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案例:炼字遣词成佳句,吟诗作对为语功》教学实录

时间:2019-05-15 07:4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联案例:炼字遣词成佳句,吟诗作对为语功》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联案例:炼字遣词成佳句,吟诗作对为语功》教学实录》。

第一篇:《对联案例:炼字遣词成佳句,吟诗作对为语功》教学实录

炼字遣词成佳句 吟诗作对为语功

[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举国欢庆,家家户户都要干什么呀? 生:贴对联。

师:是啊,对联同唐诗宋词元曲一样是文艺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不仅文人钟情,连老百姓也喜欢。到了春节,大红对联一贴,那份喜庆就有了。同学们,你们喜欢对联吗?

生:喜欢。

师:这学期开学初,我就布置大家课外积累对联,现在,我想检查一下同学们的积累情况,我说上联,大家对下联,好吗?

生(很兴奋):好!

(二)接对

师:(大屏幕依次投放上联)先天下之忧而忧—— 生:后天下之乐而乐。师:西汉文章两司马—— 生:南阳经济一卧龙。师:“卧龙”指谁? 生:诸葛亮。

师:三顾频烦天下计—— 生:两朝开济老臣心。师:无边落木萧萧下—— 生:不尽长江滚滚来。一生:不尽长江浪浪来。

师:这是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对,你改的也不错。春蚕到死丝方尽——

生:蜡炬成灰泪始干。师:无可奈何花落去—— 一生:似曾相识燕归来。

师:你接得真好!掌声鼓励!(同学们报以热烈掌声)师:乱花渐欲迷人眼—— 生:浅草才能没马蹄。师:鸟宿池边树—— 生:僧敲月下门。

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师: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生: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师:同学们的积累情况真不错,简直出乎我的意料。我们一起朗读一遍这十副对联。(大屏幕上呈现十副对联,师生一起朗读。)

同学们确实喜欢对联这种语言形式,我也很喜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三副对联,了解一点对联的知识。

(大屏幕上呈现“接对”中的后三副对联: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三)赏对

师:“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是一副五言对联,大家观察一下,上下联的字数及对应的词有什么共同点?

生: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师板书)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这副对联还有一个故事,谁知道?

生:我知道。唐朝诗人贾岛在写下联时,先想到“僧敲月下门”,后又想到“僧推月下门”,竟不知用哪个字好。他骑着驴走在路上还想着这事,反复地做着“推门”和“敲门”的动作,不想撞到了京兆尹韩愈的面前。韩愈并没有怪罪他。韩愈斟酌再三,说“敲”字好。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用“敲”字好?

生:“推”字仅有动作,“敲”不仅有动作还有声响。师;推门没有声响吗?

生:“敲”字声响更大,以声衬静,更显出月夜之静。师: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好,请为她鼓掌。贾岛斟酌“推”“敲”,锤炼语言也传为了佳话,实际上古人吟诗作对都很讲究炼字(板书:讲究炼字),像我们小学学过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就是换用了十几个字后而定下来的。

除了讲究炼字,对联还善用修辞手法(板书:善用修辞),这三副对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对偶、反复、顶针。

师:对联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讲究炼字、善用修辞,当然并不是每副对联都是这样。有些对联属于流水对,要求并不太严,像“大肚能容——”这副对联的词性就不完全相同,照样是一副名对。

现在,我们来尝试着补写对联,怎么样? 生(大声):好!

(四)补对

(大屏幕上显示需补写的对联: 轻风 弱柳 淡月 梅花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水水落石出 溪水归河水 江归海海阔天空

谁人敢下 地作琵琶路当弦

口十心思思乡思友思父母 腊梅吐芳迎红日

树雄心攻克科学堡垒)

师:同学们可以四人小组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补写的最多,补得最精彩。生讨论。(略)

师:第一副对联中可填什么? 生:轻风拂弱柳,淡月映梅花。生:轻风剪弱柳,淡月赏梅花。

我想起了“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

生:似剪刀。

生;轻风梳弱柳,淡月映梅花。

生:轻风扶弱柳,淡月映梅花。用“搀扶”的“扶”。师:到底用哪个字好呢?

生:上联中填的四个字都可以,下联用“映”字好些。师:为什么?

生:“映”字更能显出意境。

师:你品味得很好。这副对联是苏洵教其子女作对。苏轼写的是“轻风摇弱柳,淡月映梅花”,苏小妹把它改为“轻风扶弱柳,淡月失梅花。”“扶”比“摇”字更有情味,“失”却写出了月与花溶为一体的诗情画意。这也是“炼字”的妙处。

师:第二副对联该怎么补? 生(异口同声):河水归江。师:为什么这样填?

生:上联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下联也应该用顶针,所以应填“河水归江”。师:同学们真是才思敏捷。第三副如何补?

生:上联填“天作棋盘星作子”,下联填“谁人能弹。” 师:为什么想到了“天”? 生:下联写的“地”。

师:为什么把“天”比作“棋盘”? 生;因为后面是“下”。

师;同学们填的很好。下面一副是拆字联,“口十心”合起来即为“思”,谁能对出下联?

生:八目尚赏赏风赏雨赏风景。“赏”是繁写的。师:非常了不起!(学生报以热烈掌声)

生:目八刀盼盼年盼月盼新春。

师:能不能把后面几个词的顺序换一下? 生:盼月盼年盼新春。按时间顺序。师;说得好。

生:木目心想想家想国想天下。师:“想家想国想天下”和“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意思相同。你能心存家国天下,难能可贵。„„ 师:这个上联是乾隆皇帝出的,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对的是“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主”。师:腊梅吐芳迎红日—— 生:绿柳展枝舞春风。

师:好一个“舞”!谁能说说怎么好? 生:表现出了柳枝迎风招展的轻盈姿态。师:他补的好,你品的也好。(学生掌声鼓励)生:红杏出墙送寒潮。生:春草吸露映春光。生:绿柳抽芽接春风。生:秋菊怒放送秋雁。„„ 师:同学们都能抓住景的特征补对,并且用词准确形象,真让我欣喜。再看下一副对联:树雄心攻克科学堡垒——

生:献爱心战胜非典恶魔。师;很有现实意义。

生:立壮志攀登知识高峰。生:立大志解决技术难关。生:经磨难共创人间辉煌。师:非常精彩,显得很大气。(同学们报以热烈掌声)生:立大志拨开历史迷雾。„„

师:太棒了,没想到同学们不仅对的精彩,而且志存高远,我相信你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

(五)写对 师:同学们的出色表现,让我的心也痒痒的,想表现一下自己,我也想到了一幅对联——炼字遣词成佳句,吟诗作对为语功(板书),就把它作为这节课的主题吧。(学生掌声热烈)

师:非常感谢同学们的鼓励!现在请同学们从大屏幕上的三个话题中任选一个创作对联,也可自由创作。

(大屏幕显示: 1.以这节课为话题

2.以抗非典、整治环境卫生为话题 3.以屏幕上的这幅风景画为话题)

学生创作对联(略)。

师:请先写好了的同学读一下你创作的对联。生:抗非典万众一心

除病魔众志成城 生:我写了三副对联。

鸥翔蓝天太阳见后红了脸

鱼戏海水帆船遇着惊了波

海鸥戏鱼把林闹

碧水绕山使景雅 朵朵白云入水中好画一幅 片片帆影戏清风妙诗一篇

师:第二副上联中的“林”可改为“海”,下联中的“山”可改为——

生:岛。

师:第三副的下联中的“妙诗一篇”应该怎么说? 生:诗用“首”。

师:你写的太棒了,连老师都自愧不如。生:海鸥展翅翔蓝天

群舟扬帆荡海潮 生:师者出题难学生

学生解题惊师者 师:这副对联的上联第一个词是“师者”,后一个词是“学生”,下联的第一个词是“学生”,最后一个词是“师者”,这叫“回文倒顺”。你写的非常精彩!

„„

(六)总结、布置作业

师:对联这种语言形式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概括力强,学写对联,既能提高我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又能陶冶情操,传递感情,装饰环境,广告宣传等等,作用很大,希望同学们以这节课为起点,创作出许许多多的精彩的对联。

这节课的作业是对下联,请看大屏幕——

1、忆苦思甜榆钱饭

2、读三国刘关张义结桃园

3、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对出绝妙的下联。下课。

[我的感悟及教学启示] 对联是文艺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它文字简约,却内涵丰厚,而且具有节奏美和韵律美,指导学生学写对联,不仅能激活作文课堂,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炼字炼句的习惯,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节课的重点在于激起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并且让学生能创作简单的对联。教学过程分五步走:第一步接对,教师说出名联的上联,学生接下联,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营造了课堂活跃的氛围。第二步赏对,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了一些最基本的对联知识。第三步补对,师生共同讨论补填对联,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初步掌握写对联的一点技巧。在此基础上,进行第四步写对,学生选择话题,独立创作对联,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最后布置作业,根据上联对下联,把学生写对联的兴趣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以求长远的教学效应。

对对联,不仅能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智力,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还有实际的意义。它可以陶冶情操,启迪世人,祈祥祝福,鞭挞邪恶,装饰环境,广告宣传,征答交际。但是一直以来,对联被称为小道,难入文学殿堂,即使在提倡创新教育、承传中华文化的今天,对联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难得大大方方地出现在语文课堂上。长此以往,对联这朵文艺百花园里的奇葩将会调谢不再开,而我们这些“园丁”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话也许有些耸人听闻,但是古时小儿入学必做的“对子”,现如今的大学生少有人能写,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为什么不还对联在语文学科中的应有地位?

下载《对联案例:炼字遣词成佳句,吟诗作对为语功》教学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联案例:炼字遣词成佳句,吟诗作对为语功》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