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教研图书推荐(最终版)
数学教研图书
数学教育综合类
[1] [苏] B.A.奥加涅相等编,刘远图翻译.中小学数学教学法[M].北京:测绘出版社,1983.8 [2] [苏] A.A.斯托利亚尔,丁尔升、钟善基等译.数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7 [3] 十三院校协编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1 [4] 十三院校协编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10 [5] 郭思乐、刘远图.中学数学教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10 [6] 赵振威主编.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7] 赵振威主编.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初等代数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 [8] 赵振威主编.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初等几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 [9] 杨泰良主编.中学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M].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 [10] 曹才翰、蔡金法.数学教育学概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5 [11] 曹才翰.中学数学教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12] 曹才翰、章建跃.中学数学教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 [13] 王恩大.数学教育辞典[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14] [美]贝尔(F.H.Bell),许振声、管承仲翻译.中学数学的教与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6 [15] 孙瑞清、朱文芳编著.现代中学数学教育原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5 [16] 丁尔升编著.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0 [17] 田万海.全国初中数学教学调查与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 [18] 上海青浦数学教改实验小组编.学会数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2 [19] 编写组编.数学教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9 [20] 田万海主编.数学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9 [21]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关于数学教育的未来致国民的一份报告[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 [22] 刘兼主编.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第一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5 [23] 刘兼主编.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第二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992年,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课题组成立)
[24] 严士健主编.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本书中“34位有名望有成就的中国数学家撰写了30篇文章,展望了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张国杰、王光明.数学教育研究与写作析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2])[25] 郑毓信.问题解决与数学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26] 李玉琪.数学教育学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1 [27] 马明.教学思想录(中学数学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28] 王子兴.数学教育学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9] 章士藻.中学数学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7 [30] 林六十等.数学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发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31] 陆书环.数学教育学概论[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7 [32] 杜玉祥等.初中数学差生转化的理论与方法[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3] 刘安君等.数学教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12 [34] 王光明等.现代数学教育选讲[M].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5] 查建敏.中学数学教育学新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 [36] 中学数学教改实验组.GX的理论与实践[M].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7] [38] [39] [40] [41] 郑毓信.数学教育的现代发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张雄.数学教育学概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 徐斌艳编著.数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杨世明、周春荔、徐沥泉、王光明、郭将璋.MM教育方式:理论与实践[M].香港:香港新闻出版社,2002.3 [42] 范良火、黄毅英、蔡金法、李士锜等编.华人如何学习数学(中文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7 [43] 章士藻.中学数学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44] 罗新兵、罗增儒主编.数学教育学导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
张景中教育数学类
[45] 井中.什么是“教育数学”[J].数学教师,1989(2)
(本文中张景中院士首次提出“教育数学”的概念)
[46] 张景中.教育数学丛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9(该丛书1995年被评为“第九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和“全国教育图书奖”一等奖,包括《教育数学探索》、《平面几何新路》、《平面几何新路解题研究》、《平面几何新路基础研究》)[47] 张景中.什么是“教育数学”[J].高等数学研究,2004(6)[48] 张景中.新概念几何[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1 [49] 张景中.帮你学数学[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1 [50] 张景中.数学家的眼光[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1(以上三本书获2003年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后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
[51] 张景中.从数学教育到教育数学[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1 [52] 张景中主编.走进教育数学丛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8
张奠宙著作
[53] [54] [55] [56] 张奠宙、邹一心.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9 张奠宙、曾慕莲、戴再平.近代数学教育史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2 张奠宙、唐瑞芬、刘鸿坤.数学教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11 张奠宙主编.数学教育研究导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0(本书介绍了一些数学教育研究的范本,被誉为“兼综述与导读于一身的引导性、资料性图书”[张国杰、王光明.数学教育研究与写作析评[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2],成为“被引次数最多的书”[陈瑶、李善良.《数学教育学报》载文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1(1):34])
[57] 张奠宙、戴再平主编.中学数学问题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 [58] 张奠宙.数学素质教育设计[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4 [59] 张奠宙主编.数学素质教育教案精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1 [60] 张奠宙.20世纪数学经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61] 张奠宙.数学教育经纬[ML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9 [62] 张奠宙、李士锖、李俊编著.数学教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 [63] 田中、徐龙炳、张奠宙.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研究探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64] 张奠宙、宋乃庆主编.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09.1 [65] 张奠宙、张广祥主编.中学代数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66] [67] [68] [69] 张奠宙、沈文选主编.中学几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张奠宙编.中国数学双基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5 张奠宙等.数学“双基”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4 张奠宙、何文忠编.交流与合作——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15年[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1 [70] 张奠宙.我亲历的数学教育(1938—2008)[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1
数学课程类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张永春.数学课程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5 丁尔升、唐复苏.中学数学课程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12 魏群等.中国中学数学课程教材演变史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国家教委.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研究与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 教育部制订.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第3版)教育部制订.全日制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第2版)
教育部制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2001.6.8 钟启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刘兼、孙晓天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教育部制订.全日制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4 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钟启泉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严士健、王尚志主编.数学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编.教材编制指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6 黄翔、张丹编著.数学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第2版)
蔡上鹤.建国以来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演变和启示口).数学通报,2005(3)
数学(课堂)教学类
[89] 张铁明.教学信息论——关于教学效率数量化及管理控制最优化的科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90] 毕恩材、朱秉林.数学教学艺术[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2002.5 [91] 编委会.名师授课录(中学数学高中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1 [92] 编委会.名师授课录(中学数学初中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8 [93] 李求来等.中学数学教学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94] 胡炯涛.数学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95] 首都师大数学系组编.中学数学教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00 [96] 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97] 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8] 罗增儒.中学数学课例分析[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99] 李士锜、李俊主编.数学教育个案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100] 李忠如译.实施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案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7 [101] 鲍建生等译.教学的窗口:中学数学教学案例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9 [102] 陈宏伯主编.初中数学典型课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本书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业课教材)
[103] 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4]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中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2 [105] 曹一鸣.数学教学模式导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106] 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7] 马复等编著.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108] 秦华.对话式数学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109] 王光明.数学教学效率论(理论篇、实践篇)[M].天津:新蕾出版社,2006.5 [110] 曹一鸣.中国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 [111] 何小亚、姚静主编.中学数学教学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 [112] 曹一鸣.数学课堂教学实证系列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6
数学教育心理学类
[113] [苏]克鲁捷茨基著.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12 [114] [苏]斯涅普坎.数学教学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115] 毛鸿翔、季素月.数学教学与学习心理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10(该书“是(国内)最早的(数学教育心理学)著作,业已受到各方面的欢迎.”[张奠宙、何文忠编.交流与合作——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15年[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1])[116] 张浪平.中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5 [117] 陈在瑞、路碧澄.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118] 张楚廷.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119] 章建跃、朱文芳.中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120] 李士锜编著.PME:数学教育心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121] 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122] 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23] 喻平.数学学习心理的CPFS结构理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4 [124] 鲍建生、周超.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10
数学教育比较研究类
[125] 马忠林主编.比较数学教育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4 [126] 陆克毅、张文贵主编.数学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127] 陈昌平主编.数学教育比较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5(本书2001年修订后收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128] 陆书环等.比较数学教育研究[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本书作者从1990年开始在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系开设“中外数学教育比较”课程,本书是在此课程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129] 张洪林、蔡金法、汪秉彝.数学教育的跨文化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本书由吕传汉先生主审,共收录了21篇论文,主要反映了贵州师范大学十余年来跨文化数学教育研究的主要成果)
[130] 孙晓天主编.数学课程发展的国际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131] 鲍建生.中英初中数学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2
数学教育评价类
[132] 孙瑞清.数学教育实验与教育评价概论[Ml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133] 陈振宣主编.高考数学命题研究与试题评析[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2.3(第2版)
[134] 贺贤孝、杨树林.数学考试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5 [135] 田万海等.数学教学测量与评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12 [136] 魏超群.数学教育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137] 任子朝.中学生数学学业测试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本书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业课教材)
[138] 马云鹏、张春莉等编著.数学教育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139] 马复、綦春霞编著.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140] 马龙友.课程考试的编制与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4
数学思想方法类
[141] 徐利治.浅谈数学方法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 [142] 徐利治.数学方法论选讲[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 [143] 郑毓信.数学方法论入门[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 [144] 李翼忠.中学数学方法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145] 朱梧梗、肖奚安.数学方法ABC[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6 [146] 刘云章、马复.中学数学的现代思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2 [147] 刘兆明主编.中学数学方法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7.3 [148] 徐利治主编.数学方法论丛书(12本)[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1990 [149] 赵振威.中学数学方法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9 [150] [美]索罗.数学思想方法入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151] 解恩泽、徐本顺主编.数学思想方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11 [152] 华民、陆克毅、张文贵等.中学数学方法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2 [153] 朱学志、周金才、高沛田.数学的历史、思想与方法(上、下)[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0.12 [154] 徐利治、郑毓信.关系映射反演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 [155] 徐利治、郑毓信.数学抽象的方法与抽象度分析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156] 李玉琪.数学方法论[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1.4 [157] 徐利治、朱梧横、郑毓信.数学方法论教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7 [158] 郑毓信.数学方法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7;1996.12;2001.11 [159] 袁小明、胡炳生、周焕山.数学思想发展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0 [160] 徐利治、郑毓信.数学模式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 [161] 陈振宣、陈永箴.高考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12 [162] 本书编写组.中学数学方法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3 [163] 王连笑.数学解题中的数学思想[M].天津:新蕾出版社,1994 [164] 周舂荔.数学观与方法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65] 张奠宙、过伯祥.数学方法论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3 [166] 朱成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导论[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8;2001 [167] 沈文选.中学数学思想方法[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 [168] 王延文主编.数学能力研究导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 [169] 钱佩玲、邵光华.数学思想与中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70] 戴丽萍.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0 [171] 欧阳维诚、张矗、肖果能.初等数学思想方法选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172] 王子兴.数学方法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173] 顾泠沅、朱成杰.数学思想方法[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6 [174] 邵光华.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思想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9 [175] 徐沥泉、徐鸿超主编.数学方法论应用传播丛书(9本)[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9(本丛书由我国各地MM实验点一线教师、热心于数学方法论的理论传播和应用研究的大中小学数学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集思广益,共同努力,分工协作撰写,宗旨是传播数学方法论,传播数学文化,传播数学的精髓,是一部让人走进数学,理解数学,鉴赏数学,品味数学,直到热爱数学和应用数学的高级科普读物.)
数学思维、推理类
[176] [美]G.波利亚.数学与似真推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177] 陈振宣等.中学数学思维方法[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8 [178] 王仲春、李元中等.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1 [179] 张乃达.数学思维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 [180] 任樟辉.数学思维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9;2001.1 [181] 王建吾.数学思维方法引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182] 陈振宣.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83] 郑隆忻.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概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184] 郑毓信、肖柏荣、熊萍.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郑毓信主编的“数学哲学文化教育系列”丛书中的第3本)[185] 过伯祥.怎样学好数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10 [186] 郭思乐、喻纬.数学思维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 [187] 王梓坤主编.让你开窍的数学丛书(8本)[M].洛阳: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88] 杨世明、王雪琴.数学发现的艺术——数学探索中的合情推理[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 [189] 王梓坤、张乃达主编.中学数学思维方法论丛书(13本)[M].洛阳:大象出版社,1999
波利亚著作
(G.波利亚(1887-1985),荚籍匈牙利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1963年获美国数学会授予的最高职业奖.20世纪40年代波利亚学说的出现是世界数学史和数学教育史上一个意义重大的时间.在数学解题方面,波利亚是一面旗帜、是一代宗师[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36-383)
[190] [美]G.波利亚.怎样解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1(原著1945年出版,现代数学家瓦尔登在1952年2月2日瑞士苏黎世大学的会议致词中说“每个大学生、每个学者、每个教师都应该读这本引人入胜的书”)
[191] [美]G.波利亚.数学与似真推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10 [192] [美]G波利亚.数学与猜想[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原著1954年出版)
[193] [美]巴波利亚.数学的发现(一、二)[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1981 [194] [美]G波利亚.数学的发现(一、二)[ML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原著1962年出版)
数学解题类
[195] 翟连林等.中等数学习题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196] 卢正勇.数学解题思路[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0.5 [197] [美]W.A.威克尔格伦.怎样解题[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1.9 [198] 赵振威.解题思路——如何求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199] [美]P.R.Halmos.数学的心脏.数学通报[J].1982(4)
[200] [苏]瓦西列夫斯基.数学解题教学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7 [201] 吴振奎.中学数学计算技巧[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11 [202] 唐秀颖主编.数学解题辞典(4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991 [203] 欧阳维诚.初等数学解题方法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04] [美]拉松.通过问题学解题[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6 [205] 唐以荣.中学数学综合题解题规律讲义[M].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5 [206] [苏]Л.М.弗里德曼等.怎样学会解数学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07] 过伯祥、杨象富.中学数学综合题的解法发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208] 胡炳生.数学解题研究与发现[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8 [209] 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中等数学解题研究[M].洛阳: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 [210] 王振鸣等.数学解题方法论[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0.12 [211] 戴再平.数学习题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1996.10 [212] 罗增儒.初等数学解题研究概况[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2(4)[213] 罗增儒.怎样解答高考数学题[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14] 梁法训主编.数学解题方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215] 过伯祥.怎样学好数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10 [216] 沈文选主编.初等数学解题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17] 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一本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都看的数学书”《中华读书报》1998年9月23日],“从事教研活动首要必读之书目”[《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8年第10期])
[218] 张可法主编.初中数学解题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 [219] 顾越岭.数学解题通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220] 李善良.我国近20年数学解题研究评述[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00(5)[221] 单墫.解题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22] 沈翔.数学新题型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223] 李大勇.中学数学解题论导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24] 罗增儒、罗新兵.作为数学教育任务的数学解题[J].数学教育学报,2005(1)[225] 李伟军.20年来数学解题研究的进展概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226] 单墫.解题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 [227] 罗增儒.中学数学解题的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9 [228] 王林全、吴有昌主编.中学数学解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
数学竞赛类
[229] 单墫.数学竞赛研究教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230] 殷启正、陈志友.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思想方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231] 罗增儒.数学竞赛教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7(“在我国数学竞赛书籍出版史上是标志性的”[戴再平,1995年5月7日],“在将来的数学史上,竞赛书作为一门数学分支的诞生,应以此书的出现为一重要标志”[李长明,1995年5月8日])
[232] 陈传理、张同君.竞赛数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33] 朱华伟.奥林匹克数学教程[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234] 罗增儒.数学竞赛导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235] 裘宗沪主编.最新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详解[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1.1 [236] 裘宗沪主编.最新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详解[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1.1 [237] 数学奥林匹克小丛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38] 刘培杰主编.数学奥林匹克与数学文化[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239] 裘宗沪.数学奥林匹克之路——我愿意做的事[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8.1
初等数学类
[240] 北京市数学会编.数学小丛书(18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1979 [241] 北京市数学会编.数学小丛书(18本)[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42] 中学生数学课外读物丛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4 [243] 中学生文库(数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244] 本社编.初等数学论丛(共9辑)[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1986 [245] [德] F.克莱因.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第一卷:算术、代数、分析)[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 [246] [德] F.克莱因.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第二卷:几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11 [247] [德] F.克莱因.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第三卷:精确数学与近似数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1 [248] 朱德祥编.初等几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2 [249] 余元希、田万海、毛宏德.初等代数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2 [250] 杨之、劳格.初等数学研究问题刍议[J].中等数学,1985(1)[251] 杨之、劳格.初等数学研究问题再议[J].中等数学,1988(1)[252] 杨之、劳格.初等数学研究问题三议[J].中等数学,1991(1)
[253] 李炯生、黄国勋主编.中国初等数学研究(1978-1988)[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2 [254] 杨世明主编.中国初等数学研究文集[M].洛阳: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 [255] 本社编.初等数学研究论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10 [256] 杨之.初等数学研究的问题与课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257] 杨学枝、林章衍主编.福建省初等数学研究文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258] 陈计、叶中豪.初等数学前沿[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259] 杨之.初等数学在中国[J].中学数学研究(广州),2005(12)
[260] [德] F.克莱因.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共三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9 [261] 梁绍鸿.初等数学复习及研究(平面几何)[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9 [262] 尚强.初等数学复习及研究(平面几何题解)[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1
数学教育研究方法类
[263] 张友余.中国中等数学文摘(1980)[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264] 吴启贵等选编.中学数学教学文选(平面几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3 [265] 吴启贵等选编.中学数学教学文选(初中代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6 [266] 吴启贵等选编.中学数学教学文选(立体几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3 [267] 吴启贵等选编.中学数学教学文选(高中代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2 [268] 叶澜.教育研究及其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69] 冯长河主编.数学文献检索与利用[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2 [270]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271] 戴再平、慕利民.数学教育论文的方法、选题和规范[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3 [272] 李善良.《数学教育学报》载文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1996(5)
[273] 张国杰等.数学教育研究与写作导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 [274] 章士藻.数学教育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75] 陈瑶、李善良.《数学教育学报》载文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1(1)[276] 马云鹏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77] 张国杰、王光明.数学教育研究与写作析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278] 孔凡哲.教科书质量研究方法的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 [279] 杨双全.关于教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1(5)
数学教育丛书类
[中小学数学教学论著译丛] [280] [苏]克鲁捷茨基著.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12 [281] [美]R.W.柯普兰著.儿童怎样学习数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12 [282] [英]G.豪森、[德]C.凯特尔、[美]J.基尔帕特里克.数学课程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8 [283] [荷兰]弗赖登塔尔著,陈昌平、唐瑞芬等编译.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3 [284] [英]Paul Ernest著,齐建华、张松枝译.数学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1 [285] [德]Rolf Biehler等主编,唐瑞芬等译.数学教学理论是一门科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1 [286] [荷兰]弗赖登塔尔著,刘意竹、杨刚等译.数学教育再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 [287] [美]D.A.格劳斯主编,陈昌平等译.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4 [1CMI研究丛书] [288] 张奠宙、丁尔升、李秉彝等编译.国际展望:九十年代的数学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2 [289] 唐瑞芬、李士锜等编译.国际展望:数学教育评价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12 [数学教育研究丛书](本丛书由曾才翰主编,研究中国数学教育的特色,总结中国的数学教育理论,形成了中国的数学教育学,被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八五”规划的重点书目,获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290] 戴再平.数学习题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第1版);1996.10(第2版)
[291] 丁尔升、唐复苏.中学数学课程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12 [292] 张君达、郭春彦.数学教育实验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12 [293] 田万海等.数学教学测量与评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12 [294] 张奠宙、过伯祥.数学方法论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3 [295] 郭思乐、喻纬.数学思维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 [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数学教育丛书](本书系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被誉为我国“学科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其中数学教育丛书由马忠林主编.)[296] 任樟辉.数学思维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9(第1版);2001.1(第2版)[297] 毕恩材、朱秉林.数学教学艺术[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2002.5 [298] 马忠林、王鸿钧、孙宏安、王玉阁.数学教育史简编[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4 [299] 郑君文、张恩华.数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3(第1版);1996.12(第2版)
[300] 张永春.数学课程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5 [301] 贺贤孝、杨树林.数学考试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5 [302] 胡炯涛.数学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303] 魏超群.数学教育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304] 郑毓信.数学方法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第1版);2001.11(第2版)
[21世纪数学教育探索丛书] [305] 李忠如译.实施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案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7 [306] 鲍建生等译.教学的窗口:中学数学教学案例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9 [307] 鲍建生编著.追求卓越:从TIMSS看影响学生数学成就的因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 [308] 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1 [309] 郑毓信、梁贯成编著.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002.12(第2版)
[310] 顾泠沅、易凌峰、聂必凯.寻找中间地带——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大趋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 [311] 郑毓信.数学教育:动态与省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 [312] 戴再平等.开放题——数学教学的新模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 [313] 鲍建生、王洁、顾泠沅.聚焦课堂——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 [数学教育研究前沿(1~3辑)](本丛书由张奠宙、李士锜主编,近年来我国的数学教育研究在方法方面已经有所改进,但从选题的范围,到探索论据的途径和角度,直到提炼结论的恰当程度,仍大有提高之处.纵观近几年国际上的数学教育研究,方法上正在经历变动,更加强调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完美结合.本丛书是一部优秀的数学教育研究论著,全书包括11个分册,每个分册均选取了一个独到的研究角度进行详细论述,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教育理念,作者使用的一些研究方法尤其值得借鉴.)
[314] 田中、徐龙炳、张奠宙.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研究探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315] 张广祥.数学中的问题探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316] 沈翔.数学新题型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317] 张国祥、卢兰馨.孺慕乐仪:多元智能开发与评价的实验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318] 张国杰、王光明.数学教育研究与写作析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319] 章建跃.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320] 孔企平.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321] 李俊.中小学概率的教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322] 杜玉祥等.数学差生问题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323] 徐斌艳.学生算法概念构建中的认知结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324] 范良火.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本系列教材可供数学教师新课程培训使用,也可作为各类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本专科教材)[325] 张奠宙、李士锜、李俊编著.数学教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 [326] 孙晓天主编.数学课程发展的国际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327] 黄翔、刘洁民编著.数学教育的价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328] 刘兼、黄翔、张丹编著.数学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329] 马复等编著.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330] 马云鹏、张春莉等编著.数学教育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331] 孔企平、张维忠、黄荣金编著.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332] 张思明、白永潇编著.数学课题学习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333] 马复、綦春霞编著.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数学教育系列](本系列教材的主持人为张奠宙、宋乃庆,反映了全国数学教育的研究水平,2001年9月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上宋乃庆提出重新组织编写,2002年5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立项)[334] 张奠宙、宋乃庆主编.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09(四川大学刘应明院士评价本书说“当是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徐利治院士评价本书说“既是众志成城的作品,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它具有某些难能可贵的特色,是理所当然的”,北京师大严士健教授评价本书说“是一本高规格的书”)[335] 张奠宙、张广祥主编.中学代数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336] 张奠宙、沈文选主编.中学几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337] 张奠宙主编.中学概率与微积分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338] 张奠宙主编.数学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中国数学教育研究丛书——“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339] 张奠宙等著.数学“双基”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4 [340] 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4 [341] 张奠宙、何文忠编.交流与合作——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15年[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1 [342] 喻平.数学学习心理的CPFS结构理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4 [343] 罗增儒.中学数学解题的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9 [344] 曹一鸣.数学课堂教学实证系列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6 [345] 鲍建生.中英初中数学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2 [数学教育研究基础丛书](本丛书由顾泠沅主编.今天,世界的数学教育不能不包括中国的数学教育,并作为其发展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也应把我国数学教育的基础研究与发展置于全球数学教育的视野之中.本丛书首先尽量详实地收集国际、国内数学教育研究的有关资料、基础性观点和重要样例;然后是在枚举基础上的分类与梳理,逐步做到明源头、辨流派,适当附以评论;完成了这两步之后,才是力图形成一定的体系,抒发著者的独立见解.整个丛书的编撰过程,本身就是个完整的研究过程.本丛书除了已经出版的四本之外,还将陆续出版《数学教育概论》、《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数学课程导论》、《数学教育研究的方法》、《数学教育中的数学史》、《数学教育评价》.)
[346] 邵光华.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思想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9(本书获2009年第六届全国优秀数学教育图书奖一等奖)
[347] 鲍建生、周超.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10 [348] 黄荣金,李业平.数学课堂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2 [349] 张维忠.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9 11
第二篇:数学教研心得
《2017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解读与教材训练》心得体会
2.21日有幸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解读与教材训练的教研活动,通过这次教研,使我对低年级数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方面受益匪浅。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实际操作问题,也是理论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讨、去研究。一年级下半学期学生已经适应了小学生活,可以简单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了,当然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认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做到: 1、注重小组的构建
学习小组的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如果随意将四名学生放在一起就算是一个学习小组,那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要组建好学习小组,就要对班上全体学生进行认真的研究,反复斟酌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力和习惯等各方面的因素,通盘考虑之后再进行合理的搭配,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促进每一位同学能都在小组内有效地提高。
2、发挥集体荣誉的功效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持久性也很弱,让他们四个人围坐在一起,为他们叽叽喳喳地说话提供了方便,为他们说笑打闹也创设了机会,不但不能高效,反而影响了正常的课堂秩序。针对这一情况,我采取的策略是: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家,一个小组里的四个同学就像一家人一样,有福同享,有错同惩。如果一个小组里的四名同学表现都很出色,那就奖给他们一颗五角星,一个星期进行评比,拿星最多的一个小组就出现在班级荣誉榜上进行表扬。如果小组里有同学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倾听,偷偷地做小动作,在课上说笑打闹,他所在的小组就会被减掉一颗星,就会影响到小组集体的荣誉。这样一来,每一个小组的组长就会格外关注组员的纪律,及时提醒做小动作的同学,其他的组员也会为小组的星星而做出很大的努力,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会积极表现自己,从而让自己的小组获取更多的五角星。3、教给学生合作的技能
因为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低,生活经验不够丰富,与他人的协调能力差,开展有成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为使合作学习更为有效,教师就要耐心细致地进行一些方法上的指导,不厌其烦地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充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而不是让合作学习仅仅流于表面。
另外,训练学生学会聆听,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取得高效合作的关键。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评价,唯我独尊。不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还会使教学活动无法深入开展。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倾听,而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要努力听清楚别人要表达的意思,在认真倾听之后还要学会积极地思考,对他的发言作出相应的评价。
4、精心选拔小组长
在平常的合作学习中,我发现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人物,小组学习的成败,往往与组长有很大的关系。组长的能力、水平、性格决定了小组的提高与进步。我们习惯地认为成绩好的就能当组长,可事实证明这样的观点并不是绝对正确的。有的成绩好的学生只知道埋头学习,不折不扣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却没有管理和组织的能力,还有的学生虽然成绩很好,但贪玩、不乐意帮助差生,这样的学生也不能当组长。我们挑选组长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只看成绩,而必须挑选那些管理能力强、组织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当组长。最重要的一点是责任心强,愿意耐心细致地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小组合作学习能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全体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人际交往和实践探索的能力,只要我们从低年级开始,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一定会更有效地提高低年级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低年级学生素养整体提高。
第三篇:数学教研工作总结
爱民小学2017年上学期数学教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数学学科的工作以赞贤小学的数学教研工作计划为指导。积极推进有效教学优化数学作业设计等教学工作,加强教师能力的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以有效教学为核心,注重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求真务实、强化教育教学理念意识、创新意识、结合本学科实际情况开拓创新,努力促进我乡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以总结:
一、做好常规性的工作,规范教师的业务水平
1、本学期,教研组加强了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教师在备课时,能认真钻研教材,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倡结构化教案、个性化设计,精心备课,针对学生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差生。
2、在每双周三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数学组都组织教师积极的参加并且做好活动记录,使教研活动与常规教学做到了有效结合。每位教师都能合自己所执教年级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仔细钻研教材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并且能根据新课标理念,重新组合,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以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为核心,加强新理念的学习。
先进的新理念要走进课堂,教师是关键。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来实践新课程,实施新课程、落实新课程,更重要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创造者。因此,要加强教师新理念的学习,促进教师角色、课程意识、能力结构的更高的提升。
1、新的教育理念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根本主体。因此,我们切实认真组织教师开展高效课堂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认识,深化和发展,积极投入教学实践当中,体现课改的新理念;同时,每位教师都认真做好记录,及时反馈小结,交流心得感受,从而不断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2、认真学习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使理论得到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作交流的能力,更加突出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方法要有新的转变。我们着重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切实抓好教材研究分析工作。尤其对本学年教材认真进行了分析。同时还组织各任课老师进行集体备课也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交流。大家畅所欲言,积极探讨学习,对教材要有选择、加工的能力。这样,促进了教师间互相切磋、学习、共同发展提高教学能力,从而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形成教育的合力。
3、开展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教学活动。
教师设计小学数学作业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乐学者,有极大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再者由于受天赋、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
存在的。如果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必然会造成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不够吃”的现象。因此,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使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4、重视后进生的转差工作
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效果比较明显。每位教师能发扬奉献精神,常常利用课余时间,无补偿地给学生补缺补漏。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做到培优补差,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出效益。学生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
5、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有效教研活动
鼓励数学学科的青年教师上好示范课,每位教师把学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学科教学当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课堂的主阵地交给学生组织教师参加。总的来看,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在各位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刻苦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得到转变,新课程理念还不明确。如何处理好掌握“知识、技能”与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准确。今后,我们将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切实做好各项工作,把新课程改革引向深入。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增强课程改革意识,坚信新一轮课改必定成功,同时进一步做好常规工作,努力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成绩,把工作搞的更好,更扎实,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数学教研工作总结
2008~2009学第一学期
数 学 教 研 工 作 总 结
数 学 教 研 组
本学期,数学教研组能根据学校、教务处工作重点制定相应的教研计划,踏踏实实做好教研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立足课堂教学。我们一直在强调课堂教学效率,要求教师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在教研活动中组织教师学习外地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讨论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在讨论中老师也达成了一些共识,比如,教师要提前进课堂,铃声响后学生立即进入学习状态,用满四十分钟;课前教师作充分准备,用好小黑板,学生在上课前把课本、作业本、演草本、学习用具放置整齐有序;加快教学节奏,增大课堂容量;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信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今后,我们将会对老师继续加强这方面的要求。
2.坚持上好公开课这一教研形式。公开教学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主阵地。在一个学期里,每位教师都要上一节公开课,有的是年级组的,有的是校级的,有的是县级的。上完课后,组织教师评课,在讨论交流中,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3.强化质量意识。很抓教学质量依然是教研工作的重点。在教研活动中,不断地强化每位教师的质量意识,树立教学质量第一的观点。在每次月考和期中考试后,都认真地进行了质量分析。
4.利用赛课时机,锻炼青年教师。为了迎接县教师培训
中心的评优课活动,我们举行了校级评优课活动,通过这项活动,锤炼了青年教师,参赛教师有了长足发展。我校辛家宝老师在县说课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5.开展的主要活动:
(1)组织“三个一”公开课;
(2)戴莹老师上县级公开课《表面积的变化》;(3)举行校级评优课;
(4)张素敏、孟巧真、刘玲老师在县骨干教师研修班研讨活动中上公开课;
(5)辛家宝老师上公开课《统计与可能性》;(6)王忠民上公开课《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7)孟巧真老师上公开课《除数是小数的除法》;(8)陈贵芹老师上公开课《整万数的认识》;(9)黄梅老师上公开课《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10)组织两次月考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11)刘主任、王忠民参加“市县名师送培到城镇”活动,并上公开课;
(12)辛家宝老师参加县说课比赛成绩优异;(13)孟巧真、孟雪、王忠民等老师的文章发表在《小学数学教育》、《新课程》、《小学教学设计》等杂志上。
6.需要补救的地方:
(1)教学质量还需再提高,应加强质量监控;
(2)想方设法提高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第五篇:数学教研总结
南京市香山路幼儿园
全景数学教研组教研总结(2016、6)
本这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以我们园中所用的全景数学为基础进行了大中小班的教研活动。《全景数学》课程的材料配备,围绕数学的学科性特点与幼儿年龄特点,将游戏性和数学性相结合,开放性、结构性与半结构性材料相结合,以易于操作、避免重复浪费为原则,将探索性的活动、游戏以及丰富的数学材料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和载体。与此同时,更具系统性、完整性的课程材料,为课堂教学、区角与环境创设等提供了全面支持,从结构与功能省全面满足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需要。
本学期在数学教研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积极认真开展每次的活动,是的我园年轻教师在全景数学活动中能力得以提升,具体做法进行以下总结。
1、教研组认真商量并制定教研计划,研究本学期的教研内容,制定教研组的常规及要求,例如考勤制度,请假制度等。使得教研组每次活动准时顺利开展。
2、教研组带领大家梳理基本数学概念,结合PPT带领组里教师进行学习理解。通过集体学习和老师分组理解学习的方式,把幼儿园简单的数学概念进行了学习。让老师们自己理解数学概念了,在将概念与游戏相结合,用游戏化的的方式组织幼儿学习游戏。
3、通过教研课,提升老师们的教研水平。
根据计划,我们隔周开展一次全园性的教研课,一共开展了7次教研课,一次教研展示公开课,每次两个活动,大中小班穿插进行,我觉得通过多次活动,老师们都有所收获,特别是年轻老师的教研课上的越来越好,评课能力也逐渐增强,许多老师在家长开放日的公开课都纷纷选择了全景数学课,因为老师们已经掌握数学课的基本要素及组织方法,孩子们在活动中也是有条不紊,活而不乱,对于全景数学的学习和操作能力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另外,在教研课后,技术组织教师统一进行评课说课,过程中大家非常积极参与,从目标到环节再到操作,老师评课的水平让我感觉到越来越高。
4、我们还对于全景数学的教学具方面做了研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活动的重难点及时调整全景数学中的教具学具,稍加修改或变动,有时进行了自制教具,这些都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认可,做到我们提供的教具学具真正发挥最大效能。
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研活动,表扬我们组里每一位老师,很积极认真,每次开展教研课准备非常充分,从内容筛选到教案制定,都是和年级组长一起商量完成,年级组长每次都能手把手的教给小老师定计划教案、制定学具、组织试教、最后老师们都能顺利开展好自己的教研活动,给每一位老师满满的鼓励和激励,觉得老师们成长很快,特别表扬王荣锦、徐宋、王亚楠这几个刚毕业的小老师,教学进步很明显。时间过得很快,转眼这学期就要结束,相信我们在下学期乃至以后的教研活动中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