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教学案例

时间:2019-05-15 06:3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桃花源记》 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桃花源记》 教学案例》。

第一篇:《桃花源记》 教学案例

桃花源记

黄石市河口中学 李 忆 【教学内容选择】

◎确定核心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

2、品析课文美点

3、解读课文主题

◎确定支撑核心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

1、“理读”——桃源故事——感知课文内容

2、“赏读”——桃源之美——品析课文美点

3、“评读”——桃源情结——解读课文主题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并简介陶渊明其人其事。

一、理读:桃源故事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交流生字及难句读法。2.指名朗读,教师听读。3.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字音:

豁然开朗(huò)俨然(yǎn)阡陌(qiānmò)垂髫(tiáo)便要还家(yāo)邑人(yì)4.教学生读好下列句子:

忘/路之远近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5.学生借助课文注释,自己试译课文。

6.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用句子接力方式译读课文,勾画出易出错的词句。7.教师检查下列词语的翻译。

古今异义词:阡陌交通 妻子邑人 绝境 叹惋 无论 不足

重 点 词:俨然 黄发垂髫 便要还家 延至其家 便扶向路 诣太守 8.以“桃源”为线索,小组成员分工讲述桃源故事,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线索提示:发现桃源——进入桃源——作客桃源——辞别桃源——再寻桃源 8.以“桃源”为线索,小组成员分工讲述桃源故事,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线索提示:发现桃源——进入桃源——作客桃源——辞别桃源——再寻桃源

二、赏读:“桃源”之美 1.远观桃源

(1)教师出示话题:“桃花源”是陶渊明心中的一个理想社会,请结合课文说说桃花源的美。

(2)教师示范:桃花源的环境是美的。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一句可以看出,人们的房子修建得整整齐齐的,房前屋后像花园一般,桃花源美在风景秀丽。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学生说的内容可能有:桃花源人们的生活是美的。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老人孩子都生活得愉快高兴,可见人们的生活一定富足、安定。

桃花源中人们之间的关系是美的。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人们聚居在一起,彼此之间融洽和谐。

桃花源中的人情是美的。从“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可以看出,一家的客人便是全村的客人,他们是那样热情、慷慨。

2.亲历桃源

假如你亲身到了桃花源,请你展开想像描述一个特定情境,展现桃源之美。(1)教师示范:桃源漫步

烟花三月,阳光暖暖和和的,我漫步在桃源仙境。这儿真美呀,高大的树木郁郁郁葱葱,各种花儿也都竞相开放,柔和的风儿带来了泥土的清香。我放眼望去,哦,勤劳的人们正在田里挥鞭犁地呢!旁边的秧田里,一群人正在那儿插着秧苗,笑语喧天,时不时还有高亢的插秧歌响起,好一派热闹的景象!看到这儿,我也禁不住想要上前去一展歌喉了。(2)教师提供其它角度,如“桃源送饭”“桃源耕田”“桃源上学”“桃源放牛”“桃源作客”“桃源游戏”等等,学生也可自选角度。

(3)学生活动,并交流,内容可能有:

桃源作客:在桃花源,我深深体会到了他们的热情好客。刚进村口,就有一位青年男子前来问候,并热情相邀到他家吃午饭。说是没有什么好招待,但桌上摆满了大碗小碟,鸡、鸭、鱼、肉样样俱全,香味扑鼻而来;还有他家自酿的高粱酒,醇厚香浓。村里的人听说来了客人,全都聚到他家,围着我问这问那,那股子热情能把人融化!

桃源送饭:哦,好一派热闹的景象!怪不得爸爸妈妈都不肯回家吃饭呢,原来人们都在可着劲儿比赛哪!柳枝轻拂、百花吐艳,这样的大好春光中,谁会不努力劳作呢!嗯,看来,今晚的晚饭我还得再加两个菜,好好地犒劳犒劳他们!

„„

三、评读:桃源情结

1.评情节的虚与实。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中说“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世外桃源”是否真的存在,从哪些地方要以看出来?

(1)示范:这的确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作者在叙述中给我们留下了多处疑问:比如,故事模糊,文章从不交代确切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姓名。

(2)学生自己读课文,自由发现。

(3)学生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可能形成下列结论:

第一、神秘,“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但立即原路去找就再也找不着了,犹如海市蜃楼一般;

第二、矛盾,“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却又不知历史时事;

第三、完美,这里风景秀丽、宁静和谐、民风淳朴,人人平等、相互关爱、和平安定,这样一个温暖自足的完美胜地只应天上才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

以上种种,给桃花源蒙上了一层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神秘面纱,作者似乎是有意给读者留下这些破绽,来告诉人们,这只是一个虚构的理想世界罢了。

2.认识主题。

(1)陶渊明用诗样的笔触倾情描给了他理想中的社会,为什么又处处留疑?他想告诉人们什么?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作答。

(2)学生交流后,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 桃花源只是陶渊明不满东晋统治和刘裕政权却又无力改变的一种理想社会模式的设计而已。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由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公有发展到封建社会的私有制,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这样看来,陶渊明“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是不能实现的。但是对于生当乱世的陶渊明们而言,这理想又何尝不是一剂抚慰心灵的良药呢?

千百年来,“桃花源”已成为人们在失意时精神的避难所,衍化成为一种“桃源情结”。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理读——桃源故事 赏读——桃源之美 评读——桃源情结

【精彩部分回放】

关于‘世外桃源’是否存在的讨论 师:陶渊明用美妙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可是,这个桃源到底有没有呢?这是我们同学最疑惑的问题?

生1:我觉得这个桃源并不存在,因为原文最后说渔人再返回去找的时候找不到了,所以说不存在。

生2:我觉得不一定的,因为他们说是找不到了,但是感觉这个地方社会还是存在的。生3:我觉得一定存在,既然说不存在,那渔人是如何进去的? 师:这就奇怪了,有到底还是没有呢?悠悠千古事,留予后人说啊,其实,亦真亦幻可能正是桃花源的魅力所在,但陶渊明却在文章的结尾留下了淡淡的六个字,说“后遂无问津者”,我们该怎么样理解呢?大家一起来思索一下,思而不得,可以用读,读是让文字走进我们心灵的方法,可急读,可缓读,这个句子,你觉得应该读得快,还是读得慢些呢?

生4:慢。这句话应在暗示,像世外桃源这样的桃花源是并不存在的一个理想社会。师:“后遂无问津者”,怎么就没人找了呢?

生5:我觉得我同意他的观点,还有一点就是,作者感叹这个社会很少有人像他一样去寻找一个安适宁静的地方。师:叹息世人啊。

生6:我同意前面同学的观点,他前面提出了前面的南阳刘子骥,更说他是品德高尚的人,更反映出他对世人的无奈,他想为什么只有我们这样的人才想到这样安静和平的社会。

师:对啊,其他的人呢?为什么都没人相信了呢?所以读这个句子要慢慢的读。怎么读呢?一起来试试看。生齐读。

师:突出哪个字? 生7:“遂”“无”。师生齐读。

师:在深深地叹惋中,先生远去了,但是他追寻的身影,深深地留在我们的心里,来看一看吧,先生的一生就是这样追寻的一生啊。年轻的时候,他三次做官,希望大济苍生,可是官场污浊,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后来选择了归隐,可是生活依然窘困,写此文的时候,他已经五十七岁了,年已近花甲,但世人都不相信有这样的梦想,无人问津时,他依然有梦,在桃花源诗的最后,他写了这样的两句:“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我希望能够驾着清风高高的飞扬去寻找我们的同道之人啊。先生的贡献就在这里了,他给了世世代代乱世之中的人们一块“恬静的心田”。

【教后说教】

创意说明:这是一个反复式教学设计,期待通过不同的学习重点反复多遍学习课文,让学生知晓神秘的“桃源故事”,欣赏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领会亦真亦幻的“桃源情结”,进而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解读文本,感悟作家的理想追求。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我依次设计了以下的教学内容。

第一步:“理读”——感知课文内容。理读《桃花源记》,我们惊讶于桃源故事的神秘,“忽逢桃花林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无不渲染着桃源故事的奇幻色彩。

第二步:“赏读”——品析课文美点。赏读《桃花源记》,我们赞叹于桃花源中如诗如画的风景之美,淳朴善良的人情之美,成片盛开的桃林,交错相通的田间小路,热情相邀的村民,俨然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图景。

第三步:“评读”——解读课文主题。评读《桃花源记》,我们憧憬于桃源式的生活,又不禁叹息这种理想生活的追寻之不易。古往今来,我们每人都一直在追寻着自己心中的桃花源,追求诗意的人生、美好的精神家园,但理想之为“理想”的距离感又让我们不得不饱尝“上下求索”而不得的痛苦和迷茫。

【教后点评】

《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依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制定了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精心设计学生活动来突破重点难点,整个教学设计有许多可取之处:

1、积极将新课改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验学习乐趣,提升语文素养。

2、运用名师的教学经验,优化课堂结构,将课堂流程设计为三大板块,这种设计理念源自于我省名师余映潮。在课堂实施的许多重要环节如话题的设计、活动的编排、导语的铺垫、朗读的穿插等,有许多也是受余映潮老师的影响。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很好的引导学生积极参入到语文实践中去。

3、课堂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文言文教学特点。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逐层深入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积累知识,体验情感,发现问题,这样既活跃了课堂,也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从长远看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但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有部分不如人意的地方。

1、虽然安排了不同层次的朗读活动,但因课堂容量大,文言文诵读积累本身比较枯燥,所以学生读书的激情不够,读得比较被动。

2、学生对课堂上设计的辩论、访谈活动很感兴趣,积极参入,但组织纪律性不够好。多体现在急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任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评点人:河口中学雷青松)

第二篇:桃花源记教学案例)

《桃花源记》教学案例

主题词:自主

合作

探究

方法

能力

案例摘要: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言,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时作者57岁,隐居农村已十余年。本文所说的桃花源似乎有实际根据,在今湖南桃园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认为就是桃花源。但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纯属虚构。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

3、通过合作探究,能够翻译课文,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品读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文范读录音。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这同他本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因厌恶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官场的营私舞弊而三次辞去官职。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老百姓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心情放松愉快。正是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

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教给“钥匙”。

成语“世外桃源”也许众所周知,它出自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为什么说它是“世外”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阅读提示,了解常识。

1、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2、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41岁时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

三、教师引领,诵读课文。

1.听课文朗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

俨然

豁然开朗

阡陌交通

垂髫

怡然自乐

邑人

便要还家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2)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四、检查自读,落实字词。

1.请小组长朗读全文。

教师要纠正读音、节奏错误。

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让学生发言提出疑难或者自由上讲台直接将疑难写在黑板上,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类整理。

要求学生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同的含义:

① 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2)乃不知有汉——乃大惊:竟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都

两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

..4)一为具言所闻——具答之:详细地

..5)甚异之:对„„感到惊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尽头

..咸来问讯:都

黄发垂髫.....:用特征来指代老人和小孩

复延.至其家:请处处志之:同“誌”,作标记

谐太守:到„去,寻病终:死

...6)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现在指神情庄重或假装正经的样子。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现在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

现在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魏晋:更不用说。

现在用作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说如此:像这样。

现在指“这样”。

..芳草鲜美:鲜嫩美丽。

现在指食物味道好。..7)完成练习五,了解文言文主语、宾语的省略情形。

五、加强诵读,教给方法。(锻炼朗读能力,加深课文理解。)

教师应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1、字音要读准。

2、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①问今是问世,②乃不知有汉.

3、“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中第①句读得略平缓.②③句读得有起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4、学生齐读课文。

六、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恰然自乐

世外桃源

无人问津

七、结合课文讨论分析下列问题。

1、想象桃源之“美”。

(1)指名朗读桃源内、外环境没的句子。

(2)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 美,你看

”的句式给大家描述一下。

2、理解桃源之“乐”。

请任选一人(文中的人物)以“

乐,你看他(他们)

3、评读桃源之“奇”。

桃花源的美景今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引入入胜。那么,桃源的“奇”又在何处呢?请以“

奇,那是因为

”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尽量用文中的原文)

4、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

5、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6、请一位同学们朗读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

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7、请一位同学朗读第3段,思考:

(1)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

“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2)“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渔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8、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

(1)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这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

(2)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八、品读全文,讨论总结以下内容。

1、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2.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

四、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桃 花 源 记 陶渊明

桃源之美:美、乐、奇

桃源故事:捕鱼忘路——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桃源 总结:虚构的故事 理想的社会 情感的寄托文 章来源

第三篇:《桃花源记》教学案例

星火可以燎原

——《桃花源记》教学案例

教学片段实录

师:来,我们一起将“见渔人,乃大惊”这一段齐读一遍。开始——

生齐读。师投影问题:

1、谁在“叹惋”?

2、请你用“第一人称”叙述“叹惋”的内容? 读完。

师:这里面有一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大家说说,谁在“叹惋”?(一会儿后。)

生1:我认为是渔人。师:理由呢?

生1:因为渔人看到了外面复杂的世界,而他进到桃花源以后,看到的却是一片平静的景象,他为桃花源里的人没有经历战乱没有看到外面多彩的世界而“叹惋”。

生2:我认为是桃花源里的人。——因为桃花源里的人生活得非常安定,现在却听到了外面乱七八糟的生活环境,所以他们感到“叹惋”。再说,这句话中的“此人”就是指渔人,是他讲给桃花源里的人听的,桃花源里的人听了以后才会这样反应。生3:(不等老师作评点)我认为应该是桃花源里的人和渔人。

师:刚才的两个同学讲得很有道理,你又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那你能不能向大家详细地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生3:因为“皆叹惋”的“皆”是“都”的意思,说明包括了桃花源里的人和渔人。还有,桃花源里的人生活得那么好,却听到外面是那么乱,所以惊讶;而渔人生活在战乱当中,却碰到了这么一个好地方,所以也感到惊讶。(有人鼓掌。)师:我也同意钱红萍(生3)的看法。大家看,“叹惋”一词是“感叹惊讶”的意思,从桃花源里的人这个角度看,他们感叹的是他们竟然有这么多事情不知道,惊讶的是外面的人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渔人这个角度看,他惊讶的是在这么样的一个社会里,却还有这么一个安定美好的地方,感叹的是外面的生活太不安定了,或是像刚才有的同学说得那样,他感叹的是桃花源里的人没有看到外面多彩的世界。——好,我们理解了是谁在“叹惋”了。下面请你用第一人称叙述“叹惋”的内容,但要注意你所选取的角度——你选的是哪个人物,然后用这个人物的口吻去说。

一会儿后,有几个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先后分别选取渔人或村人做了叙述。……正在大家感觉没有什么新鲜的话好说的时候,我又看到一个同学举手了。生4:老师,我觉得呀,渔人看到桃花源那么好,他为什么不留下来呢?村里人听到外面这么糟糕,为什么不挽留渔人呢?

听到这个问题,我一怔,略思考了一下,笑着说:“葛忱婷(生4)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我们干脆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一下,怎么样?”话音刚落,就有好几个同学举手。

生5:这恰好证明了桃花源里的人根本不好客,要是好客的话…… 生6:谁说他们不好客?那怎么会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又有“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呢?(掌声。)

生7:我也认为桃花源里的人是不好客的…… 生6: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请他去吃饭?

生6快速地打断了生7话,其他同学也跟着笑起来。我用手示意大家要尊重发言的同学。

生7:他们请他吃饭,是为了向他询问外面发生的事情。(掌声又起。)

生4:我认为陈海良(生7)是错误的。既然是问话,请一餐就够了,为什么还要“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他们有很多问题要问。”不知是谁插了一句嘴。

师(笑):关于这个问题,各有各的理由。既然这样,我不妨结合全文来探讨一下,看看渔人不愿留下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桃花源里的人不挽留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生8:我认为渔人不是不愿留下,他看到桃花源里那么好,肯定也想把自己的老婆孩子带到那里去,他自己先出来,然后再想办法进去,所以他出来后“处处志之”。

(掌声再起。)

生9:我看渔人出来不是要带自己的亲人进去,他跑到太守那里去报告,是为了领赏。甚至想搞破坏,说不定还要带兵去攻打那里。

生10:这个渔人也够坏了,自己出来到处做记号,好让人发现,还要报告太守。怪不得后来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活该,这是报应。(掌声四起。)

掌声刚停下又响起来了,原来又有一个同学站起来了,是班上的“捣乱分子”,上课基本不怎么认真听讲的。

生11:渔人不愿留下来是因为他考虑到做人不光是为了自己,他出去是希望带领更多的人离开那个不好的社会,到这么一个美好的地方去。师(笑):很多同学对渔人是批判的态度,而他(生11)却对渔人作了高度的评价。看来只要认真听别人讲,肯动脑筋,就会有独到的见解。(生11 还没落座,又是一张掌声。)

生12:我认为好客并不一定非要去挽留别人。“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说明他们是好客的,但他们也不想外人来打乱了他们的安定的生活,所以桃花源里的人没去挽留渔人。没有挽留客人,并不等于他们不好。

师:俞华菲(生12)又为桃花源里的人没有挽留渔人找到了新的理由。……

窗外有人影走动,我问是不是下课了,有学生告诉我早就下课了。我只好草草地作一个小结:“今天大家争论得很精彩,这篇课文为什么有这么多疑问,只证明了一点,说明它是一个谜,一个梦。为什么说“桃花源”是一个谜一个梦?我们明天再接着探讨。今天就讨论到这里。下课。”

二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我的第三课时,第一二课时主要用来疏通文言字面和了解作者及文章背景,这为后来的大讨论作了铺垫。我原来的设想是在第三课时对文章作深入的解读和挖掘,没想到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最后全班几乎围绕“渔人为什不愿留下,桃花源里的人为什不挽留”这个问题争论不休,导致后来下课铃声响了都没听到,甚至还拖堂了五六分钟。但这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更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下面我想就这堂课写一点简要的反思:

1、要让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说是这么说,但真正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是非常难的,甚至仍然是教师一言堂的结果。怎样做到让老师少讲,学生多讲,除了设计上要下功夫外,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灵活多变。因为班上的学生多,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有了好的教学设计,并不意味着这堂课就上得好,学生就会按照这个设计走下去,学生就会学到很多东西。准备这堂课的时候,我并没有怎么煞费苦心,也没有想到要上得如何精彩。只是课堂上只要学生有一点想法就让他大胆地去说出来,并鼓动他多说。说得越多,出现有价值的问题可能性就越多,值得探讨的价值就越大,对课文的理解也就越深入。这样的课堂虽然有些乱,但乱得有价值,乱得有味道。

2、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思想火花。课堂交给学生了,课堂就会活跃起来,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发现并捕捉到学生在探讨或争辩过程中碰撞出的火花。当学生4在静心地听其他同学叙述渔人或桃花源里的人的“叹惋”时,她就想到:既然外界这么**,桃花源又这么好,渔人为什不留在里面?既然桃花源里的人这么同情渔人,为什么不挽留住他?这个问题是其他学生和老师都没想到的。如果老师认为这样的问题打乱了教学思路,不予理睬,或者轻描淡写地敷衍过去,继续进行后面的教学内容,就不会有围绕这个问题的精彩辩论,也可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3、要善于推动学生的问题。很多学生回答问题时会出这样的毛病,只说出其然,而不说出其所以然。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追问,让其他还没理解的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当问是谁在“叹惋”时,有学生只告诉了结果,如果老师不追问,其他学生就不会理解他为什么这么说,后面的学生也可能跟着出现同样的问题。当学生对问题比较含糊时,老师也需要推动学生的问题。在很多学生只是围绕桃花源里的人为什么邀请渔人吃饭来争论的时候,如果老师不及时将问题整理一遍,这么一个颇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可能搁浅,也就不可能在后面开展更大范围的讨论了,学会从全文来找依据,结合文章全面来理解。

4、要适时激励学生。很多学生对语文课不大感兴趣,就是因为他们对语文课很“熟悉”,听是那个样,不听也是那个样,听不听无所谓,对考试影响不是很大。生11原是班上的一个问题学生,有名的捣蛋鬼,经耐心教育转变很大,在班上我经常表扬,这次他一反常态,也参与讨论,而且想法不一般,真是难能可贵,我又适时给予肯定,对其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一定促进作用。

总之,只要老师细心注重课堂动向,呵护好每一个闪现的火花,并及时添柴加油,也就可以把课堂变成燎原之势。

第四篇:——《桃花源记》教学案例分析

让课堂洋溢着民主性评价

——《桃花源记》教学案例分析

一、引导讲述文本故事(明大意,激趣,练“表达”)

师:著名的东晋文学家、诗人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一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一个渔人的奇遇记。

师:能讲给我们听听吗?(主体情节不变,细节允许发挥)生甲„„

生乙„„

生丙„„ 师:自我评价一下,感觉自己讲得如何?(生各自评)

【教学中应改变单一被动的接受型评价模式,充分重视并引导学生自主评价,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民主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素质,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大胆而直率的个性】

师:其它同学也谈谈看法。(生自由发表“评价”)

师:我也说说我对三位同学演讲的印象。

(师展开评价,评价时故意加入一些“错误评价”)

生:老师,我感觉您对生乙的评价不够准确,人认为生乙的人物对话设计很符合人物身份,入情入理。而您却说生乙的对话设计不合情理。

生:老师,您说生丙多处用词生硬,我却感觉那几处用词很合语境,且很新鲜。

(师大加表扬生这种敢于点评乃至否定老师观点的行为,并鼓励全班学生发扬这种精神)

【师故意设置‚评价陷阱‛,诱导学生来点评老师的评价,这是师生、生生间互动评价的一种较为高级的形态。提高了学生敏锐的判断力,培养了学生的批判精神,让学生真实地感到自己是真正的评价主体,发展主体。多元的评价主体(师、生,家长、学校、专家、其它相关人士)之间互相沟通,易于形成积极、友好、民主、人性的评价关系,最终,教学主体获得发展】

二、质疑“陶渊明著名”,明“主旨”。

师:人们都说“陶渊明名气大,写文章厉害”。此文不过写了“一个渔人的奇遇记”,哪有什么深意?

(生疑惑,进而议论开了,师适时点拨要结合课前所查资料——写作背景去考虑)

生1:作者辞官后,贫困潦倒,笔下的渔人所遇“世外桃源”生活美好,借 1 此以表达向往之情。

生2:东晋末年政治黑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作者厌恶这充斥着硝烟的生活,想躲入“世外桃源”以图清静。

生3:作者正是借世外桃源的美好来反衬现世的黑暗,以此寄托他对这种理想生活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作者写出了人民的心声。

生4„„ 生5„„ 生6„„

生7„„ 生8„„

【学生在与作者世界、文本世界、生活世界的交流对话中,教者应帮助生创设开放的、人性的民主对话氛围,对于学生的新思维、真表达宜作延迟评价,让学生尽情倾吐,思维在互动中碰撞,更有利于生成‚新教育、新学生‛】

(生争议停,师生共评价,得出生3的观点较好,从而明确了文章主旨,了解了作者其人。后又播放了一系列以“反战”为主题的画面,加深认识。)

三、探讨教材各“生成点”,深入学习

师:我以前讲过,教材的“生成点”主要指什么?

生:教材的“空白点、模糊点、争议点、趣点、疑点、重难点”等。师:有兴趣探讨一下各“生成点”吗(讨论几分钟,生自由发表见解。)生:桃源人与世隔绝已五六百年,衣着“悉如外人”,作者这一说法值得怀疑,桃源内外衣着不会一样。(师:有价值的发现)

生:“世外桃源”存在吗?“标记”怎么没了?被桃源人跟踪来抹去了?(发现问题有深度,见解独到。)

生:渔人告“世外桃源”于太守,此人不守信用。现在我国加入了WTO,渔人行为要不得。(师:投以赞许的目光)

生:看到世界上地区冲突不断爆发升级,真想劝劝当局领导人读读此文,唤起他们的良知。

(生:关注现实世界,关心人民疾苦)

生:太守遣人复寻,是出于好奇?还是想去敲诈百姓,增加税源呢?当今社会这些“大盖帽”要是当时太守,那挖地三尺也得找到“世外桃源”好去收税啊„„我们家开小商店,他们经常去要钱„„

大家对该生褒贬不一,师提议课后搞个小调查——如今的税务官„„并建议该生:小小年纪,多关注充满阳光的社会生活面。

【看似杂乱无章的交流,其实很人性的:学生的言行或积极或消极;或新鲜或陈旧;或真实或虚伪,凸现他们综合素质的方方面面的优势与不足。教者应组织应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方法(定性、定量评价,过程性、终结性评价,激励的言语,赞许的目光,信任的微笑,鼓掌,委婉批评等等),兼顾多元的评价指标(生综合素质),对学生‚长善救失‛,使其在发展中走向‚全人‛】

自主的、互动的、多元的评价是建构民主性评价的核心要素。民主性评价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性评价的内化与外延。评价中,应始终关注、赏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潜能,应始终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它应是充满人性温情的评价体系,开放而有序,自主而内省,鲜活而精致。它应美得像一杯流动的‚牛奶‛,多元的评价主体间自主而互动,多元的评价指标、方式灵活而集约,在‚流动的评价‛中绽放‚细腻、绵香、飞旋的‘奶花’——学生‘发展’之花‛

学生是发展着的,且没有一成不变的程式可循,故而民主性评价的内涵与外延也将始终是动态的生成,它的构建与应用在实际操作中切不可僵化、凝固,形成一块禁锢学生发展的‚牛奶刨冰‛!

第五篇:《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桃花源记》是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千古传颂的名篇,一直以来都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经典篇目,它蕴含有丰富的文言、文学、文化的营养。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去解读文章流芳千古,馥郁至今的奥秘所在?本课将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引导学生联系诗人一生的遭遇,透过清丽的文质、优美的意境、平静的描述去感受诗人内心的苍凉。让学生初步体验“知人论世”的文章解读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究文本,学习提炼信息,归纳概括的方法。

2、让学生初步体验查阅资料,联系背景,“知人论世”解读文本的学习方法。

3、感受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上网或者上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东晋末年社会状况,陶渊明人生经历。

2、请就文中内容或思想或情感提出一个问题。

二、引用典故,诱发趣味。

我们上节课一起读背了《桃花源记》,积累了一些文言实词,基本了解了文章内容。课前请大家查阅资料了解东晋末年的社会状况,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大家肯定都做得非常好,那么你们一定知道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谁能来给大家说说。

„„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刚直的性格特点和独特的价值取向。那么,诗人在《桃花源记》中又向我们传递出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桃花源”,走进陶渊明。

三、学生自主、合作,初释疑难。

学生用1分钟时间,回顾、思考课前预习中提出的问题,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解答这些问题,其中一些精彩的课文分析和小组难以解决的深层次的疑难问题,小组整合后由小组发言人做好记录准备在小组展示时提出。

四、教师引领,深入探究。

师问:

1、课文第三段“皆叹惋”,请问谁叹惋,叹什么? 明确:有村中人的叹惋:世间居然经历了如此多的变迁,世上居然有如此多的战乱与黑暗,世人居然遭受了如此多的苦难。也有渔人的叹惋:世外居然有如此美的桃源,世外居然有如此淳朴的乡民,世外居然有如此平等、快乐的生活。

师问:

2、难道文中就只有村中人和渔人的叹惋吗?就没有作者的叹惋?其实作者在课文中处处都在叹惋,请细读每一段,想想作者有哪些叹惋。

(独立思考3分钟,小组内交流3分钟,小组发言人做好小组讨论记录,整理发言。)明确:一叹桃源神秘。依据:“„„,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桃源的出现扑朔迷离。二叹桃源美景。依据:“土地平旷,„„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如此景致,谁不艳羡。三叹民风之淳。依据:“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诗人环视周围现实“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相比之下怎不教他悲极而赞叹。四叹世风之秽。依据:作为世人的代表,渔人受惠于桃源人,又受托于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而他受惠心安理得,受托却忘到九霄云外,“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告密迫不及待,毫无顾念,世人之自私、贪婪、毫无诚信,可见一斑。五叹理想幻灭。依据:“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诗人自比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岂不哀叹。

师问:

3、通过课前预习,同学们了解到了东晋末年的社会状况,请联系陶渊明的人生经历,谈谈作者在本文中反映出了怎样的心理情感?以及造成这一切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独立思考3分钟,小组交流3分钟,小组发言人做好小组讨论记录,整理发言。)明确:陶渊明兼有“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不同的志趣。然而晋末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他的这两个志趣先后陷入了绝望之中。少年时的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的理想积极投身于现实生活之中,准备在仕途上干出一番事业。可晋末动荡的时代和本人刚直的性格让他处处碰壁,从29岁到42岁(太元十八年初仕为江州祭酒,义熙元年辞去彭泽县令),他在自己的政治理想之路上坎坎坷坷、浮浮沉沉,最终绝望而归。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彻底与仕途决裂之后就开始了他的第二个人生理想的追寻。但晋末黑暗的政治统治、年年的战乱,哪有一块平静的土地。诗人在文章的开篇和结尾都明显的喻示读者: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本就是虚幻的,它不属于人世间。“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桃林的出现扑朔迷离,仿佛从天而降。看那桃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哪是人间,完全就是王母娘娘的蟠桃园。再看结尾,“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此境只合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寻!《桃花源记》清醒而悲哀地告诉读者和诗人自己:世上已没有了桃花源的土壤!

造成这一切的社会根源:残酷的封建统治和压迫(依据:村中人的“皆叹惋”;渔人何以“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是否迫不得已,是否有苦衷?),加上年年的战乱,使得人人自危,古风不存,民不聊生。

五、师生互问,拓展延伸。

(各学习小组展示 “初释疑难”阶段集体的问题和精彩赏析,前面环节已解答的不再提出。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相互解答,将课文研讨引向深入。)

师问:假如你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青年,而你恰恰与陶渊明生活在同一时代,你会有怎样的理想呢?你又将如何实现你的理想?

(学生5分钟时间现场练笔,当堂展示。)

六、课堂小结,归纳提升。

1、学生小结本堂课的收获。

2、教师小结:同学们,本堂课,我们随东晋诗人陶渊明一起去探访了他为世人精心描绘的“世外桃源”,我们感受到了桃源中那优美的环境,淳朴的民风,怡然自乐的生活;我们也感受到了诗人那清丽的文字,那古朴而典雅的语言,读来如汩汩甘泉;同时我们还联系时代背景以及陶渊明一生的遭遇,从文章中深深地感受到了诗人理想幻灭的痛苦和无奈,学会了这种“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最后让我们再一次背诵全文以此结束本堂课的学习。

下载《桃花源记》 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桃花源记》 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复习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 2、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复述课文,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3、学习体会桃花源居民高......

    桃花源记 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香乐二中冀昌宏 一、教学目标: 1、积累古今异义、一义多词、省略句等文言知识 2、以“绝境”切入,深入理解文章,解读桃源“绝境”的多层含义 3、以“言语......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三亚市第二中学 郑远玲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 2、积累文言知识,丰富文言文阅读素养。 3、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在自由诵读中理......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让学生了解......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及教学设想】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4.理清文章......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 精炼的语言。 3.认识作者通过描......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