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兰亭集序教案14

时间:2019-05-15 07:08: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语文兰亭集序教案1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语文兰亭集序教案14》。

第一篇:高一语文兰亭集序教案14

湖北省石首市南岳中学 付家文

一、导语设计

谁都知道:“锦心绣口李太白之文章,铁画银钩,王羲之之字法。可有谁知道王羲之除了能写一笔好字外,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呢?也许有同学会反驳我,老师,您说得好轻松,堂堂书圣的字岂只是一笔好字?那我要告诉你,我这样说是让你知道他的好文章该要好到什么程度了。如若不信,请听„„

二、放课文录音

(同学们注意读音,注意情调变化。)

板书:

兰亭集序

三、简介“序”

(包括解题)

“序”,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一般的书序介绍成文成书的经过,出版或写作的意旨,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一批文人雅士包括自己在一次宴集上作成的诗所写的序。这个序既符合一般书序要求,更有超出一般书序的地方,这就是它的立意和构思不同凡响,下面进行具体的学习。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一遍,注意语调清新明快。

2、划出时间、地点、目的、人物。

目的:修禊事。

⑴ 指名一生说出环境句,天气句。

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⑵ 教师朗读环境句、天气句,要求大家闭眼感悟画面美。

⑶ 又指名一生说出活动句,感受句。

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板书:

活动句: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感受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要求:学了这段,把你的感触用段中一短语概述一下。

5、齐读一遍。

板书:

集会盛况

信可乐也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游目骋怀 极视听之娱

五、学习第二段

1、引语:以上记叙了集会盛况,知“信可乐也”,以下请一同学读读,大家想想,表达方式发生了什么改变。

2、指名朗读。

3、教师提示:注意第一句。

⑴ 先看文下注释。

⑵ 作为段首,想想这与上下文有何联系?

⑶ 点拨:“夫”,发语词,将由上文生发议论。“相与”和“一世”要注意,上文是作“相与”一次之记叙,显然下文就要怎样?发“相与”一世之议论。

4、默读这段,准备答问:

⑴ “相与”一世,作者具体写到了哪些有代表性的内容与方式?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⑵ 面对多种“相与”的内容与方式,作者却用哪一个字表明了一种好心情?

“欣”。

这个字显然承接了上文的什么字?

“乐”。

板书:

⑶ 小组讨论:第一段末句写“信可乐也”,这段末句却转而写“岂不痛哉”,转化的依据是什么?

(指名一生说)

板书:

岂不痛哉

5、教师小结:

此段重点放在“痛”上,欣有向倦时,欣有变陈时,人生在俯仰之间,首句俯仰就已暗示,“曾不知老之将至”除了表明乐而忘忧外,也作了暗示;“及其„„感慨系之矣”加以点明,“死生亦大矣”引古语印证和强调。

6、二组朗读,一、三组进一步明确思路。

板书:

欣 倦(陈)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人生感慨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六、学习第三段

1、引语:以上“岂不痛哉”,抒发了人生感慨,人生是短暂与无常啊。你知道哪些名人抒发过这类悲叹吗?

曹操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李白叹“人生在世不称意”。

这种悲叹是不是悲观?

不是,它是对客观存在的直述,不是虚无心灵的显示。如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矣。”李白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雷锋说“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那么王羲之在悲叹之余,是以怎样的态度来面世的呢?

2、指名朗读。

3、分大组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一组⑴⑷题;二组⑵题;三组⑶题。)

⑴ 看古人的文章,作者为何“临文嗟悼”?

“昔人兴感”,“若合一契”,即古人也有感于死生,或作者与之情感共鸣。

板书:

昔人兴感,若合一契

⑵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什么意思?结合现实说说你的理解。

板书:

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待人生的怎样态度?

热爱人生。在崇道尚玄的东晋时代,我们看得出其抗拒人生虚幻是何等的执着努力。

⑶ 作者不但嗟悼昔人,还悲后人,悲什么?

“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

这样写有何好处?

① 透露作者对人生感受的敏锐与深刻,对人生的热爱与执着;

② 巧妙一转,回到此次宴集之诗序上来。

(注意:此段之“悲”不同于上段之“痛”,上段之“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而这段是由已悲人,感慨更加深刻。)

⑷ 作者作序的目的是哪句话?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诗文。

板书:

后人有感

有人说,结尾一句让人回味无穷,是这样吗?

板书: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悲──进取人生

作序目的

时人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

后人有感

七、总结主题思路特点

1、借题发挥,层层深入:

叙自己一桩乐事→议人生世事无常→抒热爱人生之情

(引入)

(触问)

(释问)

2、巧妙行文,首尾圆合。

第二篇:高一语文《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一、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能力目标:

二、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

二、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三、结合课后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利用预习效果教学,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主义的讲解,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

五、介绍阅读课外文学作品《腾王阁序》,比较两文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简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参看书下注释(1),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

“序”是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

二、朗读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清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

癸(guǐ)丑 修楔(xì)流觞(shāng)游目骋(chěng)怀 趣(qū)舍万殊 齐彭殇(shāng)2.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在预习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3.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预习时不能解决的字词句,教师答疑或学生讨论。应特别强调理解“俯仰”一词在文中的意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句子含义。

三、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讨论: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分别用六个字来概括。)学生发言后,明确本文层次,板书:(一)记叙兰亭盛况;(二)抒发人生感慨;(三)交代作序目的。

四、讨论第一段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一)中的(1),教学的同时要求学生试背诵。

提问:本段共有六句话,作者是如何记叙这次兰亭聚会的盛况的?指名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的内容,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内容要点。板书明确:(一)记叙兰亭盛会:(1)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 目的:“修禊事也”(2)人物:“群贤„„少长„„”(3)环境:“此地有„„,又有„„”,(4)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5)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6)感受:“„„信可乐也。”

讲析过程中,给定短暂时间强化记忆,然后指名学生根据板书内容提示,试背诵。讨论: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言后,明确: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段;

2.预习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展开议论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第二课时

一、集体背诵第一段

简要复习第一段内容,导人新课。

二、讨论第二段内容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2.“俯仰”一词在这一段中两次出现,意思是否相同?引导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

3.本段教学有一定难度,应先指名学生串讲大意。

4.提问:这段话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是如何逐步展开的?学生发言后,明确:作者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5.结合课后练习(一)中的(2),讨论这段话的议论与上一段的叙事有何联系。讲析: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也是承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句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取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板书: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晤言一室之内(静)或放浪形骸之外(躁)欣于所遇(快然自足)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况修短随化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6.齐读。指导学生在板书提示下试背诵。

三、讨论第三段

交代作序目的,引起后人感怀。1.指名学生朗读。2.讨论: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发言后,明确:这段议论中饱含感情,写出了阅读昔人兴感之作时内心苦闷伤感与古人产生共鸣。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认为“有生就有死”,对于生死说得如此痛切,虽有悲观消极情绪,但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批判了老庄哲学中的虚无主义世界观。

3.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巧妙?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4.全班齐读。

四、归纳总结

本文先绘声绘色地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接着叙志抒怀,抒发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语言清新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比较阅读:课外阅读《腾王阁序》,比较与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第三篇:高一语文兰亭集序微型教案范文

《兰亭集序》微型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及旷达胸怀;

2、通过朗读训练,体会本文清丽流畅、骈散结合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

2、本文写景、抒情、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导语设计]: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魏晋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汉隶发展至魏晋,基本奠定了汉字形态;另一方面,真、行、草书又得到长足发展。就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一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世誉为“书圣”,他书写的《乐毅论》、《黄庭经》等楷书作品世称“书之圣”,他的行草书被尊为“草之圣”,他写的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家誉为“行书第一”,他就是王羲之。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书法艺术名扬百世的[《兰亭集序》]

《兰亭集》中的诗,到了现在,除了搞专门研究的人外,一般人了解甚少,而王羲之这篇序却声名远播,流传千古,除了它书法上的极高成就外,恐怕也有其内容上的原因。我们今天不妨就来一起学习王羲之这篇文质俱佳的《兰亭集序》

[背景简介]

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课文学习三步法]:

第一步:学生朗读,圈点、勾画疑难点。

第二步:老师答疑解难。

第三步:强调重点知识:

1、基础知识点:

2、内容分析:

[板书设计]

全文共3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

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介绍时地,美景及活动。——乐

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抒发人生的思考。——痛

第3自然段为第三部分,简述写作缘由。——悲

⑴、讲读课文第一段,分析:

这一段作者记叙了兰亭盛会,同学们找找看,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与会者等。并有写景、叙事和抒情

进一步明确写景、叙事和抒情的语句: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的自然风光:

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

在如此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面前,文人雅士们能不饮酒赋诗吗: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

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俯„„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总结第一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乐

⑵、讲读课文第二段,分析:

学生归纳第二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痛

问:作者为什么感到“痛”?(要求用原文中的话回答: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问: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死生亦大矣)

师点评:在享受了难得的聚会和快乐后,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再坚强的生命终要走向灭亡。面对这铁一般冰冷的自然规律,作者不由得感叹“死生亦大矣”

⑶、讲读第三段,分析:

学生归纳第三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悲

问:作者为什么感到“悲”?

生讨论,师归纳(承上文“死生亦大矣”之“痛”而来,古人、今人、后者三者都对这同一话题有同样的感慨,都逃避不了生命终将殒灭这一规律,所以王羲之感到悲,这也反映了魏晋时代由于玄学盛行,士大夫们多崇尚老庄思想,很多人都笃信“死生一”“彭殇齐”,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这种思想对王羲之不能没有影响。

但王羲之还说出了一句话,它是整篇文章的亮点所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其中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点实事,不宜空谈玄理。这也反映了王羲之的旷达性格。)

⑷、分析本文特色:

本文是一篇书序,却这样借题发挥,阐明了自己的生死观,书序能这样写吗?

明确:序,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的的缘由、目的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的内容,也作叙文。)

本文中也有一些语句反映了书序的特点:

作诗缘由——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成书经过——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编集目的——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明•徐师曾《文体明辩》《尔雅》云 : “序,绪也。” 字亦作“叙”,言其善叙事理,次第有序,若丝之绪也。其为体有二,一曰议论,二曰叙事。

明确:这段话表明书序也可以议论,也可叙事,即可以借题发挥。

小结:本文的妙处正在这借题发挥上,因而显得立意高远,王羲之用324字,既写出了兰亭盛会之乐,又由此生发议论,谈到“死生之大”,进而谈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痛: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悲:后之视今,亦由古之视今。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说到这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作家王瑶的一句话“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密度”。这句话说的也正是在有生之年要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基础知识达标训练]:

1.下面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诞(dàn)癸(kuí)殊(shú)峻(jùn)

B.殇(shāng)稽(jī)骸(hái)晤(wù)

C,悼(dǎo)禊(xì)骋(chěng)契(qì)

D.嗟(jiē)觞(shāng)湍(tuān)曲(qǔ)水

2.下列词语中加黑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全)少长咸集(都)茂林修竹(修整)清流急湍(急流的水)

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人之相与(交好)崇山峻岭(高)暂得于己(短暂,一时)

C.感既系之(附着)修短随化(变化)终期于尽(至,及)向之所欣(过去,从前)

D.喻之于怀(比喻)其致一也(情趣)列坐其次(排列)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下列句中加黑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

B.列坐其次

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D.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5.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或取诸怀抱。

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B.投诸渤海之尾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告诸往而知来者。

6.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天朗气清,惠风和畅B.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C.清流激湍,映带左右D.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7-11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7.给下列各句加黑词选择恰当的义项

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A.原因 B.凭借 C.就着 D.由于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A.修饰 B.整治 C.高,长 D .美好

③曾不知老之将至()

A.竟 B.曾经 C.重叠 D.连„„都

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A.朝向 B.奔向 C.从前 D.假如

8.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

①岂不痛哉②死生亦大矣③当其欣于所遇④则与斗卮酒

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

B.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C.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④宾语前置句

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9.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文)原先兴盛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10.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

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

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11.判断下列各句对错,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语段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是一篇书序。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本语段内容突出了书序的特点。

B.本语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这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合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

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

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

参考答案:

1.B 2.B 3.C 4.D 5.B 6.B 7.①C ②C ③A 8.B 9.B 10.C 11.A

第四篇: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19.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课文鉴赏说明

一、借题发挥,立意高远

本文是一篇书序。文章先叙兰亭修禊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实际上是说明作诗缘由;又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描写了作诗时的情形,指明了《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有众多的作者,诗是即席之作;结尾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经过,又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本书的意义。这些内容都是根据书序体裁的要求写的,文章首尾圆合,自不消说,但也非出奇。出奇的是,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作者的借题发挥带有鲜明的抒情色彩。情缘事发,所以先叙事。叙事分两层:前一层侧重叙述活动的情形。先交代修禊的时间、地点和与会者,又描写了当地的自然风光,暗示它可以引发与会者的诗兴,然后用“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概括了游宴中的欢乐情形,可算是入题。后一层转入写与会者的主观感受。先用景物做烘托,“天朗气清”,则所见者真;“惠风和畅”,则观景之情致浓。由此说到“仰”“俯”之所见,再归结为“游目骋怀”之“乐”,自然顺理成章。这一层仍是切着兰亭之会写的,却为本文奠定了抒情的基调,其中“仰”“俯”二字和“信可乐也”一语又预示了下文将有所发挥。

第2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上文已见,只是这里用了它们的合义,表示过得很快。这就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接着就举出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静者“晤言一室之内”;躁者“放浪形骸之外”。作这样的区分,其实只是一种烘托的手段,作者的本意是要说那相同的一面,即人在美好的时光中总会感到“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而在事过境迁之后又不免感慨横生。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一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指出人总是要死的,不能永远保有那美好的留恋。至此,作者水到渠成地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死生亦大矣”。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便是作者见解的高远处。

但“死生亦大矣”毕竟是个哲理命题,为了证明自古如斯,作者又宕开一笔,说到自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并用“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之际,从而加深了他的感慨。再联系当前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力斥其非,也表明他的感慨其来有自。然后把眼光转向未来,逼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两句,把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及其意义上来,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结束全文──以“斯文”而使“后之览者”有感于“死生之大”,其意义之重大自不待言,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无穷回味的余地。统观全文,作者不为玄谈家们的论调所蔽,而借题发挥,阐明了他的生死观,是他的旷达性格所使然;但他毕竟生活在国势日衰的东晋前期,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讲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毫无影响,因此文中也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以“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说死,这是难以苛求的。

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本文仅325字,文中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略举数例如下:

1.写景。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的16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

2.叙事。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语,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致。

3.抒情。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又如“临文嗟悼”,也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发生共鸣。

应当看到,作者的文笔如此洗练并非有意而为,而是句句顺乎自然,出自真情,使人觉得有无穷逸趣。有这种自然清新的风格,也是本文能够流传千古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解题指导

一、本题意在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路。分三小题,每段一题。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将有助于迅速成诵。答案要点如下:

1.第一问:可先划层次,再说各层记叙要点。详见“课文说明”。第二问:可利用课文原句“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和“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作答。

2.第一问:“死生亦大矣”。第二问:前一段叙事说的是“人之相与”之“乐”,本段即由此生发议论,从“欣于所遇”说到“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再到“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归结为“死生亦大矣”。由此可见,前段叙事是为后段议论作铺垫的。

3.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总之,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

二、本题意在使学生了解书序体裁的某些特点,在水平较高的教学班还可以借机谈谈作者借题发挥的写法。

参考答案见“课文说明”。

三、本题意在使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不同用法。

●教学建议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下面就课前预习和课堂诵读指导谈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一、课前预习

1.课文中无生僻字,无长句,不妨要求学生读两遍。第一遍边读边看注释,粗知大意即可,不求确解;第二遍一气读完全文。

2.分类抄写课文中生动的语句:一类是景语,如“崇山峻岭”“清流激湍”“天朗气清”等;一类是情语,如“情随事迁”“临文嗟悼”等;一类是叙事语,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等。目的是利用这些语句作为记诵的支撑点。

3.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叫学生试着划分层次并归纳各层大意,作为课上讨论文章思路的准备。

二、课堂诵读指导

1.从解题入手,略说书序体裁特点,让学生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即“一觞一咏”说诗的产生;“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编集;“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说编集的意义。

2.归纳各层大意后,讨论全篇思路(内容详见“课文说明”)。要点是:以叙事为抒情议论张本,故首叙兰亭之会;用“乐”字结住叙事,由是而兴人生之叹;由叹而归结为“死生之大”,点明作序主旨;然后扩展开来,说古人“兴感之由”,论“一死生”“齐彭殇”之妄,最后仍回到说诗集上来。

●有关资料

一、译文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乐和弦乐演奏的热闹,但一面饮酒一面赋诗,也能畅快地抒发内心的深情。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春风平和舒畅。抬头观看天地的广大,低头审察物类的繁多这样来纵目游览,舒展胸怀,能够尽情享受视和听的乐趣,实在愉快呀!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

二、补充注释

1.“死生亦大矣”:语出《庄子·德充符》:“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大意是,道是主宰万物的,它不会随外物(包括人的生死)而变化。

2.“一死生”“齐彭殇”不是庄子原话,庄子原话是:“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祈)生乎”“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均见《庄子·齐物论》)。

三、关于序跋的体裁常识(许嘉璐)

序的体裁,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后代有的还很像是抒情散文。例如《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借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政治见解和对所记叙的人与事的态度。《战国策序》则历述从春秋至战国的转变,通过叙事表现作者的道德礼义观和对战国至秦之间君臣兴诈伪任刑法的看法,以及对纵横游说之士作品的评价。后来的“史序”便都是继承了汉代这类序文的传统,例如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其《一行传序》《伶官传序》等即是。至于读古代书籍文章而写的序,例如曾巩的《战国策目录序》《新序目录序》等,更是以议论为主。

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序不多见,突出的典型为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这是作者读了李翰所作的张巡传后写在该传后面的,大半篇幅记载张巡的事迹,以补李翰传文的不足。而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却用了两大段文章发表议论,以批评“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的时弊。因此这篇文章虽然以叙事为主,但是并不是传记,还是序。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等。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和欧阳修的《释秘演诗集序》,虽然一个是为自己的《八愚诗》作序,一个是为某一人的诗作序,但也属此类。这种序的抒情,也都离不开议论和叙事。例如《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显然,这篇短文是桃花丛中欢宴的记实,抒情、叙事、议论融为一片,而人生短暂、需及时行乐的情怀是全篇的主干。

从唐代起,序又称为“引”。刘禹锡所作的序,都写作“引”,如《彭阳唱和集引》《吴蜀集引》等。苏洵也以引为序,如《族谱引》之类。这是作家的习惯问题。刘禹锡的父亲叫刘绪,绪、序同音,苏洵的父亲叫苏序,因为要避父名,所以二人改序为引。这本来是特殊情况造成的作家个人的规矩,但由于刘、苏的影响,后来也有人作起“引”来,那就与避讳无关了。

跋就是写在书后、文后的序。最初书、文只有序。自从序固定在书、文的前边以后,作者如果还有要说的话,或者别人要把心得、意见、考证等内容写上去,就写在书、文之后,称为后叙(如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题某某后(如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等等,到了宋代,就把这种文章称为跋。例如欧阳修的文集中就有几十篇跋。

跋与序虽然是一回事,但在语言上却略有不同。因为跋或后序、题后之类实际是对序的再补充,所以一般都更为简劲峭拔,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选自《古代文体常识·序跋》,有删节)

第五篇:高一语文教案《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次”等的意义。梳理语法知识。

2、能力目标:

品味文中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反复诵读,感受作者寄寓于山水中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深沉慨叹。

3、情感目标:

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疏通字词。【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唐太宗得《兰亭集序》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十分喜爱《兰亭集序》摹本,其时真本已由王羲之的子孙一代一代传到了辩才和尚手上,辩才非常珍爱这本真迹,秘密收藏着。唐太宗找他要,他声称历经多次变乱后已不知下落。于是,唐太宗派萧翼化装成书生,自称嗜爱书法,藏有家传王羲之父子楷书真迹,并带到寺里来给辩才观看。辩才看后说:“字确是真迹。但不是极好的,我有真迹,和一般的大不同。”为了证实自己所说非虚言,辩才还把真迹拿出来给萧翼观看。后来,萧翼借着辩才外出,将真迹偷走了。唐太宗得到了真迹后,欣喜万分,至临死前便嘱咐把它放在自己墓中殉葬。从此就埋没了真迹。但后来的盗墓者均未找到,据说可能枕在武则天的脑袋下。

多媒体展示《兰亭集序》。

欣赏《兰亭序帖卷》(打出“兰亭”帖幻灯片)。你看,这里每个字都孕育着生命,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通篇看来,结构严密,浑然一体。东晋时人评论王羲之的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你看了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呢?这篇《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佳品,也许你们不知道的是,它更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三百二十四字,文词优美,言简意深。在这里,笔墨光泽与内涵文采交相辉映,珠联璧合。

二、解题:

作者作品:王羲之:

王羲之出身中原世家,他的伯父王导是老练的政治家,是东晋朝的实际创造者。司马睿是在南渡的中原氏族和江南氏族的拥护下,由王导辅助称帝的,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王导和另一伯父王翼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他的儿子王献之后来也成了书法名手。

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是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谢安是淝水之战的指挥者)、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他们引酒赋诗,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为诗集书写一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文体“序”:

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介绍等。书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一般书序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对书的内容和特点的介绍上,那么,本文是否如此呢?本文简要介绍了成书经过,交代了编集的意义,更阐述了与众不同的生死观。

三、朗读

1、听范读。(注意重要字词的读音)

2、正音。

(一组读,教师随时订正读音)

多媒体显示:

癸丑(guǐ)会稽(kuái jī)临文嗟悼(jiē)流觞曲水(shāng)修禊(xì)放浪形骸(hái)游目骋怀(chěng)齐彭殇(shāng)趣舍万殊(qǔ)

3、全班齐读全文。

三、梳理感情变化,勾画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每句皆有一个代表性的词语。

含“乐”句,含“痛”句,含“悲”句。

(一)乐之由

1、读第一、二节。指导朗读:

“永和九年”至“修禊事也”一节叙述平稳,读时语气可以舒缓些;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短截警拔,节奏放明快些;而后“此地有”以下,又变为舒展曼婉;接着一段“是日也”三字提顿,然后一气流转而下。读时要有节奏感、音乐感,保持从容萧散的仪态。“乐”是气度从容之乐,而非喜形于色之乐。

2、一二自然段的“乐”表现在什么地方?

教师归纳明确:《牡丹亭》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文四美俱全,足可乐也。

⑴良辰:

暮春之初。农历1、2、3月为春季,暮春自然是三月。暮春三月是人间一段最美的时光。又因为修禊,可知是3日,古人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这又是一个多么吉祥美好的日子啊!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

⑵美景

“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修”有清雅之态;其水如何?“清”写出了水之质,“激”写出了水之状,而“映带左右”写出了远观水之情态,又巧妙写出了“流觞曲水”的条件。

⑶乐事:

不仅在修禊,而在于作曲水流觞之饮。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请同学们对照注解来看这句话:

译文:引(清流、激湍)作为流送酒杯的环曲水流,(大家)依次坐在曲水的旁边(拿着流到身边的酒杯饮酒),虽然没有吹拉弹唱的热闹场面,但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够尽情地抒发内心的情思了。众人陶醉在自然美景之中,尽情尽意,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多媒体显示:明·文征明·流觞赋诗图)

⑷赏心: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他如何表达?

学生读:“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抬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但最令人快乐的还不在于此,是游目骋怀。

如何理解“游目骋怀”?

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

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这是色调的淡雅。笔势始终从容,这是心境的淡雅。也可归纳为三雅——景雅、人雅、事雅。

板书:

良辰

暮春之初 惠风和畅

美景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记会

乐事

群贤毕至 曲水流觞

赏心

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

四、注释答疑 A、一词多义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表示抬头与低头的动作。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旧迹: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很短。所以游目骋怀,是以极视听之娱:用来„„,表凭借。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原因,表原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然。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纵然、即使。所之既倦:往、到达。感慨系之矣:代词、它。后之视今: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知老之将至:取消句子独立性。茂林修竹:高 修短随化:长 B、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悟”同“晤”。面对面。C、词类活用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数词作意动词,把……看成一样,视为等同)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意动用法,把……看做相等,视为等同)欣于所遇:(欣:形作动,感到高兴。)D、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死生亦大矣。2.省略句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于)左右。列坐(于)其次。

悟言(于)一室之内。放浪(于)形骸之外。3.倒装句

当其欣于所遇。(“于所遇”,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不能喻之于怀(“于怀”,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亦将有感于斯文。(“于斯文”,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E、其它重点词

修、次、致(见练习二)极:副作动,穷尽

流觞曲水:觞,名作动。F、积累并解释成语

游目骋怀: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放浪形骸: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感慨系之:感:感触;慨:慨叹;系:附着。有所感触,慨叹不已。天朗气清: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情随事迁:表现人的思想感情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险峻的山岭。

第二课时 导入

进入高一,一个新的环境,离开了以前的同学,难舍;没拿到理想的成绩,郁闷;没有信赖的人可以倾诉,愁苦。怀揣的许多梦想愿望都很难一一得以实现,看看周围又总是一张张成功得意的笑脸,会以为自己是天下最苦命的。其实,伤痛在你、在我、在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即便是快乐之极、成就辉煌的先人。今天的课堂,我希望同学们在与1600多年的这位伟大书法家的心灵会晤中,得到一些人生启示。

(二)痛之因

1、作者是怎样从“乐”转为第三自然段的“痛”的?是否突兀?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俯仰”由空间词转为时间词,自然至极。“相与”是人际交往,包括这次兰亭聚会的人,算是“因寄所托”,静躁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但不管怎样的方式,人们都留恋于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有生之乐。美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可是“乐”能保存多久呢?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经成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留恋。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的感觉。

2、请学生翻译。

a、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b、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明确:a、待到对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时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b、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

3、第二段中,作者表现了人生俯仰的哪些“痛”?你能用自己的话或联系生活实际解释这些“痛”吗?(讨论)

痛之一:欲望永难满足(所遇既倦)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 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痛之二:环境无法掌控(所欣已陈)

痛之三:生命短暂有限(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的,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

(三)悲之源

1、“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是对上文哪句话的进一步阐述?

是对“死生亦大矣”的深入论述。

2、联系时代背景分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或者人生观?

时代背景:东晋偏安于建康,渡江名士,流离之际,多变为软弱的感伤者,且当时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例如之前写到的,有的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 4

山林,“放浪形骸之外”。)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行,(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齐彭殇”),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

作者认为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对生的执着和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情感,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珍惜时间,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古文观止》: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慨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3、第四段的“悲”与第三段“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作者的“悲”是否消极?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想说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正因为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是“千古同悲“,更加深刻感人。(板书)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小结:王羲之的人生观并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既然“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就应该追求真正的人生之乐。而文中的会稽雅集就是作者获得的真正之乐。也正是这一点,作者对这次集会的“成果”倍加珍惜,“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期在暗淡的人世间留下会稽山的一叶苍翠,在混浊的人事长河中溅进兰亭曲水的一脉清波。可谓“消极其表,执着其里”。

3、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你还读过哪些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不我待之叹的古代诗文?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如尘土刹那间被疾风吹散)。《古诗十九首》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苏轼

在苏轼看来,不仅具体的生活行无定踪,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那么,在冥冥中到底有没有一种力量在支配着这种行为呢?如果说,人生是由无数个坐标点所组成的,那么,这些坐标点有没有规律可循?青年苏轼对人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喟。人生有着不可知性。

结束语:

最后,不妨借用哲学家周国平的一段话来结束我们今天的名篇重读:“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他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

9、作业: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你作为“后之览者”,读了此文,有什么感触?写一段话。周记可以扩写为“与王羲之对话”。板书:

记会

所遇既倦

兰亭集序 慨叹 所欣已陈

一己之痛 感性

终期于尽

兴感合一

明意 虚诞妄作

千古之悲 理性

下载高一语文兰亭集序教案14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语文兰亭集序教案1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教案《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敢于冲破时俗,否定当时流行的庄子“一死生,齐彭殇”观点。 2.体味本文叙议结合、直抒胸臆的特色。 3.积累文中的一些......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教学案

    《兰亭集序》教学案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感情这根线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进而把握文章的主旨。 2.科学地指导学生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兰亭集序》教案5篇

    《兰亭集序》教案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线索,进而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及旷达胸怀。 2、通过朗读训练,体会本文清丽流畅、骈散结合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1、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

    兰亭集序教案

    《兰 亭 集 序》教案 宁波四明中学戎骁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2、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

    兰亭集序 教案

    必修二:《兰亭集序》教案 2009-12-15 19:11:41| 分类: 优秀教案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兰亭集序教案

    卢氏职专莫相斌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书序的特点 ,作者及写作背景。 2 朗读全文,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人生感慨。 3 理解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