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Flash动画——转动的风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操作工具制作转动的风车。
2、能力目标:学生在制作风车的基础上能创意制作,提高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展示自我、激励自我,勇于尝试、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物体的旋转运动。
教学难点:拷贝并应用变形工具的使用。教学过程:
一、演示实例、巧妙导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玩过风车吗?谁来谈谈你的经历?(出示手工风车)
学生:玩过。
教师:那么你们见没见过用Flash制作的风车呢?下面请大家欣赏老师做的风车。(呈现任务)
(演示“转动的风车”)
教师:同学们,你看到的画面是荷兰的风景。荷兰自古以来就是世界闻名的“风车之乡”,全国风力资源极为丰富。据说呀,世界上第一台风车是荷兰人发明的。
下面请大家看一看老师用风车美化的校园,大家说说老师做的风车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对了,这些风车形状不同,一边不断旋转,还一边不断地变幻颜色,非常漂亮。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转动的风车。(明确任务)那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自己动手做过风车呢?
(学生回答:“有”,手工课做过)教师:(出示学生手工作品图片)对了,老师还珍藏着同学们的作品照片。你们做风车手工时先做什么?(生答:先做叶片)我们的Flash中的风车也是一样,现在我们就要开始做第一片风车叶片。
二、提出学习的第一个知识点——制作风车(完成任务)
教师:我们首先打开Flash,新建文件。我们准备做一个什么形状的扇叶?(老师可画不同形状,最后以课本画半圆为例做完整风车)选择椭圆工具,在编辑区中拉出一个没有笔触颜色而填充颜色为红色的小椭 圆,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下,象不象风车的叶片?
教师:对,不象风车叶片,那么我们如何修改这张叶片呢?现在选择工具箱中的箭头工具,把箭头移到小椭圆处,现在,我想问一下同学们,能单击鼠标选中小椭圆吗?
(同学们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
教师:答案是“不能”。如果我们选中小椭圆,就不能对这个小椭圆进行箭头工具修改了。方法如下:用箭头工具拖动,将椭圆一分为二。注意:从外侧向椭圆中心拖动。
教师:好,听不如看,看不如练。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这第一张叶片,体会一下用箭头工具来修改对象的特点。
(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第一张叶片做好了,因为我们的这个风车是4张叶片,所以还有3张叶片没做,用什么方法呢?
(同学们纷纷发言)
教师:大家很聪明,都想到了复制。但我们都知道,风车旋转是360度的。因此,我们的叶片复制时就要环绕着一个中心点,大家说是吗?因此老师介绍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①点击任意变形工具,把风车的中心点调出来,再把这个中心点拖到风车的中心处。
②选择窗口——变形,调出变形对话框,因为我们是4张叶片,因此旋转的角度为360°÷4= 90°,这时,我们再点击右下角的“拷贝并应用变形”按钮,我们就可以看到,第二张叶片以90°被复制出来了。
③点击“拷贝并应用转换”按钮2次,我们可以看到其余2张叶片都整齐地各自以90°并环绕风车中心被复制出来,丝毫不差,非常美观。填充不同的颜色。
教师:风车叶片做出来了,我们就要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如何结合?选择箭头工具,鼠标拉出一个大框把这4片叶片全部套住,点“插入” “转换成组件”这时风车叶片被一个蓝色边框的椭圆框住,中心还有一个空心圆点,证明我们风车已经成为一个整体。
下面大家试着做一下,如果有困难有四个求助对象,看提示卡、问老师、问同学、看视频教程1。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展示作品、学生演示制作过程并奖励优秀者小风车。
三、引入第二个知识点——旋转运动
教师:同学们,风车已经做好了,现在该让它旋转起来了。(通过 2 提示卡和视频2自学,小组讨论完成任务。
学生示范:在第30帧处插入一个关键帧,使这一帧的内容与第1帧的内容一致,然后,在两个关键帧之间点右键插入补间动画,接着,打开属性面板,在“旋转”选项里,可选择“顺时针”(CW),也可以选择逆时针(CCW),并在其后的旋转圈数设一个参数,这个参数就是风车将在第1 帧到第30帧之间旋转的圈数。测试影片。
教师:再接入一个新图层做一个旋转两圈的风车。对比速度——旋转运动。(板书)
四、美化作品
教师:我们现在可以继续美化我们的作品,可以加入背景(可预览教师下发文件上的图片,学过内容方法略),可到图片资源库找装饰物。
五、作品总体展示布置作业(评价任务)
作品展示,学生共同评价,每组评出好的作品1—2个发送到学校网站上。学生评价时要求说出理由,教师补充。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掌握了利用箭头工具来修改对象的方法,以及掌握了运动渐变的另一种方式——旋转运动,请大家课下试着画卷页风车。
《转动的风车》教学案例
宁 家 埠 中 学 2011-03-01 4
第二篇: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分析
店塔第一小学
乔琪
[案例主题]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我们无法预见。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生成性课堂具有不可预定性,其随机性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生成性问题。德国教育家克拉夫基认为“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课堂教学是否能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灵活的行动,调动学生最大的积极性,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以为发展他们的自觉能力作出贡献——即使是有限的贡献。”
[背景材料]
本课是根据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和第十三课的教学目标借以编写成语故事小报为内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从已有素材中选择需要的资料制作一份由几个成语小故事组成的图文并茂的单页小报。该校学生从三年级就开始上信息技术课,一人一机,学生操作水平较熟练。所以在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借班上课的实际原因,我把教材处理成两节课的教学并作一节课上,并相应改了教学重难点。由于时间原因,正式开课前没有在该校其他班级试教过,所以有可能在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上有偏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艺术字和图片的插入与格式设置的基本方法; 设置好标题和正文的字体、字号和字形。
技能目标:能把不同的word文档中的内容复制到自己的word文件中去。为每一个故事插入一张相配套的图片并调整好文字环绕方式、位置和大小; 为小报插入一个艺术字报头“成语故事”并调整好大小和位置;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我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喜欢成语故事,喜欢成语。
【教学重点】: 把不同的word文档中的内容复制到自己的word文件中去。插入艺术字和图片美化故事小报。【教学难点】:
把不同的word文档中的内容复制到自己的word文件中去。插入艺术字和图片美化故事小报。【课前准备】:成语故事文字和图片资料。[案例描述]
片断1 讲故事引入教学内容
师:同学们,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上一堂信息技术课。我找点轻松的内容,不如来讲个故事吧!
生:有点兴趣,脸上表情开始放松了。
师: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有许多历史故事流传至今,已演变成了一个个寓意深刻的成语。有谁知道关于成语的故事,给大家讲一个?
生举手:《守株待兔》……(讲故事)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兔子撞在树上是偶然的,农夫等下去是不会有兔子的。
师:是的,这个故事还说明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获得成功。
师:大家还有什么故事? 学生涌越举手。
师:不如这样,老师已经准备了好几个成语故事,放在你们电脑的“D:成语故事”文件夹下。请大家自己打开去浏览,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什么。
片断2 通过范列作品掌握小报制作的要点
在打开教师指定的文件夹浏览了里面的故事图片和文字后,教师适时抛出了本堂课的任务:
师:大家觉得故事和图片看起来方便吗?
生:不怎么方便,看了故事再去看图片,换来换去不方便。
师:是的,所以老师把这些故事制作成了一张成语故事报,大家来欣赏一下。出示已做好的小报给同学们欣赏。
师:同学们,大家觉得这几张成语故事小报怎么样? 生1:小报的文字颜色很好看,每一个故事一种颜色。生2:每一个故事的题目很清楚。师追问:是怎么处理的? 生2:把故事题目的字体变大了。
师补充:题目字体变大了,让人在看故事时先知道故事的题目是什么,也吸引你去看故事。
师:还有吗?
生3:每个故事都有一张插图,很漂亮。
师:对,只是文字太单调了,插上一张图片,可使小报更加美观,而且图片也可以吸引人的眼球去看这个故事。
生4:小报中还插入了艺术字作题目,很好看。
师:是的,小报中还插入了“成语故事报”几个大字,这部分在报纸中我们称为什么?
学生没有回答到老师预设的答案上来。
师引:我们平时看的报纸都有一个名称的,如“小学生世界报”、“华商报”等,我们称之为报纸的名称或报头。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不光给大家带来这些成语故事,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任务。要求选我们也选2—3个故事制作成一张成语故事报。一会儿请我们的吴老师把好的选出来打印贴在学校的宣传栏里给全校的同学们欣赏。
片断3 突破难点、为丰富作品呈现作准备
做小报第一步:把不同的word文档中的内容复制到自己的word文件中去。教师演示把几篇故事复制在一起。
由于同学们现在正打开一个或几个故事在看。所以教师的演示要在此基础上开始:
1.鼠标单击工具栏最左端的“新建空白文档”,拿一张白纸。2.务栏上切换到打开的故事,选中文字,复制。3.到任务栏上切换到空白页,粘贴。4.务栏切换到成语故事文件夹,打开第二篇故事同样的方法复制到新建的文档中。
预设:根据平时自己的教学经验,同学在把几个不同文档中的内容复制到一个文档时,会出现以下问题:A,同一段内容在新建页中复制两次;B,复制第二份时,光标没有定在末尾,所以所以复制出的内容顺序错乱。C,漏选了部分要复制的内容,使内容不全等。教师等学生出现问题时根据问题的面一对一或集体辅导。
同学们仔细看老师的示范操作,然后独立尝试操作。教师巡视学生操作,收集掌握学生学习过程的信息:
信息1:大部分同学没有出现老师预设的问题。
信息2:很多同学已经通过字体颜色和大小修饰文字了。信息3: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使用插入图片了。[教学反思]
此次课堂教研活动是本人去其他学校借班上课。由于自己一直在农村中心小学教学,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寄宿制实验小学的学生情况有一定差别。导至课前一些预设在课堂上很难生成,甚至根本不会生成。有些教学环节设计上也出现了偏差。由此,我对这堂课进行了如下小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必需环节,课堂的导入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教师要格外重视课堂导入设计,要创造良好的氛围,调整学生的情绪。更何况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内在心理状态(即情感心理状态)。信息技术课主导应用任务驱动法展开教学。有些学生一上课就问“老师,今天有什么任务”。这样机械地应用任务教学法,学生不免对信息技术课产生一丝厌倦。如何在课堂导入环节下功夫,自然而然地引入到课堂所要完成的任务上来,是一堂课良好开端的关键。在本堂课中,学生第一次和老师接触,心里判断着老师,也产生一些防备心理。学生们一双双眼睛看着老师,表现得比较拘束。这时,老师跟同学们说,我们来讲个故事吧。然后老师引导学生想想看到过的成语故事。很多同学都能讲出一两个。一个轻松的话题,顿时让同学们放开了,一双双手都举得高高的。所以随后的整堂课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都很积极。同学们听了一个故事肯定不过瘾,老师马上说老师已经给大家准备好几个故事,放在电脑里。顺利地把同学们引到了教学任务上来了。
教学环节的设计要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服务的。在第二个片断中,教师出示的范例小报,目的是要让学生对制作小报有个大概的印象。从欣赏小报中讨论出通过字体、字号、颜色、艺术字和图片等对小报进行修饰。在讨论时,老师应该把学生回答的几个方面通过板书罗列出来。然后再让大家来讨论制作小报时哪一步先做,哪一步后做,有了先后步骤,更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后面预设的几次不同侧重点的阶段点评也能明确点评的重点,以利于学生对作品有层次地点评与把握。
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从中了解学生的操作水平面,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信息技术老师也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往往怀里揣着新课程理念,可面对公开课又不敢放得太开,生怕收不住,达不成教学目标。在片断3中,由于教师以往的教学经验,几个文档内容复制到一个文档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再加上对学生掌握水平不了解,采用教师演示给学生看的方法,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不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这里教师可以通过相邻同学讨论和自主尝试的方法让同学们先自己去想想办法。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有时往往很多方法老师也不知道,学生却想出来了。教师从学生中寻找电脑小能手,通过学生的演示来突破教学环节,既解决了问题,又给优秀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对这些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探索中无疑注入了强劲的推动剂。
第三篇: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1.1 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体会信息的重要性;理解信息的5个特征,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对信息基本特征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介绍课程的基本要求
师:从今天开始由我与大家一起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用的教材主要是从我们的日常事务工作的需求出发,按照事务完成的流程引领同学们学习在工作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过程,并把动手实践的广阔空间留给同学们,让大家在探索、应用中学习到一套完整的原则与技术。
为了更好的让大家认识到信息技术课与以往的计算机课的不同,我们现在先进行以下几个讨论。
第二环节:大家谈经历
师:进入本环节,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学习、运用电脑的经历,同时也锻炼一下大家的口才和勇气。大家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先思考片刻。投影思考的问题:
(1)你玩过电脑游戏吗?觉得玩游戏感觉如何?是否影响到你其他课的学习了?
(2)家里有电脑吗?你上过网吗?在哪儿上的?进过网吧没有?你对网吧有什么认识?
师:谁自告奋勇,请举手示意!如何不举手,我可就随机邀请了啊!
生:3~4位同学谈,掌握时间,控制夸夸其谈。
师:谈的非常好,很坦诚,以后希望能注意克制自己,多一些时间去学习。
第三环节:一起讨论信息时代的特点
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现在都在说我们正处于什么社会?什么时代?
生:信息社会、信息时代。
师:今天,我们处在信息社会,可以通过种种方法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例如报纸、广播、电视及计算机网络等等,信息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现在,我们就一起去从几个讨论看一下这些变化吧!
(1)成语补充
师:在新时代人们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开始变化了。现在考虑以下两个成语补充题目。大家讨论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我不需要具体答案,只要方法。
天()马()
()屯()聚
部分学生:天马行空!
师:我就知道有人会这样回答,呵呵,看清了再说!再说我只要方法,即你如何去寻找答案。
生1:查成语辞典!
生2:第一个可以查“天”!把以“天”开头的成语找一找。
师:不错!第2个呢?
生:不好查!难办!……
师:在信息时代,我们用模糊查询,这种思维与传统是不很相同的。比如我们可以使用通配符代替这个不知道的字,让它去模糊查找。只要我们在google网站上输入“*屯*聚 成语”,一下就可以搜出来了。包括解释、典故等信息。
(2)阅读
师:我们再讨论一下,信息时代的人们阅读的方法与传统有何不同。比如阅读一篇文章,遇到生字和一些不知道的典故怎么办?又比如,我们读新闻时想了解相关的新闻,怎么办?现在让我们语文课代表的同桌来回答!
生:查字典、查资料。
师:如果我们需要太多的,甚至要一些太珍贵的,太难找的资料怎么办?
生:……。
师:看过《哈利波特》了吧?他的魔法书多好,用魔棒一点,里面就出现了相关的影像
介绍,这样的书现在也很多,那就是光盘图书,比如大百科全书光盘。信息时代阅读的最关键的一个思维方式就是“超链接”。比如,新浪网站上从“体育”链到“NBA”再链到“姚明在NBA的最新表现”……超链接就像很多条链子把各种信息联系在一起,可以自由地跳转,有选择地阅读。
生:也不是随心所欲,还比不上魔棒啊!
师:大家说得好!信息技术正在继续发展,你们要好好学习,在不远的将来我相信你们能够实现魔棒这样的超链接。
第四环节:大家讨论信息特征
(一)信息的第一个基本特征──依附性
师:我们已经处在信息时代,每个人要对信息的认知、表达要有充分的认识,能够正确地辨别、分析、描述信息,做到这一点,必须了解一些信息的特征。为什么呢?
1.观看一段录像:烽火(花木兰的片断)
师:传递的信息是什么?
生:……
师:那么信息需要依附于什么来传递(它的载体是什么)?它是通过什么表现的(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生:……
2.[体验二]:比划、猜游戏
要求:一个同学上讲台猜,当教师给出内容后,台下的同学不允许讲话,举手经教师同意后站起来比划,一人只准比划一次,动作不能重复。
[投影]:图片(大象、汽车)、文字(照相、打篮球、周杰伦)
[归纳]:信息的传递不仅可以通过声音,还有很多种形式(文字、图片、视频以及肢体语言)
3.看投影并分析的例子
A.早晨闹钟响了,它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它依附于什么传递的?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B.晚上看课表,准备第二天的书籍,它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它的载体是什么?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二)信息的第二个基本特征──共享性
师:没打铃之前,投影仪上放的图片是什么?
师:我放映一幅图片为什么会有多个同学回答我?
[总结]:信息的交换使得大家都享有了被交换的信息。
师:读肖伯纳的名言。
提示:苹果代表的是物质,交换之后不会再生,每个人手里就没有原来的了,而思想代表的是是信息,交换之后会多加,可以同时存在。
现场找实物作比喻。
(三)信息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时效性
1.师[讲故事]:从前,有两家人是邻居,王家卖油、张家卖日历。王家媳妇每次卖油时都会偷偷省下一钱油,到年底时,就积攒了一罐油,再卖掉它,就有了过年的钱。而张家媳妇看在眼里十分羡慕,也学王家媳妇的样子,每个月也都偷偷省下一本日历,可等到年底却没换到钱?为什么?
2.分析:油代表的是物质,而日历代表了信息,信息的效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渐渐失去效用。
3.举例让学生讨论回答:
交通地图、中奖兑奖、天气预报。
(四)信息的第四个基本特征价值的相对性
师:比谁举的例子多?(当场进行分小组)
[提示]: 相对性:旅游信息、田忌赛马、油价信息、中考信息。
可伪性: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虚假广告、中奖的短信、银行自动取款机上的温馨提示。
(五)信息的第五个基本特征可伪性
师:刚才我们亲眼看的图片都可以欺骗我们的眼睛,造成视觉上的差异,大家都很快乐,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们被虚假的信息欺骗了,还会快乐吗?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伪信息,会使我们的财物受到损失,精神受到伤害,要提高我们的警惕意识,学会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方法。
[总结]:真实而准确的信息可以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实现信息的价值。而不真实的信息,不但不能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决策,反而可能会带来严重的错误,其价值可能为负。
第五个环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信息的重要性,学习了它的五个重要特征。
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如何获得真实的信息、如何充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信息、如何加工信息等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信息技术课中不断学习和提高。
五、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课并不想给学生非常科学的概念,所以采取的教学策略比较活泼、宽松,打破了以往呆板的知识传授方式,学习更加民主化,活动更加主动。对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深化概念的理解非常有益处。
第四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信息技术
教学案例——第13课
瓷苑奇葩
(一)本课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相册。
2、了解保存为视频文件的意义及其操作方法。
3、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任务分为两部分,一是制作相册,二是将相册保存为视频文件,是一个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工作。
本册第二单元学过“网上相册”,本课相册的制作部分也不很复杂,不过要制作精良,就需要在修饰上下工夫,对图片的修饰是很个性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可放手让学生设计,不必拘泥教材,但是也不能“放马”,要介绍常用的修饰方式和方法,最好要有实例,所以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美术功底。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是制作过程的一部分,是为了制作过程的完整,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学过,可看情况,简要处理。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保存为视频文件,操作很简单,不过知识铺垫比较难一点,涉及到什么是视频,常见的视频文件类型以及视频播放器等。
(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制作相册。
2)了解保存为视频文件的作用和方法。
过程和方法:
分析-模仿-领悟,通过范例,掌握同类知识的规律。
2、重、难点
1)制作相册。
2)根据需要,保存为不同格式。
3、教学过程建议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
1)问:同学们了解电子相册吗?(本册第二单元第5课“美好记忆”)
2)(展示“青花瓷”演示文稿)引出在PowerPoint中制作相册。
回忆、观察、思考、交流、讨论
范例教学1
演示制作“青花瓷”演示文稿。
观察
探索学习
提出要求,巡视指导。
自主或合作制作相册。
小结
1)小结学生操作得失。
2)展示学生作品并评价。
观察、评价、交流
范例教学2
1)将PPT文件保存为视频的意义。
2)演示PPT文件保存为视频。
观察、思考
课前准备好作品并保存在手机中。
练习
提出要求,巡视指导。
将制作的演示文稿保存为视频文件,然后用视频播放器播放。
小结
1)学生操作得失。
2)组织交流和评价。
交流、讨论、评价
总结
1)相册的制作过程。
2)保存为视频文件的意义。
自主总结
拓展:视频文件格式有不同的分类,如:
微软视频
:wmv、asf、asx,Real
Player
:rm、rmvb,MPEG视频
:mpg、mpeg、mpe,Sony视频
:mp4、m4v,其他常见视频:avi、dat、mkv、flv、vob等。
教学反思
本课相册的制作,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和技术基础,教材上的例子,可以用做操作过程的参考,不是标准(内容也是如此,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另外的主题)。可以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制作出不同视觉效果的相册。在学生制作相册前,教师要做常用修饰方法的引导,如相册主题和内容、图片的修饰、排列顺序、切换方式等。
如果重新选择相册内容,建议内容不要过多,一般10张幻灯片以下较为适宜,每张幻灯片的修饰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使练习的面更大一些。
建议将相册制作和保存为视频文件分两个阶段学习,相册制作部分,介绍和演示应注意侧重新知和要点,其他可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保存为视频文件操作前,要介绍保存为视频文件的意义。
第五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走进PowerPoint》
————运动会真精彩
【教材分析】
在PowerPoint这一单元中,之前已经教学了《走进PowerPoint》和《编辑演示文稿》两课的内容,学生们对于进入和退出程序、插入新幻灯片、选择幻灯片版式、插入艺术字和剪贴画等操作已基本掌握。
此课教材中的例题学生不是很感兴趣,可“实践园”中的“我们的运动会”恰好跟学校近期开展的一年一度校运动会相吻合,为改变以往单纯为了学技术而学技术,教师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大做文章。
【课前准备】
在校运动会之前,教师与学生充分交流和沟通,了解每个学生在运动会中参加的项目或其它的辅助性工作,把学生分好小组,让每组学生带上数码相机,互相记录下参赛的场景及比赛的精彩瞬间,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可提前安排好家长、班主任或信息老师协助完成,务必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尤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及记录下参赛的流程、师生的分工、比赛的项目以及拍摄的技巧等等。运动会后,信息教师及时让小组长们把数码照片收集起来,简单处理、分门别类放好后,拷贝至每位学生的学生机中或上传至服务器中设为共享,以备上课使用。
【设计意图】
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是使幻灯片出彩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参与到幻灯片制作的每一个环节,就是要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积极获取、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在之前的WORD 和EXCEL的教学中,插入图片学生已经有所接触,因此在操作上学生的学习难度不会太大,与前两者不同的是,幻灯片中的内容必须观看“放映”的效果来判断制作的优劣,让学生通过自己展示讲解作品来体会其中分寸的把握。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幻灯片制作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分享、团结协作的能力。4.创新与行为
能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2.难点:插入图片文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驱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任务为主线,在教学中注意对比,教 师引导与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互助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5分钟)
师:上个星期,你们最开心的是哪一天呀?为什么呢?(运动会)在运动会上,你参加了哪些项目?获得了什么名次? 没有参加比赛的同学,你又做了哪些事情?
老师们又担任了哪些不同的角色? 引出课题并板书:第23课 我们的运动会真精彩
学生回答踊跃 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 生的学习欲望。
二、新授(10分钟)
师:在运动会之前,老师安排各小组拍的照片,已经都拷贝给我了,大家想不想看?
教师展示各组有代表性的几张照片。
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将图片插入幻灯片中。
板书: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师: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教学光盘的讲解。
原来图片的插入分为三种,各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你们有什么疑问?
其实,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方法与
我们之前在WORD和EXCEL中插入图片的方法是类似的。
学生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非常兴奋。收收心,让学生冷静下来,通过自主学习来扫清学习中将要遇到的障碍。
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三、练习(15分钟)
师 下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 间到了,请大家按照老师的要求,动 手制作自己的幻灯片吧。
出示要求:
1、一共做五张幻灯片;
2、第一张为标题,如精彩的运动会等;
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操作起来。
有了要求,他们就不会没有头绪,培养他们完整而清晰 教学反思
1、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信息技术课程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题材和范例组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与此同时,还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活动范围,促进他们参与信息化社会活动,了解和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初步形成投身于信息化建设和创新活动的愿望。
2、此课教师利用学校的运动会的大好机会,通过让学生们课前自己拍摄、收集、整理照片,课中选择所需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完成作品,之后展示并评析的过程,自然地实现了信息识别与获取、信息存储与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和信息发布与交流这四个环节。
3、教与学的双方都轻松而开放起来,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大大增强,改变了过去为老师而做、为老师而学的乏味心情,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把信息和技术两者有效而恰当的结合在一起;老师也不必按部就班地把教学内容“强塞”给学生,只要把大框架列出,指引学生寻求解答问题的途径,逐步培养他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