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硬度试验和演示拉伸及冲击试验教案

时间:2019-05-15 07:4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验 硬度试验和演示拉伸及冲击试验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验 硬度试验和演示拉伸及冲击试验教案》。

第一篇:实验 硬度试验和演示拉伸及冲击试验教案

金属工艺学电子教案(3)

【课题编号】

3-1.3 【课题名称】

实验

硬度试验和演示拉伸及冲击试验 【教材版本】

郁兆昌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金属工艺学(工程技术类).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布氏、洛氏硬度测定得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布氏、洛氏硬度计的主要结构;

2.了解金属材料屈服点、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冲击韧度的测定方法。

二、能力目标

1.掌握布氏、洛氏硬度计操作方法,能正确测定试样的布氏、洛氏硬度值; 2.能正确计算σs、σb、δ,ψ值;正确测量Ak值计算ak值。

三、素质目标

了解硬度、拉伸、冲击试验原理,测定方法;会测定布氏、洛氏硬度;会计算σs、σb、δ,4和ak值。

四、教学要求

了解硬度、拉伸、冲击试验原理,测定方法;会测定布氏、络氏硬度;会计算σs、σb、δ,ψ和ak值。【教学重点】

测定布氏、洛氏硬度。【难点分析】

能根据材料种类、热处理状态和大致硬度,正确选择硬度试验方法和试验规范。【分析学生】

1.通过第一章金属的力学性能课堂教学,已具备了实验的相关知识水平。

2.硬度试验,学生从未做过,但操作不复杂,通过课堂教学对试验原理、规范选择、表示方法等知识已初步掌握,具备实验的能力基础。

3.学生对实验比较新鲜,也有兴趣,大部分同学会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由于班级人数众多,实验中主动性强的学生动手机会多,主动性弱的学生动手机会少,要强调人人动手,争取主动做实验。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演示法、实验法。【教学资源】 1.郁兆昌,潘展,高楷模研编制作.金属工艺学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郁兆昌主编.金属工艺学教学参考书(附助学光盘).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教学安排】

2学时(100分钟)(中间不休息)教学步骤:简要讲授和演示网络课程有关视频,尽量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5分钟)1.简述

硬度试验原理,测定方法。

二、导入新课

简述今天实验内容,全班分两大组分别进行硬度试验和演示实验,然后交换进行。每个大组又分两个小组分别进行布氏和洛氏硬度试验;参加教师演示拉伸试验和演示冲击试验,先大组内小组交换;再大组交换。

三、新课教学(90 分钟)

1.硬度试验(50分钟)

教师简述实验内容和要求,布氏和洛氏硬度计结构、操作方法和注意问题。如有条件,演示网络课程测定球化退火T8A钢布氏硬度、测定淬火、低温回火GCr15钢HRC值两个视频。

本大组学生分两个小组分别进行布氏和洛氏硬度试验,规定时间进行交换。2.演示拉伸及冲击试验(40分钟)

教师简述拉伸试验、冲击试验演示内容和要求;拉伸试验机、摆锤式冲击试验机主要结构、操作方法和注意问题,强调冲击试验的安全问题。

如有条件演示网络课程拉伸试验机组成及操作、20退火钢拉伸试验、测定40Cr钢冲击吸收功三个视频。

本大组分两小组分别观看演示实验和观察试验设备(甲小组演示拉伸试验时,乙小组观察冲击试验设备;乙小组演示冲击试验时,甲小组观察拉伸设备。然后两个小组交换)。

四、小结(5 分钟)

教师小结本次实验纪律,实验效果。布置实验报告。

五、作业布置

完整记录实验数据,按教师给出的表格(布氏硬度实验数据记录表、洛氏硬度实验数据记录表)写在作业本上。

完成补充习题,从测试原理上分析,布氏硬度比洛氏硬度试验准确性高的原因是什么?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集。【教学后记】

第二篇:实验动物和动物试验管理规程

1总则

1.1 为保证生物制品生产、检定和科研的质量,必须加强对实验动物和动物试验的科学管理。

1.2 本规程所指的实验动物是指来源清楚或遗传背景明确,符合微生物控制指标要求,用于生物制品生产、检定及科研的动物。

1.3 本规程包括实验动物生产和动物试验两部分。实行国家有关实验动物的认证制度。各单位实验动物部门应根据本规程和具体条件,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执行。实验动物设施

2.1 选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对建筑物的要求。此外,应从实验动物卫生防疫的角度充分考虑。周围无家畜、家禽及其他动物饲养场,选择无可能成为中间宿主的昆虫滋生或可以控制滋生的区域。尽量选择无空气污染及噪音干扰的区域。

2.2 实验动物设施分实验动物生产和实验动物试验两类,动物生产和动物试验设施应严格分开。

2.3 应根据实验动物的品种、品系及微生物控制的级别,建造相应的实验动物设施。以防不同品种动物相互干扰,不同品系动物发生遗传污染,以及不同级别动物发生微生物等污染。

2.4 应有足够数量的试验动物饲养间,以利于不同品种、品系,不同微生物控制等级、不同试验目的的动物试验能隔离饲养。

2.5 进行有感染性和放射性等生物危害性试验的动物饲养间,应该与一般性试验的动物房严格分开,且有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止生物有害物质的外泄和对工作人员健康的危害。

2.6 设施的建筑要求

2.6.1 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对建筑物设计、建造的的一般要求,但要充分考虑实验动物设施的特殊性。内墙表面应光滑平整,阴阳角均为圆孤形,易于清洗、消毒。墙面应采用不易脱落、耐腐蚀、无反光、耐冲击的材料。地面应防滑、耐磨、无渗漏,下水设计合理,保证水流通畅。天花板应耐水、耐腐蚀。饲养室应有良好的气密性。走廊应有足够宽度、门宽不应小于900mm,送排风应能控制,符合所饲养动物的微生物控制级别要求。应有二路电力供应及备用发电设备,以保证通风设备正常运行。

2.6.2 实验动物设施内应有明显的区域划分。

2.6.2.1 动物饲养区域:动物生产、繁殖、试验期饲养观察。

2.6.2.2 动物试验操作区域:与动物饲养间相邻或相近处,设置与试验种类相应的实验操作室。

2.6.2.3 动物受领、检疫区域:新搬入动物进行检查、检疫。

2.6.2.4 物品搬入、贮存区域:饲料、垫料等消耗性物品、笼器具的搬入及贮存区域。

2.6.2.5 事务管理区域:记录及各种事务管理、更衣、卫生间和浴室等。

2.6.2.6 废弃物处理区域:垃圾、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前的暂存区域。

2.6.2.7 洗刷、消毒、灭菌区域:笼架具的洗涮消毒、饲料、垫料等物品的消毒灭菌。

2.6.2.8 机房区域:空调机房、配电室等设备设置区域。

2.6.2.9 其他区域:走廊、门厅、楼梯、电梯等区域。

2.7 实验动物饲养室的环境条件

根据对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要求的不同,饲养室的环境条件分为四类。

2.7.1 开放系统:适用于饲养普通级实验动物。

2.7.2 亚屏障系统:适用于饲养清洁级实验动物。

2.7.3 屏障系统:适用于饲养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实验动物。

2.7.4 隔离系统:适用于饲养SPF级及无菌(GF)级实验动物。

2.8 实验动物环境条件标准:按卫生部《医学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标准》表1执行。3 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3.1 实验动物生产种群应遗传背景明确、微生物控制符合卫生部《医学实验动物质量标准》。生物制品生产、检定及科研用大、小鼠的质量应达到清洁级以上标准。为保证动物质量,应定期进行微持物学、病理学、遗传学的监测。不符合标准的应及时更新种群。

3.2 根据生物制品生产、检定和科研的需要,选育、生产不同品种、品系,符合微生物控制要求的实验动物。

3.3 根据动物的品种,品系及微生物等级的不同,严格分开饲养,严格按各自的饲养操作细则加强管理。

3.4 实验动物生产应有能准确反映生产过程和动物繁殖生产能力的各种台帐、笼卡,并认真填写。

3.5 动物试验前应给予一定的适应期,以适应新的饲养环境。患病动物或试验期患病的动物,原则上不作治疗。啮齿类小动物应及时淘汰处理。犬、猴等中型动物在确认治疗不影响试验结果的前提下才能治疗,并应记录治疗所用药剂、方法等。

3.6 在同一动物试验室,使用同种、同品系的实验动物进行不同的试验时,应有明显的区别。动物的饲养架或笼子上应标明试验名称、试验期、动物只数、试验负责人等。同笼动物必要时采取适当的办法区别标记,如刺耳、耳标、烙印、涂色等。进行活菌、活病毒试验的动物应与其他试验动物严格分开。

3.7 垫料要吸水性好,无害并消毒或灭菌后使用。定期换笼、换垫料、保持笼架具清洁卫生、干燥等。

3.8 应定期喂料给水。动物的饲料、水应符合各种动物的营养需要。不能有影响动物健康及动物试验结果的病原体、化学有害物等的污染。严禁饲喂霉变饲料。必须饲喂蔬菜、水果等新鲜饲料时,应保证质量,有防止病原体和毒物污染的措施。饲料的营养水平应符合《医学实验动物全价营养饲料标准》。饮用水须符合城市饮水卫生标准。根据饲喂动物微生物控制等级,应采用相应的消毒、灭菌措施。

3.9 实验动物设施内应进行定期和临时的消毒杀虫。防止传播媒介的滋生。消毒杀虫剂不应对动物健康和动物试验带来不良影响。实验动物的供应和使用

4.1 根据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科研所需的动物规格、遗传及微生物等级要求,供应具有动物质量合格证的动物。

4.2 动物运输应使用符合动物生理及微生物控制级别要求的运输工具。实验动物的检疫和传染病的控制

5.1 实验动物的疾病防治,应以卫生的饲养管理及严格的检疫为原则,以预防为主。原则上不得采取疫苗免疫接种,免疫后的动物不得用于生物制品的生产、检定和科研。

5.2 凡引入实验动物时,必须按检疫制度进行隔离检疫。

5.3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及物品出入动物繁育室。

5.4 应建立防疫消毒制度,加强动物饲养室内及院落的卫生消毒工作。定期消灭蚊蝇、野鼠等可能的传染源、传播媒介。

5.5 废弃或淘汰动物应及时处理,尸体及其他废弃物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5.6 发生疫情应及时隔离封锁,查明病因,采取措施,慎重处理,必要时全部销毁。

已污染的及可能被污染的动物、环境和物品亦应彻底消毒,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5.7 邻近地区发生疫情时,必须严格封锁,并加强防疫消毒措施。实验动物工作人员

6.1 从事实验动物生产及试验期动物饲养管理的人员,应经过专门的技术训练并获得上岗证,应有一定数量的技术干部。

6.2 从事动物试验的试验人员,应具备实验动物的有关知识,掌握所用动物的特性、习性、饲养管理要点等。

6.3 实验动物工作者应身体健康,每年体检一次,发现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者,应积极治疗,妥善安排。

6.4 实验动物工作人员作业时必须穿戴工作衣、帽、换工作鞋。且不同微生物等级控制的动物房应穿戴相应的工作衣、帽、鞋。凡进行对人有危害的动物试验,如人畜共患病、传染病、放射性、致癌性、致死性的试验,必须有切实可靠的防护措施。

第三篇:硝酸的性质 NO2和NO的演示实验教案

港口高中化学科参考资料

港口高中化学科参考资料

【讲述】硝酸在见光或受热时均易分解,且越浓越易分解,分解产生的NO2又溶于其中使之变黄色。

【板书】4HNO3=热(光)= 4NO2↑+O2↑+2H2O(与方程:4NO2+O2+2H2O=4HNO3进行对照)是否是可逆反应

保存:棕色瓶,阴凉处。

要点:越浓越易分解

【设问】在浓硝酸中滴加石蕊试液,应该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演示】在浓硝酸中滴加石蕊试液:变红后微热,红色消失。引导学生思维还有那些可以使有色物质褪色,原理有何不同

【引导分析】①硝酸有酸的通性,能电离出H+。②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氯水进行对照)

【讲述过渡】浓硝酸与浓硫酸一样常温下也可使Fe、Al钝化,可用铁或铝容器盛放或运输。

3.强氧化性(不论浓稀都有氧化性)①常温下使铁、铝钝化。

要点:常温下浓硝酸才可使铁铝钝化(并不是不反应);常温下稀硝酸可与铁铝反应。(与硫酸相同)

加热时浓硝酸可与铁铝迅速反应。

【过渡提问】硝酸也有强氧化性,那是否与浓硫酸一样,能与铜反应? 【实验1-7】浓HNO3和Cu:反应剧烈,生成红棕色气体,溶液变蓝色; 稀HNO3和Cu:反应较慢,生成无色气体,当空气进入后变红棕色,溶液变蓝色。

②与金属反应(能氧化除Au、Pt以外的几乎所有金属)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港口高中化学科参考资料

【分析提问】分析化合价;从N的化合价变化来看,是否说明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引导分析】①反应事实上:浓硝酸和铜反应比稀硝酸剧烈。

②理论上:氧化性强弱取决于得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多少,或氧化还原剂能力的强弱。可介绍越稀的硝酸与金属反应时,还原产物的价态越低

【引导小结】①HNO3与金属反应时没有H2生成;通常浓HNO3被还原成NO2,稀HNO3被还原成NO。

②反应中,HNO3只是部分被还原为NO2或NO,HNO3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

③硝酸不论浓稀都有强氧化性。

④硝酸与硫酸氧化性比较:浓稀硝酸在常温下就都能与铜反应;而浓硫酸还需加热,稀硫酸铜加热不反应;这说明氧化性硝酸比硫酸强。

⑤常见的还原剂:H2S、Na2SO3、SO2、HBr、HI、Fe2+,松节油、锯未等。

关于生成NO和NO2的演示实验

NO很容易与许多分子迅速发生反应,科学家发现在生命体中会不断地产生NO,用于在细胞和细胞间传递信息;NO还参与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中枢和外围神经系统的调控。

(1)实验室用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

(2)NO是有毒气体,某学生为防止污染,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装置了一套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NO气体发生装置,如图所示。

港口高中化学科参考资料

①实验室若没有铜丝,而只有小铜粒,在使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时,可用丝状材料包裹铜粒以代替铜丝进行实验,这丝状材料的成分可以是

(填选项编号)

A.铁

B.铝

C.银

D.玻璃

E.聚丙烯塑料

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应进行,在分液漏斗中实际看到的气体是红棕色的,原因是(填化学方程式):。

(3)为证明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确实是NO,某同学另设计了一套如图所示制取NO的装置。反应开始后,可以在U形管右端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

①长玻璃管的作用是

。②让反应停止的操作方法及原因是。

第四篇:“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实验二“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解水”演示实验的操作技术;2.探索水电解器(霍夫曼电解器)的代用装置;3.培养学生“以教师的姿态”做好演示实验的预备实验以及进行演示的初步能力,“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二、实验题目电解水

三、实验步骤1.课前写出预备实验计划和演示(试讲)计划钻研初中化学课本中电解水这个演示实验的内容和相应的课文以及本实验后列的参考资料。根据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分析本实验在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写出预备实验计划和演示(试讲)计划,于实验前交指导教师审阅。预备实验计划的要求见实验一,并参阅本实验的步骤2。演示(试讲)计划相当于教案中教学过程的一个片段,其内容可包括:演示和讲授的课题(写出段落标题),如何引入本段课文的讲解(写出引言),如何交待演示实验的目的(简述实验目的),如何安装仪器并向学生说明实验装置的构造和作用(画出装置图,写出讲述要点),如何演示及指导学生观察(简述操作步骤,列出观察要点),如何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写出讲授提纲)等。2.进行预备实验实验过程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同实验一,且特别要注意本实验中各实验装置、实验条件和实验效果的比较和总结。(1)实验操作及效果的初步体验采用霍夫曼电解器作实验装置,以1:10的H2SO4溶液作电解液,用6V的直流电源进行电解实验。观察和记录两极产生气泡的大小及速度、收得可检验量的氢气(约15ml)所需的时间、所收得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以及检验氢气和氧气的直观效果、操作是否简便等,化学教案《“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运用上述装置,将直流电压依次升高到 12V和 18V分别进行实验。注意练习实验操作,对比电解速度及直观效果。(2)实验条件的探索及实验装置的代用试验。i、按本书图2—2的装置,以1:10的H2SO4溶液为电解液,直流电压6V,分别用保险丝(或铅棒)、石墨捧(干电池芯)、铜片作电极,依次进行电解实验。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同前,并注意相互对比。ii、仍按上述图2—2的装置,以10%的NaOH溶液为电解液,直流电压6V,用铁钉(或粗铁丝)作电极进行电解实验。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同前。改变两只电极之间的距离(由最远移到最近,但两极不可相碰而短路),观察和比较两电极之间距离的改变对电解速度的影响。问:如果将电解液稀释,电解速度将如何变化?实验装置不变,将铁电极先后换成石墨电极和铜片电极,分别进行电解实验,按以上同样的要求进行观察和记录。通过以上各次实验,试讨论小结下列问题:a、是否用任何材料作电极、配以任何溶液作电解液,都适用于电解水(证明水的组成)的演示实验?b、影响电解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c、在某些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远远偏离2∶1,其原因何在?d、如果让你自行设计一种霍夫曼电解器的代用装置,原则上应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iii、用本书图2-7所示的双管电解器(任取一种),以10%的NaOH溶液作电解液,直流电压6V,进行电解实验。正式实验之前应预先电解一次,对阳极和电解液分别进行氧化和氧气饱和的处理。正式电解时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同前。按直观、简单、安全、可靠等演示实验的基本条件,选择并准备一套电解水的演示实验装置以及所需的药品和材料,供演示(试讲)之用3.电解水实验的演示(试讲)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轮流演示试讲。小组成员互相观摩,并进行评议,提出优缺点及改进意见。4.按照下列讨论题目写出书面总结讨论题目:(1)整理实验记录,总结获得电解水的演示实验较佳效果的条件、关键和注意事项。选择或设计一套较优的霍夫曼电解器代用装置,画出装置图,简述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阐明装置的优点或(和)进一步改进的意见。(2)演示实验的准备与其后的课堂演示之间的关系如何?在进行演示的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试谈谈你自己的体会。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下载实验 硬度试验和演示拉伸及冲击试验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验 硬度试验和演示拉伸及冲击试验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