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音乐上册《我的祖国》教材分析
六年级音乐上册《我的祖国》教材分析
单元分析
单元课题名称
我的祖国
单元教学内容
.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我家在中国》。
2.欣赏管弦乐曲:《红旗颂》。
3.欣赏合唱曲:《我的祖国》。
单元教学目标
.了解歌唱祖国的音乐作品,认识歌唱祖国音乐的主要表现方式。
2.体验音乐作品中的爱国情感,激发和表现自己的爱国热情。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准确地演唱两首歌曲,感受歌曲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能够唱出《红旗颂》的主题旋律。
3.体会合唱歌曲《我的祖国》中两部分音乐情绪的变化、对比。
教学难点:
.准确演唱两首歌曲。
2.能够准确地背唱《红旗颂》的主题旋律。
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围绕着爱国的感情线,课堂应始终贯穿着爱国的热情。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是一首藏族风格的歌曲。在唱准歌曲的同时,应关注到节奏上的难点,可以分乐句学习,放慢速度模唱,唱准确后再回到原速演唱。这首歌的音域跨度较大,演唱时要注意音准,唱低音时不要压着声音唱。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藏族民歌惯用的旋律,可以选择一些藏族风格的歌曲拓展学生音乐视野。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
查找相关资料、欣赏、听唱、模唱、对比等方法。
第二篇: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材分析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的教材重点、难点在于教会学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并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并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让学生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前奏作出反应;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每个学生在音准方面有偏差;也有个别同学还没有学会控制自己唱歌音量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学段总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2、时段目标:
第一单元:我的祖国
本课以“我的祖国”为情感主题,安排演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各族儿童幸福的家》、听赏乐曲 《英雄的诗篇》、歌曲《我的祖国》以及音乐知识复习“三连音、重音记号、强音记号”了解歌唱家郭兰英,让学生在具体的音乐作品中逐步加深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第二单元:爱心的奉献
本课以认识瞿希贤及学习听赏她的部分作品为主线,并以“爱心奉献”情境为主题,将歌曲《老鸟、小鸟》《飞来的花瓣》《美丽的花儿》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奉献爱心的美好与甜蜜。第三单元:西南音韵
以“西南音韵”为主题,介绍了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汉族民歌和苗族、布依族民歌及傣族歌舞等,充分展现了我国西南地区绚丽多彩的音乐风格以
三、教学措施:
1、演唱:
歌唱技能的练习,将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提醒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避免喊唱。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逐步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2、感受与鉴赏:
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将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讲解、提示,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像和联想。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
3、演奏:
这一部分的教学将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可用乐器为歌唱做伴奏,演奏欣赏曲的主题音调等。可采用各种演奏形式,以学生普遍学习乐器的合奏为主,鼓励学生从实际条件和各自的兴趣爱好出发,在普遍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特长。
第三篇: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内容结构。
本册教科书共有30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2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每单元课文由3篇精读课文和2篇略读课文组成。在课文后编排了识字写字内容,还有课后思考练习题和词语采集,部分课文还安排有“学习链接”“阅读链接”和“指南针”,为学生自主学习、开阔视野提供方便。本册教科才共了6个单元,本册所设专题依次是:童话寓言之旅、爱我中华、温暖的记忆、民族之魂、科学与发现、名著之旅。每个专题内容体现时代特点,贴近儿童生活,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爱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奋发向上。
二、教材的特点。
(一)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在每单元前安排了单元导语和情境图。
每个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导语,导语简明扼要介绍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点明单元的专题和训练重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把学生很快地引入学习本单元的情境氛围之中,为后面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文本内容新,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本册教材新选文比率达80%左右。这些首选进入教材的新选文多为名家名篇,富于典范性。选文的范围广,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文化含量高,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尊重多样性文化。在这些课文中,有表现华夏儿女对祖国炽热的爱的《开国大典》《望大陆》等;有抒发人间真情的《永远的歌声》《秋天的怀念》等;有歌颂民族之魂的《詹天佑》《文天祥》等;有讲大自然的奇妙和人类的科学精神的《奇异的琥珀》《自然之道》等;有中外名家的经典之作,如,节选自我国元末明初杰出的作家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有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等,这些选文可读性强,深受儿童喜爱。
(二)注重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1、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1)本册教材课后练习的设计,注意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本册教材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积累语言。
2、密切联系学生的阅读和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
为了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本册分别在第一、二、三单元安排了五次小练笔,一次在《稻草人》课后安排了“展开想象,想想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再写下来”;一次在《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课后安排了“展开想象,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一次在《开国大典》课后安排了“展开想象,假如你是一名当年参加开国大典的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某一个动人场面及感受写下来”;一次在《太阳与士兵》课后安排了“给守卫‘东方第一哨’的解放军叔叔写一封信,说说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一次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后安排了“你如何看待巴迪的父亲对他的爱?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写下来”。通过这些“小练笔”的练习,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引导学生或续写故事,或写读后的感想,或写一个场面,或写一封书信等等。
3、听说读写各项内容整合编排,注重各种能力整体推进。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为线索,围绕单元训练重点组织单元内容。从单元导语到课文、课后练习和“语文百花园”中的练习,各项内容大多围绕单元主题和训练重点,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活动的整合安排,使教科书的编排更为紧凑,有利于整体推进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材在编排上还注意了情感、态度与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与语文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融为一体,追求学习整体效益,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的整体提高。
(三)重视文化的熏陶,注意民族性和现代性的统一。
教材选文注重人文精神,注意吸纳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从各个侧面引导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与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本册教材选取了一些反映民族精神和热爱祖国方面的课文,如《詹天佑》《一句话》等,编排了以“爱我中华”“民族之魂”为专题的单元课文。教材还注重时代特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我、关注科学,分别编排了以“温暖的记忆”“科学与发现”为专题的单元课文。还选编了中外文学大师的名篇名著。这些专题既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学习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都有收获。(四)改进“语文百花园”练习形式,丰富练习内容。
为了更好地体现整合,本册编排了“语文百花园”,将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部分进行综合,安排了“温故知新”栏目。“温故知新”的设计注重各项只是与能力的整合,主要安排了四项具体内容:第一项是对本单元有关语文知识的复习和运用。第二项是“拓展与交流”,意在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目标,在交流、实践中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阅读,拓展学生思维,强化阅读能力的提高,并使学生在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回顾、交流、拓展、总结中,对自己本单元的学习做出评价。第三项是“积少成多”。第四项是“阅读平台”。在“阅读平台”和“积少成多”中,安排阅读的内容有寓言诗、古诗、诗歌、读书笔记、说明文、名家笔下的精彩片段及成语、《新三字经》等,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搜集和积累语言材料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自觉地学习、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不断丰富自己语言和文化积淀。接着是“口语交际”和“习作”两个栏目。在“口语交际”中,设计了“活动建议”和“活动评价”两部分。“活动建议”提示了口语交际的内容、要求和方法。“活动评价”针对活动建议中提到的要求,提示了评价的内容和要求,增强了可操作性。在“习作”中,设计了“习作讨论平台”,从习作内容、要求和方法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启发性建议,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顺利进入写作情境。“语文大课堂”属综合性学习,使单元综合练习的内容更加丰富、更有趣味性。“语文大课堂”注重实践与探究,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综合运用观察、搜集资料、思考、口头交流、书面表达等学习方法,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材以平等对话的角度,对语文活动的开展在步骤和方法上给予适当提示,更有益于学生自主活动,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
第一单元
单元教材概貌:本单元将带领学生进行一次“童话寓言之旅”。单元中《稻草人》《寓言两则》《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精读课文,《刺猬汉斯》《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是略读课文。其中有两则是文言文寓言,剩下的课文是童话作品。
本单元以“要注意领悟作者在童话、寓言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为专题。既编排了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作品,也有外国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格林兄弟、赛尔玛˙拉格洛芙的著名童话,还有在本套教材中首次以文言文形式出现的我国古代的著名寓言。
《稻草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由于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又因自己无效的警告而愁闷。最终因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课文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一个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浮于眼前。
《寓言两则》所选编的《自相矛盾》和《画蛇添足》,都是著名的寓言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记叙了在大年夜,一个小姑娘又冷又饿,在街头卖火柴。她擦燃了火柴,眼前出现了暖和的火炉、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这些美好的幻象。最后她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街头。小女孩的悲惨遭遇让我们看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也感受到了作者对穷苦儿童的深切同情。
《刺猬汉斯》这篇课文是德国格林兄弟的童话。讲的是一个富有的农夫的怪儿子---刺猬汉斯的历险故事。童话表现了主人公汉斯的坚毅、勤劳、纯朴、善良,同时还告诉人们一个朴素的做人的道理:要言而有信。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展现了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的长篇童话中的一个情节。课文写了一个名叫尼尔斯的放鹅的男孩经常捉弄鹅。一天他被小精灵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儿,在经历了一番波折后他勇敢地从狐狸口中救下一只野鹅,最终得到野鹅们的信任。故事中我们看到尼尔斯知错改错、勇于舍己、乐于助人,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孩子。
这几篇课文生动有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学生通过阅读妙趣横生的小故事,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及深奥道理,并在潜移默化间感受到童话、寓言这两种文学体裁的无穷魅力。
教师在教学前,应大体了解童话、寓言的概念及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注重引领学生欣赏童话所展现的美丽奇妙的景色,注重通过朗读帮助学生品味、积累童话的语言,从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对于首次学习《寓言两则》这篇文言文,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并在学习方法上教育恰当地指导。教师可以先行查找、归纳一些学习文言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文言语句的翻译可采用“留、换、补、删”四种具体方法。
1、保留原词。即凡人、事、物等名词性的表意词可以保留不动。
2、改换词语。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词换为相应的现代汉语双音词。
3、增补词语。即将文言文中常省略的各种句子成分补充译出来。
4、删略词语。即将文言中那些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去掉不译。
当然这些内容不一定全教给学生,但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在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一”中安排了相关的训练内容:“温故知新”、“口语交际”、“习作”三个栏目。“温故知新”中的“拓展与交流”以总结交流的形式,对本单元的童话学习进行评价与交流,尤其是从学习方法上进行了总结。“阅读平台”提供的寓言诗,意在引导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口语交际”和“习作”也是围绕寓言、童话来进行的。“大家谈:寓言和童话”是本单元课文学习的一个延续。意在使学生通过有条理、有重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在“童话、寓言”王国里尽情遨游、捕捉乐趣、受到启迪。“习作”是编写童话。这是一次有意思的习作实践,也是一次想象作文的训练。教学本单元可用14课时。精读课文8课时,略读课文2课时,“语文百花园一”4课时。
单元学习目标:
1、识字写字:能够随文识字20个,会写生字23个。
2、能够结合语言环境正确理解字的意思,积累成语。
3、认识破折号,了解它的作用。
4、指导学生通过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对童话中人物进行评价,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
5、朗读并背诵寓言故事,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6、展开想象编写故事,初步训练学生把自己的感情和要说明的道理表达出来。学习状态分析:
本单元课文内容以童话故事为主。故事生动、充满童趣,深受学生喜爱。但也正由于童话作品的生动有趣,学生们往往更容易被奇异的情节和奇特的人物外貌所吸引,而忽略对内容本身地深入理解、对主要人物的分析体会。因此教学时,不但要关注到学生兴趣,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读读感受深的地方,说说受到触动的理由,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启迪。在感知内容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文中人物的评价,对作者情感的体会。从中受到感染、教育,并在学习过程中尝试了解童话、寓言的表达方法。
第二单元
单元教材概貌:
本单元是一组表现华夏儿女赤热爱国之情的课文。五篇课文中,《开国大典》《明天更辉煌》《枣核》是精读课文,《望大陆》《太阳与士兵》是略读课文。
本单元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认真体会课文中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训练重点,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阅读方法,教学中还要把这一训练重点贯穿于整个学期的学习中。
《开国大典》通过对新中国成立盛况的记叙,表达了全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
《望大陆》是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先生病重时的一首哀歌,饱含着他期望叶落归根和祖国统一的一往深情。
《明天更辉煌》是献给香港回归之日的一首赞歌,全诗充溢着为香港回归祖国而无比兴奋、鼓舞的浓浓深情。
《枣核》表现了朋友怀念家乡、热爱祖国之情,颂扬了海外赤子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及深切的爱国之情。
《太阳与士兵》是描写中国边防军人的动人事迹的一则短文,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无限赤诚之心。
因此,教师在教学本单元中应注意将有声之阅和无声之读结合。首先把课文生字的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做到正确流利,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课文要朗读得有感情,这是“有声阅读”。同时,要加强静心默读,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把课文读懂,这是“无声之读”。在安排教学流程时,应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去设计,提出朗读和默读的不同要求。另外要将理解内容与领悟写法结合。阅读本单元课文,要注意抓重点语句去理解内容,体会所表达的情感;同时,也要关注不同课文在表达上突出的特点,领悟写作方法,吸收课文语言,以利于在自己的口语交际、书面写作中进行迁移运用,形成较强的表达能力,达到学习语言的高层次要求。而且还要将阅读文字与观看插图结合。要让学生更多地动口、动眼、动脑、动手,去接触课文,在自主阅读中感知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形象,体验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同时,要用好每篇课文中的插图,把它作为阅读材料的一部分,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把语言文字变成生动画面的能力。
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二”中编排了“温故知新”“语文大课堂”和“习作”三个栏目。“温故知新”有“理解与运用”“拓展与交流”“积少成多”三项内容。“理解与运用”练习,一是读句子体会词义,认识比喻修辞;二是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这是训练学生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的一项基本功。“拓展与交流”采用宁宁和丫丫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畅谈学习本单元各课后的感受和收获,有的从描写方法谈,有的从修辞方法谈,有的从学习方法谈,意在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各抒己见。“积少成多”选编了清代龚自珍的一首名诗《已亥杂诗》,一是让学生积累中华古典优秀诗文;二是配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的主题,让学生认识又一位“爱我中华”的古代名人。
“习作”是自由作文,不限内容范围,也不限文体样式,是学生自助写作能力的展示,也是对学生自助写作能力的测试。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24个,会写生字26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或指定的自然段。阅读相关的“学习链接”,丰富自己的文学常识。
3、感受炽热的爱国情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认真体会课文中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
5、学习积累中华古典优秀诗文。
6、自由作文,不限内容范围,也不限文体样式,提高自助写作能力。学习状态分析:
本单元都是表现华夏儿女对祖**亲赤诚而炽热的爱的情怀的课文。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对语言生动具体,情感蕴含丰富的文章不能静心地认真品读,缺乏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写作方法的揣摩,以及对作者情感的体会。针对本单元课文的特色,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多读读感受深的地方,利用以点带面的方法,突出重点语段的品、读、练,带动学生对全文的感知。另外要加强静心默读,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把课文读懂。在反复品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启迪,进而在感知内容的同时,还要注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
第三单元
单元教材概貌:
本单元将带领学生进行一次“爱的洗礼”。五篇课文中《永远的歌声》《秋天的怀念》《“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精读课文,《花边饺子里的爱》《为了五美元的礼物》为略读课文。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紧紧围绕“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揣摩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这个专题进行编排,课文呈现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抒发了人间真挚的亲情。课后编排了15道思考练习题,这些题目提示了学习本单元课文的要求和教学重点。课文中编排了五幅插图,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课文的重点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永远的歌声》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童年时代的“我”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的故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
《秋天的怀念》记叙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直至生命最后一息的故事,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与歉疚。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习作的不同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花边饺子里的爱》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妈妈的花边饺子给了他难忘的记忆,成年后,给妈妈过生日时,他也包了一个带糖馅儿的花边饺子,讨得年迈的母亲的快乐与开心。文章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的孝顺、敬爱母亲之情。
《为了五美元的礼物》一文,讲的是十二岁的鲁本用将近一年的时间为母亲准备礼物的故事,表达了孩子对母亲诚挚的爱。在这个单元中,这五篇课文把我们带入了爱的世界,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是永恒的,它使人终生难忘;爱是伟大的,它给人无穷的力量。本单元要求认识32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在“语文百花园”中安排了“温故知新”、“口语交际”和“习作”三个栏目。在“温故知新”中编排了四项内容,一是认识修改符号,通过修改短文的实例,使学生了解和运用新出现的四种修改符号;二是拓展与交流,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领悟到的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三是阅读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国风写的一首诗歌《我有一个梦想》;四是积少成多,编排了“新三字经”中有关讲孝和悌方面的内容。“口语交际”活动,安排的话题是“人间处处有真情”,要求学生选择生活中体现人间真情、让自己感动的事情进行交流,交流时注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待清楚。“习作”练习要求以自传的形式写一篇文章,讲述自己成长中的主要经历。
进行本单元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本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是作者感受爱、奉献爱的经历的记叙和描述,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深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中饱含的深情,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得到教育和启迪。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建议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体会和交流,从而树立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
2、加大朗读力度。这个单元的课文属于情感色彩较强的文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琉璃、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在阅读过程中主动积累语言。
3、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可以让学生选择生活中体现人间真情、让自己感动的事情,与同学进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并能以传记的形式讲述自己成长中的重要经历,提高写作能力。教学时间安排:
教学本单元教材可用13—16课时。其中精读课文7—8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语文百花园一”4—5课时。单元学习目标:
1、识字写字:能够随文识字32个,会写生字25个。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与教育。
4、学习以传记的形式讲述自己成长中的重要经历,提高写作能力。
学习状态分析:本单元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使学生产生深刻感悟。但如何领悟到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并从自我生活中选择体现人间真情、有真实感受的事情却是难点。因此教学中,还要一边品味作者的感人故事,一边引导学生留心生活,积累和挖掘生活中那些点点滴滴的爱的琐事。
第四单元
单元教材概貌:本单元的主题是“民族之魂”,围绕“注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这个专题,选编了《古诗三首》《詹天佑》《怒吼吧,黄河》三篇精读课文和《文天祥》、《一句话》两篇略读课文及百花园四。课文或通过著名诗人留下的诗歌,或介绍杰出人物的动人事迹,表达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向人们述说着那难忘的昨天的故事。
《古诗三首》收录了三首古诗,通过诗歌,表达了诗人崇高的志向与节操。《詹天佑》重点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干线的事迹,说明詹天佑是一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的爱国体现在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及出色的创新才能等方面。
《文天祥》记叙了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表现他的英雄气概和高风亮节,讴歌了他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怒吼吧,黄河》讲述了诗人光未然与作曲家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经过及首次演出的成功,表现了他们旺盛的革命激情及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
《一句话》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写的诗,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四”中,编排了“温故知新”、“语文大课堂”和“习作”三个栏目。“温故知新”编排了四项内容:“引用名句名言”,通过读含有名句名言的句子和选择名句名言填写句子的练习,体会引用名句、名言的好处;二是拓展、交流,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本单元一个个充满民族争气的故事后的感想;三是阅读平台;四是积少成多,诵读陈毅的《青松》。“语文大课堂”要求学生围绕“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个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做社会用字调查,并作整理、分析和提出意见与建议,写一份关于正确、规范地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报告。“习作”要求“以调查中的‘小插曲’为内容,记叙一件自己在调查中遇到的事情。单元学习目标:
1、训练重点: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注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会认26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读写24个词语,理解22个词语。②注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④朗读、背诵、默写三首古诗
本单元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能力:
1、查阅资料的能力:
本单元选取了三位爱国诗人的诗歌及中国历史上五位不同时期爱国人士的感人事迹,同学们要想真正读懂课文,教师应引导他们养成查阅资料的好习惯,通过联系时代背景,更好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句子的能力:
教师要以教材为例子,引导并帮助学生总结理解句子的方法,在学习中培养、提高理解句子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联系时代背景等方法理解重点语句。有些句子,要让学生体会到不仅要看字面上的意思,还要想一想句子的含义。
3、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课标》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六年级,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应该能理出文章思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应留有让学生自己概括、体会的时间,能力强的班级可以让学生预习时写一写,通过课堂逐步深入的学习,修正自己概括的主要内容,加深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感受,提高概括的能力。学习状态分析:
在教学中,我们除了教参上给我们提示的内容,我们还要注意:
1、突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本单元教学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呈显性的目标,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在教学时,应作为重点,选择一定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受到感染与教育。
2、应重视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重视第一课时的教学,挖掘教材的训练点,进行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第一课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功底。
3、揣摩作者写作顺序与表达方法。六年级应在五年级的基础上,以课文为例子,揣摩作者的写作顺序与表达方法,注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五单元
单元教材概貌:本单元以“科学与发现”为主题,带领学生走进一次奇异的自然之旅。五篇课文中,《奇异的琥珀》《自然之道》《一个这样的老师》是精读课文,《表里的生物》《最佳路径》是略读课文。
本单元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认真领会说明的道理”为专题,五篇课文,有的讲述了大自然中奇妙有趣的知识,有的展现了人类的科学精神,启迪学生以科学的精神去学习,去探索。
《奇异的琥珀》是一篇说明文,主要写的是人们根据一块奇异的琥珀来推测出琥珀是怎样形成,怎样发现的,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但是与一般说明文不同的是,作者以讲故事的形式,按事情的发展过程组织材料,使文章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身。
《表里的生物》这篇课文写的是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自然之道》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自然界中发生的一个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位生物学家向导,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观察太平洋绿龟的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鹰咬啄,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送到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里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这件事使“我们”感到震惊和懊悔。这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
《一个这样的老师》这篇课文是美国作家大卫 · 欧文回忆少年时代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讲的是怀特森老师在第一节科学课上,给“我们”讲了一种叫凯蒂旺普斯的动物。第二天测验,每一个同学的试卷都不及格。老师给“我们”解释了不及格的原因,并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什么。逐渐地“我们”在怀特森老师的课上学会了探索,学会了“新怀疑主义”的学习方法。《最佳路径》这篇课文讲的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就要对外开放了,但是连接各个景点之间的道路的设计方案还没有确定。这使大师大伤脑筋。他路经法国著名葡萄产区时,得知有一位老太太葡萄园里的葡萄总是先卖完,她的做法给了格罗培斯启发,半年后,乐园里的人行道铺设好了。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顺应人们的需要,给人以自由选择的空间,这种做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其效果往往是最好的。
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五”中,编排了“温故知新”“口语交际”、“习作”三个大栏目。
“温故知新”有“词语辨析”“认识分号”“拓展与交流”和“阅读平台”四个小栏目。在“词语辨析”中,通过三种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辨析反义词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填空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这是训练学生把内容表述得具体一些的一项基本功。“认识分号”练习中有两项内容,一是通过读句子,了解分号的作用;二是通过给句子加标点,学会运用分号。“拓展与交流”采用交流阅读笔记的方式引导学生畅谈阅读本单元课文后的认识和收获,重在交流对课文写法上的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以及从中感悟到的道理。“阅读平台”提供的阅读材料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中的科学的热情,并了解一些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口语交际”安排的话题是“生活与科学”,训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使他们在交流互动中,增长知识,增强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中的应对能力。
“习作”要求以“(某物品)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简短的说明文。“习作讨论平台”从习作内容和方法上都给学生进行了提示。
本单元在在五篇课文前面编排的导语有两小段话。第一段话简要提示了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和自然科学密切相关的,并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段话明确指出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认真领会说明的道理。” 本单元要求认识生字14个,会写生字24个。要求掌握“读读写写”词语19个,“词语采集”16个。单元学习目标:
1、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了解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怎样成为最佳路径的,从中受到启示;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懂得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有科学的怀疑精神。
2、从生动形象的描写中体会表达效果;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理解“左右”“一般”在表达意思上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奇异的琥珀》最后一段。
4、认识14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掌握“读读写写”词语19个,“词语采集”16个;能够辨析和正确使用反义词。
5、了解分号的作用并能正确运用。
6、围绕“生活与科学”主题进行口语交际,在交际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实例说出自己的感受或看法,做到有条理、有重点;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注意礼貌。
7、以“(某物品)的自述”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文章不少于300字。
学习状态分析:学生对说明文的认识已有一定基础,本单元《奇异的琥珀》的说明方法又有独到之处,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旧知,进行归纳总结,并进一步提高到初步的运用层面。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这一训练重点还要引导学生注重积累阅读方法,如抓重点词、句、段,利用导读,抓课题深入课文等。
第六单元
单元教材概貌:本单元带领学生走近名著,初识五彩缤纷的文学园地。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六”组成。五篇课文中,《将相和》《赤壁之战》《老人与海》是精读课文,《奴隶英雄》《鲁滨孙造船》是略读课文。每篇课文都是中外名家的经典之作,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
《将相和》是根据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故事改写的,赞扬了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思想行为。
《奴隶英雄》是根据意大利优秀作家、历史学家乔万尼奥里的长篇历史小说《斯巴达克思》的相关片段改编成的独幕剧本,歌颂了奴隶英雄斯巴达克的反抗精神。
《赤壁之战》节选自我国元末明初杰出的作家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记叙了周瑜采用“火攻”妙计大败曹操于赤壁这一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
《老人与海》是根据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金的获得者、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改编缩写的,塑造了“桑提亚哥”这个令人敬佩的硬汉形象,赞扬了主人公无所畏惧的拼搏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
《鲁滨孙造船》节选自18世纪英国作家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通过描述主人公在荒岛上造独木船的故事情节,表现了面对困境不后退、敢于依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战胜困难的顽强精神。
五篇课文中都编排了插图,共8幅,都是对每篇课文的一些重点文字的形象体现,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六”中编排了“温故知新”“口语交际”“习作”三个大栏目。
“温故知新”安排有“运用关联词语连句”“拓展与交流”“阅读平台”“积少成多”四项内容。“运用关联词语连句”练习,是认识具有转折、因果、递进、条件等关系的简单复句。“拓展与交流”采用了三个同学对话的方式来谈论学完本单元课文后的收获,以吸引大家参与讨论。”“阅读平台”选编了三个著名作家的三部经典作品的三个精彩片段,供学生阅读与鉴赏。“积少成多”选编了一组(16个)四字成语,都是描写人物外表神态的,意在加强学生的词汇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口语交际”安排的话题是“名家笔下的精彩语句和片段”,这是高段系列名篇赏析中的第三次口语交际活动。在前两次欣赏人物描写和情节记叙的基础上,本次的侧重点完全由学生自己去确定,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多方面鉴赏作品的能力、用普通话交流表达认识的能力和主动参与交流评价的能力。
“习作”要求写“我和书的故事”。这是话题作文,与本单元的主题内容“名著之旅”紧密配合,以引导学生从阅读到写作,从理解到表达,把自己读书的收获写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本单元在五篇课文前面编排的导语是两小段话:第一段话推出了本单元所读名著的几个主人公,简明地介绍了那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的形象特征——宽宏大度的丞相,热爱自由的“奴隶英雄”,坚韧不拔的鲁滨孙,顽强勇敢的老渔夫„„;第二段话明确指出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认识名家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欣赏作品中精彩的语句和片断。”导语的背景图描绘了异国的风光和人物,寓意本单元的“名著之旅”将是一次奇妙的巡游,吸引学生快快踏上阅读的行程。
本单元要求认识生字23个,会写生字27个。
教学本单元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领悟到欣赏。阅读本单元课文,要在领悟主要内容、思想情感、写作特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去赏析名家作品中的妙语佳句和精彩片断。这样,开始进行鉴赏文学作品的启蒙训练,有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2、从理解到表达。通过自我阅读,学生对经典名著有了自己的感受、领悟、欣赏和评价,吸取了一定的营养,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些收获和认识倾吐出来、表达出来,或在名著赏析会上用口语进行交流,或在读书笔谈会上展示读书心得笔记。
3、从课内到课外。本单元课文多为名著的片断摘录,有的进行了浓缩,有的进行了改写,以最简便快捷的方式使学生领略每一名著的精华。课后,可建议、鼓励学生对这些作品的原著、整本书(或整篇文)进行直接的阅读,深入而全面地去吸收名著的丰富营养。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感知主人公的品质特点。认识故事主要人物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品质,感受奴隶们的悲惨命运和斯巴达克的英雄形象,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感知和认识老渔夫面对庞然大物毫不畏惧、敢于搏斗的英武形象,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知戏剧作品这种文学形式的基本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欣赏和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文字。
4、认识生字23个,会写生字27个。
5、鼓励学生对这些作品的原著、整本书(或整篇文章)进行直接的阅读,深入而全面地去吸收名著的丰富营养。
6、在语言环境中,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口语交际,在交际的过程中能够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7、回顾看过的书籍内容,把自己读书的收获写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学习状况分析:
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应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进一步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记的良好学习习惯。注意根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认识名家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欣赏作品中精彩的语句和片断。”从课文的特点出发,精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练习朗读和默读,把握主要内容,着力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去感知人物的鲜活形象,体会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风貌,体会思想感情,主动积累语言,提高阅读能力和效率。
本单元课文是中外名家的经典之作,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其中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品质,奴隶们的悲惨命运和斯巴达克的英雄形象,老渔夫面对庞然大物毫不畏惧、敢于搏斗的英武形象,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深深地打动着每位读者,但是这些课文都是世界级文学大师的经典作品,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没有基础,为了能更好的学习课文,教学时应适时地加入资料以帮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从而使学生能更好的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课后,要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中外经典名著,尤其是课内出现过的那些名家大师的相关作品,使学生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和认识这些名家和名作,吸取高品味的丰富的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第四篇: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
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8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 “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两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 “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深化和发展。
六年级上册教材,既注意落实必须一以贯之的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
为了落实一以贯之的目标,首先在选文上下功夫,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詹天佑》《穷人》《只有一个地球》《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月光曲》,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草虫的村落》《中华少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老人与海鸥》《最后一头战象》《伯牙绝弦》。
另外,重视“语文的 熏陶感染作用”,设置了关于爱国主义(“祖国在我心中”专题)、关爱他人(“心灵之歌”专题)、环境保护(“珍爱我们的家园”专题)、艺术情操(“艺术的 魅力”专题)等方面的专题。另外,上承五年级上册以人物为对象的专题“走近毛泽东”,本册教材编排了第五组“初识鲁迅”。
(二)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注意加强整合。每一个专题从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从内容和形式上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练习、应用,后面有总结、拓展,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与五年级教材相同,本册各专题的导语(第六组除外)分为两个自然段,激发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专题,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精读课文后有练习题,从课文自身特点出发,结合专题学习重点精心编写。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承上启下,提示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口语交际.习作”的话题和内容大多与单元主题相关,“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与导语呼应,为学生总结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提供平台。
(三)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册教材,在编写时既考虑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考虑有利于学生的学,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主要体现在:一是导语提示单元学习内容;二是精读课文的课后题,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注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独立思考;三是每组课文后的“词语盘点”便于学生自查自测;四是“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为学生讨论问题、交流认识提供了平台。
(四)“口语交际.习作”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
延续五年级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册中口语交际.习作依然单列。编排形式亦比较灵活,有先说后写的,有先写后说的,有把两部分内容合在一起的,也有 分开的。教材中的提示性文字,注意提供多个角度,拓宽话题范围,增加选择性,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进行习作,留有较大的创造空间。
习作的编排注意兼顾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也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应用文。记实作文主要安排在第三组、第五组、第八组,分别是“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用一两件事介绍小伙伴”“学习艺 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或写“一件艺术品”、“一次艺术欣赏活动”。想象作文有:第一组,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或听音响讲想象到的、感受到的; 第四组,借助漫画写感受或编故事;第五组,根据材料扩写;第七组,根据图片报道写故事。应用文分别安排了写演讲稿或读后感,写建议书以及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五)“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次是在“祖国在我心中”专题中,与课文的学习同步进行,要求学生开展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活动,交流收获和展示成果。
另一次安排在第六组,是一次大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略说
三、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上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习、应用,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
(二)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作文的能力。
1.首先理清专题的脉络,弄清楚课文在专题中的地位、作用,注意结合专题学习重点来组织教学内容。教材中安排的读写训练点,都是从课文而来,教学课文时引导学生关注相关问题,经历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力争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学时注意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防止人为拔高或离题万里地发挥。
本册教材大多数课文思想性强、人文内涵丰富。关注人文内涵,体会思想感情,是学习课文要完成的任务之一,但是,人文内涵的开掘要适可而止,不可脱离文本,更不可不顾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精读课文后的习题,从课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根据专题学习重点精心编写,应当是教学课文的主要依据。本册教材课后题主要体现以下学习要求:
(1)指导朗读、默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
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可以根据要求,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如何教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下工夫。
本册的默读要求,重点是边读边思考和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题等,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教学要注意提示阅读思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并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本册教材每个专题都安排了读写方法方面的内容,需要重点学习的有三个:一个是“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安排在第一组和第八组。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内容,体会运用联想和想象后,课文有哪些不同,体会其表现力。另一个是“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安排在第四组。教学相关课文时,应当引导学生边读边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体会这样读书会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然后在单元末的“交流平台”中进行总结回顾。还
有一个是“理解含义 深刻的句子及其方法”,安排在第五组。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地学习、总结。
(3)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表达效果。
教学精读课文,还要注意抓关键词句。本册相关练习主要安排在课后第二题或第三题,以不同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有的指向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的指向体会表达效果。
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如: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老人真的“耳朵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了”?)
„„
(四)口语交际教学
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
(五)习作教学
本册教材对习作做了两条线的安排,一是“口语交际.习作”中安排了7次习作,其中有一次与口语交际安排在了一起。二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3次小练笔。
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前面说过,本册教材每一组习作,都根据习作内容,相应地提出了要求。教师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如,第一组,口语交际和习作合在了一起,教材提供了三个角度,有的先写后说,有的先说后写。对此,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师生共同商量,选定一个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一种是自由组合,分别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然后再全班汇报、评议。如果采用第二种方法,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材内容,教材中提示先写后说的,可以改为先说后写等。
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教材没有在每一组中对习作修改给予提示,并不意味着某次习作可以忽视修改。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学生习作时无话可说,常常是因为平时素材积累不够。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下来。“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经常性的练习活动。本册安排了3次小练笔,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时间,随时安排适于学生的练笔。“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练习的时间宜短而快,教师不宜拔高要求。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写日记或写读书笔记,是积累素材的好办法。
(六)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分别安排在第二组和第六组,与五年级教材相同,有
两种呈现方式。随课文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在第二组,可与国庆节期间的庆祝活动
结合起来进行。
第六组的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与五年级教材相同。
谢谢!
第五篇: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新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材教学内容共分六个单元,音乐作品总计35项,其中歌曲12首,欣赏曲14首,歌表演4首,读童谣3首,音乐活动1项,知识1项。器乐是认识和应用堂鼓、小钹和三角铁、双响筒、木鱼。知识点是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音乐记号强弱,下滑音,音阶唱名等。增加了选唱选听等补充曲目,便于我们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
教材采用的具体呈现方式有:乐谱、插图、音乐知识、作品介绍、教学目标、活动安排等。将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有机渗透在各项音乐活动中,避免僵化、生硬的学科知识灌输;本教材特色是:采用生动活泼的人文主题,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多选用具有童话色彩或故事性、情境性很强的优秀作品,教师可根据此特点,结合学生好动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发挥音乐活动创造性、生成性强的特点,多多开展丰富有趣的音乐剧表演、小曲目合唱,律动声势等活动,使我们的课堂丰富起来,打造音乐快乐课堂。第一单元我愿住在童话里
童话是陪伴儿童成长的好伙伴,它能启迪学生智慧,教儿童明辨真善美、假恶丑,启发儿童想像力。在活动中,教师应有效利用夸张的、象征性的音乐形象,不但让学生领略童话故事的魅力,感受这些广为流传的音乐作品带给我们美好的音乐感受,也要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自己优美的演唱和表现来表达这种情感。
音乐活动感受和运用科尔文手势将给我们的音乐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和进步。
下面我就《大鹿》这一课,围绕教学目标确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意图,发挥自己的教学特点,较具体说说自己的做法:
一、通过对学生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的分析,在熟识教材的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且连贯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大鹿》,初步感受法国民歌的音乐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演唱、律动、表演等多种形式,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感受到愉悦。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并在把感受表现在演唱和律动中。
二、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及认知程度的分析,确定本课重难点是:解决最后一句的节奏,要唱得清晰、准确。通过按节奏读歌词、唱本小节歌曲,反复练习掌握。
三、教具:为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兴趣性、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钢琴、头饰等教学工具。
四、依据课程标准和二年级学生自律性差、好动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快乐教学法,运用引导—激发—拓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创造为目的的教学原则,发展学生能力。本课我准备用一课时来完成。
五、教学过程部分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为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制作了课件,将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以媒体为手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把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实践中。
(一)情境导入
1、节奏练习:
老师(出示动物头饰),看看它们是谁?是怎样叫的?我们把它们的叫声加上节奏怎样叫(学生戴头饰进行节奏练习)。
(1)小鸭 2/4 XX XX | XX XX || 小狗2/4 XX XXX | XX XXX || 小鸡 2/4 XX XX | XX XX || 青蛙2/4 X —
| X
— ||(2)把这几个小动物的叫声合成一条节奏,同学们试试会是怎样的效果。学生合作进行小游戏:(为掌握本课难点作练习,增加学习兴趣。)2/4 XX XX | XX
X X X | XX XX | X — || 嘎嘎嘎嘎汪汪汪汪汪叽叽叽叽呱 鸭狗鸡猫
(目的:在情境中练习重点节奏,化难为简,循序渐进、铺垫、激趣)
2、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森林情景图)揭示课题。导语:在大森林里有很多动物,他们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那里发生着很多有趣的故事。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在小路的尽头,有一座漂亮的房子,这个房子的主人是一只大鹿,它勤劳勇敢,乐于助人,同学们听在这首歌里有哪些小动物?发生了什么事情?(1)、聆听一遍音乐《大鹿》,根据提问,请学生简单讲故事。(2)、师复述故事,用简笔画表现故事情景。(目的: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吸引注意)
(二)激趣学歌
1、导语:老师把故事编成一首儿歌(课件出示歌词),我们一起来打节奏读儿歌。(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节奏朗读歌词(教师用打击乐器木鱼打击节奏),师生共同探讨用怎样的语气、力度来突出歌曲的意境。最后一句节奏重点训练。(教师出示节奏谱)(2)创编表演:根据学生能力进行不同角色扮演(戴头饰)。学生说歌词,四人在教师指导下表演故事情节。
(目的:熟悉歌词,解决难点,发展学生创造性,增强兴趣性,促进学生快乐学习)
2、教唱歌曲。
(1)用“LA”唱旋律,师弹琴,学生模唱。
(2)学生在教师逐句弹奏下,小声填词演唱,教师对比示范(提示不要消极、喊唱),强调口型(,口腔打开,上牙齿露出,面部肌肉积极,呈微笑状)及吐字、咬字(唱好尾音的韵母)及表情(眼要有光泽、传神)。用富有弹性且连贯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3)(Mi、fa)的音准练习。歌词:“手把手挽牢”的“挽”字有学生会直接唱成“把”,教师要重点提出。最后一句演唱要清晰准确。节奏重点训练:只唱本小节歌曲,唱轻巧短促等方法,反复练习掌握。(教师再次强调、示范,出示节奏谱)
3、歌曲处理及表现。
(1)感受不同角色的情绪。学生分组讨论(四人一组):歌曲不同乐句的不同情绪,进行分句演唱展示。教师总结:第一句大鹿站在房子里时,很悠闲,旋律明快、跳跃。第二句要唱出小兔害怕、慌张的神情,第三句唱出着急的心情,最后一句,力度稍强,情绪饱满,表现出团结起来力量大的精神面貌。鼓励学生用歌声把热爱自然,保护动物,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心情表现出来。
(2)感受音乐速度、音高、节奏与音乐形象的塑造和歌曲意境表现的关系。有意识的进行旋律互换:教师把歌曲前、后半段旋律进行颠倒演奏,而学生根据新的旋律演唱原歌词,让学生进行对比感受,说说有什么不同的体会,从而理解速度、音高、节奏对音乐形象的塑造和歌曲意境表现的影响。通过歌声表现这种情绪。
(3)初步感受法国民歌的音乐特点。通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观察:
1、歌词:流畅简洁、富有描绘性,童话般烂漫、口语化;
2、旋律:虽极其简短,但其进行则是“慢、快、慢”的法国序曲形式,结构前后统一、等节奏型,具有鼓舞性和号召性等音乐特点。半音运用:mi、fa在歌曲结尾中的重复连接运用形成有特色的音乐效果。
(三)、拓展编创
1、实践创作:教师逐句分析歌词,和学生一起用律动的形式表现歌曲。
2、共同随音乐进行表演。把感受热爱自然、保护动物,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的感受表现在演唱和律动中。(目的:发挥集体智慧,鼓励学生音乐创造,快乐学习)
(四)、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的声音、动作、表情都很好,我们就好象开了一场小小的音乐会,真是团结起来力量大。今天我们学习了《大鹿》这首歌曲,小兔遇到困难时,在大鹿的帮助下,摆脱了危险,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小动物,小伙伴之间也要象他们一样,要团结友爱,还要乐于助人,我们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目的:回顾总结,鼓励强化,进行思想教育,达成情感性目标)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歌曲涉及以下几个童话故事:《白雪公主》《海的女儿》等等。通过学生进行童话故事的复述,让其感受真、善、美的童话世界。可以引导学生改换童话故事名演唱,了解更多的童话故事。有必要提醒学生童话不是现实,应理智对待,不要信以为真,把一些事情当成现实。不能模仿当中危险的动作和不太文明的语言。教学建议:听动画片歌曲导入,放动画片录像资料学生欣赏,并结合声像,同学们一起试着跟唱。记住歌词是本课难点,可凭借教师对图片进行指导性的手势,引导学生基本记住歌词,再听唱歌曲,教师要以自己优美的音色、表情吸引学生,养成积极表现歌曲的演唱习惯。欣赏《糖果仙子舞》:引导学生通过安静聆听,分辨钢片琴的独特音色,感受其塑造的梦幻般的优美的音乐意境,通过观看视频,引导学生想象音乐表现的情景,虚幻的第一主题,圆号显现第二抒情主题,表现糖果仙子翩翩起舞,随后钢琴演奏一段华彩,钢琴比原来提高八度演奏,音乐显得更加明亮,表现舞步达到高潮,最后,轻轻结束全曲。引导同学随音乐不同部分进行不同气氛的表演。《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让学生首先从感受生活中高低不同的声音入手,并进行模仿、创造,这是第一册探索声音的继续。还可以通过用声音讲一个故事,在实践中运用高低不同的声音进行表达。感受“音的高低”的音乐活动有:
1、由教师或学生列举几个自然现象或生活中音的高低对比的事例,注意让学生发现和归纳,小而轻薄的事物发声高,大而厚重的发生低沉,包括人的自然发声也是这个规律。
2、教师播放高低对比比较明显的音乐片段,请学生分辨。体验安静环境中的“轻声细语”有时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3、根据教科书的插图创设音乐游戏或音乐故事,通过模拟各种人物、动物的声音表演各种角色。三个音乐游戏活动:
1、小小配音演员:根据插图编故事并表演,可以简单化装,可以边表演边自己配音,也可表演与配音的同学分工合作。
2、“我编你唱”唱、念童谣。节奏不变,音高可以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创编,如教师说:碰铃清脆“叮叮叮”:生回答:大钟低沉“当当当”, 必须一个高、一个低,就符合游戏规则。
3、练习感受“柯尔文手势”,教师演示,学生感受练习。可以在每节课前在发声练习中进行练习和运用,感受首饰和声音位置的关系。它是师生间进行音高、音准的调整、交流的一种形式。歌曲《小红帽》:这是由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童话故事编创的歌曲,由于旋律的运用,使歌曲有了不同的情绪。全曲的音乐素材简练,基本上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前半乐句平稳安静,后半乐句跳跃、欢快,应结合歌词让学生体会上行和下行的旋律带来的情绪变化。这首歌曲使用了c—c1的完整音阶,要通过歌曲认识和了解七个唱名.运用故事导入:教师有声有色的讲《小红帽》的故事,讲到小红帽高高兴兴走在去外婆家的路上,边走边唱,此时及时导入歌曲,教师进行儿童化的范唱。唱后告诉学生,这是他又一次去外婆家,第一次就是大家知道的那个故事。通过说说小红帽此刻的心情,引导学生轻快、高兴地、中速的表现歌曲,最后能用表情、动作来边表演边演唱。第二单元:快乐的游戏
本单元以游戏为切入点和主线,可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游戏活动。如:续编歌曲、合作读童谣,打击乐伴奏,音乐不同主题的动作模仿;猜谜游戏,声势活动,随音乐队列练习等。乐情绪基本上都是欢快的,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引导学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不喊唱,唱好顿音。听辨音乐结构,分辨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引导学生记忆音乐主题,通过音乐的速度、力度等要素感受音乐情绪及其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音乐环境。理解感受音乐不光是用来听和唱,同样会给他们带来生动的趣味游戏。《数蛤蟆》:学生可在教师带领下进行“青蛙跳”律动。导入谜语:“水中有位歌唱家,穿件绿色花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叫,田里数它本领大”。教师播放课件,认识青蛙和蛤蟆的区别,分析歌曲里数到了“蛤蟆”的哪些部位?几拍子歌曲?歌曲什么情绪?教师打击蛙响桶,学生跟节奏读歌词。解释“花儿梅子梭,水上漂”是“衬词”,能使歌曲更有地方特色和民歌味道。结合“蛤蟆不吃水,太平年”,启发学生:它吃害虫保庄稼,就是一个丰收的太平年。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怎样把歌曲表现得诙谐生动,改变歌曲演唱的力度可以丰富歌曲的演唱效果和意境。可分男女组进行赛唱,增加兴趣。拓展延伸活动可续编歌词,要求数得准,还可进行创作表演,随音乐自由创编舞蹈动作。读童谣《花蛤蟆》:围绕主题,复习歌曲《数蛤蟆》导入,熟识节奏,步步深入,读出韵味,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师指导,能力强学生为它编一首儿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通过读童谣总结,说出童谣的特点:押韵、有节奏感、短小、有趣、有教育意义,一般多为童话内容。师生同读,师用鼓伴奏,强调有关节奏。还可在熟练基础上,一对用咕呱伴奏一对读童谣,初步训练学生协调配合能力。欣赏《布老虎》:是儿童喜欢玩的一种民间玩具,在我国农村人们都喜欢用老虎的造型来打扮小孩。布老虎的造型多姿多彩、栩栩如生,音乐表现了布老虎的各种姿态和动作,可让学生边欣赏课件资源中的动画,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行表演,模仿老虎的动作和声音。欣赏音乐之后,可以让学生画一个布老虎,在音乐声中游戏。教师介绍有关布老虎的民俗,“布老虎”枕头、鞋、帽子等等”,并启发学生回忆下、列举自己有关的见闻。引导学生通过音乐速度、力度与情绪分辨两个不同的“老虎”主题,一个是貌似凶猛的,老虎的一面;一个比较温和的,布的一面。教师启发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效果所表现的“老虎的出没和昏昏欲睡”两个不同的场景。并试着用不同的象声词进行模唱,看哪些词更适合表现主题,如“咚”,或“滴答”。介绍并用打击乐器表现音乐中的有特点的节奏。歌曲《猜谜谣》:直接猜谜导入,对说出不常见的动物答案的人给予肯定与表扬,通过听录音知道:每句谜面都有几种答案,并以此进行歌曲的续编。先把歌词以儿歌的形式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朗读。用对唱、齐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再加上有节奏性的模仿动作进行表演。拓展欣赏《猜调》感受不同形式和风格的的猜谜歌曲,总结猜谜歌曲一般采用对唱形式,风趣活泼。
欣赏《舞龙》:出示舞龙的图片,幼儿欣赏,说说这是什么?什么时候看到过,当时心情怎样?师简单介绍舞龙的习俗。在欣赏民乐合奏曲《舞龙》时,可观看舞龙视频,感受舞龙的热闹气氛,并尝试模仿舞龙动作。游戏: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自己见过的舞龙表演是怎样的,再引导学生四人一组,自由尝试合作协调走步。教师做舞龙人,请幼儿仔细观察教师手上的彩球,随彩球的位置高低来作出相应的动作。如:彩球举得高,龙头就举得高;彩球放低,小朋友就蹲下来舞龙。引导学生根据彩球方向的变化,看信号舞龙依次进行动作的变换。作为活动延伸,最后引导全班学生在户外连成一条长龙,随音乐进行舞龙表演。歌曲《大头娃娃》:哑剧表演导入,师出示娃娃头,教师带上大头娃娃表演哑剧,教师启发学生理解“朝天扎、摇头晃脑、指手划脚”,并让学生做一做动作。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借助伸展和收缩的动作,练习用连贯、跳跃两种声音表现大头娃娃“哈哈”的笑声。学生结伴表演,通过相互指着唱,体验歌曲的风趣。欣赏《士兵进行曲》:律动导入:在座位上和着音乐的节拍拍手、踏脚、拍腿、打枪、立正、敬礼,设计走步的动作,带领学生进行有关军队等进行曲风格的律动。请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示,知道一共要做拍手、拍退、打枪等六个动作,同时要念qi、ka等象声词。分组讨论练习,然后再进行比赛,看那一组动作做到最整齐。了解并感受:音乐情绪与速度“果断的快板”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认识并表现有关的音乐记号,如反复记号、强音、保持音、空拍等,体会它们对音乐效果起到的作用,教师指挥或带领学生列队行进,模仿木偶兵的形象,再由学生自由结组,自己设计动作带领自己的一队“士兵”,进行自由表演。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本单元有三首国外很有特点的儿童音乐作品,让学生体会劳动不分国界,同样光荣,同样能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的德育渗透目标。通过演唱聆听、表演等综合性活动,用另外一种劳动形式——舞蹈、演唱、声势活动等体会劳动的快乐,传递尊重劳动、赞美劳动,从事劳动的正能量。欣赏《劳动最光荣》:通过播放歌曲观看动画录像,让学生发现当中勤劳的小动物,看看它们是怎么劳动,并用自己设计的动作跟着音乐一起律动,讨论怎样在生活中做个勤劳的人。能随音乐进行哼唱,注意学生演唱习惯及技巧的培养。唱歌《理发师》:律动导入:教师带领学生边听边做,动作合着音乐。活动以“体验一下音乐理发师是怎样工作”为主线开展,理发都用哪些工具,它们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用你的声音配合老师。游戏活动:集体表演,分成4排,1、3排扮演小顾客,2、4排扮演理发师,再交换,与同伴合作,在歌曲中加入动作及和谐的伴奏声音,通过对比体会句尾│××│× 0│和│× 0│节奏对音乐效果的影响。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片段)》:复习导入哼唱《劳动最光荣》,引出: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带来幸福。看图观察,是谁在干什么,“打铁”是把使用的兵器、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等铁器由“铁匠”在火炉上煅烧后,用手工敲打出来。能说出管弦乐器包括哪几种?打铁的声音是用什么乐器表现的。边听边想,你在音乐开始、中间、后来时,眼前都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把这首乐曲分成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旋律在速度、力度、节奏、情绪是怎样的?描绘了森林早晨怎样的景色?(音乐以较慢的速度,舒展的节奏,较弱的力度,平稳且优美抒情的旋律,表现了大森林早晨宁静祥和的景象)。学生可随老师的伴奏哼唱旋律。边欣赏音乐边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天蒙蒙亮了,沉睡的森林苏醒了。〈第二部分〉乐曲在速度、节奏、力度以及情绪方面起了什么变化?与第一部分音乐有什么不同?表现了怎样的情景?(音乐节奏明快,旋律活泼欢快具有波尔卡午曲的风格,表现了森林中的铁匠愉快而辛勤劳动的场面)。随着音乐的节拍来演奏有关的打击乐器(三角铁和双响筒),体会为什么要用这两种乐器伴奏,双响筒能表现出师父与大徒弟二人配合打铁声音的高低、强弱变化;三角铁表现金属之间的撞击声)。分别模仿、学做打铁师傅和大小两个徒弟的不同工作,有节奏随音乐合适段落进行表现。另外,再仔细听一听这一部分的结尾在情绪上起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场景?学生边欣赏边表演,欣赏后自由发言。(结尾部分)节奏更紧密,速度更欢快,情绪也更热烈,表现出铁匠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喜悦的心情。提问:打铁是一种很辛苦的工作,为什么铁匠们却那么高兴,干得那么欢呢?学生回答,完整地再次欣赏乐曲,进一步感受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并且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唱歌《种玉米》:学生看图片想象:他们在什么地方做了些什么,还在之前做过什么,总结:种玉米除了收割,还要播种、除草、施肥、撒种、浇水。听唱后说出歌曲特点:有劲、有生气地、快乐地、是国外作品,带领学生有节奏读歌词解决字词难点。教师播放磁带学生默唱;第二遍跟磁带轻声模唱,教师放慢速度示范,明确每句的节奏特点。教师面向全体同学指导、纠正,解决难点乐句。演唱时要求:用坚定有力的声音表现劳动气氛,教师可以为这个首歌加入配唱伴奏,如每句句末二分音符处加入“嘿嘿”,让它更热烈,更带劲儿,让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劳动场上热火朝天的场面。可选几名学生打击乐器,沙球:左手一拍一次,右手一拍两次,随音乐边唱边进行声势表演。歌表演《猴子蒸糕》:欣赏歌曲,播放动画,学生叙述故事情节,教师总结道理:不劳动者不得食,不劳动就不能得到吃的。根据歌曲内容,为五副图片排顺序。出示图片课件,一边听歌曲,一边为图片排顺序,有表情地模仿小猴和小狗的语气和动作。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纠正学生的语气,用心去体会歌词的意思。随歌曲旋律哼唱。先加入表情和动作去演唱,后进行歌表演。
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本单元以学生熟识的动物的叫声、走路及活动规律为抓手,用音乐“讲”了几个学生非常喜爱的童话故事,通过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童话故事只是个桥梁,重点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音乐是怎样表现这些童话故事的,体会不同音乐形式所塑造的不同的动物形象。在活动中要积极进行音准及节奏训练,以学生的亲身体会和见闻为依托,进行合理想象与表演,使学生在体会音乐带给她们轻松快乐的同时,也能让他们知道怎样做事与做人。本单元涉及的音乐记号较多,应有意识地提示孩子进行认识与表现。知道有了他们,音乐更丰富,更有表现力。歌曲《动物说话》:在发声练习中可涉及动物叫声的节奏和象声词,分角色唱唱、拍拍,师生合作进行声势游戏。请学生在认识几种打击乐器(木鱼、蛙响桶、碰铃)的基础上选择合适乐器,自编动作表演唱。教师示范变化小动物说话的节奏,让学生续编,进行创造性的培养。
欣赏《鸭子拌嘴(片段)》:老师和学生听音乐做鸭子律动导入。设计游戏:一棵打击乐树,请同学到树上找出上认识的打击乐器(碰铃、三角铁、响板、双响筒、小鼓、铃鼓等,做节奏回声游戏。通过听辨,学生进一步熟悉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及名称。师介绍主要打击乐器锣和镲。讨论“拌嘴”是什么意思。带着“鸭子拌嘴”这个问题初听全曲。生听完谈自己的想象,可编成小故事说出来。学生边看《鸭子拌嘴》备课资源中的图片,边听音乐,说出听到乐曲中有哪些打击乐器。一群小鸭子(用小镲演奏)、大鸭子(用大镲演奏)清早走出舍门来到池塘,戏水打闹,饶舌拌嘴,然后心满意足,摇摇摆摆回窝去的生动情景。拓展活动:
1、同学用自制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来表现一只小狗在啃骨头的声音;一只小老鼠在偷吃东西的声音。
2、学生选择或自制打击乐器,在用声音能表现一定的音乐形象后,与教师合作,创作一首自己的《鸭子拌嘴》,可边看画面边创作。师录制后播放,通过听赏,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空间。读童谣《小鸭子》:教师出示节奏卡:学生按节奏卡的节奏练习有关的节奏。然后,分声部练习节奏:先师生配合练习二声部,后生生配合练习二声部导。学生一部分边做模仿动作、边说童谣一声部,其他学生演奏打击乐曲配伴奏二声部。歌曲《小动物回家》:学生能用恰当的力度和速度表现不同角色的脚步和歌声。歌曲节奏切分音和浮点音符的表现是难点。师边作范唱同时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动物卡片。让学生根据歌词意思,模仿节奏,再让学生准备多种打击乐器,让学生用乐器来敲击节奏。试着把你喜欢的动物添加到歌曲中,如:小狗回家蹦蹦跳、小鹅回家摇摇摇、小水牛回家慢吞吞,小牛回家咚咚咚。
欣赏《小狗圆舞曲》:请学生说出自己与小狗的有趣故事,与大家分享。听到了除了小狗叫以外还有什么声音?口哨声,谁吹的,为什么要吹口哨?随音乐想象小狗跳舞的样子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再听乐曲、打击你喜欢的节奏,哼唱乐曲主题,了解圆舞曲的定义的由来。歌表演《小猫钓鱼》:故事导入《小猫钓鱼》,教师指导学生讲故事情节,并说出其中的道理。先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找出乐谱中的音乐记号进行了解,体会其运用的必要性。在歌曲表现时提示:小猫三心二意钓鱼和小猫改掉了缺点,专心的钓鱼,怎样在演唱时表现出来带领学生用合适的动作、表情、语气、声音力度表现通过小猫的行为变化,表现“垂头丧气和自豪喜悦”。学生自由讨论,设计表演动作,表演小猫追蝴蝶和钓到大鱼时的表情和动作。学生自己创造角色,分组表演,表演后学生点评,启发学生开阔思路,相互学习。欣赏《龟兔赛跑》: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传统的方法一般是沿着故事的线索聆听音乐,或是通过辨别黑管和大管不同音色了解两个角色。根据创造性的教育理念,我们还可以尝试从整个音乐中提炼出四段音乐:树林的早晨、骄傲的兔子、勤恳的乌龟、欢庆胜利。学生熟悉音乐之后,为教师的故事配音乐,或是听音乐让学生编故事。在创编过程中,教师不要以《龟兔赛跑》的原形来衡量学生的创编,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创编出与别人不同的结果。
听赏中的提问可以有:你觉得今天的早晨怎样?听听哪段是小兔的音乐?为什么是兔子而不是乌龟?用一个合适的象声词来哼一哼。兔子摔跤的情景是用什么声音表现的,试着自己用声音配音。分别听听音乐中单簧管、大管是怎样演奏的?说说特点并模仿?聆听兔子踩了乌龟后的音乐是怎样表现兔子对待乌龟的态度的?小号、单簧管、大管、长笛、双簧管分别代表的意思,并模仿一下兔子跑的速度和乌龟跑的速度,随音乐动一动。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兔子的神情怎样?这段音乐是描写谁的?速度怎样?表现乌龟怎样的心情?随着音乐为乌龟加油。听音乐:加油声吵醒兔子,它看到了什么?此时它的样子又会怎样?它会采取什么行动?那乌龟又在干什么?在音乐中找大管的声音。最后胜利的音乐由哪样乐器奏响了?乌龟胜利了,那小兔子呢?你想对骄傲自大的兔子说什么话?整体感受,并在音乐中模仿动作。如:兔子和乌龟出现的情景,兔子骄傲的表现,摔跤的样子,乌龟坚持不懈,努力跑步的样子。
第五单元动画城动画片是学生永远关注的主题,通过优秀动画片音乐使学生感受听觉与视觉的联系很紧密。没有声音动画将失去色彩和魅力。激发学生用明亮的声音大胆、正确的演唱,用有特色的打击乐器和动作形式表现乐曲,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歌曲《我们的家园》:发声练习时提示:小鸟、小溪怎样用声音来表现,大家试着唱一唱。学生朗读歌词,说出歌词所表达的内容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教师重点指导节奏、空拍。通过演唱体验歌曲的两个部分。能用恰当的力度和速度表现出来。可进行动画片插曲演唱比赛或齐唱,教师准备视频资料。欣赏《三个和尚》:音乐诙谐、幽默,生动的表现了“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道理。在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堂鼓、木鱼、小钹,并分辨这几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在这首乐曲中这几种打击乐器的使用是非常有特色的。然后仔细分辨表现小和尚、瘦和尚和胖和尚的音乐,联想三个和尚的故事情节。由于这首乐曲音乐形象非常鲜明,因此,可以让学生随音乐创编,讲述故事并表演。学生边听音乐边听教师讲故事:前奏部分:“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主题音乐第一次响起:“一个小和尚背着行李,来到寺院,自己挑水、洒扫、念经,百无聊赖的打盹”;主题音乐第二次响起:“一个瘦和尚背着行李,来到寺院,他们两个抬水,瘦和尚欺负小和尚、共同洒扫、念经,百无聊赖的打盹”;主题音乐第三次响起:“一个胖和尚背着行李,来到寺院,他们你推给我,我推给你,没人去抬水,没人洒扫、念经,寺庙里一团糟糕”;急促的音乐响起:寺庙里的老鼠啃倒了烛台,寺庙失火了,这可不得了,他们三个不再观望、坐视不理,而是共同合作,积极救火,把火扑灭。一切都恢复原样;主题音乐再次响起:三个和尚共同在寺庙外建立了类似滑轮的设施,共同运水,共同洒扫、念经,一切恢复平静,他们过着清平的生活。再听音乐,由学生在教师指导提示下把故事讲完。请大家思考:乐曲中“和尚”的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使用了哪几种打击乐器?跟主题音乐用木鱼和小锣进行伴奏。歌曲《大风车》:歌曲《大风车》是我们十分熟悉,现在的学生并不熟悉,但唱会是不困难的。应利用这首歌曲,在演唱方法上多下些功夫,如几个八分休止符的唱法、切分音的唱法、连音的唱法等。通过把握准确的演唱方法,更好的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采用多种演唱形式表现歌曲。如:独唱、小组唱、合唱等。小组讨论,设计能集体表现“风车”的舞蹈动作,突出风车转起来的特点,在教师指导下大胆参与,表现歌曲。活动《跟着队长走》: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歌曲风趣、短小、节奏感强,弱起节奏是明显特点,在欣赏的基础上应把歌曲唱会,教师演唱歌曲前半部分,学生轻声跟唱歌曲后半部分的嘀嗒声。在活动时,应鼓励当“队长”的学生创编出各种不同的动作。教师导语: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位名叫彼得•潘的神奇少年,他会飞而且喜欢保护弱者,特有正义感。小女孩温迪和两个弟弟,在小精灵丁克的帮助下,战胜了海盗霍克船长,恢复了快乐而平静的生活。我们选出的“小队长”要带领你的队员做出神气、帅气的的动作,这样才能取得胜利。音乐游戏:规则:前奏音乐,学生围成圆圈,按师弹奏的音乐节奏带领同学们踏步走。演唱开始前,选出的小队长进圈内随音乐做动作,其他同学模仿,当听到的乐曲发生变化时大家原地不动,手指向另一个同学,那么被指的同学就成为新任小队长,按照节奏进行交接,依此类推。队形可变化:s型;三角形;斜线;圆形。学生动作:双脚始终保持踏步动作,谁是小队长,谁就自编双手动作。教师提示变换节奏及学生交换队长。欣赏《猫和老鼠》:播放《猫和老鼠》动画片片段,学生观赏,讲述自己所了解的故事情节。感受乐曲的情绪,随着乐曲的时而快、时而慢你联想到什么?用语言描述你在欣赏过程中想到了“猫和老鼠|”怎样的活动情景。有何新的感受和新的想象。学生戴头饰,随音乐进行形象表现,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播放美国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其他动画片视频片段,学生欣赏,拓展视野。
读童谣《猫和老鼠》:热身律动《邀请舞》,然后,出示说白节奏,分声部教学生按节奏读童谣,教师打节奏,学生边倾听边跟唱童谣,然后进行二声部合作,循序渐进一小节一小节进行合作练习,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师指导学生按童谣节奏打击乐器进行伴奏。音乐游戏:传递节奏,教师带领学生依次说白节奏(在耳边传递,看谁传的节奏说的准确。)拓展延伸:两种角色表情和动作的自由创编。
第六单元下雪啦本单元选取了雪花、雪橇、江雪、冬天的故事和小动物告别会等内容,把学生带进冬天的银色的世界中。雪花带给孩子的不是寒冷,而是神秘、美丽与快乐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好奇与探究,引导他们进入音乐所创造的洁白无瑕的天地间。感受不同意境的冰雪:童话的、远古的、现实的、不同地域的。在教学中应继续培养学生演唱、演奏和综合艺术表演的能力,并注意与古诗文化的联系。歌曲《冬天的故事》:全班齐朗读歌词,理解“两个我”分别说的是谁?学唱歌曲时注意:咬字、吐字要清楚,一字多音的地方要唱准,演唱亲切、自然。体会三拍子和速度在歌曲中的重要性。了解速度和拍子对歌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可以随意的改变歌曲的速度和拍节。应用较慢地速度抒情的演唱这首歌曲,用有三拍特点的动作为歌曲配动作,用打击乐器伴奏。欣赏《江雪》:可诗画结合,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诗的空远的意境,还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其他表现冬天的诗和画,丰富对《江雪》的感受。如:刘长卿(唐)的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教师播放《雪花飞舞》录像播放一段雪花飞舞的录像,引入教学主题。乐曲是怎样表现纷纷扬扬的雪花的?启发学生,随着音乐展开想象,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的情景。注意乐曲有淡淡的忧愁,注意动作的速度不要太快。可由个别学生上台表演自己的动作设计,也可由全班同学一起表演。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编动作。教师讲解古诗的含义,可借助教科书上的插图或教师自己准备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欣赏《雪橇》:视频导入:教师播放滑雪橇视频片段,学生观赏,评论。这是什么交通工具?学生讲述自己所了解的雪橇及有关经历。教师出示雪橇图片进行简介,出示圣诞老人乘雪橇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听赏感受乐曲的情绪,并用语言描述你在欣赏过程中想到了乘雪橇滑行时的心情和动作。并用律动等动作表现滑雪橇当时的不同动作。教师引导,感受乐曲节奏和段落的不同变化以及所描写场景的不同,带领学生随音乐进行表现。唱歌《雪花》:是一首体现科学知识的歌曲,通过歌曲使学生知道,雪花是个六角形的结晶体,遇热就化成水。歌曲富有童趣,在演唱时要注意启发学生表现出情绪的变化。如开始的顿音唱法表现的天真活泼,“哈哈”的重音唱法表现出的骄傲自豪,以及“噫”的语气组词所表现出来的疑惑等。儿歌导入:小雪花,一身白,请你告诉我,你从哪里来?我呀本是江河水,太阳一晒变云彩。冬天冷得受不了,又变雪花飘下来。(课件展示教师搜集到的雪花的图片)认识顿音记号和重音记号的作用,以及在歌曲中的演唱方法。体会歌曲两部分情绪的不同。难点乐句反复学唱,进行突破,并为歌曲创编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