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趣记录:美国教授跑马拉松织围巾
趣记录:美国教授跑马拉松织围巾
难度:适中 作者:沪江英语 来源:每日邮报
评论:2
Most men can't knit and even more can't run a marathon.But David Babcock does both, at the same time.许多男人不会织毛线,更多的人不能跑马拉松。而大卫·巴布科克两样都会,而且是同时完成。
On19th Oct, the 41-year-old University of Central Missouri graphic design professor set a Guinness world record for longest scarf knitted during a marathon.The previous record was set by Susie Hewer during last April's London Marathon with a scarf that measured 6 feet, 9 inches.这名41岁的男子是中密苏里大学设计系教授,本月19日他边跑马拉松边织出了一条长约四米的围巾,创下了跑马拉松时织成最长围巾的世界吉尼斯纪录,打破了英国女子苏西3个月前缔造的纪录,当时苏西一边跑马拉松一边织围巾,织了一条6英尺9英寸(约2米)长围巾。
Before the race in Kansas City, Babcock's goal was to beat Hewer by three feet but he ended up nearly doubling her with a scarf that measured 12 feet, 13.4 inches.在于堪萨斯州举办的比赛之前,巴布科克的目标是超过苏西的成绩大约3英尺,结果他织出了12英尺13.4英寸(约4米)的围巾,几乎是苏西织出围巾长度的两倍。
It was his first time running a marathon and it took him 5 hours, 47 minutes and 27 seconds to finish.这是他第一次参加马拉松赛跑,他花了5小时47分钟27秒跑完全程。
Mr Babcock began knitting and long-distance running, separately, three years ago.He decided to merge the two activities since both were a little boring and he thought it would be a 'fun challenge'.三年前,巴布科克先生开始织毛线、长跑,但两件事并不同时进行。当他开始觉得有点无聊时,他决定将两件事合二为 一,并认为这会是“一个有趣的挑战”。
Over the years Mr Babcock has developed a system for how he knits while running.数年以来,巴布科克先生已经练就了织毛钱兼长跑的运动方法。To protect himself from possible injury he uses plastic needles and attaches a stopper at the end so the scarf doesn't fall off.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危险,他使用的是塑料编织针,而且在末端夹上了夹子,这样围巾就不会从针上掉下来。
He's only fallen once while running and knitting, and that was early on when he wasn't paying attention to a pothole.他边织边跑的过程中只有一次跌倒了,那是他刚起跑不久,没有注意到地上有坑。He keeps yarn in a fanny pack and only uses acrylic materials since natural fibers absorb sweat.他把毛线装在腰包里,看起来有些滑稽,而且他只织腈纶毛线,因为这种天然材质更吸汗。Mr Babcock, like prior-record holder Ms Hewer, ran Saturday's race to benefit an Alzheimer's disease foundation.苏西当时是要为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研究机构募款,巴布科克这次尝试也是希望为阿尔茨海默协会募款。
'I think it will be great particularly for my kids to be able to say, “Dad did it.Dad broke a record.” Hopefully that will lead them to their own proud moments,' Mr Babcock said.巴布科克先生说,“我感觉非常棒,尤其想到我的孩子们可以说,‘我爸爸做到了,他打破了世界纪录。’希望这件事能激励他们创造自己的荣耀时刻。”
第二篇:申请美国顶尖院校的过程就像跑马拉松(范文模版)
申请美国顶尖院校的过程就像跑马拉松
申请美国名校的过程,就像马拉松赛跑。很多人向着同一个目标跑,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时间去了解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潜力。有人可能会中途放弃,有人一直坚持到最后。在中途由于了解自己能力而放弃的人,也有可能寻找到另一个方向,并获得成功。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走到他最初预定的目标终点,并享受那种别人无法享受到的成功的喜悦。我的学生小燕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马拉松式”申请经历的孩子。
小燕的父母是非常有心的人,他们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为了孩子出国的事情,他们也做了很多功课。除了早早地向我们咨询,他们还查找了一些美国院校,了解申请大学的基本要求,安排孩子参与社团活动或一些技能考试。他们所做的这些都为小燕以后获得美国顶尖院校的录取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接受了小燕父母的委托之后,我们便启动了申请工作。首先要做的是,确定选择哪些学校申请,以什么方式申请。小燕的父母把他们考虑的院校名单给我看,并且表示希望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早决定,因为他们特别在乎地理位置和学校的知名度,而且小燕托福成绩基本达到冲刺顶尖学校的要求了。但在我们讨论选校的时候,她的赛达(SAT)成绩只有1500多分,一般来说,有经验的顾问可能都不会同意这样操作申请的。但我因为不知而无畏,居然就对她能在10月份的赛达考试中争取到2000分有信心,于是,我们就决定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早决定(EARLY DECISION)。学校确定了之后,需要根据学校的要求写作文书。由于小燕在国外读过一年高中,又翻译了不少小短文,按理说写这些命题作文应该不是难事。但当我鼓励她直接用英文写作的时候,却发现她虽然性格开朗,却是口头自信,笔下谦虚的女孩。她纠结了好久,也只给我回复了寥寥数语,她无法做到在指定的题目中巧妙地陈述自己的优点和想法。因为她要备考赛达(SAT),我又不便催她,可是所剩时间已经不多了,于是我把她发过来的所有材料仔细研读,寻找她身上的亮点,等她考完试,马上找她沟通,经过反复引导,她终于找到了写作的感觉。
文书写好了,表格填好了,要开始打包了。小燕的父母把她所有发表过她的文章的书刊都拿来,希望一起打包寄走。我建议他们不要寄,因为根据我所了解的美国大学的招生审阅流程,招生人员是没有时间一篇篇查阅这些书刊的。但小
她母亲非常认真地和她一起把包裹整理好,我拗不过他们只好同意他们寄出了。
材料寄出后,就是等待。早决定(ED)的申请从11月1日提交,到12月15日获得录取结果,需要等待的时间并不太长,但在这期间需要保证所有材料能送到招生办公室。小燕的赛达(SAT)成绩却迟迟不出,不禁有些着急了。我自己刚好有过托福考试成绩从540考到640的时候,成绩迟迟不下来的情况,所以,判断她的SAT成绩,可能真的如我们预期的一样,达到2000分,因为上涨幅度过高,所以,考试委员会需要更多时间仔细评审。这给小燕带来了一些信心和希望。为了避免因为成绩送不到导致申请失败,我们分别给赛达考试机构(COLLEGE BOARD)和哥伦比亚大学写信沟通。在等待期间,我们继续其他学校的申请准备。
因为上一我有申请文理学院成功的经历,所以,我建议他们考虑文理学院。几年前,大家对美国文理学院知之甚少,但小燕和她的父母的确都是非常聪明,非常有见识的人,他们不像别的中国学生和家长那样排斥,而是立即去做功课,很快我们就沟通好了4所文理学院,加上之前沟通的6所综合大学,总共10所院校,并且决定如果ED失败,马上申请。
哥伦比亚大学录取结果终于下来了,在我的意料之中,给了WAITING LIST的通知,难得的是小燕心态非常好。我分析,原因有几种可能:1.成绩到达学校稍晚;2.材料寄送过多(书刊不该寄);3.在校成绩方面与其他学生比,可能低一点。4.义工活动方面有所欠缺。
虽然我分析的原因不一定正确,但我们最起码要在后面的申请避免这几个问题。所以,后面的申请我们越做越顺,最后,获得了威尔斯利学院(又称卫斯理学院)、瓦萨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和福特汉姆大学等的录取。
经过这次美国大学申请的历练,小燕也不断审视自己,慢慢地了解到底什么院校可能更适合她并在其中做出了选择。小燕到了美国大学之后,适应得很好,如今她已经大三了,马上又到了下一个人生选择的关键点,根据我对她的了解,她下一步的目标是斯坦福大学或者是跨国公司的工作。在这里,我衷心祝愿她顺心如意!
最后,提醒大家:申请美国名校的过程,就像马拉松赛跑。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断的发现并了解自己的能力,挖掘出自己的潜力。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真正拥有胜利果实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