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策略
说明文教学引领学生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策略。
说明文教学,要注意提高学生阅读科技文章的兴趣,间接培养科学精神,在新课标中也体现了这种精神:“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那么就要求注重观察、讲究实证、求真务实、敢于创新。所以,教学除了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之外,应重点关注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表述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准备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与科学的精神。
第一,说明文教学,要注意提高学生阅读兴趣,间接培养科学精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文章有了浓厚的兴趣,自然就有了想读,读懂读透的欲望,优秀的科普文章,对于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科技爱好,历来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之所以说“间接”培养科学精神,是因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素养的训练,还是要靠理科来完成;语文课上阅读科技文章,只能通过语言文字本身的逻辑性,来感受作者思维的科学性。
新课标也体现了这种精神:“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那么,我们就要思考:科学精神与科学的思想方法,指什么?有哪些具体内涵?一般说来,有这样几个要点:注重观察、讲究实证、求真务实、敢于创新。
第二,培养学生具备一种求真的精神。
说明文阅读,离不开求真求实的精神。如果只是蜻蜓点水的一带而过,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就没有了意义。在这里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一种方法,即和其他学科相联系。
以《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为例,首先,分析所教文章与哪些学科相关联。此文讲的是物候学的知识,这显然与地理学科联系密切。其次,应该明确地找到与之相关的联系点,即可以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知识点有多少个。《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涉及的地理知识点有经度、纬度、海拔、气候带的分布等。
要培养学生具备一种求真的精神,就要考虑把这两个学科整合起来。首先,师生齐准备。教师和学生课前都要先了解什么是纬度、经度和海拔,它们有何作用。这些可以留作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去完成。其次,把握时机。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好地理知识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以及相关教具课上使用的时机,这是关键。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在分析纬度对物候现象的影响时,可让学生默读该文段后复述纬度对物候现象有何影响。若学生没有讲出其中的要点,即为时机的出现,这时让学生回顾纬度、气候带在地球上的分布特点,得知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再通过观察中国政区图,找到文中所提到的北京和南京,标出它们所在的大概纬度,依据气候带的分布特点就会发现,纬度低的地方比纬度高的地方在同一时刻气温要高,也就理解了南京的桃花比北京开得早的原因,进而理解纬度对物候现象的影响。同样,在理解经度、高下因素对物候现象的影响时,学生就可以自己借助地理知识来完成。
三、借助媒体,提高效率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空限制。形象地传输、保存和再现知识的原形,把间接的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知识,从而加快理解和记忆的速度。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比如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为了向学生直观地展示物候现象,我下载了5个视频: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2、杏花、桃花开化,布谷鸟唱歌的情景;
3、北京和南京桃花开花时间的不同;
4、内地与海边的同样植物开花结果的不同;
5、高山与丘陵植物开花结果的不同。教学时,先单独放映这5个视频,并进行讲解,邂逅按顺序连续放映,形成完整印象。学生看到了物候的变化,理解物候学的重要性,学生学得非常轻松愉快。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指导说明文阅读时有章可循,有路可走,就能带领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第二篇: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领会作品
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策略
说明文教学,要注意提高学生阅读科技文章的兴趣,间接培养科学精神,新课标也体现了这种精神:“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在听取了“说明文教学策略”的讲座之后,我结合了自己的教学实际,引领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激发科学创新,科学的思想方法与科学的精神。
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说明道理。道理是附着于事物的,它本身不是‘视而可见,触而可知’的事物,有时不很容易领会。为了使读者领会起见,说明了道理之后,最好指出一些实例来。”这就要求,在阅读说明文的过程中,抓学生的心,寻求“兴趣点”,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共同探究,使抽象的科学理念或模糊的事物变得‘视而可见,触而可知’。
在说明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有三部曲。教师总是先从文章的结构着手,要求学生掌握该篇说明文安排材料的顺序,或空间,或时间,或逻辑,或制作程序,对号入座;其次再分析文章抓住事物特征所采用的说明方法;然后再体味说明文的语言。教师不重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创生,只剩下“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几块骨头让学生啃,结果学生只能由被动应付变为厌学说明文,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
教学内容选择偏离课程目标,走进了说明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初读课文,一方面积累有价值的字、词,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根据文章特色确定学习目标或学习重点。然后细读课文,重点研读。首先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或感兴趣的文段,或全篇或某一段;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细读课文,可朗读、默读,可自己读、小组齐读。给学生提供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以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带着自己的收获和疑问回到学习小组中,按照分工交流。记录员把组员的收获和最有价值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在班内进行交流。,能把大块的时间留给学生,把发言权、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其逐渐学会读书,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提高自己读、说等语文综合素质。针对全篇或其中的某一片断,再读,读出文章的内蕴,领会其实质。
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正是训练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读懂那些科学知识的能力。注意提高学生阅读科技文章的兴趣,间接培养科学精神。让学生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科技爱好。
总之,说明文教学不要纠缠在文体知识上,不要过分追求文体知识的完整性,要在教学中,淡化文体意识,弱化“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说明文知识的讲解,训练学生的说明文阅读能力,引领学生去激发科学创新,科学的思想方法与科学的精神。
第三篇: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策略。
说明文阅读教学策略作业2:
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策略。
青县流河中学 王会来
学了说明文教学策略,王漫教授给了我很大启示,对于如何利用说明文阅读教学引领学生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自己的教学策略。那就是坚持三个原则,用好三个方法:
一、坚持三个原则
(一)‚教什么‛比‚怎么教‛ 重要。
王漫教授指出:对于任何文本来说,如果不能首先读懂它的内容,不能从内容中得到求知、愉情、启思的收获,那么探讨写作方法或表达技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怎样写‛的问题必须以‚写了什么‛为基础,即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语文课当然不是科学课、常识课,但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正是训练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读懂那些科学知识的能力。的确如此,说明文是以说明事物或事理为主的文体,其写作的关键就是能把事物的特点说清楚,把事理讲明白。它与文学作品相比,是无需讲究过多的表现技巧。因此说明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说明的事物特点或事理。其教育价值在于:训练学生的信息筛选和加工的能力。如果学生学完一篇说明文,对其中的科学知识仍是一知半解、稀里糊涂,就算知道了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点,又怎能代表阅读能力的提高呢?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让学生明白文本‚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因为这直接决定了说明文究竟‚教什么‛的定位问题。也是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换句话说,‚教什么‛比‚怎么教‛ 重要。
(二)‚知‛‚文‛并重,相得益彰。
课标明确指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说明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知轻文‛的不良倾向。知识性、科学性是说明文这种文体的突出特点,因此,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固然必须重视‚知‛的教学,但是,若只重视‚知‛的教学,把一篇篇人文性很强的文章教得只剩下干巴巴的文字符号,味同嚼蜡,势必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因此,说明文教学要重视挖掘文本中自然与科技中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科 学精神。事实上,在说明文教学中,也只有读懂其人文内涵,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特征。例如,阅读建筑说明文,只有读懂了建筑物的人文内涵,才算真正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因为建筑本身,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建筑的灵魂,在于特定的文化精神。比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我们可以从茅以升决心学习造桥的故事导入,再分析桥的构造巧妙绝伦,坚固优美,以及介绍茅以升多次造访赵州桥等内容,处处渗透人文内涵的教育,引导学生用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去解读科普文章。
(三)品味语言,为理解科学知识服务。
正如王漫教授指出:‚ 有些老师在教说明文时,喜欢在文学性语言上做文章,如《看云识天气》对各种云彩的描写,《大自然的语言》开头三段对四季景象的描写;我们要提醒的是:这些文学性语言的阅读,必须服务于科学知识的理解。‛的确如此,倘若教师在说明文中把过多的时间与精力,花在品味文学性语言上,那么这与解读文章、提取信息,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样一来,说明文教学与文学作品的教学又有何区别呢?所以品味语言,要为理解科学知识服务。比如《看云识天气》,不能孤立地欣赏各种云彩的描写,而是要把它们所征兆的天气特点弄清楚,还要梳理出各种云彩的变化顺序。
为了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形象性,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进行:
一是看图说话。教师画桥的简图,请学生根据简图用自己的话把大拱和小拱的位置关系来表述一下。在学生充分讨论表达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打开课本,把刚才自己的表述与文本的语句进行比较,从而体会‚肩‛字的形象性。
二是找数字。‚赵州桥的长度是多少?‚然后再引导学生为什么要用这些数字等,体会数字在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上的作用。
三是运用删减法。把改写后的句子与原文的句子进行比较。如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觉得这话就有毛病,这话不准确,应该给它改一改,老师认为应该这样改:‚《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就是建成于公元282年,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这样才准确。你同意老师的观点吗?同意的举手。学生在相互交流与碰撞中自然而然就明白了讲话要留有余地,特别是资料不全的时候,不要太绝对。这也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一个要求。最后水到渠成地归纳出通过这篇文章语言准确性体 现在三点:第一,形象化的语言;第二,用数字;第三,讲话要留有余地,特别是资料不全的时候,不要太绝对,不要把话给讲绝了,留有余地,讲究分寸。
二、我想采用的三个策略
(一)训练学生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是重点。前面,我们已经明确:说明文不管是哪种风格的,生动的,平实的,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传达知识为目的,提取有效信息,是理解文本内容并进而感悟文本之美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训练和思维训练,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1.抓重点词。对说明文的重点和关键句子进行提取整合。
2.抓重点句。说明文中往往有许多显眼的中心句,或在段首,或在段尾,或是在过渡段。抓住这些标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视写法指导。‚教是为了不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所以,要重视对学生‚授之以渔‛。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我们可以设计如下四个问题: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 卢沟桥有什么特点?这四个问题都要求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生提出有效信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注重学生信息筛选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扎实高效。
(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的产生主要‚自来刺激的新异性和变化性‛(孟昭兰),一节课要让学生保持高昂的激情和探究的欲望,教师必须经常变换教学方法,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据此,我认为根据说明文文体特点,可采用以下激趣法:(1)角色模拟:如当导游,解说员等;(2)比较阅读(3)写广告词、解说词、导游词;(4)看图说话 如:对照实物或图片,口述其特点、形态、构造等,再与课文比较。
(三)留足四个空间
1.心理空间。教师语言要亲切平和,缩短师生的距离,营造良好的求知心理空间。即要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氛围。促进学生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观点。
2、学生自主空间。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内容和思考空间。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时以问题为主线,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步步深入,给了学生足够的思考内容和思考空 间。
3、互动空间。要善于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
4、生成空间。即必须明白,学生通过这节课,获得了哪些知识与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无论是引导学生理解、归纳说明文准确性,还是引导学生概括要说明的物质的特点,亦或是对物质人文内涵的挖掘,都要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巧妙地融合在其中:一方面要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着重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学法指导和说明文阅读技巧、规律的总结;同时也要把人文精神渗透其中。
第四篇:在说明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表述能力
在说明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表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除了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之外,重点关注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表述能力的培养。而在具体的教学中,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应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来达成。切忌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来搞架空分析,或脱离语文学习搞“科学教育”。
一、敢于对权威说“不”
不仅是说明文教学,在我们所有的教学中,我们都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我们都要让学生不迷信,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敢于对权威说“不”!敢于对经典说“不”!
二、激发学生科学精神发展的源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的源泉藏在深处,你得去挖掘,才能发现它”。只要挖掘兴趣,激发源动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因此,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积极引导和鼓励性评价正是学生科学精神发展的巨大的源动力。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怀疑中燎原,在燎原的怀疑中求真,在求真的过程中创新。
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应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久的过程,它决非一堂课,或者一个单元就能完成的。这种精神的养成必须有外界因素不断给予刺激和强化。我们的课堂就是培养科学精神的永远的载体和平台,只要我们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怀疑、求真、创新等精神进行正面的、积极的、鼓励性的引导和评价,学生科学精神将就此萌芽!
三、领悟语言背后的“语言”
面对科普作品的教学,我们有很多方法和形式可以选择,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决不可离开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品味、感悟。任何游离文本的学习语言都是缘木求鱼,阅读科普作品更是如此,科普作品的语言中蕴涵着巨大教育资源,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我们的学生感受科普作品及语言美好的同时,领悟语言背后的“语言”,接受科学精神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