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济南的冬天》课堂实录
《济南的冬天》课堂实录
【教材分析】
老舍是一位语言大师,济南的冬天很美,但在他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生动的语言可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读者脑海中产生如诗如画的美景。由此,老舍也是一位丹青高手。而浸透在这般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这更值得读者反复品味。
【设计思想】
阅读如此的美文,对语言的细心揣摩是必不可少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对文本进行探究性的感悟品味,由整体入细微,由语感入体验。可分三步:
1、悟到全文塑造的整体景象。
2、悟到构筑这种景象的基础──优美的语言。3、悟到作者在这种景象中所浸透的一往深情。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领略冬天济南的温暖与秀美。
2、细心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妙用。
3、感受《济南的冬天》所创造的意境之美,体会作者对冬日济南的一往情深。
【课时】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各类资料了解老舍,了解冬天的济南,了解老舍与冬天的济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说到冬天,你会有什么感觉 会想到些什么?
生:冷!寒冷!会想到凛冽的刺骨寒风,茫茫的白雪,手脚的僵冷„„
师:是呀,谈到冬天,大家都会联想到那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以及那肃杀的气象,说到冬天,大家又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想起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虽然身处江南水乡,但冬天给我们的感觉总是是“寒冷的”,“白色的”,然而在北中国的济南,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到是那么的“慈善”可亲,笑容可掬。今天,就让我们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冬天的温馨,欣赏那秀气的山,澄绿的水(板书:济南的冬天)
二、整体感知 师:优美的文章是一杯清雅淡香的茶,是一壶醇浓的酒,越品会越发清香,越饮会越有滋味。今天,就让老师带给头,我们一起进入课文,端起这杯清雅淡香的茶,掀开这瓶醇浓的酒,细细品味„„。
(教师带着自己的感悟范读课文,学生分别思考2、3、4、5段,用“冬天的济南像
”,概括出文中冬日济南给你留下的印象。)
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冬天的济南像春天,摇篮,慈祥的老人,慈爱的母亲,秀美的图画,优美的山水画,美丽的少女,透明的蓝水晶。
(合并归纳一些类似的看法,集中为“摇篮,画,蓝水晶”)
三、研读赏析(1)
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针对感受最深的一,二种印象,自由组合,找出课文中描绘这种印象的语句,深入理解,细心品味。(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品味“摇篮”
生:“摇篮”给人的感觉总是温暖,温馨,舒适的,正如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温暖。”济南的人们生活在济南城里,正如婴儿在摇篮里舒适的睡着。
生:这句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更能表现冬天济南的暖和和安适。
生:“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从人们的表情也能看出摇篮的感觉。生:“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既然明天也许就是春天,可见今天的气温也是挺温暖的,或是说今天就很像春天了。
生:我很赞赏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我这里说一个词,很能体现摇篮的温馨──“慈善的冬天”中的慈善。
师:同学们对语言的品味可说是淋漓尽致,还有其它同学说说对“摇篮”的理解吗? 生:我觉得冬天的济南像一个摇篮,更多的是因为它的地理环境。因为课文中说:“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个样子本身就很像摇篮。师:我很赞同你的理解。这里的“圈儿”“口儿”将“儿”字去掉可不可以?我们将去掉和不去掉各读一遍试试看。生读,得出不同的感觉
生:去了“儿”就不能体现小山的特点了。生:没了“儿”总感觉语言很生硬,不够亲切。
师:就是这样啊,让我们试着吧济南的这种地形画出来,体会一下其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画出的地形图对于“摇篮”作小结。
教师小结:在济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著名的千佛山。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它东接佛懋山,西连南马鞍山,四里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正是这特殊的地形特点,使得济南的冬天“暖和安适”。所以,冬天的济南像一个摇篮。
齐读品味“画” 生:“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句话通过比喻的方法写出了色彩的美。生:“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黑白相间,美极了,像日本看护妇。生:“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蓝白两种颜色的结合,更能创造一种色彩美。生:最美的色彩莫过于这一句:“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白的,红的,黄的,粉的,害了羞,把颜色给写活 师:分析得很深刻,有没有能概括这些色彩美的词语? 生齐答:花衣!
师:想不到济南的冬天是如此的色彩斑斓,怪不得老舍先生要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因为下雪之后的济南就像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引发“水墨画”的思考)生:其实冬天的济南也不尽是色彩绚丽的图画,课文中说它还像张“水墨画”,还是唐代名手画的呢。
生:我反对,这里的“水墨画”指城外,不指济南城
生:这样的理解太片面了,济南是个广义的概念,是没有专指城外或城内的。师:同学们认为济南是仅指济南城吗? 生齐答:不是。
师:但刚才我们这位同学说“冬天的济南还是一幅水墨画”,如何理解?
生:冬天吗,城外的小山看不分明,所以大概都是黑色的,还有一些白雪,所以称为“水墨画”。
生:还有屋顶的颜色也是黑色的。师:从视觉,色彩的角度理解,有一定道理。我想请我们班里擅长绘画的同学谈谈她的理解。
学生齐推荐一女生。)
师:有画过水墨画吗?给我们大家解释一下水墨画好吗?什么样的场景适合这种画法。女生:水墨画是一种不着颜色的中国画。平时我在画一些村庄,山水时会用到这种画法。师:画城市,画大都市时没用吗?
生:我感觉大都市太喧闹了,水墨画给人的感觉是很宁静的。
师:嗯,看来水墨画适合宁静的氛围。课文里有体现宁静的地方吗? 生:“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两个“卧”字,就很有宁静,安适的感觉。
生:这两个“卧”字还说明村庄和雪不是很多呢。(师鼓励全班鼓掌。)
师:谢谢我们这几位同学的精彩讲解,现在我们该知道为什么说是唐代名手画的吧? 生:大概是因为这幅画太好了,既画出了色彩,也画出了宁静氛围(意境)师:对,这幅画画得太好了,这是画吗? 生:不是,是冬天的济南。
生:是,冬天的济南本身就是一幅画。师:是一幅什么画呢? 生:是一幅水墨画。
生:也是一色彩绚丽的画,水彩画。──师笑。
教师总结:冬天的济南的确是一幅画,我们领略了画中景,也欣赏了景中画。
它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也是一幅宁静和谐的水墨画。美呀,太美了。老舍先生不愧为一位语言大师,但他也是一位丹青高手呀。
师:对这幅画的美深有体会的同学请站起来作一番朗读。
(全体学生皆起,教师参与,全班齐读3、4段。)品味“蓝水晶” 生:“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句话写出了冬天济南河水的清澈,也写出了水富有生命力,因为水是蓝色的。而且还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生:我对这句话有一定的意见。蓝色是因为蓝天的倒映造成。而水的颜色是绿色的。绿色才是生命的颜色。
生:水的颜色的确是绿色的,因为水里有绿萍,水藻,岸边还有垂柳。师:说明什么问题?
生:尽管是冬天,但依旧很温暖,富有生机。师:那蓝水晶又怎么理解呢?
生:其实蓝水晶并不单指蓝色,这里面应该还有绿色,灰色,红色,黄色,只是天空是蓝的,大面积是蓝色的,所以称为蓝水晶。
师:刚才我们的同学说水很是清澈,所以才倒影了蓝色的天。那么,天空的蓝色又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温暖。
生:天高气爽吧,天空的能见度也是很高的,所以才觉得特别的蓝。师:看来不仅仅是水清澈,天空也是很明净的。真是天明水净呀。(师鼓励全班为刚才发言的学生鼓掌。)
教师小结:济南又称泉城,水是有名的。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称。济南的水来自大地的深处,浩浩荡荡,一年四季奔涌不息。即使是在冬天,济南的水也是如此的绿,如此的清,散发着蓬勃的生机,在加上温晴的天气,这是一派天明水浄。真的可说是自上而下都是一片蓝汪汪了。(全班齐读。)
四、研读赏析(2)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品味,我们深切的领略到了济南冬天的美。济南的冬天很美,但在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更美。能来探究一下原因吗?(四人小组讨论。)
生:文章中采用了很多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进行了很细致的描写。生:老舍先生对济南的冬天观察得很仔细。生:老舍先生在文章中还投入了他的情感。
师:谁能谈谈老舍先生与济南,与济南冬天之间的一些事情吗?
生:我在预习时了解到老舍先生曾在当过7年老师,济南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可见他对于济南是有着故乡般的热爱的。
生:老舍先生是北京人,他在北京是住惯了的,北京是很寒冷的,但济南的冬天又是如此温暖,可以想像他是多么的喜欢济南的冬天。
生:他还去过雾都伦敦,见到济南冬天的天高气爽,像个蓝水晶当然是很欢喜的。
师:因为深切的领教过北平“寒冬”的淫威,领教过雾都伦敦的昏暗,当老舍先生置身于温暖,晴朗,如画般的济南冬天时又怎不会一往深情呢?所以他在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老舍夫人回忆)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气来读这篇优美如画,情感深浓的文章呢? 生:喜悦,赞美,恬静,宁静,怀念„„。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时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及重音的把握,同时还要揣摩老舍对济南冬天的一往深情。
五、全文总结
师:当一杯清茶或是美酒入口后,回味的感觉是最好的,回味,也是无穷的。学习《济南的冬天》,让你了解了冬天济南的哪些特点?你也该知道了怎样才能将我们周围的景物写得更美?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并形成板书
济南的冬天 温暖如春──摇篮
精描(比喻,拟人)
秀丽如画──水彩画,水墨画 深情(热爱,赞美)明朗如晶──蓝水晶
六、拓展作业
以《海南的秋天》为题,写一个不少于两百字的小片段。
(时值秋天,海南是学生所熟知的故乡,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而且,在海南这个南方温暖的城市中,秋天也有着其独有的个性。这正是一次锻炼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体验感悟的好机会。)
第二篇:济南的冬天课堂实录
《济南的冬天》教学实录
上课,师生问好。
师:“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这是古时候一个孩子写的一首咏四季的诗。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为此写了许许多多的诗文。前一段时间我们举行了古诗文背诵活动。现在哪位同学想为老师和同学们背几句呀?
生: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其他学生也踊跃发言。)
师:同学们背诵的都是绝句或律诗,容量很有限,是取一个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景的。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写景抒情散文,内容丰富极了,有春草、夏色、春雨、冬雪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这一单元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写作写景散文的方法。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投影课题在白茫茫的背景上)
师:提到冬天,你会有什么感觉?会想到些什么?
生:感到特别冷;我会想到呼啸的北风、飘飞的大雪、瑟瑟的枯枝。
(其他同学纷纷举手发言)
师:北风凛冽、天寒地冻、万木萧条、亘古沉寂是我们这里的冬天。那么,“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在冬天又是怎样的胜景呢?这节课,我们一块来欣赏一下。
师:首先请大家明确两个学习重点:
1、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
2、朗读并背诵精彩的段落。
(投影:
1、抓住景物特征写景;
2、朗读并背诵精彩的段落)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所表达的深情。
(师配乐背诵全文)
同学们,济南的冬天好吗?
生:好!
师:好在哪里?
生: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不象我们这里,呼啸的北风令人受不了。
生: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不象我们这里的冬天,即使有阳光,也是干燥的冷的厉害。
生:济南的冬天很温柔,水不结冰,倒还充满了绿意。令人不禁想到我们这里的春天。
(学生们发言很踊跃)
师:好的文章三分赏析七分读,只听了一遍,同学们就发现了这么多济南冬天的好处,下面请同学们仔细的读一下课文,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此文的,阅读这篇文章应注意哪些问题?(朗读的感情、语速、语调和语气)
师:在阅读的时候,我希望同学们能注意下面这几个生字词:
①济(jǐ)南②伦敦(dūn)③髻(jì)④镶(xiāng)⑤贮(zhù)蓄 ⑥水藻(zǎo)
(投影生字词)
生自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的都十分认真。那么你认为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呢?
生:我认为作者心中充满了感激,济南的冬天给了他在北平和伦敦不同的特别温柔的感受。
生:我认为作者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在济南这么温柔的地方过冬,作者自然是很喜悦的;同时,我认为他还为我们中国有这么好的地方感到自豪。
师:那么,你认为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才更能读出作者的这种感情呢?
生:用较轻声、喜爱和欣赏的语调读。
师:那请你来读一下,好吗?读你认为读的最好的地方。
生:读第一、二、三段。
师: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好,能把那种如诗似画的意境和作者喜爱、欣赏的心情读出来。
师:这位同学读得确实不错。哪位同学能不看课本,试着背一下,说
一、两句也行。
(无人举手)
师:那就再看一下,只看两眼。谁来试一下
(个别学生举手,试着背诵。其他学生也开始不断举起手来。)
生:背第一段。
师:同学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背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真不简单。下面听教师来朗诵第一段,同学们再来感受一下济南冬天最大的特点。
师:那谁说说济南冬天最大的特点?
生:温晴
(其他同学也表示同意)
师:能说一下你的理由吗?
生:在这里,作者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突出了济南冬天无风、有阳光、温晴的特点。
师:说的非常好,用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重点。那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写出你所到过的一个地方的特点?
(无人举手)
师:那你先想一下。你从小学到初中的感受;在家住久了,初到学校的感受;你又到别的地方游玩的感受等等。
生:对于一个久在田野疯跑的孩子,能坐在明窗净几的教室里读书,那是一种幻想:教室里的气氛是温馨的,知识的海洋无限辽阔。
生:对于一个久被遗忘的学生来说,能受到老师慈爱的抚摩,那是一种感动:老师的抚摩,是温柔的、慈爱的。
(师长久无言)
师:同学们说的真是太好了。那么作者是选取了哪些具体的景物来描绘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的呢?
生:山、雪、水
生:我认为还有阳光、村庄。
(其他同学也表示赞同)
师:对。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这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时,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和确切的比喻、拟人,描绘出了济南冬天的景色,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例如描绘济南小山雪景的那段文字中,作者用了“青黑”、“全白”、“银边”、“蓝天”、“草色”、“白”、“暗黄”、“微黄”、“粉色”(投影这些词语)等词语,色彩鲜明艳丽,恰到好处。同时又运用了十分确切的比喻、拟人(投
影比喻、拟人),使景色形象化。通过“日本看护妇”、“花衣”的比喻和“露出肌肤”的拟人,使人感到小雪中的济南依然温暖如春。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抒发了作者对济南无比热爱的真挚情怀。
师:济南有山有水,前面老师分析了雪中小山的美,那水呢?哪位同学能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一下?
生:我认为济南冬天最突出的色彩是“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生:我认为这里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使水有了人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济南无比的热爱之情。
生:类似的用法,我们在朱自清的《春》中还学过“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师:同学们分析的都很好。作者写阳光也很有特色,他是结合什么来写的?
生:山。
师: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生:比喻和拟人。
师:那么“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有了着落。他们从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自觉的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这几句是从哪个角度写的呢?
生:从人的感觉的角度。
师:好的写景文,用注意调动人自身的各种感官。这一点我们以后再祥细的学习。
师: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同时又可以写的生动形象。那么哪个同学来总结一下?
(学生小声的讨论)
生:我认为一要抓住最突出的特点;二要运用多种手法。
师:非常好。下面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体会一下本文的特色。
(学生再读课文)
师:法国雕刻家罗丹曾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也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种美的组合。尤其是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展现出不同的美姿。只要同学们热心的观察生活,抓住景
物的特征,选准角度,在描绘时用一些修辞方法,并将自己的感情融会其中,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出美妙的文字来。
布置作业:
模仿本文写法,这短文《校园的冬天》
第三篇:《济南的冬天》课堂实录
人教语文七上《济南的冬天》课堂实录
《济南的冬天》教学实录
时间:一课时
上课,师生问好。
师:“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这是古时候一个孩子写的一首咏四季的诗。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为此写了许许多多的诗文。前一段时间我们举行了古诗文背诵活动。现在哪位同学想为老师和同学们背几句呀? 生: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其他学生也踊跃发言)
师:同学们背诵的都是绝句或律诗,容量很有限,是取一个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景的。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写景抒情散文,内容丰富极了,有春草、夏色、春雨、冬雪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这一单元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写景散文的方法。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投影课题在白茫茫的背景上)
师:提到冬天,你会有什么感觉?会想到些什么?
生:感到特别冷,我会想到呼啸的北风、飘飞的大雪、瑟瑟的枯枝。(其他同学纷纷举手发言)
师:北风凛冽、天寒地冻、万木萧条、亘古沉寂是我们这里的冬天。那么,“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在冬天又是怎样的胜景呢?这节课,我们一块来欣赏一下。
师:首先请大家明确两个学习重点:1.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2.朗读并背诵精彩的段落。(投影:1.抓住景物特征写景;2.朗读并背诵精彩的段落)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所表达的深情。(师配乐背诵全文)
师:同学们,济南的冬天好吗? 生:好!师:好在哪里?
生: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不象我们这里,呼啸的北风令人受不了。
生: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不象我们这里的冬天,即使有阳光,也是干燥的,冷的厉害。生:济南的冬天很温柔,水不结冰,倒还充满了绿意,令人不禁想到我们这里的春天。(学生们发言很踊跃)
师:好的文章三分赏析七分读,只听了一遍,同学们就发现了这么多济南冬天的好处,真厉害。下
人教语文七上《济南的冬天》课堂实录
面请同学们仔细地读一下课文,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此文的,阅读这篇文章应注意哪些问题?(朗读的感情、语速、语调和语气。)
师:在阅读的时候,我希望同学们能注意下面这几个生字词:
①济(jǐ)南②伦敦(dūn)③髻(jì)④镶(xiāng)⑤贮(zhù)蓄 ⑥水藻(zǎo)(投影生字词。)生自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的都十分认真。那么你认为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呢? 生:我认为作者心中充满了感激,济南的冬天给了他在北平和伦敦不同的特别温柔的感受。生:我认为作者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在济南这么温柔的地方过冬,作者自然是很喜悦的;同时,我认为他还为我们中国有这么好的地方感到自豪。
师:那么,你认为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才更能读出作者的这种感情呢? 生:用较轻声、喜爱和欣赏的语调读。
师:那请你来读一下,好吗?读你认为读的最好的地方。生:读第一、二、三段。师: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好,能把那种如诗似画的意境和作者喜爱、欣赏的心情读出来。师:这位同学读得确实不错。哪位同学能不看课本,试着背一下,说
一、两句也行。(无人举手)
师:那就再看一下,只看两眼。谁来试一下?
(个别学生举手,试着背诵。其他学生也开始不断举起手来)生:背第一段。
师:同学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背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真不简单。下面听教师来朗诵第一段,同学们再来感受一下济南冬天最大的特点。师:那谁说说济南冬天最大的特点? 生:温晴。
(其他同学也表示同意)师:能说一下你的理由吗?
生:在这里,作者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突出了济南冬天无风、有阳光、温晴的特点。师:说的非常好,用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那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写出你所到过的一个地方的特点?
人教语文七上《济南的冬天》课堂实录
(无人举手)
师:那你先想一下。你从小学到初中的感受;在家住久了,初到学校的感受;你又到别的地方游玩的感受等等。
生:对于一个久在田野疯跑的孩子,能坐在明窗净几的教室里读书,那是一种幻想:教室里的气氛是温馨的,知识的海洋无限辽阔。
生:对于一个久被遗忘的学生来说,能受到老师慈爱的抚摩,那是一种感动:老师的抚摩,是温柔的、慈爱的。(师长久无言)
师:同学们说的真是太好了。那么作者是选取了哪些具体的景物来描绘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的呢? 生:山、雪、水。
生:我认为还有阳光、村庄。(其他同学也表示赞同)
师:对。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这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时,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和确切的比喻、拟人,描绘出了济南冬天的景色,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例如描绘济南小山雪景的那段文字中,作者用了“青黑”、“全白”、“银边”、“蓝天”、“草色”、“白”、“暗黄”、“微黄”、“粉色”(投影这些词语)等词语,色彩鲜明艳丽,恰到好处。同时又运用了十分确切的比喻、拟人(投影比喻、拟人),使景色形象化。通过“日本看护妇”、“花衣”的比喻和“露出肌肤”的拟人,使人感到小雪中的济南依然温暖如春。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抒发了作者对济南无比热爱的真挚情怀。
师:济南有山有水,前面老师分析了雪中小山的美,那水呢?哪位同学能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一下? 生:我认为济南冬天最突出的色彩是“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生:我认为这里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使水有了人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济南无比的热爱之情。
生:类似的用法,我们在朱自清的《春》中还学过“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师:同学们分析的都很好。作者写阳光也很有特色,他是结合什么来写的? 生:山。
师: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生:比喻和拟人。
师:那么“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有了着落。他们从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自觉的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这几句是从哪个角度写的呢?
人教语文七上《济南的冬天》课堂实录
生:从人的感觉的角度。
师:好的写景文,注意调动人自身的各种感官。这一点我们以后再详细的学习。
师: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同时又可以写的生动形象。那么哪个同学来总结一下?(学生小声的讨论)
生:我认为一要抓住最突出的特点;二要运用多种手法。师:非常好。下面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体会一下本文的特色。(学生再读课文)
师:法国雕刻家罗丹曾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也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种美的组合。尤其是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展现出不同的美姿。只要同学们热心的观察生活,抓住景物的特征,选准角度,在描绘时用一些修辞方法,并将自己的感情融会其中,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出美妙的文字来。布置作业:
模仿本文写法,写短文《校园的冬天》。
第四篇:《济南的冬天》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济南的冬天》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2课
设计理念:
本单元的主题——感受自然,所选诗文为我们展示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这里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济南的冬天》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作者抓住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从不同角度描绘济南冬天得天独厚的美妙景致,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把握作者笔下济南冬天的主要特点,并学习作者怎样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致的描写、怎样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的写法。同时,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并注意领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基于本文的特点和所处单元的目标要求,我在教学中,力求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想象等方式的结合,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冬天的济南。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鼓励学生创造地学习,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知识目标:
(1)感受济南冬天的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真挚感情。(2)学习从不同角度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3)品析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描绘景物的语句。(4)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
(2)体会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教学准备:
(1)学生方面:布置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利用早读时间充分熟读课文。
(2)教师方面:教师制作课件、用来听读的课文录音《济南的冬天》。
一、导入,感知“温晴”
1.导入:由“一看到冬天这个词,我就想到了„„”开头,说一段话。(幻灯)是啊,北风凛冽、天寒地冻、万木萧条、亘古沉寂是我们印象中的冬天。那么,“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在冬天又是怎样的胜景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老舍先生去北方感受一下济南的冬天。(板书课题、作者)本文选自描写济南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济南的冬天留给老舍怎样的印象呢?
2.走进老舍(幻灯)3.感知“温晴”(1)检查预习情况。(投影生字词)
(2)听录音朗读课文第一段(幻灯片有链接),找出一个词概括济南冬天的天气。(温晴)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3)作者是怎样把这印象告诉我们的呢?(预设:对比。和北京比,“无风”;和伦敦比,“响晴”;和热带比,“日光不毒”。)师: 在北方居然有这样温晴的冬天,真是奇迹和怪事。下面,让我们带着好奇一起去济南感受一下吧。
二、品读,体验“温晴”
自由朗读课文2——5段,找出最能表现“温晴”这个特征的的字、词语、句子或段落。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捕捉阅读感受,及时做好批注。
预设1:第三段“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其中“微微”一词最能体现出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而不是“热带”之热。)
预设2:“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些小山太秀气”都是指少女。少女穿着花衣害羞的样子最漂亮。)
预设3: “风一吹,叫人希望看到更美一点的肌肤”一句,让人感觉到的不是禁锢在棉袄下的死气沉沉,而是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蕴含着朦胧的春意。一个好的比喻和拟人,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给人无限的遐想。
预设4:“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预设5:“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
此处可引导学生体会:①为什么称“小山”?——因为千佛山主峰海拔只有285米(本地有山可与之比较)。②“圈儿”、“口儿”,将“儿”字去掉可不可以?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读一遍,比较一下效果。——答案是不可以。“儿”与“小”搭配,贴切地表现出其“小”,表达出一种由衷的“喜爱之情”。
预设6:“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给人暖和安适的感觉。
预设7:“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悠闲、舒适的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预设8:“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教师小结:这温暖如摇篮、秀气如少女、天明水净如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
三、体验,感受“温情”
1.师引导:济南的山水美吗?在老舍的眼里那山、那水、那阳光、那雪不仅能给人美的享受仿佛充满了灵性,正如刚才同学讲到的:小山会唱摇篮曲,薄雪覆盖下的山像害羞的姑娘,水呢,也不忍得冻上。
2.材料介入:“这里每一个角落,似乎都存在着一些生命的痕迹;每一小小的变迁,都引起一些感触;就是一风一雨也仿佛含着无限的情意似的。” ——《吊济南》
师:山水风雨本是无情物,是谁赋予了济南的山山水水无限的情意?(是作者)王国维先生说:“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所以,老舍眼中的济南就融入了老舍的色彩。
3.体会“温情”
师:请再次细读文章,找一找体现作者对济南无限的情意的语句。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预设:“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老舍好像在祈求老天爷。因为他太爱济南了。叹词“吧” 表达了这种强烈的爱。如果去掉行吗?读一读,感受一下?
生齐读:
A.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B.就是下小雪,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去掉了就表达不出这种祈求的语气,也就不能表达对济南的爱了。
师:你认为这种爱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呢?
(应该温柔一点,舒缓一点。)师:再试一次?(生再读)师:这样的叹词文中还有吗?(提示:这样的例子很多:“呢、呀、吧”,分析时将这些语气词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读一遍,去掉可不可以? 比较一下效果。——答案是不可以,表达出作者的一种温情脉脉。这些句子一定要结合有感情地朗读。)
(投影:学生齐读)1.“请闭上眼睛想„„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循循善诱,一点没有强加于人的语势。2.“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这是流露真情,惟恐读者不信的口气。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以情动人,令人如同身临其境。4.“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由于对济南,对娇媚得似乎弱不胜衣的小山充满着热爱,这里简直是用一种祈求的口吻了。
5.“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又是思索,又是猜测,又是同读者的商讨。
6.“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最后步入俊秀深邃的意境,也没有忘记忠实的读者。
师小结:老舍就是把这种温情渗透进每一个字眼儿,一处景就渗出一缕情。难怪他眼中的冬天的济南是慈善的、秀气的、富有生机的。
4.师:济南的冬天真的如老舍说的这么温暖吗?
提示:北方的冬天哪有不冷的,济南也是如此:冬季济南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吹寒冷的偏北风,一般6~8天有一次冷空气侵入,使气温不断降低。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极端最低温度平均在-20℃以下,整个冬季雨雪稀少,北风频吹,干燥寒冷。
这“温晴”是长期生活在北京的老舍对济南的真实感受,更是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回到祖国怀抱的真实感受。
5.材料介入:老舍(1899-1966),一生67年,经历坎坷,他先后在北京度过了42年,剩下的25年是:英国5年、新加坡1年,山东7年--济南4年半、青岛2年半,汉口半年、重庆7年半,美国4年。据老舍夫人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特别是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的四年,是老舍整个人生历程中最为自由、温馨、安定而难忘的美好时光,他称济南是“我的第二故乡”。
结束语:难怪先生毫不犹豫地把“宝地”这个词给了济南,这是老舍生命中的一块宝地,是一块富有生命的宝地。
在他一生的散文里,几乎完全没有写纽约,也几乎没有写过伦敦(写了一点留英回忆)、新加坡,写汉口、重庆、成都的极少,写青岛的有两、三篇,就是北京也写的并不多;唯独济南,他不但写了,而且一写就是一个长长的系列,他不仅写了济南的冬天、济南的秋天,还写了济南的马车、大葱。使后来每一个想了解济南,喜欢济南的人,都不能不读读这些优美的文字。从古至今,没有一个文人雅士能对济南山水如此相熟、相知、相亲。如果济南的山水有知,仅凭这些不朽的文字,就完全可以认定是遇到一位千古知己。
四、推荐阅读:老舍描写济南的系列散文《一些印象》,其他散文,如《想北平》、《五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月的青岛》。
五、家庭作业:(说明: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同时也是恰到好处地拓展延伸。)
以“________的冬天”为题写一篇小作文。要求:①填入所在地的地名。
②仔细观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像,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你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③字数不限。
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温情 温晴
生命的宝地
教学反思
是“温晴”,更是“温情”
——《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
这是晚上我从空间里看到的一学生的留言:某老师,真希望您能多给我们上像12课那样的语文课。
这确是一堂自我感觉很不错的阅读教学课。
细细回想起当时上课的情景,一如济南的冬天给老舍的印象——温情,对!用“温情”一词再恰当不过了。
(一)在朗读中,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晴”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要达到这一点,朗读是实现其目标的首要途径,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对文本感受、理解、吸收的过程,也是想象、加工、创造的过程,是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渗透自己感情、意识的有声语言,这一过程是别人替代不了的。
结合本单元总的教学目标:“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还要练习精读的技能,并作适当的摘录”。
《济南的冬天》属写景散文,语言准确生动,适于朗读,所以在教学中运用诵读法教学,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感情美、景物美、语言美。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先是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描写最精彩的段落,如第3段和末段,师生合作朗读,通过朗读,品味赏析语言;最后是展示模仿朗读,深入体验。如:“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和“就是下小雪,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两句比较,感受老舍心中对济南的那份“温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描写上,自然真挚而富有感染力的独特写法有了真切的体验,也对 “语言大师”的评价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再则,“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自然对文本的主旨、内容、写作技巧、价值等有了一定的认识。
比如课文第一段的三个对比,就是作者从自己的生活实感中引发出来的,鲜明地突出了济南冬天的特点,洋溢着对济南冬天风光的赞美之情,“奇迹”、“怪事”、“真得算个宝地”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这些词语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而要使学生真正领会到这一切的妙处,就是借助朗读。否则,那种体味是无法达到的。
(二)在品析中,感受老舍心中的“温情”。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指出,在新课程有效教学中,教师要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组织观念,建立平等、自由、和谐的对话关系,在学生学习行为上“放手”,鼓励他们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对话。
阅读教学就在于挖掘,对文本的挖掘、对作者的挖掘、对时代背景的挖掘、对生活的挖掘、对自我体验的挖掘。这也是新课改提高语文素养、丰富人文内涵所要求的。
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录音等电教手段来丰富教学,力求实现教学目标。这不仅加大了教学容量;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比如,在体悟老舍热爱济南的情感与美文意蕴时,我适时插入背景材料,让学生了解老舍一些特殊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往深处挖掘,学生对这份“温情”——老舍对济南的独特情愫的理解,也就茅塞顿开了。
特别是在研读赏析这一环节中,我没有给学生过多的限制,而是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景物、喜欢的语句段落来进行品味,给学生以较多的空间,这更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讨论中学生自己思考,互相答辩,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
结尾设计“推荐阅读”,力求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从情感上感染学生,并让学生下课后欲进一步接触语言大师的愿望。
这一节课,带着学生跟老舍一起走过“济南的冬天”,我分明看到学生们不仅感受到大师笔下的语言魅力,而且那份“温情”也在他们心中流淌。
第五篇:《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标
1、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的句子,分析它们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教学重点 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的句子,分析它们的精妙之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幅对联说的是哪个城市的风光?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清代诗人刘风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见证老舍先生的评判。
二、老舍及其创作
1.看课文解释①后补充: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听课文朗读,学生边读边圈点,感受课文:题目限制了地方和时令,济南的冬天有什么可写的呢?先看课文,把有关描写济南冬天的词句划出来。2.师生互动,评点第一段
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济南的冬天”的气候特点吗?第一段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写出济南冬天的特点的? 【补充:统观全文可以看出“温晴”“宝地”两词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温晴”偏重特点,“宝地”偏重感觉】
3.老舍先生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来组合成“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画卷?你能根据文中的描述,给每幅画面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吗? 1、2、3、4、四、体味美
1、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朗读,并说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景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特点?
2、推荐一句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说出推荐的理由。
例: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这句话含有两个比喻,一是将树尖的雪比作“白花”;二是将树尖顶雪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比喻贴切得表现了雪后树的秀
五、精彩语段研习,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一)齐声诵读第3语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
1、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3、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找出相应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