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的琥珀教学实录(合集)

时间:2019-05-15 07:0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奇异的琥珀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奇异的琥珀教学实录》。

第一篇:奇异的琥珀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

师: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学习一篇文章,这篇课文是一篇关于琥珀的说明文。它的题目是《奇异的琥珀》。请同学们看老师怎么写课题,尤其是“琥珀”的写法(板书课题)同学们以前听说过或者看过琥珀吗? 生:有,但是是假的,(没有~~~)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关于琥珀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第一张课件:琥珀的简介)4分钟。

师:哎?为什么课文中的这枚琥珀是奇异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读完之后,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琥珀的哪几个方面?(5分钟)师:好啦,(出示课件)上面的词语你们都会读了吗? 生:会了

师:老师想请一名同学起来读一读第一行

生:范读(教师纠正读音,提醒学生注意“松脂”的读音和“裹”的写法。全班读第一行

师:老师还想请一名同学起来读第二行

生:范读(教师纠正读音,提醒学生注意“澎湃”、“黏稠”的写法)全班读第二行(2分钟)师:看来同学们都会读了,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都会写了吗?每组请一名同学上来看拼音写词语,其他同学坐在自己的位置把词语写在草稿上。生:看拼音写词语(3分钟)师:(检查上台拼写的同学是否写对)解决了生字的问题,我们就把词语放到课文中,品读课文,并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琥珀的哪几个方面?完成填空。(出示课件)2分钟 生:琥珀的形成、琥珀的发现、琥珀的样子 师:(板书琥珀的形成、琥珀的发现、琥珀的样子)2分钟 师:那么我们今天研究的这枚琥珀,它是一枚什么样的琥珀,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小组合作找出描写这枚琥珀样子的段落,并且划出你觉得能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这枚琥珀样子的句子,开始。

生:小组讨论找出写出琥珀样子的段落、好词好句。(讨论5分钟)师:好啦,有同学找到了吗?请他起来读一读。(分别请两个学生来读一读他找到的段落)生:读段落,找句子 师:(引导学生在句子中感受琥珀形态罕见、保存完好、研究价值高,并板书)普通的琥珀中其实是不包有昆虫的,但是文中提到的“琥珀”是一种特例。人们可以看到两个好东西好好地躺在那里,而且这两个躺在一起的好东西是互为天敌的蜘蛛和苍蝇,真是一枚形态罕见(板书)的琥珀。人们甚至可以看见它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说明了它保存完好(板书)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这体现了这枚琥珀很高的研究价值。(板书),从这三个方面看,这真是一枚奇异的琥珀啊(板书:奇异)(7分钟)师:那谁能用自己的话,看着图片来描述这枚琥珀的样子呢?谁来? 生:描述琥珀的样子(2分钟)

师:嗯,真棒!这是要求背诵的段落。老师现在利用肢体动作来指导同学们背诵这个段落,以后大家背诵也可以用到这个方法哦 生:背诵最后一个段落

师:好啦,你们真能干。我们一起再来齐读一次这个段落。(5分钟)

师:在这节课中,同学们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了这枚琥珀的样子,老师这里有各式各样关于琥珀的图片,我们一起欣赏,再次感受这枚琥珀的奇异吧。(出示琥珀的各种图片)那么这枚奇异的琥珀是怎么形成的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3分钟)

师:今天的作业是:1.收集关于琥珀的其他资料2.完成《新领程》21课第一课时(1分钟)

第二篇:奇异的琥珀 教学实录

《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

师范附小 王涛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掌握“琥珀、松脂、晌午、澎湃、黏稠”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体会它的奇异之处

3、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同学们,看老师写一个词语:琥珀。谁会读?你们见过琥珀吗?谁来说一说。(课件出示琥珀图片)这就是琥珀。谁再来形容一下?那你们了解琥珀吗?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板书:奇异,理解其意思。补全课题,齐读课题。

为什么说是奇异的琥珀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检查预习

1、读词语:琥珀 松脂 渗出 包裹 澎湃 黏稠 详细(指3生读,齐读2遍)

2、指导书写:澎湃 书写时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3、抽读课文3、4、5、7、8、10、11、18自然段,思考课文主要讲了琥珀的哪些内容?(学生读)从学生的交流中提取板书:形成 发现 价值

三、细读文本,精读感悟

1、读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说奇异之处。

(出示课文琥珀插图)这就是那块奇异的琥珀,谁来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文中是怎样描述的,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琥珀的样子的句子。学生读找到的句子,然后课件出示(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谁能结合插图,做填空练习。(这块琥珀是()的,一个()一个()好好地躺在里面,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

师:你觉得这块琥珀有何奇异之处?

生:苍蝇和蜘蛛是一对天敌,同处一室,非常罕见。

生:从“仍旧好好地躺着”“身上的每一根毫毛都清清楚楚”,“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可以看出这块琥珀保存的完好无损,清晰可见,就象是昨天发生的事,我不得不为之惊叹。

师:那让我们带着惊叹之意,再来读读这几句话吧。

2、理清琥珀形成的两个阶段

惊叹之余,老师有一个疑问,这块琥珀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1---12段,找出答案。

生交流,小结:形成松脂球 形成化石 两个阶段

3、找出松脂球形成的条件

师: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自由读1—9段,找出相关的句子,可以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从学生的交流中提取板书:天气炎热 松树(松脂)苍蝇和蜘蛛

师:文中几处描写太阳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学生读出句子,课件出示

①太阳暖暖地照着 ②太阳

③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师:从这3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生1:天气炎热 生2:天气越来越热

师:你是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生2:暖暖地照着照得火热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 师:你能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这3句话吗?学生读

课文中有很多生动形象的描写,请大家读3—4段,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苍蝇的?学生读,课件出示:

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里快乐地飞舞。后来,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那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1:小苍蝇当时很快乐 师:你从哪句话读懂的?

生1: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里快乐地飞舞。后来,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生2:我读出了小苍蝇在精心打扮自己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2: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师:还是一只爱美的小苍蝇。谁能把自己的体会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生:读句子、指生评价

师:作者抓住了小苍蝇的什么来写的? 生:动作 外形

师:是啊,作者通过描写了它的动作和外形,让我们看到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苍蝇。那蜘蛛又是怎样出场的呢?出示第5段,指生读。你读懂了什么? 生1:蜘蛛很想吃掉小苍蝇

生2:蜘蛛的动作很小心,生怕惊飞了小苍蝇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 生2:慢慢地 小心地

师:你能把蜘蛛的小心翼翼读出来吗? 生2:读句子 师:谁再来读一读? 生3:读句子 师:蜘蛛一心想吃掉小苍蝇,可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出示第七段: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指生读 师: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说理解 师:怎样理解“刚好”这个词? 生:正好,不早不晚,恰到好处 师:如果早一秒钟会怎样? 生1:松脂只会包住小苍蝇 师:如果晚一秒钟又会怎样?

生2:可能蜘蛛已经把小苍蝇吃掉了,只有蜘蛛包在松脂里。

师:是啊,真是“无巧不成书”,就在蜘蛛刚要吃掉小苍蝇的一瞬间,一大滴松脂落下来,包住了这两个小东西。如果只有一滴松脂落下来,能形成松脂球吗? 生齐答:不能

师:文中是怎么说的?找句子: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4、看板书串联松脂球形成的过程

5、分析成化石条件

师:松脂球在各种条件的巧合下形成了,要成为化石还需要拭目条件?大家自由读11—12段,找一找答案。生1:还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师:你能把表明时间的句子读出来吗?

生2: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水把松树林淹没了,松脂球被埋在泥沙下面。

师:你概括的很全面,我们把这些变化称为“地壳运动”。板书:地壳运动

6、说形成过程

经历了这么漫长的时间,在各种条件的互相影响下,这块奇异的琥珀终于形成了。你能看着板书简要介绍一下琥珀的形成过程吗?

生述说、出示6幅图片,看图再来说琥珀的形成过程。

7、说价值

这块奇异的琥珀有什么科学价值呢?

出示句子(从这块琥珀,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从这块琥珀还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什么是“推测”? 生1:就是推想,猜测

生2:根据已知的东西去推理不知道的东西。师:在本文中指根据什么去推测什么?

生:在文中指根据这块奇异的琥珀去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师:你读懂了文章。而且我们还知道了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三、谈收获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又初步体会到了作者推理的严密,真是收获不小哇!

四、作业: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第三篇:《奇异的琥珀》教学实录

《奇异的琥珀》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出示如下投影,检查自学情况。)

1.看拼音写字词:(略)

2.根据意思写词:

(1)大概、估计()

(2)形容身体前后晃动。()

(3)概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让学生质疑问难,学生主要提出如下问题:)

1.为什么琥珀里有蜘蛛和苍蝇就特别奇异?

2.为什么这篇文章要通过小故事的形式来写?

3.为什么把渗出的松脂比喻为黄色的泪珠?

„„„„„„„„

师:同学们提出的这么多问题主要靠谁解决?

生:靠我们自己。

【教者运用“看拼音写字词”和“根据意思写词”的方式来检查同学们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这既能检查学生是否读准字音,又通过“写”检查学生是否掌握字形。让学生“质疑问难”,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能懂的就不讲,自读课文后仍感到困惑的才讲,而这些“讲”,主要还是教师引导学生“靠自己”去理解。这样可避免面面俱到的从内容到内容的繁琐多余的分析。】

师:为什么说这块琥珀是奇异的?(出示琥珀挂图)课文中哪一段是直接描写这块奇异的琥珀的?(生:最末一段。)

师:请读出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生: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面„„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师:在所读的句子中,哪一个分句不是作者看到的而是想象的?(生:它们当时在粘稠的松脂里是怎样挣扎的。)根据是什么?(生: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这块琥珀是透明的?(生: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根据什么知道那时就有蜘蛛和苍蝇?(生:奇异的琥珀就是物证。)下面大家再齐读最末这一整段。

【上面的教学片断看似问答法,实为提问式的引读法,只要学生能根据老师的提问“读”出文中有关语句,教师则不再“繁琐多余”地分析,最后又通过齐读整段加深对“奇异的琥珀”的特点及价值的认识。】

(讲读末段后,教师对重点词“推测”作如下练习)

选词填空:推测猜测

1.气象台的工作人员根据卫星发回的气象云图,可以准确地()出天气的变化。

2.教室里的破桌椅修好了,我()是班里的活雷锋李明干的。

3.公安干警冲进匪巢,发现杯子里的水还是热的,于是()匪徒刚离开不久。

(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经过讨论找到了正确答案,并懂得了“根据是否充分”是“推测”与“猜测”的主要区别。)

【“推测”是本课的重点词,通过先前的“根据意思写词”已初步了解词义,又通过与“猜测”的比较性选词填空,既加深了对“推测”的理解,又旁延理解了“猜测”的词义。往下,又引导同学们看看科学家们根据这块“奇异的琥珀”作了哪些科学的“推测”,就把 “推测”放到更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这样,对“推测”一词的理解就非常深刻了。】

师:咱们的科学家、作家根据这块奇异的琥珀作了哪些科学的推测呢?我们读读1——12节,这一段写了琥珀形成经过的两个阶段:首先变成包含蜘蛛和苍蝇的松脂球,然后再变成化石。大家把这一段中描写太阳的句子找出来,想想作者写了几次太阳,为什么要这么多次的写太阳?

(学生分别找出三处直接描写太阳的句子,每找出一处便朗读一次。)

师:读了这三处描写太阳的语句,给你的感觉怎样?

生:太阳光照一次比一次热。

师: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地写这太阳光呢?

(学生经过讨论,懂得了琥珀的形成要有松脂球,松脂球的形成必须要有松脂不断地往下滴,而松脂不断往下滴就必须要有热辣辣的阳光,而这热辣辣的阳光不会是冬天的阳光,只能是“一个夏天”的阳光。通过讨论,大家还认识到作者的思维方式是非常严密的,“推测”是非常科学的。)

师:大家再默读课文,想想这个特殊的松脂球的形成要有哪些必要的条件?

(教师出示“形成过程”与“必要条件”的表格式板书,让同学们讨论并分别填写和说出“包有苍蝇和蜘蛛的松脂球”的四个必要条件。)

师:能不能把这四个条件连在一起说?

生:如果没有夏天的烈日,没有松树,没有松脂不断地往下滴,没有蜘蛛扑向苍蝇的一瞬间,就不会形成奇异的松脂球。

师:说得很好。还可以怎么说呢?

生:只有夏天的阳光火辣辣的照射,只有松树的松脂不断地往下滴,只有出现蜘蛛扑向苍蝇的一瞬间,才会形成这奇异的松脂球。

师:上面的同学是先说必要条件再说结果,还可以怎么说?

生:要有包含着蜘蛛和苍蝇的松脂球,就必须要有夏天阳光火辣辣的照射,有高大的松树,有松树脂不断地往下滴,有蜘蛛扑向苍蝇被粘住的一瞬间。

师:一句话的意思,表达时既可以从正面说(只有),也可以从反面说(没有);既可以先说条件,后说结果,也可以先说结果后说条件。可见,语言表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在上述的教学片断中,教师先让学生单项条件的说,然后又要求把四个条件连起来一块说;既让学生用充要条件和必要条件构成不同的复合判断,又可把条件与结果互换位置进行表述,如此多法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是十分有利的。这样的语文课,其语文味的确是很浓的。】

第二课时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松脂球形成所必须的几个必要条件。我们学习过《黄河象的化石》一课,还记得化石的形成一般要有哪些条件吗?

生:两个条件。一是地壳变化,二是时间漫长。(教师板书:地壳变化时间漫长)

师:“地壳变化”书里是怎么写的?(生读: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淹没在泥沙下面。)

师:“时间漫长”有多长?

生:有一万年左右。书里说“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一转眼就过去了”。下文又说“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所以说有一万年左右。

师:为什么又写“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而不写出怎么样呢?

生:因为后面写“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所以前面就必须要对海水的情 况作交待。

师:说得好。这样前面与后面就相互照应了。作者又是凭什么推测到陆地沉下去,海水漫上来的呢?

生:因为这块奇异的琥珀是在海滩边发现的。

(教者让同学们齐读“海风猛烈地吹„„这是很少见的”这一段,然后要求同学们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干什么”简要地概说这一段内容,当学生普遍举手发言时,教者又要求“还没得发言过的同学把手举高一些”,最后老师和学生又分角色分别读了“爸爸”和“孩子”的对话。)

师:陆地沉下去,海水漫上来,有没有根据?(生:有)是不是“猜测”?(生:不是)哪是什么?(生:推测)

【再一次强化了对重点词“推测”的理解。】

师:拿出笔,根据化石形成的必要条件用下面的关联词语写一个句子。(打出投影)

如果没有„„就„„

只有„„才„„

师:(约两分钟后)写好后就自己读,要读出感情。请还没有发过言的同学读自己的句子。

生1:如果没有经过漫长的时间,没有地壳的变化,就不会有琥珀的形成。

师:有没有比她说得更好、更严密的?

生2:如果没有包含着蜘蛛和苍蝇的松脂球,没有地壳的变化和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就不会有琥珀的形成。

师:什么样的琥珀?(生:奇异的琥珀)

师:再修改,改得更好、更严密一些。(再动笔)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中“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像是很严重的,教者在这里让学生先动笔写,再动口读,最后又动笔修改,把读与写、动口与动手较好的结合起来。】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本课主要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生:1.琥珀的形成;2.琥珀的发现;3.对琥珀的推测及其科学价值。

师:我们就可以按这几部分给课文分段。(学生分段)

【划分段落仍然是中高年级的学生应该掌握的,教者不落“分段——讲解”的窠臼,而是采用“讲读——分段”的方式。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后,分段也就水到渠成了。】

师:科学家的推测是非常严密的。这是科普说明文非常重要的特点。(板书:严密、准确)科普说明文还有什么特点呢?大家再默读琥珀形成这一部分,用笔划出描写生动、传情的词句,然后再好好地读一下,要读出感情来。(学生默读课文,勾划词句。)

师:没有发过言的同学优先请说。(请一生说)。

生:“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这一句写得好,因为作者用拟人的写法,把松脂比喻为泪珠,把松树写活了。

师:为什么说是“泪珠”而不说“汗珠”里?

生:老松树看到两个小虫子挣扎的情景心里是非常痛苦的,就很可怜它们,所以流下了泪珠。

师:说得好。下面大家读这一节,要把老松树对小昆虫可怜、同情的感情读出来。(生读)

生:“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这一句写得好。(品析、品读略)

生:这一段也写得好——“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在这一片断中,教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体会了时间的漫长及内含两只小虫的琥珀的奇异,然后老师范读,再让同学们感情朗读,要求读得慢些,要读出时间的漫长,读出对这两个小东西淡淡的同情,读出这块琥珀的珍贵。)

(学生再提出第6节、第7节中描写生动传情的句子,老师顺势打出投影片)

a.许多老松树渗(流)出厚厚的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b.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盖)在里头。

师:上面语句中的“渗”能不能换成“流”,“包”能不能换成“盖”?为什么?

生1:不能换。“渗”的速度比较慢,“流”则太快了。

生2:“盖”是从上往下,可能盖住头,脚还露出来呢。“包”就是把全身都包住了。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用词准确,描写生动、传情。这就是这篇科普说明文的第二个特点。(板书:生动、传情)

【在上面的教学片断中,教者引导同学们运用换词比较的方法进行“品词”,如“泪珠”与“汗珠”比,“渗”与“流”比,“包”与“盖”比等,通过换词比较,体味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在一般情况下,换词往往是为了证明不能换词,而这“换——不能换”的过程,就是语言的品味、感悟的过程。品词后,教者又让同学们进行品读,即把划出的生动传情的语句语段读出感情来。张老师的教学给我们以启示:品词与品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般应先品词,后品读。品词是否到位,理解是否深刻,又要通过品读来检验。】

师:课文学到这里,还有什么问题吗?

(让学生再次质疑问难。略)

师:你们能不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写作中去呢?(出示投影图片,图中桌上有一花猫,桌下的地板上鱼缸已破碎,两条金鱼平躺在地板上)大家根据这幅图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测,用五分钟的时间写成一百字左右的短文。

(五分钟后分别请两位同学念所写短文,其中一位学生写的短文如下:)

一只小花猫看见鱼缸里有两条小金鱼快活地游来游去,它馋涎欲滴,不管三七二十一用爪子就抓,可什么也没抓到,它恼火了,用头一顶,一个悲剧发生了,鱼缸被跌落在地板上破碎了,可怜的小金鱼也一命呜呼了。

(教师引导同学们适当点评。要求同学们回去后再修改短文。这次写作练习可以有两个档次,一是进行合理想象写一段话,一是可用《上学以后》为题,写小明上学后家里发生的事,要求想像要合理,推测要严密。)

【让同学们根据“小猫——鱼金——碎鱼缸”的内在联系进行想像和推理,把阅读教学与片断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评】

综上所述,本课的主要特色是:

(1)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在这两节课中,教者除注意组织全员参与的说、读、写的训练外,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十分注意发言面的广泛,在多人举手发言的情况下,曾多次提出“请还没有发过言的同学说”,“请还没有发过言的同学把手举高一些”,“教师与优生对话,大部分学生当陪客”的现像在这两节课中荡然无存。在最后的想像推测作文中,注意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出两种不同要求、不同档次的作文,这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其最近发展区获得发展”。在课的前后两段均让学生质疑问难,充分地体现了教者“以学定教”、“以人为本”、“自主学习”的教育新理念。

(2)注重多式的变说训练。在品词品句的基础上,着重让同学们依据松脂球和琥珀所需的必要条件进行不同句型的变说,且“说”的训练是非常到位的。

(3)注重多式的品读,加强语感训练。阅读教学离不开读,这两节课中读的方式是多 种多样的,如默读、齐读、师生分角色读、教师动情范读、学生悟情仿读、品读等,真正地做到了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语感。

(4)注重运用性的训练。教者在讲读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时,让同学们进行多式的写句训练;学了本课后,又仿效本课的写法进行想像推理性的写短文训练,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真可谓“君子既动口又动手”。一篇常识性的科普说明文上得语文味如此之浓,真好啊!语文课就该是这样的!

第四篇:《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

《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奇异的琥珀》选自s版第11册语文教材,主要写的是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的琥珀,推测出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怎样发现的,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材分析:

《奇异的琥珀》是一篇说明文,主要写的是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的琥珀,推测出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怎样发现的,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课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12自然段),写这块奇异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第二部分(13—17自然段),写这块琥珀被发现; 第三部分(18自然段),写琥珀的样子和价值。

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们根据一块同时包着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推测出故事详情的情形,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必要条件,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精神。

重点是从人们推测的故事中,了解这块奇异的琥珀的形成过程;

难点是明白人们是根据什么推测的,以及琥珀的形成的必要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文中配有两幅插图,合理的利用插图资源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主要教学方法:

1.读:首先要求学生自己读,通过自读把握本课生字生词,努力把句子读通、读顺、读懂;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由词语到句子、到段落,理解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接着,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读出文章中优美词句所描绘的情境和氛围,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小组合作:四人一组,根据自身情况选定组长、记录员、发言人、补充员等职务,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记录员汇总后,由发言人在全班交流时进行发言,如果发言不全面,则可以由补充员进行补充说明。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按要求掌握本课生字生词。

2.使学生了解人们根据一块同时包着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推测出故事详情的情形,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必要条件,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精神。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以自然段。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人们推测的故事中,了解这块奇异的琥珀的形成过程;

难点:明白人们是根据什么推测的,以及琥珀的形成的必要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琥珀吗?请打开课本第108页,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你都能看到哪些关于琥珀的信息?

(指名让学生说,说完之后,教师补充:琥珀是古代松脂的化石,淡黄色、褐色或红褐色的固体,很脆,燃烧时有香气,摩擦生电,可作琥珀酸和各种漆,也可以入药或做装饰品。)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叫做《奇异的琥珀》,说的正式图片中的这颗琥珀。到底围绕它发生了什么样精彩故事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生词,努力把句子读通、读顺、读懂。

2.找一找,这颗奇异的琥珀是被怎么发现的?

3.指名分角色朗读父子的对话。问:“很少见的”能让你感受到什么?(说明它“奇异”,正好与课题奇异的琥珀相照应,那么,这颗琥珀到底奇异在什么地方呢?)

4.请同学齐看18自然段(指名读)。5.首先,这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

(1)透明:可以看到小东西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和它们腿的四周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2)两个小东西完整无缺:好好的躺着,每一根毫毛都没有损坏。

6.(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从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

(1)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2)琥珀的形成需要万年之久。7.说明这颗琥珀具有哪些价值?(1)可以推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

(2)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8.有感情的朗读第18自然段,并尝试背诵。

第二课时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这颗奇异的样子、价值及它是怎么被发现的,文中说:“从这颗奇异的琥珀,我们能推测出万年前的故事的情形”那么,到底是怎样的情形呢?请同学们迅速找到故事发生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请同学们四个人为一组,回到一万年前的故事,找出不懂或认为好的地方,进行小组交流学习。

3.汇报交流情况:

(1)故事发生的时间、季节、天气、远处有大海、近处有松树。(2)故事的主角:苍蝇、蜘蛛

(3)作者是怎么描写苍蝇和蜘蛛的?哪些词句让你感觉用的特别好,为什么?(4)苍蝇和蜘蛛被困在松脂球里的原因是什么?(5)松脂球是怎么变成化石的?

(6)从中让你得到了关于琥珀的哪些知识? ①琥珀是古代松柏树树脂的化石

②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成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4.回顾全文,我们知道琥珀的形成需要经历哪些阶段?(1)形成松脂球(2)变成化石

5.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6.小练笔:请你根据这颗奇异的琥珀的样子和它形成的条件,自己推测一个发生在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

《奇异的琥珀》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主要写的是根据一块包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的琥珀,推测出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怎样发现的,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但与一般的说明文不同的是: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按事情的发展过程组织材料,使文章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奇异的琥珀》是一篇科学普及故事。课文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推测、想象出这块琥珀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且判断他在科学上的价值,是我们进一步增加了有关化石的科学知识。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本单元编排用意和本课特点,以及本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科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点:1知识与技能方面,学会12个生字和新词,认读1个字。2 过程与方法方面,首先能够了解这块奇异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理解作者科学、合理的推测、想象,并能够举例说明。其次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展开合理的想象,并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科学合理的想象产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和愿望。

课文中讲的这块琥珀和别的琥珀不同,它里面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而且这两个小东西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说明苍蝇和蜘蛛曾经在里面进行过挣扎。所以让同学了解这块奇异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理解作者科学、合理的推测、想象,并能够举例说明将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而能够抓住关键词语展开合理的想象,并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便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就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根据课文内容,我将采取几种教法:

1.情景教学法。

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感环境中受感染体悟情感,可优化课程教学。在讲授本课文时组织学生观察松脂和湖泊的标本,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我将指领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如仍不能化解,那么我将进行点拨,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彻底、更快、更清晰的了解知识、获得知识。

3.程序教学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作为教师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所以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主要采用以下的学法。

1、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题,逐步引导同学学习全文。并在讲授过后当堂测试与 4

反馈。

2、图文结合法:让学生根据课文画出琥珀形成过程示意图,理清全文。

三、说教学过程

本文我设计用3课时完成。第(1)课时主要是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第(2)课时主要是组织教学、教授新教材,从而掌握文章的重点,解决文章的难点。第(3)课时对学生前一课时学过的内容进行巩固,之后进行课堂测验。

在此,我主要阐述一下第(2)课时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1.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2.探究学习,理解全文 3.拓展延伸,综合性学习4.布置作业

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新课的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课伊始,先组织同学观察松脂和琥珀的标本,分别说一说他们的特征,想一想他们时候是同一样东西。通过直观感知的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内在求知欲,为整个教学的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起到事了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步,探究学习,理解全文。“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首要地位,老师要给学生自读,自悟的空间,而不可流于形式。所以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按着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或轻声读,或朗读,或分组读,或问读,或同桌互读,借此机会导读书方法,让学生通过独立或小组讨论的方式思考文中的琥珀的奇异之处和科学价值,并在书中画出重要的句子,指导学生抓住“想象”和“推测”两个词语,养成边读、边思边动笔勾画、旁批的良好地读书习惯。再“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巩固。学生在自主读书、自主思考,自主发现问题和合作探索中,学会了合作,思维被完全激活。在读通读熟中感受到了自主读书的乐趣,和小组合作学习中自我表现的参与意识及成功的喜悦。文章皆非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教学有情有景的课文时,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边学课文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这样既能用图画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体悟情感,又能培养想象能力。

所以在学习形成过程这一环节,我会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想象能力。【首先引导学生认真的默读文章的第2-12自然段,总结讨论一下形成这块琥珀需要哪些条件并进行全班汇报。让学生抓住课文中对松脂的简短文字进行分析,使他们想到要有松脂包裹两个小东西,而松脂的形成必须是在炎热的夏天从松树上渗出。这样学生再来读课文可以找到许多相关琥珀形成过程的语句。请学生读一读这些句子,说一说他们与琥珀的形成有怎样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适时引导学生发现:这块琥珀的价值还在于同时有两个小东西被包裹在松脂球中,让学生想象一下是否有可能同时裹住两个小东西? 5

激发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只要说得合情合理便不予否定。此时学生的兴趣会很高涨,我借势让学生再次读课文,学生发现科学家推测苍蝇轻松得意,所以丧失了警惕,没有注意身边的危险。而蜘蛛一心一意地要把苍蝇当美餐,就忘记了所处的环境。这为下文松脂把它们包在一起提供了可能。这样学生感受到科学家推测过程的合理,那一瞬间是在绝对自然的情况下发生的。这时,学生对科学家的合理想象,严谨思考产生佩服之情,我将播放松脂球形成的动画,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再来朗读这个被推测出来的小故事,情感会自然流露。通过动画引导学生认识松脂球变为化石的必备条件要经历沧海桑田的巨变。在明了了形成这块琥珀的条件和过程后,我和学生一起整理出琥珀形成的示意图。3最后请同学再一次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三步,拓展延伸,综合性学习。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辩证统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所以,我请同学结合科学家的想象与查找的课外资料,再来想想这块琥珀还有可能形成的过程。学生通过讨论、比较,会感觉很难想象出新的过程,由此更加敬佩科学家想象的合理。而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我出示“柏抱槐”图,让学生小组讨论它的形成过程,要做到想象合理。

第四步,布置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自选对象,写一篇科学品读随笔。

四、说板书设计 奇异的琥珀

保存完好 松脂化石

科研价值

形成松脂球——埋入泥沙——变为化石

天气炎热 海陆变迁 时间漫长

蝇蛛巧遇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

一、教学思路: 1.这颗奇异的琥珀是被怎么发现的?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还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2.以课题中“奇异”二字入手,让学生说一说《奇异的琥珀》到底“奇异”在什么地方,引出琥珀的样子和价值。

3.根据琥珀的样子,引出琥珀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再想一想,它的形成过程中都需要哪些必要条件?这时可以课件出示几个词语,让学生根据课文内 6

容将词语扩充成句子,总结出琥珀形成的过程,结束后,再次回到形成过程,体会作者在描述故事的过程中哪些语句用的特别好,有感情的读一读,感受这些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4.对全文进行回顾总结,接着进行小练笔,让学生根据琥珀的样子和它形成的必要条件,自己推测它的形成过程,完成300字左右的小练笔,进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精神,同时加强写作训练。

二、主要教学方法

1.读:首先要求学生自己读,通过自读把握本课生字生词,努力把句子读通、读顺、读懂;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由词语到句子、到段落,理解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接着,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读出文章中优美词句所描绘的情境和氛围,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小组合作:四人一组,根据自身情况选定组长、记录员、发言人、补充员等职务,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记录员汇总后,由发言人在全班交流时进行发言,如果发言不全面,则可以由补充员进行补充说明。

3.练笔

让学生根据这颗奇异的琥珀的样子和它形成的条件,自己推测一个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

三、反思与改进 1.课时内容变动

在原设计中,我仍然将全文教学放在两课时完成,但第一课时着重于讲解奇异的琥珀的发现、样子和价值,第二课时讲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但后来觉得,这样划分后,小练笔不能随堂练习会降低学生探索和习作练习的效果,同时将全文划分两课时又失去了流程的完整性,所以将设计内容进行了整合,第一课时用来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以读、问、交流、汇报的形式将琥珀的发现、样子、价值和形成过程进行整体学习,第二课时着重于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和习作能力的培养。

2.优点

(1)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思路清晰、完整,课前准备充分,课件效果较好。

(2)能放能收,对于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己解决,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节省了时间,还能让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3)汇报交流又练习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四人合作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凝结团聚力。(5)教态大方得体,和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默契关系。

(6)课堂及时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予以纠正,注重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尤其在总结琥珀的形成过程时,以字扩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总结能力,而且还很好的练习了学生的造句能力。

(7)分角色朗读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用的比较到位。3.不足

(1)板书时字体不工整、版面不够整洁,板书设计能力欠缺,需要平时多家训练。(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时,没有范读,学生读之前没有特意交代其他学生注意听,听完后对朗读的同学进行评价。

(3)对文中描写苍蝇和蜘蛛的词句的欣赏不够,只是让学生在交流完汇报的时候说了说,老师没有着重提出来,让学生有感情的读,如果能提出来具体的词句,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某些词语的妙用,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更大的帮助。

4.改进方向

(1)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尤其板书的设计与应用。

(2)加强教学中学生对好词好句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3)坚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以学定教,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学会学。

第五篇:《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

《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掌握“琥珀、松脂、晌午、澎湃、黏稠”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背诵课文的最后一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作者的想象依据,体会它的奇异之处,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说明文,也可称科学小品。大家知道琥珀是什么吗?琥珀是一种淡黄色或红褐色的装饰品,燃烧时有香气,还具有科学价值。那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又称为“奇异”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注意珀、脂、湃的读音。注意澎湃、黏稠的字形。

2、理解词语的意思:约摸、飒飒、热辣辣、前俯后仰、化石、黏稠、推测。

3、概括课文大意:写人们根据一块奇异的琥珀来推测出琥珀是怎样形成,怎样发现的,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课文共分三部分:

一、(1——12)写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二、(13——17)写琥珀被渔民父子发现。

三、(18)写琥珀的样子和价值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说一说文中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2、琥珀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学生总结交流。

(1)必须是炎热的夏季,必须是老松树,这样才会滴下较多的松脂。(2)必须是蜘蛛扑过来的那一刹那,不然只包一个昆虫,或者一个没有。(3)树林的不远必须有海,这样地质变迁时才会形成化石。(4)必须要很长时间。

3、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找出文中的句子。

4、琥珀有什么价值?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了它的价值,我们可以从琥珀中获得很多关于远古的事情。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琥珀的形成过程和价值,可是为什么说是“奇异”的呢?我们下节课再说。

第二课时

一、回顾初读内容。

1、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一种化石,它叫什么?(琥珀)谁能简单的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琥珀?

2、课文围绕琥珀写了哪些内容?(形成、发现、样子和价值)

3、想想为什么将这块琥珀称之为“奇异的琥珀”?

二、深入学习课文。

1、通过琥珀的样子,琥珀的形成,感受文中的奇异。重点语句:“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到好几圈黑色圆环”。

2、通过学习琥珀的发现过程以及科学家们的推测,感受琥珀的奇异。

三、揣摩写作特点。

这篇课文与你学过的说明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交流体会。(语言生动形象,富有人情味)本单元习作就是让写一篇说明文,可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

四、课堂小结。

想象和推测要有科学依据,不能凭空想象。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奥秘的科学精神。

下载奇异的琥珀教学实录(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奇异的琥珀教学实录(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案 奇异的琥珀

    《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 中小成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 2、体会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和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

    奇异的琥珀教案

    《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

    奇异的琥珀教案(★)

    《奇异的琥珀》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深入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课......

    《奇异的琥珀》说课稿

    《奇异的琥珀》说课稿 窦友波 一、 说教材: 《奇异的琥珀》是第十册新教材中第三单元的课文,此单元以“神话传说,科学天地”为主题,训练的重点是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反复推敲重......

    《奇异的琥珀》说课稿

    7、 奇异的琥珀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是语文( )号,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A版五年级 下 册第 7 课《奇异的琥珀》,我将从说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

    《奇异的琥珀》说课稿

    《奇异的琥珀》说课稿平罗县城关第五小学 马青 一、说教材: 《奇异的琥珀》是S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21课,此单元的主题是“科学与发现”,训练的重点是默读课文,深入理解课......

    新《奇异的琥珀》

    《奇异的琥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这块奇异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理解作者科学、合理的推测、想象,并能够举例说明。 2、能抓住关键词语展开合理的想象,并体会这样表达的好......

    说课稿 奇异的琥珀

    《奇异的琥珀》说课稿 中心小学成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黄花镇中心小学的成春苗,我说课的题目是《奇异的琥珀》。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奇异的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