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双钩填墨”开始——高中美术书法模块教学初探(一)(精)
从“双钩填墨”开始——高中美术书法模块教学初探(一)
【摘要】:书法模块是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新增设的一个选修模块。在书法模块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书写能力的获得与提高。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学习书法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双钩填墨”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调动了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书法教学实践 教学背景
书法模块是我国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新增设的一个选修模块,课时设置很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学有所成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教师除了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更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的。因为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学生书写能力的获得与提高。实践证明,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由此带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也不一样,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对于初学者来说,临摹古人留下来的经典碑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而一般的“对临”往往会存在类似的问题。如刚接触书法的学生不善于读帖,在临帖时往往看一笔“描”一笔,而不注意对原帖的用笔和结构的分析和研究,最后导致只能用毛笔简单的抄袭对象,而这样写出来的字也往往溃不成型。书法对用笔、结构、章法都非常讲究,学生往往顾此失彼,注意了原帖用笔的特点,而往往又忽视了结构和章法等等,不一而足。传统的对临方法很难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效果,帮助学生寻找一种能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成功的乐趣、树立信心的有效的学习方式,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古代,在法帖尚未广泛流传之前,古人为了保存书法的原迹,采用双钩填墨的方法来制作副本。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以及他的很多手札大多都是后人双钩填墨而来,非常完整的再现了原帖的风貌。为此,我们尝试了“双钩填墨”的教学方式,直入书法精髓,让学生避开上述问题,在书写过程中有目的的探究,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循序渐进,从而提高书写能力。“双钩填墨”及其价值
什么是“双钩填墨”?就是先用比较透明的宣纸蒙在所临范本上面,用铅笔或圆珠笔进行双钩,然后再对照原帖在双钩的副本上填墨书写的一种临摹方法。这种方法把传统的临摹方式拆解成易于学生操作的两个步骤可以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对书法中的要点各个击破。
新课程标准下,书法模块同美术课程的其它模块一样也只有18个课时,况且在目前高考升学压力的情形下,学生不可能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书法,所以每一节课的书法训练都必须有针对性。“双钩填墨”的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初学者易上手。第一步双钩,这可以促使学生认真读帖,在双钩的过程中熟悉字的间架结构和点画特征,为下一步填墨做好准备。此举化“读帖”为“钩帖”,一石二鸟,学生在无形中克服了书法学习不喜欢读帖的难题,同时,“双钩”已经把字的结构和章法安排停当,在下一步临写时就无需再考虑其结构和章法问题,所以第二步的“填墨”就变得比较单纯了,学生可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笔法研究上,做到有的放矢。这样一来学生便不会再无所适从、顾此失彼了,而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效果不会比原帖差得太远,经过反复练习便可接近原帖。写得像了,学生就有成就感,就愿写、想写,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大大提高。可以说“双钩填墨”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领会书法的技巧,充分感受书法之美,成功之乐。“双钩填墨”在高中美术书法模块教学中的实践
我所在的高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除极少数学生有书法底子,大多数学生对书法仅限于“耳闻目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让初次接触书法的学生充分感受毛笔这一书写工具的特性,我们在书法模块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双钩填墨”的教学策略,强调笔法、结构、章法这三个要素在书法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据此,我创设了《笔法游戏》、《不完整单字双钩看结构》、《字距与行距》等课程,注重学生的体验与尝试,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书法美的探索与发现。同时,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书法名家在学习道路上的奇闻轶事或播放一些当代名家创作视频,既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对学生又有砥砺作用。孙过庭《书谱》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初学者宜从隶书或楷书入手。古代流传下来的楷书或隶书的经典作品大都为碑刻作品,所传拓本之笔画轮廓大多清晰完整易于双钩。学生通过双钩了解所选字帖的笔画特征(包括每种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笔画的粗细、长短等),通过对笔画特征的观察想象古人书写时的动作,并在下一步填墨时尝试这些动作,完成后通过观察所写笔画与双钩笔画的相似情况检验这些动作是否正确。学生在双钩而成的笔画里进行笔法的操练,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和探究意味,要在受限的情况下用笔,一不留神墨就外溢,学生会为了写出特定的笔画形态而认真思考、反复试验,并乐于与其他同学共同探讨用笔的方法。高中学生心理敢于面对挑战和战胜困难的一面被充分激发出来,而经过探索,填墨成功,更使他们积极、自信的心理不断得到强化,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自主学习理念逐渐养成,在不断实践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由
第二篇:从“双钩填墨”开始——高中美术书法模块教学初探(精)
从“双钩填墨”开始——高中美术书法模块教学初探
【摘 要】:书法模块是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新增设的一个选修模块。在书法模块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书写能力的获得与提高。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学习书法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双钩填墨”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调动了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书法 教学 实践
教学背景
书法模块是我国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新增设的一个选修模块,课时设置很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学有所成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教师除了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更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的。因为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学生书写能力的获得与提高。实践证明,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由此带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也不一样,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对于初学者来说,临摹古人留下来的经典碑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而一般的“对临”往往会存在类似的问题。如刚接触书法的学生不善于读帖,在临帖时往往看一笔“描”一笔,而不注意对原帖的用笔和结构的分析和研究,最后导致只能用毛笔简单的抄袭对象,而这样写出来的字也往往溃不成型。书法对用笔、结构、章法都非常讲究,学生往往顾此失彼,注意了原帖用笔的特点,而往往又忽视了结构和章法等等,不一而足。传统的对临方法很难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效果,帮助学生寻找一种能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成功的乐趣、树立信心的有效的学习方式,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古代,在法帖尚未广泛流传之前,古人为了保存书法的原迹,采用双钩填墨的方法来制作副本。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以及他的很多手札大多都是后人双钩填墨而来,非常完整的再现了原帖的风貌。为此,我们尝试了“双钩填墨”的教学方式,直入书法精髓,让学生避开上述问题,在书写过程中有目的的探究,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循序渐进,从而提高书写能力。
“双钩填墨”及其价值
什么是“双钩填墨”?就是先用比较透明的宣纸蒙在所临范本上面,用铅笔或圆珠笔进行双钩,然后再对照原帖在双钩的副本上填墨书写的一种临摹方法。
这种方法把传统的临摹方式拆解成易于学生操作的两个步骤可以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对书法中的要点各个击破。
新课程标准下,书法模块同美术课程的其它模块一样也只有18个课时,况且在目前高考升学压力的情形下,学生不可能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书法,所以每一节课的书法训练都必须有针对性。“双钩填墨”的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初学者易上手。第一步双钩,这可以促使学生认真读帖,在双钩的过程中熟悉字的间架结构和点画特征,为下一步填墨做好准备。此举化“读帖”为“钩帖”,一石二鸟,学生在无形中克服了书法学习不喜欢读帖的难题,同时,“双钩”已经把字的结构和章法安排停当,在下一步临写时就无需再考虑其结构和章法问题,所以第二步的“填墨”就变得比较单纯了,学生可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笔法研究上,做到有的放矢。这样一来学生便不会再无所适从、顾此失彼了,而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效果不会比原帖差得太远,经过反复练习便可接近原帖。写得像了,学生就有成就感,就愿写、想写,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大大提高。可以说“双钩填墨”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领会书法的技巧,充分感受书法之美,成功之乐。“双钩填墨”在高中美术书法模块教学中的实践
我所在的高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除极少数学生有书法底子,大多数学生对书法仅限于“耳闻目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让初次接触书法的学生充分感受毛笔这一书写工具的特性,我们在书法模块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双钩填墨”的教学策略,强调笔法、结构、章法这三个要素在书法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据此,我创设了《笔法游戏》、《不完整单字双钩看结构》、《字距与行距》等课程,注重学生的体验与尝试,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书法美的探索与发现。同时,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书法名家在学习道路上的奇闻轶事或播放一些当代名家创作视频,既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对学生又有砥砺作用。
孙过庭《书谱》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初学者宜从隶书或楷书入手。古代流传下来的楷书或隶书的经典作品大都为碑刻作品,所传拓本之笔画轮廓大多清晰完整易于双钩。学生通过双钩了解所选字帖的笔画特征(包括每种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笔画的粗细、长短等),通过对笔画特征的观察想象古人书写时的动作,并在下一步填墨时尝试这些动作,完成后通过观察所写笔画与双钩笔画的相似情况检验这些动作是否正确。学生在双钩而成的笔画里进行笔法的操练,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和探究意味,要在受限的情况下用笔,一不留神墨就外溢,学生会为了写出特定的笔画形态而认真思考、反复试验,并乐于与其他同学共同探讨用笔的方法。高中学生心理敢于面对挑战和战胜困难的一面被充分激发出来,而经过探索,填墨成功,更使他们积极、自信的心理不断得到强化,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自主学习理念逐渐养成,在不断实践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由此增进了他们对于书法的自信心,极大的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探讨也为课堂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们乐在其中。
“双钩填墨”在书法模块中的成效与思考
经过一个学期的“双钩填墨”的训练,学生书法技巧从无到有、从知之甚少到产生不少优秀习作,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果,不少学生不仅书法学习颇见成效,钢笔字也大有改观,卷面整齐美观多了,得到了家长,其他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的肯定。而我们将学生的作品定期展览,也激励了更多的同学选修书法,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
当然“双钩填墨”只不过是我们学习古人碑帖的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它仅仅是我们书法学习初级阶段的一根拐杖,并不是我们学习的终极目的。一定阶段后,要及时扔掉这一拐杖,过渡到对临、默临和独立创作。
第三篇:高中美术新课程“书法”模块教学初探
高中美术新课程“书法”模块教学初探
摘要我们新生代的书写能力不断被削弱,大学生、高中生书写质量普遍较差。据了解,在中学特别是高中选择“书法、篆刻”模块教学的学校少得很。究其原因,大概有三点:其一,学生没时间没兴趣学;其二,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其三,教师不愿教或不能教。本文主要探讨了书法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以及教学实施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中 美术新课程 书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
2009年3月,中央电视台的一个专题节目,该节目针对现在我们新生代的书写能力不断被削弱,大学生、高中生书写质量普遍较差的现状进行了专题讨论。并公布了网上收集的网民意见: 87%的网民支持在大学、中学开设书法课程。据了解,在中学特别是高中选择“书法、篆刻”模块教学的学校少得很。究其原因,大概有三点:其一,学生没时间没兴趣学;其二,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其三,教师不愿教或不能教。
我校是一所乡村高中,学生书写不规范、潦草现象十分严重,各科老师批阅作业时叫苦不迭。但高中教学大纲中没有“书法”教学内容。笔者作为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自2005年开始按照学校领导要求在高
一、高二年级美术课教学中,花较多课时实施“书法”的教学。这恰顺应了湖北省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新增设 “书法、篆刻”选修系列的意图。在教学中我们确立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中国书法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逐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书写习惯,为日常学习、高考和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近四年来,各年级学生书法水平不断提高。同学们感慨地说,“书写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我的字也变美了”!家长、各科教师对学生的书法进步赞叹不已,学校对美术组的教学也给予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现就我校美术课程中“书法”模块教学的实施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书法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网络的普及,键盘代替了钢笔毛笔,打字代替了手写。对汉字艺术的追求被大多数人逐渐遗忘了。学生作业、试卷字迹潦草,错别字随处可见,难以辨认。用“脏乱差”三字来形容学生的书写现状实不为过。更谈不上学习艺术化了的书写――书法了。可以说,中学生参差不齐的书写现状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很现实很严重的问题。他们书写水平的退化,这不能不说是科技文明发展的悲哀。因此,从现实功利的角度看,开展书法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品质,对学生备考是至关重要的。
再从长远来看,中学课堂开展书法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特征。引导学生学习琴棋书画等艺术是时代教育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在中学课堂中开展书法教学还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方块文字,书法艺术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独特的魅力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弘扬和传承祖国的文化传统,青少年责无旁贷。紧张的学习中练练书法还可以调节心态、缓解压力。教学实施的可行性
据了解,在中学特别是高中选择“书法、篆刻”模块教学的学校少得很。究其原因,大概有三点:其一,学生没时间没兴趣学;其二,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其三,教师不愿教或不能教。在高中开设书法课程有一定难度,但困难也不是不可克服的。
2.1 学生没兴趣和时间的问题
现阶段,高中学生如果要进入好一点的大学就读,主要是看各科文化分数。文化课学习压力大、时间紧,他们把大块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了题海之中,没法顾及书法的好坏。
解决办法:可在课业负担相对轻一些的一、二年级开设。并向学生讲明学习书法的重要性。写一手漂亮的字无论是平时作业、出刊办报,还是应对考试都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在考试中差的书法可能扣分,好的书法可能增分,卷面分数可能相差5分以上。比如,语文学科考试在作文评分细则中明确规定: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卷面清洁。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加学习动力。
此外,还可成立兴趣小组,使小组的学生成为大家学习书法的“领头雁”。举办书法竞赛(毛笔和硬笔)、书法佳作展览,推荐优秀作品在报刊发表,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现才华和个性的平台。在我们学校,这已成为常规活动。还可以定期举办书法讲座,用讲座的形式介绍中国古代书法家的故事,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古代书法作品;介绍当代社会中书法家及一些残疾人练习书法的感人事迹;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社会上知名书法家到学校作演讲及即兴书法表演等。总之通过多种渠道来培养学生对书法持久而稳定的兴趣。这样学生除了在美术课上练习书法外,还可自觉地利用其它零碎课余时间自习,收效也会更好些。慢慢的学生的兴趣就会逐渐培养起来,学习时间也有了一定的保障。
2.2 学生基础差的问题
学生的书法基础几乎为零。学生中普遍存在错误的书写姿势和习惯,且已形成动力定势,矫正较难。而且到了中学阶段课业负担加重。要快速完成各科作业,很多学生将字写得张牙舞爪、满纸狼藉。
解决办法:高中生的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对书写姿势问题,笔者引用力学知识并结合一些图片与同学们探讨正确的握笔方法、坐姿。仔细讲解运笔的起、行、转、收等细微过程。针对学生字体书写潦草的问题,笔者要求高一学生只能练习楷书,高二学生才能练习行楷、行书。无论是练习毛笔字还是硬笔字,都要求学生象打太极拳一样放慢书写速度,一笔一划力运到位,控制每节课临、摹数量。并要求文理各科教师积极配合,提高各科作业的书写质量。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书写示范作用。如板书、作业批改、作文点评等要书写规范,做学生的楷模。这样经过一学期的强化训练,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已能逐渐形成,奠定了一定的书法基础。
2.3 教师不愿教、不能教的问题
在一般的中学,院校书法专业毕业或专门学习过书法的美术教师不多。按常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先由教师讲解示范,再由学生练习――这种灌输式、填鸭式的课程实践模式可能会导致学生学得乏味,教师教得吃力。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这样,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有很好的书法功底,否则无法完成示范教学工作。这也是很多高中美术教师不愿开设这一教学模块的原因之一。
解决办法“:后现代课程范式”认为课程即为探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它要求教师发挥其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与促进者的作用。教师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由此可见,在“书法”教学模块中,不一定要求每位教师都是书法专业的科班生或权威专家。教师只作为合作者、参与者、开发者,帮学生把火点燃。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书法、教材等方面的要求降低,相反,教师需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熟悉相关的书法理论、搜集充足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它不一定要求教师人人会写,当然会写更好,关键是要善于指导学生写。这样的话“示范难”的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教师只要懂得一些书法方面的基础知识,就能完成教学任务了。如何编排“书法”模块教学内容
对于针对全体学生的行政班教学,我以教学生“硬笔书法”为主。兴趣班的学生基础好一些,在兴趣班上则以教学生“毛笔书法”为主。以下是针对高
一、高二全体同学的教学内容。
高一年级:
上学期
第一部分:了解字体的源流及演变
古今篆书、、隶书、楷书名碑名帖赏析
现代优秀硬笔楷书书法作品赏析(多媒体教室进行)
第二部分:楷书点画的特点及临摹训练
楷书的结字三十六法及临摹训练
第三部分:楷书整体临摹训练(学习名家临摹视频)
国庆、元旦期间进行年级优秀硬笔临书作业展
下学期
第一部分:继续硬笔楷书整体临摹
第二部分:楷书作品章法讲解(多媒体教室进行)
第三部分:综合实践创作部分(进行一次优秀楷书作品期末展评)
高二年级:
上学期
第一部分:行书的发展史
古代名家行书名帖赏析
现代优秀硬笔行书作品赏析(多媒体教室进行)
第二部分:行书的点画特点及书写要领
行书偏旁写法要领
第三部分:行书的结构、整体临摹训练(国庆、元旦作品展览)
下学期
第一部分:继续进行行书整体临摹训练
第二部分:行书作品章法介绍(多媒体教室)
完整作品创作训练(进行一次优秀行书作品展)
第三部分:个性化钢笔行书签名法训练
我们在美术工作室外专门开辟了书法兴趣班同学的作品展览橱窗,定期展示学生的佳作,成为全校学生观摩学习的园地。我校书法教学的成绩
从2005年到现在,笔者在近四年的美术课中因地制宜、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侧重于《书法》模块的教学,且注重了在一、二年级中教学方法、内容的延续性。学生学习兴趣逐渐浓厚。学生手里至少有二本与自己个性相符的硬笔、毛笔字帖,有的学生甚至有四、五本。部分学生还订阅了《青少年书法》、《书法报》等专业报刊,并有很多学生的作品在各级书法比赛中获奖。如二年级学生章雅琴、毛苗、姚梅、周超荣获第五届“国际少年儿童书法比赛”金、银奖;一年级的朱俊伟、张达同学荣获“蒲公英杯”书画摄影比赛银奖、铜奖;二年级章雅琴、田思遥分获“长江杯”硬笔书画比赛二、三等奖等。学生整体的书写水平同进校之初相比均有大幅度提高。每次的学生优秀作品展览,更是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总之,结合学校、学生实际需求,把“书法”模块作为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来进行,充实了美术教学内容。学生的素养得到了提高,书写质量明显转变,大部分学生打下了较好的书法基础。美术教学成为了学校工作的一个特色和亮点。
第四篇:高中美术鉴赏 《从传统到现代》 教学案例
高中美术鉴赏 《从传统到现代》 教学案例
高一年级美术学科 设计人 管欣彤
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教学模块:美术鉴赏 课业类型:欣赏与评述
教材分析:本课是《从传统到现代》第一课时20世纪中国现代绘画部分,学生通过《人间生活》、《审美自律》等内容的学习,已经对中国传统文人画有了较为深入的学习,掌握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20世纪中国画、年画、油画的巨大变化,通过学习,掌握中国现代绘画的演变原因和特点。
教学方法:互动法、启发式教学、合作探讨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由于受西方文化影响,中国20世纪绘画在传统绘画基础上所发生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中国现代绘画名家名作,了解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主要过程和中国艺术家突破传统、追求创新的主要思路及观念,能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悟与情感的体验中国现代主义绘画作品,了解画面记录的时代变迁以及各个时代人们的喜怒哀乐,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感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是如何突破传统,走向创新的。学习画家如何用艺术手法表达爱国主义情感
2、难点:美术“现代化”的方式和原因的分析理解。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欧洲3大美术流派
2、由安格尔的作品《浴女》引出1914年上海画院刘海粟使用人体模特写生引发一场轰动,随后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进行美术革命的要求的故事,引导出课题《从传统到现代》,引发学生通过查阅或结合历史知识思考中国现代美术起始的时期,社会发展,变革的特点以及该时期美术发展的历程和基本特点。
学生发言,由教师做出总结。
二、进入新课:(15分钟)
教师播放幻灯片提出问题:这是我国什么时期的作品?哪些画家的作品?你们了解其中的含义吗?(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派代表回答。
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并要求
学生阅读教材P42~44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传统型中国画的代表画家,代表作品,艺术特色及其意义。
教师总结:导致中国美术现代化的因素主要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以及现代社会的变化。教师展示第42~43页的作品(带着问题看图片)
你认为中国画的革新体现在什么地方? 还有那些角落也受到了稀饭个文化的冲击?你能看出其中的意义吗?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观看下面的几组图片:(播放课件)
1、(中国画)
a.文人画和现代题材绘画的对比,讲述时代变迁对绘画产生的影响。b.徐悲鸿留学和对中国画的改良,点明西方思潮对中国画的影响。c.《流民图》,讲述现代中国画受西方思潮的影响。
2、(年画)
a.传统年画欣赏,讲述传统年画创作观念
b.《丰衣足食图》力群,时代变迁对年画创作的影响
c.练习:《阳春白雪》、《赶火车》两件作品是如何体现现代年画新特点的?
3、(油画)罗中立《父亲》,主题生活化
4、(漫画)《三毛流浪记》漫画和动画的发展,现代化美术表现方式的多样化。
三、知识巩固(10分钟)
1、展示讲解图片60年小学课本的变迁。从这些小学课本中我们可以感受到60年来教育变化的巨大成就,2、建国初期的语文课本特点是:毛主席像太阳。第一篇课文内容是“毛主席,像太阳,他比太阳更光亮。小兄弟,小姐妹,大家一齐来歌唱“。那时新旧时代刚刚交替,教材形式上还有着旧的特色。比如课本自左向右翻阅,采用旧社会时期的竖行排版方式,印刷的字为繁体字。3、60年代的语文课本的特点是:满纸的阶级斗争。有一道数学练习题的标题是“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然后才切入到正式的数学问题:家里有多少地,每年收多少粮食,要给地主交多少租,借了多少高利贷,过了多久就翻了多少倍 4、70年代的语文课本的特点是:课本变成红宝书。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每一课的开头都是“最高指示”,封面大多为红色毛主席像,毛主席语录占了课本的大部分内容,完全像一本红宝书,也被称为“红色课本”。5、80年代的语文课本的特点是:课本的春天来了。“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果树开花,我们来到小河边,来到田野里,来到山岗上。我们找到了春天。”对于每一个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孩子来说是幸福的,纯粹政治的内容终于从教材中消失,知识的春天来到了。
优美散文、励志文字、革命故事成为这一时期课文选择的主流,像《狼牙山五壮士》、《谁是最可爱的人》、《小桔灯》、《背影》、《荷塘月色》、《生命的意义》、《海燕》等课文成为这一代人共同的经典记忆。
6、现在的语文课本的特点是:人文化人性化。“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分别是当前使用的小学语文课本,内容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更大的一个变化是从2001年的课改开始,学生们可以选择丰富多彩的课本。
结合自己亲身感受,感悟时代的变迁对于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以此思考回答艺术家的生存的时代意义以及环境冲击对于艺术风格的影响因素。
总结:艺术大师一生在不停的创新,他们有着自己深刻、独特的画学思想,一生的个性风格变化较为突出。这也是他们与一般画家的区别!(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提高、以及市场的炒作)
四、拓展延伸(5分钟)
1、名家故事: 认识徐悲鸿 播放有关徐悲鸿的生平视频
简介:1895—1953,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欧洲,历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被称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作品欣赏:《群马图》是1940年徐悲鸿欣闻国内鄂北大捷时创作的,反映了画家对当时的抗日战争所取得的胜利无比欢欣的心情。
他画的马,几乎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前三匹昂首竖耳,似有警觉,后一匹低头吃草,姿态各异,静中有动,透出一股内在的力量,使人感到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由于画家熟悉马的解剖,粗细有别的浓墨线条,精练准确地画出马的形体结构,浓淡不同的墨色寥寥几笔渲染出躯体的明暗起伏,这种融入西法的表现,加强了马的体积感,成功地刻画了形象,传达出作者的强烈情感,在当时给人以耳目一新、令人振奋的感觉。
风格: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显示写实艺术之美,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
中国画坛上还有不计其数、卓有成效的名家: 如:
国画家:高剑父、叶浅予、赵望云、陆俨少、朱记瞻、陈子庄、郭味渠、刘文西、刘大为等 版画家:李桦、黄新波、刘岘、李焕民等 油画家:王式廓、靳尚谊、詹建俊等
希望同学们在课外还可以对其他画家极其作品在课余进行学习和研究。
五、总结思考(5分钟)
1.欣赏中国近现代绘画的时候,需要与时代结合起来。
2.西方传统绘画的创作风格、表现内容和画面技巧,对中国的绘画起到了改良的作用,促进了中国绘画的现代化进程。
3、讨畅所欲言:你认为中国现代绘画应该怎么发展? 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发言,调动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积极性。
教学感悟
教学设计是死的、但上课过程是活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堂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而不能不顾教学效果按部就班。本节课按计划以欣赏为主,第二课时才设计,但看到学生那股热情劲,我不由自主地调整教学流程,缩减了欣赏时间,留给学生大量表现自己的时间,让他们开心地展示自己,及时地张扬自己的个性,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利用身边环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发展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第五篇:万通汽修教育名师教学智慧一:从微笑开始
万通汽修教育
万通汽修教育名师教学智慧一:从微笑开始
关 键 词:北京万通汽修学校 微笑 名师 教学智慧
核心提示:好教师是好学校的核心,古人云:严师出高徒。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严”字当头已经不算最好的教学方法,在北京万通汽修学校,记者从万通名师的日常工作中发现了他们的教学智慧。
图1-微笑 让万通师生更亲密
都说微笑是最美的语言,在北京万通汽修学校,老师在微笑中播撒知识、传播快乐。学生入校时,一个微笑,消除师生陌生感,拉近他们的距离;在学生表现好时,一个微笑,传递鼓励支持的力量;在他们沮丧灰心时,一个微笑,帮助他们拨开头顶的乌云„„微笑是北京万通老师最美的语言。
微笑,拉近我们的距离
北京万通汽修学校学子张贺说:“我来自辽宁省大连,从小都在父母眼皮子地下长大的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异地求学,初到北京我很不适应,想到马上就要离开父母独自一人在北京求学,心里就莫名恐惧和惆怅。但是见到我们班主任李亚涛老师的时候,我完全消除了这种担忧。他微笑着询问我的基本情况,并带我参观学校,当得知我是大连人后,还把我介绍给我的老乡,让我一下子,缩短了和学校的距离感,融入了这个学校。
北京万通汽修学校 国家汽修人才培养基地
万通汽修教育
微笑,让我更有勇气
北京万通汽修学校学子罗才雄给我们讲述了他参加万通职业学习与就业规划演讲大赛的经历,他说当他得知自己进入决赛的时候无比惊喜,但是高兴过后他的担忧随之而来,他发现他无法克服决赛前的紧张情绪,为了锻炼他的胆量和定力,北京万通汽修学校的老师们自发组织听他演讲,一遍遍帮他完善。罗才雄说:“十分感激万通的老师,是他们用微笑鼓励我,用行动支持我,我才会取得好成绩,我的成绩有他们一半的功劳。”
图2-万通学子微笑演绎自信的力量
微笑,让阳光照进我心
“我是在高考失败后来到北京万通的,当时感觉人生很暗淡,所以常常垂头丧气,细心的岳海斌老师发现了我的不对劲,就找我谈话,于是我把我的经历告诉了他,岳老师耐心帮我分析问题并鼓励我,让我学会给自己的心开一扇窗户,让阳光照进来。我从微笑开始改变,大家都说我完全变了一个人,在万通,我学会好技术的同时找回了自信。”北京万通学子许志浩微笑着说。
在万通,老师不仅是传授技术的汽修精英更是传播快乐的微笑大使,微笑里包含着他们对学生理解、支持和关怀。万通的名师们用他们的微笑理论,证明学习是建立在快乐上的,带愉悦心情上路,人生将收获更多。
北京万通汽修学校 国家汽修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