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瓜果之乡 教案李娟
喀什市第二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
第一学期美术课
教师:李娟
第15周 使用时间2016年12月2日 课题: 《瓜果之乡》 课时: 1课时
教学领域:造型·表现
教法、学法:直观演示法、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 前置性预习:在上本课之前,绘画工具和手工工具。
学情分析: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新疆的瓜果和不同水果的图形组合可以大胆的想象去制作和绘画自己的水果,并让学生更爱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风土民情。
教材分析:本课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瓜果的形状和特点,了解新疆瓜果的种类和形状,初步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培养并训练学生敢于大胆作画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欣赏新疆的瓜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书中和教师播放的图片作为欣赏内容,让学生了解瓜果的形状和特征,并让学生更爱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风土民情。并能大胆的进行创作。
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初步感受新疆的瓜果的特色和形状,运用不同的形状,进行组合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B.过程与方法
能大胆的作画和制作,使画面充实丰满,画/制作新疆的瓜果。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疆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绘画和制作新疆瓜果。
教学难点:能认识到不同种类的瓜果,能够突出瓜果的特征并且把瓜果画大些,尽量占满画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课件音乐等。学具准备:绘画工具、手工工具。教学过程:
一、教学组织和情境导入:
1、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玩个猜谜游戏游戏;现在,就请你们仔细听谜语:
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 生的儿子多; 个个黑脸膛。
2、生:西瓜!(猜谜语)
3、师:你们真聪明!今天我们要上一堂关于水果的课,请问同学们哪里的水果又香又甜又好吃?
4、生:新疆
5、师:答对了,今天我们就学习瓜果之乡,我们的新疆(课件出示课题):《瓜果之乡》。
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探究活动
(一)欣赏和探究
师:同学有谁知道新疆都有哪些瓜果? 生:西瓜、哈密瓜、葡萄、等等。。
师:同学说了那么多那老师这有一个关于新疆刮过的顺口溜请同学们听听。
吐鲁番葡萄哈密的瓜,叶城的石榴人人夸,库尔勒的香梨甲天下,伊犁苹果顶呱呱,阿图什的无花果名声大,下野地的西瓜甜又沙,喀什樱桃赛珍珠,伽师甜瓜甜掉牙,和田的薄皮核桃不用敲,库车白杏味最佳。
一年四季有瓜果,来到新疆不想家。
同学们听了这个顺口溜是不是更爱自己的家乡了和家乡的水果了;那接下来请同学欣赏一下老师给您带的瓜果的图片吧!(课件播放)
1、好了,游览结束了,有谁来说说你们看了这么多水果都有哪些图形?
2、那接下来老师这准备一些做好的水果请同学们来放在老师准备的盘子中吧!
3、有谁告诉老师这样太散了,感觉不是很好看。
4、那我现在帮同学变一下,看看这样好看吗? 生:紧凑些完整些。
5、这样的水果是不是有前后对比和大小对比、遮挡关系了,等会创作时大家一定要区分开。
(二)欣赏艺术作品
1、既然大家已经欣赏了不同的水果也注意到了前后大小和遮挡关系,那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其他同学的制作和绘画作品吧!
三、实践活动
1、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瓜果的知识,欣赏了老师的瓜果图片和其他同学的作品,也探讨了将瓜果的组合关系,你们有没有信心将自己心中最喜欢的瓜果制作/画出来?生:有
2、要求:
一、己喜爱的瓜果;
二、发挥想象,用学过的基本形和熟悉的色彩来表现;
三、大小变化和遮挡关系
3、老师相信你们!请同学们按照老师要求去制作/绘画吧(比方这里是新疆的歌曲。
4、创作,师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尝试多种表现方法
四、成果展评拓展小结
1、成果展评,生:展示个人作品
师:你喜欢和哪位同学的作品理由? 同学互评 教师总评
四、板书设计:
一、己喜爱的瓜果;
二、发挥想象,用学过的基本形和熟悉的色彩来表现;
三、大小变化和遮挡关系
五、课后反思
第二篇:李娟 - 教案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四册
教学设计
《日月潭》
李娟
2016年3月
单元主题: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日月潭》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上节课学到的东西,同时利用幻灯片让同学们回顾“日月潭”的美丽形象。
师: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去了解这位神秘朋友。看看作者笔下的日月潭是不是一样非常地迷人、非常地令人神往呢?通过文字能不能勾勒出照片上的优美片段呢?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我们今天的学习课堂吧!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2、3、二、学习课文
1、复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语,采用齐读,抽查读等多种形式。
2、学习第一自然段,首先是自由读,看看总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是什么意思,并梳理层次,找出语段的中心句。
3、指名分句读,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理解。《结合课件,解释“群山环绕”、“隐隐约约”、“风光秀丽”的真实景象。》
师: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已经解决了其中的一个问题——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就像地图上画出了日月潭的位置一样。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 :第二自然段又是写日月潭的什么信息呢?接下来大家细致、轻声地读一读。
2、利用课件出示以下句子比较感知,并朗读:(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师: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同样是描述日潭和月潭的句子,读起来和听起来有什么区别呢?(形象、生动、具体、准确)
师:作者真的很有心啊!能根据事物的外形的特点来给事物起名字。大家有没有试过这样去给你身边的东西起个好听的名字呢?这样做呢就会让表达更生动、具体、准确、形象了。这就是你们将来要学到的一种表现手法——比喻。他的作用呢就是把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地更形象、具体、生动。还有就是给名词加一些修饰,使得你笔下的形象更清晰。
3、大家知道怎么做才能和作者一样,让你的文字散发出清新的味道了嘛?老师相信你们!现在呢就给老师展现展现你们刚刚学到的本领吧!把下面的句子修改一下吧!
(1)湖中央有个小岛。
(2)湖面上飘着雾。
(3)校园外边有棵树。
4、课件示范:
湖中央有个精致的小岛,像美好的玩偶山庄。静静的湖面上飘着一层薄薄的雾,犹如仙境一般。美丽的校园外边有一棵高大的树,像巨人一样站在那里。
5、师:同学们真的很聪明哦!以后继续加油!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散发出它应有的魅力。
6、师:日月谭,好美的名字啊!大家肯定也很喜欢吧?有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为大家读出文章中更多的介绍日月潭的优美语句。
四、默读三、四自然段,画出描写时间的词语,并做标记。同时思考一下这两段分别介绍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教师板书:清晨、中午、晴天、雨天》
师:大家是不是发现下面的句子很美呢?(课件出示句子,教师结合课件加以解释。)
师:好句子只有准确读呢才能读出感觉来,才能像早晨树上叽叽喳喳的鸟鸣一样清脆、悦耳。接下来大家跟着了老师一起读,再自己练读,读出清脆优美的声音,让我们一起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
1、读优美的句子、段落,并放映对应的幻灯片。让大家沉浸在一定的氛围中去体会文章的内容。
2、利用课件对比理解“清晰”和“朦胧”,并鼓励学生积累这对反义词。
师:看到朦朦胧胧的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能把你的感受说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吗!(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舒缓,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指名读。
师:宝岛台湾的日月潭风光秀丽,你喜欢吗?我们把后两段多读几遍,可以的话把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五、读思结合、加深体会,深化感情。
1、日月潭的风光真的是在是太美了!你们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日月潭的风姿嘛?试试看!
2、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大家能说说作者为什么会写这篇文章呢?(出于对宝岛台湾的特殊感情,出于对日月潭的热爱和眷恋,作者写了这篇文章,表达他对日月谭的赞美和强烈的热爱之情)
六、语文主题学习拓展
师:台湾是我们祖国的宝岛,从遥远的古代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里不仅风光怡人的日月潭,还有景色迷人的阿里山,出示介绍阿里山片段,进行主题阅读学习。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阿里山的位置及美丽的景色,升华感情。
阿里山
阿里山位于台湾省嘉义县东北,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地跨南投、嘉义二县,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
阿里山的日出非常壮观。凌晨四点多天气有点冷,我们站在高处,大家都昂首东望,期盼着那激动的场面。不一会儿,一个红红的火球冉冉升起,顿时人声鼎沸,大家赶紧拍照,刚开始,太阳像一个小女孩开始害羞起来,脸越来越红。紧接着,耀眼的太阳洒下万丈光芒,那光芒照得人们的脸红通通的,顿时,我们暖和起来,大地显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晴天破晓时分,登阿里山的塔山观赏云海,确是赏心乐事。游人但见云海茫茫,瞬息万变,时而像连绵起伏的冰峰从山谷中冒出,时而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从天外滚滚而来。难怪阿里山的云海是台湾八景之一。
阿里山风景秀丽神奇,让游人流连忘返
通过朗读知道阿里山的地理位置以及阿里山的美景,激发学生了解台湾,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师:台湾的美景可真是不少啊,可是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污染和人为的破坏,日月潭在默默地哭泣!我们一定要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争做保护环境的小天使哦!现在呢老师就任命你们为“地球小卫士”,从你们的身边做起好吗? 师:孩子们!让我们共同期待宝岛台湾早日回到祖**亲的怀抱,共同期待日月潭的美好明天吧!教学反思:
一、课件媒体创设情境
1、导入: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台湾,再引出其风景名胜──日月潭,带领学生去游览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中国地图让学生们感知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接着唤起孩子们想要去日月潭看看的感情。
2、复习生字,四字词语的巩固,指导书写。在导入和复习的环节上,我做了比较周全的准备,上的时候也比较轻松自如,孩子们当时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二、运用抓重点词品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进行课文讲解:
1、结合图片、日月潭俯瞰地图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2、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倘若语文教学舍弃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必然走进繁琐、机械、无效的死胡同。这句话给我极大触动。在这节课中,我努力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同时努力让学生自己感受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日月潭之美的赞赏之情。要体会这种赞赏之情,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于是,我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让他们从文中找出自己觉得最美的地方。只要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美,那么这种“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同时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但由于让学生的品读的句子较多,显得有点蜻蜓点水,不够深入,有些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句子的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是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留下这美的烙印。我想课文美的地方较多,如果重点抓住一两处美景深入体会,更能让学生形象的感悟美景,体会语言文字的精美,从而得到一定的语言积累。
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
三、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
1、在312教学加语文主题教学两个模式的课堂,驾驭能力欠缺,不能完美的呈现在课堂上,定目标时总有疑惑取舍不定,语文主题教学选材和实施的方法上也待提高学习。教学目标没有完全落实,尤其是有感情朗读、背诵这两个目标上引导得很少。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语文课需要花大部分时间在朗读上。在整堂课的学习上,我让孩子们进行朗读的环节比较少,目标中的有感情读,似乎在整堂课中都有所忽视,没有真正落实目标。、在自主感悟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引导过多”等问题,在让孩子主动认知方面还没有真正放开。教学时,我只是注重自己对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感悟,没有关注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提高,大胆“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强加给学生,没有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解。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学习能力没有提高,只是“学会”而没有“会学”。没找到着重点进行训练,没注意到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还不是低年段教学的主要方法。在理解重点词语上,我更多的是灌输给孩子们“这词语什么意思”上,应该引导孩子们去理解,并相信他们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孩子们。
3、在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和积累能力方面,做得不够,应当要让孩子多读多说,主动让孩子探究,创设情境、熏染、范读,各个方面去引导孩子的表达能力、读文捕捉信息的能力,体现出“读、说、背”的培养;俗话说:上好一节课容易,但要上好每一节课很难。我们应关注细节,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备,多思,多学。
总之,教学技能非一日之功,得靠平时的修炼,一如既往的去做,才会日渐提高。因此在以后教学中,我应多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的文章,虚心求教,多听同学科老师怎么上课,多反思自己的每一次教学行为,让自己的教师基本功扎实,上好每一节课。
第三篇:苏轼水调歌头教案李娟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顺峰中学
李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在积累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情感;
3.理解词人借月所抒发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情境; 2.感受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理解蕴藏在诗歌中的思想内涵。【教学难点】
理解词人借月所抒发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苏轼的相关资料及其本词的写作背景。【教学时数】1课时 一.导入
为了活跃气氛,达到导入新课和与学生熟悉的目标,我从苏轼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导入。简单介绍“词牌”的相关知识。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苏轼的了解进行介绍,教师补充总结。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重点突出介绍三点:“才高盖世”“仕途坎坷”“乐观豁达” 三.初读明意
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大意,教师对词中的重难字词进行点拨,为后面的朗读作铺垫。四.再读入境
词在古代是用来歌唱的,因此,词和音乐之间联系紧密。教师出示几则音乐片段,让学生试着配乐朗读,并找到相对最适合伴奏的音乐。
(本环节设计目的:让学生在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去感受这首词的节奏、感情基调、让学生在音乐的带领下走进诗词的意境。)五.深读悟情
过渡:“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合作探究:诗词的情感通常寄托在具体的意象上,这首词诗人是围绕什么景物来写的?围绕这一景物分别写了什么?词人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这首词诗人是围绕“中秋之月”这一意象来写的。围绕这一意向上阕写了“问月思归,抉择人生”下阕“见月怀人,明白人生哲理”
问月(迷惑)——向往——逃避——抉择——怨月——通达——祝福 六.精读积累
诗歌贵在“炼”字,那么让我们仔细的研读诗歌,找出认为诗歌中你最欣赏的词句,品味它的妙处,并试着背诵全篇。(带领学生去感受这首词的意境美、人性美、理趣美。积累美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样的美句。)
小结:上阕:望月——叩问灵魂——抉择 下阕:读月——思考人生——释怀
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处世态度,以及旷达豪迈的胸怀
七.反馈活动
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情义深重,假如你是苏轼的弟弟,你读到这首《水调歌头》,你想对哥哥说些什么?(可以用电话、短信、和诗、微博等等方式来表达。)
资料一:“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每遇危险,苏轼在前为弟探路; 出蜀迎考,兄弟又同登进士;父亲苏洵去世后,二人更是相依为命;苏辙说:“手足之爱,平生一人。”苏轼说:“我年二十无朋俦(chóu),当时四海一子由”。
资料二:苏辙始终伴随苏轼生命始终,苏轼遭人陷害入狱,子由申请免官救兄;苏轼流放天涯,子由帮他料理家事;苏轼与世长辞了,苏辙抚恤他的儿孙,至死陪伴
第四篇:李娟体会
读《这里走向优秀》心得
寒假期间读了《从这里走向优秀》,感受颇深。作为一名教师,我告诉自己:要尽可能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多鼓励和表扬他们,对于他们犯的错误多去理解,尽量做到以引导来感化他们。然而现实就是虽然我与每一位学生都相处融洽,但在他们眼里,我没有具备教师的威信,因此对很多调皮捣蛋的学生管理不善,让我有些头疼,也请教过一些老教师,都告诉我:开头就要树立自己的威信,把纪律、要求明确地告诉学生,如果做不到就严厉惩罚,只要把头开好了,后面的教学和管理也就容易了。
怎样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认真学习了教师技能提高丛书《这样做在学生中最有威信》,学完其中的教育教学理论,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一谈对我触动最大的几点体会:
一、用人格影响人格。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的人格对学生有最直接、最具体、最深刻的影响。人格魅力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对来自家庭、社会、人生、学识等方面的积极、健康因素的凝聚和综合。人格魅力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这也让我意识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老师在晚自习的时候玩手机,就不能责备学生也在玩;如果老师在课前没有备好课,就不能责怪学生上课时无精打采;如果老师都对每日的跑操抱怨连连,就不能责怪学生总是请假逃操。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在展示着自己的人格,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魅力,在扎扎实实研究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各方面的文化、科学、新兴网络、乃至幽默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二、艺术性的处理问题,做个有智慧的老师。
作为一名班主任,课堂上让我焦头烂额的问题有很多,比如上课迟到、不认真听课等……,因此我总是尽可能地寻找一些奖惩措施来约束他们,比如迟到的同学我不会记名字,但是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道歉,要额外多的完成一个我布置的任务;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我没有直接批评,而是讲一个与该生行为相似的故事或者笑话,把他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当然,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我也会有奖励措施,比如大家集体都表现好的话,我会带大家做游戏调节一下课堂气氛,事实表明:我的抑扬法还是有成效的,至少他们告诉我:很喜欢我的一点在于,我不会向班主任告状,很多时候,这一招是失去学生对任课教师信任的最大忌讳,因此艺术性地谋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也利于树立教师的威信。以上只是我两点粗略的见解,很多收获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地实践,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践行教育者所需要的人格魅力。
2018年3月
李娟
第五篇:《瓜果飘香》教案
《瓜果飘香》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用儿童熟悉喜好的水果为内容题材,并视之为绘画学习的切入点。通过瓜果飘香观察辨识了解水果的形状和特点,品尝其色香滋味,使学生从感官的满足引发表现的欲望,促进主动地投入学习。本课瓜果飘香教学内容偏重于对各种水果的形状和色彩运用的认识和表现,通过对瓜果飘香的观察了解,画学生喜爱的水果,帮助他们建立亲近生活的热烈情感。
由于学习内容瓜果飘香接近学生生活,在直接体验的基础上,学生一般能够掌握瓜果造型的特点,并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瓜果的基本形状和了解色彩运用的规则。(2)、初步了解观察性绘画的基本方法。(3)、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水果的基本形和了解熟悉色彩运用的基本知识与方法。难点: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几样不同的水果、一块小布、教学课件。学具:水果、水彩笔、油画棒。
五、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设计须强调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性认识的建立,通过活动培植对美术学习的感情。将认识基本形和了解熟悉色彩运用的基本知识与方法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并副入到特有的学习情境中去,旨在柔化单调枯燥的学习行动使之有利于知识增长和能力发展。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老师拿出一块布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并蒙上其眼睛,拿一个水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水果。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可以用手去摸、用鼻子去闻,去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培养
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揭示课题:瓜果飘香。
二、引导观察。
1、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水果和吃到过的水果。
2、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体验和感受)1)用眼睛看一看水果外形和色彩的特点; 2)用鼻子闻一闻水果的不同的香味; 3)用嘴巴尝一尝水果的不同口味。
2、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不同水果的不同的感受:外形、色彩、香味、口味等。
3、学生用眼、鼻、口去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水果,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直接感受和水果内在的美。
三、启发想象。
1、平时一个人吃水果还是和别人一块吃?
2、你吃苹果时喜欢把苹果分给谁?说一说为什么?
3、表演和同学分吃苹果的样子。(用语要有礼貌)
四、欣赏作品。
1、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说说好在哪里?
2、对比分析作品指导构图。
五、自主表现。
1、作业要求:将观察分析与想象迁移相联系,经组合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瓜果。
2、教师巡回协助辅导。
3、学生自主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水果,也可以描绘与想象结合的新水果。(想象创造)
六、交流评析。(投影仪展示作品)
1、教师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
2、学生互评:比一比谁画的水果漂亮。(体验成功)
3、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