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短文两篇
22.短文两篇
一.作家作品
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字梦得,诗文与白居易齐名,称“刘白”。白居易称刘禹锡为“诗豪”。代表作《刘梦得文集》。
周敦颐,字茂叔,“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死后所给的称号)。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创世人,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世称“濂溪”先生。
二.词语解释
蕃: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秽)。
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焉:助词。
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 指 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三.课文分析 陋室铭
1)铭:古代文体名,用来述功纪行或者警戒劝勉,类似于格言。2)结构:
第一部分:以虚衬实,引出陋室,点名全文主旨。
第二部分:描绘:室外,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博学高雅;室内日常生活,超尘脱俗。第三部分: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类比例证,引证)。
3)写作特点:夹叙夹议 4)翻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有龙则灵。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了灵异的水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说说笑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都没有粗鄙的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素朴的古琴,阅读吟诵珍贵的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使耳朵受到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感到劳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5)下面几句话都有言外之意,试做分析。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对官僚寻欢作乐,追名逐利的生活持批判态度。
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讽刺了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
四.阅读理解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
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求押韵。文体有博、约、温、润的特点。
2.《陋室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试联系全文内容作具体分析。根据孔子原话理解:陋室虽陋,但有德者居之,则不陋矣。含蓄无穷,发人深思。
3.本文从几个层面来展现陋室主人品德高尚的? ①陋室的自然环境;②交往人物;③日常生活。
4.作者在文章首尾分别运用了比喻和类比的手法,其意图是为了强调什么?
强调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平乐道的志趣。
5.作者持有怎样的生活态度?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淡薄名利,悠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6.全文的文眼是什么?惟吾德馨。
7.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8.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9.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0.表现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文章的点睛之笔是:何陋之有。
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爱莲说
1)说: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类似现代杂文。2)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水里陆地上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的花,值得喜爱的花很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晋朝陶渊明只喜欢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很喜欢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污泥里出来却不被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的妖媚,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它的茎中间通透外形笔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以远处观赏却不能够靠近玩弄啊。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居避世的人;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品德高尚的人。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对于莲花的喜爱。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3)语段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
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作者写莲的同时,还写了菊和牡丹,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如果不提菊和牡丹,只是一味赞颂莲是多么美好,多么高洁,自己是对它是多么喜爱,文章就显得单调,意思不容易表达得深刻。而把菊和牡丹跟莲来比较着写,就更能突出莲花的可贵。作者用菊花的傲然凌霜正面衬托莲的洁身自好,用牡丹的绚丽浓艳从反面来衬托莲的质朴、自然。通过这不同角度的衬托,从而突出莲花的可贵.本文用隐逸者,富贵者衬托君子,用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突出表现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
2.学完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你能再找出作者没有写出的莲的其他品质吗?
莲浑身都是宝,可观赏,可食用,可入药,是它无私奉献精神。连茎随着水面的上升而增长,可见它的乐观向上,顽强拼搏精神。
3.“予独爱莲„不染”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象征君子深处污浊之境,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
4.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高洁自重、谦虚正直、不趋炎附势、保持独立人格、不随俗同流合污、豁达大度、端庄严肃、坚守节操、品格高尚、名声远扬等。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讽刺当时怎样的世态? 讽刺了当时人们追名逐利、贪图富贵、趋炎附势的世态。
6.“濯清涟而不妖”表现了什么?
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华众取宠,不炫耀。
7.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8.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与“近朱者赤,进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10.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尚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文眼)
11.文章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第二篇:短文
一、敬重卑微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哩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没。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 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的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他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体积,()精神。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用“√”把短文括号中的用得恰当的词语画出来:在第8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和睦”可重叠成“和和睦睦”,“忙碌”可重叠成“忙忙碌碌”这样重叠后,意思有什么不同?
“伟大”、“深刻”、“模糊”这三个词语中能这样重叠的词是。
3、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在第七自然段中共有两个问句。
第一个是反文句,改为陈述句为:
第二个也是反问句,这句话实际上是启发我们:
(2)体会短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蚂蚁是黑的,雪是白的,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抱成黑团”的蚂蚁比作“雪球”?
在第七自然段中,作者把比作了“一根细小的针”。
(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运用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而溃决。它常用来比喻。
4、读第四、五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1)第四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于前文第()段相照应。
(2)第五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3)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了这样两种精神:
5、回答问题。
(1)“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文中的话回答。)
(2)你最敬重卑微者的那一点,为什么?
(二)我爱三角梅
在百花中,我最爱三角梅。
三角梅有紫色的、洁白的、金黄的。尤其是校园门口那一株,它爬上墙头,舒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在春风中欢笑着,十分惹人喜爱。
气候转暖以后,三角梅的枝条上便开满了花。三角梅的花很小,苞片呈叶状,三枚苞片就像三个卫兵守护着小花。小花()不起眼,()常常引来蜜(蜂 峰)和蝴(碟 蝶)围着(采 彩)花粉。
三角梅的叶子是绿色的,有点像桃子形。当缺水时,叶子就把水让给它们,尽管自己因缺水低垂着,却让花儿依旧争相开放,多么可贵的自我牺牲的精神啊!
三角梅粗壮的茎是(棕 综)色的。茎上、枝条上长有小刺。()谁敢欺负它,它()会毫不客气地扎你。
三角梅有很强的适应性。()在苗圃、墙角或石缝中,它()能顽强地生长。在花盆里,它还可以塑造成绮丽多姿的盆景。
三角梅是在40年代从南美洲的巴西引进厦门的。厦门的自然条件似乎适宜它生长。现在三角梅已(遍 篇)布在世界各地,但据说很少见像我们厦门这里长得这么好的。厦门人民十分喜欢它,它(象 像)征着团结和友谊。
我爱我们厦门市的市花——三角梅。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在()里填上合适的词。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特别——()伸展——()仍然——()
代表——()多姿多彩——()
4.短文先介绍三角梅的,再介绍三角梅的,最后介绍三角梅。
5.用“——”划出一个比喻句。用“~~”划出一个拟人句。
(三)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绘画,想当美家。
不幸的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苦万分,埋怨命运不好。
恰巧,有位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他们的埋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划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绘画呢?”
接着,他又对眼睛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坏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感到耳聋反而好了。因为,他可以避免一切喧闹的干扰,使精神高度集中。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觉得失明倒有利。因为,他可以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为音乐家,闻名世界。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感激,拉住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切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1、在“——”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抱怨——()名扬四海——()正好——()
3.“它”在文章中是指。
4.用“~~~~~”划出老人告诉两个孩子道理的句子。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四)大年初一的早晨,妈妈笑着问我:“贞贞,新年你最想要的是什么?”我调皮地对她笑一笑,依偎在她的怀里,说:“我要的东西只是三粒淘气的小小的树种子„„”
“种子?你想把它们种在哪里?”妈妈疑惑地说。
“我会把第一粒种子种在那遥远的澳门。我要把它种在澳门最高的山坡上。在雨露的滋润下,种子抽出新芽,每一片叶子都是我的眼睛:我要看看风景幽雅的妈祖阁;看看凌空飞架的澳菡大桥;看看新崛起的具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群;看看水光潋滟、波光粼粼的珠海;更要看看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块饱经沧桑的土地上自豪地升起。”
“恩!那第二粒呢?”
“第二粒种子嘛,我要让它扎根在长城脚下。在那一块块经风雨侵蚀的长城砖旁,种子会很快长成一棵小树苗。它小小的身影看上去并不起眼,可它会在五湖四海的游客们到达长城的时候,招来风姑姑、彩云婆婆一起向游客们问好。瞧!它还会用小手掌般的叶片热烈地鼓掌呢!”
“最后一粒种子呢?”妈妈紧接着问:“你打算种哪儿?”
“最后一粒种子,当然要种在我家门前罗!”我向妈妈扮了一个鬼脸说:“我要让它为我的家园增添一抹绿色。当清晨的小鸟儿向我问好时,我会仔细地为种子浇水、施肥,让它和我共同成长,共同学习。每当我看见它迎风摇拽的枝条,就会把不开心的事全部忘记。”
我停下来,喝了一口放在茶几的凉白开水,说:“妈妈,这就是我春天的愿望,你能和我一起去实现吗?”“好,好!”妈妈乐呵呵地答应。“那我们快去买种子吧!”我拉着妈妈的手奔出家门,在我眼前仿佛呈现了祖国万里山河到处涌动着盎然的春意„„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调皮()偎依()流动()摇动()
2.读拼音写词语。
zī rùn chéng xiàn yí huò yōu yǎ
()()()()
3.用“——”画出一个排比句。
4.用“~~~~”画出一句比喻句,它把比作
5.我的愿望是拥有三粒。其中,第一粒种在,是希望。其中,第一粒种在一粒种在,是希望。
6.最后一段中的省略号表示
7.短文表达了作者
8.给短文加个题目:9.你的美好的愿望是什么?你能告诉大家吗?说说看。
(五)李子核
妈妈买来李子,放在盘子里,打算吃完饭分给孩子们。
瓦尼亚从来没有尝过李子。他不停地围着李子打转转(zhuǎn zhuàn),一会儿去闻闻,一会儿去摸摸。他很想马上就拿一个来尝尝。
瓦尼亚黑溜溜的眼珠往四周转(zhuàn zhuàn)了一下,看看别人没有注意他,就踮起脚尖,抓起一只李子,赶快塞(sāi sè)进嘴里去。
吃完饭后,妈妈数(shǔ shù)了一下李子,发现少了一只,就问孩子们:“你们吃过李子吗?”
大家说:“没有!”
瓦尼亚脸红得像只熟透的大番茄,也说:“没有,我没有吃!”
妈妈看了看瓦尼亚,说:“谁吃了李子,这倒不要紧。可是李子有壳,谁要是把李子吞下去,那么过一天就会送命的。”
瓦尼亚听了妈妈的话,吓得脸色苍白。他摇晃着两只小手,结结巴巴地说:没有,我把核扔到窗子外面去了。“
一家人都笑了,而瓦尼亚却哭了。
1.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2.第二段中,瓦尼亚的动作的词有。
3.第三段中,瓦尼亚的动作的词有。
4.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它把 比作。
5.妈妈说吞食李子会送命,是为了。
6.“一家人都笑了”是因为,“瓦尼亚却哭了”是因为。
7.短文主要写
8.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侯,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丁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钱,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膜。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地叫着,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一个。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一份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
……当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眼神?妈妈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 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 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 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 你看我们家二丫 发三个馒头 一个都舍不得吃 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家来!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地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安慰——()痛楚——()鼓励——()
清苦——()惊慌——()干涸——()
2.在()里填上正确的读音。
3.把第六段的标点补完整。
4.用~~在文中找出一句比喻句。
5.文中写了娘的几次笑?每次笑的内容是什么?
6.“后来,我发现,就是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7.以“我的童年结束了”开头,写一段话,反映出“我”后来的生活状况。
(七)猫
有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时,不小心,老鼠逃掉了。它说:“我看它太瘦了,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说:“我是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玩,把我的脸搞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都是污泥。看到同伴们诧异的目光,它解释到:“身上的跳蚤太多了,用这种方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会遇到危险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就沉没了。
“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吹捧()惊异()掩盖()可能()
2.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3.这只猫(是 不是)不想捉鲤鱼,从文中“”这个字看出来。
4.说说短文的主要内容:
5.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文章的结尾还没有写出来,请把结尾补充完整。
(八)知了学飞
很古很古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
知了看见大雁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十分羡慕。于是它要求大雁教它学飞,大雁答应了。
学飞是件很艰苦的事。知了怕艰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是不认真。大雁给它讲道理,它只听了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
大雁教了它学飞的本领,它只试了几下,就又自满地叫道:“知了知了!”
秋天到了,大雁要到南方去了,知了很想和大雁一起展翅高飞,可是它用力扑腾,还是没有飞离树梢。这时候,知了眼望万里长空,真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这时候已经晚了,只好叹气说:“知了知了!”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羡慕——()懊悔——()
2.知了第一次说“知了知了”,指的是它知道了:“知了知了”,指的是它知道了:次说“知了知了”,指的是它知道了:
3、短文分成三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4. 读了短文,你有什么体会。
第三篇:短文
(二)没有人喝彩的工作(16分)
(1)有一天,我从学校里跑出来,流着泪,很()地走回家。
(2)妈妈抱着弟弟,站在门口。弟弟向我招手,妈妈亲切地微笑着,欢迎我回来。
(3)但是,我那带着眼泪的脸,使妈妈很惊奇。她连忙拉着我的手,一边走进去,一边问我说:‚为什么这般伤心?‛
(4)我一边抹(mā mǒ)着眼泪,一边呜呜咽咽地说:‚妈妈,我想要做的事,老师总不让我做呀!‛‚到底是什么事?‛妈妈温和地问我。
(5)‚学校开家长会„„要演节目„„但是老师不让我当主角(jiǎo jué),却只要我在后台工„„工作!那小龙平时很不爱文艺,这次反做了!‛我呜呜咽咽,连话也说不清楚。
(6)妈妈伸出手来,要我看看她戴着的手表。
(7)‚云,你看,这手表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妈妈一面擦干我的眼泪,一面()地问。
(8)‚那是一块玻璃,两根指针。‛我回答说。
(9)妈妈把弟弟放在一旁 脱下手表 把表壳打开 又问我说 你看里面是些什么
(10)是小齿轮和螺丝 这时我完全忘记了我的伤心事
(11)妈妈继续说:‚当表的指针不走,或走得不准的时候,别人就会说‘这表是徒有外表’。可是怎样才能使它会走,并且走得准确呢?就得靠这些小齿轮和螺丝,也就是这些别人看不到的部分。‛
(12)停了一会儿,妈妈又望着我()地说:‚这是没有人喝彩的工作,但却是重要的,而且是不能够没有的工作。‛听了妈妈的话,我()。
1.划去文中不正确的读音。(2分)
2.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2分)恍然大悟
意味深长
悲哀
伤心
温和
柔和
3.给第9、10自然段中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2分)
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10分)
(1)“我”因为什么流着泪,很伤心地走回家?
(2)妈妈是怎么教育“我”的?
(3)“这是没有人喝彩的工作,却是重要的,而且是不能够没有的工作”,这句话中的“这”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重要的,而且是不能够没有的工作??
(4)“我恍然大悟”.“我”明白了什么?”
(5)现实生活中,像这样无人喝彩的工作还有很多,试举一例。
第四篇:短文
命题依据:《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英语科考试说明》,《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命题意图: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在书面表达过程中判断,发现和纠正语篇中语言表达错误的能力。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 分10分)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 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 者 从 第 11处 起 不 计 分。
I will go to college in the near future.After I enter college, I will plan to set new goals in my study and improve my way to learning.What’s more, as I am away from my parent, it is necessary of me to live on my own, such as doing some washing and cleaning by myself.In me spare time, I will take part in different kinds of school activities, for example, I will often go the English Corner to practice my speaking English.In addition, I need to get along better with my classmates and teachers at the college.I think I will have a wonderfully college life.参考答案: 1.去掉plan前的will 2.将learning前的to改为of 3.parent改为parents
4.me 前的of改为for 5.me改为my 6.go后面加to 7.speaking改为spoken 8.better改为well 9.将college前的the去掉
10.wonderfully改为wonderful
第五篇:短文
羊吃草的启示
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草茵茵的坡地,那就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
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最欢了。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像世界上再没有事可使它们分心了。它们把小嘴儿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接一根被扯断了送进嘴里。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倦怠地咀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胃里尚未消化的草感草根、草茎,这时又被送进口中,进行着第二次,第三次„„咀嚼。
羊吃草
实在有趣
可是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
那该多好啊
我们的学校
不正是这一片绿草如茵的坡地吗
同学们在校学习是否专心致志,珍惜大好时光呢?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特别是羊吃草那样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永不倦怠的精神,同学们有没有做到呢?新的知识学完了,对于那些不理解或消化不透的“草根”、“草茎”,同学们是否善于经常“翻草”、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
我不止一次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地琢磨上面这些问题。要是我们在学习中像小羊吃草那样,那我们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琢 磨:
(2)聚精会神:
(3)永不倦怠:
2.给第三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3.用“___________ ”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羊是怎样吃草的句子。4.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这句话中“嫩芽”指,“土香草”指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5.将“要是我们在学习中像小羊吃草那样,那我们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 改成陈述句:
6.读了这篇短文后你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记忆力是靠什么来增强的呢?一是靠勤奋的锻炼,二是讲究记忆的方法。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为自己设计了一套锻炼记忆的“体操”,他每天起床后要求自己强记一些外语单词,日久天长坚持不懈,他的记忆力变得非常好。他不仅精通文学、历史、自然科学,还熟练地掌握了五种外语。
要增强记忆力,除了靠锻炼外,还要靠科学的记忆方法。有个单位新装了上千部电话,要求话务员在两个月内会背这些号码,如果靠死记硬背,很难完成任务,可话务员用谐音背记、推算背记、跳跃背记等方法,仅半个月就完成了任务。由此可见,勤奋锻炼和科学方法是可以提高记忆力的。
1、体会词义并写句子。
精通:
坚持不懈:
2、用“
”画出短文的过渡句。
3、短文第()自然段写“勤奋锻炼可以增强记忆力”,第()自然段写“增强记忆力要有科学的方法”。
4、话务员用()、()、()等方法完成了任务。
5、为短文选一个题目。
①锻炼可以增强记忆力。②增强记忆力要有科学的方法。③怎样提高记忆力。
④托尔斯泰有惊人的记忆力。
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个小酒店,由于他们老老实实,卖出酒价廉物美,颇受顾客称赞,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采办,妻子忽然灵机一动,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五元钱。
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兴冲冲地晃着多赚的钱,得意洋洋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了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夸耀。)
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痛心地抱头大哭起来。妻子惊奇地问:“怎么啦?”丈夫捶胸顿足地说:“唉!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信誉,只5元钱就卖掉了,叫我怎能不哭!”(居然、果然),从此以后,他们的生意一蹶不振,最终落得个“寿终正寝”的下场。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从括号中选择正确的词语,打上“√”。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十分()
痛心()
兴隆()
4、照样子,写出几个结构相同的词语。
老老实实()兴冲冲()奄奄一息()
5、根据意思找出短文中的成语,并写在括号里。形容遭到挫折后不能再振作起来。()形容非常焦急、懊恼或极度悲伤的样子。()
6、认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什么原因使小店的生意十分兴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妻子的“秘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听了妻子的“秘诀”后,丈夫为什么急得直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给短文结尾补上“妻子”说的话。
8、用一两句话,写出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是纺织能手
蚕和蜘蛛都是纺织能手,他们俩决定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成绩优秀。孔雀要从它那扇子般的羽毛中,选出最漂亮的一根做成奖状,准备送给优秀者。
蜘蛛抢先爬上墙角,绕着圈儿不停地织着。不一会儿织成了一张网,一环套一环又细又密。
织完了网,蜘蛛连忙向大家介绍:“我织的网非常结实,即使刮风下雨也能粘住许多飞虫。一日三餐,我每一顿都能吃个够。”
白胖胖的蚕爬上了草山,她织得那么快,那么好。左一下,右一下,一丝不苟,不一会儿就织成浑圆的茧子,雪白的茧子光溜溜的。
这时,蚕也向大家作了说明:“我吐出的丝()很多,()我一点不留,把它全送给人们,织成五光十色的彩绸。”
蜘蛛兴高采烈地爬到孔雀的跟前
对孔雀说
听了蚕的介绍
这个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她
1、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2、在文中找出适当的词语填空。
()的彩绸
()的奖状()地爬
()地织着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关联词语。
4、形近字组词。
绩()积()
圆()园()
5、查字典。
“绕”查__音序,“绕”的解释:A、缠绕;B、围着转动 C、不从正面通过。“绕着”应选()的解释。
6、照样子写词语。
光溜溜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7、给短文加上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_
8、蚕和蜘蛛,你喜欢谁?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祝福永远是美好的
①记得当年每一位姐姐结婚,我都很难过。说实在的,我舍不得她们出嫁,可是,一旦她们披上了嫁衣,我便装出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并祝福她们“
”。(填一个成语)
②我奶奶早已年逾八十,明知道她不可能长生不老,可是,我在她每年生日里都祝福她老人家“
”。(填一句对偶句)
③几位朋友合伙开了一间咖啡屋,明知道做生意会有亏本的可能,但在开张那天我还是真诚地祝福他们:“祝你们生意兴隆!”
④我明白自己的活不是灵丹妙药,但每次去医院探病人总忘不了对病人说一句“
!”(填一句祈使句)
⑤我明白人生不会万事如意,但每年春节去拜年,我们都把一声“万事如意”送给我的亲戚朋友们。
⑥祝福永远是美好的。
⑦当然,我道一声“祝你幸福”,别人未必就能幸福;我道一声“祝你健康”,别人未必就能健康;我道一声“祝你成功”,别人未必就能成功。毕竟,祝福并不能改变现实中的什么,但总可以令这世界变得更温馨吧?(我觉得别人永远需要我的祝福,给别人一份祝福,便等于给别人一个希望。生活是离不开祝福的。)
⑧我祝福别人,别人也常常祝福我。每年的节日和生日,我都收到无数祝福,那些祝福来自一封封书信,来自一张张贺卡,来自一个个电话,来自一份份礼物。感谢朋友们的祝福给我的生活抹上一层缤纷的色彩。我想,假如没有祝福,多彩的节日就会变得(),热闹的生日将变得()。
⑨我愿把无尽的祝福献给我的朋友们和所有需要祝福的人,同时,我也需要你们的祝福!
⑩只要天在、地在、人在,祝福便永在!
1、在⑧的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2、在①、②、④的横线处,根据文意和要求,填上恰当的祝福语言。
3、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每组的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⑪ 我明白人生不会万事如意。
每年春节去拜年,我都把一声“万事如意”送给我的亲戚们。
⑫ 我祝福别人。
别人也常常祝福我。
4、文中说“我道一声‘祝你幸福’,别人未必就能幸福„„”将“未必”换成“并不”是不是可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⑦中“我觉得别人永远需要我的祝福”一句,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的中心是:()A、第⑥自然段
B、第⑦自然段画“()”里的句子 C、第⑨自然段落
D、第⑩自然段
7、第八自然节的首句在上下文的作用是___________与其作用相同的还有第__ ___自然段。
8、读了本文,你一定会想到苏轼的《水调歌头
中秋》里的一句祝福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悠悠寸草心
日本一名牌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大公司,社长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身吗?”“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那么,你替父母捶过背吗?”青年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那次母亲还给了我10元钱。”
在诸如此类的交谈中,社长只是安慰他别灰心,会有希望的。青年临走时,社长突然对他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刚才你说从来没有替父母擦过身,明天来这里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能做到吗?”这是社长的吩咐,因此青年一口答应。
青年虽大学毕业,但家境贫寒。他刚出生不久便去世,从此,母亲为人做佣拼命挣钱。孩子渐渐长大,读书成绩优异,考进东京名牌大学。学费虽令人生畏,但母亲毫无怨言,继续帮佣供他上学。直至今日,母亲还去做佣,青年到家时母亲还没有回来。母亲出门在外,脚一定很脏,他决定替母亲洗脚。
母亲回来后,见儿子替她洗脚,感到很奇怪:“脚,我还洗得动,我自己来洗吧。”于是青年将自己必须替母亲洗脚的原委一说,母亲很理解,便按儿子的要求坐下,等儿子端来水盆,把脚伸进水盆里。
青年右手拿着毛巾,左手去握母亲的脚,他这才发现母亲的那双脚已经像木棒一样僵硬,他不由得搂着母亲的脚潸然泪下。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如期送来的学费和零花钱,现在他才知道,那些钱是母亲的血汗钱。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对社长说:“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了我受了很大的苦,你使我明白了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的道理,谢谢社长。如果不是你,我还从来没有握过母亲的脚,我只有母亲一个亲人,我要照顾好母亲,再不能让她受苦了。” 社长点了点头,说:“你明天到公司上班吧。”
1、看到“悠悠寸草心”这个题目,你会自然的想到_________(谁)的____________(诗名)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一节中的“出乎意外”一词你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说:“脚,我还洗得动,我自己来洗吧!”(改成第三人称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读文章,请你谈一谈文中的“青年”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孝敬父母与找工作有关系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了我受了很大的苦,你使我明白了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的道理。”他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人去登山,第一人刚 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第二人登到半山,(),望着上面险恶高俊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吧!”也退了下来。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省下许多力气。” 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知的。” 第三个人 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⑪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取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A、拾可而止
B、知难而进
C、知难而退
D、气喘吁吁
⑫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拾可而止:
⑬用“————”画出写第一个人、第二个人登山时退下来的真正原因的词句。⑭用“~~~~~~”画出反映第三个人勇于攀登的词语。⑮把短文分成两段,概括出第一段的意思。
⑯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这篇短文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是()A、动作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活动描写
②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
A、说明人们做事要善于判断,适可而止。
B、说明人们处理问题有好的方式。C、说明这座山很难攀登。
D、赞扬不畏险阻、勇于攀登的精神。
穿透灵魂的微笑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了,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扑向座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冲毁的(劫难 困难)。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的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危害)。此刻房
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有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两臂做出表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 相信)政府派来的营救人员一定能够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淹没 掩盖)。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流露着微笑,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漫长如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死神()可以夺去人的生命,()永远夺不去生死关头那“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般飘散。世界上最坚硬不屈的就是那在苦难中的微笑着、痛苦着、高扬信念旗帜的灵魂。
1、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
2、在“()”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写近义词:蕴含()震撼()一筹莫展()遍体鳞伤()
4、“V”字形代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么理解“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再读一读题目,思考:为什么说小女孩的微笑是“穿透灵魂”的呢?请写一写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穿透灵魂的微笑》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路人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密密的雨帘中,街上的行人稀少。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我只顾低头走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歉。“噢,噢,不要紧。”这时,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
忙说
大伯
我扶你回去吧
说着
就伸出手搀扶着他
太谢谢了
小姑娘
他感动地说
‖
我搀扶着他一起走,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着:“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缺德!”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大伯,您这边走,小心绊倒。”他刚走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被我搀扶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还会有人走过这里,说不定会被绊倒的。”不一会儿,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下水道口,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伸手在衣袋里摸手绢。
这时,我的心灵受到猛烈的一震,连忙拿出自己洁白的手绢,放在他那双沾满泥水的手中。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仿佛看见他那双模糊的眼睛在闪光。是的,我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雨仍在下着,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学习做人的道路上他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
1、填上合适的词语。()地嚷
()的手绢
()地站起来
2、照样子,写词语。淅淅沥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二自然段的空白处加标点。
4、解题。“引路人”有两个含意:(1)
;(2)。
5、阅读短文,思考为什么“我的眼睛湿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上文,解释短文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A.下雨天,我扶着双目失明的老人向前走,是他的向导。
B.下雨天,双目失明的老人教给我怎样做人
C.下雨天,我是盲人的向导,盲人教给我怎样做人。
高明的琴师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沙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
1、在第1自然段中的□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给下列词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打“√”)
“明白” ① 明亮
②清楚
③公开
“苦学” ①痛苦
②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 ③有耐心地;尽力地
3、将词与合适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一望无际
使人害怕的大风浪 扣人心弦
使人心情十分激动 惊涛骇浪
一眼望不到边
4、阅读第1自然段,填空。俞伯牙是()时代的琴师。他曾拜()为师,苦学三年,创作了一部名叫《
》的乐曲。细读第3自然段,填空。俞伯牙修改乐曲时,面对的是(),身后是(),“高明的琴师”主要指点的两种声音是①
②
20美金的价值
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他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五岁的儿子在门旁等他。“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爸,你一个小时可以赚到多少钱?”“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问。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个小时赚多少钱?”小孩(请求
哀求)。“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20美金。”
“哦,”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父亲发怒了:“如果你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小孩(平静
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
父亲坐下来还生气。后来,他(平静
安静)下来了。开始想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
父亲走进小孩的房间
你睡了吗 孩子
爸
还没 我还醒着 小孩回答 “我刚才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我将今天的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美金。”“爸,谢谢你。”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父亲生气地问。“因为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1、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文中哪些句子暗示了父亲工作很忙?用“_________ ”画出有关句子。
3、给文中没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4、填空:父亲第一次“生气”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生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发怒”是因为他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孩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父亲听了小孩的话,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展开想象,为文章添一个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