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轮轴的秘密说课稿
《轮轴的秘密》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轮轴的秘密》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的第四课。
二、说教材分析
这节课学生在了解了杠杆知识的基础上,研究另一种简单机械——轮轴,使得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能力、兴趣更为广泛。本课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轮轴的概念;二是轮轴有什么作用;三是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材首先通过回忆使用水龙头的经历开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观察水龙头的构造上来,从而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像水龙头这样由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称轮轴;再让学生通过组装一个轮轴的装置实验来研究,了解轮轴的作用;最后,完成轴相同轮大小不同的实验,来了解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教材循序渐进地安排了一个个涉及轮轴概念本质的活动,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不断深化,最终建立起了对“轮轴”的完整概念。
三、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独立地进行一些探究活动。他们开始对一些问题进行具有较深入的思考,能够选取自己认为可以进行的方式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开始有选择地利用观察、实验所获取的证据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解释。加之经过前面几节课学习,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又有所提升,学习探究的兴趣会更加浓厚。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奠定了基础。
面对一个新的机械——轮轴,学生可能会主动推测它的作用,是不是可以省力呢?用实验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好途径。当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并使之保持平衡时,学生会意识到轮的大小对轮轴的作用是有影响的。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学生会对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整理,在生活中寻找并关注那些属于轮轴的简单机械。
四、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2、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和在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活动,认识到在轮轴的轮上用力可省力,轮越大越省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验了解轮轴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五、说设计理念 自主探究学习,在教学中努力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重视体验与理解并行,利于学生体验科学认知程序。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做到:以探究为中心,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认识轮轴的作用。
六、说教法、学法
本课采取“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推测——设计实验——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得出结论——实际应用”的自主学习探究模式。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学生的全面参与,拓展教材,深化知识,把握学法。
七、课前准备
大螺丝刀1把、阀门式水龙头一个、门把手一个; 每组钩码1盒、滑轮装置一个;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出示水龙头)水龙头是我们每家每户都有的一种工具,他能有效控制水的流量。
2、学生体验分别在轮和轴上拧阀门式水龙头,谈感受。
3、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水龙头上装置,指出水龙头的轴和轮所在位置。每部分有什么特点?
4、归纳:(课件出示)轮轴概念。
学生齐读。请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轮轴有什么特点?自行车把是轮轴吗?为什么?
【设计理念】通过讲述概念,分析问题,使学生深刻领会轮轴的概念。
5、师小结,引出课题。
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直接去拧轴,很难打开水龙头,但加上轮后,就轻松多了。看来轮轴里的学问还真不少,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轮轴的秘密。板书:轮轴的秘密
【设计理念】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浓厚的求知欲。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探究活动一:轮轴作用
1、以上面的拧水龙头为例,引导学生明确研究的问题,推测轮的作用。
2、用一个轮轴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
(指名上台指出)轮轴装置的轮和轴
3、明确实验操作。强调实验注意的问题:
【设计理念】旨在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推测分析问题、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4、学生小组实验、观察、记录。师巡回指导。
5、小组内分析现象和数据,总结得出结论,然后汇报本组的发现。
【设计理念】通过这一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转动,可以省力,带动轮转动就会费力,至此,完成了对轮轴作用的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1小组合作完成在更大轮上的实验内容,并完成以下内容(1)这部分内容探究的问题是什么?(2)对此你们有什么推测?(3)你们将怎样实验探究?
2、完成上述问题后,学生小组实验、观察、记录。师巡回指导。
3、小组内分析现象和数据,总结得出结论,然后汇报本组的发现。
4、【设计理念】一方面汇报整理探究的思路和过程,另一方面在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
三、自主检测,能力提升
1、请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了轮轴?它们哪一部分为轮?哪一部分为轴?它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哪些方便?
2、完成相应习题。
3、学生能够知道可以把轮轴当做杠杆,轮的半径就是动力臂,轴的半径就是阻力臂,如果阻力臂的阻力不变,动力臂越长越省力,也就是如果轴一定,轮越大越省力。
四、交流收获,浅谈感悟
请学生说说在本节课中认识了哪种简单机械?我们是如何探究的?它有什么作用?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样的感悟!
五、板书设计
1.4 轮轴的秘密
在轮上用力比在轴上省力
轮+轴=轮轴
轮越大,越省力 ;轮越小,越费力
第二篇:轮轴的秘密教案
《轮轴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大小差别更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轮轴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学难点】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完好的水龙头和一个断了把手的水龙头,请学生拧动它,说说哪个好用? 引出新的机械-----轮轴。
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 1.轮轴的组成。
2.猜想:轮轴有什么秘密。3.猜想:轮轴省力程度与什么有关?
三、实验验证
形成认识 分组实验,验证猜想。1.领取器材。
2.小组完成实验,分工合作,及时记录实验数据。3.对自己猜想形成共识。
四、共同交流
质疑解难 教师组织小组汇报。
1.出示轮轴装置,指出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
2.实验展示: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我们用的力。结论:在轮上用力比较省力,轴上用力比较费力。3.如果想让轮轴更省力应该怎么办呢?把更大的轮和轴(不变)固定在一起,重新实验验证猜想。结论:在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轮上用相同的力,轴上会产生更大的力,即:轮越大,轮轴越省力。
五、深入生活
寻找应用 找找生活中的轮轴吧。
学生就熟悉的事物和身边的事物去寻找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汇报:钥匙、螺丝刀、门把手……
第三篇:轮轴的秘密教学反思
《轮轴的秘密》教学反思
授课教师:叶角嵘
授课班级:六年级
2011年9月26日(星期一),本校技能组进行教研,我上了一堂公开课。课后,我们集中进行了评议,同时普遍认为本堂课的教学设计较为科学合理,并指出了几点的不足。
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再结合同事的点评,觉得本堂课的亮点在于:
一、以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水龙头为例导入轮轴的定义(出示水龙头并请同学上台将其拧开,相机引出轮轴的定义),这对学生来说很容易理解。
二、在研究轮轴有什么作用中请同学上台用不同的方式拧开水龙头,并和其他同学说说感受(分别在轮和轴上拧)并说说轮轴的作用。让学生初步感知在轮轴的轮上用力可以省力,这为探究轮轴的秘密奠定了感性认识的基础并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轮轴秘密的欲望。
三、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如何用轮轴装置来研究轮轴的秘密,请学生制定探究方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积极引导(类比如何用杠杆尺来研究杠杆的作用),学生能够回答用挂钩码的方法。
四、在轮轴的作用研究结束后穿插小游戏:猜猜胜者是谁?(请四个同学上台操作,每两个人为一组,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柄,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轴,2人按不同方向转,看谁拧得过谁。)本环节不仅有利于放松学生的神经,集中学生的注意,还可以让学生在活跃轻松的环境下轻易体会轮轴的作用。
五、在轮的大小对轮轴的作用的影响中,提出问题(如果轴固定不变,把轮换大些会怎样?)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推测。本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引导学生观察记录的数据,发现问题。
六、让学生举例说明轮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和提升了本节课的内容,并提出不是所有的轮轴在应用的时候都是省力的,如牛顿盘。
不足在于:
一、教材的钻研不够透撤,疏忽了对省力费距离,费力省距离的知识的引导和讲述。
对刚刚担任科学教师的我来说,对教材内容不熟悉,要备课的项目又比较多,比如:了解学情,熟悉教材内容,撰写教案,准备教学仪器等。另外加上其他的诸多工作要落实,熟悉对科学教材的系统安排还不熟。因此,备课时间比较仓促,疏忽了省力费距离,费力省距离的知识的引导和讲述。
二、欠缺教学机智 在利用轮轴装置研究轮轴有什么作用中,没有当场发现学生汇报数据中的错误及其引起相应错误的原因。(本来轮上和轴上的钩码比例应该为1:2,而一位学生的汇报数据的比例为1:3)。
三、教学时间仓促,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较短,实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太少。
四、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足、仪器不足(简单机械盒中的小轮不能固定在大轮上;螺丝太大组装不起来)和完教学任务所用时间的紧迫性,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研究的教学只有用教师演示。
五、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简洁干脆,口头语气词较多。
另外通过本次的公开课,我发现本届六年级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表现为思维不够活跃,设立实验操作方案的能力第,动手操作能力低,在经后的教学中我将尽己所能,立足学情,多让学生进科学活动室,切实让学生通过经历自主的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科学知识,而不是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以致学生一知半解。
在校技能组的本次教研交流时,尽管得到多数同行的好评,可我认为这堂公开课是不成功的。我决心在今后的教学中,克服以上不足,力争堂堂都是优质课。
第四篇:《轮轴的秘密》教学反思
因为课时紧,平常上科学课我基本上是一小节内容安排一课。上《轮轴的秘密》也是如此,没料到的是,在完成轮轴的认识和生活中的轮轴原理分析后,留给学生的实验时间就寥寥无几了。而学具中的轮轴器材,迷你却不实用,没有几个学生小组能完成轮轴装置的组装。
怎么办?干脆再上一节实验探究课,内容就是“轮轴作用实验”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更庆幸的是,我从创新实验室配套器材中找到了轮轴实验盒,里面有3个大小不一的塑料轮,3根带小环的细线,1根金属棒(支架)和固定螺丝。我事先摆弄了一次,效果很好。
上课了,首先当然是交代实验要求。我示范了组装轮轴装置的方法之后,让学生先用两个小轮做第一个实验“轮轴作用”,完成之后再把小轮换上大轮研究第二个实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现在想想,其实第二个实验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不仅可以研究更大轮对轮轴的影响,也可以研究更小轮对轮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归纳的实验发现就更丰满。)这两个实验挂钩码是个难点,实践中主要出现了这些问题:(1)轮和轴的钩码都挂在同一侧;(2)固定螺丝旋得过紧制约了轮轴的转动;(3)挂钩码时没用手先把牢,结果钩码带动轮轴快速转动后脱钩;(4)把线固定在轮轴上的卡口上后没有绕凹槽。
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减少转换环节中的存在的时间耗费,我让各小组完成两个实验之后再一起进行交流。因为有足够的探究时间,课堂上学生玩的特别高兴,而且很好的体现了合作意识。学生发现,第一个实验轴上的钩码个数和轮比较,正好是两倍的关系,第二个实验中轴上的钩码个数和轮比较是三倍的关系,在这个时候,教师引导归纳,就分别得出了两个结论:(1)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转动省力,在轴上带动轮转动费力;(2)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
回顾这节课,准备了合适的实验材料,探究时间非常充裕,整节课学生学得很轻松也很实在,也顺利的得出相关结论,自我感觉不错。
第五篇:科学《轮轴的秘密》教学反思
“轮轴”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概念,但生活中的应用却相当广泛,在教学中,要结合身边的一些常用的事物,来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轮轴的应用。当他学完这课后,他会悄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个道理啊!”,并会去关注生活中更多蕴含着科学道理的事物和现象。
为了让学生能有切身体会,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水龙头和一把螺丝刀。水龙头是学校里自来水检修时撤换下的坏龙头,虽说是坏了,但对于本堂课的研究来说一点也没什么影响。我把这些阀门上的六角螺母拧下来,这样学生就可以方便地把上轴上面的轮取下来。接着,我示范了在轴上使力和套上轮后拧阀门的方法,让学生们体会一下,在轴上用力扭水龙头那费力的感觉,学生们马上真实地感受到了使用轮轴能省力的道理。然后我再引导学生观察平时在家里使用的水龙头,让他们比较这有什么不一样?通过仔细观察,他们发现这些水龙头虽然上面的扳把不象轮,其实和轮起的作用是一样的,是简化了的轮。
最后,让学生例举生活中应用了轮轴的现象,学生能说出很多很多,充分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机械应用无处不在,机械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此课教学,也更使我感觉到科学课的材料准备很重要,课前教师自己的操作体会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些准备,很难把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