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嫦娥奔月反思
《嫦娥奔月》教后反思
《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讲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
上课伊始,我从插图入手,请学生想象嫦娥奔月的画面,引出第六节。品读关键字词,感受嫦娥奔月诗意与优美。接着我把学生引向画中人——嫦娥。请他们划划表现嫦娥性格的词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
这篇课文文字虽然并不艰深,但其间传递的情感却是丰富多彩的,这正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载体与空间。在感受嫦娥正直、善良的美好品质时,我组织同学演一演“逄蒙和嫦娥的周旋”情景,表现出逄蒙的奸诈贪婪和嫦娥的正直、机智。学生们在交流的基础上,能用生动的语言表现了两个人物的个性。在感受嫦娥奔月的壮美之后,我安排了一个情境说话。嫦娥迫不得以离开人间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她会说些什么?学生在体验诉说这些感受时,脑际已经生成了丰富的内心视象,也真正走进了嫦娥的内心,明白了嫦娥的无怨无悔。
最后我把视线引向后羿,通过他的连声呼唤,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嫦娥为了大伙舍弃个人幸福的纯洁与伟大。这时学生再读第六节,感受到的是嫦娥奔月的凄美。
学习3—6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主学习,圈画有关语句并说说逢蒙和嫦娥的特点。学生能准确地概括出两个人物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品质。学习“接济”一词,我抛出问题:想象一下,嫦娥会怎样接济乡亲们?思考半分钟后,我问:当邻居大妈穷得揭不开锅时,嫦娥——;当隔壁的女孩儿衣不蔽体时,嫦娥——;当李大爷躺在病床上,没钱医治疾病时,嫦娥——,你还能举一例吗?在师生对话后,让学生概括一下“接济”的意思,学生大多能理解了。学习“周旋”一词采用表演法,我扮演逄蒙,学生都是嫦娥,进行一番表演后,学生很容易理解“周旋”的意思,并对嫦娥的机智勇敢有了较深的感悟。
第二篇:嫦娥奔月听课反思
《嫦娥奔月》听课反思
赵明梅
前段时间听了一节王淑勇老师的《嫦娥奔月》,听后受益匪浅。这是一篇古代神话,是通过描写一则神话故事,从而说明嫦娥的智慧,勇敢与善良。这是一片篇幅较长的文章,但是王老师利用她多年的教学经验,抓住了重点段落进行品读,体会人物特点。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多思考,多动笔写一写。设计巧妙完整,我们通过清晰的板书就能看出来。后羿---力大神勇 嫦娥——美丽善良 机智勇敢 逢蒙——奸诈贪婪
这里是我听完王老师课的一点点思考:
关于篇幅长的文章,我们教师要懂得把握重点段落,不需要面面俱到,像这篇文章的重点是体会嫦娥的善良、机智、勇敢、美丽。我思考后觉得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是文章的第五自然段。从正面渲染嫦娥的机智与勇敢,从侧面逄蒙的狡猾,凶狠,抓住关键词:“心想”、“周旋”、“疾步向前”、“一口吞”,体会嫦娥的勇敢与机智。课文中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逄蒙周旋”。王老师在教学本节时,重点指导这一自然段。王老师语言丰富,亲切。
王老师这节课的设计重在让学生在读悟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美,真正做到在读中悟,悟中读。我觉得很好。王老师能注重情境的创设,教材的处理也别具匠心。她能根据年段教学的特点及要求,通过引人深思的导入语启发学生潜心读书,边读边思、边思边述,积极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在全班交流中,老师放手让学生唱主角,组织引导,开拓学生思路,课堂成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
总之,听完王老师的课,受益匪浅,我感觉王老师在鼓励学生方面也做得非常好,就连王老师那肢体语言都做得如此恰当,让我佩服。我要好好向王学习。
第三篇:《嫦娥奔月》教学反思
《嫦娥奔月》教学反思
南师大附小
吴限
《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表现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第二课时的教学,我一是围绕“乡亲们为什么想念嫦娥”这个主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句感受嫦娥身上的美好品质。二是通过让学生品读文本,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以及它所表达的美好愿景。
教学过程给我很多思索,整理如下:
一、紧扣主线、体悟人物特点
以“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乡亲们为什么十分想念嫦娥”作为主问题,以寻找相关的关键词或者句子去理解作为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寻文本,感受嫦娥的机智与善良。例如在“智斗蓬蒙”这个部分,让学生通过:“机智地与蓬蒙周旋”、“疾步向前,取出仙药”等语句,直接体会嫦娥的机智、善良的特点。而学生通过对蓬蒙的“假装生病”、“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威逼”、“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等行为的描写,感受蓬蒙的奸诈贪婪和嫦娥所处的紧急危险的环境,更能够从侧面体现出嫦娥面对危险时的机智从容以及她为了不让乡亲们受苦,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的善良之心。
二、聚焦神话、发掘文本特点
围绕神话故事“神奇”和“表达美好愿景的特点,我在引导学生感受嫦娥美丽善良的特点之后,请学生介绍“嫦娥偷药”的故事,对比两个版本《嫦娥奔月》的故事,你更喜欢哪一个版本。学生大多选了了书上的这个版本,老师相机点明神话故事大多创编于古代的劳动人民,故事当中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和愿景,所以能够体现善良机智的嫦娥的版本,流传的更广,也更被人们所喜爱。接着,让学生们在文本寻找神奇之处,感受神话故事中奇妙的幻想。
三、展开想象、丰富阅读体验
神话故事本就充满了想象,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针对文章的关键情节,做一些拓展想象,在给予孩子主动性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训练了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周旋”一词时,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嫦娥和蓬蒙周旋的具体场景,学生现在同桌之间交流了自己的想法,接着通过表演的方式向大家进行了展示。在学习第六小节嫦娥奔月的情景时,我请学生想象嫦娥此刻会想些什么,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并用自己的话去说一说,也让学生对文本有了更丰富的感受和解读。
再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神话故事的特点除了充满想象、神奇和寄托美好的希望以外,生动的语言也是神话的重要特点之一。在教学时,仅仅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凄美无奈的意境是不够的。还应该关注“碧蓝碧蓝”“洒满银辉”等词语,去掉这些词语,让学生对比阅读,从而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和魅力。小组讨论上,更应该选择一些有价值有探讨意义和思维含量的问题,根据关键词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这一类的问题,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独立完成,对这样的问题进行小组的交流和汇报,也降低了课堂的效率。最后,整个课堂,留给学生尝试练习讲故事的时间也不充足,应锻炼学生用概要性的语言,发挥想象力,讲故事讲得更加生动具体。这都需要我在以后的备课中多多注意,不断学习!
第四篇:嫦娥奔月教学反思
已上传
一、《师恩难忘》教学反思
《师恩难忘》是苏教版五年级教材里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
本文从我的表现中来引导学生感受一个成功人士的成长:从“听得入迷” ——感上课专注,从“文学的种子” ——感喜欢写作,这也侧面衬托了田老师上课讲故事的精彩,这是作文的一种方法,引导学生要活学活用。把课文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使自己的作文更精彩!
教学时重点应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学习作者选择典型事例凸显中心的写作方法。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把田老师与自己怎样教学第一课进行对比,这是本课对田老师这一形象的第一个层面的解读。本环节以学生喜欢的内容入手,直奔田老师故事教学法这一最有趣的内容。而后采用对比,再次紧扣重点句“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了解田老师独特的教学方式——故事教学法。然后抓住重点句子比喻句从“春雨点点”——悟“教诲”之质。这是本课对田老师这个人物形象的第二个层面的解读。这个环节承接上一环,体会“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的深刻内涵,使学生明白田老师对我的教诲之恩不仅仅有知识的教学,还有人生道理的启蒙,同时也感悟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从“恭恭敬敬”——感“教诲”之恩等。这是本课对田老师这个人物形象的第三个层面的解读。体会到一个好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的作用,同时把作者对老师的敬意的表达与传递作为本环节的重点。揭示了本文的题意“师恩难忘”的真正内涵。
二、《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
《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演讲稿形式的文章,不免感觉陌生(连第一自然段从哪里开始都不知道),所以在第一课时教学时就向学生讲授了演讲稿的特点:真实性和鼓动性,内容贴近生活。必须讲真话,带有强烈的情感。语言规范,明白易懂。并很快帮助学生理清了自然段。第二段是本文的重点。“四问”结构相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出现的,教学时,我采用了“教”(导读“问身体”一段)——“扶”(导学“问学问”一段)——“放”(自学“问工作、问道德”两段)的方法,努力地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然学生对于一些语句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一些鲜活实例,效果还不错。举这样的例子,学生不但容易理解课文,而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怎样才能使学生不辜负陶校长的殷切希望,让演讲的精神真正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去呢?我要求学生养成这样一种习惯——从今天开始,就这样“每天四问”,及时记载完成情况,当然提醒学生要实事求是,说真话。总之,要努力像陶校长所说的,学做“真人”。
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了一些不足,有的教学环节讲解的不够深入;整堂课出现了前松后紧的情况。
嫦娥奔月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述说的是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使老百姓免于受害,吃了长生不老药升天奔月的事,意境优雅,情节动人。在教学中我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始终放手让学生去读、去品、去说、去发挥,进而走进文本,最终实现文本之间的对话。
一、抓住人物特点,品读感悟文字
本文描写了三个人物:力大无比、为民造福的后羿,奸诈贪婪的逢蒙、美丽善良、机智勇敢、为民造福的嫦娥,人物性格鲜明,形象迥异。在教学时,我以这三个主要人物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词语并圈画下来,品读感悟,最后进行交流。如:在体会后羿是一个怎样的人时,学生一下子就说到了“力大无比”这个词语,并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抓住“登上”、“运足”、“拉满”、“射下”等词语感悟他的力大神勇,以及受到乡亲们敬重的原因。最后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二、引导想象,体验人物内心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嫦娥奔月时的内心活动。我设计了“嫦娥就这样飞走了,此时的她回望着人间,心中充满了无限的留念,她会想些什么或说些什么呢?请你来描述一下嫦娥此刻的心情。” 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说话,使学生进入文章的角色中,让学生体会到:她可以让乡亲们少受到伤害,救了乡亲,感到很欣慰;不能再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了,她感到很遗憾;她很留恋人间美好的生活,舍不得离开他心爱的丈夫……
三、抓住主要环节,感受人物品质
“嫦娥如何机智地和逢蒙周旋”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周旋”一词时,虽然课前预习学生已查过词典,但为了让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周旋”这个词语的意思,我设计了一个师生对话表演,引学生“上路子”了,才放手让他们自己发挥。学生参与比较积极,也在趣味表演中理解了“周旋”,并体会了嫦娥的机智勇敢。
回顾整堂课,我觉得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课堂后半截内容安排不够紧凑,教学语言缺乏渲染力,驾驭课堂的能力也不够娴熟等。我想,作为语文老师今后还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品位,多去钻研学术类的著作,还要注意对课本的挖掘,综合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五篇:《嫦娥奔月》教学反思
《嫦娥奔月》教学反思
天河小学高志萍
课文《嫦娥奔月》是我国流传甚远的神话故事,主要讲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伤害,在与心术不正的逢蒙周旋过程中果断吞下了仙药,飞向月宫,致使她和丈夫后羿天各一方的故事。本文文字优美,故事情节生动感人,具有较强的可读性,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文要求教会学生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树立正确的美丑善恶的评判标准。
一、品读感悟,抓住人物特点
课文主要介绍了三个人物:力大神勇的后羿,奸诈贪婪的逢蒙,善良机智的嫦娥。3个人物个性鲜明,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找出能够反映人物特点的词语,然后找出相关的词句,最后让学生在品读感悟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美,力求做到在读中悟,悟中读。这时候就能体现出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拉近了语文课本和生活的距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具体化、形象化,并通过文字和声音展示出来,图像、声音和文字完美的结合,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使语文课堂生动化、形象化、直观化,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如:在体会后羿的“力大无比”时,我让学生抓住“登上”、“运足”、“拉满”、“射下”等词语感悟他的力大神勇。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我精心设计了一个flash小动画展示后羿射日的情景,学生很快就进入“后羿”这个角色,体会出人物的特点。
二、引导想象,体验内心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出嫦娥奔月的壮美,我出示了一幅嫦娥奔月动态图,在笛子《嫦娥奔月》声中,嫦娥飘飘悠悠飞向月亮,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文本,与文本产生共鸣。这时候我安排了一个情境说话:嫦娥迫不得已离开人间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她会说些什么?你愿意成为嫦娥的知音吗?请来说一说吧。学生在多媒体嫦娥奔月图的音乐声中,已经进入嫦娥这一角色中,脑海生成了丰富的内心视像,明白了嫦娥的无怨无悔。
三、抓住“周旋”,感受人物品质。
“嫦娥如何机智地和逢蒙周旋”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时,我让学生理解“周旋”一词,效果不理想。多媒体文本能够扩展文本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这时我出示了一段有关嫦娥和逢蒙的对话,我扮演逢蒙,一个学生扮演嫦娥。通过表演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周旋”这个词,也体会出嫦娥机智的特点。
上完这节课后,我深深感受到多媒体技术和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我们相信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必将对教育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必将成为今后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