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旭—我的教学方法—留学生汉语课堂中的《三枪》
我的教学方法——留学生汉语课堂中的《三枪》
看到这个题目,想必诸位看官一定会联想到最近十分火爆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本文与这部影片并无任何关联,但基于我对国际部留学生汉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看法,又与著名导演张艺谋先生对于他对于自己执导的这部影片的一些看法又不谋而合。个中缘由,且听我慢慢道来:
所谓“人生如戏”。我从句中的感悟具体到日常的工作中,即演变成了“课堂如戏”。每堂课45分钟里,老师作为这出戏的导演,掌控全局;学生作为演员,完美出演;教法教案即为剧本,贯穿整场演出。这三者间默契的配合,才能贡献出“三位一体”的“卖座影片”。
您一定会问:这些观点和这部电影有什么关系呢?
这一观点是针对于我进行国际部学生汉语课堂教学得到的一些体会;而《三枪》这部影片也是张艺谋导演突破以往的一部力作,自然会对该片有一些心得。接下来,请大家看看张艺谋眼中的电影《三枪》,以及我心中的课堂“三枪”。
第一枪
张艺谋以往拍摄的影片极大程度上属于武侠片,从未涉足其他门类。但其喜欢不断自我挑战,既然敢拍武侠大片,自然也敢拍惊悚喜剧,拍出来也一定会有另一番收效。
张导的第一枪直指喜剧、惊悚这一电影类型。
“突破创新”一直是南开学团秉承的一项教学宗旨,对于全部由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组成的国际学生班里,教学的突破创新看似简单,实则更难。
一来对外汉语教学虽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如若追溯这门学科教学法的历史,早在两千五六百年前,《周礼》及《礼记》所提到的“通译”已见端倪,并且一脉相传至今。虽经历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替,其教法也不同于对我国学生的语文教学法。
二来,直至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洗礼,我国也未曾针对对外汉语教学法做出任何大的动作,更没有时下大家关注的“课改”、“新课改”。
以上两点说明了对外汉语教学想要“突破创新”的难度,也说明了对外汉语教学“突破创新”的任务落在了我们这一辈的身上,南开中学的老师更应首当其冲。在国际部从事汉语教学的三年多时间里,各位汉语老师互相研究探讨,根据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不断摸索,找到了一条针对中学阶段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新思路;同时,对已成系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法有一些不成熟的建议。在这里用我的口吻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具有在现实生活中自由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即把语言知识转换成语言技能。既是习得的一个过程,又是习得的一个体现。我们总结的方法被称之为:“渐进习得法”
一、长期以来,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沿着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路子摸索前行。因此,初级教材中涉及文化方面的话题较多,交际实用性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略见一斑。因此,国际部各位汉语老师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关怀下,编写了南开中学国际部,乃至全天津市第一步针对中学生的对外汉语校本教材。每一课的内容贴近生活、易上口,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另各位教授基础班的老师屡试不爽。
二、早期对外汉语教学曾提出“实践性”的教学原则,主张“学以致用”,因此采用“语文并进”的教学模式,但对于刚刚从基础班毕业的学生来说,过早进行文学知识方面的涉入,往往适得其反,令其顿时打消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在进行了多次教研、反思之后,终于在国际部A、B、C(A班为汉语水平3-5级,B班为汉语水平4-7级,C班为汉语水平8-11级。1—11级水平由低向高依次排列。)三个等级的汉语班中制定并实行了“三文”(即文字——文法——文学)教学方法。在A班着重进行文字、词语的识记训练;B班则侧重于语法结构,句法成分方面的理解和运用;C班进行句式运用,文体结构以及文学知识的讲解。三个水平的班集,相互独立,但又互不孤立,紧紧扣住了“三文主义”的教学方针。
三、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诸位老师可以感受到:对外汉语教学的主旨现在已经由开始的“学以致用”,转而注重“用中学”、“做中学”、“体验中学”。因此,“任务型教学法”便应运而生。如在我的课堂上,本课书的主题是“彩票”,那么在课程的开始,便会交给学生们一项作业——买一张彩票。在购买彩票的过程中,学生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买哪种彩票”、“买多少钱彩票”,“买那几个数字”等问题上,在经过深思熟虑、现场调研后,绝大部分同学都紧张的购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张彩票。这对于课文的导入,相关背景的介绍,以及术语的解释都显得那么游刃有余。开奖的过程也格外的火爆,学生仅仅攥着手中的彩票,可以看到他们口中默念着自己选择的数字,那份心情对于“刺激”、“幸运儿”、“天上掉馅儿饼”等词语的理解和运用都迎刃而解。张老师的第一枪是“书本中寻找理论基础,实际中力求突破创新”。第二枪
“张氏电影”以大牌明星云集作为卖点,从《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到奥运会开幕式,张艺谋表现了出色的大场面掌控能力。要他再重复“气势恢宏”这一套,他自己就没有兴奋点了,观众们也无法给自己再去看老谋子电影一眼的理由了。因此这一次,他一定要换菜。
张导的第二枪是终结人海战术。
我校各位老师对于中国学生的语文教学要求,给大部分人的感觉是“从难从严”。而针对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我认为应该从简从宽。这里面的“简”和“宽”并不是着简单随意,宽待懈怠之含义,而应理解为“从浅入深,从失败教训中得到反馈”。因为承载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汉语,浩如烟海。留学生受到第二语言习得的难度影响,款且这一难度的主体是令世界各国人民“百思不得其解”的汉语;加之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学习汉语所要付出的艰辛,较之其他语言的习得过程更是难上加难。
我们在国内英语教学中也过度注意母语的负迁移, 提倡学生学习时忘掉母语,完全用英语思维去学习英语。后来发现收效甚微, 并且觉得这样做更多的是在回避问题。汉语本来是世界语言中的一份子,为何要让他长期处于“高处不胜寒”的境地呢?
因此,在我的班级里首先提倡用自己国家的语言解释阐述词义、句意、以及对语段文章的理解。与此同时,也强调避免用母语对复现率高、词频率高的词语进行理解。
一、“顺水推舟法”。在课上,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作为受众,本能的反应是用自己的母语进行思考,往往母语为载体的答案头口而出。作为汉语老师,应该及时制止并要求其用汉语作答,这样固然可以短时间扭转其语言思维的方向,但却也有可能使学生连贯的思维产生顿挫感,更不利于课堂连续性的保持。通常,我会让其将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达出来,而后进行引导、纠正,令其用汉语再将回答的内容简化、精炼。不但减轻了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还锻炼了学生汉语思维的持续性。一举两得。
二、“齐步走法”。在课后,学生的作业布置,我也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在生词的抄写过程中,需要进行解释的地方,首次可以用自己的母语加深理解,学生往往通过本国语言的字典、词典进行查找并完成。而后续的反馈作业中要求用汉语进行解释并且造句。这样,不但理解了课文中涉及的词语,而且派生出的字、词、句子更显得事半功倍。张老师的第二枪是“汉语知多少,不必海中找”。第三枪
看张艺谋的电影慢慢转变成看大腕明星,“男女花瓶”的骂声不绝于耳。在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时,巩俐、周润发、周杰伦这样的组合,已经是华语片里明星阵容的一个顶峰;而《三枪拍案惊奇》中,最初定下了孙红雷和倪大红两位实力派主演,随后又定下流行偶像小沈阳。
张导的第三枪是改大腕组合为实力派对和流行偶像。
班级是一个整体,良莠不齐。国际部汉语班同一等级班中的学生亦是如此。这就要面对水平好的同学与老师对答如流“抢戏”,同时水平稍差的同学则甘当绿叶“陪衬”。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陈佩斯与朱时茂曾经演过的一出风靡一时的小品《主角与配角》,小品中的主角配角相互调换角色,为我们呈现了丰富的喜剧场面。我在想我们课堂这出戏中的“配角”能不能也能表现得如“主角”一样出彩呢?事实证明,这是可以的。
对于来自世界各国留学生,他们的看待事物的角度、思维方式与我们国内的孩子大相径庭。要想在课上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这需要老师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多了解学生,在课上多提一些感性的话题和问题,理论结合实际。
一、充分利用班级资源,突出个体。在我的班中,日韩学生较多。因此,班中唯一的越南学生便显得十分孤立,多次课下的交流,让我获取了一条信息:越南语中的声调有7个,远远多于汉语的5个、日语韩语的2个。在一次纠音的内容进行中,我想大家介绍了这一点,并且要求该名学生为大家示范越南的声调。起初,他有些惊讶、紧张、害羞声音很小,但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他一改往日“默默无闻”的形象,清晰洪亮地为全班示范了越南语的各种发音,令发音是弱项的日韩学生羡慕不已。自此之后,一有纠音练习,同学们都会请出他,他也会欣然答应大家的要求。彻底颠覆了他以往在同学心中胆小、怯懦的印象
二、扬长避短,自我展示。还有一位日本学生,由于之前没有打好汉语基础,以致在课上只带来了一双耳朵。但是,她自幼学习画画,善于描绘事物。终于,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我们讲《国宝大熊猫》这课书,我便邀请她在黑板上,按照我的描述绘画。“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体”、“黑色的耳眼和四肢”、“白色的肚子和面庞”„„简单几句,她已经在黑板上勾勒出了大熊猫的轮廓。画好之后,我又让她再给大家讲一讲她画的内容和过程。出乎意料的精彩,博得了同学们的掌声,获得了自己的信心。
三、评价激励,曲折中前进。引导学生对自己研究出的学习方法或者对成功的经验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并对敢于发表见解的同学给以鼓励与表扬。同样的问题,中国学生未必能回答得天衣无缝,更何况留学生。因此,在我的班中没有真正的“主角”和“配角”。或为“偶像派”,或为“实力派”,都在学习汉语这出大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张老师的第三枪是“人人都是螺丝钉,共建汉语大家庭”
“三枪”已脱膛而出,比不上张大导演卖座的那《三枪》,能否正中红心,未敢轻窥。言语粗糙,旨在于为各位表一表从事国际部对外汉语教学短短几年中的一些心得,我不敢一个人“得着”,抛砖引玉,请各位看官雅正。
第二篇:基础汉语课堂教学方法解析
上海汉桥教育 http://www.xiexiebang.com/ 基础汉语课堂教学方法解析
一 怎样教生词(包括汉字)
教科书上每课生词是按其在例句、课文出现的先后排列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来重新安排顺序,进行认读、讲解、听写等活动。Hanqiao123 1.归纳排列法
把当天的生词按词类排列,即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等,课前写在小黑板上,课上让学生认读、听写,再根据词性特点给学生(或要求学生)搭配。在语法的初学阶段可多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明确汉语的词类概念。
2.意群排列法
把当天的生词按照相关的意群排列起来便于学生记忆。如某课书上的排列顺序是:表、挂、墙、妹妹、拿、姐姐、菜单、戴、弟弟、请客、饭馆、菜、鱼、肉、炒、青菜、好吃、啤酒。词与词之间没有什么有机联系。我们把它们改成:姐姐、妹妹、弟弟;拿、表、戴;墙、挂;请客、饭馆、菜单、菜、青菜、炒、鱼、肉、好吃、啤酒、看。前三个词都是家庭成员名称,一起认读、识记,比较容易。第四、五、六个词可分别组成“拿表”、“戴表”。从第九个词开始都是与请客吃饭有关的词语,可按顺序给学生搭配成:“今天···请客,在饭馆里请客,饭馆里有菜单,菜单里有很多菜,有青菜、肉,这些菜很好吃,还有啤酒(可补充‘好喝’,啤酒很好喝)”。学生很容易接受,而且兴趣很大。最后念“看”,引出当天的语法。这样的排列可避免学生记忆上的跳跃,帮助他们理顺记忆时的思路。
3.串连排列法
把当天的生词按课文情节排列。认读、听写后,教师可根据生词的顺序把课文串讲起来。当某课的语法不难,不需要在课文前讲解练习语法,而是通过学习课文总结语法时,可用这种排列法。
4.相连排列法
把当天的生词和以前学过的有关生词按近义词相连(参观、访问;旅行、旅游等)、同义词相连(大夫、医生;输、失败等)、反义词相连(远近,大小等)、搭配关系相连(动宾、介宾、定语中心语等)、同字素词相连(学生、学校、学习、学院;英语、汉语)等关系排列。
在帮助学生认读、记忆汉字时常用析字法、构词法和回顾法。
5.析字法
结合当天所学汉字,给学生一些最简单的汉字知识。如简单介绍一下象形字(人、日、月、木等),简单介绍一些用常偏旁部首的含义(亻——表示人,如你、他、们、体等;氵——表示水,如河、湖、海、深、浅等;目——表示眼睛,如看、眉、眼睛、瞪等),目的是加上海汉桥教育官网----英语培训,韩国留学,对外汉语
上海汉桥教育 http://www.xiexiebang.com/ 深学生对汉字结构的了解和记忆。
6.构词法
结合当天所学生词及已知的生词把同词素、同结构的词相连起来。如:车——汽车、自行车、火车;机——飞机、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等。
7.回顾法
在教新字或新词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新字、新词中已知的字素、词素,温故而知新。如瞪——“目”字旁,一个“登记”的“登”(已学过);熊——上边一个“能”(已学过),下边四点,等等。
二 怎样教语法
让学生理解并能运用所学语法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不同的语法点应根据其语义特点、结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来教。我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十几种。
1.提问法
教师用提问的方法展示所教语法的结构和含义。这是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如,教几种主要的疑问句时都可用直接提问法,这是由疑问句的语义、结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如果教“把”字句、“被”字句、带有各种补语的句子或带“了”、“着”、“过”的句子时,教师过早用“你把本子带来了吗?”“他说汉语说得好吗?”等形式提问,学生会因为不了解“把”字的功能、含义,不了解程度补语的结构而不知道怎么回答。
2.表演法
教师用自己的表演展示或引导所教语法的含义和结构。
如,教结果补语时,先教“完”作结果补语,学生最容易理解、接受。教师可以从“看书”开始表演。边表演边问学生:“老师做什么呢?”学生答:“老师看书呢。”教师一边表演“看书”,一边把书翻完,同时说:“我看,我看,现在看完了。我看完这本书。”学生通过这样的表演立刻就明白了“看完”的含义,然后教师再通过类似的表演引导学生理解说出“听完”、“写完”、“看懂”、“听懂”等结构。较难理解的是“见”作结果补语(看见、听见)。教“看见”时,教师可以先从表演“看”开始。教师事先把一本书放在教室里学生不易注意但又能看见的地方,如靠近黑板的窗台上、扶手椅上。开始表演时,教师说:“我有一本书,不知道在哪,我来看一看。”教师边说边“看”,目光可从自己的讲台到学生的课桌,最后再落在那本书上,同时嘴里说(伴以手势):“我看见了那本书。”这样学生就了解了“见”是“看”的结果了。然后问学生:“谁看见我的铅笔了?”这时学生会非常有兴趣地“看”,当一些同学的目光落在那支铅笔上时,就会兴奋地说出“我看见了”,这样就知道学生已掌握“看见”的含义和结构了。
关于结果补语,书上的定义是:说明动作结果的补语叫结果补语。如果直接说出这个定义或板书一个句子,再分析动词,结果补语,就显得非常死板,学生也不易理解。
上海汉桥教育官网----英语培训,韩国留学,对外汉语
上海汉桥教育 http://www.xiexiebang.com/ 用表演法时应该强调的是,教师的表演动作要经过设计,做到准确、清楚。
3.图示法
教师通过画图或展示适当的图片来进行教学。
如,讲趋向补语时,除用表演法以外,也可用图示法。例如:
4.递加法
教师先给出句子的主干,再根据教学要求,以出现的先后顺序逐个加以提问并回答,逐渐增加句子的修饰成分。整个句式呈一梯形。
如,教定语的顺序时,教师可先给出:
这是 书
阿里的(谁的?)
一本(几本?)
新(新的还是旧的?)
英文(什么书?)
最后再指出定语的顺序,板书成:这是阿里的一本新英文书。a b c d 教这些语法点时,如果一开始就把所有的定语排列出来,再划线分析,当然也可以,但不如用递加法使句子的层次清楚、明白,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5.限定法
如,教表示动作完成的“了”时,教师可先提问“昨天你去友谊商店了吗?”并点头,示意学生作肯定式回答;再问“你买什么了?”可用图片或实物,示意学生回答“我买了水果”,紧接着问学生“你买了几斤水果?”学生回答后板书:
我买水果了。
我买了两斤水果。
通过比较,给学生指出,第二个句子中的宾语前有定语。也就是先给学生限定出条件:宾语前有定语时,“了”放在动词后。然后再做一系列巩固性练习。以上两个“了”的语义较难理解(第一个句子中“了”表示动作已发生,第二个句子中“了”强调动作已完成),但它们在结构上的特点(一个在句尾,一个在动词后)很明显。用限定法先使学生记住句子的上海汉桥教育官网----英语培训,韩国留学,对外汉语
上海汉桥教育 http://www.xiexiebang.com/ 框架,再巩固、理解,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6.直入法
教师配合其它方法直接展示某一语法现象。
如,教“把”字句时,书上说:“当我们要强调说明动作对某事物有所处置及处置结果时,就可用‘把’字句”。什么叫处置?用中文解释,学生听不懂,即使用学生母语解释,学生一时也难以理解。用提问法、图示法等手段也难让学生体会“把”字的处置意义。60年代普遍采用的是转换法,即把普通句“请你给我一本书”转换成“请你把那本书给我”。练习时虽然学生会转换成“把”字句,但是几乎没有一个学生会主动用“把”字句。我想,这跟他们不理解“把”字句的处置语义有关。近年来我用直入法伴以表演让学生体会“把”字句的处置意义。
如,我说:“这是我的书”(同时用手指书)。首先让学生明确,现在要谈的是“我的书”,即确指的一个宾语。然后我借助表演直接给出一系列的“把”字句,并板书出来:
我要把这本书给他。
我想把这本书看一下。
明天我要把这本书看完。
明天我要把这本书带来。
我想把这本书放在书架上。
我想把这本书寄给朋友。
······
围绕着“我的书”即“这本书”直接给学生一系列的“把”字句,可以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个印象,即“把这本书怎么样?”这就是使学生初步接触了“把”字句的“处置”含义。然后教师拿起一支铅笔问学生:“你想把这支笔怎么样?”教师可用动作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句子,这样就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把”字句的特点。几年来的实践结果,我发现,有部分学生能主动运用“把”字句了。
7.引导法
有一些语法点教师可不直接给,而是通过其它方法,引导学生的思路向教师确定的方向发展,让学生自己体会、意识、说出要用的某个语法点。
如,教“过”时,教师先板书“过”,并说:“今天我们要学习这个‘过’,大家看什么时候用。”然后板书学生已知的一个汉字,问学生:
这个字怎么念?(学生会)
上海汉桥教育官网----英语培训,韩国留学,对外汉语
上海汉桥教育 http://www.xiexiebang.com/ 这个字什么意思?(学生答)
这个字你会写吗?(学生说“会”)
这时,教师说:“好,你们会念、会写这个字,也知道这个字的意思,这时候你们就可以说(同时用手指示黑板上的“过”字)‘我 ’。”学生会马上说出“我学过这个字”。
接着给出一串问题:
长城离这远吗?(学生答“很远”)
坐车要坐几个小时?(学生答“要两个多小时”)
长城高不高?(学生答“很高”)
长城好看吗?(学生答“好看”)
这时,教师说:“好,你们知道长城离这儿很远,坐车要两个多小时,长城很高,很好看······你们怎么知道的呢?”学生一定会说:“我去过长城”或“我看过长城的照片”。
通过这样的引导,使学生体会到要表示过去的某种经历时就要在动词后用“过”。这比直接给出“过”字的用法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8.归纳法
教师先给出若干例句,再根据例句引导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归纳出某一语法的特点。
如,教“把”字句时,用直入法让学生初步体会掌握了“把”字句的处置意义以后,通过看例句提问,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把”字句的格式及用“把”字句的条件是:
如有能源动词时,在“把”前面
动词是及物的,不用“有”“是”“在”“觉”“得”等
主语—— 把—— 宾语—— 动词—— 其它成分
教师不宜单方面把所教语法的条条、特点、注意事项等灌输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概括、归纳,对该语法点的规律会获得深刻的理解和牢固的记忆。这时教师的作用应体现在通过提问,提供要归纳的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出明确的概念。几乎每一种教学方法都需要伴随运用归纳法。
9.转换法
同样一个意念可以由不同的句式来表达。教师先给出学生已知的句式,然后通过提问等方上海汉桥教育官网----英语培训,韩国留学,对外汉语
上海汉桥教育 http://www.xiexiebang.com/ 法,完成句式的变化,引出新的句式。
如,教“被”字句时,教师先给一个主动句并板书出来“他借走了我的词典”,指出这个句子强调“他借走了什么”。这时问学生,如果不强调“他做什么”而强调“你的词典怎么样了”该怎么回答呢?教师边说边板书:“我的词典被他借走了。”这样做完了由主动句到被动句的转换。又如,教可能补语时,也可由带结果补语的句子(我能吃完这些水果),转换成带有可能补语的句子(我吃得完这些水果)。
10.分析法
有些语法现象或结构是汉语中特有的,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句子成分的分析,加深他们对这一语法现象或结构特点的了解和掌握。
如,教主谓谓语句时,教师可先用提问法问出几个句子:“我们学校留学生多吗?”“××,你头疼吗?”学生回答后板书出来并分析:
大主语 大谓语
我们学校 留学生 很多
小主语 小谓语
然后可让学生分析“我头疼”等句。最后归纳指出什么是主谓谓语句。
11.翻译法
这是要求学生从他们的母语或媒介语译成中文的一种教学方法。
如,教主谓结构作定语,教师时可先板书一句英文:The book I bought yesterday is very interesting.试着让学生译成中文。有的学生可能译成:书我昨天买很有意思。这也没关系。教师可以指出,这是英文的语法,中文不这样说。然后可问学生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学生说“书很有意思”,接着教师问“什么书很有意思?”学生马上明白了,应该把英文中的定语从句 I bought yesterday 放到动词前面去,但他们又可能不知道应该在动词前面加“的”。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就能把这个句子翻译出来了:“我昨天买的书很有意思。”接着再让他们翻译几个类似的句子。经过几次翻译,学生对这类句子中中英定语位置的差异会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学习效果较好。对日本学生不需要用翻译法,因为日语中这类句子的定位位置与汉语相同。
12.合成法
教师用两个已知的简单的小句,引导学生合成一个复杂的长句,以引出新的句式。
如,教主谓结构作定语时,除翻译法外,也可用合成法。先给出两个句子并板书: A.那个同学穿红毛衣。
上海汉桥教育官网----英语培训,韩国留学,对外汉语
上海汉桥教育 http://www.xiexiebang.com/ B.那个学生叫安娜。
然后板书: 那个学生叫安娜。
问:“哪个学生叫安娜?”
学生回答时可能不知道用“的”,经过教师的提示、强调,学生即可说出:“穿红毛衣的那个学生叫安娜。”
13.对比法
汉外对比方面:汉语形容词谓语中不用“是”,英语中用;汉语中主谓结构做定语时在动词前,英语中定语从句在所修饰词之后;汉语疑问句中疑问代词的位置与英语不同;等等。
汉汉对比方面:程度补语、可能补语之间的差别等;近义词之间的差别等。
14.总结法
教师通过启发、提问,对学过的同一词语的不同用法或同一语法功能的不同表达方式作出有指导性的总结,以帮助学生对该词语、该语法功能的全面掌握。
如,“花”——有名词、形容词、动词之分,又先后出现在不同的课文中。学过两种意思后就可小结一下。学了三种意思后再总结一次。A、花(儿)——名词。那是花。B、花(钱)——动词。花钱、花时间。C、花(衬衣)——形容词。花衣服。
又如:表示“比较”这同一功能的语法格式有: A、比字句——他比我大(一点、得多、多了)。
B、跟······(不)一样 ——他跟我(不)一样(大、高)。C、像······这么(那么)······——他像我这么高。
D、······没有······这么(那么)·····他(没)有我这么高。
在教授任何一个语法点时,所用的方法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先后采用不同的几种方法穿插着进行。选用什么样的方法,取决于语法特点的语义和结构特点。有时也取决于学生的特点(是说英语的学生、说阿拉伯语的学生还是日本学生等)。
上海汉桥教育官网----英语培训,韩国留学,对外汉语
上海汉桥教育 http://www.xiexiebang.com/
本文由上海汉桥教育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基础汉语课堂教学方法解析》:http://www.xiexiebang.com/
上海汉桥教育官网----英语培训,韩国留学,对外汉语
第三篇:我教留学生汉语
我教留学生汉语文――――留学生学历班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已经两年多,虽然在此之前,有过十几年的中学语文教学经历,但给外国人教汉语却还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对我来讲,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一个全新的课题,其中充满了机遇,充满了挑战。面对不断从国外蜂拥而至的的求学者,如何更好地抓住机遇推广汉语,更好地宣传弘扬我们几千年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利用学校办学条件及自身优势,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创出育才的牌子,不仅成为摆在我们每一个国际部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同时也对我们这些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曾经,我也和社会上、同行中的有些人一样,将“对外汉语教学”视为“小儿科”简单地认为“只要是个中国人就可以教留学生汉语”。经过实践,我才认识到这是一个多么幼稚的想法,才感受到自己认识的浅薄、专业知识的匮乏。近两年来,我主要从事的是学历班的汉语文教学,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留学生学历班的语文教学与我以往所从事的中国中学语文教学大相径庭,无论教学对象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异。留学生汉语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还是一个新课题,因为它既不同于完全的语言班的语言学习,又不同于中国班的语文教学,它是随着近几年来“蜂拥而至”的“小留学生”而应运诞生的。这些十几岁的小留学生们驻扎在各个中学的校园里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预备参加中国的高考,上中国的名牌大学。想想他们语言学习也才刚刚入门,只能完成简单的日常交流,就要学习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学习那些连中国学生都畏难皱眉的鲁迅作品、古代诗文,其教和学难度不言而喻。对留学生来讲,它既是语文的学习,又是语言的学习。因此,教材的选编、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语言难易尺度的把握等等等等都是我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以下,我仅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希望得到同仁的指正。
一、了解教学对象,分析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与对中国人的任何教学活动最大的区别就是教学对象的不同,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外国人,而且基本上都是七八岁至十七八岁的中小学生,我们汉语教师不仅对他们进行必需的语言教学,帮助他们渡过语言关,最主要的是要根据他们留学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课的教学,以帮助他们完成相对应中学阶段的文化知识学习,顺利考入中国的名牌大学。和中国班不同的是,中国班的学生都是按计划招生,学生情况都是可以预知的,班级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相当,学生队伍相对稳定,教学目标是统一而明确的;而留学生的生源不固定,流动性非常大,即使都是韩国人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学校,学生汉语水平千差万别,学生情况事先都是未知的,不可预见的,经常都是有几个学生就有几个层次,每个学生的留学目的也是不同的。所以,每接手新班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查、了解教学对象的情况,包括文化背景、汉语程度、留学目的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来安排、设计教学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计划,制定相关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以06年高二学生为例,班级人数27人,(是历届人数最多的班级)学生的整体汉语水平比上届高,HSK水平达到9级1人,7级 有3人、5-6级有8人,3-4级较多有10人,没有级别的有4人。他们中明确将来报考北大、人大的有三分之一,报考中医药大学、艺术类、技能类的有三分之一;没有明确目标,走一步看一步或者根本一问三不知的也占三分之一。了解大概情况后,我做到了心中有数。其次就是分析现状,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去年高一时在国际班学习的大部分学生这学期到中国班去插班,而国际班的这19人中,大多数高一时在中国班插班,还有一部分是这学期新转入的同学,高一的语文课程基本没有学过,而高一的许多文章篇目都是北大考纲的传统篇目,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原有的教学内容和计划,调整教学进度,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根据学生的需要,先补习高一的部分内容,尽量将两个学期的内容合并,保留重点内容,删减一些篇目。这样一来,时间紧,任务重,教学难度加大,但是也更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二、以人为本,分层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我们的教育教学对象比较特殊,因为学生来源的国家、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习汉语的时间长短也不同,因而各自的汉语水平以及接受能力差异较大。同在一个班级,有的学生汉语水平已经达到八九级,不仅能用流利的汉语和中国人交流,而且还能写出漂亮的记叙文,而有的学生还存在较大的语言障碍,连基本的日常交流都达不到,有的甚至连一句完整的句子也读不下来,在落差如此之大的群体中给他们实施同样的教学内容,采取同样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能满足他们各自的需求,所以根据培养目标,对学生既要有统一的、基本的要求,又要考虑到学生在水平、能力、素质方面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这便是我们留学生学历班语文教学的特色。
1、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备课,根据所学内容,分层制定教学目标,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循序渐进。以《藤野先生》为例,教学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制定了以下三级目标和要求:一级:
1、理解掌握课文中的词语及成语,积累词汇。
2、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记住文章体裁及作者。二级:
1、把握文章脉络线索,记叙顺序。
2、能根据时间顺序及地点转换划分段落层次,并归纳概括段意。三级:
1、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过程,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能够概括藤野先生的思想性格;学习通过几件事表现一个人的思想性格的写法。
3、写作训练:通过几件事来写一个人。这三个等级的教学目标正是为汉语水平低、中、高三个层次而设计的,并在课堂教学中逐级贯彻执行,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在这一课中有所收获。再比如在说明文的教学中,也贯彻执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浅入深,分层教学。先学习简单的事物说明文,再学习抽象复杂的事理说明文,要求汉语水平较好的同学,不仅能够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而且能分析文中所使用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对汉语水较低的同学要求他们掌握生字词;记住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大概了解文章的说明对象就可以了。等第二学期再学习说明文的时候,对他们的要求相应提高,高层次的同学在原有的目标中又增加了学会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一要求;而对低层次的同学也逐步提高要求,要求他们能够判断出说明方法;说明顺序。
2、设计问题的层次性。留学生的教学课堂远不会像中国学生的课堂那么顺畅、活跃,课堂上从不会出现“一呼百应”,理想效应,起初,常常是我在那神色飞扬,自认为讲得再明白不过了,而学生那儿却还是一脸的茫然。往往一个问题,甚至一句话都强调好几遍了,还有人问你:“老师,你刚才说什么”?或者就是三个字——“不知道”。在这里几乎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老师困惑,学生迷茫。在经过认真的教学反思后,我明白了,是我忽略了我的教学对象的特点。我以前的教学对象是中国人,他们用母语来学习母语,是处于自然的语言环境之中,由于有历史文化的底蕴和积淀,所以许多东西是一点即通。而我现在的教学对象是外国人,所有的东西—— 文化背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都不一样,我所教授的一切,对他们来讲都是全新的,未知的。因此,恰当的启发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备课时应更加注重“备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问,为不同程度的学生量体裁衣,设计难易不同的问题,哪个问题有谁来回答,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问题设计既要由易到难,递层深入,还要紧扣重点,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学习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分层设计以下问题:
(一)基础型问题——初步感知,问题设置比较简单,直接能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信息或答案:
1、小说的故事发生什么地点?什么时间?
2、故事里讲到了哪些人?这些人都是做什么的?
3、谁是主要人物?
4、孔乙己最后的结局怎么样了?
(二)归纳型问题——答案不是现成的,需要对文字信息进行筛选,思考、归纳出问题的答案。或者答案事先做出,一个问题有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只有对课文内容理解弄懂才可能选出正确答案。(两种方法可以灵活交叉应用)
1、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称他“孔乙己?
2、人们对孔乙己的态度如何?(主要是掌柜、长衫主顾、短衣帮、我)
3、孔乙己对别人(酒客、我、邻舍孩子)的态度怎样?
4、孔乙己是怎么死的?
(三)探究型问题——只有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思考,对文章中的人物、事件、作者观点谈出自己的看法。(这个层次较难,是为汉语水平达到八级以上具有一定阅读分析能力的同学设置)
1、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人物分析)
2、“大约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矛盾吗?说明什么?
3、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4、鲁迅为什么要写这么一个可怜又可悲的人物?
这种分层设问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每一类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可以让他们在你精心设计的轨迹上次第前进,并且找到成功的快乐。对学生回答问题,以鼓励、赏识为主要教学手段,对于学习兴趣低、学习效果差的同学,一旦发现他们取得一点点进步便鼓励赞扬,激励进取,有时即使是“虚伪”的夸奖也是必要的。
3、布置作业的层次性。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以外,给他们的作业题、练习题也是分层布置。对于程度较好者,除了常规基础作业、课后练习,还给他们布置额外的阅读训练,让他们有更快的提高。而对于基础阶段的同学,则主要是加强基础训练,形成知识的积累。有时即使是同一张练习,也有分层必做、选作之分,起初有些想偷懒不愿多做的同学认为老师这样是“差别”、“不公平”,等我耐心讲明原因目的之后,他们也被老师的这种“良苦用心”所感动,有的学生甚至还为自己被这样“差别”对待而窃喜自豪,还有什么理由不完成作业呢? 写作也是一样,汉语程度不同的学生每次作文对他们的要求都不一样。比如,HSK达到5级以上,要求每次作文必须达到500字左右;7级以上,每次作文要达到700字左右。具体要求每个人也不一样。
事实证明,这样的分层教学对于这些汉语程度不一的学生来讲,非常必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关注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学生的需求,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差异。能够最有效地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我们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尤其在我们的对外汉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以它特有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科学性促进了语文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果。
1、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也说过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我所教的这些留学生,年龄均在十六七岁,到中国学习汉语最多的也不过两年多,他们只具备了一般语言交际的能力,能够完成一般的日常交流。就这样的汉语水平来学习我们初高中的语文课程,难度就可想而知了。学习一篇课文,面对那么多生字词、句子段落,课文读不下来,句子不理解,讲课他又听不明白,对语文的学习很快就会产生恐惧腻烦的感觉,还谈何兴趣?常常抱怨“中国语文太难”,甚至产生放弃心理。而这个时候,也是我们语文老师最尴尬的时候,如何调动、刺激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成为我们汉语教师最首要解决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先进的教学方式,给我们的留学生汉语文教学带来极大的帮助,它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把抽象静止的东西变得生动活泼,容易使学生对所授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能很自然的进入到积极思维的状态中。它凭借自己的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让学生通过直接的视听感官作用,产生对课文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往往解释半天他也听不明白的一个词语,一句话,通过一幅图画,一个动画,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还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在学习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时,对于这个与我们现代生活相距甚远的“纺车”,一张直观的图片就让他们认识了并记住了纺车,以至于在今年的浙江乌镇的社会实践中看到阿婆用纺车纺线的情景而激动得大呼小叫。
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的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增强教学效果。如我在教《背影》一课时,首先以一个身着深青布棉袍、黑布马褂体态臃肿,步履蹒跚的父亲背影图片引入课堂,再配上一段舒缓深沉的抒情音乐,以学过的孟郊的《游子吟》导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再联系他们自己千里迢迢,到异国他乡求学,父母是多么牵挂、思念„„ 这样有音乐、有画面,加上动情的导入,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的共鸣,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了我所设置的情境中去,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课文,尤其是那段父亲过铁道卖橘子的艰难过程的视频短篇强烈震撼了他们,我看到有的同学眼中噙着泪水,这节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我把父亲背影的图片通过photoshop加工处理成朦胧隐约而又意味深长的效果,作为主体背景贯穿ppt课件的始终,以它为线索贯穿教学的始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教学感染力。因此,多媒体以其生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勾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2、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化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人类对于知识的掌握总是从感性过渡到理性”。而借助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感性为理性,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让学生通过视听等直观功能,形象地把握教学内容。一些以往要通过大量语言文字分析归纳,而被视为教学难点的内容,就可以用直观、感性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其中难理解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这对于汉语水平、理解归纳能力尚差的留学生就显得更为重要。例如在学习说明文《向沙漠进军》时,我先向这些出生在沿海国家,从来未见过沙漠的学生分别展示沙漠奇异美丽的风光图片,让他们认识沙漠,感受沙漠的浩渺神奇,然后再播放沙尘暴肆虐的图片,聆听阴森可怖的风声。让他们全面了解沙漠的神秘和变化莫测,为课文教学做好铺垫。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播放了动画“阵地战”“游击战”,课文中对“阵地战”阐释说明对留学生来讲抽象难懂,但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演示,几乎不用讲解,他们很容易就能明白什么是“阵地战”,理解了沙漠是怎样通过“游击战” “阵地战”这两种方式对人类进攻。而且对“游击战”“阵地战”这样有意思的比喻极为感兴趣,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阵地战
第5段是课文的难点,我利用fash动画演示“风遇到防护林,风速减小70%--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这部分内容逻辑性强,又涉及到数学问题,就是对中国学生来讲,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就不要说这些连课文都读不利落的留学生。记得我过去给中国学生讲这段时,都是让学生反复阅读领会,并假设具体数字让学生通过计算来理解这段内容。而我如今可以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再配以清晰的讲解,这个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学生们频频点头。
在讲到沙漠对人类的危害时,我给他们播放沙尘暴组图、联系2003年沙尘暴袭击汉城的图片,结合今年春天北京沙尘天气频繁的事实,告诉他们,治理沙漠,保护环境,不仅是中国人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地球人的义务。这一课我用多媒体手段不仅让这些从未见过沙漠的留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了沙漠的神奇、浩渺,了解了沙漠的残暴、凶悍、认识了沙漠对人类的危害,还适时地对他们进行了思想教育,环保教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正是多媒体的恰当运用,给本来枯燥无味的说明文教学增添了许多趣味,有趣的是,那几天正好每天刮风,学生看着风沙四起,尘土飞扬的天气说:“老师,这是‘游击战’吧?”看到他们能这样学以致用,我的高兴是不言而喻的。
由此可见,设计制作得当的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而且可以将许多知识点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成为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有效途径,使他们能全面正确地掌握教学内容,以及对重难点的消化和理解,从而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从事留学生语文教学的这两年多来,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如今,它已经是我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拐杖。
四、融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于教学之中
对外汉语教学就是弘扬中华文化的最基本的、首要的工作,它的目的就是要通
过语言、文化的交流,促使外国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进而使中华文化得以发扬光大。我们国际部的教师既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又是外国学生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第一窗口。所以,我们汉语教师所担负的责任义务就不仅仅是语言文化的教学,而应该在教学的同时,传播我们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弘扬我们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宣传正在腾飞崛起的今日之中国。
国际部的外国留学生,大都来自韩国,都是稚气未脱的中学生,他们最多的来中国也不过两三年,对中国知之甚少,他们当中有许多人自恃自己的国家经济发达,而傲慢无礼,看不起中国。所以身为留学生的老师,既有传授他们中国汉语、中国文化的本分,又承担着宣传中国的使命,让更多的外国人正确地、客观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进而热爱中国。
我在的语文教学中,尤其注重抓住时机宣传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悠久灿烂的中国历史、奇异多彩的民俗风情、辽阔的国土疆域,丰富的物产资源,美丽的山水风光,让他们通过事实,从内心深处油然升出对中国的敬意和热爱。例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通过多媒体视频课件的播放,学生不仅直观地认识了“石拱桥”,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还体会到了赵州桥悠久的历史,科学的设计,巧妙的施工,更多的是流露出对中国桥梁的历史悠久的惊叹,对中国人的智慧的赞赏。他们对赵州桥的设计者李春更是崇拜佩服。学习《苏州园林》时,也是一样,他们通过多媒体看到了美如图画的苏州园林,立刻就产生了想去苏州旅游的冲动。诸如此类的还有通过《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字的渊源历史,汉字的独特魅力以及书籍演变的历史。通过《“文明”与“野蛮”》让学生认识“东方文明”的象征----圆明园等等„„。还利用研究课播放介绍中国名山大川的风光片,介绍中国美食、戏剧、杂技,利用社会实践让他们直接感受中国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使得学生更直接、直观地了解了中国,认识了中国,慢慢地被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所折服,被中国丰富多彩的物产所吸引,被中国美丽如画的名胜所陶醉,他们由衷地说:“中国很大,很美,很丰富”。
国际部基本上每学期都会安排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游览中国的名胜风光,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学习中国文化。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感受中国,进而热爱中国,宣传中国。每次我都会提前布置作业,提醒他们应该关注的地方,应该搜集的资料,用心感受,回来写成文章。因为有了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作不再是一件艰难的事,同学们都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描画出中国各地的美丽风光,记录下点点滴滴的难忘趣事,表达出对中国之大、之美赞叹。这样的活动一举多得,既让学生最直接地感受了解了中国,也帮助他们积累了生活素材,还锻炼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五、悉心研究考纲,自编教材练习
我们学历班的留学生除了需要继续提高汉语水平,考取HSK证书(汉语水平等级证书)以外,还要更深层次的学习汉语文,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考取中国的名牌大学,而后者对他们来讲更为重要。可是我们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就是——没有适合他们的现成教材、练习题、考试题。
为了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也为了满足留学生的各种需要,我们学历班语文教师在老教师的带领下,研究北大、人大等大学的入学考纲、中国中学语文教材、各种HSK考试辅导教材等,自己编排教材,编写练习题及考试题。要筛选出既能突出语文教学特点,使学生能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又适合外国学生特点的难易适度、知识性、趣味性强的各类文章,以及大纲指定的一些篇目。对中国中学生而言,学生基本上都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条件,能够提前预习、朗读课文。而留学生则不同,拿到一篇字数稍长点的文章,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噢,太长、太难,生词太多,不要学”,就更不用说主动预习了,所以每一课书,我都是先编写生字、生词表,找出它们可能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然后给生字、生词注音、标调、释义,附在课文的前边,印发给学生,帮助他们扫除文字障碍,做好预习。一般文章的生词都达到三、四十左右,偏难的文章会达到六十以上。其次是编写练习题,编写练习题的工作量非常大,是一项艰辛的创造性劳动。虽然所学课文基本上都是选编的中国初高中课本中的一些文章,但中国学生所使用的练习题却不适合留学生用,中国学生的一道题,给留学生做,就可能要拆分成好几道题;中国学生的问答题,对留学生可能适合变成选择题。所以,每一课都要编写适合不同层次留学生的基础练习、阅读练习。题型既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还要兼顾教学目标及靠近考试要求。有时为了一道练习题,需要查阅很多资料,为了一个答案要反复商榷、讨论。
还有每学期的四套试卷(期中、期末、两次月考),都没有现成可用的试题,都需要我们自己抽时间编拟、打印,从题量、难易比例、到试卷的科学性、知识性的统一,其间付出的精力、辛苦只有亲历者能够理解。
如今,学校也派出了有经验的老教师专职编写国际部校本汉语文教材及练习,而且已具初型并开始试用,相信,以后的教学之路会越来越顺畅。两年多的留学生教育教学可以说是摸爬滚打一路走来,既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参考,也没有同头课教师的一起商讨探究,有的只是任劳任怨的无私奉献,昂扬饱满的工作热情,还有执著认真的探索精神。回顾自己走过的岁月,成功与失败同步,顺利与挫折并行,欢笑与泪水同在。此刻,那些走过的坎坷、付出的艰辛似乎变得模糊起来,但有一点认识却越来越清晰——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胜任此项工作,除了要有极大的工作热情和耐心,还要有对外汉语、语言学的专业知识,深厚的中国文学文化底蕴和必备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而今,我正在努力学习,不断的充实完善自己,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0
顶一下
第四篇: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方法初探
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方法初探
摘 要:语音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和社会交流的前提。语音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与学习者的母语有关,与学习者掌握汉语的水平有关,与教师教授有关。由于留学生在语音发音和学习方面有会一些偏误,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遵循一定的原则。汉语语音教学的方法:演示法,夸张法,对比法,固定口型法,总结规律法,练习法,图表法。
关键字:语音教学;难点;原则;方法
The way to Pronunciation teaching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bstract:Phonetic teaching is to train student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and the premise of social communication.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phonetic teaching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learner's native language, related to the learners to master the level of Chinese, related to the teacher’s teaching.Due to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he learning of phonetic pronunciation and will have some mistakes,so it requires teachers to follow certain principles in the teaching.The method to teach Chinese phonetic: Demonstration method, hyperbole,Correlation method, Fixed mouth method, Summary of rule of law, practice, chart method.The keyword:Phonetic teaching;difficulty;principle;Methods
I
目 录
英文摘要„„„„„„„„„„„„„„„„„„„„„„„„„„„„„Ⅰ 引言„„„„„„„„„„„„„„„„„„„„„„„„„„„„„„„ 1 中文摘要„„„„„„„„„„„„„„„„„„„„„„„„„„„„„Ⅰ
一、语音教学的难点„„„„„„„„„„„„„„„„„„„„„„„„
3(一)语音难点形成的原因„„„„„„„„„„„„„„„„„„„„3
(二)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难点„„„„„„„„„„„„„„„„„„„4
二、外国学生常见错误„„„„„„„„„„„„„„„„„„„„„„„6
(一)语音方面常见错误„„„„„„„„„„„„„„„„„„„„„6
(二)语调方面常见错误„„„„„„„„„„„„„„„„„„„„„7
三、语音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8
(一)汉语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8
(二)汉语语音教学的方法„„„„„„„„„„„„„„„„„„„„9
四、总结„„„„„„„„„„„„„„„„„„„„„„„„„„„„„12
五、参考文献„„„„„„„„„„„„„„„„„„„„„„„„„„„1
引 言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中国与国际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也愈来愈多,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所以“汉语热”的现象就出现了。现在国外多个国家都建立了孔子学院,派去海外的国际汉语教师每年都在增多,而且来中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也在增加,所以汉语不仅“热”而是显得更加的重要。“语言的本质是语音,语言可以没有文字,但不可能没有语音”(余维,1995)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就变的特别的重要,是教学的基础环节,是成功交际的前提,也是检验一个国外学习者学习效果的重要方面。赵元任在国外教授汉语语用的教材《国语入门》说过“大部分是语音教学,然后才慢慢的转入其它的”。语音教学的目的是让外国人掌握学习汉语的基础,掌握正确的发音,为进一步学好普通话铺路,学会用汉语交际的能力。发音的重要性可以从输入和输出的角度来理解。从输出的角度,发音准确流利,即使词汇不是很丰富,语法稍有偏差,也会让人听着舒服,也会觉得地道,可是如果发音不好,即使说出的话丰富多彩,语法准确无误,也会给人一种别扭的感觉。从输入的角度来讲,不能正确的辨音,就不能正确理解别人说的话,会产生误解。可见,语音在我们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好重要的。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我国关于语音教学的研究文章逐渐增多,近十年间,在语音及语音教学方面的论文研究有百篇之多,虽然不如语法多,但也毕竟对语音教学的各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对语音教学研究文章的梳理之后,我认为各类研究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文章是研究了语音教学方面的重要问题,比如声调、轻声等,第二类是针对某一国家的留学生语音方面的重点和难点做了分析,第三类是对语音教学方面出现问题的反思。
1.语音本体研究
汉语中的声调问题一直是研究者讨论的重点,这是由于汉语音高要比英语日语的音高地位重,因为汉语是声调语言,这就使得声调在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而且是外国留学生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留学生学习的难点。对于声调问题,王安红总结出两个带有普遍性的错误,阳平和上声的混淆以及阴平和去声的混淆。刘娟的《轻声的本质特征》从本质上区分轻声与字调、变调,特别是区分轻声与轻音。张燕来梳理了在之前研究中的对轻声的性质、调值等方面的观点,又讨论了轻声教学中的变调、标调的问题。
2.留学生语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研究
教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始终强调的一个原则就是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地点的留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语音教学也始终在这个大的原则控制之下,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因为受到本国语的影响,又因为汉语在许多的方面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所以语音教学一定要确定针对性的教案,保证教学效果。研究成果涵盖了众多国家的对象,对于日本、韩国留学生的如何发音的问题的研究占了很大的比例,其次就是欧美国家和一些东南亚国家。余维的《日、汉语音对比分析与汉语语音教学》一文,对日汉再语音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剖析,这篇文章是至今对日汉语音分析研究的极具价值的文章。董玉国的《对日本学生鼻韵母音的教学》针对日本留学生鼻韵母音的发音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许多学者开始研究来中国学习的韩国学习的人的语音。《谈对韩国留学生的语音教学》(宋春阳)就针对来中国学习的韩国学生的语音问题做了研究,而且做出了解决方法。针对欧美国家的语音教学研究的成果不多,比如倪彦的《英语国家学生学习汉语音难点分析》。
3.对语音教学的研究
语音教学中,我们会随着学习进程的加深,加深对语音的了解,对教学的反思成了我们在教学中不可分开的一部分。毛世桢《关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反思》认为语音教学要因材施教,引导学生逐渐的深入学习。林夕的《语音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到,教授语音的学习其实就是一种模仿,而这种模仿要穿过所有的学习过程。
一、语音教学的难点
(一)语音教学的难点形成的原因
1.语音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与学习者的母语有关
每个国家的语言都有他的独特之处,汉语是表音表意文字,所以在很多的方面都与其他语言不同。而外国学习者由于受到自己国家语言的影响,在汉语语音学习方面受到很大的阻碍。汉语中的许多音,其他语言没有或者与之相同,还有一些有与之相似却有一些差别的音,这也是国外留学生语音学习的难点形成的最主要的地方。汉语的语音与国外的音有一样的,有不一样的。相同的音,自然不会成为汉语语音学习的难点,没有的音,一听便能感觉到不同,也不会成为难点,只有那些和本族语极为相似的音,才能成为留学生学习很难的地方。2.语音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与学习者掌握汉语的水平有关
初级班的同学一般都是刚开始接触汉语,首先要从语音学习开始,所以刚开始的发音不标准,掌握的不深刻,都是由于刚开始接触汉语和语音,而随着对汉语语音学习的逐渐深入,对汉语的熟识度增加,了解更多的汉语知识和中国文化,语音学习者的发音就越来越好,难点就越来越少,但这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难点学习,比如“汉语水平处在基础阶段的日本留学生对送气、不送气容易听辨,中级汉语水平日本留学生反而不容易听辨”,这是因为送气、不送气的的听辨是日本留学生的难点,但是因为刚开始留学生掌握的语音不多,更容易听辨。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由于留学生的发音不争取,就不易的听辨了。3.语音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与教师教授有关
有些教师之前并不是从事对外汉语的工作,所以接触的较少,在教学中,把教授中国学生的教学方法用于留学生,可是这种方法并不是正确的,并不适用于国外的学生。有些教师把留学生看成是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认为教授留学生的语音和教授小学生的汉语拼音一样,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中国小学生的母语毕竟是汉语,而来中国学习的学生学生不把汉语作为第一语言,并不处在一个充满汉语的环境中。比如在教授小学生的时候,小学老师用唱读法教声调,教第三声的时候强调念214本调,但实际在生活中真正的调值并不是降升调,因此,如果不注重实际的读法,教授单个音并要求念准的时候,就会导致留学生在读词的时候
把第三声念成死板的降升调,这就使得留学生在学习第三声的时候学起来很吃力。
(二)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难点
1.声母难点
由于外语的发音和汉语的发音不同,导致来中国学习的学生在发汉语的时候,特别愿意把相似的音发错。
对于留学生来说,语音学习中的难点是学习者母语中没有或者与汉语中极为相似的音。留学生认为难点的音往往是成对出现的。
(1)在汉语的22个辅音中,z、c、s,zh、ch、sh、r,j、q、x这三组是较为难学的,是语音教学中的难点,那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发音很接近,所以在教授的时候,老师要有耐心。
(2)b、p,d、t,g、k,j、q,zh、ch,z、c,这六对送气和不送气音是语音教学的重点,留学生往往由于母语中没有送气音或者送气太弱而影响发送气音,经常会把这六组都发成“b、d、g、j、zh、z”。第二组留学生不容易发的音是“zh、ch、sh、r”,尤其是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留学生。由于英语中没有卷舌zh、ch、sh、r,所以在发这些音的时候,容易发成j、q、x。
2.韵母难点
韵母可以分为单韵母、复元音韵母以及带鼻音韵母,所以,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单元音、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的难点是不一样。
(1)单元音韵母:单韵母发音的难点主要在于唇形和舌位的混淆。例如:i和ü的区分。他们的舌位相同,但是i是不圆唇,ü是圆唇。所以老师在教授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发i的音,舌位保持固定,但是慢慢的把嘴唇变圆,这样就能发出ü的音了。
(2)复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的发音难点是容易与单韵母的发音混淆,即复元音韵母的单音化。
(3)带鼻音韵母:带鼻音韵母是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由元音和鼻辅音的韵尾构成元音后面的鼻辅音不是生硬的结合在一起,而是由元音的发音状态向鼻辅音过渡,鼻音色彩逐渐增加,最后发音部位闭塞,形成鼻辅音。
3.声调难点和韵律难点(1)声调难点
留学生大都会洋腔洋调,这就使得声调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比如来中国学习的韩国学生,学习声调中最难的就是阳平和去声。对于那些母语中有声调的留学生,因为汉语的声调和他们本国的语言不同,所以他们对汉语中的声调也是理解的不到位,感觉明白实则理解不到实质,比如来自越南、泰国的留学生把阴平和去声看成是特别难学习的点。在声调教学中,上声对于来中国学习的学生是最难的,第三声是一个曲折调,它的变调很复杂,而且上声经常在阅读中变调,所以大多留学生对于真正了解上声的读法都十分的费劲。
因为每个词都有声调(除了轻声和儿化),声调在四个音节出现之后就要重复出现一次,所以声调的使用频率要高于声母和韵母,当学习的人真真的了解了声调之后,学习的人就不会犯很多的错误。例如:
大美女(dà měi zi)大霉女(dà méi zi)如果留学生掌握不好声调,留学生在读这两个词的时候就容易造成误会。一个外国留学生在叫别人美女的时候,如果叫成了霉女,这位女生听起来就不会高兴了。
(2)韵律难点
汉语中的词有重音轻声,句子有停顿,这些都属于韵律的范围,所以语音教学并不是仅仅教授单个的音,更重要的是要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以便更好的交际,但是由于“缺乏重音和节奏意识,不知道哪个是重音,不能把握句子内部的节奏”以及“汉语在书面语上不实行分词连写”(《汉语综合课教学理论与方法》),使得韵律成为了语音教学中较为薄弱的环节。
①轻音:“轻音不是一种声调,也不是一种单纯的声调变化,他涉及语音的 音高、音长、音色、音强等各要素。轻声本质上是一种语音的弱化。对于汉语教学来说,轻声教学的难点在于音节的音高不好把握”(《汉语综合课教学理论与方法》)。
②停顿:由于汉语不分词连写,所以在不一样的位置停顿会影响到留学生对词语或句子的感觉,在不一样的位置停顿会产生不一样的意思。所以这就要求留学生拥有更多的知识,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停顿。
二、外国学生语音、语调常见错误
来中国学习的外国学生在拼音中经常会犯一些语音错误,这些错误会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障碍。
(一)语音方面常见错误
1.送气和不送气的偏误
由于外国没有送气音,所以外国留学生经常将送气音发成不送气的音,比如:b、p,d、t,g、k,j、q,zh、ch,z、c,这六组送气和不送气音中,经常被留学生发成b、d、g、j、zh、z,这就影响了学生汉语的学习,如果学生的送气音没有学好,那么在进行拼读时就会发生错误甚至笑话。“兔子跑了”会被留学生发成“肚子跑了”,“拍”被发成了“白”,“盔”被发成了“归”,这一系列的错误证明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区分的重要性。
2.发音位置不对导致发音错误
第一个是f的发音。汉语的f是唇齿音,外国学生会把f发成双唇擦音。第二个是d、t的发音。英美的留学生在发这两个音的时候不难,但是发的不清晰,含混,需要老师提醒学生用舌尖发出这两个音,帮助学生固定发音部位。
3.清音发成了浊音
留学生经常将b、d、k、g这些清音发成浊音,尤其是自己本来的语言为英语的学生,在英语中b、d、k、g都是浊音,导致留学生很难讲这些音发成清音。
4.同形字母在不同的语言中发音不同导致发音错误。
有些语言中,存在着同一个阿拉伯字母,但是这些字母的发音情况是不一样的,但学生往往熟识自己语言中这个字母的发音,却很难记住汉语中这个字母的发音,着就导致学生在拼读时发生错误。例如:元音e在汉语里发音为“鹅”,在韩语里发音为“哎”,所以,韩国留学生在发“heshui(喝水)”这个音的时候常常发成“海水(haishui)”
5.音节拼写的特殊规则
比如汉语拼音字母y、w的隔音符号的作用,它们只是避免音节发生混淆。再比如iou、uei前面加辅音声母时候得省写,改成iu、ui、un。还有就是ü开
头的韵母与j、q、x拼合时,可以写成u。所以留学生容易把ü发成u。
(二)语调方面常见的错误
语调错误就经常会给人洋腔洋调的感觉,所以老师在讲课中要尽量避免学生产生语调错误。
1.语调方面常见的错误主要是四声的错误,尤其是上声学习的错误,因为上声是个很难学习的语音点,所以如果学生学不好就很容易犯错误。
2.来中国学习的学生在学习声调的时候最常见的错误就是上升那样的调上不去,下降那样的调下不来。学生在升调和降声调的学习中,很难确定这两种声调的起点和低音点和高音点的音高。因为上声是个曲折音,所以学生在最初掌握不好降升调的规则,极容易失误。
3.去声和阴平相混:陈彧的研究表明,苏格兰学习者的去声和阴平极容易相混,由于英语中没有声调的变化,他们对没有变化的声调容易适应,去声的起点很高、降速很快,学生往往对频率迅速下降没有认识,由于没有注意到迅速下降,所以容易把他们两个弄混,导致发音出现错误。
三、语音教学的方法
(一)汉语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
由于留学生在语音发音和学习方面有会一些偏误,教师在语音教学中遵循的原则如下:
1.针对学生特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个人的情况,根据留学生的不同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留学生的语音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的语音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比如韩国中没有f、zh、ch、sh这几个音,所以这几个音就成了来中国学习的韩国学生的难点。英语国家的学生zh、j不分,第三声和第二声相混,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这个问题进行重点教学。
教师在学习中引导学生积极努力的找到正确发音的方法,引导他们找到发音的规律,自觉地学习。语音的教授必须根据学习者的自己本国语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来教学,不能对每个知识点都平均分配,亦不能对每个留学生平均用力,如果一个班级里每个国家的留学生都有,也要在教授、练习、任务布置方面进行区分,这样才能学的更好。
2.先易后难,贯穿始终
语音教学应该采取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授不同的语音内容。应该先教授较为容易的内容,再教授难点。应该先学习b、p,后学习zh、ch,先学习轻声,后学习声调。但是分阶段学习并不意味着这个时期学习的语音在接下来的其他的语音学习时期就不再接触了,而是所有学过的语音都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进一步学习和演练。语音教学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教授和训练字音以外的语言表达方式,即掌握汉语的韵律,其重要性并不亚于声、韵、调的教学。由于语音是要需要多次联席的,所以因素教学不要求特别的细,应把语音特别简单、特别基本的内容传授给外国留学生。由于外国人对汉语语音没有感性认识,对其进行《汉语拼音方案》教学时,必须针对其特点进行教学,要注意外
国学生的音素拼合能力,发挥掌握拉丁字母批发的学生的优势。
3.听说训练有效结合
语音教学中,要努力把学生的听和学生的说结合起来。“听”能够使学生学生听到正确的音,能够使学生对所听到的音产生深刻的印象,以便进行模仿发出正确的音,提高学生对这个音的敏感度和熟识度。“说”是学生对掌握的语音进行检验的好方法,使老师能够及时的纠正发音错误,多说能够提高学生对语音的熟识度。听说结合也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不至于学起来枯燥无味。
4.精讲多练
“精讲”就是说老师在课堂上要挑重点和难点的语音知识来讲解,言简意赅的讲,少而精。“多练”是指留学生在学习语音的过程中,要大量的练习,无论是口语训练还是书写训练,都要有大量的操练,这样才能把声母、韵母、声调等的语音学习烂熟于心,才能更好的交际。
留学生学习汉语最先接触到的就是拼音,而且由于学生在这段时期还没有接触到文字词汇和语法,所以学生也会将大量的精力放在拼音的学习上。老师可以在这段时期好好的纠正学生的发音,使学生的发音更加的准确、精确和规范。在这段时间,老师要重点的进行一些声韵拼合的练习,让学生重点掌握一些重点难点的语音点和一些学生以容易发的音,还有对声调的训练也是必要的。
5.增加趣味性
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为了避免枯燥无味的知识,最好采用一些有趣的素材来增加课堂的活跃氛围,尤其是在语音教学中,因为语音相比词汇和语法要乏味许多。在语音传授时,可以使用儿歌、谜语等等来增加趣味性,不仅能使来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有效的学习到语音知识,还能够使学生增加对汉语的兴趣。为了增加学生上课的趣味性,老师可以一边讲语音,一边讲汉字和文章。留学生学习汉字的时候,会涉及到语音和声调,有时还会涉及轻音、变调等的语音变化。在学习文章的时候,也会涉及到语音教学中的词语的发音、断句、停顿等等一系列的语音知识。在初始阶段,老师可以教一些简短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文章,着就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二)汉语语音教学的方法
1.演示法
演示法通过老师自身的直观的演示让学生感觉到语音器官和气流的变化,演示法最大的好处就是教师通过口型示范和气流调整的方式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不同语音发音的不同。而且在演示的时候要走到学生中间,多角度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到老师的口型和舌位的变化,以便更好的学习。老师可以拿一个镜子来掩饰自己发音是的开口度、唇形等的变化,学生也可以拿一面小镜子来观察自己发音时的口型唇形是否与老师相同。老师可以采用一些教具,比如镜子、白纸、蜡烛等,更好的表演自己发音的变化。
2.对比法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本族语和汉语的区别,感受两者的差异,然后再进一步学习。尤其对一些相似的音,老师要格外注意。比如:爆破音[b]、[p]、[d]、[t]、[k]、[g]与塞音的“b、p、d、t、k、g”的发音相似,但在不同的发音方法上有不同,所以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重点讲解。
3.夸张法
留学生在学习语音时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能打开口型,这就阻止了学生学好语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积极、幽默、鼓励的方式来对待学生,夸张法就是一种十分好的教学方法,老师夸张的讲授会使学生减少不到发音时的紧张,还会留些深刻的印象,让学生牢牢的记住语音的发音。在讲长元音【i:】的时候,用双手将嘴像后划,夸张的展示能使学生较好的掌握发音的技巧。
4.固定口型法
发音最主要的就是舌位和口型的变化,所以教师可以将包含同一因素的单音节单词综合起来,这样可以固定口型,一直保持该因素的发音口型,并且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起到巩固该口型的作用,也可以学好该发音。
5.总结规律法
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总结规律,以便帮助同学更好的学习,也减少了学生自己总结的时间。在教授语音时,基本采用的是“记少不记多”的原则。比如在教授清音和浊音的时候,告诉学生m、n、l、r是浊音,其余都是清音,都是发音是声带不颤动。在教授语音时,还可以利用表格的方式来总结规律帮助学生记忆。
6.练习法
语言最大的用处就是交际,所以无论学生对语言的理论掌握的多好,最重要的就是亲自使用,所有留学生都会经历一个由不懂到懂的,不精准到精准的过
程。要想达到熟悉和准确的使用汉语,就要做很多的练习。练习是留学生学习语言的最好的方法,只有多说、多做才能会把汉语学的好。老师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来督促学生做练习,也可以采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来帮助学生做练习。
7.图表法
图表法是为了学生总结规律,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老师可以使用现成的图表来教学,也可以由老师归纳总结出图表,甚至可以把做图表的让给学生来做,这样来中国学习的学生能更好的学习。
结 语
赵元任(1980)曾指出:“学习外国语的内容分成发音、语法和词汇三个主要的部分,学习的次序当然是也应该照这三样按步进行”。所以语音教学就放在了首要的突出的位置上。留学生学习语音有许多的难点,同时在老师讲授语音的时候也有很多的重点,所以老师要好好的讲解,留学生也要进行大量的训练。对于在语音和语调中常出现的错误,老师要找出原因,及时纠正,找到解决的办法。对外汉语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的原则方法和技巧,需要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逐步的找出来,使留学生说的一口流利的汉语。
参考文献
[1]陈文笛:《近五年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研究综述》,《科教文汇》,2011年6月上 旬,86-87页。[2]陈晓娇:《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技巧浅谈》,《安徽文学》,2011年第七期,223 页。
[3]陈彧:《苏格兰留学生汉语普通话单字音声调音高的实验研究》《世界汉语教学》, 2006年。[4]廉哲:《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难点的思考》,《群文天地》,2012年第一期 下,182页。[5]鲁健冀:《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几个基本问题的再认识》,《大理学院学报》,2010 年5月,第九卷第五期,3-4页。[6]马燕华:《论对外汉语教学的语音难点与语音重点》,《汉语教学学刊》,第四辑,169-172页。
[7]沈丽娜、于艳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声母教学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 报》,2009年5月,第22卷第三期,507-508页。[8]赵金铭:《简化对外汉语音系教学的可能与依据》,《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5 年,64-66页。
[9]张柔佳:《浅谈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原则》,《安徽文学》,2012年第一期,130页。
[10]张晓颖:《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方法》,衡水学院,2010年,3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