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选修5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教案)

时间:2019-05-15 07:1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理】湘教版选修5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理】湘教版选修5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教案)》。

第一篇:【地理】湘教版选修5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教案)

1、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多而且比较均匀;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少而且集中。

2、我国东部地区各大河流自南往北相继入汛,而且汛期一般也越往北越短。

3、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因锋面雨带的徘徊停留出现梅雨;

七、八月份盛夏时节又因雨带北进出现伏旱。

我国东部地区在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北挺快,则会出现北涝南旱;若在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北进偏慢,则又会出现南涝北旱。

3.洪涝灾害的发生季节—春夏秋,以夏季最为集中 阅读教材39-40页,找出98年长江流域水灾的原因 4.洪涝灾害发生的人为原因

【点拨】上游地区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重,造成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流排水不畅 思考:为什么七大江河流域是我国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

点拨:我国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七大江河流域的中下游,这里农业和工业发达,人口和城市集中,洪涝可以导致严重的灾情,因此是防洪的重点地区;七大江河的中上游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状况,使得下游泥沙淤积,河道堵塞,直接影响中下游的排洪泄洪情况,因此七大江河流域也是我国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也可以认为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是七大江河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三、影响我国的寒潮

1.概念: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温度较低的冷空气侵蚀现象 2.特点:降温快、温度低、来势猛、风力强、规模大、范围广

3.源地: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侵入我国的寒潮都是北冰洋的极地冷气团向南爆发的结果。有时,在西伯利亚西部和蒙古等地区也会有堆积的冷气团向南爆发,形成寒潮。4.入侵我国的主要路径

图2-8寒潮入侵我国的主要路径

影响我国的寒潮大致有三条路线:一条是西路。这是影响我国时间最早、次数最多的一条路线。强冷空气自北极出发,经西伯利亚西部南下,进入我国新疆,然后沿河西走廊,侵入华北、中原,直到华南甚至西南地区。

【补充】寒潮也有有益的影响。地理学家的研究分析表明,寒潮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随着纬度增高,地球接收太阳辐射能量逐渐减弱,因此地球形成热带、温带和寒带。寒潮携带大量冷空气向热带倾泻,使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这非常有助于自然界的生态保持平衡,保持物种的繁茂。

气象学家认为,寒潮是风调雨顺的保障。我国受季风影响,冬天气候干旱,为枯水期。但每当寒潮南侵时,常会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缓解了冬天的旱情,使农作物受益。“瑞雪兆丰年”这句农谚为什么能在民间千古流传?这是因为雪水中的氮化物含量高,是普通水的5倍以上,可使土壤中氮素大幅度提高。雪水还能加速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从而增加土中有机肥料。大雪覆盖在越冬农作物上,就像棉被一样起到抗寒保温作用。

有道是“寒冬不寒,来年不丰”,这同样有其科学道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家认为,寒潮带来的低温,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据各地农技站调查数据显示,凡大雪封冬之年,农药可节省60%以上。

四、影响我国的台风 1.台风的形成

热带海洋上,海面因受太阳直射而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容易蒸发成水汽散布在空中,故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温度高、湿度大,这种空气因温度高而膨胀,致使密度减小,质量减轻,而赤道附近风力微弱,所以很容易上升,发生对流作用,同时周围之较冷空气流入补充,然后再上升,如此循环不已,终必使整个气柱皆为温度较高、重量较轻、密度较小之空气,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热带低压」。然而空气之流动是自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就好像是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四周气压较高处的空气必向气压较低处流动,而形成「风」。在夏季,因为太阳直射区域由赤道向北移,致使南半球之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向成西南季风侵入北半球,和原来北半球的东北信风相遇,更迫挤此空气上升,增加对流作用,再因西南季风和东北信风方向不同,相遇时常造成波动和旋涡。这种西南季风和东北信风相遇所造成的辐合作用,和原来的对流作用继续不断,使已形成为低气压的旋涡继续加深,也就是使四周空气加快向旋涡中心流,流入愈快时,其风速就愈大;当近地面最大风速到达或超过每秒17.2米时,我们就称它为台风。2.台风的发生时间

每年的5-10月,尤以7-9月最多 3.台风的路径

【点拨】其移动路径大体有三条:

①西进型:台风自菲律宾以东一直向西移动,经过南海最后在中国海南岛或越南北部地区登陆,这种路线多发生在10-11月,2006年就是典型的例子;

②登陆型: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台湾海峡,在中国广东、福建、浙江沿海登陆,并逐渐减弱为低气压。这类台风对中国的影响最大。近年来对江苏影响最大的“9015”和“9711”号两次台风,都属此类型,7-8月基本都是此类路径;

③抛物线型:台风先向西北方向移动,当接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时,不登陆而转向东北,向日本附近转去,路径呈抛物线形状,这种路径多发生在5-6月和9-11月。4.台风造成的影响

有利:减轻干旱、缓解高温酷暑 不利:大风、暴雨、风暴潮

【小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干旱、洪涝、寒潮和台风这四种常见的气象灾害。我们主要掌握这些灾害的成因、危害和解决的措施。

页 共 3 页

第二篇: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二节工业

《工业》合作探究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2.知道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3.学会运用图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4.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我国四大工业区的特点,优势,问题和措施。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从我们所熟知的钢铁工业以及食品工业来引出对工业的学习,使我们掌握工业的布局等知识。

(钢铁工业)(食品工业)讲授新课 1.工业的概念

工业是采掘自然资源、对工业品原料和农产品原料进行加工,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工具、技术装备和原材料,也为人民生活提供日用品的产业。

2.工业分类

(1)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多,西部内陆地区工业少(东密西疏),形成沿海、沿(长)江、沿(黄)河和沿铁路线分布的趋势。

3.新、旧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工业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中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过去,我国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中南部地区,轻纺工业则集中分布于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等少数沿海城市。而在辽阔的内地,现代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了东部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的建设。在中部地区和东北腹地,扩建或新建了一些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在过去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兴建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或工业中心,地方工业有了长足发展。

我国的沿海工业地带集中了我国几个最发达的工业基地,其中最著名的是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辽中南工业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的京津唐工业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沪宁杭工业基地;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4.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5、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长江三角洲: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在长江下游和沪宁线两旁有许多重要城镇,如上海市、苏州市、常州市、无锡市、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及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等。其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著名的外贸港口,苏州、无锡、常州等是风景游览地和新兴的工业城市。

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6、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具有平原广阔、气候温和、河流纵横等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我国人口、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缘地带。本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毗邻,靠近东南亚,同时是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海外华人投资。地理位置相当优越。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现在,这里已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发达、工业门类较多、产品竞争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医药、玩具、手表、自行车、多种日用小商品等轻工业均居全国前列。尤其是电子工业的产值占全国20%,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兴电子工业基地,成为全球电子工业品的最大出口基地之一。

7、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京津唐工业基地,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和山东,是我国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又一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有以下优势:

地理区位优越。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北部,我国北方地区海上门户,与日本、朝鲜和韩国等联系便捷,拥有“亚欧大陆桥”东端的天津港、大连港,是我国华北、东北的经济核心区,腹地范围广大,几乎包括半个中国。

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探明储量占全国40%的铁矿石和石油资源,以及大面积的沿海滩涂,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生产稳固发达,基础工业实力强大,工业体系门类齐全,特别是石油工业、煤化工业、冶金工业、海洋化工、机械电子工业等都很发达,是我国北方最大工业密集区。全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较全面,但结构老化,管理落后,大企业一般历史长,负担重,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地区资源丰富,但天气因素是巨大的制约因素。存在的问题是能源与水资源的不足。

8.影响工业的因素

气候因素:气候决定农业的分布,决定人口的分布,良好的气候因素必然使该地区拥有众多的人口,必然使使该地区出现各种工业成为可能。

地形因素:地形也会影响人口的分布,山地人口相对较少,而大平原人口则相对较多。人口的多少也会决定部分工业的分布。

海陆因素:河流因素会决定该地区的交通状况,从而影响该地区的工业分布。例如:沿海、长江流域就有许多发达的城市,它们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该地区发达的海水运交通。

政治因素:人为的改变一个地区的交通状况将会对该地区的人口分布发生影响,进而影响该地区的工业水平,政治中心也必然会有大量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的配套第三产业和轻工业、部分重工业。

战争因素:例如:苏联为了防止二战的悲剧重演,将许多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都分布在西伯利亚,我国的国防工业也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陕西等西部地区。

矿业因素:一个地区如果有丰富的矿藏,必然会有大量的采矿人员,以及配套的第三产业.在一个大型的矿产的周围往往会形成城市,如海南的石碌、四川的攀枝花。

9.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1)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近些年来,作为最具活力的产业,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值迅速增长,我国进入了世界十大高技术出口国之列,从产业结构上看,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新产业门类不断涌现,其表现是:高技术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高技术农业蓬勃兴起;高技术服务业迅速发展。

(2)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产品更新换代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形式分布,大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当前,从地区布局上看,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各具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带。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高新技术产业是最具有活力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很快,不但显著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还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10.我国工业发展的前景

中国已经是世界工厂了。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中国的富余劳动力的廉价性和市场的开放自由吸引了大批投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是代表。

现在中国正在转型,要大力自主创新.可以这么说中国的前景: 沿海地区将进行产业升级,着力做大做强有国际竞争力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行业。朝三次现代化方向努力。

中西部地区主要承担产业转移,进行二次现代化普及,提高工业化水平。同时也发展有特色有竞争力的高端产业。

11.跨世纪的四大工程

四大工程是指: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四项工程。

1、青藏铁路:被誉为“天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它东起青海西宁,南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千米。

2、西电东送:“西电东送”,是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甘肃、内蒙古、山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冀地区。

3、西气东输:“西气东输”,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道管,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东西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

4、南水北调:“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缓解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就是把中国汉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

五、板书设计

1、工业的分类:重工业和轻工业。

2、工业的分布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多,西部内陆地区工业少,形成沿海、沿(长)江、沿(黄)河和沿铁路线分布的趋势。

3、我国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某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4、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矿产、能源、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和价格、国防安全等因素。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2.预习下节课的名师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本节课引导学生从工业的分布特点开始,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了解工业的分布及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并结合习题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填图的能力。

第三篇:【地理】鲁教版必修3 第二单元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案)

北京高考门户网站www.xiexiebang.com

电话:010-62754468

北京高考门户网站www.xiexiebang.com

电话:010-62754468

北京高考门户网站www.xiexiebang.com

电话:010-62754468

持续工业包括综合利用资源、推行清洁生产和树立生态技术观。综合利用资源指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重视“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倡废物资源化。清洁生产指“零废物排放”的生产。就生产过程而言,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对产品而言,生产“绿色产品”或“环保产品”,即保持生产对社会环境和人类无害的产品。生态技术观指应用科学技术与成果,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

持续农业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方式,以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这种持久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

(2)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是以“物”为中心,以物质资料的扩大再生产为中心,解决好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之中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社会发展则是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生存、享受、康乐和发展为中心,解决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问题。由此看出,二者联系十分密切,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目的,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发展,才能求得整个国家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全体公民过上美满、愉悦、幸福的生活。1991年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从社会科学角度,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融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这一定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实质。

(3)生态可持续发展

生态可持续发展所探讨的范围是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即研究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寻求改善环境、造福人民的良性发展模式,促进社会、经济更加繁荣昌盛地向前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当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和排放的废弃物没有超过资源生态经济及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时,既能满足人类对物质、能量的需要,又能保持环境质量,给人类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加之生态系统又能通过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环境自净能力,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正常运转。这样的良性循环发展,不断地产生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这就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所以,可持续发展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环境保护,而是从更高、更远的视角来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强调各社会经济因素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寻求的是人口、经济、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发展。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是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之一。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所谓时间上的公平又称“代际公平”,要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一代人不要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当前的状况是资源的占有和财富的分配极不公平。所谓空间上的公平,又称“代内公平”,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据联合国统计资料,世界人口中20%的最富有者占有世界总收入的83%,而最贫穷的20%人口仅占有1.5%。富裕国家的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20%,但所消耗的能源却占70%、金属占75%、木材占85%、粮食占60%。如此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是无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北达教育旗下网站----------北京高考网www.xiexiebang.com

电话:010-62754468

北京高考门户网站www.xiexiebang.com

电话:010-62754468

公平的发展权,应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解决的问题。此外,可持续发展观还认为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也应该是公平的,应该相互尊重,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中把这一公平原则上升到尊重国家主权的高度:“各国拥有按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并负有确保在管辖范围内或控制下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国家或本国以外地区环境的责任。”

[阅读]:中国在消除农村贫困上的成就

中国在消除农村贫困采取的措施:不断增加扶贫投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国家坚持开发式扶贫,实行科学扶贫,发挥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组织以工代农和适量有序的劳务输出。

(2)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有许多制约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

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指的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以保障人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人类要尊重生态规律、自然规律,能动地调控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不能超越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不能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保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能力。经济的发展要同环境的承载能力、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相协调,不能以损害人类共有的环境、浪费自然资源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发展要与自然和谐。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协调。

[阅读]:承载力

承载力在生态学上的含义是指在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下所能够生存的某一物种的最大个体数。一般可分为环境承载力、资源承载力和土地承载力

(3)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必须采取共同的行动,建立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全人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要达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必须建立起巩固的国际秩序和伙伴关系,坚持世界各国对于保护地球的“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鉴于历史责任和现实情况,各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全相同,但是,对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经济发达国家负有更大的责任。要建立新的、公平合理的、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及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阶段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推进的过程,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承担的责任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举例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

承转:前面我们学习了人地关系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那么,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上,应以实际行动来体现这一理论的正确性与必然性。

北京高考门户网站www.xiexiebang.com

电话:010-62754468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极其丰富,就其社会观而言,主张公平性,既满足当代人又满足后代人的基本需求;就其经济观而言,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发展;就其自然观而言,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观念是对传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挑战,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我们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的管理者,我们是否认知、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实施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只有首先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事情,而是全人类的目标。从根本上讲,需要人类在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发生根本的变革。在实践中,这种变革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课文中举到了清洁生产、公众的参与和选用带环境标志的产品这三方面的例子,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如人类活动必须严格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资源;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统一;在全球范围内共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建立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等等。

基于上述内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树立环保意识,如不吃野生动物,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塑料袋,不捕捉青蛙、益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垃圾,不乱涂乱画,不攀折花木等,并主动承担保护环境的宣传员。

课堂活动:通过上面的学习,组织学生阅读清洁生产循环图,了解清洁生产的含义,并完成以下问题:

投影展示:读下面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

(1)清洁生产包括利用清洁______、清洁的______过程和清洁的______。

(2)传统的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方法是把焦点放在______处理上,即产品使用后____________对环境的影响。

(3)清洁生产是将污染预防上溯到______,并拓展到______。

(4)清洁生产是一种将______效益与______效益有机结合的生产方法和措施,它有利于人类实现______发展。

(5)山西省是全国重要的______基地,为保护环境,国家已决定将______市列为全国清洁生产试点城市。

答案:(1)能源

生产

产品(2)末端

废弃物

(3)源头

生产全过程(4)经济

环境

可持续

北达教育旗下网站----------北京高考网www.xiexiebang.com

电话:010-62754468

北京高考门户网站www.xiexiebang.com

电话:010-62754468

(5)能源重化工

太原 [课堂小结]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唯一办法是()

A.扩大人类的生存空间

B.禁止工业排放“三废” C.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加大开采自然资源的力度 答案:C 2.持续发展的特征是()

A.生态、经济、社会的发展

B.工业、农业、环境的发展

C.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持续发展

D.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改善 答案:A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趋于和缓 B.环境问题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C.环境问题全部是由自然原因造成的

D.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以人类自我满足为前提 答案:B 4.清洁生产包括()

A.清洁能源和清洁产品

B.清洁厂房和清洁机器

C.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过程

D.清洁的道路和清洁的交通运输 答案:A

二、综合题

1.(1)垃圾已成为城市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目前,许多城市对垃圾采用填埋方式处理,该方式简便、省钱,但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你认为有哪些不足之处?

(2)法国有位哲人说:“垃圾是摆错了位置的财富。”对此,你如何理解?

(3)下图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的处理系统示意图,在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方框内未填的内容。

A.肥料

北达教育旗下网站----------北京高考网www.xiexiebang.com

电话:010-62754468

北京高考门户网站www.xiexiebang.com

电话:010-62754468

B.做工业原料

C.填埋、焚烧或循环利用 D.回收处理 答案:

(1)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地下水;垃圾产生沼气,如不及时收集输出利用,容易发生爆炸事件等。

(2)垃圾中有许多可回收利用的资源。

(3)①—D ②—B ③—A

④—C 2.下图是由于人类不遵循生态规律,造成人口、粮食、生态环境之间恶性循环的示意图,请把备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相应字母所在的位置。

①盲目开垦草原

②人均耕地减少

③地力减退

④围湖造田

⑤肥料短缺

⑥灾害加重

⑦生产条件恶化

⑧毁林开荒

答案:A—① B—④ C—⑧ D—⑤ E—③ F—⑥ G—⑦ H—②

北达教育旗下网站----------北京高考网www.xiexiebang.com

电话:010-62754468

下载【地理】湘教版选修5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理】湘教版选修5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