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牛和鹅》教案
《牛和鹅》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2、体会作者从各个角度刻画人物形象,从而在写作上受到启发。
3、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准备: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师:(出示牛的图片)同学们对牛有什么印象?板书:牛(生自由说)
(出示鹅的图片)你对鹅又有什么看法呢?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看法?(生自由答)板书:鹅(牛字稍小,鹅字稍大)师: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一篇关于牛和鹅的课文。(板书:和)
齐读课题 师: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生自由质疑,师提炼问题: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为什么牛字小,鹅字大?)师:答案都在课文里,我们一起来读。
二、初读感知,理清思路。
1、指4名学生读第3、5、8、12自然段,检查预习阅读情况,师生评价。
2、默读课文,思考之前提出的问题,如果有收获,请在书上作批注。
3、指名汇报,你现在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指名说)(1)本文的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小结:我们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可以用“课文先写„„接着写„„最后写„„”的方式来说,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得更清楚。
(2)为什么把牛字写得小,把鹅字写得大?(生自由说)师:因为这就是我们对待牛和鹅的态度。
①“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来,指名朗读)
为什么会这样?(指名汇报读第一自然段)板书:牛怕人 鹅不怕人 过渡:因为牛和鹅看人的角度不同,所以人轻视牛,而害怕鹅。②后来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指名汇报读第12自然段)
过渡:作者终于明白了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牛和鹅,(修改板书:牛 鹅)应该平等地对待它们,不能无缘无故欺负牛,也没有必要害怕鹅。
③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作者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这样大的转变?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这件事?(指名汇报:课文的第5-11自然段)
三、细读探究,理解感悟。
1、快速浏览5-11自然段,找出在这件事中有几位主角?(指名说:鹅、“我”和金奎叔)板书:金奎叔 “我”
2、谁能用一句话告诉大家,围绕这三位主角发生了什么故事?(指名:“我”被鹅追赶,吓得狼狈不堪,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并教育我不要怕鹅。)
3、自由读5-11自然段,把你觉得最有趣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多读几遍,把你的感受作好批注。4、交流汇报,教师相机重点指导:
3(1)指导学生读出鹅欺负“我”时的神气,读出被鹅欺负时“我”的狼狈不堪。①指导读第5段:
找出文中描写鹅欺负“我”的句子,读一读,这鹅真是——(生:太神气了)这时候鹅心里会是怎么想呢?(指名说)从哪些词语能看出鹅的神气?找出重点词,边读边比划动作,体会鹅的神气和嚣张。(生勾画,自读——指名读——齐读)②指导读第6、7段,读出被鹅欺负时“我”的狼狈:生汇报 师:哪些词语最能表现“我”当时的狼狈不堪?(指名说)你来读出这种狼狈。(指名读——齐读)
师:这种哭叫不但没有使鹅嘴下留情,反而更——(引读第7自然段)
小结:作者用短短几句话,就让我们感受到这样栩栩如生的形象,他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我”的形象的?(指名说:动作、神态、语言)以后我们在作文中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让我们的文章更生动。
③小小的鹅把一个小孩吓成这个样子,孩子为什么这么怕鹅?
4(课文开头,师:因为我们都很相信这种观点,也从这个角度去看待牛和鹅。)
过渡: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救星到了!
(2)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刚才还神气活现的鹅现在怎样了?(指名说)用一个词形容这时的鹅(指名说:落荒而逃、狼狈„„)
(3)师:情况发生了大逆转,刚才是“我”狼狈不堪,现在轮到鹅落荒而逃,而“我”也知道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鹅了。(板书:不怕鹅)对待牛呢?(板书:不欺负牛)是什么让“我”明白的呢?(指名说:金奎叔说的话。)
(4)找出文中金奎叔说的话,(勾出来,自己读一读。板书:不要怕)师生合作读,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生自由发言)(5)作者也像你们一样明白了:对鹅而言“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你是怎么理解的?(从鹅的角度看人,和从人的角度看鹅,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就不同。师板书:角度不同 结果不同)
过渡: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结果也就不同。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故事,看你是否能运用今天领悟到的道理来解决问题。
四、拓展延伸
1、读故事,想办法(课件出示故事)指名读
师:你知道哲学家说了什么神奇的话,竟然让她恢复了健康?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需要换个角度去思考的事情了吗?你是怎样解决的? 板书设计
牛 和 鹅
牛怕人 鹅不怕人 角度不同
金奎叔 不要怕 结果不同
我 不怕鹅 不欺负牛
第二篇:《牛和鹅_》教案
《牛和鹅 》 大呈小学
贾璋勇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会读写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生字新词,读准除生字外,一些易读错字的读音。
2.情感目标:通过朗读感悟,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个道理。
3.能力目标: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抓住有关词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的阅读方法。
2.要充分预习,品读重要语句,认真做好批注,并写出你的理解。反复朗读课文,力争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知识链接】
任大霖(1929~1995)浙江萧山人。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山岗上的星》、《童年时代的朋友》,儿童剧集《水淹春花田》,童话集《鹰妈妈和她的孩子》,中篇小说《我们的田庄》、《喀戎挣扎》、《哥哥二十四我十五》,短篇小说集《蟋蟀》、《秀娟姑娘》、《少先队员的心灵》、《心中的百花》,通讯集《红泥岭的故事》等。【自学导航】
1.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解决生字词,并用你智慧的眼光发现课文中重要的字词,用横线画下来,并在下面抄一抄。
2.细读课文,标好自然段的序号,并大声朗读自己喜爱的段落,做好全班朗读的准备。3.精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并用﹏﹏线画出你认为重要的、有意思的词语、句子,在旁边适当写出自己的看法。
4.分享:自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想与同学分享什么?
5.质疑:再读课文,用„„画出你不能理解的词语、句子,并针对课文写下你自己的问题。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合作探究】
问题一:牛和鹅对人持有一种什么态度?作者又是怎么对待它们的呢?
问题二: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他以后又是怎么做的?
问题三:细读课文第六自然段,画出描写鹅的词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问题四:课文中哪些句子很耐人寻味,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练练测测】
一、拼音词语对对碰。
bái
é
qī
fu
bó zi
chí táng
()
()
()
()pèng chù
chì bǎng
dà
gài
gē
bì()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塘()
股()
掐()
缚()搪()
般()
陷()
膊()握()
喔()
扳()板()
三、回忆课文要点,按内容填一填。
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____;鹅的眼睛看人,觉得____,所以____。
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________,那咱们________,_______。记着,_______。
四、、思考填空:
《牛和鹅》中的鹅
,“我”在鹅的面前狼狈不堪、慌忙逃窜。课文告诉了我们:。
【拓展提升】
1.在你的生活中后读过的故事中有没有类似的事例?写一写。
学了这篇课文,你肯定大受启发吧!请你用几句话简单地写下。
第三篇:《牛和鹅》教案
五年级《牛和鹅》教学设计
住邦希望小学 张新春
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 理活动。2体会作者从各个角度刻画人物形象,从而在写作上受到启发。
3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教学准备: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图1:一个人物背影全身照片,这个人留长发,体型消瘦,旁边一个女孩怯生生地问:“阿姨,几点了?”
图2:被称做阿姨的人,一转头,小女孩怔住了,原来这个人是个叔叔。提问:看过这组漫画你想到什么?
师从同学们谈的看法中提炼出这一条:“不能带着固有的思想看待事和物。”[点评: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不能带着固有思想看问题这一点] 2.[出示一张牛的图片、一张鹅的图片]提问:你对它们的印象分别是怎样的? [点评:使学生对牛和鹅先有初步印象,进而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进行对比阅读]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牛和鹅》,“我”与牛和鹅发生了什么呢?
齐读课题
师: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生自由质疑,师提炼问题: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为什么牛字小,鹅字大?)师:答案都在课文里,我们一起来读。
二、初读感知,理清思路。
1、指4名学生读第3、5、8、12自然段,检查预习阅读情况,师生评价。2、默读课文,思考之前提出的问题,如果有收获,请在书上作批注。3、指名汇报,你现在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指名说)(1)本文的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小结:我们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可以用“课文先写„„接着写„„最后写„„”的方式来说,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得更清楚。
(2)为什么把牛字写得小,把鹅字写得大?(生自由说)师:因为这就是我们对待牛和鹅的态度。
①“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来,指名朗读)为什么会这样?(指名汇报读第一自然段)板书:牛怕人 鹅不怕人 过渡:因为牛和鹅看人的角度不同,所以人轻视牛,而害怕鹅。②后来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指名汇报读第12自然段)
过渡:作者终于明白了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牛和鹅,(修改板书:牛 鹅)应该平等地对待它们,不能无缘无故欺负牛,也没有必要害怕鹅。
③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作者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这样大的转变?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这件事?(指名汇报:课文的第5-11自然段)
三、细读探究,理解感悟。
1、快速浏览5-11自然段,找出在这件事中有几位主角?(指名说:鹅、“我”和金奎叔)板书:金奎叔 “我”
2、谁能用一句话告诉大家,围绕这三位主角发生了什么故事?(指名:“我”被鹅追赶,吓得狼狈不堪,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并教育我不要怕鹅。)
3、自由读5-11自然段,把你觉得最有趣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多读几遍,把你的感受作好批注。
4、交流汇报,教师相机重点指导:
(1)指导学生读出鹅欺负“我”时的神气,读出被鹅欺负时“我”的狼狈不堪。①指导读第5段:
找出文中描写鹅欺负“我”的句子,读一读,这鹅真是——(生:太神气了)这时候鹅心里会是怎么想呢?(指名说)
从哪些词语能看出鹅的神气?找出重点词,边读边比划动作,体会鹅的神气和嚣张。(生勾画,自读——指名读——齐读)
②指导读第6、7段,读出被鹅欺负时“我”的狼狈:生汇报
师:哪些词语最能表现“我”当时的狼狈不堪?(指名说)你来读出这种狼狈。(指名读——齐读)
师:这种哭叫不但没有使鹅嘴下留情,反而更——(引读第7自然段)小结:作者用短短几句话,就让我们感受到这样栩栩如生的形象,他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我”的形象的?(指名说:动作、神态、语言)以后我们在作文中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让我们的文章更生动。
③小小的鹅把一个小孩吓成这个样子,孩子为什么这么怕鹅?
(课文开头,师:因为我们都很相信这种观点,也从这个角度去看待牛和鹅。)过渡: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救星到了!
(2)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刚才还神气活现的鹅现在怎样了?(指名说)用一个词形容这时的鹅(指名说:落荒而逃、狼狈„„)
(3)师:情况发生了大逆转,刚才是“我”狼狈不堪,现在轮到鹅落荒而逃,而“我”也知道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鹅了。(板书:不怕鹅)对待牛呢?(板书:不欺负牛)是什么让“我”明白的呢?(指名说:金奎叔说的话。)
(4)找出文中金奎叔说的话,(勾出来,自己读一读。板书:不要怕)师生合作读,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生自由发言)
(5)作者也像你们一样明白了:对鹅而言“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你是怎么理解的?(从鹅的角度看人,和从人的角度看鹅,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就不同。师板书:角度不同 结果不同)
过渡: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结果也就不同。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故事,看你是否能运用今天领悟到的道理来解决问题。
四、拓展延伸
1、读故事,想办法(课件出示故事)指名读
师:你知道哲学家说了什么神奇的话,竟然让她恢复了健康?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需要换个角度去思考的事情了吗?你是怎样解决的?
五、总结升华
(课件出示,配乐)正如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够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正确的认识事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板书设计
牛 和 鹅
不怕牛 欺负牛
不害怕鹅 角度不同 我 金奎叔 我
不欺负牛 结果不同
害怕鹅
课后反思:
本文编者本身想通过语言本身告诉学生:大家都信得未必可信。应该以正确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才能正确对待身边的人和物,正确对待生活。这些都是通过我和金奎叔对待鹅的不同态度与鹅对我们的不同态度的对比突现出来的,因此五到十一自然段是课文的核心,是我态度改变的真正原因。所以教学中课文重点应放在“我怕鹅,被鹅欺”让学生感受情感体验,心理变化。吧本节教学,主要抓住对我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对人物的深刻描写,已达到写作教学的收获。
第四篇:《牛和鹅》教案
《牛和鹅》教案
教学目标分析
1.掌握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无缘无故、胳臂”等词语。2.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学习者分析
经过几年的积累,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能在阅读中揣摩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节课我将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在学生能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由于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将截然不同,但从本文获得的启示,学生可能分析不透,需要交流,点拨。
教学重难点分析
通过感悟课文,了解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两幅图片,你看这是什么?(牛和鹅)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2.(课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请你读读这句话,你相信这句话吗? 3.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型,把课文读通顺。
生读文、识字,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板书学生询问的生字。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适时教读
3.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4.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5.指名回答,适时评价。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是的,作者一开始就点明大家的这个认识: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那么作者是如何对待牛和鹅的呢?请你读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作者态度的句子,多读几遍。(生读,师巡)2.谁来说说你画的句子?(指名回答)
同学们找得很正确!就像大家所说的,对于强壮的牛,作者一点也不害怕,可是对于小小的鹅,作者却害怕极了。后来作者却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请你认真读读5-11自然段,在小组内说说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内互说)3.谁来说说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 4.请同学们看这句话:(课件出示)
孩子们大喊了一声,急急逃跑。这使鹅追的更快了。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赶上我,“吭,吭”地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描写鹅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体会到鹅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狈不堪,害怕鹅!
你能读出鹅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狈不堪吗?自己练一练!
同学们练习的很投入,谁想读给大家听听?
5.我们害怕鹅,可是金奎叔不怕啊!请你看这句话!(课件出示)
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描写鹅动作的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 指名回答:“挣脱”“连飞带跳”“落”等词语生动地再现了老雄鹅害怕的样子。你能读出鹅的害怕吗?自己练习读读,谁想读给大家听听?我们一起读读。
6.不可一世的老雄鹅被金奎叔赶跑了,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通过这件事,作者对牛和鹅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读读11、12自然段,画出有关的语句。
7.好,同学们很会读书,能运用不同的符号做出标记!谁来说一说作者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作者记住了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都改变了态度和做法。对牛,不再无缘无故的欺负它;对鹅,也不再怕它。
8.是啊,金奎叔的话让作者永远难忘!让我们来一起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
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从这句话中,你有什么启发?谁来说说?(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地、全面地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地认识生活。
是的,简单的一句话让作者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看法和认识。
在生活中,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了吗?你是怎样解决的?(指名回答)同学们能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真不错!
四、总结升华
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够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正确的认识事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五、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笔下生花——学了这篇课文,你肯定大受启发吧!请你用几句话简单地写下来。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将课文的重点放在“我怕鹅,被鹅欺;金奎叔赶鹅,鹅被吓跑”这件事情上。我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设计始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后寻找出对牛与鹅的前后不同态度和改变的原因,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进行感受,再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而在整个课堂中教师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只在适当的时候作一些小小的点拨和提示。此外通过对比朗读、自主感悟、揣摩心理,让学生感受到“我”当时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然后说说自己经历过这件事,明白了什么。最后出现金奎叔叔的话,让孩子的体验和感受有一个理论的提高。从而揭示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能被固有的思想左右,只有找准了角度,才能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和物,正确地对待生活。教学中,对于教学方法的指导也是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中。像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的内容,把自己放入情境中体验朗读,通过品读我和金奎叔对鹅的不同表现的词句对比出人物的不同心态,直至揭示主题等。种种方法渗透自然,过渡巧妙。这些方法都是学生在充分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我相机提炼出来的,让学生知道自己就是在运用这种方法在学习的,并且在之后的学习中学以致用。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五篇:《牛和鹅》读后感
《牛和鹅》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了《牛和鹅》这篇课文,讲的是: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局的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作者敢欺负牛,但是却怕鹅。就在被鹅欺负的时候,金奎叔出现了,他不但救了作者,还教育了作者,让作者改变了以往的观点,不再害怕鹅,欺负牛了。
读了这篇课文,我受益匪浅,从中我明白了: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多多留心、多多观察。
这篇课文中,金奎叔给我的印象最深,他是这样说的:“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我觉得在我们生活中,不应该无缘无故地欺负人,也不应该惧怕于某种事物、某个人,我们想办法去不被人欺负,不惧怕世间万物!
总之,对待事情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件事情,因为这样一定可以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
福建泉州晋江市晋江市东石廷都小学五年级:吴明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