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级
音
乐
教
案
下
册
教
师: 2011年3月六
年
第一单元 爱满人间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重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1、导入
2、学唱歌曲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偶的歌带往返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重“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 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欣赏歌曲
(1)初听《爱星满天》的录音(2)师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重点是“世界就是美丽的天空”“我们就是美丽的天空,颗颗爱星像满天的星星”(3)复听
(4)划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5)再次欣赏,鼓励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
4、小结
这节课开始我们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我们要牢记这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第二课时:学唱歌曲《爱的奉献》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爱的奉献》并能划分乐段,感受并表现两个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
2、初步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3、初步认识《欢乐颂》的音调,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 【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
(1)介绍歌曲《爱的奉献》诞生的背景,听一遍范唱录音
(2)先随录音、后随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其中穿插朗读歌词,并注重第一段歌词中的四个排比句
(3)先随录音、后随琴声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注意“啊”的时值(应是6拍),教师可用指挥动作提示还应注意该乐段上、下两句是平行结构大多相同,只是在“美好的人间”处有所不同,要作多次对比示范,防止学生混淆(4)学唱尾声部分应用指挥动作提示节拍
(5)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为歌曲划分乐段,并按教科书要求设计初两个乐段的强弱变化并
提示两个乐段的情绪要求
(6)连起来唱几遍,可分别有几位学生来领唱和指挥
2、欣赏歌曲
(1)介绍“乐圣”贝多芬(2)欣赏合唱《欢乐颂》(3)学生学唱第一声部的歌谱(4)复听
3、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唱了《爱的奉献》,初步了解了“乐圣”贝多芬有关贝多芬的故事还有很多,他的作品也很多,请们在课外收集一些材料和音响,举办一次“走近贝多芬”的主题欣赏会
第三课时:学唱歌曲《欢乐颂》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2、在分小组合作创编集体舞的过程中,发挥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3、在学跳集体舞的过程中秩序井然、大方活泼、暖情参与 【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
(1)学唱《欢乐颂》的第一声部歌谱及歌词(2)学唱《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歌谱及歌词(3)二声部合唱
(4)大部分学生演唱,小部分学
生用课堂乐器作伴奏(可相互交换几次)(5)背唱《欢乐颂》,教师指挥,用录音带伴奏
2、集体舞
(1)教师提出分小组创编集体舞的要求,即动作要简单易学、舒展大方、富有节奏感,也可以适当编一些双人的动作(可参考教材上的照片每个组可以只编1-2个动作要求人人参与,不要只靠个别骨干来创编,其他人旁看(2)分小组创编集体舞动作(3)各小组汇报表演
(4)教师将各组最优秀的动作集中起来,加以组合或略加改编,组成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5)随《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同学学习集体舞的基本动作(6)部分舞蹈好的学生,随音乐完整地跳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3、小结
我们在自己的乐队伴奏下,演唱了《欢乐颂》,还创编了集体舞《歌声与微笑》,可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未能尽兴,我们可以在课外活动的时间内再次纵情的歌舞,集体舞能使我们的身心得 到健康的发展,可以增入班级的团结,希望不太善于歌舞的同学也能大胆的参与,增强阳光少年的活力
第二单元 学曲艺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说演弹唱》
【教学目标】
1、通过初步介绍曲艺音乐和学唱、听赏,使学生知道曲艺音乐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齐葩,对它产生初步的兴趣
2、能初步唱出《说演弹唱》的韵味
3、初步了解曲艺音乐的特点 【教学过程】
1、导入
2、学唱歌曲《说演弹唱》
(1)这首歌曲的歌名概括了曲艺的全部演出形式,也是曲艺的特点,学生们议论讨论发言,教师总结(2)听几遍录音范唱
(3)学生随录音学唱,不必学唱歌谱
(4)用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务必将每个字都吐的很清楚(5)再随录音学唱,注重其中 的韵味(6)随伴奏带演唱,教师指挥
3、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
(1)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有一部电视连续剧轰动了整个中国,那就是《四世同堂》这是用京韵大鼓音调创作的歌曲(2)听录音(请学生参考图片入行听赏)
(3)我们听到在录音中有鼓和板的声音,这就是京韵大鼓演员自己击打出的声音
(4)请学生参考图片入行听赏
(5)再欣赏一两遍,要求学生感受京韵大鼓的音调和独特的韵味
4、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选段,随录音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等选段,入一步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的愿望
2、通过轻声模唱《重整河山待后生》,继续感受京韵大鼓特有的韵味
3、通过欣赏和亲身演唱,能说出曲艺音乐的若干特点 【教学过程】
1、欣赏
我们先来欣赏苏州弹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请同学们仔细倾听,听完后说一说这四个段落在音乐上的不同表现放录音两遍
学生述说四个段落音乐的不同表现,第一段第一句表现了作者巨大的巨大的悲痛,第二句表现了“杨”“柳”升天的景象第二段是叙事性的,第三段是舞蹈性的,第四段是戏剧性的,也是全去的高潮所在
我们再来欣赏四川清音《小放风筝》 a老师简单介绍后放录音两遍 b学生评说
下面我们来欣赏太平歌词《说大话》 a教师简单介绍其内容后放录音两遍 b学生评论,谈感受 c随录音学
2、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这一唱段情绪跌宕起伏,音域也较宽,学生是难以演唱的之所让学生演唱是为了让他们亲身实践,切身感受京韵大鼓讲究咬字吐字的特点并感受其特有的韵味,因此只要求跟着录音轻轻哼唱,不必离开录音放声歌唱
3、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曲艺音乐的特点和南北方曲艺音乐风格的不同
第三单元 古曲新韵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埙、中阮重奏曲《阳关三叠》;
2、学习歌曲《阳关三叠》 【教学目标】
1、欣赏古曲《阳关三叠》,了解埙的相关知识;
2、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讲音乐故事
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
2.请学生讲故事,教师补充(如果学生不了解,由教师讲故事)
3.问:同学们,听了知音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
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间的友情,这为下面学唱歌曲《阳关三叠》做了铺垫
二、欣赏埙曲《阳关三叠》
1、介绍歌曲背景
2、让学生背诵《送元二使安西》,体会歌词内涵
3、初听感受音乐,请学生往返答全曲意境
4、分段欣赏、分析,感受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完美艺术效果
5、音乐知识:熟悉吹奏乐器--埙 埙是我国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起源与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鸣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传统的埙多为卵形埙,现在则有葫芦埙、握埙、鸳鸯埙、子母埙等多种,样式美看,工艺精细
三、唱歌
1.先听歌曲范唱或录音《阳关三叠》; 2.让学生跟随录音学唱
3.请学生分析歌曲在调式、节奏、音程等方面的特点比如,歌曲前面部分较为平缓,音与音之间多为邻音,节奏上先长后短等应注重使学生总结出这些特点对
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
4.教师辅导学生学会这首歌,全班集体演唱
四、总结并布臵下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欣赏筝独奏《渔舟唱晚》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筝曲《渔舟唱晚》,认记民族管弦乐器--筝的形状和音色;想象乐曲描绘的夕阳西照下湖面歌声四起,丰收 的渔民满怀喜悦,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回的动人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音乐入教室
2、师生问好
3、复习
我们以前欣赏了哪些民族乐曲?
请同学说说,它们各用了哪些乐器,表现了什么内容
4、介绍民族乐器--筝
古筝是一种弹拨类乐器,音色柔美、旋律流畅,似天上的行云、地上的流水 用筝弹奏的曲目很多今天,我想向大家推荐一首经典的古筝独奏曲《渔船唱晚》这首乐曲是古筝家娄树华先生在三十年代改编的娄树华先生根据乐曲的意境引用了唐代王勃《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佳句作为乐曲的标题请同学们仔细欣赏,有两个问题带给大家:
1、这首乐曲表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乐曲大体可分为几乐段?
二、欣赏筝独奏 〈渔船唱晚〉
1、初次欣赏
2、请同学们对照图片,指出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小结:《渔船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
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暖爱
3、复听:看书中的三幅图,边听边观,听听谈谈乐曲中描绘的内容,可分为几部分?
4、分段细听:
第一部分:慢板,这是一段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音乐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渐渐西沉的夕阳,缓缓移动的帆影,轻轻歌唱的渔民……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第二部分:音乐速度加快这段旋律从前一段音乐发展而来,从全曲来观,“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入渗入渗出第二段出现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转渗入渗出下属调,造成对比和变化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回船、乘**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第三部分:快板在旋律的入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入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 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船近岸、渔歌飞扬的暖烈景象
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外又耐人寻味
5、完整欣赏(配上一首古诗),往返答课后问题
第三课时: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使学生能够对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看向上、坚韧不拔、暖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渗透
1、播放女子十二乐坊演奏曲目《阿拉木汗》
2、思考问题:
其中涉及到哪些认识的中华民族乐器? 初步感受民族乐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音乐知识:
1、认识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出示图片)
2、介绍: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一般厚约二寸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三、欣赏《梅花三弄》
1、听赏全曲
2、简介: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
3、再次听赏,分析乐曲
全曲共有十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六段,主要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即以“三弄”为核心的部分;第二部分包括后四段,音乐的发展侧重于此全曲通过这样两个部分并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梅花在静与动两种状态中的柔美形象
4、分段细听
乐曲第一小段是全曲的引子,音调亲切柔美,音色浑厚明亮,节奏平稳舒缓,与后面的跌宕起伏形成生动鲜明的对比
一弄,静夜明月之下的梅花,一朵朵,一瓣瓣,晶莹剔透,仿佛是对梅花的赞颂随后,节奏的变化使旋律富于推动力,好像梅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动起来 二弄,风雪鼓荡,梅花飘远,初显傲雪身姿
三弄,风吹雪压,梅自傲立……这段优美流畅的曲调在这部分三次循环出现,它形象地表现了梅花恬静端庄、晶莹剔透的神态,而这一主题旋律的三次出现,都是用清澈透明的泛音弹奏
乐曲的第二部分开辟了另一种境界它运用一系列的快节奏,表现出风雪交攻的气氛,用富于动态的画面,来衬托梅花傲然挺立的形象
5、完整欣赏全曲
6、用此曲作为音乐背景的衬托,朗诵一首歌颂梅花的诗词
第四单元 五十六朵花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举杯祝福》
【教学目标】
用暖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 学会演奏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典型的节奏
初步熟悉都它尔、弹布尔、手鼓等乌孜别克族民间乐器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渗透
二、学唱歌曲
导语: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到新疆去走一走,观一观,学习一下新疆的民歌,领略一下新疆的舞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那位美丽的乌孜别克族少女为我们带来的乌孜别克族民歌--《举杯祝福》
1、带着问题初听歌曲,听出歌曲的情绪、速度以及典型节奏分别是什么?(情绪欢快、速度稍快、典型节奏xxx xx)
2、集体拍奏典型节奏
3、用“来”随着
录音小声哼唱歌曲,哼唱的过程中找出歌曲中有没有旋律相同的句子
4、把旋律相同的句子用“来”唱一下
5、小声跟录音唱歌词,然后找出歌曲中你认为难唱的句子,并随琴模唱
6、用自然柔美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熟悉都它尔和手鼓
四、表演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2、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3、熟悉马头琴 【教学目标】
1、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音乐悲壮的情绪
2、熟悉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3、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花儿”高亢、明亮的音色特点 【教学过程】
一、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1、师:这首乐曲是根据蒙古族民歌改变的马头琴独特的音色,增添了内蒙古草原的气息,使嘎达梅林的音乐形象更加的苍劲,悲壮 现在我们来听一听,用马头琴演奏的 这首民歌听后说出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2、学生欣赏
来回答:具有草原的风格,悲壮、浑厚
3、师:你们知道马头琴的形状吗?(出示多媒体课件:马头琴)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民族乐器,因为琴头上雕刻着马头,所以鸣马头琴马头琴的音色独特,一听就能联想起草原的景色在演奏这首乐曲时,这种独特的音色使我们感到音乐更有草原的气息,更加苍劲、悲壮(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歌曲悲壮的情绪,并能演唱歌曲,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
二、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这首歌的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其典型特征是采用“双句双字尾”的格式这首歌的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
第三课时:学唱歌曲《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1、用欢快、自豪的心情演唱《爱我中华》
2、为歌曲创编律动或舞蹈,随音乐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很高兴和在座的同学们认识,并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谢谢同学们!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回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表扬
二、学唱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A,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生:五十六个民族师:分别有哪些呢?生:汉族、往返族、藏族、壮族、白族、蒙古族、苗族等师:这五十六个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区环境等的不同,因此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不同,所产生的歌舞音乐肯定也不相 同欣赏《爱我中华》
2、师:欣赏完这首美妙动听的乐曲,同学们想不想学唱这首歌曲呢?(想!)
3、跟琴学唱
4、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注意:(1)、装饰音、修止符的运用(2)、控制整体音量
三、创编舞蹈动作并随音乐入行表演
第四课时:音乐活动“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组准备“爱我中华”的歌曲、音乐、舞蹈、图片介绍、服饰等资料
2、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爱我中华”的活动 【教学过程】
1、抢答比赛
师: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现在入行抢答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民族最多,发言的孩子一次只能说出一个民族的名称,不能重复说每说对一个可以为自己小组加一朵小红花 开展抢答比赛
师:好,紧张激烈的比赛就入行到这里观来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往返答出了这么多民族的名称,真了不起呀!下面我们在来入行一个更加有趣的活动:听音乐选画面
2、听音乐选画面
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各民族歌舞的图片,还有几段各民族的音乐,请你们边听音乐边记录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观观哪副图片应该配合哪段音乐,全部听完了以后,请同学们往返答
(1)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聆听并作好记录
(2)当全部音乐片段结束后学生再回答,教师用课件展示正确答案,对学生的往返答做出评价
3、拓展
(1)师:老师知道很多孩子在课前已经查找了关于各个民族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观看吧
(2)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资料,如各民族名称、图片、风俗习惯等
4、小结
师:孩子们,你们查找的资料真丰富呀,让我们大开眼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大家的心情都很高兴和激动
第五单元 歌剧之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天涯有颗闪亮的星》
2、学唱歌曲《杜鹃花》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了解歌剧《党的女儿》的剧情
2、欣赏剧中玉梅的唱段《天涯有颗闪亮的星》
3、学唱最后一幕的唱段《杜鹃花》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歌剧《党的女儿》的剧情介绍
师:你们在课前查找的歌剧《党的女儿》的资料,可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同学们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老师补充
2、欣赏歌曲
(1)初次听赏歌曲
(2)听完后老师提出问题
师:歌剧中唱到的“闪亮的星”“小花”“青松”分别指的是什么?(3)复听歌曲
3、欣赏第五场和第六场的同名歌曲
4、分析总结歌曲在不同的场次出现时,为什么演唱形式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对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有什么帮助?
5、学唱《杜鹃花》
(1)欣赏歌曲《杜鹃花》(2)学生观谱在心里默唱
(3)教师提醒学生注重,歌曲的节奏是5/4拍(4)随录音小声哼唱
(5)全体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杜鹃花》
第二课时:欣赏《卡门序曲》
【教学目标】
1、了解歌剧《卡门》的剧情
2、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歌剧《卡门》的剧情介绍
2、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1)教师出示主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主部主题(2)教师出示第一插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 师:这段音乐有什么变化?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学生来回答,并随录音演唱第一插部的主题
(3)教师出示第二插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4)完整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5)为乐曲划分段落
3、欣赏歌剧中的其他选曲《斗牛士之歌》(1)教师简介歌曲背景
(2)欣赏这首歌曲的new资料
4、再次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第三课时::欣赏《街头少年》
【教学目标】
1、欣赏童声合唱《街头少年》
2、了解作曲家比才 【教学过程】
1、导入
可由学生简介歌曲背景
2、欣赏歌曲《街头少年》(1)出自完整听赏(2)欣赏并学唱主题A(3)欣赏并学唱 主题B(4)完整欣赏歌曲
3、简介作曲家比才
4、复习比才创作的其他乐曲(1)复习、欣赏《间奏曲》(2)复习欣赏《小步舞曲》
5、再次完整欣赏《街头少年》
第六单元 告别时刻
第一课时:唱歌《捧一束鲜花献给你》
【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体会和表现音乐作品中积极健康的音乐风格,运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感谢感动之情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演唱方式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音乐--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师: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谈谈你们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
2、新授内容
(1)初听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2)再听:歌曲中你最喜欢哪个部分?
3、学唱歌曲
(1)根据学生情况,或小组学习、或教师教唱、或学生试唱歌谱、或利用课堂乐器演奏旋律等等(2)教师应注重
把握歌曲的几个重点:切分音的准确、休止符的掌握歌曲的高潮部分最后,注重演唱方法,不要喊唱,注重保护学生在变声期的用嗓卫生
4、分析、处理歌曲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完成教科书上的两个问题
高潮部分,音区处在高音区,旋律的起伏比较大,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片感谢感动之情
第二课时:欣赏乐曲《老友入行曲》
【教学目标】
1、欣赏《老友入行曲》,感受乐曲轻快、优美的旋律
2、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能够哼唱乐曲的主题;通过想象,描述各段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景
3、小组合作,创编一个乐段或部分旋律的图形谱,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1、导入
欣赏乐曲《运动员入行曲》(或者教师播放学生集会、发奖、下操时常用的入行曲风格的乐曲)
师:乐曲的曲名?乐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2、完整初听《老友入行曲》 师:乐曲的速度、节拍?
生:速度不快不慢,适合行进;四四拍的节拍
3、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是由德国作曲家卡尔·泰克根据自己儿时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而创作的管弦乐曲音乐欢快、活泼,表现了与朋友在一起时欢快的心情
4、分段欣赏(1)第一部分
初听提问:乐曲的速度、力度? 再听提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教师出示谱例,随音乐哼唱主题的第一旋律 提问:主题的第一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2)第二部分
初听提问:乐曲的速度、力度与第一乐段有什么不同?情绪上又怎样的变化? 教师出示谱例,了解音乐要素(音型、音区)对音乐的影响(3)第三部分
初听提问:乐曲的第三部分与哪一部分相同?(4)总结曲式结构 三段体:ABA
5、补充欣赏
欣赏《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6、小组合作,为乐曲创编图形谱
可根据学生情况为某一段落创编图形谱
可以哼唱主题与打击乐伴奏相结合,用打击乐器为乐曲的第一乐段伴奏;可以运用吹奏乐
器演奏主题的第一旋律或哼唱主题,用打击乐器为第二乐段伴奏等等
第三课时:欣赏歌曲《告别时刻》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首歌曲,感受歌曲柔美的旋律,记忆哼唱主题部分了解、熟悉著名的音乐剧女王莎拉·布莱曼以及她的代表作品,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过程】
课前要求教师收集许多相关音像资料,组织学生分为四个组:“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生平以及成名作品、韦伯与莎拉·布莱曼--音乐剧、莎拉·布莱曼与世界闻名男高音的合作、莎拉·布莱曼与《告别时刻》等不同主题收集有关资料
1、欣赏歌曲《告别时刻》
(1)播放歌曲《告别时刻》--莎拉·布莱曼独唱 提问: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你最喜欢哪个部分?(2)分析歌曲的结构
第一部分音乐旋律低往返婉转,节奏有张有弛,好像是在低声地诉说,表达了留恋之情第二部分音乐旋律高亢、明亮,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2、莎拉·布莱曼与《告别时刻》
1996年,德国拳王亨利·马斯克即将告别拳坛为此,他特别邀请他最喜爱的女歌手莎拉·布莱曼在告别会上演唱歌曲莎拉·布莱曼接受这个光荣的委托之后,再有她挑选了这首意大利歌曲,并指定与原唱者波切利合唱然而,在这场1996年11月举行的拳赛中,亨利竟意外地落败当他登台谢幕,《Time To Say Goodbye》动人的旋律同时响起,令巅峰不再、黯然落败的拳王潸然泪下,闻者莫不动容
此曲又名《永相随》,被BBC选为为戴安娜王妃葬礼上主题音乐的歌曲,由莎拉·布莱曼独唱,震撼了全世界
3、了解“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生平以及成名作品
莎拉·布莱曼1960年8月14日出生于英国伦敦,3岁开始学跳芭蕾舞,18岁时加渗透舞团并已由她担任主唱莎拉·布莱曼21岁的时候,首度参加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音乐剧演出,崭露头角 欣赏《猫》中片 段--来回忆
4、韦伯与莎拉·布莱曼--音乐剧
1981年,莎拉·布莱曼首度参加了韦伯的音乐剧《猫》的演出,不过,韦伯第一次注重到她那缥缈细致的女高音音色,是在史卓斯的作品《夜莺》里其间,莎拉·布莱曼成功诠释了《安魂曲》中的女高音,她同时因为这个演出获得葛来美奖“最佳古典新艺人”提名1986年,伦敦的“女王陛下剧院”推出了堪称本世纪最闻名音乐剧之一的作品《歌剧魅影》,莎拉·布莱曼主演了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女主角克莉丝汀,这个演出将她的演艺生涯推上了第一个高峰,被Drama Desk大奖提名为最佳女演员,奠定了其世界级闻名音乐家的地位
欣赏《歌剧魅影》中片段--《愿你再次出现》
5、莎拉·布莱曼与世界著名男高音的合作
(1)莎拉·布莱曼与歌王卡雷拉斯:1996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莎拉·布莱曼受邀与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拉雷拉斯同台演唱闭幕主题曲《永遥的朋友》 欣赏《永远的朋友》
(2)莎拉·布莱曼与多明戈:1985年,她担任韦伯古典音乐《安魂曲》的首演及录音,与她一同担纲的男主唱则是当今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戈她同时因为这个演出获得葛来美奖“最佳古典新艺人”的提名 欣赏《安魂曲》
(3)莎拉·布莱曼与波切利:1996年德国拳王亨利·马斯克告别拳坛,莎拉·布莱曼与波切利合唱歌曲《告别时刻》
欣赏歌曲《告别时刻》--莎拉·布莱曼与波切利的二重唱
6、随音乐哼唱歌曲的主题
第四课时:唱歌《同一首歌》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同一首歌》,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歌曲《同一首歌》
提问:这首歌曲的歌名?你听过哪位歌唱家演唱这首歌曲?
2、学习歌曲合唱部分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或者利用课堂乐器分声部完成旋律
3、完整演唱歌曲
背唱歌曲,加渗透领唱、排成演出队形
4、讨论运用什么形式完成“new晚会”
第二篇: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拉起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欢快活泼的歌声演唱《手拉手》,通过“手拉手”小伙伴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进步,使少年儿童真切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热和,从而激发他们对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无穷向往,从小培养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定信念。
2、熟悉附点八分音符,了解它的时值并在演唱时唱准附点。
二、教学重点:
1、歌曲中附点的演唱及歌曲强弱的力度变化。
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的坚定有力。
三、教学难点:
歌曲中附点的演唱及歌曲强弱的力度变化
四、教学预备:
录音带vcd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3、节奏练习。
二、动一动:
1、师:首先我们来做个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要求:请大家仔细聆听老师用手拍出的节奏,并且能够正确模仿。
(1)指名学生起来模仿节奏
(2)大家一起进行评议,并且一起来模仿节奏。
A: B:
2、拓展:请学生自己设计节奏,一起来拍一拍。
三、认一认:
师:刚才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好,接下来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请大家仔细听辨这条节奏:
1、出示节奏:
2、听老师拍节奏,照照节奏中的难点,大家一起练一练。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条节奏中有一个新朋友呢?出示附点八分音符。
3、教师讲解附点八分音符,学生熟悉并把握。
4、出示旋律,一起跟唱,巩固附点八分音符。
四、唱一唱: 师:刚才我们熟悉并学会了附点八分音符,现在我们一起来活学活用,教案《《手拉手》教案》。
1、把班级分成5个小组,每组领一张卡片,分组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2、分组唱一唱,大家一起评议。
3、听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大家给旋律排列顺序。
4、把旋律连起来唱一唱。
师: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把这几条旋律遍成了一首优美的歌曲,一起来学一学。
5、欣赏歌曲《手拉手》,感受歌曲的情绪。(活泼、欢快)
6、朗读歌词,说说歌曲的意思。
(1)出示歌词,分角色朗读歌词。(留意豆、妞、沟、手、走、头、球一些字的咬字)(2)分小组分角色读词。按节奏分角色配乐朗读歌词。(读准附点歌词)
7、熟悉附点八分音符,从歌曲中找一找、认一认,知道它的时值。
8、用lu或其他字跟琴哼唱全曲,熟悉旋律走向。
9、采用多种形式(师生合作,分组、分角色)演唱,熟悉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爱好。
10、歌曲的处理。加进力度记号作强弱的处理,并有感情地演唱。
四、拓展延伸:
1、交流有关希看小学内容的收集资料。
2、说说你眼中的贫困地区的小伙伴。
3、想想你能为他们做点什么事,给予什么帮助。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会了这首好听的歌曲,我希看我们的小朋友能和歌曲中的孩子一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大家手拉手一起向前进!
来吧,来踢球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拉起手》,《来吧,来踢球》。
2.“声音的模拟与表现”,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模仿足球场上热烈沸腾的气氛。
3.“练练你的听辨力”,辨别三拍子与二拍子的音乐。听辨《大路歌》开头的节奏,感受朝鲜民歌《思乡》的旋律走向。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用自信、有感染力的歌声表现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用自制音源表现足球场上的热烈气氛,并对音源有一个新的认识,真正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
3、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分辨二拍子及三拍子的音乐,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线。
三、教学过程
(一)学唱《拉起手》、《来吧,来踢球》
课前放《拉起手》和《来吧,来踢球》,营造热烈的气氛。
1、听、议:听教师或录音机范唱,议一议歌曲表现的情绪。
2、听唱学歌曲:歌曲《拉起手》其重难点在切分节奏加跨小节连线,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较难掌握,可用拉手上下摆动的动作体验这个节奏型。
歌曲《来吧,来踢球》曾在1988年世界儿童音乐节中获奖,是一首脍灸人口的歌曲。重难点在衬词
3、律动、表演:根据歌曲情绪,分组律动表演《拉起手》和《来吧,来踢球》,突出运动的特点,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
(二)声音的模拟与创造,即兴创作
1、课前布置学生回家寻找可表现足球场景的音源,打击乐、哨子、彩球、表现该类场景的音乐等等。
2、欣赏图片:足球场上的精彩画面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分组表演,表现啦啦队的呐喊助威,也可表现足球入门时的狂欢。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乐器或音源将自己心中的场景用音乐表现出来。
3、即兴创编歌曲,音符不限,调式不限,能表现出热切期盼进球的情绪即可。
(三)听辨练习
1、听辨节拍,引导学生用律动的方式体验两首歌曲的节拍,如《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用身体左右摆动体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用踏步体验《婚礼进行曲》的二拍子音乐的特征。
2、听辨节奏型:先拍教材中的两条节奏,再听辨。
3、听辨旋律线:听歌曲《思乡》,用手臂画出音的高低进行的线条,感受旋律进行的特点。再随着录音哼唱曲子,判断是哪一条旋律线。
龙的传人
一、教学目的:
1、喜爱本单元所选的赞颂中华文明又富于民族特点的曲目在演唱和欣赏活动中表达爱国之情。
2、通过学唱《龙的传人》,感受小调式旋律的色彩特点;通过学唱《我是中国人》,领略京剧西皮腔的韵味。
3、了解作曲家聂耳。
二、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三课时
一、感受歌曲
二、学唱歌曲
1、模唱
2、学唱歌谱
(1)复习常用音符、节奏。(2)复习音阶。(3)鼓励学生尝试。
3、再唱歌曲,表现华夏儿女对祖**亲刻骨铭心的爱恋之情。
第四课时
一、复习歌曲:《龙的传人》
二、学唱《我是中国人》,感受并表现京剧西皮唱腔。
三、欣赏教学
1、男声独唱:《乡音乡情》
2、民乐合奏:《金蛇狂舞》
感受乐曲情绪的同时介绍聂耳生平及作品。
3、管弦乐曲:《红旗颂》。
黄河大合唱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1、介绍黄河及《黄河大合唱》。
2、练习轮唱《黄河大合唱》。教学目的:
1、学生初步了解黄河及《黄河大合唱》。
2、学生懂得轮唱这种演唱形式并能合作演唱《黄河大合唱》。
3、学生懂得从学习的内容想开去,关注音乐与相关艺术。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准备:
1、PPT展示资料
2、学生搜集资料。教学时间: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PPT展示中国地图,学生找出黄河。教师介绍黄河: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二、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关于黄河的资料。(音乐与相关文化:古诗)
三、介绍《黄河大合唱》 创作背景: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黄河》词作,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之后,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在六十年代后期,还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作品介绍: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本乐章运用领唱及合唱相呼应的演唱形式,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斗的动人场面以及登上河岸时的乐观情绪。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声独唱)这个乐章运用了壮阔、热情、深切的音乐语言,歌唱黄河的雄姿,赞美五千年的文化,颂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这首配乐诗朗诵由三弦伴奏。痛诉民族的灾难,歌颂时代的英雄。音乐会上往往略去此段。
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此乐章运用抒情而深切的旋律诉说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唱》(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
这个乐章借用了锣鼓伴奏的一些手法,形象地叙述了流亡群众的悲惨遭遇,显示了“大回老家去”的斗争决心。
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
这首女高音独唱歌曲以悲惨缠绵的音调,唱出了被压迫、被侮辱的沦陷区妇女的痛苦哀怨。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
此曲运用卡农的手法,表现了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衬词“龙格龙格龙格龙”的加入则别具风格。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以号角性、战斗性的音调,象征东方巨人为最后胜利发出呐喊,具有强烈的感召力。
五、1、介绍轮唱:[轮唱]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称之为“轮唱”。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我国现代群众歌曲中常用轮唱这种形式。
2、结合《保卫黄河》说明轮唱的表现特点。[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听范唱、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
六、教师指导练习轮唱《保卫黄河》
1、先跟范唱练习齐唱。
2、练习轮唱。(注意速度要一致,要看指挥)
3、教师指导轮唱的技巧。(轮唱时,每一句的开始的第一个字要重唱,后面的词要唱得轻一点;速度一定要一致;合唱不是比赛,而是合作,在自己唱时要学会听其它声部的声音。)
七、学生轮唱《保卫黄河》。
八、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黄河,了解了《黄河大合唱》及其创作背景和历史现实意义,而且知道了什么是轮唱,还学会了《保卫黄河》这首轮唱歌曲。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会从所学知识想开去,学会学习!以上就是小学音乐黄河与《黄河大合唱》教案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溜冰圆舞曲》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溜冰圆舞曲》使学生了解歌曲的特点和风格。
2、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溜冰圆舞曲》,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艺术的习惯。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1、学生优势: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有明显变化,学生能够简单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与变化。因此在音乐的理解上只需要引导即可。学生可以用歌词帮助自己理解音乐。
2、学生劣势:学生能够有艺术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却不能运用音乐术语进行描述,也缺乏对音乐情感发展变化的简要表现形式。
一、导入新课:
1.聆听音乐,你能否听出是几拍的?
2.介绍三拍子的舞曲特点。
由于舞蹈时需要由两人成对旋转,因此被称为“圆舞曲”,又称为“华尔兹”,华尔兹一般起源于农村,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城市中特别是在维也纳发展起来,所以有些圆舞曲也叫维也纳圆舞曲,现在通行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圆舞曲。
二、教学新课
(一)首先我们来聆听第一小圆舞曲
1.请思考音乐中有几段不同的旋律?
2.旋律的出现顺序是怎样的?
3.这两段主题旋律给你怎样的感受?
1)欣赏主题A,并分析,展开想象
a.多用长音,连音,音乐宽广.多用长音,连音,音乐宽广舒展,旋律优美流畅,展现了溜冰场上舒展 的、愉快的心情。
b.跟钢琴哼唱主题A,划拍子,c.师生互动,学生表演舞蹈,其他同学哼唱
2)欣赏主题B,哪些地方体现了活泼的气氛?
a.跟着音乐哼唱
b.分析主题B
大量地使用了八分音符,旋律紧凑,第4、5小节运用了休止符号使音乐 更具有跳跃的感觉
3)完整聆听第一小圆舞曲,同时完成图形谱
(二)欣赏第二小圆舞曲,听听它的风格是否有变化?
比第一小圆舞曲更有激情,我们分段来体会一下,1、首先聆听主题A,它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
强有力的节奏,旋律的走向(上行、下行、平行)?而且是那直上直下的旋 律线条,忽上忽下的大跳音程,体现了欢快的情绪。
2.想象画面,此时的表演家们在溜冰场上应该是怎样的动作?
表现了表演家们矫健的腾越动作,旋转,跳跃的姿态。
聆听主题第二小圆舞曲主题B,除了主旋律以外你们还听到了什么?(教 师用碰铃引导)
用快速的装饰银演奏来模拟舞蹈者旋转时腰间清脆的银铃声,将表演家们 那跳跃的溜冰动作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欣赏第三小圆舞曲
1.出示两个图形谱,根据图形想象音乐情绪
2.思考第三小圆舞曲的结构与第一小圆舞曲的结构有何不同?(学生回 答)
第三小圆舞曲跟第一小圆舞曲情绪相近,音乐又恢复了舒展、轻松的气氛 中,由小提琴奏出,结构由三部分变成了两部分。
第一小圆舞曲
A B A
第三小圆舞曲
A B
(四)完整聆听全曲
(五)介绍作曲家
三、课堂练习:
小组创作,表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进行创作性的表演.如:试着弹一弹主旋律,为这段旋律编一段小故事,创编一段节奏,配一段歌词.四、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首经典的品,希望大家在进的生活中能主动学习音乐,深刻感悟音乐,体会音乐,真正的享受到音乐的美。
五、布置作业:
用人声打击乐伴奏(用拍手,踏脚)的节奏模仿溜冰,为主旋律伴奏.七色光之歌 第七课时
一、教学内容:
1、音乐知识:装饰音。
2、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3、歌曲艺术处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认识并学会演唱波音与滑音。
2、使学生能用和谐、均衡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二声部的合唱曲。
3、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旋律及歌曲所表现朝气蓬勃的生活。
三、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四、教学难点:学会用和谐、均衡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二声部的合唱曲。
五、教学课时: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常规教学,使学生了解上音乐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教唱问候歌与再见歌,请学生倾听课堂中的各种音乐术语。
二、发声练习
断音、连音练习
2/4 0 | 5 0 | 5 3 | 1 — ||
mi
mi
mi
ma
ma
ma
提示:这条练习常在开始时用,充分利用好m把声音送上去,腹肌动作有力而不僵,声带在气息的强有力支持下,迅速闭合好,唱连音时有一种在高位置上叹气的感觉,把声音甩上去,E调半音往上,再下行练到C调。
三、节奏练习
拍打节奏,区别下列节奏相同与不同之处
(1)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2)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四、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1、B段的视唱分部进行,加波音记号练习。
2、二声部练习,将这个部分的旋律加上下方三度音。
3、加上衬词“来”进行练习。
4、视唱B段旋律,先找出相同的乐句再分声部练习,尾声第一声部5——4七度大跳要唱准。
5、自学A段的旋律,要求划分乐句并找出相同乐句中的不同之处,以便区别 学唱歌词,突出切分音的节奏,突出强拍唱出歌曲的韵味。
6、歌曲艺术处理,让学生讨论在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方面进行,选择最好的方案进行演唱。速度:快 力度:变化可以大些形成对比,A:中弱——中强,B:强——中弱——中强
演唱形式:A:领唱与齐唱,B:合唱
五、活动与练习
课后练习
5进行创作游戏,对话游戏先可以从模奏开始,然后根据第一句的素材进行变化重复,最后让学生自己自由的创作,只要结束音在do上,答句所用的音乐材料与问句有相同的地方也可以。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七色光之歌》,大家想想白帆还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这首歌曲实际上象征了什么?表达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讨论)
长城谣 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准确地哼唱《长城谣》的旋律,通过学唱《长城谣》,了解歌词与旋律之间的关系,能用不同的声音、气息,有控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欣赏法、视听结合法、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音乐作品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哼唱《长城谣》的旋律;能有感情地朗诵、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朗诵歌词、学唱歌谱,能了解歌词与旋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歌曲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带问题欣赏歌曲《长城谣》
思考:同学们,今天项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很有名的歌曲,边欣赏音乐边思考这首歌曲把你带到了哪个年代?
生答
2、视频欣赏《抗日战争》,背景音乐乐曲《长城谣》
师介绍:是呀!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给我们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许多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许多人不得不背景离乡,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的音乐家们抑制不住心中的悲愤,用音符记下了这一切。
三、师生换为,学唱歌曲。
1、初听乐曲: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就是由作曲家刘雪庵在抗日战争时期看到人民苦难的生活写下的曲子叫《长城谣》。让我们再次边听边思考:这首乐曲表达了作曲家怎样的情绪?
生欣赏乐曲《长城谣》,回答。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其实,这首器乐曲是由同名歌曲《长城谣》改编来的,让我们从歌词中了解一下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分析每个乐句的大意。
生:表现了质朴自然,苍凉悲壮的情感。
2、教师范唱(每一段我们该用怎样的声音、速度演唱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感?)
3、师生换位学唱新歌
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这首歌曲还可以用怎样的形式来演唱歌曲?
导入:(老师鼓掌)唱得真棒!你们的歌声让老师觉得格外的振奋!这首《长城谣》在抗日初期风行全国,那时在我们中华民族危难时刻,听着这歌声,全中国人民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团结起来一致抗击日寇,书写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啊!
其实在那个抗日战争年代,还有许多振奋人心的抗日歌曲,你们学唱过的、听到过的,电影里看到过的,谁能唱唱、说说?
生答:王二小„„
观看革命歌曲的视频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抗日歌曲---(视频《义勇军进行曲》)这首叫„„,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就是由聂耳、冼星海在抗日时期创作的。这首乐曲曾经鼓舞了多少人民、战士英勇杀敌啊!新中国成立了以后,我们国家就把这首中国最著名的抗日歌曲作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六、课堂小结
斗牛士之歌 第九课时
活动目标:
1、感受进行曲雄壮有力的旋律特点。
2、初步尝试通过舞蹈动作创编身体节奏谱。
3、通过节奏乐,享受合作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生已有韵律《斗牛士之歌》的经验;音乐伴奏;各种打击乐器等。
活动过程:
一、韵律《斗牛士之歌》。
要求:感受节奏,表现斗牛士的英姿。
二、创编身体动作节奏谱。
1、根据不同的韵律动作创编相应的身体动作:
“我们刚才表演的第一个动作的节奏是怎样的?如果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可以怎样做?”(如:跺脚、拍手)
“第二个动作的节奏跟第一个的一样不一样?一样的话还可以用哪些身体动作节奏来表示?”(如:跺脚、拍腿)
“蹲下、起来的节奏是慢还是快?可以做什么动作来表示?”(如:拍头)
“接下来是一个节奏很快的间奏,我们表演的是什么动作?我们还可以用脚尖点地来表示吗?”
2、学生用身体动作完整的表现《斗牛士之歌》的节奏。
3、学生看教师指挥,分组合作用身体动作表现《斗牛士之歌》。(教师用与学生相同的动作来指挥)
三、学生使用乐器为《斗牛士之歌》伴奏。
1、探索铃鼓的两种不同使用方法:
“这一组的小朋友脚的动作有两种,一种是跺脚,一种是脚尖点地。现在你们使用的乐器是铃鼓,演奏时的方法一样不一样呢?不一样的话,要怎样使用铃鼓来奏出相应的节奏呢?”(引导学生表现敲铃鼓和摇铃鼓的动作)
2、学生看教师指挥演奏乐曲一遍。
3、学生交换乐器看教师指挥演奏乐曲第二遍。
4、请一名学生尝试当小指挥,全体演奏乐曲第三遍。
四、游戏:《魔法师斗牛》
玩法:学生在活动室中间的空地上边唱《农场里的牛》,边自由模仿牛的动作,教师则变成魔法师,当幼儿唱到牛的“哞哞”声时,魔法棒指到谁,谁就要保持固定姿势不能动,直至歌曲结束。
我的肯塔基故乡 第十课时
教学目标
一:
通过学唱歌曲《我的肯塔基故乡》,让学生了解美国,并启发学生爱伟人、爱珠江,爱祖国的情怀。
二:
通过学唱《我的肯塔基故乡》,让学生熟悉美国民歌的风格特色,感悟乡音之美感,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复习巩固“do、re、mi”三个音的音高及手号。
三:
听赏《牛车》,让学生感受广东民间鼓乐及歌舞,并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等节奏型。
四:
通过音乐情景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分析教材内容:
《我的肯塔基故乡》是一首根据美国民歌的风格谱写的歌曲。旋律优美动听,表达了人民对自己家乡赞颂的喜悦心情。歌曲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歌颂美国国民,五洲四海人人称颂,歌曲充满美国民歌的风味,节奏平稳,带有摇荡性。
教学过程
一、学唱《我的肯塔基故乡》
1、听中设问。播放高胡及广东民间乐器演奏的《我的肯塔基故乡》旋律,提问:这首旋律美不美,教师讲解美的音乐有其美的内涵,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蕴涵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2、讲故事。教师播放课件《我的肯塔基故乡》,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与方式讲述美国山村风情。
3、范唱。歌曲教学中,教师尤其要重视范唱。因为这对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完整的艺术形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生动的范唱,有可能给学生留下毕生都值得回味的印象。故教师应带着崇敬的心情,深情地演唱歌曲《我的肯塔基故乡》,让学生从教师声情并盛的演唱中受感染想歌唱。为了把广东民歌风格唱好,教师可先学唱广东民歌《鸡公仔》。
4、听音乐、朗读歌词。播放《我的肯塔基故乡》音乐,创设意境启发学生从音乐中、教师的范唱中感受歌颂孙中山的情感,并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5、唱唱比比。学生模仿教师的范唱,一句一句地学唱此曲,(注:教师的范唱一定要把握好歌曲的情绪与广东民歌风格。)比比谁模仿得最好。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把同学们模仿教师范唱的声音用录音机录制下来并播放给他们听。同学们在听中唱,唱中听,越唱越有味。
6、结合表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达歌曲内容及情绪。可以女生问,男生答;或同桌两个学生一问一答;或教师问,学生答等。并让学生创编简易律动边唱边表演,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二、学唱《落水天》
1、看中听。播放课件《落水天》,引导学生从广东民间风土人情中感受各国民歌风格、情调。
2、听中读。播放《落水天》旋律,教师先有节奏地带读歌词,如:落水 天喽·|,再请同学听音乐朗读歌词。让学生通过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感受这首广东民歌风味的特色节奏型×× ××·|。
3、听中画。播放《落水天》旋律,请同学用老师发给的白纸临摹书中《落水天》的情景画。然后展示同学们的画,谈谈画中的意境。学生通过绘画,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4、听中敲。启发学生听听用什么乐器表现雨滴比较合适?还能听到什么声音吗?用什么乐器表现比较合适?
5、听中唱。学生跟随录音范唱进行学唱,并学习用广东客家方言演唱,让学生从客家方言语调中感受广东民歌风格。
6、唱中动。启发学生进行有创意地表演。如:让学生受拿芭蕉叶,分小组表演小短剧或舞蹈。表演时一部分同学演唱,一部分同学表演,一部分同学选择敲击乐器制造刮风下雨时的声响场景。
7、感受音高。熟唱歌曲后,请同学看看歌曲《落水天》是由哪几个音编成的,并跟随老师听音乐打出“do、re、mi”的手号。手号要清楚,线条流畅富有情感。
三、听赏《广东狮子锣鼓》
课前准备:请学生自制狮子头面具、扇子、鞭炮、大头娃娃面具。
1、看看(与多媒体结合)。播放“锣、鼓、钹”节奏,引导学生看课件,熟读锣鼓经。念锣鼓经有多种形式:拍腿念锣鼓经、拍桌子念锣鼓经、拍腿击掌念锣鼓经等。
2、想想。请同学说一说在什么日子里能听到锣鼓声和看到舞狮子?请同学表演一下印象中的舞狮动作,或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几个舞狮动作。
3、做做。全班同学进行现场布置来个迎国庆的舞狮子活动。可用桌子拼个小舞台,周围摆椅子,表演的同学稍作化妆。如:腰绑红绸,头带狮子头等。
4、玩玩(与表演结合)。播放《广东狮子锣鼓》,请同学轮流表演。随着锣鼓声,踩着鼓点,模仿舞狮子。
唱支山歌给党听 第十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能够对西藏民歌有初步的认识,了解西藏民歌常见的节奏特点。
二、通过对比欣赏蒙古、新疆的民歌,感受西藏民歌的风格。
三、初步了解西藏民间舞蹈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西藏音乐,创编舞蹈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走近西藏音乐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屏幕播放《唱支山歌给党听》
(二)视听感受、了解西藏民歌节奏特点
1、教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走进西藏》,你们对西藏有哪些了解?
学生:西藏有高原、雪山,有喇嘛,转法轮,有许多的庙宇,有大大的佛像,有青颗酒,有洁白的哈达,有闹分裂的**喇嘛,有金瓶签定的转世灵童。
2、教师:今天老师带你们欣赏西藏民歌,请看大屏幕,音乐响起才旦卓玛演唱的《宗巴朗松》。
3、听后提问:你们对西藏歌曲了解多少?给你们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藏族歌曲有:《唱支山歌给党听》、《洗衣歌》、《北京的金山上》,比较流行的有《高原红》、《神奇的九寨》、《青藏高原》。
4、教师:西藏被称为歌舞之乡,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宗巴朗松》属于民间音乐的歌舞音乐。
(三)对比欣赏西藏民歌和蒙古民歌
1、播放《唱支山歌给党听》歌舞片断,蒙古民歌《草原夜色美》。
2、分组讨论西藏民歌、蒙古民歌以及新疆民歌的不同音乐特点。
西藏民歌:歌声嘹亮、高亢,乐器主要有藏京胡(形制与二胡相近,男子边奏边舞)、铁琴、神鼓等。
蒙古民歌: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句幅宽大,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蒙古乐器主要有马头琴。
新疆民歌:旋律生动活泼,热情奔放。主要乐器有弹布尔、东不拉、独它尔等。
小结
音乐家——舒伯特
第十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听故事的活动中,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能认真听赏钢琴独奏曲《军队进行曲》,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情绪;能在听赏音乐的活动中与他人合作,选择喜欢的方式积极参与表现。
3、能用柔美的声音深情地学会演唱《摇篮曲》,表现歌曲安静、温馨、甜美的情绪。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舒伯特的故乡
学生随着《军队进行曲》的音乐在教室律动。
师:在欧洲,有一个美丽的音乐城市,你们知道是什么地方?维也纳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CAI,教师随画面介绍。)
二、观看连环画-----《少年舒伯特》
三、听赏乐曲-----《军队进行曲》
1、导入
师:刚才我们了解到,舒伯特一生创作了998部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一次,他看到家乡凯旋归来的军队后,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非常好听的作品。下面,请大家来听一听其中的一段。
1、听赏全曲,参与表现
师:下面请大家完整地将整首乐曲听一遍,请你随着音乐的变化选择适当的动作进行表现。
师:这首乐曲一共有三个乐段,其中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重复,这样的乐曲结构我们称它为带再现的三段体。
2、总结
师:这首乐曲就是舒伯特创作的《军队进行曲》。乐曲描写的是士兵在行进中的雄姿和人们在街头欢迎凯旋而归的士兵的热闹场面。)
第二课时
一、学唱歌曲----《摇篮曲》
1、讲述故事
师:舒伯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但他的一生在贫穷中度过,他整天吃不饱,穿不暖。有一天,又冷又饿的舒伯特已身无分文,他不得已走进了一家饭馆,静静地坐在饭桌前,拿起了一份报纸看了起来??他看到了报纸上的一首诗,感动得热泪盈眶。(老师深情地朗读第一段歌词。)
2、学唱歌曲
A、体会歌词
B、朗读歌词
(课件播放《摇篮曲》伴奏做背景音乐,师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读。)
C、学生哼唱旋律
师:让我们一起学着妈妈的样子,一边摇着摇篮,一边用温柔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师:大家知道吗?舒伯特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600多首歌曲。他创作的歌曲既继承了前人的艺术成果,又把歌曲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所以,人们把舒伯特称为“歌曲之王”。
小放牛 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
2、学唱歌曲《小放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了解这首民歌所表现的生活气息,能唱出歌曲幽默风趣以及对歌对舞的特点。
2.培养学生能模仿《小放牛》的歌词,创编地方版的《小放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对唱歌曲表演形式,了解我国民歌的丰富多彩,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小放牛》,激发孩子对民歌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唱准切分节奏的以及一字多音,感受民间小戏的优美动人 教
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视唱法、模仿法、讲授法、欣赏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在音乐声中有节奏的进入音乐教室
2、举行上课仪式: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教师随意提问,让学生回答,让学生身体感受到一问一答。
2、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引入可否用歌唱的形式来进行日常的问答,从而引入对唱歌曲。
3、教师举例说明我国有很多问题式的歌曲,如《河边对口曲》等。
三、欣赏歌曲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
1、作品介绍:
黄梅戏《打猪草》由“二小”组成,人物是陶金花、金小毛,一个打猪草一个看竹笋。陶金花在打猪草时.拔草用劲过大,不小心碰断了金小毛家两根竹笋,慌忙用草将笋盖上,这时,在树上看笋的金小毛看见了,认为她有意偷笋,踩破了她的篮子。小姑娘哭着拉他去见妈妈,要他赔篮子。金小毛无奈,将舅母让他买盐的二百文钱赔她,她知道底细后不要金小毛赔了,说:“只要心意好,人好水也甜”,金小毛又把断了的竹笋一起送她,陶金花提不动,又帮着她送到家里。一路上边走边唱盘歌《对花》,什么花都问遍了,终于回到家中。这出戏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展现了一副富有情趣的农村生活画面,表现了农村少年美好的心灵世界,展现出农村生活场景和田园风韵。
2、欣赏歌曲《对花》,让学生感受歌曲中载歌载舞、富有情趣的农村生活画面。
3、通过欣赏给学生讲解对唱,以及对唱的形式。
对唱:两个或两组歌唱者的对答式演唱,形式较为活泼,对唱与重唱不同,所演唱的是单声部歌曲。根据人声的不同还可分为:女生对唱,男生对唱,男女生对唱等,也可以分两组对唱。对唱一般为两人如同谈话问答式的演唱,形式非常活泼有趣。
4、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对唱题材的歌曲?能给大家唱几句吗?
教师举例:《过河》、《藤儿长长牵着瓜》、《夏天的雷雨》、《什么结子高又高》等。
四、学唱歌曲《小放牛》
1、通过欣赏歌曲导入学唱歌曲:“同学们想学习一首关于对唱形式的歌曲吗?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发生在赵州桥边的对唱歌曲《小放牛》。”通过赵州桥引出关于赵州桥的传说,通过故事的形式为同学们讲解歌曲中的歌词意思。
2、作品介绍:《小放牛》是一首民间传统歌舞剧中的一段载歌载舞的男女对唱。以牧童和乡村小姑娘相互对答的方式,逗趣玩乐。歌中小姑娘向小牧童问路,可俏皮的牧童故意为难,并要小姑娘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才告诉她。于是俩人就一问一答,边歌边舞的演唱起民间流行的对歌来。这是一首四句体乐段构成的河北民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音调明快流畅,富于表情,歌舞的形式生动、活泼风趣,充分表现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开朗乐观的性格。歌曲中八分休止的切分节奏非常突出,使歌曲显得诙谐、活泼。旋律的发展始终围绕着主题素材展开,流畅、一气呵成,很容易记忆,成为流传很广的一首民歌。
第三篇: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课时教案
课题:红土地的歌的(第一单元)第 1 课时总序第 1个教案
教学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浏阳河》,并主动收集不同演奏(唱)形式的《浏阳河》进行听赏。
教学重点:学会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浏阳河》。教学难点:学会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浏阳河》。教学准备:课件、相关音像资料、表演道具 教学过程
导入(欣赏《浏阳河》)
二、复习
(一)回忆旋律
老师范唱全曲。学生找一找歌词出现了几问几答,内容是什么?
(二)歌曲风格的把握
1、欣赏张也演唱的《浏阳河》。
思考:与我们唱的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这样演唱有什么特色?
2、找出方言并朗诵,体验民歌的旋律和方言相结合的特点。
三、歌曲的艺术处理
(一)结合湘土文化、歌词特点与速度变化处理作品
1、歌词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可以用什么演唱形式来表现?(对唱)用怎样的情绪来问?怎样的情绪来答?
2、请大家听好老师的伴奏。
1)思考:两遍的情绪是否一样?为什么? 2)音乐知识:快—慢—快
(二)、创作
1、铺垫:
1)听录音——思考:跟我们唱的相比多了些什么?
2)分辨录音中的二声部旋律:前奏中、长音处、同音重复
3)教师介绍为歌曲创作二声部的方法
4)思考: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5)老师同学生一起合作演唱。
2、分组练习
四、学生展示
请其他组的同学仔细欣赏,看看他们用了哪些形式和方法来表现歌曲。
五、评价小结
批注
教学后记:
课时教案
课题:红土地的歌第 2 课时总序第 2个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洞庭鱼米乡》、湖南民歌《放风筝》和江西民歌《斑鸠调》,感受“红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湘赣两地民间小调的特点,以及放风筝的传统文化。
2、学会演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并从中体会人民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教学难点:了解湘赣地区的音乐文化及相关背景。教学准备:课件、相关音像资料、表演道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民歌大会萃
1、听赏湖南民歌《放风筝》(媒体播放《放风筝》)(课件出示:姐妹们和她们的风筝)
2、复习歌曲《浏阳河》(老师弹琴,学生歌唱《浏阳河》)a、全班齐唱 b、男女对唱
师:湘江边有个什么县?(湘潭县)出了个什么人领导人民得解放啊?(毛主席)
3、听赏《洞庭鱼米乡》(课件出示:伴随音乐《洞庭鱼米乡》,画面展现洞庭湖上的优美风光)
4、听赏《斑鸠调》(课件出示:音乐播放江西民歌《斑鸠调》)
三、歌曲学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播放《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这首歌体现了什么呢?(毛委员和江西人深厚的军民之情)
1、随琴划拍默唱曲谱
2、解决难点
3、齐唱歌谱
4、歌曲表现及处理(声音的强弱、速度变化等等)分组讨论、排练、表现。
三、课堂总结
批注
教学后记:
课时教案
课题:春之声第 1 课时总序第3 个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热情的情绪学会演唱歌曲《春天的使者》,感受小鸟活泼轻快的音乐形象,体验春天的勃勃生机。
2、在听赏《春之声圆舞曲》的过程中,了解圆舞曲的特点,感受音乐形象,体验春天给人们带来的美。
教学重点:能用亲切、热情的情绪学会演唱歌曲《春天的使者》。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于音乐情绪的把握。教学准备:教学光盘钢琴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听赏《春之声圆舞曲》
(1)导入(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美景,然后教材上的一段小诗,感受春天里小鸟展翅飞翔的情景)。
(2)听音乐主题,感受音乐形象(让学生抓住小鸟的音乐得音乐形象,如小鸟盘旋飞翔的样子和清脆婉转的叫声)(3)听赏全曲,感受音乐特征.A、感受音乐的旋律美《春之声圆舞曲》并不是典型的维也纳员工舞曲体裁,它节奏自由、充满变化,旋律生动而连贯,具有较强的欣赏性和相当高的艺术性。B、感受音乐的特征感受圆舞曲3/4节拍的节奏,音乐的速度。
(4)复听,感受音乐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音乐主题一共在全曲中出现几次,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特点是:以一再反复的基本主题与若干个不同的“插断”交替出现)。(5)介绍约翰.施特劳斯的生平
三、学唱歌曲《春天的信使》
(1)学生听赏《春天的信使》说感受。
(2)视唱歌谱要求学生把握音准与节奏(学生采用随琴模唱).(3)学唱歌曲与歌曲的处理
A、了解歌曲的内容,随琴唱歌词。
B、处理歌曲歌曲的前半部分表现的是小鸟快乐、活泼的飞来了,要注意唱得轻巧、跳跃;后半部分是歌颂小鸟,要制衣厂的连贯舒展,以此尽情抒发人们对小鸟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四、小结本节课
批注
教学后记:
课时教案
课题:幸福快车第 1 课时总序第 4个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听赏歌曲《幸福快车》的同时,能用充满活力的舞姿随着欢快的节奏表达心中的快乐。
2、能与同学合作,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并在学唱活动中,认识、掌握下滑音符号和升音记号的意义和唱法。教学重点: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教学难点:明白开心的真正内涵。教学准备
CAI、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新授:
1、作品分析:《歌声与微笑》是一首歌颂友谊的歌曲。歌曲的语言简洁,直率恧寓意深刻,含蓄。因此,很容易使学生使主产生共鸣。
2、范唱,总体感觉作品的艺术性.3、教唱新歌
4、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演唱,发现错误,及时纠正.5、艺术处理
四、聆听《祝你快乐》
1、聆听乐曲。
设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
2、再细听乐曲。
请你合着乐曲轻轻拍手或敲击打击乐。当你听到音乐(情绪)变化时,就变换另一种形式或停止拍击;在听到相同的音乐再现时,用相同的方法再次拍击,以示乐曲的分段及结构。
3、讨论演奏该曲的形式及乐器。
合奏、铜管乐合奏,指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的演奏图。
4、边看教材中的图形谱及其歌词,边跟音乐哼唱(如有条件,最好展示歌曲曲谱)。
5、再深入讨论乐曲的情绪(包括乐曲分段的情绪),并根据三段不同的情绪,设计集体舞动作。
6、合着乐曲声,试跳集体舞,并群策群力进行修改。
7、完整地合着乐曲边跳边唱。
五、结束课业
批注
教学后记:
课时教案
课题:世纪之约第 1 课时总序第 5个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听故事活动中,能认识、了解两位著名音乐家——美国小提琴家斯特恩和我国指挥家李德伦,体会两位老音乐家的敬业精神。
2、在听《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的活动中,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激发对莫扎特音乐的兴趣。
3、在听赏音乐和模拟演奏中初步了解音乐知识——协奏曲和音乐家莫扎特。教学重点:通过故事体会两位老音乐家对音乐事业的执著追求的精神。教学难点:了解《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所表达的内容。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看画面)
课件播放:两位音乐家1979年音乐会的演出画面片段,随乐播放莫扎特的《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二、世纪之约的故事
画面上的两位音乐家是谁?他们演奏的乐曲是什么?
1、说一说 教师说出故事1)、2)
2、听一听(课件播放首次演出场景并继续播放音乐)。
3、唱一唱
4、猜一猜音乐会还能继续举行吗?
5、编一编
师:如果你认为李德伦老人能如期出现在音乐会上,请你把故事情境发展下去,告诉大家好吗?
6、演一演
(1)模仿演奏场景
(2)了解协奏曲的含义,认识莫扎特。
(3)模仿演奏音乐主题。
三、“世纪之约”的实现
1、看一看(播放课件看一看故事最后是怎样的?)
2、听一听(播放——听赏全曲)
四、我们来约定
1、我们的约定
小组讨论,请部分同学谈谈自己的约定
2、师生来约定
同学们跟老师约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五、结束课业
批注
教学后记:
课时教案
课题:第五单元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中的行当和表演动作的程式有所了解,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对京剧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介绍,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课的一系列欣赏、模仿和表演等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体验京剧这一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4、能学会唱《龙格里龙》这首歌,并将歌曲的力度变化和京剧的神、韵体现在表演中。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一系列的音乐表演活动。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师用戏曲语言向学生问好。
2、同学们,刚才老师是用什么语言向你们问好的?看过戏吗?引导学生说出我国的戏曲种类。
(1)放京剧选段《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学生判断属于哪个剧种。你们能听出是属于哪个剧种吗?
3、师简介国粹京剧。
二、走进京剧(一)发声: 早上到了,演员们都早早的起来跟着老师准备练声呢!在戏曲的练声中常用的有两个音——闭口音“噫”和开口音“啊”。今天我们学习用大嗓子来练习这两个音。要求:节奏准确,气息到位。
(二)基本功练习: 下面我们就来学两招。
1、站姿:女生手放腰前,双脚并拢。男生手握拳放在后背,脚呈丁字步。
2、做功:带学生拉膀。
(三)了解京剧的行当: 介绍京剧的行当:
“生行”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比如:画面上的这个叫老生,而这个年轻的叫小生,另外还有武生
“旦行”是指女性角色,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性格较活泼的叫花旦。
“净行”指“大花脸”,分为正净和付净。“丑行”则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
介绍完四大行当,想不想自己来演一演“生、旦、净、丑”?请出四位同学,根据老师讲的四个行当的特点分别挑选出四个行当的脸谱,模仿一下图片上的动作。
《说唱脸谱》当中是这样描绘的
2、从歌曲当中我们听出人物的善恶、美丑、忠奸是根据什么来区分的?(学生讨论后答:颜色。)
3、大家仔细看看这些脸谱,哪位同学能说一下什么颜色代表什么样 的人物性格。(小组讨论整理答案,组长发言)
蓝色:表示刚强、粗犷,桀傲不驯;红色:作为主色,表示忠勇义烈,比较典型的如关羽;黄脸:象征骠悍、凶残、阴险,工于心计等性格;白脸:象征阴险、狡诈等性格,如曹操;黑色:象征刚烈、勇猛、粗率、鲁莽,如包拯、张飞。
4、全班戴脸谱随音乐(说唱脸谱)表演。
我仿佛置身于一个京剧的大舞台,你们精彩的表演让我拍手叫好。
三、唱京歌《龙里格龙》
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京剧应该有更深的了解了。那你们想不想当一次小演员呢?老师也准备了一首具有京韵的歌,和大家一同分享。播放《龙格里龙》)1.听赏与交流
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演唱它将给大家带来一种愉快而又别具一格的京剧音乐体验。
2.再听《龙里格龙》
①思考: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首分男女声演唱的二声部歌曲。歌词只有“龙里格龙(咚)”,没有实际意义,是京剧音乐中的一种传统习惯用词。曲调的特点:
3.唱曲谱
京剧的行当中“旦角”代表女性,“生角”代表男性。咱们今天就请左边的扮演“旦角”——高声部;右边的扮演“生角”——低声部,来唱唱各自的旋律。
①分旦角、生角演唱曲谱(即分声部唱)。
②合唱曲谱。4.唱歌词
(l)念歌词“龙里格龙(咚)”
①对比两种念词方式:a.不带儿化音。b.带儿化音。
思考:哪种韵味更好?为什么?
②学生念词:“龙里格龙(咚)”。
(2)分旦角、生角唱词
(学生自主练习。)
(3)集体合作演唱《龙里格龙》
四、总结,延伸 1.谈感想
今天我们了解了京剧的一些知识,大家是不是有一点喜欢京剧了?有什么感想?请你说说。
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有责任将京剧继承发展,使之发扬光大,繁荣我国的戏曲文化。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关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多学唱一些戏曲好吗?
批注
课时教案
课题:第六单元第 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积极自信的参与音乐活动“碰碰对”,提高与他人合唱的能力,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能与同学合作,用和谐、明亮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撒尼少年跳月来》,表现撒尼少年欢快喜悦、充满幸福的情感。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撒尼少年跳月来》
教学难点:与他人合作演唱歌曲《撒尼少年跳月来》。教学准备:课件、旋律歌单 教学过程 情境铺垫。
1、课件播放《撒尼少年跳月来》,展示篝火晚会场面。
2、交流模仿。
二、情境中学习。
(一)合唱部分的学习。(1)、学习“阿黑哥”的演唱。
1、听一听。(课件播放由男声演唱的合唱部分第二声部歌曲。)2/4 乐句① 1 1 3| 5 5 | 6 1 3| 5 5| 塞罗哩塞罗塞罗哩塞罗
乐句② 3 5 1| 6 6 | 5 1 5| 3 3|„„ 塞罗哩塞罗塞罗哩塞罗
2、说一说。
说说旋律中节奏的特点,那后面的旋律与前面相比,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又应该怎样唱呢? ①分析大切分节奏(课件演示: X X X X = X X X)②分析后面八小节与前面八小节的区别。
3、唱一唱。(男同学演唱低声部歌曲)(2)、学习“阿诗玛”的演唱。
1、听一听。(课件播放由女声演唱的合唱部分第一声部歌曲。)2/4 5 — | 5 3 5 | 1 3 | 3 — | 1 5 1 | 3 5 | 塞罗哩塞罗塞罗哩塞罗
2、比一比。“阿诗玛”的演唱“阿黑哥”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体会出旋律的柔和、连贯)
3、唱一唱。(女同学齐唱高声部歌词)
(二)、齐唱部分的学习。
1、师生合作演唱。
2、唱一唱。(齐唱歌曲第一段)
3、跳一跳。
三、情境的升华。(全体学生边唱边表演)
批注
教学后记:
课时教案
课题:第七单元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方言有感情的学会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并能用竖笛吹奏其旋律。
2、能认真听赏广东音乐《旱天雷》,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乐曲的基本情绪;并能随与跟唱(或读谱视唱)音乐主题。教学重点:有感情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
教学难点:能用方言有感情的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初步了解广东(粤)广西(桂)
地处我国的南部沿海的广东、广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音乐也有不同的特色与文化
三、演唱《落水天》
1、初步感受歌曲(学生听赏歌曲并用客家方言读一读)
2、学习歌曲
3、学生视唱歌谱
学生唱歌曲,引导学生用方言有表情表现歌曲一唱一叹的悲凉感情。
三、听赏《旱天雷》
1、了解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是民间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及广州市区,风格明快活泼,音色清脆明亮,曲调优美流畅,节奏清晰而富于变化,南方民间情调突出。代表作有:《雨打芭蕉》、《旱天雷》、《步步高》、《赛龙夺锦》等。
2、听赏音乐的主题,并初听全曲,学生感受交流音乐的基本风格和情绪。情绪(欢欣喜悦)、音色(清脆明亮)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活泼明快)
3、听赏第一乐段,认真倾听并尝试记住它的旋律。交流音乐的表现的情绪活泼欢快的
4、听赏第二乐段,注意与第一乐段的异同:音乐表情的变化优美流畅,相同的结束
5、最后完整听赏,学生可随乐哼唱,参与表演
四、小结与延伸
学生说一说对广东音乐的基本了解。布置学生回家了解广东音乐与广西音乐得特点。
批注
教学后记:
课时教案
课题:第七单元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对唱的形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2、能认真听赏而不合唱《槟榔树下摇网床》,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并能分声部随乐轻声跟唱。
教学重点:能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教学难点:感受广西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介绍歌剧《刘三姐》
三、歌曲学习
1、学生听赏《什么结子高又高》 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歌曲表现的形式,歌曲表现的内容
2、学生视唱歌曲(注意音准与节奏)
3、学生学唱歌曲
4、学生按书上要求进行演唱
5、活动
内容:以校园生活为主题即兴唱出新歌词。形式:分组对歌。每组选出领唱1人,齐唱部分分全组唱,演唱时注意保留原歌词中的衬词。规则:轮流作问方与答方,如那组唱不出新词,那组就败下阵来。
四、听赏与跟唱《槟榔树下遥网床》
A、初听《槟榔树下遥网床》
学生说一说歌曲的特点音乐的情绪音乐的表现内容
B、学生唱一唱低声部体会音乐的节奏与音乐的形象
C、学生唱一唱高声部的主旋律,然后两个声部一起来合唱
D、学生再次听赏音乐并随琴唱一唱前面部分。
五、听赏《壮乡春早》
学生欣赏,边听边用线条展示一下你所划的线条。乐曲个你怎样的感觉?
描绘了壮乡春天美丽的早晨,学生可以听一听音色,同时说一说音乐描绘了什么样的美丽景色。
六、小结本单元学习的音乐内容。
批注
教学后记:
第四篇: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古风新韵
教学目标;1.聆听两手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2.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 5.学习竖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
教学建议;1.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音乐学;
2.结合认识古琴的学习,拉近民族音乐文
教学用具:钢琴 多媒体 古琴图片 录音机 教学方法:讲授 欣赏 练习表演
教学重难点:1.聆听两手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2.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
第一课 古风新韵 教学目标
1.聆听两手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已经所表达的情景和情感。2.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5.学习竖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教学建议
1.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可抓住本课主题“古风新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结合认识古琴的学习,拉近民族音乐文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3.拓展欣赏我国古诗词为创作素材的优秀音乐作品。第一课时
一、聆听古琴曲《关山月》
1、导入
聆听古琴曲片段,教师可以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典味道。并提问,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1)初听全曲,了解古琴的音色。
2)随音乐默诵《关山月》,体会古琴曲的意境。3)复听全曲
2.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1)出示古琴图片,认识古琴 2)了解中国民乐
二、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
1.简单赏析苏轼诗歌《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2.有感情配乐朗诵《水调歌头》,可选用本课古琴曲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朗诵后学生谈谈不同配乐有什么不同感受。
3.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听出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特点。4.对比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演唱《游子吟》
1.复习古诗《咏鹅》《春晓》《静夜诗》等古诗诗歌入手。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3.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
4.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请学生朗诵《游子吟》两边。5.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1)视唱旋律。
(2)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3)学唱歌词,延长歌曲。教后记
第三课时
一、演唱歌曲《花非花》
1.从歌曲《西风的话》导入。唱完后,请学生回顾歌曲的曲作者是谁,从而引出本课学习。
2.用WU哼唱旋律,边唱边画旋律,感受旋律的线条美。3.聆听歌曲范唱,理解歌词表达的意境。4.有感情吟诵歌词,体会词曲中音调的紧密结合。5.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
6.根据教学要求,复习和交流学生已掌握的有关诗词歌曲,可以个人或小组唱等多种形式表演。教后记
第二课 月下踏歌 教学目标
1.能感受乐曲《阿细跳月》和《火把节》片段热烈欢快的情绪,在聆听中知道云南少数民族的相关音乐文化和风俗人情。
2.能说出《阿细跳月》的主题是由4个乐句组合,听出主题重复了几次。并能用动作表现弹拨乐器演奏和速度、力度变化的段落。
3.能听出《火把节》片段中演奏的乐器音乐,并能用动作、节奏拍击和打击乐器表现旋律特点和音乐中的独特效果。
4.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音乐演唱歌曲《转圆圈》和《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表现彝族儿童嬉戏的情景和欢快的情绪。
5.背唱歌曲《转圆圈》。
6.能根据乐器的形状、构造特点、演奏方式和银色特点,分辨民族乐器的分类。
教学建议 1.学习本课前,可以让学生查找相关少数民族资料,然后在课上交流分享。
2.在聆听《阿细跳月》教学中,可用表格的形式把乐曲中主要变化和音乐要素列出,指引学生边听边记录。
3.可以把与《火把节》同一主题的民族器乐曲剪辑出来作为拓展曲目,让学生感受同一主题、不同表现形式的同时,加深对民族乐器音色表现力的感受和理解。
第一课时
一、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
1.从节奏律动导入,运用歌曲《阿细跳月》的引子和主题节奏来设计节奏律动,请学生跟着老师做一做。
2.聆听主题,熟悉主题。通过唱、奏、跳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主题记忆。
3.多次聆听乐曲,听出主题重复的次数和变化。4.再聆听乐曲,用动作表达弹拨乐器演奏的越短和情绪越来越强烈的卫生。
二、聆听管弦乐《火把节》片段
1.从民族风情导入。课前请学生查找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
2.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
3.重点聆听第一段。
(1)第一遍:要求学生为音乐伴奏。
(2)第二遍:听出此乐段演奏的乐器有弦乐和木管组。
(3)第三遍:要求学生听到重音重现时,做擂鼓动作。
4.聆听第二段,感受乐曲抒情优美的情绪。
5.完整聆听乐曲,表现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转圆圈》
1.导入:从本课的发声练习入手,把学生带入歌曲的意境中。
2.播放歌曲,听后谈谈歌曲的意境和前后部分不同的情绪。
3.学唱前八小节,表现和体会歌曲的意境之美。
4.学唱歌谱,感受歌曲的特点。
5.学唱歌曲,处理歌曲。
6.熟唱歌曲后,请学生手拉手站成排,随乐句的进行,摆动双手边唱边做律动。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一、演唱歌曲《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
1.复习《转圆圈》,聆听歌曲的范唱,引导学生谈谈这两首歌曲的意境。
2.初听歌曲范唱,说出歌曲演唱的顺序。
3.多遍聆听,用听唱和视唱相结合的方法学唱歌曲。
4.由于这首歌曲是变换牌子,学生在演唱时不好掌握节拍的变化,因此,学唱时候可参考《转圆圈》用趣味象声词辅助朗读。
5.启发学生从速度、力度和演唱形式上对歌曲进行处理。教后记
第三课银屏之声;教学目标;1.能听出歌曲《爱是一首歌》中表现的人声音色和演;2.用嘹亮的歌声随音乐和唱《两颗小星星》,唱出歌;3.能视唱《滑雪歌》其中一句旋律,为歌曲划分乐句;4.能用明亮、自信的声音背唱《DOREMI》,并;5.能编创旋律短句来表现不同的情绪;教学建议;1.聆听歌曲《两颗小星星》同时,播放其电影片段,;2.在本课学习中,除了让学生介绍相关影
第三课 银屏之声
教学目标
1.能听出歌曲《爱是一首歌》中表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说说最感动自己的是哪一段。
2.用嘹亮的歌声随音乐和唱《两颗小星星》,唱出歌中主人公的自豪。
3.能视唱《滑雪歌》其中一句旋律,为歌曲划分乐句,并与同伴一起设计表演形式来演唱歌曲。
4.能用明亮、自信的声音背唱《DO RE MI》,并与同学分角色表演。
5.能编创旋律短句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教学建议
1.聆听歌曲《两颗小星星》同时,播放其电影片段,让学生能够更好感受音乐和电影画面的有效结合。
2.在本课学习中,除了让学生介绍相关影视剧情,观看视频片段外,更应注意引导学生去关注影视中的歌曲,感受音乐在电影中起到的效果。
3.结合本课内容,组织学生对小学阶段教科书里的影视歌曲做一个盘点和回顾。
第一课时
一、聆听歌曲《爱是一首歌》
1.展示动画片《小鹿斑比》的相关图片或视频片段,请看过的学生讲一讲其中的故事。
2.初听歌曲,听出歌曲中出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
3.复听歌曲,听后让学生说说歌曲中那一段最能感动自己。
4.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甜蜜和温馨。
二、聆听歌曲《两颗小星星》
1.复习《小小少年》,简单回忆电影《英俊少年》的故事情节。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3.再听歌曲,请学生随音乐哼唱,体会主人公的自豪心情。
4.鼓励学生传编2-4小节的旋律短句来表现不同情绪。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滑雪歌》
1.从动画片《雪孩子》中两首歌入手,复习《堆雪人》,然后播放歌曲,请同学感受两首歌去的不同。
2.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听后,请学生在歌曲的伴奏音乐下,有感情朗读歌词,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3.视听歌曲学律,为歌曲划分节奏。
4.学唱歌曲,有感情演唱歌曲。
5.为歌曲设计情景想象、律动和造型。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一、演唱歌曲《DO RE MI》
1.鼓励学生视唱或用竖笛吹奏旋律。
2.复习巩固手势,引导学生从音阶排列中,感受歌曲采用旋律模进上行的创作特点。
3.用饱满、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
4.观看影片中的片段,鼓励他们模仿片中的演唱形式及简单的和唱效果。
5.分小组和角色进行表演唱。
6.复习聆听过的影片中另一首插曲《孤独的牧羊人》,并请学生分享自己会场的其他插曲。
二、学吹竖笛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课 美好祝愿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龙腾虎跃》热烈欢腾的情绪,听出乐曲主要演奏的乐器。
2.能用热情、活泼的情绪背唱歌曲《拍手拍手》并编创拍手的节奏和新歌词,以增加歌曲的气氛,表达对文明友爱的美好祝愿。
3.学唱歌曲《明天会更好》并能根据歌曲内容设计表演形式。
4.认识民族乐器分类
(二),能听辨并说出乐器名称和所属的乐器组别。
教学建议
1.学唱歌曲《明天会更好》后,根据班级学生的演唱能力,为歌曲的第二乐段编配简单的二声部让学生唱一唱,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合唱能力。
2.在认识民族乐器分类
(二)时,结合台湾著名民族音乐家关乃忠为介绍各类民族乐器而制作的《管弦丝竹知多少》片段,提供学生聆听。
第一课时
一、聆听民族管弦乐《龙腾虎跃》
1.导入
《龙腾虎跃》这首乐曲时用西洋乐器演奏的还是民族乐器演奏的?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识的角度来谈谈,从而进入对乐曲的聆听。
2.初听乐曲片段,感受乐曲的情绪病听出演奏的乐器。
3.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对比聆听主题一和主题二的不同情绪,熟悉主题旋律。
4.聆听乐曲第二部分。引导学生从鼓的不同奏法、鼓点的变化以及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中,去感受和想象乐曲所表现的场面。
5.聆听乐曲的第三部分,听出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旋律。
6.完整聆听乐曲,简单介绍曲作者。
二、演唱歌曲《拍手拍手》
1.进行发声练习。
2.初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旋律。
3.再听歌曲范唱,边听边随音乐拍手表达对文明有爱的赞美。
4.学唱歌曲。
5.完整、充满热情演唱歌曲,可加入打击乐器伴奏,为歌曲添加热烈的气氛。
6.鼓励学生为歌曲编创歌词,并唱一唱。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明天会更好》
1.展示社会公益活动照片,导入本课学习,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曲作者罗大佑。
2.聆听歌曲,可让会唱的学生随着音乐哼唱,听后请学生谈谈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3.启发学生发现和找出歌曲中多次出现的节奏。
4.反复聆听歌曲,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5.跟着老师的琴声视唱歌曲前四小节旋律。
6.可提供群星演唱的和童声演唱的两个不同版本给学生聆听,感受不同人声的效果和歌曲的处理。
7.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设计表演方案,采用不同的演唱方式来处理歌曲。
教后记
第五课快乐的阳光;教学目标;1.体会歌曲《守住这一片阳光》的情绪,能说出歌曲;2.感受埃及民歌《光辉的太阳》的情绪,并在聆听中;3.能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把雨伞圆溜溜;4.能边画拍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榕树爷爷》,并能;5.能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力度表现编创的旋律短句;6.懂得变声期嗓子的保护知识,学会吹奏竖笛曲;教学建议;1.适当调整授课内容的比例
第五课 快乐的阳光
教学目标
1.体会歌曲《守住这一片阳光》的情绪,能说出歌曲旋律进行的方式。2.感受埃及民歌《光辉的太阳》的情绪,并在聆听中回顾学过的外国民歌,感受与比较外国民歌的不同风格和情绪。
3.能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把雨伞圆溜溜》,表现歌曲欢快、诙谐的情绪,并设计表演形式随音乐表演。
4.能边画拍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榕树爷爷》,并能说说二声部合唱的特点。
5.能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力度表现编创的旋律短句。
6.懂得变声期嗓子的保护知识,学会吹奏竖笛曲。
教学建议
1.适当调整授课内容的比例,适度增加器乐和欣赏方面的内容。
2.歌唱训练采用头声带动夸张的母音训练方法。
3.在聆听《太阳的光辉》时,剪辑《十二木卡姆》的片段提供给学生作对比聆听。第一课时
一、聆听歌曲《守住这一片阳光》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情感内容。
2.再听歌曲,听出歌曲的演唱形式和高潮部分。
3.跟着音乐哼唱,分析歌曲旋律的进行方式。
4.跟着音乐唱一唱歌词,体会歌曲的情绪和表达的情感。
二、聆听歌曲《光辉的太阳》
1.复习聆听学过的外国歌曲导入。
2.聆听歌曲《光辉的太阳》,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情景。
3.再次聆听歌曲,结合音乐中特有的古典,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
4.回顾几首学过的外国民歌,请学生听一听,唱一唱,感受不同的风格和情绪。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榕树爷爷》
1.歌曲的旋律抒情优美,节奏简单,易学好唱。
2.歌曲的引子部分和尾声部分是相同的,只是引子部分的主旋律在低声部,而尾声部分再现时主旋律在高声部。
3.歌曲的主要乐段曲调流畅,节奏规整,让学生分组、分声部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
4.尾声部分可用渐弱的力度和渐慢的速度来演唱,表达即将毕业的学生对榕树爷爷的依依不舍。5.完整演唱歌曲,请学生边唱边为歌曲画拍。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一、演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
1.多种聆听方法,帮助学生熟悉歌曲,加深对歌曲的整体感知,为唱准、唱好歌曲作铺垫。
2.学唱歌曲时,知道学生掌握歌曲的整体韵律,并从歌曲的意境和情感中,引导学生用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歌曲所表达的雨中欢笑之情绪,以及同伴风雨共伞,一往无前的情感。
3.歌曲轻快活泼,诙谐有趣,学生学会歌曲后,教师可启发学生在歌曲中休止符 出现的地方做拍手动作,以增加歌曲的情趣。
4.鼓励学生分角色设计表演形式或创作情景,随音乐表演。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课 神奇的印象
教学目标
1.聆听民族管弦乐曲《瀑布》片段,听出表现瀑布飞泻的乐器。
2.聆听电影音乐《海德薇格主题》,感受乐曲魔幻、神秘的气氛,懂得音乐要素在乐曲表现以及电影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3.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准确演唱变换拍子歌曲《火车来了》,并自制简易乐器与同伴合作表演歌曲。4.能富有激情演唱歌曲《飞天曲》,表达“豪迈与自豪”的歌曲情感,独立视唱歌曲中四小节旋律。
教学建议
1.剪辑乐曲的主题音乐以及几段其他电影音乐片段,让学生比较和判断。
2.学唱歌曲《火车来了》感受歌曲拍子变换时,三人为一组感受拍子的变换。
3.通过复习聆听以前学过的充满神奇色彩的音乐片段导入。
4.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一些简单乐器。
第一课时
一、聆听民族管弦乐《片段》片段
1.复习聆听歌曲《晨景》等描绘大自然景象的音乐片段。
2.初听乐曲,想象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3.再听乐曲,听出表现瀑布飞泻的音乐和演奏的乐器。
4.复听乐曲,请学生谈谈哪一部分音乐给了自己最深的印象,并说出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
5.再次聆听乐曲,闭目想象音乐中“瀑布飞泻”这一神奇景象。
二、聆听电影《海德薇格主题》
1.出示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剧照或播放电影的片段视频,请学生说出电影的名字和故事情节,导入学习。
2.简单介绍电影的故事梗概和配乐大师。
3.初听乐曲片段,感受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4.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听出主题重复时的变化。
5.完整聆听乐曲,整体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魔幻、神秘的印象和气氛。
6.再次聆听全曲,听出请学生谈谈乐曲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乐曲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来营造这种气氛的。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火车来了》
1.复习聆听乐曲《火车拖卡斯》入手,回顾乐曲中模拟火车的汽笛声和车轮的滚动声,以火车的印象引入本课的学习。
2.初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3.歌曲速度较快,学唱前,教师可采取多听范唱来帮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与节拍。
4.学唱歌曲。5.自制几个小型弹拨乐器,与同伴合作表演歌曲。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一、演唱歌曲《飞天曲》
1.复习聆听《木星——欢乐使者》片段入手,回顾乐曲所表现的意境,然后导入本课的学习。
2.学唱歌谱。
3.学唱歌词。
4.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
教后记
第七课放飞梦想;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和平颂》,能说出主题多次出现时的变;2.感受《欢乐颂》热情饱满的情绪,听出主题出现的;3.学唱两首歌曲《永远是朋友》和《我们是朋友》,;4.认识音乐家贝多芬,做改变旋律的节奏和节奏的练;教学建议;1.结合学生在流年小学阶段中的学习生活以及歌词内;2.在歌曲聆听时候进一步思考,作曲者为什么会选用;3.提供学生在不同聆听活
第七课 放飞梦想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和平颂》,能说出主题多次出现时的变化,并未主题旋律编创歌词,表达对和平的赞颂。
2.感受《欢乐颂》热情饱满的情绪,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和演唱的形式,以及在重唱时一次进入的人声。
3.学唱两首歌曲《永远是朋友》和《我们是朋友》,与好友一起用歌声和动作表达彼此的友谊;背唱《永远是朋友》。4.认识音乐家贝多芬,做改变旋律的节奏和节奏的练习,在唱唱、奏奏和比较重,感知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建议
1.结合学生在流年小学阶段中的学习生活以及歌词内容,激起学生对友情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懂得友情的珍贵。
2.在歌曲聆听时候进一步思考,作曲者为什么会选用这首民歌的音调作为乐曲的主题。
3.提供学生在不同聆听活动中欣赏音乐作品。
第一课时
一、聆听管弦乐《和平颂》片段
1.揭示本课的学习内容,简单介绍作品《和平颂》的创作背景。
2.初听乐曲,熟悉主题。
3.多遍聆听乐曲,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与变化。
4.随音乐哼唱主题旋律,并尝试为旋律编创歌词,表达的和平的赞颂。
二、聆听交响乐《欢乐颂》片段
1.导入
复习聆听乐曲《溪边景色》片段导入,认识音乐家贝多芬。
2.随教师的琴声演唱和吹奏《欢乐颂》主题,理解歌词所表达的自由、平等和和
平的思想内容。
3.初次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热情,饱满的情绪。
4.再次聆听乐曲,听出《欢乐颂》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与演唱形式。
5.模拟《第九交响曲》合唱部分,请学生用领唱和齐唱形式演唱。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永远是朋友》
1.从有关朋友的诗句、名言和歌曲导入。
2.聆听范唱,感受和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3.再听范唱,说出歌曲可分成几个乐段。
4.学唱歌曲。
5.学生自由组合,邀请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歌曲。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1.把歌曲的前四小节作为导入歌曲的聆听和学唱。
2.聆听歌曲范唱,请学生听后谈谈歌曲的情绪。
3.鼓励学生采用自学的方式学唱第一乐段,启发他们发现这一乐段每四小姐的末尾处都有休止符的特点。
4.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分声部学唱第二乐段。
5.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用动作相互交流,表达情感。
教后记
第五篇: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青春放歌
教学目标:
一、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
二、能够依据《拉起手》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聆听《行星组曲》中的《火星——战争之神》、《金星——和平之神》及《木星——欢乐之神》,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记住主要的音乐主题,并为《欢乐颂歌》配诗、配画。
四、聆听合唱《飞来的花瓣》,感受其音乐情绪,并能够为不同段落选择适当的形容词来概括其音乐特点。
教学重、难点:
1、经过讨论、探究,理解音乐旋律特点。
2、在理解音乐主题的基础上,为其配诗、配画。
3、自己组织语言概括音乐特点。教学时间:五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配合《拉起手》的音乐,播放一些有关世界和平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再次聆听歌曲,让学生听清楚歌曲里是怎样要求我们从自己做起让世界和平的。
三、学习歌曲第一声部:
1、请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2、老师伴奏,带着学生演唱歌谱。
3、完整的演唱歌谱。
4、自由朗读歌词。
5、把歌词带进歌谱中试着演唱。
6、老师随机纠错,指导。
7、让学生只有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热情、欢快、载歌载舞)
四、音乐练习:在()中填写出“DO”音在键盘上的位置。
第二课时
一、分别复习《拉起手》的高、低上声部。
二、学习歌曲第二声部:
1、让学生带着演唱第一声部的情绪来学习地第二声部的歌曲。
2、反复练习、纠错。
3、给歌曲选择合适的伴奏。
三、用和谐、统一的声音两声部配合。
四、音乐活动:
1、请根据书上四幅演唱照片,在括号内填出演唱形式。
2、以自己喜欢的演唱形式分组演唱《拉起手》
第三课时
一、以复习《拉起手》的形式开课。
二、对比聆听《行星组曲》
1、导入:你知道太阳系各大行星的名字吗?至今人类都登上过地球之外的哪些星球?
2、聆听《火星——战争之神》和《金星——和平之神》,比较这两首乐曲在节拍、节奏、旋律、速度、力度上有何不同?
3、让学生自由表达。
4、可老师总结,也可以学生总结。
三、单独听《木星——欢乐颂歌》
1、初步聆听,想想它的主旋律你是否熟悉或听过。
2、反复聆听主题音乐。
3、试着唱一唱其旋律。
4、四人小组,自由选择为音乐配诗或配画。
四、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开课
1、谈话导入:对于平时朝夕相处的老师,你们认为最能表达对老师敬意的是什么?
2、揭题: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表达对老师敬意的歌曲——《飞来的花瓣》
二、聆听歌曲
1、初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结构。
2、再次聆听,想想歌曲分为几个段落
3、可跟着音乐试着哼唱。
4、试着为A段B段选择形容词。
三、布置作业: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请你们设计一组音乐节目,向老师送去你们的问候和祝福。
第五课时
(随堂小测验)
一、开课
激情燃烧!青春放歌!通过对第一课《青春放歌》的学习,我们今天也以这个为主题,来一个与“幸运52”的亲密接触!
二、开展竞猜游戏。
1、邀请好朋友配合演唱《拉起手》
2、抢答:《火星——战争之神》和《金星——和平之神》,比较这两首乐曲在节拍、节奏、旋律、速度、力度上有何不同?
3、观察题:请在琴上找出DO的位置。
4、《飞来的花瓣》歌曲分为几个段落。
5、聆听题:听听下面的主题是哪首乐曲的?
三、师生互动环节
四、小结
第二课 亚洲弦歌
教学目标:
1、在演唱和欣赏活动中,感受亚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亚洲民族、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2、学会演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体会歌曲的欢快情绪,并能用较快的速度来演唱歌曲。
3、聆听印度歌曲《摇篮曲》和科威特歌曲《运动会开幕曲》,领会这两首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
4、知道西塔尔、甘美兰、独弦琴等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这些乐器的音色。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歌曲中改变正常重音的节拍。
2、唱好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课前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一封信等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一封信导入:
请学生帮老师来寄信,由此引出课题《邮递马车》,多媒体课件展示很久以前的邮递马车图片,了解邮递马车。
二.模唱练习:(传“信”游戏,为学唱歌曲作铺垫)2/
05 |3 3 |5
5
ⅰ|5
ⅰ 5
4|2 2
|| ① 传啊 传啊 传啊 传啊 传啊 传啊 传啊 传啊 ②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第一次跟师模唱要求唱出改变正常节拍的重音,唱准旋律的自由模进。即指导学生掌握和表现好歌曲所采用的音乐要素。第二次跟琴模唱要求分男女声接唱,表现马车奔驰向前的情景。三.歌曲教学:
(一)听听说说:
首先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邮递马车》,说说感受,试着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和表现手法。然后师简介歌曲:这首由日本著名作曲家古关裕而写的歌谣情绪欢快。在期待着好消息的牧场年轻人听来,每天来一趟的邮递马车的马蹄声是多么清脆悦耳,于是充满希望的嘹亮歌声油然而起。歌曲中“啦啦啦”的衬词段落活泼、快乐、象年轻人跳动着的心那样起伏不停。这首歌在日本已传唱三十年,从七十年代起就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
(二)听听动动:
再次播放歌曲《邮递马车》,让生跟着老师随音乐拍节奏律动 节奏型设计如下:
1.X
X
|
(1-16小节)
2.XX XX | XX XX | X . X | X-︰||(17-24小节)3.X
XX |
(25-31小节)4.XX
XX|
(32-36小节)5.XX X |
(37-48小节)
(三)听听唱唱:
1.、复听歌曲范唱,再次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节奏、旋律。重点引导学生听辩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2、指导学生用‘LU’来跟琴哼唱旋律,然后指导学生模唱歌曲,师及时纠正咬字与音准。(加强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3、让学生找难点句,师及时帮助解决难点。(即歌曲中的变化音级的教唱)
4、指导学生完整地跟琴声演唱歌曲。
(四)、唱唱演演:
1、让学生说说怎么来演唱好歌曲,哪些地方需怎样地处理演唱?
2.、让学生结合歌曲的情绪,理解年轻人远离家乡盼望看到亲人来信的心情,从情感启发学生唱好歌曲。
3、如:指导学生简单分乐段,然后区分用怎么样的声音及速度演唱比较合适?请学生开展讨论,得出答案。
4、指导学生能音准、清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验歌词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欢快情绪。
5、引导学生跟着录音伴奏唱一唱。
6、指导学生分两组,一组选用适合的打击小乐器表现马蹄声响,并随音乐按节奏敲击伴奏,一组同学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邮递马车》
二、欣赏印度歌曲《摇篮曲》
1、初听,感受印度歌曲特有的风格。
2、简介印度歌曲的特点:
歌舞在印度电影中占有重要地位,几乎每部影片都穿插绚丽多姿、优美动听的歌舞场面。电影《两亩地》反映了印度贫苦农民的生活遭遇。印度音乐是建立在印度独特的、与西欧古典音乐不同的音乐要素基础上。
3、复听,学生思考,这首歌曲可以分几个部分?
4、再次聆听,对比每部分有什么区别。
5、完整聆听,在老师的带领下,跟着音乐做几个带有印度风格的动作。
三、小结。
第三课时
一、欣赏科威特音乐《运动会开幕曲》
1、以聆听前奏导入。
2、播放乐曲录音。
3、问:乐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4、讨论并回答问题。
5、这首乐曲具有哪个国家民族音乐风格?
二、小结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聆听亚洲民间器乐曲片段
1、师介绍这几首乐曲片段背景及其风格特点。
《拉贾斯坦民间音乐》是印度北方的著名民间音乐,多表现思念家乡亲人的情绪及勇敢顽强的精神。
2、播放乐曲。
3、问:音乐的风格特点。
4、师生小结。
第三课 DO RE MI
教学目标:
一、知道音乐记谱法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播音乐而创造的;乐于通过识谱试着自己学音乐。
二、欣赏并学唱歌曲《DO RE MI》,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寻求使用乐谱的快乐。
三、学习五线谱的相关知识,能将五线谱上的C调单旋律译成简谱。教学重、难点:
1、学习五线谱相关知识。
2、了解记谱法,让学生乐于自己识谱学习音乐。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把你们带到一个音乐的世界里面,请你们先闭起眼睛听听下面这首乐曲,边听边想,你们听过吗?你知道关于它的什么小故事?
(学生静听)
2、指名说
3、师简介创作背景
二、学习歌曲《DO RE MI》
1、学生再次听录音,思考歌曲情绪。
2、自由跟琴演唱乐谱
3、跟伴奏演唱歌曲
4、老师指导演唱情绪
5、学生四人小组练习演唱。
三、音乐活动——表演《DO RE MI》
第二课时
一、导入部分
同学们,这一刻我们进入了美妙的音乐世界,音乐世界的丰富和多彩都是由七个可爱的音符1 2 3 4 5 6 7构成的,让我们用轻轻地、柔和的声音来唱一唱(唱唱音阶)所有的音乐都由这七个音符,结合它们不同的音高和节奏来构成旋律,可见它们七个是多么伟大又神奇的一个集体。在我们的意识里DO就是DO
RE就是RE依次而已,而有首歌却赋予了他们新的意义,非常有趣,想来听一听吗?(欣赏《DO RE MI》)
二、欣赏《DO RE MI》
1、同学们对这首歌的旋律还是比较熟悉的,歌曲的名字叫做《DO RE MI》,首先告诉我,你觉得初听这首歌,它给你带来怎样的情绪感受(活泼轻快)
2、歌词里赋予了1 2 3 4 5 6 7 新的意义,你听到了哪些吗?(同学回答)也许我们并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解释这七个音符的概念,我们听到的是中文版本,其实这首歌曲的原作是英文歌曲,从英文解释,同学们就能非常清晰地了解它的歌词含义了,请同学们通过课件自学歌词含义(课件展示解释歌词表现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进行自学活动)
3、应该说这是首我们熟悉的曲子,有没有同学知道它的出处?(同学回答)这首歌来自美国影片《音乐之声》,请同学们利用课件了解影片,然后请同学当老师来介绍。(利用多媒体了解影片剧情和人物)
4、《DO RE MI》是影片中的哪个片段呢?(请同学通过刚才的自学回答)请同学观看这个影片片段,带着问题:在这个片段里你看到了哪些音乐形象?
5、利亚在这个片段中演唱了什么(她唱了开场白,具有叙述性的开场白)孩子们演唱了七个音名的顺序。那么从音乐形象的各自安排,你觉得这首歌曲能分为几个段落(同学说一说)应该分为两个段落,让学生从音乐形象了解乐曲创作的概念。
6、跟着老师的琴来唱唱每个段落(课件展示歌谱)
7、同学分组讨论表演,采用一定的道具,来扮演这个片段,通过表演,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请一个组上台表演。
第三课时
一、聆听、欣赏《音乐之声》的其他歌曲。
1、通过网络了解《音乐之声》中的其他歌曲和作品情况(课件展示音乐超市,选择影片中的《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自己学习了解)
2、分别请同学说说。
3、老师补充。
二、分组选择歌曲进行创编。
三、小结。
四、了解、讨论古代或其他民族记谱的方法。
1、自由看书、了解、讨论,古代和其他民族记谱方法。
2、说说自己还了解哪些记谱方法。
五、拓展活动——四人小组讨论、创造自己记谱的方法。
六、老师总结。
第四课时
三、学习五线谱
1、简单介绍五线谱的发源、名字的由来。
2、出示谱表,让学生认识五线谱。
3、结合我们已熟悉的简谱,对照学习五线谱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