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教案示例二高中语文教案

时间:2019-05-15 06:1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药 教案示例二高中语文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药 教案示例二高中语文教案》。

第一篇:药 教案示例二高中语文教案

对于《药》的主题,学术界一直有争议,对早期课文“预习提示”中主题表述方面,我早就有不同看法。(一九九二年曾写文章与同行交流。)由于教学受考试规范制约,有时不得已只能“照本宣科”。现根据本人的理解,谈谈对《药》主题的看法,以祈得到同行的指正。

关于《药》的主题思想,历来较为流行的观点是:

“小说通过华老栓、夏瑜形象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不仅从政治上压榨人民,经济上剥削人民,而且从精神上奴役劳动人民的罪行,批判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者脱离群众,革命不彻底的错误,唤醒人们觉悟起来,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组《鲁迅作品分析:〈药〉分析》1973年2月号)

一九八七年前所版高中语文课本“预习提示”内容更强调“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者脱离人民群众,革命不彻底的错误”。这方面认为是“更为重要”,对此,我有不同的意见,前者嫌杂,后者则偏。

“辛亥革命”这一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以失败而告终?这是一个复杂的政治学与历史学问题,当中有革命者的自身问题,也有敌我力量对比的问题。而较多的政治学家把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革命者的自身问题,认为革命者自身性质决定了其“革命的不彻底性”及“脱离群众”。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到底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我所不同意的是某些人把《药》的主题说成是“更重要的是”暴露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者“革命的不彻底性”和“脱离群众”。其实这种说法带有观念性,而不是从具体作品的分析来得出结论的,因而显得牵强和武断,脱离作品实际,有“强加于文”之嫌。

本人认为,鲁迅先生的《药》是从某一特定角度去剖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以期引起人们思考和注意。《药》所描绘的是辛亥革命之前清末封建社会的现实,封建势力猖獗,人民群众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处于麻木落后,不觉悟的精神状态,他们不懂得反抗自救,不理解革命者为之奋斗,流血牺牲的目标是什么,更谈不上以实际行动支持革命。一句话,《药》暴露了人民群众在封建压迫下麻木愚昧的精神状态,呼吁人们寻找唤醒他们的“药方”。

我们试从《药》的人物形象分析入手来把握这个主题。《药》共描写了十一个人物,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华老栓”与“夏瑜”。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小茶馆,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华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别人说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千方百计去找人血,他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儿子的痨病,至于流血的是谁?为什么被杀?他不用也根本没有想这些问题,什么“革命” “造反”就更没有关心的必要了。华老栓迷信、麻木、毫无反抗意识,只图家庭平安便心满意足了。为了医治儿子的病,他糊里糊涂地与杀害革命者的刽子手交易。华老栓是旧中国千千万万人民的代表,是在长期封建重压下变成这样愚昧、麻木的,为了突现这一时期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作品还描写了一组群像:在杀害夏瑜时,有“一堆”看得起劲的观众,“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他们除了看热闹的好奇心外,毫无别的感觉,在议论夏瑜之死时,“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等人听说夏瑜在狱中的表现后,把他当成“疯子”。烈士的母亲觉悟比起华老栓他们并不见得高,她觉得儿子被杀,是无脸见人的事,上坟时“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这些描写把辛亥革命前夕在封建势力重压下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我们中国本不是发生新主义的地方,也没有容纳新主义的处所。”“新主义宣传者是放火么,也须别人有精神的燃料,才会着火;是弹琴人么,别人的身上必须有弦索,才会出声,是发声器么,别人必须是发声器,才会共鸣。中国人都有些很不像样,所以不会相干。”(鲁迅《随感录·五十九“圣武”》)

鲁迅这段话最好解释了《药》的主题,而这篇讲话,恰恰与《药》刊印在同一期《新青年》上,鲁迅先生的看法是实事求是、冷静而清醒的。至于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没有发动群众”、“脱离群众”的说法,很难让人信服:一个被囚在牢中尚且劝“牢头”造反的革命者,难以想象他平时没有做宣传鼓动工作,因此,与其说“革命者没有发动群众”,毋宁说“群众难以发动起来”,甚至是“发而不动”更为确切些。

综上所述,《药》的主题可以这样归纳:作品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毒害劳动人民的罪恶,暴露了人民群众在统治阶级长期重压下陷入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呼吁人们寻找唤醒民众觉悟的“药方”。

华老栓:小城市市民 [正面描写]

(一)社会地位

(1)开茶馆为生— — 辛勤劳苦、善良安分、普通民市

(2)用自己积蓄的钱买“药”— — 善良、安分守己

(二)精神状态

(1)不求医、相信“人血馒头”可治病— — 迷信、愚昧

谁流的血? 不闻不问 迷信愚昧、(2)别的事情都置之度外 为什么流血? 不了解 麻木落后

什么人流血? 无知道的愿望

[分析]

华老栓是小城市贫民,是特殊历史时期群众的代表,其主要性格特征是迷信愚昧、麻木落后,要发动这样的人起来革命,极之困难。

夏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

[侧面描写]

(一)自身表现

(1)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 — 大无畏精神

主观上:进步

(2)“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 有政治理想

(二)别人对他的态度

(1)嘲讽他、说他“疯了”

(“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等人)

(2)行刑时许多人只是看热闹 客观上:

(3)他的血用来“治病” 群众不理解革命

(4)夏三爷爷告密 愚昧不觉悟

(5)夏四奶奶上坟面露羞愧颜色

[ 分析]

在夏瑜身上,体现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者有革命的热情和献身精神。但群众及亲人不理解,不知革命是怎么回事,反映了他们的愚昧和不觉悟。

康大叔:封建统治阶级的鹰犬、走狗(这个人物形象由学生自己分析,引导学生从肖像、行为、服饰三方面来分析人物性格,然后板书)

(一)肖像:“眼光像两把刀”

“满脸横肉” 凶恶

(二)行为:“抢”、“扯”、“裹”、“塞” “抓”、“捏”、“哼”、“闯” 贪婪 穷凶极恶的反动势力代表

(三)服饰:“披着玄色布衫” “散着纽扣” “胡乱捆在腰间” 粗鲁

[分析]

“康大叔”是反动派的爪牙、鹰犬,代表王朝权威,从他身上看到封建势力的强大。

小结

社会现实:革命者— — 勇敢、有革命热情、有政治理想

群众一愚昧麻木、迷信落后

敌人— — 穷凶极恶

这样的社会现实,革命力量如此薄弱,发动革命必然失利。作品旨在提醒人们必须寻找救治群众的“药方”,以唤起民众的觉醒,壮大革命队伍,最终推翻封建统治。教案点评:

采用“人物形象分析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华老栓”、“夏瑜”二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社会意义,以此达到理解作品主题的教学目的。

第二篇: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第一单元 《荷塘月色》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2.理解关键语句,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品味、领悟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投影。】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匆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

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我们常常会于文章所流露出的款款深情之中感受到一种朴素、典

雅、富有诗意的美。今天,我们就同作者一起在月色的陪伴下,到清华园西院镜春园里的荷花池,朱自清先生当年曾“日日走过的”那片荷塘去感受一下这种美。

[推进新课] 师: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同时了解一下,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

师:请大家说说,这篇散文写了什么内容呢?

生:主要写了作者在一个月夜,漫步荷塘时的所见所想。

师:说得好。“所见所想”这个词用得较准。那么,你能说说这个“见”和“想”大致都有什么内容吗?

生:所见有月、树,想到一些诗歌。

师:请坐。对,如果说仅从“所见所想”的角度来看,文章的内容的确是没有超出这位同学的概括。不过,在刚才的阅读过程中,想必大家已经感受到,在这些“见”和“想”的内容里,更是流露出了作者当时的一种心情。比如文章开头第一句就说——

生:(齐答)“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师:对,就是这句话。我们把它叫做本文的“文眼”。(在黑板上写下“文眼”二字)所谓“文眼”,顾名思义,也就是能反映文章主旨的句子。这句话提示我们阅读这篇文章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生:(七嘴八舌)明白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不宁静,怎样表达这种不宁静„„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就循着作者漫步荷塘的踪迹,来看看作者在此时“所见所想”和“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下面我请几位同学来把前三段的内容朗读一下。谁先来?

【有学生举手。】 师:很好。这位同学,请。

【学生朗读1至3段。】

师:请大家评评看,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认为读得好。语速把握比较符合当时那种散步的情景。

生:他的第一句和我处理的差不多,能突出一种有心事的意思。

生:我觉得整个第三段他处理的还不够好,缺少一种“自由”的心情。尤其是“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句,这句话应该是有一种高兴的意思的。

师:看来大家这个评委都很有水平,(生笑)说话都有理有据的。的确,作者的感情在这三段里应该是有一种变化的,正如几位同学说的,开始是“不宁静”的,有一种烦闷的情绪,接下来是想要“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了,此时作者似乎是想要寻求一种摆脱。

【学生沉思,点头,间有小声议论。】

师:既然作者说要“受用”,(停顿)“受用”在这里应该怎么解释比较好啊?

生:就是“享受„‘享用”的意思吧。

师:对。所以刚才这位同学说应读出一种高兴的心情是有道理的。接下来,我们就去看看作者所享受到的是怎样的景物。谁来读读第四段?

【学生朗读第四段。】

师:先请大家总结一下,这一段作者笔下都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特点? 生1:有叶子、花。写叶子主要是写了多,如“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还写了叶子很高。写花是写它们开的样子,如“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生2:写花时还写了花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师:我提个问题,这里写出了花香的什么特点? 生2:花香不是很浓,若有若无。

师:若有若无,说得很好。那么作者这样写花香与直接写“花香若有若无”有什么区别?

生2:(犹豫)„„说不好。

师:请坐。大家想想,讨论一下。

生:(议论)应该是更形象一些吧?

师:那这是借什么手法使花香形象化了呢? 生:„„

师:大家听这样一个句子,“他笑了,笑得是那样的甜”,这里“笑得甜”又是怎样的一种表现手法?

【见学生疑惑,出示投影。】

【投影。】例1: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充满了幽情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日》)

例2:歌声,像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像若干只女神的手,一齐按着生命的键。(臧 克家《春鸟》)

例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通感是一种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去,使各种感官彼此沟

通的一种修辞格。由于感官发生了转移,所以这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师:大家看懂了没有?能不能结合这些句子,来说说它们是怎样使用了“通感”这种修辞手法的?

生:例1的句子是把草地比作乐曲,从视觉转到了听觉,应该是写出了草地看上去带给人的那种幽静的感觉。

生:例2的句子是把歌声比作星星,由听觉转到了视觉,是为了表现歌声带给人的一种见到光明的感受。

生:例3把内心无形的愁与外界有形的雨联系起来了,显得愁绪繁多。

生:这几个句子乍一看上去都有些像比喻。

师:说得都不错。的确,也有学者认为通感就是一种比喻。钱钟书先生曾用这样两个例子来说明这种类似于比喻的语言现象:“光亮”是视觉所能感受的,“响亮”是听觉所感受的,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沟通。“热闹”中的“热”是触觉所能感受到的,“闹”是听觉所能感受的,我们常常说“这里很热闹”,就是把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打通。而“冷静”中的“冷”和“静”,也是把触觉和听觉打通。这种辞格的好处是通过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来增强语句的感染力和生动性。比如,课文中的这个句子就是把哪两种感受打通了呢?

生:听觉和嗅觉。师:好的。接下来,请大家再次自由朗读这一段,选出自己喜欢的一些句子。

【学生朗读,教师巡视指点朗读技巧。】

师:请大家谈谈各自比较欣赏的句子。

生:“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一句用的比喻比较奇特,用裙来比喻叶子。

师:那你能说说这句表现了叶子的什么特点吗?

生:写出了荷叶的形状。舞女的裙应该是说她们在跳舞时的舞裙,可以随舞女的动作动

起来。

师:你很有想象力。那么这句话就可以说运用了什么写法7 .

生:比喻,以动写静。

师:你理解得很好,还能否举出一些以动写静的例子来吗? 生:(一时反应不过来)„„

师:请坐。你已经把这句理解得很好了。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里是不是也用了这种方法?

生:是的。用“闹”这个动词写了杏花盛开的情景。如:似乎桃花也开得动起来了。

师:不错。这种以动写静的手法今后大家在阅读时要多注意,领悟它们使静物“活”起来的作用。好,下面请同学们继续来谈。

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这句话除了使用通感的手法外,我觉得作者观察的细致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如果只写静态的荷叶,似乎就有些乏味了。

师:你说得很好,很有鉴赏力!的确,作者抓住这一霎间的“动”来使月夜中静谧的荷塘出现了一种变化,实际上这种变化是为了突出“动”还是“静”呢?

生:应该是突出“静”。

师:大家同意吗? 【学生点头表示赞同。】

师:很好。荷叶、荷花、荷香,还有那微风过处形成的“波痕”,这一切正是作者在此时所见到的景物,一句话概括就是:月色下的荷塘。

【板书:月色下的荷塘。】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五段。先请大家概括这一段主要的描写对象。

【生默读思考。】-

师:这里的“所见”又是什么呢? 生:主要写了月光。

师:是的。这一段的“所见”的确是以月光为主,那么请大家总结一下,在这一段里,作者都从哪些角度、运用什么手法去写月光的。

生1:用比喻。比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一句用“流水”作比喻,把月光写得动起来了。师:而且还有一个动词——

生1:泻。

师:对。不过,这个“泻”是怎样一种“泻”? 生1:“静静地”,很安静。

师:正因此,这个词也符合当时的环境特征——

生1:一个月夜。

生2:这里作者还用影来写光。比如“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师:(追问)除了以影写光,还运用了什么手法?

生2:这里又一次运用了通感的修辞,像这一句“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从视觉转到听觉。

师:(鼓励)学以致用,对于通感这种修辞,你掌握得很快。接下来大家看看以上几位同学所提到的这几句话,实际上是对一个对象从两个角度来写,哪两个角度呢?

生:(议论)正面和侧面。

师:很好!在明白了这段作者“所见”的内容之后,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内容了——

【板书:荷塘上的月色。】

师:下面请大家再次自由朗读这两段文字,注意体会作者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所取得的

效果。【生自由朗读。】

[知识拓展]

师:请大家把课本合上,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

【投影。】

(1)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 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 的舞女的

裙。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2)微风过处,送来 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3)叶子本是肩并肩 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4)叶子底下是 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5)月光如流水一般,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6)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7)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 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师:请大家按刚才的记忆,把以上几句话的空填一填。

【学生踊跃,轮番填空,基本上和原文相符。】

师:看来大家对课文很熟,没难住你们嘛!【生笑。】

师:不错,那请大家考虑一下,这些词都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叠声词。

师:对。那能不能说说这里使用这些词的好处呢? 生1:读上去很舒缓,不紧不慢的,也很好记。生2:有很强的修饰作用,比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令人想到了“脉脉含情”.这样写似乎水也有感情了。

师:太好了!

生3:我认为这些词还可以把景物的特点表现得更准确。比如“田田“‘密密”这些词就写出了叶子的多;“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静静”表现了流水很慢、很舒缓的样子。

生4:这一句.“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这个“淡淡”不仅写了云,而且也写出了月光不是非常明亮的那种,有点模糊。

师:(追问一句)你的这个发现很重要。不只这一句,还有一句的叠词使用也营造出这种

意味——

生4: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一句。

师:对。大家看,这两句,一句写天上的月,一句写——

生:(七嘴八舌)荷塘上的雾、水中的花„„

师:(笑)好一个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啊!(学生会意地笑)是这样吗?

生:(笑答)不全是的。

师:水中望月好像是没有的,但雾里看花是确定无疑了。(生又笑)好的,薄薄的青雾使叶子和花像什么?淡淡的云又使天上的月怎么样?

生:“笼着青纱的梦”“所以不能朗照”。师:正像古人诗中所言“烟笼寒水月笼纱”,这样的环境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什么词比较合适呢?

生:(齐答)朦胧。

师:太好了!看来我们对于叠声词在这里的作用体会得比较深刻。下面我们再看这样一

些例子。

【投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总一个、愁字了得!

‘师:请大家谈谈你对这两首作品中叠词使用的效果。

生l:“溶溶”似乎写出了月光洒满在院子里的情景,“淡淡”写出了一种微风拂面的感觉。好像很舒畅。

生2:李清照的那首里好像是让人看到了作者当时的样子,心情也不好。

师:对于李清照的这十四个字,这个同学说得很好。至于晏殊的这一句,其实不是一种舒畅的心情,此时要表达的是一种惆怅。可以理解为诗人的惆怅之情如这院中的月光、塘上的轻风,吹也吹不走,拂也拂不去。我们注意到,这里的叠词和我们在课文中看到的一样,都有一种能增加作品音乐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清脆悦耳,记起来轻松自如的效果。今后在阅读时,无论是在散文中还是在诗词里,我们都可以去感悟其丰富的表现力。

[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荷塘月色》一文写景十分细腻动人,创设了一个素淡艨胧而又优美的意境。阅读这一部分文字,一个个画面清晰地映现在我们眼前: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流水脉脉,月色溶溶。这里有诗,这里有画,这里更有情。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不过,我们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作者开篇所说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所流露出的那种不安的情感是否就在这月色下、这荷塘上消融了呢?作者的心绪又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请大家课下再次学习这篇文章,来寻找一个答案。

下课![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第4、5两段。

2.完成一篇20。字左右的写景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能考虑使用叠音词或写出一两个通感的句子更好。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1.检查背诵。

2.点评习作。

[推进新课]

师:上一堂课我们随着作者一起,走出家门,领略了月下荷塘及荷塘月色那朦胧素淡的意境。晚清学者王国维对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有这样一句话,“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讲到情与景的关系时他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在《荷塘月色》这篇文章里,作者笔下的景与作者心中的情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请大家找出文中能表达作者心情的一些句子。

生l:“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里的意思似乎是表达要摆脱掉什么的意思,所以他说要独自一个人呆着。

师:(笑)是这个意思。看来你也有过相似的体验吧?(众生笑)正所谓“于我心有戚戚焉”,人与人的心情有时本来就是相通的嘛!不过,这时作者为什么要一个人呆一会儿呢?

生2:作者在第6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说明作者此时内心有些失落,与这里的热闹无缘。

师:是不是更显得孤独了? 生2:是的。.

师:说得不错。那么说这就与前文景物描写中流露出的一种喜悦之情不同了?

生2:是的。这里作者的情绪有一些回落。

师:很好。你的回答提示了我们这样一点:作者的情绪不是一路向更加高兴的方向发展 的。大家可以沿着这种变化看下去,作者的情绪又有了怎样的变化。

生3:还是在写作者情绪的回落。

师:把你的依据说说看。

生3:因为下文有这样一句话“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同“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都有一种怅惘、失落的意思。

师:很好!的确,这两处内容都是此时作者在漫步荷塘时出自内心情绪的另外一种流露,也就是说,喜悦是一方面,哀愁也是一方面。大家想一想,作者写喜悦是借了对荷塘、对月色的描写来表现的,那么写哀愁呢?还是借助景物描写吗?

【学生讨论。】

生:不是借助景物了,这里主要是写作者的“想”。

师:这种想缘何而来?

生:由眼前的荷塘想到了《采莲赋》。

师:《采莲赋》写的是什么内容?

生:少女们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采莲。

师:这样的场景作者是怎么概括的?

生:“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师:也就是说《采莲赋》里的人——

生:很快乐。

师:不错。作者在写到“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一句之前,是不是也突出了一种热闹?

生:是的。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也是热闹的。

师:那么这里反复写到的热闹与作者此时的心情恰恰形成了一个——

生:对比。

师:很好。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反复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绪,其实,这种情绪作者在开篇就已经表现出来了,怎么说的?

生:(齐答)“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师:可见,作者带着一种寻求释放、寻求宁静的心而来,但结果却还是未得解脱。大家是否也这样认为? 【学生议论。】

生1:是的。尽管作者把荷塘和月色写得很美,但这种美反过来却更加显现出他心里 的愁。

生2:文章的结尾也有这种意味。作者写到“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似乎又回到了作者刚出门时的情景,好像没有什么改变。

师:怎么会没有改变呢?开头不是说“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吗?

生:那也是表现出环境的静。

师:不错。看来这种环境上的“静”是贯穿全文的了,蝉声与蛙声的热闹,《采莲赋》里采莲场景的热闹都与这个“静”形成了一种对比衬托的关系。同时,这也恰好反衬出了作者内心的——

生:(齐答)不平静。

师:好的。刚才大家的理解里出现了这样一些关键词:烦闷、孤独、喜悦、失落、颇不宁静等等。看来作者的心情的确是不平静的了,大家有没有想到过,作者内心为什么“颇不宁静”呢?

【学生议论。】

生1:我看到资料上说,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表达了作者对******发动“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迷茫。生2:或许是一种思乡之情。因为文中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师:是吗?朱自清是哪里人? 生2:绍兴人。

师:看来你看书真的是很仔细。很好。大家还有没有其他的理解?

生:„„

师:刚才大家所发表的见解都表明了我们对作品进行了探究,这是很好的阅读习惯。是 的,关于朱自清先生此时的“颇不宁静”,人们做出过很多解释,有人认为是源于对******

“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诸种见解,不一而足。不过,我们知道,朱自清先生作为一代文学大师,他也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也是一个儿子、丈夫、父亲,他自然也有着和我们相同或相似的一些情感,在这里,无论他的烦闷到底是什么,他的“颇不宁静”到底缘何而来,这些似乎都不是非常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在文中读出了这种心境,这也正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不过,有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不能忽略,那就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

【学生议论,相互交流。】

[知识拓展]

生:我想到了“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这一句,荷花是一种高洁品格的象征。

【学生点头赞成。】

师:是的,不仅荷花象征着高洁,明月也有着她的象征意义。大家想到了哪些诗句?

生:(纷纷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笑)大家的积累还不错嘛!那我们是不是认为明月仅代表着思乡?

生:应该是的吧?

师:不完全是,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两首诗。

【投影。】

杜 甫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妲娥寡,天寒耐九秋。

月 夕 李商隐

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妲娥应断肠。

师:在这两首诗中,杜甫这一句“斟酌妲娥寡,天寒耐九秋”是借写嫦娥来写自己孤寂悲凉的人生晚境;李商隐这一句“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嬗娥应断肠”,表面看去,诗人是在诉说月中嫦娥的孤寂冷清,实则包含了诗人的顾影自怜。这里都不是写思乡之情。两位诗人借助“月”的意象意在寄托自己在现实社会中怀才不遇、仕途潦倒、孤独无依、人生失意之感。那么,结合作品的背景来看,在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月是否也有着这样一种彷徨失意的意味呢?

【学生静默着,沉思着。】

[课堂小结]

师: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和历史上许多追求高洁品格的文人学者一样,也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朱自清先生却一直把真理和进步作为自己的追求。所以,在20年后,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当我们把20年后的朱自清和今晚在这月下、在这荷塘散步的朱自清联系起来时,是不是会对这素淡朦胧的情景有一些新的感受呢?

师:(在学生又一次的静默与沉思中)下课!

[布置作业] 时下正是江南一年之中“淫雨霏霏”的季节,大家在生活中也曾多次经历过雨季,回忆你的这些雨季,借鉴文中情景交融的写法,写下一段属于你自己的某一个雨季的故事。

第三篇: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龙跃文化培训中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4、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远古,教师有着较高的地位,“天地君亲师”可以一见;然而在一段历史时期,尊师重教的风气一直不是很浓,在元代,甚至有“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文化大革命时的“臭老九”之称便由此而来教师地位之低,从师风尚不浓,可想而知实际上,在唐朝这种风气已然出现,尤其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当时的情况正如韩愈的盟友柳宗元所言:“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韩愈的这篇战斗檄文——《师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诵点拨

龙跃文化培训中心

(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注意课文第二段的语气重音变化,要读出韩愈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的特点,读准作者蕴含的感情

2、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设疑讨论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习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在研讨的过程中感受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要抒发的情感)

【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

指点学生结合注释阅读课文第四段,疏通翻译(重点强调“经传”“贻”的理解和句式“不拘于时”):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问题二】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①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②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能行古道”

【教师点拨】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

龙跃文化培训中心 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

三、解题

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由此可以看出题目《师说》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

【问题三】那么,古人从师的道理是什么呢?课文中的原文是怎样说的?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成答案,教师总结明确)

【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

【点拨分析】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四、再读课文

(一)研读课文第一段

1、方法:(1)教师范读课文

(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

①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②为什么要从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龙跃文化培训中心

2、理解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所以 古:用来„„的 凭借

今:因果关系连词

从而 古:跟从„„并且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3、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4、讨论:

(1)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如果说,现在的老师的作用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说法对不对呢?能不能解释一下?

(现在的老师还是在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所不同的是“道”的含义、“业”的内容都发 生了变化韩愈所说的“道”指的是儒家之道)

(2)现在的“道”指的是什么?

(所有的思想品德教育)既然当代教师仍旧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那么老师的作用就不是可有可无的啊!

(韩愈在《师说》中开篇就说:“古之学者必有师”我认为今之学者也一定有老师,天才的出现同样离不开老师,他与常人不同之处只是智商高些罢了用韩愈的话就是闻道在先者为师!这样看来,老师不一定都有职称,不一定都站在讲台上凡在某一问题上对我们有启发、有帮助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那么,我们可否得出这样的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 当然,“老师”这个概念的外延在这里得到了拓展,可以是人生方面,可以是文化科学的,也可以是劳动技术方面的在历史和现实中,不是有大量的“一字之师”、“一题之师”、“一文之师”吗?

(3)现在我们再来讨论一个问题:伟人和他的老师之间是什么关系?有同学说,徐特立是靠毛泽东才名扬天下的,这句话怎么理解呀?谁知道小鸡崽儿是怎样来到人间的?还有别的办法吗?(也可以用孵化器)就是说,先有鸡蛋,然后用老母鸡或孵化器,经过二十一天然后,小鸡崽儿就破壳而出了如果把一堆鸡蛋大的石头放进孵化器或者放在老母鸡身子下面,二十一天后能孵出小鸡来吗?时间再长一些,比如二百一十天„„为什么?

那么,为什么小摊上卖的鸡蛋摆了二十多天,还是出不来小鸡崽儿?(因为缺少外部条件)缺少外部条件,鸡蛋就不会变成鸡崽儿?

龙跃文化培训中心

师:成才固然离不开个人奋斗,它和一个人的志向、品德、才能有直接关系这是事物变化的内部根据,是第一位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毛泽东成为一代伟人是因为他具有伟人的素质,除此之外也和机遇、和他的老师 的教诲等外部条件不无关系徐特立六十大寿的时候,毛泽东特意给他写了一封贺信,开头就说“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这说明毛泽东十分尊重自己的老师这种尊重不是仅仅出于礼貌,出于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认为在徐特立先生身上,不仅过去,就是现在乃至将来仍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东西毛泽东的贺信,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恩师作用的充分肯定和真诚的感谢

同学们,你现在有何感想?毛泽东成为伟人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我们要成为跨世纪人才同样需要老师的帮助!

师:我们反对否定教师的观点我们也不赞成过分夸大教师作用的主张有些学生和家长错误地认为老师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只要分进“好班”,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从而放松了主观努力刚才我们讨论了,主观努力是成才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只是外部的一个条件,外因要通内因起作用你明明是一块石头,我怎么把你变成小鸡崽儿呀?就算你是个鸡蛋,可你不愿意变成小鸡崽儿,我这老母鸡一趴上去,你就滚得远远的,宁可“淌黄儿”也不转世,我也没有一点办法嘛!所以,我们要正确评估老师的作用,要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当然,尊重老师并不是唯师是从《论语》“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在真理面前,对老师也不让步用一位科学家的话就是“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5、背诵本段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让学生课外搜集韩愈的名言警句:

(1)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调张籍》)

(2)不塞不流,不行不止(《原道》)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初春小雨》)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提名背诵

龙跃文化培训中心

2、提问个别字词

二、研读第二段

1、指导朗读

指导正确断句: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2、词句辨析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的道德风尚)

吾师道也

(学习道理)

师道之不复

(从师的道德风尚)

惑而不从师

(老师)

吾师道也

(学习)

师道之不复

(从师)

不耻相师

(学习)

3、古今异义词辨析

众人 古:一般的人众人

今:许多人

小学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

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4、重点句子解释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②古文句子连解法:

古人指导阅读有“奇句相续,偶语相连”的方法,即逢单(奇数)的句子与逢单的句子连在一起理解,逢双(偶数)的句子与逢双的句子连在一起理解如:

句读之不知①,惑之不解②,或师焉③,或不焉④,小学⑤而大遗⑥,吾未见其明也

这儿应当把①③⑤句连在一起,②④⑥句连在一起理解:

龙跃文化培训中心

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小学

吾未见其明也

惑之不解,或不焉,大遗

③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

5、讨论:

【问题一】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

【明确】择师的原则:

①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点拨分析】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

【延伸小结】

以上是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问题二】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二段,讨论明确)

【明确】①社会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学于师

②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总结表格如下:

对象

从师的态度

结果

观点

A.“今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龙跃文化培训中心

“古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B.于其子

择师而教之

小学

于其身

耻师

大遗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群聚而笑之

【点拨分析】

作者在课文的第二段给我们展示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并通过三组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此段中韩愈用了大量强烈语气的句子,来表明了自己的对“耻学于师”这一社会风气的不满和痛心,如:“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等,朗读时注意语气

6、引导学生体味收获,教师小结课文内容

全文通过对师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无情批判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那因“师道不传”而痛心疾首的情感的同时,也为这位伟大文豪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的品行所倾倒

三、思绪拓展

【问题设计】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

【点拨】这个问题可以从韩愈《师说》一文当时的现实意义及长远影响来谈,学生可以展开思维,拓展想象空间

【明确】可以说,韩愈的文章还送给以下的两种人:

①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再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我想我们就不难理解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种社会风气造成的忧心如焚是远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给自己的喜悦的(再读课文最后一段)

②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 和 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同学们,反思自己吧,让中

龙跃文化培训中心

华名族的美德在我们身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

3、查阅资料,了解韩愈和古文运动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背诵

2、字词

二、分析第三段

1、指导朗读

2、自译:师,不必 古指“不一定”今指“不需要”

龙跃文化培训中心

3、简析:列举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

以孔子为例的好处:一石三鸟,典型精当

1)阐明了从师的意义;2)也说明了从师的做法;3)与“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应

4、诵读课文

三、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1、找出本文的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传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不是这样,不然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①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②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③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⑤吾从而师之

古:从,跟随,而,顺承

今:“从而”是连词

⑥是故无贵无贱

古:无论

今:没有

⑦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一般人

今:许多人

⑧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龙跃文化培训中心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姓”讲

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吾从而师之

【一词多义】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D、吾师道也

E、不耻相师

F、或师焉,或不焉

G、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

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龙跃文化培训中心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一词多义】

A、择师而教之

B、君将哀而生之乎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D、古之学者

E、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F、句读之不知

G、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H、蚓无爪牙之利

I、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龙跃文化培训中心

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一词多义】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E、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F、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归纳特殊句式的类型: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师不必贤于弟子

(5)学于余

(6)而耻学于师

(7)不拘于时

(8)生乎吾前生乎吾后

(9)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10)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11)则群聚而笑之

(12)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1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指出下列各句的词类活用现象:

(1)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2)而耻学于师

(3)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4)吾师道也

(5)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6)则群聚而笑之

(7)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龙跃文化培训中心

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宾为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相师为耻

四、体会语言:整散结合 顶真手法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让学生课外搜集名人从师的故事,作文作文素材

(1)先师百人:齐国名臣晏婴勤奋好学,不管什么地方,只要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他都去拜之为师,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相传他有“先师百人”,因此他学识精深,能言善辩,成了齐国名臣.他多次代表齐国出使,不辱使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2)程门立雪:北宋学者杨时尊师好学,一次他和同学游酢去洛阳见老师程颐.当时正值三九严寒,天空飘着雪花,来到老师门前,只见老师在打瞌睡,他们不愿打扰,就静静地肃立在门前的雪地里.程颐醒来看到他们,连忙让他进厅堂,这时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多厚.(3)卖衣求师:南北朝时贾思伯、贾思同两人求学于老师阴凤门下,由于家贫,只好把身上穿的衣服典卖出去,筹集学费人们为他们好学的精神所感动,便凑了不少丝绸之类的物品让他们去他们送给老师阴凤知道实情后,坚决不肯收礼这则卖衣求师的故事便成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龙跃文化培训中心

3、齐白石有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结合《劝学》《师说》的内容来分析一下?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

(《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习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习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追求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第四篇: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景物描写赏析,把握作者在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之间辗转中力求超脱的努力,灵魂挣扎的凄苦与无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关注社会生活,追求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1、作者在文中是怎样表自己的思想感情,没绕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

2、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教学方法:

情景再现法

范读法

学生 诵读

合作交流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资料链接: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

四 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周敦颐笔下的《爱莲说》吗?“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那么我们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朱自清先生在荷塘畔,月色下自己的心情抒写吧。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正音,积累词语。

2、学生听范读,赏美景,初步感受作者心情。

三、主旨探究

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句子,梳理出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的变化过程?

(1)学生讨论交流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2、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3、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4、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2)教师补充

1、作者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作者对黑暗环境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

2、“且”表明了作者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流露出一丝喜悦。

3、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4、梁元帝的《采莲赋》描绘了一个热闹欢快的境界,让读者置身于江南的采粮盛况之中,作者也想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离痛苦的现实世界,去感受有趣的事。“可惜”一词告诉我们作者又从热闹的采莲盛况中返回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2、作者回忆江南旧俗的作用?

思考讨论:作者回忆江南旧俗的内容可否删去?为什么?

交流后明确:不可删去。因为采莲是江南的旧俗,是热闹欢快的,作者回忆采莲的事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平静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抒情手法:

思考讨论:如此细腻复杂的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交流后明确:(1)直抒胸臆(2)间接胸臆(借景抒情和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

4、小结:

作者以“心里颇不宁静”开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通过描写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惦念热闹欢快的江南采莲,表现了作者因不宁静,而去荷塘寻暂时的平静和自由,但最终不得解脱而回到现实的矛盾和无奈的心路历程,抒发了作者淡淡的哀愁 淡淡的喜悦。

第二课时

一、多样式,个性化阅读

1、学生找出最能打动自己的文字,认真揣摩,写一段赏析文字(可从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语言技巧等方面赏析)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修改并补充自己的赏析短文。

3、全班讨论交流。

学生先声情并茂地诵读自己喜欢的文字,随后有条理地赏析自己喜欢的文字。教师有针对性的点评,在学生个性化的赏析中尽量寻找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大部分学生可能主要赏析第4、5、6段的画面美和语言美。通过师生平等对话,重点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作者运用了什么娴熟的语言技巧,描绘了景物的什么特征,营造了什么样的艺术境界。

赏析第4段:本段描写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荷韵,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动静结合、叠字等手法,描绘了一幅朦胧静谧的月下荷塘图。

赏析第5段:本段描写了月光、雾气、荷叶和荷花,主要运用比喻、虚实结合等手法,描绘了一幅朦胧柔和的荷塘月色图。

赏析第6段:本段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主要写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和蛙声,主要运用衬托、以动衬静(反衬)等手法,描绘了一幅朦胧淡雅的荷塘四周图。

二、叠音词、动词的选用

1、叠音词: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蓊蓊郁郁”写树木的繁茂)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用“曲曲折折”表现了荷塘的广度,用“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

叠音词运用的效果:(1)传神描摹出眼前之景:情态美、色彩美;(2)增强了语言的音韵美:节奏明朗,韵律和谐。

2、动词(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动词使用精当,富有表现力。

三、小结:

在作者眼中,幽静安宁的荷塘美景“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正是作者为摆脱心中的“不宁静”而寻求的精神避难所。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为读者营造了似真似幻的艺术境界,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板书设计

家————荷塘月色————惦念江南————回到家中(不宁静)

(暂时宁静、自由)

(不宁静)

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哀愁 画面美

情调美

语言美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教学反思: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清雅脱俗,行文典雅,意境开阔。只是我在讲解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点把握不到位,可能是学生对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认识不足造成的吧。不过,课后我做了相应的调研,出现这类问题是与学生接触名家散文太少,对作者的处境和当时的社会现实了解不够。

第五篇:药 教案

1、知识目标:能概括小说情节,体会小说采用明暗两条线索结构的特色。

2、能力目标:能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标题含义,领会创作意图。体会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

3、情感目标:认识旧中国封建统治阶级残酷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学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驱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崇高的革命气节,思索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的教训。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对鲁迅的作品有较大的阅读困难,同时对写作背景和时代特点不了解,教师需要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点拨、提示。

教学内容:解题朗读正音释义概括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作用探究主题

教学重点:概括小说情节,体会小说采用明暗两条线索结构的特色。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标题含义,领会创作意图。体会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1、复习

检查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讲评作业。

2、导入

提问:记得曾经学过的或读过的哪些鲁迅先生的作品?关于历史上著名的“辛亥革命”你了解吗?

介绍辛亥革命时期社会背景。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追求民主、自由、平等,中国人民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1911年10月10日举行的武昌起义,建立了中华民国。但由于领导这次革命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和脱离群众,辛亥革命很快就失败了。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也没有改变。

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就感到不启发群众起来斗争,革命是不会成功的。认为革命的“第一要素,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使广大群众觉悟起来。为了揭示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达到“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目的,鲁迅写了这篇小说——《药》。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一)作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一生追求民主,早在新文学运动伊始时期便向封建旧文化宣战,不断与压迫民众的旧思想旧文化斗争。三十年代又与共产党内左倾的错误文艺路线进行斗争,其后与党领导下的文艺工作者合作成立了无产阶级文艺思想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鲁迅作为左联的盟主领导左联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文艺妄图绞杀无产阶级文艺的阴谋。

(二)写作背景

《药》写成于1919年4月25日。小说最初发表于同年5月《新青年》杂志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篇小说以1907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徐锡麟、秋瑾被清朝反动统治者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

(三)补充材料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女,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二、朗读课文(或听读课文)正音释义 窸窸窣窣蹩进攫取徘徊

踌躇肩胛拗开痨病搭赸瞥板滞瘐毙丛冢褴褛纸锭跄跄踉踉发怔悚然

三、研读课文理清结构

(一)课文各部分大意归纳

第一部分,明写华老栓买药,暗写夏瑜被杀害。这是故事的开端。第二部分,明写华老栓夫妇烧药,暗写革命者夏瑜的血被群众当药吃治病。这是故事的发展。第三部分,明写众茶客和刽子手谈药,暗写革命者夏瑜在狱中的英勇斗争。这是故事的高潮。第四部分,明写华大妈和夏四奶奶为儿子扫墓,暗写革命者死后的寂寞和悲哀。这是故事的结局。

(二)体会双线结构 讲析:

《药》写了华、夏两家的故事,采取了明暗双线的结构方式。一是华老栓家这条明线,一是夏瑜这条暗线。作者巧妙地用一个人血馒头来连接这两个故事,革命者流的血,成为愚昧群众吃的药,两家的故事交织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全文共四个部分,写了买药、吃药、谈药、上坟四个场面。

贯穿全篇的明暗两条线索,先通过刑场和茶馆连接到一起,最后在坟地这一场景里,则完全融合起来,使并行的两个故事自然地成为一个整体。

五、研读探究,讨论后作答

1、谈谈你对小说中几个人物的理解(华老栓、夏瑜、康大叔)。

讲析:华老栓是当时社会中一部分还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的代表。勤劳善良而又愚昧、麻木是他性格的主要方面。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的形象,是小说侧面描写的人物。他胸怀反清壮志,英勇不屈,但又脱离群众。康大叔:是小说重点描写的反面人物,是封建统治阶级忠实的走狗。他凶残狠毒,贪得无厌,阴险狡猾,反动透顶。

2、找出课文中有关环境描写的句子,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讲析:

(1)自然环境描写:小说开头、华老栓走在街上、华老栓买药回来时、最后一部分的环境描写。(2)社会环境描写:刑场上围观杀人的场面、士兵身上的大白圆圈、上坟摆饭菜化纸钱等,都渲染了那个时代的特有的气息。

3、课文对人物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讲析:

(1)肖像描写:康大叔

(2)行为描写:开头对华大妈掏洋钱、华老栓接洋钱;康大叔把馒头交给华老栓时。(3)语言描写:茶馆中

景物、环境描写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人物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4、夏四奶奶既然说儿子是冤枉的,为什么上坟时仍要“踌躇”和“羞愧”? 讲析:夏四奶奶并不承认也不希望儿子是因为谋反而被处以极刑的,所以他讲“他们都冤枉了你”,实际上他并不真正理解儿子,尤其是未能在政治态度上和儿子站在一起,所以当她果真要一个死囚的母亲身份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免不了要踌躇和羞愧。这样写突出了,夏四奶奶对儿子、对革命的不理解,更突出了革命者夏瑜的孤独,增强了作品的悲剧色彩。

5、标题《药》的含义是什么? 鲁迅与友人谈到《药》时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捷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药〉》)

5、体会标题含义和创作意图

小说以“药”为题目,意味深长。它不仅概括了小说的基本情节,是故事的中心线索,而且它启发读者,从不成其为药的人血馒头被落后群众当作药的悲剧里,探索什么才是医治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痼疾的“药”。

课文主要是为了表现“群众的愚昧和麻木”,所以华家的故事是明线。夏瑜的英勇牺牲表现了“革命者的悲哀”,这不是全文内容的重点,所以安排为暗线。明暗两线交织,说明因群众的愚昧带来革命者的悲哀。这样安排明暗线索,使小说的主题内涵更加丰富、深刻,使读者在体会到明线所揭示的明显的主题思想之外,还能获得这样的启示:只有宣传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取得革命胜利。

学生先谈学习体会,然后老师给予小结。

明暗双线的结构;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

下载药 教案示例二高中语文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药 教案示例二高中语文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一)了解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二)了解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三)领略黄山峰峦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并了解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义的......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范文-高中语文教案范文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豪放派词的兴起发展,以及代表词人和作品 一:课程说明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对豪放派......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语言知识及能力运用----句子的仿用 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高中部语文组张卫军 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关于此项内容的知识及能力要求 2进一步掌握仿用的相关知识进一步......

    高中语文教案

    修4]5《苏轼词两首_赤壁怀古》教案3篇 执教班级:高三班 研究课题:创设思维情境,开启内在情智,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赏析诗词的切入点是诗词中所蕴含的优美画面和意境风格......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范文-高中语文教案范文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范文三篇 高中教学计划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化学、物理、生物、美术、音乐、体......

    药 (鲁迅)教案

    药 鲁迅 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以“药”为题的深刻含义以及对连接线索的作用。 2、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深刻揭示小说主题的写作方法。 3、分析结构(......

    《药》教案_3

    《药》教案 [教学目标] 一、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二、通过课文了解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三、通过课文学习分析情节结构(特别是双线结构)和归纳主题的方法。 [......

    《药》精品教案

    《药》教案1 作者: 加入日期:06-02-14 郑凤莲 教学目的:深刻领悟其主题 教学方法:以启发引导置疑为主 教学难点和重点:《药》的主题与人物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