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编写小学语文的导学案
如何编写小学语文导学案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有必要对备课进行改革,由原来的教案变为导学案。
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依据五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一、总体要求: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导学案要根据学科特点来设置,基本要求,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知识储备、小组任务、时间安排、课堂检测等内容要考虑到层次,考虑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特点,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巩固练习要设置选做题、思考题,“扶优扶强”。
二、“导学案”的编写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层次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三、具体要求:
1、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
2、导学案问题的来源。(预设性问题与生成性问题)
⑴教材中的重点、难点;
⑵用日常检测中发现的知识缺陷与漏洞;
⑶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⑷教师自己最想讲的知识;
⑸课堂互动中生成的问题。
在预习中用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学与讨论解决基本问题。学生通过有效的预习可以解决80%甚至更多的问题。教师要以自己对教材阅读的方法与感悟、提出的问题与提出问题的思路作为支点,引导学生用教师提出的问题、提出问题的思路、角度与自己提出的问题,与教材、同学、老师进行深层对话,生成学生学习中更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并让学生去尝试探究解决。
3、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教师要从“多讲与多练”挤占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进行过多的机械训练的误区中走出来,虽然这种方式曾是应对传统考试的法宝,但对学生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探究能力的考察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教学效率也是不高低下的。得到的是学生在学习上的死记硬背和运用中的生搬硬套;失去的却是学生求知的热情和欲望以及孩子的灵性。我们的课堂应该由学生的静听向主动独立思考、积极发言、展示交流,互相修正、互相点评、互相检查转变。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创新能力的支点,也是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探究的快乐,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获得成就感与自信的基石。因此彻底的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充分的解放学生释放学生的潜能才是我们当前进行课程改革的关键。主要体现在教师主导性:课堂上,当出现学生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出现许多想解决的问题时,教师的点拨、归纳、筛选,是发挥教师组织、主导作用的有利时机。
(1)、组织筛选问题。针对各小组存在的共性问题,围绕重点难点易错点,教师精选出具有思维价值、创造价值和发散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行讨论交流。
(2)、启发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组织和引导作用,让学生通过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等形式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达成共识,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
(3)、互动点拨。同时教师适时介入学生的互动,对学生无法解决或仍存偏差、歧意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保证课堂讨论交流的方向性和顺畅性。同时教师还要结合课堂上出现的新问题,适时组织即时互动,既要保证新问题的及时解决,又要不干扰中心问题的处理,从而使整个教学思路顺畅。即便是需要讲解时,也应尽量通过启发设问,让学生思考、探索、分析得出结论,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深化对基本知识的理解。
4、作业必须符合学科的特点,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拓展的必要性,作业的设计要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要借课内学到的知识与达成的能力,去解决课堂以外的现实问题;作业必须紧扣教材文本要求,让学生牢固掌握课堂内学到的知识与能力,并且能够逐渐内化,灵活运用;作业必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体现层次性。
5、课前预习
(1)、没有预习的学习是低效的。以前多部分学生没有养成预习习惯,少部分学生能够预习但没有习得方法,不能突出学科的特点。这样学习起来,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想学什么,只是被动的接受和等待。导学案的预习能够给学生明确的指导,使学生能抓住语文学习的关键点,自主地进行预习,在投入到课堂教学学习之前已经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同时因为有了问题急于想求得伙伴或教师的帮助,急于想解决问题,所以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2)、在检查预习的环节:学生小组交流学案上的预习题目,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掌握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不足之处。对于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障碍及疑难之处,教师要在随后的教学中进行点拨。此环节,教师要做好三点:解决基本问题。所谓的基本问题就是扫清阅读障碍的字词,要处理的准确扎实;强调中心问题。预习中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充分重视、明白、理解,为下一环节的合作探究做好铺垫;强化集中的问题。大家都容易出错的问题一定要强化解决,哪怕是一个字的读音,也要做到事无巨细的弄准确,不留预习上的的死角,这也是堂堂清的具体体现。
四
导学案的编写
(一)、导学案的性质
导学案应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可以籍此并依托教材可以比较轻松的做到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案,是教师给学生搭建的可以自主学习的平台。
(二)、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2、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
3、问题性原则: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要精心设计,可以是填空,可以是思考题或其他形式。
4、层次性原则: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同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5、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具体要求:
第一、“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二、“导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第三、“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第四、“导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第五、注意“导学案”与一般教案、讲义的区别,不能把“导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更不能直接照搬教辅资料。
第六、“导学案”的编写一般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三)“导学案”的备课模式:
“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集体备课(这我们做不到,都是单枪匹马。)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2、轮流主备
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
3、提前发放
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4、课后反馈
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5、整理成册
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成册,作为本备课组的教案,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检查和存档。
(四)、导学案的编写格式
1、容量要求:八开纸正反两面、页边距、中缝2厘米左右,三案合一。
2、页眉设置:
××学校)×什么科目什么版
导学案№×× 编写:×××
审核:×××
3、页脚设置:
章节名称(×章×节)
页码
激励话语(名言、警句)。
4、导学案编写的基本环节
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一、导学案的内涵“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课堂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是师生共同教与学,同步操作的学习文本。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二、编写实施导学案的意义通过“导学”这一手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导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巩固训练等环节的调控,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达成学习目标最大限度的落实。
三、导学案的编写
(一)编写原则
1、主体性原则。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学案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它与教案不同,教案是老师用的,学案使学生用的。既然为学生服务,学案就要有学法指南。学生依据学法指导知道该怎样学。《伟大的的悲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个字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3.抓住细节描写,品味生命的顽强。
4.学习斯科特等人的顽强精神,培养坚强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 读懂文章主旨。
【学习难点】“悲剧”的“伟大”意义理解。
【学法指导】
1.静思、合作相结合,加强课文朗读指导。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导入:从古人飞天的梦想到登陆月球的成功,从世界最高峰的珠穆琅玛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从人迹罕见的大河源头到遍野黄沙的塞外大漠„„人们因为求知而探险,又因为探险而求知。这条魅力无穷而又荆棘丛生的探险之路啊,有多少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写下了行行美丽的篇章。今天让我们探险家一起走进神秘的南极。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
1、在通读全文基础上,积累雅词:(3分钟)
2、自我检验,选词说话:(教师寄语: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5分钟)
请至少选用两个积累的词语概括文章的内容
3.预习检测:(教师寄语:书要细细读,淘尽黄沙始到金!)
你读出斯科特一行人失败的原因了吗?(5分钟)
请从第二段、第六段、第七段找出相关信息。二.问题探究:(教师寄语:与书中的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思考: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别人看。那么“伟大的悲剧”的价值在哪里呢?
学习指导: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4分钟)
2.找出让你感动的细节,再用“从„„句,可以看出„„具有„„的品质”句式把探究的结果写在学案上。(抓住细节,读出你的理解3分钟)
3.小组交流后,班内展示:(10分钟)
三、迁移延伸:(教师寄语:赞美英雄会让你的心灵得到鼓舞,相信你能够写出最挚美的赞语!)(5分钟)
请你用最精练的语言给课文写题记,或是赞美,或是感悟。如果能够引用更好。
老师例句:
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只要你迈出了第一步并坚持走下去,你就会永远定格在历史瞬间。
四.发现质疑:(教师寄语:读书善思考,头脑自灵秀!)
在自然面前,人们的力量太渺小了。斯科特一行的壮举就像一座座石碑雕刻在后人心中。悲壮的死去,虽死犹生。你还有什么新发现吗?
(认真读书,小组交流,你会有新的发现。3分钟)
学生如果按照学案安排,知道每一步该做什么,告诉他们怎样读书,加之时间的限制,相信学生会做得很好。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到什么时候也不能颠覆。使用学案不等于教师不讲,教师该出手时再出手,教师该出手时要出手。授课中,学生在第二个环节中有个小障碍,我就引领听他们通过真情朗读来达到品味生命坚韧的。
2、探究性原则。使用导学案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要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因此,导学案要力求做到“问题探究化,导学简单化”,让导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指南针。
怎样设计问题?
(1)设计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2)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多和细碎;
(3)设计的问题应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并思考;
(4)设计的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多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 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
(5)设计的问题所用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多用“想一 想”、“议一议”、“试一试”、“练一练”等问题情景去设计学习过程,让 导学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的老师。
语文学案问题设计要简约,就是要提出一个主问题来,能够引爆学生的思维。主问题是相对成串的连问、简单应答的碎问以及学生随意的追问而言的,它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研读的重要问题和关键问题。在以主线索的阅读教学时,由于一般性提问的量大大减少了,课堂活动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内容,就会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主问题能够引发对课文的整体阅读。《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会有独到见解!)
1、通读全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槛()深邃()呢喃()头颅()磐石()踌躇()()
3、“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是怎样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过程:
主要事件:
二、自主检测(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
仔细地研读文中关于贝多芬的语句(找出相应段落),按要求说话。
(1)我了解到贝多芬是一个“巨人”,课文是这样写的(在课文中画出来)
(2)我也了解到贝多芬是一个“常人”,课文中是这样写的(在课文中画出来)
三、合作释疑:(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贝多芬,却仍对他“对面不相识”,他的相貌如何?文中怎样刻画的?(从课文中画出描写贝多芬的语句,分别从外貌描写到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入手。这些描写是按照什么次序来写的?)
从这篇文章中,你认为要写好一个人物必须注意哪几点?
四、迁移延伸:(教师寄语: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
写作: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要做到以形传神,切忌面面俱到,切忌脸谱化。
下面请同学们进行片段描写,写你最熟悉的一个人。(说明:读书贵在能入能出,借鉴模仿是写作的基础,通过写能进一步感悟领会本文描写人物的精妙。)
写作要求:(1)模仿本文刻画人物方法,写出该人物独特的个性。
(2)时间:十分钟
(3)字数:200字左右
上述的设计,应该说是简约的。课堂线索较清晰,“自主学习—自主检测—合作释疑—迁移延伸”四大模块明快有深度。尤其是第二板块按要求说话,贵在人人有话说,人人有依据,不仅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而且还置问题于矛盾之中,“巨人”“常人”相得益彰,让学生了解到的是生活中真实的人。
要给学生提供学习路径,而设计好学案主问题,就是给学生提供了一条学习的路径。
3、导学性原则。导学案的编写要突出体现“导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昧做练习,要通过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相对复杂的问题的设置,阶梯式学习内容的呈现和有序的学习步骤的安排,引导、鼓励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4、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参与中挖掘、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5、层次性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
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一个好的学案应该适合各类学生发展,问题的设计应该层次分明,就像金字塔。我们不是总在提倡分层教学吗,学案是体现分层的最佳环节。《伟大的悲剧》的第一环节中三个小问题是有梯度的:由积累雅词到选词说话再到“你读出斯科特一行人失败的原因了吗?”逐渐加大难度,这样会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另外学习方式也要有层次性,像《音乐巨人贝多芬》由自主学习到合作释疑。要根据学情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
6、实用性原则。编写的导学案要从自身学生的认知水平、现有学习能力和老师自身的需求出发,合乎学生使用和老师自己使用,操作起来显得简单而实用。
(二)导学案编写要求
1、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媒介,无论是导学案的编写还是学生的学习都离不开课本。因此,编前必须深入阅读文本,钻研教材,深刻领会编者意图,文本作者表述的内容、思想感情和教材教学要求,切实认真地备好教材,为导学案 的编写打好基础。
2、对导学案的设计,要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处理好教材,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更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同时尽量做到导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导学和探究的问题能引发学生兴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3、导学案的编写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经历个备—群备—自备的流程。当周备下周的导学案,每课一案,先由主备人“个备”,然后返回科(基)组“群议”,主备人再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修订”,然后分给相关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再根据自己班级学生实际进行“个备”,最后结合实际的授课经历,做“课后修订”。
4、导学案的编写要围绕单元教学要求和课后练习,每课设置有适宜的学习目标。整个导学案必须以学习目标为中心,紧扣学习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问题和学习过程。目标定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所有的导学环节和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都必须和学习目标相对应,为目标的达成服务。
5、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探究或学习的内容要清晰明了,每一部分要做什么,必须是能动的,一目了然,不能含糊不清,不能无从下手。各层之间的衔接要自然和谐,即由此可以及彼,由此能够达彼。一般地说,依托导学案并阅读教材,就可以基本掌握基础知识,基本解决导学问题,基本做好目标检测。
6、导学案的编写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即把知识转化为导学问题、探究问题,把问题按阶梯式由易到难呈现出来。通常第一层次为“识记类”,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后迅速解决;第二层次为“理解类”,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第三层次为“应用类”,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能解决实际问题;第四层次为“拓展类”,要求学生能把所学知识和社会生活实际挂钩。
7、导学问题的设置和学习过程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呈阶梯式推进。设置的练习题中要落实字词等基础知识,要有机融入课后“思考与练习”的题目,要突出一两个重点训练,着实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8、每个导学案的份量要适宜,不要过简,也不要过于繁杂,要合乎实际操作,有实效。通常精读课文为16开纸2个页码,略读课文为16开纸1个页码。
(三)导学案的构成“导学案” 通常由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预习导学、合作探究、课堂训练、当堂达标、课后反思几个环节构成。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既要恰当,符合文本教学要求和课标要求及学生学习实际,也要简单、明了,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课内容的练习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每课不能太多;
(2 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3)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简洁易懂、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4)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
教师需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如果目标确定的不适度,学生很难实现高效学习。
2、重点难点 要有本节课的重要的知识点和学生难以掌握的问题,使学生提前有个准备。
3、知识链接 与学习本课内容相关联的知识(背景)介绍,或本课学习需要哪些其它知识,或以往已学哪些知识点为本课学习打下了铺垫等等,把它和本课的学习有机联系起来,从而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4、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合作探究应立足教材注重基础。设计的问题要注意渐进性,指导性,趣味性,挑战性。同时编写的学习内容应力求在30内分钟完成,充分体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课堂上应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5、课堂训练(1)每一个学习目标都应设置有相对应的练习。(2)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可设置一些选做题,促进学优 生成长。
6、当堂达标
(1)题型要灵活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紧扣学习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可设置一些选做题,促进学优生成长。
7、课后反思 可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1)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情况;
(2)导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
(3)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热情的培养,学生学习参与的度;
(4)知识点的训练程度与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是否匹配;
(5)导学环节或导学案的设计是否科学得当;
(6)对学生的指导、点拨是否到位;等等。
(四)编写导学案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一课一案,导学案不能剪贴化、简单化和习题化。必须采用 35+10 的课堂模式,教师精讲和点拨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
2、不能以教案定导学案 教案的重点是突出“教”,即老师怎样讲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它以老师为中心;而“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它以学生中心。
3、不能以练习题定导学案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不是练习题。不能编一些练习题发下去就误以为是导学案了。
四、导学案的使用
1、课前发放,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导学案中的基础部分的有关问题。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导学案,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解答问题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第二,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 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
2、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课堂导学时,对导学案中的内容处理要恰当,简单、易懂的要一带而过,而重点、难点的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当出现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时,教师应及时加 以点拨,帮助学生解决。要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教师当好导演的角色。
3、对导学案,老师要依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适当进行删减增补修订,不能照搬,无论是他编还是自编的导学案,用后应及时进行反思,进行补充修订、完善并存档,以备后用。
4、使用导学案,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 训练时间。对学生争议较大、比较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辩论,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5、导学案中训练、达标部分,要像考试那样在课内独立按时完成,不准学生讨论及抄袭,教师也不做指导,以此培养学生集中精神,快速、高效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同时有效地检测出学生学习的成效。
6、老师要要求学生课堂上注意做好学习笔记,每学完一课后,要注意归类保存好导学案,以便今后复习。
7、教材是根本,导学案只是为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学习而设置的方案,取代不了教材。教师在使用中要强调学生不能依赖导学案而忽视了教材。导学案的内容完成了,不等于就完成了学习任务。
8、在导学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应作统一的要求,让班级所有的学生都按时完成所有的学习内容。要允许学困生有差别
第二篇:如何编写小学语文的导学案
天巨小学
集中业务学习
主讲人:候宪波2016、03、02
如何编写小学语文导学案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有必要对备课进行改革,由原来的教案变为导学案。
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依据五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一、总体要求: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导学案要根据学科特点来设置,基本要求,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知识储备、小组任务、时间安排、课堂检测等内容要考虑到层次,考虑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特点,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巩固练习要设置选做题、思考题,“扶优扶强”。
第一页 天巨小学
集中业务学习
主讲人:候宪波2016、03、09
二、“导学案”的编写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层次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三、具体要求:
1、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
2、导学案问题的来源。(预设性问题与生成性问题)
⑴教材中的重点、难点;
⑵用日常检测中发现的知识缺陷与漏洞;
⑶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⑷教师自己最想讲的知识;
⑸课堂互动中生成的问题。
在预习中用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学与讨论解决基本问题。学生通过有效的预习可以解决80%甚至更多的问题。教师要以自己对教材阅读的方法与感悟、提出的问题与提出问题的思路作为支点,引导学生用教师提出的问题、提出问题的思路、角度与自己提出的问题,与教材、同学、老师进行深层对话,生成学生学习中更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并让学生去尝试探究解决。
3、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教师要从“多讲与多练”挤占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进行过多的机械训练的误区中走出来,虽然这种方式曾是应对传统考试的法宝,但对学生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探究能力的考察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教学效率也是不高低下的。得到的是学生在学习上的死记硬背和运用中的生搬硬套;失去的却是学生求知的热情和欲望以及孩子的灵性。我们的课堂应该由学生的静听向主动独立思考、积极发言、展示交流,互相修正、互相点评、互相检查转变。
第二页
天巨小学
集中业务学习
主讲人:候宪波2016、03、16
四
导学案的编写
(一)、导学案的性质
导学案应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可以籍此并依托教材可以比较轻松的做到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案,是教师给学生搭建的可以自主学习的平台。
(二)、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2、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
3、问题性原则: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要精心设计,可以是填空,可以是思考题或其他形式。
4、层次性原则: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同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5、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具体要求:
第一、“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二、“导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第三、“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第四、“导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第五、注意“导学案”与一般教案、讲义的区别,不能把“导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更不能直接照搬教辅资料。
第六、“导学案”的编写一般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三)“导学案”的备课模式:
“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集体备课(这我们做不到,都是单枪匹马。)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2、轮流主备
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
3、提前发放
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4、课后反馈
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5、整理成册
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成册,作为本备课组的教案,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检查和存档。
(四)、导学案的编写格式
1、容量要求:八开纸正反两面、页边距、中缝2厘米左右,三案合一。
2、页眉设置:
××学校)×什么科目什么版
导学案№×× 编写:×××
审核:×××
3、页脚设置:
章节名称(×章×节)
页码
激励话语(名言、警句)。
4、导学案编写的 第三页
天巨小学
集中业务学习
主讲人:候宪波2016、03、23
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一、导学案的内涵“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课堂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是师生共同教与学,同步操作的学习文本。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二、编写实施导学案的意义通过“导学”这一手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导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巩固训练等环节的调控,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达成学习目标最大限度的落实。
三、导学案的编写
(一)编写原则
1、主体性原则。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学案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它与教案不同,教案是老师用的,学案使学生用的。既然为学生服务,学案就要有学法指南。学生依据学法指导知道该怎样学。《伟大的的悲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个字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3.抓住细节描写,品味生命的顽强。
4.学习斯科特等人的顽强精神,培养坚强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 读懂文章主旨。
【学习难点】“悲剧”的“伟大”意义理解。
【学法指导】
1.静思、合作相结合,加强课文朗读指导。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导入:从古人飞天的梦想到登陆月球的成功,从世界最高峰的珠穆琅玛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从人迹罕见的大河源头到遍野黄沙的塞外大漠„„人们因为求知而探险,又因为探险而求知。这条魅力无穷而又荆棘丛生的探险之路啊,有多少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写下了行行美丽的篇章。今天让我们探险家一起走进神秘的南极。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
1、在通读全文基础上,积累雅词:(3分钟)
2、自我检验,选词说话:(教师寄语: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5分钟)
请至少选用两个积累的词语概括文章的内容
3.预习检测:(教师寄语:书要细细读,淘尽黄沙始到金!)
你读出斯科特一行人失败的原因了吗?(5分钟)
请从第二段、第六段、第七段找出相关信息。二.问题探究:(教师寄语:与书中的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思考: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别人看。那么“伟大的悲剧”的价值在哪里呢?
学习指导: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4分钟)
2.找出让你感动的细节,再用“从„„句,可以看出„„具有„„的品质”句式把探究的结果写在学案上。(抓住细节,读出你的理解3分钟)
3.小组交流后,班内展示:(10分钟)
三、迁移延伸:(教师寄语:赞美英雄会让你的心灵得到鼓舞,相信你能够写出最挚美的赞语!)(5分钟)
第四页
天巨小学
集中业务学习
主讲人:候宪波2016、03、30
四.发现质疑:(教师寄语:读书善思考,头脑自灵秀!)
在自然面前,人们的力量太渺小了。斯科特一行的壮举就像一座座石碑雕刻在后人心中。悲壮的死去,虽死犹生。你还有什么新发现吗?
(认真读书,小组交流,你会有新的发现。3分钟)
学生如果按照学案安排,知道每一步该做什么,告诉他们怎样读书,加之时间的限制,相信学生会做得很好。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到什么时候也不能颠覆。使用学案不等于教师不讲,教师该出手时再出手,教师该出手时要出手。授课中,学生在第二个环节中有个小障碍,我就引领听他们通过真情朗读来达到品味生命坚韧的。
2、探究性原则。使用导学案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要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因此,导学案要力求做到“问题探究化,导学简单化”,让导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指南针。
怎样设计问题?
(1)设计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2)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多和细碎;
(3)设计的问题应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并思考;
(4)设计的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多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 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
(5)设计的问题所用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多用“想一 想”、“议一议”、“试一试”、“练一练”等问题情景去设计学习过程,让 导学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的老师。
语文学案问题设计要简约,就是要提出一个主问题来,能够引爆学生的思维。主问题是相对成串的连问、简单应答的碎问以及学生随意的追问而言的,它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研读的重要问题和关键问题。在以主线索的阅读教学时,由于一般性提问的量大大减少了,课堂活动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内容,就会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主问题能够引发对课文的整体阅读。《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会有独到见解!)
1、通读全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槛()深邃()呢喃()头颅()磐石()踌躇()()
3、“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是怎样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过程:
主要事件:
二、自主检测(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
仔细地研读文中关于贝多芬的语句(找出相应段落),按要求说话。
(1)我了解到贝多芬是一个“巨人”,课文是这样写的(在课文中画出来)
(2)我也了解到贝多芬是一个“常人”,课文中是这样写的(在课文中画出来)
三、合作释疑:(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贝多芬,却仍对他“对面不相识”,他的相貌如何?文中怎样刻画的?(从课文中画出描写贝多芬的语句,分别从外貌描写到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入手。这些描写是按照什么次序来写的?)
从这篇文章中,你认为要写好一个人物必须注意哪几点?
四、迁移延伸:(教师寄语: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
写作: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要做到以形传神,切忌面面俱到,切忌脸谱化。
下面请同学们进行片段描写,写你最熟悉的一个人。(说明:读书贵在能入能出,借鉴模仿是写作的基础,通过写能进一步感悟领会本文描写人物的精妙。)
第五页
第三篇:大兴小学语文导学案编写经验交流材料
大兴小学语文导学案编写经验交流材料
大兴小学语文教研组 任方民
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它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为学生进行学习设计的产物,被形象地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 “指南针”、“导航仪”。基于此,我们在教研室和本校教导处的组织领导下,于2011年1月份开始了导学案的编写工作。下面我从三方面讲一讲我们的几点实效性的做法:
首先,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一)、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资源共享、师生共用,减负提效”。
具体过程如下:
学期初成立集备小组,确定小组长。同伴合作制定出进度,确定各自的主备任务(制定集体备课安排),主备教师在初备时,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广泛搜集资料,确定好本科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等,要尽力提出自己独到的设计方案和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疑难。并按进度提前一周将自己主备的导学案初稿提供给同伴(三人以上的可轮流交换)。同伴拿到学案初稿后,签上附备人的名字,然后进行自主备课,做批注。批注时执行“312”的原则,即至少找到3条优点,1条缺点,提出2条建议。按进度在上课前三天将提出的建议初稿交到主备人的手里,并找时间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时,首先由主备教师就个人设计的草案,以
说课的形式作简要的说明,然后其他教师在认真听讲、及时记录的基础上,分别陈述各自的观点,进行比较,将教材的处理、目标的制定、教法的选用、学法的指导、过程的设计等,调整到最佳程度。主备人根据附备人的建议再次进行修订,至少进行2处修改,修改后找本校负责人进行批阅、签字,签字人必须提出2条以上建议,主备人再根据负责人的建议进行再次修订,形成导学案终稿。主备人将导学案终稿在授课前3天进行打印,提供给同伴,以供师生使用。
教材中的所有内容均为集体备课内容,集备时间、交流时间由集体备课小组组长按进度随时安排,每周安排一次集中交流。集备组长要随时将任课的教师的导学案初稿进行整理,装订成册。
(二)、导学案的使用
1、上课教师在课前必须充分熟悉导学案,并提前在上课时将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并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在上课前必须检查部分“导学案”,以了解学情。在使用时可适当作调整,针对学生实际对“导学案”进行补充和完善,在旁边空白栏内添上自己个性化的备课,至少2处。学期结束后装订出一本有个性化设计的导学案。
2、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按导学案的设计环节进行操作,对各项目标和措施进行不折不扣的落实。课后认真的写出反思,对存在的问题、课堂的收获与亮点及时总结。
虽然导学案是统一的,但教师的个体有差异,在课堂上,对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是否落实了设计的目标、环节与措施,是否效果良好,需要督查。同时,导学案在实施过程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了解,以便再次修
改。因此,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要多进行交流,每堂课后都要及时进行反思,写好教学后记,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对教学设计进行修订完善,积累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促进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其次,谈谈教师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几点困惑
自从使用导学案以来,我们的课堂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师讲的少了,学生说的多了,学习兴趣浓厚了,思维活跃了,问的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了,课堂效率也明显提高。特别是学生能够掌握一定自主学习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个性的时间和空间。但是,我们终究是在探索中前进,难免有遇到一些困惑,主要表现在:
1、教师不够放手,唯恐学生不会。即使放手,在课堂上的“导”这一环节也显现的不够细腻,不够轻松自如,不能正确使用学案进行灵活导学,造成机械地使用学案,有的竟然错误的把导学案当成“练习册”。
2、导学案确实给了学生很多的发展空间,学生会自主学习了,但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即使是老师细致的讲解都未必使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自主学习了,展示交流更谈不上了,这使得整个班级学习两级分化严重,怎样才能两头兼顾,一直以来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法,另外,在教学中,尤其是合作交流过程中,很多学困生在交流中只有听的份,因为很多知识他们不懂。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放松”,有正当的理由说话,话说的不少却什么也没学到。如何避免“两级分化”,又如何“两头兼顾”是教师困惑 的问题。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差,不会合作交流。合作时各做各的,各说各的,看似场面轰轰烈烈,好像在合作交流,当小组代表发言时,站起来只是说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根本不是他与小组合作讨论过的观点和想法。“各自为政”。课堂掌控在少数优等学生的手中。
最后,谈几点建议:
在编制导学案的时候,我想应该做到“三有”
1、有路
要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做中学,要突出学法的指导,要构成一条明晰的学习线路,充分发挥它的导学功能,使学生学习有路。
2、有劲
设置学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同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做到“低起点,小台阶”,既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又能体会到登上一个台阶的喜悦。
3、有法
学案不仅要明确学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案要明确指示,如何读书,如何读图,如何理解,如何记忆,如何思考,如何讨论等等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
课改无疑是有益的,而课改之路却很远很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也在孜孜以求,不断思考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取得“使学生受益、让自己得意、令学校满意”的优良效果。
第四篇:小学英语《导学案》编写格式
小学英语《导学案》编写格式
例:(以下为正文)
三年级英语下册
教学目标解读(以册为单位)
1、课标表述(课标对本年级应达到的要求,具体到各项的具体要求)
2、教材目标(教材的内容与目标:知识、能力、文化、情感、策略目标)
3、教学策略提示(教材实施建议)
(1)教学方法提示
(2)学法指导提示
4、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
Unit 1(标题居中)
教学目标解读(以单元为单位)
1、单元目标(知识、能力、文化、情感、策略)
2、单元内容重点难点
3、教学策略提示
(1)教学方法提示
(2)学法指导提示
4)单元的教学评价
Unit1(第一课时)(居中)
教学目标解读(以课时为单位)
1、课时目标(知识、能力、文化、情感、策略)
2、课时内容重点难点
3、教学策略提示
(1)教学方法提示
(2)学法指导提示
4、课时的教学评价
教学过程
一、课前
学案自学
二、课中
1、小组合作
2、班内展示
3、质疑探究
4、自悟自得
5、达标测评
三、课后
课后反思
编写要求:
1、可采用英汉结合的方式,避免全部抄袭,流于形式。
2、文件保存、上传名称三年级均使用Grade3(上)/Unit?;四年级均采
用Grade4(上)/Unit?;六年级采用Book7/Lesson?的格式。
编写时间:2011年3月--5月,定稿后于5月中旬前发电子稿件到
注:具体到每课时导学案,可参照上学期高校课堂示范课教师的导学案模式。可
到巩义市教育科研网小学英语中查看。
第五篇: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的编写
推
荐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优化课堂教学。近年来,我们试图从“如何学”和“如何指导学生学”的角度探讨课堂教学改革,大胆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激情课堂。我校在学习、借鉴省内外优秀中学教学改革和洋思中学“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先进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自身特点,实行了“学案导学——导学案”的教学方式,贯彻新课程精神,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用学生的思维去备课,用学生的头脑去思考,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导学案的编写 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学案,就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导学案是什么呢?是指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我们觉得导学案的作用主要在“导”,所以我们在编制导学案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编制合适的导学案,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很快就能明白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对所学内容如何去思考,考虑知识点的思路是什么要给学生明确的指导。同时导学案中还应包含所学内容的知识点的结构和关联知识点。导学案既不是练习题,也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罗列。导学案的关键是编制,一份好的导学案在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导学案编制好了运用起来就简单了。因此导学案要按照以下要求编写:
第一,导学案的编写主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让学生可以更细致地学习。
第二,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比如用“了解„„、理解„„、掌握„„、会运用××解决××问题”等语言给出学习目标。
第三,导学案还应该具备明确的重点、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第四,导学案具体分导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堂导学、基础整合、反馈练习、课堂提升等几个部分。
导学案的设计还应具备以下特点:
①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②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③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④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导学案的使用
导学导教学模式的落实则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学案的作用、发挥学案本身的价值则是导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的核心。如何在课堂中更好的使用导学案,发挥导学案的导学作用?
1.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导学案中的有关问题
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导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导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
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更为重要的是,老师一定把导学案收过来,进行批改,总结,为激情点拨打下基础。
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导学案”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2.激情研讨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激情点拨
激情点拨或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
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4.单元总结
因为导学案是按照课时编写并在每一节上课前分发给学生的,因此导学案也许会比较散乱。为防止粗心的学生丢失,教师每一次讲评完学生订正好后要求学生将导学案上交,教师集中保管,当一个单元内容结束后,教师再将这个单元的导学案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将导学案进行整理,装订成各章节的复习资料。
三、导学案实施的效果 1.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的学,是一种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学。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想→分析研究→获得结论的科学认识过程,这使得学生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强了自我学习能力,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的能力。
2.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感受成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由于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每节课所学知识当堂掌握的程度大提高,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同时,导学案设计的层次性,使得每位同学都能在不同的层次上感受成功,并不断攀升。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苦学为学生乐学,学习的效率有很大提高。
3.减少了学生的无效劳动和减轻了由过重作业带来的身心负担。我们以前的教育强调“题海”战术,认为不做到一定量的题目,学生是学不好的。而导学案融学路和教路于一体,且都是按黄金线路来设计,集教材、大纲要求和各种资料于一体,安排了大量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随学随练,省时高效,不但学生学得上手,而且学得有趣,倍尝成功的喜悦。同时导学案的课后提升部分习题是由教师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在学会一题的基础上能够举一反三,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让学生乐于学习。
4.凝聚集体的智慧,教师教得轻松,教得自如。过去,教师课前要写教案,单打独斗地花大量时间进行备课,而且在备课的时候总是感叹没有一份合适的练习,练习都是按照章节来编写,每次上完一节课总要让学生选几题来做,或者一节课上完了没有练习可做。因此每一位教师就要自己找题目来给学生做,反而加重教师的负担。而导学案是备课组教师先在一起讨论、交流,然后分工合作编写,凝聚了集体的智慧,给教师腾出时间来集中精力钻研教材、学习教育理论、收集教学信息、探究学生学习心理,总结教学心得体会或小论文等等,从而积聚更丰富的教学内功。长此以往,上课一定能做到有的放矢,简言解惑,点石成金。
四、导学案使用的误区
导学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新鲜产物,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认识和操作层面上的误区,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以教案定导学案
教师在处理导学案和教案的关系上,改变不了传承多年的观念——教案中心论。他们往往是在编写教案的基础上,再根据教案来预设导学案。
2.导学案就是练习题
导学案是学生的学习方案,这一点老师们都能理解。但,就在他们预设导学案时或拿到导学案后,都会产生这样一个误解——导学案就是发给学生做的练习题。
3.导学案每个人必须都按时完成
在导学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成绩的个体差异,让班级所有的学生都按时完成所有内容。
克服了以上误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我校形成了师生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教与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教学效益有了很大提高,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实践证明,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是科学的、成功的,是富有创新教育气息和生命力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让它发挥更大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