更多,更丰富。
绿色:
(出示图片--讨论析出)绿色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
生: 看到绿色会想到春天和树叶,草地,给人青春,希望,和平的感觉。
(出示图片-以绿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
生: 以绿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清新,明净。心态平和。可以用在厨房,客厅等房间。
(出示图片----对比色为主的居室设计)
生: 色彩鲜明的色调,给人的感觉强烈,醒目,给人以明快,鲜明的特点。
师总结:
1.家庭居室是一个整体,在色彩设计上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也要根据不同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也有所区别。
2.家庭居室的设计色彩主要体现在:墙面、地面、家具设置、装饰物品等方面
3.:“我爱我家”设计宝典:
主题要“明” :一旦定下来某一种风格就不要轻易改变,有时候我们在选择居室色彩的过程当中会不由自主地被一些其他的色彩、造型所诱惑,最终将所有的喜好都集于一室,布置成了大杂烩。
墙面要“色” 白色是传统的色调,而要独特的个性特性就是用色大胆,其中一点就是要有大面积的彩色墙面。因此,要打破墙面由浅色一统天下的局面,让我们墙面也“秀”一把。
用色要“准” 不是所有的色彩作为装饰都好看。也要注意用色,而这些色往往是从多色中提取,比如黄色、蓝色、橙色等色,这样做会比较保险。
三.实践应用
(出示动画制作----展示多种地面,墙面的色调装饰)师: 展示空间模型中多种装饰图形,在居室设计的变化。
生: 有直接描绘的方式,色彩喷涂的方式,还有壁纸、壁布的类似效果。师: 心动不如行动----展开“我爱我家”的居室色彩设计活动。
同学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自己设计的居室稿中,设计家庭居室色调。(播放音乐---我爱我家)
表现方式:彩纸拼贴;色彩描绘;喷绘拓印;电脑制作等表现方法。
生: 学生小组互评作品,并赋予自己的作品一定的内涵“我爱我家”
“孩子也精彩” “精彩瞬间”“温馨的家”“蓝色梦幻”等等。
(分组展示小组的优秀设计作品---师生交流赏析)师:
运用电脑空间设计模型,展现学生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设计作品,生: 演示作品设计思路。介绍色彩装饰的用意。师总结:
家庭居室是每个人都可以用心去创造的空间,是个展现美好生活的途径。更是体现个性的一个方式。在相同的空间可以展现多种的装饰风格。
教学小结: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无处不在。她们宛如一道绚丽的虹,点缀着自然和生活。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又赋予居室个性的节奏和个性色彩。我们的居室在同学们大胆的设计下,一定会象这些多彩的颜色一样各具特色,各具魅力的。我们的家也会真正成为我们施展个性,表达自我的一个途径,也会真正成为我们心灵的港湾。
教学反思:
学生心灵深处迫切要求创造的基本潜能,给予他们宽松愉悦的环境,孩子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本课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抓住生活中的独特视角,分组讨论,自主联想规律,在交流中找到不同色彩的联想效果,最终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收获。并且注重生活实践,丰富创新内因,给学生最大的创新空间。本节课也体现了多元综合。既超越教材内容,拓展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相关资料,扩展了学生思维的性,升华了教材的内容主题;以超越了形式,把美术同摄像相结合,把美术同音乐相结合,确立了多元综合教学模式,这既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更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
第五单元:环境艺术设计(欣赏与评述)-----室内设计/陈设艺术设计 计划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了解室内设计与陈设艺术设计的作用及含义
2.通过对各种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对室内设计的欣赏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视觉感受,体会视觉转达设计的实用性和美感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室内设计的重要性.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尝试设计 教具与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不同风格特点的室内设计和陈设艺术设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学具:学生自收集室内设计和陈设艺术的图片或影象资料 重点难点:明确目标,了解基本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多媒体演示:运用平面室内设计没有任何公共设施稿图进行引入.(提问:一个空的,刚粉刷好的房间,没有任何公共设施.假如你们是设计师,你会怎样把这个房间设计的既漂亮又合理?)2.适时穿插陈设艺术设计
多媒体展示欣赏:陈设艺术设计的各种物品摆式
3.学生通过欣赏了解陈设艺术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关系并尝试设计(师引导,并引出本课的课题<<室内设计>>)二.活动一:欣赏与评述
欣赏:多媒体展示各种风格的室内设计图.师进行室内设计的论述 *你心中的室内设计是做什么的呢?主要设计的是什么?(提问)
1.室内设计是一门集空间\色彩\形态\照明\材料\工艺\风格\与风水文化\环境艺术研究为一体的学问(指设计内容)
2.是现代文化与科学技术的体现,也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一个实质内容.(提问:设计与生活有什么样的联系)
3.室内设计是建筑内部空间的思维创造活动,是建筑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学术上)
*空间__室内的划分
色彩__色调的确定(老人房与儿童房的不同等)形态__不同的方式(直\圆\弧等)
材料__木\石\织物等
工艺__制作手法不同
风格__室内装修的特点
风水__室内布置与传统习俗的关系
环境艺术__绿化装饰等 *.根据以上内容并欣赏室内设计图进行总结(提问:师引导,生回答)
三.师引导通过展示欣赏,生回答室内设计的内容 1.室内的空间
2.室内的家具与设施(适时插入陈设艺术设计)3.室内的装饰(指造型与色彩)4.室内的照明 5.装饰材料 6.室内环境艺术
四.小组合作交流,进行小结
(提问:室内设计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样的重要性)
1.改善和提高室内设计的实质条件和物质生活条件,提高室内环境的精 神品格,增加人们的生活价值并开发引导人们新的生活方式. 2.满足功能__满足生活和工作的需要,适宜人体工学的需要. 五.室内设计作品欣赏
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特点的室内设计 六.动手操作.实践新知
(运用已学知识,再次尝试设计自己喜欢的室内设计.并与第一次自己设计的室内设计稿图进行对比)七.展作品.小组交流,并点评(评出最佳设计师)八.师课后总结
第三篇: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思想品德湖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
本单元课程标准依据:
4.1 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4.2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一定的精
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单元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且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参与政治民主生活的意识。
(2)能力目标:具备综合归纳的能力;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方法;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善于从全局看问题。
(3)知识点目标:建国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各方面成就;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地位、作用;我国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先进文化的内涵。
第一节: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共一课时)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信念。(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具体的新闻事例说出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能够从实际出发,分析我国现阶段国情。
(3)知识点目标:建国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各方面成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基本路线的核
心内容;
【教学重难点】重点:社会主义优越性。难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教学途径】 课前布置:搜集我国在世界舞台上所起的作用的新闻(多媒体教学)【设计思路】Ⅰ、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组新闻,然后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展示
(可以播放MTV《走进新时代》创设氛围)综合:这些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这一成就来之不易,可以说是历经磨难的。(承转)Ⅱ、新课学习:
1、社会主义制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建国初期的情况(展示大量的图片,使学生的认识更加形象化)
○改革开放之后(歌曲:《春天的故事》展示给学生)活动探究:(资料:学生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做的调查——身边的变化农民居住的变化,三组图片)说一说:在你的身边还有哪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变化都说明了什么问题?你能说出导致这些变化的因素吗? ○畅想社会主义中国:请你说说我国在将来的20年会有什么变化?
活动探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材料展示:
提出问题供学生探讨:(1)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哪些差距?(可以补充初级阶段的表现,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面对这种局面,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对应措施?(承转)
3、党的基本路线:(播放flash动画,使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事例讨论:在1999年美国炸毁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之后又发生了中美撞机事件,当时许多中国人都说这是美国的挑衅,我们不能忍气吞声等一些过激言行。可是,你知道我们党和政府是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
这些问题的吗?
请你说说采取这样的措施依据是什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读读议议:(视时间而定,课外由学生自主完成)
Ⅲ、课堂小结。(略)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二节:充满活力的经济制度(共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有一个积极的态度,明确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
涌流,造福人民。
(2)能力目标: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方法;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善于从全局看问题。(3)知识点目标: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地位、作用;我国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地位、作用
难点:混合所有制经济 【教学途径】主题探究活动
【设计思路】
Ⅰ、导入新课:
提供一组图片(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图片),提出问题:
这些企业有什么不同吗?
(承转:当我们看看王师傅一家在大年三十成绩汇报,我们就知道这些区别了。)
Ⅱ、新课学习:
主题探究活动:王师傅一家的团圆饭
主题一:国有经济
○学生扮演王师傅角色:讲述这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问题的提出:
(1)王师傅所在的钢铁公司属于哪种所有制经济形式?该种经济体制还涉及哪些领域?(核心:关系国民
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
(2)前面所提供的企业当中,哪些是国有企业?在我们周边还有哪些企业是国有企业?
(3)简单讨论一下: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可以视情况而定,补充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话题供学生讨论)
主题二:集体经济:
○学生扮演刘大妈角色:讲述这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问题的提出:
(1)刘大妈所在的乡镇企业属于什么所有制经济?
(2)前面所提供的企业当中,哪些是集体企业?在我们周边还有哪些企业是集体企业?
(3)简单讨论一下: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主题三:非公有制经济:
○学生分别扮演王刚、李婧、王倚角色:讲述这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问题的提出:
(1)他们三人所从事的职业应各与什么经济体制有关?
(2)举例: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人从事的行业或职业也属于这些体制的经济形式?
(3)简单讨论一下: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读读议议:肥水要流外人田(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必须明确这里是主要讲吸引外资的内容,视各校具体情况而论,可以补充,或作为一项专题活动来展开。)
Ⅲ、社会调查:(可以作为单元活动部分来开展)
例如:某私营企业投资兴建了一个大型的物资集散中心和加工基地,为当地带来了将进8000个就业岗位,又促进了农业的生产等。〖主题〗非公有制经济在海宁
〖调查核心内容〗确定一个或几个企业;从企业所有制形式;资金构成;企业管理制度;该企业为当地经
济发展做出的贡献
〖途径〗可以通过实地采访、向家人询问、到当地基层机关调查等方式取得相关第一手资料
〖评比〗活动时间大致在一个月左右,完成之后进行评比。优秀作品张贴。〖交流〗(可以占用一个课时)挑选一些较好的调查在全班交流,分小组讨论其中所反映的道理(理论联
系实际)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三节: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参与政治民主生活的意识。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能够通过搜集信息查找相关内容:民族区域自制制度等。
(3)知识点目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学途径】课前搜集资料、多媒体教学
【设计思路】
Ⅰ、导入新课:(材料导入)
材料一:美国18岁高中生塞申通过竞选当上美国最年轻的市长。
材料二:新学期开始了,某班的班干部重新进行选举。
这些说明了什么呢?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选举与材料中的选举有什么不同呢?
Ⅱ、新课学习:
1、抛出问题:“在我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决定国家的重大事物”你知道人民是怎样
行使权利的吗?
2、材料展示并分析:
某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按预定程序进行大会表决,一项项议程顺利通过。当进行到对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决议表决时,参加表决的474名代表中,只有218人投了赞成票,没有超过半数。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未获得大会通过。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未获该市人代会通过,我们可以说: 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是代表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人大代表不满意就是
人民不满意,人大代表不赞成就是人民不赞成。
体现了人大代表的民主意识增强。
体现了人大代表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职责的意识增强。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权
„„
从这件事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观点形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决定国家大事的最高权力。
(可以展开: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都由它来选举或任命,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说明:可以开展小活动,例如让学生举出一些例子,能够反映国家的重大决策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通过的。如《反分裂国家法》的审议通过等。
4、课前搜集资料利用:——作为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建议展开教学 知识回顾:联系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内容,我国5个自治区是哪几个?
时事联系:05年9月1日,西藏庆祝自治区成立40周年,10月1日新疆庆祝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
这说明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资料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展示出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物,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说明:由于第四单元已经有关于民族问题,所以这里的展开仅限于政治制度上。以免重复。
Ⅲ、课堂小结。(略)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三节: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有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意识。
(2)能力目标:能够辨别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能够通过搜集信息查找相关内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等。
(3)知识点目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先进文化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重点:精神文明建设 难点: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教学途径】多媒体教学
【设计思路】
Ⅰ、导入新课:(材料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这样一些行为:
上公交车时你推我搡,互不相让
有人在公共场合因为一点小事大吵大闹
遇到困难向人求助时,无人理睬
个别人在网络聊天室里肆意漫骂他人
你是否遭遇到类似经历?当时的感受如何?(承转: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
设高度的精神文明。)
Ⅱ、新课学习:
1、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播放上海申博宣传片,或者是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动画)
说一说:你怎样理解片中所反映的中国文化?
2、理论前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方向,最根本的是必须坚持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知道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查一查: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漫画分析及创作:三个文明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教材中所提供的漫画反映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自己设计一幅漫画反映三个文明
之间关系,之后在进行评比。
Ⅲ、社会调查:
现在各街道各村委会都相继开展文化活动,有很多地方甚至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村、市民文化活动室,请做
一个简单的调查。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二单元 《关注我们的人身权利》
课程标准:使学生体会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特别重视公民的人身权利,从人权的视角增进中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维护公民的人生自由和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既要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又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既要维护个人隐私权,又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这不仅是我们大力提倡的社会公德,也是一个人有文明修养的表现。我们在努力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人格尊严、隐私权利的同时,还要遵
法守法,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第一节:《维护公民最基本的权利》1课时
教学目的
1、认知——帮助学生懂得公民的人身权利所包含的内容
2、能力——在了解法律关于保护公民人身权利的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能正确区分
哪些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行为
3、情感——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正确行使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并且不做侵犯他人人身自由的违法犯罪行
为
重点:理解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是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
难点: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们的基本权利。
新课教学
1、导入:
拥有健康才可能拥有一切,若将健康与其他利益相比,健康是“1”,名誉、金钱、友情、爱情、地位等都是“1”,后面排列的“0”,有了“1”,这个数可以是
十、百、千万乃至无穷大,若没有“1”,即失去
了健康,后面的名誉、金钱等再多也是“0”„„
学生体会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教师总结:其实生命和健康除了自己好好珍惜之外,我们的生命健康权不容
他人侵犯的。
2、我做法官:《不能承受的生命》
材料:河南省固始县的男孩孙陈晨从小患有癫痫,脑细胞严重萎缩,随着年龄的增长,孙陈晨的病越来越严重。他的母亲何士俊不忍心看到儿子受这样的痛苦,和村医夫妇一起给孙陈晨注射了大量麻醉药品致使他死亡。提问:①孙陈晨虽然缺陷,他拥不拥有生命健康权? ②他的母亲有没有权利结束他的生命?这样的行为必将受到怎样的处罚?为什么?得出结论: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所享有的最基本的人身权利,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加以侵害。“一个生命比地球还重,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即使大义灭亲也不允许,因为这是侵害生命权的行为,任何人不得故意或者过失造成他人受伤、生病,因为这是侵害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3、出谋划策:材料见教材P20如果你是符石卫或者是他的家人,请设计你的维权方案。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后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解决方案,教师强调注重法律角度谈维权方案。)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保护就在我们身边。
4、温暖一刻:搜索我们身边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学生思考后会举出一些:如护送儿童过马路;路遇伤病着奋力抢救;为伤员献血,待死后捐献眼角膜等„„通过这一活动目的在于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关爱生灵、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远离暴力,做一个既遵守法律又乐于助人的人。
5、案例呈现:脱剩三角裤,才能证清白
深圳消费者夏某和妻子到“曼哈顿”国际服装城购物,经过出口处防盗门时,防盗器骤响,工作人员当即把他拦住。夏某虽多次声明未拿任何物品,仍被迫脱下T恤衫,赤膊向工作人员证明其清白,引来数百人围观。最后,夏某被带去搜身,脱得只剩下一条三角裤,经查证确实未拿商场任何东西,才获准离店。提问:①商场怀疑顾客偷拿货品时,有无权利对顾客进行搜查?②应采取哪些措施维护商场自身的合法权利?③这位顾客的什么权利受到侵害了?(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搜查只能由侦查人员必须严格按法律程序进行,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对公民的人身和住处进行搜查。除此之外,公民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和侵害。(转承: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除了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之外,还要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
6、七嘴八舌:(1)作为未成年人,你的人身权利受到过不法侵害吗?(2)公民在自己的人身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当自己的人身自由权利受到非法侵害时,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
7、知识补充:查阅相关法律,它们对公民的人身权利的保护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都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加以保护。概括其内容有二:其一,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依法进行自卫,其他公民有权制止侵害行为。其二,对伤害程度的两方面规定。
8、在诗歌《让我们把生命珍惜》中结束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二节 维护做人的尊严
教学目的
1、认知——帮助学生懂得人格尊严也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
2、能力——让学生理解人格尊严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和隐私权等。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就从维护这些权利着手。
3、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在现代社会,法律赋予我们每个公民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人格尊严不可辱。并且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我们一些不经意的言行或许就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从而自觉地改变自己的一些行为。也能在自己的尊严受到侵害时,懂得依法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重点:理解人格尊严也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它所包含的内容。难点: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
自己的人格尊严。
新课教学
1、品表演,导入新课:
由四位同学扮演四个角色:小明、小明的老师、小明的爸爸、律师。
大致内容如下:中学生小明期中考试两门功课不及格,班主任老师在班会课上批评小明不努力,简直比猪还笨。小明在座位上小声申辩,老师又以不服从管教为名罚他面壁而站。对这件事众说纷纭。小明爸爸:12多岁的娃儿有啥子人格嘛!是我让老师管严点,随便打,出了事由我负责。
小明老师:严师出高徒,这是不辜负家长所托的表现,对学生负责。
律师:侮辱、体罚的行为,侵害了小明的人格尊严权。
问:你的看法呢?如果你是小明会有什么感受?
教师得出结论: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在于人有思想、有自尊,有受人尊重的需求。现代社会,法律上赋予每个公民人格尊严权。任何人,无论是年长还是年幼,聪慧还是愚钝,富有还是贫穷,也无论其是高官还是平民,是自由人还是在押犯,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
2、知识点拨:
人格尊严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和隐私权等。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就从维护这些权利着手。开展活动,通过师生合作,归纳整理,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便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权利名称 权利含义 侵权表现
肖像权 描绘具体人物形象的绘画或照片,它是公民身体特有的缩影或真实写照。为营利目的使用公民肖像未经本人同意的,丑化公民肖像、损毁公民肖像的、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的等。名誉权 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价。侮辱、诽谤他人的,公然辱骂他人的、道听途说、添油加醋、诋毁他人名誉。
荣誉权 是社会、国家、组织给予公民的一种美名和称号,属于精神鼓励。非法剥夺公民荣誉称号、证书的。对获得荣誉称号的人进行挖苦、讽刺、打击的。
姓名权 是公民区别于其他公民的称号和代号。强迫他人使用某个姓名的,假冒他人姓名的,盗用他人姓名实施不正当行为的。
隐私权 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的事,未经私人允许不得公开。披露他人生理缺陷的,偷看他人日记的。
3、温馨提示:一个人拥有良好的名誉益处多多!
举例:在北京,银行对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的人实行信用审查制度,信用等级达“AAA”的,最高贷款比信用一般者高百分之三十。上海市民可以在没有任何担保的情况下,仅凭自己良好的信用向银行借钱。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推出对个人的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资信良好者最高可贷10万元。
名誉代表着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评价,代表着公民个人的人格尊严。有良好名誉者不仅可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获得经济利益。法律禁止用污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4.集思广义:
案例出示:15岁的小红,喜爱芭蕾舞,让爸爸给自己拍了张跳舞的照片,某刊编辑找到小红,要求 将该照片刊登于杂志封面上,小红征得爸爸同意后答应了编辑的要求,编辑将使用照片的报酬交给了小红。
问:①小红行使了什么权利?具体包括哪些部分?
②警方发布通缉令,使用犯罪嫌疑人的照片,构成侵权吗?
③试举出恶意丑化和擅自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并分析其危害?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提起诉讼
以讨回公道。
4、法典摘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2条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0条 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你加盟:
当你遇到下表中所列情景时,你应采取什么正确的处理方法,并简单说明你这样做的法律依据。
情景 正确的处理方法 法律依据
当你发现你的照片被某照相馆擅自放进橱窗时 要求照相馆改正其做法,并可要求其给一定的精神赔偿,还可向人民法院起诉等 我国公民享有肖像权,照相馆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 当你的同学给你取绰号时 理直气壮地进行批评,向同学指出这种行为是违法的或向老师求
助 给别人取绰号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
当你获得“三好学生”称号时,却有同学讽刺挖苦你 进行批评,并指出这样做侵犯了公民的荣誉
权 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荣誉权
当你发现有人冒用你的姓名,领取学校颁发的学习奖状时 向老师或学校领导反映其真实情况,要求查出冒充的人,并对其批评教育 我国公民享有姓名不受侵犯的权利
当你发现你的妈妈偷看了你的日记时 找妈妈谈话,指出其行为是违法的,要求妈妈改正其行
为 我国公民享有隐私权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三课时:《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教学目的
1、认知——帮助学生懂得人格尊严也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
2、能力——让学生理解人格尊严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和隐私权等。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就从维护这些权利着手。
3、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在现代社会,法律赋予我们每个公民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人格尊严不可辱。并且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我们一些不经意的言行或许就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从而自觉地改变自己的一些行为。也能在自己的尊严受到侵害时,懂得依法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公民有权利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也有义务在生活中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难点: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改变自己的行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1.导入:
多媒体呈现材料: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在2004年6月14日播出了内容为学生宿舍失窃,校长组织学生选举“小偷”的节目;安徽省豪州市一服装技校学生宿舍出现失窃现象,校长于2004年4月15日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特殊的“民主选举”,最终有六位同学被选举为“小偷”。
讨论: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教师引导:这六位“榜上有名”的学生无疑是此次事件中的最大受害者,因为他们的人格尊严及权利遭受莫大侵犯;但同时也应看到,这样一种荒唐的选举,其实也将所有参加投票的同学都置于受害者之列。这样一种荒唐的“选举”也易使学生缺乏尊重他人尊严与权益的意识,而不能认识到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重
要性。
知识转承:我们在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的同时,还要注意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自我反省:
尊重他人人格尊严我做到了
尊重他人人格尊严我还可以这样做 尊重他人人格尊严我要避免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些不经意的言行或许就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所以我们应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自觉改正一些行为。
我思我辩:
据报道,在某市闹市区的公共交通站点,曾出现过将小偷的照片公示于路牌上的行为,并在一旁写上:这
些人是小偷。对此,人们议论纷纷。正方:小偷可爱,公示小偷照片的做法是对的。反方:小偷也有人格尊严,不应该公示其照片。操作:学生根据自愿分为两大组,即正方、反方
自评我点:
材料呈现:小力长得矮胖,有人给他取了个“武大郎‘的外号,对此,小力心里很不好受:他们为什么这样对我?但也有人认为:起外号是件很平常的事,无可指责。
问: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理由是什么?
②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有什么危害?应承担怎样的后果?
智慧小结:
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不仅是我们大力提倡的社会公德,也是一个人讲文明有修养的表现。在我们生活中,如果每一个个体都不知要彼此尊重人格尊严,公民在人格尊严上都缺乏强烈的“自维”与“他维”意识,人的尊严能够得到充分尊重的社会环境就难以形成。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三节 我们也有隐私权
教学目的
1、认知:懂得什么是个人隐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也是人权保护的重要内容。
2、能力:理解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另外揭露别人的隐私
是不道德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3、情感:引导学生在维护自身隐私权的同时,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这不仅是建设文明社会的重要前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
重点:懂得什么是个人隐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也是人权保护的重要内容。难点:搞清楚哪些是侵害公民
隐私权的行为,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隐私权。
导入
个别学校为防止学生考试作弊,在教室里安装监视器,对此有两种意见。
意见一:教室里可以安装监视器,因为这是教育教育场所,属于公共空间,学校有教育权,安装监视器有
利于树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意见二:教室不应该安装监视器,因为这种行为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在种环境下学习,学生缺乏安全感,难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思考:你认为教室里应不应该安装监视器? 对于银行和超室安装监视器的现象,你怎么看?
案例链接:
某地一所中学为教育学生,在没有经过学生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在学校公开播放的有关校园内不文明行为的电视片中,当众曝光了本校两位学生的违纪镜头。虽然他们的脸上都打了“马赛克”,但熟悉的人都知道他们是谁。这时,一阵阵嘘声和笑声从班级里爆发出来,其他班级的哄笑声也传了过来„„ 讨论:学校的出发点好吗?这种做法合法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从法律上讲,学校在教室这个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无可争辩,但学校上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也是显而易见的。知识拓展:隐私的由来
这可追溯到元古时期,那时的人们已经对隐私有了相当的认识,在《圣经》中就有此提及,进入阶级社会后,隐私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由于等级问题的存在,隐私权被打上深深的阶级烙印,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直到第一次科技革命后,人们的生活节奏变的日益加快,信息的交流,掌握进一步趋向便利,隐私问题才进而突出起来,也引起法学家们的重视,开始向隐私权领域进行探索;1890年有两位法学家发表了著名论文《对隐私的权利》,并提出了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原则和设想,自此,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在世界各国被逐步发展起来。你说我说:我们有哪些隐私权? 你喜欢将个人私生活中的事情告诉他人吗?
你喜欢打听别人的秘密吗?
教师引导:隐私权并不仅仅属于成年人,未成年人也一样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也拥有自己的隐私权。对于别人的秘密,我们也不要强人所难,尊重他们的隐私。你做法官:材料见书本P32我的判决结果: 我的理由是:
热点追踪: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在上网时要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的知识,以避免个人隐私在网络
中浏览和扩散。相关链接:上网保护隐私九法
了解网上隐私政策 个人使用电邮登记另一个邮址 不要在网上将个人资料传给陌生人 不览网页后把相关记忆清除 不定与网络连线时资料不会外泄 拒绝接收任何不必要的信息
电邮加密后才传递 览网页时使用保密器 绝与第三者共享资料
知慧小结:我们在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例如,在向熟人敞开心扉时,要认真选择倾诉对象,因为并非所有的人都具有保守秘密的能力,有的人没有出卖朋友隐私的意图,但他的性格特质却决定了他难以保守秘密。但保护隐私并不等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当自己遇到麻烦,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应该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成长所需要的理解和帮助。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五课时《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教学目的
1、认知:懂得什么是个人隐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也是人权保护的重要内容。
2、能力:理解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另外揭露别人的隐私
是不道德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3、情感:引导学生在维护自身隐私权的同时,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这不仅是建设文明社会的重要前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
重点:理解尊重他人的隐私,不仅符合法律的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
难点: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做到尊重他人的隐私。
1、导入:
情景设置:生活中出现某些“偷窥”的现象,学生讨论对这个词的理解,对这种现象的评价。
教师引导:“偷窥”是对别人隐私的不尊重,是严重的不道德的行为。尊重他人隐私,不仅符合法律的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引出本课内容: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2、学生活动一:
材料:中学生小旺到新转来的同学小松家窜门,无意中听到小松父母的谈话,得知小松在上初一时曾因患肝炎休学一年。后来小旺在与同学聊天时,将小松这一秘密告诉大家。同学们知道后议论纷纷,不少人因此疏远小松。小松为此感到孤独、痛苦。小松要求小旺赔礼道歉,但小旺总觉得小松生病休学是真事,并非他捏造出来的,自己没有错。小松则认为小旺的行为泄露了自己的私人秘密,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于是他找到班主任,要求班主任主持公道。
讨论:①是什么原因导致小松如此委屈、痛苦?小旺的想法有道理吗?
②你希望老师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3、学生活动二:
材料:荣荣和肖肖是好朋友,荣荣将自己的日记给肖肖看,并要求为其保守秘密,但肖肖却公开荣荣日记的内容。荣荣对朋友的不守信用很气愤。
讨论:如何评价肖肖的行为?
4、学生活动三: 材料见课本P32 讨论:母亲作为女儿的法定监护人,能不能这样做?为什么?如果你是蔡蓉,你想对母亲说点什么? 基于学生的三个活动,教师总结引导: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都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亲人、朋友、同学之间常常会分享一些个人的小秘密,这是基于彼此信任。此时,我们要承担起对这份隐
私的责任和信誉。
5、擦亮眼睛:
在银行柜台前设置“一米线“。
我们的习惯用语:你多大了?你多重?谈恋爱了吗?每月收入是多少? 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整理成册,卖给某信息公司。
因为有人曾将厂里的产品藏在厕所里,所以工厂在厕所安装监视器。
警察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电话进行监听。
进他人房间敲门。
问:①上述行为哪些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行为?哪些是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行为?
②选择其中的两项进行剖析。(如你对“一米线”有什么看法?你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米线”意识吗?)教师总结: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我们在生活中要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若干陋习。比如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不搬弄是非,不揭人短处、扰人安宁,不因好奇热衷于打听别人私事,传播别人的秘密。我们只有尊重他人的隐私权,自己的隐私权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
6、课外阅读:《尊重他人的隐私权》(见书本P33)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三单元 走进小康时代》
1、本单元的课程标准要求: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第一节 感受小康 第一教时 我们的小康目标
教学目的
感受身边的小康生活,知道我国已经总体上达到小康,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增强投身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浪潮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小康目标是什么?怎样的生活才是小康生活?
【教学难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我国的小康生活的具体标准是不同的。
二、学生分析 针对的问题:
小康生活本身是与以往生活相比较的一个概念,大多数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对前后变化感触不深。这就增加
了学生的理解难度。
学生对小康目标定位认识相对模糊,这一问题也难以界定,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很想弄清楚小康究竟是怎么
一回事?什么样的生活水平才是小康生活水平。
这些问题和状况需要师生共同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形成清晰的认识。
学生的需要:
因本课时是第一课时,学生的疑问会不少,比如说,目前我国的小康有何特点?其具体发展状况如何?未来如何发展?全面小康社会是怎样的?它能实现吗?如何实现?以上部分疑问不能在本课时教学中加以解
决,要通过本单元其他课时教学来加以解决。
三、综合设计思路
(一)导入
呈现:“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中的一句话:“„„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均匀„„”,这个愿望表达了老百姓的什么渴望?太平天国运动实现这个愿望了吗?结合P37信息平台材料导入“小
康”话题。
(二)话题教学
【教学话题1】古往今来对小康的理解与追求。通过探讨与交流让学生形成对小康的一般性的认识。
【教学话题2】利用课本P38页图片材料进行情境对话,你认同哪一种观点?
结合学生的发言因势利导,转入下一话题 【教学话题3】你心目中的小康生活是怎样的?
围绕这一话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学生提出的目标可能过高或不全面,老师适当点拨引导,结合课本P38
页的说明性材料和P39页信息平台让学生弄清: ①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小康生活,即小康目标。
② “小康”目标确立的发展过程,从而得出小康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系,是一有步骤、分阶段实现的过
程。
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我国的小康生活的具体标准是不同的。”进行解释说明。
(三)小结
我们今天所说的小康目标比以往任何时代所提出的小康愿望要来得更加科学和现实,也给人们指明了明确的方向,它不再是停留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上,它已经逐步化为现实。
(四)活动安排
以你的家庭为例,选取几个指标与P39小康基本标准进行对照,对自己的家庭生活是否达到小康作一
评价。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我国的小康生活的具体标准是不同的。” 这样的说法在我看来是对小康目标的新的理解,查了一些资料,没有找到相关解释说明,自认为这样的说法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小康生活有多重标准”的认识,教师对此问题讲解时只能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说明。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二教时 我们的小康生活
教学目的
感受身边的小康生活,知道我国已经总体上达到小康,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增强投身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浪潮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小康生活正逐步变成现实 【教学难点】小康生活的具体体现
二、学生分析 针对的问题:
由于当今的初中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很不成熟,常常是感性的、片面的,如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较大的差距,会认为小康生活还没有实现;或者是看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不平衡的现实,从而否认我们
已跨进小康时代。
另外,不少学生对小康生活的认识仅限于对物质生活层面小康的认识,而忽视精神生活层面小康的认识。
学生的需要:
当说到自身进步的时候,学生总存在着某种自豪或激情,把学生现在的生活与前二十年或更早相比,学生
应该有一种幸福感和优越感。
三、综合设计思路
(一)导入
呈现:“家庭四大件的变化――上个世纪的50—7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冰箱、彩电、洗衣机、录音机’ ;90年代后期,‘空调、电脑、手机、汽车’”。
这种变化反映了什么?
(二)话题教学
【教学话题1】结合课本P40页的“填一填”、“说一说”参照列举我们身边的生活(我的家庭)具体发
生了哪些变化?
让学生感受生活,品尝生活的幸福。
【教学话题2】讨论:这些变化与课本P39页小康标准对照,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已过上小康生活。
【教学话题3】对学生所讲述的变化进行分类,询问小康生活应包含哪几方面内容?
主要是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说明。
结合邓小平的一句话“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以及后来对此的发展“精神贫穷同样不是社会主义。”说明
小康生活应包含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内容。【教学话题4】教材P41页读读议议
就“总体上的小康成就是大还是小”开展辩论,从而认识到总体上实现小康是我国的巨大进步。
(三)小结
有人曾说我们解决不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中国的现实给了最好的回答,我们不但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在品尝美味佳肴。中国人现在的小康生活,是令很多外国人感到震惊的。
(四)活动安排
可独立完成,也可成立几人小组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本地的小康生活现状,运用文字或图表或图片呈现
你的结果。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政治生活的小康,需不需要提及?因为当前我们提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再加之关于全面小康目标的解释中有这一部分内容:“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二节 改革开放富起来 第一教时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教学目的
知道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了解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增强建设全面小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艰苦奋斗的意识和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教学难点】改革的性质
二、学生分析 针对的问题:
对于改革开放的背景、过程和改革的实质,学生的知识背景过于单薄,需要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收集和了解
一些相关的情况。
关于体制和制度的区别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开放这一问题学生理解较容易,因为国内外的合作交流比较频繁,在学生的视野范围内能较多接触到。
学生的需要:
课本中的P43“写一写”活动应该会感兴趣,因为当今的不少中学生在穿着上讲究名牌。科学运用对教学
有一定的帮助。
三、综合设计思路
(一)课前布置 收集改革开放的成就材料,如,我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故事,比如海尔的故事;申奥成功、神六的事例等等。
(二)导入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针对其中的一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提问:歌词中“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
般聚起座座金山”的景象是靠什么取得的?
(三)话题教学
【教学话题1】 由导入引出改革开放话题
发问:改革“ 改”的是什么? 结合P43页“说一说”,揭示改革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得出改革的实质。教师可用“足履关系”作比来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话题2】让学生列举改革成就事例
结合P43页活动建议让学生感受改革给人们带来的变化。
【教学话题3】由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发问:说出几个经济特区名称?对外开放格局怎样?
简单说明如何实行对外开放。
【教学话题4】学生展示我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故事。
让学生感受开放的作用。
【教学话题5】呈现教材申奥成功、神六图片。
提问:有何感想?结合本节课内容说明为何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四)小结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逐步形成的情况。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小康社会成为现实。实践证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是一条成功之路,必须长期
坚持。
(五)活动安排
请你的父母亲或爷爷奶奶谈谈他们的生活经历,把你感受最深的事情记录下来,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教材中P43页的活动建议是放在课堂内完成还是放在课外完成,如放在课内完成根据现实条件,实践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能时间也不允许;如放在课外完成,是否可把它归结到单元活动设计中去。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二教时 市场经济的巨大活力
教学目标:感受身边的小康生活,知道我国已经总体上达到小康,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增强投身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浪潮的使命感;知道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了解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增强建设全面小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艰苦奋斗的意识和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市场经济的巨大活力;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心。
二、学生分析 针对的问题:
实行市场经济前后人们生活的变化情况学生感受不深,关于市场经济及市场对经济所发挥的作用学生认识较朦胧,更难以言表。这一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需要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收集和了解一些相关的情况。
市场经济的巨大活力来自于改革开放,它本身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但学生在很大程度上看不到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学生的需要:
对繁荣的各类市场,琳琅满目的商品,学生在不时的接触和感受,与此相关的问题学生能主生共鸣,但学
生难以将其上升到市场经济这一层面来认识。
三、综合设计思路
(一)课前布置
让学生收集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前后人们生活的材料。
(二)导入
【情景模拟】结合P4 5页图片材料让一学生模拟杨杨妈妈的口吻,讲述不同时代的生活感受。
(三)话题教学
【教学话题1】上述情景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思考? 让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的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的重大差别。【教学话题2】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相关材料。进一步使学生认识计划经济的弊端,集体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话题3】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市场经济时代的相关材料。
初步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
【教学话题4】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说明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发挥计划的作用,更要发挥市场的作用。【教学话题5】阅读P45-P46页材料认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及措施。
教师简单讲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步骤,【教学话题6】阅读P47“我们走出苦难” 思考:走出苦难走进了什么?怎样走出苦难的?
(三)小结
靠改革开放“我们走出苦难”,告别了计划经济时代,走入了繁荣的市场经济时代,我们正在享受着小康
生活,明天会更美好。
(四)活动安排
举例说明“我的生活离不开市场经济”。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让学生了解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以及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资源配置作用操作起来较为困难。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三节 走向全面小康 第一教时 共同富裕的目标
教学目标:感受身边的小康生活,知道我国已经总体上达到小康,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增强投身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浪潮的使命感;知道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了解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增强建设全面小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艰苦奋斗的意识和精神。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教学难点】贫富差别现实与共同富裕目标之间的矛盾。
二、学生分析
针对的问题:
共同富裕的目标与当前贫富悬殊的现实这对矛盾,使得学生产生这样的认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差距会变得越来越大,距离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会越来越远。因此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不能因为
有收入差别而共同富裕目标。
学生的需要:
本课时所提及的内容有一定的理论性、政策性教,如在讲授过程中强化政策性内容,学生兴趣不浓,也不易学生充分理解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应尽量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P49页“查一查”这一活动,学生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学生也有一定的认识,应好好地利用。
三、综合设计思路
(一)课前布置
课前收集反映东西部人民总体生活水平的图片或材料和先富带动后富的材料。
(二)导入
分两组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或材料。
提问:我国不是已实现小康目标了吗,为什么还有如此大的差距?让学生带着疑问,教者呈现小康现状特点: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由此来探讨引入以下话题。
(二)话题教学
【教学话题1】平时我们常常会听到老师和同学这样来评价一个同学,“╳╳╳同学总体上是好的。”
对“总体”该怎样理解?
【教学话题2】我们现在实现了总体上的小康,对这一“总体”我们又该怎样理解?由此说明总体小康的特点。
【教学话题3】1987年4月26日,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
由此揭示我们的目标是共同富裕,总体上的小康并不是我们的追求。
【教学话题4】学生呈现先富带动后富的事例
结合P49页“华西村”、“查一查”来拓宽对实现共同富裕途径的理解。
【教学话题5】阅读P49页李单同学的材料 发问:要不要解决?为什么?如何解决?
(三)小结
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让人民共同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这是我们的追求与梦想,全国
人民正在为此作不懈的奋斗。
(四)活动安排
通过阅读杂志上或上网查找,搜集表明我国现在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资料,并简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教材在P48页中写到“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P49页中写到“共同富裕也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这两种说法好像有点冲突。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二教时 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教学目标:感受身边的小康生活,知道我国已经总体上达到小康,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增强投身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浪潮的使命感;知道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了解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增强建设全面小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艰苦奋斗的意识和精神。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教学难点】全面小康目标实现的艰巨性。
二、学生分析 针对的问题:
学生对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在认识上有一定的难度,对全面小康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认识也同样存在认识不尽深刻,尤其是家境比较好的学生认识不到全面小康实现的艰巨性。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学生会感到一些困难,或许会产生一些疑问,如,哪些不
是关键目标。学生的需要:
学生热衷于探讨“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子”,因为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一般的人都有好奇
心,学生会展开丰富的想象。
三、综合设计思路
(一)课前布置:
让学生查阅资料: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小康的目标有哪些?
(二)导入:发问:“这人各方面都好”与“这人总体上是好的”,哪一种评价更高,由此引入我们要建
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概念。
(三)话题教学: 【教学话题1】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资料,然后与总体小康指标比较,结合P50页“说一说”提问:你认为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有何区别?这两个目标之间有何联系? 【教学话题2】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最关键的目标是什么?
【教学话题3】根据全面小康的目标,结合P50页对2020年的我国人民生活进行展往。
尽情勾画,用数据或图表与总体小康进行比较说明。【教学话题4】你认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难度大吗?
请说说你的理由。
(四)小结
由于我们正确的方针政策,全国人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高涨的热情,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但任务非常艰巨,我们还面临着国内外的多种压力,有很多的事,有很多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做。
(五)活动安排
运用具体数据对比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不同。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信息平台中的数据让学生来具体填写是不是合适,八年级的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很难作出一个宏观评价。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三教时 建设全面小康 我有责(结合单元活动)
教学目标:感受身边的小康生活,知道我国已经总体上达到小康,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增强投身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浪潮的使命感;知道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了解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增强建设全面小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艰苦奋斗的意识和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中学生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的责任
二、学生分析 针对的问题:
由于当今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初中生的责任意识相对缺失,有同学会认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与中学生的关系不大,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享受小康而不是建设小康。
学生的需要:
学生的关注点可能比较多地放在对2020年的想像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应该肯定和提倡。
三、综合设计思路
(一)导入
播放《二十年后再相会》歌曲,交待这首歌曲创作时间----二十世纪末。
在播放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①歌曲中的描绘的二十年后,大约是什么时间?
②请学生相象一下歌曲中的描绘的二十年后,你的工作状况、生活状况是怎样的?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把它
表示出来。
(二)话题教学
【教学话题1】你的愿望能实现吗?
学生叙述理由。【教学话题2】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综合归纳。【教学话题3】这种生活靠谁来创造?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转入下一个话题。
【教学话题4】有同学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政府的或成人的事情,与我们中学生无关。你的观点怎
样? 组织讨论。
【教学话题5】20年后的你在那个时代准备履行什么样的角色?请根据你所担当的角色作一次演讲。
对“建设小康社会我有责”进行升华,今天的责任是为了明天能尽到更大的责任。
【教学话题6】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写一份集体宣言。
【教学话题7】学生集体朗读宣言。
(三)小结
(四)活动安排
根据你对小康生活的理解为《二十年后再相会》重新填词。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由于社会大气候的缘故,学生的价值观与教学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何利用思想品德教材发挥教材的引导功能。
由于社会大气候的缘故,学生的价值观与教学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何利用思想品德教材发挥教材的引导功能。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四单元《民族大家庭》 本单元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一节)
2、国家的稳定和繁荣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第二节)
3、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第三节)
第一课时 “多民族的大家庭”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我国民族的概况。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悟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家庭,激发学生对民族大家庭的热爱
之情。
3、能力目标:通过讨论、活动、实践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 教学难点:民族的内容比较抽象,如何把民族的内容呈现给学生
三、设计思路与过程:教师:通过对引言中事例的分析,我们会更多地关注民族问题,接下来,我们学习
第一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老师引入教材的歌曲,要求学生一起唱。
老师:你熟悉这首歌吗?它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爱我中华》。老师:歌曲中唱到我国有56个民族,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活动环节:查阅相关资料,尽可能多地说出我国56个民族的名称及其主要的地理分布。
要求:老师将一幅中国地图贴在黑板上,要学生将少数民族的名字贴在相应的地方。可以分组进行。
如果有错的地方,老师可以选择让其他的学生进行纠正,然后老师总结。(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
老师:在完成上述内容后,我们把教材打开到第56页,完成教材的“做一做:请查找资料完成下表(也可
另选其他民族)的内容”。学生填写,教师指导,补充完整
老师:从刚才的表格中,我们了解到:我国各民族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但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是56个兄弟民族的总称。
信息平台: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
说一说: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龙的传人 的名称由来和表达的含义
学生发言:略。教师:小结引申
观察教材57页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各民族文化交融,形成祖国大家庭灿烂的民族文化。
全班朗读《祝福祖国的新年》,感受民族大家庭的美好氛围。
课堂巩固,学生交流收获与感受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二课时 “和睦的大家庭”——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互助,团结合作;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悟国家稳定和繁荣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团结互助,并自觉与一切形式的分裂国家
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不利于民族的言行的意识与能力,以实际行动积极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教学重点: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与团结
教学难点: 分清影响民族平等、团结的言行
旧知呈现,导入新课:
老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怎样呢?请同学
们按照自己的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维护了国家的长期稳定,促进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老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
教师板书: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
活动安排:以教材第60页的“昭君出塞传佳话”为引子,要学生进行相关促进民族团结的故事接龙,完成教材第61页:“说一说:你还能举出一些历史上促进民族平等与和谐的人和事吗?”(也可以将故事的时间延伸到当代甚至当前。或是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故事 来开展活动教学)
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将上述学生所举的事例进行讲评。
老师安排播放电视剧《孔繁森》片段,介绍孔繁森的事例,要同学们进行讨论:孔繁森的行为在促进
民族团结和西藏地区发展上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略。
老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l页的有关信息平台的资料,要学生谈谈对材料中所列举的重要举措的认
识。
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可以适当讲解相关举措的内容,但不要展开,重在要学生了解我国党和政府对处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所做的工作,体会建立和巩固和谐的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老师:当前在我国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方面,最敏感的莫过于“台独”分子的猖狂活动了,请同学们
谈谈对这方面的认识。
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注意该问题要把握正确的尺度,不要过于展开,适当引导学生认识到要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反对一切形式的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老师:为了促进民族团结,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略。
课堂回顾:学生谈学习感受,教师引导。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三课时 “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现在各民族在发展上还存在一定差异,只有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才会有伟大祖
国的美好未来。
情感目标:学生从思想上明确各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在平等团结的基础上加强发展,共创我们中
华民族的美好前景。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不利于民族共同发展言行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各民族在发展上还只有共同发展,才能共创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
教学难点:学生对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内容的积累较少
三、设计思路与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嘉兴日报》6月30日报道:昨天,嘉兴市委、市政府举行援藏干部迎送会,热烈欢迎援藏干部卓卫明、金中
一、陈其根返禾,欢送第四批援藏干部———市人防办的吕亚军、桐乡市环保局的王正华、秀城区检察院的吕金胜赴藏工作。市领导徐士珍、朱伟、王新民出席会议。太平洋人寿嘉兴中心支公司为援藏
干部无偿提供每人1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教师:嘉兴为什么要向西藏自治区派出援藏干部?
学生阐述发言:略
教师小结,引出我国目前东西部地区的差异和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话题。
导入新课;
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板书)
教师: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学生讨论探究其原因:
学生:略
教师:面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还不平衡,怎样来解决呢?
我们先来阅读信息平台:了解国家民族委员会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和胡锦涛同志关于民族工作的四项
要求。
教师介绍: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群策群力:说一说:你还知道我国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施了哪些重大措施?
学生回答: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教师;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做些什么?
学生发言:略
教师引导,总结。第二节《和睦的大家庭》实际是在阐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各
民族共同繁荣。
课外拓展:给《嘉兴日报》报道中的一位援藏干部写一封信,表答自己的想法!
教学建议:由本课时内容较少,建议将P63—64页的〈民族大团结的世纪欢歌〉作为第二节内容结束后的教学复习与回顾使用。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四课时 “传承民族精神”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明确爱国主义、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情感目标:从自身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能力目标:通过讨论、谈话、实践探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分析与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爱国主义、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明确爱国主义是其核心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热爱伟大的祖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设计思路与过程: 教师设问,导入新课
老师:每年九月,是我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什么党中央和教育部要开展这个专题月活
动?
学生:加强对我们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现了国家、社会对我们的关心,„„ 老师: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精神吗?带着这个疑问,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节 “传承民族精神”
新课教学:
媒体播放:刘翔在奥运会男子110米栏比赛的图片(视频),打出记者采访刘翔时话语的字幕“谁说黄色人种进不了前八„„我要证明给他们看,我是奥运会冠军„„”
老师:在看了上述材料之后,大家有什么想法?大家进行几分钟的讨论,并请学生代表发言。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允许想到什么就讲什么。
老师总结:要注意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上靠。刘翔的言行体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也
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老师:请大家列举中华民族历史或现实生活中自强不息的故事或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
学生回答:略。
老师:结合教材第67页的材料进行讲解和总结,并要求学生完成“说一说”。
学生回答:略。
老师:在今天,我国正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在我们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应该如何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呢? 安排学生讨论。学生发言:略。老师总结,略。
教师语言衔接: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不仅是个自强不息的民族,还是个尊重友谊、爱好和平的民族,这种精神不仅表现在各兄弟民族互相帮助,共同前进;还表现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
好交往。
学生:交流教材中:和协万邦、亲仁善邻、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话题。
教师小结,转入第三个话题:
老师:我们学校每周一都举行升旗仪式,到北京旅游的游客都把清晨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国旗班战士庄严的升旗仪式作为重要的内容,„„,对此,你们又有那些话想交流呢?
学生发言,交流;„„
老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热爱祖国,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做些什么呢?
学生发言,交流,教师引导 „„
课堂回顾与拓展升华:
学生谈本课时的学习收获;教师总结: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各项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弘扬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而努力学习。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五课时 单元活动课
“祖国腾飞,我们自豪”主题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讲民族故事演讲、民族名称接龙、参观展览的感受、《我为祖国建设献一策》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祖国的强大离不开民族的团结,体会到我们伟大祖国在过去、现代取得的伟大成就,教师、同学评价激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各族人民情感,树立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国
家繁荣而发奋勤学的志向;
活动准备:
①学生准备:有关我国各民族友好团结的典故、体现民族精神的成语故事 ②《奔向太空,中国航空航天(平湖)展》的视频和图片材料、多媒体课件
活动设计思路
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主持人:同学们!“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今天,当这雄壮的歌声响起时,我被震撼。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已形容不了我的心情。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有多少人在这咆哮声中赴汤蹈火,有多少人在这呐喊声中冲锋陷阵,又有多少人在这爆炸声中贡献了一切。
正是中华各民族儿女的平等团结和无私奉献,才有了共和国的繁荣,今天,我们班“祖国腾飞,我们自豪”
主题班会活动,正式开始!下面第一个节目《民族故事讲演会》
我们请同学来讲讲有关我国各民族友好团结的典故、体现民族精神的成语故事
(学生代表讲演:同学倾听、交流,主持人、老师点评)
节目
二、击鼓传花 少数民族名称接龙活动
全班同学参与,每人说出一个少数民族的族名(一般不允许重复),最后,由多媒体展示我们56个民
族的名称。
节目
三、观看视频《奔向太空,中国航空航天(平湖)展》及相关图片展示
学生交流观后感受,主持人、老师点评,感受我国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的成就、感悟“载人航天”精神
节目四 诗朗诵《祖国,我为您自豪》 节目
五、群英会我为祖国建设献一策》
思想品德老师总结讲话,评议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并提出要求
结束:全班师生齐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一、第五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课程标准依据:
3.1 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
3.2 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
3.3 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3.4 了解健全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第一节 从尊重宪法开始(二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悟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宪法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的意识。
能力: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比较资料等方法,学会运用宪法有关知识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并树立宪法
意识。
知识:让学生知道依法治国的概念和地位,知道“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了解违宪行为的表现。【教学重点】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宪法有关知识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的意识。
二、教学设计:
(一)、导入:图片;请学生用一句话来说说这张图片表达的意义是什么? 提问:要使一个国家井井有条,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通过以上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认识“依法治国”的内容和目的。
(二)、新课学习:
猜谜游戏:“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有效。”
这是我国的哪一部法律?
出示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第一条、第二条、第十五条、第二十四条的有关规定。提问:(1)从上述材料中,你可以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与你所知道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等普通法律的内容比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什
么不同的地方?
(3)如果用上面的这个谜语中的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应该用哪一句话?
教师归纳:宪法规定的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等国家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宪法在内容上大于其他的普通法,因此它在整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根本法的地位。即“国法之根本”。议一议:阅读教材P7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条的规定,说一说他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有什么联系?你可以用谜语中的哪一句话来概括这种联系?
教师归纳:宪法为普通法提供了立法原则,是制定其他法律、法规的依据。即“子由母产生” 案例分析:(1)、阅读教材P73“某县公安局设卡收费”提问:该县公安局在国道上的设卡收费的行为是
否合法?为什么?
教师归纳: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2)、阅读教材P74 “周恩来总理的事例”提问:周恩来总理为什么要这么做?他遵守了宪法中的什么规定?教师归纳:宪法是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
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提问:谜语中的哪句话是以上两个案例的概括?(“排行我老大”)
案例分析:阅读课本P72“苍茫村村委会的村规民约”的事例
提问:
1、村委会的行为违反了宪法的什么规定?
2、法庭的判决印证了谜语中的哪句话?
教师归纳:违法了宪法的“公民婚姻自由”的规定。印证了“冲突我有效”。讨论:通过以上的学习,你知道宪法与普通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吗?教师归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过渡:因为宪法所具备的权威性,要求宪法具备一定的稳定性,所以宪法的修改程序与其他普通法也不一
样。
出示材料:宪法的修改程序与普通法的修改程序
提问:宪法的这种修改程序说明了什么? 教师提示:宪法的制定或修改比普通法严格。
课堂小结: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全体
公民的最高的行为准则。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悟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宪法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的意识。
能力: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比较资料等方法,学会运用宪法有关知识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并树立宪法
意识。
知识:让学生知道依法治国的概念和地位,知道“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了解违宪行为的表现。【教学重点】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宪法有关知识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的意识。
导入:简单回顾七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所学的内容。
说一说:一般违法行为包括哪几种?一般违法行为中的违宪行为指的是哪种行为?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内
容,导入“违宪行为”的概念。
(二)、新课学习:
案例分析:
出示案例:“佘祥林案件”: 1994年1月20日,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村民佘祥林的妻子张在玉失踪。1994年4月11日,雁门口镇吕冲村一水塘发现一具女尸,经张在玉亲属辨认死者与张在玉特征相符,公安机关立案侦查。1998年6月15日,京山县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佘祥林有期徒刑15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5年。佘不服提出上诉,同年9月22日,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05年3月28日,张在玉的突然归来证明佘祥林当年被冤枉了。2005年4月13日,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在狱中度过了11个春秋的佘祥林,被当庭宣判无罪。2005年9月2日,因“杀妻”冤案提出国家赔偿的佘祥林从赔偿义务机关湖北省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领取了25.69万余元人身侵权赔偿金(含无名女尸安葬费
1100元)。
讨论:湖北省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为什么要对佘祥林作出赔偿?
教师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要作人员侵犯了公民权利而受到
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案例分析: 出示案例:汉族青年谢某与一回族发青年马某相恋。不久两人到婚姻登记机关领取了结婚证。正当他们准备举行婚礼的时候,马某和马某的父兄向谢某提出一个要求,要谢某必须信仰伊斯兰教。谢某不答应,马某的弟弟就要纠集一些族内的人“好好教育”一下谢某,一时搞得剑拔驽张,难以收场。
提问:谢某是不是必须信仰伊斯兰教?马某的弟弟能不能“好好教育”一下谢某?
教师归纳: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马某一家强迫谢某信仰伊斯兰教的行为违反了宪法的有关规定,属于违宪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我当法官:
教材P75“我当法官”的四个材料。答案可参考《教师用书》P101
明辨是非:
有人认为“宪法是高高在上的一部大法,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太多的关系。”,你认为呢?
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来得出结论,也可以通过以下案例来分析以上辨析题:
案例分析:
出示案例:尤某,男,17岁,汉族,河北省某市郊区某乡中学学生。尤某由于受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瞧着别人发财,吃喝玩乐,他也想发财。1988年春的一天晚上10点,偷偷爬墙溜进本村电线厂,偷出铜线
10公斤,并于第二天拿出去卖时被查获。
教师归纳:宪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为。(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二条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才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出示案例:施某,男,20岁,上海市南汇县书院乡村民。施某为2002年冬季征兵的应征公民,在乡、村干部动员其报名应征时,态度不端正,不愿履行兵役义务。后经乡村干部耐心做工作后,勉强参加了应征体检,施身体合格,经乡、县政治审查,施某合格。施本应无条件服从征兵命令,参加解放军。但施某无视征兵命令,于同年11月外出无踪影,逃避了征役。提问:你认为施某这种行为会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为什么?
教师归纳:宪法要求公民必须做出某些行为。(义务)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任
务。”
出示案例:1987年4月,云南大姚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大会主席团根据县委提出的候选人建议名单通过后,提交全体代表讨论酝酿,50多名代表讨论中明确表示不赞成名单里提出的县长和人大常委会主任做候选人,提出了新的候选人名单,并向主席团要求实行差额选举。
提问:云南大姚县50多名人大代表的反对有没有法律依据?
教师归纳:宪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为。(权利)。我国宪法《总纲》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第101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政府的省长和副省长、市长和副市长、县长和副县长、区长和副区长、乡长和副乡长、镇长和副镇长。”第103第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有权罢免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说一说:宪法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以上案例也可以用其他案例进行讲解。)阅读空间:教材P76“于时俱进的宪法” 提问:(1)、宪法的四次修改说明了什么?
教师归纳:宪法要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宪法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2)、从1954年第一部宪法制定到现在,只进行了四次修改,是为什么呢?教师归纳: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要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不宜有太频繁的变化。
学以致用:阅读教材P75“黑龙江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事例”
说一说我们中学生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
课堂小结: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民的活动与行为违反宪法的有关规定,都是违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公民都有责任维护宪法的尊严,保证宪法的实施。
课外延伸:查一查:
1、我国法制教育宣传日是哪一天?
2、法制教育宣传日是怎么来的?
4、从2001年到2005年的法制教育宣传日的主题分别是什么?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二节 树立法律的权威(二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法律,有自觉维护法律权威的意识。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自觉守
法、护法。
能力: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能运用法律知识与社会生活中的不法现象做斗争。
知识: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认识依法行政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初步
树立现代法治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运用法律知识与社会生活中的不法现象做斗争。
【导入】
播放Flash《家园》,感知法制化的社会带给我们安全的生存环境,稳定的生产生活,甚至给社会带来广
阔的发展前景。【活动】(课前布置)
1. 查一查:我们已有的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大约有多少?
2. 议一议:我国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是不是已经基本做到有法
可 依?
承接:有法可依,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是指国家有着比较完备的法律,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法有根据,司法有准绳,公民活动有章可循,行为有法
可依。
【讨论】对下列案件,如果你是法官,会作出怎样的判决?
呈现讨论题:一个父亲,将他罪恶多端,横行乡里的儿子打死,父亲认为自己为国家和社会除掉了一个毒瘤,村民称赞该父亲“大义灭亲”。法律将会如何作出判决呢?
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父亲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要受到刑法追究的。法律规定了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个父亲虽然有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但他没有剥夺儿子生命的权利,他做了就是违法 行为。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严格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必依。
教师再一次设问:面对作恶多端,横行乡里的儿子,这个父亲可以怎么做?
学生讨论(略)。【我做法官】
由学生甲乙丙丁分别扮演某村民、小偷。两警察,演绎教材079页“小偷状告失主”典型案例。表演完毕
后,展现讨论题:
(1)小偷与失主已经私了,法院为何还要判决小偷有罪?(2)假如你是小偷状告失主案的审判长,你将做出怎样的判决?
承接: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是指执法和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
实施法律,思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典型案例】 展示《田凤山一审被判无期徒刑》案例: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田雨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7日依法对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受贿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田凤山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查明,1996年至2003年期间,被告人田凤山利用其担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国土资源部部长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以及利用其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多次非法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
436万余元。案发后,赃款已全部退缴。
学生讨论:
(1)田凤山案发前,担任过哪些职务?(2)田凤山被判刑,给我们哪些启示?
教师引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谁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依法治国要坚持违法必究,对
一切违法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
【教师小结】依法治国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前提条件,有法必依是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重要保障。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法律,有自觉维护法律权威的意识。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自觉守
法、护法。
能力: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能运用法律知识与社会生活中的不法现象做斗争。
知识: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认识依法行政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初步
树立现代法治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运用法律知识与社会生活中的不法现象做斗争。
【导入】
播放Flash《贪赃的后门.》,使学生明白“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贪赃枉法者最终受到法律制裁。
【你说我说】人的一生中有可能要与哪些政府部门打交道?
承接:政府机关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政府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的高低。
【课堂辩论】
以权大还是法大为题,全班学生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
正方:权比法大 反方:法比权大 【案例分析】
湖北省天门市优秀企业家陈远豪因不“听”市领导的“话”,先市被“双规”,尔后被批捕,最后被当地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2年。经过艰难抗争,2003年3月13日,二审法院依法正式宣布陈远豪无罪。市政府要陈拿出200万元弥补财政缺口,陈不同意;当地税务局想向陈借钱用与发工资,被陈回绝;市领
导视察了陈领导的企业后,又不想留领导吃饭。问:(1)陈远豪为什么被判处有期徒刑?
(2)本案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承接: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依法
行政的重心和实质是依法治官,依法治权。【议一议】展教材081页“听证会”材料
问:举行听证会对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分别有什么作用?
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
【案例回放】
轰动全国的“杀妻冤案”当事人佘祥林及其家人与湖北省京山县公安局签订了国家赔偿协议书,共获国家赔偿45万元。当年为佘祥林案作“良心证明”的天门市石河镇姚岭村村民倪新海、聂麦清共获赔2.5万元。根据赔偿协议书,佘祥林在国家赔偿请求书中提出赔偿伤残赔偿金、医疗费、被抚养人生活费、误工费、精神损害赔偿金等赔偿请求总计126万元。双方协商确定由赔偿义务机关京山县公安局一次性赔偿佘祥林
226000元。
四川某县一位负责人,当检察机关准备逮捕他手下一位贪污、受贿的干将时,这位“大人”竟自恃“权威”,号令检察官:不经我批准,不准逮捕。后又百般阻扰,结果自己也因犯妨害公务罪而锒铛入狱。此类毫无
法治观念的官员,在现实生活中,恐不少见。设问:(1)佘祥林为什么能得到国家赔偿?
(2)这两则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小结】(略)
【课堂拓展】如果和行政机关发生纠纷,你会怎样处理? A、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B、到其上一级主管机关寻求解决
C、民不与官斗,认了 D、没想好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第三节 我们也有监督权(一课时)
教学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大量材料、活动让学生感悟在现实生活中实施法律监督的有效途径,从而培养学生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在现实生活中不仅要自觉守法,而且作为一个公民积极实施法律监督的能力。
能力:让学生懂得通过行使监督权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国家、集体的利益,并依法与社会生活中的违
法和不公现象作斗争。
知识: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监督权是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以及公民根据监督权客
体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适宜的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监督权的涵义,以及明确实施监督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对监督权的理解,明确监督权既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神圣权利,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教学设计: 导入 出示材料
书本P83 让学生自学引言材料,使学生明白:每一位公民都要积极行使监督权,维护法律的权威,做一个有责任的公民。在学习引言的基础上的拓展提问: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
发生这些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某些人的法律意识差和有关执法力度不够)当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做? 师:从这个案例中看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要求我们自觉遵守法律,而且要求我们关注法律实施的和司法的公正,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维护法律的权威。(引出课题:法律实施与司法公正需要监督:)过渡:那么究竟什么是监督权?我们为什么要实施监督权呢?新课学习:
案件聚集、阅读教材第84页刘涌案件,并思考从刘涌案件的审判中,法律是如何得到贯彻实施的?你还
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从刘涌案件中,请你说说司法公正是如何得到维护的?师:实行依法治国保证法律有效实施,维护司法公
正,需要加强法律监督。
案例分析出示书本第85页强行集资案例,提问:
1)、在上述案例中,谁行使监督权?监督权的行使产生了什么作用? 2)、除了上述监督途径之外,法律监督还有哪些途径?在实施监督权的过程中我们应选择哪些适宜的方式?(行使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申诉权,取得国家赔偿权)
通过学生的思考与交流,得出结论:作为公民既有依法监督法律实施和司法公正的权利,也有积极参与监
督、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引出书本第86页郭光允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监督权的实施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神圣权利。
学生互动,感受行使监督权是每个公民的神圣权利。
小组讨论
我们行使监督权(结合书本第87页罗晓材料)
提问:1)、有同学认为,行使监督权是大人们的事,我们中学生无法行使监督权。你认为怎样? 2)、当你认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他们的责任,没有做好他们的应该做好的工作时,你有
权_____________;
3)、当你和你的家人受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不公正对待时,你有权______________
_______;
4)、当你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违法、失职行为时,你有权________________(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并派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得出结论:
法律实施与司法公正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注、支持和监督。我们可以通过行使监督权来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国家、集体的利益,与社会生活中的违法和不公正的现象做斗争。
1、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实施监督权必需合乎法律程序和法律规范。(指导学生阅读书本第87页咨询窗口)
1)、你知道你所在选区的人大代表是谁吗?
2)、你知道市长热线电话吗?
3)、你知道如何通过新闻媒体来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5、课堂小结:在法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是正义的化身,是人民的保护神。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就是关爱社会,关爱民生,关爱我们自己。
6、课后延伸:就你身边存在的某一个突出问题,谈谈你准备如何来行使监督权?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单元活动设计:
本单元活动设计中设了四个活动,其中第1、第2、第3个活动都比较容易开展,建议教师着重准备好第4个活动。
活动目的:通过学生参与、实践,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体会法庭的严肃、法律的尊严和公正,增强权利义务观念,掌握维护权益的有效方法。
活动步骤: 课前准备
(1)学生熟悉案例材料。(如教材090页上的案例)
(2)确定模拟扮演分工。从本班学生中选出若干人,分别扮演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告、原告律师、被告律师等。不扮演角色的同学也做出分工,作为某具体角色的助理,参与学习、调查、研究和准备工作。
扮演准备服装,由班干部作出安排并准备模拟法庭所用的简单道具。(3)根据案情和角色需要,分别复习、查找与此案审判有关的法律知识。
(4)开庭前布置模拟法庭现场。
2、开庭审理
审判长在核查诉讼参与人到齐之后,宣布正式开庭。遵照审判长的安排,原告宣读诉状,并出示自己有利的证据。
原告辩护律师申诉诉讼请求的法律根据。
被告(或其律师)作答或者提出反诉,并出示自己的证据。
法庭辩论。审判长宣判。
审判长宣布审判活动结束。
活动总结
扮演者结合自己的角色,说明审理中受到的制约,说明自己参与活动的体会。
全班同学交流自己的心得。
由教师归纳学生意见,对此次活动作出一分为二的具体总结,并颁奖。
第四篇:八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人音15册 第一单元
《让世界充满爱》说课设计 重庆市开县西街中学 凌波微尘
“假如我们能在一个孩子身上唤起对音乐的一种强烈的热忱,假如我们能把这种兴趣延长若干年并且稳步地把它提高到更高水平的话,那么即使他永远成不了一个文艺名家,他也将通过音乐找到他个人的幸福!”这是美国著名教育家穆塞尔和格连在其《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法》中的一段话。是的,音乐就是这样的一种美的艺术,而我,就愿作这美的传播者,给孩子们的心灵播洒上最美的种子,让他们能找到自己的音乐源泉,成为终身爱好音乐的快乐人。[说教材](1)教材内容
《让世界充满爱》是湘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真情的呼唤》中的一首歌曲,由陈哲、小林、王建等作词,郭峰作曲。作品包括器乐引子和三首歌曲,是一部规模不大,但寓意深刻,气势宏大的作品。课本选唱的是第二首歌,本课教学是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在本单元中作为第二课时设计。(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它是中国通俗歌曲史上的第一部表现世界性重大题材的作品,大大突破了人们常以为通俗歌曲只是表现花前月下,灯红酒绿的观念。
第二:歌曲必须表现人,表现人的真情。《让世界充满爱》把“我们”寓于“我”之中,充分表达了人之情,人间爱。
第三,在音乐语言上进行开拓创新,借鉴欧美通俗歌曲来丰富我国的通俗歌坛,这是一个范例。[内化理念](说新课标)
音乐课标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重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音乐教学中牢牢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他们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性情。因而,每次上课前,我都要反复聆听音乐,让音乐先感动我自己,然后再感染学生。
“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它不象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柏辽兹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也内化为我今天设计这堂课的主要教育思想,因而我把具体的教学目标实化为: [说目标](1)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懂得怎样处理音乐作品,才能更好地表达情感。(2)聆听并大胆参与歌曲的演唱,能准确地表达音乐中的情感。(3)让同学们在各种爱心故事、诗歌、演唱等活动中体验、感受爱。[说重难点] 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表演活动中去体验和感受是本课时的重难点。[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录音机、电子琴等。[说教法] 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我采用了情景创设法、合作探讨法、启发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在教学中把教法与学法联系起来,有意识地进行学法的指导和渗透,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行“四多”,即多听、多想、多讨论、多创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使学生更准确地表现和创造音乐。[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绪和演唱方式,通过列表格直观地对比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在尝试学习中自主地得出结论从而来完成能力目标,最后通过亲身体验来验证结论。[说教学程序] 下面,我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谈谈具体的教学构想。我主要设计了四个环节来完成本课时教学:(1)爱心引入;(2)爱的颂歌(学唱歌曲);(3)爱心感悟;(4)爱的升华(拓展延伸),其中爱的颂歌是重点教学环节,设计25分钟左右,爱心引入3分钟左右,爱的感悟5分钟左右,爱的升华部分10分钟左右。本新闻共20页,当前在第01页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五篇:湘版初中七年级音乐教材下册全册教案
湘版初中七年级音乐教材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乘着歌声的翅膀 自选歌曲演唱 1.中国娃
2.众人划桨开大船 3.孤独的牧羊人 4.森林水车
5.长城谣
第二单元
我的好朋友 1.交个好朋友 2.让我来试奏 3.声声乐悠悠
第三单元
壮丽的诗篇 颂歌
1.中国,我可爱的母亲 2.黄河颂 3.欢乐颂 4.芬兰颂
5.走进新时代
第四单元
声音的表现 图、文与音乐的联想 1.下马威 2.球迷歌
3.悲壮的散场 4.鸟啾与蝉鸣 5.Here we go!6.声音的海洋 第五单元
八音和鸣 1.吹打震山河
将军令
2.丝竹绘美景
紫竹调、阳春白雪、渔舟唱晚、空山鸟语 第六单元
运动的旋律 1.向奥林匹克出发
健康歌、足球梦、向奥林匹克出发 2.运动的旋律
为运动项目选配音乐、五环旗下的音符 第七单元
传统是条河 1.神奇的笛、埙
原始狩猎图、哀郢 2.独特的钟、磬
竹枝词、楚商 3.清幽的古琴
流水、梅花三弄
第一单元
乘着歌声的翅膀
一、教学内容
1、欣赏我国近几年新创作的优秀的流行歌曲《中国娃》、《众人划桨开大船》,学唱中外经典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森林水车》、《长城谣》。
2、了解常用拍子与指挥图式,交给学生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1、会唱所教歌曲,并能背唱其中的1—2首。
2、能大胆自信且充满激情的独唱或与同学一起演唱。
3、对歌曲的处理有一定的创意。
三、教学重点:
充分挖掘学生对歌曲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用舞蹈表现音乐的原始欲望。
四、教学难点:
把握好课堂、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进行创作。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周)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情况,提出本学期的要求。
二、发声练习:
3/4
0
0
0
|
0
0
0
‖
lu
lu
lu
la
la
la
三、导入课题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周围洋溢着欢歌笑语。今天,我们要乘着歌声的翅膀,去领略艺术殿堂的无穷魅力。
四、新课教学:
1、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课时安排。
2、学唱歌曲《孤独的牧羊人》。
(1)歌曲欣赏,听一遍,请学生注意歌词的演唱顺序。
(2)介绍歌曲风格特征:
这是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是家庭教师玛利雅在交孩子们玩木偶时唱的一首歌。这首歌吸取了流行与瑞士、奥地利等国山区的约德尔民歌调的风格、真假声的交替以及领唱、重唱、合唱与色彩绚丽的伴奏交融在一起,音乐跌宕明快,诙谐风趣。歌曲中衬词用“尤得儿”唱法演唱,“尤得儿”是瑞士、奥地利以及德国巴戈利亚一带的一种独特的民间唱法,特点是真假声急促交替交换,造成一种如同在山谷间快乐地吆喝而传来空灵的回音似的效果。(3)随乐学唱大约两次,与学生分析,整首歌曲就由三句构成,了解歌曲的结构,就很容易学会。
(4)跟着音乐伴奏进行演唱后,由老师纠正唱错的地方。
(5)启发学生在舞台上如何表演这首歌曲:小组唱、表演唱等。为班级演唱会做准备。
3、欣赏日本歌曲《森林水车》。(1)、教师提问学生唱过哪些日本歌曲,对日本歌曲有什么感受?(忧郁,哀伤)如《樱花》,主要构成的音有哪些?但并不是所有的日本歌曲都是这种风格的,比如《森林水车》。(2)学生欣赏《森林水车》后,谈谈对歌曲的感受(活泼、轻快、明亮)。
(3)教师小结:两手歌同样是日本歌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主要就是他们用的调性不一样,《樱花》用小调写成,主音在6,《森林水车》用大调写成,主音在1,前者暗淡柔和,后者明快活泼。
(4)学生视唱歌谱,尤其注意#2和#4的音高,让学生 体会《森林水车》的明快。
4、小结本课。
教后记:《孤独的牧羊人》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学生对它很感兴趣,但是演唱时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不断地鼓励学生。
第二、三课时(第二、第三周)
一、组织教学,检查出勤情况。
二、发声练习:
4/4
| 1 —
—
— ‖
mi
ma
mi
三、复习旧课:
1、全班同学跟随音乐演唱《孤独的牧羊人》。
2、启发学生如何用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
3、跟伴奏音乐,用力度变化表现歌曲。
4、用轮唱的形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给予评分。
四、新课部分:
1、学唱《森林水车》
(1)上周已经欣赏过这首歌曲,由于歌曲的旋律比较容易唱,因此,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钢琴先把歌谱唱好。
(2)唱歌词,教师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
(3)学生讨论这首歌最合适用什么演唱形式?为演唱会的准备做铺垫。
2、学唱《长城谣》
(1)学生先欣赏一次作品,之后谈谈对这首作品的感受。(2)介绍作品。
歌曲创作于1937年。原是电影剧本《关山万里》中的插曲,后因“八一三”抗战爆发,影片没拍成,这首插曲却成为风行与大后方的一首抗战歌曲,并由周小燕在新加坡录成唱片,流传国外。这是一首独唱歌曲。音乐苍凉悲壮,质朴自然,感情深切而不缠绵,兼有抒情和叙事的特点。旋律线条起伏不大,节奏进行平稳,结构单一。歌曲采用平易近人的音乐风格,叙述人民被迫流亡的苦难,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3)跟琴学唱歌曲。
(4)引导学生如何唱好这首歌:叙述中带有悲凉的感情,声音要连贯、统一。“自从大难平地起”,带有激愤、仇恨的情绪,与前面乐句形成对比。咬字要结实有力,字头要喷口而出。声音饱满,语气坚定。(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歌曲适合什么演唱形式?(学生讨论)
3、欣赏歌曲《中国娃》
(1)歌曲介绍:
这是一首带有中国民间风味的通俗歌曲,隐含了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情。(2)欣赏歌曲1—2遍。
4、欣赏歌曲《众人划奖开大船》(1)歌曲介绍:
这首歌曲颇具号召力。歌词平时质朴,富于民间风味,赞颂了团结一致、勇往无前的精神。曲调劳动号子风格浓郁,流畅有力。(2)欣赏歌曲。
(3)领唱与伴唱的练习,尝试演唱歌曲第一部分。
5、口风琴练习:课本15页的新疆民歌《颂祖国》和朝鲜民歌《买花姑娘》,写出指法安排给学生,指导学生练习。
6、第三课时复习旧课时间,也是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长城谣》,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给予评分。
7、小结本课。
教后记:本课内容多,分为两个课时比较合适,学生学歌没那么吃力。
第二单元《我的好朋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乐器法,介绍竖笛各口琴的结构及简单的演奏法.第二部分是视奏与练习,其目的是通过让学生试奏一些乐曲片段来掌握基本演奏方法.第三部分是合奏练习与表演.这三个部分相互关联,协同渐进.二,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竖笛和口琴的结构的特点.2 ,能用正确的方法吹奏竖笛的口琴,演奏自己熟悉的乐器也可以,并能较好地表现乐曲情感.3,在与他人的合奏中,能相互照应,并对自己与他人的演奏进行评价.三,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的演奏方法,提高视谱能力,较好地表现音乐.四,课时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上课礼仪
安定情绪,师生互相问好.二,导入新课
了解学生是否在小学学过竖笛或其它乐器,如钢琴,电子琴,口风琴,铜管乐器,小提琴,黑管,长笛,二胡,古筝,葫芦丝等等,我们喜欢演奏的乐器就是我们的好朋友.三,新课教学
1,简介竖笛
竖笛是世界各国普遍流行的吹奏乐器之一,它音色悠扬,简单易学,既能独奏又能与各种打击乐器组成以竖笛为主的小乐队,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1)竖笛种类较多,有六孔,七孔,八孔,九孔,十孔之分,其中以六孔竖笛最 容易学.我们主要学习六孔竖笛.(2)介绍六孔竖笛
较多的学生曾在小学时学过竖笛,要求他们下星期带回来参加合奏表演.(3)教师示范竖笛的吹奏.讲解正确的吹奏方法.示范吹奏《小星星》和《四季歌》.2,简介口琴
(1),口琴的音位排列
有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三个部分.它发声是由吹气和吸气形成.(2)教师示范演奏
吹奏《让我们荡起双桨》和《送别》.鼓励学生有兴趣的话可以买一个来学习,老师负责辅导.3,视唱练习
视唱课本中的乐曲《小星星》,《颂祖国》,《卖花姑娘》,《我们多么幸福》,《红河谷》,《新年好》.让学生懂得演奏乐器一定要学会视谱,才能演奏得准确.4,出示部分打击乐器:大鼓,小鼓,沙锤,双响筒,三角铁,碰钤等,教师示范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选出几个学生出来表演合奏《新年好》.)四,试奏
以宿舍为一个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分别上台试奏,下一节课正式表演.五,课后小结
其实我们平时也可以组成小乐队,没有打击乐器可以自己做,即将什么也没有,拍拍手,跺跺脚,模仿模仿打击乐器的声音也可以.只要你热爱生活,音乐何处不在.第三单元
壮丽的诗篇
一、教学内容:
1、这是一节以听赏为主的音乐欣赏课,通过介绍《中国,我可爱的母亲》、黄河颂》、《欢乐颂》、《芬兰颂》、《走进新时代》等五首中外经典作品,让学生了解声乐作品常见的体裁之一——颂歌的风格特点。
2、掌握和了解以下三个知识点:(1)什么是颂歌?(2)革命烈士——方志敏。(3)作曲家——冼星海、贝多芬、西贝柳斯。
3、让学生在课后收集颂歌的乐谱或音像资料与同学们分享。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什么是颂歌。在听赏感受中能辨别出颂歌这种音乐体裁的歌颂对象及演唱形式。
2、能简述颂歌体裁的概念。
3、能记住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其中的两至三个主题。能将自己对颂歌的感受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颂歌的分类。
2、教学难点:颂歌的特点及颂歌的对象。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音乐是一种艺术,由于艺术实践的不同,形成了众多的体裁和样式。今天,我将给同学们介绍众多声乐体裁中最常见的一种声乐体裁——颂歌。
(三)新课教学:
1、音乐知识(展示课件)
你了解颂歌吗?颂歌是音乐作品的一种体裁。体裁是指文艺作品的类别或品种。颂歌和赞美祖国、人民、英雄人物、壮美的山河及一切美好事物的音乐作品都属于颂歌的范畴。
接下来,我们听赏几首颂歌,请同学们在听赏的同时,注意这些歌曲的特点以及它的演唱形式和歌颂对象。
2、作品欣赏(1)《黄河颂》(展示课件)
在听赏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黄河颂》的作者——冼星海。① 作者简介(展示课件)
冼星海(1905——1945)生于澳门的一个贫苦的船工家庭。1935年从法国巴黎音乐学院留学归国后,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任教。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他有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被称为“人民的音乐家”。② 作品介绍(展示课件)
《黄河颂》是一首男高音独唱歌曲,选自《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首庄严的颂歌,曲调有开始的悠扬抒情逐渐发展为深沉、宽广、激昂、热情、自豪地歌颂了祖国的悠久历史及中华儿女的坚强性格。
③ 作品听赏(展示课件)
听赏完《黄河颂》之后,同学们能否告诉老师,这首颂歌的演唱形式(独唱)和歌颂对象?(歌颂对象是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中华儿女的坚强性格)这首歌的特点是什么?(曲调悠长宽广,气势豪迈激昂。
(2)《欢乐颂》
① 作者简介(展示课件)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欧洲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创作了九部交响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其他各种不同体裁和形式的音乐作品,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欧美被尊称为“乐圣”。② 作品简介
《欢乐颂》是贝多芬创作的《第九交响曲》中的第四乐章第二部分中节选的。旋律从气质上和结构上具有浓厚的德意志民间的乡土气息,表达出人民 的心声。这首曲子不仅节奏单一而规整,具有进行曲风格,而且气势雄伟、庄严、旋律进行中的级进又使其具有颂歌的性质。③ 作品听赏
这首作品有什么特征呢?(该曲具有进行曲的风格,气势庄严雄伟)④ 歌曲分析
节拍:4/4拍,结构:方整的二部曲式,由四个乐句组成。⑤ 试唱歌曲。
(3)《走进新时代》 ① 听赏
② 总结该曲
这是一首现代歌曲,以什么演唱形式演唱呢?(领唱与合唱)歌颂了什么呢?(歌颂党和人民)曲调深情柔美。
③ 全班同学一起演唱这首歌,归纳出颂歌的特点及类型。
3、知识小结
(1)颂歌的特点:
节奏平稳、速度缓慢,旋律宽广、庄严、宏伟、亲切、热情。(2)类型
速度较慢,旋律悠扬宽广,具有庄严宏伟的气势,如:《黄河颂》。采用进行曲的体裁,具有刚毅豪迈的气概,如〈欢乐颂〉。
具有抒情歌曲的特点,亲切深情。结构多是二段体,第一段旋律和情绪平稳,第二段旋律和情绪比第一段要激动,有时速度加快。如〈走进新时代〉。
4、活动与思考(展示课件)
(1)辨析体裁:听赏完下列歌曲后,将颂歌体裁的作品收集到指定的区域。(2)搜集各种各样的颂歌给同学们欣赏。
五、课堂小结:
艺术是个大门类,音乐体裁众多,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的颂歌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课后同学们可以多收集一些不同演唱形式的颂歌来与同学们一起演唱,唱出我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第四单元
声音的表现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通过图、文的展示,引发学生的想象,通过师生对音源材料的加工,创造新的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声音的表现设计活动,大胆地展开想象,运用声音材料进行创造,体验与他人合作进行音乐创作的快乐。
2、在集体创作活动中,能对自己和他人的“声音的表现”进行简单的评价。
三、教学重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四、教学难点:
时间调控,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情感享受。情绪有多种多样的表达,高兴时唱唱快乐的歌曲,吹吹口哨;悲伤时听听舒缓的音乐,都能给我们带来情感上美的享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球迷“神猴”》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体验“神猴”的快乐与悲伤,并用不同的声音材料展示故事的场景与主人公的情感。
(三)图、文与音乐的联想(创作)
1、出示图《第一次比赛》——“幼狮”与“神猴”队的比赛 问:“幼狮”给了“神猴”一个下马威,“神猴”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出示声音材料,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选择。
2、出示图《球迷歌》
比赛继续进行,场外有球迷歌声。(放录音《球迷歌》)请同学们设想比赛场面,说一说“神猴”的心情。
请学生自己选择声音材料,表现“神猴”的的心情和比赛场面。
3、出示图《输球了》
请学生观察,图中谁是“神猴“?他的心情会怎样的?请学生选择声音材料。提示“乱锤”的声音特点。
4、出示图《养伤的“神猴”》
运用声音材料,时钟、鸟啾、蝉鸣、喇叭声、歌声进行设计,表现“神猴”的心情。提示:《飞吧,足球》的音响是强还是弱?
5、出示图《养好伤的“神猴”》 全班学唱《生命的奖杯》。
6、出示图《声音的海洋》
请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出示的声音材料,分组设计,表现比赛场景。
7、分组展示《声音的海洋》场景音乐。
(四)小结、深化练习刚才我们一起对“神猴”的故事进行了音乐创作,下面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在老师给大家提供的场景中进行音乐创作。
出示《北京申奥成功》电视画面。
学生讨论后,要求每人手中的乐器和声音材料为画面配上音乐。
(五)全班齐唱《球迷歌》,边唱边走出课堂。
第五单元
八音和鸣
一、教学内容
八音是古代以制作乐器的材料为依据,将中华民族乐队分成的八个类别。本单元在内容上分为《吹打震山河》与《丝竹绘美景》两部分。第一部分以中国传统乐曲中最负盛名的《将军令》为欣赏材料,通过感受乐队音响,同时由教师“带领”学生认识乐队的编制,分清吹管、弹拨、拉弦、打击等四种不同类型的乐器。重点感知吹管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的音色,让学生将图片中的乐器与音响中的音色结合起来;第二部分《丝竹绘美景》,先欣赏江南丝竹《紫竹调》,以补充《将军令》中听得不够清晰的几种乐器,如二胡、笛子、琵琶等。最后安排了《阳春白雪》《渔舟唱晚》《空山鸟语》,让学生随着乐器声音的变更、乐曲风格的不同,领略民族器乐的魅力,在配以古诗、风景图片,让学生随着音乐、看者图画、想着古诗,步入民族音乐的优雅殿堂。
二、教学目标
1、能说出常见民族乐器的名称及 其分类。
2、能够记住《紫竹雕》的音乐主题,及《阳春白雪》、《渔舟唱晚》、《空山鸟语》之后,用简单语言描绘其音乐意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感知吹管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的音色,让学生将图片中的乐器与音响中的音色结合起来;让学生随着音乐, 步入民族音乐的优雅殿堂。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及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还在从事非常简单的劳动时,就利用劳动工具等物品制成乐器来演奏、伴歌和伴舞,表达朴素的思想感情,如七千多年前就有了骨笛和埙等乐器。
(二)古代乐种根据制作材料划分为“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三)我国的民族乐器经过长期的改造与完善,现已形成四大类别,即“吹拉弹打”。这是按照各种乐器的演奏形式、发声方式来进行分类的。
(四)欣赏民族管弦乐队演奏图及音乐《丰收锣鼓》片断。
(五)由乐队图片导入乐器类别划分及种类:
吹:指吹管乐器,包括笛、笙、萧、唢呐等。
拉:指拉弦乐器,包括二胡、板胡、中胡、高胡、京胡、革胡、坠胡等。弹:指弹拨乐器,包括琵琶、柳琴、三弦、中阮、大阮、扬琴、筝、古琴等。打:指打击乐器,包括大鼓、堂鼓、锣、钹、木鱼、碰铃、梆子等。
(六)我们刚才看到的民族管弦乐队是在近代借鉴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规则建立起来的。那么,我国传统的民乐合奏有哪些形式呢?(可让学生先回答。)传统的民乐合奏形式有四种基本形式:
1、清锣古乐:打击乐器合奏。
2、吹打乐:吹管乐器与打击乐器合奏。
3、弦索乐:拉弦乐器与弹钹乐器合奏。
4、丝竹乐:弦乐器与吹管乐器合奏。
(七)今天,我们欣赏的第一个曲目,是上海民族乐团根据苏南吹打《将军令》改编而成的同名合奏曲,由中央民族乐团演奏。
1、欣赏全曲。思考:音乐中采用了哪些主要乐器?刻画了什么意境?(音响强烈、气势宏伟、振奋人心)
2、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回答上述问题。
3、吹打乐在戏曲中作开场音乐或为战争摆阵等场面伴奏,民间艺人也常通过它来增添节日的热闹气氛,“吹打震山河”这句话就非常形象地表述了吹打乐的音乐特点。
(八)在欣赏完这一曲热闹、喧腾、气势宏大的吹打乐之后,我们接着来欣赏一曲与吹打乐形成鲜明对比的音乐。
1、提示:民乐小合奏——《紫竹调》。
2、欣赏全曲。思考:在该曲中又采用了哪些乐器?音乐意境如何?(音乐细腻、轻巧、优美)
3、讨论后回答问题,点出“丝竹乐”、“丝竹绘美景”。
4、该曲结构非常清晰,共分四部分:合奏 笛子领奏
二胡领奏
合奏。
5、分段欣赏,比较前三部分主旋律,试唱主题。(采用了音乐主题加花变奏的传统技法)
(九)课堂小结
吹打乐与丝竹乐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音乐性格截然不同。吹打音乐的合奏音响刚强、演奏风格粗旷,善于表现富有气魄、威武雄伟、波澜壮阔的场景和热烈火辣的情绪;丝竹音乐格调清新、秀丽,曲调流畅、委婉,富有情韵,合奏的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又相互和谐。
第二课时
(一)导言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欣赏了两种风格迥异的民乐合奏曲。在我国传统的音乐宝库中,器乐独奏曲占了很大的比重,这是因为我国的民族乐器大多具有非常独特的音色,从音域音区的角度看,大多为高音乐器,适于独奏。如: 竹笛独奏曲《扬鞭吹马运粮忙》、《姑苏行》等。琵琶独奏曲《月儿高》、《十面埋伏》等。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战台风》等。
二胡独奏《二泉映月》、《良宵》等。
这节课,我们重点来了解三种弦乐器:琵琶、古筝、二胡。
(二)琵琶独奏曲《阳春白雪》
1、乐器简介:弹拨乐器之一。
2、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就是对琵琶这一乐器的音色特点非常生动的描绘。
3、欣赏全曲,结合标题体会乐曲意境。
4、该曲有名《阳春古曲》,是一首优秀琵琶古曲,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音乐主题一在全曲中起了统领的作用,是全曲各个部分的合头,主题二出现在音乐的第三部分。全曲采用的的是循环变奏体结构,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常见的一种曲式。
5、视唱,记住主题一。
(三)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
1、乐器简介:弹拨乐器之一。
2、欣赏全曲:该曲是娄树华根据古曲《归去来》发展而成。
3、师生交流:
(1)引导学生视厂唱主题一,并结合图文提示,谈谈该曲音乐形象。(2)谈谈欣赏感受。
4、引导学生互评,小节学生发言。
(四)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
1、乐器简介:拉弦乐器之一。
刘天华为二胡作有一系列练习曲及十首独奏曲。他吸收小提琴演奏技巧的某些长处,把二胡从伴奏乐器上升为独奏乐器,为我国近代二胡演奏学派奠定了基础。
2、欣赏全曲:
该标题取自唐代王维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以“鸟”代“人”。乐曲用拟声手法模仿百鸟鸣叫,刻画了一幅美丽清幽的山林景观,音乐化的鸟鸣声使乐曲达到了造型性与抒情性的完美结合。
3、分段欣赏:(1)引子
(2)第一部分主旋律(第一、二段)(3)第二部分主旋律(第三、四、五段)(4)尾声(再现主题一)
4、学生自由发言,谈欣赏感受。
(五)欣赏推荐曲目。
(六)本课总结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在传统的民族音乐海洋中摘取了一两朵小小的浪花,它紧紧是我们对传统文化了解的开端,许多宝贵的音乐遗产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去探索,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期盼着我们的共同努力。
第六单元
运动的旋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属于“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主要涉及“音乐与社会生活”和“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两个方面的内容。截取了“运动”这一社会生活中更为具体和专门化的场景以及“体育”这一与音乐艺术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通过探讨、感受运动与音乐的紧密联系,以及音乐艺术与体育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艺术之外的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欣赏、了解一些在运动项目中或运动场上常出现的音乐,并通过聆听这些音乐,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到处充满音乐,没有音乐的生活是苍白的,是不可想象的。
2、能根据运动形式的特点,选配不同风格的音乐。
3、能自信、轻松地运用某些运动项目的基本动作随音乐表演。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初步理解音乐与生活密切关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音乐的兴趣。
2、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使学生自信地、充分地将自己对音乐的发展展示出来。
3、在教材呈现内容的基础上、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最大限度地丰富教学容量,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4、欣赏歌曲《足球梦》、《向奥林匹克出发》。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今天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一起跟着老师一起来跳跳健美操,做做热身运动。
2、放音乐,合着音乐节奏跳健美操。
3、大家都跳得很好。范小萱的这首健康歌,大家都会唱,为了健康,人人都需要运动,但请你们想像一下,如果刚才没有音乐伴奏,跳起来感觉有什么不同吗?(请几位同学谈谈感受)
有了音乐的伴奏,能使我们在完成动作时准确的把握每一个节拍,更重要的是激发我们的情绪,培养节奏感、韵律感,陶冶美的情操。可见,音乐与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讲讲《运动的旋律》
(三)运动的旋律
1、说起运动,同学们应该知道,有些运动项目是必须有音乐伴奏的,请大家想想,有哪些运动项目是有音乐伴奏的?(用聊天试谈话,学生自由回答)
2、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现在请你们欣赏四种运动项目的片断,请大家边看边思考,他们的音乐有什么特点?(播放vcd)
3、刚才大家欣赏了四个片断,对它们的音乐特点应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上台做一道连线题。(出示题目)花样滑冰
缓慢、富有民族特色 太极拳
优美、流畅
健美操
节奏感强、富有青春活力
艺术体操
具有较强的舞蹈性、节奏感强 教师小结:
花样滑冰和艺术体操的音乐有一定的共性,都有可舞性。根据编排的动作与风格的不同,既可用优美抒情的音乐,也可用奔放有力的音乐。只是花样滑冰更强调流畅性,而太极拳和健美操的动作风格较为固定,很好区分。太极拳柔中带刚,速度缓慢,而健美操则强调它的青春活力。
4、下面让我们现场来感受一下健美操的青春活力,有没有同学会跳健美操的,上来为我们表演一段?(播放《向前冲》,中途突然改放《春江花月夜》)
5、音乐没有停,为什么不能跳下去呢?(启发学生谈一谈,为什么不能跳呢?《春江花月夜》比较合适于什么运动项目?讨论一下运动与音乐的关系)
教师小结:
我们为运动选择音乐应符合动作的韵律、节奏和风格特点,不同的动作应配上适当的音乐,使之更富有美的色彩。
6、(出示课件)这里有四段音乐,大家听完一段音乐就用动作表现出相对应的运动项目。(1)指导学生事先设计好动作。
(2)启发学生用动作表示,要求节奏要合上。
教师小结:
同学们都跳得不错,对音乐的感觉十分敏锐,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家对于生活当中的音乐是很关注的。其实,在咱们的生活中,音乐是无处不在的。下面老师就再考考大家。
(三)五环旗下的音符
1、刚才我们欣赏、了解的都是运动中的旋律,那么再请你们想想,在运动场上,例如奥运会上,常出现的音乐有哪些?(学生自由回答)
2、下面,老师放一首你们天天都听到的曲子。(播放《运动员进行曲》)(1)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2)你们每天什么时候能听到它?
(3)听到它你会联想到什么形象?(精神抖擞的运动员迈着矫健的步伐在行进)
3、接下来,请同学们听一首你们都熟悉并且一定会喜欢的曲子,(播放《球迷歌》)问:知不知道歌名?,这首歌是由一位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写的,最开始有意大利的球迷们为球队加油时唱的,现在已流传开来,歌名叫《我们是冠军》。问:三年前,中国足球队在奥运会预选赛中出线了,就让我们亲身体验一下球迷的激情(出示球迷画面)这是一群狂热的球迷,我们现在要想象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高唱《球迷歌》,为中国足球队呐喊加油。(1)分组练习,一组唱《球迷歌》,一组有节奏地喊“中国队加油!”(要求有激情,强调后半拍起。(2)合起来练习。
(3)调动学生情绪,学生合乐。
4、看样子,大家都是铁杆球迷,都很齐心声音很响亮,也很整齐。接下来,老师又要考考大家。去年,全国人民共同庆祝的一件大事是什么?(申奥。)那我们来设想一下,到了2008年,我们的奥运赛场上会有哪些场景需要音乐呢?(开幕式——可播放汉城奥运会上由四名韩国歌手演唱的〈手拉手〉让学生感受气氛、运动员进场、拉拉队加油、颁奖仪式等)
4、先分别讲解场景,再让学生讨论各场景适合用什么音乐。
(四)小结:
同学们都很聪明,讲得很好。看来同学们平时是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音乐的。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所了解的知识,其实都是平时同学们在不经意当中接触过的,只是老师把它加以梳理,让同学们有个更理性的认识。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在你们熟悉的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探索、发现音乐,真正理解“音乐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真谛。最后,让我们随着青春的节奏加入运动的行列。(放〈向前冲〉,带领学生跳一段健美操。)第七单元
传统是条河
一、教学内容:
我们的祖先在乐器的发明和使用上,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向学生展示古代乐器制作及其乐曲创作的成果,是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鲜活教材。本单元是以欣赏为主体的综合音乐课,是音乐与历史、文学、美术等相关学科的协同呈现。其音乐、图片、文字的选择都较有特色,极精练地展示了中国原始乐器和古代乐器及其发展的风貌。
二、教学目标:
1、能介绍我国古乐器的有关知识,欣赏古乐器演奏的乐曲。
2、识别骨笛、埙、编钟、编磬、古琴,听辩其声音;
3、通过本课的欣赏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重点和难点:
1、识别骨笛、埙、编钟、编磬、古琴,听辩其声音;
2、主动随乐进行体验、想象、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与他人分享。
3、听辩编钟与编磬的声音为难点。
四、课时安排:一—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师: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很多领域都有惊人的创造发明,请同学们想一想,并举例说明。
生:举例(略)
师:刚才同学们列举了各个领域的很多例子,充分显示了我们祖先的智慧。那么,在我们的音乐园地里,老祖先们又有哪些惊人的创造呢?
生:答(略)。
师:刚才同学们又列举了许多例子,显示了我们祖先在音乐方面的过人之处。可是,我们的祖先还有许多的创造是不为同学们所熟知的。这节课我们就沿着我国这条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长河,到远古时代去领略一下祖先们在音乐园地里的风采。
(二)新课教学
1、神奇的笛、埙(1)骨笛
A骨笛的历史
我国最早的乐器是骨笛。
介绍浙江余姚出土的骨笛:距今七千年前,是横吹的笛子。
介绍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距今八千多年,它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两千多年,同时还是世界上同时期遗传物中最完整、音乐性能最好的音乐实物!是竖吹的笛子。B你知道这些骨笛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它是用什么工具加工而成的呢?
C欣赏骨笛与乐队演奏的《原始狩猎图》,边欣赏边想象原始人去森林打猎时,可能出现的声音。然后请大家一起讨论。(2)埙
新石器时代还
有一种能吹奏的乐器——埙。A埙的构造
B埙的特别之处:闭管乐器。C古代埙与近代埙的比较。
D埙独奏作品欣赏《哀郢》,突出“哀”,吹出哭泣般的声音。乐曲根据伟大诗人屈原所作〈九章〉中的第三篇,是屈原在流放中,闻秦兵攻陷楚国京城郢后,对祖国的怀念和对人民的同情。
2、独特的钟、磬 磬
(1)引出磬。
拿出石头敲击,从石头能发声引出磬。
(2)介绍商代虎纹大石磬(看图片)
(3)简介编磬,着重介绍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磬。(图片)钟
(1)介绍陶钟。(2)编钟的历史:
到青铜器时代,我们的祖先陶钟的基础上用青铜铸造了编钟,它盛行一时,甚称中国一绝。在古代遍钟不仅是乐器,而且是一种礼器,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3)“地下乐宫之明珠”——曾侯乙编钟,为何编钟的出土震惊世界?(4)作品听赏:《竹枝词》——(钟磬合奏)(5)想一想:听钟声和磬声,并说出其特点。
3、清幽的古琴
(1)引出古琴
拿出橡皮筋弹拨。从橡皮筋的发生原理引出弹拨乐器。(2)古琴的历史
(3)古琴的构造,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伯牙摔琴谢知音。(4)古琴独奏作品欣赏《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