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精考点之高中地理必修1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1 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 word版含解析
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
★★★★ ○○○
1.最短航线的概念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①同一经度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中AB)。
②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MPK而不是MQK)。
③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处在晨昏线上的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即最短劣弧线)。2.最短航线的判断方法
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弧,该弧线的确定可依据下面两个步骤进行。
(1)确定“大圆”:“大圆”即球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①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大圆”是确定的。如下图所示。
②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所在“大圆”具有以下特征: a.北半球——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
b.南半球——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
(2)确定“劣弧”: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则由“劣弧”来决定,所谓“劣弧”,即两点间的弧度小于180°。如图6中的两段劣弧。
如果记忆不牢固的话,可通过下图进行推导。如图A、B为位于北半球的两点且不在常见的大圆上,则其最短航线为一个向北弯曲的弧线,C、D为位于南半球的两点且不在常见的大圆上,则其最短航线为一个向南弯曲的弧线。具体是:同北偏北,同南偏南,同一条经线圈上走极点。
寻“最短航线”的技巧
(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线经过两极点,具体分三种情况:
①同在北半球,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如A到E。②同在南半球,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如B到D。
③两地位于不同半球,则看劣弧过哪个极点再做讨论,如A至C。(2)同一纬线上但不在同一经线圈上
①同在北纬,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北,再向东南方向。
②同在南纬,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南,再向东北方向。
读下图,从E点到F点的最短航线是()
A.先西北后西南 B.先东南后东北 C.先西南后西北 D.先东北后东南 【答案】A
某飞行员驾机从A机场(30°N,120°E)起飞,为了经济省时,飞机必须沿最短航线飞往B机场(35°S,60°W)执行任务。据此回答1-2题。1.飞机的航向应为
A.一直向东南 B.一直向西北 C.先向北后向南 D.先向南后向北 2.最短航程为
A.175×111 km 【答案】1.D 2.A 【解析】[KS5UKS5UKS5U]B.185×111 km C.65×111 km D.155×111 km
1.飞机沿最短航线飞行就是沿大圆的劣弧飞行。从A机场(30°N,120°E)飞行B机场(35°S,60°W)的路径可知,A、B在一个经线圈上,所以从A先向正南飞行到达南极点后再向正北到达B点。选择D项。
2.本题考查经纬度求距离的计算。根据纬度变化1º,距离就是111㎞。从A到B纬度变化[30+90+(90-35)]=175.所以距离是175×111 km.选择A项。
3.读下面经纬网图所示内容,一架飞机沿最短航线从图中A点飞行到B点,再从B点飞行到D点,其航向是()
[KS5UKS5U]
A.西南—西北—西南 B.东北—东南—东北 C.东北—正东—西南 【答案】B
D.西北—西南—西北
每道试题4分,共32分
下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1-3题。
[KS5UKS5U]
1.图中X地位于北京的方向是
A.南方 B.北方
C.西北方 D.东南方
2.从X地到P地沿最短路径不需要经过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3.若一架飞机从P地沿最短航线以550km/h的速度飞经Q地,所需的时间约为
A.1.5小时 B.2小时 【答案】1.C 2.C 3.B 【解析】
1.X的坐标(80°N,25°W),北京的坐标(40°N,120°E),故X位于北京的西北方向,选C。
C.3小时
D.4.5小时 2.X地、P地均在北半球,因此从X地到P地沿最短路径不需要经过南半球,选C。
3.PQ之间的距离=111*10°km,飞行速度为550km/h,故所需时间111*10°km/550km/h=2小时,选B。
读下图,完成4-5题。
4.洛杉矶位于孟买的()
A.西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东北方 5.一架飞机由甲地(70°E)飞往乙地(110°W),其最短航线的航向是()
A.先东北方再东南方 C.先西北方再西南方 【答案】4.D 5.B
B.先正北方再正南方 D.先东南方再东北方
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若一架飞机从A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B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D.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7.与A点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40°N,80°E)
B.(40°S,80°W)D.(40°S,100°W)C.(40°S,80°E)【答案】6.D 7.A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口号,前往五大洲的21个城市传递。4月10日,热切关注火炬传递过程的人们发现,多家媒体报道的巴黎—旧金山“奥运圣火”号包机飞行航线(如图)有所不同。读图完成第8题。
8.在报道的甲、乙、丙、丁四条图示航线中,飞行距离最短的是()A.甲航线 B.乙航线 C.丙航线 D.丁航线 【答案】A 【解析】在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过两点大圆的劣弧,读图可知,丙和乙航线靠近赤道,飞行路线不在大圆上,甲航线与丁航线靠近高纬地区,实地距离短,但是丁所经航线距离为优弧,甲为劣弧,故选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S5UKS5U]
第二篇:考点32+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高考全攻略之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Word版含解析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古代诗歌鉴赏常常涉及的内容。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考查考生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分析其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的能力。
综观近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可知,高考对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考查形式。以主观表述题为主,仅极个别地区采用客观题的形式。2.考查内容。主要有:(1)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辨析,如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Ⅱ卷第14题;(2)考查辨析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方式;(3)考查诗歌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4)考查结构上的谋篇布局。
考生在备考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审视整首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其次,从诗歌的结构入手,理清诗歌的思路,辨析其表现手法;最后,纵览全篇,多角度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即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多方面去综合分析。预计2019年高考仍会侧重于综合考查表达技巧,因此,考生不可掉以轻心。
考向一 抒情方式
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菊 花 【明】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感 遇 【唐】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两首诗都刻画了“菊”的形象,但在表达情感时二者的作用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唐诗借景抒情,通过遥想故园菊花的开放,感知秋天的来临,从而触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菊花是情感的触发点。李诗托物言志,以菊自喻,通过写菊的“茎疏叶且微”,虽“自有芳菲”却“徒沾清露辉”,正当盛时却无人采摘,来象征自己不得赏识的际遇。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越调】平湖乐
王 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注】①练:白色的绢。②入手:到手。③春风面:比喻女子姣美的面容。④吾土:故乡。请简要赏析这首元曲在抒情上的手法。
【答案】此曲在抒情上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作者写他乡之美,所写景色愈美,愈反衬作者的思乡之烈,归心之切。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的能力。考生在解题时,首先,要明白抒情是表达方式的一种;其次,要结合这首元曲来具体分析。考生分析该元曲内容可知,上半部分写风光美丽,但下半部分的“终非吾土”一句点明作者身在异乡,所以曲中写的虽是“乐景”,抒发的却是“悲情”。
名师点睛
四种常见的抒情方式
1.借景抒情。诗(词)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方法。
2.借事抒情。借助于事件即人们的行为举止来抒发感情,通常是选取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场景、片段和事件来抒情达意。
3.托物言志。诗(词)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词)中的①
②
③
④物一般带有人格化的色彩。如第1题中,李诗中展现的正当盛时却无人采摘的“菊”的形象,就是诗人借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的载体。
4.咏史抒怀。借历史故事表达自己的思想,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借古讽今,就是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之事;二是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
考向二 修辞手法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苏 轼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简析首联使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的情感。
【答案】首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诗人骑快马着轻衫,在群山中一抹而过,以此传达了诗人骑马行进于山中的轻松愉悦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酬李端校书见赠
司空曙
绿槐垂穗乳乌飞,忽忆山中独未归。青镜流年看发变,白云芳草与心违。乍逢酒客春游惯,久别林僧夜坐稀。昨日闻君到城阙,莫将簪弁胜荷衣。
【注】①春游:唐朝官员有春秋两季游玩的习俗。②簪弁:簪,冠簪;弁,礼帽。都是官员身上的服饰。【答案】本诗尾联中“莫将簪弁胜荷衣”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此联表达了作者对李端怎样的态度?
②
①借代,“簪弁”指代官场生活,“荷衣”指代田园生活。表达了作者委婉地劝勉李端不要贪恋官场荣华,而要选择田园生活的态度。
名师点睛
1.比喻和比拟。比喻重在喻,强调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比拟,重在拟,强调将物(或人)写出了人(或物)或将甲物写出了乙物的行为和情态。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作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用“嫌”字将春雪人格化了。
2.借喻和借代。借喻重在喻,强调二者的相似性;借代重在代,强调二者的相关性。由于诗歌中的比喻常常只有喻体,不出现本体,这就给区别借喻和借代增加了难度。如第2题中,根据注解可知,“簪弁”指官员身上的服饰;根据上文,“荷衣”应该是农人的衣服。这样就可判断二者分别指代官场生活和田园生活。这属于具体代抽象。再如“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浮云”和“日”分别比喻蒙蔽君王的小人和君王自己,这就属于借喻。
3.夸张如何确定。夸张主要有夸大夸张、缩小夸张两类。如第1题中“三百叠”的群山,作者“一抹”而过,此为缩小夸张;“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以在楼上手可摘到星星来说楼之高,此为夸大夸张。
4.设问与反问。设问通常有问有答,或者无须回答;反问则是无疑而问,一般没有回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用了设问的手法,有问有答;“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辛弃疾《鹧鸪天·送人》)用了反问的手法,无疑而问。
考向三 表现手法
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答案】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游月陵 程 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日约重陪。
“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
【答案】该句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淙淙的泉水声在宁静的月夜响起更突出了月夜之寂静。
名师点睛
第一步,明确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即用一两个词准确地指出诗歌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第二步,阐述诗歌中表现手法的运用,即结合相关语句阐释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 第三步,分析诗歌中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分析此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有时,可以把第二步和第三步糅合在一起。如第2题。
12.想象。人们在已有的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3.衬托。以乙衬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如第1题的第二首就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4.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5.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6.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褒扬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两种。
7.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二者相互映衬,形成一种情趣。
8.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直接描写的是正面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一般情况下,作者会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起来运用。
考向四 谋篇布局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这首诗的第二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答案】承上启下。“意转迷”上承第一句,极言意绪的迷乱繁杂,“春半如秋”下启后两句,春光正浓之际反呈现百花凋零、榕叶满庭的暮秋景象,从而在我与物、物与境之间起到了结合作用。
名师点睛
谋篇布局的常见类型
1.开门见山。开端即直截了当地切入本题,不拐弯抹角。
2.卒章显志。在诗歌结尾处,才点明中心主题。也叫“篇末点题”。
3.承上启下。在描写、叙述的过程中,承接上面的,同时又引起下面的。如上题中的“春半如秋意转迷”一句。
4.情景分写。情与景分别咏写,贵在层次分明,层层递进。如杜甫的《登高》,该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
5.情景合写。即情景交融,或景中含情,或情中有景。如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该诗前两联可谓景中含情,后两联可谓情中有景。
6.小中见大。即通过描写小事物,写出大境界,表现大主题。
7.画龙点睛。即在文章关键处加上一两句精辟的话,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
8.起承转合。所谓“起”即开头,“承”即紧承上文,“转”即意思的转折,“合”即全文的结束。2.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渡百里湖 查慎行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诗歌的尾联在谋篇布局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卒章显志,诗歌前三联描写了湖面宽阔,湖水较浅,船行速度缓慢,岸边的树木越显高大,百姓却在盼望下雨的情景,最后一联则直接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只要能让百姓得到雨水缓解旱情,即使自己渡湖时遇到风浪也在所不惜。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谋篇布局的技巧。就全诗而言,诗歌的前三联都是在写诗人渡百里湖所见的干旱的情景,最后一句则是抒情,因而诗歌谋篇布局的技巧是先景后情,考生需注意题干不是要求回答全诗谋篇布局的特点,而是要求回答最后一联在谋篇布局方面的特点。最后一联是诗歌主旨句,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因而最后一联在谋篇布局方面的技巧是卒章显志。3.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天香引·西湖感旧
汤 式
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春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光景蹉跎,人物消磨。昔日西湖,今日南柯。【注】①干戈:元顺帝至正十六年,张士诚占领杭州,和朱元璋领导的反元军形成对立之局。至正二十五年,张士诚失败,朱元璋胜利,杭州陷于战乱之中达十年之久。有人评价这首元曲在谋篇布局方面极具特色,请结合整首曲子简要分析。
【答案】一是首尾照应,诗歌开篇从问昔日西湖起笔,以昔日西湖成为今日南柯一梦的现实收束全篇,前后照应;二是巧用对比,通过昔日杭州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对比,描写了战乱导致杭州西湖的剧变,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和伤时忧世之情,含蓄地反映了作者渴望和平、厌恶战争的情感。
①
误区警示
1.不明概念内涵,把诗歌谋篇布局与表现手法等同起来。如第2题,有的考生在分析最后一句在谋篇布局方面的特色时,从“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的角度入手,而没有理解最后一句其实就是诗歌的主旨句,因而不知道是卒章显志,这就是没有明确表现手法与谋篇布局的概念所致。
2.不立足于全篇,只从局部来分析谋篇布局特色,这样的分析只能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能真正把握诗歌的谋篇布局特点。如第3题,有的考生在分析其谋篇布局方面的特点时,从“问西湖昔日如何?”“问西湖今日如何?”两个问句中得出了“设问”这一特征,这就是不从全篇的角度把握的结果,如果立足于全篇,就很容易概括出“巧用对比”和“首尾照应”这两个谋篇布局的特色。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蕊香 张 耒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请简要分析词的上片写景的层次。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苏 轼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徭新唱,谁谓古今隔。
【注】①接淅:行色匆忙。②挂席:挂起船帆,准备启程。③莫徭:部分瑶族的古称,隋时分布于今湖南大部、广东北部和广西东北一带,包括词中写到的武陵、澧阳在内。
“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说明。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海棠 【清】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的三、四句作简要分析。4.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萤火 萧 绎
著人疑不热,集草讶无烟。到来灯下暗,翻往雨中然。
咏 萤 虞世南 的历流光小,飘摇弱翅轻。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这两首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有什么不同?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③②
①有人说这首词的下阕妙在“虚境实写,化虚为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说明。
一、【2018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文后各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
【1】
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3】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2.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3.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
二、【2018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题目。
送王昌龄 李 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4】
上三更月。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体现出诗人 的心情。2.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三、【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四、【2017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题目。
采地黄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注】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插:通“锸”。铁锹。
1.本诗前八句叙写,后六句叙写,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
①
②
③
①
②
①2.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
五、【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六、【2016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题目。
西 村 陆 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2.“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
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李商隐《齐宫词》)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
[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黄昏。
闯关检测
1.空间上,由房内写到房外;时间上,由白天写到晚上。先写风动门帘,再写燃香金兽,这是房内之景;最后写黄昏后所倚朱栏和月下的长廊,这是房外之景。写景的同时也体现了时间的变化。
2.比喻。以“飞梭掷”喻梦中迷离幻象、眼前庐山胜景,随着短暂相聚的友人的离去而转瞬即逝。【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飞梭”一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然后指出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最后点出产生的效果
3.本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诗人以秋海棠借指品行高洁的人。
三、四句中,“清香”喻指一种高洁的品德,“幽人”指高洁的隐士;这两句诗借赞美秋海棠,表现自己的高洁操守,淡泊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这是一首咏物诗,解答时首先考虑托物言志。然后结合三、四两句指出借助什么物言什么志即可。
4.萧诗用铺陈的手法,用墨如泼,多方勾勒,再现了萤火的形态之美,给读者留下了具体、深刻的印象。虞诗则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写萤火,坦露自己的心迹:一个人不管地位如何,处境怎样,都要勇敢地、顽强地表现自己。
【解析】这是一道比较阅读鉴赏题。对于这类试题,要分别指出两首诗歌运用的技巧,然后再分析其异同。注意结合诗歌的作者、注释、关键字词来分析。
5.示例 同意。别后的境况本为虚幻,但在下阕中,淮畔夜泊,酒消人醒之后,残灯明灭,孤枕难眠,五更风起,暗浪拍船,这些虚幻的羁旅情形被作者描绘得真切感人。下阕以景写情,不言愁而愁自现,确是“虚境实写,化虚为实”的妙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其次结合诗歌内容找论据,以支持自己的观点;最后回扣观点。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高考链接
一 1.D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词的内容和思想情感。D项,错在“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正梅花万里雪深时”,点明时间。李正之是十一月入蜀的。“须相忆”是临行前的执手勉励,相互勉励莫相忘不断传递祖国恢复之大业的消息。2.A
3.虎啸龙吟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表达对友人祝愿和期许,希望他能为国建功立业,给人以“虎啸龙吟”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几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怀才不遇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为此“和缓”。【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词的艺术特色。回答该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龙吟虎啸”和“和缓”这两个关键的提示词。结合诗句先回答“龙吟虎啸”的表现,再回答词中“和缓”的表现。“虎啸龙吟”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东北看惊”者,是东北方的大好河山,沦入异族之手,正应当像诸葛亮请求出师那样。一“惊”字,有三层意思:惊山河之破碎;惊投降派的阻挠;以至惭愧得都惊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了。然而却反其“道”而行之,让李正之去西南的巴蜀“更草相如檄”。一“更”字,透露出了不出师东北之恨未已,而又要被强迫到西南去镇压人民。恨上加恨,这个“更”字把一个南宋小朝廷的那种对敌和,对己狠的心态暴露无遗。下笔非常生动而有力。给人以“虎啸龙吟”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等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怀才不遇,以此相勉,是轻松的调侃,其实正是痛心的变异。以此寄人,委婉而深厚,见情见志。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为此“和缓”。二
1.久留(逗留)依依不舍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把握“淹留”一词的含义,可以联想屈原在《离骚》中“岁月忽其不淹兮”的“淹”字,该句中的“淹”为停留、停滞之意,代入“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意义通畅。结合诗歌标题“送王昌龄”和“送君多暮情”,可知此诗为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2.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三 1.B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尾联用典的意图。应结合全诗以及典故的内容分析。B项,“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诗歌的标题是“送子由使契丹”,而典故中李揆因担心被扣留,不承认自己是“第一人李揆”,可见诗人此时运用典故的目的应与李揆有相同之处。D项,“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有误,这个选项忽视了子由出使契丹这一背景以及李揆典故的内容。
2.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解析】题干问的是“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首联中,“云海”交代了二人的处境,即天各一方;“相望”说明二人情深意重;而从诗歌标题来看,苏辙又即将远赴契丹,面对此情此景,“那因”二字道出诗人那豁达的胸襟,哪里会因远别而泪沾双襟!四
1.采地黄 卖地黄
【解析】诗歌的前八句大致意思是春季里麦子都旱死,秋季里禾苗又遭霜。挨到年底断了烟火,只好到田里采地黄。采来地黄做什么用?打算拿它换口粮。荷锄出门天麻麻亮,直到天黑才采了半筐。开头两句交代了全诗的背景,农民生活成了问题,为下文写采地黄做铺垫;
二、三两联交代农民生活的景况,说明为了活命,农民只得采挖地黄。第四联具体写农民采地黄之不易。由此可见以上四联为诗歌的第一部分,中心就是写为度荒采地黄。后六句大致的意思是把采来的地黄拿到红大门的人家卖给白脸孔的儿郎,央告对方用这地黄喂对方的肥马,自己愿换些吃残的马料去填塞全家的饥肠,这是诗歌的第二部分,叙写的是采地黄者卖地黄的情形。
2.叙述: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对比: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五
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从关键词(名词:日、断桥、人、水、幽树、鸟)入手分析即可。
2.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分析作者“清游”“静处”的情绪状态即可。
3.①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②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解析】本题考查诗词的艺术手法。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分析,尾联为写景句,表现出作者的闲适,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手法;从“更待”两字分析,所写之景应为想象之景,故运用了虚写的手法。六 1.A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诗歌的内容。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分析判断。例如诗歌中的关键词“往岁”“记今夕”已经表明了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往昔的回忆。2.B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可根据常见的诗歌赏析运用的表现手法,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作答。B项,“横笛”“闻声”属于听觉;“红旗”“雪”属于视觉描写,符合题干要求。
3.相同点: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热爱之情。不同点:①《西村》侧重写自然风光,《游山西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民风俗。②《游山西村》还体现出深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