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诵教案

时间:2019-05-15 06:3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诵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诵教案》。

第一篇:诗诵教案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陆游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教学方法和手段:讨论交流为主,多媒体教学,配以幻灯片,背景音乐等。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这首诗,结合对诗人身世、写作背景的了解,准确理 解诗中深沉的爱国情感。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一、导入新课,检查课前积累。1.导入语。

2.学生活动:举手发言,列举中国爱国名人名言或他们的爱国事迹1例。

3.切入本课,明确目标: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幻灯片出示本堂课学习目标‟

二、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四首古诗所表达的爱国情怀。1.范读:

1)多媒体画面、诗文、配乐朗诵。

2)学生活动: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2.小组讨论交流:

1)四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投影]

2)学生活动:4人一组,各抒己见,并努力使对方接受。3.组织班级交流。

1)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2)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在交流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正确理解诗歌内涵。]

三、重放配乐朗诵,学生比照自己,有感情地跟读。1)跟读。

2)教师小结:诗歌是激情的产物,不是带着强烈感情的人是朗读不好诗歌的。要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正确理解诗歌主题,深入体会诗人情感;采取多种朗读手段,充分调动自身激情。

四、课堂总结:本节课通过讨论交流我们理解了四首诗的思想内容,学习了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朗读诗歌的习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前这首诗。

2、体味分析这首诗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

3、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友情的珍惜。教学重点:

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这首诗。

2、体味分析这首诗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教学难点: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友情的珍惜。教学方法:导读讨论 教学手段:录音 教学过程

三分钟演讲:内容以心里话为主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由学生自由说出学过的描写朋友之间友情的诗,教师做简要总

结:我国古代描写很多写朋友之间亲密友情的诗歌,而且非常优秀,至今仍然是人们交友的一笔宝贵财富。今天先来学习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简要介绍王勃,侧重于其年少有才和英年早逝。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抽三个学生试读,教师纠正(注意节奏)后学生自读三分钟准备背诵。3.抽查背诵三人后齐背。

4、理解诗意:(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抽样回答:)

A、根据注释试描述一二句的景象。B、作者是什么方式安慰自己的朋友的?(豁达)C、谈谈你对“海内存知巳,天涯若比邻”两句的体会。(友情)

5、自由发言:学过本诗后你有何感受?(根据学生情况,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进行一下说话训练。)6.小结节奏和押韵。7.齐背一次结束本诗。

三、配乐朗诵。

1、配乐师范读。

2、指生配乐朗诵。

3、集体配乐朗诵。

四、本课总结:以诵读为主,通过反复的朗读和背诵,来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为了训练优生的赏析能力,同时训练说话能力,也安排了对诗的感受的分析。

《我爱你,妈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并且会背诵诗歌。

2、理解重点词句,感悟文章内容。

3、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如:看拼音识字、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猜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齐读、师生互读、配乐读等形式让学生感情读诗歌;通过感情朗读、抓重点词句、续写来理解诗歌内容。教学过程

一、介绍生活中妈妈关爱我的小事。

在本节课之前,我已经安排学生门搜集回忆妈妈在生活中关爱我的小事,所以在本接课开始,我先让学生在组内,班上介绍妈妈关爱我的事情。(这样,用学生所熟知的事情来引入本课的学习,就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见的距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感悟文章的内容,为下面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下了铺垫。)

二、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注意字的读音。

2、学生自读,随文识字。

3、给五分钟时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

4、小组长检查本组同学朗读情况。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诗歌,其他学生边读边想这篇诗歌主要讲什么?

2、自己读,再思考这个问题。

四、配乐诗朗诵。

1、师配乐范读。

2、指生配乐读。

3、配乐师生齐读。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教学目标

1.学习《送沈子福归江东》,了解诗人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光荡漾,芳草萋萋,感受到诗人对友人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送沈子福归江东‣。3.通过品悟、诵读,了解内容,体会古诗描述的意境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自由读)

二、品读感悟。

1.结合注释,试试自己能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得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教师适时点拨。)2.师生交流。

(1)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渡口杨柳依依,行客稀少,艄公摇起桨驶向临

(2)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3.练读诗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三、朗读感悟。

1、师配乐范读。

2、指生配乐读。

3、配乐师生齐诵。

《元日》

王安石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

2、朗读诗歌,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指导背诵诗歌。教具准备:

1、春节的传说故事

2、投影

3、各地过年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你喜欢过年吗?我国传统的过年是哪一天呢?你想知道年是怎么来的,过年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

2、阅读过年的来历。

3、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过年的来历。

4、你觉得过年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5、学生交流。

6、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这节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王安石所写的七言绝句 《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二、自学古诗

1、回忆学法:我们要学会一首古诗你有什么基本办法呢?(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理解意思——展开想象)

2、你们有信心读准、读懂古诗吗?

三、学习古诗,交流。

1、你读准了吗?

2、你知道古人怎样过春节的吗?从诗中哪些地方知道呢? 燃爆竹

饮屠苏

迎红日

换新符

3、要读懂古诗还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呢?

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吗?告诉大家,让大家帮帮你。

5、在大家的帮助之下,是不是都理解了古诗了呢?请你试着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自己说——指名说

6、理解古诗可以把用在两部分间加上自己的话。使意思表达更通顺。闭眼听老师范读,在头脑中想象,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7、小结:多喜庆,多热闹呀。能把这首古诗的热闹和喜庆通过读表现出来吗?如果你觉得读不足以把热闹和喜庆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动作表现出来。

自己读——指名读——全班读

四、配乐朗诵诗歌。

1、师配乐范读。

2、指生配乐读。

3、配乐师生齐诵。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通过诵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文学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星星,那就是唐诗。有成就的诗人更是数不胜数,孟浩然就是其中的一个。以前,学过几首孟浩然的诗,谁来背一下?

2、学生背诵《春晓》、《宿建德江》。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浩然的另一首诗•过故人庄‣

二、学文

1、请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请学生朗读,明确要求。

2、学生自学,师巡视。

三、交流。

(1)指名读诗歌,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读了此诗,你知道它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的事。)

(3)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4)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四、配乐朗诵诗歌。

1、师配乐范读。

2、指生配乐读。

3、配乐师生齐诵。

《妈妈的爱》

一、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妈妈的爱》这首诗,那妈妈的爱到底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这个问题。

二、合作探究,深入学诗。

1、请同学们自己认真读诗歌,一边读,一边想:通过读诗歌,你懂得了什么?并划出有关词句,不懂的地方用问号做上标记。(这一开放性问题的提出,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给了学生,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

2、让学生读后把自己读懂的在小组内说一说,不懂的问题小组内的同学帮助解决。都不能解决的在全班交流,讨论完成。(小组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见解的机会,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3、教师深入到各小组巡视指导。

4、集体交流你读懂了什么?学生集体交流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相机的引导,重点抓住五个来体会“妈妈的爱。”

5、质疑,集体交流解决。学生把在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班上共同解决。教师随机引导。

6、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全会到了妈妈不仅关爱我们身体的冷暖,更关心着我们思想上的成长与进步。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那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母亲这种深厚的感情来试着读一下这首儿歌。

三、配乐朗诵诗歌。

1、师配乐范读。

2、指生配乐读。

3、配乐师生齐诵。

《望洞庭 》

刘禹锡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望洞庭‣,理解诗意,感悟诗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望洞庭》。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望洞庭》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古诗学习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总结古诗学习方法。

初读古诗——了解诗人——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熟读成诵

二、学习《望洞庭》

1、学生根据古诗学习方法自学古诗。

2、小组交流体会。

3、集体交流,不够具体的地方互相进行补充。

作者,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白居易尊称他为“诗豪”。

全诗大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没有一点风,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铜镜,远远望去,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

三、感悟诗境。

1、出示三、四句古诗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2、思考:诗中是怎样描绘这幅画面的?

3、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

4、反馈:这两行诗句中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5、教师追问:诗中还把洞庭湖比作什么?

6、教师小结,齐读古诗。

三、课堂练习。

1、师范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高低起伏。

2、生采用多种形式诵读直至熟读成诵。

3、练习说话:结合插图,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

4、写字指导,强调“螺”的结构。

四、配乐朗诵诗歌。

1、师配乐范读。

2、指生配乐读。

3、配乐师生齐诵。

《宿石邑山 》

韩翃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和赞美西湖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人羁旅辛苦,孤独凄清的况味。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宿石邑山中》,并背诵。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宿石邑山中》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1、体现石邑山风景的图片以及诗人韩翃的资料。

2、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曾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谁来背背?大家想想,我们以前是怎样来学习古诗。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古诗。

二、学习《石邑山中》

(一)初读感知

1、出示古诗,指导学生读题,注意“邑”字的读音。《宿石邑山中》 唐

韩翃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2、简介作者。诗人韩翃(hóng):字君平,唐代诗人。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一直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擅长写送别题材的诗歌,时称“大历十才子”。

3、解题。

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细读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首诗里都写了些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首诗描绘了石邑山变幻多姿的迷人景色。前两句写傍晚投宿所见山之景,后两句写晓行山中所见天之色。

2、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意。

“浮云不共此山齐”,写仰望所见,诗句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描写了这种直插云天的气势:那高空飘忽浮动的白云也飞升不到山的顶端,敢去与它比个高低。

“山霭苍苍望转迷”,则是写远眺情景:摩天的山峦连绵不断,飘荡的晚霞忽淡忽浓,忽明忽暗,给重峦叠嶂的山增添了迷人的色彩。三四句“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是这首七绝精妙传神之笔。重点指导学生体会“暂”“飞”的妙用。

3、体会诗情。

表面看,这首诗似乎单纯写景,实际上景中寓情。一二句初入山之景,流露作者对石邑山雄伟高峻的惊愕与赞叹;三四句晓行幽静清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羁旅辛苦,孤独凄清的况味。

4、配乐朗诵,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随诗人一同走进夜色中幽深神秘的石邑山。

5、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总结古诗学习方法

初读古诗——了解诗人——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古诗

四、配乐朗诵诗歌。

1、师配乐范读。

2、指生配乐读。

3、配乐师生齐诵。

《少年行 》

王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描绘的火热劳动场景及对劳动者不辞辛苦的赞美。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古诗。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王维的诗《少年行》。王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

二、教学古诗: 1.朗读古诗:

(1)想要学好古诗,必须先读好古诗,自己练习将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2)点名读,教师指导。(3)教师范读,注意停顿语气。(4)再指名读,齐读。

2.理解古诗: 一二句“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新丰的美酒一斗值十千钱,咸阳游历四方的少年游历很多年。

①新丰:在今陕西临潼(tóng)县西北,是出产美酒的地方。斗(dǒu)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钱是古代的一种货币),形容酒的名贵。斗是古代的盛酒器,后来成为容量单位。②咸阳:指长安(今陕西西安)。游侠(xiá):游历四方的使客。少:读shǎo。三四句“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与君相遇意见如故,愿与君喝一杯。将马栓在酒楼边上的柳树下。③意气:指两人之间感情投合。④系(xì)马:拴马

三、背诵古诗。同桌合作背诵古诗。

四、配乐朗诵诗歌。

1、师配乐范读。

2、指生配乐读。

3、配乐师生齐诵。

第二篇:诗歌咏诵活动实施方案

***乡诗歌咏诵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市关于开展“红诗辽宁●激情大连—腾飞庄河”群众性诗歌创作咏诵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宣联发„2010‟20号)的文件要求,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植体系,丰富和提升我乡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决定在全乡开展群众性诗歌咏诵活动。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开展群众性红诗创作、咏诵、演出活动,凝聚党心民心,激发全乡人民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咏诵活动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美好生活为主要内容,以红诗创作和咏诵为主要形式,以群众参于为主体,吸引广大群众踊跃参加,从而使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主要内容与活动形式

咏诵篇目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优秀诗作。主要包括被广大人民群众广为传颂的中华民族经典诗篇;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不懈奋斗的革命诗篇;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歌颂党、歌颂祖国,反映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和赞美劳动,讴歌美好生活的优秀诗歌作品,鼓励原创。

此次活动以群众性红诗创作、咏诵为主要形式,以村屯、学校、文化中心为主要阵地,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举办不同主题的红诗创作、咏诵活动,将红诗咏诵与歌咏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化。

三、组织领导

乡政府成立诗歌咏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政府***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

四、实施步骤

1、七月一日在全乡举行“庆祝建党89周年”征文活动,要求机关单位、各企事业单位、各村以爱党爱祖国为主要内容,以诗歌、散文等为主要形式,踊跃投稿,各单位投稿不得少于一篇。征文结束后,活动领导小组评选出三篇优秀征文,并组织人员进行朗诵。

2、九月二十日在**中、中心小学和职校举行庆国庆诗歌朗诵比赛,要求以歌颂祖国、歌颂美好生活为主要内容,朗诵形式可以是单人朗诵,也可以是集体朗诵。比赛由各学校组织,比赛结束后,每校评选2个以上优秀节目上报活动领导办公室。

***乡政府

2010年6月8日

第三篇:诗 朗 诵《祖国在我心中》

诗 朗 诵 《祖 国 在 我 心 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XX级学生XXX,今天我朗诵的诗歌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

从浩瀚的书籍中

我认识了祖国五千年的文明 从出土的瓦缶上

我再把历史的回声聆听 从那时起,我认识了祖国 开始把祖国装进我小小的心灵 祖国啊,您是家乡流淌的小溪 您是门前葱绿的山岭 你是妈妈脸上亲切的笑容 您是孩子甜甜的乳名

祖国啊,您是国会上旋转的齿轮 您是国歌里上升的音阶 您是共和国大厦一页瓦 您是黄土高坡上的一首歌 您是秦皇陵兵马俑

您更是九龙壁上腾飞的巨龙

祖国啊,您有唐诗宋词、诸子百家 您是《诗经》《史记》

您更是岳飞的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祖国啊,您是五千年灿烂文化集大成 在我心中,您的份量愈来愈重 我爱你,祖国 您永远在我心中

第四篇:晨诵教案

晨诵《开满鲜花的头》教学设计

一、开启黎明

明媚的晨光擦亮了黎明,让我们全体起立,调整好呼吸,一起来迎接新的一天。

开启诗

(一)我们就是春天的小鸟,迎着朝阳,放开歌喉,在芬芳的诗歌园地

展翅飞翔!

二、复习诗

师:亲爱的孩子们,还记得我们上一节课的晨诵诗吗?现在让我们绽放像花一样甜美的笑容,一起快乐地走进上星期学过的诗吧!(齐读、男女生分组读)

《道德经》 第六单元 知足常乐

(一)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三、新诗

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欣赏各种花朵图片)

1.猜猜如果花儿不长在地上而长在头上会是一番怎样有趣的情境呢?老师带大家一起走进《开满鲜花的头》。2.出示全诗 开满鲜花的头

如果头上不长头发,种满鲜花

该是怎样的景象? 一眼就可以看出,谁心地善良,谁心情悲伤。前额长着一束 玫瑰花的人,不会做坏事。头上长着

沉默的紫罗兰的人,有点儿黑色幽默。

顶着一头零乱的大荨麻的人呢? 一定思维混乱,每天早晨徒劳地 浪费一瓶或两瓶头油。齐声朗读(1)师范读(2)生自读

(3)找学生单个读(4)同桌互读自己喜欢的小节(5)指名展示读(6)男女赛读

(7)配乐全班齐读

四、仿写

1、想想还有那些花长在头上?

2、出示仿写诗。前额长着一束()的人,不会()。头上长着

()的人,有点儿()

顶着一头()人呢? 一定(),()。

五、欣赏佳作

开满鲜花的头(仿写诗)

市一小 五(11)班 马冰洁

辅导教师: 管娟娟 头上长满百合花的人,那么他一定,充满耐心、文静恬淡。

头上长满蝴蝶兰的人,那么他一定,心地善良、性情温和。

头上长满玫瑰花的人,那么他一定,很会计划自己的未来,张开笑脸,迎接每一个黎明。

头上长满野菊花的人,那么他一定,坚强勇敢,傲然霜枝。

头上长满喇叭花的人 那么她一定,是个艺术家,整天朝着太阳亮起歌喉,美美的高歌一曲。

开满鲜花的头(仿写诗)

市一小 五(11)班 李梦瑶

辅导教师: 管娟娟

如果头上不长头发,而是栽满树木,那该多好啊。

这样就可以看出,所有人的心情。

头上长着一株苍翠的松树,那么,他一定,坚强勇敢,站在山的最高处。

头上长着一株挺拔的杨树,那么,他一定,在黄土高原上牢牢坚守一方水土。

五、有感情朗读。

六、小结

愿我们大家每天都能与诗歌为伴,沐浴着阳光快乐成长!

第五篇:经典诵教案

经典诵读(重阳篇)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1、帮助孩子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传说、习俗风情,丰富孩子的社会知识。

2、让孩子走进情感世界,感受长辈对自己的爱,并把长辈的爱“迁移”身边每一位老人和敬老院的老人,感受与老人联欢的快乐,同时让老人们享受到被关怀的快乐,让老人为孩子的成长感到欣慰与骄傲。

3、通过制作老人礼物(贺卡、红花等)“说祝贺话”、“夸老人”(一分钟分享)、“我为老人做好事”等活动,让孩子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对老人的爱,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4.通过诵读有关重阳节的经典美文,让学生从中深刻体会重阳节的意蕴,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和感恩意识。

二、活动内容及要求 1.参赛要求:

(1)诵读作品要求:观点新颖、文字简洁,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欣赏性和时代性,有一定的理论高度,能反映当中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梦想、奉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2)表达形式新颖多样,有独创性,选手可以围绕主题畅谈自己的所见所闻,也可以根据个人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想,内容要求积极向上。

(3)诵读过程中要求选手语言流畅、演讲技巧娴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选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诵读过程中播放一些背景音乐、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如需背景音乐,请提前拷贝到实验室电脑。

(4)时间限制:每位选手的演讲时间限时3-5分钟。(5)参赛选手仪表大方,着装整齐,发音清晰,声音富有表现力,可加部分动作,达到一定表演效果。

三、活动安排 1.班主任为活动讲话 2.主持人

3.活动评委: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

4、比赛计时统分: 5.摄影:

四、奖励办法: 一等奖4名(奖状、钢笔)、二等奖4名(奖状、笔记本),三等奖3名(奖状)。

五、评分标准

1、诵读内容(2分)

2、诵读语言(2分)

语言要符合年龄特点,使用普通话,口齿清晰、表达流畅,声音富有表现力。

3、诵读姿态(2分)

精神饱满、仪态自然,可加部分动作,达到一定表演效果。

4、整体效果(2分)

时间控制在4——6分钟,能引起观众共鸣,效果良好。服装得体,给人美感或符合节目需要。

5、上下台利索,不拖延时间。(2分)

评分采取10分制,评委当场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取平均分就是选手的最后成绩。评委打分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平均分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六、活动预算 奖品

附经典诵读古诗词

1、九日齐山登高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2、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沉醉东风·重九

朝代:元代

作者:卢挚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5、九月十日即事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6、九日五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7、采桑子·九日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8、《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下载诗诵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诵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晨诵教案

    教案 1、大雁顾城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读成诵。 2、让学生在熟读中自悟诗的内涵。3、引导孩子根据句式自编诗歌。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熟读成诵。 三、教学难点:1、让学......

    晨诵教案

    《打雷了》教学设计 打雷了 轰隆隆,打雷了, 好象颗颗炮弹炸。 小狗吓得钻床下, 小猫吓得喊妈妈。 只有小鸭胆子大, 拍着翅膀笑哈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有......

    晨诵教案

    《今天》 南宁市衡阳路小学卢洲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 感悟诗歌的内涵,体会诗歌的意境。 3、通过学习诗歌,让同学们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流程: 一、 谈话导入。......

    晨诵教案

    《朋友》晨诵教案 陈 静 一、晨诵设计说明 1、诗歌分析: 这是一首描写友谊的儿童诗,诗人通过用影子、鞋子、小马、小树、镜子、星星这些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比喻,并配以朴......

    晨诵教案

    送友人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个人读、指名读、分读、齐读领读等),体会诗歌内涵. (2)、知识与技能: 学习诗歌凝练的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魅力。结合自己的......

    经 典 古 诗 文 朗 诵

    读古今美文 做中国少年 常 沟 小 学 一、出场: 第一组: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第二组: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晨诵课教案

    四年级第二单元晨诵课教案《收获》 刘文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大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熟读诗歌。 2、通过学习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悟......

    游子吟 晨诵教案

    《游子吟》晨诵教案 一、开启诗。 师:全体起立。一(1)班的孩子们,10月的晨诵为我们带来秋的芬芳,从本周起,让我们心怀感恩,细数长辈的关爱,体会无处不在无微不至的亲情吧! 请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