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跨文化交际教案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必修课程
《跨 文 化 交 际》
主讲人:殷树林 电子信箱:yinshulin@126.com 第一章
文化与交际
一、文化
“文化”是跨文化交际学中的核心因素之一,有必要界定它的概念。文化的定义是中外学者们争论不休而又见仁见智的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1871年文化人类学的创始人英国学者泰勒(E.B.Tylor)提出文化的定义以来,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出发给文化下定义,至今有150多种之多。尽管这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但是作为本学科的基础研究对象之一,我们又必须面对它。
(一)文化的概念
1、文化一词的来源。在我国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是“教化”的意思。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与“武功”相对,含教化的意思。在西方,“文化”一次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在英文中为culture,原义是指农耕以及对植物的培育,从15世纪以来,逐渐引申为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在近代,日本人把英文的culture翻译成文化,我们又借用了日本人的译法。(经济,编辑,逻辑,主义等等)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2、文化概念的界定。文化是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中国学者对文化的界定为: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包括语言、文学、艺术以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西方学者对文化的各种界定中,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鲁克洪在1952年发表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中提出的定义为多数人所接受。他们在分析了100多种文化定义后,把文化定义为: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于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和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
3、文化与亚文化。在一个大的文化群体里,由于各种社会和自然因素造成了各地区和不同小群体文化的某些特殊性。例如,因阶级、阶层、宗教、民族以及居住环境的不同,在统一的大文化之下,会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群体文化或地区文化即亚文化。(各地的婚丧习俗最明显)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56个民族既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又有自己的文化特征,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亚文化。(美国也是,移民国家)当一个国家内的某种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冲突时,这个亚文化就称为“反主流文化”。
(二)文化的要素
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1、认知体系。认知体系指的是认识论和“知识”体系。认知体 系是由感知、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信仰、宗教、艺术、伦理道德、审美观念以及其他具体科学等构成,其中世界观和价值观最为重要,是认知体系的核心。他们是一个文化群体的成员评价行为和事物的标准。认知体系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认知体系成员用以观察世界、了解现实的手段,评判是非、辨别好坏的标准,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是跨文化交际学特别关注的文化要素。
2、规范体系。规范是指社会规范,即人们行为的准则,包括两类:一是明文规定的准则,如法律条文和一些规章制度(学生守则最早接触的),二是约定俗成的准则,如风俗习惯。规范规定了一种文化群体成员的活动方向、方法和式样,是一个文化群体为满足需要而设立或自然形成的,是价值观念的具体化。每个社会的人都面临大量的社会规范。规范体系有外显性,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一个群体的文化,常常是从认识规范开始的。
3、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彼此结成的关系,是上述各文化要素产生的基础。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这些社会关系既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创造文化的基础。社会关系的确定,需要有组织保障。社会组织是实现社会关系的实体。一个社会群体要建立诸多社会组织来保证各种社会关系的实现和运转。家庭、生产组织、教育组织、宗教组织、政治组织、娱乐组织、立法组织、行政组织等等都是这样。
4、物质产品。物质产品是指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环境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品。它是文化的具体有形部分。从古老的弓箭到现代的火 箭,从马车到超音速飞机,从笔墨纸砚到现代的打印机。在它们上面凝聚着人们的观念、智慧、需求和能力。一种物质产品,既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也有它实在的用途。
5、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系统。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语言语和非语言语起着交流信息的作用。人们只有借助它们才能沟通。上述的文化要素也只有通过它们才能反映和传授。一个文化群体常有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系统,这往往成为跨文化交际中最明显的障碍。(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之一,回族,满族)
(三)文化的特征。
1、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自然创造物不是文化,只有经人类加工创造出来的物品才是文化。如土不是文化,用土堆起来的墙是文化(元朝北京的外城墙是用土堆成的,现称“土城”,是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水不是文物,人修的水道是文物(京杭大运河)。
2、文化是人们后天习得的。
文化(指精神文化)不是人们先天的遗传,是经过学习得到的知识和经验。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学跳神”,都是说文化是学来的。人一生下来,就受到文化的影响,开始了文化化的过程。中国婴儿放到日本,在纯粹的日本文化的环境中成长,那他学到的就是日本文化,长大后他的言行举止等都表现出日本文化的特征(川岛芳子)。文化是后天习得的,在跨文化 交际如此发达,外路文化冲击如此强烈的今天,儿童市的文化传统教育至关重要。(京剧进课堂,传统节日放假)等。
3、文化是一个体系。
文化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各部分在结构上互相联结,功能上互相依存。它犹如一颗大树,一些文化的要素是树的跟,一些是树的树干,一些是树的枝叶,一些是树的果实。如一条美国产的戒指就体现了几个方面:是人类的劳动产品——物质文化,美国某工厂生产的——社会组织,戴在手上上体现了对美的追求——认知文化,是男性还是女性戴,什么年龄戴,戴在什么位置,在一定的民族中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规范文化,它上面印有“Made in USA”,这是语言文化的体系。
文化体系的任何一个部分变动,常会影响到别的部分。由毛笔变为钢笔等,就出现了硬笔书法,如果被电脑取代,(写字——敲字?)那么书法就会慢慢消失,成为一种少数人的艺术。
文化各个部分的相互关联性是“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核心。美国向其他国家输出文化节日,会对该国家文化的方方面面带来影响。情人节、圣诞节等等。
4、文化在一个群体中具有共享性。
文化是一个群体共同创造的社会性的产物,它必须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即它具有共享性,才能成为文化。纯属个人的东西,如怪僻等,不是文化。(精神文化)一个朋友不吃鸡。
5、世界文化是丰富多样的。
世界上有上千个民族,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传统和绚丽多彩的世界文化。美国人吃牡蛎不吃蜗牛,法国人吃蜗牛不吃蝗虫,祖鲁人吃蝗虫不吃鱼雷,犹太人吃鱼雷不吃猪肉印度教徒吃猪肉不吃牛肉,俄国人吃牛肉不吃蛇肉„„许多民族的行为准则重视女人的贞操,印尼的一种门大维人却要求妇女先要怀孕,才有资格结婚。阿拉伯的女人必须裹住全身,美国的女人可以穿比及尼,非洲许多地区的女人可以露胸部和后臀,菲律宾的塔萨戴人则中日赤身裸体地生活。没有一条行为准则是世界上出处适用的。人类可以相互交流,共享文明的成果。
6、文化是发展变化的。
文化受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但是文化又是发展变化的。生产力的发展和新的发明创造、新的观念是原因之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红人,天仙妹妹,芙蓉姐姐等等。不同文化的交流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身边的牛仔裤,肯德鸡,卡拉OK等等。
7、文化常有本民族文化优越感的倾向。
对各个民族来说,常有把自己文化放在被尊重程度的中心地位。也就是说,民族文化优越感成为一种感知上的曲光镜,各个文化是通过它来解释和判断其他文化的。这种民族文化中心主义常是无意识的。因为生下来之后,我们就被要求用本民族的文化尺度去衡量种种行为。是潜移默化的。(中国人看欧人见面是亲吻)
二 交际
(一)交际的概念
1、交际一词的来源。
“交际”一词在汉语中出现至少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语里交际的“交”有接合、通气、赋予的意思;“际”有接受、接纳、交合、会合、彼此之间等意思。是同义连用的双音化。(国家,文章,眼睛,头颅)《孟子·万章下》:“万章曰:‘敢问交际何心也。’”朱熹作注:“际,接也。交际,谓人以礼仪币帛相交接也。”可见,在中国古代,交际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性交接,如信息传递、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等。
“交际”一次在英文中的对应词,人们通常认为是communication,而该词又可以译为“交往”、“沟通”、“交流”、“传播”等,但就汉语而言,这些词语在内涵和习惯用法上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凡是发生在人和与人有关的一切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之间的活动,都属于“交往”。“交往”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人与物之间。其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即人际交往,等于古代汉语中谈到的交际——以礼仪币帛相交接。实际上,在现代学术界,人们研究的交际更多的只限于“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性交接”这一部分,此时的交际与交流最为接近,但交流的重点在于相互理解,交际的重点则在于行为和行动。“沟通”与交际基本相当,不同的是,交际的重点在于行为和行动,沟通似乎更强调结果或者效果,因此“沟而不 通”通常不被认为是严格意义上的沟通。“传播”尽管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但一般来说偏向大众传播,与“交际”的区别就比较明显了。
2、交际的定义。
由于交际的复杂性,国内外对交际的界定也有100多种,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是“说服”派,如卡尔·霍夫兰认为,交际是信息发送者通过渠道把信息传给信息接受者,以引起反应的过程。另一为“共享”派,如亚历山大·戈德认为,交际是使一个人或数个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目前,共享派较多,《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都属于共享派。两者的差异在于前者强调了发送者的意向。事实上,尽管在跨文化交际这,有意向的交际占多数,但仍存在无意向的信息交流。如不了解风俗习惯的情况下,在宴请印度教客人时上了水注牛肉。这道菜作为信息刺激了客人,引起消极效果。因此,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可定义为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共享信息的过程。
(二)交际的层次
信息交换大致可以分为3种主要的层次,即人际交际、组织交际和大众传播。我们这里一般只考虑人际交际。
(三)交际的模式。
1、最早的模式是美国政治学家Lasswell提出的5W模式:“描 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来5个问题: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的,取得了什么效果。”
who says what to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 谁 说了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 对谁 取得什么效果
发送者 信息 渠道 接收者 效果
该公式注重的是交际或传播的效果,尽管简单,至今仍是指导人们传播过程的方便的综合性方法。特别是分析政治性传播与宣传十分适用。这是一种直线性传播模式。
2、数学家 Shannon及助手1949年提出了自己的模式:
信息 信号 接收到的信号 信息 信源 发射器 接收器 信宿
噪音来源
在这个模式中,提出了噪音概念,指明发出信息和接受者受到的信息并不总是相同的。
3、较为流行的人际交际模式是维尔博·施拉姆提出的环式模式。
编码 信息 解码
发送者 阐释 阐释 接收者
解码 信息 编码
在该模式这,发送者和接受者在解码、阐释、编码、传递、接受时,形成一种环形的、相互影响的和不断反馈的过程。施拉姆提出了编码、解码、反馈等概念;参加交际的人既是信息发送者,有事信息 接受者的双重角色概念;对信息的编码和解码构成了人们的交际。该模式更注重交际的过程,而不是交际的结果。有较强的概括性和适应性。对跨文化交际也很适合。
描绘大众传播过程比较完整的模式是德夫勒提出的大众传播双循环模式。这里就不说了。
(四)交际的要素。
1、信息。传播学中的信息指能够传递并能被接受者的感观所接受的刺激。信息可以是思想、知识、能力、感情等。信息是交际活动能得以进行的最基本的要素。你要向朋友写一封信,进行一次人际交际,最重要的是写点什么。没有信息,即使有再好的笔和纸,再便利的信道——邮政系统,你的这次交际活动也不能实现。信息是交际的灵魂。
2、发送者。发送信息的主体,可以是个人、群体、组织、国家。有意识——无意识,自觉的——不自觉的,有目的的——无目的的都可能。
3、编码。这是指发送者通过自己“码本”中对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选择,将它们根据所选用的语言的语法和句法规则,依据一定的思维方式组合起来,从而构成外在形式的信息。
4、渠道。是信息得以传递的物理手段和媒介,是联结发送者和接受者的桥梁。空气。信件、电话、传真、通信员、信鸽等是常见的个人媒介。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等是常见的大众传播媒介。
5、接受者。收到信息的主体,可以是个人、群体、组织、国际。
6、解码。这是指将接受到的信息通过自己“码本”翻译出来,赋予意义。前后的信息有重合、增加、减少、矛盾等情况。
7、接受者的反应。它指接受者有意或者无意对信息采取的行动。在成功的交际中,接受者的反应与发送者的意愿基本相似。
8、反馈。指信息接受者把自己的信息加以编码,通过某种渠道回传到信息发送者。
最重要的有3个:发送者、接受者和经过编码的信息。
(五)交际的特点。
1、社会性。交际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人类的交际都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构成和影响交际的各个因素都摆脱不了当时的时代和社会烙印。
2、个体性。交际是不同个体之间的具体行为,具有个体性。无论哪种形式的见澳籍都要通过具体的个人来实现,离开了个体,任何交际都无法进行。
3、对象性。交际是信息、思想的交换或感情的交流,必然需要交换或交流的对象。对象可以是一个,可以是多个,还可以是自己。
4、动态性。交际是一个动态过程,前一分钟还风和日丽,后一分钟就可能乌云密布,甚至雷雨交加。交际内容、环境气氛、交际者的心情等的动态变化最终构成了交际的整体的动态性。
5、不可回收性。交际的过程是信息传递、思想碰撞、情感交流 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不可回收性。交际一方一旦把信号投送出去,就如同泼出去的水,无法再收回。交际可修复,不可回收。
6、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主观因素:交际意图、信息掌握、交际技巧、情绪状态、知识经验、信念偏见、思维心理等等。客观因素:交际内容、交际渠道、交际者之间的关系、社会背景、相互之间的文化差异、时空场合等等。
韩信遣使来见汉王刘邦。来使呈上书信,汉王展视未终,不由怒道:‚我困守此地,日夜盼他来助,他不发一兵一卒,却想自立称王!‛
张良、陈平闻言,忙走到汉王面前,暗中踢了一下他的脚。汉王本是敏感之人,忙停止了骂声,将书信递给张良、陈平。二人见书中写道:‚齐人多诈,反复无常,且南临项羽地界,恐有所变,请封假王以镇抚。‛
两人看罢,附耳汉王道:‚汉军不利,怎能禁住他称王?不如因势利导,封他为王,否则恐生变。‛
汉王已明其意,遂佯叱道:‚大丈夫平定诸侯,要做就做真王,何必称假?‛
三 跨文化交际的特点
(一)双方文化共享性差
共享性是指人们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在交际学中是指人们对同一客体给予和享有的共同编码。同文化交际和夸文化交际的基本区别在于前者的交际双方共享同一文化,而后者的双方则是来自不同文化 背景的主体,其各自的文化中的认知体系、规范体系、社会组织、物质产品、语言符合与非语言符号系统的相似与不同混淆在一起,文化共享性差。当双关用语言符合和非语言符号对信息进行编码交际时就会发生障碍。这与同文化交际有巨大的差别。(码本的同与不同)
码本的不同表现在多方面。以语言符号为例。
1、编码的发音和形状不同。
汉族人把自然界中的清晨东升,傍晚西落的发光的球状天体编码为“太阳”,而英国人把它编码为“sun”。
2、词汇量不同。
不同语言的词汇量不同,同一语言在不同时期词汇量也不同。汉语中表示烹调方法的字有50多个,如烤、烧、蒸、煨、炖、煮、炸、煎、炒、烩、熏、煲、烘、焙、熬、涮、熘、汆、烙„„(美食文化最发达,老外头晕),而英文表示烹调的词大约只有10余个,如bake(烤)、broil(用猛火烤)、barbecue(烧)、steam(蒸)、stew(用文火慢慢炖)、boil(用白水煮熟,汤通常不要)、simmer(用文化短时间的炖煨)、deep fry(炸)、pan fry(介于炸与煎之间)、stir fry(炒)等。烩、熏、煲、烘、焙、熬、涮、熘、汆等等在英文中都没有相应的编码。
3、甲乙编码本中共有词语的文化涵义相同与不同参杂在一起。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对相同的事物或人的行为,有时有相同的文化内涵,有时却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英国人说“他像一只狐狸”。中国人对此话的理解是“他这个人 非常狡猾”。这样的理解符合原意。就是说两种文化对“狐狸”赋予相同的文化内涵。
英国人说“她像一只猫似的”。中国人对此话的理解是:“这个女人很温顺”。这种理解与英国人的愿意大相径庭——“她是个脾气不好爱骂人的女人”。对“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印度,老鼠沾了一幅湿婆神像的光,在这幅神像中只有老鼠和牛两种动物,所以在印度老鼠很自在。而在中国,老鼠是四害之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各种颜色在不同的文化中也有不同的内涵。黄色书刊:色情书刊(中国),无所顾忌制造耸人听闻消息的报刊(美国)。美国的色情电影是blue movie,直译就是蓝色影片。
传说和神话中的动物更是如此。“龙”是灵兽,有褒义。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等就是体现。龙还是帝王的象征,皇帝是真龙天子。基督教文化中,则是贬义。在《圣经》中龙是恶兽,是邪恶和恐怖的象征。
“亚洲四小龙”——“Four small tigers of Asia”.(新加坡 韩国 泰国 台湾)。
数字全世界通用,但也逃脱不了文化的影响。
5、编码词序不同。
中文里的“早晨好!”其编码的词序是“早晨—好”;英文里是“Good morning”,词序是“好—早晨”。两种语言词序的不同是其语法不同的一种表现。语法不同是思维方法的一种反映,而思维方法不同又会 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理解。(马蹄)
(二)各种文化差异程度不同。
在跨文化交际中,各种文化的差异在程度上是不同的,产生误解的可能性也是不同的。
具体的例子。菊花作为菊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子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从植物学的角度对它进行描述,在各个文化中都是一样的。但文化内涵却大不相同。
中国 日本 英国 拉美 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 高雅 高贵 鬼花
中国:人们喜爱,北京的市花,父母给女孩起名(秋菊)日本:白色的菊花是皇室的象征。拉美:祭灵时用,过鬼节。
整个文化而言,差异也不同。美国~印度~日本~新加坡。相距遥远,没有历史联系。在长相、语言、思维方法、行为举止、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等都明显不同。
西汉末年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世界、轮回、重生、觉悟、实际、清规戒律等生活用语源于佛教。季羡林说:“弄不清印度文化和印度佛教,就弄不清我们自己的家底。而且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决不仅限于汉族,其他兄弟民族特别是藏族和蒙古族,都受到深刻的影响。”
中日同在东亚文化圈内,体貌特征相似,同属黄种人。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自秦汉以后到明知维新,日本学习和吸收了大量中国文化。双方在哲学、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社会面貌、生活习惯等方面都许多相似之处。现在的日本年号“平成”出自《世纪·五帝本纪》“内平外成”。日语词汇的大部分由借入的汉语构成,汉字有训读和音读两种发音,音读就是古汉语的借音。现在听不懂日语,但许多词的意义时一样的。(朋友)中国也向日本学习,吸收了日本文化。现在常用双音节词中有1/3借自日语。(国际文化交流理论)
与新加坡差异最小。华人占76%。他们与中国人有着相同的民族渊源和文化渊源,保留了许多的风俗习惯。普通话、英语、马来语、泰米尔语是官方语言,提倡简化汉字,在学校学普通话。(闯南洋)
(三)无意识的先入为主。
在跨文化交际中,缺乏对对方文化背景了解的人,常常无意识地用自己文化的种种标准去衡量和评判对方的行为。人们自出生以后,大豆成长和受教育于某一单一的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在自己头脑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为的准则。大多数人不能冲破单一文化的束缚,以多种文化的眼光看待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行为。一是大多数人很少有机会直接与多种异文化接触,扩大自己的阅历;二是有些人即使和异文化接触,却偏好自己熟悉的文化;三是有些人会在与异文化接触的机会面前退缩。总之,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在头脑中形成的文化成分,到成年之后难以改变。
一位中文教师到美国的华文学校教华裔子女汉语。在教《罗盛教》一课时遇到了麻烦。罗盛教为抢救落水的朝鲜儿童而光荣牺牲的事迹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因此在她备课时觉得很轻松。
在讲课时本打算用三言两语将事情发生的背景轻轻带过,没想到简单的背景介绍却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提问:‚中国军队为什么要到朝鲜去打仗?‛‚中国军队是帮着美国军队打吗?‛望着他们迫切的眼神,她心中明白学生们多么希望他们的血缘国和他们的居住国是两个和平友好的国家。然而历史就是如此残酷。当她告诉学生史实后,只见他们个个像被霜打了似的,耷拉着脑袋,有的自言自语道:‚Sad‛,有的则不断地唉声叹气。看到眼前这种‚惨状‛,积聚在她胸中的那股豪迈之气顿时荡然无存。
课文中精彩的一段是描述罗盛教如何3次钻进冰窟窿中救出朝鲜儿童而献出自己的生命的。她让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是如何具体描写罗盛教3次钻入水中的情景的,并感受他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这时,一个学生却振振有辞地发问:‚罗盛教在水中待了多长时间?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停止呼吸后,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温度下,还是可以救活的。‛其他学生听到这话精神也提起来了,纷纷加入了讨论,眼看一堂中文课就要演变成一场科学讨论会。为什么学生们不为这种精神感动却争论死人是否还有复活的可能?
(四)误解、矛盾和冲突增多。以上3个原因,增加了跨文化交际误解的机会。在群体层面上,国内不同社会集团,不同民族之间有时因为无谓的矛盾 以至激化成流血冲突。
在国与国之间,文化上的冲突会导致政治冲突。如英国人拉什蒂写的《魔鬼诗篇》,引起了伊斯兰国家的普遍愤怒。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1989年2月发出了对他的追杀令,导致了英国和伊朗两国关系的紧张。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3国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投降。首相铃木宣布他的政府愿意“默杀”(mokusatsu)波茨坦公告。“蔑视或不理睬”+“高明老练地不作出反应”。
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人层面上,交际者的心理上往往会产生“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现象。文化休克指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际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符号不熟悉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症。也有人把这种定义扩大到由持续不断的不适应而产生的精神疲劳,失去不熟悉的食品、伙伴等之后的感觉,对东道主的反感,被东道主反感,对自己价值观遭到亵渎、价值观和身份角色的混乱引起的不舒服,对应付环境无能的感觉。
《子夜》中吴家老太爷从农村来到上海后,因受不了光怪陆离的文化的刺激而死去。这实际上就是具有农村封建文化的吴老太爷适应不了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都市文化而产生的文化休克现象。第二章
思维方式与跨文化交际
一、不同文化中的思维方式
(一)不同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1、思维与思维方式
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上是相对于物质而与意识同义的范畴;狭义上是相对于感性认识而与理性认识同义的范畴”。(《中国大百科全书 哲学卷》)我们这里所说的思维相当于思维活动,指获得理性认识的过程。
思维方式:是人们的思维习惯或思维程序。
思维以感觉器官的感觉和知觉为基础,同时借助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可以概括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例如,一个苹果,人眼的视觉会感受它的光泽,手的触觉会感受它表皮的温度和光滑度,口的味觉会感受它的味道,这些都是感性知识。当人综合这些感性知识,并且借助以往关于水果的经验知识,得出“这是苹果”的判断时,就经历了抽象思维的过程,达到了理性的认识。
2、文化与思维方式
(1)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思维是大脑的功能。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因而大脑的功能——思维能力也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正因为如此,不同的民族的人都有能力认识相同的事物,同一部著作或同一部电影可以译为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在国际性的运动会 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都了解一场球赛的经过和结果,在紧张关头异口同声地喝彩或表示惋惜。
但是,思维能力的全人类共同性不等于各民族想问题的方式都一样,相反,它们之间可以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例如,中国人写信时,地址的顺序是:
国名省名城镇名街道名门牌号码收信人 而美国人的顺序却恰恰相反,其顺序是:
收信人门牌号码街道名城镇名省名国名
这里就包含着两种文化的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中国人思考问题的程序是从大到小,而美国人思考问题的程序则是从小到大。
(2)不同文化中思维方式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虽然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但是各国在思维方式上又各有特点。普瑞布莱姆在1949年出版的《冲突的思维模式》一书中,提到了4种思维方式:
A 归纳推理。它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人们认为没有离开人的思想意识和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共性”,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英国人和美国人就习惯于这种思维。对于美国人而言,世界是由事实构成,而不是由概念思想构成的。它们的思维过程一般是归纳推理:从具体事实出发,进行归纳概括,从中得出结论性的东西。
B 演绎推理。它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由已有的一般普遍的概念,通过三段论式的推理而得出结论。人们认为思想理论具有真 实性和重要性,对自己信仰的思想理论比英美人具有更多的信心。法国、地中海国家习惯于这种推理。对法国人而言,没必要想英美人那样去搜集大量的事实和数字,他们倾向于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从一个概念推导出另一个概念。
C 直觉推理。重视直觉的程度要大于前两种。它强调整体和部分有机联系,并利用来自权威的思想。这种思维方式在帝国和斯拉夫语的民族中盛行。
D 辩证逻辑方法。这是由黑格尔创立,由马克思发展的方法。认为对立统一规律不仅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规律,而且也是辩证逻辑最根本的规律。要求分析和综合相结合,归纳和演绎相结合,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相结合。这种方法在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中间流行。
思维方式是影响人们修辞技巧的原因之一。修辞技巧不是指辞格,而是指话语组织。(谭学纯《广义修辞学》)。美国语言哲学家卡普兰对在美国的使用不同母语的留学生用英语写的短文或段落进行了系列分析,指出不同文化之间在修辞方面的差别,从中看出其思维方式的差异。
优秀的句子——糟糕的段落
中国人和韩国人的写作和思维方式是曲线式的。作者围绕着主体绕着圈子,从不同的不切主题的观点来说明主题,而不是直截了当地谈及主题。
以语为母语的人,其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开门见山,直奔主 题。
以拉丁语(法语和西语)为母语的学生,用英文写作文时表现出的思维方式是以文章中穿插一些离题的句子为其特色。
以俄语为母语的学生用英语撰写的文章的段落中常有一系列猜想式的平行成分和一些并列成分,至少有一半与句子中心思想毫不相关,从本质上说,它们在结构上是与从句有关的插入式的补充材料。
以闪米特语(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为母语的学生,似乎用各种各样的平行线式的思维方式。在阿拉伯文中,段落的发展是基于一系列复杂的平行式的结构,无论是肯定式还是否定式的都是如此。这种平行式的句法结构在《旧约圣经》中有充分的体现。
(二)形成一种思维习惯的原因
影响一种文化的思维方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思维方式受生理基础,首先是脑结构的制约和影响。例如大脑受到性别的影响。上个世纪70年代,加拿大学者发现惯用右手的女性的胼胝体的峡部比惯用右手的男性的同一部位大20%。胼胝体是左右大脑沟通的主要桥梁。——女性第六感的由来。
思维方式更多地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具体来说,它受到生产方式、历史传统、哲学思想、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综合影响。
1、生产方式。有的学者认为,英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经验论”,在很大程度上与“店小二之国”和商人社会历史有关。对商人和小贩来说,清点发出货物和收到货物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对通过 直接经验感到的事实的关切是非常重要的。
2、历史传统。有人认为,美国人的实用主义与美国的历史有关。美国是个移民的国家,移民多是从旧大陆出走,为了摆脱旧大陆的各种束缚到新大陆来寻求自由的。到了之后,他们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因而形成了有用就是真理的思维倾向。
3、哲学思想。在一定意义上说,思维方式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民族文化和其他实践活动的一种抽象。由于哲学包含较多的方法论的内容,所以哲学与思维方式有紧密的联系。一个民族的哲学,往往很强烈地体现着该民族的思维方式。英美分析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中国哲学的不同面貌。
4、语言文字。关于“萨丕儿—沃尔夫假说”我们后面详谈。
二、中国人与英美人思维方式的差异
(一)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英美人偏好抽象思维。
1、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也叫感性思维。它是通过感性形象和观念形象来反映和把握客观事物的思维活动。具有形象性、相似性的特点。
报社老总气急败坏地说:‚我不管你们屁股坐在什么地方,但我要你们的心在报社,要让你们的屁股坐在马桶上也要想着工作。‛(处处、时时)
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它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事物内在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活动。具有抽象性、间接性、逻辑性的特点。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商是妲己闹亡的;周是褒姒弄坏的;秦虽然史无明文,我们也假定他因为女人,大约未必十分错;而董卓可是的确给貂蝉害死了。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密切联系、互相渗透的,人在解决问题时经常要运用各种思维。由于职业的需要,人们可能有所偏重。语言学家偏好抽象思维,文学家偏好形象思维。
鲁枢元与伍铁平关于《超越语言》的争论。
2、中国人形象思维发达抽象思维不发达的表现
中国人形象思维很发达。例如,中国文学史中形象类比的手法很丰富。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始,到屈原的《桔颂》,魏晋南北朝的骈体文,唐朝的律诗,明清的对联,形象类比的方法,运用得很普遍。以至于清代著名学者王夫之说:
盈天下而皆象也。《诗》之比兴,《书》之政事,《春秋》之名分,《礼》之仪,《乐》之律,莫非象也。而《易》统会其理。
《论语》105次讲到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仁”但“仁”的本义究竟是什么,孔子没有明说,使得后来的学者众说纷纭。
中国的第一部语法著作是1898年的《马氏文通》,而印度公元前500年,帕尼尼就写出了《梵语语法》,古希腊公元前100年斯拉克斯就著有《语法术》。后者被奉为准则千余年,对现代语法仍有巨大的影响。
马建忠(马相伯):
因西文已有之规矩,于经籍中求其所同所不同者,曲征繁引,以论华文义例之所在,而后童蒙入学可以循是而学焉。其成就之速,必无逊于西人。
乾嘉学派(戴震、段玉裁、王念孙、桂馥)熟读百篇,其意自现
中国先秦墨家和名家的逻辑学没有发展起来,因此缺乏严密的形式逻辑。魏晋南北朝随佛教传入我国的“因明”就包括逻辑学。玄奘曾翻译了《因明入正理论》等因明著作,并讲授因明论,可到了弟子窥基之后就中断了。被尊为中国因明最高权威的窥基,对于形式逻辑的核心问题完全缺乏理解。鸦片战争之后,逻辑一词由严复译自英文logic,由于当时汉语词汇中没有相应的词,因而采用音译。
3、造成差别的原因
象形文字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文字在人类文明的进步过程中作用巨大。文字、冶炼术、城市的出现有野蛮过渡到文明的3大标志。
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汉字是唯一的表意文字,具有很强的象形性。古代汉字尤甚,如日、月、木、亦、从等。虽然警告几千年的发展,象形的程度有所减弱,但与其他文字相比,象形扔不可忽视。安子介1970年,希腊——鸡、马——狗、鸟——挺胸凸肚——throw out ones chest and raise the belly。
汉字的象形特点,充分表现在中国的书法上。书法展现的是文字的形象美,独一无二,且书画不分家。著名的兰亭序就是如此。26 个“之”。
神经心理学的一些成果,对上述观点也给予了有力 的支持。(1)左脑负责逻辑思维右脑负责形象思维的发现
思维的物质基础是大脑。大脑两半球的相应区的功能不尽相同,这种现象在婴儿期开始出现,随着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语言的学习而日益发展和稳定。在生命的早期阶段,具有一定的代偿性。而大脑半球功能单侧化定型以后,这种代偿性发生的难度就大得多。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之一的美国医学生理学家斯佩里发现,左脑负责理解语言及数字计算,能将复杂的事物细分为单纯要素,有条不紊地进行条理化思维。右脑负责鉴赏绘画、观赏自然风光、欣赏音乐等。简言之,左脑负责抽象思维,右脑负责形象思维。
(2)汉字认知中的两大神经心理特点——双重编码和复脑文字 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脑认知汉字时,不像拼音文字那样偏向左脑,而是左右脑并用的。因而可以说,汉字是复脑文字,拼音文字是单脑文字。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且音同形异的字多,字形和字义的关系密切。因此,汉字形、义之间的联系强于音、义之间的联系,这是有别于拼音文字的显著特点。这种特点使得大脑对它们信息处理方式可能一方面需要有如同对拼音文字认知一样的语音转录,另一方面由于汉字具有很强的方块图形性,使人们在汉字认知过程中对“形”的依赖特别大。
复脑文字是后天形成的,汉字的形象性是形成的原因。中国人 在汉字识别上的大脑两半球均势并非在学龄儿童一开始就如此。儿童先口语后书面语。因此,一开始只有音、义的联系。但在学习书面语后,由于汉字形体与意义的密切关系,加上老师在教学上对这种关系的特别强调,形、义之间的关联就慢慢建立并得到强化。这样就导致左右脑并用了。
旁证:
同一语系的汉族和藏族,由于使用的文字不同,脏族是左脑优势,而汉族是双脑平行。藏族在公元7世纪时借鉴了印度梵文,创造了属于拼音文字系统的藏文。
属于不同语系的汉语和日语,由于文字有相似之处,日本人也有双脑平行的特点。日本人公元5世纪使用汉字,公元7世纪借鉴汉字创造了假名,汉字和假名是日本今天的文字。
总之,象形的汉字,对大脑的思维过程发展了不同于拼音文字的影响。由于汉字是左右脑均势,促进了右脑的发展,右脑是负责形象思维了,所以使用汉字的人形象思维发达。拼音文字是左脑优势,促进了左脑的发展,左脑是负责抽象思维的,所以使用拼音文字的人抽象思维发达。
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达罗毗荼语系、乌拉尔语系、高加索语系、闪含(阿菲罗—亚细亚)语系、班图(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科依桑(布须曼)语系。
印第安语群、澳洲土著语群、西伯利亚语群。(《中国大百科全 书 语言文字卷》)
(二)中国人偏好综合思维,英美人偏好分析思维
1、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
综合思维是指在思想上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为整体,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等结合起来。
分析思维是指在思想上将一个完整的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或者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等区分开来。
分析和综合是对立统一的。如果人们不能在思想上将一个客体加以分解,就无法把握其本质,而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同样,如果人们不能将事物的各个部分结合起来,就无法在整体上把握一个事物,而只能有片面的认识。
在这对基本智力操作中,中国人偏好综合,英美人偏好分析。由于中国人偏好综合,导致了思维上整体优先,而英美人偏好分析,导致了思维上部分优先。
2、差异的表现
中医理论是中国人偏好综合思维的典型例证。中医认为,人体是各部分器官有机联系起来的一个整体,并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就是一种综合思维。中医的脏腑理论,主要是讲功能整体,而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器官实体,重视的是功能之间的联系,不是某些器官的实体状况。中医的这套理论和西医根据人体9大系统的生理结构来解释病理现象有很大的不同。从观念上看,中医是综合思维的产物,西医是分析思维的结果。
京剧是我国戏剧艺术的典型,从其表演特征上看,它是一种综合化的表演。京剧讲究唱、念、作、打。唱就是歌唱;念多是诗、赋等的朗诵;作是一种“文”舞,京剧中无动不舞;打是一种“武”舞,一种舞蹈化的武术。唱、念、作、打实际上是4种艺术的综合,在西方的艺术中,可以分解为歌剧、舞剧、话剧(西方没有武术)。在西方,歌剧是歌者不舞;舞剧是舞者不歌;话剧则不歌不舞。西方没有类似中国这样的综合性剧种。中国的歌剧、舞剧等都是“五四”时期从西方传入的。芭蕾舞引进的最晚。这种艺术形式引入不久,在60年代就开口唱歌了。中国的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都是如此。这种添加不是偶然的,是中国人审美情趣中的综合思维使然。
国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精华。在国画的画卷中,不仅有图画,而且常配有诗词、书法、篆刻等多种内容。这也是中国人综合思维的一种流露。西洋画中,绝没有这样的内容,顶多实在画中签上作者的名字。
在时间、空间和姓名上也都能体现两种思维方式。
3、差异的原因
汉语没有形态变化,语序固定,要正确理解一句话,就要从整体结构上去看,而不是把目光集中在个别词汇上。
我爱你
古汉语中没有类似今天使用的标点(今天使用的新式标点是模 仿西方的书写习惯而借用的,在清朝末年才开始使用,1920年由教育部正式颁行),所以历来认为学会断句是读书的基本要求。在阅读文章时,只有对整个文章理解之后,才能准确断句。应该说,这是综合思维的一种表现,但它又促进了中国人的综合思维的偏好。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孟姜女庙前的诗
汉字是图形文字,要把感知的图形复现出来,首先注意的是整个图像,然后才注意细节。这也促进了从整体到部分的思维倾向。整体储存。膏、真等。
美国学者霍尔把不同的语言分为高上下文(high context)语言和低上下文(low context)语言。他认为,汉语是高上下文语言的典型代表,一句话的意思要靠上下文才能确定,而英语是低上下文语言,大多数信息被包含在明确的语言代码中。
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谁在问?谁在答?谁在此山中?谁不知道谁的去处?
(三)中国人注重“统一”,英美人注重“对立”
1、差异的表现
中国古典哲学的辨证法和西方哲学的辩证法有相同之处,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都是经过斗争产生的,中国儒家经典《易经》用阴和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但也有不同之处,中国强调对立面的和谐和相互渗透,即对立中的统一;西方文化强调对立面的斗争和转化,即统一中的对立。
中国哲学不否认对立,但比较强调“统一”的方面。传统文化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古代哲学还认为,整个世界是统一体,整体与部分严格区分是不必要的,部分不能作为一分子流离出整体。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统一观念表现于政治领域,就是中央集权。(不集权则乱)在伦理上表现为顾全大局,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这与英美等强调个人迥然有别。
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思维方法中有把一切事物分为两个对立面的倾向,工作——娱乐,好——坏,和平——战争,成功——失败,原因——结果分得很清楚。比如,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将宇宙作为外在物和客体加以研究,视大自然为征服对象。再如工作和娱乐分得很清,工作是工作,娱乐是娱乐。他们对一个行为、事件或行动也常常要求一个“原因”,或要求一个机构对该事件负起相应的责任,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对美国人是难以接受的。
我们呢?
思维方式不同可能产生矛盾。美国教师的评价:中国学生常常
未能把主观与客观加以区分。而这是西方人所需要的。在他们的思考和写作中,常出现本人经验与客观事实互相替代的情况,而且把本人的经验、客观事实与从权威人士引来的概念相提并论。
2、差异的原因
汉语汉字是重要的原因。
在句法上,英语明确区分主语和谓语,句子必须要有主语和谓语。这就是形式主语产生的原因。而在汉语中,有时既不需要主语,也不需要谓语,没有主谓对立的要求。研究表明,主谓对立是一种最基本的对立。汉语缺乏这种对立,显然对中国人有很大的影响。(逻辑上的“主目”和“谓项”,哲学中的“本体”概念)
汉字是象形文字,主体和客体关系密切,没有完全分开。而英语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显然要大得多。试比较日和sun,月和moon等。
三、思维方式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一)思维方式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多人都倾向于认为对方也用与自己同样的方式进行思维。正是这种错误的认识,常使跨文化交际难以顺利进行。由一种思维方式组织起来的一套信息发出后,接收者以另一种思维方式去解码,就可能发生歧义或误解。
向计算机输入同一信息,由于程序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如在键盘上输入NENG,在中英文两种输入状态下得到的结果是不
同的。
一篇文章,甲文化的人看来是符合逻辑的,乙文化的人看来就不那么符合逻辑;甲文化的人看来是思路清晰很好理解的,乙文化的人看来就可能显得思路混乱比较费解;甲文化的人看来是有说服力的,乙文化的人看来可能就不那么有说服力。
阿拉伯的平行式写作方式在现代英国人读来就现得陈旧和粗俗。日本人讲话含糊不清和没有逻辑常使美国人感到糊涂和沮丧。
我们呢? 石定栩的例子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就中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击中日军的70%和伪军的95%。
请大家先看看《普通逻辑》,然后找政治课的资料分析分析。
(二)思维方式对信息编排的影响
1、思维方式影响说话和行文的遣词造句
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在文章中,为了是文章鲜明、生动,多用比喻,辞藻华丽,特别喜欢用形象的词汇。
张志公《汉语修辞》:
在汉语修辞中大量用‚比‛,用得多,用的方面广。‚比‛的方式有种种,总的就是不直说,而以此喻彼,让听者或读者自己去理解。一般修辞学上讲的‚明喻‛、‚隐喻‛、‚借喻‛等都是比,就连‚夸张‛、‚移就‛等,往往也是比或者包含比的因素;各种成语,许多都是‚比‛
的运用。
段连成说:
我国有许多读者喜欢华丽、抒情的文体。报纸、电台常发这类的通讯和特写然而,对于外国读者,由于感情基础的差异,阅读习惯的不同,华丽辞藻一般只能减少传播的清晰性和效果,甚至被视为空话冗词和夸大宣传。尤其是英语读者,更惯于低调陈述,而不惯于用词强烈。
下面是某市举行龙舟比赛的新闻稿:
中华大地,江河纵横;华夏文化,源远流长(然后才讲到本地,再讲到龙舟节)轻快的龙舟如银河流星,瑰丽的彩船似海市蜃楼,两岸那金碧辉煌的彩楼连成一片水晶宫,是仙境?是梦境?仰视彩鸽翩飞,低眸漂灯流霓,焰火怒放火树银花,灯舞回旋千姿百态,气垫船腾起一江春潮,射击手点破满天彩球,跳伞健儿绽空中花蕾,抢鸭勇士谱水上凯歌
段连成翻译后特意请一位美国新闻工作者看看并坦率写出他的评语。他说:Full of hyperbole(充满了极度夸张),不仅不知所云,而且令人发笑。
2、思维方法影响到人们说话写文章的谋篇布局,影响人们说服人的方法、讲话和写文章的结构形式
文章的文体有多种类型。无论什么文体的文章,由于中国人有整体思维的倾向,都习惯于写得有头有尾,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楚,起承转合不可颠倒,注重结构的完整性。在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也以
“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整体刻画为特色。
西方的文学作品则可以由任一局部开始,整体时空感不强,倒叙、插叙、意识流较多。任务描写是以从头到脚直至睫毛的颤动等细节刻画为特色。
请大家课后看看司汤达的《红与黑》。
西方传统的演绎推理是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如: 什么地方有烟就会有火(大前提)山上有烟升起(小前提)山上有火(结论)
典型的印度演绎推理由5个部分构成:命题、理由、例证、施用、结论。如:
山上有火(命题)
因为山上有烟升起(理由)什么地方有烟就会有火(例证)山上的情况就是如此(施用)所以山上有火(结论)
作业:
《劝学》和《Of Studies》之比较分析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for ornament, is in disccourse;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e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For expert men can execute, and perhaps judge of particulars, one by one;but the general counsels, and the plots and marshalling of affairs, come best from those that are learned.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to 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 is affectation;to make judgement only by their rules is the humour of a scholar.They perfect nature, 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 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Crafty men contemn studies, simple men admire them, and wise men use them;for they teach ont their own use;but that is a wisdom without them, and above them, won by observation.Read not to contradiet and confute;nor to believe and take for granted;nor to find talk and discourse;but to weigh and consider.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that is, some books are to be read only in parts;others to be read, but not curiously;and some few to be read wholly, and with diligence and attention.Some books also may be read by deputy, and extracts made of them by others;but that would bu only in the less important arguments, and the meaner sort of books;else distilled books are like common distilled waters, flashy things.Reading makes a full man;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And therefore, if a man write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great memory;if
he confer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present wit, and if he read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much cuning, to seem to know that he does not.Histories make men wise;poets, witty;the mathematies, subtile;natural philosophy, deep;moral, grave;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Abeunt studia in mores.Nay, there is no stond nor impediment in the wit, but may be wrought out by fit studies;like as diseases of the body man have appropriate exercises.Bowling is good for the stone and reins;shooting for the lungs and breast;gentle walking for the stomach;riding for the head;and the like.So if a mans wit be wandering, let him study the mathematics;for in demonstrations, if his wit bu called awy never so little, he must begin again.If his wit be not apt to distinguish or find differences, lit him atudy the schoolmen;for they are cymini sectores.If he be not apt to beat over matters, and to call up one thing to prove and illustrate another, let him study the lawyers cases.So every defect of the mind may have a special receipt.38 第三章
价值观与跨文化交际
一、什么是价值观
在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都认为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可以是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不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
Prosser:
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主要通过文化交际构成的模式。它们是最深层的文化,我们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价值观。
Hofstede:
喜欢某种事态而不喜欢另一种事态的大致倾向。Kluchhohn:
个人或群体所持有的一种显性或隐性的认为什么是可取的观念,这一观念影响人们从现有的种种行动模式、方式或目的中做出选择
Samovar和 Porter:
价值观通常是规定性的,告诫人们什么是好的和坏的,什么是正确的和错误的,什么是真实的和虚假的,什么是正面的和反面的,等等。文化价值观确定什么是值得为之献身的,什么是值得保护的,什么会使人害怕,什么是应该学习的,什么是应该耻笑的,什么样的事件会使人们团结起来。最重要的是文化价值观指导人们的看法和行为。
Rokeach: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最好的行为的一套持久的信念,或是依重要性程度而排列的一种信念体系。
二、价值观的特点和分类
(一)价值观的特点
1、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价值观形成以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改变。一个人的信仰和为人处世的原则可能持续一生。个人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从未放弃。
但在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人们的价值观往往也会随之变化。杨国枢在1964——1965年对1389名台湾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他们最喜欢的第一种生活方式是“保持人类最好的成就”。二十年后的1984年,杨国枢和黄丽莉对969名台湾大学生进行了同样的调查,结果发现他们最喜欢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他们喜爱的程度排列如下:
轮流体会欢乐和孤独
将行动、享乐及沉思加以综合 在无忧而卫生的享受中生活
而“保持人类最好的成就”却称为台湾大学生喜好程度较低的一种生活方式。
‚现代化的社会变迁足以改变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观念‛——杨
国枢
2、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中国文化尊重老年人,美国文化注重青年人。(奥巴马在中国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当主席的,资历太浅)
下面是美国和日本在言谈方式上的价值观对照:
美国 日本
赋予言语较高的价值 赋予言语较低的价值 言语是必需的 言语不那么必需 不喜欢沉默 喜欢沉默
普遍倾向于言过其实和夸大 普遍倾向于言不足实和缩小 喜欢明确和直率 不喜欢明确和直率 偏好相互对立以推动工作前进 偏好相互依靠以保持人际和谐 主张平等的人际关系 主张有等级的人际关系
3、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有相同的成分,也有不同的成分 儒家文化中“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基督教也有类似的主张;儒家崇拜祖先,而基督教则不。
佛教的“十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鬘、不听视歌舞、不坐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基督教的“十诫”:
不可拜别的神、不可制造和敬拜偶像、不可妄称上帝的名字、须守安息日为圣日、须尊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
可作假证陷害人、不可贪恋别人妻子财物
(二)价值观的分类
1、积极、消极和中性的价值观
积极的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或一个文化群体必须坚持的价值观;消极的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或一个文化群体必须否定的价值观;中性的价值观指的是可以自由对待的价值观。
上帝、祖宗、谦虚
2、非常重要、重要、不重要和无所谓的价值观 裴多菲: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Sitaram 和Roy对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对比:
E东方文化,W西方文化,B美国黑人文化,M穆斯林文化,A非洲文化
价值 非常重要 重要 不重要 可忽略 个人主义 W B E M 和睦 E B WA M 金钱 WAB M E男女平等 W EB A M 爱国主义 BMAE W--
三、学者们对价值观的一些研究
(一)Hofstede的研究
荷兰心理学家Hofstede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对IBM公司50种职业、66种国籍的雇员所回答的11.6万份问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比较不同文化价值观的4个方面:
1、权利距离
衡量的是人们接受权力不平等状况的程度。在各种群体中,权力上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功能性的。(群居性生活需要,动物也如此)这种不平等通常以等级制的形式出现。每个社会在处理权力不平等的问题上方式不同,形成了价值观上的差异。在权力差距大的社会,人们接受较强的等级制,安心于自己的位置。(菲律宾、墨西哥、委内瑞拉、印度、巴西等)。权力差距小的社会,人们接受较弱的等级制。(奥地利、澳大利亚、以色列、丹麦、挪威等)
2、回避不确定性
指的是一种文化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容忍或要避免不确定性。一些文化在心里上难以忍受模模糊糊的事情,对事情比较较真,他们以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来减少不确定性。(希腊、葡萄牙、日本、比
利时等)而有的文化很有能力对付模模糊糊的事情,对此没有心理的压力。(新加坡、丹麦、瑞典、香港、美国等)。
3、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衡量的是个人与集体的联系是松散还是紧密。该尺度描述的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反映的是人们生活在一起的方式。个人主义强调的是自我和个人的成就,与集体的关系松散,相互依赖称帝弱;(美国)而集体主义强调群体的和谐,与集体、社会的联系紧密,相互依赖程度高。(委内瑞拉)
4、男性化——女性化
性别上的二元性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事实,而不同的文化对此采取不同的态度。问题的实质是,性别上的生理差异是否应该运用于社会活动的角色之中。占优势的社会模式是男人呢占主导地位,女人抚育后代。所谓男性化——女性化是指该文化中代表男性的种种品质(例如竞争性、独断性)更多,还是代表女性的种种品质(例如谦虚、关心爱护他人)更多。(日本——瑞典)
Rokeach1979年对10个国家的1000名心理学系的大学生的调查基本一致。这使得该结论更加有说服力。
(二)Bond的研究
心理学家Bond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合作进行了一项新的调查。这项调查由他所组织的中国文化小组进行。首先他们请几位中国社会学家每人写出10条他们认为是中国人最根本的和最基本的价
值观念,然后他们去掉很少重复的部分,共得出33条,再加上它们从阅读中国哲学和社会科学著作中得出的7条,总计列出40项中国文化价值观念,并把它们译为英语。
1、孝
2、勤劳
3、容忍
4、随和
5、谦虚
6、忠于上司
7、礼仪
8、礼尚往来
9、仁爱(恕、人情)
10、学识(教育)
11、团结
12、中庸之道
13、修养
14、尊卑有序
15、正义感
16、恩威并施
17、不重竞争
18、稳重
19、廉洁 20、爱国
21、诚恳
22、清高
23、俭
24、耐力(毅力)
25、耐心
26、报恩与报仇
27、文化优越感
28、适应环境
29、小心 30、信用
31、知耻
32、有礼貌
33、安分守己
34、报仇
35、要面子
36、知己之交
37、贞洁
38、寡欲
39、尊重传统 40、财富
调查对象被要求在每项下用9度的标尺表明他认为该价值的重要程度(9表明极为重要,1表明毫不重要)。调查对象是22个国家或地区的大学生,每一国家或地区100名,男女各半。根据调查对象的打分,计算出每个国家或地区的平均分,再经过因子分析等计算方法得出4个因子:
(1)融合(integration)
(2)儒家工作动力(Confucian work dynamism)(3)人心(human-heartedness)(4)道德纪律(moral discipline)
他们发现,凡是儒家工作动力这一项得分高的在经济方面的发
展(以1965——1984年间的GDP为依据)都很快。在这一项得分最高的前8个国家或地区是:香港、台湾、日本、韩国、巴西、印度、泰国、新加坡。
四、价值观的跨文化比较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还是天人相分
1、中国文化认为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或对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在中国,先秦孔子提出的“天河言哉”,并把天与神分开,把天当作自然。到了汉代,这一思想得到完善,形成“以类和之,天人和一也”和“天人感应”的思想观念。天人合一指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和对自然的崇拜,人们将自然中日夜交替、季节变换与人们的活动和生活周期相一致起来,一切都出在不断循环往复之中,并与自然和谐统一。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这还是你的妈太糊涂了,我早该想到的,然而天,这谁又料得到,天底下会有这种事,偏偏又叫我的孩子遇着呢?
在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和影响下,在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以及言语观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笼统、求综合和知觉上重直觉。
2、西方认为认为天人相分
西方主张天人相分,从古至今倾向于把宇宙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西方的哲学家一开始就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对立的,一切
二分: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等。人出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或地位,他们相信,这不是天命,而是由于自己的懒惰和缺乏斗争精神所致,顺从命运的人受到人们的唾弃。
天人相分决定了美国人一切二分,对待事物习惯分析、重逻辑的的思维方式和求“精确”的言语观。
(二)人际关系:集体主义取向还是个人主义取向
1、中国文化提倡集体主义取向
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强调集体主义。《礼记》中就有对大同社会的描述,叫做“礼运大同”。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已,后天下之乐而乐。”
近代,西方思想传入对传统文化带来了一些影响,但集体取向仍是主流。林则徐:“苟利国际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孙中山“天下为公。”毛泽东推向极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集体主义取向有两个表现:群体取向和他人取向。
中国人提倡以家庭、社会和国家等群体的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必要时可以牺牲个人利益。
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
中国人在做事情时首先要考虑别人怎么看,怎么说。这使中国人养成了不愿意得罪人,逢人说好话的习惯,有时甚至不惜说假话。
结果:
谦虚、谨慎、相互合作、讲究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成功时功劳不在自己,失败时怨天尤人。性格内向,好静,习惯于忍让,缺乏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
2、西方文化提倡个人主义取向
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包括个人的身份、个人的作用、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选择的自由。英语是世界上唯一将“我”大写的语言。在英语中,以self为前缀的单词有100多个:Self-control, self-esteem, self-confidence, self-respect等等。这种情况在其他语言中是少见的。
Stewart:
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是至高无上的,个人主义是首要的和肯定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美国可能是主导一切的。美国人有生以来就受着全力竞争、努力争先的教育、取得成就可能要牺牲别人,甚至是家人和朋友为代价。
西方的个人主义取向渊源于15世纪的文艺复兴,至20世纪发展到顶点。
17世纪英国哲学家Lock: 生物的个体是自然的基本单位。Churchil 我们从我们的父母那里得到的只有我们的名字而已,不是财产。我们必须寻找机会。我之所以特殊不是继承来的,而是我通过拼搏取
得的。
结果:
追求自由、差异。与前面的相反。林语堂《林语堂著译人生小品集》:
人们不哀鸣虑忧,他们尽力迈步向前,他们不等待别人援助,他们自助;他们不等待机会,他们制造机会。
但你该牢记,你们的出路就在你脚下。在你认为出路是在别处或别人身上时,你是要失败的你的机会,你的成功就包裹在你的人格中,你的成功是在你自己的生命中。
(三)对变化的态度:是求变还是求稳
1、美国文化求变
美国文化的真谛在“变化”二字,核心思想是“无物不变”。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变化体现出不断打破常规、不断创新的精神。对美国人来说,变化——发展——改善——进步——成长——未来几乎都是同义词,没有变化就没有进步,就没有未来。
美国人永远不满足于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不管变化好也罢,还是变化坏也罢,他们都要不断变化,而且不怕从头再来。美国历史的每一章都充满了某某人如何从一地迁徙到另一地、某某人如何从社会最底层或职业升迁至社会地位高的职业之类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海外移民的事例。(洛克菲勒、乔布斯等等)当然,变化也可能带来危险、**和破坏,然而美国人把这些东西看作是创造性的破坏。所谓
不破不立。
变化才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著名的青蛙实验。
2、中国文化求稳
与之相反,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信奉“万物不变”或“万变不离其宗”。中国历代朝代更迭,然而本质是“一乱一治”的天道循环,很少出新,统一和稳定是历朝历代的头等大事。
人们习惯于在一派和平景象中相安无事,知足常乐,讲究“安居乐业”、“家和万事兴”、“国泰民安”。一切发展的前提是家庭、家族、社会的稳定。没有稳定就没有统一;越是稳定,越是统一,越是进步。
中国人的故乡情结、对固定工作的偏好都是求稳定的反映。正是在稳定中求生存,求发展,求进步,所以中华文化得以延续并保持其完整性。
因为美国人求变,所以他们强调做事(凭本事说话);因为中国人求稳,所以我们强调做人(凭关系说话)。
(四)对本性的看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1、中国文化主张性本善
中国文化在人性善恶问题上,在古代尽管有韩非等人主张性恶论,但主流文化是主张性善论的。如孔子就认为人皆可为舜尧,“仁者爱人”。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性善论,注重发扬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三字经》的经典总结:
第二篇:跨文化交际
中西日常生活的差异
1、跨文化交际概念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
2、中西服饰差异
中西服饰受其各自不同哲学和文化的影响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儒家思想和大陆文明使中国服饰呈现出繁冗,宽博的特征。它不注重外表的装饰,以宽松的衣服遮掩身体的曲线,在思想上追求人格的完美,以“谦谦君子”的风范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西方属于海洋文明,强调主观与客观的分离,理性看待服饰,主张释放个性,利用各种剪裁,色彩搭配等手段来完美身体曲线。
说起东方服饰文化,人们一定会想起雍荣华贵的唐装,含蓄隽永的旗袍,而对于西方服饰文化我们却知之甚少,能想到的除了近代的西装,便是中世纪欧洲隆重华丽的贵族服饰。其实中西服饰文化差异并不如此简单,一个民族的服饰特点渗透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西服饰经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貌和体系。
(1)图案
中西服饰在对图案的选择上也呈现五花八门之势。中式服装喜好运用图案表示吉祥的祝愿。从古到今,从高贵绸缎到民间印花布,吉祥图样运用极为广泛。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九龙戏珠等图样,不仅隐喻着图腾崇拜,而且抒发着“龙的传人”的情感;象鹤鹿同春、喜鹊登梅、凤穿牡丹等图案,反映了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希望。
西欧服装上的图案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古代多流行花草放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流行华丽的花卉图案,法国路易十五时期,受洛可可装饰风格的影响,流行表现S形或旋涡形的藤草和轻淡柔和的庭院花草放样。近代有影响的流行图案花样有野兽派的杜飞花样,利用几何绪视原理设计的欧普图案等。
随着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服饰文化融合趋势也空前加强。中国服装界正在努力同世界接轨,走一条时尚加民族特色道路,在传统服饰设计中融入西方时尚元素,同时中国元素正在影响着国际时装界的发展。我们在探讨中西服饰文化差异的同时,更应该思考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保持民族特色的重要性。关键在于找到这个点,找到民族文化和大同文化切入的融合点。
(2)外形
在外形特征上来讲,中国传统服装的外形强调纵向感觉,常用下垂的线条、过手的长袖和筒形的袍裙。纵向的装饰手法使着装人体显得修长。清代服装相对来说比较肥大,袖口、下摆都有向外扩张之势。然而,清代妇女那高高的旗髻和几寸高的花盆底鞋,加上垂至脚面的旗袍,使旗人比历代妇女都显得修长。服装外形的修长感是对东方人较为矮小的身材之弥补,在感官上产生视错觉,在比例上达到完美、和谐。平顺的服装外形与中国人脸部较柔和的轮廓线条相称。
西洋古典服装的外形强调横向感觉,常采用横向扩张的肩部轮廓、膨胀的袖型庞大的裙撑、重叠的花边等,使服装线条产生夸张和向外放射的效果。西洋服装的外型特点与西方人热情奔放的气质,起伏明显的脸部轮廓以及比东方人高大挺拔的体型相适应。
(3)色彩
一个民族对颜色的喜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好反映了这个民族潜意识的性格特征。在上古时代,黑色被中国的先人认为是支配万物的天帝色彩。夏、商、周时天子的冕服为黑色。后来随着封建集权专制的发展,人们把对天神(黑色)的崇拜转向对大地(黄色)的崇拜,所以形成“黄为贵”的传统观念。传统服装色彩受阴阳五行影响,有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它们被称为正色,其它颜色为间色,正色在大多数朝代为上等社会专用,表示高贵。在民间,正色也是人们衣着配色所喜爱和追求的颜色。
而在西方,在罗马时代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和紫色,白色代表纯洁、正直,紫色象征高贵。中世纪时奇特式教堂中彩色玻璃窗被装饰得辉煌灿烂,引导人们追求天堂的色彩,因此服饰上充满宗教气氛的色彩被人们向往。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随着服饰奢华程度的升级,明亮的色彩受到人们的欢迎。法国人特别喜欢丁香色和蔷薇色,也很迷恋含蓄的天蓝和圣洁的白色;西班牙人崇尚高雅的玫瑰红和灰色调;在英国,黑色被认为是神秘、高贵的色彩。
4、中西饮食习惯差异
(1)“讲排场”VS“简单、随意”
中国有句古话,“持家要俭,待客要丰。”中国人在请客吃饭时讲究排场,重视饭菜的质量和数量。菜肴越丰富、越珍贵,就越能体现出主人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且饭菜一般要大大超过主人和客人所能消耗的量,否则就不足以显示主人的好客。比如清朝出现的“满汉全席”.菜至少108种,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要分三天方可吃
“十六会签”是台州传统的高档筵席,由冷盘16碟、热菜l6碗、茶点l6种组成,山珍海味,成辣酸甜齐备,蔚为大观。而在西方.人们将吃饭看成是聚会和交流的机会,是重温旧谊和结交新人的机会,也是获得信息的场所。吃的东西固然必不可少,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不需要摆阔气、讲排场。因此,西方的宴会并不重吃,而重宴会形式的自由化、多样化;主人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出一种轻松、和谐、欢快的气氛,让客人们享受一段自由自在的美好时光。因此.西方人举行Pot—luck,即在聚餐会上每人都带一样菜,让大家共享。或者是开Pany,在聚会上,主人只提供饮料、酒和一些简单的食物,如奶酪、炸薯条、三明治等,并不提供饭菜。甚至在胡锦涛主席2006年4月访美抵达西雅图接受比尔·盖茨家宴时,这位全球首富、微软公司董事会主席提供的晚餐也不过是精选的三道菜:前菜是烟熏珍珠鸡沙拉.主菜是华盛顿州产黄洋葱配制的牛排或阿拉斯加大比目鱼配大虾(任选其一),最后是甜品牛油杏仁大蛋糕。全球首富接待大国元首,竞只上三道菜,或许很多人认为盖茨太小气,而这正是中美文化的差异,美国国宴不超过四道菜,盖茨上三道菜已经算是盛情款待了.而中国宴席,动辄山珍海味、名酒名烟,一年吃掉2000亿,“吃文化”极尽奢华浪费。
(2)“集体主义”VS“个体主义”
在中国.“饮食所以合欢也”的集体主义思想.强调突出一个“合”字。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群箸齐下,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场景好不热闹,最后结帐也是争相付钱。而在西方,受个体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采取AA制,各人自付各人帐。
(3)餐具的差异:“筷子”VS“刀叉”
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以农耕为主,通常以谷类为主食.倾向于安居乐业、和平与安定.强调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而西方很多国家其祖先为狩猎民族,饮食以肉类为主,为了能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必须善于捕猎.富于进攻性,形成了争强好胜和乐于冒险的性格特征。中西方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也造成各自在饮食特别是餐具使用方面存在差异:中国人使用筷子时温文而雅,很少出现戳、扎等不雅动作.在餐桌上对待食物的态度是亲和的、温柔的。而西方人使用刀叉时又切又割,让人感到一种残酷和暴虐,是毫不掩饰地蹂躏食物。
(4)出席时间的差异:“迟到”VS“准时”
人类时间观念大致有两种文化模式,一种是单一性时间(Monochronic—time),要求做任何事都要严格遵守H程安排.该干什么的时候就干什么;注意严格遵守约会时间,不能失约这种模式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时间模式.正式的宴会要求准时到达,一般不超过lO分钟;否则将被视为不合礼仪,是对主人以及其他客人的不尊重。另一种是亚非拉地区普遍使用的模式,多样化时问(Polychronic—time)模式,持该观念的人没有安排fj程的习惯,该干什么的时候没有按时去干;不注意遵守时间,不重视预约。对于“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有时主人甚至故意将宴会时间定得“早”一些.以便为客人们的“迟到”提供更加充裕的时间。
(5)座位安排的差异
座位安排方面,主要有两个差异:其一是“南北”Vs“左右”。中国人认为宴会中座位通常是以面向南为上,以面向北为下,形成了“南尊”、“北卑”的传统观念。最尊重的位置是坐北朝南或正对门厅处.称为上席、首座等。西方人在安排座位时将主宾席放在主人的右侧,形成了餐桌座位以右为上、左为下的规矩。其二是“男尊女卑”vs“女士优先、男女平等”。中国人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宴会或多或少地缺乏对女性的尊重.许多地区有“女人不上席”的习俗,即使上席.女性所坐位置一般也不显著。而西方人将女士优先、尊重妇女作为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同时也作为宴会上其他行为的标准。在宴席上,男女宾客必须交叉而坐,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其实这也是人们将基督教文化对圣母玛利亚的虔诚尊敬扩展和延伸.而产生的尊敬世间妇女的社会风尚。
9、中西家庭观念差异
“父为子纲”是中国家庭几千年来延续下来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子女必须服从父母长辈,否则被视为“大逆不道”、“不孝”。父母是绝对的权威,发展到当今社会,父母又成了孩子的庇护神、债务人,父母辛苦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使得中国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大多数孩子从一出生就很少离开过父母。
通常,孩子出生后的几年里与父母同居一室一床,母亲外出或走亲访友总要带着孩子,长期如此的母子间的亲密使孩子在感情上依赖母亲;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存能力低下,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在西方,尤其在美国,孩子与父母的距离较远,孩子一出生就和父母分开,单独有自己的房间,父母走亲访友或购物时,通常用婴儿车推着孩子;父母鼓励孩子自己走路,摔倒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吃饭;有的父母干脆把孩子托付给保姆,培养孩子从小不依赖父母。
父母比较尊重孩子的意愿,注重孩子的个性培养,独立是对孩子的基本要求,同时父母又是孩子的朋友,父母同孩子相处关系融洽,孩子成年后不再依赖父母生活,即使是上学也靠自己打工挣钱完成学业,否则,会被视为丢人的事。中国人辛苦了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父母省吃俭用,一辈子积蓄买一套房子,该享天伦之乐了,自己也已走到生命的尽头。房子成为留给子女的遗产。祖祖辈辈,世代如此。
中西文化观念差异无处不有,除上述外,还表现在诸多方面,如饮食习惯、家庭生活习惯、教育观、人生价值观等等。著名外语教育家王佐良先生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由于社会历史和发展背景不同,中西文化观念差异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同时还要适当引入一些中西文化对比的讨论,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加深印象,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课堂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之中,做到既教语言又教文化。
Ppt加点图片
第三篇:跨文化交际心得
学习《跨文化交际教程》心得
学习《跨文化交际教程》心得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时候必然会出现障碍,为了克服这些障碍,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我们必须要提高自己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及时的学习跨文化之间的交际。而《跨文化交际教程》这门课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得以有机会来更深的了解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以及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方式。
关键字:跨文化
东方
西方
交际
王老师在这门课中教授了我们很多知识。其中包括交际、文化与语言,词汇与文化,非语言交际,中西方社会文化与艺术和提高跨文化意识。在每个不同的章节中,我们都获益匪浅。
交际、文化与语言:在这个章节中,我们了解到了交际的定义、目的、发生的条件、因素、模式及特征。其次,老师也向我们分别阐述了文化和语言的定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老师着重强调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因此,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习惯用自己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来理解对方的话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可能导致对对方话语的误解,从而产生冲突。因此,这开篇之章,为之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词汇与文化:在这里,老师比较侧重于中西方之间的词汇在翻译这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主要讲的是不同之处:颜色、动物、植物在中西方的传统文化中所象征的不同的寓意。老师给我们举了很多有趣的例子,让我们在一种很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带着对文化差异的好奇学习了这章节的知识。例如说“狗”这个词在中国多有贬义的意思,狼心狗肺、鸡鸣狗盗、狗仗人势这些词都是很好的证明。而在英语文化中,“狗”大多数都表达表较好的意思,a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这些词里面的dog 的所传达的意思都是褒义的。还有其他很多例子都向我们生动的证明了中西方文化在词汇方面的差异。
非言语交际:我们在这一章的学习中理解到了非言语交际的含义,作用以及它有哪些种类。在我们日常生活交际中,不仅通过语言文学表达传递信息,更依靠交际者的声音、表情、举止和行为等非言语语来确认或否定所交际的信息。研究表明,非言语交际是语言交际的43倍。这不光体现在结果中,更左右交际过程中交际者的情感。例如,当人们说违心话时,神态会把真实的思想感情流露出来。比如,嘴上说欢迎,语调却很冷淡;嘴里说不怕,身体却在发抖。研究者曾经观察过说谎人的动作,发现说谎时人们手部的动作减少了,因为在潜意识里,人们觉得挥动双手会把自己的秘密泄露出去。因此可以看出,非言语信息能够反映人们的潜意识,即使老练的说谎者也有可能被觉察。人们可以避免语言交际,却不能避免非语言交际。
除此之外,中西方文化中的非言语交际的方式也有不同之处。例如说:竖起大拇指,在美国:这个在北美以及许多别的国家里非常普遍的手势常被用来无声地表示支持和赞同:“干得好!”、“O.K.”或者“棒极了!”以及其他十几种意思。然而,在某些地区,这个手势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北美人用竖起的大拇指表示要求搭便车,但在尼日利亚等地,这个手势却被认为非常粗鲁,因此必须避免这么做。在日本和德国,竖起的大拇指也用来计数:在日本这大拇指表示“5”,但在德国则表示“L”。因此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非言语交际时容易长生误解。熟知并正确运用非言语交际有利于避免尴尬和误解的产生。
中西方社会文化与艺术:在了解西方社会文化这节内容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观看了电影《摩西十诫》,让我们了解到了西方人的信仰以及西方圣经文化的来源。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而在西方的文化里,他们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在艺术这方面,老师让我们欣赏了许多西方的钢琴名曲(蓝色多瑙河,命运交响曲,致爱丽丝......),舞蹈(芭蕾,华尔兹,交谊舞......),戏剧(猫,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通过对这些视频的欣赏我们比较系统的了解到了西方艺术的种类。而中国的则更多更我们讲解了一些戏曲作品,包括京剧、黄梅戏、越剧、昆曲等等,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提高跨文化意识:前面几章讲得内容都是为了这一章做铺垫用的。在前几章中我们了解到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无论是在言语交际上还是在非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因此,如果我们只具备了传统成功英语的标准,及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一无所知的话,那我们学的就是哑巴英语,因为仅仅凭借哪些知识,你是没有办法与外国人人交流的。为了成功的实现跨文化交际,我们就必须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最后,我要在这份学习心得中谈一下我对自己这一学期在《跨文化交际》课程学习中的反思以及将来的希望。
首先来说一下反思,一学期学下来,我学到了好多,王老师在这门课中,不仅教了我们关于跨文化方面的知识,更是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例如,早上早起一点点就可以做很多事情,还有很多尊重人方面礼仪。虽然,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但有时就是我们这些有点“自负情节”的90后就是很难做到,我们总是想方设法的让自己个性化,而往往忽视了传统礼仪的重要性。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前提应该是我们对自己本国文化的了解并以身作则。本国的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根,如果我们没有了根,还能谈立足这个社会吗?
接下来谈谈对这门课的希望,我希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祖国复兴的伟大使命。在当前这个韩流、西风盛行的社会,我们在捍卫本国文化的同时更要成为一名文化的使者,将中国的文化传向世界。作为一名文化使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交流的前提是了解,有了解才有沟通,有沟通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因此,在即将结束这门课程之际,我们仍然要在课下学习这么课程,不断的充实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当代当学生,而不是“闭门造车”。
第四篇:跨文化交际(学习心得)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即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本学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我学会了一下三点:
一、如何正确的审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二、如何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三、如何提高跨文化的交流技能。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 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接触和交流的机会,这对于我们加深对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陌生的国家和文化,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这时在跨文化交际课堂中学到的东西便起了大用!
我总结了一下中西方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在客观主体方面,西方人向外探索客观世界,强调真善美、爱智,注重理性科学,注重求异,科学和逻辑发现。中国人向内探索个人世界,强调真善美、崇善,注重情感、伦理,注重求同,经验、感情。
二、在处理问题方面,西方人采取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态度,中国人采取不可中直取,只可曲终求的态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三、在发表个人看法时,西方人直言、直去,中国人谨言、拐弯。
四、在民族性格方面,西方人偏重功利,好走极端,与其他民族存在斗争,强调以力争天下。中国人偏重道义,以“中庸和谐”为贵,强调协和万邦。
五、在建筑物方面,西方建筑物主要为高大、雄伟、外展的建筑风格,而中国建筑物主要是小巧、玲珑、精致。
六、在个人观点问题上,西方人以个人为单位,注重人个,以个体为本体,性格外向,亲情观淡漠,对待友情重视实际情况,强调人人平等,积极面对现实。中国人以集体、组织为重,性格内向,对待亲情非常重视,对朋友两肋插刀,强调孩子所属是于家长,处理事物通常全盘考虑。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就像是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在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除了思想差异,还有地理形态差异,宗教差异、饮食差异、建筑差异、服装差异、礼仪差异。像是地理形态差异:西方主要是海洋文明,而中国主要是黄土文明。
宗教差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有四种分类:原始宗教、国家宗教、民间宗教和世界宗教。主要以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三大世界性宗教为主体。西方人绝大多数信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国人主要信仰佛教。基督教是信仰耶稣为救世主的神论宗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并有著作《圣经》以及21.4亿信徒,信徒之间互称对方为教友,每周至少做一次礼拜。伊斯兰教是有穆罕默德创立,其名字原意为“顺从”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创造宇宙的独一无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和安宁,共有57个伊斯兰国家,其标志为新月,教徒统称为“穆斯林”,并有著作《古兰经》,信徒14余亿人,日常穿着主要体现在妇女戴盖头,男子带礼拜帽。佛教由释迦牟尼创立,发源于古印度,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有四谛:苦、集、灭、道。苦为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集为受苦原因为业惑,灭为如何消灭造成烦恼的原因以及如果消灭欲望,道为如何消灭苦因。教规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听歌舞、不睡高床,不着彩衣,不着财,过午不食等。并在中国境内有四大名山,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地藏王菩萨道场—九华山,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也孕育了自己土生土长的宗教,那就是道教。道教成立至今1800多年,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为原始道教,并且有着特殊的风俗习惯,入教要先交五斗米。
二、理论阶段化,以葛洪为主体的部分人开始气功、炼制丹药。、三、金代全真道,以《道德经》、《孝经》和《般若经》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强调万物之母为道,长生不老可肉身成仙,并有老子经典著作《道德真经》,标志为八卦图。宗教的信仰不同,教义不同也会影响人们思维观念的不同。
饮食: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各国当然也都不会例外。饮食是人们生存的根本,中西方都不例外。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21世纪全球化进程,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其中饮食文化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最基本内容。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的不同,中西方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饮食文化。主要差距在以下三点。
一、饮食观念的差别:西方对于饮食有着一种理性饮食的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障,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的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而中国人从始至终都很重视饮食文化,在中国的烹饪术中,对美味的追求几乎达到了极致,以至于中国人到海外谋生都以开餐馆为业,成了我们在全世界安生立命的根本,而对于美味的追求倒使我们反而忽略的吃饭的真正意义。
二、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门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表现出了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大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国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中国的宴会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有一种形式,那就是圆桌,这从形式上就造成一种团结、礼貌的气氛。而在西方饮宴上,尽管食物和酒都非常重要,但是核心在于友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
总而言之,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不同是中西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西方文化是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而中国是农耕文化和陆地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其中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的人民都在饮食中自觉不自觉地表露着其自身深刻的文化背景。如:中国,吃的形式后面蕴藏着一种丰富的心理和文化的意义以及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这一转化成对社会心理的一种调节,有许多学者将中国人的这种特有的“民以食为天”的观念称之为“泛食主义”的文化倾向,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餐饮文化及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注重菜的种类和数量,很少考虑饭菜的营养性。饮食的美性追求虽然压倒了理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快,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在融合中相互补充。所以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餐桌礼仪也趋向文明性,科学性。两种文化间也不存在谁先进谁落后,未来的世界里,两种文化也将不断融合,贯通。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万里不同食”,个个国家因为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风土人情和独特的历史发展经历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和习惯。作为以英语为第二语言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也要多去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习俗,不但对英语语言学习本身有巨大的帮助,而且在和国外友人的接触中能更好的了解对方,不至于闹出笑话。
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生命的源泉。
社交称谓中沉淀着本民族的价值观、价值取向、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是约定俗成的传承性符号系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区域性。变异性和时代性,与其社会结构和文化思维模式密不可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反观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餐桌礼仪的差异,餐桌礼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生活习惯的反映,而生活习惯的形成又不是短时间内可得到了。它其实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沉淀和延伸。
建筑差异:西方人在建筑上着重追求向空间扩展规模,注重个体美、人工美,讲究刚直、求实,中国人却主要致力于在平面上拓展,注重整体美、天然成趣,讲究曲柔,追求意境。西方主要的建筑风格有五种。一为和谐、完美、崇高、“柱式”风格的古希腊风格建筑。二为以圆形为主,继承和发扬古希腊建筑风格的古罗马风格建筑。三为“苍穹顶”屋顶,中间突出,穹顶支撑在独立方柱上的拜占庭风格建筑。四为空灵、纤瘦、高耸、尖峭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五为奇形怪状,各种元素胡乱结合的巴洛克风格建筑。中国建筑长采取抬梁式结构、穿斗式结构、井干式结构。并且中国主要以木材为主,西方以石料为主。
服装差异: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素质的物化,是内在精神的外观,是社会风貌的显示。首先中西方服饰用料不同,中国服饰主要用料是丝绸、棉等,西方服饰用料主要是麻。其次中西方服饰造型结构不同,中国传统服饰往往给人朦朦胧胧,藏而不露,隐含寓意,给人以审美的感受。这种含蓄有时通过款式展现,有时也可以通过造型、布局、色彩、线条等手段给人以整体和谐之美。而西方服饰比较开放大胆,这已经作为一种人体艺术了,不仅仅赋予服装保暖的作用,更多的是上升到了艺术品的高度。再而中国服饰外形强调纵向感觉,西方服饰外形注重横向感觉,中国人对服装的穿着价值的认知,不是直接显示人体之美,而是在于服装本身之美来代替和掩饰人体之美,而且通过服装来显示人社会价值。而在西方,则认为服装必须为人体服务,通过着装使人显长掩短,装点的更美,完美的反映人体体态的美。
礼仪差异: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方面的内容。礼仪,是整个社会最直接最全面的表达方式。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是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的礼仪文化特点是:以“礼”服人;以亲情至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和”为贵,西方的礼仪文化特点:直呼其名,讲究效率,女士优先,重视消费等。中国的传统礼仪文化强调谦虚谨慎而西方则是在得体的基础上强调个体和个人价值。
如何能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除了了解于中国与西方的思想差异,还有地理形态差异,宗教差异、饮食差异、建筑差异、服装差异、礼仪差异等。更应该以审慎的态度正确面对不同文化之间差异、学会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技能以及以更强的适应性适应不同文化的能力。以上便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全部理解。
第五篇:跨文化交际论文
一张照片所承载的往往可以涉及到所属者自身,甚至所处社会及相关文化的传播,为了了解照片作为一种视觉文化包涵的多层次的意义,我们有针对性地对照片的保存原因,放置位置,来源和个人及社会价值进行了探究。
通过对同学的采访,辅以图片启发的方法,我们小组四人分别进行了提问并以文字记录,之后对相关图片加以深入探讨,并借助网络及图书进行理论分析,最后在被采访人提供的基本信息下融合多方想法概念做出了总结。
被采访者为来自福建厦门的一名大一新生,对故乡的自然及人文特色文化充满热爱,并深深眷恋着南国的故乡。
被采访者所带照片拍摄于暑期与同学观光旅游时期,集中于故乡的自然及人文风光,主要是厦门鼓浪屿的特色建筑,小吃及民族风情,十分具有当地地方特色。这些照片多被发表到网络相册上,或被张贴在寝室的柜子的醒目位置。
森山大道曾说:“所谓照片的记录性,不仅仅是停留在事情发生的时间,也连接前后所有相关的时间。”所以,照片不仅是一种光影的载体,不仅是一种简单的事实,更是主观对美好的镌刻,寄托着一种情思,是片刻意识的延伸,是回忆的牵引,饱含了摄影者对世界的真切感受,是对岁月侵蚀的抗拒。正如被采访者的诸多照片,延续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这便是是照片对于个人的价值所在。从社会价值来说,诚如泰勒所言:“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俗在内的复杂整理。”因此,这些照片不知不觉中就作为一种视觉文化,在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相关制度,风俗,信仰等等同时,从一个人的世界走进了一个群体,步入了另一种文化之中,或以独特的视角重温了历史,或以真挚情感感染了更多人。被采访者的照片就是对当地文化资源的真实记录,于是便能开阔我们的视野,明晰了南北文化的差异,陶冶了我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了文化素质,而且那些带有强烈当地气息的符号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营造了小空间却多元的文化氛围,是对文化的宣扬,甚至可以促进当地的旅游业,拉动经济发展。
被采访者通过在网络上分享照片,和在寝室展示的方式向更多人介绍自己家乡的文化,前者无疑是科技产物下的对传媒方式的充分利用,散播面更广,更加契合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但与后者相比,后者可以通过拍摄者的自我介绍渗透更多主观情感,更富感染力,并在介绍与被介绍的互动中产生更多文化交际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