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周末教案
姓名 学号 成绩
(出卷者:钱圣达、刘 爽、王宇舫)
一、基础知识:(24分)1.写出叠词(4分)
AABB 高高兴兴 ABAB 研究研究 AABC 袅袅炊烟 ABCC 白雪皑皑
2.写出描写春天的成语四个(4分)
—姹紫嫣红———— —万紫千红———— —花团锦簇———— —柳暗花明————
3.造句(3分)褒贬———— 飘拂———— 滋润———— 4 填空(8分)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3)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8)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5 连线(5分)
春夜喜雨 白居易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杜牧 江南春 杜甫 雨晴 王驾 钱塘湖春行 李白
二、阅读(3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7分)
鼠,特别是家鼠,本是令人痛恨的动物,然而它在十二生肖的乐队中却有拉手首席小提琴的荣耀。古人用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相对应,“子”位的鼠永远打头。
鼠与人类关系密切,有关鼠的童谣在旧时深受儿童喜爱。流行于京津一带的《小耗子偷油》,今天五十岁左右的人都会有印象;而《猫拿耗子》中的“耗子大爷”的更带有几分老北京市民的懒惰与穷讲究,十分可爱。不过最为儿童神往的莫过于“老鼠娶亲”的民间传说,几乎流行于全国。春节前后,有关生肖的年画`剪纸,不仅是成人点缀年节气氛的物品,更是儿童进入童话世界的向导。
在浙江绍兴一带,人们常称年画为花纸。鲁迅《狗.猫.鼠》一文忆及童趣有云:“别的一张‘老鼠成亲’却可爱自新郎..新妇以至傧相.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像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緑裤。” 清代梁玉绳《清白音集.嫁鼠词自注》:“俗传除夕鼠嫁女,窃履为轿。”民间布玩具多有表现这一题材者颇受儿童欢迎。旧时流行的玩具,用手帕折叠为鼠,或用布缝制而成者,都曾是儿童的宠物。作为生肖老鼠在民间艺术如剪纸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清光绪年间东掖县“十二生肖童子”之一的鼠但在绘画作品中表现老鼠题材者就不多了。元代钱选《桃枝松鼠画卷》所绘并非家鼠,明宣宗朱瞻基则有《苦瓜鼠画卷》,画的分明是家鼠了。
文学作品中,鼠的形象在《诗经》中早见,如《魏风.硕鼠》`《鄘风.相鼠》等。唐代曹邺《官仓鼠》以鼠喻贪污之官吏,有《硕鼠》遗意。唐代王度的《古镜记》写鼠妖为魅,开后世鼠婚故事之先河。《西游记》第81回至83回,写无底洞中的老鼠精逼唐僧成亲,是鼠婚故事的发展。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有《阿纤》一篇,写人鼠相恋,生动传神,但以鼠为妇,恰如许仙爱上了雷锋塔下的白蛇,终不如狐妖花魅更具浪漫色彩。清传奇《十五贯》中的娄阿鼠既是鼠窃狗偷之徒,又是杀人凶手。但以鼠为绰号者,在文学作品中并不都是坏人,《水浒传》中的白日鼠白胜,属108将中的人物;《三俠五义》中的五鼠,更是结拜的侠义之士,受到读者的喜爱。
1.文中第一自然段说到鼠有着“拉首席小提琴的荣耀”的意思是?(3分)
意思是十二生肖的首位。
2.下列说法符合第二自然段文意的一项是(a)(3分)a.关于鼠的民间传说很丰富,它能引导儿童步入童话的世界。
b.鼠一向是儿童的宠物,所以关于它的童谣好听好唱,流传不绝。c.每年春节前后,有关鼠的年画 `剪纸作品都广受欢迎,供不应求。3.从全文看,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c)(3分)
a.在我国传统的剪纸和绘画中,老鼠常常充当主角,其中包括家鼠和松鼠。
b.“五鼠闹京城”说的是五位侠义的故事,他们广交朋友,肝胆照人是108将中的人物。c.鼠的艺术形象在我国众多的民间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直到今天还受到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人群的广泛欢迎。
4、请写出本文的中心思想与主要内容:(8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7分)艺术欣赏的特点,其实不过是借有限却有力的诱导物,让欣赏者利用他们的那些特定艺术形象有联系得生活经验,发挥想象,接受以至“丰富”或“提炼”既成的艺术形象。无形的音乐是给人听的,可听音乐的人能够觉得看见了其实不在眼前的什么。有形的绘画是给人看的,可是,例如画出了汹涌水势的马远的《水图》,能够使人觉得仿佛听见了什么。我一时找不到适当的词句来说明这种精神活动,姑且把它叫做“再创作”吧。一切于人民有益而且使人觉得有趣的艺术,它的创造者力图再现生活时,也不漠视欣赏者“再创作”的要求和作用。欣赏者之于艺术的“再创造”,当然和演员之于剧本的再创造不同。他不必像演员那样,把在头脑里构成的形象,无论如何,欣赏者的脑力活动不可能左右实际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可是,欣赏活动作为一种接受感动以至接受教育的方式或过程,应该说不是在简单地接受作品德内容。对于欣赏者自己来说,当他受形象所感动的同时,要给形象作无形地的“补充”以至“改造”。这种精神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毫无限制的,但他是可能的和必要的。宋朝有名的山水画家郭熙,讲究水画动人的效果,要求画中的山水使人觉得他是可行的,渴望的,可游得,可居的。这不只是为了形象真实,让人们相信画里的山水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而且,更要紧的是要求山水画具有强烈的魅力,好比好戏把观众引进戏里那样,把看画的人吸引到作品所构成的境界之中,使他成为无形的`作品中活动的人物。艺术欣赏不简单。看不见林中的庙宇,看得见溪边的和尚;看不见赶路的行人,看得见待渡的小船;这些似乎不完整的景象,是诱人神往的。依靠某些瞬间现象和自然的一角的描写,使欣赏者联想到没有直接出现在画面上的东西,甚至觉得可以进入画面中的境界,加强人们对实际生活的联系。这种对我们说来是有趣也有益的欣赏活动,习惯的说法叫“卧游”,也叫做“神游”。假若片面的把素材作为判断艺术技巧的标准,否认欣赏者的精神作用,这些现象就无法解释。人们爱说好的山水画有有咫尺千里之势;离开欣赏者,咫尺的山水画,那里来的千里之势的效果呢?
1.根据文意,艺术欣赏的条件是 看,听,想象。(3分)
2、.根据作者的观点,艺术欣赏其实一个 “再创作”
的过程。(3分)
3.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说“ 利用可以使第三者分明感受得到的形式加以表现。”,这个“形式”实际上指(想象)(3分)
4、.下列对本文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使他成为无形的`作品中活动的人物。"指的是欣赏者一定要化作作品中的对象,才谈得上进行艺术欣赏。
b.作者善于用拟人和排比手法来增强文章的其实`说理效果和感染力。c.画家在画面上留下一角空白,往往比不留空白更具艺术魅力。5.本文中心思想。(5分)
三、作文:(40分+2分)《童年的回忆》
要求:写一自己童年的故事。字数:500字。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
词语新题型完全训练
(一)(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下面词组中,既有一组反义词又有一组近义词的是().(3分)A.纯熟
熟练
节制
限制
B.张罗
松懈
料理
松弛 C.渺小
伟大
粗疏
周密
D.怯懦
退却
胆小
接受
二、用线将下列词语搭配起来。
整理
面貌
沉重的 天空 整顿
缺点
繁重的 教室 改正
纪律
晴朗的 劳动 改换
书房
明亮的 脚步
三、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①明智
②精密
③聪慧
④深刻
读史使人__,读诗使人__,演算使人__,哲理使人__,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长于思辨。
四、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发表(表达,登载)
整装待发(整理好行装,等待出发)
发端(开始,开端)
先发制人(先动手以制伏对手)
B.信使(确信的历史)
信马由缰(相信马能识途,紧随其后)
信访(来信,来访)
通风报信(暗中透露消息)C.征文(征集稿件)
旁征博引(广泛地引用材料)
征途(远途,行程)
信而有征(可靠而且有证据)D.背约(违背约定)
力透纸背(形容文章深刻有力)
背离(离开,违背)
离乡背井(离开故乡去外地生活)
五、照样子,先给下面的词各找一个反义词,然后再分别写一条包含这两个词的成语。
例:
故(新)温故知新
天()____
危()____
苦()____ 富()____
生()____
前()____ 休()____
暗()____
阳()____
六、找出适当答案,写在括号里。
1.高粱对庄稼正如笛子对()
A.演奏
B.音乐
C.文具
D.乐器 2.轮船对大海正如飞机对()
A.大地
B.工厂
C.河流
D.天空 3.声音对耳朵正如味道对()
A.香味
B.口腔
C.牙齿
D.舌头
七、在语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按要求写在横线上。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色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表示“忧虑”的神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思考”的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只写序号)
①崇山()岭
②笑()颜开
③柳()花明
④()竽充数 ⑤狐()虎威
⑥不()之地
⑦()苗助长
⑧失魂落()⑨惊慌失()
10昂首挺()
11惊涛()浪
12铁()成针
1.描写自然景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鞋人物形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自古代故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下列词语中,各有一个不是同类的,请用横线画出来。
1.慌张
平淡
镇静
从容
紧张
2.大米
小麦
高粱
萝卜
玉米 3.梅花
兰花
茶花
菊花
棉花
4.北京
朝鲜
东京
伦敦
巴黎
十、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坚决
坚定
坚强
坚持
坚守
坚硬
1.《钓鱼岛的启示》中的父亲()要“我”把鲈鱼放回到湖里的行为,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2.普罗米修斯以自己()的信念,忍受着凶猛的大鹰用无情的利爪撕裂他的肌体。3.我们知道,钻石不是世界上最()的东西。4.他()不参加比赛的态度让我们感到很惊讶,我们在私下议论,难道那个曾经()面对困难的英雄畏惧了吗?
5.三位战士()在被白雪覆盖的哨所里,他们知道,在他们品尝寒冬滋味的时候,许多人可以在温暖的火炉旁过着幸福安宁的日子。
十一、填上适当的量词。
1.一()井
2.一()圆月
3.一()歌
4.一()树林 5.一()书
6.一()锦旗
7.一()山
8.一()死水
十二、辨子补充成语。
1.饮
隐
应
引
①__人注目
②__水思源
③__有尽有
④__姓埋名 2.历
厉
力
励
①__不从心
②____在目
③再接再__
④__精图治 3.延
严
眼
掩
①__耳盗铃
②__年益寿
③__花缭乱
④__于律己
十三、给下列多义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新鲜:①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②出现不久,还不普遍;③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④没有枯。
1.这条鱼好新鲜呀!()..2.大草原上的空气好新鲜啊!()..3.这块琥珀的样子很新鲜,吸引了众人来观赏。()..简单:①结构单纯,头绪,容易理解、使用或处理;②(经历、能力等)平凡(多用于否定式);③草率,不细致。4.这种机器比较简单。()..5.他主意多,有魄力,可真不简单。()..出头:①从困苦的环境中解脱出来;②(物体)露处顶端;③出面,带头。6.我们厂的体育活动,是他出头搞起来的。()..7.他终于盼到了出头之日。()..
十四、照样子,写词语。
例:不可相比叫无比,不取报酬叫无偿。
1.没有理由叫(),没有关系叫()。2.没有罪过叫(),没有根据叫()。3.没有边际叫(),没人帮助叫()。4.无闲无空叫(),无缘无故叫()。5.毫无办法叫(),所剩不多叫()。
十五、请根据要求写成语。
1.我漫步在校园里,回想起六年的小学生活,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请写出四个描绘学校优美环境的成语。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想起全国人民热情的伸出援手援助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受灾的同胞们时的场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请写出四个描写人们救助灾民场景的成语。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来到操场上,看到宽阔平坦的操场,我不禁想起同学们在操场上打球、游戏、赛跑的场面。
请写出四个描写操场上热闹场面的成语。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十六、写出带“马”字的成语。
1.粗略地看——()
2.立了功劳——()3.快上加快——()
4.单独行动——()5.地势平坦——()
6.声势浩大——()
7.扩充实力——()
8.人马众多——()9.心思不定——()
10.走在前列——()
十七、揣摩下面句子中“筋疲力竭”的意思和其中“精”的意思,写出三个含有“精”字的.....成语,其中的“精”与“筋疲力竭”的“精”意思相同。
句子: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能眠。
含“精”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八、很多成语包含着数字,根据下面语境写数字。
1、读书既可以学知识,又可以陶冶情操,真是()举()得。
2、他的话简洁明了,()言()语就概括了。
3、在这紧急时刻,他的心乱极了,真是()上()下。
4、这个消息()真()确,没有半点虚假。
十九、请根据提供的情景填上不同的词语,每空一个。
盐城的水污染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三个月了,但至今还让人()。记得事情刚刚发生的时候,商场、超市的买水柜台一度被挤得()。在那段日子里,人们每过一天都觉得()。后来,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下,消防官兵利用消防车()地给每个小区送水,自来水厂也恢复了正常供水。最终,偷排污水的直接责任人被(),相关的其他责任人也收到了惩罚。此次事件留给我们的警示()的。
二十、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绿盖叠嶂
星罗棋布
盈盈欲滴
嫩蕊摇黄
亭亭玉立
清盘滚珠
娇羞欲语
皎皎无瑕
走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的荷花。红荷垂露、()白荷带雨,()。怒放的(),含苞的()再加上(),(),好一派迷人的景色!
二十一、下面词语表示的是 模糊的时间概念,请连线配对。
①凌晨
A.日出前后的一段时间
②早晨
B.从天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 ③黎明
C.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④清晨
D.天快亮时
二十二、把下面谚语补充完整。
(1)前人栽树,______。
(2)庄稼一枝花好,________。(3)早霞不出门,________。
(4)
______,曲不离口。(5)_______,日久见人心。
(6)______,其义自现。
二十三、练一练,组成气象谚语。
空山回声响
总有一日晴 百日连阴雨
有雨不久远
春天孩子面
天气晴又朗
雷声绕圈转
一天变三变
第三篇:六年级语文
一、字词小博士。(学习语文,字词是基础,细心完成吧!)(14分)
1、根据拼音写工整美观的汉字。(8分)
méi guī
pú
sa
xī shēng
táng láng bǔ chán
(玫瑰)
(菩萨)
(牺牲)
(螳螂捕蝉
shòu xuē
zhàng peng
jiào
huì
yù zhuó
(瘦削)
(帐篷)
(教诲)
(玉琢冰雕
2、按照要求填上成语。(6分)
评一评人物: 孔子()
孙悟空(赞一赞景物: 烟台的海()
三亚落日(聊一聊话题: 抗震救灾()
珍惜时光(二、句子小精灵。(句子练习,请看清要求!)(7分)
1、把句子写生动有趣。(2分))bīng diāo))))
萤火虫在夜空飞来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上适当的关联词合并这三句话。(2分)
天游峰的扫路人年过七十了。
天游峰的扫路人不愿意离开他深爱的岗位。
天游峰的扫路人自信、豁达、以苦为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课外,你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句吧!试着补充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冰心在玉壶。“”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3分)”
三、小小美文家。(调动平时积累,完成填空!)(17分)
1、______,______,______,看不出______,也看不出______,无日______。(《夹竹桃》)(3分)
2、孔子有关复习的名言有“______,______”。水在孔子的眼中是“____”“ ____”“ ____”“ ____”的真君子。朱熹也曾从水那儿得到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老师在我们心中永远是天使,永远是______,是______。福楼拜告诫莫泊桑: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______。刘老师通过放理想的风筝,在学生的心田播下了___、___、___的种子。(3分)
4、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课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战争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那些秃顶在枫树下,微微泛着红光。遇到枫叶密集,偶尔有些空隙,那边有人走过时,就会一闪一闪地亮,像沙里的瓷片。”这段描写出自_____(谁)的小说《______ 》,写的是_____。(谁)我还知道小说中这些人物:_____、_____、_____。(3分)
四、阅读小能手。(短文阅读,多读几遍,不要漏做哦!)(30分)
(一)广玉兰(12分)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zhàn
dìnɡ)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zuān
zhuān)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花瓣虽然凋(diāo
tiáo)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它已长成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sì
shì)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1、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横线画出来)(2分)
2、按要求写词语。(2.5分)
“迫不及待”的近义词是______,“热热闹闹”的反义词是______,再写三个AABB式的词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把_____比作____,这样比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1+0.5+0.5+1=3分)
4、本段是按___的写法,写了广玉兰哪几种花开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分)
5、“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是作者的联想,请选择一种喜欢的花,也写一个由此花引起的联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分)
(二)西 湖的 “绿”(18分)
(作者:宗 璞pú)
六月间,我第四次来到西子湖畔……奇怪的很,这次却有着乎不同的印象。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zhī zhì)子花的甜香。……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 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 ; 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铮淙(cóng zōng),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子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tí dī),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地下。走进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青苔,绿阴阴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绿山水画。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韧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的印象怎样。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奇,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都要裙袂(mèi quē)飞扬,翩然起舞了。
1、划去不正确的读音。(2分)
2、按要求写词语。(1.5分)
写出描写“绿”的成语:表示绿得颜色浓的:,表示绿得时间长的:,表示绿得面广的:。
3、仿写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2分)
(1)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子中显得分外好看。(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短文,填空。(4.5分)
(1)短文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几处的“绿”,表现西湖的盛景,表达了
。(3.5分)
(2)在花港观鱼,作者看了一种绿,那是。
(1分)
5、细读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8分)
(1)用“~~~~”画出表现“我”内心感受的两个词语,并说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1+1=2分)。
(2)这一自然段写了西湖怎样的特点?(2分)。
(3)你去过杭州吗?除了杭州西湖,你还知道哪些风景名胜(写两处)?请你写下来。(1分)。
(4)请你仿照作者写西湖“绿”的写法,抓住某一景物的特点,写下来。(3分)。
五、未来小作家。(审清习作要求,大胆表达吧!)(30分)
题目:我真想____
友情提示:一直以来,你有没有特别想做的事?或者特别想说的话?给你一次机会,用你的笔写下来吧!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叙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叙述有条理,字数400个以上。
(卷尾语:同学们!终于完成了这张试卷,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可不要骄傲,仔细检查哟!希望你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答案:
一、1、玫瑰 菩萨 牺牲 螳螂捕蝉 瘦削 帐篷 教诲 玉琢冰雕
2、孔子(诲人不倦、见贤思齐等)孙悟空(大闹天宫、火眼金睛等)
烟台的海(水平如镜等)三亚落日(美妙绝伦等)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等)
珍惜时光(白驹过隙等)
二、1、写拟人或比喻都行。
2、由于……虽然……但是……
3、六年级必背古诗:万里长征人未还。洛阳亲友如相问。不拘一格降人才。
三、1、略。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略。
4、《卢沟桥烽火》《半截蜡烛》《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对正义的坚持、对侵略者的憎恨都可以得分。
5、曹文轩,《草房子》,陆鹤(或秃鹤),写出另外三个即可。
四、(一)
1、绽(zhàn)放, 钻(zuān),凋(diāo),似(shì)
2、争先恐后、冷冷清清、略。
3、略。比喻的好处,只要找出两种事物的相似处并适当分析即可。
4、总分,含羞带放、刚刚绽放、盛开、花瓣凋谢。
5、对花的描写得1分,由此引起的联想得0.5分。
(二)1、正确读音:栀(zhì),淙(cóng),堤(dī),袂(mèi)。
2、苍翠欲滴,万古长青,一碧千里。
3、排比句词语出现必须要有3次及以上。比喻句要能抓住事物间的相似处。4﹙1﹚、短文通过描写飞来峰、黄龙洞、屏风山、苏堤、花港观鱼几方面的“绿”,表现西湖的盛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或西湖美景)的真挚感情﹙2﹚满池的新奇,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
5、(1)遍体生凉、心旷神怡,每个词0.5分。感受1分。(2)写了西湖灵隐寺绿得发黑、发蓝的景色。(3)答出两处即得一分。(4)围绕一个中心,按一定的顺序记叙,就给分。
五、作文评分标准:
1、字迹工整、美观。2分。
2、内容具体,中心明确,层次清楚,有真情实感,字数符合要求。即为一等文,扣0-3分;依次为二等文,扣4-6分;三等文,扣7-9分;四等文,扣10-12分,不及格扣12分以上。
3、错别字、病句等,酌情扣1-3分。
第四篇:六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石门镇明德小学
邢铁柱
设计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在研读过程中学会交流,读懂课文。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节。
2、能前后联系,领悟最后一节语言文字,明白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谈谈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重点:着重读好苏格拉底说的话,体会弟子们所悟出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检查读书导入: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读出麦穗的“沉甸甸”,每一穗都是“颗粒饱满”的。)
(这时正是麦子大熟的季节,粒粒饱满的麦穗沉甸甸的坠在秆上,多引人注目啊!这不,大学者苏格拉底带着弟子摘麦穗来了。不过他是有要求的)
二、学习苏格拉底的话 出示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生读:…… 加上提示语,读,苏格拉底严肃地对弟子们说:……我们读书就要根据他的提示语,读出感受。要重点突出读“只许进不许退”短句。
(这个短句表达苏格拉底的意思是没有回头重选的机会或者说没有商量的余地)
该如何读中表达,生再读(分组):……()谁来做苏格拉底读一读—— 过渡:苏格拉底提出要求后于是他们纷纷走进了麦地,去摘到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摘到了最大的麦穗了吗?结果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
三、多媒体显示“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那些词让你感受最深?
轻声读,你体会到弟子们此时的心情了吗?(他们可能会说什么?)
四、学习2—4小节
弟子们到底是怎样追求最大的麦穗的呢?让我们读一读课文2-4节。出示要求:划出弟子们摘麦穗时表现的有关语句,怎么做的用“﹏﹏”,怎么想的用“”。思考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小组讨论
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大组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师适时点拨:弟子们怎么做,怎么想,你认为该怎么读?)
同学们请你对他们的做法发表意见,谈谈你的看法。我们再看一下老师的要求,作为旁观者你想给他们提个醒吗?
五、学习苏格拉底的话
过渡:同学们提醒得对,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我们看看苏格拉底是怎么说的? 投影出示: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见到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1)讨论:“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麦穗”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2)师小结:是呀,真正最大的麦穗是很难得到的,在麦地里寻寻觅觅,最终一无所获,还不如抓住颗粒饱满的那一穗。
同学们听到这儿有什么感受。(最大的一穗是我们的追求,而眼前的穗才是我们要紧紧抓住的机遇。)(3)想一想,苏格拉底此时说话时的语气?(语重心长意味深长)集体语重心长地朗读苏格拉底的话。……
师:读到这,同学们谁能用上“虽然……但……”、“即使……也……”说说说当时弟子们的感受。
生:虽然弟子们两手空空,但从师傅的话中弟子们一定受到了教育。在人生路上,即使错失了良机,我们也不应叹息。虽然麦地里有一穗是最大的,但弟子们未必能碰到它。即使苏格拉底教训弟子们严格了一些,也是为了他们的成长。
过渡,苏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麦穗这件小小的事来教育学生们,含蓄地告诉学生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他的学生听懂了吗?
苏格拉底只是在教学生摘麦穗吗?
过渡:他的循循善诱、良苦用心弟子们领悟了吗?
六、学习第7小节
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1)轻声读一读,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
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体会到了什么?读出什么问题?(2)解决问题。
先自己读书,再小组讨论,最后讨论。
第一句: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人的一生”与“在麦地中行走”有什么相似?“最大的一穗”指什么?
第二句: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
这里说到了哪两种人不同的生活态度?如果你们就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此时听到老师说“你们已经到头了”,会怎么想?“麦穗”为什么加引号?“颗粒饱满的麦穗”指什么?
第三句: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联系第6节体会,发现了什么?
(“眼前的一穗”、就是“刚刚摘下的”一穗,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拿在手中。“最大的一穗”,“最大的”指远大的目标。“眼前的一穗”或者说“刚刚摘下的一穗”对每个人来说是不同的,请举例说说。)(3)联系生活实际,举个事例说说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你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 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让我们再次感悟品读这段话——齐读
(引导:谈谈听说过的其他人和事。除了反面例子,再谈谈正面事例。)小结:我们应该要有远大的目标,但更要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这样,一穗一穗积累起来,就会得到一堆闪光的金子,就获得了最大的成功。
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师小结:我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最优秀的教师,但今天对我来说摘取最大的麦穗就是认真上好这堂课,明天又有新的挑战。这些对于我们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是最大的一穗。人生的目标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件事,我们才能有所收获。
七、所以,很多人送给我们这样的名言警句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
——达尔文
机遇只垂青(重视)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
——查理·艮科尔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巴尔扎克
许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光。
——托马思·莫尔
八、作业:
1、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2、收集关于机遇的名言。
板书:
16、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麦穗(追求)眼前的一穗(实实在在)
(要抓住机遇)
第五篇:六年级语文
。
第六课《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河北省蠡县桑园镇杨北学校 李丛强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会写8个生字,学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与思想】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拓展与延伸】
【重、难点突破】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课文语言富有跳跃性,而且作者对母亲和祖国的这种深厚感情,学生缺乏现实体验。因此,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手段】本课采用多媒体flash课件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7月11日,我国的国学泰斗季羡林老先生与世长辞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高寿的老人,他对于自己的母亲却有着极为深切与细腻的感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抒情散文——《怀念母亲》
板书课题:怀念母亲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开头与结尾,看看这两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并体会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
教学提示: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抒情情散文一个特有的写作特点:开头点题,提示文章的中心;结尾总结全文,再次提示文中的中心;首尾呼应,更是增强作者情感的表达。
为学习课文打下情感的基调,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并试着以作者的角度,用作者的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蕴含于文字中的深深的母子之情——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三、找出描写“生母”的部分,试着以作者的身份与感情去自由地朗读并说一说自己的体会,抓住关键的词语与句子理解作者的情感。
1、思考:这一段表达了自己对母亲怎样的怀念之情?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与大家一起交流。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教学提示:要求学生一定带着感情朗读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说出自己的理解。随着理解的加深而进行反复地个性朗读。
教学参考:关键词语:
弃养:婉辞,指父母死亡。寝不安席:无法安然入睡。文中指作者因为母亲的突然去世,心中感到无比悔恨,脑海中一直浮现着母亲的样子,在不断自责和愧疚中无法正常入眠。
终天之恨:终身的遗恨。文中指作者因为失去了母亲,而感到终身遗恨。也说“抱恨终天”。
2、请以作者的角度,用作者的感情来给大家朗读一下课文呢?看谁读得好。
教学提示:锻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又用情感(心)去朗读课文,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因为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之情。
要积极鼓励,一定要让学生学会用心,用情感,进入角色地朗读课文。
四、作业:
运用本课的学习方法,学习剩余的部分,要以“读”为主。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与季羡林老先生一起怀念了他的母亲。这节课,我们一起感悟他对祖**亲的那份深深的赤子之情。
二、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怀念祖**亲?这一部分只是在写怀念祖**亲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理解“家”与“国”的关系,体会到身在海外的游子,他们的“家”即是“祖国”,已不再是自己的那个小家。母亲即是祖国,而不仅仅是那个只属于自己的“母亲”。
重点要让学生理解:对祖**亲的感情,其实与正是作者对自己“生母”的感情的一种迁移,正如开头作者所说:“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的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和爱慕。”
从“母亲频入梦来”和“这个母亲也频入梦来”可以体会到这一部分其实是在写对两个母亲感情。
三、学生自读课文,并谈谈自己对其中情感的体会与理解,交流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教学提示: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以选择相同的内容朗读。一定要先弄清作者的感情,然后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课文要进行朗读指导
教学参考:
附对课文重点句子的理解:
①我的祖**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频来入梦”,频,屡次,连续几次。意思是祖**亲经常到梦中来。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离别的滋味尤为强烈,心中不断涌现祖国的身影,不断回想起故国的生活、故国的亲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对祖**亲的情感随着离别时间的长久在不断加深。句子中一个“也”字很巧妙地将祖国与母亲联系起来,可见在作者心目中两者的确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②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凄凉”,寂寞冷落,凄惨。作者身在异国小城,一方面感到自己与母亲的距离远了,与祖国的距离远了,与亲人的接触少了,心中有忧愁、有思念;但是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怀念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作者通过比较的方式,将自己对祖**亲的怀念表达得非常充分。
③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怅望灰天”,惆怅地望着天空。由于作者长期在外求学,留在母亲身边的时候不多,必然对母亲的音容笑貌记忆不深,对母亲的怀念更多的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因此尽管作者想努力回想母亲的样子和容颜,但无奈模糊不清,只能尽力地怀念,不断地回想。
四、学习了这篇课文,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教学提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作答,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珍惜现在的生活,爱自己的亲人,用自己的成绩回报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五、听《寻梦》的朗读录音。
第七课《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 河北省蠡县桑园镇杨北学校 李丛强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方法与能力】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与思想】学习守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改造海岛的高尚品德。
【拓展与延伸】找一找守卫边疆海岛战士生活的作品读一读。
【重、难点突破】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边防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难点是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教学手段】本课采用多媒体flash课件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季羡林爷爷的《怀念母亲》,深深体会到了留学海外的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祖国。今天,我们学习《彩色的翅膀》,体会一下文章表达了驻扎在海岛上的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
板书: 彩色的翅膀
二、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和写作顺序,并且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提示: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判断课文的写作顺序,从课文内容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参考:
课文通过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在从黑龙江探亲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纸箱小昆虫带回小岛的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
本文以小昆虫为线索,“我”随小高上宝石岛一路的见闻为顺序展开。先写“我”发现小高探亲回岛时带回了一只装了蝴蝶之类小昆虫的纸箱,晕船时他把纸箱紧紧地抱在怀里。接着写“我”参加战士们的尝瓜会,听到了关于西瓜的不平凡的经历,看到了战士们尝瓜时的喜悦。最后写第二天天亮时,“我”看见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三、按内容顺序学习课文。细读课文,利用抓住关键词句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提示:按照课文内容顺序,让学生自己找文中的关键词句一起交流,可以谈一谈自己的收获与理解,也可以提出不理解的地方与大家一起交流。
教学参考:
对课文重点语句的理解: ①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这是第二自然段课文的重点句。海面上波涛起伏,船身前后晃荡,小高担心纸箱被损坏,纸箱里装着的小昆虫不能上岛,心中着急,所以把纸箱抱在怀里。句子有力地说明小昆虫在小高心中的重要地位,也为下文揭开小高的秘密作了铺垫。句子中“扔”与“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小高的品质。
②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块“海岛田”,把从家乡带来的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岛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
“播种”在句子中的意思既是种子种下去,又指让建岛爱岛的真情长留在海岛上。在一块块岩石下、一条条小路边,散落着大大小小的“海岛田”,上面长着生机勃勃的瓜果蔬菜。这种情况居然发生在远离大陆的海岛上,实在令人不可思议,却又是事实。战士们就是通过这样的行动,表达自己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革命理想。
③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是水浇得不够,是肥施得不足,还是土壤根本不行?一位雷达兵懂一些农业知识,他找到了答案:西瓜开了花要授粉。小岛远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昆虫。西瓜花没授粉,当然结不了瓜。
这几句话是讲海岛战士找到了瓜秧开了花不结瓜的原因,点明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这段话同时也表明海岛条件的艰苦。战士们不断总结西瓜不结瓜的原因,表明他们改变海岛的决心。句子从侧面表现了战士对祖国的热爱。
④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这两句话写出了战士们收获西瓜后喜悦、激动、自豪的心情,表现了他们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爱。战士的感情用“捏起”“端详”“闻”“咬”等一连串动词表现出来。“细细”地端详,好像看不够;“轻轻地”闻,“慢慢地咬”,唯恐尝不够西瓜的香气与甜味;还要“啧啧地”赞叹,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他们的心田。
⑤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安居乐业”,是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安:安定。居:居住生活。乐:愉快、快乐。业:生产劳动或工作。这句话的意思是:小高相信,经过战士们的努力,岛上环境条件差、生活艰苦的面貌一定会改变;他也相信,小昆虫一定会在祖国海岛上安居乐业的。句子表面上赞扬小昆虫,实际上是小高内心的表白:自己热爱祖国海岛,决心用双手把海岛建设成美丽的家园。句子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⑥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小昆虫已经在海岛安居乐业,同时生动、含蓄地反映了海岛战士爱岛如家、安居乐业的爱国情感。与课题相呼应。
四、谈谈你对课文题目的理解,你知道理解这篇课文的题目时要注意什么吗?
教学提示:要求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相似的课文如《金色的鱼钩》、《金色的脚印》等再结合课文内容和重点语句加以理解。从题目来看,这是一篇写“物”的文章,但学习完课文之后,我们会发现这其实是一篇写驻扎祖国海岛的边防战士的文章。所以,在理解课文题目时一定也要联系我们的海岛战士理解才能比较准确。
教学参考:
课题有两层含义:一是以彩色的翅膀借代蝴蝶等小昆虫,强调了这些小昆虫在改造海岛环境、丰富战士生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二是以彩色的翅膀象征战士丰富多彩、富于革命理想的生活。
相机板书:
借代蝴蝶等小昆虫在改造海岛环境、丰富战士生活
彩色的翅膀
赞扬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
象征战士丰富多彩、富于革命理想的生活
写作方法体会:你能说说这篇文章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方法吗?
教学提示:结合着课文的具体内容并联系以前所学过的写作方法来理解。
教学参考:
本文以小昆虫为线索,“我”随小高上宝石岛一路的见闻为顺序展开。先写“我”发现小高探亲回岛时带回了一只装了蝴蝶之类小昆虫的纸箱,晕船时他把纸箱紧紧地抱在怀里。接着写“我”参加战士们的尝瓜会,听到了关于西瓜的不平凡的经历,看到了战士们尝瓜时的喜悦。最后写第二天天亮时,“我”看见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文章篇末点题。文中还巧妙地运用插叙的叙述方法,交代了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使得故事更加生动,让战士爱岛建岛的深情跃然纸上。
另外,作者还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也可以说是借物喻人吧。即以彩色的翅膀象征战士丰富多彩、富于革命理想的生活。
第八课《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河北省蠡县桑园镇杨北学校 李丛强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能够正确读写本课出生的生字。
【方法与能力】通过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体会本诗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指导学生朗读诗歌一些方法。
【情感与思想】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拓展与延伸】选择一些适合的诗歌进行朗读练习,或者写一首小诗并有感情地朗读。
【重、难点突破】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在朗读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手段】本课采用多媒体flash课件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由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册我们学过《儿童诗两首》这一课,已经对现代诗歌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为了检验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谁能说一说现代诗歌具有哪些特点呢?
教学提示:估计学生们是根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其目的主要是向学生普及一些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这样有利于新课的学习。
教学参考:
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
语言上:非常精炼、句式比较短小、富有形象性。诗人的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完全融入于富有形象性的语言之中。
结构上:一般句式比较整齐,但要求并不严格,可以长、短句混用。诗的结构与一般文章的结构比较类似。如按“总——分——总”的顺序安排结构等。
内容上:具有高度的形象性,诗人的写作目的完全融入了诗句所描写的具体形象之中。所以,要理解诗歌的意思,必须要弄懂诗句中具体形象所代表的深刻含义。
情感表达上:有的是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有的则是通过诗人在诗中所描写的具体形象来表达。
音律上:朗朗上口,有一定的韵脚,但有的诗歌的韵脚也是可以改变的。
二、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内容与所表达的情感,大家一起交流。
教学提示:这个问题对于学生可能有一些难度,目的是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学诗与学课文的方法是相通的——从内容上体会作者的情感,从关键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参考:
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本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全诗共8个小节。第1节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这是全诗的总起。从结构上来说是先分后总,“雪莲”喻指纯洁,“海燕”喻指勇敢乐观,“雏鹰”喻指抱负远大,“山丹丹”喻指热烈顽强,末句小结中华少年是“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第2、3、4节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第2节是写祖国锦绣的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第3小节写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第4节是写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这三个小节结构上都是先分后总。第5节是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喻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第6、7节是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第8节是全诗的总结。
三、你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吗?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注:必须是经过学习小组共同研究后不能解决的问题)
教学提示:重点在于词句的理解,这也是有感情朗读诗歌的前提。
教学参考:
“雪莲”喻指纯洁,“海燕”喻指勇敢乐观,“雏鹰”喻指抱负远大,“山丹丹”喻指热烈顽强。
对对诗中重点诗句的理解:
①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这是本节的小结,也是对2、3、4小节的一个概括。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她哺育了我们,培养了我们。朗诵时应充满感激、自豪之情。
②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这两句巧妙过渡。“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一句承上,是对2、3、4小节的总结,“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是启下,领起本小节诗句的内容。后面选择的两个典型事例写出了祖国曾经遭受的屈辱,告诉我们落后就会被挨打。朗诵后三行要低沉缓慢。
③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这是中华少年的铿锵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这四个排比句和前面四个“不”字句形成鲜明对比,再加押“an”字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气呵成,中华少年的爱国之心、自豪之情尽情流露。
四、指导朗读
教学提示: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一定要通过本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朗读诗歌的方法。朗读诗歌最重要的是要有感情地朗读,感情从何而来呢?则是来自于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情感的体会。那感情又如何表达出来呢?则是通过语速的急缓、语调的高低、语音的强弱、语音的停顿等来表现。
按照上面的规则,让学生自己感悟读法并交流,进行分角色朗读,教师也要进行范读。
五、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分析一下本诗在写作上的一些特点吗?
教学提示与参考:结合第二题作答,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意象的选择极具匠心,中华少年的英姿、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苦难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宣告,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形象,通过这些意象凝聚诗人独特感受,使情感具体化。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回答,不必苛求答案的准确性,关键是调动学生去分析,说出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