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党课教案2.27日-胆识是衡量解放思想的标尺

时间:2019-05-15 07:04: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党课教案2.27日-胆识是衡量解放思想的标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党课教案2.27日-胆识是衡量解放思想的标尺》。

第一篇:2012年党课教案2.27日-胆识是衡量解放思想的标尺

党 课 教 案

教学名称:胆识是衡量解放思想的标尺; 教学对象:党员、领导干部;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党员、干部明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任务,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解放思想的胆识和能力,推动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教学提示:教学过程中可引用教学参考之内容; 教学时间:1.5小时; 教学主讲:

胆识是衡量解放思想的标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要求全党同志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四个着眼于”,其中第一条就是“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也特别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当前,解放思想的任务很重,但解放思想首先要有胆识。胆识是胆量和见识的统一,是由政治素质、道德情操、科学知识等构成的内在的综合修养,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解放思想能力和水平的标尺。

一、胆识是党员干部解放思想的先决条件和必然要求

解放思想的胆识从认识上说,来自于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思想往往容易落后于实践的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及时转变和更新观念,使我们的思想认识不断前进,不断适应实践的发展变化。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1

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改变因循守旧、不接受新事物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的过程,必然要和人们头脑中固有的观念发生冲突,常常会遇到安于现状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和脱离实际的种种主观偏见的抑制或干扰,需要不断地排除阻力,克服干扰,彻底打破一切僵化的教条主义约束,破除一切陈规陋俗,使认识跟上变化了的实际,一步步地向真理逼近,以更加科学的思维、更加科学的方法、更加科学的举措攻坚破难。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就讲:“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就要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要有彻底唯物主义的无所畏惧的精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分析研究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敢于冲破旧思想、旧观念、旧体制的束缚,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抛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实践的发展来推进理论的发展,使我们的思想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的发展要求。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就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也就没有止境。党的十七大把解放思想提升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提升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是对解放思想的新定位,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认识、新贡献。

二、党员干部要提高敢闯、敢试、敢冒的技巧和水平

我们党历来重视解放思想,但当前解放思想的领域更宽,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难度、强度更大,决非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可以相比。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新一轮思想解放任务更加复杂艰巨。过去我们讲解放思想,主要任务是破除“左”的思想观念,主要是解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思想束缚,具有单向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调解放思想,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要在继续加快发展的态势下,全面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使发展充分体现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具有敏感性,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 2

之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匹配;要越来越多地触及民生问题,善于把握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使思想观念跟上时代步伐和群众要求;特别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创新发展理念,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发展方式。

三、当前党员干部解放思想,要在培养见识上下功夫

解放思想不仅要有胆量,更要有见识。有胆量,就是不惧风险,不畏困难,在不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探索、勇于进取;有见识,就是要把大无畏的精神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视野开阔、居高视远,使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体现出高标准、高水平。有胆有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

一是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思想解放的前提是眼界开阔。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环顾全球,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新一轮思想解放必须从这个大背景出发,居高视远。要以放眼全球的宽广视野,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既要着眼国内,也要着眼世界;既要着眼现实,也要着眼未来,切实做到对大局了然于胸。要努力把握世界的新变化、新情况、新矛盾,洞察全球化大趋势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地判断国际形势,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

二是要有科学理性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是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性的思维活动,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探索客观规律,并把对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作为行动的指南。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讲的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改革措施的制定主要靠感性,直觉认为是对的就敢冲敢闯,而现在我们主要靠的是科学理性精神。因为历经多年改革开 3

放,积存了许多依然没有解决的、错综复杂的难点问题;经过多年跨越式的大发展,又出现了不少新矛盾、新情况、新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的已不仅仅是胆量,已不仅仅是务实精神,更重要的是需要理性、深入、系统地进行思考和权衡。

三是要注重培养科学思维方式。解放思想作为一种常态,要求人们改变或抛弃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的思想、观念和制度,还要求我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推动事物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变革思维方式,打破条条框框,做到与时俱进。没有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就难以实现有效的思想解放。思维方式不同,解放思想产生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要树立辩证思维,破除现实中生搬硬套、非此即彼、简单片面等落后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定势,克服迷信权威、唯书唯上的思维惯性,破除满足现状、小富即安、求稳怕乱、因循守旧的小农意识和传统思维,变静态的思维方式为动态的思维方式,发展地、辩证地看问题。要树立战略思维,以战略思维来观察、研究未来发展,进一步拓宽视野。要树立系统思维,统筹各项工作,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四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学习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培养胆识修养的有效方法。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特别指出:“我们必须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抓紧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并号召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党员干部只有加强学习、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探索,努力增强政治素养、综合知识素养、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才能在创新观念、真抓实干上取得成效,才能推动新一轮思想解放,才能推进新一轮大发展。

第二篇:2012年党课教案-1月8日-胆识是衡量解放思想的标尺

党 课 教 案

教学名称:胆识是衡量解放思想的标尺; 教学对象:基层党员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员明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任务,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解放思想的胆识和能力,推动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教学提示:教学过程中可引用教学参考之内容; 教学时间:1.5小时; 教学主讲:

胆识是衡量解放思想的标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要求全党同志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四个着眼于”,其中第一条就是“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也特别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当前,解放思想的任务很重,但解放思想首先要有胆识。胆识 是胆量和见识的统一,是由政治素质、道德情操、科学知识等构成的内在的综合修养,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解放思想能力和水平的标尺。

一、胆识是党员干部解放思想的先决条件和必然要求(板书)

解放思想的胆识从认识上说,来自于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思想往往容易落后于实践的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及时转变和更新观念,使我们的思想认识不断前进,不断适应实践的发展变化。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改变因循守旧、不接受新事物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的过程,必然要和人们头脑中固有的观念发生冲突,常常会遇到安于现状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和脱离实际的种种主观偏见的抑制或干扰,需要不断地排除阻力,克服干扰,彻底打破一切僵化的教条主义约束,破除一切陈规陋俗,使认识跟上变化了的实际,一步步地向真理逼近,以更加科学的思维、更加科学的方法、更加科学的举措攻坚破难。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就讲:“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就要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要有彻底唯物主义的无所畏惧的精神,以实事求 是的态度认真分析研究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敢于冲破旧思想、旧观念、旧体制的束缚,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抛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实践的发展来推进理论的发展,使我们的思想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的发展要求。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就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也就没有止境。党的十七大把解放思想提升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提升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是对解放思想的新定位,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认识、新贡献。

解放思想的胆识从立场上说,来自于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解放思想有风险,甚至有可能引火烧身。领导干部能否解放思想,思想解放的力度有多大,取决于领导干部的精神境界。只有抛弃私心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的党员干部才会解放思想、敢担风险、大胆开拓。将个人得失进退放在首位,这样的干部必然畏首畏尾,担心有风险而畏缩不前、为了求保险而不思发展,就必然会在保险和安逸中滋生惰性,在议论和阻力中僵化思想、保守观念,以致痛失机遇,贻误事业。解放思想是个认识问题,更是个立场和态度问题。有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才能无所畏惧,才敢于自己揭短,去认识自己思想上的薄弱之处,才会发现问题,勇敢面对问题。现在一些同志改革的锐气之所以有所削弱,谈解放思想时之所以没有把自己摆进去,特别是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不愿意、不敢于揭 工作中的短处,根本原因就在于患得患失。

解放思想的胆识从党的建设的高度上说,来自于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深刻认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到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到加入WTO实现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无不印证了我们党解放思想的胆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在关键时刻做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体现了思想解放这一本质要求。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正是有了解放思想的胆识,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才能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让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这种胆识和锐气也贯穿于整个改革开放的历史。从建立特区,开放物价,发展“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到上世纪90年代试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证券市场等,无不靠的是“杀开一条血路”的胆识和气魄。历史充分证明,胆识是解放思想、引领发展的必备条件。

解放思想的胆识从根本上说,还要依靠制度安排的逐步完善。解放思想是精神上和实践上的一种探索,不可避免会遇到失败,会让人感到困惑;不可避究会遇到阻力,会让人遭受误解。解放思想固然需要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牺牲精神,不应过多考虑个人得失,但在没有制度和体制保障的 环境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失败和挫折,而一旦这些失败和挫折不能得到宽容,甚至受到打击和排挤,那么改革者定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过去我们党曾倡导党员干部要有“一不怕撤职,二不怕开除党籍,三不怕老婆离婚,四不怕坐牢,五不怕杀头”的“五不怕”精神,但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仅有个人的勇气和精神还远远不够,解放思想更需要制度保障,“制度是决定性因素”。有了制度安排,才会让那些想干事的人敢于破除不适应形势和任务要求的老观念、旧框框,想前人所未想,言前人所未言,激励全体社会成员锐意改革创新。让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人流血流泪,不应是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所希冀的。

二、党员干部要提高敢闯、敢试、敢冒的技巧和水平(板书)

我们党历来重视解放思想,但当前解放思想的领域更宽,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难度、强度更大,决非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可以相比。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新一轮思想解放任务更加复杂艰巨。过去我们讲解放思想,主要任务是破除“左”的思想观念,主要是解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思想束缚,具有单向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调解放思想,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要在继续加快发展的态势下,全面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使发展充分体现全面性、协调性和可 持续性;具有敏感性,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之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匹配;要越来越多地触及民生问题,善于把握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使思想观念跟上时代步伐和群众要求;特别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创新发展理念,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发展方式。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也就是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思想,涉及的领域更宽,涉及的问题更敏感,涉及的社会关系更复杂。相应地,解放思想的任务也更加艰巨,必须更加自觉、更加坚定、更加有效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思想观念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冲破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科学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弊端。

新一轮思想解放要求更高。过去讲解放思想,更多地强调要树立敢想、敢干、敢冒精神,只要放开手脚,大胆去闯、去试验就行了。然而随着形势和任务的不断变化,当前除了要树立敢想、敢干、敢冒精神外,更强调按客观规律办事,按照法律和程序办事,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合乎规律,更加符合法律法规。过去我们讲解放思想,更多地强调的是 抢抓机遇、能快则快,追求的是发展速度,而现在必须强调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更多地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好”字当头、以质取胜,要求我们首先创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去我们讲解放思想,更多地强调“破”,即否定旧体制、探索新体制,而现在我们更多地强调“立”,必须致力于建立新体制、新机制,实现破中有立,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过去我们讲解放思想,主要是指怎样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而现在强调解放思想,则需要把解放思想和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按群众意愿来解放思想,为群众需求解放思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新一轮思想解放难度更大。中国改革经历了由易到难的过程。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过去我们讲解放思想,主要是对传统计划经济最容易改的部分开始进行改革,现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已经到了对传统计划经济最核心部位进行改革的攻坚阶段,要求我们向改革遇到的深层次障碍挑战,向既定的利益格局和体制顽症挑战,敢啃“硬骨头”。过去我们讲解放思想,主要是放开思想,而现在主 要是从已经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利益中摆脱出来,自我加压,探索解决民生问题、社会矛盾问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新方法、新举措。一般说来,在挫折中吸取教训,否定自我,比较容易;而要在成功的基础上着眼长远,开拓新局面,则需要更大的勇气。超越别人容易,超越自己最难。进行新一轮思想解放,就是要进一步反思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确立更加强烈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赶超意识,以更宽的视野和思路、更高的目标和追求、更大的斗志和干劲,抢抓机遇,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思想的重点和难点表现在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上,要求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切实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这些都决定了这一场新的思想解放必然充满更多的艰辛和风险,其难度不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低,这就需要我们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拿出更大的勇气和更坚强的毅力,“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

新一轮思想解放空间更大、境界高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牢牢抓住这个精髓,我们的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与时俱进,我们的全部工作才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总结:“经过90年的奋 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正是源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显示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打开视野、打开思路,才能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才能把解放思想的新空间转化为发展的新空间,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就需要我们提升发展理念,实现发展思路的新跨越;转变发展方式,探索发展模式的新内涵;坚持改革开放,争创体制机制的新优势;谋求更大发展,开辟科学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三、当前党员干部解放思想,要在培养见识上下功夫(板书)

解放思想不仅要有胆量,更要有见识。有胆量,就是不惧风险,不畏困难,在不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探索、勇于进取;有见识,就是要把大无畏的精神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视野开阔、居高视远,使解放思想、改 革开放体现出高标准、高水平。有胆有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

一是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思想解放的前提是眼界开阔。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环顾全球,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新一轮思想解放必须从这个大背景出发,居高视远。要以放眼全球的宽广视野,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既要着眼国内,也要着眼世界;既要着眼现实,也要着眼未来,切实做到对大局了然于胸。要努力把握世界的新变化、新情况、新矛盾,洞察全球化大趋势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地判断国际形势,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要善于学习别人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发挥自身的特殊潜质,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深层次地参与这个世界,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发展。要按照世界先进标准来规范和引导经济社会发展,在国民幸福指数、产业结构、知识竞争力、环境质量等方面要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主动做好与国际先进的管理方式与机制接轨的一切准备。

二是要有科学理性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是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性的思维活动,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探索客 观规律,并把对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作为行动的指南。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讲的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改革措施的制定主要靠感性,直觉认为是对的就敢冲敢闯,而现在我们主要靠的是科学理性精神。因为历经多年改革开放,积存了许多依然没有解决的、错综复杂的难点问题;经过多年跨越式的大发展,又出现了不少新矛盾、新情况、新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的已不仅仅是胆量,已不仅仅是务实精神,更重要的是需要理性、深入、系统地进行思考和权衡。这就必须仰仗理性思维,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把务实精神和科学理性精神相结合,以科学理性精神引领务实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比“摸着石头过河”的感性精神更进一步,层次也更高,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树立科学理念,掌握科学方法,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来观察、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必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大胆探索创新,锐意进取,反对盲从和迷信,破除一切陈旧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必须更加注重理性思考,注重科学决策,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水平,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三是要注重培养科学思维方式。解放思想作为一种常态,要求人们改变或抛弃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的思想、观念和制度,还要求我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推动事物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变革思维方式,打破条条框框,做到与时俱进。没有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就难以实现有效的思想解放。思维方式不同,解放思想产生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要树立辩证思维,破除现实中生搬硬套、非此即彼、简单片面等落后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定势,克服迷信权威、唯书唯上的思维惯性,破除满足现状、小富即安、求稳怕乱、因循守旧的小农意识和传统思维,变静态的思维方式为动态的思维方式,发展地、辩证地看问题。要树立战略思维,以战略思维来观察、研究未来发展,进一步拓宽视野。要树立系统思维,统筹各项工作,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要注重创新思维,善于独立思考,提高思维水平,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要确立全面性和整体性思维,克服单一性和片面化思维。要确立开放型思维,强化开放意识,树立开放胸襟,善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党员干部要通过培养这些科学思维方式,实现领导决策日益由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克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管理模式和政策执行方面的缺陷,提高理论思维水平,提高洞察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统领能力。

四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学习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培养胆识修养的有效方法。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特别指出:“我们必须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抓紧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并号召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 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党员干部只有加强学习、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探索,努力增强政治素养、综合知识素养、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才能在创新观念、真抓实干上取得成效,才能推动新一轮思想解放,才能推进新一轮大发展。

第三篇:执行力是衡量干部履职尽责能力的重要标尺

执行力是衡量干部履职尽责能力的重要标尺 作者:吴文山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7日点击数:316

“执行力”的概念源于美国人保罗·托马斯和大卫·伯恩于2003年合著的《执行力》一书。顾名思义,执行力就是管理过程中的执行力度,是把美好的梦想希望、宏伟的蓝图规划、重大的决策部署转化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计划,并付诸实践,变成现实的能力。简单说,执行力就是抓落实的能力。

学校的组织结构可分为决策、执行和操作三个层面。中层干部是学校其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是实际意义上的管理和执行主体,虽然中层干部也会参与某些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但按层级划分,中层属于执行层面,是学校决策的执行者。推动学校的事业发展,既要有上层科学正确的决策,更要有中层坚强有力的执行。管理学中的格瑞斯特定律指出:“杰出的策略必须加上杰出的执行才能奏效。”

荀子·修身》中有句话讲得好:“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意思是路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的地;事情虽小,不做就成功不了。同样,没有执行和落实作保证,再好的战略也只是一句空话,再好的政策也只是一纸空文,再好的制度也只是一种摆设,再好的目标也只是一个理想。邓小平强调:“这世界上的事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无从谈起。

努力提升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是学校事业发展对干部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干部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领导干部执行力强不强,是衡量其履职尽责能力的重要标尺。每位干部都有成就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都渴望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都希望顺利高效地推进自己所分管负责的工作。推动工作,必须强化执行力,没有良好的执行力,工作就无法有效推进,干部自身成长发展也就失去了内在的根本支撑。

提升执行力,必须克服畏难情绪。党委书记刘珂同志指出:“我们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不

要怕有矛盾、有困难,要勇于正视矛盾和困难,不要绕开矛盾和困难走,而要和师生一道千方百计地去解决它,这是我们提升执行力、抓工作落实过程中应该具有的根本态度。有些部门和单位,积累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多种原因,但很大程度上与这些部门和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遇到矛盾有畏难情绪、解决问题不得力有直接关系。”为此,我们必须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抓落实、促发展、出成绩,在破解一个个发展难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提升执行力,必须克服本位主义。系统的整体性要求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必须着眼于有机整体。在实际工作中,要主动增强大局观念,自觉把本部门、本单位的发展放到学校全局的背景下去思考、去谋划。要坚决防止把小集体利益凌驾于学校整体利益之上,对决策采取选择性执行,即对本部门、本单位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执行政策要不走样不变形不打折扣,但又不是机械教条、照抄照搬。

提升执行力,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比尔·盖茨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执行力是一种能力,也体现为一种作风。中层干部最必不可少的素质就是责任心。想干事、敢担当是提高执行力的内在动力。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如果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浑浑噩噩,对工作消极应付、敷衍塞责、推卸责任,没有一种“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绝不会有好的执行力。要坚决防止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虚假敷衍的执行行为,以饱满的工作精神状态和扎实有效的工作方法,切实把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提升执行力,必须在结合上下功夫。作为一名中层干部,只有吃透“上情”,摸透“下情”,充分领悟上级决策部署的目的和精神实质,把握本单位、本部门的优势和不足,找准上级决策精神与本单位、本部门实际的结合点,把实施决策的原则性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统一起来,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思路和具体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提升执行力,必须以制度机制为保障。“矢不激不远,人不励不奋”。提升执行力只靠喊口号无济于事,必须依靠一套完整的机制作保障。一是要明确执行主体,划清责任边界,权责统一,防止“推诿扯皮”现象。二是要实施项目化管理,强化目标责任考核,把执行力强弱

作为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三是要加强要工作督查督办,建立健全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问责制和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跟踪评估执行结果,确保各项任务、目标和措施落到实处。

第四篇:党课教案-调查研究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

党课教案:

调查研究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明确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坚持的工作方法,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练好调查研究这门基本功。

教学时间: 主 讲: 授课对象: 内

容: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制定和实施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是党的优良作风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工作方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有助于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了解实际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发现和解决问题、密切党群关系,提高各项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由此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以调查研究为前提和依据,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和相统一的过程。今天,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应对错综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背景下,作为执政党一份子的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更大发展,尤其需要具备扎实的调查研究的基本功。

一、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传家宝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视对社会实际的调查与研究。恩格斯在居留英国期间,曾对英国工人状况和工人运动作了周密的调查研究,从而写出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马克思曾拟定过关于各国工人阶级状况的统计调查提纲和《工人调查表》。长达40年创作《资本论》的过程,同时也是他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

早在中国革命早期,毛泽东就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重要论断。在这方面,毛泽东是最早的倡导者、探索者,也是最成功的实践者。1930年5月,在著名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他明确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绝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他还说:‚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仍亲自组织了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1956年,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初,他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先后听取了国务院34个部委的汇报,对全国经济社会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在此基础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初步提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领导纷繁复杂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也一贯重视调查研究工作。1 978年6月,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就提出:‚我们办事情,做工作,必须深入调查研究,联系本单位的实际解决问题。‛他要求领导干部到地方了解情况,‚不要随便发表意见,首先要认真调查研究。‛从1978年1月至11月底,经香港出国和去港考察的人员就达529批,共3213人。邓小平、李先念等12位副总理(副委员长)也先后21次出访52个国家,其中既包括发达国家、新兴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这些集中的出访和考察,是党和国家酝酿政策大调整大变动之初,对外部世界的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为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做了重要准备。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1993年7月,在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会议上,江泽民专门就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发表讲话,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的重要论断。为了探索解决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党建设问题,从2000年开始,江泽民先后深入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调查研究,亲自主持召开了30多个党建工作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仅如此,他还提出,要组织专门力量,就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问题开展调研。根据江泽民的指示,中央抽调了有关部门的80多位同志组成10个课题组到12个省市区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江泽民集中全党智慧,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建设理论做出了重大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并进一步发扬了我们党高度重视调查研究的传统。2010年2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进一步要求‚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制度,省部级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每年不少于30天,市、县级领导干部不少于60天,领导干部要每年撰写1至2篇调研报告‛。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明确提出,各级党委要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回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近十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为党和国家制定各项大政方针提供了根本依据和正确指导。

总之,无论在调查研究的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率先垂范,为全党树立了榜样。中共90多年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调查研究,制定的工作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忽视调查研究,制定的政策偏离实际,就会导致主观与客观相脱离,使党和人民的事业遭受损失甚至挫折。因此,加强调查研究绝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而确实是一个关系党和人民的事业得失成败的重大问题,是党执政治国须臾也离不开的重要传家宝。

二、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具备扎实的调查研究的基本功

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经济体制出现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出现深刻变动,利益格局出现深刻调整,思想观念出现深刻变化。面对这一新形势,要继续完成好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的新任务,全党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要具备扎实的调查研究的基本功,以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执政水平。

当前,面对各级领导班子换届以后的新形势、新任务,尤其需要党员干部更为自觉地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因为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是要不断地进行新老交替和不断地调换工作岗位的,老干部离开了领导岗位,新一批干部上来了,虽然老干部学习和调查研究的经验可以供新上来的干部学习借鉴,但代替不了新上来干部的学习和调查研究。领导干部从一个地区和部门到另一个地区和部门,都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即便是回到曾经熟悉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也不能刻舟求剑,还需要重新调查了解新情况。一句话,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条件下,党员干部必须更为自觉地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面对时不我待的新形势、新任务,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不重视调查研究、不善于调查研究的问题还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有的走不出‚文山会海‛,强调工作忙,很少下去调查研究;有的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上网络,不深入实际生活,坐在办公室关起门来作决策;有的自认为熟悉本地区本部门情况,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反应不敏锐,对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应对不得力,看不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更有甚者,一些党员干部打着调查研究的旗号,只看‚盆景式‛典型,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使严肃的调研变成了一场又一场‚作秀‛。

凡此种种‚伪调查研究‛的实际行为和结果,不但偏离了调查研究的初衷和本质,而且损害了领导机关、党员干部的形象。其最为严重的危害为:一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公然造假作弊,领导一次次被蒙蔽,或者即使领导有察觉但也不点破,使这些地方和单位胆子越来越大,手段不断翻新.并且把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的做法移植、扩展到其他领域,导致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流失。二是少数地方在领导调研时搞‚清场‛、警车开道、驱赶‚闲杂人员‛,人为地拉大领导和群众的距离,人为地制造干群矛盾,有悖于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因此,面对调研工作中出现的‚伪调查研究‛这一新问题,党员干部尤其需要具备扎实的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在消除不愿调研、不会调研、被动调研顽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切实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党员干部锤炼调查研究基本功的努力方向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各个历史时期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传家宝a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具备扎实的调查研究的基本功。那么,党员干部如何才能通过不断锤炼,增强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呢?2011年11月1 6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为党员干部不断增强调查研究的基本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一,思想上高度重视,进一步提升调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员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都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真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的正确制定与贯彻执行,保证我们在工作中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失误,即使发生了失误也能迅速得到纠正从而继续胜利前行。同时,党员干部还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党员干部自身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因此,经常走出机关大院,走出办公大楼,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非常有益于促进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有益于深切了解群众的需求、愿望和创造精神、实践经验。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大量零碎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综合,加以系统化、条理化,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其内在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本身就是党员干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反映,也是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反映。所以说,党员干部不论阅历多么丰富,不论从事哪一方面工作,都必须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进一步增强调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方法上始终坚持,进一步提升调研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党员干部要始终懂得: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共产党人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进一步增强调研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尤其需要党员干部在方法论上,始终坚持这两条路线。

调查研究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弘扬实事求是的精神,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备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调查研究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之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

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调查研究中能不能、敢不敢实事求是,不只是认识水平问题,而且是党性问题。只有公而忘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调查研究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因此,党员干部进行调查研究,就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倾听群众的呼声,体察群众的情绪,感受群众的疾苦,总结群众的经验,吸取群众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第三,制度上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调研工作的程序性和经常性。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调查研究方面,我们党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这些制度还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使调查研究真正成为决策的必经程序和党员干部自觉的经常性活动。

不断完善先调研后决策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必须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使之真正成为决策的必经程序。该通过什么调研程序决策的事项,就要严格执行相关调研程序,不能嫌麻烦、图省事。对本地区、本部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问题,应坚持做到不调研不决策、先调研后决策。提交讨论的重要决策方案,应该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形成的,有的要有不同决策方案作比较。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措施出台,要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要在建立、完善、落实重大项目、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使我们的各项工作真正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

不断完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调研工作制度。领导干部要带头调查研究,拿出一定时间深入基层,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亲自主持重大课题的调研,拿出对工作全局有重要指导作用的调研报告。对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明确要求,党员干部要认真执行,各级领导机关要经常督促落实。

不断完善领导干部的联系点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是防止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仅要‚身人‛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始终关心基层联系点,关心联系点的群众。到联系点调查研究,要与当地干部群众真心实意地交朋友、拉家常,通过面对面交流,直接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想、所急、所盼。同时,还可有选择地开展蹲点调研。选择那些问题多、困难大、矛盾集中,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蹲点调研,倾听群众心声,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惟其如此,党员干部才能了解实际情况、听取群众心声、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从而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干事创业打牢基础。

教学参考之一: 警惕‚伪调查研究‛

打着调查研究的旗号或名为调查研究,实际行为和结果则偏离调查研究的初衷,背离调查研究的本质,因而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调查研究。有学者把这一不良现象,称之为‚伪调查研究‛,并概括出了其种种表现:

第一,在调查研究准备时,有倾向性地选择调查研究的地点,安排参加调查研究的对象,做足‚准备工作‛。一些地方和单位为了在领导面前留下好印象,安排可靠的群众或干部充当‚群众演员‛并反复‚排练‛,把那些平时‚不听话‛‚爱闹事‛的人打发走或‚控制‛起来,避免他们和领导接触,以免‚惹是生非‛。一些地方和单位擅长搞突击整治,把有碍观瞻的东西遮起来、掩盖住,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欺骗领导。还有些地方和单位想千方设百计打听领导调研意图,有针对性地准备材料。

第二,在调查研究进行中,一些领导习惯于按照‚设计‛好的路线走,与安排好的‚群众‛交流,鲜有‚现场发挥‛。更多的情形是,前呼后拥,前来调研的领导被各级陪同人员和新闻记者包围。调研的基本程式是:和群众聊几句,到指定的现场转一圈,然后听取汇报,最后领导讲话。汇报单位则是有选择地汇报,需要报喜时报喜,需要报忧时报忧,而不把实情和盘托出。领导讲话一般先是表扬肯定,接着提出几条意见;而讲话也大多是事先起草好的,领导读一读,最多脱稿讲几句。

第三,在调查研究结束后,往往是第一时间见报、第一时间上电视、第一时间整理领导讲话,或召开大会或下发文件加以贯彻落实。于是,领导完成了调查研究,下级完成了调研接待。对于如何把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获得的信息、形成的共识上升到决策层面,关注不够,造成调研和决策‚两张皮‛,调研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伪调查研究‛的出现是调研方和被调研方、主观与客观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所以要防范和整治‚伪调查研究‛,也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纠正调查研究中的不良风气,使调查研究回归其本义,使之切实成为各级党员干部掌握社情民意、科学决策、联系群众、为基层排忧解难的有效手段。

教学参考之二:毛泽东:把调研当纪律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年严重困难是怎么造成的?1961年3月毛泽东总结说:‚过去这几年我们犯错误,首先是因为情况不明。情况不明,政策就不正确,决心就不大,方法也不对头。医生看病是先诊断,中医叫望、闻、问、切,就是先搞清病情,然后处方。我们打仗首先要搞侦察,侦察敌情、地形,判断情况,然后下决心,部署部队、后勤,等等。历来打败仗的原因大都是情况不明。最近几年吃情况不明的亏很大,付出的代价很大。大家做官了,不做调查研究了。‛所以,毛泽东要求:‚绝对禁止党委少数人不作调查,不同群众商量,关在房子里,作出害死人的主观主义的所谓政策。‛

当年3月,毛泽东在给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人的信中还专门做了自我批评:‚不作亲身的典型调查,满足于在会议上听地、县两级的报告,满足于看地、县的书面报告,或者满足于走马看花的调查。这些毛病,中央同志一般也是同样犯了的。我希望同志们从此改正。我自己的毛病当然要坚决改正。‛ 如何把调研制度化、规范化,把调研当成硬任务、当做纪律来执行?毛泽东想到了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此,他专门指示要制定一个党政干部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1961年1月8日,胡乔木拟定了党政干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毛泽东看后不满意,认为一是没有突出调查研究,二是‚太复杂,不如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简单明了,使人难忘‛。经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修改,中央于1961年1月、27日下发了‚党政干部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即: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正确执行党的政策;

三、实行民主集中制。‚八项注意‛即:

一、同劳动同食;

二、待人和气;

三、办事公道;

四、买卖公平;

五、如实反映情况;

六、提高政治水平;

七、工作要同群众商量;

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把‚一切从实际出发‛列入‚三大纪律‛之首,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写进‚八项注意‛之中,足见当年毛泽东注重从实际出发的决心和重视调查研究的程度。

教学参考之三:邓小平调研:‚问数字‛和‚爱算账‛

邓小平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工作方法,体现在调查研究中,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问数字‛和‚爱算账‛。

1958年2月2日,邓小平来到四川省隆昌县郊新生高级社调查研究。他一到,楼丰乡党总支书记未全树、新生高级社社长叶邦友便掏出笔记本准备按事先拟好的提纲汇报。邓小平说:‚不必了,还是我问到哪里,你们就讲到哪里吧。‛他首先了解全乡有多少党员、多少团员,多少个党支部、多少个团支部,多少贫农、多少中农;接着问全乡的粮食亩产量有多少斤,社员一年能分多少斤粮食。当听到一个社员平均能分得600多斤粮时,邓小平说:‚少了,一般来说要八九百斤,包括牲畜粮要千把斤才够。‛‚把现有水田产量提高一点,小麦多增加一点面积,让社员多分一点粮食。‛在这次调查中,邓小平发现一些地方有虚报数字的现象。2月17日,他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说:‚有的千斤县,实际亩产只有700斤。‛会后他请谭震林研究一下,防止虚假统计。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到2000年实现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翻两番‛靠不靠得住?‚翻两番‛后将是什么样子?带着这样的思考,1983年2月,邓小平踏上南下的列车,到经济发展较快的苏浙沪地区调研,以获取第一手资料。

2月9日下午,邓小平从江苏来到杭州。一见到前来迎接的浙江省委负责同志,邓小平便开宗明义地说:‚我这次在苏州,与江苏同志主要谈到2000年是不是可以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的问题……江苏从1977年至1983年六年间,工农业总产值翻了一番,依这样的发展,到1988年就可以再翻一番!我问江苏同志,你们的路子是怎样走的?他们说,主要是两条,一条是依靠上海的技术力量,还有一条是发展了集体所有制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当听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铁瑛说浙江到2000年能翻两番半或三番时,邓小平问:‚你们看,翻两番是不是靠得住?现在是多少?到2000年是多少?‛铁瑛一一作了回答。

3月2日,邓小平回京后约请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他说:‚这次,我经江苏到浙江,再从浙江到上海,一路上看到的情况很好……到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要有全盘的具体规划,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要有自己的具体的规划,做到心中有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邓小平还十分注意用询问数字的方法来纠正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注意从算账里面探出工作中的虚实。他在每次视察和调研时,之所以盘问数字和亲自算账,就是为了准确地了解真实情况,发现报告和汇报中可能存在的虚假问题。邓小平常说,‚数目字内包括轻重缓急‛‚这是一个政治性问题‛‚只要好好地算算账,就会懂得的‛。他‚爱算账‛,不是就数字论数字,而是将数字作为从政治大局和长远目标来考虑问题的依据。看起来他是在算细账.实际上是从具体的数字来看全局,算大账。

教学参考之四:‚被调研‛是社会治理的危险信号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于2010年组成课题组展开了一项‚县处级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生活观察‛的研究,选取样本,跟踪观察,首次以科学方法描述出了我国县处级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生活的一般状况。

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县处级领导干部总体的工作方式,在~定程度上呈现出‚三多三少‛现象:室内时间多,室外时间少;与文件打交道多,调查研究少;和上级、同级打交道多,与下级和群众打交道少。‚研究工作‛‚会议‛‚出差‛和‚批阅文件‛等四种工作方式,占被观察对象周工作总用时的62%,而‚走访慰问‛‚接待来访‛‚谈话‛和‚调研‛等四种,一般需要到达现场,以及需要与群众或者下级打交道的工作方式,总共占周工作总用时不足20%。通过比较还发现,职位越高的干部,与群众打交道的时间似乎越短。党委常委每周用于走访慰问的时间平均为o.44小时,明显少于其他非党委常委领导干部的0.81小时。党委常委周均走访慰问次数为0.27次,也明显少于其他非常委领导干部的0.56次。与此形成对照的是,领导干部用于‚陪同上级领导或本行政区域外的来访人员视察调研、参观考察等接待活动方面‛的时间占到周工作总用时的g%。职位越高的干部用于陪同的时间越长,党政‚一把手‛周均陪同时间为6.25小时,明显多于其他领导干部的3.93小时;常委周均陪同时间为4.80小时,多于其他非常委领导干部的3.25小时。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进行决策、制定政策、指导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老一辈革命家的调查研究留下了不少经典案例。但时下领导干部的调研经常遭遇窘境:想开座谈会了解情况,却尽是一些千篇一律、倒背如流的标准答案;想研究问题,却只能看一些光鲜亮丽的示范点、‚样板间‛;想深入一线掌握动态,却怎么也走不出步行街、沿江路、大广场等三件套构成的隐形‚围城‛。

‚被调研‛成风,问题显然更多地出在上级身上,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的认为自己什么情况都懂,无需下去调研;有的则对实际问题和各种矛盾避而远之;有的根本就忙得很,只是忙于各种陪同与应酬。于是,彼此心照不宣、各取所需,所谓‚调研‛不过尔尔,想从中获取真思路、真问题、真方法,无异于缘木求鱼。

但是,当真相被下级架空,丑陋被下级美化,上级就不可能看到问题的根本,这对于社会治理而言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调研者只有主动作为,善于透过事物的表象发现问题的实质,才能不为人左右。基层的情况最复杂、最具体,群众的诉求最真实、最细小,唯有把基层的情况摸透熟知,才能真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要真正意识到领导干部‚被调研‛的危害,让出台的政策符合基层实际,让制定的措施顺应群众心声,得到基层群众的拥护与支持,恐怕正是习近平同志痛陈‚被调研‛这个旧问题的新的立足点。

教学参考之五:调查研究乃‚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调查研究不是可有可无的累赘。正确的调研,是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前提。调研手段的丰富,现代科学调研方法对传统调研方法的替代,调研主体的多元化趋势,并不意味着领导干部的调查研究将在当代社会失去用武之地;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意味着时代对领导干部的调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真实是调查研究的生命。领导干部在调查时,要努力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抽出足够时间,亲自深入实际搞调查。要直接深入到最基层、最普通的群众中去,注意多到贫困落后的地方去。越是边远贫困的地方,越是生活贫困的人群,越是需要各级领导去。调查不仅要真实,还要系统,片面的真实不足以反映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既重视了解事物的现状,又重视了解事物的历史;既了解上级有关精神,又了解下级、群众的实际和想法;既直接感受需要调查的事物,搞好实地调查,又了解间接经验,阅读必要的文字材料。

研究是调查的直接目的。调查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但相比起来,研究是一个更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阶段。从一定意义上讲,研究是调查的目的,更接近问题实质,更有助于解决问题。陈云曾说:‚你们看到我整天忙于找人谈话、开会、了解情况、处理一般文件与日常工作的时候,我并不累,因为那只是在实践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还来不及对重大问题作全面、系统的分析;当你们看到我静下来,关起门,走来走去的时候,才是最累的时候,因为那是在重大问题上集中精力对调查所得作全面、系统的思考,是要花力气、下功夫、全神贯注的。‛搞好研究必须着重把握两个环节:一是要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勇气;二是学会和使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调研过程也是认识过程。在实践基础上,通过选题、调查、研究,得出初步结论,写出调研报告,这只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即实践到认识的飞跃。要完成第二次飞跃,还必须把调研成果返回到实践中去,用以指导实践,并接受检验,获得发展。要把有宣传价值的调研成果,在较大范围内宣传出去;要把有理论价值的成果转化成理论论著,使其在更大范围、更长时期内对人们的实践发挥指导作用;要把调研成果直接转化成决策意见,让人民群众见到实效。

教学参考之六:干部调研‚十多十少‛症

(1)一般干部挂帅的多,领导干部挂帅的少。(2)漫无边际的多,充分准备的少。(3)浮在上面的多,深入下层的少。(4)昂首望天的多,当小学生的少。(5)晃晃悠悠的多,参加劳动的少。(6)吃小食堂的多,吃大食堂的少。(7)住宾馆饭店的多,住工人宿舍的少。(8)干干净净的多,满身油腻的少。(9)带走的东西多,留下的东西少。(10)‚十月怀胎‛的多,‚一朝分娩‛的少。

第五篇:党课教案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又快又好发展的哲学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 又快又好发展的哲学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生存、发展、享受的空间和舞台;人们继承了前辈创造的文明成果,开拓着属于自己这一代人的崭新事业。作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任务、历史课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国人民奔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全面吸收当代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十六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个结论,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是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毋庸置疑,以十六届五中全会为标志,科学发展观已经由一个政策型的理论观点,上升成为对我们党和国家起根本性指导作用的基本原理,是指导当代中国又快又好发展的哲学。学会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改造世界,用科学发展观提升我们全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逻辑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发展观的问题至关重要。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结果。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十分重视发展问题,为了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富强,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殚思竭虑、艰辛探索,有成功和经验,也有曲折和教训。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实践历程,实际上就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进行探索的过程。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并写出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光辉著作。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高擎起“发展是硬道理”的时代大旗。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进一步告诫全党:“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要求,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强调全党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不言而喻,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形成了一条关于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清晰的历史线索和思想脉络。

改革开放使我们经历了里程碑式的体制变迁,比较顺利地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同时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社会物质财富与日俱增,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日渐成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济快速增长,积累了相当的物质成果,社会整体福利的改进才有了现实的经济基础,社会全面发展才有了物质前提,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完全可以这样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丰富物质成果后水到渠成的精神文化成果,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综合发展形成的思想产物。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新世纪,在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之后,我国已经从总体上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既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期,也是一个矛盾凸现期。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和社会运行中,呈现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和矛盾。比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等等。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牢牢把握新的发展阶段的特征,切实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积极妥善地应对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创立,不仅立足国内,而且放眼世界,正确借鉴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全面吸收了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人类历史上传统的发展观,普遍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尽管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往往不能随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甚至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自上世纪中叶开始,不少国家开始反思人类的发展历史,越来越认识到遵循协调性、综合性、持续性是人类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从1960年美国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问世,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到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发表,逐步完成了人类思想史上新发展观的根本性转变,以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载入人类文明史册。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包容了近代以来工业化国家的一切优点,特别是在吸纳了当今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艰辛探索,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并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标志着我们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到了一个新高度。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又快又好发展的哲学

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不是一般的体现,而是集中的体现。集中到哪里?哲学。因此,科学发展观就是指导发展的哲学,它包含了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途径和要求等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把科学发展观赋予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和高度,提升到哲学的境界,是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一大理论创新,为我们从更深层次上解读我国发展现状、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思路,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学会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改造世界,只有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探讨浸润其间的哲学意蕴,才能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全面把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以过程而存在,是永恒发展的;事物以系统而存在,是普遍联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符合“永恒发展”、“普遍联系”的原理,符合事物辩证发展的规律。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看成一个系统工程,着眼于对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全面思考,着眼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与整体进步,不能只计一点不及其余。所谓“协调发展”,是指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单纯的经济增长,不会自动保证社会公正、公平、和谐、稳定等社会发展综合目标的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畸重畸轻,而应协调共进。所谓“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内涵是指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机会为代价,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粮。历史一再证明,只有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因素综合起来统筹考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个地区和国家乃至世界,才可能避免全局性生态和社会灾难的降临,健康长久地前行。总之,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要求。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崇高理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不管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还是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否则,所谓的发展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因此,从目的范畴来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属性。“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以人为本”的要义有两个方面,一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本质特征。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距离那样的理想境界还很遥远,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在现阶段还不可能完全实现。但是,即使如此,中央还是站在面向未来发展的高度把问题提了出来,这不但表明我们党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对远大目标的执著追求,而且表明从现在起,我们就要脚踏实地地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努力。这对于把未来社会的理想和初级阶段的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减少历史进程中的盲目性,增强发展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二是“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我们党所主张的发展,不是为了少数人或某些集团的利益,而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平等地分享到。科学发展观开宗明义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高扬和提升,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深切的人文关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

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要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的问题,关键是要做到统筹全局、兼顾各方,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这就需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科学发展观把“五个统筹”作为发展的根本要求,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方法,这是它的突出特点。“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战略方针,是党和国家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基本政策取向和行为导向。同时,在每一个“统筹”中,都还有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五个统筹”,是全面性和重点性的统一,目标和手段的统一,现实性和长远性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真正做到“五个统筹”,最大限度地兼顾各个方面,其结果必然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然是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因此,科学发展观以“五个统筹”为根本要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

学会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改造世界

科学发展观从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结合上,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当代中国“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等重大问题,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基本内涵,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要求。学会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改造世界,提升执政能力,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最根本的是需要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科学发展观所集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在处理这些带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上的立场、观点、方法。

关于“为什么发展”。必须十分明确,科学发展观不是否定发展,而是鼓励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强调又快又好地发展。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不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正在走的发展道路,是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从未走过的,也是世界近代历史上后发大国兴起从未走过的。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指引的道路。当年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要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世界上杀出一条血路,将给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提供可以借鉴的有益经验,也证明社会主义的成功。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这样的一件事情。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政治意义。当前,我国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把握面临的发展机遇,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要趋利避害,加快发展,壮大自己。

关于“为谁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四个字,如此温暖人心,是因为它包含着普遍价值,洋溢着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万物人为本,万事民为先”的基本政治立场。它要求我们,事事处处、时时刻刻,都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主体,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对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就是执政为民,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为什么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不要肤浅地把它当作只是为了强调一种姿态、一种作风的说法,应该懂得,这是一个以政治语言来表述的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刻命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关于“靠谁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仅包含了发展“为了谁”的价值内涵,而且也包含了发展“依靠谁”的深刻内容;既强调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谋发展、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又强调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一切发展依靠人民。这就明确了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源泉问题,坚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一切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健全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把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才能、力量,作为构想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是要始终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关于“发展什么”。人类思想史上,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发展理论,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强调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位要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决不意味着经济发展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是通过抑制经济发展来平衡别的发展。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经济发展始终是发展的中心内容,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所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这是不能动摇的,是坚定不移的。如果在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我们反而模糊了这个认识,偏离了这个方向,那就恰恰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位要求,也从根本上违背了我们党的政治路线。同时,又必须十分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代替不了社会发展,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不等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水平的自然提高。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偏离科学发展,不重视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忽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那么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社会矛盾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愈演愈烈,最终将会付出沉重代价。因此,在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更加关注财富怎样分配、利益怎样协调、矛盾怎样化解等社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并进。

关于“怎么发展”。怎么发展?一句话,又快又好。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所谓“又快又好”,就是要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首先要快,快是前提;关键在好,好是方向、目的。按照又快又好发展的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24字基本思路。概括地说,就是要以实现科学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强大动力,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重要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按照这一基本思路,《建议》要求: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十一五”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因此,要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必须在又快又好发展上下功夫。

下载2012年党课教案2.27日-胆识是衡量解放思想的标尺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党课教案2.27日-胆识是衡量解放思想的标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课教案 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我们的义务3

    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虽然漫长曲折,但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科学发展观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也就会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三)工作方法要创新; 实践永......

    第二学期家长开放日活动教案:我是解放军(艺术)[合集]

    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雄壮有力的旋律,初步学唱歌曲,培养幼儿热爱解放军的情感。2、尝试进行歌表演,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图片一张,音乐磁带。红五星若干。玩具枪一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