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学校钳工实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职业学校钳工实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众所周知,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初、中级技术工人的摇篮,是为现代化企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社会各行各业的建设者的重要来源。但中职学生普遍数学、制图等学科基础较差,一些学生只想混张职高文凭,存在严重的厌学情绪,连专业理论课、实训课也不认真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感到教学乏术。
中职的钳工既要动手,又要动脑,手脑并用才能精通。因此,如何让学生学好、掌握此技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要做好这项工作,应抓住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一)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实训态度
一般中职学校实行“双证”制度,即: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和毕业证书。作为职业学校学生,练好钳工专业技能,既是其区别于普通学校学生的根本特征,对其今后的工作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推行分层教学,激发专业兴趣
教育教学的关键就是创设学习活动的环境。学习什么以及怎样学习,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等自行选择。这样,学生可以得到“最适合于他们的教学”。在钳工教学时,教师可先进行目标分层,将原来统一性教学目标,改为弹性目标,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摘到苹果,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设立阶段性实训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要让学生对总体实训的内容、各阶段必须掌握的技能目标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自己在何时应该具有怎样的操作技能。让学生对照分解出的每个阶段技能目标,找出自己技能上的不足之处。有了时间意识,就会产生强烈的紧迫感,从而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具体来说,在开始练习前,可将以前学生参加技术比武或者技能鉴定的优秀工件展示给学生看,从工件的形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配合精度、加工的方法与过程、考工时注意点几方面给学生进行分析,先让学生初步对他们应掌握的钳工技能有个总体了解,然后把从开始实训到参加技能考试之间的时间进行分配,指出在每个时间阶段内要掌握的技能。
(四)养成规范的基本操作技能
基本操作技能是专业技能分解后的局部动作。这些动作相对比较简单,容易掌握。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使学生由简单机械的模仿,到逐渐地熟练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较多的失误和多余动作。教师如不能及时发现,一旦养成习惯就难以纠正。因此,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姿势动作的正确性,及时指出纠正。
二、加强钳工实习教学的可操作性
(一)加强钳工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是学好钳工的关键
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主要有划线、锯割、锉削、錾削、钻孔、扩孔铰孔、攻丝等。其中的锯割和锉削又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这些操作技能要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形成。以锯割来说,正确的锯割动作,从锯条的安装,起锯的方法,锯弓的握法,站立的部位,身体与胳膊运动的配合,用力的速度与大小,眼睛的注视部位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更是一个需要反复观察、反复纠正的训练,学生对自己姿势是否正确往往会“当局者迷”,通常要安排两人一组,互相检查。
(二)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感觉技能是学好钳工的方向
感觉技能是指与感觉器官的敏锐程度有关的技能,不同专业有其特殊的感官要求。在钳工技能实训中,仅仅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还远远不够。钳工的操作主要用手来完成,培养出一定手感就更为重要。感觉是否正确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加工工件的质量和速度,体现出学生的技能水平。
(三)实施综合操作技能训练是提高钳工技术水平的抓手
在学生熟练的掌握单项操作技能以后,教师就要有计划地把各种单项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这是钳工技能训练的又一重要阶段。教师应根据实训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具有一定量的针对性的课题练习。
三、增加教学过程的创造力
(一)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五勤”
在巡回指导中教师必须做到“五勤”,即腿勤、眼勤、脑勤、嘴勤、手勤。巡回指导中腿勤、眼勤、脑勤主要在于发现问题;嘴勤、手勤就是对问题不但要细致的讲解,而且还要进行动作要领的反复示范,使学生对规范动作得到充分理解,并能根据动作要领熟练操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巡视检查学生的操作姿势和操作方法是否正确规范,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时加以总结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要领,从而加快技能的巩固和掌握。“五勤”在实习教学基本功训练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充分发挥教师在实习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二)注重学生的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 1.“教与学”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体。教师要根据每次教学的经验认真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逐步学会掌握科学知识的规律和职业技能的方法。
2.“新与旧”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学好新的知识和技能,就必须巩固旧的知识,不断地扩大原有知识和技能的范围。教师要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好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复习巩固旧的知识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知识与技能的拓展,并且加深对此内容的认识。
3.“难与易”的关系
在钳工教学的过程中,我经常注意把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分解拆开来变为易懂的问题进行讲解,使易懂的问题更加易懂;难以理解的问题也变得容易理解了。这样处理难易关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钳工技术的要领。
(三)着力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灵活运用“四种”教学手段
1.直观教学
教师通过具体的实物或模型;形象生动的语言,增强了直观教学的感染力,从而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独立思考,从而真正领会教师传授的知识,以获得良好的实习教学效果。
3.分层教学
在实习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位同学在操作技能、技巧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采取分层教学形式。给学得快的学生增加教学难度,让他们在技术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对学得慢的学生加强基本功的练习,让学得慢的学生跟学得好的学生进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4.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把评价作为手段,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评分标准。学生对照这个标准,可以了解实训的要求;教师利用这个标准,可以方便对学生的技能水平做出评价。教师还应注意利用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进行相互比较,增强竞争意识,形成你争我赶的局面,提高学习积极性。
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与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了学习的自信,学生的成绩显著提高,两个班级的等级考试合格率均达到了90%以上。
第二篇:关于钳工实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钳工实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的转型和升级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所谓高技能,就是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在机械制造专业中,传统的钳工实训教学还只停留在“夕阳技术”的学习上,彰显不出技能的优势,毕业学生也适应不了企业环境的变化。因此,钳工实训需要进行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结合项目教学法,模拟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并掌握现代文化知识、高技能的钳工专业人才。
一、钳工专业教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机械制造业发生了巨大变革。从20世纪70年代半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到现在的各种高精度数控机床,加工的速度和质量得到大大提高,劳动强度相应减弱。有些技能型繁重的手工操作作业已被智能型数字控制的机械所代替。不断发展的现代化机械加工设备冲击着传统的手工操作,不断发展的新知识、新理念也冲击着传统的钳工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完现代化机械加工课程后,对钳工的前途产生怀疑,对钳工的实习课兴趣不高,在实习课上处于被动状态,普遍认为许多钳工的基本操作已被现代化的机械加工所代替,没有必要再学习落后的手工加工方法,这些因素使得愿意学习钳工的学生越来越少。
科技的发展、先进的机械设备不断涌现,最终能够减轻或解放劳动力。钳工的某些基本操作,确实可以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完成,但是对于那些不适合机械加工,或者采用机械加工反而增加成本的操作,还是应该依靠钳工完成。由此可见,钳工的各项操作技能非但不能取消,反而应该加强、提高。制造出先进的机械设备,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从事先进的工、量、模具等工艺装备制造的工人,离不开高技能的装配工人,也离不开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维修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较高技能的机械维修人员,即工具钳工、装配钳工和机修钳工。不论哪种钳工,都必须熟练掌握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攻、套罗纹、刮削、研磨、测量等基本操作技能。这些技能操作方便、加工灵活,在向现代化、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机械制造行业中,是其他机械或工种不能替代的。
二、探索以岗位柔性能力为主导的培养模式
技工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经济建设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钳工的实训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技能的形成是以一定的知识、能力为基础的,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钳工实训教学中应强调实践环节,注重岗位工作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促使学生毕业时就能担任岗位操作任务。
采用以岗位柔性能力为主导的教学培养模式,就是要在钳工实训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元素,贯以能力因子,以岗位技能需求,确定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以技能模块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稳而变化的柔性能力,发挥学生最大的角色功能,以适应企业多元化的需求。采用以岗位柔性能力为主导的教学培养方式,是以学生为主角。学生是导演,教师为观众和评委,通过项目教学法开展钳工实训教学,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适应企业岗位的能力得以开发和锻炼,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围绕着钳工技能训练的项目,拓展出学生适应企业岗位的柔性能力。针对目前企业高端产业强势发展的趋势和对高技能人才多维的需求,钳工实训的这种具有一定适应性工作性质或情境变迁的能力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三、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在钳工实训教学中,往往采用教师按教科书教、学生按教科书实操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工件的加工工艺和计算公式,一律按教科书的标准执行,导致加工方法单一,计算依靠背诵公式。有时由于工、量具、测量形式、计算等实训条件和环境发生改变,无法套用书中的公式,学生便感觉到无从下手。这种教学内容和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转型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实现从“供给型”向“需求型”的根本转变。因此,钳工实训也应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加以改进,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指导性、提示性、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多讲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题形式允许的情况下开展互动式教学。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和方法后,让学生根据图样要求和学过的知识与加工方法,设计出更多的加工工件的方法。然后,由教师对那些正确可行的方法加以肯定,对那些不正确的、需要改进的方法加以分析,并总结出可行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搞“小制作”、“小发明”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多功能工具、家用工具、玩具等。这样,既帮助学生巩固、提高了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也培养了学生对钳工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洞察力以及对所学知识变通性的发展和独创能力。
四、提高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兴趣在学生学习钳工操作技能的过程中十分重要。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兴趣产生于认识活动过程中,或产生于某种运动、游戏、劳动中;同时,兴趣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教师的培养是学生形成学习兴趣的外因,学生个人的努力是内因。只有内外因相互作用,才能真正形成学习兴趣。几乎每个学生在童年时期都有过做手工的经历,当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家长或教师的指导下,成功地完成一件折纸玩具并且爱不释手时,自己便在需要的基础上对折纸玩具产生了兴趣。通过这一实例,可以看到,人的兴趣产生于需要,这里不是说人对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具有兴趣,而是说,凡是有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必然有对它们的需要。
从事钳工实训教学的教师都希望培养学生对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切入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从思想上强化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即学好钳工操作技能是机械行业发展的需要,是祖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及竞争的需要。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激发学生对钳工操作技能的学习热情,促使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还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加以改进,使之生动有趣、难易适当,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学好钳工操作技能。
总之,随着形势的发展,企业对钳工技能人才要求不断提高的变化,技工学校钳工实习指导教师应不断转变观念,进行改革和创新,调整和改进钳工实训教学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对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改进学习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同时,不断探索和开发学生的柔性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能力的需求,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这样的学生参加工作后,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作者单位:广东省工商高级技工学校)
第三篇:浅谈职业学校钳工实训中的“教学结合”
浅谈职业学校钳工实训中的“教学结合”
广东省清新县职业技术学校 黄彬然
摘要:“教学结合”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钳工技能实训课教学过程中的不可分割的要素,只有以“教学结合”为基本原则,以技能的养成为目标,把钳工的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建立并完善钳工技术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职业学校 钳工实训 教学结合
钳工被誉为“万能工种”,是在钳台上以手工工具为主对工件进行加工的一种操作方法。其特点是技艺性强、应用范围较广;不受设备、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具有万能性和灵活性的优势。它不仅是机电行业中不可缺少的工种之一,而且是对产品的最终质量负有重要责任的工种。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类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钳工这一技能,钳工实训课正是对学生进行钳工技能培训的一门课程,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那么,在钳工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通过近十五年从事钳工实训教学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出以“教学结合”的授课方式,供同行们参考。
钳工实训课是学生实现钳工技能转化的重要途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要以“教学结合”为基本原则,“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达到学习和掌握钳工技能的目的。一、三大版块,四个阶梯 “三大版块”是指实习指导教师在示范讲解时应包含①做什么②怎样做③为什么,使学生在“做”的同时明确做的目的、掌握做的方法、了解做的原理。而“四个阶梯”指的是在钳工实训中的“准备、示范、模仿、总结” 四个步骤。在实训教学中教师通过这些步骤进行“做上教”,动手操作以“做”来进行示范,边操作、边讲解,使学生体会技术要领和工艺要求。这里的操作是“做”,而讲解是为了“做”而讲解,同样也是“做”。学生以具体的操作来获得技能,是在“做上学”。首先,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观察,从中得到反馈信息,对于好的方面给予肯定,不足之处及时指导纠正,使学生通过正确的“做”掌握技能。其次,要正确地执行“教学结合”的原则,必须以做为中心,在“做”字上下工夫。真正的“做”是要求手脑并用,要求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还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勇于开拓。单纯的动手或动脑只是蛮干和空想,都不符合钳工实训课的基本原则。因此,在实训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大胆实践,通过“手脑联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手和脑行动的同时获得了知识和技能,也培养了创新能力,实现钳工技能由“迷”到“悟”的转变。
二、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也是进行钳工实训所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身心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心理上还很不成熟,他们的可塑性大,也容易受到各种诱因的影响。又因缺乏自制力、不善于采用正确的行为方式和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等原因,学生在工作时的举止,并非都符合职业准则和道德的要求。如经过多次重复,这种行为稳定后就难于矫正,并常常会使学生不自觉采取类似的行为,所以教师要在钳工实训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准则的教育。具体在工作中,教师同样要遵循“教学结合”的原则,以学生的“做”为主,结合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使学生在“做”的同时,养成爱护劳动工具和成果,节约原材料,遵守劳动纪律的工作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既然钳工实训课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做”也就是操作来完成提高学生技能的。那么是不是不需要理论的指导呢?答案是否定的。钳工专业培养的是生产一线从事钳工加工的有现代科学知识的新型劳动者。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钳工技术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快,今天的莘莘学子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就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而积极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必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的。
三、因材施教,创新教学
钳工是一门对学生科学思维要求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但是前面也说过,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素质普遍不高,学生有着基础相对较差、知识结构、学习习惯不良等诸多不利因素,过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只会使他们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影响到学习钳工技能的积极性,甚至会使职业学校的钳工实训教学工作陷入异常困难的境地。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内容,适当降低学习的门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化“难学”为“易学”,化“苦学”为“乐学”:
1、理论学习应以“实用、够用、管用”为原则,进行模块化、综合化整合,着重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增加学生自我动手时间,提高学生创新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钳工理论的能力,突出钳工理论的应用性、实用性,使学生能通过“实践认识—针对实践的理论学习—再实践”的顺序,掌握一定的钳工加工技能。
3、教学中应将教学与生产实际、与新科技的转化、应用推广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体现以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熟练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钳工实践教学特别要注意其先进性、前沿性,通过教学内容上渗透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教学过程由教室向生产延伸等,可以培养出一批能熟练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能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钳工操作人才。
4、在确定课题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区别,因材施教。对于学得好、干得快的学生提高精度、加大难度,使他们保持积极性,在好胜心的驱使下使技能向更高一步发展。反之则降低难度,选用较简单的课题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工件从而掌握钳工技能。综上所述,“教学结合”是钳工实训课教学过程中的不可分割的要素,教师只有以“教学结合”为基本原则,以技能的养成为目标,把钳工的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建立并完善钳工技术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参考文献:
[1]许齐鹏,浅谈如何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第8期.[2]孙洪军,机电专业钳工技能的教学与训练,《职教论坛》,2010 第10期.[3]杨柏梁,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11 第29期.[4]苗玲,钳工实习教学探讨,《中国科技信息》,2011第4期.
第四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实践教学与实训探索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实践教学与实训探索
摘 要:如何加强非外语专业的公共英语实践与实训教学,在生源参差不齐,英语基础普遍薄弱的高职高专院校一向是难点问题。结合实践,为此提供了一些新的教改思路和理念。
关键词: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实践实训
公共英语课程是大学中受众最广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既集中体现一个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管理水平,又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窗口性组成部分。本科院校一般遵循由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制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突出建设“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活动的展开也一味承袭本科模式,重学术、重语法,以单词篇章的透彻讲解为第一要务。然而,在学生基础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师资硬件不同的情况下追随本科院校的相关教学法必然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各行其是甚至逃课严重的大外课堂无疑是对这种思路的最大否定。
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任务与特色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突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动手能力与自学意识,因此实践教学与实训一向是公共英语课程的必要组成与热点。但限于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公共英语课程的实践教学与实训的开展大多流于表面,如何展开也是研究难点。下文我结合自身多年来对实践教学与实训模式的探索,希望为公共英语实践教学提供些许参考与启发。
一、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的背景分析
高职高专院校生源一般来自省内,录取分数线为3B一档,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普遍薄弱,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学生想学却无从下手,心理上恐惧英语学习。因而唤起学生的自信与学习兴趣成为教学实践的关键点。实现它,不仅要有以打基础为主的阶梯式英语教学实践与目标、新颖轻松的教材、活泼的教学设计,还要有与实际相符的实践实训场所。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开展有效的实训实践教学活动是关键的一环。这一环的实践性教学设计由课内外两部分构成。
二、课堂内实践教学活动
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必须与教学内容、教材、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考核等相结合起来。离开这些方面,单纯只强调学生实践,效果也会因这些方面的滞后和不协调而受到干扰和影
响。在教学方法与管理的实践上,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启发训练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以句子为中心的有效教学实践活动,在逐步增加课堂讨论互动和练习时间的同时,减少单纯教师讲授的时间,而使师生得到有效的相互促进与发展。与此相适应,应鼓励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的层次和各班级的水平随时调整自己的方案,但实践性教学的基本内容不改变。
此外,在制定考核要点、考核方法、考核标准时,也要充分考虑到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特点和实践需求。强调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只是记忆力,就相应减少对客观试题的考核,加大考核主观性试题,如开放性问答、多角度的翻译题、多选题作文等。在期末考核中着重强调平时练习表现,并对参与课外英语实践活动的学生予以加分鼓励。
三、课外实践实训活动
公共英语学科的特点决定它的实训实践应融合在各个专业的实训实践中,同时广泛而繁多的各类活动也创造出各种条件与机会突出英语实践的特色。
高职院校学院常设的英语实践活动有:(1)英语角;(2)各类比赛,诸如词汇比赛、语法比赛等;(3)舞台剧等。这些活动能综合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更能加强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进一步感受英语语言文化的魅力。
很多高职院校也努力与社会沟通,协助安排学生参加本地乃至附近省市的各类比赛、交易会等。这些活动,尤其是跨国性质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也在更大的范围内展现了学生的风采,在用英语帮助外国人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应用英语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此外,在学生实习与毕业设计中的专项指导与实践是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的延伸,一方面,要随时解答学生在实习或设计中遇到的英语相关问题,另一方面,也应当先设有例如主要有针对工商与市场专业学生的英语商务文书及业务流程指导,针对文秘专业的涉外礼仪及西方文化背景介绍,及针对英语面试的情景模拟等。这样的活动不仅及时满足了学生的需要,而且在随时应用的环境下,较之课堂效率更高,也加强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维系,更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铺平了道路。
综合而言,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公共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意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公共英语实践教学的展开必须转变观念,有意识、多角度地从学生本专业应用英语、使用英语的场合出发,设计课堂、设计实训。只有遵循这一理念,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才会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并最终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赋予职业教育更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作者单位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外语系)
??S编辑 薛直艳
第五篇:钳工实训总结
时光匆匆,岁月流梭,转眼为期两周的金工实习结束了。在实习期间虽然很累、很苦,但我却感到很快乐!因为我们在学到了作为一名钳工所必备的知识的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伟大的诗人—李白那一名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真正内涵!
这次我们金工实习的主要任务是当一名钳工。
通过碟片的演示和老师的讲解。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钳工。同时也懂得了为什么有人说“当钳工是最累的!”
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使用各种工具来完成零件的加工、装配和修理等工作。与机械加工相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但是可以完成机械加工不便加工或难以完成的工作,同时设备简单,故在机械制造和修配工作中,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
两个星期的金工实习结束了。虽然很累,但我却学到了很多:
1、我们知道了钳工的主要内容为划线、錾削、锯削、锉削、刮削、研磨、钻孔、扩孔、铰孔、锪孔、攻螺纹、套螺纹、装配、和修理等等。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
2、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金工实习培养和锻炼了我们,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使我们不但对金工实习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使我们更好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巩固了我们的所学的知识。
4、我们同时也学到老师的敬业、严谨精神。老师们不耐其烦地帮我们查找程序中的错误,一遍又一遍。有的程序特别长,可老师才不计较这些,只要有一点毛病,就一定要把它揪出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同学们的作品修整得更为完美一点。有的老师会一次又一次地给同学演示如何操作,直到同学真正清楚。实习过程中我们也发扬了团结互助的精神男同学帮助女同学、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帮助动手能力弱的同学,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学习,既学会了如何合作又增强了同学间的友谊。
5、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取得的劳动成果——精美的螺母、螺钉等。这些曾经让人难以致信的小铁器,竟然是自己亲手磨制而成,这种自豪感、成就感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金工实习让久在课堂的我切身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工人的苦与乐,同时检验了自己所学的知识。金工实习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世间无难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