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时间:2019-05-15 07:3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难忘九一八》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第一篇:《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兴凯湖中学 张忠红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四制),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本课是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主要知识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本课从内容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就是由于国民党发动对根据地的围剿,面对日本入侵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导致西安事变最终爆发,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启下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陷入艰难的民族抗战深渊。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性,同时又理解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动机和目的,为整个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培养学生从视频中捕获信息的能力;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采用讲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

3、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案:(1)、九一八事变是本课的第一个重点。方案:学生观看视频,然后回答。

教师播放九一八事变的视频,由学生带着问题观看。通过出示阅读蒋介石的密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东北很快沦亡的原因。(2)、西安事变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同时又是难点。

方案:通过观看西安事变的影视资料,让学生用最简单的话概括出西安事变。引导学生分析西安事件背景、时间、过程、结果、意义。通过讨论: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从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博大胸怀。

二、说教学方法

从激发学生的目的出发,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想法、意见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激发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自制课件,利用多媒体、视频再现历史,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从中获取相关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与兴趣,使他们融于家乡、融于历史、融于国家的命运,并以此产生共鸣。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确概念、启发思维的目的。力图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学法指导:

根据教学目标,本课主要培养学生以下能力: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透过现象分析实质的能力、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初步掌握用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从视频、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视频音乐片段。这首歌曲中“我的家”是指哪里?是什么事情使东北发生了变化?是谁使得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学生回答)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东北人民赶走日本侵略者,重返家园的渴望。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苦难的历史。学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大屏展示)1931年9月18日,是一个炎黄子孙不能忘记的日子,是一个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日子。学习新课: 一、九一八事变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 “九一八”的一段视频,在观看的过程中大家捕捉这样的信息: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过程、结果(播放《九一八事变》视频)教师:引导分析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大屏幕展示)学生回答

教师:面对日本的侵略,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中国人都不会无动于衷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时,驻守沈阳的东北军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蒋介石的态度怎样呢? 学生回答。(大屏幕展示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教师:由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了沈阳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4个多月后,结果怎么样? 学生回答(大屏幕展示东三省沦亡)

教师:东北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又是如何对待我们的同胞呢?(大屏幕播放日本罪行图片)教师引导分析:东北三千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

教师:面对日本的野蛮侵略。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做的?(展示大屏)

引导学生归纳:东北军和当地人民组成了义勇军,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这时涌现了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等一些抗日英雄。谁能讲一下抗日英雄的事迹。出示嫩江之战材料。

二、西安事变

教师指图说明:东三省沦亡后日本侵略者在长春建立什么政权?有什么企图?

教师:动画演示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日本侵占东北后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险关头,爱国者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下面我们开看一段,西安事变的视频资料

教师:西安事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发生于什么时候?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结果和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

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山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课堂小结(大屏幕展示)利用图来进行小结,将知识落实到图中简化知识点。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知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在1931年9月18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沦亡。而东北人民不甘心做亡国奴英勇抗敌,涌现了抗日义勇军和抗日游击队两支主要的抗日队伍。日军侵占东北后,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企图将东三省从祖国的版图中分裂出去,接着又向华北进攻,华北危急,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险关头,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教师:学习了本课内容,有没有哪些历史事件让你印象深刻的?有没有哪些历史人物令你感动的?我们能忘记这段苦难的历史吗? 学生回答。

教师: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以史为鉴,勿忘国耻。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大屏幕显示)

课堂练习。创新与探究练习册

五、说板书设计: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

2、地点:东北沈阳

3、过程: ①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 ②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5、结果:东三省沦亡

二、西安事变

1、背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2、过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逼蒋抗日

3、结果:和平解决

4、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二篇:《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难忘九一八》,设计课时为一课时,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四个板块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说教材

1、教材内容、地位

《难忘九一八》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课文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

从整个近代史来看,这课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发生于1931年至1936年,国共两党正在打内战,仍属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面对日本入侵却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导致西安事变最终爆发,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启下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日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主要矛盾,随着本节内容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会为整个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⑴、基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⑵、方法与过程:

A、通过学生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B、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C、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使学生认识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B、通过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3、重点与难点及落实方案

(1)九一八事变是本课的第一个重点

方案:通过材料提炼信息以及学生复述,回答相关问题,完成相关目标。(2)西安事变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又是本课的难点

方案: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和查找资料,概括出西安事变的实质。通过事变后社会各界对蒋介石的处理态度,对比出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最后衬托出中共的博大胸襟以及一切从大局考虑的精神大局意识。

4、说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说教法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中学历史学习,形成了初步的历史学科学习能力,且已经培养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特别是经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对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国情有了一定的了解,激发了爱国爱民族之情。但是他们依然停留在以形象思维为主,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尚缺乏理性思考,需要教师做相关的引导和说明。本课的教法,概括地说,具体有:

1、问题探究法:通过对“日本为什么制造柳条湖事件”等问题的讨论,引发学生动机和行为的思考,通过师生互动促使问题解决并引导反思。这是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教学手段。此举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认知的积极性,又可培养能力。

2、情景体验法:通过图片等媒体展示让学生身临其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从而实现感性到理性的认知。比如展示日军在东北犯下滔天罪行图片,东北抗日队伍的抗战事迹图片、西安事变视频等等,让学生切身体会勿忘国耻的含义。

3、材料提炼法: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史料分析对历史课而言十分重要,而在此过程学生也容易不自觉地处在直接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状态中,本课通过《田中奏折》、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等材料,培养学生阅读与分析材料的能力。

4、讲解法:对九一八,西安事变背景的知识,需要教师适当讲解补充。

5、图表图示法:如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军与日关东军兵力对比图表,九一八事变形势地图、东三省沦亡图、课文小结简图等来展示课文相关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把握。

第三版块:说学法

本课学生的学法上,我注重:

1、阅读复述法:指导学生阅读复述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内容,使学生初步掌握复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2、材料分析法: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引用的史料如《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柳条湖事件过程、西安事变的背景等,对学生进行阅读历史资料方法的指导

3、识图法:教师可通过补充的相关地图,并结合教材中《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图片,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认识历史地图或图片,从历史地图或图片中获得历史信息的方法。

4、合作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等问题,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清楚简洁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

5、联系实际法: 读史明智,历史的教学应为今天的现实服务。通过学习日本侵华的历史,让学生尽可能深刻地认识到战争非正义性和残酷性,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当今世界和平、发展主旋律的认识。如在课后布“九一八事变’给我们什么启示?”,以让学生更加珍惜和平,反对非正义战争。

6、评价法: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评价张学良、杨虎城,从而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出发,努力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根据本课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我采取师生一体在上,教材在下的倒三角的互动教学模式,充分注重对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进行如下教学程序: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知(2分钟)

多媒体展示沈阳残历碑,联系到现实国人们对九一八事变的态度,引入本课的内容。

二、环环相扣,讲述新课(33分钟)

(一)、九一八事变(15分钟)

1、出示《田中奏折》、1929~1933年世界以及日本国内情况等材料,要求学生从中提炼出日本的侵略目标等内容,从而影射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引入柳条湖事件。

(材料提炼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概括能力)

2、出示柳条湖事件形势图,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及课上看书,复述柳条湖事件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上面的材料分析讨论:“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要制造柳条湖事件呢?”

(学生阅读复述法,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出示东北军与关东军兵力对比图表以及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内容,引导学生探究东三省沦陷的真正原因。并导入九一八事件的结果。(图表图示法,材料分析法,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总结能力)

4、出示日军在东北的滔天罪行图片,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情景体验法,图表图示法,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5、由政府的态度到人民的反应,自然过渡到各种抗日武装风气云涌,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展示嫩江大桥之战,杨靖宇、赵一曼等人的图片,树立学生的爱国情操。(识图法,体会抗日英雄的爱国之情)

6、(二)西安事变(18分钟)

1、过渡:日军侵占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中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头。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西安事变,出示张学良与杨虎城的照片。

2、这部分内容学生从影视作品中多少有点了解,所以可以直接要求学生根据课前预习以及自己的了解讲述西安事变的大概情况,(学生阅读复述法。)

3、学生分组讨论:“张学良、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他们为什么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学生合作讨论法,一方面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当时国家面临沦亡的危急、中共的主张、张杨的爱国情怀以及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剿”共是事变爆发的直接原因,可谓一举多得。)

4.、提问:“蒋介石捉起来后该怎么办?”从而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是本课的难点,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理解这个问题,师补充介绍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突出中共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5、提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对中国时局产生了什么影响?指导学生阅读课文72页最后一段,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前后国共两党的关系及时局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伟大历史意义。(问题探究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三、目标检测,教学小结(2分钟)

四、联系现实,读史明智(8分钟)

1、出示七十多年之后的现在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图、日本人开业选在九一八图、中国有关九一八的纪念钟纪念碑等图片,提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联系实际法,让历史与现实结合,学以致用。引导并告诫学生树立勿忘国耻的爱国情感,并树立民族责任感。)

2、机动题目:教师可引导学生评价张学良、杨虎城。(评价法,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第三篇: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大新中心校:徐中翔

本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我说课的内容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课文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本课从内容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就是由于国民党对根据地发动围剿,面对日本入侵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最终导致西安事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启下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陷入艰难的民族抗战深渊。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为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学习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也有一定的提高,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尤其对社会热点更加关注。根据以上特点和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及蒋介石不抵抗政策。(2)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3)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4)通过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5)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6)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依据学习目标阅读课文,学生有的放矢,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2)通过问题的探究,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3)运用多媒体展示视频课件、图片、文字,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2)通过学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3)教育学生发扬抗日英雄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

四、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目标导学法、问题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托尔斯坦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此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以学为主,利于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由重“讲”到重“学”的转变。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展示地图、音像、文字资料,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确概念、启发思维的目的。还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六、教学方式:

自主探究、小组探究、师生探究。

七、教学课时: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松花江上》

2、思考: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事件是什么?

3、揭示课题——难忘九一八

二、讲授新课

(一)、明确学习目标

1、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2、教师过渡:

(二)落实基础,知识梳理。

1、九一八事变(1)、请学生自学后尝试完成练习册上《知识阅览台》的相关练习。(2)、九一八事变

①学生齐读《知识阅览台》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时间、经过、结果(地点)②问题探究:为什么东北在短短的四个月就沦陷?(出示“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历史资料的能力,从而理解沦陷的原因)

③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

(出示图片,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④教师过渡:(3)局部抗战

①学生回答《知识阅览台》的相关问题 ②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出示图片:八女投江、赵一曼、杨靖宇、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教育学生发扬抗日英雄的优秀品质。)③教师过渡:(4)影响 ①学生齐读

②局部抗战的含义(5)教师过渡:(播放《义勇军进行曲》)

2、西安事变(1)、请学生自学后尝试完成练习册上《知识阅览台》的相关练习。(2)、西安事变的背景:

①学生回答《知识阅览台》的相关问题 ②出示文字资料

(3)西安事变的目的(4)西安事变的爆发:时间、地点、人物、经过、性质、解决的方式及意义 ①学生回答

②教师出示图文资料讲解。

3、本课小结(教师展示板书设计进行总结。)

(三)、探究历史,能力提升

1、为什么日本侵占东北要制造柳条湖事件?(出示地图,引导学生分析柳条湖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

3、通过本课所学以及同学们之前掌握的资料,请谈谈你心目中的张学良。

4、讨论:“九一八”谐音“就要发”,这天有人准备开张营业,结婚。请问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四)拓展升华:

1、(幻灯片出示,学生齐读。)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2、胡锦涛题词:牢记历史 不忘过去 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布置作业——完成导与练52页基础达标的一、二题

九、教学反思

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探究、师生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能够自主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学会学习。教师适时地进行引导、点拨,师生间的交流自然、平等、融洽、民主,整堂课以参与、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线,以学定教,依学施教,正确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同时运用小组积分奖励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合作与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2、多媒体声像具备,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影、临其境、陶其情”,优化了历史教学,体现了多媒体与历史学科有效整合的新课改理念。

3、本节课在课程资源开发上,我出示了图片,如柳条湖的位置、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杨靖宇、赵一曼、张学良、杨虎城等;还介绍了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八女投江、长春伪皇宫等;又设计了拓展升华环节。以上做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学生收集和积累课外历史知识的积极性。

4、本节课课件,最显著的特点是使用“勿忘九一八”,“红色五星刀旗砍杀太阳旗”,“火烧日本旗”等动画图片,提醒学生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惜今天,发奋学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大新中心校:徐中翔

2013-11-10

第四篇:难忘九一八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1、课程标准:

①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②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2、地位和作用:

本课为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主题下的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了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两个事件: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西安事变后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本课下启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全国性的抗战爆发,以国共两党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学生学情分析]:

1、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讲述、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初二学生已能够明辨是非善恶,本课的教学安排能发挥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育人功能,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和爱国热情。

3、我校学生具有一定的搜集资料、处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4、课堂上初中生容易产生精神上的疲惫,教师要注意及时调动学生积极性,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

[设计的指导思想]:

1、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学生探究和体验历史的过程,是学生概括、描述和感悟历史的过程。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内容,提高

独立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丰富和健全人生观、价值观。

2、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时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去积极思考,把学生的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3、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2、通过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历史意义

[课程资源]:课本,地图册,《松花江上》歌曲、杨靖宇、张学良、杨虎城图片等网络资源,学生查找杨靖宇的相关资料,《西安事变》影视片段

[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教师常规教学、学生讲述、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九一八事变纪念馆图片和两则消息:①近年来,每当9月18日事变爆发之时,沈阳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②辽宁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张一波等人说:“国家应通过立法等形式形成一种制度,至少也应该号召人民不要忘记国耻,牢记这一天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师提问:为什么我们要牢记“九一八”?(激发学生强烈求知的欲望)导入新课。

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九一八事变

1、指导学生阅读70页课文前三段,由一位学生讲述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结合课后“练一练”填表题,填写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简单经过和结果,并在书上做出标注。

2、投影《“九一八事变”形势图》,引导学生分析70页动脑筋:“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指导学生初步掌握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实质的方法)

3、投影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

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是什么态度?为什么?导致了什么后果?(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

4、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体会东北人民在东北沦亡后的悲痛之情,激发学生对对日寇野蛮侵略中国的愤恨,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5、师讲述:东北沦亡了,但是中国人民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斗争。在东北辽阔的土地上,各种抗日武装风起云涌,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指导学生阅读71页第2、3段小字,请一位学生讲述杨靖宇将军的故事。(为学生展示才华搭建舞台,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杨靖宇-这位中华民族的英雄,因为课文对这位英雄的事迹介绍很少,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历史责任感,)

(二)西安事变

1、(过渡)日军侵占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中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头。师提问:在这种情况下,中共提出了什么主张和要求?蒋介石是什么态度?国民党中的爱国将领又是什么态度?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了解西安事变爆发的背景。

2、学生朗读72页关于西安事变爆发的一段文字并做好标注,明确西安事变发动的时间、人物和简单经过。播放《西安事变》影视片段: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蒋介石被捉。(再现历史情景,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也使学生精神能重新集中)

3、看完影视片段后,师提问:蒋介石捉起来后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讨论73页“活动与探究”: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是本课的难点,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理解这个问题,师补充

介绍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突出中共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4、师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对中国时局产生了什么影响?指导学生阅读课文72页最后一段,引导学生对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前后国共两党的关系及时局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伟大历史意义。

三、巩固小结

1、师生共同小结: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和平,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

2、投影张学良逝世后,江泽民给张学良亲属的唁电:“惊悉张学良先生逝世,十分悲痛。我谨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表示深切哀悼!张学良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永远怀念张学良先生。张学良先生千古!”引导学生评价张学良、杨虎城。(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指导学生完成填充图册第14课练习。

[课后反思]:

1、本课是一堂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常规教学课。

2、本课教学效果良好,很好的完成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

3、利用播放歌曲和影片,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4、教师的讲解进程中提出探究式的问题,由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比较符合本课教学实际。

第五篇:难忘九一八

《难忘九一八》

一.教学任务分析:

托尔斯坦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从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影视资料片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二.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第十六课《难忘九一八》,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教学难点是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以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影响。

三,学习对象特征分析:

初二学生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情感价值有了一定提高,对新事物感兴趣、对社会热点较关注。根据以上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以下目标。

四,学习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九一八事变经过、结果

2、东北人民抗日斗争

3、西安事变背景、经过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提问

探究

一、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关头,中共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答案: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用课件展示杨虎城和张学良照片及言论,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二的问题。最后再用课件展示答案。探究二: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张学良、杨虎城为何要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

A:根本原因:日军进一步侵犯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中日民族矛盾激化。这就使得具有爱国传统的炎黄子孙同仇敌忾,站到一起。中共的抗日主张对张学良、杨虎城起了感召作用。B:直接原因:蒋

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据此可推知这次历史事变是:[C]

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

(2)2005年4月29日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晤。连战大陆之行打破了国共两党60年的隔绝,写下了国共两党历史上的新篇章。据此回答:在中国历史上,国共两党进行过两次合作,请说出这两次合作的主要成果分别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想?

答案:第一次合作的成果是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或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感想是:和则两利,团结就是力量;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

3、探究作业:

要求学生课后完整观看电影《西安事变》,然后撰写观后感。

下载《难忘九一八》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难忘九一八》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难忘九一八

    难忘九一八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2.通过对九一八事......

    教案《难忘九一八》

    教学课题:《难忘九一八》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难忘九一八》是鲁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属于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第一课,在此之前,教材已经讲述了西方列强......

    14难忘九一八

    14课难忘九一八主备:史慧颖辅备:初二历史备课组 学习目标: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和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2、掌握西安事变的背 景、经过、结果和和平解决意义。 3、......

    难忘九一八演讲稿

    难忘九一八演讲稿范文【篇一】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窗外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可是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无法轻松的欣赏这样的美景,感受大自然这优美的风光。那是因为75年前......

    _难忘九一八_教学设计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课程标准: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

    九一八事变作文:难忘九一八

    九一八事变作文:难忘九一八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哪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难忘九一八》的教学设计 火箭农场学校政史地组设计者:张飞燕总课时:一课时 一、分析教材,定位学习目标 《难忘九一八》一课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难忘九一八导学案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通过对九......