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思”特质邵俊峰的教学艺术
“诗―思”特质邵俊峰的教学艺术
【摘 要】用诗意的呈现引导学生体会地理学科之美,用深度的思考启发学生理性规划未来,这是地理课堂教学的理想追求。
【关键词】“诗―思”特质;地理课堂;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2-0060-01
【作者简介】蔡明,江苏省苏州中学(江苏苏州,215007)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苏州市地理名师共同体主持人。
邵俊峰老师是我敬佩的地理教师,我和他认识多年,多次观摩过他的“品质课堂”。做他的学生,是幸运的,因为在他的带领下,学生能真正地走进美妙的地理世界去探索。邵老师以一个地理人的情怀、一个研究者的智慧,创造了一种具有“诗―思”特质的地理课堂。他善于用诗意的呈现,让学生体会以“天人合一”为内核的学科之美,他构筑深度的探究体系,让学生在一次次思考中体会地理学科对于当下与未来的意义。“诗”与“思”巧妙结合,引人入胜且回味无穷,这是地理课堂教学的理想追求。
一、诗意地呈现,引导学生徜徉地理世界
地理作为一门被迫处于边缘地位的学科,教师只有把地球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看作是自己的天职与使命,把学生未来的发展看作是自己的担当与责任,才有可能把地理课堂教学看作是风景秀丽的旅程,才有可能去发掘丰富的地理之美,并以诗意的方式去呈现与表达。邵老师课堂上的诗情、洒脱、审美就是源于这样的认识与坚持。
邵老师绘制地图有一绝,寥寥几笔勾勒,不仅展现大地轮廓之美、河流之美、模型结构之美,而且让学生记住了地理的特殊思维语言――图像。邵老师的语言表达,从来都是带着品鉴的意味。在《农业区位的选择》一课中,他呈现了漂亮的农业景观摄影作品,配上诗意的文字,让学生体会农业也可以如此亲近,农业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美景。
邵老师设计的探究问题,也总带着文艺气息。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一课中,类似“我们需要铁路和机场吗――那一种期盼,是否值得等待,是否需要用一生去守候?”等语言使得程序化的问题,因为有了文艺范儿,而充满了生命的质感。
地理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之美,有自然美与人文美,整体美与差异美,图像美与结构美,地理之美的内核是天人合一。在教学中,邵老师用美去挖掘生活中的地理景观,用美去引领学生品味、品析、品评,用美去培育学生形成人地和谐的现代价值观。
二、深度地思考,启发学生理性规划未来
地理教育的目标走向深层,就是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科学素养,即尊重科学规律,反思当下的人口与城市问题、农业与土地问题、工业与污染问题等,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邵老师的“品质课堂”尤其关注这一深层目标的实现,他非常关注身边地理问题的选取,自己编写案例教材,并运用系统思维理论来设计问题,创新教学视角,延展教学空间,引领学生探究、质疑、层层剥笋般地讨论。他抛出的探究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整体性、结构性、立体性和逻辑性,不仅启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地理思维习惯。
邵老师从教22年,这样的“诗―思”课堂呈现并非一日之功。他是一位学术型教师,研究课标教材、研究学科前沿、研究学生发展需求,并有能力付诸课堂教学实践。他又是一位理想型教师,拥有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并有智慧带给学生精致的学习和自由的思考。“诗与思”“精致与自由”,也许这正体现了江南这片温润、闲适、富足的土地上孕育出的一种文化特质。
第二篇:刘俊小学思品教学论文
品德课如何让孩子学会宽容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小学刘俊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大将风度,一种博大的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总会发生矛盾,如何让学生懂得宽容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宽以待人呢?我在品德课上是这样做的:
一、对学生宽容。
宽容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教育艺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宽容学生,就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尽可能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尤其是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的宽容。小学生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易冲动易犯错误,教师要宽容学生,让学生体会教师的作法而起到“言传身教”作用。
我刚接手四(5)班的品德课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我正在与学生一起讨论“我是好样的”的话题。突然,发现一位男生低着头非常专著地做什么,我走到他身边,发现他正埋头玩魔方呢。是严厉的批评?还是与学生展开心与心的交流?此时我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因而,我用手悄悄地把魔方收起来。课后,我把他请到办公室,拿出魔方,仔细欣赏了一翻,然后发自内心地说:“你会玩几个面?”学生低着头轻声回答“六个面。”我又表扬他:“你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你能把魔方送给我玩吗?”他坚决地摇了摇头说:“不,这是爸爸给我的生日礼物。”这时我又温和地说:“爸爸的礼物你看的很重,难道老师
教给你的知识就不重要吗?”他说:“也重要。”我说:“老师想知道你对今天的事情是怎么想的,你希望怎么处理这件事?你先回去好好
思考一下,想一个你能接受,老师也能接受的处理办法,好吗?”正是由于我的宽容感动了学生,第二天,这位同学给我写了一封信: 刘老师:
您好!上次的事我先说声对不起,作为学生不认真学习,我错了。我保证每节课都会认真,相信我!我不是说说的,请看我的行动。请老师讲魔方还给我吧!
此致敬礼!
一位犯了错又改的学生
收到这封信后,我将魔方还给他了,结果以后的每节课他真的很
投入,学生都另眼相看他了。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如果当时我对这位学生采取严厉的批评,很可能会激化矛盾;而我采用“无痕的批评”,使学生愿意接受并且是乐于接受。在无痕的批评中,学生懂得了什么是尊重、理解与平等;更体味到了独立人格的尊贵和老师的良苦用心。我真的很庆幸自己没有对学生采取简单的批评,而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采取维护学生的自尊,允许学生犯错误,宽容学生,使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从而主动改正错误,也让班里的学生看到了老师的宽容,对他们而言起到无形的教育作;同时也体现了课程改革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二、教学生宽容。
宽容是一个人成功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矛盾和冲突,自私蛮横霸道只会让矛盾计激化,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宽以待人原谅他人,以宽容的态度处理面临的问题。我在教学《品德与社会》(四下)第三课“我懂得了„„”第二个话题“宽以待人”时,我是这样做的:
1、名言引路。课件出示名言(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法国 雨果)让学生自由地读名言。接着我问:同学们知道这句名言的意思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小结:是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能以宽阔的胸怀对待他人。通过名人名言的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宽以待人的概念。
2、理解宽以待人。我说宽以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常以“君子宽以待人,严于责己”要求自己。
(1)我讲《宰相王旦的故事》
(2).我问: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3)我在学生交流后小结:同学们,友谊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信任。
3、学会宽以待人。创设情境,让学生形成是非判断能力:在拥挤的教室里,两个同学因为踩了脚,发生了争吵„„)
(1)我问:同学们,他俩的行为对吗?如果是你会怎样做?
(2)学生分组讨论。
(3)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4)教师小结: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宽容的对待。宽容是化解矛盾的良药。
4、续编故事,生活拓展。
(1)出示故事:①借出去的书,封面被弄脏了,你„„
②衣服被身后的同学弄脏了,你„„
(2)学生续编,教师指导。
(3)经典故事全班讲授。
(4)教师小结:当别人的错误影响到自己时,我们要能够原谅别人;当遭到别人的误解时,要能够心平气和地解释清楚;当听到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时,我们要学着坦然面对,一笑置之。
宽容如一缕阳光,温暖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我们原谅了别人,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
第三篇:浅谈思品教学中的求真艺术范文
浅谈思品教学中的求真艺术
团团云雾迷乱眼
曾经,亲临某教师执教《助人为乐》一课。课上,教师寓情于理,循循善诱;学生热情激昂,言谈举止俨然是一位位慈善家。最后,一首《爱的奉献》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在歌声中纷纷走向班中的一个贫困生(也是一个后进生),表达了自己的爱心:“以后,在学习中我会帮助你!”“以后,你碰到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有的学生还拿出了一些捐赠的物品。学生的行为给老师露脸了。他们的表现似乎说明这堂课成功了。那么真的成功了吗?下课铃声响起,其他同学都利索地整理好东西走出专用教室。而这时,正是那个被别人援助的贫困生还在那慌乱地整理别人赠送她的礼物。她无助地望望四周,可是几分钟前还是热情善良的同学没能出现在她的面前。望着这个孤立无援的小女孩,我不由地感到了悲哀。
这堂课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了目前思品教学面临的一个严峻现实——失真(学生在教师面前说得好,课后什么都忘了)。有的教师单纯地追求学生道德认知的完善,于是将一套又一套的做人规范、伦理道德授予学生。对学生而言,无趣味也无任何情感触动。还有些教师却在课堂上摆起了花架子,学生在华丽多姿的影象背景下,一会儿演小品,一会儿搞辩论„„场面热闹非凡,却是“流水匆匆水无痕”,并没有给这些忙忙碌碌的学生留下很深的心灵印记。对学生而言,很难产生强烈的道德动机。于是出现了,学生在教师面前“说得好”,课后“什么都忘了”的现象。
况且,现在的学生“悟性极高”,他们懂得如何去揣摩教师的意图,如何按课本要求的道德标准来发表高尚的道德见解,如何去说一些讨人喜欢的假话、大话和空话。于是,思品课上的种种假象迷乱了教师的眼。殊不知学生没有吐露内心的真言,用“美丽”的语言武装着自己。一堂堂思品课成了教师当“导演”,学生为“角色”的“表演课”。这样的教学不但没有塑造学生真善美的心灵,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见风使舵”的能力。学生表里不一,口是心非,成了一个个地道的具有双重道德标准的“双面人”。
迷雾散去还晴空 那么,怎样才能抑制课堂上种种假象的滋生呢?笔者认为给学生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真心实意地去感受,真心实意地去表达,真心实意地落实到行动上,那么思品课一定会焕发出最真挚的人性之光!
一、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加工——学生阐发的是来自心灵的感受 ——我们的思品教材有很多内容已滞后于时代要求。一切社会化产物都会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更新。其中包括人的世界观与道德观。比如,以前以“谦虚”为美,而现代人却明白“过分谦虚”,等于与很多机遇失之交臂。假如有的教师还在一统教材,教育学生怎么在生活中时时谦虚,处处谦虚,那不是有悖于社会发展规律吗?这样的“解惑”只会给学生带来种种困惑:该听尊师的,还是在社会实践中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我们的德育功能应该是多方面的,但其本质功能只有一个,那就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檀传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3页。)现在将脱离时代要求、脱离社会生活的教材来启发净化学生,能达到这个功能吗?
——教师根据教材提出的很多道德要求逾越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楷模先锋都是至善至美,能为国为民,牺牲一切。他们的身上似乎没有缺点。于是,有的教师试图引导学生成为“圣人”。可是学生在实践中感到目标遥远,再努力地“跳”也摘不到“果子”,还不如趁早放弃!
无论是哪类教学资源,一旦远离学生,资源中的“观点”就难于激发他们的同感。于是,他们只能生硬地接受教师对他们的“循循教诲”。表面上,他们是知情知理。而行动中却难于兑现自己的诺言,于是出现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什么都忘了”的现象。因此,选择、创造、加工好符合时代要求,接轨学生生活的课程资源,是上好思品课的基础。只有将能与学生“近距离”接触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时,才能引发他们心灵的触动,他们才会真实地、热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为教师“有的放矢”提供了可贵的素材。例如,在教学第十册第十三课《心胸开阔》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先出示一个生活场景——某一学生一副400多元的眼镜摔坏了。引导学生实话实说: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办?课堂课程资源有的来自生活,有的来自教材,有的来自学生自己的内心感受。当然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任何能服务于教学的资源都是宝贵的。笔者选择、组织课程资源的最大的标准是——能让学生真的有感而发。我想只有他真实地感受着,体验着,这堂课上所得到的道德认知才能归于他的生活,而思品教学也才能真正找到归宿。
二、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表达的是来自心灵的思考 ——有的教师太重说教。许多的教师只重视喋喋不休地传道,将属于教材,属于教师的道德认知硬生生地“复制”到学生的大脑中。而道德观念的形成,不是靠简单地堆砌,而是主体在各种活动中积极主动地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当学生的道德观念形成时,他的内在生命本体会自主地产生道德动机,这样的动机,才会让他在课堂上真心实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生活中真心实意地体现自己的行为美。
所以只有给学生提供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感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我想他们自己感悟到的道德真理才是最具说服力的。也最能有效地贯彻到他们的行动中。
做一做:学生在活动中自主体验。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体验是最真实的一种内心感受。只有通过体验,才能激发学生真实的思考。而体验的产生往往是在个体和事物的直接或见解的交往中即活动中产生。因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转变。在教学中组织丰富而有效的活动,创设一定的体验情境。如在教学《关心父母》一周前,一位教师在学生间开展了“护蛋行动”。每个学生将一个生鸡蛋放在书包里小心保护,不使其破碎。等到上新课了,教师请学生谈谈一周来保护鸡蛋的感受。学生争着说:太难了,一不小心蛋就被碰碎了。这时,教师出示一张胚胎图,请学生想象一下,妈妈把自己生下来是多么的不容易。学生通过体验对妈妈的感恩情绪高涨,他们也会对自己说:要多关心自己的妈妈!
论一论: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困惑。当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得到感性体验后能有效地激起他们来自心灵的深刻思考。而在思考中,他们有的观点与教材的观点、生活的现状产生了意向冲突。于是,困惑,矛盾便在这一刻产生。而任何困惑、矛盾都是学生心中最真实的思考。但是,假如教师没有给学生吐露困惑的机会,聪明的学生是不会自我倾诉出来的。因为,大多的困惑似乎都是与那些高尚道德相违背。学生只想更好地武装自己,于是当他内心矛盾重重时,他还在课堂上神采飞扬地说着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的话。所以教师要巧妙地揭示学生思维的矛盾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明晰自己的观点,从而消除心中的困惑。例如,在教学《心胸开阔》一文时,在学文明理后,再请学生来说说怎么处理自己被同学摔坏的眼镜。很多同学都表明要做个心胸开阔的人,不要同学作任何赔偿。这是来自学生内心的话吗?恐怕只有极少数!为了掏出学生的心里话,我紧跟着学生的回答问其他同学:“你觉得他会这么做吗?”(企图抛砖引玉)没想到学生反应灵敏:“我想学了这一课,他会这么做的!”(还是不说真话)于是我再问:“同学们,这副眼镜要四百多元了。你妈妈挣钱可不容易啊!她会同意吗?”这时,再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摆出了自己的困惑:想心胸开阔,但是自己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允许。那应该怎么做呢?组织小组讨论。当学生再次阐述自己的意见时,他一定会打开天窗说亮话——要叫同学赔,但可以少赔点。是啊,在处理事件时,能为同学考虑难道不是一种心胸开阔的表现?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获得了对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正确认识。
三、教师对实践作业的设计——学生实践的是来自心灵的驱使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从“不知”到“知”到“落实于行动”的过程。最终的归宿是通过学习使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因此,当我们看到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语言、神情、行为等均能真实地展现与课内相统一的思想,那就意味着这堂课成功了。如果他在生活实践中亲历了“明理”,“用理”的感觉,来自心灵的收获会更强烈地驱使他要朝那个美好的方向前进。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忽视了课后对实践作业的把握,使思品课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断层。
——与他们的情感欲望断层。现在有很多教师还在思品练习本上,规规矩矩地进行着问答训练等书面练习。而根据现代的儿童的特点,他们讨厌死记硬背等练习。他们希望能发表自己有所想、有所感、有所悟的梯度性练习。他们更喜欢能动起来。如实践活动、参观访问、中队活动这几种作业形式颇受学生欢迎。如果我们设计的作业,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他只会敷衍塞责。所以空话套话变油然而生了。
——与他们的道德动机断层。通过学习、通过体验激发起了学生的道德动机。他们渴望自己也拥有那份行为美,拥有那份心灵美。而有的教师并未隧学生心愿。比如学完《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一位教师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抄写两句关于“讲礼貌”的名言。而另一位教师却请他的学生每天至少要用上十句礼貌用语。我想,后者一定更受学生的欢迎。
我们不希望看到学生虚情假意,对教师敷衍塞责,只有看到他们真心实意地做着,那才叫成功。所以,精心设计好实践作业是思品课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实践作业的设计要求能对学生的道德动机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对行为具有点拨、引路之功效。实践作业的设计还要紧扣学生的心理及认知水平,力求趣味性强,活动性强、有思辩价值。更重要的是,设计的作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时代特征。记住,一切离学生近了,那可能什么都是真的了。
浅谈思品教学中的求真艺术
龙山中心初中
宋永年
第四篇:浅谈盲校英语课堂中“糊涂”教学艺术的运用-武汉市盲童学校 凡俊
浅谈盲校英语课堂中“糊涂”教学艺术的运用
武汉市盲童学校 凡俊
【摘要】在盲校英语教学中,盲生因视觉障碍、发音及学习心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的主动性过多凸显,较多学生丧失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从而放弃英语的学习。本文依照英语教学艺术的特点,对“糊涂”教学艺术的内涵与作用、实施策略与原则进行了探讨,还盲生一个大胆、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重握学习的主动权。
【关键词】盲校;英语;糊涂;教学艺术
目前,全国众多盲校都设置了英语课,由于盲生视觉障碍、发音及学习心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动性过多地凸显,从而造成了盲生学习主动权的失落,虽获得了知识却未习得方法和技巧,却丧失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总有许多学生中途放弃了英语的学习。如何把盲生唤回到课堂,让他们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依照英语教学艺术的特点,笔者对盲校英语教学“糊涂”艺术进行了初探和尝试。
一、“糊涂”教学艺术的内涵与作用
(一)“糊涂”教学艺术的内涵
英语教学“糊涂”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艺术设计教学情境,用体态、语言、英语操作来“说话”布景,创造一种“糊涂”气氛,在教学舞台上,巧妙设置障碍,导出学生心灵深处的困惑与糊涂的心理体验,然后通过教学引导方向,梳理线索,指引学生从困惑中走出来,让学生由糊涂变明白。这样的教学,“糊涂”是虚,“引导”是实,巧借“糊涂”转换师生角色,让学生觉得自己有责任解除老师的疑惑,让他们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寻求自主学习的动力,获得探究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糊涂”教学艺术的作用
1.“糊涂”中激发盲生探究的欲望
《盲校英语课程标准》提倡盲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要求盲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兴趣地探索问题、开心地获得结论,而盲生是否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对“探究式”学习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喜欢帮助人,特别是老师有“困难”、犯“糊涂”的时候,他们更是在所不辞,俨然成了老师的“老师”。这种内驱力使他们马上就进入起跑的兴奋状态,兴趣盎然、绞尽脑汁地去研读文本,想告诉老师错误的原因和改进的办法,学生的课堂主角的地位凸显,探究知识的欲望膨胀,学习英语的热情高涨。
2.“糊涂”中培养盲生质疑的勇气
古人说“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盲校英语课程标准》也强调培养盲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盲生独特的情感体验,鼓励盲生大胆质疑。质疑,无疑是学生求知的源头,我们应该教育盲生不仅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还要培养他们敢于向权威质疑的勇气,才能促使学生掌握自立学习的方法。课程改革淡化了教师的权威性,把教师从传统的神坛上驱赶下来。教师不再是过去博古通今的专家、无所不知的学者、至高无上的圣人。
3.“糊涂”中教会盲生解疑的方法
老子的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耳熟能详,但真正在课堂实践中,是不是真正做到了呢?“糊涂”教学艺术,给盲生一次次亲身的“糊涂”体验,并在教师的指引下自己走回“明白”的道路。这种教师先引学生走进糊涂,再暗中帮助学生走出“糊涂”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学生以后对这问题的印象就更深刻了。此外,“糊涂”教学艺术中教师的“糊涂”,正是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自我修正、辨析归纳、相互聆听中逐渐提高,学会了解决疑问的方法。
二、盲校英语教学“糊涂”艺术的基本策略
1.创设悖论,巧装“糊涂”
英语教学中的悖论会使盲生产生质疑,并使盲生有一种危机感。教师就此应巧设悖论,装“糊涂”,有意“布阱”,让学生真糊涂,师生共同在教学的舞台上巧妙“布阱”能够打造一种“糊涂”心态的问题情景。如:有两个句子①He is not taller than I.②He is no taller than I.教师说,“这两个句子我没有看出有什么区别,那么你们有什么相反意见吗?”的确乍一看,这两个句子没有什么区别,这时师生共同讨论。句①He is not taller than I.翻译成“他没有我高”。句②He is no taller than I.翻译成“他并不比我高(两人都不高)”。句①中的“not+比较级+than”意为“没有„„”。句②中的“no+比较级+than”意为“并不比„„更„„”、“两者都不„„”。
2.故引“歧途”,澄清糊涂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时,教师不要急于将概念、法则等抛给盲生,而是要在一些学生容易糊涂的地方,精心设计,站在某些盲生的角度,装着不会,故引“歧途”,与学生一起观察、联想、类比等,让学生“置身其中”,以澄清糊涂认识,从反面获得正确认识。这要求教师大智若愚,胸中有策。首先,教师要明白学生通常会犯什么错误。这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来决定。其次,分析错误的根源在哪里,是哪些重点和难点还没有把握住,如学习“used to +动词原形”时,教师可以故意说一个句子“I’m used to getting up early。”此时,教师就像一名导演,以一双慧眼观察学生的反应,把握教学时机,适时启发学生: usedto+动词原形,表示“过去常常做某事”。而 be/ get used to +doing意思是“习惯于做某事”。
3.巧妙埋伏,感悟“糊涂”
教师巧妙如此运用教学“糊涂”艺术,能给学生带来知识和审美上的享受,但这绝非仅凭教师的一时灵感就能奏效,这要求教师增强教学“糊涂”艺术的设计意识。“玉不琢,不成器”,教学“糊涂”艺术的设计就像玉石一样,愈雕琢愈成器,只有事先精心雕琢预设,巧妙埋伏,开阔和拓展体验和探究的视野,使学生对英语有更深刻的理解。
学习现在完成中的延续性和非延续性动词后,给盲生两个句子:①It has been few years since he came here.②It has been five years since he lived here.句①翻译成“他来已经五年了”,句②翻译成“他不在这儿住已经五年了。”在since从句中,若从句的谓语为终止性动词,则主句的时间从这一“时刻”算起,若从句的谓语为延续性动词或状态性动词,则主句的时间从其动作结束“那点”算起,或者说,从句谓语的含义是否定或反义的。
4.捕捉时机,意外“糊涂”
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偶然的因素,甚至一个微小的事件都有可能使英语教学系统发生突变,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捕捉最佳的教学时机,适时诱导。其中,教师的意外“糊涂”,体现了教学“糊涂”艺术。如在学习定语从句后,教师给了一个句子:“I saw some boys playing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一位英语成绩中等的盲生说:“这个句子也可以扩展为一个定语从句”。教师听到后,立即装“糊涂”而提问:“怎样把这个句子扩展为一个定语从句?”该学生说出了答案:I saw some boys who were playing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其他学生又举出了几个例子,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表面装“糊涂”而提问。这种“糊涂”的艺术不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创造性地利用了英语课程资源,是教学机智的表现,最后的转折是教师“糊涂”之后的清醒和睿智。
三、盲校英语教学“糊涂”艺术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适度性
“糊涂”艺术作为一种教学艺术,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情境中使用,不能一味过度糊涂,若在教学中滥用“糊涂”,反而会破坏课堂教学艺术魅力,降低师生内心的情感共鸣、思维共振,造成盲生思维的混乱。
2.注意适时性
英语教学“糊涂”艺术时机的选择要合适,注意选择的时机要恰到好处,才能化平淡为神奇。
3.注意自然性
英语教学“糊涂”艺术的实施要顺应教育规律,符合教学艺术的本质,顺其自然,而不能矫揉做作,故弄玄虚。同时,又要遵循盲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
4.注意审美性
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艺术时应自觉遵循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相协调的原则,巧妙地“布阱”设疑,让盲生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再艺术性地引导学生释疑,让学生体验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创设各种“糊涂”情境,引导盲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对教学情境进体验,从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的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盲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快乐和幸福的同时,达到促进其主体性充分、自由地和谐发展,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密如、韩祥伟 《教学“糊涂”艺术初探》《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36-39
[2] 韩祥伟 《初探成人教学中的“糊涂”艺术》《素质教育与教育艺术》
[3]《视障教育培训课程》 陈梁悦明主编 中国盲文出版社 1998年 北京
[4]《盲校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国盲文出版社 2010年 北京
第五篇:思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学会自我保护》教学案例(文峰初中汪华燕)
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案例类
思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 八年级思想品德《学会自我保护》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一)课例研修活动是目前开县组织开展的一项以校为单位的校本教研活动。本教研组围绕“校本教研活动以课例为载体,增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意识,将问题转化为课题研修”的主题,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本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确立了本组课例: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那么什么事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 事实上,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在思品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自然而然地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本人以八年级上《学会自我保护》进行研修、探讨和交流课堂教学经验,教师人人参与,以提高思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二、第一轮课堂实录:
(一)教学导入:看谁反映最快?猜猜图片反映了什么情境?(学生看图并大声说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存在着侵害权益甚至生命的情况,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教学新课:活动——《智勇闯关》 1.第一关:小小神探
播放视频
提问:小燕家中被盗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小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管在任何情况都应保持高度的警惕,防范于未然。
设计意图:一方面考察学生的警惕性,另一方面互相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方法,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进一步明确保护自己的前提是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2.第二关:众说纷纭
看视频《放学路上的黑手》
提问:他们遭受了什么不法侵害?报警?不报警? 你怎么看?
3.第三关:情景模拟 生现场示范拨打110
4.第四关:法律知多少
咨询法博士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还有那些?
第二关,第三关,第四关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害羞、怕打击报复等心理,树立依法维权的意识,增强学生学法用法的主动性。
5.看视频《放学路上的黑手》
提问:从小军的电话中可以获得歹徒的哪些信息?说明小军(聪明)
小结:违法犯罪分子式凶残的、狡猾的,小军和小秋顺利脱险,与他们的智慧和勇气是分不开的,我们要勇于和善于与不法侵害行为作斗争。
设计意图:以同龄人成功脱险的经历增强保护自己的信心,意识到用智慧保护自己尤其的重要
(三)总结:自我保护顺口溜;活动交友要注意,保持警惕是前提。突遇意外要冷静,寻求帮助是良策。遭遇不法伤害时,想出对策须仔细。要用智慧和勇气,不可硬拼要斗智。保全生命真聪明,时刻不忘“1 1 0”。有人侵权别泄气,法律维护我权益。
三、第一轮课《学会自我保护》教学反思
一堂课下来,经过大家听课并评课,议课,并结合我们各自开发的四个观察量表:第一个观察量表是问题指向性和问题认知水平观察量表,从这个观察量表得出的数据是,问题指向性清晰的有87%,模糊的有13%,问题认知水平识记忆的有58%,理解的有42%;第二个观察量表是答问学生位置分布和学力层次观察量表学力层次:优等生占57%,中等生占20%,学困生占12%;第三个观察量表是学生回答问题形式和获得答案途径观察量表, 回答问题形式:个别回答85%,集体齐答10%,无人应答5%,获得答案途径: 教材文本占16%,知识经验占79%,合作探究5%,候答时间:充分的占56%,不充分的占44%;第四个观察量表是课堂提问有效性观察总表,这个量表是对前面三个量表的总结,做了以下总结:
1.在教学中要注意课堂问题的分层次,避免无效问题,可拓展问题的深度,引发学生有益思考。
2.问题回答应面向全体,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3.多给学生合作探究的机会,可以加入一两个小组讨论。
4.知识运用的问题过多,提高学生自身能力的问题和情感升华偏少。5.提出问题给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时间不够充分等。
四、第二轮课堂实录
(一)教学导入:看谁反映最快?猜猜图片反映了什么情境?(学生看图并大声说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存在着侵害权益甚至生命的情况,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教学新课:活动——《智勇闯关》 1.第一关:小小神探
播放视频
提问:小燕家中被盗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小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管在任何情况都应保持高度的警惕,防范于未然。
设计意图:一方面考察学生的警惕性,另一方面互相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方法,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进一步明确保护自己的前提是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2.第二关:智勇对决
看视频《校园敲诈》
提问:尽可能多的讨论出自护的方法。3.第三关:情景模拟
生现场示范拨打110 4.第四关:法律知多少
咨询法博士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还有那些?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害羞、怕打击报复等心理,树立依法维权的意识,增强学生学法用法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总结:自我保护顺口溜;活动交友要注意,保持警惕是前提。突遇意外要冷静,寻求帮助是良策。遭遇不法伤害时,想出对策须仔细。要用智慧和勇气,不可硬拼要斗智。保全生命真聪明,时刻不忘“1 1 0”。有人侵权别泄气,法律维护我权益。
(五)课外作业:每个学习小组可以合作完成: 构思并完成“青少年自我保护手抄报”1.标题自拟。栏目设置至少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栏目。2.内容 : 设想生活中还有可能遇到的各种侵害,设计巧妙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其他任选栏目:有关自我保护方面的小幽默、笑话、诗歌、留言板等。
(六)板书设计。
五、第二轮课课后反思
经过几位老师的讨论,修改之后进行第二次课例研修,数据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第二次课例研修的数据如下:
第一个观察量表是问题指向性和问题认知水平观察量表,从这个观察量表得出的数据是,问题指向性清晰的有93%,模糊的有6%,无指向性的有1%,问题认知水平识记忆的有40%,理解的有50%,应用的有10%。第二个观察量表是答问学生位置分布和学力层次观察量表学力层次:优等生占30%,中等生占35%,学困生占35%。第三个观察量表是学生回答问题形式和获得答案途径观察量表, 回答问题形式:个别回答55%,集体齐答27%,小组汇报占18%,获得答案途径: 教材文本占30%,知识经验占70%,候答时间:充分的占95%,不充分的占5%。从这些数据中做出如下小结: 1.在教学中课堂问题注意了分层次,避免了无效问题,提高了问题的深度,引发了学生有益思考。
2.问题回答做到了向全体,并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锻炼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4.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学目标得以落实
5.教师在提出问题时给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充分等。
在第二次课例研修之后,老师们都认为无论是整节课是非常成功的,无论是教法,学法,还是问题的设计都很到位,很有现实意义,老师熟谙课标、教材建构教学内容,以助教学思路的清晰、联贯与融通;根据实际需要适度拓展,突显出老师的功底深,个性张扬,及时关注学生且高效;提问、训练富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有效性;充分关注、培育和启迪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充分预设,促进生成;合理运用多媒体、黑板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情景感染、案例分析、时政热点、经典试题等教学资源。能围绕教学目标提炼出问题,问题设计有一定的深度,问题表述准确,有一定启发性。
总而言之,这次课例研修对于我来说是成功的。虽然过程幸苦,但结果是满意的,它增强了我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意识和实效性,且在合作交流中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提升了本人的教师专业素质,提高了本人的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