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初中汉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幸福是什么》教案民语系初中汉语
第三课 幸福是什么
年级:八年级上册 课时: 第二课时(深学课文一)
米拉·吾江 塔城市第六中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过程和方法
在课文学习中,扩展听、说、读、写能力,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写方法,读懂课文中的每句话,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得到。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课文以三个小伙伴和一口老喷泉为线索,展现了他们寻找幸福的过程,分析并找出课文中描写寻找幸福的过程。
2.掌握课文中的句型,并能活学活用。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概括要点,复述全文。
2.联系生活实际,围绕“劳动光荣,乐于助人就是幸福”的话题进行真实交际。
三、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
总结本课中的中难点字词,设计出两三道不同梯度的习题,以此检测学生复习情况。
1)让学生读出下列字并组词:彼 喷 勤 恳 慧 2)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1)门前的小树林里有许多落叶,----------------。(清理)(2)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有益)(二)导入课文
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板书课题)(三)教学过程
第一段(第1自然段)放牧的三个孩子和树林里的一口老喷泉。(故事的展开)
1.请一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并说说本段主要内容。2.概括段意。
第二段(第2—6自然段)三个小伙伴齐心协力清理老喷泉,他们一起为大家做了一件好事,他们感到非常快乐。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思考问题。2.小组内讨论并回答问题。
第三段(第7—14自然段)神奇美丽的姑娘突然出现,表达感谢和祝福;关于什么是幸福问题答复的十年约定。
1.学生互相问答。2.自由发挥。
第四段(第15—24自然段)三个小伙伴分别选择了到东边,西边和留在村里,十年后再会树林的喷泉旁介绍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思考问题。
2.概括段意。
第五段(第25—28自然段)神奇美丽的姑娘如约出现。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来获得。
中心思想:
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姑娘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四、巩固
1.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
2.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
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
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说。(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带来好处)。
五、拓展延伸
总结深化: 谈谈你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收获?(小组讨论汇报)
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多给别人送去快乐。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尝到幸福和快乐。
六、作业:
1.预习课文二的内容。
2.以“幸福是什么”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重点突出,字数 300字左右。
七、板书设计
第三课 幸福是什么
十年前
幸福是什么﹛
十年间
十年后:学做医生,为人治病
勤恳工作,对人有用 耕地种麦,养活多人
第二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陆地生活的动物——蚯蚓
广州市天华中学朱海敏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为第五单元的第一章中第二节的第二课时,学生在第一课时已了解陆地生活的动物在运动、呼吸和对刺激的反应等方面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因此本节课的设计目的主要是为学生创建开放式的学习的平台,对典型的陆地动物——蚯蚓进行实验探究、观察、讨论、交流、总结和归纳,进一步深化理解陆地生活的动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观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二、教学对象分析
随着教材的改革,初二年级的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学习已有初步的认识,因此对于《蚯蚓》这节课,重点内容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蚯蚓适应陆地环境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但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往往对蚯蚓缺少亲切感,女孩子还会有恐惧心理,而这种心理必然会影响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饲养和观察蚯蚓,阐明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点。
(2)说出蚯蚓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其对自然界的意义。
(3)通过简介水蛭和沙蚕,学会总结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2)通过讨论、交流和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协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判断、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心,树立“动物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蚯蚓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
2、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通过比较、判断、实验、观察、归纳等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策略
实验、竞赛游戏
六、教学媒体
PowerPoint
八、教学反思
1、关注学生心理,促进师生交流
互动的课堂不仅仅表现在一问一答,它更需要师生的情感交流。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更多地从学生角度出发,而学生的心理因素更是不可忽略。例如,对于学生不喜欢或害怕蚯蚓的心理,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处理。首先在课前,男女生搭配组成观察小组,让学生自己制作观虫器,并合作饲养蚯蚓。这样,既可帮助学生深刻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又可培养学生的爱心。一定时间的近距离接触,可以帮助减少恐惧感。另外,我摒弃了传统的复习引入,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一个普通的小调查,再一次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上课前我们先做个小调查,有哪些同学害怕蚯蚓呢?”对于我的亲切问话,学生非常乐意地与我分享他们的情感,课堂气氛一下子就变得格外的亲近、活跃,为整节课奠定了情感基调。从谈话中可以了解学生对蚯蚓的初步认知,然后给予正面引导,让学生正确了解蚯蚓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建立亲切感,减少学生恐惧的心理障碍,有利于以后学习的开展。还有,在实验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对于不敢做实验的学生,要亲力亲为,师生一起探究,使学生产
2生安全感,同时要显出实验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实验中忘记恐惧。
2、为学生创建开放式的学习的平台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实验前的指导中,我并没有一步一步地教学生如何进行实验,只简单说明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当然,为了照顾不同水平的学生,为了使学生能达到实验的目的,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表格,以填空为主,还添加了“新发现”一栏,以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另外,我对实验的材料也进行了一些补充,例如低浓度的酒精。很多学生都利用了酒精来观察蚯蚓对刺激的反应,有趣的实验结果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更感兴趣地探究。但时间有限,有些学生往往因为沉迷观察某一现象而没有完成实验内容,这无疑对教学的内容会有影响,但我并没有责备学生,反而赞扬他们的科学态度。这些学生往往能从实验中发现许多问题,例如:在蚯蚓附近滴一滴酒精,蚯蚓马上朝相反方向蠕动,为什么呢?蚯蚓有嗅觉吗?与学生一起探讨他们的“新发现”,比单纯学习一些理论知识更显得有价值。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探究实验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全班同学统一的结果,而重在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在实践中获得具体的经验体会,让学生懂得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发挥,这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
3、重视学生的交流和总结
实验的交流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在巡视实验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提出许多问题。如果此时教师一一作答了,那么从某个程度上,其实已经剥削了学生探究的机会,更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教师可用引导性的语言或创设问题情景来引导学生合作探讨和交流。实验后的交流是实验的“高潮”,但由于很多学生不能明确交流的内容,而使之显得平淡、乏味,因此我利用不同的方式有意地提出一些问题来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实验成果,哪怕是零散的、不完整的,只要人人都开口说,那么人人就会有实验后的成就感,这往往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更大的热情和动力。实验后的总结是实验的“精华”,但经过一番经验交流后,学生往往不愿意听,因此我采用了另一种方式——竞赛游戏。让学生自己判断是巩固知识的最好方法,寄学于乐,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
4、情感渲染,快乐学习
从课堂的引入到实验,以及课堂小结,我都刻意渲染了一种轻松的,活泼的课堂气氛。有时候学生不一定是被课堂内容所吸引,但学生都喜欢快乐的学习,只要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就能很好地促进师生互动的关系。新时代的课堂,要求的是一种平等的、互助的关系。情感渲染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教师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亲切的笑容、活泼的语言,加上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更加深刻难忘。比如我问学生:“在实验中,有没有同学被蚯蚓咬到呢?”学生都笑着回答说:“没有,蚯蚓根本没有牙齿。” 如此轻松的对话怎能不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呢?当然,如果教学形式过于花俏,很容易陷入“课堂热闹闹,课后乱糟糟”的局面。但只要适当地把多种教学手段运用好,精心的设计不仅可以丰富课堂,还可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标和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第三篇: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1《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2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有关句子。
(3再读读画线的话,体会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对古桥诉说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4交流感受。
结合理解“德高望重”,体会老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大家服务的品质。(5体会写法。
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读者。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听写词语,复习引入(1听写词语。1 PS:双击获取文档,ctrl+a,ctrl+c,然后粘贴到word即可。
未能直接提供word文档,抱歉。
第四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说明-教学教案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以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寓德育于语文课程之中,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改革重点 1.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教材内容体现时代精神。3.教材编排符合语文学习规律。4.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5.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三、教材编排 首先编排汉语拼音,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
(一)、10篇课文,接下来是识字
(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5课,每课认字11-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四、教材特点
1.综合性。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例如,在学习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练习设计也体现了语文综合性的特征,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沟通。
2.科学性。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识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最密切的“爸、妈、我”。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是出现频率最高、最常见的400个字。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形式有象形字、会意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100个字,严格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每课只写3-4个字。结合汉字的书写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写字与识字不同步,这是本册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目的是尊重识字和写字的各自规律,识高频字、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字,写简单的字、笔画少的字。表面上看识字和写字是脱节的,实际上在写字时不但能够复习巩固前面认识的字,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功,打好写字的基础。
3.时代性。教材内容丰富,具有时代感。如,计算机、超市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反映城市、农村生活以及科学常识的内容,在第一册教材中均有所体现。有表现家庭生活的《在家里》,表现课余生活的《操场上》,表现农村生活的《菜园一片好风光》,表现科学常识的《小松鼠找花生》。教材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品质。如,《自己去吧》教育独生子女不要过多依赖父母,要大胆实践;《平平搭积木》表现儿童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爷爷和小树》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环保教育。上述内容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并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4.趣味性。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玩中学、主动学的编排意图。如,课文《雪孩子》和《小熊住山洞》是连环画形式的课文,图文并茂,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两课全文不注音,文中出现的几个生字,由学生自己想办法认读。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得到自学成功的乐趣,又可以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练习作了很大改进,加强了参与性,增加了趣味性,有拼一拼、贴一贴、画一画、涂一涂、做一做、演一演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此外,教材的呈现方式和语言,力求生动活泼,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爱看、爱读、爱写、爱做。5.弹性。教材注意符合我国国情。针对我国地域辽阔、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兼顾城乡,难度适中,为教师和学生留有选择、拓展和创造的空间。在识字方面,教材采用种种方式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下要保底,但上不封顶。如语文园地中鼓励学生识记常见姓氏和同学的姓氏,鼓励学生认识牌匾字,引导他们有意识地识记身边的汉字。
第五篇:八年级下册汉语教案__初中__汉语___八年级___普通班
第一课
绝境的友情 第一课时
讲解词语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一刹那,坍塌,呼唤,剧烈,疼痛,扯,恐惧,镇定,从容,救援,泣不成声”等词语的准确读音和准确用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用“一刹那,坍塌,呼唤,剧烈,疼痛,扯,恐惧,镇定,从容,救援,泣不成声”等词语造句。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情。重点:词语的准确读音的掌握。难点:掌握词语的同,近,反义思。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词语,多练习词语及给他们多模仿造句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④讲解词语,重点词语造句。⑤让学生重点词语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词语。③重点词语造句。1.一刹那;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他真倒霉,到了最后一刹那竟有一桨没划好。2.坍塌;山坡、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下来。◆屋顶很危险,任何时候都会坍塌。
3.呼唤;召唤:呼唤春天的来临|时代的呼唤。②叫喊;叫唤:深情地呼唤着英雄的名字。◆我在呼唤你,而你是我的生命。4.剧烈;凶暴的,狂暴的,猛烈的,激烈的 ◆我们的社会的发展,竞争变得越来越剧烈 5.疼痛;痛苦,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这是因为我们能感到疼痛 6.扯;拉,牵引
◆我不想跟你扯上任何关系 7.镇定;稳定;不慌乱 ◆这段时间你必须保持镇定。8.从容;镇定 不慌张
◆在这场比赛中,他从容胜过我 9.救援;拯救,救助,援助。
◆我知道,作为一名军人,参加救援是我的义务。10.泣不成声;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她泣不成声地告诉我她的经历。作业:抄写词语,预习新课。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学生能熟读课文。
能力目标: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情。重点:熟读课文及掌握课文。难点:掌握课文中的新词和句型。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课文,给他们多示范来解决。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探求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课文,讲解文中的新词和句型。⑤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③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女孩为什么躲到桌子底下? 2.男孩为什么不让女孩哭?
3.为了让女孩产生活下去的勇气,男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是怎么做的? 4.关于女孩,下面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串讲课文(第1~3自然段)虽然地震带给人类的是灾难与痛苦,但是也见证了人与人的友情。在坍塌的教室里,男孩鼓励女孩坚持活下去。
(第4~6自然段)男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利用随身听传递着自己的声音给了女孩极大的鼓舞,支撑着女孩坚持到救援人员前来救援。
(第7~8自然段)女孩终于得救了,可男孩却早已没了呼吸。作业:熟读课文,抄写课文。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深化课文学习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用《虽然……但……,……然而,》等重点句型造句。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情。重点:掌握重点句型的正确用法。难点:掌握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处理方式:给学生多造句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词语,造句。⑤让学生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
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用重点词语造句。
1.《虽然……但……》是转折复句的关联词语前后两个分局的意思往往处于对立的地位。1)虽然失败了很多次,但是他并不灰心。
2)雷锋同志虽然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我们。2.…然而,连词,用于连接句子,表示转折关系。
1)他的理想成为一名音乐家,然而,一场重病彻底打碎了他的梦想。
归纳课文的结构
1.归纳课文的结构
大地震发生了—教室坍塌了—男孩和女孩被压在废墟里—男孩用最真诚,最朴实的语言鼓励着女孩—女孩在男孩的鼓励下,坚持等到救援人员前来救援—可男孩却离开了人世。
2.这篇课文讲述了在地震灾难中男孩和女孩遭遇,告诉我们;生命是宝贵的,即使有一线希望也必须活下去。男孩的话语成为女孩的精神支柱,使她鼓起了活下去的勇气。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要热爱生命。
作业:重点句型和重点词语造句。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真实交际
教学目标:学生能理解练习题的要求。能力目标:学生能做练习。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发挥独立性。重点:理解练习题要求,做好练习。难点:掌握重点词语的同、近、反义词。处理方式:让学生都查词典来解决。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练习法,引导法,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
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引导学生做练习,纠正错误。⑤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独立完成练习。教学内容 二,词句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坍塌
疼痛
恐惧
昏迷
冰冷
废墟
(二)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刹;一刹那,杀车
血;流血,鲜血
(三)组成词组.剧烈(的疼痛)
一线(希望)
断断(续续)一片(废墟)
(泣不)成声
想方(设法)(没有)动静
(特别)恐惧 三,语段练习
(一)将下列句子练成一段话
2→1→4→3→6→5
四,课文练习.(一)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1.C
2.A
3.D
4.A 作业:练习二
(四),三
(二)。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教学目标: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能力目标:能复述课文的大意。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会珍惜同学之间的友情。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难点:课文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学习自读课文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课文。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学生讨论问题。③复述课文内容。教学内容
我的小词典 1.降临;到来;来临。
2.昂贵;指物价很高:价格昂贵。3.仿佛;像、似乎。书面语。
4.洋溢;[yáng yì] 充满;广泛传播。5.颤抖;颤动;发抖;抖动;颤动。
6.震撼;震动;摇动:山岳震撼|震撼大地|震撼世界人民的心。7.诺言;应允别人的话。根据课文内容讨论问题。
1.男孩为什么郑重而又严肃地向医生点点头呢? 2.听了医生的话,男孩为什么高兴得又蹦又跳? 3.所有的人为什么都被震惊了? 作业:熟读课文,预习新课。
第二课
球约
第一课时
讲解词语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聚集,迷恋,浩浩荡荡,吱声,猛,珍重,折价,拭,约定,相聚,宽厚,瘪,霉,失约”等词语的准确读音和准确用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用“聚集,迷恋,浩浩荡荡,吱声,猛,珍重,折价,拭,约定,相聚,宽厚,瘪,霉,失约”等词语造句。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真正友谊的意义。重点:词语的准确读音的掌握。难点:掌握词语的同,近,反义思。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词语,多练习词语及给他们多模仿造句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④讲解词语,重点词语造句。⑤让学生重点词语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词语。③重点词语造句。
1.聚集;聚集(Aggregation)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关联。◆朋友们,这就是我们聚集在一起的原因。2.迷恋;过分喜爱,难以舍弃:迷恋音乐 ◆我深深地迷恋在你的爱里。
3.浩浩荡荡释义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我们都是浩浩荡荡的罚款,我们现正。4.吱声;
◆我们问他几遍,他都没吱声。
5.猛;气势大,力量大:猛将。猛士。猛烈。勇猛。◆这是你的狗对着我猛嗅的原因。6.珍重;重视;爱惜
◆我曾跟你们一样,我很珍重我的大学生活。7.折价;
◆他把那旧的自行车折价换了一辆新的。
8.拭;擦:拭泪|擦拭|拂拭。◆希望我可以拭干你的泪水 9.约定;
◆这是我和你之间的约定。10.相聚;聚在一起;彼此相会。◆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能相聚一处。11.宽厚;宽而厚。也指(待人)宽容厚道。◆他在那件事上对我很宽厚。
12.瘪;指处境窘迫.方言,秕子。2.不饱满,凹下:~瘦。◆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车子的轮胎瘪了。13.霉;从雨,每声。本义:物因生菌而质变)◆你得把那块面包丢了,因为长霉了。14.失约;违背约定的事。
◆如果我失约了,他们就不再理我了
作业:抄写词语,预习新课。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
上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学生能熟读课文。能力目标: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真正友谊的意义。重点:熟读课文及掌握课文。难点:掌握课文中的新词和句型。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课文,给他们多示范来解决。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探求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课文,讲解文中的新词和句型。⑤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③复述课文内容。教学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六个上初一的男孩是如何获得篮球的? 2.他们为什么总要小心地拭去球上的污迹? 3.售货员为什么被这六个男孩的真诚打动了?
4.初中毕业前的最后一夜,六个男孩为什么要把篮球埋了?
串讲课文(第1自然段)操场,篮球将互不相识的只有十岁的六个小孩子的心拢在了一起。(第2~7自然段)共同的爱好使他们产生了共同的愿望,并为之努力。
(第8~14自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要各奔前程了,于是他们约定八年之后在球场相聚。可八年之后,他们之中
有五人没能赴约,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之间友谊不存在了,他们将普通的球约变成了心灵相通的计划—建一个球场。作业:熟读课文,抄写课文。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深化课文学习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用《于是,每…总要,…却…》等重点句型造句。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情。重点:掌握重点句型的正确用法。难点:掌握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处理方式:给学生多造句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词语,造句。⑤让学生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用重点词语造句。
1.“于是”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常用于句首连接句子。1)于是,大家都各忙各的了,谁也没再提这件事。2.《每…总要》“每”常和“都,总,总要”搭配使用和。1)每天出车前,李师傅总要把车仔细地检查一遍。3.《……却……》副词,表示转折。1)虽然天气很冷,大家心里却热乎乎的。
归纳课文的结构
1.归纳课文的结构
六个四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喜欢打篮球成了好朋友——为了拥有自己 的篮球——他们捡破烂,买废纸——终于有了属于自
己的篮球——他们约定八年后再篮球场相聚——虽然他们中有五人没有赴约——但他们准备建一个篮球场。
作业:重点句型和重点词语造句。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学生能理解练习题的要求。能力目标:学生能做练习。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发挥独立性。重点:理解练习题要求,做好练习。难点:掌握重点词语的同、近、反义词。处理方式:让学生都查词典来解决。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练习法,引导法,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第四课时 真实交际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
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引导学生做练习,纠正错误。⑤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独立完成练习。教学内容 二,词句。
(一)选词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聚集—相聚
课余—课外
钞票—货币
吱声—吭声 互相—彼此
赚钱—挣钱
折价—折扣
胸怀—胸膛 独自—单独
约会—约见
(三)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
1.那年春天,我们去赏杏花时,无意中发现了这种植物。
2.我们小学毕业的同学约定10年后在家乡相聚。
3.我得感到学校,否则就失约了。
4.我总喜欢独自去公园散步。三,语段练习
(一)将下列句子练成一段话
2→4→1→3→5
作业:练习二
(二),三
(二)。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教学目标: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能力目标:能复述课文的大意。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会珍惜同学之间的友情。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难点:课文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学习自读课文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课文。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学生讨论问题。③复述课文内容。教学内容
我的小词典 1.精致;精细周密。2.温习;复习。3.舰摸;军舰的模型。
4.失手;由于手的动作不小心而使东西损坏或使人受伤害 5.粉碎;①碎成粉末:~性骨折 ㄧ茶杯摔得~ 6.破裂;完整的东西出现裂缝,开裂。7.兜;口袋类的东西。
8.攥;用手抓住、抓稳或握住。9.塞;堵,填满空隙:堵~漏洞。根据课文内容讨论问题。
1.在买肉摊位前,“我”为什么站住了?“我”想什么? 2.阿姨为什么把肉退了?
3.阿姨为什么要把我的茶叶全部买了? 作业:熟读课文,预习新课。
第三课
中彩那天 第一课时
讲解词语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拮据,精湛,器重,梦寐以求,馈赠,拥挤,共赏,闷闷不乐,诉说,淡,捎,拨,教诲”
等词语的准确读音和准确用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用“拮据,精湛,器重,梦寐以求,馈 赠,拥挤,共赏,闷闷不乐,诉说,淡,捎,拨教诲”等词语造 句。
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真正友谊的意义。重点:词语的准确读音的掌握。难点:掌握词语的同,近,反义思。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词语,多练习词语及给他们多模仿造句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④讲解词语,重点词语造句。⑤让学生重点词语造句,纠正
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词语。③重点词语造句。1.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他们的日子现在过的很拮据。2.精湛;精熟深通。
◆经过多 年的探索和发展,如今拥有各种先进的设备和精湛的技术
3.器重;上因才能对下看重;重视
◆他太器重我的才能,不愿意我去做日常琐碎的工作。4.梦寐以求;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 ◆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5.馈赠;把财物无代价地送给别人 ◆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我不再浪费它。6.拥挤;人或车船等紧紧地挤在一起。
◆它是中国南部的一个非常拥挤的城市。7.共赏;
◆这是我最喜欢的歌曲之一,带到这儿来与大家共赏。8.闷闷不乐;心情不舒畅
◆我知道你现在闷闷不乐,感到很难过。9.诉说;告诉;陈述。
◆听我诉说我的故事,我真实的故事。10.淡;稀薄,跟“ 浓 ” 相对: ◆我们还有一张淡蓝色的 11.捎;从手,肖声。本义:选取 ◆你有什么东西要捎去的吗? 12.拨;推动;挑动:拨动|拨开|拨弦 ◆我会拨你的号码。
13.教诲;教训;教导:谆谆~。
◆我知道了,谢谢你的教诲,我会努力学习的。作业:抄写词语,预习新课。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学生能熟读课文。能力目标: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情感目标:深入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重点:熟读课文及掌握课文。难点:掌握课文中的新词和句型。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课文,给他们多示范来解决。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探求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课文,讲解文中的新词和句型。⑤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③复述课文内容。教学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二战前,“我们”家生活状况如何? 2.父亲的工作能力如何? 3.父亲中奖后为什么仍然不高兴? 4.父亲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道德难题?
串讲课文(第1~2自然段)讲述了故事发生时“我”的家境。介绍了父亲的职业与母亲做人的准则。
(第3~6自然段)叙述了父亲买的彩票中了一辆奔驰牌汽车,可父亲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快乐,却陷入了道德难题。
(第7~10自然段)叙述了父亲帮库伯先生捎买的彩票中奖了,但只要父亲知道哪一张是库伯,他有绝对的决定权利。
然而在道德与利益面前,父亲选择了道德,将中奖汽车给了库伯,了却了一桩心事。作业:熟读课文,抄写课文。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深化课文学习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用《虽然……但……,……然而,》等重点句型造句。情感目标:深入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重点:掌握重点句型的正确用法。难点:掌握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处理方式:给学生多造句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词语,造句。⑤让学生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用重点词语造句。
1.《原来》发现了以前不知道的情况,含有恍然醒悟的意思。可用在主语前后。1)这几天她没来上课原来她病了。
2.《只是》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常用于句句首连接句子。1)本来和朋友说好去公园的,只是家里临时出了点事,去不成了。3.《可以看出》那几个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1)从他的神情可以看出,他做作业是多么认真,仔细。
归纳课文的结构
1.归纳课文的结构
二战前,“我们”家的生活很困难——全家六口人靠父亲一个人工作维持生计——父亲职工——渴望拥有一辆车——正好买彩票
中奖——奖品是一辆车——可那辆车不属于父亲——父亲买彩票并帮朋友捎了一张彩票,还在彩票上记号——但朋友并不知道——父亲最终让朋友开走了汽车。
2.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的父亲在道德和利益面前,没有被梦寐以求的汽车所诱惑,而是选择了道德——诚实,信用的故事,告诉我们“人要活的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拥有了一大笔财富”的道理。
作业:重点句型和重点词语造句。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真实交际
教学目标:学生能理解练习题的要求。能力目标:学生能做练习。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发挥独立性。重点:理解练习题要求,做好练习。难点:掌握重点词语的同、近、反义词。处理方式:让学生都查词典来解决。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练习法,引导法,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
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引导学生做练习,纠正错误。⑤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独立完成练习。教学内容 二,词句练习。
(一)量词填空。
一(辆)汽车
一(场)战场
一(笔)财富
一(份)工作 一(张)彩票
一(支)铅笔
一(件)事
一(道)题
(二)选词填空。
1.器重
2.闷闷不乐
3.迷惑不解
4.教诲 三,语段练习
(一)将下列句子练成一段话
2→1→3→4→5
作业:练习二
(三),三
(二)。
第五课时教学目标: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能力目标:能复述课文的大意。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会珍惜同学之间的友情。
学习自读课文 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难点:课文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课文。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学生讨论问题。③复述课文内容。教学内容
我的小词典 1.麻烦;.烦扰;打扰。2.叮嘱;反复嘱咐。
3.窘况;非常困难又无法摆脱的境况;穷困的境况 4.推销;推荐销售。5.沮丧;灰心失望。6.麻利;立刻;赶快
7.解释;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
8.毫不犹豫;形容做事非常果断,丝毫没有迟疑。根据课文内容讨论问题。
1.男孩为什么郑重而又严肃地向医生点点头呢? 2.听了医生的话,男孩为什么高兴得又蹦又跳? 3.所有的人为什么都被震惊了? 作业:熟读课文,预习新课。
第四课
等待 第一课时
讲解词语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诚信,举办,眺望,笼罩,跺,果真,清脆,急冲冲,扑闪,关切”等词语的准确读音和准确用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用“诚信,举办,眺望,笼罩,跺,果真,清 脆,急冲冲,扑闪,关切”等词语造句。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诚信的意义。重点:词语的准确读音的掌握。难点:掌握词语的同,近,反义思。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词语,多练习词语及给他们多模仿造句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④讲解词语,重点词语造句。⑤让学生重点词语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词语。③重点词语造句。1.诚信;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你的诚信对我是一个很大的帮助。2.举办;举行活动;办理事业。◆这就是我们要举办晚会的地方。
3.眺望;从高处远望。◆在那儿,我眺望大海。
4.笼罩;某物把物体完全遮住;广泛覆盖的样子 ◆死亡的阴影笼罩在他的脸上。5.跺;脚用力踏地:他气得直跺脚。
◆我生气,跺跺我的脚。6.果真;确实,当真。
◆我说你一定会来,你果真来了。7.清脆;声音清亮好听。
◆我的电话里传来了她清脆响亮的声音。8.急冲冲;
◆你不必总是那么急冲冲的。9.扑闪;
◆他注意到另一只鸟儿在笼边扑闪着翅膀。
10.关切;关心,多用于对人,领导对群众,长辈对晚辈或同志之间,语意较重。◆我对他的学习很是关切。作业:抄写词语,预习新课。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学生能熟读课文。
能力目标: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情感目标:深入理解诚信的意义。重点:熟读课文及掌握课文。难点:掌握课文中的新词和句型。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课文,给他们多示范来解决。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探求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课文,讲解文中的新词和句型。⑤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③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表达了什么观点?
2.作者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中选取了哪些具体的事情? 3.作者在第五,第六自然段里要说明什么道理? 4.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串讲课文(第1自然段)讲述了课文开门见山地告诉了我们:诚信是美德。(第2~4自然段)古丽是一个讲诚信的孩子
(第5~6自然段)叙述了“我”参观展览的收获与心情。作业:熟读课文,抄写课文。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深化课文学习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用《……有……叫……,竟,一……就》等重点句型造句。情感目标:深入理解诚信的意义 重点:掌握重点句型的正确用法。难点:掌握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处理方式:给学生多造句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词语,造句。⑤让学生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用重点词语造句。1.《……有……叫……》表示转折。
1)这个村里有一个名叫艾迪娅的小姑娘,既会唱歌,有会跳舞。2.《竟》表示感到意外,没想到。
1)三年来,帮助老奶奶挑水的竟是赛木江。
3.《一……就》表示连贯关系,按顺序先后说出连续的情绪变化。1)一见到爸爸,我就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归纳课文的结构
1.归纳课文的结构
我的朋友古丽约“我”看泥塑展——“我”按时赴约,古丽却没到——“我”有些不高兴并埋怨她失约——没想到她竟冒雨给“我”送伞并说明失约的原因——这件事使“我”明白了诚信的真正含义。
2.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明白了诚信就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道理。我们只有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才能养成讲诚信的良好习惯。
作业:重点句型和重点词语造句。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真实交际
教学目标:学生能理解练习题的要求。能力目标:学生能做练习。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发挥独立性。重点:理解练习题要求,做好练习。难点:掌握重点词语的同、近、反义词。处理方式:让学生都查词典来解决。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练习法,引导法,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
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引导学生做练习,纠正错误。⑤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独立完成练习。教学内容 二,词句练习。
(一)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城市
泥土
眺望
漂泊大雨
端起
暖气 诚实
尼龙
逃跑
飘着
端饭
援疆
(二)看拼音写词语。
举办
笼罩
果真
怨气
面颊
诚信
(三)组词词语。
传统美德
不见不散
兴高采烈
瓢泼大雨
气喘吁吁 三,语段练习
(一)将下列句子练成一段话
2→5→3→4→1
一股暖流 作业:练习二
(四),三
(二)。
第五课时
学习自读课文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能力目标:能复述课文的大意。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会珍惜同学之间的友情。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难点:课文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
⑤讲解课文。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学生讨论问题。③复述课文内容。教学内容
我的小词典
1.陌生;事先不知道,没有听说或没有看见过的,生疏的。2.意味着;含有某种意义。3.辜负;亏负;对不住 4.榜样;样子,模样。
5.承担;承当,担当,担负,敢于担当的责任与义务。6.提醒;指出来以引起注意:要不是你提醒,我肯定又忘了。根据课文内容讨论问题。
1.男孩为什么郑重而又严肃地向医生点点头呢?
2.听了医生的话,男孩为什么高兴得又蹦又跳? 3.所有的人为什么都被震惊了? 作业:熟读课文,预习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