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呐喊)自序课题实录
实录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大家已经自读了鲁迅先生的《(呐喊)自序》,在大家自读的时候,我请大家在精彩的地方做一些批注。那么今天我们就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深入讨论这篇文章。请大家打开课本,首先我们来齐读课文第一段。这一段写得特别好,里面有几个关键词,可以涵盖整篇文章的内容。有心的同学去发现—下,是哪几个词? 生:梦、寂寞、呐喊。
师:鲁迅从寂寞中出来直接就呐喊了吗?必须经过哪一步,鲁迅才能够在沉寂之中又拿出笔来大声呐喊?大家找到了吗? 生:希望。
师:对!(横向板书)梦、寂寞、希望、呐喊。今天我们在解读的时候,就以这四个关键词为线索。我把大家分成四个组,10人一组,选择一个关键词。一旦选择就要对这部分文字负责,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段文字解读好,不妄为能和鲁迅对话的90后。四个组就叫“梦之队”“寂寞之源”“希望之组”“呐喊之组”吧。现在给大家十分钟时间:5分钟自读,5分钟组内交流。读的时候注意这么几点:1.文采,也就是哪个句子特别棒。2.体现了鲁迅什么样的思想和人格?3.解释关键词,谈谈你的理解。
(生交流讨论。)
师:大家讨论得很热烈,那么来展示—下,看看你们组的研究成果。先研究“梦”这个关键词。
生:我非常喜欢第一段的两句话,我觉得这么几个词特别好:“忘却了”“不觉得可惜”“使人欢欣”。“忘却了”和“不觉得可惜”说明他认为他找到了中国问题的症结,所以不觉得可惜;“使人欢欣”是指办《新生》杂志时,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纵谈将来的好梦时的感受。这一句写得特好,把后面对梦的不同的情感都表达了出来。
生:文章写了学医救国梦、文学救国梦这两个梦。
师:我们来看,第一组找出了两个梦——学医救国和文学救国。作者说这些梦“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大家在办《新生》杂志时畅谈的好梦,就是鲁迅的梦“使人欢欣”的部分。那么为什么又常常“使人寂寞”呢?希望“寂寞组”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作者的寂寞分为两点:一是成长的寂寞,一是思想上的寂寞。成长的寂寞体现为别人对他的行为的不理解。第一点是在给父亲买药治病的时候,他到当铺换钱给父亲买药,他在“侮蔑里”接了钱,为什么会“侮蔑”呢?他换钱是为了给父亲治病,别人以为他是偷了母亲的首饰去换钱挥霍,所以因别人不理解而寂寞。第二点是“学洋务”,别人认为是走投无路才将灵魂卖给鬼子,所以他也感到寂寞。第三点是他到日本留学,他是中国人,有远离故土的寂寞;看到电影里麻木的中国人,而只有自己清醒这也是一种寂寞,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寂寞。这是成长上的寂寞,此外还有思想上的寂寞。
师:刚才我说到“寂寞之源”时,大家都乐,是不是网上流传着一句“哥写的不是文章,是寂寞”的话啊?你可以对照一下。
生:那不是一个层次。鲁迅的思想上的寂寞来自他敏感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所以他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内容,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师:说得很好,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鲁迅在文中是怎么说的?“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那种感觉,大家能想象吧?
生:还有后来写文章,他为大家写文章呐喊,但没有人理解他,这种孤独感让我想起了《药》里的夏瑜。
师:他和夏瑜没关系啊。
生:在《药》里夏瑜为大家呐喊,人们不理解他,还骂他,甚至还打他。
师:对,在《药》里夏瑜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大家非但不理解他,反而给了他两个大嘴巴子。还骂他是“疯子”,说他“发了疯”了。很好!寂寞组还有没有补充?
生:“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这句话,用比喻把自己的孤独形象地表达出来,他叫喊在生人中,没有人反应,没有人理他,所以他就沉寂下来了。
师:那为什么这个时候他沉寂了,去抄古碑了,后来他又拿起笔呐喊了呢? 生:因为后来来了一个朋友金心异,朋友的话让他又看到了希望。
师:非常好,衔接得特别好,下面我们进入下个关键词“希望”的讨论。在这儿允许我停留一会儿。刚才我谈到了网络语言“哥写的不是文章,是寂寞”,我们动不动就说自己很寂寞,我们的寂寞和鲁迅的寂寞l生质一样吗?
生:不一样,鲁迅有一句话说:“别人在寻找光明,我只是在和黑暗捣乱。”鲁迅的寂寞是他的想法没有人理解,他想把自己融入国民中,却做不到。
师:我们的寂寞是自私的,是小我的。而鲁迅的寂寞是心中有苍生的,是心中有国民、心中有天下的。
师:有同学说,因为金心异的到来让鲁迅看到了希望,于是鲁迅又开始拿起笔写文章。请“希望组”来谈谈你们的发现。
生:文章有很多希望:学医救国是希望,仙台看电影看到了国民的麻木,他的学医救国的希望破灭了。后来他想文艺救国,但是他的朋友不合作,文艺救国的希望又破灭了。后来直到金心异的到来,告诉他只要还有人清醒,就有希望打破铁屋子,于是他又燃起了希望,决定写文章来救国。
师:我记得看大家的《(呐喊)自序》的摘抄点评时,有位同学的文章有两句写得很好,他说:“第一次看《(呐喊)自序》,我看到的满篇是希望,第二次看《(呐喊)自序》,我看到的满篇是悲凉。”同学们,你们想想看,鲁迅是充满了希望去写作吗? 师:你在摇头,你怎么看?
生:从他的这句话——“希望是在刊哿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可以看出他刚刚从寂寞中走出来,他希望可以激发出新的一代青年来救国,他知道国家的将来在于有梦的年轻人。他不希望以自己对希望的否定,来消除别人对希望的梦想。
师:说得特别好j咱们为这句话鼓掌,很像鲁迅的风格。(同学鼓掌)鲁迅其实是怀着绝望之心的,他说:“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什么希望是没有的?打破铁屋子的希望是没有的。你看那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的人们都已经昏睡了,快要闷死了,然后就你们那几个清醒的人嚷起来,管什么用啊?鲁迅是怕死吗?不是,他那句话是怎么说的?“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鲁迅怕“临终”吗?不怕,他怕自己写文章之后,还是无可挽救的结局。这是他不愿意做的,是他感到寂寞和沉默的原因。金心异否定他这句话了吗?说他的绝望是没有用的、绝望是不对的,金心异这么说了吗?(学生摇头)没有,他只是顺着鲁迅的话往下说:“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鲁迅的“决”不是搁在前面而是搁在后面,也就是说,金心异承认令人绝望的现实,但是金心异能够打破鲁迅的寂寞的原因在于给了鲁迅未来的希望。(板书“绝望的现实,未来的希望”)实际上我们同学们也可以看到,鲁迅一直抱着救国的希望。为什么在寂寞期的时候他那么寂寞,以致他不再写文章、沉默?寂寞对于鲁迅有什么作用?很多人寂寞了,就沉沦了,那么鲁迅是怎样的?鲁迅是继续战斗!其实在孤独感这儿有一个思想的升华,就是寂寞给了他思想上的升华。鲁迅是个善于反省的人。他发现“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他发现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于是他用麻醉的方法,沉入国民中,回到古代去,这点又是寂寞的最重要的作用,他在两年里写了近50篇文章,寂寞于鲁迅其实是一种积蓄。他沉入国民中去,这就是我们能看到孔乙己、祥林嫂、华老栓的原因。《狂人日记》中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是什么时候发现的?这是在寂寞时期的积累,这就是鲁迅寂寞的力量。所以鲁迅的寂寞和常人的寂寞是完全不一样的,常人的寂寞是在消磨青春、在杀时间,而鲁迅的寂寞是在积蓄力量等待更大的爆发。所以他说过“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说自己是前者。“希望之组”谈得特别好,那我们看,带着这种未来的希望、带着对新青年的希望,鲁迅尽管自己满怀绝望,还要去呐喊战斗,那“呐喊”是什么意思?有请“呐喊组”的同学。
生:“呐喊”一是《呐喊》这本书,《呐喊》这本集子就讲了他具体“呐喊”的内容。二是《呐喊》的意义也是在于将来的。鲁迅在寂寞中把这种沉闷的、沉痛的心情变成非常有张力的文字,是希望将来发挥作用的。三是《呐喊》的目的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殚于前驱”。其实在他开始动笔的那一天,他就知道,他的小说和别人是不同的,别人是在光明里写作,而他是在黑暗中奔驰。鲁迅的《呐喊》,是他一生的积淀。
师:说得特别好,鲁迅的《呐喊》是他一生的积淀。他的小说不是娱乐人生的,他是要完成一个责任和使命: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而是为了社会而艺术。他呐喊的目的是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实际上鲁迅自己也是一个在黑暗里奔驰的猛士,他要把各位放到光明的彼岸。他说:“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启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他们是谁?是你们,是新青年们。鲁迅在哪里?他肩住黑暗的闸门,把你们送到光明的彼岸之后,让你们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后,他在哪里?鲁迅把自己留在黑暗里。我_直很纠结:我以什么来收束今天的课,我用什么词语来评价鲁迅呢?从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我_直在思考。我写了这么一段话:“鲁迅是一个用双肩扛起黑暗的愚公,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斗士,是荷戟独行为天下人复仇的黑衣人,是把青年放到光明彼岸自己浸泡在黑暗中的人,是医治民族愚昧的良药,是一个伟丈夫,是一个大写的人,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成为大写的人的人。”
(全场掌声。)
师:我这是抛砖引玉,我给大家发了张小纸条:今天学习了以后,在你的心目中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写一组句子,看谁写得最漂亮,给大家5分钟时间。
(学生思考、写作。)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最好的句子读出来,和大家分享。
生:有了梦,所以有了寂寞:因为寂寞过,所以了解寂寞:当有了同志,有了所谓的希望,所以有了呐喊必要的土壤,于黑暗中伸出有力的大手,勾勒出希望的图画,给寂寞中的猛士以慰藉和支持,鲁迅是在黑暗中完成战士的使命的人。
生:他孤独地开拓着黑暗,把身后看不见的光明留给后来的人。
生:他是为了将来,为了将来那不可知的希望,奉献一生的人。
师:我们今天的解读应该是深入文本的,大家都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鲁迅,在鲁迅逝世后,郁达夫写过这么一段话:“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各位,咱们是那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吗?我们今天的表现、我们今天的解读就证明我们是可以和鲁迅对话的90后,让我们秉承鲁迅的精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黑暗中洞见光明。谢谢,这节课就到这儿。
反思
喜欢上鲁迅还是在北师大上本科时。那时,我有幸听到王富仁先生讲鲁迅,于是第一次真正被震撼。记得最清楚的是王富仁先生把鲁迅比做“中国文化的守夜人„,我以后还读到了很多比喻,仍觉得这个比喻最恰当。到中学任教后,我—直想在我的课堂中还原鲁迅的高大,让他活在他不朽的文字中,而不是吹捧或棒杀的文字里。
讲《(呐喊)自序》,自感底气不足,于是在读《自序》的课文以外,我又通读了《呐喊》小说集,同时也通读了《野草》《故事新编》《彷徨》,还有鲁迅的相关杂文如《记念刘和珍君》《中国人丧失自信力了吗》《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在精读了如此一些文章后,逐渐觉得有点自信了,于是把《白序》逐字逐句通读了二十遍,终于找到了我对于整篇文章的一个合理的解释。只是老师有准备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没有积累,也无法和鲁迅对话,无法和我产生共鸣。于是在上《自序》之前,我“地毯式”地讲了鲁迅作品选读。所谓“地毯式”,是指在很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接触到了鲁迅的多篇作品。
这节60分钟的大课,师生在一节课中赏读完课文,探讨完思想,还让学生当堂进行了创作,写出自己心目中的鲁迅形象是怎样的,可谓高效。课后老师们的反馈很好,甚至还接到家长的贺信。我很受鼓舞,事后想,这节课获得认可的最大原因是我找到了激发学生的办法——相信他们,并指出方法。相信他们是相信他们可以深刻起来,方法指导就是回归到鲁迅的语言文字本身。有了信任,有了方法,学生自然可以奋然而前行。
当然还有示范的作用,教学离不开示范,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我一直在纠结于此堂课的收束环节体现不出教师的引导作用,没有老师和鲁迅的对话,在师生对话中我处于失语的状态,—直到上课之前,突然灵感来临,写下了一张卡片:“鲁迅是一个用双肩扛起黑暗的愚公……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成为大写的人的人。”这几句话,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同时彰显了老师思考的深度,对学生创作是一个示范和激励。学生展示的文段,理解深刻,文辞讲究。当时我觉得,学生并不“害十自周树人”。
鲁迅是不死的,他活在我们用心的解读中。
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课堂应该呈现一种什么态势,这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为教师确定的是一种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是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个人能动性的。鲁迅作品怎样教、怎样学又是多少代教师不断探索、不断继承发展的“永恒”话题。在这一节课中,唐老师富有激情和启发的导入、引发了学生对鲁迅年轻时的几个梦想的较为深入的讨论。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同时,适时引导学生探究形成梦的因素、改变梦的思想深层原因。教师没有拿出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顺着学生的发言,或补充、或总结、或引出更进一步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认识,形成一种和学生一起研读作品,触摸作者的情感,认识作者的思维历程的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呈现出探究的热情。
一堂成功的课应是什么样?在评价上始终存在各种议论,有人认为是老师讲得痛快,有人认为是学生听得认真,等等。其实最应该问问我们的学生:你在课中了解了什么,在作品中读出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一堂课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是一堂好课,一堂成功的课。
第二篇:呐喊自序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鲁迅写作《呐喊》的缘由和思想发展过程,2.学习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选择典型事例说明思想发展过程的写法。
3.掌握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鉴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鲁迅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教学设想
1.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应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2.教师指导自读应注意点拨,抓住实质性问题深入思考。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中时学习过鲁迅先生的哪些小说?
《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这些小说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同一个小说集《呐喊》。
《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的短篇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呐喊》体现了作者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今天我们学习鲁迅自己为他的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呐喊〉自序》。
此文写于1922年12月。作者在序言中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至“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及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缘由和自己的创作态度,表现了鲁迅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二、阅读感知
掌握字词
__(zhì)铺 __(zú)业 久__(wéi)
不__(míng)一钱不__(dàn)于前驱
愤__(mèn)反__(xǐng)
困顿:⑴劳累得不能支持。⑵生计或境遇艰难窘迫。
奚落:用尖刻的话讽刺、嘲笑,使人难堪。
小康:指家庭经济比较宽裕。
随喜:佛教用语,原意是随着别人参拜佛殿或做善事,这里是跟随别人一崐起活动的意思。
久违:好久没见。
不名一钱:没有一文钱。名:占有。
曲笔:这里指不拘泥于事物真实情况的一种写法。
愤懑:气愤;抑郁不平。
三、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的过程
地点——生活经历——思想发展
(1)绍兴——侍亲疾——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2)南京——求新知——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3)仙台——攻医学——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4)东京——搞文艺——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5)北京——抄古碑——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6)北京——应索稿——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四、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叙述自己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思想发展过程。
1层.总写(第1自然段);
2层.分叙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及思想发展过程。
第二部分(从“S会馆里有三间屋”到结尾):介绍写作《呐喊》的缘由和他为革命而创作的文艺观、创作态度。
1层.写自己创作小说的动机;
2层.说明创作《呐喊》的指导思想、小说成集时的心情和小说的命名
第二课时
研读课文
1.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说的“我在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这里的“梦”指的是什么?
“梦”是理解全文的主要线索,也是“文眼”之所在,通篇叙事线索可列为“好梦”——“寂寞”——“呐喊”。应着重弄清它们的含义。“梦”是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生活追求和理想。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段。
2.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学洋务改变命运
攻医学救国救已
治文艺改变精神
这些梦都基于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热忱和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反抗。这就是鲁迅思想发展的基本点。虽然这些梦幻都未能实现,但作者深沉的思索,勇于追求真理的爱国精神却始终贯串于他整个生活经历之中,成为他后来呐喊战斗的强大力量。
3.揣摩鲁迅的“寂寞”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
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长大的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与我太痛苦。
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
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由此可见,先生的寂寞正是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的悲哀。
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因为他曾经叫喊过,可最终失败了,是什么事呢?
(办《新生》)
那么,他办《新生》的目的是什么?在原文中找出根据。
(改变国民的精神)
当时国民的精神是怎样的?
(愚昧落后麻木)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学医的时候看的幻灯片)
那么,鲁迅先生又为什么去学医呢?从文中找出。
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助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总结起来,他学医的目的就是救民报国。可见,无论是最初的学医,还是后来的治文学、办《新生》他都为了,实现自己的强国救民的理想,可这理想最终还是没能实现,在作者看来,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除了自己主观上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国民的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不赞同也不反对。所以在他看来,国民已经没有了希望,自己也只剩下深深的悲哀和寂寞。而猛士们的奋斗也正如我那里一样,有热情而国民没有反应,所以前驱的猛士是奔驰在寂寞里的。因此他们需要有人呐喊助威。
4.文中有金心异与鲁迅争论铁屋子能否被摧毁的一段对话。在“假如一间铁屋子”的对话中,用了许多比喻来揭示思想观点。请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
铁屋子:比喻黑暗浓重的旧社会,极深刻地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比喻贴切,寓意深远的句子——
示众的材料看客:比喻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人们。
置身于毫无边际的荒原:比喻叫喊于生人中却毫无反响而感到狐独。
听将令:比喻适应新民主主义思想文化革命的需要。
大毒蛇:比喻寂寞如何缠住了灵魂。
5.作者再次从事文学,完全是因为钱玄同的鼓励了吗?
“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
“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
作者重新开始治文学,并非仅因钱玄同的请求,更多的倒是在圆他的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梦想。这正回应了他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年轻时候做过许多梦,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由来。
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6.小说集各为《呐喊》有何含义?
其含义有二,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而围绕着《呐
喊》的由来作者也讲述了他的思想发展过程,那就是从年轻时的好梦到悲哀的寂寞,然后是奋起的呐喊。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一直都没有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7.作者在叙述经历中都列举了哪些典型事例(典型材料)来说明白己思想发展的历程?在故乡,选用了父亲患病家境“坠于困顿”,他整日奔波于质铺和药店,但最后仍不免父亡的典型事例。家庭败落,庸医害人,为他后来抉择学医,埋下了种子。仙台学医,突出了一次放映时事画片的情景,集中反映了“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的新认识,从而打破了他学医救国的美梦,决心弃医从文。在东京治文,他也只写了“新生”杂志从创始到失败的经过。这件事给他以深刻的影响,不仅“好梦”破灭,而且还留下无端的寂寞和悲哀。在北京蛰居,虽有五六年时间,但也只选取了“钞古碑”的一件事。深刻反映出作者所感受到的“寂寞”太沉重了。朋友索稿,作者写了一段寓意深刻的对话。这是作者从寂寞到呐喊的过渡,这些典型事例,对思想的转变,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8.叙述经历与议论思想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
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把叙述经历与议论思想观点结合起来,既叙述了重要经历,又阐明了思想发展的进程。每段叙事之后,都有相应的议论。的确是叙事具体生动,议论精辟透彻,起到前后照应,互相补充的作用。叙是议的前提与准备,议又是叙的内容的深化和提高。既使读者得到了感性认识,又明确了作者思想转变和发展的原因。其手法异常高妙。
作业: 课外阅读《呐喊》。
※资料库
一、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
1.《呐喊》的篇名和写作时间
《狂人日记》1918年4月《孔乙己》1919年3月
《药》1919年4月《明天》1920年6月
《一件小事》1920年7月《头发的故事》1920年10月
《**》1920年10月《故乡》1921年1月
《阿q正传》1921年12月 《端午节》1922年6月
《白光》1922年6月 《兔和猫》1922年10月
《鸭的喜剧》1922年10月 《社戏》1922年10月
2.鲁迅办《新生》
1907年,鲁迅27岁。夏,鲁迅与许寿裳、周作人、袁文薮等人积极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据日本增田涉回忆,苏曼殊也是《新生》的筹办人之一。为了办好《新生》,鲁迅从刊名、封面设计、书内插图等各方面都一丝不苟地做了细致的安排。第一期的插图已拟定用英国19世纪画家瓦支题为“希望”的一幅油画,画面上是个诗人,包着眼睛,抱了竖琴跪在地球上面。但是《新生》终未能出版。此后,鲁迅集中全力搜集资料,阅读书报,进行译著,积极地开拓文艺运动的新天地。
3.钱玄同(金心异)与鲁迅的交往
钱玄同(1887—1939),原名复,字中季,号德潜,又号玄同,后废姓,称疑古玄同。浙江吴兴人。早年留日,和鲁迅同时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及中文系主任,积极从事国语运动和语文改革。五四运动前夕,参与《新青年》编务,发表大量文章,成为新文学运动的闯将。1920年后,认为白话文运动已胜利,遂“功成身退”,并逐渐与鲁迅疏远。据《鲁迅日记》,自1917年8月9日起,钱玄同为《新青年》约稿,曾多次访问鲁迅。
4.在“绍兴县馆”(1912年5月6日—1919年11月20日)
1912年5月5日下午7时左右,鲁迅安全抵京。5月6日上午,移入绍兴县馆。
绍兴县馆原名山会邑馆,供绍兴府属山阴、会稽两县来京候补的官员住宿。宣统年间,废除旧制,山阴、会稽合并而成绍兴县,山会邑馆因此改名为“绍兴县馆”。县馆的门额是鲁迅的父亲周凤仪的朋友所写。会馆所占面积相当大,计有五十七间房,一个大厅。鲁迅最初住在绍兴县馆的藤花馆。这里原有三间正房,东西各三间厢房,东边有座藤花池。据说鲁迅住在藤花馆的西屋,后移居至朝南的两间小北屋。藤花馆的居住环境十分恶劣:床板缝里臭虫成群,邻居半夜经常喧哗,有时甚至聚众赌博,吵得鲁迅彻夜不眠。往往在遭到鲁迅的痛斥之后,他们才不得不稍加收敛。
1916年5月6日,为了“避喧”,鲁迅移入绍兴县馆西边一个院落里的补树书屋。补树书屋是一排朝东的正房,北边还有一棵大槐树。相传在槐树上曾经缢死过一个阔人的姨太太。所以尽管槐树已经长得高不可攀了,而这屋却还没人居住。补树书屋前是供着历代乡贤牌位的“仰蕺堂”,后是供着文昌魁星之类神位的“希贤阁”,院里又曾缢死过人。鲁迅住在这里,可以说是与鬼神为邻了。补树书屋虽然寂寞冷清,但比藤花馆安静多了,鲁迅在这里可以潜心工作。
补树书屋朝东的四间房,南首是一间住房,北首两间相连,门开在第二间房的中间。1917年以前,鲁迅住在南首这间房里,1917年搬到靠北的一单房里,中间一间作为洗脸吃饭的地方。由于绍兴会馆不供应饭食,教育部的食堂又办得很糟,鲁迅经常在小饭馆包饭,有时也打游击式的在街头买饭吃。客人来访时,就在县馆附近的广和居叫些炸丸子、木须肉、酸辣汤来款待。
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陈设十分简陋:靠北窗下是一张床,旁边是一张书桌,一把藤椅,书架和方桌上堆满了书籍和金石拓本。鲁迅习惯于在夜晚工作,至深夜一两点钟才睡。夏夜,蚊子多,鲁迅有时也在槐树下纳凉。他摇着蒲扇,一边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一边思索着中国的前途和出路。从树上吐丝挂下来的槐蚕(俗称吊死鬼),每每冰冷地落在他的头颈上。在补树书屋期间,钱玄同来过一百多次,有时一月来访达七次之多。钱玄同来时喜欢靠在藤躺椅上跟鲁迅交谈,兴致高时能谈上五六个小时。那时钱玄同参与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常常催促鲁迅为《新青年》撰稿。
二、鲁迅的《自传》
我于一八一八年生在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的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家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出走,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的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还应该先提倡新文艺。我便放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物教员,第二年就出走,到绍兴中学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出走,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一直到现在。近几年,我还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我在留学的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了我的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成书的只有一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其余还散在几种杂志上。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
(选自鲁迅《集外集》,《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三、《〈呐喊〉自序》鉴赏(李师东)
《〈呐喊〉自序》是鲁迅作品中一篇十分重要的作品。我们要理解鲁迅忧愤深广的思想和简括鲜明的艺术风格,都应该从这篇序文入手。
这篇序文,勾勒出了作者前期思想的发展脉络,同时对游荡在当时背景中的自我灵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因之,在艺术表现上,作者突出了在表达自我感受过程中素朴、简括而又丰富、深厚的艺术个性。
述说过去的事情,容易失之流散。而在这篇序文里,自己的故事、遭遇,被作者紧紧抓住。“医病”这一问题,成了作者用于表述过去的一个基本线索。首先是为父亲买药医病,结果,“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接着是上日本的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决心“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但作者看到的“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的一群中国看客。作者从这群看客的身上,看到的不再是身体的疾病,而是精神上的病症。作者由关注身体的病痛到关注精神的病痛,展示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进程。同时,从艺术表现上,作者思想的这种转化,又仅仅是通过对并不曾为他人所注重的几则小事的表述来实现的,这显示出作者准确、精到的把握能力。
鲁迅显然意识到,要救治精神上的病痛,是多么的不易。他所走入的必将是一条寂寞孤单的路途。在序文里,作者不回避自己曾有的犹疑和孤寂,体现出了坦荡率直的艺术品格。而作为一篇序文,作品又恰当地提示了他所以要作小说的缘由:“铁屋子”作为作者对传统中国社会的象征,它既显现了鲁迅深居其中的寂寞孤苦,同时也昭示了作者要领着国人从精神上走出它的决心。于是,“呐喊”就成为作者从深寂孤苦中所喷射出的一腔激情孤愤。
通看这篇序文,我们体会到,作者的用笔素朴、简括,不事铺排。这种笔触,与他深沉冷峻的思想桴鼓相应;同时作者的素朴、简括,并不意味着作者思路的单调、狭促。我们还看到,作者在描述生活琐事的同时,总是把他的笔触,抵向我们的心灵和精神。至今,这篇序文仍以它简括深思的艺术个性和触目惊心的思想,给人们以强大的感召力。
第三篇:呐喊自序
《〈呐喊〉自序》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设想:
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拟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指导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
初中曾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呐喊〉〉(加点的字板书)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第一版是15篇,多一篇〈〈不周山〉〉。)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呐喊〉自序〉〉。二:介绍“序”
什么叫序?什么叫自序呢?请大家齐读“自读提示”前三句话。
提示已讲得很清楚,序言,是写在著作前面的文章,可分为自序和他序,自序,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而鲁迅的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投影显示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三:分析课文
1.引出“梦”
问:缘由即来由,那么本文在哪里概括交代了〈〈呐喊〉〉的来由?
明确:开头部分,“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问:是什么的“一部分”?
明确:“我年轻时候曾做过许多梦”的一部分。
问: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
问:为何理想叫做“梦”呢?
明确: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问: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梦的产生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先来看文中叙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思想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请对照下面的表格看课文,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找出地点并概括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
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说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写作特色。)
地 点生 活 经 历思 想 发 展
绍 兴侍 亲 疾
先请一学生找出文中地点:绍兴、南京、仙台、东京、北京,再请学生自读课文填写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学生大体完成后再讨论明确具体内容。(具体内容见下,学生概括恰当的少讲评,概括不到位的作指导)
(1)绍兴 侍亲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问:在绍兴的四年,作者做了什么?
明确: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并寻找药引。
中心事件是服侍久病的父亲,我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为“侍病父”或“侍亲疾”。这段生活经历,鲁迅的感受如何?
提示: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如何理解这几句话?我们可结合鲁迅的家庭情况。鲁迅幼时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但十三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因科举案件下狱,继之而来的是父亲患了重病,家庭陷入困顿,只得靠典当衣服首饰来换钱给父亲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钱,昔日闰土眼中的“少爷”遭到了别人的歧视与白眼,倍感人间的冷漠,看透世态炎凉,于是想走异路,产生了第一个梦“学洋务”
(2)南京 求新知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在洋务学堂,鲁迅所学课程有:格致(物理、化学)、算学、地理、历史、绘图、体操,并且看到了一些生理卫生之类的书。这些知识与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所学的〈〈四书〉〉〈〈五经〉〉中的孔孟之道相比较,都是新知识,因此在洋务学堂作者主要是探求西方新的知识,可概括为“求新知”问:这些新的知识给作者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渐悟中医是骗子,知道西方医学能维新,于是去仙台学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因此我们可概括为“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3)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在仙台,作者主要攻读西方医学,初中学的〈〈藤野先生〉〉就是对仙台学医生活的回忆,作者回忆了最使他鼓舞,最使他感激的藤野先生。学医之梦很美满。鲁迅后来为什么又动摇呢?明确:原因是看时事画片。领悟了要著,弃医从文。
时事画片的内容是日本人杀中国人,围观的是自己的同胞,这场景使鲁迅受到极大震动,他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激愤和悲哀,这使鲁迅的学医之梦彻底破灭,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
(4)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在东京,鲁迅为搞文艺从事了许多工作,文中主要叙述了办杂志〈〈新生〉〉。〈〈新生〉〉的结局如何?(并未出版)
〈〈新生〉〉的失败,给鲁迅以沉重的打击,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表示他那时心情的词语:悲哀、寂寞,并且进行了深刻的反省,看见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请大家思考:鲁迅为什么感到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悲哀?
明确: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办杂志,一旦希望破灭,那失望也是很深,很痛苦的。为了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鲁迅采用了种种麻醉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北京S会馆抄古碑。
(5)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抄古碑并没有奏功(从“似乎”一词可看出),从院子里有缢死过一个女人的槐树和槐蚕是每每冰冷地落在头颈上,可以看出当时居住的环境是冷静、寂寞的。“客中少有人来”,生命在暗暗消去,可见鲁迅没有了先前的慷慨激昂,保持了沉默,“这也是我唯一的愿望”是一种自嘲,实际上是不愿如此沉默,可又不得不如此的无可奈何的苦闷。这种苦闷实际是奋斗者找不到变革现实途径时产生的彷徨,这种沉默实际上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酝酿,沉默苦闷并非理想破灭后的绝望,而是仍在苦苦思索追寻着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
(6)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曾说:“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金心异的索稿,结束了鲁迅沉默的抄古碑的生活。文中有金心异与鲁迅争论铁屋子能否被摧毁的一段对话。在“假如一间铁屋子”的对话中,用了许多比喻来揭示思想观点。请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用投影复片)
提示:“铁屋子”比喻辛亥革命后依旧黑暗的旧中国。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鲁迅:铁屋子万难破毁,即使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也无济于事。金心异:既然
有人起来,就有可能破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鲁迅最初的社会观,把黑暗的旧社会估计得过于强大,对社会认识很深刻,但同时也体现了他思想的弱点:对群众力量估计不足。争论的结果是鲁迅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看到了希望,于是振笔呐喊。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至此,完成表格。(见后附录)
从作者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年青时的梦想共有三个(好梦),一个是通过学洋务来就国,即洋务救国梦;一个是通过学医来拯救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并在战争时去当军医,即学医救国梦;第三是想通过文艺来唤醒麻木的国民,即文艺救国梦。从作者的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直贯穿在作者梦想中的是他那一颗救国救民的热心,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我们应当很好地体会。
第一个梦是第二个梦的前提和基础,并随着第二个梦的破灭而破灭,前两个梦的破灭又是第三个梦产生的原因。
三大梦想的破灭使作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中,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寂寞呢?
作者的这种寂寞并非真的无聊,也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一种“不特没有人来赞同,也还没有人来反对”的孤独,是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更是思想者穷天究地的反省。“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种寂寞是作者对黑暗统治的反抗,对麻木国民的当头棒喝。在寂寞中作者深刻反省,从而克服了对自己寄望过高、思想不切实际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为他以后团结众人,从事“韧”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金心异的来访使寂寞中作者看到希望,于是开始振笔呐喊。
4. 分析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投影)
提示:其含义有二,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一直没有改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四.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由鲁迅回忆自己的梦的产生、对梦的执著,你能不能谈谈你的梦,有什么梦?怎样形成的?如何为梦的实现而奋斗?请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2、分析文中的曲笔,以“亮色的„曲笔‟”为题写一篇评论;
3、分析作者的寂寞,以“闪光的„寂寞‟”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呐喊》自序说课教案
《呐喊》自序是高中语文二册第三单元课文,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四方面加以说明。
说教材:
1、地位及教学目的:
它是议论文单元四篇文章中第三篇,虽属课内自读课文,但列在会考必考篇目中,地位超过〈〈崇高的理想〉〉,并驾于第一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本单元教学要求是“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这就必须从掌握剖析议论文结构、理清作者思路入手,训练“观全文”的能力,再结合本文特色,定教学目的为:
1、理解序言文体特点,把握作者思想发展历程;
2、体会比喻说理的艺术特色。
2、重、难点:
结合单元教学目的、教材本身特点,结合高一学生读写议论文实际培养技能点,订重点为:
1、把握思想发展线,理解“呐喊”含义;
2、比喻说理含义及运用。难点为:
1、寓意深广的词、句、段。
二、说教法:
教学模式:八步教学法(预习,;定向,;自读,;作业,;讨论,;答疑,;自结,;迁移)。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于自学,突出学生主体,;,;举一反三,养练能力。
教法:突出原文语境,瞻前顾后,讨论点拨,引其积极思维,热情参与。故教法为:
1、定向自读法,;,;明标的;
2、提问法,;,;引导深入;
3、讨论法,;,;参与、激活思维;
4、练习迁移法,;,;动手、巩固提高。
三、说学法:
高一学生初有读的知识和浅近能力,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为化难为易,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应早读预习,做自读提纲,课堂上再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由表及里,理清思路,破重点,化难点,养练读写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课前检查作业,口头作文。
1.导课:学生齐诵鲁迅诗《无题》,,;,;“躲进小楼成一统”,教师问:“真躲,不管外界了吗?”,;,;导入“要呐喊”,请打开课本,读自读提示,找重要信息点,;,;序言,教师板书课题。,;,;,;,;巩固旧课中导新课,抓提示,明学法,启思考。
2.复习巩固:问:九课中心论点?十课中心论点?(学生齐诵)那本课中心论点?,;,;从序言看写作目的?,;,;,;,;回扣单元教学要求。
3.理思想发展线:(边提问,边板书,边讨论,查原文,语境订正)
问:(1)写了几件事?地点?何事?每件归纳概括为四五个字(教师导引)。
(2)作者经历发生变化的原因?(由表层事件查内在思想原因,教师引导概括表述)预见难点:A“救国救民”处,;,;查原文第四段
B“悟要著,弃医从文”处,;,;查原文第五段
C“寂寞苦闷”处,;,;查原文第七段
D“看到希望,作文呐喊”处,;,;查原文第二十一段
难点突破:教师引导学生查原文关键句,分析语境,找出原因,规范表述。
(3)划分鲁迅思想发展阶段,知依据。
(4)“我以我血荐轩辕”说明何目的?结合板书“学医”“从文”“苦闷”“作文”的目的来谈。救国救民。
(5)学生齐读第一段体会“梦”的含义,理解“忘却的梦”“未忘却的梦”的含义,领会第一段结构上的作用。,;,;教师板书。
4.理解“呐喊”的含义:
“呐喊”的含义有两条,让学生在原文找出相关段,概括归纳,规范表述,每条八个字以内。预测:易找到“助威”一条,难找到“唤醒”一条。教师顺势清理“铁屋子”一段,明比喻含义,抓“大嚷起来”归纳“唤醒”一条。照应板书“救国救民”。
5.理解比喻词句含义:
教师结合原文语境,提问引导学生分析“铁屋子”“熟睡的人们”“闷死了”“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盲无边际的荒原”“听将令”等比喻词句的含义。
6.迁移写作:
引导学生回忆《琐忆》比喻,;,;批评自夸者时“狮子”“猪羊”的比喻、鼓励自惭浅薄者时“小溪”“烂泥塘”的比喻、批国民政府时“富翁”“乞丐”的比喻,回忆《拿来主义》“大宅子”“孱头”“混蛋”“废物”“鱼翅”“鸦片”等比喻,回忆〈〈劝学〉〉第三段(齐背)比喻说理、对比设喻,投影课堂作业,;,;A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B运用对比的方法设喻,阐述学习要勤奋或谦虚。教师提问讲评,点明作文应积极用比喻,使文章生色。警戒“同类不喻”及不恰当的比喻。
7.自结:对照板书,小结收获。教师点明体裁及类别,学生整理笔记,消化吸收。
8.作业:课课练。
第四篇:《〈呐喊〉自序》
《〈呐喊〉自序》
学习目标: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命名为“呐喊”的原因 学会从关键的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学会从关键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一、导入新课:
现代社会信息量特别巨大,知识浩如烟海,我们在获取知识的时候必须有所选择,不可能把每一本书都看一遍,要想了解一本书的内容,就要看书前面的序言,序言有的是作者请别人写的,它可以告诉我们书的内容,有的是作者自己写的,它可以告诉我们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自己为他的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呐喊〉自序》。(投影 题目、作者)
初中时学习过鲁迅先生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这些小说 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同一个小说集《呐喊》。(参看注释1)
二、新授
既然“自序”一般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那么鲁迅先生写《呐喊》的宗旨又是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呐喊”是什么意思?(大声呼喊助威)由此看来,鲁迅先生也是在给人助威的,那么他是在给谁助威呢?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学生找出并读)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投影这段文字)
他是在给这些猛士呐喊助威,那么,这些猛士又是什么人呢?《纪念刘和珍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关于猛士和中国的脊梁的文字(为祖国献身,为未来奋斗的人)
鲁迅先生又说,他的呐喊只是“聊以慰藉”、“使他们不惮于前驱”,为什么猛士“前驱”还会害怕? 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前驱的?(寂寞里)
“寂寞”的意思是孤独冷清。猛士们为什么会是“寂寞”的呢? “寂寞”这个词在文中出现好多次,把它们找出来。(学生找出并依次投影)
(1)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
(2)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3)这寂寞又一天一天长大的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4)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与我太痛苦。(5)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
(6)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问题]鲁迅先生的“寂寞”是什么意思?也就是他所感到的(思考讨论)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由此可见,先生的寂寞正是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的悲哀。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因为他曾经叫喊过,可最终失败了,是什么事呢?(办《新生》)
[引导] 那么,他办《新生》的目的是什么?在原文中找出根据。(改变国民的精神)
[引导]当时国民的精神是怎样的?(愚昧落后麻木)[引导]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学医的时候看的幻灯片)
[问题]那么,鲁迅先生又为什么去学医呢?从文中找出。
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助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点拨] 总结起来,他学医的目的就是救民报国。可见,无论是最初的学医,还是后来的治文学、办《新生》他都为了,实现自己的强国救民的理想,可这理想最终还是没能实现,在作者看来,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除了自己主观上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国民的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不赞同也不反对。所以在他看来,国民已经没有了希望,自己也只剩下深深的悲哀和寂寞。而猛士们的奋斗也正如我那里一样,有热情而国民没有 2 反应,所以前驱的猛士是奔驰在寂寞里的。因此他们需要有人呐喊助威。
可是作者既然知道猛士也如我那时一样,不会有什么结果,他为什么还要呐喊呢?(思想变化了。投影与钱玄同的对话)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灰,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吗?”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
如此看来作者能再次从事文学,全是因为钱玄同的鼓励了,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
:作者是否认为国民全无希望?是不是真的再也没有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思想了。从哪里可以看出,请找出来。(投影)
(1)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
(2)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
(3)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
从这此词语可以看出,作者重新开始治文学,并非仅因钱玄同的请求,更多的倒是在圆他的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梦想。这正回应了他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年轻时候做过许多梦,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由来。[问题]那么他都有哪些梦呢?(学生总结)学洋务 改变命运 攻医学 救国救已 治文艺 改变精神
而这三个梦反应了作者的不断追求,但这些人生的追求又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唤醒国民,改变祖国的命运,现在终于通过这个小说集来完成了。所以,作者写这些小说是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的。那么总结一下,作者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是(学生总结
投影)
3(1)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2)是为了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的呼喊;
[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而围绕着《呐喊》的由来作者也讲述了他的思想发展过程,那就是从年轻时的好梦到悲哀的寂寞,然后是奋起的呐喊。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一直都没有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和作者写作这些小说的缘由,在分析中我们又清楚地看到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历程。这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着从关键的词句入手来分析解决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五篇:《〈呐喊〉自序》
一、导入新课
初中阶段我们学过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这篇散文不仅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而且交待了作者一段重要的心路历程——弃医从文,之前之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发展还有哪些重要阶段?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呐喊〉自序》,对鲁迅可以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呐喊〉自序》是作者为自己的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序言简称序,是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序叫自序,一般说明自己写书的宗旨和经过。
二、明确学习重点
1、从鲁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发展入手,梳理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2、抓住重点段落研读,扣住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理解呐喊的缘由和目的。
三、整体感知
下面请大家带着以下两个问题浏览课文:
1、序言中交代了作者人生经历和思想发展的那些重要阶段? 2、理解呐喊的缘由和目的要抓住那些重点段落、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浏览是快速阅读,择其精要,要求大家读完全文用时不超过5分钟)
四、梳理脉络
1、明确作者人生经历的四个阶段:(请学生用四字词语概括)选择学医——弃医从文——寂寞苦闷——振作呐喊
2、抓住重点句子,明确作者选择学医和弃医从文的目的。3、教师简要概括作者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
摸索与探求——反思与抉择——反省与酝酿——超越与升华 4、衔接过渡
教师提问:作者呐喊的缘由和目的是什么?过渡到下一环节。
五、重点研读
1、学生找出重点段落,抓住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自主研读。
2、研读第一段:
在朗读的基础上,扣住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不能全忘却”的“梦”的含义。(步骤:读—找—交流)
点拨:鲁迅的“不能全忘却”的“梦”指他救国救民的理想和愿望。3、研读第七、八两段:
朗读讨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寂寞”的含义。步骤:朗读—讨论—引导—交流—小结
引导:寂寞不是鲁迅的专利,古来文人多寂寞。爱国诗人屈原有“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寂寞;诗圣杜甫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寂寞;亡国之君李煜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寂寞。那我们如何理解鲁迅的寂寞呢? 学生交流。
教师点拨及小结:没有寂寞苦闷,《离骚》也许不可能流传千古;李煜也许成不了词帝;杜甫也许难成“诗圣”。鲁迅也可能难以一出手就是振聋发聩的《狂人日记》,并且“一发而不可收”,写出《呐喊》中一系列小说。可见,寂寞苦闷并不可怕,它实际上是一种积蓄和酝酿,它教会一个人正确认识自我、调整自我、战胜自我最终超越自我。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鲁迅的“寂寞”(出示幻灯片并朗诵)„„从鲁迅的寂寞苦闷中我们看不到“小我”,鲁迅的寂寞、孤独、悲怆是大孤独、大寂寞、大悲怆!鲁迅愈是孤独寂寞,我们愈是感受到他伟岸的形象、崇高的人格和救国救民之心之切!4、研读“铁屋子”相关段落: 齐读(“铁屋子”一段),分析几个喻体的含义,归纳呐喊的第一个目的:唤醒民众。5、略读“在我自己”一段:
学生自由朗读,抓住关键句,明确呐喊的第二个目的:慰藉猛士。
六、课堂小结
学习方法概说:①从梳理脉络入手把握文章的内容;②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理解文章。综合梳理脉络和重点研读两个环节的内容进行小结。(扣住《呐喊》“唤醒民众”的目的或意义过渡到下一环节)
七、延伸拓展 出示问题:
结合以前学过或课外阅读过、选自《呐喊》的小说,谈谈对《呐喊》意义的理解。鲁迅的思想和作品在今天还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幻灯片出示中学阶段的《呐喊》作品)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教师小结:我们从《狂人日记》中看到了封建思想的血腥和丑恶;从《孔乙己》笑声中的悲剧嗅出了封建时代的陈腐和死亡气息。闰土木偶般的呆滞、杨二嫂的自私刻薄,华老栓抱着人血馒头像抱着新生命的愚昧,阿Q的健忘和“精神胜利法”,这一切都让我们警醒:不改造国民精神,中华民族难于真正崛起。鲁迅对封建思想和国民劣根性的强烈的批判精神永远是我们民族自警自省的不竭动力源泉!
八、结束语 从《〈呐喊〉自序》中我们知道,鲁迅为了圆他的“文艺救国、改造国民”的梦想,百折不挠,执著追求,有着精卫填海般的坚韧自信。我们可以借用爱国诗人屈原的一句话来形容鲁迅的心路历程,那就是“路漫漫„„”,我也想用这句话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