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街道洪岩真君庙会祭祀活动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5 07:2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街道洪岩真君庙会祭祀活动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街道洪岩真君庙会祭祀活动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街道洪岩真君庙会祭祀活动调查报告

关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街道洪岩真君庙会祭祀活动调查报告

一、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汇集而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纵览华夏五千年的文化成果,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熠熠生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充实自我,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而且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在物质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下,灿烂多姿的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却岌岌可危。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增强文化软实力、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亲身实践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保护传统文化……是新时代的我们所必备的要求与能力。

此次调查活动,我把调查对象集中在洪岩真君庙会祭祀,这一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街道独特的民俗活动,亲身实践、深入探究其古与今。

庙会洪岩殿,巡游旌旆鲜。真君禄籍领群仙。迹著大罗天。路祭乡坊摆,祥符闾里传。广施恩泽佑黎贤。岁岁庆丰年。——贾迪琨《巫山一段云 庙会》

二、调查人:2015广告学二班 黄湖洁 调查时间:2015年12月

调查地点: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街道 调查对象: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街道村民 调查形式:采访、亲身实践、查阅书籍、电话问答 调查目的:

1.了解洪岩真君庙会祭祀活动的起源

2.了解洪岩真君庙会祭祀活动的具体流程与要求

3.对洪岩真君庙会祭祀活动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保护进行探究

4.与同学相互交流调查结果,增强对不同区域传统文化的了解

三、调查内容

(一)茶山洪岩殿的古与今

1、老洪岩道观,原名老洪岩殿,坐落温州市瓯海区茶山街道老洪岩殿路,左邻乌龙溪,右依适苍山。庙宇始建于公元1587年,距今有四百余年历史。庙内供奉洪岩真君。

2、老洪岩殿因多年失修,湿漏黯然,木朽蛀生,有坍塌的危险。所以于公元2000年间,原庙拆建。但好事多磨,又毁于一旦。

3、现洪岩殿,由温州市各地乡贤与茶山街道百姓,为弘扬历史文化遗产,纪念先烈先贤为国为民的丰功伟绩,多次捐资筹款,于公元2004年岁次甲申菊月,重建落成。

(二)洪岩真君庙会祭祀活动的历史渊源

“窃私洪武定鼎,冲幼颖敏,熟读诸子百家,总角习武,精通六艺。为保卫乡土计,集徒授艺,故尚武之风盛也,抗敌之力足耶。时逢嘉靖年间,倭寇猖獗,抢掠沿海居民。真君督师,率壮丁数百,身先士卒。山间设险,坳口陈兵,历艰阻难,坚毅不挠,众志成城。是役最烈,碧血横飞,浩气四射,草木为之含悲,风云为之变色。重创敌酋,倭寇远遁。

真君战功盖世,泽被苍生,乡坊宁静,百姓乐业,千秋万代永祀,礼毕期详,尚飨。” ——洪杨真君祭文

据民间传载:明嘉靖间,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从永嘉场上岸,深入内地,道经茶山坳头时,有陈姓义士率数百壮汉,山间设险,坳口陈兵,将敌酋包围分割在大山之中,断敌归路,大获全胜。陈义士不幸中流矢壮烈牺牲。申报朝廷,册封为洪岩硐主,立庙春秋祭祀。后人为记功,烧香礼拜,因此香火鼎盛。

(四)洪岩真君庙会祭祀活动举办的意义

1、洪岩真君庙会祭祀活动纪念民族英雄勇抗倭寇、坚毅不饶、无私奉献、保卫祖国的丰功伟绩。

2、洪岩真君庙会祭祀活动在歌颂洪杨真君护国佑民的丰功伟绩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3、洪岩真君庙会既表达人民享受太平盛世的喜悦心情,也表达了对今后国泰民安、地方康宁的期盼和追求。

(五)活动特色

1、洪岩真君庙会祭祀活动,以巡游队伍的形式,几乎走遍茶山街道的所有平原村落。

2、庙会期间,瓯海地区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百鸟灯、竹丝灯、九龙灯等各式灯彩一一亮相,各式的鸟灯、龙灯、鱼灯栩栩如生,各村街头巷尾张灯结彩,色彩斑斓的灯彩一路蔓延。

3.一千余人的巡游队伍,配以统一的服装,排成一字长蛇阵。4.巡游队伍包括有大大小小六十多项活动。下面介绍几种经典的活动:

(1)百鸟灯:在茶山街道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紧靠大罗山麓的地理环境,每年七八月份都会遭受台风的袭击,形成山洪爆发等恶劣的地质灾害,为祈求年年太平、岁岁平安,当地人民会扎一些百鸟灯作为吉祥鸟。如今仍有不少村民记得小时候庆祝抗战胜利时,百鸟灯游行的热闹景象。百鸟灯,样式繁多,象征着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祈求风调雨顺。

(5)双仙和合:象征家人之和合,自宋代开始祭祀作“和合”神。(6)四值功曹:汉族民间信仰和道教所奉的的天庭中值年﹑值月﹑值日﹑值时四神。道教中的“四值功曹”是专管公文传送的官职,他也是凡人与众神灵间的联络者,所以必须祭祀,以确保众神灵通晓凡人的请求。

(8)銮驾 :指皇帝的车驾。后来逐渐演化,由古代帝王出巡的仪仗队伍简化而成。

5.路祭

“某众,设祭坛于闾里,集老幼于道旁,恭候圣驾光临。谨以银烛高香,山珍海味,四时果品,陈酿美酒,雀舌名菜,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洪杨真君案前。” 庙会队伍经过时,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民,会在家门口或村口显要地段摆上丰盛的贡品,以示其对洪岩真君的感恩之心,表达其虔诚之心。

(三)发展现状

庙会走向社会化、大众化和娱乐化,影响力和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庙会活动自身吸引力和热闹程度的大大增加,而且活动的商贸气息也愈来愈浓。庙会的壮大,也使庙会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

2015年10月举办的瓯海区茶山民俗文化活动,以洪岩殿庙会祭祀活动为契机开展,举办二0一五年洪杨真君金秋庙会活动。这次庙会得到了上级有关政府部门和能人志士及广大的父老乡亲的鼎力支持。

能人志士积极解囊助资以济庙会活动经费之需要,广大父老乡亲踊跃报名参加庙会巡游活动,献计献策,同心协力为庙会增姿添色。因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六周年华诞,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战争胜利70周年,意义重大。

此次庙会除继承了茶山历届迎佛的传统外,又融入了许多例如歌剧、舞蹈、杂技等新鲜的、健康的现代文化元素。

四、体会总结

儿时的庙会,是大人口中的“迎佛”。家家户户门前挂着大红绸缎子,扎成精致的花状,系着吉祥物。街道上密密麻麻地悬挂着七彩小旗,绚丽夺目。天微亮,点燃自家门前的麦秸,红艳的火光在寒冷的冬日传递温暖。到了正月…,乡坊邻里洋溢着欢声笑语,共同迎接“迎佛”队伍的到来。记忆中色彩斑斓的服装,热闹非凡的锣鼓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构成了儿时脑海中的“迎佛”。

网络上寥寥无几的资料,坚定了我把洪岩殿庙会祭祀活动,这一家乡传统文化发扬出去的信心。此次调查活动,提供了我深入了解家乡传统文化的机会。

我将采访的地点定于洪岩殿。“罗山西麓半腰中,洪崖道观隐树丛。青山绿水风景秀,庙宇鼎新气势雄。晨曦喜迎焚香客,晚霞尽照登山风。名闻遐迩老庙会,弘扬传统民俗浓。”尚未迈进道观,檀香的气味已缭绕在空气中,使人心旷神怡。庙内烛火明亮,朱红的砖瓦,庄严虔诚,柱子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木门上绘着活灵活现地仙人,精美的浮雕着着灿烂的金黄,让寺庙在幽静中增添一抹亮色。“洪杨真君”地匾牌高挂在庙宇中,令人肃然起敬。

虽然身为温州人,但不会流利地讲温州话,当地的村民多为年岁已高的爷爷,不会讲普通话,所以沟通成为此次调查的一个小障碍。好在幸运,采访当天正是周末,和同伴遇见几个跟爷爷奶奶一起来殿里烧香的当地学生。在我们的说服下,其中一名接受了我们拍摄视频的请求。作为从小到大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她将她所了解到的有关洪岩殿庙会祭祀活动的点点滴滴分享给我们,完善 了我对这一文化的认知。

一位年岁已高的爷爷耐心的给我们讲解洪岩殿庙会祭祀活动,详细到一一介绍殿内的墙绘,一位路过的爷爷看到这一画面,便对那位爷爷说:“嗯,多讲点,让孩子多学点。”听到这句话,很是感触。现在的我们多忙于学业,并无空闲时间深入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爷爷,尽力把他所知道的传达给我们,让家乡文化祖祖辈辈的继承下去。

庙会与佛教寺院、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佛教与道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纷纷前往集会助兴,因此寺庙道观这些场所渐渐发展为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之地,庙会文化逐渐形成。洪岩殿庙会祭祀活动,纪念在明嘉靖间,抗击倭寇壮烈牺牲的陈义士,其事迹申报朝廷后,被册封为洪岩硐主,立庙春秋祭祀。一千多人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十分壮观。骑着白马,身着戏服,画着脸谱,头顶冠盔的七星马队伍,威武多姿;缓缓驶过的观音净仙水,神圣庄严;活灵活现的舞狮,振奋人心;街道上空密密麻麻悬挂着的七彩小旗,游行队伍中的八卦旗、百鸟旗、百家姓旗,绚丽夺目;三节鼓、军乐队、腰鼓队、将军令,所处欢腾,锣鼓喧天;大肚人(方相)买着细步,双仙合一对活宝一路跳跃,令人捧腹;神前的四部功曹、判官皂隶、五魁彩女、旗、锣、伞、导仪仗队,格外尊严;新疆舞、千手观音舞、文艺表演,悦目着迷;百鸟灯、竹丝灯、九龙灯,色彩斑斓。沿途有众多的路祭跪拜,所到之处,银烛高烧,鞭炮齐鸣......象征着歌舞盛世,社会和谐。

广大信众以实际行动迎接洪杨真君圣驾,用虔诚真心继承这一古老的庙会祭祀活动,所付出的努力令人动容。家乡文化,需要懂得,需要继承,需要保护。

感谢此次调查活动,受益匪浅。

下载关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街道洪岩真君庙会祭祀活动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街道洪岩真君庙会祭祀活动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