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点评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指导》
备课人:寿光市纪台镇中心小学
王明生
【课 型】
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写一著名的旅游景点,或身边的景物。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说一说,准备写什么景物,这个景物有什么奇妙之处,打算分方面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考虑好习作的内容和顺序,注意开头、结尾要简洁明了,层次要分明,书写要认真。
3.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写出真情实感。【教学重点】
1.使用动静结合的方式 2.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身边的自然美,突出一奇特之处,把景物写具体 【教具准备】准备好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想想你所写的景观,准备重点分哪几方面去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本组课文的作者带我们一起欣赏了许多大自然的奇观,使我们倍受感染,产生了拥抱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你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一定会有许多奇特的经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板书:介绍一处自然景物。
二、启发谈话,拓展思路
同学们在生活中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能接触大自然,发现哪些奇异的景象?哪一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放学路上,小河边、树林中、田野中会发现奇特的花草树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观,下雨时的情景„)
三、读要求,名思路
1.读《语文园地》的第18页第一自然段,看看有哪些要求?(1)讲清奇特之处;(2)说明怎样形成
(3)边听边问、边补充边讨论
2.教师引导回忆《观潮》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写的。描写潮来时的景观声音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写景象从“一条白线”到“万马奔腾”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火烧云》一课作者从地面的景物、颜色、形状三个方面写出了它的奇特之处。
然后老师引导学生,按什么顺序介绍最好?重点是什么? 1)先介绍是什么?
2)再介绍怎么样?(重点:有序、抓奇特之处、具体形象)3)怎样形成的? 4)自己的感受
3.学生个人准备(确定好内容,整理好思路,重点内容自己小声说说)4.小组合作交流(组内轮流叙述,相互补充,指点,推荐最好的)
5.班内同学交流,展示小组交流的成果,大家评议(请一名自告奋勇的同学演示,师生共同评议)
6.教师小结:
同学们能将自己周围的自然景物的奇特秀美展示给大家,可见同学们对周围的景物还是留心观察的,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你们的发现会更多,对自然的情感会更浓,口语交际的能力会更强。7.布置作业:
这次习作要求共有四点:
(1)通过观察写一处自然景观、旅游景点,身边景物均可。(2)突出一点奇特之处。(3)按一定顺序写。(4)具体生动。
【板书设计】开头、结尾一定要简洁,且遥相呼应;写自己熟悉的景点,按一定顺序写,突出一奇特之处,写的具体而生动。【教学反思】
习作点评课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们交流自己所写的景观,看清所写景物的奇特之处。
2.点评同学们的作文:从开头、结尾、段落层次、书写、及按一定顺序介绍、描写等方面进行讲评。
3.看看哪位同学在写作中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给人以真情动人之感。【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进行了写作练习,我通过初读同学们的作文,可以看得出大家不仅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把自己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了,做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点评同学的作文,看看哪位同学点评的好。(师板书:作文点评)
二、明确这次习作点评要点
1.开头结尾是否简洁明了,是否遥相呼应。
2.层次是否分明,书写是否认真。3.语句是否通顺,错别字是多还是少。
4.看看是否抓住了自己熟悉的景物特征,语言是否具体生动,是否按一定顺序写。
三、、例文点评
黄山日出
黄山日出,被称为美景奇观。为了目睹这一美景,暑假里,我随妈妈来到黄山。(开篇点题)晚上,我们住在北海宾馆。爬山观景的劳累,使我很快进入了梦乡。迷糊中,只听见有人喊:“快,起来看日出!”我一骨碌爬起来,揉着蒙眬的睡眼,跟着大人往外走。一阵山风吹来,好凉哪!我清醒了许多,看看天上还泛着星光,一路上树影婆娑,怪神秘的。我来到清凉台,这是一个观日出的好地方,此时已有不少人等候在这里了。凭着人小,我七挤八拐,找了个好位子,等待着。(清晨,找了个好位子,等待日出。)过了一会儿,东方显出了鱼肚白,人群开始骚动。一会儿,鱼肚白渐渐地转成粉红色,东方的天际出现了橙色的彩霞。忽然,天边出现了一道发亮的光,是那样耀眼,不知谁说了声:“快了,快了。”(日出前,人群的情绪与天空的变化。)不知是冷,还是激动,我只觉得心里发紧,牙齿打颤。我看看四周,大人们开始忙碌起来,有照相机的准备按快门,等待着拍下那瑰丽的景象;没有照相机的翘首以待,大家似乎停止了呼吸。不知过了多久,太阳像一个小红球,突然从云海间跳出来,开始是半个,渐渐变成一个大红球。大地妈妈好像不愿让太阳离开怀抱似的,太阳只好一点一点地向上挪。(太阳的上升情形。)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太阳终于挣脱了大地妈妈的怀抱,跃上天际。啊,多么壮观,多么美丽!顷刻,浩瀚的云海被阳光一照,色彩斑斓;远近的山峰在云海的淹没下,只露出小小的山尖,就像大海中的小珊瑚礁„„人们感慨万千,赞叹这人间的美景。(云海、山峰在阳光下的变化。)我也被这壮观的场面激动了。啊!日出,表明新的一天开始了,让人充满希望,充满光明!啊,太阳,你给万物带来生机,给人们送来温暖!我愿小朋友如这日出,朝气蓬勃,茁壮成长;我祖国如这旭日东升,蒸蒸日上!点评例文
日出,是黄山的一大奇观。小作者为了展现黄山日出的壮观景象,巧妙安排了三个特下镜头:第一,清晨,清凉的山挤满了人群,小作者怀着急切的心情,凭着人小,“七挤八拐,找了个好位子”;第二,日出前的神奇景象和游人的举止;第三,日出时的情态变化。这样自然景观与观景场面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请同学们仿照例文,开始点评自己手中的作文。优美的名子要用曲线画出,病句要用直线画出,错别字要用修改符号圈出。
四、点评指导
教师指导巡视,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随机点拨。
五、作后指导
请几位同学把批阅的习作读给大家听,大家共同评议,然后修改。
【板书设计】主题是否明确,层次是否分明,开头结尾是否简洁,书写是否认真,是否抓住了景物的特色进行了重点描写;句子是否通顺优美。【教学反思】
第二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全程指导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全程指导
板块一:怎样写出景物的奇特
本单元教材是以“自然景观”为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天下奇观钱江大潮,世界最长的河流—雅鲁藏布大峡谷,南国风光“鸟的天堂”,以及绚丽多变的火烧云。
在感受了大自然的奇妙之后,让学生来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然后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让学生围绕自己游览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这样的游记作为四年级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已经写过。那为什么还要写呢?这关系到的不是选材问题,而是写作的技巧问题了。
一般来说,游记的写法很多,可以按游览顺序写,也可以按地点转换写,重点可以是景物,也可以着重写活动。但是本次作文的要求并非如此。本次作文的重点在于写清景观的奇特之处,有些你有他有我也有的景色就不必写。比如同样写鹳山,这次作文时就可以抓住鹳山的山的为什么命名为“鹳”的原因来介绍。
板块二: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写作全程指导(细致指导到每一段)
写法指导:从形态、颜色、声音、状态、神韵等方面写出景物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抒发真情实感。
神韵:写景状物,总要寄托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为写景而写景是要不得的,这就是“神韵”。
我爱金鱼池 开头1: 我们学校是“广东省一级学校”,也是“花园式学校”,我爱美丽的校园,更爱校园里的金鱼池。(开头简洁,点题)开头2 在荣根学校美丽的高年级花园里,有一个小巧玲珑的清浅的金鱼池,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秀美的花园里,给整个校园增添了无限生机。没有它,高年部花园会失去一半的美。(先概括地写小池的美,用了一个比喻句,写出了小池在校园里的重要性,也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小池的喜爱之情。)
开头3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咦,这声音从哪儿来?呵,原来,是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在金鱼池旁边唱歌呢。小巧的金鱼池就像大家的好朋友,静静地倾听着,倾听着…..我们多么喜爱这别有趣味的小水池呀!(开头新颖,以同学们在水池边玩乐引入,点出了大家对小池的喜爱之情。)
第二段:介绍小池的位置及周围的景物
小水池位于花园的中心,四周的凉亭、回廊、小山、花坛像卫士一样守护着它。高大挺拔的棕榈树影映在清澈的水池里,变化多姿。金鱼池就像婴儿一样静卧在明艳的花园里。
第三段:介绍小池的形状 水池不大,一座两三步见方的小石桥将它一分为二,一大一小。水池形状很特别,看上去有点像梅花形,又有点像小写的八字形,十分别致。(观察顺序:远看水池)
第四段:介绍小池里面的假山(近看水池)
水池里的两座假山东西相对,互相呼应。(总写)东边的假山才三四米高,但山上怪石嶙峋,青苔累累,伴着泉水叮咚,真像是行走在山里一样。(写岩石)山间绿草红花,绿的像翡翠一样耀眼,红的似火一样热烈…..假山上一年四季花香不断,常常是这一种花谢了,那一种花又开了。(写花)西边的假山也就一米多高吧,虽说不太起眼,但点缀在水池里,显得不那么单调。
有时候花匠们会打开假山上的喷水管,顿时,那晶莹的水珠飘飘洒洒,有如一朵朵盛开的白莲。阳光下,煞是迷人。
第五段:写仙鹤
假山旁边(点明方位)零零落落的几块岩石,似不经意,却是独具匠心。岩石间游鱼历历,几丛睡莲叶浮在水面上,三只石雕的的仙鹤亭亭玉立,惟妙惟肖。(总写)一只仙鹤低头俯视水面,似乎正寻找藏匿在水里的机灵的鱼儿,又似乎在欣赏自己的倩影。一只仙鹤高昂着头,头上的红冠熠熠生辉,似乎在悠然自得地唱着动听的歌,又似乎在呼唤着同伴。一只仙鹤一边拍打着双翅,一边扭过脖子用长而尖的喙梳理着身上洁白的羽毛,似乎在向同伴炫耀着自己美丽的身姿……
(根据仙鹤的动作神态进行合理的想象)第六段:写鱼儿 清澈见底的水池里时时游过一群色彩斑斓的鱼儿。只要有人轻轻拍拍手,或者故意咳嗽一声,它们准会吓得一哄而散,有的迅速躲进桥洞里,有的机灵地钻入睡莲丛中,有的则快速地溜到岩石底下,一眨眼工夫全都无影无踪。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1、我爱美丽的校园,更爱校园里的金鱼池。
2、明镜似的金鱼池给整个校园增添了无限生机,不由得你不喜欢它。
3、“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瞧,同学们又在金鱼池边的凉亭里玩耍了。我们多么喜爱这别有趣味的小水池呀!——————————————————————————————————
学校的植物园
我们学校的植物园座落在足球场的南边,(从位置方面写)占地面积不大,不到一千平方米。(从占地面积方面写)但是你千万不要小瞧它,里面“有”(改为“栽种着”)两百四十多种植物,有的来自热带沙漠,有的植物来自热带雨林,还有的来自热带丛林……堪称“植物类型博物馆”,被誉为“植物王国”一点也不过分。
(第一段:总起全文,整体介绍植物园)
今天,我又一次来到植物园参观。
首先“看见”(改为“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简易木门(介绍门的两个特点),“上面”(改为“木门两侧的柱子上”更具体)有(改为“书写着”)十个刚劲有力的黄色大字(介绍字的特点——从方位、数量、颜色、字的书写风格等方面写):生物课堂开园内,科学知识入心中。木门掩映在树木丛中,别有一番情趣。
第二段介绍木门。
我踏着铺有鹅卵石的弯曲的小路步入园内,(介绍小路的两个特点,“鹅卵石”用“铺着”搭配。因这不是重点,不需要多写),空气十分清新湿润,令人神清气爽。(介绍植物园里的空气特点)小路两边种满了各种各样的高大树木,有紫微花木,鸡蛋树,蒲葵……还有许多叫不出名来。(介绍高大树木)点缀在粗壮的树木之间的是低矮的阴生植物,如文竹、鸭掌叶、鹅球等,有的还抽出细长的藤蔓缠绕在旁边的大树干上。(介绍低矮植物)在高低树木之间不时冒出几簇花来,红的像火,黄的似金,白的如雪…..(用了三个不同的比喻词,避免重复)(从颜色方面来写)一朵有一朵的姿态,一朵有一朵的美,令人眼花缭乱。(从姿态方面来写)常常是这种花谢了,那种花又开了。(从开花特点方面来写)一年四季花香不断,(从花香方面来写)——介绍花儿。
第三段是文章的重点,需紧扣“植物”详细写。这里如能再详细抓住一两种植物来写,文章内容会更丰富。这种方法是从整体到部分。
沿着小路,展现在眼前的是葡萄长廊。一根根苍劲的褐色的葡萄藤向上攀爬缠绕在木架上,(用“苍劲”“褐色”“攀爬”三个词写出葡萄藤的特点)交错生长,葡萄叶挨挨挤挤,有如搭了一个凉棚。一串串葡萄挂在枝头,晶莹剔透,有的已经成熟了,圆溜溜的,呈紫红色;有的快要成熟了,大拇指一般大小,呈青绿色;有的刚出生,比米粒还小,呈嫩绿色。(从生长状态、大小、颜色三个方面写出葡萄的特点)葡萄宝宝有的藏在绿叶间,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高高在上,好像争着和伙伴们比美;有的鲜嫩得汁水都快淌出来了,一伸手就可以摘到,馋得人垂涎欲滴。(从三种生长姿态方面来描述,表达喜爱之情),葡萄架的木柱上刻着一幅幅对联,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写对联,不是重点,不用详写,一句话概括出来即可)
这一段介绍葡萄长廊。
绕过葡萄长廊,一条弯弯的清澈的小溪静卧在树丛中。(用一句话总写小溪的特点,用拟人句写出对小溪的喜爱之情。)水上横跨着一座弯弯的木桥。(写水上小桥)水中游鱼历历在目,鱼儿一点儿也不怕人,有的还弄出点水花,调皮地转个身。蝌蚪成群结队地快活游来游去,只要听到一点声响,马上一哄而散。偶尔有几只青蛙露出水面,马上又钻进水中,真有趣。(写水中小动物,抓住一个“趣”字)水面上浮着一簇簇绿色的睡莲叶,像一个个小圆盘。叶子正面绿绿的,有几颗小露珠骨碌碌地滚动,翻开反面却是红红的。每个叶片边缘露出一个小口子,有点像“v字形,又有点像鸭子的脚。(写水面上的睡莲从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描写)可惜我们来得太早了些,看不到睡莲花。(由动到静)
小溪四周火红的扶桑花、高大的青松树倒映在水中,仿佛一幅美丽的画。草坪上寂寞地躺着五颜六色的飘落的花瓣,这使我想起孟浩然的一句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结尾段可用中心句抒发感情。不要拖泥带水就行。
---------------------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教学
一写二改三提炼
一写 指写作。根据题目的要求,审题,选材,立意,确定章法结构,完成第一稿。
对于未入门,或刚入门的小学生来说,较好的写作方式是:范文引路,摸石过河。
一、范文引路,摸石过河。
范文:
我爱秋天的景色
星期天,爸爸带我到郊外云秋游。一路上,我觉得天空比以前高了许多,蔚蓝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一阵风吹来,使人感到神清气爽。
中午来到田野,首先展现在前面的是一片玉米地。只见玉米秆有一人多高,玉米穗有一尺来长,玉米穗的皮也变干了,变枯了,有的露出黄灿灿的玉米粒,好像在对我们微笑。再往前走,啊,一片火红,原来是一片高粱地,一穗穗高粱涨红了脸,随风舞动……
太阳快落山了,那青翠的远山,被夕阳映得姹紫嫣红,轻风吹来,田野上散发着清馨的芳香。刚刚收割的庄稼,装满了一车又一车,随着那清脆的鞭子一响,马铃声声,在田间小道上留下了一串串马蹄的“炊烟”。路边,那晚开的野菊花悠然地摇曳着花枝。那密密麻麻的山枣,也被夕阳添上了“胭脂”。
啊,秋天,你用那支神笔,在故乡的土地上描绘出了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迎着秋风,欣赏着迷人的秋色,我们流连忘返……
1、研究范文的结构:
去秋游——看到景色——赞美
2、研究范文的描写内容:
粗概括:
⑴、去秋游——
⑵、午时的田野
傍晚的田野
⑶、赞美——美丽的图画
细概括:
⑴、去秋游——天空(高)白云(蔚蓝)风(神清气爽)⑵、午时的田野——玉米地 玉米秆 玉米穗 玉米粒
——高粱 红 舞动
傍晚的田野——远山(姹紫嫣红)田野(芳香)庄稼 马车
——野菊花 山枣
⑶、赞美——美丽的图画
3、写法:
⑴、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来写,抓住景物的形状来写,抓住景物的颜色来写,抓住景物的动物来写。⑵、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写。
⑶、把描写景物的短句按一定的顺序组合成段。
4、仿写:
粗提纲:
⑴、去秋游
⑵、看到景色
⑶、赞美秋天
细提纲:
⑴、和谁去秋游,在哪里?可以写天空,白云,阳光,微风,等等
地点的选择:学校,田野,果园,山坡,小河边……
⑵、看到什么景色,最重要的
A、田野,田野有什么,庄稼,稻子
颜色,金黄色
形状,拟人,低着头,静静地等待着农民伯伯来收割 比喻,微风吹过,荡起一层层的波浪
B、小河
河水:清澈见底,欢快地流淌
鹅卵石:椭圆形,长条形
鱼:自由自在,欢快活泼
岸边的小草:更绿了,要在冬天到来之前,把最美的绿献给大地,献给人们
C、果园:有什么,果树,果实,桔子,葡萄,人们
果树:茂盛的果树,黛绿的叶子
桔子:颜色:黄澄澄,金灿灿
形状:圆圆的
香:微风
散发一阵阵迷人的清香
味:剥开,闻到,吃,甜蜜的滋味
葡萄:形状:一串串,颜色:
香味: 人们:动作:采摘
神态:嘴:甜蜜的笑容
眼神:喜悦的眼神;目光:憧憬的目光
心理:又是一个丰收年,能买一个好价钱,党的政策真是好,生活越来越幸福
D、树:松树,柏树,柳树,等
松树,柏树:颜色:更加碧绿
形状:高高挺立
联想:像……
柳树:冬天到来之前,叶子就会全部掉光,这样的柳树,叶子怎么来描写好呢?秋天对柳树来说不是好季节,是一个可怕的季节,因为柳树叶子的生命将走到尽头。还有其他会落叶的树,在秋天,是一个宣布叶子死刑的季节,对于赞美秋天这一主题来说,是不好写的。那我们如何反败为胜,写出我们需要的句子,表达我们需要的中心呢?这就需要创新的思维,与众不同的思维。我们同样可以抓住绿来做文章。
叶绿: 在冬天到来之前,把自己最美的绿,最浓的绿,献给这美丽的秋天。
献给热爱秋天的人们,献给我们美丽伟大的祖。
柳枝: 在微风中欢快地舞蹈,赞美这美丽的秋天,丰收的秋天,迷人的秋天。
在微风中欢快地舞蹈,尽情地歌颂……(类似这样的景物,我们可以抓住某个特点,写出为我所用的创新的句子。)E、花:颜色 形状 香味
菊花:
海棠:
月季:
桂花:
芙蓉:
百合:
……
描写花的词语参考:
百花争艳争奇斗艳 娇媚、鲜艳、烂漫、娇娆
婀娜多姿、芳香四溢亭亭玉立、花香袭人
绚丽多彩、端庄秀丽
姿态各异、傲骨迎寒娇巧迷人、孤芳自赏 争奇斗艳香远益清
亭亭玉立 妩媚 百花争妍 婀娜多姿
芬芳 闭月羞花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素材不符合你写作的需要,你可以自己再去找一些相关的景物,按照上面提供的思路,写出相关的景物来。)⑶、赞美秋天,赞美丰收,赞美祖国。
5、注意点:
⑴、注意安排好地点,可以写一处,也可以写两处。范文是写了午时的田野和傍晚的田野,相当写了两处的景物。当然,范文写了两外,我们不一定就要写两处。
⑵、每处要注意景物的选择,不是上面列举的都在写过去,而是可以选择性地写几样。写太多了,反面给人一种太乱的感觉。
⑶、注意层次的安排,一般而言,中间部分作一段不是很好。我认为依据方位、时间,恰当地分层,会给人一种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感觉。
6、学生写作
二改
上面那篇是范文,不需要再做什么修改。
但两个地方有点逻辑上的毛病,我觉得应修改一下。
1、第二段“中午来到田野”与第三段“太阳快落山了”相比,人为痕迹太重。给人感觉是为了写作文,特地中午到田野上看一次,然后傍晚再去一次。况且,第二段的内容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中午特征,所以我认为应把第二段的“中午”去掉,在时间上,前后更加紧密衔接。
2、第三段中的“那青翠的远山,被夕阳映得姹紫嫣红,轻风吹来,田野上散发着清馨的芳香。”从“远山”一下写到田野上的“芳香”,太突然,有衔接不对的感觉。中间应加一句:“金色的田野,在夕阳下更加迷人可爱。”如下:
那青翠的远山,被夕阳映得姹紫嫣红,金色的田野,在夕阳下更加迷人可爱。轻风吹来,田野上散发着清馨的芳香。
这样,远山,田野,芳香,视觉慢慢拉近,连贯起来。
三提炼
从文章中提炼写作技法。
1、按时间顺序写:中午(或下午)——傍晚
2、首尾照应:
开头:星期天,爸爸带我到郊外云秋游。
结尾:迎着秋风,欣赏着迷人的秋色,我们流连忘返……
3、结尾总结全文,或点明中心。
啊,秋天,你用那支神笔,在故乡的土地上描绘出了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
第三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
玉门市第二小学
四年级语文组
审阅教师:
第 教学目标
一 单 元 作 文 教 学
1.学会用一件或几件事反映一位老师的思想品质。2.初步学会有详有略安排材料的作文方法。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内容和写作方法,确定要写的人和事。教学过程
—、有主题课文导入本单元习作。
二、明确要求,简要指导。
1.读习作要求,提问:本次习作要求,从选材方面来看,重点是什么?(选一件事或者选几件事反映老师的思想品质)从写作方法方面来看,重点注意什么?(注意详略)
2.提问:写老师应该选写—位你最熟悉、最了解或最尊敬的,你准备选写哪一位老师?(生思考)
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确定了要写的老师之后,要认真想一想:怎么写好这位老师?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你准备选一件事,还是选几件事来写这位老师?准备写什么事?
(2)你准备反映老师一方面的品质还是几方面的品质?准玉门市第二小学
四年级语文组
审阅教师:
备反映他(她)的什么品质?
2.生思考后,教师指名,点拨指导回答。
五、快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1.学生们列出写作提纲,确定哪些材料详写,哪些材料略写。
2.抽答:交流,点拨肯定。有外貌描写的,可引导学生:学习本单元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抓住人物的特点略写。反映老师主要品质的,要详写。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
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课内检查部分作文,评价、指导。
教学过程
一、学生开始习作。(先打草稿)
二、巡视学生的习作过程,及时发现某些典型性作文。
三、抽读某些典型性作文,师生共同计议。(抽读和评议典型性作文,掌握正面引导、鼓励提倡为主,矫正不足为辅的原则)。
四、学生自己修改草稿,互相修改作文。
五、学生誊写
第四篇:四年级教案(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教学时间
七课时
1、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1、能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能用多种方法认识空气的性质;
3、能比较水与空气的异同;
4、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了解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5、能做简单的压缩空气探究实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空气的性质; 难点: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证明空气的存在
1、学生谈谈自己对空气的认识;
2、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取一个向外拉出一半的注射器,让学生演示;
3、问:谁有办法证明塑料袋内空气的存在。(学生证明空气的存在)
4、小结:借助其他看得见的物体帮忙,就可以看见空气的存在。
二、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1、让学生吹瓶内的气球。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吹大?
2、学生讨论,制定实验方案,然后实验;
3、小结:瓶内的空间为空气所占有,所以没有办法再增加新的空气,因此气球没法吹大;
4、进一步证明空气占有空间;
实验:把纸塞进玻璃杯底部,将杯子倒立放入水中,观察所出现的现象。
三、小结
通过本课研究,我们知道空气确实存在,并占据了一定的空间。
教后记:开始上课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空气的认识,这是了解前概念的机会,同时也寻找适当的机会导入新课,并让他们更多地参与进来。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有学生回答说空气没有重量,这正好涉及到下文将要讲到的东西。研究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我让学生自己去做,原想在实验中挑出毛病,但实验比较简单,他们完成得尚可,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一些细微之处做得不够好。
第二课时
一、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点
1、问:水有什么性质,它与空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2、演示:水和空气压缩性的比较实验。结果:水难以被压缩,而空气则容易被压缩;
3、指导学生小结空气和水的异同。
二、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1、用手压充满气的塑料口袋,体会其中的感觉;
2、用注射器进行试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3、学生讨论汇报;
4、小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三、探究压缩空气力量的大小
1、生活中,压缩空气的多少与什么有关?
2、学生讨论,做出假设,说明理由;
3、指导学生,制作空气枪。
四、小结:空气的性质。
教后记:本节课带学生去实验室上课,首先强调了实验室的纪律,然后利用注射器做了三个实验,一是空气的压缩性;二是水有没有弹性;三是做空气枪,第三个实验效果并不是很好的。
2、热空气和冷空气
教学目标
1、能借助物体觉察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
2、知道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及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3、知道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4、知道地球表面空气的冷热不均是形成自然风的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难点:理解风的成因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上节课吹气球的装置。问:我们是怎样把气球吹大的?(注:空气的流动性也是上节课所谈的空气的性质之一。)
2、说明:当气球内的气体占据瓶子的空间,原来瓶子里的空气被赶了出来,这说明空气是会流动的。
二、研究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1、实验1:把手分别放在蜡烛火焰的各个方向感受空气;
2、这个实验说明热空气的流动方向是:向上流动。
3、设计实验:证明热空气向上流动。
实验2:在蜡烛火焰步方转动纸蛇或把其它较轻的物体(如塑料袋)放在火焰上方。
4、小结:空气受热会向上流动,热空气会上升。
三、探热空气上升的原因
1、问:热空气受热为什么会上升呢?
2、实验3:烤纸杯内的空气;
3、为什么底下的点火柴的纸杯会往上翘。
4、小结:纸杯内的空气受热后,热空气推动纸杯往上升了。
5、了解“孔明灯”、热气球的相关原理。
第二课时
一、研究冷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1、提问:冷空气又是怎样流动的?
2、学生根据热空气的原理进行推理。(注:这一过程应该让学生自己进行推理,如是一样,可以锻炼学生自己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只是在课堂上,推行的效果不太好。)
3、能通过一些事例来证明冷空气下降吗?
4、学生讨论、回答;
5、小结:空气受冷向下流动,冷空气下降。
二、探究风的成因
1、问: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怎样流动的?风是什么?风是怎样形成的的呢?
2、学生思考讨论。
3、看插图,讨论并汇报;
4、小结:地球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教学后记;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流动方向,由上一课空气的性质之一的空气的流动导入,书中关于热空气的流动方向的实验原是老师做的演示实验,但因为要求不是很高的,所以让学生到前面来体验,有的实验可以多叫几个学生上来(如手放在蜡烛上方的实验),这样一半,学生可以对热空气的流动方向有切身的感受。对于冷空气的流动方向,主要是以学生自己推理为主,按理说,学生进行这样的推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只是在课堂上,学生并没有那么容易的推理出来,另外,本课的课时内容分配并不合理,第一课时内容太多。
3、空气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实验探究空气的成分;
2、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气体;
3、知道二脱化碳比空气重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尊重事实,重视证据,能对空气成分的实验提出质疑。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空气的成分;
难点:掌握往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看书上图片中三种不同条件下燃烧的蜡烛,猜测哪雪蜡烛先熄灭。(注:这里用到了下学期最后一课才学习的预测方法,另外对实验结果的猜测,也是科学实验过程中常用的手法。)
2、演示:看两只大小不同的玻璃杯罩着的蜡烛点燃后所发生的现象。
3、问:瓶子里面还有空气吗?(注:这个问题应该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即经过蜡烛燃烧后,瓶子内有没有剩余的空气,如果有,蜡烛为什么灭了,这个进一步导出下面的内容。)
二、通过实验分析和认识空气的成分
1、实验1:燃烧要消耗一部分空气。
(1)、做相关的实验
(2)、讨论:水涌进瓶子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瓶内的空气少了。注:减少的原因是被点燃的蜡烛所消耗了)
2、实验2:剩下的空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1)、提出问题:剩下的空气能不能支持燃烧?(学生讨论。注:这里应该用上节课所用过的推理方法让学生对结果进行推测。)(2)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实验后汇报结果。(3)讨论:烧剩下的空气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4)小结: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燃烧。(注:作为教师,应该分清支持燃烧与本身燃烧的区别。)
三、总结
空气是由两种以上的成分组成的。
第二课时
一、认识二痒化碳的性质
1、制取二氧化碳
学生分组实验,收集二氧化碳;
2、实验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了解石灰水方面的知识;
(2)、分组实验:把澄清石灰水倒入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瓶中,摇晃后观察发生的现象;
(3)、小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注:这种现象,在中学的化学课本将会强调多次,可惜小学阶段对学生对此无清楚的认识,无法起到埋伏笔的作用。)
3、实验3: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能灭火。
(1)、演示实验,观察发生的现象。(注: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能灭火的性质。)
(2)、小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二、证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实验4:证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1)、学生分组实验:摇晃瓶内的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不是变浑浊;
(2)、小结: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注:利用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是证明是否含有二氧化碳的一个常用方法,只是小学阶段用得不多,主要是在中学阶段完成。)
2、实验5: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三、总结:
空气中含有多种成分,主要有氮气与氧气,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教学后记:第一课时开头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并思考到一个矛盾的现象,这应当是教材设计者的本意,所以在演示实验时,我让学生猜测蜡烛在烧杯内燃烧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仅仅想到上节课学到的空气或冷热空气方面的知识,这种一味回忆旧知的方法没有办法推理到空气的成分,因此猜不到点子上。后面的实验讲完后,由燃烧现象推出空气不是单纯的气体。对于书上所说的空气的两种主要成分,我在课堂上让学生看完书后再加以说明,这样效果似乎好点。第二课时实验较多,但二氧化碳的制取涉及到一些药品的使用,按书上那样,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在实验基本技能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危险系数较大,因此还是教师作演示实验为宜。
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教学目标
1、意识到空气对生命的意义,由此意识到保护空气清新的重要性;
2、能够用测量降尘的方法考察当地空气污染的情况;
3、了解空气污染的含义、原因、危害及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4、关心空气环境,并能提出保护空气的建议。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我们怎样为净化空气作贡献; 难点:调查居室空气污染的原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1、学生举行弊气活动,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注:这个活动可以全班参与,在搞这个活动时,我让学生自愿参加,有一两年,还让参加的学生站起来,在搞活动前,跟学生说一下,如果他们觉得不行了,就停止弊气,事实上,学生也是这么做的,因为到时候也是身不由己了。学生在私下或公开谈自己的感受的时候,用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难受”。)
2、问: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生命离不开空气?
3、说明:空气和水一样,都是生命之源。
二、认识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1、讲解什么叫空气的污染;
2、讨论:
(1)、空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2)、什么原因造成空气的污染。
3、小结: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注:说到底就是人类过自然的无序改造,这本身也是一种贪欲。)
三、考察我们周围空气的质量
1、制定调查方案,开展科学讨论;
2、小结:空气污染带来的问题。
四、研究保护空气的措施
1、问:怎样减少污染?
2、了解森林的作用;
3、讨论:为净化空气,我们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后记:
开头回忆旧课,我无意中谈到一氧化碳,并称之为二氧化碳的兄弟,谈到这种气味不能让人呼吸一事,乘势转到本课的内容,谈到空气的重要性。然后提问:标题上为什么加一“也”字,学生想到三年级学过的水是生命之源,这也是调查学生旧知的方法之一。在谈到空气的重要性,我列举了不吃饭、不喝水与不呼吸三种情况下坚持的时间。对书上四幅图的处理,我尽可能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以这种手段让他们参与进来。
第五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
一、谈话引入,揭示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春天,花儿五彩缤纷;夏天,树草苍翠欲滴;秋天,凉风习习,树叶随风飞舞,像一只只蝴蝶……冬天雪花漫天飞舞……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观察一些景物,然后,拿起你手中的笔,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一定是一篇好文章。
二、出示内容,明确要求。
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它也许像一座美丽的花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它也许仅有几座平房,几棵老树,一个小操场。不管怎样,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都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日子。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再把观察到的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如果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或者写发生在校园里的难忘的事。1.读一读,梳理内容——校园的一处景物;别处的景物;发生在校园的一件事。2.想一想,明确要求——顺序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三、指导选材,言之有物。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多,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
1.回忆观察。回忆自己在校园里观察的见闻感受。比如校园的草地、小花园、假山、美
丽的小花坛、常去的葡萄架、内容丰富的宣传栏、形象生动的雕塑等,你选择哪种景物呢?从中选择自己喜爱又熟悉的具有特色的景物作为描写对象。
2.交流见闻。学生讲述自己观察到的见闻感受,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适时点拨、引导。
3.提出要求——典型:写一处景物,选择最美的、自己观察得最仔细的;新颖: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
四、交流汇报,取长补短。
1.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构思,在交流中得到启发。
2.提出自己在思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生探讨。
五、点拨技巧,言之有法。
1.了解观察顺序。
无论是观察名山大川,还是观察校园或校园的一角,都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有哪些顺序呢?一是以时间推移为序,可以按一年四季的变化来写,也可以写某一段时间的景色变化;二是以空间方位为序,可以采用由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等空间方位顺序来描写景物;三是移步换景为序,即随着观察者立足点的移动来描写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景色——先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景色,后到了什么地方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只要按顺序把观察到的景物合情合理地写出来,校园的美景自然会呈现在读者眼前。
2.抓住景物特点。
大家都知道,不同的校园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特色。只有抓住校园中那些别具一格的事物或独一无二的景物,仔细地观察,生动地描述,才能使人看出它与其他校园的区别,呈现出它的风格与特色,也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总之,可以从事物的种类、大小、数量、形状、色彩、构造、声音等角度,或者从事物的静态动态等方面去发现特点,展现特点。
3.表达真情实感。
无论是观察还是描写校园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时,都应该放飞自己的心灵,展开合理的联想,借助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景物的特征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不仅如此,还要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在景物之中——既可以借景抒情,又可以直抒胸臆,这样别人读了你的作文才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跟你同喜同忧呢。
4.题目生动传神。
题好一半文。一个好题目,能起到吸引读者、统领全篇的作用。写景文的题目一般有两种命题方法:以突出景物命名,比如《校园一角》《四季的田野》等;以突出主题命名,比如《我爱学校的大黄桷树》《美丽的塑胶球场》等。
六、点拨思路,动笔起草。
1.写作此文,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思路——
(1)以时间为序描述。习作先整体描写某处景物,然后按照时间的顺序具体描写这处景物的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条理非常清楚。
(2)小导游式的介绍。观察景物时要选择那些最能看清景物特征的地方作为我们的观察点,介绍的时候就按照观察的顺序像小导游一样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一一介绍出来。它的好处是使人如临其境。
(3)再现多彩的图画。这种写法就是用文字再现一幅幅画面,是你观察到的能够打动你的画面。让读者在你描绘的画面中看到鲜艳的色彩、美丽的姿态,听到动听的声音…… 2.学生动笔起草,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适时点拨。七、评议习作,范文引路。1.赏读佳作,评议借鉴。
例文1 校园一角
当四季姑娘的脚步踏进我们的校园时,她首先来到的是校园的花坛。
走进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多边形的大花坛。花坛里面种着松、竹、梅,它们中间还有挺立的石笋,脚下有不少漂亮的花朵。
初春时节,挺立了一冬的松树由浓绿渐渐变为嫩绿,从远处看,就像一个绿色的大绒球。各种各样的花草都从地里冒出了新芽,为校园增添了许多生机。
临近夏天的时候,花坛里的花儿竟相开放,它们在花坛中翩翩起舞,婀娜多姿,芬芳扑鼻。在花坛的陪伴下,我度过了炎热的酷暑。
秋天来了,花儿们都垂下了头,无精打采地站在那儿。校园的花坛又献出了它最珍贵的花儿——秋菊。她们在花坛中傲然挺立,和松树一起接受秋天的挑战。
冬姑娘在不知不觉降临,她调皮地下了一场雪,给花坛穿上了一件银白色的大衣。花坛毫不懈气,在雪的铺盖下孕育着新的生命,来年让花儿更加灿烂!
啊,美丽的花坛!我爱你灿烂的花朵,我爱你碧绿的松、竹、梅,但我更爱你无私奉献的精神!
例文2 可爱的校园 我爱我们的校园,因为它美丽又整洁。
教学大楼是天蓝色的三层高楼,它的造型非常美观,像个倒过来的凹字,凹进去的地方是教室。每间教室都非常的宽敞、明亮。教室里都摆着四排桌椅,前后有两块黑板,前面是老师的讲台。每间教室的布臵都不相同,各有各的特点:有的教室的墙上贴着美丽的图画,有的教室的墙上贴着学习园地,还有的教室后面的黑板上画着五彩缤纷的图案和写着内容丰富的文章。教学大楼两边凸出的地方是老师们休息和办公的场所,还有会议室、实验室、阅览室等等。
教学大楼的前面有四个花坛。旁边的两个花坛里种着玉兰树、桃树、柳树、杨树等等。我最喜爱那棵高大婆娑的柳树春风吹来,柳条儿随风飘拂,好像是一个身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真美丽。
中间的两个花坛是菱形的。花坛里长着一丛丛可爱的鲜花,有迎春花、杜鹃花、茶花、月季花等等。我最欣赏那些月季花,有火红的、淡红的、浅红的、大红的、粉红的,颜色各异,有的半开,有的全开,形状各不相同。到了春天,一股浓郁的花香,引来了许多小蜜蜂绕着花儿,嗡嗡地边歌边舞。
花坛前面的一个操场。操场里面是草坪,像一个绿色的毯子。中间耸立着一根高高的旗杆。旗杆的顶上升着一面五星红旗,在空中随风飘扬。我们能在这么美好的校园里学习,是多么的幸福啊!
例文3 我爱美丽的校园
我的学校座落在秀丽的太白岩山脚下,它既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又是一个儿童乐园。早晨,我沿着通向学校的双白路,就来到静谧的校园,站在大门前,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校门的两边各有一个咖啡色的圆柱子,右边的圆柱上写着“重庆市万州区鸡公岭小学”,字体遒劲有力,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左边的圆柱上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雄鸡,它挺胸抬头,高高地伸着脖子,好像在提醒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走进校门,一条又宽又干净的水泥路伸向校园深处。路的左边长满了错落有致的灌木,另一边是一片草丛,草丛里长着几棵婀娜多姿的柳树,晨风轻轻地抚过,几位“少女”就在草丛中扭动着优美的姿态。
从柳树旁跨上十几级台阶,一眼就看见那醒目的升旗台,银白色的旗杆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显得更加庄严。听徐主任讲:这个旗杆长13米,象征着13亿华夏儿女共铸中华民族的擎天大柱。
升旗台前,就是我们宽敞而美丽的塑胶操场,每到课间休息,同学们就在这里尽情的欢笑,尽情的游戏,尽情地享受童年的欢乐。每年的春秋运动会也在这里举行,操场上留下了同学们矫健的身影,留下了同学们你追我赶的动人场面……操场的围墙上有一副巨大的世界地图,它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它就像我们的领航员,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操场旁边,并排着两栋漂亮的教学楼,一栋是低年级的教学楼,共有三层,在这里,我们从“a.o.e”学起,从不懂事到懂事,从无知到有知,这一切无一不倾注着每一位老师的辛勤耕耘。另一栋白色的教学楼格外漂亮,上面有红色的几个字:“勤学、好学、乐学……”,十分醒目。那干净的玻璃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越发明亮。从教学楼的小门一出去,就可以看到一棵高大挺拔的参天大树,秋天,树上的花一朵朵地往下掉,花朵呈灯笼形状,我们叫它“灯笼树”。下课了,我们来到树下玩耍,便可以看到花朵里面有几粒小小的黑点,像是蜡烛烧完时的灰烬。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
在逸夫楼门前,两边各有一个花丛,春天的时候,花儿争奇斗妍,逗引来了许多的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像是几位专业的舞蹈家在色彩斑斓的“毯子”上跳着优美动人的“舞蹈”。
我们学校的教学设施又多又好呢!每间教室的左边侧墙上,都有一台黑灰色的29寸大彩电,它每周星期三都要播放学校里发生的好人好事以及国内外各地的新闻,现在学校还专门开放了电教室,让我们自由地与世界“联网”。学校的体育器材也真不少:双杠、沙坑、乒乓球台、塑胶篮球场……让我们每个小朋友从小有健康的身体,为以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好打下基础,也为我们学习提供了方便。每天,那欢乐的笑声随着风儿飘得很远很远……也许连小鸟也听见了吧,要不,它们怎么会落在树梢上倾听呢?
学校墙外,几株古老的杨槐树探进头来,张望着我们可爱的校园,仿佛也要把自己融进这儿童乐园之中。
2.选用一至两篇优秀作文或问题作文全班评改,重点从条理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等方面评改。然后,学生自主修改或组内同学互相修改习作,提升质量。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3.评选最佳。评选最佳开头、最佳结尾、最佳段落、最佳句子、小作家、小小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