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归园田居》教学课例评析
《归园田居》教学课例评析
【摘 要】教材编写者忽略了一个对于学生而言不容易解决的难题,教师在课上同样采取了忽略不计的做法,让这样一个棘手又无力解决的问题继续存在。在《归园田居》教学中,执教教师对该诗文的讲解处理过于草率,有些深层信息还是很有必要与学生分享的,以利于学生对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本文通过对《归园田居》的课例评析,给我们一线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情感基调;小组学习;考据;深化拓展
【基金项目】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地方课程规划与管理研究”(课题编号:FHB12046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6-0024-04
笔者近期到一线调研,观摩了多校多节高中语文课,其中一课是高一年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这节课的前段时间是学生的配乐朗诵展示,中间是各小组研讨理解诗文,后段是学生就存疑问题点将解答,教师给各答题小组的表现现场打分,要结合提问小组方针对回答满意度的赋分意见,就少不了讨价还价。整个过程中,教师确实只是发挥了旁观者的角色作用,对课文内容未做出实质性的介入。
这节课有些处理细节值得推敲商榷,陈述如下,与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广大同仁交流探讨。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一、关于情感基调的把握
教师请学生单个朗诵诗文,并提供了背景音乐。首先登场展示的是一名朗诵基本功较好的女生,一通慷慨悲歌、铿锵顿挫,在老师的大加赞赏之下,获得了师生们的热烈掌声。随后又有几名学生单独朗诵,也照例获得了满堂喝彩。每一名学生读完之后教师给出的点评就是“好”“也不错”,这时一名男生举手发言,直言这首诗是诗人退出官场回归田园之后的作品,已经决定退出的诗人,心态应当是和缓悠然的,所以朗诵时也应该以舒心惬意轻松的语气。此言一出,教师首先回应说面对同一作品,允许、支持同学之间有不同的理解、领悟和读法。
笔者认为,教师此言有点轻率,不仅切断了一名颇有理解力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不利于其他同学对文本的正确解读。撇开具体的课堂教学语境,仅就教师的评论而言,其主张也许是有一定道理的,支持发散思维,避免一言堂。然而,恰恰是课堂上师生们面对同一篇诗歌,教师的言论似乎颇有商榷的空间和必要。此时教师应该做的是,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结合诗人生平经历和作品的创作背景,在交流、碰撞、比较、分析之中试着引导同学们最终确定这首作品的情感基调。
教师应该带领学生练习如何根据参考资料来试着确定该作品的情感基调,从中传授给学生一些阅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针对教材中这一首诗歌的切入路径,在阅读其他同类文学作品时也不妨试着以这种路径来切入,这就是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迁移实践和应用。这种阅读鉴赏方法的获得,才是学生的真正获得,可以用来举一反三,解决新的问题,可复制、可操作、可应用、可推广,这就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效度。该节课中,教师始终没有做出示范诵读,笔者认为也是一个缺憾。
二、关于小组研讨的引导点拨
教师要求各小组结合页下注释,共同完成对诗文的理解学习。这首诗文的字面意思相对简单,似乎问题也不是很多,学生的投入状态还好。这篇诗文代表着陶渊明归隐后的心态,需要学生在对陶渊明的生平经历有完整了解的基础上,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诗人前后的情感变化。教师缺乏必要的相关背景铺垫,认为学生不可能深入领会,教师对这一板块的介入近乎零。笔者不确定学生究竟对诗文内容掌握了多少,从而质疑这种教师完全“隐身”角色的处理方式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实际影响力。貌似把课堂完全交还给了学生,体现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实效到底如何,还有赖于具体的针对性检测来验证。
有一个节点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方宅十余亩”一句中的“方”,事实证明是诗文中的一个重点加难点的词。教科书的页下没有注释,一名学生率先提出了这个词在句中意思的不解并点将求助,说明该小组的几名同学合力都没能有效解决这个疑问。几乎点遍了其他几个小组各自推荐出来的答题代表,却始终没有形成明确的、认可度高的答案。学生讨论认为,住着“方圆十余亩”的宅子,今天可就是六七千平方米的别墅啊,那是怎样的豪奢呀!而且后句说的是“草屋八九间”,“八九间”的房子不可能有几千平方米,前后矛盾呀。
对于这样一个全班同学纠缠了不少时间,都感到困惑而且确实无力解决的难点,教师始终镇定地扮演着观众的角色,不加一言,直至下课铃响起来宣布下课。如果说让学生课下自行查找资料解决,笔者也在网上试着“百度”搜索了一下参考意见,发现这个问题还确实有相当的难度,代表性的解答大约有如下几种:
① 方:文言文中说是形容的意思,方宅是形容很大的意思,并不一定说是盖的方方正正的。
②“方(同“旁”)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
③ 并船也。象两舟省、?头形。凡方之属皆从方。?P,方或从水。府良切。
④《语文月刊》2014年01期39页补白,王九卿《“方宅”之“方”》:吴铜运主编的《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解释了这个“方”字,“方,四方,周围”,将全句译为“住宅周围有地十多亩”,这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注译。
⑤《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05期37页补白,李世袭《“方宅十余亩 ”作何解》:笔者认为应将“方宅十余亩”理解为“宽敞的宅院十几亩”。
⑥ 古时地广人稀,便是方宅十亩,亦不算多。
⑦《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04期50页,刘德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发微》:综合以上认识,所谓“方宅十余亩”的园田居,应该是一处对现实生活而言“不大”,而在陶渊明心里却觉得“不小”“足够”的居所。结合历史学者研究的成果看,这个结论也说得过去。
⑧ 住宅十余处。
综上,其中①②⑥作了模糊处理,语焉不详。③查“?”,古同“总”,表意不知所云。④⑤⑦项是从“中国知网”查阅的,需要付费下载后阅读,估计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这个便利条件查阅“中国知网”。⑧的说法不靠谱。看来,要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难度很大。这样一个潜在的难点和重点,教材编写者却有意无意地避开了,页下并没有给出相应的注释,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师生们如果把重心放在“方”一词上,能够说得过去的解释只有通“旁”“周围”这两种,因为他们不认为这个看似普通易解的“宅”会有不同的解释。实际上,问题的核心不在“方”,而恰恰在于对“宅”一词的理解上。
中学语文教科书选入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提出,在原有二亩半宅地的基础上增加到五亩,住房用地之外的土地可以自行种植经济作物,以使农户有更多的土地经营来改善生活状况。《汉书?食货志》曰“在野为庐”,《管子?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W,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这里孟子所言“五亩之宅”的“宅”是指处于城市之外“井邑”的一定面积的“庐舍”“宅地”,这些土地可以供农户建房,剩余的土地自行耕种,是远承西周时期盛行的井田制而来。
陶渊明诗文“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中的“宅”,如果同样狭义地理解为“住房”,则与下句的“草屋”产生抵触,实际也是指政府规定给予农户的一定面积的“宅地”,类似于我国二十世纪某个时期农村家家户户拥有的“自留地”,不是全部单纯作为建筑房屋面积使用的。有资料显示,战国时代的一亩折合现在的260平方米,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创作的蒙学用书《急就篇》三:“顷町界亩畦埒封。”注:“宝俨曰:小亩步百,周制也;中亩二百四,汉制也;大亩三百六,齐制也。”《汉书?食货志》载“六尺为步”。陶渊明一家七口人,实在没有必要建造几千平方米的房子,更何况他对于自家局促狭小的栖身小筑还十分满意――“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由此,④吴铜运主编的《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解释了这个“方”字,“方,四方,周围”,将全句译为“住宅周围有地十多亩”,则吴铜运仍然把“宅”狭义地定义为“住房”,王九卿老师居然赞许为“这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注译”,闭着眼睛心甘情愿、莫名其妙地抬错了轿子而欣欣然不自知。
⑤《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05期37页补白,李世袭《“方宅十余亩”作何解》一文,作者认为应将“方宅十余亩”理解为“宽敞的宅院十几亩”。院子的围墙好长啊,农村有几户人家会沿着十几亩田地周边筑以高墙圈闭起来?恐怕是连作者自己都不肯相信的主观臆断而已。
⑦《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04期50页,刘德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发微》:综合以上认识,所谓“方宅十余亩”的园田居,应该是一处对现实生活而言“不大”,而在陶渊明心里却觉得“不小”“足够”的居所。结合历史学者研究的成果看,这个结论也说得过去。作为区专职教研员的作者在这里玩了一个擦边球,始终没有给出关键词以明确其解释。作为中学语文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居然昏昏失察至此而贸然昭昭刊出,不明白这样一篇模棱两可的所谓“发微”论文,究竟“发”了哪些“微”?到底要告诉广大中学语文一线教师同仁什么确切的信息?发文刊物与论文作者,就此“双赢”了吗?作为凸显期刊社会效益的一个重要客户端――一线的教师订户和读者,从该文中“昭昭”了什么?
这样一个让众多学生深感困惑的问题,教师没有做出任何正面的回应,甚至可以说没有作回应。估计是教师在备课时,既然页下未作注释,似也不必深究,没有料到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把学生们绊住了;可能更没有料到,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居然错综复杂、莫衷一是而难得拨云见日。当然,当时课堂上学生苦苦探寻不得要领而陷于僵局时,教师本该挺身而出及时“解惑”。也可能是教师自己拿不出有底气的解释,“知难而退”而有意回避了非常必要且重要的“点拨”环节。而这个问题似乎不是学生单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够妥善解决得了的,这个悬疑的问题最终怎样了?笔者不得而知。
三、对诗文理解的深化拓展
诗文自身的简单易懂,是陶渊明创作的一大风格。六朝文风华靡,“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字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刘勰《文心雕龙?明诗》)。陶渊明的诗文以其清真、平淡、新颖而为诗坛带来了清新健康的生机与活力。但是由于审美标准和社会观念的不同,尤其是政治上士庶之间的森严壁垒,陶氏诗文的风格甚至被时人讥讽为“田家语”。直至200多年后的唐朝,陶诗的魅力才真正被发掘并绽放开来,并日益成为后世诸多文坛名流争相效仿的楷式。
叶梦得说“陶渊明直是倾倒所有,借书于手,初不自知为语言文字也,此其所以不可及”,吴瞻泰认为:“古诗自汉而下,定以靖节为宗,其词旨冲淡,弥朴弥巧。”辛弃疾也钦佩:“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陈善《扪?t新话》评“陶诗体合自然也”,朱熹《朱子语类》评“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都表达了对陶诗艺术价值的高度肯定与仰慕之情。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如马星翼《东泉诗话》评陶诗“亦有质白少味者……太自暴白,学之令人生厌”;吴沆《环溪诗话》指出:“渊明得之清而失之淡。”陈后山云:“渊明之诗,切于事情,但不文耳。”
应当说,以上的批评意见多有其合理之处。陶诗毕竟不是篇篇上乘一流,字字珠玑不易,部分作品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恐怕还有相当距离也是事实。这样评价并无损于陶氏作为一名优秀诗人的地位和形象,相反,不妄加褒贬扬抑也恰恰是出于对他人的尊重。作为教师,应当对这些知识加以关注,并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更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借助教科书中的选篇以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而不仅仅是局限在教科书选目的范围。教师有必要引领学生加深对陶渊明诗句的理解,借以达到对陶渊明更加全面的了解。
第二篇:归园田居教学课例评析(已发)
《归园田居》教学课例评析
韩宝江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45)
摘 要:教材编写者忽略了一个对于学生而言不容易解决的难题,教师在课堂上同样采取了忽略不计的做法,让这样一个棘手又无力解决的问题继续存在。在《归园田居》教学中,执教教师对该诗文本的讲解处理过于草率,有些深层次信息还是很有必要与学生们分享的,以利于学生对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本文通过对《归园田居》的课例评析,给我们一线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情感基调 小组学习考据 深化拓展
近期到一线调研,观摩了多校多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例,其中包括高一年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一课。这节课的前段时间是学生们的配乐朗诵展示,中间是各小组研讨理解诗文,后段是学生们就存疑问题点将解答,教师给各答题小组的表现现场打分,要结合提问小组一方针对回答满意度的赋分意见,少不了讨价还价的环节。过程中教师确实只是发挥了旁观者的角色作用,对课文内容本身未做出实质性的介入。有些处理细节值得推敲商榷,陈述如下,与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广大同仁交流探讨。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一、关于情感基调的把握
教师请学生单个朗诵诗文,并提供了背景音乐。首先应老师点名登场展示的一名女生基本功较好,一通慷慨悲歌、铿锵顿挫,在老师的大加赞赏之下,获得了师生们的热烈掌声。后又有几名学生单独朗诵,也照例是获得了喝彩满堂,每一名学生读完之后教师给出的点评就是“好”、“也不错”。这时一名男生举手发言,直言这首诗是诗人退出官场回归田园之后的作品,已经决定退出的诗人,心态应是和缓悠然的,所以朗诵时也应该以舒心惬意轻松的语气。此言一出,教师首先回应说面对同一首作品,允许、支持同学之间有不同的理解、领悟和读法。
笔者认为,教师出言有失轻率,不仅切断了一名颇有理解力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不利于其他同学对文本的正确解读。撇开具体课堂教学语境而言,教师的评论主张也许是有一定道理的,支持发散思维,避免一言堂。然而,恰恰是课堂上师生们面对同一篇诗歌,教师的言论似颇有商榷的空间和必要。此时教师应该做的是,鼓励学生们各抒己见展开讨论,结合诗人生平经历和作品的创作背景,在交流、碰撞、比较、分析之中试着引导同学们最终确定这首作品的情感基调。
这样等于带领学生们练习如何根据参考资料来试着确定一首作品的情感基调,从中传授给学生们一些阅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学生们掌握的不仅仅是针对教材中这一首诗歌的切入路径,在阅读其他同类文学作品时也不妨试着以这种路径来切入,这就是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迁移实践和应用。这种阅读鉴赏方法的获得,才是学生们的真正获得,可以用来举一反三,解决新的问题,可复制、可操作、可应用、可推广,这就是学生们阅读理解能力的效度。这一节课中,老师自己始终也没有做出示范诵读,笔者认为也是一个缺憾。
二、关于小组研讨的引导点拨
教师要求各小组结合页下注释,共同完成对诗文的理解学习。这首诗文的字面意思相对简单,似乎问题也不是很多,学生们的投入状态还好。这篇诗文代表着陶渊明归田后的心态,需要学生们对陶渊明的生平经历有完整的了解,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诗人前后的情感变化。教师缺乏必要的相关背景铺垫,因为学生们不可能深入领会,教师对这一板块的介入近乎零,笔者不确定学生们究竟对诗文内容掌握了多少,从而质疑这种教师完全“隐身”角色的处理方式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实际影响力。貌似把课堂完全交还给了学生们,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实效到底如何,还有赖于具体的针对性检测来验证。
有一个节点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方宅十余亩”一句中的“方”,事实证明是诗文中的一个重点加难点的词。教科书的页下没有注释,一名学生率先提出了这个词在句中意思的不解并点将求助,说明该小组的几名同学合力都没有能够有效解决这个疑问。几乎点遍了其他几个小组各自推荐出来的答题代表同学,始终没有形成明确的、认可度高的答案。学生们讨论认为,住着“方圆十余亩”的宅子,今天可就是六七千平方米的别墅啊,那是怎样的豪奢呀;而且后句说的是“草屋八九间”,“八九间”的房子不可能几千平方米的,前后矛盾呢。
对这样一个全班同学纠缠了不少时间、都感到困惑而且确实无力解决的难点,教师始终镇定地扮演着观众的角色,不加一言,直至下课铃响起后宣布下课。如果说让学生们课下自行查找资料解决,笔者也在网上试着“百度”搜索了一下参考意见,发现这个问题还确实有相当的难度,代表性的解答大约有几种:
①方-文言文中说是形容的意思,方宅是形容很大的意思,并不一定说是盖的(笔者按:应为“得”)方方正正的。
②“方(同“旁”)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
③并船也。象两舟省、緫头形。凡方之属皆从方。汸,方或从水。府良切。④《语文月刊》2014年01期39页补白,王九卿《“方宅”之“方”》:吴铜运主编的《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解释了这个“方”字,“方,四方,周围”,将全句译为“住宅周围有地十多亩”,这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注译。
⑤《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第05期37页补白,李世袭《“方宅十余亩 ”作何解》:笔者认为应将“方宅十余亩”理解为“宽敞的宅院十几亩”。
⑥古时地广人稀,便是方宅十亩,亦不算多。
⑦《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04期50页,刘德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发微》:综合以上认识,所谓“方宅十余亩”的园田居,应该是一处对现实生活而言“不大”,而在陶渊明心里却觉得“不小”“足够”的居所。结合历史学者研究的成果看,这个结论也说得过去。
⑧住宅十余处。
综上,其中①、②、⑥作了模糊处理,语焉不详。③查“緫”,古同“总”。表意不知所云。④、⑤、⑦项是从“中国知网”查阅的,需要付费下载后阅读,估计绝大多数学生们没有这个便利条件查阅“中国知网”。⑧的说法不靠谱。看来,要让学生们自己查找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难度很大。这样的一个潜在的难点和重点,教材编写者们却有意无意地避开了,页下并没有给出相应的注释,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师生们如果把重心放在“方”一词上,能够说得过去的解释只有通“旁”、“周围”这两种。因为他们不认为这个看似普通易解的“宅”会有什么不同解释。实际上,问题的核心不在“方”而恰恰在于对“宅”一词的理解上。
中学语文教科书选入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提出在原有二亩半宅地的基础上增加到五亩,住房用地之外的土地可以自行种植经济作物,以使农户有更多的土地经营来改善生活状况。《汉书·食货志》曰“在野为庐”,《管子·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这里孟子所言“五亩之宅”的“宅”是指处于城市之外“井邑”的一定面积的“庐舍”、“宅地”,这些土地上可以供农户建房,剩余的土地自行耕种,是远承西周时盛行的井田制而来。
陶渊明诗文“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中的“宅”,如果同样狭义地理解为“住房”则与下句的“草屋”产生抵触,实际也是指政府规定给予农户的一定面积的“宅地”,类似于我国上个世纪某个时期农村家家户户拥有的“自留地”,不是全部单纯作为建筑房屋面积使用的。有资料显示,战国时代的一亩折合现在的260平方米,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创作的蒙学用书《急就篇》三:“顷町界亩畦埒封。”注:“宝俨曰:小亩步百,周制也;中亩二百四,汉制也;大亩三百六,齐制也。”《汉书·食货志》载“六尺为步”。陶渊明一家七口人,实在也没有必要建造几千平方米的房子,更何况他对于自家局促狭小的栖身小筑还十分满意——“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由此,④吴铜运主编的《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解释了这个“方”字,“方,四方,周围”,将全句译为“住宅周围有地十多亩”。则吴铜运仍然把“宅”狭义地定义为“住房”,王九卿老师居然赞许为“这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注译”,闭着眼睛心甘情愿、莫名其妙地抬错了轿子而欣欣然不自知。⑤《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第05期37页补白,李世袭《“方宅十余亩”作何解》一文,作者认为应将“方宅十余亩”理解为“宽敞的宅院十几亩”。院子的围墙好长啊,农村有几户人家会沿着十几亩田地周边筑以高墙圈闭起来?恐怕是连作者自己都不肯相信的主观臆断而已。⑦《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04期50页,刘德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发微》:综合以上认识,所谓“方宅十余亩”的园田居,应该是一处对现实生活而言“不大”,而在陶渊明心里却觉得“不小”“足够”的居所。结合历史学者研究的成果看,这个结论也说得过去。作为专职教研员的作者在这里玩了一个擦边球,始终没有给出关键词以明确的解释。作为一家中学语文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居然昏昏失察至此而贸然昭昭刊出,不明白这样一篇模棱两可的所谓“发微”论文,究竟“发”了哪些“微”?到底要告诉广大一线中学语文教师同仁什么确切的信息?发文刊物与论文作者,就此“双赢”了吗?作为凸显期刊社会效益的一个重头客户端——一线的教师队伍订户和读者,从该文中究竟“昭昭”了什么?
这样一个让众多学生深感困惑的问题,教师没有做出任何正面的回应,甚至可以说没有作回应。估计是教师在备课时,既然页下未作注释似也不必深究,没有料到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把学生们绊住了;可能更没有料到,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居然错综复杂、莫衷一是而难得拨云见日。当然,当时课堂上学生们苦苦探寻不得要领而陷于僵局,这时教师本该挺身而出及时“解惑”。也有可能是教师自己拿不出有底气的解释,“知难而退”而有意回避了非常必要且重要的“点拨”环节。而这个问题似乎不是学生们单靠自己的力量能够自行妥善解决的,这个悬疑的问题最终究竟怎样了?笔者不得而知。
三、对诗文理解的深化拓展
诗文自身的简单易懂,是陶渊明创作的一大风格。六朝文风华靡,“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字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刘勰《文心雕龙·明诗》)。陶渊明的诗文以其清真、平淡、新颖而为诗坛带来了清新健康的生机与活力。但由于审美标准和社会观念的不同,尤其是政治上士庶之间的森严壁垒,陶氏诗文的风格甚至被时人讥讽为“田家语”。直至200多年后的唐朝,陶诗的魅力才真正被发掘并绽放开来,并日益成为后世诸多文坛名流争相效仿的楷式。
叶梦得说“陶渊明直是倾倒所有,借书于手,初不自知为语言文字也,此其所以不可及”,吴瞻泰认为:“古诗自汉而下,定以靖节为宗,其词旨冲淡,弥朴弥巧。”辛弃疾也钦佩:“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陈善《扪蝨新话》评“陶诗体合自然也”,朱熹《朱子语类》评“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都表达了对陶诗艺术价值的高度肯定与仰慕之情。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如马星翼《东泉诗话》评陶诗“亦有质白少味者„„太自暴白,学之令人生厌”;吴沆《环溪诗话》指出:“渊明得之清而失之淡。”陈后山云:“渊明之诗,切于事情,但不文耳。”
应当说,以上的批评意见多有其合理之处,陶诗毕竟不是篇篇上乘一流,字字珠玑不易,部分作品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恐怕还有相当距离也是事实。这样评价并无损于陶氏作为一名优秀诗人的地位和形象,相反,不妄加褒贬扬抑也恰恰是出于对他人的尊重。作为教师,应当对这些知识加以关注,并引导学生们思考。同时,更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借助教科书中的选篇以拓宽学生们的文学视野,而不仅仅是局限在教科书选目的范围。教师有必要带领学生们加深对陶渊明诗句的理解,借以达到对陶渊明更加全面的了解。
1.“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如何理解陶氏的“误落尘网”?他为了实现孜孜以求的远大理想抱负,曾经做出了很多次尝试和努力,如何到头来自己为之定性为“误”?陶渊明素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陶渊明《杂诗》)之志,渴望进取干一番事业,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29岁到安帝义熙元年41岁,前后十三年中断续五次出仕:
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出任江州祭酒。但“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又辞谢州里的主簿之召,闲居在家。
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入桓玄门下任刺史。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东晋政权。陶渊明不堪与野心家为伍,次年冬以母丧辞职回家,表示了对桓玄篡晋称帝的不屑。
刘裕被推为镇军将军、都督八州军事、徐州刺史,“以身范物”,陶渊明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入幕任镇军参军。刘裕剪除异己,徇私用人,这使陶渊明非常失望,“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随即辞职隐居。
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桓玄余党告平,刘敬宣离职,他也随着去职。
同年8月,经叔父陶逵介绍,陶渊明出任彭泽令。到任八十一天,逢浔阳郡派遣督邮至,属吏提醒他“当束带迎之”,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挂印“敛裳宵逝”。
陶渊明的仕宦生活先后断续十三年,“三十年”乃夸张之辞,这十三年里,为了实现青年时期的理想抱负、建功立业,他一次次出仕而终至于彻底放弃。部分原因在于当时的门阀制度——九品中正制。“陈群为吏部尚书,制九格登用,皆由于中正。考之簿世,然后授任。”(《太平御览》卷214)中央政府在各州郡选择“贤有识鉴”的现任官员出任州郡的“中正”,由这些门阀士族的代表们推荐州郡人士给朝廷作为选拔授官的依据。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晋书·刘毅传》)”、“公门有公,卿门有卿(《晋书·王沈传》)”的情况,“台阁选举,徒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晋书·段灼传》)”。“或假财色以交权豪,或因时运以佻荣位,或以婚姻而连贵戚,或弄毁誉以合威柄。”(《抱朴子•疾缪》)。在家世、门第这个硬件上,陶渊明毫无疑问地先天不足,回首一路坎坷偃蹇,禁不住愧悔不迭。
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身在官场如同“羁鸟”、“池鱼”那样被约束捆绑,总渴望回到自由自在的从前,“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加之当时“逸虯遶云,奔鲸駭流”(《命子》)、“军阀”混战的动荡局势,从主、客观上致使陶渊明没有机会施展抱负。几度出仕受挫给他带来沉重打击。“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洁己清操之人,或没世以徒勤。”(《感士不遇赋序》)当时社会上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的盛行,激起陶渊明对归隐田园的强烈向往:“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最终下决心“击壤以自欢”毅然解职。赋《归去来兮辞》,“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表明了他与上层统治阶级彻底决裂、不与龌龊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志,表达了对腐败险恶的仕途和门阀制度森严的黑暗现实的极端不满。
陶渊明的诗歌充分表达了鱼归大海般的欣喜情怀,《归园田居》五首即是名篇。第一首中,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狗吠、鸡鸣,这些农村里的景物,对于如同逃出笼子的鸟儿一样的陶渊明来说,处处充满了吸引力和诗情画意,处处让他心花怒放。一种孩子般纯真无邪的喜爱与向往,作者洁身自好的志趣和情操,正如清新的农舍炊烟,抑制不住地在字里行间自然流淌出来。与污浊的官场相比,恬静安闲的农村才是诗人“久在樊笼里”被扭曲心灵的归宿和港湾,才是真正 “安身立命”的愉悦家园。“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安贫乐道,身心与山气、飞鸟、饮酒、采菊合而为一,足以宽慰他仕途的失意和生活的贫困。
3.“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陶渊明“夫耕于前,妻锄于后”,“摘我园中蔬”,“衣食须当纪,力耕不吾欺”,“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躬耕自资”。他亲自参加了农业耕种的实践活动,对农人的田园生活有了更深切的体验,这大大增强了他的田园诗作的感染力和勃发的生命力。“晋陶渊明独爱菊”,“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自由安适、惬意无比,对当前的这种状态十分满意。陶氏诗文中述及饮酒的不下五十余处,至死还念念不忘。当然,陶氏也通过饮酒思考社会和人生,以寄托胸中的种种“真意”。酿酒是颇费粮食的,粗粮秫米终究也是“生生所资”。颜延之“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萧统《陶渊明传》)。如果家中真地“缾无储粟”,他当不会无视老婆、儿子们饿死,而只顾逞一己口腹之欲。
关于陶家的田产,其诗文中提到了“西田”、“南亩”、“下噀田”、“西畴”,而且继续“开荒南野际”,以至“我土日已广”(《归园田居》)。移居柴桑、上京、栗里、南村,各地当有房产,“弊庐何必广”常会“邻曲”(《移居》),“童仆欢迎”、“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归去来兮辞》)。渊明“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晋书·隐逸传》),长子“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责子》)及诸子不习农作,居官彭泽令时甚至“送一力给其子”承担“薪水之劳”。前往庐山游玩来回几十里地,一门生二儿抬篮舆。“命室携童弱,良日发远游”(《酬刘柴桑》),举家秋游的雅兴似非底层农人能有的。这样看来,渊明有多处田产、房产,蓄养生仆,更多的活动是饮酒赋诗,或酣眠或郊游。有钱又有闲,自然“不戚戚于贫贱”,却留给后人“君子固穷”的经典楷模。“饥寒困穷,不以累心”(刘朝箴《论陶》),明归有光感叹:“悠然势分之外,非独不困于穷,而直以穷为娱。百世之下,讽咏其词,融融然尘渣俗垢与之俱化,信乎古之善处穷者也。”(《陶庵记》)“隐”当是与先前的“显”相对应的,纯粹的底层劳动者实在是无所谓“隐”的。
4.“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义熙末年,“有诏征为著作郎,称疾不到”。有人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他以诗抒“和而不同”之志:“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刺史檀道济也来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陶氏以“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回绝。
宋黄震言“陶渊明无志于世,其寄于世也,悠然而淡”(《张史院诗跋》),恐怕未当。如果陶氏无志,又何必屡屡出仕、几次三番地自寻刺激呢?其中是否就一定没有“汲汲于富贵”的因素呢?清方宗诚:“‘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观此二句,渊明非无志于天下也,特生当天下无道之时,不得不隐耳。”(《陶诗真诠》)当是的论。谭嗣同“尤有妄解”:“以为陶公慷慨悲歌之士也,非无意于世者,世人惟以冲淡目之,失远矣!”(《致刘淞芙书》)“正夫曰:‘人言陶渊明隐,渊明何尝隐,正是出耳。”(施德操《北窗炙輠录》)识力都足称入木三分。其《杂诗十二首》写到长夜不眠,慨叹“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可见直至暮年,他始终没有彻底放下“猛志逸四海”。
无庸讳言,渊明前期是很想进入仕途有一番作为的,无论从他受儒典教育的熏陶而怀“兼济天下”的理想,还是从他个人想谋求一己私利的发展空间来说,都无损于封建社会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中陶氏的人格与形象。“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应当说至少陶渊明不愿出卖人格尊严、屈己谀人。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教育部规划课题“地方课程规划与管理研究”(FHB120466)的阶段性成果,发表在《新课程研究》2016年06期。
作者信息:
韩宝江,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副研究员,学术研究领域涉及教育、文学、美学、文化、艺术。现任职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从事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学及相关学术研究。邮箱 hbj_2000@126.com,手机 ***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真武饭店512室,邮编100045
第三篇: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刘国意
教学设想
诗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这节课旨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来实现对田园诗的把握。理清由“归”字折射出的几个问题: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从而深入体会陶渊明归隐后怡然自得的心境。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文。2.背诵《归园田居(其一)》。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师生共同把握诗人心情的转变。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教学重点
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推荐学生阅读《归园田居》其余四首及《归去来兮辞并序》,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诗歌内容、语言风格。
一、导入
林语堂先生曾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中国的文人很幸福,往往得意的时候是个儒家,失意的时候是个道家,到了绝望的时候就是个佛家。”儒家积极入世,佛道消极避世,仕与隐一直是中国文人面临的抉择。今天我们来看看陶渊明做出了怎样的抉择,下面我们一起品读《<归园田居>其一》。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隐逸诗人,浔阳柴桑人,自称“五柳先生”(因作《五柳先生传》),谥号“靖节先生”。被后世人称为“百世田园之主,隐逸之宗”。
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几做个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往返于官场与田园之间,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直到他63岁去世,终老乡村。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家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而充实的隐居生活,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三、诵读
请同学们欣赏诗歌朗读,同时解决难读的字词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感情。羁鸟jī 荫后檐yìn 暧暧ài 墟xū 吠fâi 桑颠diān 樊笼fán 1
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1、听名家范读。
2、自由诵读,根据注释及手头资料疏通课文。
3、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往往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归”
四、探究、合作
以“归” 字为核心解读诗歌。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具体分析
1、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一去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明确:官场生活。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2、为何而归?
明确:A、性本爱丘山(本性)。
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注意炼字“误”)
{养家糊口 大济苍生。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门阀(门阀制度: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后人就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到东汉中叶出现了世代为官的大姓豪族。)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明自己的性格与世俗官场生活不适应。“适俗”就是适应仕途中繁缛礼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诗人说自己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第二句写自己流连山水喜爱田园,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屈原:“固时俗之工巧兮„„竞周容以为度”,而他选择的是“回朕车以复路兮„„之未远„„制芰荷以为衣兮„„长余偑之陆离”
追问:所以“性本爱丘山”也许是陶渊明“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呢?请同学们继续寻找文中信息.(提示:点题句是哪一句?)
明确:B、守拙归园田。
提问: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如何理解?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不归园田就不能守拙)
明确: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即使是现在,也有类似的现象)。这样,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
小结: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他沉痛悲吟,幡然醒悟到“既自心为形役”“何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词语含义、特点、情感)
明确:(1)“羁鸟”是关在笼中的鸟; “池鱼”是禁在池中的鱼。
(2)特点: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
(3)运用比喻说明作者身在官场,而心系田园的心情,对自由的向往。
3、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园田
问: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概括追问: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明确: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这是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你看,住宅周围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广,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心灵栖息之所。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这里衬托出了作者恬然自足、怡然自乐的愉悦心情。这正如他自己所歌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又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
“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
总之,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出优美的田园风光,由近到远,声色相调,淡浓相宜,描摹了诗人心中的桃园——朴拙自然、宁静中不失生机的乡村图景。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宁静和谐的心境。
4、归去如何?
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明确:“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自由、安逸、喜悦。追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因为厌恶官场所以更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最后两句收束全文,诗人似乎在回答人们的疑问,为何对如此平凡的茅屋草木、鸡鸣狗吠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呢?原来是作者“久在樊笼”的缘故,作者一旦冲出罗网,返回大自然的怀抱,那就其乐无穷、俯仰之间处处春了,可以说,这两句诗,是对以前误入尘网中的官场生活的形象的总结,也是对已经开始的新生活的欣喜之情的外露。
五、探究延伸
1、《归园田居》(其一)的艺术特色。
2、诗歌中那些地方和“拙”有关联?并谈谈你的理解。
3、作者选择归隐生活,有的人却说这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你有什么看法?
六、总结全文
《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朴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正直真实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慕浮华利禄,而是快意吾心、怡然自乐,恣意游弋,纵情挥洒。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七、作业:
1.背诵《归园田居》。
2.陶渊明的归隐,是否可行?在当今时代是否可以提倡?写成一篇随笔。
第四篇: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设计指导思想】
陶诗之美,不是一个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轻易能领会得到的;陶诗之情,同样难以引起年轻人的共鸣。他的反朴归真,他的淡泊,是历经浮沉世俗的淘洗后人性的回归。如果就诗论诗,归园田居并无多少疑难之处,任何强加的桂冠只会导致学生的不满或不屑。所以,对归园田居的学习,既要注重对诗歌本身的理解与感悟,更要注重从侧面挖掘诗人的诗心所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认同诗人,进而获得情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建构。【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了解陶渊明其人及诗文。
2、体会平中有奇,淡中有味的语言特色。
3、体会诗中流露出的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和感受田园生活乐趣的欢愉。【教学重点】
体会诗中流露出的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和感受田园生活乐趣的欢愉。【教学难点】
体会平中有奇,淡中有味的语言特色。【教学方法】朗读、品读、比较、探究 【教学工具】交互式电子白板、电脑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联系旧知,精彩导入 讲一个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 看图猜诗句温故而知新
同学们是否以前学过的《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作者是谁?陶渊明的桃花源景色怡人,民风淳朴,在那里没有压迫,人人平等,他们过着一种自己自足与世隔绝的生活,这个充满人情温暖的桃花源是陶渊明心中的理想国,但是,这美好的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那么,在现实中,陶渊明向往的居处是怎么样的呢?
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在现实中,陶渊明向往的居处到底是怎么样的。引出今天所学的课文《归园田居》。
二、知人论世,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今九江)人。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陶渊明既是隐逸诗人也是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直接影响到唐代的田园诗派,唐代的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有------王维、孟浩然
文学史地位:开创了田园诗一体,被称为是田园诗歌的始祖。思想:儒家积极的用世思想
道家消极的无为思想 山水田园诗派发展脉络 晋 陶渊明 田园诗派 南朝·宋 谢灵运 山水诗派
唐 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派
“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轼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元好问
“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朱自清
三、把握“归‘字,文本解读
(一)、学生齐读读课文,注意字音 羁(jī)、拙(zhuō)、亩(mǔ)、荫(yìn)、暧àì、吠fèì
(二)、听配乐录音,更正字音,把握诗中情感。
(三)、疏通课文,解释重点字词(结合课下注释)
适:适应,迎合; 韵:气质,本性; 羁鸟:笼中鸟; 拙:愚拙; 荫:遮盖; 暧暧:昏暗、模糊; 依依,轻柔缓慢的上升; 墟里:村落自然:既可理解为自然界,又可理解为田园生活。
(四)、解题:
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我们在解读诗人的情感时应该要重点抓住哪个诗眼呢?(归)提问:“归”字是诗眼,归的意思是返回,作者从哪里返回?为什么要返回?回到哪里去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诗歌,并思考这问题。(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思考、讨论、明确: ⑴从何而归?⑵为何而归?⑶归向何处?⑷归去如何?
■ 从何而归? “尘网”、“樊笼”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诗人把“尘网”、“樊笼”比做什么?(官场生活)
2、把“尘网”、“樊笼”比做官场生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
3、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词语含义、特点、情感)明确:
“羁鸟”是笼中的鸟; “池鱼”是池塘中的鱼。
特点: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
说明作者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对自由的向往。
■ 为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1、“适俗”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适应仕途中繁缛的礼节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诗人说自己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显示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爱丘山”、“ 守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3、既然“性本爱丘山”,“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何以要出仕?(生自由讨论)炼字: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误”既表现了陶渊明的后悔和厌恶之情.出仕是由于(一)、生活所迫。
(二)、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引入写作背景)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他不愿同流合污,便受排挤,孤立,他固守清贫,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一去三十年”实际应该是“十三年”用夸大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其实这一个“误”字,一误多年又何尝不是带着期望的自投罗网,在几经坎坷,在官场中碰得头破血流,看透了官场卑污之后,一个误落发出了陶渊明无限的人生辛酸。这是人生幡然醒悟后的绝唱,是一位哲人看透世界后的箴言。小结: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 归向何处?
归园田。“守拙归园田”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过渡句。
1、田园有什么独特的景物吸引着陶渊明?写了什么景物?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十余”、“ 八九”,一般来说,计数不确是乡里人的一种习惯,特殊的说,不也正表现出诗人辞官以后那心境的散适、淡泊。动静结合的手法:“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动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静景。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
远近结合的手法:“远人村”,“ 墟里烟”远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鸡鸣桑树颠。”是进景。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从视觉角度写。“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从听觉角度写。
2、田园风光有什么特点?
明确:简朴、空阔、恬静、幽静、和谐、朦胧
3、诗人为何对如此平凡的茅屋、树木、鸡鸣、狗吠如此津津乐道,如数家珍? 明确:久在樊笼的缘故,冲出罗网,得到自由,返回大自然怀抱,其乐无穷。一草一木也格外亲切,“性本爱丘山”。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表达一种满足与欣慰的情感。
诗人捕捉的是农村中司空见惯,具有代表性的事物,画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有浓有淡,有拙朴自然的趣味,这一切与官场污浊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他更加想归去。那么,归去如何呢?
4、如此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为什么在陶渊明笔下显得那么美?
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尤其是在对官场生活有了深刻的反感,彻底远离他之后对于田园生活增添了感情。从诗中的描写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内心的闲适自在,喜悦。他把平常的农村警务饶有兴致的写入诗句,而这些警务一经入诗,便和他的感情相互交融相互生发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移情入景,情景交融、■ 归去如何?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无尘杂”、“ 有余闲”、“ 久”、“ 复”表现了归后的感受。
1、“ 返”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那种归后的释然、舒畅的心情。
2、返自然后的“简朴、空阔、恬静、幽静、和谐、朦胧”的园田生活环境与官场的“尘网、樊笼”对比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
明确: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得自由和独立,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诗人归后与归前心情的对比:
归前------无奈、后悔
归后------愉悦、豁达、释然、返朴归真
四、整体架构表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是如何表现的? • 表现了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 诗人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些诗句来表现他的心情。他把官场比作“尘网”、“樊笼”,显示他对官场的厌恶,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把田园生活比作“旧林”、“故渊”,显示他本性超凡脱俗,对自然无比留恋。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诗人形象:清高正气、固守纯真 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
孤傲、恬淡超逸
五、艺术手法 贯穿始终
1、情景交融。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艺术境界。这是实境—也许的确是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情景,但更是心境—陶渊明内心追求那种恬静的生活情趣的物化,实境与心境浑然一体,水乳交融。
2、比喻手法的运用。
喻自己是一只樊笼里的鸟,现辞官归隐就像鸟脱樊笼到大自然中去一样轻松愉快。用“尘网”、“樊笼”比喻官场的庸俗、黑暗;以“故渊”、“旧林”比喻乡土,贴切形象,能加深读者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3、白描手法的运用。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是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描”。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等多用白描手法;鲁迅的作品,有许多使用白描手法范例。
陶渊明是“白描”的高手,其描写平淡质朴,不加任何修饰,却极为精练自然,如“出水芙蓉”,体现了白描手法的精髓。鲁迅先生曾说过:“白描”并没有秘诀。只要“有真意,去粉饰,勿卖弄”即可。4、对比手法的运用。
诗人归隐的田园和官场构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返归田园的喜悦,写人时把“适俗”与“守拙”对比,写鸟时将“飞翔”与“囚于樊笼”对比,写鱼时把回归自然厌恶官场的心情表达得生动又自然。
5、.语言平淡自然,又富于诗意。
《归园田居》诗人代表作之一,能体现诗人的艺术风格。作品语言平淡,又富于诗意。诗人用自然的笔墨,使情景融为一体。笔墨之淡与意境之浓,笔墨之自然与意境之深远,妙含其间,因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六、延伸思考,归隐原由
有人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消极避世,不敢直面现实,不思进取的表现。有人认为他的归隐是对自我本性的皈依,他在感受自然万物和艰难的躬耕生活中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新的意义。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田园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七、作业布置
背诵全文
完成《名师一号》练习
八、板书设计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情景交融
白描 归
比喻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对比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说老实话,本学期我上课基本不用多媒体课件。目的是想与之前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来做一比较:主要是比较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吸收信息情况。因为据有关教育部分调查显示:尽管多媒体课件的容量大,信息多,但学生的吸收能力相比之前老师只用一只粉笔一个黑板的情况,有所下降。于是我决定用好多媒体课件,唯我所用,只取所需。《归园田居》,课堂上自我感觉挺满意的。课堂气氛较活跃。
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讲解到位,古诗把握得当,教学效果好。
2、由以前学过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导入,联系旧知识,回顾旧知识,重温陶渊明的形象。
3、课堂上学生对陶渊明归隐的做法都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表示敬佩、仰慕。有的同学不免为此而感到愤愤不平。主要是有感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4、整堂课充满了激情。
5、教师语速适中,教学节奏把握得好。
6、最令我满意的是板书设计。既简单又明了,概括了诗歌的主要内容。
7、令人遗憾之处是没给学生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讨论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做法
第五篇:归园田居 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陕西省靖边中学语文组 孟利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诗人生平及其诗歌基本特征,学习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反复吟咏,通过对意象的分析、画面的联想以及语言的品读,体会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学习其坚定的人生追求,以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憎恶官场,热爱田园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培养学生通过诵读、想象、揣摩语言,准确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感知法,想象体会法,探究讨论法,启发引导法。教学时数:1课时
教具准备:音频范读文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背诵导入。让学生回顾初中时学习的《桃花源记》一文,背诵其中描写桃花源中的人们的生活情景的诗句。(学生回忆,个人背诵,教师引导点拨后明确内容,然后全体齐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教师设问:陶渊明为什么会设想并描绘出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学生个别、自由回答。)教师明确:是的,这是诗人的理想寄托。
二、介绍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5分钟)活动安排:
1.学生活动。以“我所了解的陶渊明”为主题,从时代背景,思想性格,作品风格,诗歌成就及对后世影响等多个角度展开思考,进行仿句写作训练。例:陶渊明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活动目的:温故知新,让学生对陶渊明生平及其创作风格有清晰准确的认识。)2.教师补充和归纳。
陶渊明从29岁出仕到41岁归隐,这期间他曾多次在出仕与退隐之间反复徘徊。他出仕,一是家境贫寒生计所迫,二是从小接受的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东晋末年黑暗的官场和官员之间的勾心斗角让他身心倍感痛苦。41岁这一年,他在彭泽县令任上,因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辞官归隐。这一次,他明确了自己要选择的生活方式,真正解决了思想上“仕与隐”的矛盾,内心于是归于平静。这之后,他的诗歌也呈现出了真正的田园诗的宁静。《归田园居》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三、整体感知
(一)诵读感知。(5分钟)活动安排:
1.学生自由朗读一遍,初步感受诗歌。2.听音频范读,在名家范读中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情感意蕴。3.诵读指导:教师强调个别字词的读音(荫,暧),从朗读节奏、语速、重音、情感基调变化等角度进行指导并范读。4.学生齐读,初步体会诗歌情感。
(二)疏通理解诗歌内容。(5分钟)
活动安排:
1.学生利用课本注释疏通诗歌内容,边读边理解,同时在课本中批注,掌握重点字词。教师及时了解学情,学生提出疑惑时,教师及时讲解。
(重点词语:适、守拙、暧暧、依依、墟里、虚室等。)2.解读诗题。教师设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中的题眼是哪个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归。
3.整体把握诗歌的写作层次,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设问:围绕题眼“归”字,这首诗在内容上可以分为哪几层意思?(引导提示:可以从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两个角度展开思考。教师提问,学生个别回答,其他人在课本中笔记标注。)
明确:本诗从内容上可分为三层。第一层1-8句,从何处归,为何归。第二层9-16句,描写归去后的田园生活,即:归去如何。第三层17-20句,归去后诗人的心情以及对田园生活的赞美,收束全诗。
四、合作探究,品读诗歌意境与情感。(20分钟)活动安排: 围绕探究问题(见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讨论,紧扣诗句内容进行深入解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将探究讨论的结果以口头表达的方式进行展示。小组展示完毕后,教师以及时追问的方式引导其他学生对展示小组的展示内容作出质疑、补充和拓展,教师强调重点并总结归纳。
问题1:从“尘网”“樊笼” “羁鸟” “池鱼”“误”“三十年”等词语入手,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
明确:“尘网”“樊笼”,运用了比喻修辞,足见诗人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羁鸟” “池鱼”,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身在宦海,失去了最适合自己生长的环境,身心被牢牢束缚之下的痛苦不堪、失去生机的形象。诗人说自己“误落尘网中”,一个“误”字表达了诗人的悔恨之情。“一去三十年”,则以夸大了的数字,突出时间之久,从而体现诗人身陷官场时痛苦之深。
问题2:找出诗歌中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抓住诗句中的几组意象,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体会诗人笔下田园生活的特点。展示小组中推荐一名同学朗读相关诗句。(第8-16句)明确:
意象: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画面描绘:“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周围写起。“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愿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乡村里常见的景象,真实自然,同时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整个画面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是最真实而平淡的乡村生活,然而又处处显示出悠然美好的诗意。
(引导提示:描绘画面时从不同的写景角度展开,如:远、近、视、听等。)
问题3:《归园田居》里描写的乡村生活景象普通又常见,在诗人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明确:诗人热爱乡村生活、田园风光,尤其在经历了多年官场生活的煎熬和痛苦之后,田园生活使他倍感珍惜。这些寻常的乡村景物中融入了他回归田园后的激动和喜悦,于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与诗人的主观情感相互碰撞和交融,构成了和谐统一的完整诗境:这既是宁静淳朴的自然之境,也是远离官场喧嚣“无尘杂”、恬淡自适“有余闲”的诗人的心境。“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热。”终于解脱后的释然,重归田园生活后的闲适、自在、恬淡的心情,都融进了乡村的一景一物之中,实景与心境浑然一体,情景交融,恰如王国维之语,“一切景语皆情语”。
五、诵读品味。(5分钟)
活动安排:朗读比赛。小组推荐,请热爱朗诵的同学以个人或自由组合的形式参赛(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给出3个名额),教师进行点评并颁发小奖品。
活动目的:通过前面的教学活动,学生已经对体会到了《归园田居》中诗人对黑暗官场的厌倦之情和对淳朴自然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这时再次朗读诗歌,既可以再次感受诗歌意蕴之美情感之真,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朗诵能力和诗歌感悟能力。
六、课堂小结。(2分钟)
陶渊明曾经是一只在官场罗网中失去自由的孤独痛苦的飞鸟,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自己天空:田园。他在《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以及今天我们欣赏的这一首《归园田居》等许多作品中,都真诚地书写了田园生活的乐趣和美好,他对自己的生活给予了由衷的赞美,他的独特艺术风格及其伟大的人格深刻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七、作业布置
(一)背诵全诗。
(二)写作训练。
1.著名诗人、学者叶嘉莹女士这样评价陶渊明:“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面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的,只有陶渊明。当然,他也不得不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了劳苦饥寒的代价。”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归宿,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3.鲍鹏山《南山种豆:陶渊明》:
陶渊明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隐士,但他是第一个把隐士生活写得如此美好,如此充满魅力的。陶渊明不想向人们做任何表示,这是他自己的生活,他只求自己满意。„„苏东坡等人确实是从陶渊明那里得到一种眼光与视角,然后再去寻觅自然之美,体味平淡生活的真味的。4.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杨林柯在《玄想陶渊明》一文中写到: “中国传统价值体系往往以人的社会身份来评价人的一切,而淡化乃至忽视了人的自然身份和人格身份。陶渊明放弃了自己的社会身份,无疑是放弃了现实社会的种种利益,他只满足于过简单的生活,而简单的生活更近于哲人的生活。”“只有超越功利世界与观念世界,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只求自己内在的认可,不求凡俗外在的认可。这是一种真正强大的人格,这种人格特征让陶渊明找到了生命的自由。”
5.人类的本质,就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 参考以上内容,结合本课所学,以《陶渊明,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300-500字的小作文。
八、板书设计
意象: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意境:宁静、自然
情感:厌倦官场 热爱田园 一切景语皆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