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样例5]

时间:2019-05-15 07:01: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第一篇:《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6课《最后的姿势》,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生死攸关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

教学时,我在板书课题后,就提出一个问题:“最后的姿势,是什么样的姿势?谁的姿势?为什么摆这样的姿势?”学生通过朗读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这说明孩子们理解课文没有什么问题。但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是浅层次的,对于谭老师的精神品质的理解还远远不够。

这时,我决定发挥教师范读的作用,用饱含感情的朗读来引领学生的学习。我抑扬顿挫的朗读,立即吸引了孩子们,教室里鸦雀无声,当我读到谭老师舍生救人时,我的声音是颤抖的,甚至哽咽了,这时孩子们的眼里已经满含泪花,有的同学甚至抽噎起来„„

课堂的气氛与往日的活泼生动截然不同,异常肃穆。“孩子们,你们再读读课文好吗?”

后来,孩子们读书、师生互动的效果是令我意想不到的,教师的范读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作为老师,读给学生听真的很重要!

第二篇: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是根据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汶川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护卫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当我看到这篇文章是以《最后的姿势》为题时更是觉得非常感人,题目就有很深的含义。我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细细的研读,认真的备课。在教学这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觉得自己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收集资料,激发情感

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资料:

1、了解5.12大地震的概况,收集地震的相关的资料、图片和感人故事,以便课堂中交流。

2、收集谭千秋老师的资料及纪念谭老师的有关文章、诗歌。5.12大地震轰动世界,学生们亲身经历了那些日子,收集资料的任务触动了学生的记忆和情感,许多感人的画面,故事涌上他们心头。这项任务很快就完成了,为课文的学习埋下情感伏笔,在第一课时的交流中,学生情绪激动,眼含热泪。

二、紧扣题目,抓住细节,研读文本

“这是一个怎样的姿势?”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课文。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是谭老师的最后姿势。

叙事性文章中最有价值的是细节,研读这些细节描写有助于学生体会谭老师舍己为人的伟大人格,教学反思《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课文中对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这些场景描写渲染了人物出场的情景,升华了人物的精神品质。我通过指导学生感情这些句子,体会谭老师在地震来临之时,在生死攸关之际,谭老师做出生命最后的抉择,用身体守护学生。他张开的双臂,是坚定的责任,是无声的大爱。

为了立体的体现人物的品质,课文第三部分引用最有说服力的三位人物的话语,侧面烘托谭老师的英雄壮举。教学时我没有急于去提炼、总结人物的品质,而是让学生去读出自己眼中的谭老师的形象,进而理解“最后的姿势”所蕴含的“爱与责任”最后的人生意义。

三、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又让学生读了几首小诗,这几首诗分别以谭千秋老师的学生、妻子、女儿、母亲的角度去写的,我让学生在配乐声中去朗读,读着读着,我分明看到了学生感动的泪水,听到了哽咽的声音,我知道他们心中对谭老师的感动得到了升华。

课结束前,我又补充了抗震救灾中其他老师的感人事迹,他们那感人的最后的姿势让学生震惊了,他们感动极了。我也感动极了,为那些英雄老师而感动,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感动,纵观全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

一、课一开始,我没有让学生观看地震发生后惨不忍睹的一个个场面。这一情景的再现,可以很快的把同学们带回那次地震,使他们的心一下子被揪了起来。这样的情感导入对课文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二、在教学中,我虽然抓住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这句中的动词来组织教学,但没有扣住“撑”让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说说从“撑”中体会到了什么?“谭老师这一撑,撑出了什么?”的课文补白,如果这样去深挖文本的话,人物形象会更丰满、更高大,这样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第三篇: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1

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过去已1年多了,然而大地震中涌现出的许多感人事迹却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淡忘,反而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留在了人们的心里,留在了课本中,电影里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新入选的一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地震中谭千秋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故事。

初读课文,让我感触颇多,勾起了对这一事件的众多回忆,我不停地搜索着相关资料,力求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谭老师的精神有自己深刻而独特的见解。

针对这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两个亮点:

一是脉络清晰,主线明显。本课的教学重点十分明确,即对谭老师精神的感悟。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刻感悟到这一情感呢?经过细读文本,我发现文章为了更好的烘托人物运用了大量的侧面描写,何不此为突破口呢?于是,在第一课时中,我重点抓住环境描写让学生感悟;第二课时,则抓住其他人物的语言描写展开。这样一来,学生学得轻松,也较好的解决了教学的难点。

二是重视朗读,尊重个体。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是新课标的要求。本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是指名读、分角色读、小组读还是齐读,都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去读,因为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次听他们读完后学生又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收获与成功。

当然,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课文的整体把握,面对新生问题地处理机智等,如何更好地解决,终将成为鞭策我前进的动力。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2

《最后的姿势》这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时,谭千秋老师临危不惧,组织他的学生迅速撤离,并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难以脱身的四名学生,而他却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课中能够让学生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是课文的教学重点。在课堂上,就应该围绕着这个重点,提出自学提示:1、“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这句话中你体会出谭老师怎样的形象?2、围绕“在生与死之间,谭老师选择了怎样的姿势?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这也是谭老师怎样的姿势?从中让我们看到了他一个怎样的老师?

在教学中我抓住三个动作,突出撑,这是怎样的撑啊,撑在桌上,弓着身子,意味着谭老师将用他的血肉之躯去挡住纷纷砸下的一切,撑在桌上,谭老师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撑在桌上,他要保护课桌下的那四个学生呀。再结合下面一节,反复读这个动作,让谭老师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高大起来。这节课我还运用了图片、音乐、有渲染力的语言进行评价和过渡,这一切都是为了引领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领悟人物的精神,让学生在情中走进文,在文中读出人,实现人文性的目标。

课结束前,我又补充了抗震救灾中其他老师的感人事迹,让学生感悟人间真情。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3

禄口小学杨茹

今天我教学了《最后的姿势》这篇文章,抛开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故事。文中的谭老师鞠躬尽瘁、舍己为人,我一直苦恼于如何让学生也能真切感受到这些。图片?课件?还是视频?这些都只是辅助工具,如果运用不当,反而会失去语言文字的美丽,在这样一次教学实践中,我大胆地尝试了新方式,也许还有不足,也许还有遗憾,每一步实践都是坚实的,探索过后,我相信语文课会越来越美好。

一、多认识一步,我“认识”的谭老师

在课前预习的布置中,我发现很多学生查找资料只是流于表面,大多查找的是“出生年月”、“荣誉称号”、“典型事迹”等。这个问题的存在由来已久,我决定通过这篇课文更好地落实预习工作。

在前一天我就布置了预习工作,发现很多同学果然又出现了如下问题。我开始引导同学们:老师希望能通过你的资料了解谭老师平时生活上是个什么样的人,老师对他的荣誉、地位等等并不关心,希望大家多从这个方向去寻找资料。

同学们听了我的建议,回去找资料有了很大的转变,第二天交流分享的时候,我们就有了更多的资料。课文第一段介绍了谭老师是个慈爱的父亲,是个负责的好老师。通过学生资料的补充,我们更加清新地认识到了这点,比如有同学搜集到了关于他照顾生病学生的资料,娓娓道来,给课堂更添了一丝感动。

二、多读一遍书,我最感动的地方

朗读永远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重头戏。

在朗朗书声中,有你对祖国的一腔热爱;在朗朗书声中,我们能体会到泠泠秋雨中的悲切;在朗朗书声中,有一双眼睛,带我们领略千里风光。本节课上,我带领同学们反复朗读有关于谭老师的语言描写,通过个人读、小组读,同学带读、齐读等等方式,一遍一遍体会谭老师的伟大无私,一遍遍感受谭老师的义无反顾。

不要怕读书,多读一遍书,不仅更透彻地理解了课文,也多带给我们一丝对人物的敬仰和钦佩。

三、多思考一段,我有新发现

文中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解决,比如在学习的时候,有同学提出来前文“谭老师正在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否多余,在经过讨论后,同学们发现,谭老师所上的内容,正是他后面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也正暗含了文末的评价:“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以前这个问题总是由我抛出由学生解答,如果换一个方式,让学生寻找文章中是否还有什么没牵涉到的知识点,去思考发现要更有效果。

多思考一段,学生有了新发现、新想法,也有了学习的新趣味。

四、多评价一分,我也有话说

本章学习内容几乎都和人物有关,从第五课的蔺相如和廉颇,到本课的谭千秋老师,以及后一课忠于职守的哈尔威船长,每一个人都为我们竖起了精神标杆。

之前教学我比较倾向于四字词语,现在想想也是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为什么不能用一句话去表达呢?学习了这么多,完全可以写一个“赞扬卡片”,一句话写出你最深的印象,这样不仅发散了学生思维,更进一步的课文人物评价方式也提高了课堂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写作也有帮助。

同一篇课文每一次不同方式的解读都能给我不一样的新奇感受,语文就是这样,我一步一步探索,也一步一步收获。多走一步,都是精彩!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4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最后的姿势》。

现在做反思如下:

一.教学媒体的选择

本节课,我用的课件是自己制作的。幻灯片14张,包括废墟图片一张、重点词语一张、谭老师的遗像一张、补充材料3张,和课文重点句子、段落6张、课堂活动提示一张、作业一张。本来以为是把教学重点的句子和段落用投影打出来会吸引学生的眼球,更加集中注意力。可是,评课时,老师们说书上有的完全可以不出示。我想为什么呢?再想想,也有道理,书本就是用来读的,为什么不读书本要读课件,况且那是书上的原句子、原段落。谈到课件的有效性,我查阅了各种资料“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一般适用于三个环节:创设情境、突破重点难点、促进自主学习。”这么说来我的第一张课件用于创设情境的废墟还是有用的。再说到重点难点的突破,这节课我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环境描写对衬托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所以我设计了把环境描写的几处逐个出示,学习朗读,并且还有关于重点词语和标点的提示,应该有用吧。再查查,原来所谓的用于突破重点难点是教师不容易讲清楚又不便示范的那些重点难点。看来这张可以说清楚的幻灯片是可以省去的。那么关于课文重点句子和段落的幻灯片是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提示和引导下借助课本解决的,省去。关于课堂活动的那张幻灯片,我一开始认为它是本节课教学活动的一个重中之重,出示可以让学生更明确活动要求,可老师们说,假如没有幻灯片,你的这个活动就不进行啦?是呀,重点的活动是要培养学生的听和领悟能力的,要听清楚就要集中注意力,要领悟就要第一时间内在大脑中作出反应,如果长时间借助幻灯片提醒学生“这个很重要”的话,学生听课的能力一定会下降的。以后,关于课堂活动提示的不要做成幻灯片。再说说作业,我的这个作业在书上就有,看来非省去不可。所以,到末了只剩下废墟图片一张、重点词语一张、补充材料3张。

二.反思教学态度

谈到教学态度,我想就自己的两个变化来反思一下。

一个变化是有了激情了。

我上这中公开课的机会不是太多,一是自己能力有限,二是大家都在进步而自己的进步小一点。这次有这样的机会,很珍惜。

我加工这节课也有半个月左右了,一是把课文背熟。这篇课文不是太长,结构也不复杂,主要是地震的过程,所以被起来不是很费事,很快就背熟了。二是研读教参。教参提示:“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能够体会环境描写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在反复设计,反复试讲的基础上,我确定了自己最后的的教学设计,可以说是胸有成竹了,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引导是学生朗读得像模像样。课堂上我积极的投入,用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没有了以往的手忙脚乱,有的是头头是道的讲解和诱导。即使学生有的地方还有疑惑,我也相信自己的设计一定可以把学生的疑惑消除。于是,课堂上,语调高了,表情多了,也放开了。但殊不知这个变化的背后看到的是教学理念的不科学——教师一厢情愿,学生捉摸不透。

所以有了第二个变化:太着急。

好像目的只有一个,“完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使自己的课堂完整。”于是,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程序成为过场,点到为止。咳,怎么回事?这是胸有成竹的表现吗?不是,还是心中无底,本节课的目标究竟是什么?你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了没有?他们能跟上你的节奏吗?他们脑海中在构思什么?看来真的是心中越没底的人越想让他人跟着自己走,还不会关注学生,没做到真正的还课堂给学生。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5

《最后的姿势》是根据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汶川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护卫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当我看到这篇文章是以《最后的姿势》为题时更是觉得非常感人,题目就有很深的含义。我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细细的研读,认真的备课。在教学这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觉得自己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收集资料,激发情感

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资料:1、了解5.12大地震的概况,收集地震的相关的资料、图片和感人故事,以便课堂中交流。2、收集谭千秋老师的资料及纪念谭老师的有关文章、诗歌。5.12大地震轰动世界,学生们亲身经历了那些日子,收集资料的任务触动了学生的记忆和情感,许多感人的画面,故事涌上他们心头。这项任务很快就完成了,为课文的学习埋下情感伏笔,在第一课时的交流中,学生情绪激动,眼含热泪。

二、紧扣题目,抓住细节,研读文本

“这是一个怎样的姿势?”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课文。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是谭老师的最后姿势。

叙事性文章中最有价值的是细节,研读这些细节描写有助于学生体会谭老师舍己为人的伟大人格。课文中对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这些场景描写渲染了人物出场的情景,升华了人物的精神品质。我通过指导学生感情这些句子,体会谭老师在地震来临之时,在生死攸关之际,谭老师做出生命最后的抉择,用身体守护学生。他张开的双臂,是坚定的责任,是无声的大爱。

为了立体的体现人物的品质,课文第三部分引用最有说服力的三位人物的话语,侧面烘托谭老师的英雄壮举。教学时我没有急于去提炼、总结人物的品质,而是让学生去读出自己眼中的谭老师的形象,进而理解“最后的姿势”所蕴含的“爱与责任”最后的人生意义。

三、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又让学生读了几首小诗,这几首诗分别以谭千秋老师的学生、妻子、女儿、母亲的角度去写的,我让学生在配乐声中去朗读,读着读着,我分明看到了学生感动的泪水,听到了哽咽的声音,我知道他们心中对谭老师的感动得到了升华。

课结束前,我又补充了抗震救灾中其他老师的感人事迹,他们那感人的最后的姿势让学生震惊了,他们感动极了。我也感动极了,为那些英雄老师而感动,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感动,

纵观全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

一、课一开始,我没有让学生观看地震发生后惨不忍睹的一个个场面。这一情景的再现,可以很快的把同学们带回那次地震,使他们的心一下子被揪了起来。这样的情感导入对课文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二、在教学中,我虽然抓住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这句中的动词来组织教学,但没有扣住“撑”让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说说从“撑”中体会到了什么?“谭老师这一撑,撑出了什么?”的课文补白,如果这样去深挖文本的话,人物形象会更丰满、更高大,这样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6

教完《最后的姿势》这一课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谭老师那最后的姿势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孩子们也情续激动,集体站立为谭老师默哀,并献上崇高的队礼。我认为这节课之所有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收集资料,激发情感。】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我布置了收集资料的任务:(1)了解5.12大地震的概况,收集地震的相关的资料、图片和感人故事,并将资料用概括的语言归纳,制成资料卡,以便课堂中交流。(2)收集谭千秋老师的资料及纪念谭老师的有关文章、诗歌。5.12大地震轰动世界,学生们亲身经历了那些日子,很多学生是流着泪守在电视机旁,关注地震中的各项消息。收集资料的任务触动了学生的记忆和情感,许多感人的画面,故事涌上他们心头。这项任务很快就完成了,为课文的学习埋下情感伏笔,在第一课时的交流中,学生情绪激动,眼含热泪。

二、【重组教材,学习“爱与责任”。 】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顺序进行重组。第二课时一开课,我就采用“课题导入,直奔主题”的方式,抓住概括谭千秋老师精神品质的“最后一段”拎出重点词语“普通、爱、责任、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等。再由“普通”导入:就是这样一位极其普通的教师,却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然后让孩子们在课文中找出哪些事情体现谭老师的“爱与责任”。接着从谭老师“日常生活”和“危难之时”两个方面的表现,来学习谭老师的“爱与责任”。在学习谭老师危难之时“舍身救生”时,又联系课文第三小节“谭老师上课时讲些什么”来学习,这样两相结合来理解谭老师“言传与身教”之间的关系,突显谭老师的高尚品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授人以渔,学习写法】“方法的知识是最好的知识!”叶圣陶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本课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在写作方法上很有特色。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我特别强调文章是如何表达的。如:在学习谭老师“舍身救生”的部分,强调抓住人物语言、动作,领悟人物的精神品质这种正面描写的方法,以及环境描写对突出人物品质的烘托作用。在学习第三部分时,引导学生明白他人评价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使谭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更有真实感。指导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运用这些写作的方法。其次,他人评价的部分,三个小节结构相似,我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学习第一小节后,我让学生小结学习方法,再按这种方法分小组学习其它两节,学习效果好、效率高。另外,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也重视方法的指导,并且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自己出金点子,自己给建议,读好课文。

四、【板书设计,画龙点睛。】本课板书设计,我费了不少心思。首先从板面上看,我把它设计成一座丰碑的形状,代表着谭千秋老师的精神如同一座伟大的丰碑,是可供子孙后代瞻仰学习的。其次在内容上,我抓住了课文中能体现谭老师精神品质的重点词语:普通、爱、责任、精神千秋、英雄不死。对“精神不死”的理解,结合谭老师危难之时的语言、动作,概括出谭老师“先人后己,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对“英雄不死”的诠释,引用藏克家和司马迁两个名人的诗句,做了有效的诠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板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众观全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导得太多的现象,如何做到大胆放手有待思考;对重点句子的“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的理解,学生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还没能深入谭千秋教师的内心世界,如何做到深入浅出,有待探索;在朗读环境描写的四句话时,虽然采取各种方式、方法,但学生没能很好地体现出层次感,即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危急,越来越恐怖。我想如果有声像的辅助,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可能朗读的效果会出来;深情赞颂“爱与责任”部分,我以为还可以引入其他赞颂谭老师的文章或诗歌,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高大,这样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7

本文集中笔墨刻画谭老师的形象,主要用了以下手法:一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文章不光有谭老师的语言和行动的描写,还借助三类角色不同人物的语言来侧面刻画谭老师。另外,对于当时地震情形的三次描写,也从侧面很好地衬托了谭老师的形象。二是详写与略写相结合。文章不仅详写了地震时的谭老师,还略写了平时的谭老师,使人物形象更全面、更立体、更饱满。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文本语言的品味——从空泛走向深刻

本文的语言文字很值得推敲、品悟,在感受本文地震场面的可怕,通过正反两个面来品读谭老师的人物形象时,抓住关键的字词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在上一轮教学时,这方面我就有所忽视,课上学生的回答很空泛,很散,一张口就是一个大道理,有些学生虽然也能说到关键字词,可也是浅尝辄止。比如,在谈地震的可怕时,学生如果不能很好的抓住“摇晃”“摇晃得越来越厉害”“刺耳的吱吱声”等词,就很难还原当时的情形,从而也会削弱对人物形象的体会。再如,在体会谭老师的人物形象时,也要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特别是“推、拉、撑”这三个字。因此,教学中,我就反复提醒学生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品读,而且在课上反复交流,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光能够很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人物形象,还能扎实地掌握这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二、课文内容的处理——从零散走向整合

本文在描写地震的场面时,文字主要分散在第三、第四和第六自然段,而且三段文字在描写时,是按照地震的强烈程度来排列的,学生只有将这三段文字整合起来阅读,才能发现文字的这个特点,从而才能更好地体会地震的可怕。因此,在课上,我将三段文字同时出示,并首先引导学生找出其写法上的特点,然后抓住关键词交流感受,这样的处理,比只是让学生自由找出描写地震场面的句子谈感受的效果好很多。

另外,文章通过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谭老师的同事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从侧面写出了谭老师的伟大壮举,在刚设计教学时,我是把这三段文字单独出示让学生品读的,从效果上看,整堂课显得比较零散,这三段本来联系紧密的文字被割裂开来,特别是在体会侧面描写这一写法时,学生很难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在教研组老师的建议下,我就尝试将这三段文字一起出示,效果果然不错,更可贵的是,大部分学生通过阅读,都发现了三段文字在写作方法上是侧面描写,课上就无需教师再赘述了。

三、学习资料的获取——从单薄走向丰厚

读完本文,我们不难发现,文章的很多地方都能读得更“厚”:地震的场面、谭老师和学生被埋的场面、地震中涌现的其他英雄……

首先关于地震,对于生活在我们这个地区的学生来讲,地震离他们很远,他们很难通过一篇短小的文章来体会地震的危害和可怕,这也就直接影响他们理解人物的品质。因为一开始的教学就是围绕文章本身的语言文字设计的,课堂上,学生就很难感受到地震的危害和对于他们心灵上的冲击,我就引用了一段地震的视频来帮助学生体会,恐怖的画面把学生带到了地震中,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地震的可怕,为他们接下来体会人物形象做好了铺垫。

其次,在读到获救学生对谭老师的回忆时,这简短的一句话也很难让我们读出其中的感动,因此有老师向我推荐了一段谭老师和学生被埋时的对话,通过这段文字的补充阅读,把当时的情形变得更加立体和丰满,很多学生在阅读时,眼里都闪着泪花……谭老师的人物形象,此时在学生心中更高大了!

最后,在课堂结束时,我又补充介绍了在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其他几位英雄教师,他们的事例和本文相呼应,让学生心灵再一次地震撼,读着他们的事迹,再回到课文,这些文字,变得更加沉重,谭老师的品质,在他们心中烙得更深!

特色简析:

一、教学条理清晰。本文的写作思路十分清晰,在设计教学时,我们也是循着这条思路展开的。我们为学生铺设了一条便于理解文本内容,便于沉淀感情的思路。首先,通过文字、画面让学生走近地震,感受它的可怕,这是为接下来的品读人物形象做准备的。接着分别从正面和侧面来分析和品读人物形象,通过对文字的层层深入地分析,学生的理解也愈发精彩,他们的感受也越来越深,最后,顺理成章地升华了文章的主题,让学生通过练笔沉淀自己的情感。

二、朗读情真意切。恰当的背景音乐为本课创设了良好的朗读氛围,学生朗读富有真情。本课的教学,从头至尾都有一首背景音乐贯穿其中,因为教学此类语言文字十分感人的文章,除了设计上要十分精细,还需要音乐这个催化剂来推动本课情感的涌动。在阅读完课文中那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文字,要让学生有所触动并能用恰当的情感朗读出来,就少不了背景音乐了,他们沉浸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学生的情感被充分激发,朗读得真切、感人!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8

文章的主人公是谭千秋老师,对于文章的主人公,学生都是只知其名,对他的英雄事迹不是很了解。课前,我搜集了一份很有价值的资料——《大爱无言:英雄父亲谭千秋的承诺》,这是谭千秋的女儿谭君子的真实回忆,内容具体,情感真挚,催人泪下。这份材料的补充加深了学生对谭千秋其人的了解和认识,为学习课文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教学第二课时,我把重点放在品读课文语言文字上,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主人公的高尚品质。作为父亲,谭千秋关爱家人;作为老师,谭千秋对工作尽职尽责,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谭千秋在危难面前显示了他的大无畏的无私奉献精神……课文的每一处细节都折射出了谭老师的高贵品质。可以说,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中受到了极大的感染,心灵受到了震撼。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9

《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是根据四川发生的汶川地震而改编的。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伸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赞扬了谭千秋老师恪尽职守、大爱无私的思想感情。

在进行这课的教学时候我主要抓住了四处教学描写,感受其预示着什么。

(1)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地震来临。)

(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要体会连用3个感叹号的表达效果。语调越来越高,越来越急促。)

(3)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楼房马上要坍塌,情况十分的危机,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4)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着谭千秋老师将要遇难,他的姿势成为永恒的瞬间。)

抓住这四处环境描写,分析谭老师是如何做的呢?让环境描写衬托人物,这就是对谭千秋老师的正面描写,重点抓住谭老师在地震到来和楼房即将倒塌的时候说的话和所做的事,组织学生通过朗读和表演反复体会,真正体会谭老师是怎样诠释爱和责任的,感受谭老师对学生大爱无私的情感。学生也能真正明白了诠释的意思了,不是简简单单能用解释来说明的。

那到底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在教学中,我重点抓住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这句中的动词 “撑”组织教学,让学生表演,让学生说说从“撑”中能感受到什么?“撑”看出了谭老师用出了所有的力气,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水泥板,自己却被砸的血肉模糊,这时,学生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爱。这样的爱是一种大爱,无私的爱。当讲到这儿时,大家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在教学时,我还抓住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让学生理解体会,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是谭千秋老师逝世时候的自然姿势,也正是这个姿势护住了四个学生,充分看出谭老师这种恪尽职守、舍己为人、大爱无私的情感。我让学生联系上文当地震来临时,谭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的内容进行探究,谭老师给学生讲人生的价值,那谭老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那就是为孩子,为他人。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他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姿势,是诠释爱与责任师德灵魂的姿势。这时,再让学生说说课文为什么以“最后的姿势”为题时,学生都能滔滔不绝说上半天。

但在钻研教材的时候没有太深,凭自己理解上课,在这课中忽略了侧面描写的学习。还有就是我上课时候太过注重形式了,没有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以后的教学中引以为戒的内容,要特别注意。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10

经过第一次课的“试验”,我在短暂的“痛苦”之后振作了起来,听了科组老师们给我提的意见,中午修改完课件,梳理好思路后继续在五(1)班试教。

可能是因为第一课时解决了“读通课文”的问题,还安排了理顺“写作思路”的环节,每个学生至少度过3次课文的基础上,我“删繁就简”,重点抓了3句话:“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第一处是在环境描写之后谭老师动作的.生动描写,其实这就是谭千秋老师“最后的姿势”的一个正面的描写;第二处是通过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的话去把谭老师“最后的姿势”再一次深化;第三处是课文内容的升华,是真正描写“最后的姿势”的句子。

这次课堂上,我死扣这三句话,学生的理解课文内容很好透彻,尤其是在读到救援人员发现谭千秋老师的文字描写时,我发现有几个学生的情感发生变化了,几个控制不住的学生留下了眼泪,我知道这也是我追求的课堂效果,只要学生流眼泪,我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只要学生动情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达到了,我“乘胜追击”,让学生想“血肉模糊”和“后脑深凹”是什么一个场景,我感觉到学生身上都起鸡疙瘩了,有一位女生居然哭出了声音来了。接下来的获救的学生的回忆、谭老师身边的同事的一番推心置腹的言语不需要老师繁琐的讲解了。后面的“张看双臂,护住学生”的“生命中最后的姿势”的理解应该是水到渠成了。

第二次执教《最后的姿势》开始找到一点感觉了,这样一来,大北小学的课就有信心很多了。但信心归信心,上这样的课一定要上出点味道了,单单抓那“三句话”是经不起考验的,所以还是考虑这个课时怎样弄得“充实”一点了。

于是我在后面挤出了10分钟,让学生看一组谭千秋老师牺牲后的图片,再配上一些“煽情”的朗诵,配一首悲一点的乐曲,目的是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感情。出示一组图片之后,紧接着就是一个“说话训练”——“在谭老师的追悼会上,加入你是获救的四个学生之一,你会对谭老师说:……”最后还要用到“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提名奖的颁奖词”,当时想,用这些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心灵受到一次震撼。让他们永远记着这个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回头看看40分钟的课堂,10多个环节的“轮回轰炸”,只要有两三处是精彩就可以了,遍地开花,也不大可能,因为这么短的备课时间,容不得我多想,也不能多想。教学语言的组织职能“临场发挥”了,能整理好课件,记住那“八大环节”就不错了。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11

今天上午,在学校组织的教学能手示范课活动中我执教公开课《最后的姿势》一课,课堂上,学生展示讲解的表现既在我的预料之中,又有点出乎意料。

说在我预料之中,是因为我对孩子们太了解了,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我都能猜到他们的心思,自然,我的举手投足也逃脱不过他们的眼睛。所以,我与孩子们间有着一种无形的默契。况且,在我性情的影响下,孩子们学习起来个个激情澎湃,朗诵起来个个声情并茂,那姿势、那劲头,活脱脱一个个小时候的我。再者,课改以来,我克服重重困难,摸索中改进,改进中反思,坚持以“学生展示讲解、教师相机点拨”的新型学习方式上好每一节课。在长达一学期的课改尝试中,学生展示均学会了先品读句子,再抓重点词句谈体会悟感受,久而久之,我也习惯了他们这种展示方式,因而,意料之中,不足为奇。

说到出乎意料,最大的感受就是要想展示好必须预习好课文。充分预习好课文是展示能否成功的关键。公开课与平时课的区别就在于公开课学生预习得更充分,预展得更流畅,所以课堂展示也比平时的展示更精彩。所以我们也更有理由相信,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他们会还我们一个精彩。只是,我们平时稍稍偷了懒,往往是课前才把导学问题设计好,然后进了教室,因问题字数较多,也懒得在黑板上写问题,给学生匆匆一念问题了事,于是,学生在问题不明朗的情况下紧紧张张预展、板书、展示,效果肯定不如公开课。由此,更多的是我们的过错,不是学生的笨拙。在充分预习后的本节公开课上,我看到了学生的自信坦然,听到了学生的妙语连珠,感受到了学生的激情四射,所以感慨万千,对自己、对学生又增添了无限信心。

更窃喜的是,校领导能够及时体察民情,本学期决定不惜代价,让众多学生人手一份导学案,这无疑是教学中的雪中送炭。这样大快人心的决策,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重,真正做到了为学生服务。期待本学期学生的自主学习、展示讲解能有新的突破。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12

中午午休随意地翻了翻微信朋友圈,想看看朋友的近况,突然,我惊诧了,我看到了大学同学的学生思考记录,她在昆山也教六年级,现在也在上同样的一篇课文《最后的姿势》,他们在探讨这篇课文的真假,竟然是假的?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随即我就发信息问她为什么回想到这篇课文是伪造的,意义又是什么?她告诉语文课上的道德渗透也很必要,她们学校现在就在搞这个活动,让道德感走进课堂。

我回顾了我这篇这课文的流程和重难点,我非常中规中矩的带着孩子们找到听反复朗读了环境描写的句子,同学们也说出了环境描写的作用,接着进一步走进谭老师,抓住正侧面描写的句子,感悟人物的品质,一步不差的紧随考试的要点,这节课,我也能感受到学生对谭千秋老师的敬佩之情,师生互动很成功,我以为很成功了。但没想到,看完大学同学的记录后,我忽然发现原来忽略了那么多。忽略的她所说的道德渗透,忽略了孩子对书本质问的勇气,忽略了他们敢想敢猜测的好奇心。

利用下午的午辅导,我又继续了第三课时,给他们讲讲那些捏造的但是又很感人的新闻,我找了一篇我一读就会哭的《母亲的短信》,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只要我读到“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便会眼含热泪,我轻轻地读着,然而我读到中间,我已无法坚持,便课代表代我读下去,然而结局令我诧异,我简直不敢相信:我哭了,他们竟然……笑了!!怎么办,我忍痛继续讲着,我含着泪讲着爱的伟大,记者编造美丽谎言的意图。我真的不敢相信,孩子们竟然会笑!!!!我是一个不合格的老师,我化解不了这种无奈。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13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在当堂预习“读、圈、标、划、问”后又加了一个新的项目——找寻文章中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语感好的学生迅速直扑“天阴沉沉的”等环境描写手法而去,却也说不出为什么觉得好。我点拨学生,是不是由这些环境描写感觉有什么事要发生?这样写是不是对人物、事件的发展起到了烘托的作用?学生在一品读,咦,好像就是这样的!

我又启发学生,是否看过类似的与环境、人物相关联的文章。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联想到《三顾茅庐》中巍巍青山的描写是对卧龙人物形象的衬托,有的联想到看到的作文中写过因做好事而觉得太阳更加灿烂、微风更加和煦(虽说这样的描写有些烂,对孩子的发现还是要给予肯定的)。读写结合并非一句空话,因为老师教学上的关注,学生才会重视得更多。

作为“通讯”的节选,我找出原文给大家读了一下,和《大江保卫战》《在大海中永生》一样,品读不删改的原文,学生的领悟会更多。

三位人物的话语是对谭千秋老师的侧面描写,对于学生的选材指导来说也是很好的范例。有不少学生敏感地指出:从三个不同人的视角写出了不同人物眼中的“谭老师”,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14

《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新选入的一篇文章,课文讲述的是去年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时,谭千秋老师临危不惧,组织他的学生迅速撤离,并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难以脱身的四名学生,而他却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文章编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间真情”这个主题单元,我认为非常的好,是歌颂爱岗敬业伟大精神的优秀作品,赞颂了谭千秋老师的高尚的师德和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选入结合时代精神,体现苏教版教材的特点。在去年学习《大江保卫战》时,我就想过,中华民族的抗震救灾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定会选入教材中,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快,当看到这篇文章是《最后的姿势》为题是更是觉得非常感人,题目就有很深的含义,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细细的研读,认真的备课,想把这节课上好,因为是歌颂我们老师的文章。在教学这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觉得自己做的有好的地方,但同时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

在课的导入上,我觉得学生对去年的5.12特大地震都很了解,并且在去年发生地震后,我要求学生每天看有关救援的报道,谭老师的事迹有些学生也听说过,于是没有用有关地震时的图片或影像。但在9月23日听了郝老师讲的第二课时后,我才觉得,用上图片能更好地让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走进课堂。

在课堂上,我抓住谭千秋老师是如何用宝贵生命诠释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的组织教学,抓住四处环境描写的句子,这样的环境预示着什么?

(1)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地震的来临。)

(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体会连用3个感叹号的表达效果。语调越来越高,越来越急促。)

(3)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楼房马上要坍塌,情况危急到了极点,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4)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着谭老师遇难了,他的姿势成为永恒的瞬间。)】可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谭老师又是如何做的呢?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抓人物的正面描写,抓谭老师在地震到来和楼房即将倒塌的时候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组织学生通过读和演来反复体会,真正理解谭老师是怎样诠释爱和责任的,感受谭老师舍己救人的精神。学生也真正明白了诠释的意思,不是简简单单能用解释来说明的。但在听了郝老师的课后,经过交流,我发现我在教学中设计中只抓“诠释”一词,而没有抓“爱与责任”。于是我认为应该这样设计:要注重了学生的学的指导,首先给学生设下悬念,让学生说说你认为老师对你的爱表现在哪里?那在谭老师身上所表现的“爱和责任”是什么呢?这再去引导学生学习,最后的效果会更好,学生不仅能明白“诠释”的意思,更能明白谭老师在学生身上体现的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在教学中,我重点抓住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这句中的动词 “撑”组织教学,让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说说从“撑”中体会到了什么?“双手撑”从力度上突出谭老师使出全身的劲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张开一把保护学生的保护伞,减轻碎裂的砖块、水泥板直接重重地砸向课桌造成的严重恶果。这时,学生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这样的爱是一种大爱,无私的爱。当讲到就是这样一位老师,离开了他心爱的女儿和学生时,在坐的学生都被谭老师的精神深深感动,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在教学时,我还抓住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让学生理解体会,这句话不仅记录了他救护学生的那一瞬间的姿势,同时透过这一姿势,让人们看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一位舍己救人的老师的形象。我让学生结合前面当地震来临时,谭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的内容进行研究,谭老师给学生讲人生的价值,那谭老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那就是为国家,为他人。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他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姿势,是诠释爱与责任师德灵魂的姿势。这时,再让学生说说课文为什么以“最后的姿势”为题时,学生都能滔滔不绝说上半天。

总的来说,我的课堂是抓住一字(撑)、一词(诠释)、一句(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组织教学,这样一来,没有重点强调“爱与责任”,这是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还有就是在教学中对三位人物的侧面描写强调没有,也抓住人物的话让学生理解体会谭老师的精神了,但没有特意强调这就是侧面描写,对习作的指导不够,对教材的编排意图理解不深。主要也是由于没有教学用书,凭自己理解上课,在这课中忽略了侧面描写的学习。这是以后的教学中引以为戒的内容,要特别主要。

以上是我在教学《最后的姿势》这课后的反思与对这课的初浅的认识,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15

《最后的姿势》讲述的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时,谭千秋老师临危不惧,组织他的学生迅速撤离,并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难以脱身的四名学生,而他却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学生对于5.12特大地震都很了解,还捐了款,对谭千秋老师的事迹也有所耳闻,但是要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仅靠几张图片和朗读是很难实现的。为此,我上网搜集了介绍谭千秋老师的事迹的视频,穿插于教学中播放。

课文写得很好,很多语言都是学生值得品味和学习的,我也花了较多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和细细品味。

一、人物语言和动作描写。

课文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把人物形象深刻地展现了出来。比如谭老师给学生上课的那一番话,正是他精神的写照,他是这么想的,这么教育孩子的,也是这么去做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上了一堂什么是真正的人生的价值的课,可歌可泣。再如,当地震来临的时候,他镇定自若,一心想的是让学生赶快离开,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安危。谭老师的动作描写也是十分感人的,当四个孩子无法脱身的时候,有这么一段谭老师的动作描写:“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其中的“拉、撑、护”诠释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这是一种大爱,一种无私的师爱。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谭老师的品质,自由读、配乐读、表演读,在读中,学生感悟到了谭老师的义无反顾,谭老师的大公无私,谭老师的舍己救人。

二、环境描写。

另外,课文中还用了四处环境描写,对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提供了素材,也为学习课文内容做了铺垫:

第一处: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地震的来临。

第二处: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连续的几个感叹号,写出了情况紧急,也突出了谭千秋老师的镇定。

第三处: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说明情况危急到了极点。

地四处: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暗示了谭千秋老师已经遇难。

通过配乐读,学生们明白了环境描写对于烘托事件和人物形象是十分重要的,对自己的写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最后的姿势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这句话耐人寻味,我让学生欣赏了视频,如果说之前学生通过朗读文本是感动的心情,当看视频的时候,我发现了学生的沉默,发现了学生眼睛的湿润。看完,我问学生有什么感受,宋天站起来久久说不出话,后来说了四个字:“感动,想哭。”不用说太多了,学生体会到了,敬意隐隐上升。

第四篇:《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抓住课文特点,渗透写作方法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新选入的一篇文章,课文讲述的是去年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时,谭千秋老师临危不惧,组织他的学生迅速撤离,并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难以脱身的四名学生,而他却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我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细细的研读,着手认真的备课,却发现文章的编者独具匠心,短短的一篇课文中,渗透了好几种写作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环境烘托。我想,这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篇教写作方法的好教材,预示,我在课上注意了写作方法的教学。

一、环境烘托 在课堂上,我抓住四处环境描写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谭千秋老师是如何用宝贵生命诠释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来开展组织教学,这样的环境预示着什么?可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谭老师又是如何做的呢? 【(1)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地震的来临。)(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体会连用3个感叹号的表达效果。语调越来越高,越来越急促。)

(3)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楼房马上要坍塌,情况危急到了极点,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4)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着谭老师遇难了,他的姿势成为永恒的瞬间。)】

二、正面描写 抓人物的正面描写,抓谭老师在地震到来和楼房即将倒塌的时候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组织学生通过读和演来反复体会,真正理解谭老师是怎样诠释爱和责任的,感受谭老师舍己救人的精神。学生也真正明白了诠释的意思,不是简简单单能用解释来说明的。在教学中,我重点抓住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这句细节描写中的动词 “撑”,我让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说说从“撑”中体会到了什么?“双手撑”从力度上突出谭老师使出全身的劲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张开一把保护学生的保护伞,减轻碎裂的砖块、水泥板直接重重地砸向课桌造成的严重恶果。这时,学生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这样的爱是一种大爱,无私的爱。

三、侧面描写

为了立体的体现人物的品质,课文第三部分引用最有说服力的三位人物的话语,侧面烘托谭老师的英雄壮举。教学时我没有急于去提炼、总结人物的品质,而是让学生去读出自己眼中的谭老师的形象,进而理解“最后的姿势”所蕴含的“爱与责任”最后的人生意义。

以上是我在教学《最后的姿势》这课后的反思与对这课的初浅的认识,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第五篇: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是根据20**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学贵有疑,学贵有法”,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让学生自读自悟。面对理解的难点,能及时提供学法的指导。整节课,我与学生共同品读课文,从文中的语言文字特别是谭老师的语言与动作中体会感受“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从而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比如:我在教学“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这句中的动词“撑”时,是这样组织教学的,先让学生自己演示这个动作,再让学生说说从“撑”中体会到了什么?“双手撑”从力度上突出谭老师使出全身的劲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张开一把保护学生的保护伞,减轻碎裂的砖块、水泥板直接重重地砸向课桌造成的严重恶果。这时,学生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这样的爱是一种大爱,无私的爱。再次,抓住文中的环境与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体会与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比如:第二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天气阴沉沉的”让学生反复阅读,感受环境描写既当时自然景象的真实再现,也是那特定场景中悲剧即将发生的暗示。在教学时,我还抓住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让学生理解体会,这句话不仅记录了他救护学生的那一瞬间的姿势,同时透过这一姿势,让人们看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一位舍己救人的老师的形象。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理解得非常深刻,涌动着对谈老师的深深敬意。课堂上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这节课的主要不足之处就是学生个性朗读的机会太少,没能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很是遗憾。其实,一堂课总会有自己的得失,人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完善的过程。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学生的个性。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二)三个月前我还坐在聊大的教室里听老师上课,而三个月后的今天,我已站在了刘官营小学的讲台上,台下是我的24名学生,更有教研员李道平老师、指导老师乔红霞老师和其他的前辈教师们。站在讲台上,我平复心绪,回忆昨天和其他支教大学生一起在八甲刘联校聆听的由乔老师执教的《黄鹤楼送别》一课,思考其中的授课方法、技巧,又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昨晚修改后的教案,希望能够顺利的讲完这节课。还没有打上课铃,我准备等一下,看着台下的老师和学生们,我没有过于紧张。然而新近上任的班长却似乎有些着急,他对着我张张口,又指指自己,询问我是不是该喊起立了,然而,我却误解了他的意思以为他是在确认等下需要他来喊起立,我便冲他点了点头。看到我点头,他紧接着就喊了句让我有些措手不及的“起立”,一堂课就此开始。课正式开始,根据乔老师的课前指导和对于示范课的学习,我首先带领学生们一起书写并朗读课题,然后就课题提出问题:“什么姿势?”,“为什么是最后的?”。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并标注自然段、生词。读完课文后,我先找了几名学生朗读生词,紧接着板书了生字“凹”并拓展了生词“凹凸不平”,在强调生字的笔顺后,又找了两名学生上黑板上练写。最后由学生解读课题,使用课文原文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交流完课题和生字词后,我们回到课文,从第一段开始细读整篇课文、分析课文内容,并提出问题,如“第二段天气描写的作用?”,“第三段具体讲谭老师课堂内容的作用?”。希望通过带领学生逐段的分析课文,来达到引导学生理解全文并能自主总结全文的目的。课文分析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看了下时间,猛然发觉我有些偏离了轨道,回想并对比乔老师的示范课,我这节课所剩的时间不足。那么,应该就是前面的教学里出现了多余、累赘的地方,但已经讲到这一步了,只能继续,压缩各步骤时间,然而最后我还是未能避免拖堂的发生。下课后,乔老师告诉我先休息下,等下再对我的课进行点评。回到办公室,我惴惴不安,回想课堂教学步骤:

一、交流解读课题;

二、交流字词;

三、交流阅读;

四、交流阅读体会;

五、交流练笔。我在第一课时里进行了第二课时的内容,分析讲解过多,使得第一课时的阅读“缩水”,同时又因为时间太紧张,也没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将阅读和分析两部分同时进行,却又都没有进行完。短暂休息后,教研员李老师、指导老师乔老师和其他听课老师一起对我的课进行了交流点评。首先,我简要介绍了我的教学思路,然后我将我下课后所想的说出来:讲解过多,朗读不够。我说完后,乔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她先肯定了我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提出了她的看法意见。她认为在我的这节课中,有些教学内容本该属于第二课时的,是多余的。她具体指出,像“第二段天气描写的作用?”“第三段具体讲谭老师课堂内容的作用?”,两个问题,属于第二课时的内容,完全可以去掉。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而非具体讲解,应以朗读为主,并指出因为讲解过多而使得时间紧张以致原本计划的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没有进行。紧接着其他听课老师依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他们从新型课堂教学的师生交流、朗读、整体把握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张主任对比自己的数学教学,提出的关于明确教学目标的观点。他在每册数学教学前,会专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分析每节课的课题,明确每一课、每一单元以及整本教科书的教学目标。而他在听我的课时感觉我没有明确教学目标。其他老师们点评结束后,教研员李道平老师进行了总结性的评价。李老师首先对我进行了鼓励,他赞同了其他听课老师的观点,认为作为一名刚刚转变身份的支教大学生,能“在讲台上站得住”已经不错了。这句鼓励让我原本忐忑的心里有了些许的欣喜,但却不敢有丝毫的放松。李老师首先说在我的教学中看到了“乔老师的影子”,无论是从我带领学生一起书写(用手比划)并朗读课题中,或是从让学生通读课文后找出并读出生字所在的词中,还是从我示范书写并让学生练写生词中都能看出乔老师的指导。但这又只是影子,因为我只学到了皮毛:在交流课题中,带领学生一起比划的同时还要注意放慢书写速度;引出学生对于课题的思考的同时又要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在交流生字中,示范书写生字的同时需要挑出不同结构、类型的字示范书写;找同学练写生字的同时还要注意修改学生练写的字,使其美观。在交流生词中,让学生找出生字所在词语的同时还要读出所在句子。只有深入理解了交流解读课题、交流字词的细节,并能够熟练地在课堂上运用后,才能呈现出新型语文课堂的教学之美。回想乔老师的示范课,再对比我的课,我在课题和字词的交流确实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好,没有学到五步教学法中交流解读课题、交流字词的精髓之处。然后,李老师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整体把握课文,应以朗读为主,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多读课文来达到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在我进行的第一课时中,加入了过多的讲解分析,它们占用了大量时间,使得阅读时间不足。而且过于细致的逐段讲解将课文拆散,使得课文内容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感知,与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相悖。仔细思考课上学生的反映,我也感觉我的引导分析确实过于详细,对于我提出的关于分析课文的问题,学生们较难回答。这让我想到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三个层次的理论:学生们理解能力较弱,“看山是山”,只能整体感知课文;我的分析能力较学生要强,“看山不是山”,能对课文内容进行细致的划分;而李老师他们则进入了“看山还是山”的第三个层次,他们能够分析课文,并且能够在细致分析后进行重新整合,最后再将完整的课文展现给学生。这是缺乏教学经验的我还没有掌握而且也较为复杂的教学技巧,幸运的是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发现并认识了这个教学方法,这将帮助我更快的融入角色,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最后,李老师说,应注意教学中的细节之美。在乔老师的示范课上,处处体现了新课堂的细节之美:书写课题时放慢速度,并讲解课题中字的笔顺、笔划;在交流生字词时,教学生如何修改,使得字体美观;在学生朗读课文时,站在学生身边,纠正他们读错的字音,鼓励他们多读几遍,从读错到读对再到读通、读顺;在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时,走到学生身边与学生交流等等。又指出我教学中的不恰当之处:指名读课文时不宜点名读,应给予学生同等的关照,如按照一定的座次顺序让学生依次读,避免“挑肥拣瘦”;在交流阅读中,应与学生一起朗读,不只要评价学生的朗读情况,还要范读课文并由学生评价老师的朗读情况,真正达到师生间交流阅读;在分析、总结课文时,不必做特定词语的引导,不应明确答案,应肯定学生的答案。还具体举例指出在对于课文四至六自然段的分析时,因为我在课前的总结是“地震过程”,便没有明确肯定一名学生所总结的“地震开始到结束”,而是继续引导学生说出“过程”一词。李老师说,想到“过程”一词的学生并不一定比想到“开始到结束”的学生思考了更多,而我仅仅肯定了说出“过程”一词的学生是不合适的。聆听了各位老师的听课感受以及李老师的总结评价,我受益良多,心中十分感激各位老师能够无私的给予意见和建议,同时我也被各位前辈老师们完善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经验所折服,他们对教学手法理解深刻、应用娴熟,对于教学中不稳定因素所引发的突发情况处理起来得心应手。这次评课交流让我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明确十分重要,让我的教学思路也更加清晰。由衷地感谢李道平老师、乔红霞老师以及其他老师们,他们在这次听课评课中给予我的悉心指导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模式,我将尽最大努力去实践这种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相信在诸位老师的指导下,我会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三)在教学时,我还抓住了“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 让学生理解体会,这句话不仅记录了他救护学生的那一瞬间的姿势,同时透过这一姿势,让人们看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一位舍己救人的老师的形象。我让学生结合前面当地震来临时,谭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的内容进行研究,谭老师给学生讲人生的价值,那谭老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那就是为国家,为他人。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他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姿势,是诠释爱与责任师德灵魂的姿势。这时,再让学生说说课文为什么以“ 最后的姿势” 为题时,学生都能滔滔不绝说上半天。总的来说,我的课堂是抓住一字(撑)、一词(诠释)、一句(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组织教学,这样一来,没有重点强调“ 爱与责任”,这是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还有就是在教学中对三位人物的侧面描写强调没有,也抓住人物的话让学生理解体会谭老师的精神了,但没有特意强调这就是侧面描写,对习作的指导不够。

下载《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密水街道周阳小学管彩彩 《最后的姿势》是根据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四川的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一、收集资料,激发情感 二、紧扣题目,抓住细节,研读文本 "这是一个怎样的姿势?"让学......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及反思

    最后的姿势 重庆市石柱县渝中实验小学校 黄承英 【创新整合点】 抓住中心,采用朗读贯穿法,形散神聚的去实现主题的领悟。 【教材分析】 《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1 《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是根据四川发生的汶川地震而改编的。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5篇(共5篇)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5篇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范文一: 《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是根据2015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课文以感人的......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大全五篇)

    文章的主人公是谭千秋老师,对于文章的主人公,学生都是只知其名,对他的英雄事迹不是很了解。课前,我搜集了一份很有价值的资料——《大爱无言:英雄父亲谭千秋的承诺》,这是谭千秋的......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最后的姿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3、理解文中重......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够体会环境及场景的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写法。 过程方法:通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