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课《春》

时间:2019-05-15 07:5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课《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课《春》》。

第一篇: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课《春》

春 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A.用普通话有感情反复地朗读课文,理解并品味文中美的情景,美的结构,美的语言。B.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品读精彩句、段。

C.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理解 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D.引导学生了解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过程与方法:

A、通过听读、朗读、品读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B、通过对妙词佳句的品析,培养学生的语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体会美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B、培养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情感。教学重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教学难点: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精读法,摘录法。教学工具:多媒体、录音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展示春天图片 写春名句: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孟浩然: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 鹭上青天。

二、简介作者自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他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五四”初期开始创作新诗,后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转向散文创作,并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著名散文有《匆匆》、《荷塘月色》《背影》等。

《春》大致写于1928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末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检查预习

一、给下列的字注音

蓑(suō)酝酿(y ùn niàng)应和(yìnghâ)嘹亮(liáo)涨zhǎng zhàng 薄 bó báo 晕 yùn yūn 藏 cáng zàng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酝酿:这里是说空气里的各种气息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烘托:这里是衬托的意思。卖弄:炫耀。

四、听课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你能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提示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吗?

2、请你找出文中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作者具体描写了哪几种景物?

4、假如你是一个画家,你能根据本文画出几幅图画,并且给每一幅加上小标题。如:_春草_图。

盼春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 春 绘春 春风图——风唱春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赞春

划出你认为文中最精彩的句子或词语,并体会精彩何处。

五、探究质疑

第一自然段写盼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对全文起什么作用?(1)“盼望着,盼望着”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2)、“东风来了,„„近了”。把物质当作人来写,叫拟人,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

总领全文,开启下文,是全文的依托和铺垫。

2、“一切„„”这个自然段是怎样描写春天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先写“一切”画出春天的轮廓,用“朗润”写春山光泽,用“涨”写春水涣涣;用“红”写春日暖人,这三个“起来了”照应“刚睡醒”“张开了眼”。运用拟人,勾勒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第二课时

六、赏析课文

欣赏 春草图 仔细看阅读第3段。回答下列问题:

1、你觉得本段哪个词用得最好?写出了春草什么特点?(钻。写出春草顽强的生命力。)

2、除此之外,作者还抓住了春草哪些特点来写的?(抓住关键的语句或词语)(嫩、绿、多、软)

3、春草图中作者怎样描写小草的?

••••

1)用“偷偷”“钻”写春草的情态;(2)用“嫩嫩的”写春草的质地;(3)用“绿绿的”写春草的色泽;

(4)用“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春草的长势。

4.第三段从哪些方面写春草?体现在文中哪些词语上?分别写出了春草的什么特点? 情态:“偷偷地”“钻” 旺盛的生命力 质地: “嫩嫩的”“软绵绵的” 柔嫩 颜色: “绿绿的” 生机勃勃 长势:“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旺盛、多 特点: 嫩、绿、多、软、生机勃勃 ⑴嫩嫩的、绿绿的 ⑴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

⑵偷偷地、钻 ⑵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使 无意识的、无情感 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⑶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侧面描写,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春草欢乐图。

5、第三段写人在草地的活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人们对春草异常喜爱,侧面烘托春草长势之旺。

6、第三段在描写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由景写到人,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更能烘托感情。欣赏“春花图”,思考

1、本段作者是抓住了春花的什么特征来描写的?

(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

2、作者写蝴蝶、蜜蜂有什么作用?(侧面衬托花;增添春天的活力)

3、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你能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吗?

(比喻、拟人,此处还运用了联想的写作手法----由花甜联想到果实)生动形象,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者是怎样描绘春花图的?(1)写花朵多;(2)写花色艳;(3)写花味甜;

(4)由眼前的春花,联想到秋实;

(5)写蜂闹蝶舞侧面衬托春花的竞相开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6)不但写出野花的多,而且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丽色彩。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春花的?写了春花的哪些特征? 姿态: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颜色: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味道:甜

特征:繁多、艳丽、芳香

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 体现在哪些原词上? 由高到低 从上到下 “树上、花下、遍地” 作者如何全方位的描写春花?

树上繁花 树中昆虫 树下野花 高低结合 眼前花儿争春 想象结果实 虚实结合 花的色彩 花的味道 色味结合

像星星眨呀眨 暗写风与太阳 明暗结合

全方位描绘春花的美 品味修辞之美

“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从视觉上写出了春花竟相开放、春花争艳的情景。“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从视觉上写出了春花艳丽的景象。“花里带着甜味儿”

通感 “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芳香。“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想象,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春华秋实)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侧面衬托春花的繁多、艳丽、芳香。

“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比喻、拟人,从视觉上 写出了野花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丽 色彩。通感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以感觉写感觉”。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观察景物必须“五官开放”,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受景物的美。如“春花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视觉感受;“花里带着甜味儿”是嗅觉感受;“蜜蜂嗡嗡的闹着”是听觉感受;“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则是幻觉。

请分析,“春风图”从哪些感觉写出春风的什么特征? 默读“春风图”,把每一句标上序号,做一做

1、这段文字的第一句从__触__觉写春风的__和煦,第二句从__嗅、味___觉写春风的__芳香___,第三四句从视、听__觉写春风的__和悦_____,从而把难以捉摸的春风写的_有形 ____、__有声___、___有味___、__有情____。

2、“卖弄”本属__贬义___的感情色彩,这里却带着褒义____的感情色彩,运用了拟人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鸟儿的___欢快__。

3、“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修辞手法看,既有_比喻___又有__拟人__,写出了春风__和煦__的特点。春风图

1、从哪些感觉写出春风的特征? 触觉: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嗅觉:泥土气息草味花香

听觉 视觉: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成天嘹亮地响着” 特点:和煦、芳香、和悦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用了什么修辞?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还像什么?

这句话用了引用、比喻、拟人的修辞。这是温暖、亲切、慈爱、幸福的感觉。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春风像一只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春风像一位美丽的花仙子,一夜之间唤醒了沉睡一冬的山野 春风像一位调皮的孩子 春风像小女孩柔顺的头发

3、“卖弄”一词如何理解?

“卖弄”一词贬义褒用,再现鸟儿筑巢迎风时的欢乐情景,同时突出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春雨图

1、作者抓住春雨的什么特征来写的?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划出具体的语句)像牛毛(细密);像花针(闪烁);像细丝(细长、连绵)比喻、排比

2、这幅图中还写了雨中的哪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树叶、小草、灯光、撑伞的人、工作的农民、房屋 从上到下,从静景到动态,从物到人,由近到远的顺序写的)

“春雨图”如何抓住春雨的特征来写的?

(1)、“雨是最寻常的,„„三两天”写出春雨的经常(绵长);(2)、“像牛毛„„密密地斜织着”写出春雨的细密;(3)、“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出春雨的轻盈;(4)、“树叶儿„„逼你的眼”写出春雨的润物。

“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中“逼”字好在哪里?

“逼’字生动活泼,富有动感,突出雨中植物新而闪光,充满生机的特点。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不是写春雨,能否删去?

不能。这句话虽未写雨景,却衬托了雨夜的寂静和祥和。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用“静默着”来形容房屋,采用拟人修辞手法,仿佛房屋有生命,有灵性。

这一段的写景顺序怎样?传达怎样的气氛?

动静结合、由景到人、由近到远传达出一种寂静祥和的气氛。迎春图

1、迎春图写出了人们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与前4幅自然春景图有何联系?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由景及人,春到人欢,与开头呼应。

文章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俗语有什么好处?

引用俗语启迪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体现了文章的主旨。考考你

2、第七自然段“迎春图”与前面哪一段相照应?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迎春与盼春相照应)

(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憧憬未来)我来问,你来答

1、最后三个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比喻,突出了春天的新、美、壮)

像刚落地的娃娃,突出了“新”,突出了“生长”让人振奋,给人希望;像小姑娘,突出了“美”,突出了“活”,给人以美的感受,让人充满活力;像健壮的青年,突出了“壮”,突出了“力”,春天使人健壮,给人以奋进的力量。

2、这三个自然段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这三句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顺序不能颠倒。

3、这几段还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你知道是什么吗?(歌颂春天的无限美好,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

(概括五幅春景图的含义,点明全文中心。与开头互相呼应。)像娃娃——“新”(万物复苏,新的生命的开始)像小姑娘——“美”

像青年——“力”(春天充满活力)

三个比喻依次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独立成段,是为了强调春的不同成长过程,抒发作者强烈赞美春的真挚感情。

七、小结:

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回春、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在五幅春景图中,作者描述春天景物的特征,表达美好的感受。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对描绘景物特点、抒发感情有突出的作用。

春 盼春(1)盼„„来„„近„„急切心情

喜爱 赞美 总体轮廓 山(朗润)水(涨)太阳(红)总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

绘春(2-7)局部描绘 春风图(风唱春)分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娃娃—新

颂春(8-10)三个比喻句 姑娘—美 总

青年—力

归纳写法:本文是如何写景的

一、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二、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

三、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到低、从近到远、从上到下等;

四、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八、积累拓展

1、成语中的“春”

2、古诗中的“春” 描写春天的成语

春暖花开 春风满面 春回大地 春风化雨 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

万紫千红 生机勃勃 绚丽多姿 枯木逢春 和风细雨 桃红柳绿 描绘春天的诗句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

九、课堂练习

1写春草作者为什么却写孩子们的嬉戏?

1、反衬春草的可爱。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说成“嫩嫩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2、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读时第一个字重读,后两字要轻。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回原来应在的位置,作比较朗读,体味其不同的效果。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的前后都是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夹一句动物的描写。

3、侧面描写。

4春风是无形、无色、无味,但作者是通过哪些角度把它写的有情有感的? 从触觉-嗅觉-听觉-视觉

5写春花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树上-花下-遍地

6文章的结尾为什么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

这些比喻非常形象、贴切,春天给人以新生命,给人以美丽多姿,给人以力量、信心的美感。在这里,我们知道,用作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间有相似点)当堂检测

1、常识填空。

《春》的作者是 ______,字___,号___,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_____、_____。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朱自清 佩弦 秋实学者 民主战士 《背影》 《荷塘月色》 《绿》 比较下边各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②盼望着,春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①句表达效果更好。用两个“盼望着”,更好地表达出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②句中“春风”“春天”不如①句中的“东风”“春天”有变化。

2、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②小草从土里长出来了,嫩的,绿的。

①句表达效果好。“偷偷”写春草不知不觉地就长出来,更富于情趣;“钻”比“长”更能显示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嫩嫩”“绿绿”,用叠词,更能表达对春草的喜爱之情。为红色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呼朋引伴(A)A.指引 B.招引

2.欣欣然张开了眼(B)A.然而 B.的样子 3.一年之计在于春(B)A.计算 B.打算 4.跟轻风流水应和着(A)

A.声音相呼应 B.依照别人的样子做 指出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1.拟人、反复 2.拟人、排比 3.比喻、排比

十、作业

与朱自清先生比一比 • 春天本无形、无声,是“空灵”之物,描写出春天的形象很不容易,而朱自清先生却把春天写活了,写的有形、有色、有声、有情,充满诗情画意。这是由于:作者对春天无比热爱,观察景物十分精细,运用语言的功夫很深。这些都是我们急需学习的。•

这一节课我相信同学们已经学到不少朱自清的秘诀了,下面请快快动手,写一段你最喜欢的景色,来与大作家比一比。(春、夏、秋、冬的景色任由你选)

你能仿照本文,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角度来描写夏、秋、冬任一季节中的某一景物吗?

要求:

1、运用修辞手法; 2、1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春 盼春(1)盼„„来„„近„„急切心情

喜爱 赞美 总体轮廓 山(朗润)水(涨)太阳(红)总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绘春(2-7)局部描绘 春风图(风唱春)分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娃娃—新

颂春(8-10)三个比喻句 姑娘—美 总

青年—力

教后反思

第二篇: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邓稼先导学案 新人教

第11课 邓稼先

教师寄语:

“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邓稼先 学习目标

1、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2、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3、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应掌握的加点字的读音。

河水萦带()至死不懈()鞠()躬尽瘁()鲜()为人知 .....妇孺()皆知 风悲日曛()彷()徨()死而后已.....()

2、词语解释 ①可歌可泣: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截然不同: ④锋芒毕露: ⑤妇孺皆知: ⑥马革裹尸:

二、理解探究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3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合作释疑

4.有人说,这是一篇至情之文,何以见得?

5.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6.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四、课内精读

①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②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传记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③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④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

⑤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⑥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⑥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7、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相同的地方是(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8、在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这两个人物中,你更喜欢谁?说出你的理由来。

9、根据文章内容推断,补写出第⑥段中空缺的句子。

五、拓展延伸

创新的快乐从哪里来

邓中翰

①我国著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曾将自己的三大研究领域——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亲昵地称为“金三角”,并告诉别人:“别看它们表面上枯燥,其实只要深入进去,就会发现其中奥妙无穷,充满快乐。而正是这快乐给予了我无穷的动力。”谷先生的数学人生启示我们,科研工作者要在创新之路上不断前行,不可缺少那种发自心底而又融入生活的创新的快乐,否则就缺少了动力。可是,在很多人眼里,科研创新是艰深、枯燥、乏味的“苦差事”,又如何成为快乐的源泉呢?其实快乐就来源于创新的各个环节:从源头到过程再到结果。

②创新的快乐,基于对科研的热爱。许多从事基础创新科研的学者,对自己所研究的......学问怀有真诚的喜爱、极大的兴趣、澎湃的激情与乐道的情怀,把治学作为人生最高价值来追求。科学巨匠们都有这样的心得:搞科研要有对科研的热爱。【甲】有了这种热爱,学者们才会对艰辛的研究工作甘之如饴,兴味盎然,产生创新的恒久动力,在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

③创新的过程虽然充满着艰难曲折,但其中却有着无限的乐趣。从谷超豪到邓稼先、.....孙家栋,科学家们或埋头于复杂的数字演算,或跋涉在人迹罕至的荒漠,或坚守在偏僻孤寂的实验室,虽有艰辛,但乐趣无穷。【乙】为了科技攻关,科学家们战胜了无数的挑战,攀登了无数的险峰。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享受着因不断畅想、发现、创造、超越而带来的种种乐趣。

④创新的快乐,还在于对创新成果的分享。爱迪生用电灯给人类增添光明,袁隆平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高锟用光纤使人类加强交流……一直以来,全球的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让全人类共享科技进步的成果。【丙】用创新成果为大众创造美好生活,是科研工作者最大的快乐。

⑤科技创新事业,因其兴趣的基础、挑战的过程和共享的目的而充满了魅力,带给了科研工作者无限的快乐,也因为这样的快乐,创新智慧才会竞相迸发,创新成果才会大量涌现,国家自主创新的步伐才会坚实有力。(有删改)

【注】①邓稼先,我国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两弹元勋”。②孙家栋,我国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③袁隆平,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④高锟,华裔物理学家,被誉为“光纤之父”。

10.文章第①段引用谷超豪院士的事例意在表明。(不超过25个字)

11.阅读第②-④段,简要分析为什么说创新的快乐来源于“对科研的热爱”、“创新的过程”和“对创新成果的分享”。

答:

12.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①孟子认为,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自己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②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③俄国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幸福的斗争不论它是如何的艰难,它都不是痛苦,而是一种快乐。”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第11课、邓稼先

一、基础知识.yíng xiè jū cuì xiǎn rú xūn páng huáng yǐ.①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②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③形容界限分明,想割断一样。④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⑤连妇女小孩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⑥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沙场。

二、理解探究

1.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3.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是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个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三、合作探究

4.有人说,这是一篇至情文,何以见得?

至情,表现在作者对中华民族的至情,对有着50年友谊的老朋友的至情。例如,作者得知中国的原子武器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完全是自力更生搞成功的,就激动得热泪盈眶,显示出作者对民族、对老朋友的深情。又如,第五部分“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这些语句,都洋溢着作者对邓稼先的一片深情。

5.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按理说,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现在这样写,原因在于: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第三,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6.有时句式十分整齐。例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举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又如“‘两弹’元勋”部分,按时间顺序介绍邓稼先的简历和贡献,句式也相对整齐;又如,第五部分第四段,句式也比较整齐。

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例如“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部分中,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长句和短句就交错使用。

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句式排列整齐,往往造成一股气势,好念,读者印象深刻。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结合起来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课内精读

四、课内精读

7、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

8、示例:我喜欢邓稼先。因为他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为民族奉献,他并不骄傲,不宣扬,为人十分正直,忠诚,十分朴实。而且,他十分聪明,不会怎样的引人注意,十分忠厚平实,真诚坦白。

9、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

五、拓展延伸

10.创新的快乐是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

11.示例: 对科研的热爱可以产生创新的恒久动力,在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创新的过程可以使人享受到因不断畅想、发现、创造、超越而带来的种种乐趣;创新成果的分享为大众创造了美好生活,这正是科研工作者最大的快乐。

12.答案:【甲】② 【乙】③ 【丙】①

第三篇:新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课《春》教案

江安学校

初一(上)

张释介

第 一 单 元 第1课 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珍惜青春的情感。【情境导入】

同学们,一提到春天,我们眼前仿佛呈现出一派阳光明媚、春风和煦、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象;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历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今天让我们带着对春天的憧憬和欣喜,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春》吧!【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学提示及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要注意语调,读出文中春的气息。2.思考: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春的? 3.试着划分本文的层次,并归纳每部分大意。明确: 1.略。

2.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3.本文共10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2~7段):绘春(总体勾勒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第三部分(8~10段):赞春。

江安学校

初一(上)

张释介

(4)赏析第四幅图:春风图。

(5)赏析第五幅图:春雨图。

(6)赏析第六幅图:迎春图。

3.研读第三部分。

三、研讨释疑——重点探究

1.作者是如何调动五官,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绘的?

江安学校

初一(上)

张释介

山之秀;写水“涨”,我们似见水之媚……这些词句,或动或静,或单纯或连绵,都如跳动的音符,共同谱写了春的乐章。

3.文采斐然巧修辞。

作者能将春天描绘得如诗如画,巧妙的修辞立了大功。你看,树上的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多么鲜艳娇美……这些比喻、排比手法的运用,不仅将春天的各种景物描绘得形神兼备,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让读者获得美的体验。

4.淳厚温润巧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融情于景,有了情的滋润,字里行间都散发着春天的清新气息,这是借景抒情。结尾的三段,则是对春天的直接赞美,是大手笔的激情涌动。

五、多元智能——拓展延伸 1.成语中的“春”

春光明媚——形容春天的风光景色艳丽多彩。

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暖和,百花盛开。形容春天天气宜人,景色秀丽。春寒料峭——早春的气候,使人感到乍暖还寒。春色撩人——春天的景色引起人的思绪和兴致。

春色满园——春天的景色充满整个花园。形容春天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春意盎然——形容春天的意味十分浓厚。

春山如笑——形容春天山色明媚像人满面含笑似的。2.古诗中的“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长歌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贺知章《咏柳》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朱熹《春日》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第一课

七年级语文第一课

——亲近中学语文 000 教学目标:

1、帮学生确立语文很重要,要学好语文的观念。

2、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的途径,知道如何去学语文。

3、告诉学生本学期学习目标及规划。

4、准备工具。

5、推荐阅读书目。教学过程:

一、欢迎词:

同学们好,首先祝贺大家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也热诚欢迎大家来到欣欣向荣的育才学校初中部。

二、自我介绍

我的名字叫000,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毕业于0000,从教十年,从今天开始,我将伴随大家进入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我性格开朗,爱好体育,舞蹈,阅读。在课堂上,我们是师生,你必须听我的,我就是你们的神,可以叫我女神。(开个玩笑!)但是在课下,你们可以把我当做很好的朋友、姐姐。

我虽然性格大大咧咧,但是我的内心是细心和负责的,我会对我的每一个学生负责。我不会在这里说,我会对你们每一个都一样,因为真的是没有办法一样的,你们每一个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不可能以相同的方式对待你们每一个人。但是你们放心,我会对你们每一个人尽职尽责,把你们当做自己的弟弟妹妹来看待。

虽然我前面说了,我们可以做朋友,但是在学习上,我对你们还是会严格要求的,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遵守纪律。我会对我的学生十分的严格,因为我觉得严才是爱,松是害。如果你们犯错,我会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单独教育,我不会放弃我的任何一个学生的,我也不会允许你们自己放弃自己。

我有极强的感染力,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很多人都说过我的笑容很好看,我也希望我的笑容能够感染你们大家。希望我们在一起的日子里只有和谐,没有隔阂。让我们成为最好的朋友!

三、确立新观念,树立自信心

下面我们谈谈语文学科

1、你觉得语文重要吗?你喜欢学习语文吗?(了解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在广泛读的同时也提倡深入的读,读熟一部作品,读透一个作家。新世纪第一个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的作者在介绍经验时说他前后把《三国演义》读了有三十几遍,不但熟悉了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而且连作者罗贯中的语言风格都模仿的很像了。唯有精读深入的读,我们的思想才会因之深入,我们的文笔才能在模仿中形成自己的风格。

所以我们要求同学们每天中午回家读十五分钟名著,一个月阅读一本,每学期四本,以及每月两本杂志《读者》

4、勤奋的写。这里的写包括写作文,写日记,写读书笔记等,也包括抄写字词,摘抄美词丽句、精彩段落这些积累工作。读得多,不代表就写的好。勤于动笔头,记录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留住自己一瞬间的灵感,写得多了,自然就能悟出写作技巧。再说当自己回头看自己一点一点码起的文字已成摞成堆成山,心底成功的喜悦自不待言。我们不求自己能成名成家,就为了记录自己的青葱岁月,为了提高语文成绩,为了在中考高考中胜出,这一份辛苦,也是有价值的。

(二)语文课堂学习要求

1、做好课文预习

按照要求自主预习课文,利用注释或工具书读准字音,做到流利、有感情朗读。划出重要的字词,利用工具书解决读音和词义。查阅作者和写作背景。思考 文章内容、写作思路、主要观点、写作技巧、语言特点以及文章带给你的借鉴、启发和不足。

2、认真听课

结合预习情况,有目的的认真听好课。

3、课后认真复习

①按时完成作业,并保证作业质量。②复习本课字词,准备下一节课听写。

六、准备文具

1、钢笔(本子都是钢笔)、红笔、蓝色中性笔(只允许写练习册)和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或者《新华字典》,每小组至少有一本字典在学校,一人一天还是一人一周自己定。

2、四个本:

①家庭作业本:两个横格笔记本订在一起包好皮子(内容为每课的词语3+1,词义(不少于十个),作者简介(不少于两行))

②摘抄本:塑料皮大笔记本(一面积累名言、好文章、好语段、诗词、成语典故、历史典故„„一面整理语文知识和常识)每天摘抄并背诵。

③读书心得本:两个作文格子本订在一起包好皮子(每周一篇名著或《读者》杂志的读书心得:略写自己看的内容,详写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不少于400字)。

④小组日记本:黑色皮子大笔记本,每组一个,每人写一天,一天写一页,小组成员自己出钱买,自己设计装扮扉页,制定小组名称、口号、写清成员。排好写作时间固定不许变。

3、一个横格本——听写默写本

4、习作练习的稿纸统一发

第五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

教案示例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诗歌意境,把握本诗主旨。

2.深入诗歌意境,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

4.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情怀。教学重点:

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教学难点:

对无数座山的理解。课前准备:

让学生预习《在山的那边》诗歌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和注释中的问题;让学生写“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是怎样处理的”练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

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检查预习: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诗歌朗读”,并提出朗读注意事项。学生认真听读。

诗歌通过精炼、优美又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要通过朗读来品味语言,用情去读,用心去悟。同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诗歌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启示,帮助自己成长。

三、整体感知:

1.训练朗读。

范读。山那边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诗中去找寻答案吧。

学生齐读。教师放音乐,学生有感情地齐声朗读课文。

学生自评。教师提示: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下面我们就先来一起看看这首诗的内容。请大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教师出示思考题)

1)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

2)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

3)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生:要不怕困难,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评析: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及诗歌体现的思想感情。)

四、合作与探究,研读与赏析:

师:诗人的这种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内涵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画下来一起讨论。(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

(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让我们一起交流自己的发现,边读边议边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能发现美,能发现问题。教师准备学生可能发现的问题:

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写出了作者什么心情?用了什么写法?师引导学生理解:写大山好像人生气时那样“铁青着脸”,诗人将大山拟人化了,表面上是写山的颜色,实际是写自己的心情难过,这样写既形象又生动。

2.“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飘来的东西是很轻的,怎么会扎下深根? 师引导学生理解:“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然而童年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所以说是飘来的。后来“我”不懈努力,这种信念就在“我”心中扎下深根。理想的树立也需要日积月累,像滴水穿石那样才能让它扎下深根。师引导:飘来的东西确实不易扎下根,而且是深根。惟有不懈努力,日积月累,滴水穿石,才能扎下深根。那么,在朗读时,应该怎么读?

3.“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有什么好处?师引导学生理解:这句的三个数量词用得特别好。“一次又一次”,强调了“我”失望次数多;“又一次次”,强调了“我”的努力,不灰心;“一座座”,说明“我”遇到的困难非常多。

师引导:在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期望一举成功,一旦失败就灰心丧气,从这句诗你得到什么启示?

4.“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的枯干的心灵”怎么理解?师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确信远方有海,也就是理想,日日夜夜在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因为要实现理想必须经历失败。“我”对理想非常渴望,有了理想“我”就坚强了。

师:朗读这句一定要充满对理想的渴望,请你试试。(学生有感情朗读,全班齐读。)

5.“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句诗的含义。师引导学生理解:很有人生哲理,当理想实现的时候,人们惊喜万分。大家一起来读一遍。

6.同学们有没有过成功的经历?鼓励学生用洪亮的声音回答,调动学生激情。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激情去齐声读课文。

7.师:读了这么多遍,是不是可以背诵下来了?

五、体验与反思:

师: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1.学生结合自己经历谈启示,教师适当引导。师:正是在艰难曲折的不断求索过程中,我们的人生才充实而有意义。失败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对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同学们来说,有很多困难正等着你,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2.再一次饱含激情齐诵这首诗,让好诗伴你健康地成长!

六、布置作业:

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提示:这个大海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涩的;可以是宁静的,也可以是狂暴的;可以是开朗的,也可以是阴郁的。

下载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课《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课《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语文开学第一课

    七年级语文开学第一课 教学目标: 1.让老师了解学生,让学生了解老师。师生之间形成合作意识,共同构建稳定、高效的语文学习系统。 2.初步明确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怎样培养学语文的兴......

    职场新人第一课

    职场新人第一课:你最需要明白的是:职场不相信眼泪。你只有坚强,才能让别人认同你。我们离开了象牙塔,走进了社会,走入了职场这个战场,我们面对的不是情同手足的同学,而是充斥着竞......

    七年级语文下册 19 观舞记学案 新人教

    19 观舞记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熟读课文,了解印度舞蹈的艺术瑰丽,体会比喻和排比句的作用。(教学重点) 3. 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七年级语文下册 13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新人教

    13 音乐巨人贝多芬 教学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一个字的音,掌握重点词语。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3.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4.学习贝多芬与命......

    2016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春》同步习题(含答案)

    《春》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粗的字注音。 水涨 酝酿 蓑衣薄烟应和 黄晕 2.给下列几组字注音,并分别组词。 蓑______ 悄______ 衰______ 稍______ 哀______ 俏______......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英语单词、短语、句型

    Starter Units 1 — 3 【重点短语】 1.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早上/下午/晚上好 2. good night 晚安 3. thank you = thanks 谢谢你 4. in English 用英语 5. CD......

    七年级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2016年初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帮学生确立语文很重要,要学好语文的观念。2、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的途径,知道如何去学语文。3、告诉学生本学期学习目标及规划。4、......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教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 3、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